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61611A -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61611A
CN112261611A CN202010998215.2A CN202010998215A CN112261611A CN 112261611 A CN112261611 A CN 112261611A CN 202010998215 A CN202010998215 A CN 202010998215A CN 112261611 A CN112261611 A CN 1122616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equipment
uniform
identity identifier
uniform ident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9821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61611B (zh
Inventor
莫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9821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616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616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616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616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616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0Services signaling; Auxiliary data signalling, i.e. transmitting data via a non-traffic channel
    • H04W4/23Services signaling; Auxiliary data signalling, i.e. transmitting data via a non-traffic channel for mobile adverti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设备,涉及电子技术领域,能够基于设备间的连接关系传递统一身份标识,并基于统一身份标识自动为用户跨设备提供连续的业务内容,从而可以减少用户操作,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方案为:第一设备生成第一统一身份标识,第一统一身份标识用于第一设备向业务服务器请求目标业务的第一业务内容,第一业务内容用于生成或更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在与第二设备建立短距无线连接后,将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发送给第二设备,第一统一身份标识还用于第二设备向业务服务器请求目标业务的第二业务内容,第二业务内容根据该历史业务信息确定,第二业务内容与第一业务内容相连续。本申请实施例用于业务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第五代(5th-Generation,5G)通信技术和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或领域内的设备或户外公共设施等升级为联网在线设备,并支持远程监控和管理。用户可以方便地使用各种公共的、家庭的或个人的联网在线设备获取服务。例如,用户使用的联网在线设备可以包括个人随时携带的手机或穿戴设备(例如手环或智能眼镜),车载设备,以及智能家居设备(例如智能电视或智能音箱)等。
用户如何通过各种设备获取连续性的业务体验,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其中,连续性的业务体验是指,用户切换不同设备后,可以将上一次使用的设备上的业务内容和/或业务状态同步到当前设备上,使得用户在切换到当前设备后还可以获取到与切换设备之前的业务内容相关联的业务内容,提高用户的连续性业务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设备,能够基于设备间的连接关系传递统一身份标识,并基于统一身份标识自动为用户跨设备提供连续的业务内容,从而可以减少用户操作,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业务处理系统,该业务处理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业务服务器。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生成第一统一身份标识。第一设备向业务服务器发送第一业务请求,该第一业务请求用于获取目标业务的第一业务内容,第一业务请求包括第一统一身份标识。业务服务器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业务内容。而后,业务服务器根据第一业务内容,生成或更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并且,第一设备在与第二设备建立短距无线连接后,将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发送给第二设备。第二设备向业务服务器发送第二业务请求,第二业务请求用于获取目标业务的第二业务内容,第二业务请求包括第一统一身份标识。业务服务器根据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第二业务内容,第二业务内容与第一业务内容相连续。业务服务器将第二业务内容发送给第二设备。
其中,该第一业务请求还可以包括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用于表明请求第一业务内容的设备的身份。并且,第二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后可以保存该第一统一身份标识。
在该方案中,同一用户使用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等一组设备之间可以建立短距无线连接,统一身份标识可以基于设备间的短距无线连接进行传递,从而使得同一用户使用的一组设备可以通过统一身份标识来关联。从而,业务服务器可以基于该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为同一用户提供跨设备的连续性的业务内容,提高用户跨设备的连续性业务体验。该方案无需依赖用户账号,用户也无需登录或切换用户账号,因而可以减少用户的操作,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业务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三设备,第一设备通过第三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了短距无线连接。第一设备将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发送给第二设备,包括:第一设备将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发送给第三设备。第三设备将第一统一身份标识转发给第二设备。其中,第三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后,可以保存该第一统一身份标识。
也就是说,第一设备可以通过第三设备的中继作用,与第二设备建立短距无线连接,从而第一设备可以通过第三设备的中转作用,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一统一身份标识等信息。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设备生成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包括:第一设备在首次与第二设备或第三设备建立短距无线连接后,生成第一统一身份标识。
也就是说,第一设备在首次与第二设备或第三设备建立短距无线连接后,即可以生成第一统一身份标识,以便通过该短距无线连接将第一统一身份标识传递出去。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设备接收到来自业务服务器的第一业务内容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检测到目标业务对应的用户事件后,向业务服务器发送事件上报请求,事件上报请求包括用户事件和第一统一身份标识。业务服务器根据用户事件,更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
这样,业务服务器可以根据第一设备上报的用户事件,更新保存的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以使得保存的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与用户的实际业务状态实时匹配。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业务服务器接收到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二业务请求之后,该方法还包括:业务服务器根据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状态同步信息。业务服务器向第二设备发送状态同步信息。第二设备根据状态同步信息,将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中的最近一次业务状态和历史业务记录同步至第二设备。
这样,第二设备可以根据状态同步信息,实现第二设备与之前使用的设备的业务状态和历史业务记录的一致性,使得用户获得连续性的业务体验。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二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统一身份标识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保存第一统一身份标识;第二设备确定与第一设备断开短距无线连接;第二设备删除第一统一身份标识。
也就是说,在第一设备断开与第二设备的连接后,第二设备可以删除由第一设备生成的第一统一身份标识,不再根据第一统一身份标识进行业务处理。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设备通过第三设备与第一设备建立了短距无线连接,第二设备确定与第一设备断开短距无线连接,包括:第二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三设备的第一通知信息,第一通知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断开连接。
也就是说,在中继连接的情况下,作为中继设备的第三设备在确定第一设备断开连接后,可以将断开信息通知给第二设备,以便第二设备删除第一设备生成的第一统一身份标识。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业务处理系统还包括第四设备,该方法还包括:第四设备生成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第四设备在与第二设备建立短距无线连接后,将第二统一身份标识发送给第二设备。
也就是说,业务处理系统可以包括多个生成统一身份标识的设备,生成的统一身份标识可以传递给具有短距无线连接的其他设备。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根据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的删除时间和保存时间,确定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相关联。第二设备向业务服务器发送第二通知信息,第二通知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相关联。
例如,第二设备在确定第一统一身份标识的删除时间和保存时间,分别与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的删除时间和保存时间的一致性次数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次数时,可以确定生成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的设备对应同一个用户,从而可以确定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相关联。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将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的删除时间和保存时间,发送给业务服务器。业务服务器根据该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的删除时间和保存时间,确定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相关联。
例如,业务服务器在确定第一统一身份标识的删除时间和保存时间,分别与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的删除时间和保存时间的一致性次数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次数时,可以确定生成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的设备对应同一个用户,从而可以确定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相关联。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业务服务器保存有第二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在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相关联时,该方法还包括:业务服务器将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更新为第三统一身份标识。业务服务器将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合并为第三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
在该方案中,业务服务器可以确定相关联的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对应同一用户,从而可以将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合并为第三统一身份标识,并将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也合并在一起。从而,业务服务器可以根据第三统一身份标识及其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为用户提供连续性的业务内容。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业务服务器将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更新为第三统一身份标识之后,该方法还包括:业务服务器向生成第一统一身份标识的第一设备和生成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的第四设备发送标识更新信息,该标识更新信息包括第三统一身份标识。第一设备在接收到标识更新信息后,将第一统一身份标识更新为第三统一身份标识。第四设备接收到标识更新信息后,将第二统一身份标识更新为第三统一身份标识。
也就是说,在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合并为第三统一身份标识后,业务服务器可以通知生成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的设备,分别将自身的统一身份标识更新为第三统一身份标识。
后续,第一设备在发送业务请求时,可以将业务请求中的第一统一身份标识替换为第三统一身份标识。第四设备在发送业务请求时,可以将业务请求中的第二统一身份标识替换为第三统一身份标识。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设备接收到标识更新信息后,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将第三统一身份标识发送给第二设备。在第四设备接收到标识更新信息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四设备将第三统一身份标识发送给第二设备。
也就是说,第一设备和第四设备在更新统一身份标识后,可以将更新后的统一身份标识传递给具有短距无线连接的其他设备,以便其他设备在业务请求中携带更新后的统一身份标识,使得业务服务器可以根据更新后的统一身份标识及其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为用户提供连续性的业务内容。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确定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分别对应的优先级。第二设备向业务服务器发送第三业务请求,第三业务请求用于获取目标业务的第三业务内容,第三业务请求包括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中优先级高的统一身份标识。业务服务器根据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中优先级高的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第三业务内容。业务服务器将第三业务内容发送给第二设备。
例如,第二设备可以根据自身的设备类型,当前场景或核心设备的连接时长等信息对统一身份标识进行优先级排序。采用该方案,第二设备可以优先为优先级高的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提供跨设备的连续性业务内容。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向业务服务器发送第四业务请求,第四业务请求用于获取目标业务的第四业务内容,该第四业务请求包括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而后,业务服务器确定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分别对应的优先级。业务服务器根据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中优先级高的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第四业务内容。业务服务器将第四业务内容发送给第二设备。
采用该方案,业务服务器可以优先为优先级高的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提供跨设备的连续性业务内容。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目标业务为广告业务。
也就是说,业务处理系统可以针对广告业务,跨设备为用户提供连续的业务内容,提高用户针对广告业务的连续性体验。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业务内容与第一业务内容相连续包括第一业务内容与第二业务内容相同、接续、相近或相关联,或者第一业务内容与第二业务内容均为用户感兴趣的内容。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设备。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生成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其中,第一统一身份标识用于第一设备向业务服务器请求目标业务的第一业务内容,第一业务内容用于生成或更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第一设备在与第二设备建立短距无线连接后,将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发送给第二设备,第一统一身份标识还用于第二设备向业务服务器请求目标业务的第二业务内容,第二业务内容根据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第二业务内容与第一业务内容相连续。
在该方案中,第一设备可以生成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同一用户使用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等一组设备之间可以建立短距无线连接,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可以基于短距无线连接在设备间进行传递,从而使得同一用户使用的一组设备可以通过第一统一身份标识来关联。该组设备中的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等不同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统一身份标识进行业务请求,以使得业务服务器可以基于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为不同设备提供连续的业务内容,从而提高用户的连续性业务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设备通过第三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了短距无线连接,第一设备将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发送给第二设备,包括:第一设备通过第三设备的转发,将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发送给第二设备。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设备生成第一统一身份标识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向业务服务器发送第一业务请求,第一业务请求用于获取目标业务的第一业务内容,第一业务请求包括第一统一身份标识;第一设备接收来自业务服务器的第一业务内容。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设备向业务服务器发送第一业务请求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检测到目标业务对应的用户事件后,向业务服务器发送事件上报请求,事件上报请求包括用户事件和第一统一身份标识。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设备生成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包括:第一设备在首次与第二设备或第三设备建立短距无线连接后,生成第一统一身份标识。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设备生成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后,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接收来自业务服务器的标识更新信息,标识更新信息包括第三统一身份标识。第一设备将第一统一身份标识更新为第三统一身份标识,第三统一身份标识基于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生成,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由第四设备生成。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设备将第一统一身份标识更新为第三统一身份标识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将第三统一身份标识发送给第二设备。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二设备。该方法包括:第二设备在与第一设备建立短距无线连接后,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其中,第一统一身份标识由第一设备生成;第一统一身份标识用于第一设备向业务服务器请求目标业务的第一业务内容,第一业务内容用于生成或更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第二设备向业务服务器发送第二业务请求,第二业务请求用于获取目标业务的第二业务内容,第二业务请求包括第一统一身份标识。第二设备接收来自业务服务器的第二业务内容,第二业务内容根据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第二业务内容与第一业务内容相连续。
