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60939B - 一种基于电子邮件的透明数据传输系统与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电子邮件的透明数据传输系统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60939B
CN112260939B CN202011165760.XA CN202011165760A CN112260939B CN 112260939 B CN112260939 B CN 112260939B CN 202011165760 A CN202011165760 A CN 202011165760A CN 112260939 B CN112260939 B CN 1122609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arent
mail
transparent data
data
em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6576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60939A (zh
Inventor
刘贵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q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q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q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q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6576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609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60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609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609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609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42Mailbox-related aspects, e.g. synchronisation of mailbox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7Computer-aided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mailing [e-mai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3/105Multiple levels of secu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rket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conom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电子邮件的透明数据传输系统与方法,发件终端根据透明算法策略将电子邮件中的目标内容生成透明数据和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透明数据发送至应用服务器存储,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隐藏于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内并投递至收件终端,收件终端基于透明算法策略和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生成提取码,以提取应用服务器中存储的对应的透明数据。本发明采用了透明算法策略中心、数据中心存储,在不影响传统邮件的正常投递下,甚至在不改变原有电子邮件的报文下,携带了高安全的透明数据,同时减少了邮件流转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冗余;支持透明数据在邮件流转过程中对透明数据的实时更新,支持多人联机协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电子邮件的透明数据传输系统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子邮件的透明数据传输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邮件作为互联网最重要的信息通讯工具,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安全意识较高的用户,通过采用附件加密的方式传递内容,但当对方在非安全环境或密码泄露后,很容易导致加密文件的泄露。
现有的电子邮件发送后只能通过对称加密、数字签名等传统安全技术处理加密数据,并且加密适应能力弱,存在易发现为加密邮件的典型特征,如普通客户端无法打开加密邮件,依赖第三方证书、无法查看邮件的正常内容等,若发现含有加密邮件的特征,无形给非法人员提供此封邮件含有重要信息,使得非法人员提高破解此封邮件的意愿。
此外,现有的电子邮件系统发出加密的邮件后,如果想修改加密内容或者销毁加密内容都无法实现,因为加密数据已投递到对方的邮箱,此刻已处在失控管理中。
因此,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面向高安全客户,设计一种新型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在传输过程中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电子邮件的一种基于电子邮件的透明数据传输系统与方法。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子邮件的透明数据传输的系统,包括:发件终端、收件终端、邮件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所述发件终端根据应用服务器的下发的透明算法策略将电子邮件中的目标内容生成透明数据和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并将生成的透明数据发送至应用服务器进行存储,所述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隐藏于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内,所述发件终端具有对应用服务器中存储的透明数据的管理权限,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则依次通过应用服务器和邮件服务器将电子邮件直接投递至收件终端,所述收件终端判断电子邮件中是否隐藏有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是则基于透明算法策略和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生成提取码,以提取应用服务器中存储的对应的透明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发件终端还用于定义电子邮件是否进行透明传输,未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依次通过应用服务器和邮件服务器将电子邮件直接投递至收件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邮件服务器包括普通邮件服务器和专有邮件服务器,所述专有邮件服务器用于从应用服务器接收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并将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转发至普通邮件服务器,所述普通邮件服务器用于从应用服务器接收未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并将未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和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投递至收件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管理权限包括查询、只读、编辑、删除、撤消和销毁,所述管理权限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或基于位运算的BCD码来处理不同的权限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算法策略包括可存在扩展协议、图片签名、正文特定摘要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发件终端,包括第一实时更新处理模块、透明数据生成模块和第一电子邮件发送模块;
所述第一实时更新处理模块用于对应用服务器中存储的透明数据进行管理,并接收应用服务器下发的透明算法策略;
所述透明数据生成模块用于通过第一实时更新处理模块接收应用服务器的下发的透明算法策略,并根据所述透明算法策略将电子邮件中的目标内容生成透明数据和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
所述第一电子邮件发送模块用于将生成的透明数据发送至应用服务器进行存储,并将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隐藏于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内,且将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发送至应用服务器。
