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58372A -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58372A
CN112258372A CN202011291319.6A CN202011291319A CN112258372A CN 112258372 A CN112258372 A CN 112258372A CN 202011291319 A CN202011291319 A CN 202011291319A CN 112258372 A CN112258372 A CN 1122583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ent
sensing data
data
internet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9131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练兵
余大勇
朱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Dahengq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Dahengq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Dahengq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Dahengq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9131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583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58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583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50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 G06V20/52Surveillance or monitoring of activities, e.g. for recognising suspicious objects
    • G06V20/54Surveillance or monitoring of activities, e.g. for recognising suspicious objects of traffic, e.g. cars on the road, trains or boat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17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identifying vehicle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40/00IoT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G16Y40/10Detection; Monitor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201/08Detecting or categorising vehicl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物联网设备采集的第一传感数据;根据所述第一传感数据,判断是否触发预设事件;在判定触发所述预设事件时,确定与所述第一物联网设备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物联网设备;获取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物联网设备采集的第二传感数据;根据所述第一传感数据和所述第二传感数据,生成事件属性信息;采用所述事件属性信息,在预置的事件地图中进行事件标记。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充分利用关联的传感数据确定事件属性信息,提高数据利用率,并通过在事件地图上对预设事件进行事件标记,更好地展示预设事件。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数据的发展与应用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数据开放共享不足、应用领域不广、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无序滥用现象严重等。
在智慧城市构建中,大数据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以往的智慧城市构建的经验,由于缺少统一的开发管理平台,只能独立构建各个城市应用,从而导致各个城市应用之间存在数据壁垒、应用壁垒问题,形成大量信息孤岛,无法发挥大数据的作用和价值。因而,亟待探索出能够推广使用的统一云平台,用以破除各城市应用之间的条块分割、消除信息鸿沟,实现大数据的量质融合。
在构建统一云平台的过程中,为管理设备及设备数据建立了区域物联网平台,在区域物联网平台中,物联网设备所生成了大量的物联网设备数据,但是,独立的数据并不能发挥大数据的作用和价值,导致数据的利用率低,无法准确得到数据相关事件的属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以便提供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包括: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应用于物联网平台,包括:
获取第一物联网设备采集的第一传感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传感数据,判断是否触发预设事件;
在判定触发所述预设事件时,确定与所述第一物联网设备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物联网设备;
获取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物联网设备采集的第二传感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传感数据和所述第二传感数据,生成事件属性信息;
采用所述事件属性信息,在预置的事件地图中进行事件标记。
可选地,所述事件属性信息包括事件等级信息,还包括:
在所述事件等级信息大于预设等级信息时,生成一告警消息,并在所述事件地图中对所述告警消息进行展示。
可选地,所述事件属性信息包括事件关联信息,还包括:
在预置的通讯数据库中,查找所述事件关联信息对应的通讯信息,并在所述事件地图中对所述通讯信息进行展示。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传感数据,判断是否触发预设事件,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传感数据中是否存在指定特征数据;
在所述第一传感数据中存在指定特征数据时,判定触发预设事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感数据和所述第二传感数据为图像数据。
