CN112273337A - 一种蝴蝶的人工饲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蝴蝶的人工饲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73337A
CN112273337A CN202011398201.3A CN202011398201A CN112273337A CN 112273337 A CN112273337 A CN 112273337A CN 202011398201 A CN202011398201 A CN 202011398201A CN 112273337 A CN112273337 A CN 1122733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erfly
pupae
larvae
parts
fu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9820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73337B (zh
Inventor
李泽建
刘萌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Center Of East China Medicinal Botanical Garden
Original Assignee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Center Of East China Medicinal Botanical Gard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Center Of East China Medicinal Botanical Garden filed Critical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Center Of East China Medicinal Botanical Garden
Priority to CN20201139820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733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733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733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733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733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33Rearing or breeding invertebrates; New breeds of invertebrat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eed For Specific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昆虫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蝴蝶的人工饲养方法。该方法包括孵化蝶卵步骤、饲养幼虫步骤、保存蝶蛹步骤和成虫饲养步骤。该方法中,通过将蝶卵放置于第一吸水海绵块上,第一吸水海绵块吸水对蝶卵起保湿作用,结合夜晚采用全光谱补光灯照射蝴蝶卵的手段,能够提高蝶卵的孵化率,减少蝶卵的孵化时间。在幼虫阶段,通过饲养箱内用营养膏饲养和寄主植物上放养交替进行,结合夜晚将幼虫置于全光谱补光灯的照射下的手段,能够提高幼虫存活率,减少从幼虫状态至蝶蛹状态的时间。在蝶蛹阶段,将蝶蛹转移至室内保存,能够提高蝶蛹羽化率。采用营养液喂食蝴蝶成虫,能够提高蝴蝶成虫的存活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蝴蝶的人工饲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昆虫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蝴蝶的人工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蝴蝶一般色彩鲜艳,色彩种类丰富,翅膀和身体上有各种花斑,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目前,市场上对蝴蝶的需求量大幅增加,但是野生蝴蝶难以捕捉,且无法实现批量化供应。为此,人们尝试对蝴蝶进行人工养殖。
但是,目前人工养殖蝴蝶存在以下问题:
1.蝶卵孵化时间长,孵化率低。
2.幼虫存活率低,且从幼虫状态至蝶蛹状态的时间长。
3.蝶蛹难以保存且羽化率不高。
