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59991A - 一种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59991A
CN112259991A CN202011016103.9A CN202011016103A CN112259991A CN 112259991 A CN112259991 A CN 112259991A CN 202011016103 A CN202011016103 A CN 202011016103A CN 112259991 A CN112259991 A CN 1122599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insulating body
connector
insertion hole
middle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161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国锋
霍柱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1610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599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599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599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连接器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设置有第一端面;第二绝缘本体,设置有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贴合于所述第一端面;若干第一端子,所述若干第一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若干第二端子,所述若干第二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两块中夹片,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面,两个所述中夹片均与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错位设置。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使得中夹片与绝缘本体上的端子之间的距离较大,大大降低了在电弧起火时造成绝缘本体碳化从而造成连接器短路的几率。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连接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一般指电连接器,指的是将一个回路上的两个导体桥接起来,使得电流或者讯号可以从一个导体流向另一个导体的导体设备。其中,USB type C母座连接器就是常见的连接器,USB type C母座连接器常在两绝缘本体间添加一片用于接地的金属插片,金属插片不仅可以接地,还可以提高连接器的整体强度。
但是,本发明的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在USB type C母座连接器带电插拔过程中,绝缘本体上的端子之间接触不稳定,会存在电弧起火的现象,由于一金属插片完整贴合在两绝缘壳体之间,与绝缘本体上的端子距离较短,易造成绝缘本体碳化从而造成USB type C母座连接器短路,非常不安全。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克服了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设置有第一端面;第二绝缘本体,设置有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贴合于所述第一端面;若干第一端子,所述若干第一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若干第二端子,所述若干第二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两块中夹片,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面,两块所述中夹片均与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错位设置。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若干第一端子和若干第二端子中至少包括一个电源端子;两块所述中夹片与一所述电源端子错位设置。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两块中夹片位于所述第一端面两相对的侧边。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中夹片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以及固定板,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杆贴合于所述第一端面,并且部分伸出所述第一绝缘本体。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延伸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置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一端面设置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二端面朝所述第一端面延伸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穿过一所述中夹片的第一插孔插入所述第二插孔。所述固定板设置有第三插孔;所述第二端面设置有第四插孔;所述第一端面朝所述第二端面延伸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穿过一所述中夹片的第三插孔插入所述第四插孔。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二端面设置有第五插孔;所述第一端面朝所述第二端面延伸有第三固定柱,所述第三固定柱穿过另一所述中夹片的第一插孔插入第五插孔;所述第一端面设置有第六插孔;所述第二端面朝所述第一端面延伸有第四固定柱,所述第四固定柱穿过另一所述中夹片的第三插孔插入第六插孔。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端面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二端面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卡接于所述卡槽内。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中夹片与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的距离均大于0.55毫米。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连接器包括绝缘座,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以及第二绝缘本体均嵌入所述绝缘座内。