在该方案中,同一用户使用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等一组设备之间可以建立短距无线连接,该组设备中的第二设备等设备可以基于短距无线连接接收第一设备生成的第一统一身份标识。从而,同一用户使用的一组设备可以通过第一统一身份标识来关联。该组设备中的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等不同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统一身份标识进行业务请求,以使得业务服务器可以基于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为不同设备提供连续的业务内容,从而提高用户的连续性业务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设备通过第三设备与第一设备建立了短距无线连接,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包括:第二设备接收第三设备转发的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统一身份标识。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二设备接收来自业务服务器的第二业务内容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检测到目标业务对应的用户事件后,向业务服务器发送事件上报请求,事件上报请求包括用户事件和第一统一身份标识。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二设备向业务服务器发送第二业务请求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接收来自业务服务器的状态同步信息,状态同步信息根据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第二设备根据状态同步信息,将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中的最近一次业务状态和历史业务记录同步至第二设备。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统一身份标识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保存第一统一身份标识;第二设备确定与第一设备断开短距无线连接,第二设备删除第一统一身份标识。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设备通过第三设备与第一设备建立了短距无线连接,第二设备确定与第一设备断开短距无线连接,包括:第二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三设备的第一通知信息,第一通知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断开连接。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在与第四设备建立短距通信连接后,接收来自第四设备的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由第四设备生成。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四设备的第二统一身份标识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根据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的删除时间和保存时间,确定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相关联。第二设备向业务服务器发送第二通知信息,第二通知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相关联。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四设备的第二统一身份标识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将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的删除时间和保存时间,发送给业务服务器。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四设备的第二统一身份标识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确定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分别对应的优先级。第二设备向业务服务器发送第三业务请求,第三业务请求用于获取目标业务的第三业务内容,第三业务请求包括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中优先级高的统一身份标识。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四设备的第二统一身份标识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向业务服务器发送第四业务请求,第四业务请求用于获取目标业务的第四业务内容,第四业务请求包括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所述业务服务器的第四业务内容,所述第四业务内容根据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中优先级高的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三设备。该方法包括:第三设备在与第一设备建立短距无线连接后,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其中,第一统一身份标识由第一设备生成,第一统一身份标识用于第一设备向业务服务器请求目标业务的第一业务内容,第一业务内容用于生成或更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第三设备在与第二设备建立短距无线连接后,将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发送给第二设备。其中,第一统一身份标识用于第二设备向业务服务器请求目标业务的第二业务内容,第二业务内容根据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第二业务内容与第一业务内容相连续。
在该方案中,同一用户使用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通过第三设备建立短距无线连接,第三设备可以将第一设备生成的第一统一身份标识转发给第二设备。从而,同一用户使用的第一设备和第三设备可以通过第一统一身份标识来关联。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统一身份标识进行业务请求,以使得业务服务器可以基于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为不同设备提供连续的业务内容,从而提高用户的连续性业务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三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统一身份标识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第三设备保存第一统一身份标识;第三设备在与第一设备断开短距无线连接后,删除第一统一身份标识。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三设备与第一设备断开短距无线连接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三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通知信息,第一通知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断开连接。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三设备在与第四设备建立短距无线连接后,接收来自第四设备的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由第四设备生成。第三设备在与第二设备建立短距无线连接后,将第二统一身份标识发送给第二设备。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业务服务器。该方法包括:业务服务器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业务请求,第一业务请求用于获取目标业务的第一业务内容,第一业务请求包括第一统一身份标识。业务服务器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业务内容。业务服务器根据第一业务内容,生成或更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业务服务器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二业务请求,第二业务请求用于获取目标业务的第二业务内容,第二业务请求包括第一统一身份标识。业务服务器根据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第二业务内容,第二业务内容与第一业务内容相连续。业务服务器将第二业务内容发送给第二设备。
在该方案中,业务服务器可以根据向第一设备提供的第一业务内容,生成或更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并根据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向第二设备提供第二业务内容,使得第二业务内容与第一业务内容相连续。这样,业务服务器可以为用户使用的不同设备提供连续的业务内容,提高用户的连续性业务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业务服务器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业务内容之后,该方法还包括:业务服务器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事件上报请求,事件上报请求包括目标业务对应的用户事件和第一统一身份标识。业务服务器根据事件上报请求,更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业务服务器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二业务请求之后,该方法还包括:业务服务器根据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状态同步信息。业务服务器向第二设备发送状态同步信息,状态同步信息将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中的最近一次业务状态和历史业务记录同步至第二设备。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业务服务器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二通知信息,第二通知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相关联。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业务服务器保存有第二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该方法还包括:业务服务器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的删除时间和保存时间。业务服务器根据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的删除时间和保存时间,确定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相关联。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业务服务器确定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相关联之后,该方法还包括:业务服务器将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更新为第三统一身份标识。业务服务器将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合并为第三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业务服务器将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更新为第三统一身份标识之后,该方法还包括:业务服务器向生成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第一设备和生成第二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第四设备发送标识更新信息,标识更新信息包括第三统一身份标识。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业务服务器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三业务请求,第三业务请求用于获取目标业务的第三业务内容,第三业务请求包括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中优先级高的统一身份标识。业务服务器根据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中优先级高的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第三业务内容。业务服务器将第三业务内容发送给第二设备。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业务服务器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第四业务请求,第四业务请求用于获取目标业务的第四业务内容,第四业务请求包括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业务服务器确定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分别对应的优先级。业务服务器根据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中优先级高的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第四业务内容。业务服务器将第四业务内容发送给第二设备。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目标业务为广告业务。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短距无线连接包括Wi-Fi连接或蓝牙连接。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业务内容与第一业务内容相连续包括第一业务内容与第二业务内容相同、接续、相近或相关联,或者第一业务内容与第二业务内容均为用户感兴趣的内容。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装置,该装置包含在电子设备中。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方面及可能的设计中任一方法中电子设备行为的功能。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三设备或业务服务器。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至少一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或单元。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存储器中存储有代码。当代码被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方面任一项可能的设计中电子设备执行的业务处理方法。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三设备或业务服务器。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方面任一项可能的设计中的业务处理方法。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三设备或业务服务器。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面任一项可能的设计中电子设备执行的业务处理方法。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三设备或业务服务器。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应用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三设备或业务服务器。该芯片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电路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接口电路和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接口电路用于从电子设备的存储器接收信号,并向处理器发送信号,信号包括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当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方面任一项可能的设计中的业务处理方法。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系统,该业务处理系统可以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业务服务器。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该业务处理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三设备。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三设备和业务服务器可以执行上述方面任一项可能的设计中的业务处理方法。
上述其他方面对应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关于方法方面的有益效果的描述,此处不予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电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路由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处理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组业务处理场景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组业务处理场景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组业务处理场景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组业务处理场景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组业务处理场景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业务处理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业务处理流程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业务处理流程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业务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针对用户跨设备获取连续性业务的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依赖于用户账号的解决方案。在该方案中,用户可以在多个设备上登录同一用户账号,例如用户可以在电子设备1和电子设备2上均登录用户账号1。当用户从电子设备1切换到使用电子设备2时,由于电子设备1和电子设备2均登录了相同的用户账号,因而用户可以在电子设备2上继承和同步用户在电子设备1上的业务内容和状态,从而为用户提供连续的业务内容,可以提高用户的连续性业务体验。
对于多人共享的电子设备,比如车载设备或智能家居设备(例如智能电视、智能音箱或扫地机器人)等,现有方案无法基于一个用户的用户账号为多个用户提供连续的业务内容。不同用户通过与电子设备进行交互从而切换到各自的用户账号后,电子设备可以为不同用户分别提供个性化的连续的业务内容。该种方案需要用户进行复杂的账号登录和切换操作,用户体验较差。