4.蝴蝶成虫存活时间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蝴蝶的人工饲养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蝴蝶的人工饲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孵化蝶卵步骤:获取厚度为5cm-10cm的第一吸水海绵块,将第一吸水海绵块固定在平底容器底部,向平底容器中加入水,使水面达到第一吸水海绵块厚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将蝴蝶卵置于第一吸水海绵块的上表面,将环境温度维持在28℃-32℃,白天利用自然光照射蝴蝶卵,夜晚采用全光谱补光灯照射蝴蝶卵;
饲养幼虫步骤:待蝴蝶卵孵化出幼虫后,将幼虫置于饲养箱内用营养膏饲养至满1龄,然后将幼虫置于寄主植物上放养至满1龄,如此交替往复,在满4龄后,将幼虫置于寄主植物上放养直至形成蝶蛹;在本步骤中将环境温度维持在25℃-30℃,白天将幼虫置于自然光的照射下,夜晚将幼虫置于全光谱补光灯的照射下;
保存蝶蛹步骤:蝶蛹悬挂在寄主植物上,将寄主植物供蝶蛹悬挂的部分剪下,将剪下的寄主植物连同蝶蛹一起移至室内,将剪下的寄主植物固定,使蝶蛹处于悬挂状态,直至蝶蛹羽化,得到成虫;在本步骤中将环境温度维持在26℃-28℃;
成虫饲养步骤:将成虫置于饲养笼中,并向其喂食营养液。
进一步的,在孵化蝶卵步骤中,在夜晚采用全光谱补光灯照射蝴蝶卵时,全光谱补光灯照至蝴蝶卵处的光合作用光子通量密度为90μmol/s/m²—120μmol/s/m²。
进一步的,在饲养幼虫步骤中,在夜晚将幼虫置于全光谱补光灯的照射下时,全光谱补光灯照至幼虫处的光合作用光子通量密度为140μmol/s/m²—160μmol/s/m²。
进一步的,饲养幼虫步骤中,营养膏通过以下方式制成:
按重量份数,将50份-55份芒果叶、43份-48份香蕉叶、10份-12份山竹果肉、30份-35份紫荆叶、0.5份-1份马利筋叶、0.5份-1份板蓝叶打碎后混合均匀,得到叶碎混合物;
按重量份数,在叶碎混合物中加入0.01份-0.02份乙醇、6份-8份50%质量浓度的白砂糖溶液、0.1份-0.2份山梨酸钾、5份-10份米粉、5份-10份大豆粉、0.2份-0.25份维生素A1、0.3份-0.4份维生素B3、0.2份-0.3份维生素B5、0.6份-0.8份维生素C、0.2份-0.3份维生素D2、0.3份-0.35份硫磺酸、20份-25份蒸馏水以及10份-15份琼脂;搅拌均匀后得到营养膏。
进一步的,在保存蝶蛹步骤中,在将剪下的寄主植物固定,使蝶蛹处于悬挂状态后,采用全光谱补光灯照射蝶蛹,全光谱补光灯照至蝶蛹处的光合作用光子通量密度为40μmol/s/m²—55μmol/s/m²。
进一步的,在保存蝶蛹步骤中,在保存蝶蛹的室内放置厚度为20cm-25cm的第二吸水海绵块,对第二吸水海绵块喷水以将第二吸水海绵块维持在其重量与水的重量比为1:8—1:10 的状态;第二吸水海绵块位于蝶蛹下方110cm-120cm处。
进一步的,在饲养幼虫步骤中,将幼虫置于寄主植物上放养直至形成蝶蛹,具体包括:
将幼虫置于寄主植物上放养至形成前蛹,向前蛹表面喷洒质量浓度为0.01%-0.013%的高锰酸钾溶液,待前蛹蜕皮后得到蝶蛹。
进一步的,成虫饲养步骤中,营养液通过以下方式制成:
按重量份数将3份-5份芒果果肉、2份-3份香蕉果肉、0.5份-0.7份芒果果皮、0.3份-0.6份香蕉果皮、0.1份-0.2份白砂糖、5份-6份水混合均匀并搅拌成泥状,得到营养泥;
将营养泥以3cm—5cm的厚度均匀涂布于开口的平底容器底部,在28℃-32℃的环境温度下静置24小时—32小时后,滤出液体,液体即为营养液。
进一步的,蝴蝶为蓝闪蝶。
进一步的,寄主植物为豆科植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蝴蝶的人工饲养方法,通过将蝶卵放置于第一吸水海绵块上,第一吸水海绵块吸水对蝶卵起保湿作用,结合夜晚采用全光谱补光灯照射蝴蝶卵的手段,能够提高蝶卵的孵化率,减少蝶卵的孵化时间。在幼虫阶段,通过饲养箱内用营养膏饲养和寄主植物上放养交替进行,结合夜晚将幼虫置于全光谱补光灯的照射下的手段,能够提高幼虫存活率,减少从幼虫状态至蝶蛹状态的时间。在蝶蛹阶段,将蝶蛹转移至室内保存,能够提高蝶蛹羽化率。采用营养液喂食蝴蝶成虫,能够提高蝴蝶成虫的存活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蝴蝶的人工饲养方法。本实施例提供的蝴蝶的人工饲养方法用于饲养蓝闪蝶。本实施例提供的蝴蝶的人工饲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孵化蝶卵步骤:获取厚度为5cm的第一吸水海绵块,将第一吸水海绵块固定在平底容器底部,向平底容器中加入水,使水面达到第一吸水海绵块厚度的三分之一处;将蝴蝶卵置于第一吸水海绵块的上表面,将环境温度维持在28℃,白天利用自然光照射蝴蝶卵,夜晚采用全光谱补光灯照射蝴蝶卵。
在本步骤中,在夜晚采用全光谱补光灯照射蝴蝶卵时,全光谱补光灯照至蝴蝶卵处的光合作用光子通量密度为90μmol/s/m²。
S02.饲养幼虫步骤:待蝴蝶卵孵化出幼虫后,将幼虫置于饲养箱内用营养膏饲养至满1龄,然后将幼虫置于寄主植物上放养至满1龄,如此交替往复,在满4龄后,将幼虫置于寄主植物上放养直至形成蝶蛹;在本步骤中将环境温度维持在25℃,白天将幼虫置于自然光的照射下,夜晚将幼虫置于全光谱补光灯的照射下。
在本步骤中,在夜晚将幼虫置于全光谱补光灯的照射下时,全光谱补光灯照至幼虫处的光合作用光子通量密度为140μmol/s/m²。
