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61102A - 一种景区自助游览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景区自助游览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61102A
CN112261102A CN202011107630.0A CN202011107630A CN112261102A CN 112261102 A CN112261102 A CN 112261102A CN 202011107630 A CN202011107630 A CN 202011107630A CN 112261102 A CN112261102 A CN 1122611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enic spot
mobile terminal
base station
information
control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0763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61102B (zh
Inventor
周道华
刘杰
曾俊
杨陈
周涛
黄泓蓓
李武鸿
黄维
伏彦林
王小腊
洪江
彭容
罗玉
周林
张明娟
许江泽
吴婷婷
詹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Zhongke Daqi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Zhongke Daqi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Zhongke Daqi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Zhongke Daqi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0763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611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61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611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611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611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8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for evaluating statistical data, e.g. average values,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probability functions, regression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10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 G06T7/11Region-based segment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70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0202Child monitoring systems using a transmitter-receiver system carried by the parent and the child
    • G08B21/0205Specific application combined with child monitoring using a transmitter-receiver system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0202Child monitoring systems using a transmitter-receiver system carried by the parent and the child
    • G08B21/0261System arrangements wherein the object is to detect trespassing over a fixed physical boundary, e.g. the end of a garde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0202Child monitoring systems using a transmitter-receiver system carried by the parent and the child
