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69473B - 一种基于场景灵活定义的人机交互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场景灵活定义的人机交互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69473B
CN112269473B CN202011532053.XA CN202011532053A CN112269473B CN 112269473 B CN112269473 B CN 112269473B CN 202011532053 A CN202011532053 A CN 202011532053A CN 112269473 B CN112269473 B CN 1122694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ene
user
sub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3205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69473A (zh
Inventor
徐霞
杨健伟
张社丽
陈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andray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andray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andray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andray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3205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694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694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694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694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694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7Audio in a user interface, e.g. using voice commands for navigating, audio feedb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场景灵活定义的人机交互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人机交互场景;确定所述人机交互场景下的子场景;所述子场景为根据所述人机交互场景预先定义的多个子场景;所述多个子场景之间相互关联,且按照预先定义的子场景顺序进行排列;根据所述子场景顺序,在所述多个子场景下执行所述人机交互。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人机交互的效率和适应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场景灵活定义的人机交互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场景灵活定义的人机交互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通过人机交互来实现的智能办公,例如,在企业内部通过人机对话来完成日程安排、机票预订、请假、出差申请等事项,人机交互可以为企业办公提供较大的便利。
目前的人机交互方法通常是针对具体场景开发固定、专用的交互和展现项目,例如,对于创建日程场景,专门编写创建日程的处理代码和结果呈现页面,当识别到用户需要创建日程时,直接执行相应的代码逻辑。由于这种方法支持的场景固定,只能对接指定的系统,难以修改和扩展,无法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
人机交互还可以动态配置场景,包括动态添加人机交互话术和对接系统的回调接口,例如,在创建日程场景下,用户需要通过多轮交互提供日程主题、日程开始时间和日程结束时间,然后调用日程应用接口,写入日程信息。在动态配置中,用户可以首先新增一个“创建日程”场景,在场景中依次添加日程主题、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三个参数,并定义参数类型,再配置数据提交接口,就可以形成一个“创建日程”场景的定义。这种方法只能支持多轮会话单一、接口单一、且结果展现仅为文本格式或者简单html格式的简单场景,无法支持会话中出现的数据运算、逻辑判断、接口非标准、结果呈现为图表等需求。
企业对智能办公的需求日益增强,办公场景多种多样,无论是固定配置还是动态配置,都需要针对不同的办公场景进行人工切换,人机交互效率较低。同时,企业办公系统和业务流程复杂多样,不同场景的会话话术和对接系统可能存在差异,即使同一场景,在不同企业的会话话术和对接系统也可能不尽相同,目前的人机交互方法不具备较好的适应能力,难以满足用户需求。
因此,目前的人机交互技术存在适应能力较弱,效率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适应能力较强、效率较高的人机交互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基于场景灵活定义的人机交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人机交互场景;
确定所述人机交互场景下的子场景;所述子场景为根据所述人机交互场景预先定义的多个子场景;所述多个子场景之间相互关联,且按照预先定义的子场景顺序进行排列;
根据所述子场景顺序,在所述多个子场景下执行所述人机交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子场景包括预先定义的子场景字段;所述在所述多个子场景下执行所述人机交互,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语音时,提取所述用户语音中的人机交互信息;
根据所述人机交互信息,对所述子场景字段进行赋值;
若所述子场景字段为必填字段、且赋值为空,则输出所述子场景字段对应的字段提示信息;所述字段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对所述子场景字段进行赋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子场景还包括预先定义的子场景事件;所述在所述多个子场景下执行所述人机交互,还包括:
根据所述子场景字段,通过调用预先定义的第三方接口,执行所述子场景事件;
若所述子场景事件执行成功,则展示所述子场景事件的执行结果;
