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43066A - 电子设备fm播放方式的选择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fm播放方式的选择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43066A
CN112243066A CN202011123739.3A CN202011123739A CN112243066A CN 112243066 A CN112243066 A CN 112243066A CN 202011123739 A CN202011123739 A CN 202011123739A CN 112243066 A CN112243066 A CN 1122430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electronic device
electronic equipment
signal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237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43066B (zh
Inventor
尹建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2373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430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430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430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430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430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 H04M1/6033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for providing handsfree use or a loudspeaker mode in telephone sets
    • H04M1/6041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 H04M1/6058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involving the use of a headset accessory device connected to the portable telepho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FM播放方式的选择方法及电子设备,选择方法,包括:检测电子设备的FM芯片功能是否开启;若电子设备的FM芯片功能开启,检测电子设备是否佩戴耳机;若电子设备佩戴耳机,则使用耳机收听FM,若电子设备没有佩戴耳机,则控制电子设备的扬声器选择性的与电子设备的耳机座连接。根据本申请的电子设备FM播放方式的选择方法,可以使得电子设备通过扬声器来收听FM,提高更多的收听方式,满足用户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另外,根据电子设备是否佩戴耳机来选择电子设备的FM的收听方式,在电子设备佩戴耳机时,可以直接通过耳机收听FM,在电子设备没有佩戴耳机时,可以选择通过扬声器来收听FM,便于用户的使用。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FM播放方式的选择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FM播放方式的选择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FM(frequency modulation)输出仅有耳机的输出方式,并且需要的处理单元和切换单元较多,现有方案左右声道作为FM收发信号的接收点不可靠,因为一般耳机座子中左声道是和耳机类型检测脚是连接在一起的,如果使用左声道做信号接收点必然会影响耳机的检测。现有技术方案基本上围绕,FM芯片设计,FM金属天线等,仍然是只能在插入耳机的时候来收听FM,不能满足多方式,如喇叭收听FM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一种电子设备FM播放方式的选择方法,所述选择方法便于用户使用。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多种FM收听方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FM播放方式的选择方法,包括: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FM芯片功能是否开启;若所述电子设备的FM芯片功能开启,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否佩戴耳机;若所述电子设备佩戴耳机,则使用耳机收听FM,若所述电子设备没有佩戴耳机,则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扬声器选择性的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耳机座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FM播放方式的选择方法,通过使得电子设备的扬声器与电子设备的耳机座选择性的连接,可以使得电子设备通过扬声器来收听FM,提高更多的收听方式,满足用户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另外,根据电子设备是否佩戴耳机来选择电子设备的FM的收听方式,在电子设备佩戴耳机时,可以直接通过耳机收听FM,在电子设备没有佩戴耳机时,通过扬声器选择性的与耳机座连接,可以选择通过扬声器来收听FM,便于用户的使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若所述电子设备没有佩戴耳机,则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扬声器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耳机座连接,通过所述扬声器收听FM。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若所述电子设备没有佩戴耳机则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扬声器选择性的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耳机座连接包括: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开启FM外放功能是否打开;若所述开启FM外放功能打开,则控制所述扬声器与所述耳机座连接,通过扬声器来收听FM;若所述开启FM外放功能未打开,则控制所述扬声器与所述耳机座断开。