    • G08B21/028Communication between parent and child units via remote transmission means, e.g. satellit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0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broadcast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204Mark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242Counting objects in ima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Algebra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景区自助游览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基站、控制平台和定位单元,基站向游客的移动终端广播,移动终端通过WIFI接入基站,基站向控制平台发送移动终端的用户信息和第一信号强度,控制平台向移动终端推送景点信息,并向定位单元发送用户信息和第一信号强度,定位单元判断第一信号强度对应的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基于所有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判断景点的保护区域内的客流量是否超过了阈值,若是,则发出报警信号。本发明向游客推送景点信息的同时,能够掌握重点保护的景点内是否存在游客聚集在保护区域内的情况,降低了旅游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便于景区更好地管理,有效地保护了古建筑、索桥等重点保护景点。

Description

一种景区自助游览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景区自助旅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景区自助游览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旅游已经变成了人们放松减压的主要方式之一。对于热爱旅行和冒险的游客,更加偏爱在节假日与结伴好友自驾前往喜爱的景区游玩,体验自由自在的乐趣。为了提升旅行体验,在前往陌生的旅游景区之前,游客通常会对目的地景区的游览路线、特色美食、历史文化背景等信息进行详尽调查,通过阅读热门评论深入地了解景区的乐趣。
专利CN106657027A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网络的旅游景点自助导游方法,其通过在景区内安装多个无线网络基站,采用无线协议与进入景区的游客的移动终端建立连接,在建立连接后,服务器的大数据云平台根据接入信息向移动终端设备推送信息,使得游客能够通过移动终端上的网页或者应用软件浏览景点的旅游信息、子景点介绍、景点地图、导游语音等信息,节省了游客提前做旅游攻略的时间,并且提高了游客旅游的体验。
目前,为了避免游客根据推荐的旅游信息大量涌入古建筑、桥梁等热门景点,造成景点内大量人员聚集,造成安全隐患,损坏景点的情况,景区通常在景点内设置有客流统计监控系统,例如都江堰景区在安澜索桥处设置的客流监控系统即是为了防止大量游客聚集在索桥上。通过将景点的人数信息发送到游客的移动终端上,能够让游客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景点内的人数,从而规避掉人数爆满的景点。
但是,现有技术虽然能够统计景点内的总客流量,但却无法判断景点内的客流分布情况,如果游客在景点内某一处扎堆,则会出现虽然总客流量未到,但景点内局部客流量超出了该区域的人数上限,从而降低了自助游览的体验,严重时还会造成安全问题或是损坏景点内的建筑、肖像等景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景区自助游览系统及方法,通过在景点周围建立带有WIFI模块的基站,在与进入景点内的游客建立连接的同时判断游客接收基站的信号强度,并根据信号强度分析出游客的位置,之后将游客位置信息实时发送给控制平台,控制平台根据统计景点内预设的保护区域内的客流量,并判断客流量是否超过阈值,在超过阈值时发出报警信号,避免出现景点人数虽然没达到上限,但景点核心关注区域内的游客过多所造成的安全隐患或者对景观的损害。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景区自助游览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基站,所述基站安装于待监测的景点,基站用于向游客的移动终端广播,在移动终端通过WIFI接入基站后,接入移动终端的基站向控制平台发送该移动终端的用户信息和接入的第一信号强度;
控制平台,用于接收和处理来自基站的用户信息,通过基站向移动终端推送景点信息,并将用户信息和第一信号强度发送给定位单元;接收定位单元返回的游客位置信息,判断景点的保护区域内的客流量是否超过了阈值,若是,则发出报警信号;
定位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控制平台的用户信息和第一信号强度,将第一信号强度与信号强度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得到与第一信号强度对应的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发送给控制平台。
现有技术中的旅游景点自助导游系统能够自动接入位于景区内的移动终端,从而向移动终端上的网页或应用软件推送景点的旅游信息、子景点介绍、景点地图、导游语音等信息,节省了游客提前做旅游攻略的时间,并且提高了游客旅游的体验。此外,为了避免游客根据推荐的旅游信息大量涌入古建筑、桥梁等热门景点,通过在景点内设置热成像客流计数器、监控摄像头、闸机等方式统计景点内的人数,判断景点内的人数是否超过了景点最大承载量,并将该客流量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使得游客能够根据喜好和时间安排重新规划旅游路线,规避掉人口爆满的景点,提高了旅行安全性。然而,传统的旅游景点自助导游系统虽然能够很好地统计总客流量,但却无法判断景点内的客流分布情况。以安澜索桥为例,索桥长340米、宽3米,能够容纳游客的上限为400人,但若进入安澜索桥的300人全部集中于一段或两段索桥上,则在局部区域形成了超载,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会破坏古建筑。同理,对于景点内设置有特定景观的景点亦是如此,游客们容易在景观处扎堆,造成景观损坏。所以,如果只是监控景点的总客流量,则易出现虽然总客流量未达到上限,但景点内局部客流量超出了该区域的人数上限,从而降低了自助游览的体验,严重时还会造成安全问题或是损坏景点内的建筑、肖像等景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实时监测景点内游客位置分布的景区自助游览系统,以防止游客在景点内聚集、扎堆,产生安全隐患。