对于无账号依赖的业务,例如广告、新闻信息流或浏览器等业务,通常无需登录用户账号电子设备就可提供该业务。因而,不同电子设备之间无法基于用户账号提供连续的业务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基于该方法,第一设备可以生成第一统一身份标识(identity document,ID),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可以用于向业务服务器请求目标业务的第一业务内容,该第一业务内容用于生成或更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第一设备还可以将该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发送给与第一设备具有短距通信连接的第二设备。第二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向业务服务器请求目标业务的第二业务内容。其中,第二业务内容根据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第二业务内容与第一业务内容相连续。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同一用户使用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等一组设备之间可以建立连接关系,统一身份标识可以基于设备间的连接关系进行传递,从而使得同一用户使用的一组设备可以通过统一身份标识来关联。业务服务器可以基于该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为同一用户提供跨设备的连续性的业务内容,提高用户跨设备的连续性业务体验。该方案无需依赖用户账号,用户也无需登录或切换用户账号,因而可以减少用户的操作,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其中,第一设备可以直接与第二设备建立短距通信连接,或者第一设备可以通过第三设备的中继作用与第二设备建立短距通信连接。
例如,第一设备可以包括用户的核心设备,第二设备可以包括用户的可信设备,第三设备可以包括用户的可信中继设备。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该通信系统10可以包括核心设备11、可信中继设备12、可信设备13和业务服务器14等。其中,核心设备11与可信设备13之间可以通过短距通信方式建立可信连接。或者,核心设备11与可信中继设备12之间,以及可信中继设备12与可信设备13之间,可以分别通过短距通信方式建立可信连接。也就是说,核心设备11和可信设备13之间可以基于可信中继设备12,并通过短距通信方式建立可信连接。核心设备11和可信设备13可以与业务服务器14之间进行远程通信,并向业务服务器14请求获取业务内容等信息。
例如,该短距通信方式可以是Wi-Fi,蓝牙(bluetooth,BT),Zigbee,红外技术(infrared,IR),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communication,NFC),或通用2.4G/5G频段无线通信技术等短距无线通信方式。
示例性的,中继设备(例如无线路由器)可以生成Wi-Fi局域网,用户在核心设备上输入该Wi-Fi局域网的Wi-Fi密码后,核心设备可以接入该Wi-Fi网络。核心设备和中继设备之间的Wi-Fi连接为根据用户输入密码的操作等建立的连接,因而是用户认证过的可信连接。在建立核心设备与中继设备之间的可信连接后,该中继设备即为可信中继设备。其他设备也可以通过该种方式与可信中继设备建立可信连接,建立可信连接后的其他设备为用户的可信设备。
再示例性的,该核心设备为Wi-Fi热点,用户在其他设备上输入该Wi-Fi热点的Wi-Fi密码后,其他设备可以与核心设备建立Wi-Fi直连;或者,其他设备可以接入该Wi-Fi热点形成的Wi-Fi局域网。核心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Wi-Fi连接为可信连接,其他设备为用户的可信设备。
再示例性的,用户确定核心设备和其他设备之间进行蓝牙配对后,其他设备和核心设备之间建立蓝牙连接,该蓝牙连接为可信连接,其他设备为用户的可信设备。
再例如,该短距通信方式也可以是短距有线通信方式。示例性的,可信中继设备为无线路由器,无线路由器可以通过网线与智能电视建立可信连接,智能电视为用户的可信设备。再示例性的,可信中继设备为随行Wi-Fi,随行Wi-Fi通过USB接口与笔记本电脑建立可信连接,笔记本电脑为用户的可信设备。
其中,核心设备也可以称为中心设备或核心终端,是用户随身携带的,用户使用频率高的,或者与业务服务器的交互频率高的个人设备。例如,核心设备可以是用户使用频率最高的个人移动设备或者与业务服务器的交互频率最高的个人移动设备。核心设备通常不会供多人共享使用。示例性的,该核心设备可以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式设备(如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车载设备,游戏机,手持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以及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核心设备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设备可以为核心设备,也可以为其他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核心设备为预设类型的设备,例如核心设备为手机。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核心设备是用户指定的设备,例如用户可以设置某个设备为核心设备。
核心设备可以自动生成统一身份标识,并在每次与可信设备建立连接(或称建链)或通过可信中继设备与可信设备建立连接时,将统一身份标识传递给可信设备保存。例如,若用户的核心设备为手机,则手机可以生成统一身份标识,并基于可信连接将统一身份标识传递给平板电脑、车载设备、智能电视或穿戴设备等其他可信设备。
该可信中继设备为用户信任的可以安全接入并进行路由分发的设备。例如,该可信中继设备可以是家庭的网关路由设备。示例性的,该可信中继设备可以是无线路由器或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等无线接入设备。或者,该可信中继设备可以是具有无线接入特性的其他设备,例如可以是手机或平板电脑等。或者,该可信中继设备也可以是核心设备与可信设备之间进行有线连接的中转设备。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三设备可以为可信中继设备,也可以为其他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可信中继设备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核心设备和可信设备,为核心设备和可信设备进行路由分发,从而使得核心设备和可信设备接入互联网。核心设备接入可信中继设备后,可以将统一身份标识传递给可信中继设备。可信中继设备可以将统一身份标识同步给与可信中继设备连接的可信设备进行保存。
该可信设备可以为用户使用的核心设备附近的其他设备,也可以称为可信终端,例如可以是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家居设备(例如智能电视或智能音箱等),车载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MPC,个人数字助理PDA,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等),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设备,蜂窝电话,游戏机,或户外公共设施设备等。可信设备在接收到来自可信中继设备或核心设备的统一身份标识后,可以保存该统一身份标识以便后续请求业务内容时使用。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设备可以为可信设备,也可以为其他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该业务服务器可以用于为互联网中的各种设备提供业务内容。不同的业务可以对应不同的业务服务器。例如,广告业务可以对应广告平台的业务服务器。广告平台的业务服务器可以根据广告投放客户的需求,通过互联网在不同设备上投放广告,例如在手机、智能电视、智能眼镜、车载设备或户外广告牌等设备上投放广告。广告平台的业务服务器还可以根据广告投放客户的需求,在不同应用或不同时机下投放广告,例如作为开机广告进行投放,作为新闻App的开屏广告进行投放,或者在视频类App播放视频的过程中进行投放等。互联网中的不同设备可以分别向广告平台的业务服务器请求获取广告内容。
再例如,视频类业务可以对应视频的业务服务器。比如,华为视频可以对应华为视频的业务服务器,各设备可以分别向业务服务器请求获取华为视频的视频内容。
示例性的,当核心设备为手机时,图2A示出了手机10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手机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内部存储器121,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以及显示屏194等部件。
其中,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其中,控制器可以是手机100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1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内部存储器1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处理器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的指令,从而执行手机1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手机100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
手机1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手机100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手机1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15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1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例如,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用于向业务服务器发送业务请求或者从业务服务器获取业务内容等。
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手机1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160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10。无线通信模块160还可以从处理器1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例如,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用于交互统一身份标识、业务请求或业务内容等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1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160耦合,使得手机1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BT,GNSS,WLAN,NFC,FM,和/或IR技术等。GNSS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satellite 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 system,QZSS)和/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SBAS)。
显示屏194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194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的,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 light-emitting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QLED)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194,N为大于1的正整数。例如,显示屏194可以用于将从业务服务器获取的业务内容呈现给用户。
此外,手机100还可以包括外部存储器接口120,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80A,陀螺仪传感器180B,气压传感器180C,磁传感器180D,加速度传感器180E,距离传感器180F,接近光传感器180G,指纹传感器180H,温度传感器180J,触摸传感器180K,环境光传感器180L,骨传导传感器180M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例如,当手机100为平板电脑时,可以不包括上述移动通信模块150和SIM卡接口195等部件。再例如,当手机100为智能电视是,可以不包括上述充电管理模块140,移动通信模块150和SIM卡接口195等模块,还可以包括音箱接口,遥控器、鼠标或键盘等输入设备。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生成统一身份标识,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将统一身份标识发送给可信中继设备12或可信设备13。无线通信模块160或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向业务服务器14发送业务请求,该业务请求携带有统一身份标识。无线通信模块160或移动通信模块150还可以接收来自业务服务器14的业务内容。显示屏194可以将业务内容呈现给用户。
以可信设备为智能电视为例进行说明,图2B示出了智能电视20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2B所示,智能电视可以包括:处理器210,内部存储器221,天线,无线通信模块260,音频模块270,扬声器270A,按键290,指示器291,显示屏292等。
处理器2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210可以包括AP,调制解调处理器,GPU,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DSP,基带处理器,和/或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处理器2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
智能电视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和无线通信模块260等实现。其中,无线通信模块260可以提供应用在智能电视上的包括WLAN(如Wi-Fi网络),BT,GNSS,FM,NFC,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
无线通信模块2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260经由天线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210。无线通信模块260还可以从处理器2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电视的天线和无线通信模块260耦合,使得智能电视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电视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260与上述中继设备通信,如接收来自中继设备的统一身份标识。当然,智能电视也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260与其他终端,如上述核心终端通信。
智能电视通过GPU,显示屏292,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292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2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显示屏292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电视可通过显示屏292显示广告。该显示屏292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LCD,OLED,AMOLED,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QLED等。
视频编解码器用于对数字视频压缩或解压缩。智能电视可以支持一种或多种视频编解码器。这样,智能电视可以播放或录制多种编码格式的视频,例如:MPEG1,MPEG2,MPEG3,MPEG4等。
内部存储器2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处理器2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221的指令,从而执行智能电视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内部存储器2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智能电视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等)等。此外,内部存储器2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UFS等。
智能电视可以通过音频模块270,扬声器270A,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广告音频的播放等。音频模块270用于将数字音频信息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也用于将模拟音频输入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音频模块270还可以用于对音频信号编码和解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270可以设置于处理器210中,或将音频模块270的部分功能模块设置于处理器210中。扬声器270A,也称“喇叭”,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麦克风270C,也称“话筒”,“传声器”,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按键290包括开机键,音量键等。按键290可以是机械按键。也可以是触摸式按键。智能电视可以接收按键输入,产生与智能电视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
指示器291可以是指示灯,可以用于指示智能电视处于开机状态、待机状态或者关机状态等。例如,指示灯灭灯,可指示智能电视处于关机状态;指示灯为绿色或者蓝色,可指示智能电视处于开机状态;指示灯为红色,可指示智能电视处于待机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B所示,该智能电视还可以包括:外部存储器接口220,USB接口230,电源管理模块240,音箱接口270B,麦克风270C,传感器模块280,以及1-N个摄像头293(N为大于1的整数)等。其中,上述传感器模块280可以包括距离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指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等传感器。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智能电视可以不包括摄像头,即上述摄像头293并未设置于智能电视中。智能电视可以通过接口(如USB接口230)外接摄像头293。该外接的摄像头293可以通过外部固定件(如带夹子的摄像头支架)固定在智能电视上。例如,外接的摄像头293可以通过外部固定件,固定在智能电视的显示屏292的边缘处,如上侧边缘处。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智能电视的具体限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智能电视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智能电视还可通过接口与网络盒子,如机顶盒连接,这样,智能电视可通过该机顶盒实现与上述业务服务器的交互,如向业务服务器发送业务请求,接收来自业务服务器的业务内容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电视会配有一遥控器。该遥控器用于控制智能电视。该遥控器可以包括:多个按键,如电源按键、音量按键、以及其他的多个选择按键。遥控器上的按键可以是机械按键,也可以是触摸式按键。遥控器可以接收按键输入,产生与智能电视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并向智能电视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以控制智能电视。例如,遥控器可以通过红外信号等向智能电视发送控制信号。该遥控器还可以包括电池收纳腔,用于安装电池,为遥控器供电。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智能电视200中的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接收来自核心设备11或可信中继设备12的统一身份标识。无线通信模块160或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向业务服务器14发送业务请求,该业务请求可以携带统一身份标识。无线通信模块160或移动通信模块150还可以接收来自业务服务器14的业务内容。显示屏194可以将业务内容呈现给用户。
以可信中继设备为无线路由器为例进行说明。该无线路由器具有路由和无线接入功能。该无线接入功能可以基于第一通信技术接入网络,并将基于第一通信技术的网络信号通过第二通信技术转发出去,提供基于第二通信技术的通信信号,以使得可信设备可以基于第二通信技术的通信信号访问网络。例如,第一通信技术可以是光纤通信技术,第二通信技术可以是Wi-Fi通信技术,即无线路由器可以将光纤宽带信号转换为Wi-Fi信号,以便可信设备使用Wi-Fi信号接入网络。再例如,第一通信技术可以是2G/3G/4G/5G等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第二通信技术可以是Wi-Fi通信技术,即无线路由器可以蜂窝移动信号转换为Wi-Fi信号,以便可信设备使用Wi-Fi信号接入网络。
以无线路由器可以将光纤宽带信号转换为Wi-Fi信号,以便可信设备使用Wi-Fi信号接入网络为例进行说明。
图3A示出了无线路由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3A所示,无线路由器30可以包括路由模块31、Wi-Fi模块32、处理器33、存储器34和外设35等。
其中,路由模块31可以用于通过以太网接口接入互联网,通过以太网接口交互光线宽带信号,并且具有路由转发、网络地址转换等功能。
Wi-Fi模块32可以生成Wi-Fi局域网,以使得可信设备接入该Wi-Fi局域网,从而接入互联网。Wi-Fi模块32可以用于实现Wi-Fi帧的发送和接收。一些Wi-Fi芯片还可以自动发送Beacon帧或探测响应(Probe Response)帧等。
存储器34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处理器33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4的指令,从而执行无线路由器3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将路由模块31从外部接收的光纤宽带信号传送给Wi-Fi模块32,以便Wi-Fi模块32通过Wi-Fi信号发送出去;或者,将来自Wi-Fi模块32的Wi-Fi信号传送给路由模块31。以便路由模块31通过光纤宽带信号与互联网交互。