若所述子场景事件执行失败,则输出所述子场景事件对应的事件提示信息;所述事件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修改所述子场景字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人机交互场景包括用户场景;所述获取人机交互场景,包括:
获取用户的客户端类型和身份标签;
确定与所述客户端类型相匹配的第一用户场景;
在所述第一用户场景中,确定与所述身份标签相匹配的第二用户场景;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场景,得到所述用户场景;所述用户场景与所述用户相匹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户场景携带有场景标签;所述在所述第一用户场景中,确定与所述身份标签相匹配的第二用户场景,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用户场景的场景标签;
检测所述场景标签与所述身份标签之间是否存在交集;
若是,则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场景与所述身份标签相匹配;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场景,得到所述第二用户场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一用户场景中,确定与所述身份标签相匹配的第二用户场景,还包括:
若所述场景标签与所述身份标签之间存在交集,则统计所述交集中的标签数量;
通过在所述标签数量中选取最大值,得到目标场景标签;
根据所述目标场景标签对应的第一用户场景,得到所述第二用户场景。
一种基于场景灵活定义的人机交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人机交互场景,预先定义多个子场景,所述多个子场景之间相互关联,且按照预先定义的子场景顺序进行排列,以供获取所述人机交互场景,确定所述人机交互场景下的所述多个子场景,并根据所述子场景顺序,在所述多个子场景下执行所述人机交互。
一种基于场景灵活定义的人机交互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场景定义单元和场景执行单元;
所述场景定义单元,用于根据人机交互场景,预先定义多个子场景;所述多个子场景之间相互关联,且按照预先定义的子场景顺序进行排列;
所述场景执行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人机交互场景,确定所述人机交互场景下的所述多个子场景,并根据所述子场景顺序在所述多个子场景下执行所述人机交互。
一种基于场景灵活定义的人机交互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场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人机交互场景;
子场景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人机交互场景下的子场景;所述子场景为根据所述人机交互场景预先定义的多个子场景;所述多个子场景之间相互关联,且按照预先定义的子场景顺序进行排列;
人机交互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子场景顺序,在所述多个子场景下执行所述人机交互。
一种基于场景灵活定义的人机交互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子场景定义模块,用于根据人机交互场景,预先定义多个子场景;所述多个子场景之间相互关联,且按照预先定义的子场景顺序进行排列,以供获取人机交互场景,确定所述人机交互场景下的子场景,并根据所述子场景顺序,在所述多个子场景下执行所述人机交互。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人机交互场景;
确定所述人机交互场景下的子场景;所述子场景为根据所述人机交互场景预先定义的多个子场景;所述多个子场景之间相互关联,且按照预先定义的子场景顺序进行排列;
根据所述子场景顺序,在所述多个子场景下执行所述人机交互。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人机交互场景;
确定所述人机交互场景下的子场景;所述子场景为根据所述人机交互场景预先定义的多个子场景;所述多个子场景之间相互关联,且按照预先定义的子场景顺序进行排列;
根据所述子场景顺序,在所述多个子场景下执行所述人机交互。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人机交互场景,预先定义多个子场景,所述多个子场景之间相互关联,且按照预先定义的子场景顺序进行排列,以供获取所述人机交互场景,确定所述人机交互场景下的所述多个子场景,并根据所述子场景顺序,在所述多个子场景下执行所述人机交互。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人机交互场景,预先定义多个子场景,所述多个子场景之间相互关联,且按照预先定义的子场景顺序进行排列,以供获取所述人机交互场景,确定所述人机交互场景下的所述多个子场景,并根据所述子场景顺序,在所述多个子场景下执行所述人机交互。
上述基于场景灵活定义的人机交互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获取人机交互场景,确定人机交互场景下的子场景,可以得到在人机交互场景下需要依次执行的多个子场景,根据子场景顺序在多个子场景下执行人机交互,可以无需人工切换,自动执行多个子场景下的人机交互,提高人机交互的效率。其中,子场景和子场景顺序均为预先定义,可以使人机交互支持复杂场景的组合,提高人机交互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人机交互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人机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场景管理器的结构框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人机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子场景字段输入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子场景事件执行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用户场景确定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人机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人机交互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人机交互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1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人机交互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2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人机交互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终端102通过网络与服务器104进行通信。其中,终端102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服务器104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基于场景灵活定义的人机交互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服务器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0,获取人机交互场景。
