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50219A - 一种有助于水下沉水植物群落快速恢复的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助于水下沉水植物群落快速恢复的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50219A
CN112250219A CN202011137074.1A CN202011137074A CN112250219A CN 112250219 A CN112250219 A CN 112250219A CN 202011137074 A CN202011137074 A CN 202011137074A CN 112250219 A CN112250219 A CN 1122502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loating body
submerged plant
box
r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3707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椅光
尹和桂
张龙真
陈莹
杨雨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eyuan Ecolog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eyuan Ecolog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eyuan Ecolog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eyuan Ecolog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3707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502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50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502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7/00Aeration of stretches of wa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07Contaminated open waterways, rivers, lakes or pond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ydropon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助于水下沉水植物群落快速恢复的装置及方法,包括用于提供浮力的漂浮本体,所述漂浮本体底部设有用于将其进行定位的定位锚机构,所述漂浮本体一侧设有两个引导板,两个引导板呈八字形设置,两个引导板之间构建了清澈水域中的流动水域,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引导板嵌入水面以下,这样外界的漂浮物无法靠近流动水域,漂浮本体上设有用于将河底水抽起来的抽水机构,本发明针对现有需求进行设计,利用太阳能和水体冷源构建了旋转驱动件的动力源,无需外借电能,成本低,可以对水进行过滤和增氧处理,构建了一个无遮挡的流动水域,满足了动植物的生长繁殖需要,有助于促进沉水植物的生长,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有助于水下沉水植物群落快速恢复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有助于水下沉水植物群落快速恢复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沉水植被恢复是生态系统恢复的核心环节,也是实现浊水态向清水态转变的关键,这其中沉水植被的生态作用机制主要包括:(1)与藻类竞争可利用营养物质,降低藻类生物量;(2)增加颗粒物沉降,抑制沉积物再悬浮;(3)为浮游动物提供生长繁殖的场所,并为其躲避鱼类捕食创造条件;(4)通过根系向沉积物释放氧气,改善沉积物氧化还原电位,抑制沉积物磷的释放等等。生态系统修复的实践表明,只有在沉水植被恢复后清水系统才能稳定。国外大量研究发现,生物操纵后如果沉水植被没有恢复,系统也会恢复到浊水态,但植被一旦形成,由于生物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就会形成一个具有不同结构的清水系统。
为了便于沉水植物群落快速恢复,需要避免水表浮游杂质阻挡光线,影响水下植物的光合作用,针对这一问题,现在提供一种有助于水下沉水植物群落快速恢复的装置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水下沉水植物群落快速恢复的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助于水下沉水植物群落快速恢复的装置,包括用于提供浮力的漂浮本体,所述漂浮本体底部设有用于将其进行定位的定位锚机构,所述漂浮本体一侧设有两个引导板,两个引导板呈八字形设置,两个引导板之间构建了清澈水域中的流动水域,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引导板嵌入水面以下,这样外界的漂浮物无法靠近流动水域的,漂浮本体上设有用于将河底水抽起来的抽水机构,抽水机构的出水端设有用于对河水进行过滤的过滤机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抽水机构包括贯穿漂浮本体上下两端的提升筒,所述提升筒上端转动设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下端设有与提升筒同轴设置的提升轴,所述提升轴表面设有用于将水提起的提升叶片,所述提升筒右上侧设有用于排水的出水管,所述转动套连接有用于带动其转动的旋转驱动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设置在漂浮本体右上端的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底部与漂浮本体上端面滑动设置,所述过滤箱左侧与提升筒之间通过复位弹簧连接固定,位于引导板上方的过滤箱底部开设有漏水口,漏水口处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呈锥形结构,所述过滤网上设有一个呈竖直设置的立杆,所述转动套侧面设有一个对立杆产生撞击的推动块。