外设可以包括屏幕、按键(key)、传感器、网口或USB接口等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屏幕可以包括显示面板。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对于无线路由器30来说,在处理器33确定与核心设备11建立连接后,Wi-Fi模块32可以接收来自核心设备11的统一身份标识,并将该统一身份标识传递给可信设备13。处理器33确定与核心设备11断开连接(或称断链)后可以删除统一身份标识;Wi-Fi模块32可以通知可信中继设备12连接的可信设备13删除对应的统一身份标识。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性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无线路由器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无线路由器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当可信中继设备为其他设备时,可信中继设备也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或结构。
上述业务服务器14可以是硬件设备中的网络元件,也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运行软件功能,或者是平台(例如,云平台)上实例化的虚拟化功能。上述业务服务器可划分出一个或多个服务,进一步,还可能会出现独立于网络功能存在的服务。
例如,上述业务服务器14可以通过图3B所示结构的通信设备(也可以称之为通信装置)来实现。如图3B所示,该通信设备300包括处理器301,通信线路302,存储器303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图3B中仅是示例性的以包括通信接口304为例进行说明)。
处理器3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线路3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通信接口304,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3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302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303也可以和处理器301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3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3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301用于执行存储器3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为应用程序代码),从而实现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协同控制方法。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3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3B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设备3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3B中的处理器301和处理器308。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设备30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305和输入设备306。输出设备305和处理器3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
上述的通信设备300可以是一个通用设备或者是一个专用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通信设备300的具体类型。
当通信设备300为业务服务器14时,通信接口304可以接收来自核心设备11或可信设备13的业务请求,该业务请求携带有统一身份标识。处理器301可以根据业务请求中的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待提供的业务内容。通信接口304可以将处理器301确定的业务内容返回给核心设备11或可信设备13,从而为用户提供跨设备的连续性的业务内容,提高用户的连续性业务体验。
以下将以核心设备为具有图2A所示结构的手机1,可信中继设备为无线路由器,可信设备包括智能电视、车载或智能手表等设备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进行阐述。参见图4,该方法可以包括:
400、用户新购买了手机1。
401、手机1生成统一身份标识1,该手机1为用户的核心设备。
由于统一身份标识1为用户随身携带且重度依赖的个人核心设备生成的标识,因而统一身份标识1与该核心设备相对应,且可以用于标识使用该核心设备的用户的历史业务信息,比如用户的历史业务状态,或者用户偏好。其中,关于历史业务信息,请参考后面的详细介绍。
其中,该统一身份标识1是新定义的标识,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新增加的一种标识,统一身份标识1可以与现有技术中的标识同时、独立地存在。也就是说,统一身份标识1的具体内容可以是与现有技术中的标识不同的标识。
示例性的,该统一身份标识可以用一个全新的字符串来表示。例如,该统一身份标识可以由随机数构成,或者由前缀和随机数两部分组成。其中,随机数可以是具有256位或者其他长度的字符串。前缀可以是用于区分不同设备商(如华为或其他设备商)的字符串。
或者,虽然该统一身份标识1可以是新定义的标识,但该统一身份标识1可以使用现有技术中的标识,即统一身份标识1的具体内容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标识,手机可以将现有技术中的标识作为新定义的该种统一身份标识1使用。例如,统一身份标识1可以是手机1现有的设备序列号,例如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identity,IMEI)等。统一身份标识1与手机1的设备序列号是同时、独立存在的两种标识。再例如,统一身份标识1可以是手机1的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集成电路卡识别码(integrate circuit card identity,ICCID)或其他现有标识。
或者,统一身份标识也可以是与现有技术中的标识有关的标识。示例性的,核心设备可根据现有技术中的标识生成该统一身份标识。例如,以核心设备为手机为例。手机可以提取手机现有的设备序列号(如IMEI),或MAC地址,或ICCID,或OAID等现有标识的部分内容作为该统一身份标识。又例如,以核心设备为手机为例。手机可将手机现有的标识组合生成该统一身份标识。
例如,该统一身份标识1可以是手机1出厂时预设的标识,手机1首次开机时即可根据预设的标识生成该统一身份标识1。再例如,该统一身份标识1可以是手机1在首次开机后的使用过程中生成的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在确定满足预设条件后生成统一身份标识1。比如,手机1在确定首次与其他设备建立可信连接时生成统一身份标识1。具体的,手机1可以在与其他设备建立可信连接的过程中生成统一身份标识1,也可以在与其他设备建立可信连接后生成统一身份标识1。
示例性的,手机1请求与无线路由器建立Wi-Fi连接,手机1在检测到用户输入的Wi-Fi密码后,将Wi-Fi密码发送给无线路由器。无线路由器验证Wi-Fi密码合法后,建立与手机1之间的Wi-Fi连接。由于该Wi-Fi连接为根据用户输入Wi-Fi密码等用户操作建立的连接,因而为用户认证的可信连接。手机1与无线路由器建立可信连接后可以生成统一身份标识1,该统一身份标识1与手机1相对应,该统一身份标识1可以用于标识手机1的用户。
再示例性的,手机1请求与智能手表建立蓝牙连接,用户分别在手机1和智能手表上执行蓝牙配对操作,手机1与智能手表建立蓝牙连接。由于该蓝牙连接是根据用户进行配对等用户操作建立的连接,因而为用户认证的可信连接。手机1与智能手表建立可信连接后可以生成统一身份标识1,该统一身份标识1与手机1相对应,该统一身份标识1可以用于标识手机1的用户。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在确定同一用户使用一段时间后生成统一身份标识1。用户购买手机1后,可能自己不用而转送给他人使用。因而,新购买的手机1可以暂不生成统一身份标识1。手机1可以根据预设的算法模型,以及用户的使用习惯、使用方式或使用频率等使用特征,确定同一用户使用一段时间后,再生成用于标识该用户的统一身份标识1。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可以根据用户的指示生成统一身份标识1。示例性的,用户可以在手机1的设置菜单中指示生成统一身份标识1。
统一身份标识1可以用于手机1,与手机1连接的可信设备,以及通过无线路由器与手机1连接的可信设备这一组用户信任的设备,向目标业务的业务服务器请求获取目标业务的业务内容。
在用户使用手机1时,手机1可以向业务服务器发送业务请求,以请求获取目标业务的业务内容。如图4所示,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402、手机1向业务服务器发送业务请求,以请求获取目标业务的业务内容,该业务请求携带有统一身份标识1。
其中,该业务请求针对的目标业务可以是无账号依赖的业务,也可以是关联用户账号的业务,本申请实施例对目标业务的类型不予限定。例如,该目标业务可以是广告业务、新闻业务或浏览器业务等无账号依赖的业务。手机1向业务服务器发送业务请求时可以携带统一身份标识1,以便业务服务器根据统一身份标识1进行相关的业务统计及其他处理。
并且,该业务请求中还可以携带手机1的设备标识(例如手机1的设备序列号),用于表明向业务服务器发送业务请求的设备的身份。
示例性的,该目标业务为广告业务,手机1在打开应用App时可以显示开屏广告;手机1在用户通过新闻App浏览新闻时可以为用户推送广告;手机1在用户通过浏览器浏览网页时可以为用户推送广告,手机1在开始播放视频时可以先为用户推送广告,或者手机1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可以插播广告等。
手机1可以向业务服务器发送广告业务请求,该广告业务请求除了可以携带统一身份标识1以外,还可以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信息:应用App的标识、广告位ID或公开广告标识(open advertising ID,OAID)等,以便业务服务器根据这些信息返回业务内容,从而通过对应的应用App、对应的广告位或对应的广告设备上进行广告投放。
比如,手机1在检测到用户指示打开新闻App的操作后,可以向业务服务器发送业务请求,以获取在新闻App中为用户推送的广告的简要信息,并在新闻App中显示广告的简要信息。手机1检测到用户点击该简要信息的操作后,可以向业务服务器发送业务请求,以获取详细的广告业务内容。再比如,手机1在检测到用户指示打开应用App的操作后,可以向广告的业务服务器发送业务请求,以获取开屏广告的业务内容。再比如,手机1在检测到用户指示打开浏览器的操作后,可以向广告的业务服务器发送业务请求,以获取在浏览器中为用户推送的广告的业务内容。
再示例性的,该目标业务为华为视频,手机1可以向业务服务器发送业务请求,以请求获取华为视频的视频内容。
403、业务服务器向手机1发送目标业务的业务内容。
其中,统一身份标识1是新购买的手机1生成的标识,手机1之前未将统一身份标识1发送给业务服务器。因而,业务服务器之前未收到过其他设备发送的携带有该统一身份标识1的业务请求,业务服务器还未生成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目标业务的历史业务信息,不需要根据该历史业务信息来保证业务的连续性。业务服务器可以根据该业务请求中手机1的设备标识向手机1发送目标业务的业务内容。
其中,该历史业务信息用于描述用户使用该业务的历史情况。该历史业务信息可以包括用户的历史业务状态和/或用户偏好等信息。用户的历史业务状态可以包括最近一次(即上一次)业务内容(例如对于广告业务来说,最近一次广告内容是汽车还是电器),最近一次业务状态,以及历史业务记录等信息。
其中,最近一次业务状态可以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用户最近一次使用的子服务/子功能(例如对于华为视频业务来说,最近一次使用的是电影子服务还是小视频子服务),用户最近一次业务登录状态(例如最近一次已登录用户账号还是未登录用户账号),或最近一次业务进度(例如最近一次播放视频的进度)等。用户偏好包括用户针对该业务的行为习惯,感兴趣的对象或使用偏好等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手机1不是新购买的手机,而是用户使用了较长时间后的旧手机,则业务服务器可能已经生成了手机1的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目标业务的历史业务信息。业务服务器可以根据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目标业务的业务内容,实现用户跨设备的业务内容的连续性,提高用户连续性业务体验。其中,业务服务器根据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业务内容,以实现用户跨设备的连续性业务体验的过程可以参见以下步骤415中的相关描述。
404、业务服务器根据该业务内容生成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
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服务器接收手机1发送的业务请求后,确定首次接收到携带有统一身份标识1的业务请求,因而可以根据在步骤403中向手机1提供的业务内容,生成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目标业务的历史业务信息,即生成统一身份标识1标记的用户对应的目标业务的历史业务信息。
其中,业务服务器可以根据向手机1提供的业务内容,生成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中用户的历史业务状态(例如生成用户的历史业务状态中的“最近一次业务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是手机1是用户使用较长时间后的旧手机,则在上述步骤402和步骤403之前,业务服务器可能已经生成了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在上述步骤402和步骤403之后,业务服务器可以根据步骤403中提供的业务内容更新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
405、手机1展示目标业务的业务内容。
手机1接收到业务服务器发送的业务内容后,可以展示该业务内容。示例性的,该目标业务为广告业务,如图5中的(a)所示,手机1从业务服务器获取并显示的广告的简要信息可以为某品牌X6的简要信息。再示例性的,该目标业务为视频业务,手机1从业务服务器获取并显示的视频内容可以参见图6中的(a)。
在手机1展示业务内容后,若用户对业务内容感兴趣,则可能会花费较长的时间浏览业务内容,或者可能针对业务内容进行点击或下载等相关操作。参见图4,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406、手机1检测到目标业务对应的用户事件后,向业务服务器发送事件上报请求,事件上报请求包括用户事件和统一身份标识1。
例如,目标业务为广告业务,该用户事件可以包括针对手机1展示的广告业务内容的曝光事件(即广告业务内容的展示时长超过预定时长),用户点击事件,下载事件或广告视频播放事件等。示例性的,若手机1在新闻App中显示了广告的简要信息,手机1检测到用户点击该简要信息的操作,以请求观看详细的广告业务内容或播放广告视频,则手机1可以向业务服务器上报点击事件或广告视频播放事件等。再比如,若手机1检测到用户点击观看开屏广告的操作,以请求观看开屏广告的链接内容,则手机1可以向业务服务器上报点击事件。
再例如,目标业务为广告业务,该用户事件还可以包括手机1检测到的用户通过户外广告牌等设备浏览广告的曝光事件等。比如,户外广告牌播放广告1,并广播无线信号。其中,该无线信号包括广告牌正在播放的广告1的标识和广告牌的方位信息,该方位信息用于指示广告牌的位置和朝向。手机1接收到无线信号后,根据无线信号中的方位信息,手机1的位置和移动方向以及预设曝光时长,确定广告牌所播的广告1对手机1的用户产生有效曝光事件。
再例如,目标业务为视频播放业务,用户事件可以包括暂停/播放事件、退出事件或快进/后退事件等。
此外,用户事件还可以包括与用户的操作或状态相关的其他多种事件,例如用户输入用户账号和密码的事件,用户打开业务应用的事件,用户退出业务应用的事件,或用户的收藏事件等,此处不予一一列举。手机1可以通过事件上报请求将检测到的用户事件上报给业务服务器。
并且,手机1在事件上报请求中还可以携带统一身份标识1,以便业务服务器根据统一身份标识1进行相关的业务统计及其他处理。此外,该事件上报请求还可以携带以下一种或多种信息:应用App的标识、广告位ID或OAID等。
407、业务服务器根据用户事件,更新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
业务服务器可以根据手机1上报的用户事件或其他信息,更新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即更新统一身份标识1标记的用户的历史业务信息。
例如,业务服务器可以根据用户事件,更新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目标业务的历史业务信息中的“最近一次业务状态”或“用户偏好”等信息。
以下对业务服务器根据业务内容生成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业务历史业务信息,并根据用户事件或其他信息,更新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的过程进行举例说明。
例如,目标业务为广告业务,广告的业务服务器在上述步骤403中为手机1提供了某品牌X6汽车的广告内容,则在上述步骤404中,业务服务器生成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并确定用户的最近一次业务内容包括播放了某品牌X6汽车的广告。若业务服务器在上述步骤406中接收到携带统一身份标识1的点击事件和曝光事件的事件上报请求,则业务服务器在步骤407中更新历史业务信息,记录用户偏好包括用户对当前广告感兴趣。
或者,对于开屏广告来说,广告的业务服务器在上述步骤403中为手机1提供了某品牌X6汽车的广告内容,则在上述步骤404中,业务服务器生成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并确定用户的最近一次业务内容包括播放了某品牌X6汽车的广告。若手机1在播放某品牌X6汽车的广告内容时未检测到用户指示跳过广告的操作,或者手机1检测到用户点击了开屏广告以请求观看开屏广告的链接内容,则可以上报点击事件或曝光事件给业务服务器。业务服务器在上述步骤406中接收到手机1上报的用户事件后,更新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记录用户偏好包括用户对当前广告感兴趣。
再例如,目标业务为华为视频业务,华为视频的业务服务器根据手机1对应的业务内容和/或用户事件等信息,确定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中,用户最近一次业务状态包括播放视频1至5:32(即5分32秒)的位置;用户最近一次业务登录状态为已登录华为视频应用的用户账号,用户偏好包括用户习惯跳过片头,且喜欢军事题材类的视频等。
再例如,目标业务为电子书业务,电子书阅读器的业务服务器根据手机1对应的业务内容和/或用户事件等信息,确定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中,用户的最近一次业务状态包括浏览书目1至第3页,用户偏好包括用户喜欢历史类书籍。
在一些实施例中,业务服务器可以保存有统一身份标识1与历史业务信息的第一对应关系。示例性的,该第一对应关系可以参见表1。
表1
统一身份标识 历史业务信息
统一身份标识1 播放了某品牌X6汽车的广告…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业务服务器可以保存有统一身份标识1、统一身份标识1标记的用户1,以及历史业务信息的第一对应关系。示例性的,该第一对应关系可以参见表2。
表2
统一身份标识 用户 历史业务信息
统一身份标识1 用户1 播放了某品牌X6汽车的广告…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手机1开机后可以与中继设备建立可信连接,以便通过中继设备与其他设备建立可信连接。参见图4,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408、手机1与无线路由器建立可信连接,该无线路由器为可信中继设备。
手机1可以与无线路由器建立可信连接,该可信连接为基于用户的指示等操作建立的用户认证过的连接。基于可信连接与手机1建立通信连接的无线路由器为可信中继设备。
其中,由于作为核心设备的手机1通常为用户随身携带的设备,为方便用户使用及安全性考虑,用户使用的可信中继设备和可信设备也通常在用户附近,即可信中继设备和可信设备也通常在手机1附近,因而核心设备与可信中继设备之间可以基于短距通信方式建立可信连接。
例如,该可信连接可以为上述Wi-Fi连接或蓝牙连接等。可以理解的是,该可信连接也可以是红外连接或NFC连接等短距通信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可信连接的具体类型不予限定。
在手机1与无线路由器建立可信连接后,手机1后续可以基于该可信连接自动接入无线路由器生成的无线局域网,从而自动建立与无线路由器之间的无线连接。
409、手机1将统一身份标识1发送给无线路由器。
手机1可以将生成的统一身份标识1发送给无线路由器,从而将用户的统一身份标识1基于可信连接传递给用户的可信中继设备。也就是说,手机1可以基于拓扑连接关系,将统一身份标识1传递给用户信任的其他设备。
在一些情况下,手机1与无线路由器建立可信连接后,已经生成了统一身份标识1,则手机1可以将已生成的统一身份标识1发送给无线路由器。在另一些情况下,若手机1与无线路由器建立可信连接后尚未生成统一身份标识1,则手机1可以先生成统一身份标识1,再将生成的统一身份标识1发送给无线路由器。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也可以不在与无线路由器建立可信连接后发送统一身份标识1,而在步骤408所描述的建立可信连接的过程中,将统一身份标识1发送给无线路由器。
410、无线路由器保存统一身份标识1。
无线路由器接收到手机1发送的统一身份标识1后,保存该统一身份标识1。
411、智能电视与无线路由器建立可信连接,智能电视为可信设备。
智能电视可以与无线路由器建立可信连接,该可信连接为基于用户的指示等操作建立的用户认证过的连接。基于可信连接与无线路由器连接的设备为可信设备。在智能电视与无线路由器建立可信连接后,智能电视与核心设备之间也间接建立了可信连接。例如,该可信连接可以为上述Wi-Fi连接或蓝牙连接等。可以理解的是,该可信连接也可以是红外连接、NFC连接或USB接口或网线连接等短距离连接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予限定。
后续,基于该可信连接,智能电视可以自动接入无线路由器生成的无线局域网,从而自动建立与无线路由器之间的无线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智能电视仅是举例说明,其他设备也可以与无线路由器建立可信连接,从而作为用户的可信设备使用。例如,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智能音箱等其他智能家居设备也可以与无线路由器建立可信连接,从而与作为核心设备的手机1间接建立可信连接。