进一步的,所述应用服务器,包括第一电子邮件接收模块、电子邮件代理网关、数据中心、透明数据存储模块、第二实时更新处理模块、透明算法策略中心和第二电子邮件发送模块;
所述第一电子邮件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件终端发出的透明数据和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
所述电子邮件代理网关用于实现第一电子邮件接收模块、数据中心、第二电子邮件发送模块和邮件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互;
所述数据中心用于存储透明数据;
所述透明数据存储模块用于访问数据中心存储的透明数据;
所述第二实时更新处理模块用于对应数据中心内存储的透明数据进行管理;
所述透明算法策略中心用于设定透明算法策略,并在检测到透明数据被创建或更新后下发透明算法策略;
所述第二电子邮件发送模块用于将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发送至收件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收件终端,包括第二电子邮件接收模块和透明数据提取模块;
所述第二电子邮件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并判断电子邮件中是否隐藏有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是,则所述透明数据提取模块基于透明算法策略和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生成提取码,以提取应用服务器中存储的对应的透明数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子邮件的透明数据传输的系统的方法,包括:
发件终端根据下发的透明算法策略将电子邮件中的目标内容生成透明数据和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并将生成的透明数据进行存储,所述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隐藏于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内;
将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直接以普通邮件投递;
判断接收的电子邮件中是否隐藏有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是,则基于透明算法策略和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生成提取码,以提取存储的对应的透明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算法策略包括可存在扩展协议、图片签名、正文特定摘要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采用了透明算法策略中心、数据中心存储,在不影响传统邮件的正常投递下,甚至在不改变原有电子邮件的报文下,携带了高安全的透明数据,同时减少了邮件流转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冗余;支持透明数据在邮件流转过程中对透明数据的实时更新,支持多人联机协作。
附图说明
图1是透明数据传输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透明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电子邮件的透明数据传输的系统,包括:发件终端、收件终端、邮件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
其中,发件终端根据应用服务器的下发的透明算法策略将电子邮件中的目标内容生成透明数据和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目标内容即为用户需要将该内容进行透明传输的内容,发件终端将生成的透明数据发送至应用服务器进行存储,发件终端具有对应用服务器中存储的透明数据的管理权限,该管理权限包括查询、只读、编辑、删除、撤消和销毁。其中,销毁是逐位复写再删除,而不是直接物理删除。管理权限的可以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Role-BasedAccess Control)或基于位运算的BCD码(又称为8421码,是十进制代码中最常用的一种)来处理不同的权限控制,无论是基于RBAC还是BCD都支持多种类型的组合,即用户可以是查询、只读、删除的权限,也可以是查询、编辑、撤销的权限。其中查询、只读、编辑、删除为普通权限,用户拥有权限就可以执行相应的操作;撤销和销毁为引用权限,只有当引用计数为零时,才会执行物理操作,否则为逻辑操作权限。
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隐藏于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内,他人无法从这些内容中发现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发件终端将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发送给应用服务器,通过应用服务器和邮件服务器将电子邮件直接投递至收件终端,当收件终端接收到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收件人可直接通过收件终端查阅电子邮件中的非透明数据内容。此时,用户并不知道电子邮件中是否具有经过透明传输的信息,收件终端基于特定的方式可以自动发现电子邮件中是隐藏有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的,则基于透明算法策略和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生成提取码,以提取应用服务器中存储的对应的透明数据。此时,收件人就可查阅到邮件中的全部内容。如果邮件被截取或者转发给他人,也不会泄露透明传输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发件终端还用于定义电子邮件的性质,电子邮件的性质包括普通和透明,普通即电子邮件中没有透明数据,透明也就是电子邮件中携带有要通过透明传输的数据,如果发件人定义电子邮件的性质为透明,则按上述方式处理和传输,如果发件人定义电子邮件的性质为普通,也就是说该电子邮件中未携带透明数据,未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依次通过应用服务器和邮件服务器将电子邮件直接投递至收件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的邮件服务器优选包括普通邮件服务器和专有邮件服务器,专有邮件服务器用于从应用服务器接收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并将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转发至普通邮件服务器,普通邮件服务器用于从应用服务器接收未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并将未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和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投递至收件终端。进而,具有透明传输内容的电子邮件中的一部分是通过普通邮件投递的,他人不易对该邮件产生怀疑并破解。
本发明实施例的透明算法策略包括可存在扩展协议、图片签名、正文特定摘要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具体的实现方式如下:如在普通邮件的邮件头增加一个扩展类型:X-DocMail-Type=M1,其中M1为可存在扩展协议策略,M2为图片签名策略,M3为正文特定摘要策略,同时组合策略有M12、M13、M23、M123。当普通邮件有标志:X-DocMail-Type,即可判定邮件为携带透明数据的邮件,其值就是透明数据唯一标识所在的位置,如果是M1则数据唯一标识存在另外一个扩展字段:X-DocMail-TK中,如果M2那么唯一标识存储在邮件签名图片中,如果是M3则通过计算邮件头收发人、主题、日期及加盐码的hash值作为数据的唯一标识。同样,收件终端也是通过这些特性来判断接收的普通电子邮件中是否隐藏有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的。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发件终端包括第一实时更新处理模块、透明数据生成模块和第一电子邮件发送模块。
其中,第一实时更新处理模块用于定义电子邮件是否进行透明传输和对应用服务器中存储的透明数据进行管理,发件人通过第一实时更新处理模块发出管理指令,进而完成应用服务器中储存的透明数据的查询、只读、编辑、删除、撤消和销毁等操作。并接收应用服务器下发的透明算法策略。透明数据生成模块用于通过第一实时更新处理模块接收应用服务器下发的透明算法策略,并根据透明算法策略将电子邮件中的目标内容生成透明数据和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第一电子邮件发送模块用于将生成的透明数据发送至应用服务器进行存储,并将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隐藏于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内,且将未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和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发送至应用服务器。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服务器包括第一电子邮件接收模块、电子邮件代理网关、数据中心、透明数据存储模块、第二实时更新处理模块、透明算法策略中心和第二电子邮件发送模块。