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套设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以及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并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以及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固定。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若干第一端子设置于第一绝缘本体,若干第二端子设置于第二绝缘本体,两块中夹片间隔设置于第一绝缘本体的第一端面上,并且两块中夹片均与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错位设置,之后第二绝缘本体的第二端面贴合于第一绝缘本体的第一端面,由于中夹片与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错位设置,使得中夹片与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可大大降低在电弧起火时造成第一绝缘本体和第二绝缘本体碳化从而造成连接器短路的几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连接器部分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连接器第二绝缘本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0、第一绝缘本体;11、第一端面;111、第二插孔;112、第六插孔;113、第二固定柱;114、第三固定柱;115、卡槽;20、第二绝缘本体;21、第二端面;211、第四插孔;212、第五插孔;213、第一固定柱;214、第四固定柱;215、卡块;30、两块中夹片;31、第一连接杆;311、固定块;3111、第一插孔;32、第二连接杆;33、固定板;331、第三插孔;40、第一端子;50、第二端子;60、绝缘座;70、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连接器01包括:第一绝缘本体10、第二绝缘本体20、两块中夹片30、若干第一端子40、若干第二端子50、绝缘座60、外壳70。若干第一端子40设置于第一绝缘本体10,若干第二端子50设置于第二绝缘本体20,第一绝缘本体10和第二绝缘本体20贴合,两块中夹片30夹持于第一绝缘本体10和第二绝缘本体20之间,第一绝缘本体10和第二绝缘本体20均嵌入绝缘座60,最后将外壳70套设与第一绝缘本体10以及第二绝缘本体20,并与第一绝缘本体10以及第二绝缘本体20固定。其中,两块中夹片30呈间隔设置,并且与第一端子40以及第二端子50错位设置使得中夹片30与第一端子40和第二端子50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可避免因电弧起火而造成第一绝缘本体10和第二绝缘本体20碳化。
具体的,对于上述两块中夹片30,。如图2所示,每一中夹片30包括第一连接杆31、第二连接杆32以及固定板33,所述第一连接杆31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板33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杆32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板33的另一端,当第一绝缘本体10和第二绝缘本体20贴合时,第一连接杆31、第二连接杆32以及固定板33均受第一绝缘本体10和第二绝缘本体20夹持,而第二连接杆32部分伸出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0。其中,中夹片30不仅可以接地,还可以提高连接器01的整体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31远离固定板33的另一端延伸有固定块311,固定块311设置有第一插孔3111,此外,固定板33设置有第三插孔331,第一插孔3111以及第三插孔331均用于供第一绝缘本体10和第二绝缘本体20固定,实现中夹片30更加牢固地固定于第一绝缘本体10和第二绝缘本体20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夹片30与第一端子40和第二端子50之间的距离均大于0.55毫米,大大避免在电弧起火时造成第一绝缘本体10以及第二绝缘本体20碳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块中夹片30位于第一绝缘本体10两相对的侧边,使得中夹片30与第一端子40以及第二端子50之间保持最大距离,提高连接器01插拔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中夹片30不限于上述结构,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只要中夹片30满足不仅可以用于接地,而且还与第一端子40和第二端子50之间存在较大距离即可。
对于上述第一绝缘本体10和第二绝缘本体20,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绝缘本体10设置有第一端面11,第一端面11设置有第二插孔111、第六插孔112、卡槽115以及朝第二端面21延伸有第二固定柱113和第三固定柱114。
第二绝缘本体20设置有第二端面21,第二端面21设置有第四插孔211、第五插孔212、卡块215以及朝第一端面11延伸有第一固定柱213和第四固定柱214。其中,第二端面21贴合于第一端面11,并且第一固定柱213穿过一中夹片的第一插孔3111插入一第二插孔111,实现将一中夹片30的第一连接杆31固定在第一端面11;第二固定柱113穿过一中夹片30的第三插孔331插入第四插孔211,实现将一中夹片30的固定板33固定在第一端面11上,最终实现将一中夹片30固定在第一端面11上。此外,第三固定柱114穿过另一中夹片30的第一插孔3111插入第五插孔212,实现将另一中夹片30的第一连接杆31固定在第一端面11;第四固定柱214穿过另一中夹片30的第三插孔331插入第六插孔112,实现将另一中夹片30的固定板33固定在第一端面11上,最终实现将另一中夹片30固定在第一端面11上。卡块215卡接于卡槽115内,实现第一绝缘本体10与第二绝缘本体20的固定。
对于上述若干第一端子40和若干第二端子50,如图1和图2所示,若干第一端子40设置于第一绝缘本体10,若干第二端子50设置于第二绝缘本体20,若干第一端子40和若干第二端子50中至少包括一个电源端子(未标示),两块中夹片30具体与电源端子错位设置。其中,接地的中夹片30与一电源端子错位设置,两者之间形成较大的距离,可避免连接器01短路以及连接器01在插拔过程因电弧起火造成第一绝缘本体10和第二绝缘本体20碳化。
对于上述绝缘座60和外壳70,如图1所示,第一绝缘本体10以及第二绝缘本体20均嵌入绝缘座60内,外壳70套设于第一绝缘本体10以及第二绝缘本体20,并与第一绝缘本体10以及第二绝缘本体20固定。绝缘座60连接第一绝缘本体10和第二绝缘本体20可防止漏电,外壳70可对连接器01起到保护作用。其中,外壳70与第一绝缘本体10和第二绝缘本体20的固定方式可为螺接、焊接等等。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若干第一端子40设置于第一绝缘本体10,若干第二端子50设置于第二绝缘本体20,两块中夹片30间隔设置于第一绝缘本体10的第一端面11上,并且两块中夹片30均与第一端子40和第二端子50错位设置,之后第二绝缘本体20的第二端面21贴合于第一绝缘本体10的第一端面11,由于中夹片30与第一端子40以及第二端子50错位设置,使得中夹片30与第一端子40以及第二端子50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可大大降低在电弧起火时造成第一绝缘本体10和第二绝缘本体20碳化从而造成连接器01短路的几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绝缘本体,设置有第一端面;