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开启FM外放功能未打开时,所述选择方法还包括:提示用户插入耳机并通过耳机来收听FM。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提示用户插入耳机的方式为所述显示屏弹出提示窗口。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FM耦合芯片,所述FM耦合芯片用于从所述耳机座接地引脚来耦合FM信号,所述FM耦合芯片与所述扬声器的正负极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电子设备没有佩戴耳机且开启FM外放功能打开,所述选择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耳机座的接地引脚是否作为FM天线的信号接收点;若所述耳机座的接地引脚作为FM天线的信号接收点,则所述FM耦合芯片用于从所述耳机座接地引脚来耦合FM信号,通过扬声器来收听FM;若所述耳机座的接地引脚没有作为FM天线的信号接收点,则通过切换单元切换FM天线的接收点为耳机座的接地引脚,所述FM耦合芯片用于从所述耳机座接地引脚来耦合FM信号,通过扬声器来收听FM。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具有信号加强功放器,所述信号加强功放器与所述耦合芯片连接,在通过所述扬声器收听FM且所述耦合芯片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差时,开启所述信号加强功放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若所述电子设备佩戴耳机,所述选择方法还包括:接收FM信号,并输出FM信号的RSSI值;根据所述RSSI值选择所述耳机座的左声道引脚、右声道引脚作为FM天线的信号接收点或选择所述耳机座的接地引脚作为FM天线的信号接收点。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RSSI值选择所述耳机座的左声道引脚、右声道引脚作为FM天线的信号接收点或选择所述耳机座的接地引脚作为FM天线的信号接收点包括:判断所述RSSI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所述FM信号的RSSI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选择所述耳机座的左声道引脚、右声道引脚作为FM天线的信号接收点,若所述FM信号的RSSI值小于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选择所述耳机座的接地引脚作为FM天线的信号接收点。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壳体;FM芯片,所述FM芯片设在所述壳体内;耳机座,所述耳机座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耳机座的引脚与所述FM芯片连接;FM耦合芯片,所述FM耦合芯片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FM耦合芯片与所述耳机座的FM信号接收点耦合连接;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FM耦合芯片与所述扬声器的正负极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在电子设备的壳体内设置FM耦合芯片,FM耦合芯片与耳机座的FM信号接收点耦合连接,并与扬声器的正负极连接,从而FM耦合芯片与FM信号接收点耦合FM信号,从而收发FM信号,并可以通过扬声器输出FM信号,使得用户既可以通过耳机收听FM,也可以通过扬声器收听FM,提供多种收听方式,满足不同场景的收听需求。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包括: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开启FM外放功能按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信号加强功放器,所述信号加强功放器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信号功放器与所述FM耦合芯片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处理单元和切换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和所述切换单元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处理单元和所述切换单元均与所述FM芯片连接,所述切换单元选择性地与所述耳机座的左声道引脚和右声道引脚连接或与所述耳机座的接地引脚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FM耦合芯片与所述耳机座的接地引脚耦合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在所述壳体上。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FM播放方式的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FM播放方式的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电子设备100,
壳体1,FM芯片2,耳机座3,FM耦合芯片4,扬声器5,处理单元6,切换单元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FM播放方式的选择方法。
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FM播放方式的选择方法包括:
检测电子设备100的FM芯片2功能是否开启;
若电子设备100的FM芯片2功能开启,检测电子设备100是否佩戴耳机,若电子设备100的FM芯片2功能已经开启,说明电子设备100的收音机功能已经开启,电子设备100有FM信号输出,电子设备100的FM芯片2与电子设备100的耳机座3电连接,通过耳机座3的引脚收发FM信号;
若电子设备100佩戴耳机,则使用耳机收听FM,用户可以直接利用耳机进行收听,若电子设备100没有佩戴耳机,则控制电子设备100的扬声器5选择性的与电子设备100的耳机座3连接。扬声器5与耳机座3连接时,扬声器5也可以用来收听FM,在用户忘记带耳机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利用电子设备100的扬声器5来收听FM,但是在电子设备100没有佩戴耳机例如用户忘记戴耳机的情况下,用户又不需要使用扬声器5来收听FM时,用户可以选择不使用扬声器5来收听FM,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