本技术方案中,待监测的景点为景区内需要重点关注客流分布的景点,例如索桥、古建筑等。该系统在待监测景点安装有至少一个基站,所述基站设置有WIFI模块,能够通过无线接入协议向移动终端广播,当移动终端设备开启WIFI功能并进入待监测景点时即可自动接入景点内的任一基站连接WIFI。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在移动终端与基站的WIFI模块建立连接后,接入的基站将该移动终端的用户信息,以及其与移动终端之间的第一信号强度一起发送给控制平台。其中,用户信息用于控制平台识别移动终端,是移动终端的唯一识别号,可以是该移动终端的手机号、ID串号,也可以是在接收到用户信息后,控制平台生成的唯一的序列号。
第一信号强度为移动终端与接入的基站之间的无线信号强度,通常为-90~0dbm。由于基站位置不变,因此当移动终端的位置改变时,其相对于基站的距离产生了改变或者影响信号的障碍物数量产生变化。本技术方案中,预先将景点内部划分为多个定位区域,检测每个定位区域中的移动终端与基站连接的信号强度,并基于所有定位区域的信号强度建立信号强度数据库。当定位单元接收到第一信号强度后,将该第一信号强度与信号强度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以此判断第一信号强度所对应的移动终端是否落入了保护区域内。在部分实施例中,基站位于保护区域附近,第一信号强度分为5档,第一档为-20~0dbm,第二档为-35~-21dbm,第三档为-50~-36dbm,第四档为-75~-51dbm,第五档为<-75dbm。第一信号强度为第一档的移动终端表明其与基站非常接近,也即位于保护区域内。若处于第一档的移动终端数量超过了预设值,则说明保护区域内的客流量超过了阈值,此时控制平台立即报警。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信号强度也可以分为更多档或者更少档,且保护区域可以涵盖两个以上的信号强度档。
在一个实施例中,报警信号可以是灯光,例如,当索桥上某两个桥墩之间的桥段上的客流量超过了阈值,则报警信号发送给灯光控制单元,控制该桥段附近的灯光发出红色或绿色的灯光,提醒工作人员和游客注意,建议有序疏散。在该实施例中,阈值可以设置警戒阈值和干涉阈值,以使得游客在警戒阈值时便由于疏散,未到达保护区域的游客亦不再前往该区域,避免人员恐慌造成更加严重的事故。在一个实施例中,报警信号可以是语音通报,在收到来自控制平台的报警信号后,系统或工作人员通过语音单元通知游客有序向景点其他区域移动。在一个实施例中,报警信号可以直接发送到游客的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程序,或是手环产生振动以提示游客。
进一步地,景点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图像信息、视频信息、语音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地,景点信息可以是旅游信息、美食推荐、景点介绍、景点地图、导游语音、热线求助、游客评论、停车场信息、景点客流量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景点信息在移动终端上的推送形式为网页、H5页面、应用程序、小程序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移动终端为移动电话、手环、平板电脑中的一种或多种。景区发放的手环主要用于未携带移动电话或不便使用移动电话的游客,例如小孩、老人,手环具备唯一的序列号且能够自动接入基站的WIFI模块。
使用时,在游客进入重点保护景点时,请求游客务必将手机或平板电脑的无线功能开启后再进入景点内,对于没有手机或平板电脑的游客,则请其佩戴景区的手环。接入后,控制平台通过基站向手机或平板电脑推送景点信息,同时将采集到的第一信号强度发送到定位单元中进行信号强度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判断保护区域内的移动终端是否超过预设值,从而判断景区保护区域内的客流量是否超过阈值,若是,则向移动终端、灯光控制单元和/或语音播报系统发送报警信号。
通过上述设置,游客在接收景点信息推送的同时,能够便于景区控制平台掌握重点保护的景点内是否存在游客集中在保护区域内的情况,在第一时间通过发出报警信号,通知保护区域内的游客有序离开,保护区域外的游客暂时勿靠近保护区域,从而防止游客在景点内聚集、扎堆,降低了旅游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便于景区更好地管理,同时有效地保护了古建筑、索桥等重点保护景点。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移动终端通过WIFI接入基站后,检测其与景点内其他非接入基站之间的第二信号强度,之后将基站信息和第二信号强度发送至定位单元,定位单元基于用户信息及对应的第一信号强度、第二信号强度,得到该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本技术方案中,在景点内设置有多个基站,基站覆盖整个景点的WIFI信号。在数据库建立阶段,检测各定位区域中移动终端与所有基站的信号强度,并将定位区域与其对应的M个基站的信号强度依次写入数据库中。当游客进入到景点后,移动终端检测其与景点内非接入的基站之间的第二信号强度,并将第二信号强度和基站信息发送至定位单元,定位单元基于数据库的比对结果判断当前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所述基站信息为WIFI模块的MAC地址。通过上述设置,定位单元在建立信号强度数据库时,景点不再以单一的基站辐射开的区域作为定位区域,而是形成以坐标点形式存在的更小的区域,从而使得景点内游客的定位更加准确,且能够允许根据实际情况圈定异形的保护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平台包括地图标记单元和图像处理单元,所述地图标记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控制平台的移动终端位置信息,将通过基站接入的所有移动终端标记在景点地图上形成若干标记,并将标记后的景点地图发送给控制平台的图像处理单元,所述图像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景点内的保护区域轮廓,统计所述保护区域轮廓内的标记数量。
