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40623B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40623B
CN112240623B CN202011062148.XA CN202011062148A CN112240623B CN 112240623 B CN112240623 B CN 112240623B CN 202011062148 A CN202011062148 A CN 202011062148A CN 112240623 B CN112240623 B CN 1122406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temperature
refrigerant quantity
temperature difference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6214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40623A (zh
Inventor
孟相宏
赵江龙
张乃伟
孙升华
黄罡
李书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Chongqing Haier Air Condition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Chongqing Haier Air Condition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Chongqing Haier Air Condition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6214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406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40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406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406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406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24F11/36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to leakag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2Indication arrangements, e.g. displ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20Heat-exchange fluid temper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的冷媒泄漏判断方法存在的判断精度低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当空调器运行冷媒量检测模式时,控制空调器以设定的运行参数运行预设的运行模式;当空调器运行稳定时,获取室内环境温度、蒸发器的进口温度和蒸发器的出口温度;基于室内环境温度、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判断空调器的冷媒量的剩余状态。通过上述控制方式,本申请能够提高冷媒量的剩余状态的判断精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如今,空调器已经是家家不可缺少的家用电器,在空调器的使用过程中,如果冷媒量充足,空调的运行效果较佳。但是由于外机所处的环境比较恶劣,运行时的震动或者安装不规范等原因都会导致冷媒有所泄漏。在逐渐泄漏过程中,当冷媒量剩余较少的时候,就会出现空调制冷效果较差的情况,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
现有技术中已经给出了一些判断空调冷媒是否泄漏的技术方案,虽然这些技术方案能够一定程度上判断空调器是否存在冷媒泄漏,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如下问题:由于不同的空调器运行环境和运行工况均不尽相同,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冷媒泄漏判断方法却没有作出相应的调整,而是采用同一套判断条件进行判断,这样一来将必然导致判断精度低的问题出现。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至少一个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的冷媒泄漏判断方法存在的判断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当空调器运行冷媒量检测模式时,控制所述空调器以设定的运行参数运行预设的运行模式;
当所述空调器运行稳定时,获取室内环境温度、蒸发器的进口温度和所述蒸发器的出口温度;
基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述进口温度和所述出口温度,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的剩余状态。
在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控制所述空调器以设定的运行参数运行预设的运行模式”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控制四通阀断电;以及
控制压缩机以预设频率运行;并且/或者
控制室外风机以第一预设转速运行;并且/或者
控制室内风机以第二预设转速运行;并且/或者
控制膨胀阀调整至预设开度。
在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基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述进口温度和所述出口温度,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的剩余状态”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比较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出口温度的大小;
当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所述出口温度时,计算所述出口温度与所述进口温度的温差;
基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处的区间以及所述温差的大小,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的剩余状态。
在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基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处的区间以及所述温差的大小,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的剩余状态”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时:
如果所述温差小于等于第一温差阈值,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充足状态;
如果所述温差大于所述第一温差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温差阈值,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欠缺状态;
如果所述温差大于所述第二温差阈值,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严重不足状态。
在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基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处的区间以及所述温差的大小,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的剩余状态”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时:
如果所述温差小于等于第三温差阈值,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充足状态;
如果所述温差大于所述第三温差阈值且小于等于第四温差阈值,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欠缺状态;
如果所述温差大于所述第四温差阈值,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严重不足状态。
在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基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处的区间以及所述温差的大小,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的剩余状态”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时:
如果所述温差小于等于第五温差阈值,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充足状态;
如果所述温差大于所述第五温差阈值且小于等于第六温差阈值,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欠缺状态;