可选地,所述预设事件为针对交通事故的事件。
可选地,所述事件属性信息还包括以下任一项或多项:
事件位置、事件类型、事件时间。
一种数据处理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传感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物联网设备采集的第一传感数据;
预设事件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传感数据,判断是否触发预设事件;
第二物联网设备确定模块,用于在判定触发所述预设事件时,确定与所述第一物联网设备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物联网设备;
第二传感数据确定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物联网设备采集的第二传感数据;
事件属性信息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传感数据和所述第二传感数据,生成事件属性信息;
事件标记模块,用于采用所述事件属性信息,在预置的事件地图中进行事件标记。
一种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处理的方法。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处理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第一物联网设备采集的第一传感数据,根据所述第一传感数据,判断是否触发预设事件,在判定触发所述预设事件时,确定与所述第一物联网设备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物联网设备,获取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物联网设备采集的第二传感数据,根据所述第一传感数据和所述第二传感数据,生成事件属性信息,采用所述事件属性信息,在预置的事件地图中进行事件标记,实现了充分利用关联的传感数据确定事件属性信息,提高数据利用率,并通过在事件地图上对预设事件进行事件标记,更好地展示预设事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平台的整体架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通过搭建标准统一、入口统一、采集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数据统一的跨域多维大数据公共服务云平台,建立城市级统一数据标准,打破数据壁垒,汇聚区域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与系统数据资源,承载智慧城市所有业务系统,并通过数据开放共享、平台能力开放、打造智慧城市生态。
跨域多维大数据公共服务云平台的建设目标,是通过引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先进技术建设一个智慧城市的各类主体、各级业务协同机构和各领域的智慧应用形成一个开放、互联、智能的智慧城市生态体系,促进城市管理、社会民生、资源环境、经济产业各领域的数据共享,提升行政效率、城市治理能力、居民生活品质,促进行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商业模式,并向实现跨域多维大数据公共服务云平台的推广应用。
跨域多维大数据公共服务云平台主要涉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IT信息技术:
1、云计算技术:云计算主要由弹性计算、网络、存储、数据库、安全、中间件六大核心组件构成,提供弹性、快速、稳定、安全的资源及算力服务。
2、大数据技术:以数据构建与管理为核心,通过数据计算、数据开发、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相关组件,提供数据打通、数据整合、数据治理、数据共享等能力。
3、物联网技术:物联网平台提供了一站式的设备接入、设备管理、监控运维、安全保障等服务,作为时空物联引擎的重要组成,可提供物联基础能力支撑,满足未来新型智慧城市智能治理的需要。
4、人工智能技术:以AI算法开发平台为核心,通过视觉AI、文本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平台、地图服务等相关组件,提供一系列智能化服务。
如图1所示,云平台中部署有互联网引擎、时空物联引擎、跨域多维大数据引擎、区域物联传感系统、融合业务共享中心与融合数据创新中心、区域应用门户、安全运维系统、开放运营系统、其他结构。
以下对云平台的各个部分进行具体说明:
(一)时空物联引擎
时空物联引擎由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Geo-Information system,GIS)、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以及区域物联网平台构成,用于将空间数据与三维模型应用于区域物联网。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可以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
建筑信息模型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并且建立的模型随着项目进展处于不断深化和变化中。
区域物联网平台提供物联基础能力支撑,能够满足城市未来治理的需要。区域物联网平台包括感知设备管理中心、感知数据开放中心、区域事件运营中心,通过对设备与设备数据的管理,利用大量设备数据构建区域事件,通过对这些区域事件进行分析处理,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信息。
(二)互联网引擎
互联网引擎中部署有云效(DevOps)以及分布式中间件,用于实现对数据的高效资源共享、高效功能共享。
其中,DevOps为Development和Operations的组合词,是一组过程、方法与系统的统称,用于促进应用程序/软件工程的开发、技术运营和质量保障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与整合。
分布式中间件是介于应用系统和系统软件之间的一类软件,使用系统软件所提供的基础服务或功能,衔接网络上应用系统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的应用,能够达到资源共享、功能共享的目的。
(三)跨域多维大数据引擎
跨域多维大数据引擎部署有统一数据管理平台以及大数据引擎,用于实现对跨域数据的统一化管理。
(四)区域物联传感系统
区域物联传感系统由压力传感设备、湿度传感设备、摄像传感设备、光源传传感设备、红外传感设备、温度传感设备等传感设备构成。
(五)融合业务共享中心与融合数据创新中心
开放服务网关中部署有融合业务共享中心与融合数据创新中心。融合业务共享中心可以按业务分类将各区域数据进行融合后创建不同的数据共享中心,例如:个人信息中心、信用信息中心、法人信息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旅游服务中心、综合治理服务中心、时空服务中心等共享中心,物联网服务中心。
融合数据创新中心通过数据融合体系和AI算法体系实现对融合数据的实现创新应用,其中,AI算法体系由大规模视觉计算平台、全时全域交通感知引擎、渐进式视频搜索引擎组成。