例如,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若电子设备100没有佩戴耳机,则控制电子设备100的扬声器5与电子设备100的耳机座3连接,通过扬声器5收听FM。电子设备100直接在没有佩戴耳机的情况下采用扬声器5来播放,可以更好的满足用户的要求,若用户需要通过耳机来播放,将耳机插入电子设备100的耳机座3即可,便于用户的使用。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若电子设备100没有佩戴耳机则控制电子设备100的扬声器5选择性的与电子设备100的耳机座3连接包括:
检测电子设备100的开启FM外放功能是否打开;
若开启FM外放功能打开,则控制扬声器5与耳机座3连接,通过扬声器5来收听FM;
若开启FM外放功能未打开,则控制扬声器5与耳机座3断开。
可以理解的是,在检测电子设备100没有佩戴耳机的情况下,先检测用户是否打开电子设备100的开启FM外放功能,即检测用户有没有外放的需求,在检测到开启FM外放功能打开时,即用户有外放的要求时,控制扬声器5与耳机座3连接,通过扬声器5收听FM,若开启FM外放功能未打开,即用户没有外放的需求,此时FM功能可能是误触或用户不需要外放,用户需要通过扬声器5收听其他音乐或视频音频等,此时控制控制扬声器5与耳机座3断开。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FM播放方式的选择方法,通过使得电子设备100的扬声器5与电子设备100的耳机座3选择性的连接,可以使得电子设备100通过扬声器5来收听FM,提高更多的收听方式,满足用户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另外,根据电子设备100是否佩戴耳机来选择电子设备100的FM的收听方式,在电子设备100佩戴耳机时,可以直接通过耳机收听FM,在电子设备100没有佩戴耳机时,通过扬声器5选择性的与耳机座3连接,可以选择通过扬声器5来收听FM,便于用户的使用。
可选地,如图1所示,在开启FM外放功能未打开时,选择方法还包括:提示用户插入耳机并通过耳机来收听FM。用户可以根据提示选择插入耳机的方式来收听FM或直接关掉FM功能,便于用户的使用,且可以节省电子设备100的电量,避免FM功能开启浪费电量。
进一步地,电子设备100包括显示屏,提示用户插入耳机的方式为显示屏弹出提示窗口。用户可以根据显示屏弹出的窗口中显示的内容选择插入耳机的方式来收听FM或直接关掉FM功能,便于用户的使用,且可以节省电子设备100的电量,避免FM功能开启浪费电量。
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提示用户插入耳机的方式还可以为通过扬声器5进行语音播报,从而提示用户,用户根据语音播报选择插入耳机的方式来收听FM或直接关掉FM功能,便于用户的使用,且可以节省电子设备100的电量,避免FM功能开启浪费电量。
可选地,电子设备100的开启FM外放功能可以是设在电子设备100的上的机械按键,比如在扬声器5出音口位置增加压力传感器,当用户连续敲击或按压扬声器5出音口2次,并且每次按压的力在10牛以上,软件检测到后,按照开启FM外放功能打开流程去做后处理。当然,电子设备100包括显示屏,电子设备100的开启FM外放功能可以是设在电子设备100显示屏上的触摸键。
可选地,电子设备100包括FM耦合芯片4,FM耦合芯片4用于从耳机座3接地引脚来耦合FM信号,收发FM信号,FM耦合芯片4与扬声器5的正负极连接。在耳机座3的接地引脚作为FM天线的信号接收点时,FM耦合芯片4与耳机座3的接地引脚耦合以耦合FM信号,收发FM信号,并通过扬声器5进行播放。由此即可以实现扬声器5收听FM的功能,又不影响电子设备100在佩戴耳机的情况下利用耳机收听FM的情况。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包括FM耦合芯片4,FM耦合芯片4用于从耳机座3接地引脚来耦合FM信号,FM耦合芯片4与扬声器5的正负极连接,在检测到开启FM外放功能未打开时,FM耦合芯片4输出高阻模式,这样不影响扬声器5的正常外放,在开启FM外放功能打开时,并且检测电子设备100没有佩戴耳机,FM耦合芯片4从耳机座3接地引脚取FM信号,并且输出给扬声器5的正负极,扬声器5可以输出FM信号,便于在某些场景(例如忘记带耳机,但是有收听FM的需求)直接使用扬声器5收听FM。当开启FM外放功能打开且检测有佩戴耳机时,FM耦合芯片4一样输出高阻状态,此时FM信号依然由耳机收听,这样既满足耳机收听需求,也可以满足外放收听FM的需求。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若电子设备100没有佩戴耳机且开启FM外放功能打开,选择方法还包括:
判断耳机座3的接地引脚是否作为FM天线的信号接收点;
若耳机座3的接地引脚作为FM天线的信号接收点,则FM耦合芯片4用于从耳机座3接地引脚来耦合FM信号,通过扬声器5来收听FM;
若耳机座3的接地引脚没有作为FM天线的信号接收点,则通过切换单元7切换FM天线的接收点为耳机座3的接地引脚,FM耦合芯片4用于从耳机座3接地引脚来耦合FM信号,通过扬声器5来收听FM。
由此可以避免在接地引脚没有作为FM天线的信号接收点时,FM耦合芯片4无法耦合到FM信号,从而无法收发FM信号,导致扬声器5无法工作的情况,在本申请中当检测到接地引脚没有作为FM天线的信号接收点时,通过切换单元7将耳机座3的接地引脚切换为FM天线的信号接收点,便于FM耦合芯片4耦合FM信号,从而收发FM信号,使得扬声器5可以输出FM信号,满足用户使用扬声器5收听FM的需求。
进一步地,电子设备100还具有信号加强功放器,信号加强功放器与耦合芯片连接,在通过扬声器5收听FM且FM耦合芯片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差时,开启信号加强功放器。由此可以使得FM耦合芯片4从耳机座3接地引脚接收到的信号质量更好,这样即使在FM信号弱时也能保证外放收听FM的信号质量不受影响。
如图2所示,若电子设备100佩戴耳机,选择方法还包括:
接收FM信号,并输出FM信号的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信号强度指示)值;
根据RSSI值选择耳机座3的左声道引脚、右声道引脚作为FM天线的信号接收点或选择耳机座3的接地引脚作为FM天线的信号接收点。
因为一般耳机座3中左声道引脚是和耳机类型检测脚是连接在一起的,如果使用左声道引脚做信号接收点必然会影响FM信号强度,在检测到RSSI值较小时,可以选择耳机座3的接地引脚作为FM天线的信号接收点,在检测到RSSI值较大时,可以选择耳机座3的左声道引脚、右声道引脚作为FM天线的信号接收点,保证耳机座3接地引脚的可靠性,从而保证耳机的音频传输品质。
具体的,根据RSSI值选择耳机座3的左声道引脚、右声道引脚作为FM天线的信号接收点或选择耳机座3的接地引脚作为FM天线的信号接收点包括:
判断RSSI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若FM信号的RSSI值大于预设阈值时,说明FM信号较好,选择耳机座3的左声道引脚、右声道引脚作为FM天线的信号接收点,保证耳机座3接地引脚接地的可靠性,若FM信号的RSSI值小于等于预设阈值时,说明FM信号较差,选择耳机座3的接地引脚作为FM天线的信号接收点,保证FM信号的质量。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
如图3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包括壳体1、FM芯片2、耳机座3、FM耦合芯片4和扬声器5。
其中,FM芯片2设在壳体1内,FM芯片2可以为常规使用的普通芯片,例如手机上的高通FM芯片WCN9388,耳机座3设在壳体1上,耳机座3的引脚与FM芯片2连接,耳机座3的引脚可以作为FM天线的信号接收点,例如耳机座3的左声道引脚和右声道引脚可以作为FM天线的信号接收点或耳机座3的接地引脚可以作为FM天线的信号接收点。FM耦合芯片4设在壳体1内,FM耦合芯片4与耳机座3的FM信号接收点耦合连接,FM耦合芯片4与FM信号接收点耦合FM信号,从而收发FM信号,扬声器5设在壳体1上,FM耦合芯片4与扬声器5的正负极连接,从而可以实现扬声器5输出FM信号,满足不同场景下用户收听FM的需求。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通过在电子设备100的壳体1内设置FM耦合芯片4,FM耦合芯片4与耳机座3的FM信号接收点耦合连接,并与扬声器5的正负极连接,从而FM耦合芯片4与FM信号接收点耦合FM信号,从而收发FM信号,并可以通过扬声器5输出FM信号,使得用户既可以通过耳机收听FM,也可以通过扬声器5收听FM,提供多种收听方式,满足不同场景的收听需求。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上还设有开启FM外放功能按键。若电子设备100没有佩戴耳机则检测电子设备100的开启FM外放功能是否打开;
若开启FM外放功能打开,则控制FM耦合芯片4与耳机座3的信号接收点耦合连接,通过扬声器5来收听FM;
若开启FM外放功能未打开,则控制FM耦合芯片4与耳机座3的信号接收点断开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检测电子设备100没有佩戴耳机的情况下,先检测用户是否打开电子设备100的开启FM外放功能,即检测用户有没有外放的需求,在检测到开启FM外放功能打开时,即用户有外放的要求时,此时控制FM耦合芯片4与耳机座3的信号接收点耦合连接,通过扬声器5收听FM,若开启FM外放功能未打开,即用户没有外放的需求,此时FM功能可能是误触或用户不需要外放,用户需要通过扬声器5收听其他音乐或视频音频等,此时控制FM耦合芯片4与耳机座3的信号接收点断开连接。
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100还包括信号加强功放器,信号加强功放器设在壳体1内,信号功放器与FM耦合芯片4连接。在通过扬声器5收听FM且耦合芯片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差时,开启信号加强功放器。由此可以使得FM耦合芯片4从耳机座3接FM天线信号接收点接收到的信号质量更好,这样即使在FM信号弱时也能保证外放收听FM的信号质量不受影响。
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100还包括:处理单元6和切换单元7,处理单元6和切换单元7设在壳体1内,处理单元6和切换单元7均与FM芯片2连接,切换单元7选择性地与耳机座3的左声道引脚和右声道引脚连接或与耳机座3的接地引脚连接。FM芯片2用以处理FM信号,并反馈一RSSI值至处理单元6,处理单元6用以将RSSI值与一预设阀值进行比较,进而根据比较结果控制切换单元7的切换,以选择左声道引脚及右声道引脚构成FM天线的信号接收点或选择接地引脚作为FM天线的信号接收点。上述电子设备100可根据该RSSI值切换至相应的耳机接口的左声道引脚及右声道引脚或接地引脚,进而有效增强该FM信号的质量。
可选地,FM耦合芯片4与耳机座3的接地引脚耦合连接。由此可以保证FM信号的传输质量,在择接地引脚作为FM天线的信号接收点时,FM耦合芯片4与耳机座3的接地引脚耦合连接,收发FM信号,扬声器5可以传输FM信号。
可选地,电子设备100还包括显示屏,显示屏设在壳体1上。电子设备100的提示信息可以在显示屏上一窗口的形式弹出,或电子设备100的开启FM外放功能可以为显示屏上的触摸键。
示例性的,电子设备100可以为移动或便携式并执行无线通信的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系统设备中的任何一种。具体地,电子设备100可以为移动电话或智能电话(例如,基于iPhone TM,基于Android TM的电话),便携式游戏设备(例如Nintendo DS TM,PlayStationPortable TM,Gameboy Advance TM,iPhone TM)、膝上型电脑、PDA、便携式互联网设备、音乐播放器以及数据存储设备,其他手持设备以及诸如手表、入耳式耳机、吊坠、头戴式耳机等,电子设备100还可以为其他的可穿戴设备(例如,诸如电子眼镜、电子衣服、电子手镯、电子项链、电子纹身、电子设备100或智能手表的头戴式设备(HMD))。
电子设备100还可以是多个电子设备100中的任何一个,多个电子设备100包括但不限于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其他无线通信设备、个人数字助理、音频播放器、其他媒体播放器、音乐记录器、录像机、照相机、其他媒体记录器、收音机、医疗设备、车辆运输仪器、计算器、可编程遥控器、寻呼机、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打印机、上网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1或MPEG-2)音频层(MP3)播放器,便携式医疗设备以及数码相机及其组合。
在一些情况下,电子设备100可以执行多种功能(例如,播放音乐,显示视频,存储图片以及接收和发送电话呼叫)。如果需要,电子设备100可以是诸如蜂窝电话、媒体播放器、其他手持设备、腕表设备、吊坠设备、听筒设备或其他紧凑型便携式设备的便携式设备。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6)

1.一种电子设备FM播放方式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FM芯片功能是否开启;
若所述电子设备的FM芯片功能开启,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否佩戴耳机;