其中,人机交互场景可以为通过人机交互来实现的场景,包括办公场景。
具体实现中,可以在终端上安装智能办公机器人,智能办公机器人可以为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智能办公机器人选择人机交互场景,还可以预先设置人机交互场景,人机交互场景可以通过终端发送至服务器,供服务器获取到人机交互场景。
步骤S220,确定人机交互场景下的子场景;子场景为根据人机交互场景预先定义的多个子场景;多个子场景之间相互关联,且按照预先定义的子场景顺序进行排列。
其中,子场景顺序可以为多个子场景的先后顺序。
具体实现中,服务器可以配置有场景管理器,场景管理器可以包括场景定义单元、场景执行单元和数据存储单元,其中,用户可以通过场景定义单元定义人机交互场景、基于人机交互场景的用户场景、人机交互场景下的多个子场景,以及各个子场景的字段和事件,还可以随时通过场景定义单元对人机交互场景、用户场景、子场景、字段和事件进行增加、删减和修改,实现场景的灵活定义和扩展。
其中,用户场景可以是根据人机交互场景预先定义的面向不同用户的场景,可以根据客户端类型和用户类型来定义。例如,若定义人机交互场景为销售报表查询场景,则可以定义三个用户场景,分别为普通销售人员场景、销售总监PC端场景和销售总监移动端场景,在普通销售人员场景下,可以通过个人计算机和移动终端查看个人销售数据,以表格方式呈现,其中,通过移动终端只能查看简单数据,通过个人计算机可以查看详细数据;在销售总监PC端场景下,可以通过个人计算机查看总销售数据和同比增长数据,以详细的图表方式呈现;在销售总监移动端场景下,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查看总销售数据和同比增长数据,以简单的图表方式呈现。
其中,子场景可以是根据人机交互场景预先定义的多个子场景,多个子场景之间相互关联,且按照预先定义的子场景顺序进行排列。例如,若定义人机交互场景为出差场景,则可以定义出差场景下包括三个子场景,依次为出差申请、机票/酒店预订和天气查询。
根据场景定义单元对人机交互场景下多个子场景的定义,服务器可以通过场景执行单元查找到人机交互场景下的多个子场景。例如,在获取到人机交互场景为出差场景后,可以确定子场景依次为出差申请、机票/酒店预订和天气查询。
步骤S230,根据子场景顺序,在多个子场景下执行人机交互。
具体实现中,场景执行单元可以根据预先定义的子场景和子场景顺序,确定执行路由,按照执行路由对各个子场景依次进行人机交互。例如,在确定子场景依次为出差申请、机票/酒店预订和天气查询后,可以先执行出差申请子场景下的人机对话,再执行机票/酒店预订子场景下的人机对话,最后执行天气查询子场景下的人机对话。场景执行单元还可以根据预先定义的人机交互话术和信息抽取方式,从用户语音中提取有用信息,作为字段数据,并根据字段数据执行子场景下的各个事件。
图3提供了一个场景管理器的结构框图,场景管理器包括场景定义单元310和场景执行单元320。其中,场景定义单元310可以通过场景定义器进行场景定义,使用户能够随时新增和修改场景,满足不同用户的差异化需求。场景定义单元310还可以进行用户场景和子场景的定义,各个子场景下字段和事件的定义,以及执行与第三方系统进行数据交互的原子应用扩展。场景执行单元320根据场景定义单元310设定的规则进行处理,可以通过场景路由器确定人机交互场景下的各个子场景和子场景顺序,通过字段执行器从用户语音中提取字段数据,根据字段数据依次执行各个子场景下的事件,场景执行单元320还可以通过原子应用执行器执行原子应用。场景管理器还可以包括数据存储单元,通过Redis(RemoteDictionary Server ,远程字典服务)、MongoDB(基于分布式文件存储的数据库)和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执行数据存储功能。
图4提供了一个人机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步骤S410,执行场景路由:根据当前用户的来源客户端和用户的身份标识,判断应该执行哪一个用户场景;步骤S420,获取执行的子场景:根据配置的子场景顺序,以及事件中的跳转条件,获取需要执行的子场景;步骤S430,执行字段路由:根据配置的字段顺序,逐个填充字段数据;步骤S440,执行子场景事件:根据配置的顺序执行子场景中的事件,完成字段数据的提交或者查询,以及结果的呈现;步骤S450,判断是否还有下一子场景需要执行,若有下一子场景,则返回至步骤S420,否则,若无下一子场景,则结束人机交互过程。例如,在确定需要执行的用户场景为出差场景后,可以获取到出差场景中的子场景依次为出差申请、机票/酒店预订和天气查询,则可以首先执行出差申请子场景下的事件,并在执行完毕后判断是否还有下一子场景需要执行,依次执行机票/酒店预订和天气查询子场景下的事件后,结束人机交互过程。
上述基于场景灵活定义的人机交互方法,通过获取人机交互场景,确定人机交互场景下的子场景,可以得到在人机交互场景下需要依次执行的多个子场景,根据子场景顺序在多个子场景下执行人机交互,可以无需人工切换,自动执行多个子场景下的人机交互,提高人机交互的效率。其中,子场景和子场景顺序均为预先定义,可以使人机交互支持复杂场景的组合,提高人机交互的适应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子场景包括预先定义的子场景字段;上述步骤S230,可以具体包括:当接收到用户语音时,提取用户语音中的人机交互信息;根据人机交互信息,对子场景字段进行赋值;若子场景字段为必填字段、且赋值为空,则输出子场景字段对应的字段提示信息;字段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对子场景字段进行赋值。
其中,人机交互信息可以为根据预先设置的信息抽取方式所提取的信息。
其中,子场景字段可以为子场景中需要输入的字段。
其中,字段提示信息可以为根据预先设置的人机对话话术输出的机器语音。
其中,场景定义单元可以通过字段定义预先配置多轮交互过程中与用户之间的会话话术、信息抽取方式和子场景字段。例如,对于出差申请子场景,可以定义出差事宜、出差时间和出差目的地三个子场景字段,信息抽取方式分别为文本、时间和地点,要求用户提供出差时间的会话提示定义为“请问您是哪天出差呢
Figure 621578DEST_PATH_IMAGE001
”。