412、无线路由器将统一身份标识1发送给智能电视。
无线路由器在与智能电视建立可信连接后,可以将统一身份标识1发送给智能电视,从而将用户的统一身份标识1传递给用户的可信设备。
也就是说,用户核心设备生成的统一身份标识1,可以根据拓扑连接关系自动传递给用户的可信中继设备以及可信中继设备连接的可信设备。这样,用户核心设备生成的统一身份标识1关联了一组用户信任的设备。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无线路由器设置有网线接口,智能电视可以通过网线插入无线路由器的网线接口从而与智能电视建立可信连接。无线路由器可以基于该可信连接将统一身份标识1通过网线发送给智能电视。
413、智能电视保存统一身份标识1。
在用户使用智能电视时,智能电视可以向业务服务器请求业务内容,并将业务内容展示给用户。参见图4,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414、智能电视向业务服务器发送业务请求,以请求获取目标业务的业务内容,该业务请求携带有统一身份标识1。
其中,智能电视向业务服务器发送的业务请求可以携带统一身份标识1,以便业务服务器根据统一身份标识1提供目标业务的业务内容。例如,该目标业务为广告业务,智能电视在开机时可以显示开机广告,开机后在首页可以显示广告,在打开应用App时可以显示开屏广告,在开始播放视频时可以插播广告,或者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可以插播广告等。
并且,该业务请求中还可以包括智能电视的设备标识,以使得业务服务器获知请求业务内容的设备的身份。
415、业务服务器根据该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业务内容,并根据确定的业务内容更新历史业务信息。
业务服务器可以根据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本次提供给智能电视的目标业务的业务内容,以使得业务服务器为智能电视提供的业务内容与上一设备的业务内容是连续的。例如,业务服务器可以根据保存的表1确定本次为智能电视提供的业务内容。
业务服务器还可以根据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在智能电视上同步统一身份标识1标记的用户的历史业务记录,用户最近一次使用的子服务,用户最近一次业务登录状态,或用户最近一次业务进度等信息。从而,业务服务器可以使得智能电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与上一设备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是连续的。也就是说,智能电视可以继承和同步用户之前使用的设备上的历史业务信息,从而给用户提供跨设备的连续性的业务内容,提高用户的连续性业务体验。
其中,历史业务信息连续可以包括业务内容连续,使用的子服务连续,业务登录状态连续,或历史业务记录连续等。其中,业务内容连续可以包括不同设备上的业务内容是相同的、接续的、相近的或相关联的,或者业务内容均为用户感兴趣的内容。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业务服务器保存有统一身份标识1与用户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业务服务器可以根据统一身份标识1找到关联的用户1,并根据用户1在之前使用的设备上的历史业务信息为智能电视提供业务内容,从而为用户1提供连续性的个性化业务内容。例如,业务服务器可以根据保存的表2确定本次为智能电视提供的业务内容。
业务服务器根据历史业务信息确定业务内容后,还根据确定的业务内容更新历史业务信息,以使得业务服务器保存的历史业务信息与用户的业务情况实时对应。
可以理解的是,若可信中继设备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可以处理目标业务的设备,则可信中继设备也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可信设备。与可信设备类似,可信中继设备也可以向业务服务器发送业务请求,以请求获取目标业务的业务内容,并在业务请求中携带统一身份标识1,此处不予赘述。
416、业务服务器将业务内容通过无线路由器转发给智能电视。
业务服务器可以根据业务请求中智能电视的设备标识,通过无线路由器将确定的业务内容发送给智能电视。
417、智能电视接收到业务服务器通过无线路由器转发的业务内容后,展示该业务内容。
可选地,上述步骤416还可以包括:业务服务器将状态同步信息通过无线路由器转发给智能电视。
其中,该业状态同步信息用于表示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中最近一次业务状态或历史业务记录等信息。也就是说,业务服务器可以将根据历史业务信息确定的业务内容,以及状态同步信息通过无线路由器转发给智能电视。
上述步骤417还可以包括:智能电视根据该状态同步信息,将历史业务信息中目标业务的最近一次业务状态和历史业务记录同步至智能电视本地。
这样,智能电视可以根据历史业务信息确定的业务内容,实现目标业务的业务内容的连续性,并根据状态同步信息实现智能电视与之前使用的手机1的业务状态和历史业务记录的一致性,使得用户获得连续性的业务体验。
以下对跨设备实现业务连续的场景进行举例说明:
示例性的,该目标业务为广告业务,业务服务器根据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用户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上次为用户播放了(例如通过手机1播放了)某品牌X6汽车的广告,且用户对该广告感兴趣。手机1通过无线路由器连接智能电视后,业务服务器根据历史业务信息确定为智能电视提供的广告业务内容仍为用户感兴趣的某品牌X6汽车的广告,以使得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智能电视与手机1的历史业务信息相连续,即统一身份标识1标记的用户在不同设备上的历史业务信息相连续。也就是说,在用户使用手机1时,手机1为用户显示某品牌X6的广告;手机1通过无线路由器连接到智能电视后,智能电视为用户继续显示某品牌X6的广告。
或者,业务服务器根据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用户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上次为用户播放了某品牌X6汽车的广告,且用户对该广告感兴趣;在手机1通过无线路由器连接到智能电视后,业务服务器根据历史业务信息确定为智能电视提供的广告业务内容为与某品牌X6相关的某品牌X7汽车的广告。举例来说,参见图5中的(a),用户在早上8:08使用手机1通过新闻App浏览新闻时,手机1为用户显示了某品牌X6的广告;参见图5中的(b),用户在晚上20:05回家后,手机1通过无线路由器连接智能电视,智能电视为用户显示某品牌X7汽车的开机广告。
或者,业务服务器根据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用户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上次为用户播放了某品牌X6汽车在夏天场景下的广告;在手机1通过无线路由器连接到智能电视后,业务服务器根据历史业务信息确定为智能电视提供的广告业务内容为某品牌X6汽车在冬天场景下的广告。
或者,业务服务器根据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用户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上次为用户播放了某品牌X6汽车的广告且用户偏好包括用户喜欢汽车;在手机1通过无线路由器连接到智能电视后,业务服务器根据历史业务信息确定为智能电视提供的广告业务内容仍为汽车的广告,但为其他汽车品牌的广告。
这样,业务服务器可以使得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智能电视与手机1的历史业务信息相连续,即可以使得统一身份标识1标记的用户在不同设备上的历史业务信息相连续。
再示例性的,该目标业务为华为视频业务,业务服务器根据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用户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用户上次通过华为视频观看到(例如通过手机1的华为视频观看到)视频1的5:32的位置,用户已登录华为视频的用户账号。在手机1通过无线路由器连接智能电视后,业务服务器根据历史业务信息并通过华为视频为智能电视提供视频1从5:32的位置开始的内容,并为智能电视同步历史播放记录和用户账号的已登录状态,以使得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智能电视与手机1的历史业务信息相连续,即统一身份标识1标记的用户在不同设备上的历史业务信息相连续。
也就是说,在用户使用手机1时,手机1为用户播放视频1至5:32的位置;手机1通过无线路由器连接到智能电视后,智能电视同步用户在华为视频上的历史播放记录,同步已登录华为视频用户账号的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电视打开华为视频后,若用户指示播放视频1,则智能电视直接从视频1的5:32的位置开始播放。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智能电视打开华为视频后,可以提示用户是否继续播放上次未看完的视频。若智能电视检测到用户指示直接播放的操作,则可以从视频1的5:32的位置开始播放。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用户上次在手机1上观看视频1时未退出视频1,则业务服务器还可以在历史业务信息中记录用户未退出视频1的状态并将该状态同步给智能电视;智能电视打开华为视频后,根据该状态直接为用户显示视频1在5:32位置的内容,以便直接从该位置开始为用户播放视频1。
举例来说,参见图6中的(a),用户在中午13:00使用手机1时,手机1为用户播放视频1至5:32的位置;而后,用户停止播放视频1。用户在晚上19:20回到家中后,参见图6中的(b),手机1通过无线路由器连接智能电视,智能电视为用户显示视频1在5:32位置的内容,以便接续之前停止播放的位置继续为用户播放视频1。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智能电视仅是可信设备的举例说明,该可信设备也可以是智能电视以外的其他设备。
示例性的,该目标业务为浏览器业务,可信设备为笔记本电脑。浏览器的业务服务器根据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用户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上次用户通过浏览器浏览了(例如通过手机1浏览了)网页1的内容。在手机1通过无线路由器连接到笔记本电脑后,业务服务器根据历史业务信息并通过浏览器为智能电视继续提供网页1的内容,并为笔记本电脑提供历史浏览记录(即历史业务记录),以使得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笔记本电脑与手机1的历史业务信息相连续,即统一身份标识1标记的用户在不同设备上的历史业务信息相连续。也就是说,在用户使用手机1时,手机1为用户显示网页1的内容;手机1通过无线路由器连接到笔记本电脑后,笔记本电脑可以通过浏览器继续为用户显示网页1的内容。
比如,用户在14:00使用手机1的浏览器浏览了网页1;手机1通过无线路由器与笔记本电脑相连,用户在14:05使用平板电脑的浏览器浏览网页时,平板电脑可以继续为用户显示网页1的内容。并且,平板电脑同步有用户之前通过其他设备收藏的网页。
再示例性的,该目标业务为新闻类业务,可信设备为平板电脑。新闻应用的业务服务器根据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用户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用户偏好包括用户喜欢浏览军事类新闻。手机1通过无线路由器连接平板电脑后,业务服务器根据历史业务信息并通过平板电脑的新闻应用继续为用户优先推荐军事类新闻,并且还可以将用户之前收藏过的新闻消息同步给平板电脑,以使得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平板电脑与手机1的历史业务信息相连续,即统一身份标识1标记的用户在不同设备上的历史业务信息相连续。
比如,参见图7中的(a),用户在7:00使用手机1的新闻App浏览新闻时,手机1为用户优先推荐军事类新闻;参见图7中的(b),手机1通过无线路由器与平板电脑相连,用户在7:10使用平板电脑的新闻App浏览新闻时,平板电脑继续优先为用户推荐军事类新闻,且平板电脑同步有用户之前通过其他设备收藏过的新闻消息。
再示例性的,该目标业务为电子书业务,可信设备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的业务服务器根据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用户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用户上次通过电子书阅读器阅读至(例如通过手机1阅读至)书目1的第3页。在手机1通过无线路由器连接平板电脑后,业务服务器根据历史业务信息为平板电脑提供书目1的第3页的阅读进度,以使得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平板电脑与手机1的历史业务信息相连续,即统一身份标识1标记的用户在不同设备上的历史业务信息相连续。
比如,如图8中的(a)所示,用户在12:45使用手机1的电子书阅读器阅读至书目1的第3页。手机1通过无线路由器连接到平板电脑后,如图8中的(b)所示,平板电脑通过电子书阅读器显示书目1第3页的内容,用户可以接续之前在手机1上的阅读进度继续阅读书目1的后续内容。
再示例性的,该目标业务为微信业务,可信设备为平板电脑。微信的业务服务器根据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用户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用户上次使用的是微信的朋友圈这一子服务。在手机1通过无线路由器连接平板电脑后,业务服务器根据历史业务信息为平板电脑提供朋友圈这一子服务的业务内容。平板电脑为用户显示朋友圈的界面,从而可以使得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平板电脑与手机1的历史业务信息相连续,即统一身份标识1标记的用户在不同设备上的历史业务信息相连续。
而后,智能电视、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可信设备,还可以将检测到的目标业务对应的用户事件上报给业务服务器,以便业务服务器根据用户事件更新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
418、智能电视检测到目标业务对应的用户事件后,向业务服务器发送事件上报请求,事件上报请求包括用户事件和统一身份标识1。
419、业务服务器根据用户事件更新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
业务服务器可以获取的用户事件及其他信息,更新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即更新统一身份标识1标记的用户的历史业务信息,以使得业务服务器保存的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与用户的实际业务状态实时匹配。
示例性的,业务服务器更新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后,表1所示的第一对应关系可以更新为表3。
表3
统一身份标识 历史业务信息
统一身份标识1 播放了某品牌X7汽车的广告…
再示例性的,业务服务器更新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后,表2所示的第一对应关系可以更新为表4。
表4
统一身份标识 用户 历史业务信息
统一身份标识1 用户1 播放了某品牌X7汽车的广告…
根据以上描述可知,在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方案中,用户的核心设备可以生成统一身份标识,并基于可信连接将该统一身份标识传递给周围的可信设备,从而通过统一身份标识跨设备标识同一个用户。核心设备和可信设备在请求业务内容时均携带该统一身份标识。业务服务器针对同一统一身份标识为不同设备提供连续性的业务内容和业务状态。这样,用户使用不同设备请求业务时,可以自动同步用户在其他设备上的业务内容和业务状态到当前设备上,用户切换到不同的设备后,可以继续保持原来的用户体验。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可以实现同一统一身份标识标记的同一用户跨设备的连续性业务体验。
手机1开机后也可以不通过可信中继设备,而直接与其他设备建立可信连接。参见图4,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420、手机1与车载设备建立可信连接,车载设备为可信设备。
当用户携带手机1靠近车辆时,手机1可以与车载设备建立可信连接,该可信连接为基于用户的指示等操作建立的用户认证过的连接。该可信连接通常为基于短距通信方式建立的连接。例如,该可信连接可以为Wi-Fi直连或蓝牙连接等。基于可信连接与手机1连接的车载设备为可信设备。
其中,由于作为核心设备的手机1通常为用户随身携带的设备,用户使用的可信设备也通常在用户附近,即可信设备也在手机1附近,因而核心设备与可信设备之间通常基于短距通信方式建立可信连接。
后续,基于该可信连接,车载设备可以自动与手机1建立无线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车载设备仅为举例说明,智能手表等其他设备也可以不通过可信中继设备而与手机1直接建立可信连接。与手机1建立可信连接后的智能手表等其他设备为可信设备。
421、手机1将统一身份标识1发送给车载设备。
手机1可以将生成的统一身份标识1发送给车载设备,从而将用户的统一身份标识1基于可信连接传递给用户的可信中继设备。也就是说,手机1可以基于拓扑连接关系,将统一身份标识1传递给用户信任的其他设备。
在一些情况下,手机1与车载设备建立可信连接后,已经生成了统一身份标识1,则手机1可以将已生成的统一身份标识1发送给车载设备。在另一些情况下,若手机1与车载设备建立可信连接后尚未生成统一身份标识1,则手机1可以先生成统一身份标识1,再将生成的统一身份标识1发送给车载设备。
422、车载设备保存统一身份标识1。
车载设备在接收到手机1发送的统一身份标识1后,可以保存该统一身份标识1。
根据以上实施例的描述,如表5所示,统一身份标识可以关联手机1,无线路由器,智能电视,智能音箱,智能手表,以及车载设备等多个设备。
表5
Figure BDA0002693337050000271
423、车载设备向业务服务器发送业务请求,以请求获取目标业务的业务内容,该业务请求携带有统一身份标识1。
该业务请求中还可以包括车载设备的设备标识,以使得业务服务器获知请求业务内容的设备的身份。
424、业务服务器根据该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业务内容。
业务服务器根据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本次提供给车载设备的目标业务的业务内容,以使得车载设备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与上一设备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相连续。
425、业务服务器将业务内容发送给车载设备。
426、车载设备展示业务内容。
可选地,上述步骤425还可以包括:业务服务器将状态同步信息发送给车载设备。
其中,该业状态同步信息用于表示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中最近一次业务状态或历史业务记录等信息。也就是说,业务服务器可以将根据历史业务信息确定的业务内容,以及状态同步信息发送给车载设备。
上述步骤426还可以包括:车载设备根据该状态同步信息,将历史业务信息中目标业务的最近一次业务状态和历史业务记录同步至车载设备本地。
这样,车载设备可以根据历史业务信息确定的业务内容,实现目标业务的业务内容的连续性,并根据状态同步信息实现车载设备与之前使用的设备的业务状态和历史业务记录的一致性,使得用户获得连续性的业务体验。
示例性的,该目标业务为华为音乐业务,可信设备为车载设备(或智能手表等设备)。音乐应用的业务服务器根据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用户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用户上次通过华为音乐播放(例如通过手机1或智能电视播放)音乐1至1:30的位置。当手机1连接车载设备后,业务服务器根据历史业务信息为车载设备提供音乐1的内容及音乐1之前的播放进度,以使得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笔记本电脑与手机1的历史业务信息相连续,即统一身份标识1标记的用户在不同设备上的历史业务信息相连续。
比如,如图9中的(a)所示,用户使用手机1播放音乐1至1:30的位置,而后用户停止播放音乐。如图9中的(b)所示,手机1与智能手表通过蓝牙连接后,智能手表在播放音乐时,接续音乐1在1:30的位置继续播放。
后续,若用户携带核心设备的手机1离开,则手机1与作为可信中继设备的无线路由器自动断开通信连接。无线路由器检测到手机1断开连接后删除统一身份标识1。无线路由器向连接的可信设备通知手机1已断开连接。可信设备接收到通知后删除保存的统一身份标识1。若用户携带手机1离开,则手机1与车载设备等可信设备也自动断开通信连接。车载设备检测到手机1断开连接后可以删除保存的统一身份标识1。或者,在手机1断开连接后,无线路由器、智能电视和车载设备也可以不删除统一身份标识1,而将统一身份标识1置为无效并记录对应的状态为离开状态。
例如,参见图10,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427、用户携带手机1离开。
428、无线路由器检测到手机1断开连接后,删除统一身份标识1。
若手机1离开无线路由器通信信号的有效辐射范围,则无线路由器检测到手机1断开连接。无线路由器可以删除手机1对应的统一身份标识1,还可以记录手机1的断开时间,确定手机1和统一身份标识1为离开状态。
429、无线路由器将手机1已断开连接的信息通知给智能电视。
430、智能电视删除统一身份标识1。
431、车载设备检测到手机1断开连接后,删除统一身份标识1。
若手机1离开车载设备的短距离通信范围,则车载设备检测到手机1断开连接。车载设备可以删除手机1对应的统一身份标识1,还可以记录手机1的断开时间,确定手机1和统一身份标识为离开状态。
后续,在用户携带核心设备的手机1返回后,手机1可以基于之前建立过的可信连接自动与无线路由器建立连接,并将统一身份标识1发送无线路由器。无线路由器将统一身份标识1传递给连接的可信设备进行保存(或者可信设备将之前设置为无效统一身份标识1重置为有效)。在用户携带核心设备的手机1回来后,手机1也可以基于之前建立过的可信连接自动与车载设备等可信设备建立连接,手机1可以将统一身份标识1发送给可信设备进行保存(或者可信设备将之前设置为无效统一身份标识1重置为有效)。
以下将以手机1断开后,无线路由器和可信设备删除统一身份标识1;手机1再次接入后,无线路由器和可信设备保存统一身份标识1为例进行说明。
例如,参见图10,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432、用户携带手机1返回。
433、手机1与无线路由器自动建立连接,并将统一身份标识1发送给无线路由器。
其中,当手机1返回到无线路由器的辐射范围内时,无线路由器可以与手机1自动建立连接。
434、无线路由器将统一身份标识1发送给智能电视。
435、智能电视保存统一身份标识1,并确定手机1接入。
智能电视确定手机1接入后,记录手机1和统一身份标识1为接入状态。智能电视还可以记录手机1的接入时间,也就是保存智能电视对统一身份标识1的保存时间。
436、手机1与车载设备自动建立连接,并将统一身份标识1发送给车载设备。
437、车载设备保存统一身份标识1,并确定手机1接入。
其中,当手机1返回到车载设备的短距通信范围内时,车载设备可以与手机1自动建立连接。车载设备可以保存统一身份标识1,确定手机1和统一身份标识1为接入状态,并记录手机1的接入时间。