本技术方案中,控制平台还包括地图标记单元和图像处理单元。控制平台在接收到定位单元返回的游客位置信息后,将位置信息发送给地图标记单元,地图标记单元的数据库中存储有待监测景点的地图信息。地图标记单元根据游客位置信息将所有移动终端标记在待监测景点的地图上,得到标记后的景点地图,并将该景点地图发送给图像处理单元。图像处理单元接收后,确定景点的保护区域的轮廓范围,该范围可以是规则图形,也可以是不规则图形。保护区域轮廓确定后,利用现有技术中的图像处理方法提取并统计轮廓内的标记数量,并判断标记数量是否超过了保护区域的预设值,若是,则向控制平台发送信号,控制平台在接收该信号后发出报警信号。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判断步骤后置到控制平台,即图像处理单元统计标记数量后,将标记数量发送给控制平台,控制平台比较保护区域的轮廓内的标记数量与参考数量,当标记数量超过参考数量时则发出报警信号。
通过上述设置,保护区域不再是以基站为中心的同心圆区域。图像处理单元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例如重点保护景点近期的检修状况、检修周期、近期游客承载量调整保护区域的轮廓,之后再对景点地图上的标记进行范围统计,提取轮廓内的标记数量,进而判断出景点内任意形状的区域内的游客数量,有效地提高了景点的监测准确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地图标记单元根据用户信息将标记分为N组,N为正整数,之后在时间T内将仅标记有第一组标记的景点地图至仅标记有第N组标记的景点地图依次发送给图像处理单元,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依次统计第一至第N张图片中的标记数量,并计算出时间T内的保护区域轮廓内的客流量。当景点内游客数量较多时,景点地图上的标记点可能由于过密而相互交叉或重叠,导致标记数量遗漏,造成统计结果少于实际游客数量。为了解决该问题,地图标记单元根据用户信息例如手机号的尾号、序列号的尾号将标记分为N组,之后生成N张景点地图,并将N组标记分别标记再N张景点地图上,使得第一张景点地图上只显示第一组标记,第二张景点地图上只显示第二组标记,依此类推。接下来,图像处理单元再确定轮廓范围后,依次对N张景点地图中位于保护区域轮廓内的标记数量进行统计,得到每张景点地图中保护区域轮廓内的游客数量。最后,叠加N张景点地图内位于保护区域轮廓内的游客数量,得到总客流量。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在一定周期后更新保护区域轮廓的形状及大小,更新保护区域轮廓的因素包括景点热度、景区淡旺季、景点内热门景观的检修状况、景点现场布局。由于景点信息的推荐,可能会有大批游客前往热度更高的景点,因此对于这类景点,同一保护区域的轮廓数量可以设置多个,每一个轮廓数量对应一个参考数量。此外,根据热门景观的检修状况和景点现场的布局情况,也可以通过调整轮廓的形状以贴合实际情况,例如对于只能通过栈道登上的建筑,栈道外侧则无需设置轮廓。通过上述因素调节轮廓,使得轮廓的构建和阈值的设置更加合理,系统的可靠性更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景区自助游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向游客的移动终端广播,移动终端通过WIFI接入基站,接入移动终端的基站向控制平台发送该移动终端的用户信息和接入的第一信号强度;
向移动终端推送景点信息,并向定位单元发送用户信息和第一信号强度,比对第一强度与信号强度数据库中的数据,根据比对结果判断第一信号强度对应的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基于所有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判断景点的保护区域内的客流量是否超过了阈值,若是,则发出报警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平台包括地图标记单元和图像处理单元,所述地图标记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控制平台的移动终端位置信息,将通过基站接入的所有移动终端标记在景点地图上形成若干标记,并将标记后的景点地图发送给控制平台的图像处理单元,所述图像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景点内的保护区域轮廓,并统计所述保护区域轮廓内的标记数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游客在接收景点信息推送的同时,能够便于景区控制平台掌握重点保护的景点内是否存在游客集中在保护区域内的情况,在第一时间通过发出报警信号,通知保护区域内的游客有序离开,保护区域外的游客暂时勿靠近保护区域,从而防止游客在景点内聚集、扎堆,降低了旅游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便于景区更好地管理,同时有效地保护了古建筑、索桥等重点保护景点;
2、本发明通过移动终端向定位单元发送其与非接入基站之间的第二信号强度及基站WIFI模块的MAC地址,能够使定位单元在建立信号强度数据库时,景点不再以单一的基站辐射开的区域作为定位区域,而是形成以坐标点形式存在的更小的区域,从而使得景点内游客的定位更加准确,且能够允许根据实际情况圈定异形的保护区域;
3、本发明通过设置图像处理单元和地图标记单元,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例如重点保护景点近期的检修状况、检修周期、近期游客承载量调整保护区域的轮廓,之后再对景点地图上的标记进行范围统计,提取轮廓内的标记数量,进而判断出景点内任意形状的区域内的游客数量,有效地提高了景点的监测准确性和可靠性;