具体实现中,当场景执行单元接收到用户语音时,可以对用户语音进行NLP(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自然语言处理),根据预先设置的抽取方式提取用户语音中的人机交互信息,并使用人机交互信息对子场景字段进行赋值,例如,当获取到用户语音“10月1日8时出差”时,可以在用户语音中抽取时间,得到人机交互信息“10月1日8时”,赋值给子场景字段中的出差时间,得到字段数据为“10月1日8时”,若未能从用户语音中抽取到时间,则可以将子场景字段赋值为空,即字段数据为空。子场景字段可以标识有是否为必填字段,若非必填字段,则可以不进行处理,否则,若为必填字段,则可以进一步判断是否赋值为空;若赋值非空,则可以根据子场景赋值执行子场景事件,否则,若赋值为空,则可以输出预先设置的话术,提示用户对该字段进行赋值,还可以在设置默认值时,使用默认值对该字段进行赋值。
如图5所示,提供了子场景字段输入的流程示意图,以该方法应用于图3中的字段执行器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若用户输入信息,则用户输入信息需要经过NLP解析,对输入的信息进行信息提取处理后,再进行字段的输入处理;
步骤S502,使用NLP处理后的输入信息,对所有字段的值进行初始化,其中,如果字段设置为计算型,则对字段值进行运算赋值,例如,根据会议起始时间和会议时长,计算会议结束时间;如果字段设置为输入型,则在人机交互信息中查找字段对应类型的输入值,并赋值给字段,例如,若字段对应类型为时间,则可以查找时间类型的人机交互信息,赋值给该字段;如果没有找到对应类型的输入值,则判断是否有设置默认值,若设置默认值,则使用默认值,若未设置默认值,则赋值为空;
步骤S503-S505,初始化完成后,获取仍没有被赋值的必填字段,组成列表,如果列表非空,则表示存在要输入的字段,可以根据设置返回设定的话术,提示用户进行输入,如果列表为空,则表示不存在要输入的字段,可以结束字段输入;
步骤S506,用户根据提示,输入字段内容;
步骤S507-S509,用户输入后,对用户的输入进行处理,如果需要进行信息提取,则调用NLP接口,抽取其中所需的数据,然后对输入数据进行合法性校验。合法性校验过程中,若不符合字段的输入要求,则返回给用户重新输入,并给出预设的话术提示,若符合字段的输入要求,则根据设定的规则对字段进行赋值。
本实施例中,通过当接收到用户语音时,提取用户语音中的人机交互信息,可以提高信息提取效率;根据人机交互信息,对子场景字段进行赋值,可以提高子场景字段赋值效率;若子场景字段为必填字段、且赋值为空,则输出子场景字段对应的字段提示信息,可以提示用户针对未赋值的必填字段进行赋值,进一步提高赋值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子场景还包括预先定义的子场景事件;上述步骤S230,还具体可以包括:根据子场景字段,通过调用预先定义的第三方接口,执行子场景事件;若子场景事件执行成功,则展示子场景事件的执行结果;若子场景事件执行失败,则输出子场景事件对应的事件提示信息;事件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修改子场景字段。
其中,第三方接口可以为场景管理器与第三方系统之间的接口。
其中,子场景事件可以为子场景中需要执行的事件逻辑。事件定义单元可以预先设定字段数据采集完成后进行的各种业务处理,作为子场景事件。
具体实现中,场景执行单元可以获取到预先设置的子场景事件列表,根据列表中的时间顺序,依次执行子场景事件,在事件执行过程中,当需要与第三方系统进行交互时,可以通过调用预先定义的第三方接口来执行事件。若事件执行成功,则可以对第三方返回的结果进行展示,否则,若事件执行失败,则可以输出预先设置的话术,提示用户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当通过第三方系统,未查询到“10月1日8时”出发的机票时,可以提示用户修改出发时间,或取消机票预定。
如图6所示,提供了子场景事件执行的流程示意图,以该方法应用于图3中的事件执行器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01,获取子场景预先设置的事件列表,每个子场景预先设置执行事件,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事件;
步骤S602-605,按照事件设定的顺序,顺次执行事件中设定的逻辑,获取所有输入的字段数据,对字段数据进行预处理,若事件设定需要用户确认执行,则返回相应信息给用户进行确认,若事件设定不需要用户确认执行,则直接进行事件的执行;
步骤S606,执行原子应用,原子应用可以为专门负责完成和第三方系统进行数据提交、数据查询和数据展现的最简单功能逻辑。通过事件调起执行,调用预先设定的第三方接口,并对返回的结果进行呈现;
步骤S607-609,若原子应用执行成功,则执行预设的成功业务逻辑,若没有定义成功业务逻辑则结束当前事件;若原子应用执行失败,则执行预设的失败业务逻辑,若没有定义失败业务逻辑则结束当前事件。
本实施例中,通过根据子场景字段,通过调用预先定义的第三方接口,执行子场景事件,可以提高事件执行的效率;若子场景事件执行成功,则展示子场景事件的执行结果,若子场景事件执行失败,则输出子场景事件对应的事件提示信息,可以高效地对事件执行结果进行展示,并在无结果展示时提示用户针对执行失败的事件进行相应处理,提高事件执行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人机交互场景包括用户场景;上述步骤S210,可以具体包括:
步骤S211,获取用户的客户端类型和身份标签;
步骤S212,确定与客户端类型相匹配的第一用户场景;
步骤S213,在第一用户场景中,确定与身份标签相匹配的第二用户场景;
步骤S214,根据第二用户场景,得到用户场景;用户场景与用户相匹配。
其中,客户端类型可以为客户端应用程序的类型,包括个人计算机浏览器、移动终端浏览器、钉钉、微信和自行开发的移动终端应用程序(App)。身份标签可以为根据用户身份预先设定的标签。用户场景定义单元可以将每个用户场景设定为支持一个或者多个客户端的访问,还可以根据用户类型设定一个或多个身份标签,根据用户场景设定一个或多个场景标签。
具体实现中,场景执行单元可以获取到用户访问的客户端类型和用户的身份标签,通过查找支持该客户端类型的所有用户场景,生成场景列表,得到与客户端类型相匹配的第一用户场景,若场景列表非空,则获取第一用户场景的场景标签,并将场景标签与身份标签相比较,若场景标签与身份标签相匹配,则可以将第一用户场景确定为第二用户场景,第二用户场景可以作为访问用户的用户场景。
如图7所示,提供了用户场景确定的流程示意图,以该方法应用于图3中的场景路由器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701,查找客户端匹配的用户场景:客户端可以细分为PC浏览器、钉钉、微信、移动APP和移动浏览器,每个用户场景可以设定为支持一个或者多个客户端的访问。根据当前用户访问的来源客户端,查找到所有可以支持这个客户端的用户场景列表;
步骤S702-703,若存在客户端匹配的用户场景,则在匹配客户端的用户场景中,获取和用户身份标签匹配的用户场景,并获取用户身份标签和场景定义标签的交集,若存在交集则判定为匹配,若不存在交集在判定为不匹配,其中,若用户场景没有定义标签,则判定该用户场景匹配所有用户;
步骤S704、S708-709,若没有获取到相匹配的用户场景,则检查有无设定默认用户场景,若有设定,则返回默认用户场景,否则,若无设定,则返回用户场景不支持当前客户端的告警提示;