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箱下端设有用于抵住漂浮本体的滚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驱动件包括转子,所述转子外侧设有固定轴承,所述固定轴承外圈通过定位杆与漂浮本体右上侧的支撑板连接固定,所述转子外侧设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转动套外侧的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转子上下两端面分别设有一个驱动杆,下侧的驱动杆靠近圆心位置,所述支撑板左侧面固定有一个加热箱,所述加热箱内部设有一个第二活塞块,所述第二活塞块右端设有第二活塞柱,第二活塞柱端部通过第二连杆与转子上侧的驱动杆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右下侧的漂浮本体上设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下端伸入水面以下,所述加热箱和冷却箱之间通过设置在支撑板内部的连通,所述冷却箱内部设有第一活塞块,所述第一活塞块右端连接第一活塞柱,第一活塞柱端部通过第一连杆与转子下端的驱动杆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箱采用容易吸热的金属材料制成。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箱表面涂有黑色表层。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却箱表面设有若干个用于散热的散热翅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针对现有需求进行设计,利用太阳能和水体冷源构建了旋转驱动件的动力源,无需外借电能,成本低,可以对水进行过滤和增氧处理,构建了一个无遮挡的流动水域,满足了动植物的生长繁殖需要,有助于促进沉水植物的生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中流动水域与漂浮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漂浮本体11、冷却箱12、第一活塞块13、第一连杆14、提升筒15、提升轴16、提升叶片17、复位弹簧18、引导板19、流动水域20、过滤箱21、过滤网22、出水管23、立杆24、推动块25、转动套26、转子27、驱动齿轮28、第二连杆29、定位杆31、支撑板32、第二活塞块33、加热箱34、通道3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有助于水下沉水植物群落快速恢复的装置,包括用于提供浮力的漂浮本体11,所述漂浮本体11底部设有用于将其进行定位的定位锚机构,所述漂浮本体11一侧设有两个引导板19,两个引导板19呈八字形设置,两个引导板19之间构建了清澈水域中的流动水域20,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引导板19嵌入水面以下,这样外界的漂浮物无法靠近流动水域20的,漂浮本体11上设有用于将河底水抽起来的抽水机构,抽水机构的出水端设有用于对河水进行过滤的过滤机构,通过过滤机构将抽出的河水进行过滤,从而去除河水表面的浮游杂质,然后将干净水排入流动水域20中,保持该水域的水面处于清澈,这样其下方的水层就可以接收到阳光,有助于其中的沉水植物群落的生长,并且这里的过滤机构和抽水机构的配合也可以将水面的杂质不断的剔除,抑制蓝藻等有害藻类的爆发;
所述抽水机构包括贯穿漂浮本体11上下两端的提升筒15,所述提升筒15上端转动设有转动套26,所述转动套26下端设有与提升筒15同轴设置的提升轴16,所述提升轴16表面设有用于将水提起的提升叶片17,所述提升筒15右上侧设有用于排水的出水管23,所述转动套26连接有用于带动其转动的旋转驱动件;
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设置在漂浮本体11右上端的过滤箱21,所述过滤箱21底部与漂浮本体11上端面滑动设置,所述过滤箱21左侧与提升筒15之间通过复位弹簧18连接固定,位于引导板19上方的过滤箱21底部开设有漏水口,漏水口处设有过滤网22,所述过滤网22呈锥形结构,所述过滤网22上设有一个呈竖直设置的立杆24,所述转动套26侧面设有一个对立杆24产生撞击的推动块25,在使用时,旋转驱动件带动转动套26转动,使得抽水机构工作,从而使得水进入过滤箱21中被过滤,干净的水会进入流动水域20中,不仅增加了该水域含氧量还保证了该水域的透光性,有效的促进了沉水植物群落的生长,也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殖,在转动套26转动时,其上端的推动块25会间歇性对立杆24产生推动力,再配合复位弹簧18的复位,从而使得过滤箱21左右往复震动,这样就辅助了过滤网22的过滤;
所述旋转驱动件包括转子27,所述转子27外侧设有固定轴承,所述固定轴承外圈通过定位杆31与漂浮本体11右上侧的支撑板32连接固定,所述转子27外侧设有驱动齿轮28,所述驱动齿轮28与转动套26外侧的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转子27上下两端面分别设有一个驱动杆,下侧的驱动杆靠近圆心位置,所述支撑板32左侧面固定有一个加热箱34,所述加热箱34内部设有一个第二活塞块33,所述第二活塞块33右端设有第二活塞柱,第二活塞柱端部通过第二连杆29与转子27上侧的驱动杆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32右下侧的漂浮本体11上设有冷却箱12,所述冷却箱12下端伸入水面以下,所述加热箱34和冷却箱12之间通过设置在支撑板32内部的通道35连通,所述冷却箱12内部设有第一活塞块13,所述第一活塞块13右端连接第一活塞柱,第一活塞柱端部通过第一连杆14与转子27下端的驱动杆转动连接,所述加热箱34采用容易吸热的金属材料制成;
在实际使用时,加热箱34吸热会膨胀,而冷却箱12由于其底部位于水面以下,所以冷却箱12内部温度较低,并且加热箱34和冷却箱12处于连通状态,这样就构建了斯特拉发动机,从而带动转子27转动,这里利用了水面上光能充足和足够的散热冷源,从而构建了斯特林发动机源源不断的能源,无需供电,降低了使用成本;