在本步骤中,营养膏通过以下方式制成:按重量份数,将50份芒果叶、43份香蕉叶、10份山竹果肉、30份紫荆叶、0.5份马利筋叶、0.5份板蓝叶打碎后混合均匀,得到叶碎混合物;按重量份数,在叶碎混合物中加入0.01份乙醇、6份50%质量浓度的白砂糖溶液、0.1份山梨酸钾、5份米粉、5份大豆粉、0.2份维生素A1、0.3份维生素B3、0.2份维生素B5、0.6份维生素C、0.2份维生素D2、0.3份硫磺酸、20份蒸馏水以及10份琼脂;搅拌均匀后得到营养膏。
在本步骤中,将幼虫置于寄主植物上放养直至形成蝶蛹,具体包括:将幼虫置于寄主植物上放养至形成前蛹,向前蛹表面喷洒质量浓度为0.01%的高锰酸钾溶液,待前蛹蜕皮后得到蝶蛹。
S03.保存蝶蛹步骤:蝶蛹悬挂在寄主植物上,将寄主植物供蝶蛹悬挂的部分剪下,将剪下的寄主植物连同蝶蛹一起移至室内,将剪下的寄主植物固定,使蝶蛹处于悬挂状态,直至蝶蛹羽化,得到成虫;在本步骤中将环境温度维持在26℃。
在本步骤中,在将剪下的寄主植物固定,使蝶蛹处于悬挂状态后,采用全光谱补光灯照射蝶蛹,全光谱补光灯照至蝶蛹处的光合作用光子通量密度为40μmol/s/m²。
在本步骤中,在保存蝶蛹的室内放置厚度为20cm的第二吸水海绵块,对第二吸水海绵块喷水以将第二吸水海绵块维持在其重量与水的重量比为1:8的状态;第二吸水海绵块位于蝶蛹下方110cm处。
S04.成虫饲养步骤:将成虫置于饲养笼中,并向其喂食营养液。
在本步骤中,营养液通过以下方式制成:按重量份数将3份芒果果肉、2份香蕉果肉、0.5份芒果果皮、0.3份香蕉果皮、0.1份白砂糖、5份水混合均匀并搅拌成泥状,得到营养泥;将营养泥以3cm的厚度均匀涂布于开口的平底容器底部,在28℃的环境温度下静置24小时后,滤出液体,液体即为营养液。
在本实施例中,寄主植物为豆科植物,具体为紫荆。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蝴蝶的人工饲养方法。本实施例提供的蝴蝶的人工饲养方法用于饲养蓝闪蝶。本实施例提供的蝴蝶的人工饲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孵化蝶卵步骤:获取厚度为7cm的第一吸水海绵块,将第一吸水海绵块固定在平底容器底部,向平底容器中加入水,使水面达到第一吸水海绵块厚度的40%处;将蝴蝶卵置于第一吸水海绵块的上表面,将环境温度维持在30℃,白天利用自然光照射蝴蝶卵,夜晚采用全光谱补光灯照射蝴蝶卵。
在本步骤中,在夜晚采用全光谱补光灯照射蝴蝶卵时,全光谱补光灯照至蝴蝶卵处的光合作用光子通量密度为105μmol/s/m²。
S02.饲养幼虫步骤:待蝴蝶卵孵化出幼虫后,将幼虫置于饲养箱内用营养膏饲养至满1龄,然后将幼虫置于寄主植物上放养至满1龄,如此交替往复,在满4龄后,将幼虫置于寄主植物上放养直至形成蝶蛹;在本步骤中将环境温度维持在28℃,白天将幼虫置于自然光的照射下,夜晚将幼虫置于全光谱补光灯的照射下。
在本步骤中,在夜晚将幼虫置于全光谱补光灯的照射下时,全光谱补光灯照至幼虫处的光合作用光子通量密度为150μmol/s/m²。
在本步骤中,营养膏通过以下方式制成:按重量份数,将52份芒果叶、46份香蕉叶、11份山竹果肉、32份紫荆叶、0.8份马利筋叶、0.7份板蓝叶打碎后混合均匀,得到叶碎混合物;按重量份数,在叶碎混合物中加入0.015份乙醇、7份50%质量浓度的白砂糖溶液、0.15份山梨酸钾、7份米粉、7份大豆粉、0.23份维生素A1、0.35份维生素B3、0.25份维生素B5、0.7份维生素C、0.25份维生素D2、0.33份硫磺酸、22份蒸馏水以及13份琼脂;搅拌均匀后得到营养膏。
在本步骤中,将幼虫置于寄主植物上放养直至形成蝶蛹,具体包括:将幼虫置于寄主植物上放养至形成前蛹,向前蛹表面喷洒质量浓度为0.012%的高锰酸钾溶液,待前蛹蜕皮后得到蝶蛹。
S03.保存蝶蛹步骤:蝶蛹悬挂在寄主植物上,将寄主植物供蝶蛹悬挂的部分剪下,将剪下的寄主植物连同蝶蛹一起移至室内,将剪下的寄主植物固定,使蝶蛹处于悬挂状态,直至蝶蛹羽化,得到成虫;在本步骤中将环境温度维持在27℃。
在本步骤中,在将剪下的寄主植物固定,使蝶蛹处于悬挂状态后,采用全光谱补光灯照射蝶蛹,全光谱补光灯照至蝶蛹处的光合作用光子通量密度为50μmol/s/m²。
在本步骤中,在保存蝶蛹的室内放置厚度为23cm的第二吸水海绵块,对第二吸水海绵块喷水以将第二吸水海绵块维持在其重量与水的重量比为1:9的状态;第二吸水海绵块位于蝶蛹下方115cm处。
S04.成虫饲养步骤:将成虫置于饲养笼中,并向其喂食营养液。
在本步骤中,营养液通过以下方式制成:按重量份数将4份芒果果肉、2.5份香蕉果肉、0.6份芒果果皮、0.5份香蕉果皮、0.15份白砂糖、5.5份水混合均匀并搅拌成泥状,得到营养泥;将营养泥以4cm的厚度均匀涂布于开口的平底容器底部,在30℃的环境温度下静置28小时后,滤出液体,液体即为营养液。
在本实施例中,寄主植物为豆科植物,具体为紫荆。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蝴蝶的人工饲养方法。本实施例提供的蝴蝶的人工饲养方法用于饲养蓝闪蝶。本实施例提供的蝴蝶的人工饲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孵化蝶卵步骤:获取厚度为10cm的第一吸水海绵块,将第一吸水海绵块固定在平底容器底部,向平底容器中加入水,使水面达到第一吸水海绵块厚度的二分之一处;将蝴蝶卵置于第一吸水海绵块的上表面,将环境温度维持在32℃,白天利用自然光照射蝴蝶卵,夜晚采用全光谱补光灯照射蝴蝶卵。