这样,可信设备和可信中继设备可以在每次与手机1建立通信连接后,保存手机1生成的统一身份标识1。可信设备和可信中继设备可以在每次与手机1断开通信连接后,自动删除该统一身份标识1。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信设备可以基于之前与可信中继设备建立过的可信连接,自动建立与可信中继设备之间的短距离通信连接。可信设备可以基于之前与手机1之间的可信连接,自动建立与手机1之间的短距离通信连接。手机1可以基于与可信中继设备和可信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自动传递统一身份标识1。也就是说,手机1可以基于拓扑连接关系,自动将统一身份标识1传递给周围的被用户信任的设备,统一身份标识1可以自动关联同一用户的多个设备。手机1或可信设备在向业务服务器发送业务请求时可以携带统一身份标识1,业务服务器可以根据该统一身份标识1跨设备提供连续的性业务内容和业务状态,即不同设备通过统一身份标识1可以获得连续性的业务内容和业务状态,从而为用户提供跨设备的连续性的业务内容,提高用户连续性业务体验。
根据以上描述可知,在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方案中,用户的核心设备可以生成统一身份标识,并基于可信连接将该统一身份标识传递给周围的可信设备,从而通过统一身份标识跨设备标识同一个用户。核心设备和可信设备在请求业务内容时均携带该统一身份标识。业务服务器针对同一统一身份标识为不同设备提供连续性的业务内容和业务状态。这样,用户使用不同设备请求业务时,可以自动同步用户在其他设备上的业务内容和业务状态到当前设备上,用户切换到不同的设备后,可以继续保持原来的用户体验。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可以实现同一统一身份标识标记的同一用户跨设备的连续性业务体验。
并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可以基于统一身份标识自动关联同一用户的核心设备、可信中继设备和可信设备,并自动实现用户跨设备的连续性业务体验,而用户无需登录或切换账号,可以减少用户的操作,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对于多人共享的可信设备来说,可信设备可以根据各用户的核心设备分别对应的统一身份标识,通过业务服务器自动为不同用户分别提供个性化的连续性的业务内容,提高用户的连续性业务体验,而无需用户进行账号登录或账号切换等复杂操作。
尤其地,对于无账号依赖的业务,例如广告、新闻信息流或浏览器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无需登录用户账号,通过统一身份标识即可自动实现用户跨设备的连续性业务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的用户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用户A使用一段时间后,将手机1送给用户B使用。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手机1可以根据预设的算法模型,以及一段时间内用户使用习惯、使用方式或使用频率等使用特征的变化,确定手机1的用户发生了变化,则手机1可以生成一个新的统一身份标识,以标识变化后的手机1的新用户。在另一些技术方案中,用户2可以指示手机1更新统一身份标识,手机1可以生成用于标记用户2的统一身份标识2以替换之前用于标记用户1的统一身份标识1。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还涉及到以下业务处理场景:
多个核心设备关联同一用户的场景:
在一些情况下,同一个用户可能有多个核心设备,每个核心设备可以分别生成一个统一身份标识。例如,同一个用户有核心设备手机1和核心设备手机2,手机1生成统一身份标识1,手机2生成统一身份标识2。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信设备可以根据一段时间的学习,根据核心设备的连接规律等信息,自动判断某些核心设备的统一身份标识可能关联同一个用户。例如,可信设备可以根据多个统一身份标识的删除时间和接入时间(即保存时间),确定该多个统一身份标识是否关联同一个用户。
当核心设备断开连接后,可信设备可以删除核心设备对应的统一身份标识;当核心设备再次接入后,可信设备可以保存核心设备对应的统一身份标识。可信设备可以记录各统一身份标识的时间和保存时间,即记录各核心设备的断开时间和接入时间。由于同一用户的多个核心设备为用户随身携带的设备,随用户同时靠近和离开,因而如果可信设备保存的多个统一身份标识多次同时删除并同时保存,则可以表明该多个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多个核心设备与可信设备同时断开且同时接入,则该多个核心设备可能属于同一个用户。
可信设备在向业务服务器发送业务请求时可以携带描述信息,该描述信息用于指示来自多个核心设备的统一身份标识相关联。业务服务器可以根据该描述信息确定该多个核心设备的统一身份标识与同一个用户相关联,并根据统一身份标识的关联关系进行业务处理。
例如,可信设备的描述信息用于指示统一身份标识1与统一身份标识2相关联。业务服务器根据该描述信息可以确定统一身份标识1和统一身份标识2关联同一个用户。业务服务器可以合并统一身份标识1和统一身份标识2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后续,若业务服务器接收到携带有统一身份标识1或统一身份标识2的业务请求,则业务服务器可以根据合并后的历史业务信息提供业务内容,并根据统一身份标识1和统一身份标识2对应的业务内容或用户事件等信息,更新合并后的历史业务信息。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业务服务器可以保存统一身份标识1和统一身份标识2的关联关系,以及合并后的历史业务信息。示例性的,统一身份标识1和统一身份标识2分别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可以参见表6,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设备播放了某品牌X6汽车和某品牌X7汽车的广告,而后统一身份标识2对应的设备播放了某品牌X8汽车的广告。业务服务器保存的合并后历史业务信息可以参见表7。后续,若业务服务器接收到携带有统一身份标识1或统一身份标识2的业务请求,则业务服务器可以根据表7所示的合并后的历史业务信息提供业务内容。
表6
Figure BDA0002693337050000301
表7
Figure BDA0002693337050000302
在另一些技术方案中,参见表8,业务服务器可以保存统一身份标识1,统一身份标识2,统一身份标识1和统一身份标识2所标记的用户1的关联关系,以及合并后的历史业务信息。
表8
Figure BDA0002693337050000303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信设备可以将多个核心设备对应的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删除时间和接入时间(即保存时间)等信息,发送给业务服务器。即,可信设备可以将多个核心设备的接入时间和断开时间等连接信息,上报给业务服务器。业务服务器根据一段时间的学习,根据接入时间和断开时间等连接信息识别核心设备的连接规律,自动判断某些核心设备的超级ID关联同一个用户。例如,业务服务器根据学习确定统一身份标识1和统一身份标识2关联同一个用户。
也就是说,参见图11,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438,或步骤439-步骤440:
438、可信设备根据统一身份标识1和统一身份标识2对应的核心设备的连接信息,确定统一身份标识1和统一身份标识2相关联。
439、可信设备向业务服务器上报核心设备的连接信息。
440、业务服务器根据统一身份标识1和统一身份标识2对应的核心设备的连接信息,确定统一身份标识1和统一身份标识2相关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业务服务器可以将统一身份标识1和统一身份标识2关联为同一个统一身份标识。业务服务器根据统一身份标识1和统一身份标识2对应的业务内容或用户事件等信息,更新统一身份标识1和统一身份标识2关联的同一用户的历史业务信息。业务服务器在接收到携带有统一身份标识1或统一身份标识2的业务请求时,根据统一身份标识1和统一身份标识2对应的用户的业务内容和业务状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连续性的业务内容,提高用户的连续性业务体验。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业务服务器可以将统一身份标识1和统一身份标识2统一为统一身份标识X。即,业务服务器可以将统一身份标识1和统一身份标识2均更新为统一身份标识X。业务服务器根据统一身份标识1和统一身份标识2对应的业务内容或用户事件等信息,更新统一身份标识X关联的用户的历史业务信息。示例性的,上述表8可以更新为表9:
表9
Figure BDA0002693337050000311
并且,业务服务器可以将统一身份标识X通知给手机1、手机2,手机1或手机2连接的可信设备或可信中继设备等。手机1以及手机1连接的可信设备和可信中继设备,将统一身份标识1替换为统一身份标识X。手机2以及手机2连接的可信设备和可信中继设备,将统一身份标识2替换为统一身份标识X。
例如,业务服务器可以将统一身份标识X通知给手机1和手机2。手机1将统一身份标识1更新为统一身份标识X,并通知可信中继设备和可信设备将统一身份标识1更新为统一身份标识X。手机2将统一身份标识1更新为统一身份标识X,并通知可信中继设备和可信设备将统一身份标识2更新为统一身份标识X。
示例性的,参见图12,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441、业务服务器将统一身份标识1和统一身份标识2更新为统一身份标识X。
442、业务服务器将统一身份标识X发送给统一身份标识1对应的手机1。
443、业务服务器将统一身份标识X发送给统一身份标识2对应的手机2。
444、手机1将统一身份标识1更新为统一身份标识X。
445、手机2将统一身份标识2更新为统一身份标识X。
后续,业务服务器在接收到携带有统一身份标识X的业务请求时,根据统一身份标识X对应的用户的业务内容和业务状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精准的连续性业务内容,提高用户的连续性业务体验。示例性的,可信设备携带统一身份标识X向业务服务器发送业务请求时,业务服务器可以根据表9所示的历史业务信息为可信设备提供业务内容。
多个用户的核心设备同时关联同一可信设备的场景:
对于车载设备或智能家居等多人共享的可信设备来说,若不同用户的核心设备分时接入可信设备,多个用户的核心设备未同时接入可信设备,则可信设备可以根据各用户分别对应的统一身份标识,自动为不同的用户分别提供个性化的连续性的业务内容,提高用户的连续性业务体验,而无需用户登录账号或切换账号等复杂操作。
若多个用户的核心设备同时接入可信设备,则可信设备可以根据接入时间和断开时间等连接信息识别当前与几个核心设备相连,以及当前与几个用户的核心设备相连等信息。可信设备可以根据预设策略,对当前连接的多个核心设备对应的多个用户的统一身份标识进行优先级排序。例如,可信设备可以根据自身的设备类型、当前场景或核心设备的连接时长等信息对统一身份标识进行优先级排序,即对统一身份标识标记的用户进行优先级排序。
示例性的,可信设备为多人共享的家庭智能电视;用户1的核心设备包括手机1和手机2,手机1和手机2对应统一身份标识X;用户2的核心设备包括手机3,手机3对应统一身份标识3;智能电视当前与手机1、手机2和手机3相连。比如,若可信设备识别到手机1和手机2与智能电视的连接时长较短,手机3与智能电视的连接时长较长,即用户1经常不在家,用户2长时间在家;则智能电视可以确定手机1和手机2对应的统一身份标识X的优先级,高于手机3对应的统一身份标识3的优先级。也就是说,智能电视确定统一身份标识X对应的用户的优先级,高于统一身份标识3对应的用户的优先级。
再比如,若可信设备确定手机1为最近接入的设备,手机1的用户可能刚回到家,则可信设备可以确定手机1对应的统一身份标识X的优先级高于统一身份标识3,从而优先为刚回家的用户及时提供连续的目标业务。
再比如,若可信设备确定手机3为最先接入且持续接入的设备,则确定手机3对应的统一身份标识3的优先级高于统一身份标识X,从而持续为手机3的用户提供连续的目标业务。
可以理解的是,可信设备确定多个统一身份标识的优先级的策略可以有多种,本申请实施例对该策略不予限定。
也就是说,参见图12,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446、可信设备确定多个用户分别对应的统一身份标识的优先级,业务请求携带优先级最高的一个或多个统一身份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同时存在多个统一身份标识的情况下,可信设备在向业务服务器发送业务请求时,可以将优先级最高的一个或多个统一身份标识发送给业务服务器。例如,智能电视可以将最高优先级的统一身份标识X作为默认的统一身份标识,在同时存在多个统一身份标识的情况下,可信设备将默认的统一身份标识发送给业务服务器。业务服务器提供该高优先级的一个或多个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业务内容,以使得智能电视为该一个或多个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提供连续性的业务内容,提高用户的连续性业务体验。
举例来说,智能家居场景下,用户1为年轻人,用户2为家里的老人;年轻人白天上班,在家时间短;老人在家时间长;年轻人晚上下班回家后,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手机均连接到智能电视。智能电视和业务服务器可以优先给年轻人提供连续性的业务内容,例如优先通过智能电视显示汽车等年轻人感兴趣的广告。在年轻人上班离家的时间段内,智能电视和业务服务器再为老人提供连续性的业务内容,例如通过智能电视显示保健品类的广告。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信设备在向业务服务器发送业务请求时,可以将当前连接的多个核心设备对应的统一身份标识均发送给业务服务器。业务服务器根据可信设备的类型,当前场景或可信设备的连接时长等信息,来决策优先为某个或某些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提供连续性的业务内容。或者,业务服务器也可以同时为各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均提供连续性的业务内容。
这样,对于车载设备或智能家居等多人共享的可信设备来说,可信设备可以根据统一身份标识,自动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连续性的业务内容,提高用户的连续性业务体验,而无需用户登录账号或切换账号等复杂操作。
多个核心设备分别关联多个用户的场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还可以适用于多人设备共享场景下的业务连续性处理。根据以上描述可知,可信设备或业务服务器可以将同一用户的多个统一身份标识,统一为同一个统一身份标识;可信设备或业务服务器还可以对多个用户的统一身份标识进行排序。这样,针对多个核心设备分别关联多个用户的多人设备共享场景,可信设备或业务服务器可以将同一用户的多个核心设备和统一身份标识进行统一,并优先为优先级高的一个或多个用户提供业务内容;或者,也可以同时为各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均提供连续性的业务内容,提高用户的连续性业务体验。
例如,用户1的核心设备包括手机1和手机2,手机1对应统一身份标识1,手机2对应统一身份标识2。用户2的核心设备包括手机3和手机4,手机3对应统一身份标识3,手机4对应统一身份标识4。可信设备为多人共享的家庭智能电视。智能电视可以根据核心设备的接入时间和断开时间等连接信息,确定当前与统一身份标识1、统一身份标识2、统一身份标识3和统一身份标识4分别对应的手机1、手机2、手机3和手机4。智能电视还可以根据核心设备的接入时间和断开时间等连接信息,确定统一身份标识1和统一身份标识2对应的核心设备属于同一用户,统一身份标识1和统一身份标识2可以统一为统一身份标识X。智能电视还可以根据核心设备的接入时间和断开时间等连接信息,确定统一身份标识3和统一身份标识4对应的核心设备属于同一用户,统一身份标识3和统一身份标识4可以统一为统一身份标识Y。智能电视可以确定当前有统一身份标识X和统一身份标识Y对应的两个用户正在使用智能电视。
智能电视还可以根据预设策略确定统一身份标识X的优先级高于统一身份标识Y,因而智能电视可以优先为统一身份标识X对应的用户提供连续性业务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该多个核心设备分别关联多个用户的场景的示例是以可信设备进行统一身份标识的合并和优先级排序为例进行说明的,也可以由业务服务器进行统一身份标识的合并和优先级排序,此处不予赘述。
结合以上实施例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业务处理系统,该业务处理系统可以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业务服务器。如图1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1301、第一设备生成第一统一身份标识。
例如,第一设备可以为核心设备,比如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的手机1,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统一身份标识1。
1302、第一设备向业务服务器发送第一业务请求,第一业务请求用于获取目标业务的第一业务内容,第一业务请求包括第一统一身份标识。
例如,该目标业务可以为广告业务。
1303、业务服务器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业务内容。
例如,第一业务内容可以为某品牌X6汽车的广告内容。
1304、业务服务器根据第一业务内容,生成或更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
其中,该历史业务信息用于描述用户使用该业务的历史情况。该历史业务信息可以包括用户的历史业务状态和/或用户偏好等信息。关于历史业务信息的描述具体可以参见以上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1305、第一设备在与第二设备建立短距无线连接后,将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发送给第二设备。
例如,该短距无线连接可以是Wi-Fi或蓝牙连接。
1306、第二设备向业务服务器发送第二业务请求,第二业务请求用于获取目标业务的第二业务内容,第二业务请求包括第一统一身份标识。
1307、业务服务器根据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第二业务内容,第二业务内容与第一业务内容相连续。
其中,第二业务内容与第一业务内容相连续可以包括第一业务内容与第二业务内容相同、接续、相近或相关联,或者第一业务内容与第二业务内容均为用户感兴趣的内容。
1308、业务服务器将第二业务内容发送给第二设备。
在该方案中,第一设备可以生成第一统一身份标识,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可以用于向业务服务器请求目标业务的第一业务内容,该第一业务内容用于生成或更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第一设备还可以将该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发送给与第一设备具有短距通信连接的第二设备。第二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向业务服务器请求目标业务的第二业务内容。其中,第二业务内容根据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第二业务内容与第一业务内容相连续。
也就是说,同一用户使用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等一组设备之间可以建立短距无线连接,统一身份标识可以基于设备间的短距无线连接进行传递,从而使得同一用户使用的一组设备可以通过统一身份标识来关联。从而,业务服务器可以基于该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为同一用户提供跨设备的连续性的业务内容,提高用户跨设备的连续性业务体验。该方案无需依赖用户账号,用户也无需登录或切换用户账号,因而可以减少用户的操作,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电子设备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实施例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电子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上述核心设备、可信中继设备、可信设备或业务服务器。该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该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与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相关方法步骤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业务处理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相关方法步骤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业务处理方法。该电子设备可以是上述核心设备、可信中继设备、可信设备或业务服务器。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相关步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执行的业务处理方法。该电子设备可以是上述核心设备、可信中继设备、可信设备或业务服务器。
另外,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这个装置具体可以是芯片,组件或模块,该装置可包括相连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装置运行时,处理器可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芯片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执行的业务处理方法。该电子设备可以是上述核心设备、可信中继设备、可信设备或业务服务器。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芯片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系统,该业务处理系统可以包括上述核心设备、可信中继设备、可信设备和业务服务器,该业务处理系统可以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内容,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2)

1.一种连续业务处理方法,应用于连续业务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业务处理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业务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生成第一统一身份标识;
所述第一设备向业务服务器发送第一业务请求,所述第一业务请求用于获取目标业务的第一业务内容,所述第一业务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