融合业务共享中心与融合数据创新中心将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后可以通过区域应用门户呈现处理后的数据。
(六)区域应用门户
在区域应用门户中,主要分为生态环保、全域旅游、物业城市、企业智能服务、电子围栏、智慧社区、国际人才岛、区域经济大脑、跨境电商、跨域鉴权、电子围栏等板块。当用户通过区域应用门户进入各板块时,能够获取经处理后的数据所组成的各板块对应的资讯信息。
(七)安全运维系统
安全运维系统包括网络与安全保障、多云管理、区域云统一管理、平台接口等,用于保障整个云平台的安全运行。
(八)开放运营系统
开放运营系统包括统一入口、能力开放、运营平台等,用于建立数据的统一入口,接入各区域数据。
(九)其他结构
通过超算集群、区域云计算平台、openstack fiware集群(一个开源的云计算管理平台项目,是一系列软件开源项目的组合),对数据进行处理。
参照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第一物联网设备采集的第一传感数据;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感数据为图像数据。
物联网平台可以与多个物联网设备连接,物联网设备可以是温度传感设备、压力传感设备、摄像头等设备。
在交通监控管理中,可以通过将路侧的测速,测距等实时监控设备作为物联网设备,将这些设备与物联网平台连接后,可以采集相应的数据,从而可以根据这些数据确定交通情况,以便协助相关人员进行交通调度管理。
为了确定某区域的交通情况,可以在该区域的物联网设备中随机确定第一物联网设备,该物联网设备采集有关于该区域的第一传感数据,进而物联网平台可以获取该物联网设备的第一传感数据。
例如,将路侧设置摄像头等设备作为物联网设备,从而可以选择通过摄像头等设备采集该设备对应监控区域的图像数据。
步骤202,根据所述第一传感数据,判断是否触发预设事件;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预设事件为针对交通事故的事件。
在获取第一传感数据后,第一传感数据中包括第一物联网设备对应监控区域的交通情况,如车流量信息,路面停车信息、撞车信息,车辆不规范行驶信息等,进而可以通过第一传感数据确定判断是否触发预设事件,其中,预设事件可以是针对交通事故的事件,交通事故可以包括撞车事故。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传感数据,判断是否触发预设事件,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传感数据中是否存在指定特征数据;在所述第一传感数据中存在指定特征数据时,判定触发预设事件。
在实际应用中,当第一传感数据是图像数据时,指定特征数据可以是撞车的图像特征或者包含撞车信息,从而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判断是否触发预设事件:
在获取第一传感数据后,可以对第一传感数据进行检测,可以检测第一传感数据是否存在指定特征数据,当第一传感数据中存在指定特征时,可以判定第一物联网设备采集区域已经触发了预设事件。
例如,针对路侧的某一摄像头设备,在可以其采集路面车辆图像数据后,通过物联网平台获取该图像数据,并对图像中的车辆进行识别,通过对车辆进一步检测,可以确定图像中是否存在撞车的图像特征,当图像数据中可以检测到撞车图像特征时,则可以确定该摄像头所监控的区域中发生了撞车交通事件。
步骤203,在判定触发所述预设事件时,确定与所述第一物联网设备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物联网设备;
在对第一传感数据判断是否存在预设事件后,针对判定第一传感数据存在预设事件的情况,可以从除第一物联网设备以外的其他物联网设备中,确定与第一物联网设备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物联网设备。
例如:第一物联网设备为区域A的摄像头,当区域A中出现车辆碰撞,通过第一物联网设备采集的图像数据中可以检测到触发预设事件,此时,可以从区域A中其他摄像头和/或与区域A相邻区域的摄像头和/或预设范围内的区域的摄像头中,确定一个或多个摄像头作为第一物联网关联的第二物联网设备,其中,该第二物联网设备可以是能检测相同预设事件的其他物联网设备。
步骤204,获取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物联网设备采集的第二传感数据;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感数据为图像数据。
在确定第二物联网设备后,可以获取该第二物联网设备所采集的第二传感数据,如通过确定的其他摄像头或设备采集的图像数据,其中,所述图像数据中可以包含第一传感数据的预设事件。
步骤205,根据所述第一传感数据和所述第二传感数据,生成事件属性信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事件属性信息还包括以下任一项或多项:
事件位置、事件类型、事件时间。
在获取第二传感数据后,可以根据第一传感数据和第二传感数据,生成针对预设事件的事件属性信息,其中,事件属性信息可以包括事件位置、事件类型、事件时间、以及事件等级信息、事件关联信息中一项或多项。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事件属性信息包括事件等级信息,还包括:
在所述事件等级信息大于预设等级信息时,生成一告警消息,并在所述事件地图中对所述告警消息进行展示。
在实际应用中,当事件属性信息中包括事件等级信息时,可以在该事件等级新型大于预设等级信息时,生成一告警消息,并可以在事件地图中将该告警消息进行展示,以便提醒物联网平台相关人员及时处理该事件。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事件属性信息包括事件关联信息,还包括:
在预置的通讯数据库中,查找所述事件关联信息对应的通讯信息,并在所述事件地图中对所述通讯信息进行展示。
在一示例中,所述事件关联信息可以是车牌号码。
在实际应用中,当事件属性信息中包括事件关联信息时,如车牌号码,在预置的通信数据库中,查找事件关联信息对应的通讯录,如发生撞车事件的车主号码,并在事件地图中展示通讯信息,可以在发生撞车时,通过与车主联系,确定车辆内人员安全情况,以及及时安排相关人员处理撞车事件。
步骤206,采用所述事件属性信息,在预置的事件地图中进行事件标记。
在生成事件属性信息时,可以采用事件属性信息在预置事件地图中,对该预设事件进行事件标记,进而相关人员通过物联网平台可以查看物联网感设备监控区域的交通状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第一物联网设备采集的第一传感数据,根据所述第一传感数据,判断是否触发预设事件,在判定触发所述预设事件时,确定与所述第一物联网设备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物联网设备,获取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物联网设备采集的第二传感数据,根据所述第一传感数据和所述第二传感数据,生成事件属性信息,采用所述事件属性信息,在预置的事件地图中进行事件标记,实现了充分利用关联的传感数据确定事件属性信息,提高数据利用率,并通过在事件地图上对预设事件进行事件标记,更好地展示预设事件。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参照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第一传感数据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第一物联网设备采集的第一传感数据;