在本步骤中,在夜晚采用全光谱补光灯照射蝴蝶卵时,全光谱补光灯照至蝴蝶卵处的光合作用光子通量密度为120μmol/s/m²。
S02.饲养幼虫步骤:待蝴蝶卵孵化出幼虫后,将幼虫置于饲养箱内用营养膏饲养至满1龄,然后将幼虫置于寄主植物上放养至满1龄,如此交替往复,在满4龄后,将幼虫置于寄主植物上放养直至形成蝶蛹;在本步骤中将环境温度维持在30℃,白天将幼虫置于自然光的照射下,夜晚将幼虫置于全光谱补光灯的照射下。
在本步骤中,在夜晚将幼虫置于全光谱补光灯的照射下时,全光谱补光灯照至幼虫处的光合作用光子通量密度为160μmol/s/m²。
在本步骤中,营养膏通过以下方式制成:按重量份数,将55份芒果叶、48份香蕉叶、12份山竹果肉、35份紫荆叶、1份马利筋叶、1份板蓝叶打碎后混合均匀,得到叶碎混合物;按重量份数,在叶碎混合物中加入0.02份乙醇、8份50%质量浓度的白砂糖溶液、0.2份山梨酸钾、10份米粉、10份大豆粉、0.25份维生素A1、0.4份维生素B3、0.3份维生素B5、0.8份维生素C、0.3份维生素D2、0.35份硫磺酸、25份蒸馏水以及15份琼脂;搅拌均匀后得到营养膏。
在本步骤中,将幼虫置于寄主植物上放养直至形成蝶蛹,具体包括:将幼虫置于寄主植物上放养至形成前蛹,向前蛹表面喷洒质量浓度为0.013%的高锰酸钾溶液,待前蛹蜕皮后得到蝶蛹。
S03.保存蝶蛹步骤:蝶蛹悬挂在寄主植物上,将寄主植物供蝶蛹悬挂的部分剪下,将剪下的寄主植物连同蝶蛹一起移至室内,将剪下的寄主植物固定,使蝶蛹处于悬挂状态,直至蝶蛹羽化,得到成虫;在本步骤中将环境温度维持在28℃。
在本步骤中,在将剪下的寄主植物固定,使蝶蛹处于悬挂状态后,采用全光谱补光灯照射蝶蛹,全光谱补光灯照至蝶蛹处的光合作用光子通量密度为55μmol/s/m²。
在本步骤中,在保存蝶蛹的室内放置厚度为25cm的第二吸水海绵块,对第二吸水海绵块喷水以将第二吸水海绵块维持在其重量与水的重量比为1:10 的状态;第二吸水海绵块位于蝶蛹下方120cm处。
S04.成虫饲养步骤:将成虫置于饲养笼中,并向其喂食营养液。
在本步骤中,营养液通过以下方式制成:按重量份数将5份芒果果肉、3份香蕉果肉、0.7份芒果果皮、0.6份香蕉果皮、0.2份白砂糖、6份水混合均匀并搅拌成泥状,得到营养泥;将营养泥以5cm的厚度均匀涂布于开口的平底容器底部,在32℃的环境温度下静置32小时后,滤出液体,液体即为营养液。
在本实施例中,寄主植物为豆科植物,具体为紫荆。
为了更好的说明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3的技术效果,下面提供几组对比例。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S01中,不采用第一吸水海绵块,而是直接将蝴蝶卵置于干燥的木板上。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S01中,夜晚不使用全光谱补光灯照射蝴蝶卵,而是使蝴蝶卵处于黑暗环境下。
对比例3: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S02中,不使用营养膏饲养幼虫,而是直接将幼虫置于寄主植物上放养,直至形成蝶蛹。
对比例4: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S02中,在夜晚不将幼虫置于全光谱补光灯的照射下,而是使幼虫处于黑暗环境下。
对比例5: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S02中,不向前蛹表面喷洒高锰酸钾溶液。
对比例6: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S03中,蝶蛹处于室内黑暗环境中,不采用全光谱补光灯照射蝶蛹。
对比例7: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S03中,蝶蛹下发不放置含水的第二吸水海绵块。
对比例8: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S04中,直接向蝴蝶成虫投喂香蕉和芒果。
对比实验:
按照实施例1-3,对比例1-8所描述的蝴蝶的人工饲养方法,各对40个蝴蝶卵进行饲养。实验结果如下。
实施例1:
步骤S01中,孵化出幼虫37条,平均孵化时间76小时(平均孵化时间=所有幼虫孵化时间之和/孵化出的幼虫数量)。
步骤S02中,成功形成蝶蛹35个,幼虫形成蝶蛹的平均时间为168小时(形成蝶蛹的平均时间=所有幼虫形成蝶蛹所花时间之和/蝶蛹数量)。
步骤S03中,得到成虫34只,平均羽化时间118小时(平均羽化时间=所有蝶蛹羽化所花时间之和/成虫数量)。
步骤S04中,将成虫饲养15天后,存活成虫30只。
实施例2:
步骤S01中,孵化出幼虫39条,平均孵化时间70小时(平均孵化时间=所有幼虫孵化时间之和/孵化出的幼虫数量)。
步骤S02中,成功形成蝶蛹38个,幼虫形成蝶蛹的平均时间为159小时(形成蝶蛹的平均时间=所有幼虫形成蝶蛹所花时间之和/蝶蛹数量)。
步骤S03中,得到成虫36只,平均羽化时间102小时(平均羽化时间=所有蝶蛹羽化所花时间之和/成虫数量)。
步骤S04中,将成虫饲养15天后,存活成虫34只。
实施例3:
步骤S01中,孵化出幼虫35条,平均孵化时间79小时(平均孵化时间=所有幼虫孵化时间之和/孵化出的幼虫数量)。