4、本发明通过对标记进行分组的方式,使得景点内游客数量较多时,地图标记单元能够对标记进行划分,避免景点地图上的标记点可能由于过密而相互交叉或重叠,导致标记数量遗漏,造成统计结果少于实际游客数量,使得标记的统计更加精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5、本发明根据景点热度、景区淡旺季、景点内热门景观的检修状况、景点现场布局等因素更新保护区域轮廓,使得轮廓的构建和阈值的设置更加合理,系统的可靠性更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景区自助游览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一种景区自助游览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另一种景区自助游览方法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例如第一信号强度、第二信号强度等)只是为了描述清楚起见而对相应部件进行区别,不旨在限制任何次序或者强调重要性等。此外,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连接”在不进行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使经由其他部件间接相连。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景区自助游览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基站,所述基站安装于待监测的景点,基站用于向游客的移动终端广播,在移动终端通过WIFI接入基站后,接入移动终端的基站向控制平台发送该移动终端的用户信息和接入的第一信号强度;
控制平台,用于接收和处理来自基站的用户信息,通过基站向移动终端推送景点信息,并将用户信息和第一信号强度发送给定位单元;接收定位单元返回的游客位置信息,判断景点的保护区域内的客流量是否超过了阈值,若是,则发出报警信号;
定位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控制平台的用户信息和第一信号强度,将第一信号强度与信号强度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得到与第一信号强度对应的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发送给控制平台。
本实施例中,待监测的景点为景区内需要重点关注客流分布的景点,例如索桥、古建筑等。该系统在待监测景点安装有至少一个基站,所述基站设置有WIFI模块,能够通过无线接入协议向移动终端广播,当移动终端设备开启WIFI功能并进入待监测景点时即可自动接入景点内的任一基站连接WIFI。
第一信号强度为移动终端与接入的基站之间的无线信号强度,通常为-90~0dbm。由于基站位置不变,因此当移动终端的位置改变时,其相对于基站的距离产生了改变或者影响信号的障碍物数量产生变化。在部分实施例中,基站位于保护区域附近,第一信号强度分为5档,第一档为-20~0dbm,第二档为-35~-21dbm,第三档为-50~-36dbm,第四档为-75~-51dbm,第五档为<-75dbm。第一信号强度为第一档的移动终端表明其与基站非常接近,也即位于保护区域内。若处于第一档的移动终端数量超过了预设值,则说明保护区域内的客流量超过了阈值,此时控制平台立即报警。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信号强度也可以分为更多档或者更少档,且保护区域可以涵盖两个以上的信号强度档。
在一个实施例中,报警信号可以是灯光,例如,当索桥上某两个桥墩之间的桥段上的客流量超过了阈值,则报警信号发送给灯光控制单元,控制该桥段附近的灯光发出红色或绿色的灯光,提醒工作人员和游客注意,建议有序疏散。在该实施例中,阈值可以设置警戒阈值和干涉阈值,以使得游客在警戒阈值时便由于疏散,未到达保护区域的游客亦不再前往该区域,避免人员恐慌造成更加严重的事故。
在一个实施例中,报警信号可以是语音通报,在收到来自控制平台的报警信号后,系统或工作人员通过语音单元通知游客有序向景点其他区域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报警信号可以直接发送到游客的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程序,或是手环产生振动以提示游客。
在部分实施例中,景点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图像信息、视频信息、语音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地,景点信息可以是旅游信息、美食推荐、景点介绍、景点地图、导游语音、热线求助、游客评论、停车场信息、景点客流量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部分实施例中,景点信息在移动终端上的推送形式为网页、H5页面、应用程序、小程序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部分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为移动电话、手环、平板电脑中的一种或多种。景区发放的手环主要用于未携带移动电话或不便使用移动电话的游客,例如小孩、老人,手环具备唯一的序列号且能够自动接入基站的WIFI模块。