所述业务服务器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业务内容;
所述业务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业务内容,生成或更新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业务内容;
所述第一设备在与第二设备建立短距无线连接后,将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业务服务器发送第二业务请求,所述第二业务请求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业务的第二业务内容,所述第二业务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
所述业务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所述第二业务内容,所述第二业务内容与所述第一业务内容相连续;
所述业务服务器将所述第二业务内容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业务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业务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三设备,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三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了短距无线连接,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三设备;
所述第三设备将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转发给所述第二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生成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在首次与所述第二设备或第三设备建立短距无线连接后,生成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来自所述业务服务器的所述第一业务内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检测到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用户事件后,向所述业务服务器发送事件上报请求,所述事件上报请求包括所述用户事件和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
所述业务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事件,更新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业务服务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所述第二业务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业务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状态同步信息;
所述业务服务器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状态同步信息;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状态同步信息,将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中的最近一次业务状态和历史业务记录同步至所述第二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保存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
所述第二设备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断开所述短距无线连接;
所述第二设备删除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通过第三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了所述短距无线连接,所述第二设备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断开所述短距无线连接,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三设备的第一通知信息,所述第一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断开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业务处理系统还包括第四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四设备生成第二统一身份标识;
所述第四设备在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短距无线连接后,将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的删除时间和保存时间,确定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相关联;
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业务服务器发送第二通知信息,所述第二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相关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的删除时间和保存时间,发送给所述业务服务器;
所述业务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的删除时间和保存时间,确定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相关联。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服务器保存有第二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在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相关联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业务服务器将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更新为第三统一身份标识;
所述业务服务器将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和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合并为所述第三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业务服务器将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更新为第三统一身份标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业务服务器向生成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的第一设备和生成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的第四设备发送标识更新信息,所述标识更新信息包括所述第三统一身份标识;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所述标识更新信息后,将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更新为所述第三统一身份标识;
所述第四设备接收到所述标识更新信息后,将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更新为所述第三统一身份标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所述标识更新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三统一身份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在所述第四设备接收到所述标识更新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四设备将所述第三统一身份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分别对应的优先级;
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业务服务器发送第三业务请求,所述第三业务请求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业务的第三业务内容,所述第三业务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中优先级高的统一身份标识;
所述业务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中优先级高的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所述第三业务内容;
所述业务服务器将所述第三业务内容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业务服务器发送第四业务请求,所述第四业务请求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业务的第四业务内容,所述第四业务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
所述业务服务器确定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分别对应的优先级;
所述业务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中优先级高的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所述第四业务内容;
所述业务服务器将所述第四业务内容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业务为广告业务。
17.一种连续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生成第一统一身份标识,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用于所述第一设备向业务服务器请求目标业务的第一业务内容,所述第一业务内容用于生成或更新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从所述业务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业务内容;
所述第一设备在与第二设备建立短距无线连接后,将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还用于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业务服务器请求所述目标业务的第二业务内容,所述第二业务内容根据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所述第二业务内容与所述第一业务内容相连续。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通过第三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了所述短距无线连接,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三设备的转发,将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生成第一统一身份标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业务服务器发送第一业务请求,所述第一业务请求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业务的所述第一业务内容,所述第一业务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来自所述业务服务器的所述第一业务内容。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业务服务器发送第一业务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检测到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用户事件后,向所述业务服务器发送事件上报请求,所述事件上报请求包括所述用户事件和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
21.根据权利要求17-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生成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在首次与所述第二设备或第三设备建立短距无线连接后,生成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
22.根据权利要求17-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生成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来自所述业务服务器的标识更新信息,所述标识更新信息包括第三统一身份标识;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更新为所述第三统一身份标识,所述第三统一身份标识基于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生成,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由第四设备生成。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更新为所述第三统一身份标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三统一身份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24.一种连续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设备在与第一设备建立短距无线连接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统一身份标识,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由所述第一设备生成;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用于所述第一设备向业务服务器请求目标业务的第一业务内容,所述第一业务内容用于生成或更新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
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业务服务器发送第二业务请求,所述第二业务请求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业务的第二业务内容,所述第二业务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所述业务服务器的所述第二业务内容,所述第二业务内容由所述业务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所述第二业务内容与所述第一业务内容相连续。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设备通过第三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了所述短距无线连接,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三设备转发的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所述业务服务器的所述第二业务内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检测到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用户事件后,向所述业务服务器发送事件上报请求,所述事件上报请求包括所述用户事件和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
27.根据权利要求24-2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业务服务器发送第二业务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所述业务服务器的状态同步信息,所述状态同步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状态同步信息,将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中的最近一次业务状态和历史业务记录同步至所述第二设备。
28.根据权利要求24-2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统一身份标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保存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
所述第二设备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断开所述短距无线连接;
所述第二设备删除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第三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了所述短距无线连接,所述第二设备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断开所述短距无线连接,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三设备的第一通知信息,所述第一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断开连接。
30.根据权利要求24-2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在与第四设备建立短距通信连接后,接收来自所述第四设备的第二统一身份标识,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由所述第四设备生成。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四设备的第二统一身份标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的删除时间和保存时间,确定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相关联;
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业务服务器发送第二通知信息,所述第二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相关联。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四设备的第二统一身份标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的删除时间和保存时间,发送给所述业务服务器。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四设备的第二统一身份标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分别对应的优先级;
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业务服务器发送第三业务请求,所述第三业务请求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业务的第三业务内容,所述第三业务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中优先级高的统一身份标识。
34.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四设备的第二统一身份标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业务服务器发送第四业务请求,所述第四业务请求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业务的第四业务内容,所述第四业务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所述业务服务器的第四业务内容,所述第四业务内容根据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中优先级高的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
35.一种连续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设备在与第一设备建立短距无线连接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统一身份标识;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由所述第一设备生成,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用于所述第一设备向业务服务器请求目标业务的第一业务内容,所述第一业务内容用于生成或更新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
所述第三设备在与第二设备建立短距无线连接后,将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用于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业务服务器请求所述目标业务的第二业务内容,所述第二业务内容由所述业务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所述第二业务内容与所述第一业务内容相连续。。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统一身份标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三设备保存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
所述第三设备在与所述第一设备断开所述短距无线连接后,删除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
37.根据权利要求35或3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断开所述短距无线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三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通知信息,所述第一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断开连接。