步骤S02中,成功形成蝶蛹34个,幼虫形成蝶蛹的平均时间为164小时(形成蝶蛹的平均时间=所有幼虫形成蝶蛹所花时间之和/蝶蛹数量)。
步骤S03中,得到成虫32只,平均羽化时间124小时(平均羽化时间=所有蝶蛹羽化所花时间之和/成虫数量)。
步骤S04中,将成虫饲养15天后,存活成虫29只。
对比例1:
步骤S01中,孵化出幼虫24条,平均孵化时间78小时(平均孵化时间=所有幼虫孵化时间之和/孵化出的幼虫数量)。
步骤S02中,成功形成蝶蛹21个,幼虫形成蝶蛹的平均时间为165小时(形成蝶蛹的平均时间=所有幼虫形成蝶蛹所花时间之和/蝶蛹数量)。
步骤S03中,得到成虫18只,平均羽化时间111小时(平均羽化时间=所有蝶蛹羽化所花时间之和/成虫数量)。
步骤S04中,将成虫饲养15天后,存活成虫17只。
对比例1的步骤S01中,不采用第一吸水海绵块,而是直接将蝴蝶卵置于干燥的木板上。这导致大量蝴蝶卵由于脱水大量死亡,从而使得幼虫的成功孵化率降低。
对比例2:
步骤S01中,孵化出幼虫33条,平均孵化时间113小时(平均孵化时间=所有幼虫孵化时间之和/孵化出的幼虫数量)。
步骤S02中,成功形成蝶蛹31个,幼虫形成蝶蛹的平均时间为157小时(形成蝶蛹的平均时间=所有幼虫形成蝶蛹所花时间之和/蝶蛹数量)。
步骤S03中,得到成虫28只,平均羽化时间107小时(平均羽化时间=所有蝶蛹羽化所花时间之和/成虫数量)。
步骤S04中,将成虫饲养15天后,存活成虫36只。
对比例1的步骤S01中,夜晚不使用全光谱补光灯照射蝴蝶卵,而是使蝴蝶卵处于黑暗环境下。这导致平均孵化时间大幅度延迟,且幼虫的成功孵化率也降低。
对比例3:
步骤S01中,孵化出幼虫38条,平均孵化时间72小时(平均孵化时间=所有幼虫孵化时间之和/孵化出的幼虫数量)。
步骤S02中,成功形成蝶蛹31个,幼虫形成蝶蛹的平均时间为193小时(形成蝶蛹的平均时间=所有幼虫形成蝶蛹所花时间之和/蝶蛹数量)。
步骤S03中,得到成虫28只,平均羽化时间106小时(平均羽化时间=所有蝶蛹羽化所花时间之和/成虫数量)。
步骤S04中,将成虫饲养15天后,存活成虫25只。
对比例3的步骤S02中,不使用营养膏饲养幼虫,而是直接将幼虫置于寄主植物上放养,直至形成蝶蛹。相较于实施例2,其幼虫存活率降低且幼虫形成蝶蛹的平均时间大幅度升高。
对比例4:
步骤S01中,孵化出幼虫38条,平均孵化时间71小时(平均孵化时间=所有幼虫孵化时间之和/孵化出的幼虫数量)。
步骤S02中,成功形成蝶蛹36个,幼虫形成蝶蛹的平均时间为206小时(形成蝶蛹的平均时间=所有幼虫形成蝶蛹所花时间之和/蝶蛹数量)。
步骤S03中,得到成虫34只,平均羽化时间104小时(平均羽化时间=所有蝶蛹羽化所花时间之和/成虫数量)。
步骤S04中,将成虫饲养15天后,存活成虫32只。
在对比例4的步骤S02中,在夜晚不将幼虫置于全光谱补光灯的照射下,而是使幼虫处于黑暗环境下。这使得幼虫形成蝶蛹的平均时间大幅度延长。
对比例5:
步骤S01中,孵化出幼虫39条,平均孵化时间69小时(平均孵化时间=所有幼虫孵化时间之和/孵化出的幼虫数量)。
步骤S02中,成功形成蝶蛹37个,幼虫形成蝶蛹的平均时间为164小时(形成蝶蛹的平均时间=所有幼虫形成蝶蛹所花时间之和/蝶蛹数量)。
步骤S03中,得到成虫27只,平均羽化时间107小时(平均羽化时间=所有蝶蛹羽化所花时间之和/成虫数量)。
步骤S04中,将成虫饲养15天后,存活成虫25只。
在对比例5的步骤S02中,不向前蛹表面喷洒高锰酸钾溶液。这使得蝶蛹羽化成功率大幅度降低。
对比例6:
步骤S01中,孵化出幼虫39条,平均孵化时间72小时(平均孵化时间=所有幼虫孵化时间之和/孵化出的幼虫数量)。
步骤S02中,成功形成蝶蛹37个,幼虫形成蝶蛹的平均时间为156小时(形成蝶蛹的平均时间=所有幼虫形成蝶蛹所花时间之和/蝶蛹数量)。
步骤S03中,得到成虫34只,平均羽化时间167小时(平均羽化时间=所有蝶蛹羽化所花时间之和/成虫数量)。
步骤S04中,将成虫饲养15天后,存活成虫32只。
在对比例6的步骤S03中,蝶蛹处于室内黑暗环境中,不采用全光谱补光灯照射蝶蛹。这使得蝶蛹羽化的成功率小幅度降低,但是平均羽化时间大幅度延长。
对比例7:
步骤S01中,孵化出幼虫38条,平均孵化时间73小时(平均孵化时间=所有幼虫孵化时间之和/孵化出的幼虫数量)。
步骤S02中,成功形成蝶蛹36个,幼虫形成蝶蛹的平均时间为154小时(形成蝶蛹的平均时间=所有幼虫形成蝶蛹所花时间之和/蝶蛹数量)。
步骤S03中,得到成虫25只,平均羽化时间109小时(平均羽化时间=所有蝶蛹羽化所花时间之和/成虫数量)。
步骤S04中,将成虫饲养15天后,存活成虫32只。
在对比例7的步骤S03中,蝶蛹下发不放置含水的第二吸水海绵块。这使得蝶蛹死亡率大幅度上升,蝶蛹成功羽化率下降。
对比例8:
步骤S01中,孵化出幼虫38条,平均孵化时间67小时(平均孵化时间=所有幼虫孵化时间之和/孵化出的幼虫数量)。
步骤S02中,成功形成蝶蛹36个,幼虫形成蝶蛹的平均时间为166小时(形成蝶蛹的平均时间=所有幼虫形成蝶蛹所花时间之和/蝶蛹数量)。
步骤S03中,得到成虫36只,平均羽化时间112小时(平均羽化时间=所有蝶蛹羽化所花时间之和/成虫数量)。
步骤S04中,将成虫饲养15天后,存活成虫22只。