使用时,在游客进入重点保护景点时,请求游客务必将手机或平板电脑的无线功能开启后再进入景点内,对于没有手机或平板电脑的游客,则请其佩戴景区的手环。接入后,控制平台通过基站向手机或平板电脑推送景点信息,同时将采集到的第一信号强度发送到定位单元中进行信号强度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判断保护区域内的移动终端是否超过预设值,从而判断景区保护区域内的客流量是否超过阈值,若是,则向移动终端、灯光控制单元和/或语音播报系统发送报警信号。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移动终端的定位方式进行进一步优化。具体地,移动终端通过WIFI接入基站后,检测其与景点内其他非接入基站之间的第二信号强度,之后将基站信息和第二信号强度发送至定位单元,定位单元基于用户信息及对应的第一信号强度、第二信号强度,得到该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在数据库建立阶段,检测各定位区域中移动终端与所有基站的信号强度,并将定位区域与其对应的M个基站的信号强度依次写入数据库中。
当游客进入到景点后,移动终端检测其与景点内非接入的基站之间的第二信号强度,并将第二信号强度和基站信息发送至定位单元,定位单元基于数据库的比对结果判断当前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客流量统计方式进行优化,以使得保护区域不再是以基站为中心的同心圆区域,而是能够根据重点保护景点近期的检修状况、检修周期、近期游客承载量调整保护区域的轮廓,之后再对景点地图上的标记进行范围统计,提取轮廓内的标记数量,进而判断出景点内任意形状的区域内的游客数量,有效地提高了景点的监测准确性和可靠性。
具体地,所述控制平台包括地图标记单元和图像处理单元,所述地图标记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控制平台的移动终端位置信息,将通过基站接入的所有移动终端标记在景点地图上形成若干标记,并将标记后的景点地图发送给控制平台的图像处理单元,所述图像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景点内的保护区域轮廓,统计所述保护区域轮廓内的标记数量;所述地图标记单元根据用户信息将标记分为N组,N为正整数,之后在时间T内将仅标记有第一组标记的景点地图至仅标记有第N组标记的景点地图依次发送给图像处理单元,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依次统计第一至第N张图片中的标记数量,并计算出时间T内的保护区域轮廓内的客流量。
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在一定周期后更新保护区域轮廓的数量、形状及大小,更新保护区域轮廓的因素包括景点热度、景区淡旺季、景点内热门景观的检修状况、景点现场布局。
在一个实施例中,标记分组的方式为手机尾号为奇数的一组,手机尾号为复数的一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标记分组的方式为序列号尾号为1和6、2和7、3和8、4和9、5和0共五组。
统计时,地图标记单元根据用户信息例如手机号的尾号、序列号的尾号将标记分为N组,之后生成N张景点地图,并将N组标记分别标记再N张景点地图上,使得第一张景点地图上只显示第一组标记,第二张景点地图上只显示第二组标记,依此类推。接下来,图像处理单元再确定轮廓范围后,依次对N张景点地图中位于保护区域轮廓内的标记数量进行统计,得到每张景点地图中保护区域轮廓内的游客数量。最后,叠加N张景点地图内位于保护区域轮廓内的游客数量,得到总客流量。
实施例4:
如图2所示的一种景区自助游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向游客的移动终端广播,移动终端通过WIFI接入基站,接入移动终端的基站向控制平台发送该移动终端的用户信息和接入的第一信号强度;
向移动终端推送景点信息,并向定位单元发送用户信息和第一信号强度,比对第一强度与信号强度数据库中的数据,根据比对结果判断第一信号强度对应的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基于所有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判断景点的保护区域内的客流量是否超过了阈值,若是,则发出报警信号。
进一步地,控制平台包括地图标记单元和图像处理单元,所述地图标记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控制平台的移动终端位置信息,将通过基站接入的所有移动终端标记在景点地图上形成若干标记,并将标记后的景点地图发送给控制平台的图像处理单元,所述图像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景点内的保护区域轮廓,并统计所述保护区域轮廓内的标记数量。
在部分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定位单元进行移动终端位置信息比对时,引入了移动终端与非接入基站之间的第二信号强度作为参考,综合判断游客的位置信息,使得定位单元在建立信号强度数据库时,景点不再以单一的基站辐射开的区域作为定位区域,而是形成以坐标点形式存在的更小的区域,从而使得景点内游客的定位更加准确,且能够允许根据实际情况圈定异形的保护区域。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景区自助游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基站,所述基站安装于待监测的景点,基站用于向游客的移动终端广播,在移动终端通过WIFI接入基站后,接入移动终端的基站向控制平台发送该移动终端的用户信息和接入的第一信号强度;
控制平台,用于接收和处理来自基站的用户信息,通过基站向移动终端推送景点信息,并将用户信息和第一信号强度发送给定位单元;接收定位单元返回的游客位置信息,判断景点的保护区域内的客流量是否超过了阈值,若是,则发出报警信号;