其中,第一电子邮件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件终端发出的所有邮件数据,包括透明数据和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当邮件的性质为普通时,第一电子邮件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发件终端发出的未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电子邮件代理网关用于实现第一电子邮件接收模块、数据中心、第二电子邮件发送模块和邮件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互。具体而言,第一电子邮件接收模块将接收的透明数据发送给数据中心存储,未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和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发送至电子邮件代理网关,也可发送到数据中心内存储备份,电子邮件代理网关进一步将未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和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分别发送至普通邮件服务器和专有邮件服务器,电子邮件代理网关还从普通邮件服务器接收投递的电子邮件,并通过第二电子邮件发送模块将电子邮件投递至收件终端。收件终端可通过透明数据存储模块访问数据中心存储的透明数据。第二实时更新处理模块用于对应数据中心内存储的透明数据进行管理,具体的,第二实时更新处理模块接收发件终端发出的管理指令,进而完成透明数据的查询、只读、编辑、删除、撤消和销毁等操作。透明算法策略中心用于设定透明算法策略,在发件人定义邮件的性质后,透明算法策略中心会检测到透明数据被创建或更新后下发透明算法策略。第二电子邮件发送模块从电子邮件代理网关获取未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和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并将未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和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发送至收件终端。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收件终端包括第二电子邮件接收模块和透明数据提取模块。其中,第二电子邮件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应用服务器发送的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当邮件的性质为普通时,第二电子邮件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应用服务器发出的未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以及未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可以供收件人直接查阅,并判断电子邮件中是否隐藏有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是,则透明数据提取模块基于透明算法策略和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生成提取码,以提取应用服务器中存储的对应的透明数据。
如图2所示,基于以上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轻易理解,本发明在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子邮件的透明数据传输的系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发件终端根据下发的透明算法策略将电子邮件中的目标内容生成透明数据和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并将生成的透明数据进行存储,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隐藏于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内。其中,目标内容即为发件人需要进行透明传输的内容,非目标内容即为不需要经过透明传输的内容。其中,透明算法策略包括可存在扩展协议、图片签名、正文特定摘要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还可以对电子邮件是否携带透明数据进行定义,是则按上述方式进行处理,否则直接进行投递。
将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则直接以普通邮件投递。
判断接收的电子邮件中是否隐藏有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是,则基于透明算法策略和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生成提取码,以提取存储的对应的透明数据。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基于电子邮件的透明数据传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件终端、收件终端、邮件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所述发件终端根据应用服务器的下发的透明算法策略将电子邮件中的目标内容生成透明数据和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并将生成的透明数据发送至应用服务器进行存储,所述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隐藏于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内,所述发件终端具有对应用服务器中存储的透明数据的管理权限,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则依次通过应用服务器和邮件服务器将电子邮件直接投递至收件终端,所述收件终端判断电子邮件中是否隐藏有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是则基于透明算法策略和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生成提取码,以提取应用服务器中存储的对应的透明数据;
所述发件终端还用于定义电子邮件是否进行透明传输,未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依次通过应用服务器和邮件服务器将电子邮件直接投递至收件终端;
所述邮件服务器包括普通邮件服务器和专有邮件服务器,所述专有邮件服务器用于从应用服务器接收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并将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转发至普通邮件服务器,所述普通邮件服务器用于从应用服务器接收未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并将未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和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投递至收件终端;
所述管理权限包括查询、只读、编辑、删除、撤消和销毁,所述管理权限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或基于位运算的BCD码来处理不同的权限控制;
上述基于电子邮件的透明数据传输的系统,采用基于电子邮件的透明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发件终端根据下发的透明算法策略将电子邮件中的目标内容生成透明数据和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并将生成的透明数据进行存储,所述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隐藏于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内;
将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直接以普通邮件投递;
判断接收的电子邮件中是否隐藏有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是,则基于透明算法策略和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生成提取码,以提取存储的对应的透明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子邮件的透明数据传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算法策略包括可存在扩展协议、图片签名、正文特定摘要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子邮件的透明数据传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件终端包括第一实时更新处理模块、透明数据生成模块和第一电子邮件发送模块;
所述第一实时更新处理模块用于对应用服务器中存储的透明数据进行管理,并接收应用服务器下发的透明算法策略;
所述透明数据生成模块用于通过第一实时更新处理模块接收应用服务器的下发的透明算法策略,并根据所述透明算法策略将电子邮件中的目标内容生成透明数据和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