在对比例8的步骤S04中,直接向蝴蝶成虫投喂香蕉和芒果。相对于实施例2向成虫喂食营养液,成虫饲养15天后的存活率大幅度降低。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蝴蝶的人工饲养方法,通过将蝶卵放置于第一吸水海绵块上,第一吸水海绵块吸水对蝶卵起保湿作用,结合夜晚采用全光谱补光灯照射蝴蝶卵的手段,能够提高蝶卵的孵化率,减少蝶卵的孵化时间。在幼虫阶段,通过饲养箱内用营养膏饲养和寄主植物上放养交替进行,结合夜晚将幼虫置于全光谱补光灯的照射下的手段,能够提高幼虫存活率,减少从幼虫状态至蝶蛹状态的时间。在蝶蛹阶段,将蝶蛹转移至室内保存,能够提高蝶蛹羽化率。采用营养液喂食蝴蝶成虫,能够提高蝴蝶成虫的存活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蝴蝶的人工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孵化蝶卵步骤:获取厚度为5cm-10cm的第一吸水海绵块,将所述第一吸水海绵块固定在平底容器底部,向所述平底容器中加入水,使水面达到所述第一吸水海绵块厚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将蝴蝶卵置于所述第一吸水海绵块的上表面,将环境温度维持在28℃-32℃,白天利用自然光照射所述蝴蝶卵,夜晚采用全光谱补光灯照射所述蝴蝶卵;
饲养幼虫步骤:待所述蝴蝶卵孵化出幼虫后,将所述幼虫置于饲养箱内用营养膏饲养至满1龄,然后将所述幼虫置于寄主植物上放养至满1龄,如此交替往复,在满4龄后,将所述幼虫置于所述寄主植物上放养直至形成蝶蛹;在本步骤中将环境温度维持在25℃-30℃,白天将所述幼虫置于自然光的照射下,夜晚将所述幼虫置于所述全光谱补光灯的照射下;
保存蝶蛹步骤:所述蝶蛹悬挂在所述寄主植物上,将所述寄主植物供所述蝶蛹悬挂的部分剪下,将剪下的所述寄主植物连同所述蝶蛹一起移至室内,将剪下的所述寄主植物固定,使所述蝶蛹处于悬挂状态,直至所述蝶蛹羽化,得到成虫;在本步骤中将环境温度维持在26℃-28℃;
成虫饲养步骤:将所述成虫置于饲养笼中,并向其喂食营养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蝴蝶的人工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孵化蝶卵步骤中,在夜晚采用所述全光谱补光灯照射所述蝴蝶卵时,所述全光谱补光灯照至所述蝴蝶卵处的光合作用光子通量密度为90μmol/s/m²—120μmol/s/m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蝴蝶的人工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饲养幼虫步骤中,在夜晚将所述幼虫置于所述全光谱补光灯的照射下时,所述全光谱补光灯照至所述幼虫处的光合作用光子通量密度为140μmol/s/m²—160μmol/s/m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蝴蝶的人工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养幼虫步骤中,所述营养膏通过以下方式制成:
按重量份数,将50份-55份芒果叶、43份-48份香蕉叶、10份-12份山竹果肉、30份-35份紫荆叶、0.5份-1份马利筋叶、0.5份-1份板蓝叶打碎后混合均匀,得到叶碎混合物;
按重量份数,在所述叶碎混合物中加入0.01份-0.02份乙醇、6份-8份50%质量浓度的白砂糖溶液、0.1份-0.2份山梨酸钾、5份-10份米粉、5份-10份大豆粉、0.2份-0.25份维生素A1、0.3份-0.4份维生素B3、0.2份-0.3份维生素B5、0.6份-0.8份维生素C、0.2份-0.3份维生素D2、0.3份-0.35份硫磺酸、20份-25份蒸馏水以及10份-15份琼脂;搅拌均匀后得到所述营养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蝴蝶的人工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存蝶蛹步骤中,在将剪下的所述寄主植物固定,使所述蝶蛹处于悬挂状态后,采用所述全光谱补光灯照射所述蝶蛹,所述全光谱补光灯照至所述蝶蛹处的光合作用光子通量密度为40μmol/s/m²—55μmol/s/m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蝴蝶的人工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存蝶蛹步骤中,在保存所述蝶蛹的室内放置厚度为20cm-25cm的第二吸水海绵块,对所述第二吸水海绵块喷水以将所述第二吸水海绵块维持在其重量与水的重量比为1:8—1:10 的状态;所述第二吸水海绵块位于所述蝶蛹下方110cm-120cm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蝴蝶的人工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饲养幼虫步骤中,将所述幼虫置于所述寄主植物上放养直至形成蝶蛹,具体包括:
将所述幼虫置于所述寄主植物上放养至形成前蛹,向所述前蛹表面喷洒质量浓度为0.01%-0.013%的高锰酸钾溶液,待所述前蛹蜕皮后得到所述蝶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蝴蝶的人工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虫饲养步骤中,所述营养液通过以下方式制成:
按重量份数将3份-5份芒果果肉、2份-3份香蕉果肉、0.5份-0.7份芒果果皮、0.3份-0.6份香蕉果皮、0.1份-0.2份白砂糖、5份-6份水混合均匀并搅拌成泥状,得到营养泥;
将所述营养泥以3cm—5cm的厚度均匀涂布于开口的平底容器底部,在28℃-32℃的环境温度下静置24小时—32小时后,滤出液体,所述液体即为所述营养液。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蝴蝶的人工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蝴蝶为蓝闪蝶。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蝴蝶的人工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寄主植物为豆科植物。
CN202011398201.3A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蝴蝶的人工饲养方法 Active CN1122733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98201.3A CN112273337B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蝴蝶的人工饲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98201.3A CN112273337B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蝴蝶的人工饲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73337A true CN112273337A (zh) 2021-01-29
CN112273337B CN112273337B (zh) 2022-02-22

Family

ID=74426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98201.3A Active CN112273337B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蝴蝶的人工饲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7333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86418A (zh) * 2022-10-17 2022-12-20 泰顺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蝴蝶饲养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7902A (zh) * 2003-05-24 2004-11-24 勤 侯 开发人工养殖无危害蝴蝶产品的方法
CN101019521A (zh) * 2007-03-21 2007-08-2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凤蝶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技术
CN101019523A (zh) * 2007-03-21 2007-08-2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粉蝶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技术
CN102144618A (zh) * 2011-04-08 2011-08-1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双寄主轮换规模化人工饲养幻紫斑蝶技术
CN102783458A (zh) * 2011-05-19 2012-11-21 北京七彩蝶创意文化有限公司 白锯蛱蝶在北方地区的周年人工养殖技术
CN103975903A (zh) * 2014-06-03 2014-08-13 周利平 一种蝶科灰蝶的饲养方法
US20180177167A1 (en) * 2016-12-28 2018-06-28 Vegherb, Llc Raised garden butterfly conservatory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7902A (zh) * 2003-05-24 2004-11-24 勤 侯 开发人工养殖无危害蝴蝶产品的方法
CN101019521A (zh) * 2007-03-21 2007-08-2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凤蝶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技术
CN101019523A (zh) * 2007-03-21 2007-08-2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粉蝶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技术