步骤S705-707,若只匹配到一个用户场景,则直接返回该用户场景,若匹配到多个用户场景,则获取交集数量最多的用户场景,若交集数量等同,则返回第一个匹配的用户场景。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用户的客户端类型和身份标签,确定与客户端类型相匹配的第一用户场景,在第一用户场景中确定与身份标签相匹配的第二用户场景,根据第二用户场景得到用户场景,可以根据客户端类型和身份标签确定与用户相匹配的用户场景,提高场景匹配效率,进而提高人机交互效率,可以在同一人机对话场景下,针对不同用户和不同的客户端,实现不同的执行逻辑和结果呈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用户场景携带有场景标签;上述步骤S213,可以具体包括:获取第一用户场景的场景标签;检测场景标签与身份标签之间是否存在交集;若是,则确定第一用户场景与身份标签相匹配;根据第一用户场景,得到第二用户场景。
具体实现中,在确定第一用户场景后,可以获取到第一用户场景的场景标签,并将场景标签与用户的身份标签相比较,若场景标签与身份标签之间存在交集,则可以确定第一用户场景与身份标签相匹配,将第一用户场景作为第二用户场景。
例如,当用户的客户端类型为企业微信,身份标签为{部门领导,A部门}时,可以将适用于企业微信的一个或多个用户场景作为第一用户场景,其中一个第一用户场景的场景标签为{部门领导,C部门},身份标签和场景标签之间存在交集{部门领导},可以确定该第一用户场景与身份标签相匹配,可以将其作为第二用户场景,即该用户的用户场景。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第一用户场景的场景标签,检测场景标签与身份标签之间是否存在交集,若是,则确定第一用户场景与身份标签相匹配,根据第一用户场景得到第二用户场景,可以提高用户场景确定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13,具体还可以包括:若场景标签与身份标签之间存在交集,则统计交集中的标签数量;通过在标签数量中选取最大值,得到目标场景标签;根据目标场景标签对应的第一用户场景,得到第二用户场景。
具体实现中,对于指定用户的身份标签,若与多个第一用户场景的场景标签之间存在交集,得到多个交集,则可以统计多个交集中的标签数量,得到多个标签数量,通过在多个标签数量中选取最大值,可以将最大值对应的场景标签作为目标场景标签,并将目标场景标签对应的第一用户场景作为第二用户场景。
例如,用户的身份标签为{部门领导,A部门},第一用户场景1的场景标签分别为{部门领导,C部门},场景标签与身份标签之间交集的标签数量为1,第一用户场景2的场景标签为{部门领导,A部门},场景标签与身份标签之间交集的标签数量为2,则可以将{部门领导,A部门}作为目标场景标签,将第一用户场景2作为第二用户场景。
本实施例中,若场景标签与身份标签之间存在交集,则统计交集中的标签数量,通过在标签数量中选取最大值得到目标场景标签,根据目标场景标签对应的第一用户场景得到第二用户场景,可以在多个第一用户场景中高效确定第二用户场景,提高用户场景确定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提供了一种基于场景灵活定义的人机交互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服务器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810,根据人机交互场景,预先定义多个子场景,多个子场景之间相互关联,且按照预先定义的子场景顺序进行排列,以供获取人机交互场景,确定人机交互场景下的多个子场景,并根据子场景顺序,在多个子场景下执行人机交互。
具体实现中,服务器可以通过场景管理器中的场景定义单元定义人机交互场景,以及人机交互场景下的多个子场景,多个子场景之间可以相互关联,且按照预先定义的子场景顺序进行排列,场景管理器可以将人机交互场景和相应的多个子场景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中。场景管理器中的场景执行单元可以根据数据存储单元中的存储,通过人机交互场景确定相应的多个子场景,并根据子场景顺序,依次执行多个子场景下的人机交互。由于服务器场景管理器的处理过程在前述实施例中已有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图4-8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图4-8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提供了一种基于场景灵活定义的人机交互系统900,包括:场景定义单元910和场景执行单元920;
所述场景定义单元910,用于根据人机交互场景,预先定义多个子场景;所述多个子场景之间相互关联,且按照预先定义的子场景顺序进行排列;
所述场景执行单元920,用于获取所述人机交互场景,确定所述人机交互场景下的所述多个子场景,并根据所述子场景顺序在所述多个子场景下执行所述人机交互。
场景定义单元910和场景执行单元920可以执行上述一种基于场景灵活定义的人机交互方法的步骤。此处一种基于场景灵活定义的人机交互方法的步骤可以是上述各个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场景灵活定义的人机交互方法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提供了一种基于场景灵活定义的人机交互装置1000,包括:场景获取模块1010、子场景确定模块1020和人机交互模块1030;其中:
场景获取模块1010,用于获取人机交互场景;
子场景确定模块1020,用于确定所述人机交互场景下的子场景;所述子场景为根据所述人机交互场景预先定义的多个子场景;所述多个子场景之间相互关联,且按照预先定义的子场景顺序进行排列;
人机交互模块1030,用于根据所述子场景顺序,在所述多个子场景下执行所述人机交互。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人机交互模块1030,还用于当接收到用户语音时,提取所述用户语音中的人机交互信息;根据所述人机交互信息,对所述子场景字段进行赋值;若所述子场景字段为必填字段、且赋值为空,则输出所述子场景字段对应的字段提示信息;所述字段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对所述子场景字段进行赋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人机交互模块1030,还用于根据所述子场景字段,通过调用预先定义的第三方接口,执行所述子场景事件;若所述子场景事件执行成功,则展示所述子场景事件的执行结果;若所述子场景事件执行失败,则输出所述子场景事件对应的事件提示信息;所述事件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修改所述子场景字段。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场景获取模块1010,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客户端类型和身份标签;
第一用户场景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客户端类型相匹配的第一用户场景;
第二用户场景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用户场景中,确定与所述身份标签相匹配的第二用户场景;