所述第一电子邮件发送模块用于将生成的透明数据发送至应用服务器进行存储,并将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隐藏于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内,且将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发送至应用服务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子邮件的透明数据传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服务器包括第一电子邮件接收模块、电子邮件代理网关、数据中心、透明数据存储模块、第二实时更新处理模块、透明算法策略中心和第二电子邮件发送模块;
所述第一电子邮件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件终端发出的透明数据和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
所述电子邮件代理网关用于实现第一电子邮件接收模块、数据中心、第二电子邮件发送模块和邮件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互;
所述数据中心用于存储透明数据;
所述透明数据存储模块用于访问数据中心存储的透明数据;
所述第二实时更新处理模块用于对应数据中心内存储的透明数据进行管理;
所述透明算法策略中心用于设定透明算法策略,并在检测到透明数据被创建或更新后下发透明算法策略;
所述第二电子邮件发送模块用于将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发送至收件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子邮件的透明数据传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件终端包括第二电子邮件接收模块和透明数据提取模块;
所述第二电子邮件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携带透明数据的电子邮件中的非目标内容,并判断电子邮件中是否隐藏有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是,则所述透明数据提取模块基于透明算法策略和透明数据的唯一标识生成提取码,以提取应用服务器中存储的对应的透明数据。
6.一种基于电子邮件的透明数据传输的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于电子邮件的透明数据传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算法策略包括可存在扩展协议、图片签名、正文特定摘要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CN202011165760.XA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基于电子邮件的透明数据传输系统与方法 Active CN1122609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5760.XA CN112260939B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基于电子邮件的透明数据传输系统与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5760.XA CN112260939B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基于电子邮件的透明数据传输系统与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60939A CN112260939A (zh) 2021-01-22
CN112260939B true CN112260939B (zh) 2023-10-20

Family

ID=74262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65760.XA Active CN112260939B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基于电子邮件的透明数据传输系统与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6093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9136A (zh) * 2013-06-05 2014-12-17 北京国信冠群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邮件在流转过程中附件实时更新的系统及方法
CN105743884A (zh) * 2016-01-22 2016-07-06 广东信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件隐藏方法和系统
CN111970307A (zh) * 2020-06-30 2020-11-20 冠群信息技术(南京)有限公司 透明数据传输系统、发件终端、服务器、收件终端与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47839B2 (en) * 2013-08-10 2017-05-09 Jim Lucas Password generation and retrieval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9136A (zh) * 2013-06-05 2014-12-17 北京国信冠群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邮件在流转过程中附件实时更新的系统及方法
CN105743884A (zh) * 2016-01-22 2016-07-06 广东信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件隐藏方法和系统
CN111970307A (zh) * 2020-06-30 2020-11-20 冠群信息技术(南京)有限公司 透明数据传输系统、发件终端、服务器、收件终端与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60939A (zh) 2021-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82451B2 (en) Data access control
US20080098237A1 (en) Secure e-mail services system and methods implementing inversion of security control
US7246378B1 (en) Controlling and tracking access to disseminated information
US6976165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e storage, transfer and retrieval of content addressable information
US741248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cking receipt of electronic message
US20060031352A1 (en) Tamper-proof electronic messaging
US20130067004A1 (en) Electronic Message System with Federation of Trusted Senders
JP2008109381A (ja) 電子メール送受信システム
WO2002017578A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cure e-mail
JP2008217815A (ja) ルーティング制御機構を有する特権通信システム
US11297024B1 (en) Chat-bas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ata loss prevention
WO2005109795A1 (en) Tamper-proof electronic messaging
JP2008109380A (ja) 電子メール送受信システム
US9275242B1 (en) Security system for cloud-based emails
US742451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ferring the delivery of an e-mail
US20240169266A1 (en) Creating a machine learning policy based on express indicators
JP5246814B2 (ja) メール誤配信防止装置、メール誤配信防止方法及びメール誤配信防止プログラム
CN111970307B (zh) 透明数据传输系统、发件终端、服务器、收件终端与方法
CN104394064A (zh) 一种新型电子邮件在传递过程中限制转发的方法与系统
CN112260939B (zh) 一种基于电子邮件的透明数据传输系统与方法
US20020059525A1 (en) Authenticating the contents of e-documents
WO2014203296A1 (ja) 情報処理装置、電子メール閲覧制限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US2006016162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rifying and archiving electronic messages
US9130777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using a vault server in conjunction with a client-side restricted-execution vault-mail environment
CN110493119A (zh) 一种电子邮件在传递过程中限制转发的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