CN102144618A (zh) * 2011-04-08 2011-08-1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双寄主轮换规模化人工饲养幻紫斑蝶技术
CN102783458A (zh) * 2011-05-19 2012-11-21 北京七彩蝶创意文化有限公司 白锯蛱蝶在北方地区的周年人工养殖技术
CN103975903A (zh) * 2014-06-03 2014-08-13 周利平 一种蝶科灰蝶的饲养方法
US20180177167A1 (en) * 2016-12-28 2018-06-28 Vegherb, Llc Raised garden butterfly conservatory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86418A (zh) * 2022-10-17 2022-12-20 泰顺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蝴蝶饲养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73337B (zh) 2022-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ohnston et al. Dietary salt as a physiological constraint in White Ibis breeding in an estuary
JPH10508745A (ja) 鳥肉産業における飼育および生産動物の生産の増加用薬剤
CN107347811B (zh) 一种黑水虻的室内养殖方法
CN103548771B (zh) 一种用于藏鸡种蛋的孵化方法
CN101194602A (zh) 一种黄粉虫的高效养殖方法
CN112273337B (zh) 一种蝴蝶的人工饲养方法
CN113925023A (zh) 用鸡粪与食叶草混合为饲料饲养黑水虻商品幼虫的方法
CN104756949A (zh) 一种丹顶鹤的人工孵化及育雏方法
Watanabe et al. Sustained, natural spawning of southern flounder Paralichthys lethostigma under an extended photothermal regime
CN113367254A (zh) 一种饲喂七星瓢虫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饲料
US5161481A (en) Method for increasing crustacean larval production
Chowdhury et al. Improved feeding of desi chicken reared in confinement
CN106423500A (zh) 一种家禽种蛋孵化出雏后蛋壳与壳膜高效粉碎分离方法
RU2719727C1 (ru) Способ выращивания личинок мух рода lucilia
Fukuda et al. Artificial food for Eri-silkworm raising
CN107466919A (zh) 一种提高长尾草金鱼繁殖效率的人工孵化方法
Talalay et al. Influence of Feeding with Hydroponic Green Fodder from Barley on Meat Quality of Chicken-Broilers
Wineriter et al. GROUP AND INDIVIDUAL REARIN G OF FIELD CRICKETS (ORTHOPT ERA: GRYLLIDAE) 1’2
CN109511581B (zh) 一种生产鱼子酱的鲟鱼亲本培育方法
van Maaren et al. Temperature tolerance and oxygen consumption rates for juvenile southern flounder Paralichthys lethostigma acclimated to five different temperatures
CN112715491A (zh) 利用植物枝条高效饲养和繁育昆虫的装置及其方法
Gerould Studies in the General Physiology and Genetics of Butterflies
Graveland Calcium deficiency in wild birds
Azad Factors influencing adult gonad production and larval growth and survival of the purple sea urchin (Strongylocentrotus purpuratus)
Andrews Some experiments with the larva of the beemoth, Galleria mellonella 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