若所述电子设备佩戴耳机,则使用耳机收听FM,若所述电子设备没有佩戴耳机,则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扬声器选择性的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耳机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FM播放方式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电子设备没有佩戴耳机,则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扬声器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耳机座连接,通过所述扬声器收听F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FM播放方式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电子设备没有佩戴耳机则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扬声器选择性的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耳机座连接包括:
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开启FM外放功能是否打开;
若所述开启FM外放功能打开,则控制所述扬声器与所述耳机座连接,通过扬声器来收听FM;
若所述开启FM外放功能未打开,则控制所述扬声器与所述耳机座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FM播放方式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启FM外放功能未打开时,所述选择方法还包括:
提示用户插入耳机并通过耳机来收听F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FM播放方式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提示用户插入耳机的方式为所述显示屏弹出提示窗口。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FM播放方式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FM耦合芯片,所述FM耦合芯片用于从所述耳机座接地引脚来耦合FM信号,所述FM耦合芯片与所述扬声器的正负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FM播放方式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电子设备没有佩戴耳机且开启FM外放功能打开,所述选择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耳机座的接地引脚是否作为FM天线的信号接收点;
若所述耳机座的接地引脚作为FM天线的信号接收点,则所述FM耦合芯片用于从所述耳机座接地引脚来耦合FM信号,通过扬声器来收听FM;
若所述耳机座的接地引脚没有作为FM天线的信号接收点,则通过切换单元切换FM天线的接收点为耳机座的接地引脚,所述FM耦合芯片用于从所述耳机座接地引脚来耦合FM信号,通过扬声器来收听F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FM播放方式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具有信号加强功放器,所述信号加强功放器与所述耦合芯片连接,在通过所述扬声器收听FM且所述耦合芯片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差时,开启所述信号加强功放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FM播放方式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电子设备佩戴耳机,所述选择方法还包括:
接收FM信号,并输出FM信号的RSSI值;
根据所述RSSI值选择所述耳机座的左声道引脚、右声道引脚作为FM天线的信号接收点或选择所述耳机座的接地引脚作为FM天线的信号接收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FM播放方式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RSSI值选择所述耳机座的左声道引脚、右声道引脚作为FM天线的信号接收点或选择所述耳机座的接地引脚作为FM天线的信号接收点包括:
判断所述RSSI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若所述FM信号的RSSI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选择所述耳机座的左声道引脚、右声道引脚作为FM天线的信号接收点,若所述FM信号的RSSI值小于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选择所述耳机座的接地引脚作为FM天线的信号接收点。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FM芯片,所述FM芯片设在所述壳体内;
耳机座,所述耳机座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耳机座的引脚与所述FM芯片连接;
FM耦合芯片,所述FM耦合芯片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FM耦合芯片与所述耳机座的FM信号接收点耦合连接;
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FM耦合芯片与所述扬声器的正负极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开启FM外放功能按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信号加强功放器,所述信号加强功放器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信号功放器与所述FM耦合芯片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处理单元和切换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和所述切换单元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处理单元和所述切换单元均与所述FM芯片连接,所述切换单元选择性地与所述耳机座的左声道引脚和右声道引脚连接或与所述耳机座的接地引脚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FM耦合芯片与所述耳机座的接地引脚耦合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在所述壳体上。