用户场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场景,得到所述用户场景;所述用户场景与所述用户相匹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用户场景确定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用户场景的场景标签;检测所述场景标签与所述身份标签之间是否存在交集;若是,则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场景与所述身份标签相匹配;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场景,得到所述第二用户场景。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用户场景确定模块,还用于若所述场景标签与所述身份标签之间存在交集,则统计所述交集中的标签数量;通过在所述标签数量中选取最大值,得到目标场景标签;根据所述目标场景标签对应的第一用户场景,得到所述第二用户场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提供了一种基于场景灵活定义的人机交互装置1100,包括:子场景定义模块1110;其中:
子场景定义模块1110,用于根据人机交互场景,预先定义多个子场景;所述多个子场景之间相互关联,且按照预先定义的子场景顺序进行排列,以供获取人机交互场景,确定所述人机交互场景下的子场景,并根据所述子场景顺序,在所述多个子场景下执行所述人机交互。
关于人机交互装置和人机交互系统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人机交互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人机交互装置和人机交互系统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2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人机交互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基于场景灵活定义的人机交互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2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一种基于场景灵活定义的人机交互方法的步骤。此处一种基于场景灵活定义的人机交互方法的步骤可以是上述各个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场景灵活定义的人机交互方法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一种基于场景灵活定义的人机交互方法的步骤。此处一种基于场景灵活定义的人机交互方法的步骤可以是上述各个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场景灵活定义的人机交互方法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基于场景灵活定义的人机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人机交互场景;所述人机交互场景包括用户场景;所述获取人机交互场景包括:获取用户的客户端类型和身份标签;通过查找支持所述客户端类型的所有用户场景,生成场景列表,得到与所述客户端类型相匹配的第一用户场景;在所述第一用户场景中,确定与所述身份标签相匹配的第二用户场景;根据所述第二用户场景,得到所述用户场景;所述用户场景与所述用户相匹配;所述第一用户场景携带有场景标签;所述在所述第一用户场景中,确定与所述身份标签相匹配的第二用户场景包括:获取所述第一用户场景的场景标签,检测所述场景标签与所述身份标签之间是否存在交集,若存在交集,则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场景与所述身份标签相匹配,并将所述第一用户场景作为所述第二用户场景;所述在所述第一用户场景中,确定与所述身份标签相匹配的第二用户场景还包括:若所述场景标签与所述身份标签之间存在交集,则统计所述交集中的标签数量,通过在所述标签数量中选取最大值,得到目标场景标签,根据所述目标场景标签对应的第一用户场景,得到所述第二用户场景;
确定所述人机交互场景下的子场景;所述子场景为根据所述人机交互场景预先定义的多个子场景;所述多个子场景之间相互关联,且按照预先定义的子场景顺序进行排列;
根据所述子场景顺序,在所述多个子场景下执行所述人机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场景包括预先定义的子场景字段;所述在所述多个子场景下执行所述人机交互,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语音时,提取所述用户语音中的人机交互信息;
根据所述人机交互信息,对所述子场景字段进行赋值;
若所述子场景字段为必填字段、且赋值为空,则输出所述子场景字段对应的字段提示信息;所述字段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对所述子场景字段进行赋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场景还包括预先定义的子场景事件;所述在所述多个子场景下执行所述人机交互,还包括:
根据所述子场景字段,通过调用预先定义的第三方接口,执行所述子场景事件;
若所述子场景事件执行成功,则展示所述子场景事件的执行结果;
若所述子场景事件执行失败,则输出所述子场景事件对应的事件提示信息;所述事件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修改所述子场景字段。
4.一种基于场景灵活定义的人机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人机交互场景,预先定义多个子场景,所述多个子场景之间相互关联,且按照预先定义的子场景顺序进行排列,以供获取所述人机交互场景,确定所述人机交互场景下的所述多个子场景,并根据所述子场景顺序,在所述多个子场景下执行所述人机交互;所述人机交互场景包括用户场景;所述获取人机交互场景包括:获取用户的客户端类型和身份标签;通过查找支持所述客户端类型的所有用户场景,生成场景列表,得到与所述客户端类型相匹配的第一用户场景;在所述第一用户场景中,确定与所述身份标签相匹配的第二用户场景;根据所述第二用户场景,得到所述用户场景;所述用户场景与所述用户相匹配;所述第一用户场景携带有场景标签;所述在所述第一用户场景中,确定与所述身份标签相匹配的第二用户场景包括:获取所述第一用户场景的场景标签,检测所述场景标签与所述身份标签之间是否存在交集,若存在交集,则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场景与所述身份标签相匹配,并将所述第一用户场景作为所述第二用户场景;所述在所述第一用户场景中,确定与所述身份标签相匹配的第二用户场景还包括:若所述场景标签与所述身份标签之间存在交集,则统计所述交集中的标签数量,通过在所述标签数量中选取最大值,得到目标场景标签,根据所述目标场景标签对应的第一用户场景,得到所述第二用户场景。