38.根据权利要求35-3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三设备在与第四设备建立短距无线连接后,接收来自所述第四设备的第二统一身份标识,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由所述第四设备生成;
所述第三设备在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短距无线连接后,将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39.一种连续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业务服务器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业务请求,所述第一业务请求用于获取目标业务的第一业务内容,所述第一业务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
所述业务服务器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业务内容;
所述业务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业务内容,生成或更新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
所述业务服务器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二业务请求,所述第二业务请求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业务的第二业务内容,所述第二业务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
所述业务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所述第二业务内容,所述第二业务内容与所述第一业务内容相连续;
所述业务服务器将所述第二业务内容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业务服务器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业务内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业务服务器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事件上报请求,所述事件上报请求包括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用户事件和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
所述业务服务器根据所述事件上报请求,更新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
41.根据权利要求39或4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业务服务器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业务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业务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状态同步信息;
所述业务服务器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状态同步信息,所述状态同步信息将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中的最近一次业务状态和历史业务记录同步至所述第二设备。
42.根据权利要求39-4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业务服务器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通知信息,所述第二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相关联。
43.根据权利要求39-4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服务器保存有第二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业务服务器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的删除时间和保存时间;
所述业务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的删除时间和保存时间,确定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相关联。
44.根据权利要求42或4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业务服务器确定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相关联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业务服务器将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更新为第三统一身份标识;
所述业务服务器将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和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合并为所述第三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业务服务器将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更新为第三统一身份标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业务服务器向生成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第一设备和生成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第四设备发送标识更新信息,所述标识更新信息包括所述第三统一身份标识。
46.根据权利要求39-4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业务服务器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三业务请求,所述第三业务请求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业务的第三业务内容,所述第三业务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中优先级高的统一身份标识;
所述业务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中优先级高的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所述第三业务内容。
47.根据权利要求39-4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业务服务器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第四业务请求,所述第四业务请求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业务的第四业务内容,所述第四业务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所述第二统一身份标识;
所述业务服务器确定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分别对应的优先级;
所述业务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和第二统一身份标识中优先级高的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所述第四业务内容;
所述业务服务器将所述第四业务内容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48.根据权利要求17-4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业务为广告业务。
4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代码;
当所述代码被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7-23任一项或权利要求48所述的第一设备执行的连续业务处理方法,或者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24-34任一项或权利要求48所述的第二设备执行的连续业务处理方法,或者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35-38或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第三设备执行的连续业务处理方法,或者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39-48任一项所述的业务服务器执行的连续业务处理方法。
5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7-23任一项或权利要求48所述的第一设备执行的连续业务处理方法,或者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24-34任一项或权利要求48所述的第二设备执行的连续业务处理方法,或者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35-38或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第三设备执行的连续业务处理方法,或者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39-48任一项所述的业务服务器执行的连续业务处理方法。
51.一种连续业务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业务服务器,其中,
所述第一设备用于,生成第一统一身份标识;
所述第一设备还用于,向所述业务服务器发送第一业务请求,所述第一业务请求用于获取目标业务的第一业务内容,所述第一业务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
所述业务服务器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业务内容;
所述业务服务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业务内容,生成或更新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还用于,在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短距无线连接后,将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所述第二设备还用于,向所述业务服务器发送第二业务请求,所述第二业务请求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业务的第二业务内容,所述第二业务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
所述业务服务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历史业务信息确定所述第二业务内容,所述第二业务内容与所述第一业务内容相连续;
所述业务服务器还用于,将所述第二业务内容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三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具体用于,在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短距无线连接后,通过所述第三设备将所述第一统一身份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CN202010998215.2A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2616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98215.2A CN112261611B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72822.6A CN113163356A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设备
CN202010998215.2A CN112261611B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72822.6A Division CN113163356A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61611A true CN112261611A (zh) 2021-01-22
CN112261611B CN112261611B (zh) 2022-01-14

Family

ID=7423269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98215.2A Active CN112261611B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2010072822.6A Pending CN113163356A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72822.6A Pending CN113163356A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50949A1 (zh)
EP (1) EP4084427A4 (zh)
CN (2) CN112261611B (zh)
WO (1) WO202114749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95731A (zh) * 2021-05-08 2021-06-1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切换多媒体设备的方法和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25716B (zh) * 2022-07-15 2023-08-0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7714088A (zh) * 2023-05-11 2024-03-1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数据上报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0131A (zh) * 2009-08-07 2011-03-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实现视频业务一致连续性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506610A (zh) * 2014-12-22 2015-04-08 合一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在不同设备之间接续操作相同应用的方法
CN106663115A (zh) * 2014-09-16 2017-05-10 谷歌公司 通过不同的输出设备继续播放媒体内容
US9729591B2 (en) * 2014-06-24 2017-08-08 Yahoo Holdings, Inc. Gestures for sharing content between multiple devices
CN107247600A (zh) * 2017-06-28 2017-10-13 环球智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用户界面生成方法
CN109299047A (zh) * 2018-09-21 2019-02-01 深圳市九洲电器有限公司 分布式系统数据共享方法及装置、数据共享分布式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03838A2 (zh) * 2011-04-19 2011-09-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切换播放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913141B2 (en) * 2015-08-14 2018-03-06 Ack Ventures Holding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identification of a mobile device
CN105407373A (zh) * 2015-12-11 2016-03-1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音视频播放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0131A (zh) * 2009-08-07 2011-03-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实现视频业务一致连续性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729591B2 (en) * 2014-06-24 2017-08-08 Yahoo Holdings, Inc. Gestures for sharing content between multiple devices
CN106663115A (zh) * 2014-09-16 2017-05-10 谷歌公司 通过不同的输出设备继续播放媒体内容
CN104506610A (zh) * 2014-12-22 2015-04-08 合一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在不同设备之间接续操作相同应用的方法
CN107247600A (zh) * 2017-06-28 2017-10-13 环球智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用户界面生成方法
CN109299047A (zh) * 2018-09-21 2019-02-01 深圳市九洲电器有限公司 分布式系统数据共享方法及装置、数据共享分布式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95731A (zh) * 2021-05-08 2021-06-1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切换多媒体设备的方法和系统
CN112995731B (zh) * 2021-05-08 2021-08-1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切换多媒体设备的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47491A1 (zh) 2021-07-29
CN112261611B (zh) 2022-01-14
EP4084427A1 (en) 2022-11-02
US20230050949A1 (en) 2023-02-16
EP4084427A4 (en) 2023-01-25
CN113163356A (zh) 2021-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15636B (zh) 一种广告归因方法及设备
CN112261611B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66591B (zh) 跨多个设备的数据同步
US9503835B2 (en) Service provisioning through a smart personal gateway device
KR102274950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망 접속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TWI440375B (zh) 用以提供時間性資訊的方法、裝置和電腦程式產品
US2019032766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aging access point name information
CN105531980A (zh) 服务层设备位置管理和隐私控制
WO2021000923A1 (zh) 一种路由器配置方法、终端及路由器
WO2021147661A1 (zh) 一种广告的多屏协同方法及设备
US2013020493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ring information about use of content using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CN114449090B (zh) 数据分享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存储介质、芯片
CN116056050A (zh) 播放音频的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CN115729404A (zh) 一种通知消息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KR20160089988A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 간의 컨텐츠 공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통신 시스템
CN116016418B (zh)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465827A (zh) 一种信息回复的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550391A (zh) 设备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7479142A (zh) 配置信息获取方法、装置、配置信息保存方法及装置
CN116541188A (zh) 通知显示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708407A (zh) 一种数据查询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CN118037352A (zh) 一种广告投放方法及装置
CN118055360A (zh) 定位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6939551A (zh) 近距离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7692986A (zh) 路由选择策略执行结果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