为了更加方便加热箱34吸热,所述加热箱34表面涂有黑色表层,这样就能提高加热箱34的吸热速度,所述冷却箱12表面设有若干个用于散热的散热翅片,从而增大其散热面积;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水面上构建漂浮本体11,然后利用太阳能作为热源,利用水作为冷源,构建斯特林发动机的两个动力源,再利用斯特林发动机构建的旋转驱动件带动抽水机构工作,将水送入过滤机构中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干净水会进入引导板19构建的流动水域20中,促进了流动水域20中水的流动,从而阻止外界漂浮物进入流动水域20位置,保证流动水域20所在位置水的透光性,为沉水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同时,过滤机构的排水增加了流动水域20中水中含氧量,进一步有助于植物和生物的生长,并且抽水机构和过滤机构的配合也有助于将水面垃圾清除掉,有利于保持生态的发展。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有助于水下沉水植物群落快速恢复的装置,包括用于提供浮力的漂浮本体(11);
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本体(11)底部设有用于将其进行定位的定位锚机构,所述漂浮本体(11)一侧设有两个引导板(19),两个引导板(19)呈八字形设置,两个引导板(19)之间构建了清澈水域中的流动水域(20),漂浮本体(11)上设有用于将河底水抽起来的抽水机构,抽水机构的出水端设有用于对河水进行过滤的过滤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助于水下沉水植物群落快速恢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机构包括贯穿漂浮本体(11)上下两端的提升筒(15),所述提升筒(15)上端转动设有转动套(26),所述转动套(26)下端设有与提升筒(15)同轴设置的提升轴(16),所述提升轴(16)表面设有用于将水提起的提升叶片(17),所述提升筒(15)右上侧设有用于排水的出水管(23),所述转动套(26)连接有用于带动其转动的旋转驱动件。
3.根据权利要2所述的有助于水下沉水植物群落快速恢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设置在漂浮本体(11)右上端的过滤箱(21),所述过滤箱(21)底部与漂浮本体(11)上端面滑动设置,所述过滤箱(21)左侧与提升筒(15)之间通过复位弹簧(18)连接固定,位于引导板(19)上方的过滤箱(21)底部开设有漏水口,漏水口处设有过滤网(22),所述过滤网(22)呈锥形结构,所述过滤网(22)上设有一个呈竖直设置的立杆(24),所述转动套(26)侧面设有一个对立杆(24)产生撞击的推动块(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助于水下沉水植物群落快速恢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21)下端设有用于抵住漂浮本体(11)的滚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助于水下沉水植物群落快速恢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件包括转子(27),所述转子(27)外侧设有固定轴承,所述固定轴承外圈通过定位杆(31)与漂浮本体(11)右上侧的支撑板(32)连接固定,所述转子(27)外侧设有驱动齿轮(28),所述驱动齿轮(28)与转动套(26)外侧的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转子(27)上下两端面分别设有一个驱动杆,下侧的驱动杆靠近圆心位置,所述支撑板(32)左侧面固定有一个加热箱(34),所述加热箱(34)内部设有一个第二活塞块(33),所述第二活塞块(33)右端设有第二活塞柱,第二活塞柱端部通过第二连杆(29)与转子(27)上侧的驱动杆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32)右下侧的漂浮本体(11)上设有冷却箱(12),所述冷却箱(12)下端伸入水面以下,所述加热箱(34)和冷却箱(12)之间通过设置在支撑板(32)内部的通道(35)连通,所述冷却箱(12)内部设有第一活塞块(13),所述第一活塞块(13)右端连接第一活塞柱,第一活塞柱端部通过第一连杆(14)与转子(27)下端的驱动杆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助于水下沉水植物群落快速恢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34)采用容易吸热的金属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助于水下沉水植物群落快速恢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34)表面涂有黑色表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助于水下沉水植物群落快速恢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12)表面设有若干个用于散热的散热翅片。
9.一种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有助于水下沉水植物群落快速恢复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水面上构建漂浮本体(11),然后利用太阳能作为热源,利用水作为冷源,构建斯特林发动机的两个动力源,再利用斯特林发动机构建的旋转驱动件带动抽水机构工作,将水送入过滤机构中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干净水会进入引导板(19)构建的流动水域(20)中,促进了流动水域(20)中水的流动,从而阻止外界漂浮物进入流动水域(20)位置,保证流动水域(20)所在位置水的透光性,为沉水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同时,过滤机构的排水增加了流动水域(20)中水中含氧量,进一步有助于植物和生物的生长,并且抽水机构和过滤机构的配合也有助于将水面垃圾清除掉,有利于保持生态的发展。