5.一种基于场景灵活定义的人机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场景定义单元和场景执行单元;
所述场景定义单元,用于根据人机交互场景,预先定义多个子场景;所述多个子场景之间相互关联,且按照预先定义的子场景顺序进行排列;
所述场景执行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人机交互场景,确定所述人机交互场景下的所述多个子场景,并根据所述子场景顺序在所述多个子场景下执行所述人机交互;所述人机交互场景包括用户场景;所述获取所述人机交互场景包括:获取用户的客户端类型和身份标签;通过查找支持所述客户端类型的所有用户场景,生成场景列表,得到与所述客户端类型相匹配的第一用户场景;在所述第一用户场景中,确定与所述身份标签相匹配的第二用户场景;根据所述第二用户场景,得到所述用户场景;所述用户场景与所述用户相匹配;所述第一用户场景携带有场景标签;所述在所述第一用户场景中,确定与所述身份标签相匹配的第二用户场景包括:获取所述第一用户场景的场景标签,检测所述场景标签与所述身份标签之间是否存在交集,若存在交集,则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场景与所述身份标签相匹配,并将所述第一用户场景作为所述第二用户场景;所述在所述第一用户场景中,确定与所述身份标签相匹配的第二用户场景还包括:若所述场景标签与所述身份标签之间存在交集,则统计所述交集中的标签数量,通过在所述标签数量中选取最大值,得到目标场景标签,根据所述目标场景标签对应的第一用户场景,得到所述第二用户场景。
6.一种基于场景灵活定义的人机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场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人机交互场景;所述人机交互场景包括用户场景;所述获取人机交互场景包括:获取用户的客户端类型和身份标签;通过查找支持所述客户端类型的所有用户场景,生成场景列表,得到与所述客户端类型相匹配的第一用户场景;在所述第一用户场景中,确定与所述身份标签相匹配的第二用户场景;根据所述第二用户场景,得到所述用户场景;所述用户场景与所述用户相匹配;所述第一用户场景携带有场景标签;所述在所述第一用户场景中,确定与所述身份标签相匹配的第二用户场景包括:获取所述第一用户场景的场景标签,检测所述场景标签与所述身份标签之间是否存在交集,若存在交集,则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场景与所述身份标签相匹配,并将所述第一用户场景作为所述第二用户场景;所述在所述第一用户场景中,确定与所述身份标签相匹配的第二用户场景还包括:若所述场景标签与所述身份标签之间存在交集,则统计所述交集中的标签数量,通过在所述标签数量中选取最大值,得到目标场景标签,根据所述目标场景标签对应的第一用户场景,得到所述第二用户场景;
子场景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人机交互场景下的子场景;所述子场景为根据所述人机交互场景预先定义的多个子场景;所述多个子场景之间相互关联,且按照预先定义的子场景顺序进行排列;
人机交互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子场景顺序,在所述多个子场景下执行所述人机交互。
7.一种基于场景灵活定义的人机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子场景定义模块,用于根据人机交互场景,预先定义多个子场景;所述多个子场景之间相互关联,且按照预先定义的子场景顺序进行排列,以供获取人机交互场景,确定所述人机交互场景下的子场景,并根据所述子场景顺序,在所述多个子场景下执行所述人机交互;所述人机交互场景包括用户场景;所述获取人机交互场景包括:获取用户的客户端类型和身份标签;通过查找支持所述客户端类型的所有用户场景,生成场景列表,得到与所述客户端类型相匹配的第一用户场景;在所述第一用户场景中,确定与所述身份标签相匹配的第二用户场景;根据所述第二用户场景,得到所述用户场景;所述用户场景与所述用户相匹配;所述第一用户场景携带有场景标签;所述在所述第一用户场景中,确定与所述身份标签相匹配的第二用户场景包括:获取所述第一用户场景的场景标签,检测所述场景标签与所述身份标签之间是否存在交集,若存在交集,则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场景与所述身份标签相匹配,并将所述第一用户场景作为所述第二用户场景;所述在所述第一用户场景中,确定与所述身份标签相匹配的第二用户场景还包括:若所述场景标签与所述身份标签之间存在交集,则统计所述交集中的标签数量,通过在所述标签数量中选取最大值,得到目标场景标签,根据所述目标场景标签对应的第一用户场景,得到所述第二用户场景。
8.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1532053.XA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基于场景灵活定义的人机交互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22694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32053.XA CN112269473B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基于场景灵活定义的人机交互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32053.XA CN112269473B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基于场景灵活定义的人机交互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69473A CN112269473A (zh) 2021-01-26
CN112269473B true CN112269473B (zh) 2021-05-11

Family

ID=74350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32053.XA Active CN112269473B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基于场景灵活定义的人机交互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694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3832A (zh) * 2021-06-29 2021-09-24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场景应用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18129A (zh) * 2013-03-11 2013-07-24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调整应用操作流程的方法及其终端