第二绝缘本体,设置有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贴合于所述第一端面;
若干第一端子,所述若干第一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
若干第二端子,所述若干第二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
两块中夹片,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面,并且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和第二绝缘本体夹持所述两块中夹片,其中,所述两块中夹片均与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错位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若干第一端子和若干第二端子中至少包括一个电源端子;
两块所述中夹片与一所述电源端子错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中夹片位于所述第一端面两相对的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夹片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以及固定板,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杆贴合于所述第一端面,并且部分伸出所述第一绝缘本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延伸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置有第一插孔;
所述第一端面设置有第二插孔;
所述第二端面朝所述第一端面延伸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穿过一所述中夹片的第一插孔插入所述第二插孔。
所述固定板设置有第三插孔;
所述第二端面设置有第四插孔;
所述第一端面朝所述第二端面延伸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穿过一所述中夹片的第三插孔插入所述第四插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端面设置有第五插孔;
所述第一端面朝所述第二端面延伸有第三固定柱,所述第三固定柱穿过另一所述中夹片的第一插孔插入第五插孔;
所述第一端面设置有第六插孔;
所述第二端面朝所述第一端面延伸有第四固定柱,所述第四固定柱穿过另一所述中夹片的第三插孔插入第六插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面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二端面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卡接于所述卡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夹片与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的距离均大于0.55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座,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以及第二绝缘本体均嵌入所述绝缘座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套设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以及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并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以及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固定。
CN202011016103.9A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连接器 Pending CN1122599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16103.9A CN112259991A (zh)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16103.9A CN112259991A (zh)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59991A true CN112259991A (zh) 2021-01-22

Family

ID=74231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16103.9A Pending CN112259991A (zh)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5999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59911B2 (en) Plug connector module providing ground connection through a module holding frame
CN201274361Y (zh) 一种电连接器接触对轴向弹性施力连接的装置
US10965073B1 (en) Multidirectional socket structure
CN110556651B (zh) 一种可浮动双通道的电连接器
CN213484047U (zh) 一种连接器
US3001168A (en) Wiring device
CN110098518B (zh) 一种稳定型母端子及其应用的稳定型公母对插电连接器
CN112259991A (zh) 一种连接器
CN212991386U (zh) 一种自短路连接器以及对应的连接器组件和插接端子
CN213753168U (zh) 一种母排连接器
US4466678A (en) Mount for high-amp miniature relay on a printed-circuit board
CN216698808U (zh) 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20066147U (zh) 一种大电流电源连接器
CN109119780B (zh) 一种导电接触结构及电连接器
CN107437674B (zh) 电连接器
CN206211160U (zh) 插头电连接器、插座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212626146U (zh) 连接器
CN218300341U (zh) 线缆用连接器
CN218770179U (zh) 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
CN209981654U (zh) 大电流高电压连接器
CN217545118U (zh) 一种大电流连接器
CN210779108U (zh) 一种插座连接器
CN215989335U (zh) 一种连接器
CN216598089U (zh) 一种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17691743U (zh) 一种rj插头连接器及其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