CN202011123739.3A 2020-10-20 2020-10-20 电子设备fm播放方式的选择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2430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23739.3A CN112243066B (zh) 2020-10-20 2020-10-20 电子设备fm播放方式的选择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23739.3A CN112243066B (zh) 2020-10-20 2020-10-20 电子设备fm播放方式的选择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43066A true CN112243066A (zh) 2021-01-19
CN112243066B CN112243066B (zh) 2021-07-23

Family

ID=74169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23739.3A Active CN112243066B (zh) 2020-10-20 2020-10-20 电子设备fm播放方式的选择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43066B (zh)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6379A (zh) * 2000-04-20 2001-08-01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带收音功能的移动电话
KR20050060735A (ko) * 2003-12-17 2005-06-22 에스케이텔레텍주식회사 에프엠 라디오 출력을 선택할 수 있는 이어마이크 셋이연결된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EP1624586A1 (en) * 2004-08-03 2006-02-08 Sony Corporation Earphone antenna
CN1815900A (zh) * 2005-01-31 2006-08-09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内置收音机天线的移动通信终端及收音机接收方法
CN2859965Y (zh) * 2005-12-28 2007-01-17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音频切换电路
US20070197267A1 (en) * 2006-02-22 2007-08-23 Mediatek Inc.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with internal antennas
EP1528625B1 (en) * 2003-10-29 2008-08-27 Nec Corporation Antenna device
CN201215945Y (zh) * 2008-07-18 2009-04-01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具外置天线的移动电话
CN201260177Y (zh) * 2008-09-23 2009-06-17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频天线切换的耳机座及调频终端
CN101521699A (zh) * 2009-03-26 2009-09-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内置天线接收频率调制信号的手机及其方法
US20090312078A1 (en) * 2008-06-16 2009-12-17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JP4479411B2 (ja) * 2004-08-10 2010-06-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ラジオ受信機
CN101741406A (zh) * 2008-11-04 2010-06-1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切换控制装置、无线终端设备及方法
WO2010114307A2 (ko) * 2009-04-02 2010-10-07 주식회사 아모텍 내장형 안테나 모듈
CN104023101A (zh) * 2014-06-17 2014-09-03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基于开关型耳机座的天线切换方法
CN205070092U (zh) * 2015-10-28 2016-03-02 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天线插头及电子设备
CN105870740A (zh) * 2015-10-28 2016-08-17 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天线插头及电子设备
US20170366211A1 (en) * 2016-06-15 2017-12-21 Chiun Mai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fm antenna and method for switching fm antenna
CN110324101A (zh) * 2018-03-29 2019-10-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播放fm广播节目的电路、方法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6379A (zh) * 2000-04-20 2001-08-01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带收音功能的移动电话
EP1528625B1 (en) * 2003-10-29 2008-08-27 Nec Corporation Antenna device
KR20050060735A (ko) * 2003-12-17 2005-06-22 에스케이텔레텍주식회사 에프엠 라디오 출력을 선택할 수 있는 이어마이크 셋이연결된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EP1624586A1 (en) * 2004-08-03 2006-02-08 Sony Corporation Earphone antenna
JP4479411B2 (ja) * 2004-08-10 2010-06-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ラジオ受信機
CN1815900A (zh) * 2005-01-31 2006-08-09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内置收音机天线的移动通信终端及收音机接收方法