定位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控制平台的用户信息和第一信号强度,将第一信号强度与信号强度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得到与第一信号强度对应的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发送给控制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区自助游览系统,其特征在于,移动终端通过WIFI接入基站后,检测其与景点内其他非接入基站之间的第二信号强度,之后将基站信息和第二信号强度发送至定位单元,定位单元基于用户信息及对应的第一信号强度、第二信号强度,得到该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区自助游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平台包括地图标记单元和图像处理单元,所述地图标记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控制平台的移动终端位置信息,将通过基站接入的所有移动终端标记在景点地图上形成若干标记,并将标记后的景点地图发送给控制平台的图像处理单元,所述图像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景点内的保护区域轮廓,统计所述保护区域轮廓内的标记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景区自助游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图标记单元根据用户信息将标记分为N组,N为正整数,之后在时间T内将仅标记有第一组标记的景点地图至仅标记有第N组标记的景点地图依次发送给图像处理单元,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依次统计第一至第N张图片中的标记数量,并计算出时间T内的保护区域轮廓内的客流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景区自助游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在一定周期后更新保护区域轮廓的数量、形状及大小,更新保护区域轮廓的因素包括景点热度、景区淡旺季、景点内热门景观的检修状况、景点现场布局。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景区自助游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景点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图像信息、视频信息、语音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景区自助游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景点信息在移动终端上的推送形式为网页、H5页面、应用程序、小程序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景区自助游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为移动电话、手环、平板电脑中的一种或多种。
9.一种景区自助游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向游客的移动终端广播,移动终端通过WIFI接入基站,接入移动终端的基站向控制平台发送该移动终端的用户信息和接入的第一信号强度;
向移动终端推送景点信息,并向定位单元发送用户信息和第一信号强度,比对第一强度与信号强度数据库中的数据,根据比对结果判断第一信号强度对应的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基于所有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判断景点的保护区域内的客流量是否超过了阈值,若是,则发出报警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景区自助游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平台包括地图标记单元和图像处理单元,所述地图标记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控制平台的移动终端位置信息,将通过基站接入的所有移动终端标记在景点地图上形成若干标记,并将标记后的景点地图发送给控制平台的图像处理单元,所述图像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景点内的保护区域轮廓,并统计所述保护区域轮廓内的标记数量。
CN202011107630.0A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景区自助游览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22611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07630.0A CN112261102B (zh)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景区自助游览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07630.0A CN112261102B (zh)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景区自助游览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61102A true CN112261102A (zh) 2021-01-22
CN112261102B CN112261102B (zh) 2022-08-16

Family

ID=74243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07630.0A Active CN112261102B (zh)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景区自助游览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6110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0552A (zh) * 2021-06-03 2021-08-10 中智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文旅建设用智慧管理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21149A1 (en) * 2014-06-30 2015-08-06 Richard Brewster Main Wifi wallet payments and entry keys