预设事件判断模块3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传感数据,判断是否触发预设事件;
第二物联网设备确定模块303,用于在判定触发所述预设事件时,确定与所述第一物联网设备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物联网设备;
第二传感数据确定模块304,用于获取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物联网设备采集的第二传感数据;
事件属性信息生成模块305,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传感数据和所述第二传感数据,生成事件属性信息;
事件标记模块306,用于采用所述事件属性信息,在预置的事件地图中进行事件标记。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感数据和所述第二传感数据为图像数据。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预设事件为针对交通事故的事件。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事件属性信息还包括以下任一项或多项:
事件位置、事件类型、事件时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事件属性信息包括事件等级信息,所述装置还包括:
告警消息展示模块,用于在所述事件等级信息大于预设等级信息时,生成一告警消息,并在所述事件地图中对所述告警消息进行展示。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事件属性信息包括事件关联信息,所述装置还包括:
通讯信息展示模块,用于在预置的通讯数据库中,查找所述事件关联信息对应的通讯信息,并在所述事件地图中对所述通讯信息进行展示。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预设事件判断模块302可以包括:
指定特征数据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传感数据中是否存在指定特征数据;
预设事件触发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传感数据中存在指定特征数据时,判定触发预设事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第一物联网设备采集的第一传感数据,根据所述第一传感数据,判断是否触发预设事件,在判定触发所述预设事件时,确定与所述第一物联网设备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物联网设备,获取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物联网设备采集的第二传感数据,根据所述第一传感数据和所述第二传感数据,生成事件属性信息,采用所述事件属性信息,在预置的事件地图中进行事件标记,实现了充分利用关联的传感数据确定事件属性信息,提高数据利用率,并通过在事件地图上对预设事件进行事件标记,更好地展示预设事件。
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可以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数据处理的方法。
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数据处理的方法的步骤。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所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物联网平台,包括:
获取第一物联网设备采集的第一传感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传感数据,判断是否触发预设事件;
在判定触发所述预设事件时,确定与所述第一物联网设备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物联网设备;
获取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物联网设备采集的第二传感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传感数据和所述第二传感数据,生成事件属性信息;
采用所述事件属性信息,在预置的事件地图中进行事件标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事件属性信息包括事件等级信息,还包括:
在所述事件等级信息大于预设等级信息时,生成一告警消息,并在所述事件地图中对所述告警消息进行展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事件属性信息包括事件关联信息,还包括:
在预置的通讯数据库中,查找所述事件关联信息对应的通讯信息,并在所述事件地图中对所述通讯信息进行展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传感数据,判断是否触发预设事件,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传感数据中是否存在指定特征数据;
在所述第一传感数据中存在指定特征数据时,判定触发预设事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数据和所述第二传感数据为图像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事件为针对交通事故的事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事件属性信息还包括以下任一项或多项:
事件位置、事件类型、事件时间。
8.一种数据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传感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物联网设备采集的第一传感数据;
预设事件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传感数据,判断是否触发预设事件;
第二物联网设备确定模块,用于在判定触发所述预设事件时,确定与所述第一物联网设备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物联网设备;
第二传感数据确定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物联网设备采集的第二传感数据;
事件属性信息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传感数据和所述第二传感数据,生成事件属性信息;
事件标记模块,用于采用所述事件属性信息,在预置的事件地图中进行事件标记。
9.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的方法。