CN2859965Y (zh) * 2005-12-28 2007-01-17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音频切换电路
US20070197267A1 (en) * 2006-02-22 2007-08-23 Mediatek Inc.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with internal antennas
US20090312078A1 (en) * 2008-06-16 2009-12-17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201215945Y (zh) * 2008-07-18 2009-04-01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具外置天线的移动电话
CN201260177Y (zh) * 2008-09-23 2009-06-17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频天线切换的耳机座及调频终端
CN101741406A (zh) * 2008-11-04 2010-06-1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切换控制装置、无线终端设备及方法
CN101521699A (zh) * 2009-03-26 2009-09-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内置天线接收频率调制信号的手机及其方法
WO2010114307A2 (ko) * 2009-04-02 2010-10-07 주식회사 아모텍 내장형 안테나 모듈
CN104023101A (zh) * 2014-06-17 2014-09-03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基于开关型耳机座的天线切换方法
CN205070092U (zh) * 2015-10-28 2016-03-02 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天线插头及电子设备
CN105870740A (zh) * 2015-10-28 2016-08-17 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天线插头及电子设备
US20170366211A1 (en) * 2016-06-15 2017-12-21 Chiun Mai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fm antenna and method for switching fm antenna
CN107517419A (zh) * 2016-06-15 2017-12-26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具fm功能的电子装置及其fm天线切换方法
CN110324101A (zh) * 2018-03-29 2019-10-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播放fm广播节目的电路、方法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43066B (zh) 2021-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195771A1 (en) Wireless earphone and controlling method of same
US2019028911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built-in microphone of portable terminal
EP2223226B1 (en) Electronic device utilizing impedance and/or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to identify an accessory device
EP2645737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rfacing earphone
US20060046656A1 (en) Bluetooth headset and bluetooth device connectable to audio equipment
US20120300962A1 (en) Solar Powered Wireless Bluetooth Stereo Speaker With connectivity To MP3 Player
KR100936393B1 (ko) 스테레오 블루투스 헤드셋
US20080153556A1 (en) Wireless Ear-Phone and Portable Terminal Using the Same
KR20080114753A (ko) 멀티-채널 컨텐츠를 무선으로 스트리밍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8541080B (zh) 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回连的方法及相关产品
US7660602B2 (en) Full-duplex radio speaker system and associated method
US20080268912A1 (en) Wireless headphone
US7715874B2 (en) Portable handsfree device for cable connection to a mobile terminal
CN112243066B (zh) 电子设备fm播放方式的选择方法及电子设备
KR20010059527A (ko) 휴대폰의 이어 마이크
KR20120121057A (ko)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이어폰 인식 장치 및 방법
CN217135669U (zh) 一种耳机盒及配套使用的耳机
CN211089938U (zh) 耳机音箱组合系统
CN219372568U (zh) 一种带双接口多功能发射器的耳机
JP5505104B2 (ja) スピーカ装置
KR100736569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20100001586A (ko) 4극 이어폰 및 이와 연결되는 휴대 단말기
KR200204501Y1 (ko) 다기능 복합형 휴대폰
KR200257697Y1 (ko) 다기능 복합형 휴대폰
JP2006135784A (ja) 携帯型無線情報再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