CN202011137074.1A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有助于水下沉水植物群落快速恢复的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122502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37074.1A CN112250219A (zh)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有助于水下沉水植物群落快速恢复的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37074.1A CN112250219A (zh)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有助于水下沉水植物群落快速恢复的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50219A true CN112250219A (zh) 2021-01-22

Family

ID=74263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37074.1A Pending CN112250219A (zh)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有助于水下沉水植物群落快速恢复的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50219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96937A1 (en) * 2013-10-09 2015-04-09 Kevin E. Munro Portable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s
CN105257425A (zh) * 2014-06-11 2016-01-20 凯文·李·弗里斯特 具有集成能源供给、存储设备和混合控制系统的五重效果发电多循环混合可再生能源系统
CN210620431U (zh) * 2019-09-03 2020-05-26 上源环工生态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净化处理装置
CN111305175A (zh) * 2020-02-24 2020-06-19 刘振勇 一种漂浮物水污染处理机
CN111592061A (zh) * 2020-06-03 2020-08-28 济南鸿泰华丰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环境修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96937A1 (en) * 2013-10-09 2015-04-09 Kevin E. Munro Portable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s
CN105257425A (zh) * 2014-06-11 2016-01-20 凯文·李·弗里斯特 具有集成能源供给、存储设备和混合控制系统的五重效果发电多循环混合可再生能源系统
CN210620431U (zh) * 2019-09-03 2020-05-26 上源环工生态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净化处理装置
CN111305175A (zh) * 2020-02-24 2020-06-19 刘振勇 一种漂浮物水污染处理机
CN111592061A (zh) * 2020-06-03 2020-08-28 济南鸿泰华丰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环境修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章邦基等: "《怎样利用太阳能》", vol. 1, 31 August 1983,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pages: 121 - 123 *
赵景联等: "《环境修复工程》", vol. 1, 31 March 20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pages: 308 - 309 *
马庆麟等, vol. 1, 化学工业出版社, pages: 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1038762A (ja) 風力駆動式省エネルギ温調空気供給システム
CN105036375A (zh) 利用自然风能提水驱动水体外部循环实现曝气充氧的方法
CN103452085A (zh) 一种水草及水面杂物清理机
CN107416983A (zh) 基于风力提水技术的水环境治理系统及方法
CN207566944U (zh) 一种适用于南海的兼具养殖和海水淡化功能的装置
CN114275933A (zh) 一种提升水质的水生态治理设备
CN112250219A (zh) 一种有助于水下沉水植物群落快速恢复的装置及方法
CN210507617U (zh) 地表水水源热泵取水设备
CN105884057A (zh) 风能复氧装置
CN206651224U (zh) 一种漂浮罐体式可持续水产养殖系统
CN106277492A (zh) 一种潮流能直驱的海水淡化杀菌一体化装置
CN212316865U (zh) 一种水上垃圾回收装置
CN214155519U (zh) 一种水生景观植物的景观生态浮台结构
CN107758775A (zh) 一种无动力太阳能促进水体溶解氧复氧的装置及方法
Vivar et al. Photovoltaic system adoption in water related technologies–A review
CN103960178B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的空气动力提升液体装置及方法
CN103420486A (zh) 盆景式增氧生态湿地装置及利用其净化黑臭河道的方法
CN109354199B (zh) 用于热带沿海富营养化咸水湖的螺旋藻污水净化装置
CN206879861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鱼塘池底排污装置
CN203514282U (zh) 一种水草及水面杂物清理机
CN207537171U (zh) 一种无动力太阳能促进水体溶解氧复氧的装置
CN112726545A (zh) 一种两栖型水面漂浮物处理装置
CN113321308B (zh) 一种河道水循环及水质净化组合设备
CN219793874U (zh) 一种河道环境治理用打捞装置
CN201287817Y (zh) 浮筒式水面漂浮物收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