CN105634881A (zh) * 2014-10-30 2016-06-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应用场景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07092364A (zh) * 2017-04-19 2017-08-25 重庆小雨点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录入方法以及装置
CN109473100A (zh) * 2018-11-12 2019-03-15 四川驹马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语音识别的业务场景语音人机交互方法及其系统
CN110189013A (zh) * 2019-05-23 2019-08-30 上海上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流程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3638A (zh) * 2008-01-10 2009-07-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标签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10321694A (zh) * 2019-05-22 2019-10-11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标签更新系统的操作权限分配方法及相关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18129A (zh) * 2013-03-11 2013-07-24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调整应用操作流程的方法及其终端
CN105634881A (zh) * 2014-10-30 2016-06-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应用场景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07092364A (zh) * 2017-04-19 2017-08-25 重庆小雨点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录入方法以及装置
CN109473100A (zh) * 2018-11-12 2019-03-15 四川驹马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语音识别的业务场景语音人机交互方法及其系统
CN110189013A (zh) * 2019-05-23 2019-08-30 上海上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流程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69473A (zh) 2021-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02510B (zh) 一种对话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US10382370B1 (en) Automated service agents
US11620444B2 (en) Providing action associated with event detected within communication
CN111694926A (zh) 基于场景动态配置的交互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CN116775183A (zh)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任务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05166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traction of user intent from speech or text
CN112732386A (zh)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3888299A (zh) 风控决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186036A (zh) 对话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269473B (zh) 一种基于场景灵活定义的人机交互方法及系统
US1115108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rifying performance of a modification request in a database system
US10510104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acquiring data comparison information
KR102307380B1 (ko) 자연어 처리 기반 콜센터 지원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4974253A (zh) 一种基于人物画像的自然语言解释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485520B (zh) 跨渠道通讯控制方法及服务器
CN112395182A (zh) 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84029A (zh)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6661936A (zh) 页面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74176B (zh) 交互方法、存储介质、操作系统和设备
CN111598707A (zh) 一种页面的生成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6737137A (zh) 业务流程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221952B (zh) 业务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业务数据处理系统
CN111859191A (zh) Gis服务聚合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644043B (zh) 网银快捷导航设置方法及系统
CN110891120B (zh) 界面内容展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