CN105976277A (zh) * 2016-05-05 2016-09-28 云神科技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全景智慧旅游的系统和方法
CN106550326A (zh) * 2016-10-20 2017-03-29 华迪计算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AP和WiFi网络的景区客流侦测系统及方法
CN106657027A (zh) * 2016-11-30 2017-05-10 江苏速度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网络的旅游景点自助导游系统及方法
CN109362038A (zh) * 2018-10-30 2019-02-19 山东大学 基于WiFi探针的客流量统计分析及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21149A1 (en) * 2014-06-30 2015-08-06 Richard Brewster Main Wifi wallet payments and entry keys
CN105976277A (zh) * 2016-05-05 2016-09-28 云神科技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全景智慧旅游的系统和方法
CN106550326A (zh) * 2016-10-20 2017-03-29 华迪计算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AP和WiFi网络的景区客流侦测系统及方法
CN106657027A (zh) * 2016-11-30 2017-05-10 江苏速度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网络的旅游景点自助导游系统及方法
CN109362038A (zh) * 2018-10-30 2019-02-19 山东大学 基于WiFi探针的客流量统计分析及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0552A (zh) * 2021-06-03 2021-08-10 中智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文旅建设用智慧管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61102B (zh) 2022-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88877B (zh) 车辆追踪及道路交通信息采集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5976609A (zh) 一种车辆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
US9652983B2 (en) Traffic surveillance and guidance system
CN105976631A (zh) 一种车辆数据处理方法及车辆终端
CN106971544B (zh) 一种直接利用静态图像来检测车辆拥堵的方法
CN107833161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旅游交通管理系统
CN106611167A (zh) 一种跟踪方法及系统
CN107610501A (zh) 室内停车场车辆诱导方法
CN104717291A (zh) 基于传感器实时监测网络的地铁火灾逃生系统及方法
CN106504560A (zh) 一种多源定位停车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4880193A (zh) 一种车道级导航系统及其车道级导航方法
CN107680376A (zh) 一种景区交通路况预警疏导系统
CN110807911A (zh) 物联感知交通警示系统及方法
CN112261102B (zh) 一种景区自助游览系统及方法
CN113807026A (zh) 地铁站内客流流线优化及动态引导指示牌系统及设计方法
CN109658692A (zh) 基于自组网的信号灯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096584A (zh) 一种交通决策支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282744A (zh) 基于智慧灯杆的智慧交通系统
CN111028471B (zh) 一种使用神经网络技术防范游客接近高风险区域的方法
KR102159111B1 (ko) 이동 id 그룹 정보를 이용한 위험 정보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CN108320497A (zh) 行人闯红灯行为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971528B (zh) 与被监控车辆互联的智能交通监控系统的实现方法
CN106501833A (zh) 一种基于多源定位的检测车辆所在道路区域的系统和方法
US1004891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sualizing crime deterrent effects
CN105531566B (zh) 导航系统、导航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