CN202011291319.6A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22583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91319.6A CN112258372A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91319.6A CN112258372A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58372A true CN112258372A (zh) 2021-01-22

Family

ID=74266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91319.6A Pending CN112258372A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5837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49059A (zh) * 2021-06-29 2021-09-28 软通智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事件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20392A (zh) * 2017-03-23 2017-07-04 陈树铭 智慧交通大数据方法及系统
CN109905449A (zh) * 2017-12-11 2019-06-18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网络化的声光联动监测系统及方法
KR102016661B1 (ko) * 2018-11-13 2019-08-30 한전케이디엔 주식회사 스마트 시티 서비스 및 통합 플랫폼 제공 시스템
CN110895881A (zh) * 2019-12-17 2020-03-20 成都通甲优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交通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20392A (zh) * 2017-03-23 2017-07-04 陈树铭 智慧交通大数据方法及系统
CN109905449A (zh) * 2017-12-11 2019-06-18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网络化的声光联动监测系统及方法
KR102016661B1 (ko) * 2018-11-13 2019-08-30 한전케이디엔 주식회사 스마트 시티 서비스 및 통합 플랫폼 제공 시스템
CN110895881A (zh) * 2019-12-17 2020-03-20 成都通甲优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交通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49059A (zh) * 2021-06-29 2021-09-28 软通智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事件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u et al. Parallel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building smart cities
US11392733B2 (en) Multi-dimensional event model generation
CN112447041B (zh) 识别车辆的营运行为的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CN110060484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公路客运违章实时预警系统及方法
Pauer Development potentials and strategic objectives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improving road safety
Miah et al. A cloud-based DSS model for driver safety and monitoring on Australian roads
CN111539864A (zh) 一种基于lbs大数据的踩踏事件的情报分析方法和装置
CN112233428B (zh) 车流量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Longhi et al. Car telematics big data analytics for insurance and innovative mobility services
CN112382122B (zh) 一种交通信息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1651664B (zh) 基于事故位置点的事故车辆定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Zhu et al. Optimization approach to depot location in car sharing systems with big data
CN112258372A (zh)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You et al. PANDA: predicting road risks after natural disasters leveraging heterogeneous urban data
Ali et al. Future connected vehicle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spatio-temporal computing
CN111696347B (zh) 一种自动化分析交通事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2468696A (zh)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2256809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383435B (zh) 一种故障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Bhattarai et al. Crash frequency prediction based on extreme value theory using roadside lidar-based vehicle trajectory data
CN112258371A (zh) 一种故障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5328982A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数字化治理与服务系统
CN110807078A (zh) 一种服务于民生规划的公民轨迹大数据服务平台
Rocca et al. Citizen security using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through open data
CN112257674B (zh) 一种视觉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