如果所述温差大于所述第六温差阈值,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严重不足状态。
在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基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述进口温度和所述出口温度,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的剩余状态”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如果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等于所述出口温度,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严重不足状态。
在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的剩余状态”的步骤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基于判断结果,选择性地发出提示信息。
在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指示灯,“基于判断结果,选择性地发出提示信息”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充足状态时,控制所述指示灯显示第一颜色;
当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欠缺状态时,控制所述指示灯显示第二颜色;
当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严重不足状态时,控制所述指示灯显示第三颜色。
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
存储器;
处理器;以及
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优选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当空调器运行冷媒量检测模式时,控制空调器以设定的运行参数运行预设的运行模式;当空调器运行稳定时,获取室内环境温度、蒸发器的进口温度和蒸发器的出口温度;基于室内环境温度、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判断空调器的冷媒量的剩余状态。
通过上述控制方式,本申请能够提高冷媒量的剩余状态的判断精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具体而言,通过在进入冷媒量检测模式时,控制空调器以设定的运行参数运行预设的运行模式,使得冷媒量检测模式运行过程中空调器始终运行在一个标准的检测条件下,消除了由于运行工况的不同而导致的检测偏差;进一步地,通过获取室内环境温度、蒸发器的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并根据上述三个参数来判断冷媒量的剩余状态,使得本控制方法还能够在判定过程中引入室内环境温度作为判断标准,消除不同运行环境对判断结果的影响,从而更准确的预测冷媒量的剩余状态。也就是说,本申请的控制方法通过在冷媒量检测模式运行过程中控制空调器在标准检测条件下运行,同时结合室内环境温度、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这些参数对冷媒量的剩余状态进行判断,能够有效地减小判断误差,提升判断精度。
同时,本申请通过仅获取室内环境温度、蒸发器的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来判断冷媒量的剩余情况,这种控制方式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采用其他参数进行判断的技术方案来说,由于蒸发器是空调器室内侧的主要换热装置,其运行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室内的换热效果,因此本申请的控制方法能够更加直观、准确地反映室内换热器的冷媒量剩余情况。而蒸发器一般分多个流路,盘管一般布置在某一路分流上,很容易受分流不均的影响,导致检测偏差,而本申请通过在蒸发器的进、出口设置温度传感器,就能很好地降低检测偏差,有效反映蒸发器的真实换热效果。
进一步地,申请人发现,如果在蒸发器分流均匀、冷媒充足的情况下,空调器稳定运行时的蒸发器两端的温度、即进口温度与出口温度几乎没有差异,基本上是恒定的。相对地,如果冷媒量不足时,蒸发器两端的温度会出现一定的温差。而本申请通过获取蒸发器的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并基于室内环境温度、蒸发器的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一起来判断冷媒量的剩余情况,不仅可以准确的预测当前的剩余冷媒量,而且还可以通过选择性地发出提示信息的方式来反映当前空调器的换热效果是否良好,让用户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空调器的运行情况,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中基于室内环境温度、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判断冷媒量的剩余状态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逻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例如,下述实施例中虽然将各个步骤按照先后次序的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实现本实施例的效果,不同的步骤之间不必按照这样的次序执行,其可以同时(并行)执行或以颠倒的次序执行,这些简单的变化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首先参照图1,对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进行描述。其中,图1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为了解决现有的冷媒泄漏判断方法存在的判断精度低的问题,本申请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S101、当空调器运行冷媒量检测模式时,控制空调器以设定的运行参数运行预设的运行模式;例如,冷媒量检测模式的启动方式可以为用户通过遥控器、手机APP等控制端向空调器发送指令开启,也可以为空调器每隔预设的时长(如一周、一个月或半年等)自动启动等;以设定的运行参数运行预设的运行模式例如可以是控制空调器切换至制冷模式或除湿模式,然后按照一定的预设条件对压缩机运行频率、室外风机的转速、室内风机的转速、膨胀阀的开度、导风板的位置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控制,以使得每次运行冷媒量检测模式时空调器都能按照统一的工况运行。
S103、当空调器运行稳定时,获取室内环境温度、蒸发器的进口温度和蒸发器的出口温度;例如,当空调器以上述设定的运行参数运行制冷模式或除湿模式2min以后,可视为空调器运行稳定,此时通过设置在空调器进风口处的温度传感器获取室内环境温度,通过分别设置在蒸发器的管路进口和出口处的温度传感器获取蒸发器的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判断空调器是否运行稳定的时间和方式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此进行调整,例如时间还可以为1min、3min、5min等,判断条件也可以为压缩机的频率变化率在某个预设范围内等。此外,室内环境温度、蒸发器的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的获取方式也并非唯一,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获取方式进行调整,只要能有效获取上述参数即可。比如室内环境温度还可以通过设置在室内任意位置的温度传感器获取,然后通过有线或无线等方式将获取到的温度上传给空调器。
S105、基于室内环境温度、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判断空调器的冷媒量的剩余状态;例如,在获取室内环境温度、蒸发器的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后,可以通过室内环境温度确定进口温度与出口温度之间的温差的阈值,然后通过蒸发器的进口温度与出口温度之间的差值确定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下的冷媒量的剩余状态。其中,冷媒量的剩余状态至少包括充足状态和严重不足状态。在冷媒量处于充足状态下,空调器的换热效果良好,在冷媒量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下,空调器的换热效果差。
S107、基于判断结果,选择性地发出提示信息;例如,在判断出冷媒量的剩余状态为充足时,可以通过语音、文字、灯光等方式提示用户冷媒量充足,也可以不作任何提示;当冷媒量的剩余状态为严重不足时,可以通过语音、文字、灯光的方式提示用户冷媒量不足,需要添加冷媒。
通过上述控制方式,本申请能够提高冷媒量的剩余状态的判断精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具体而言,通过在进入冷媒量检测模式时,控制空调器以设定的运行参数运行预设的运行模式,使得冷媒量检测模式运行过程中空调器的始终运行在一个标准的检测条件下,消除了由于运行工况的不同而导致的检测偏差;进一步地,通过获取室内环境温度、蒸发器的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并根据上述三个参数来判断冷媒量的剩余状态,使得本控制方法还能够在判定过程中引入室内环境温度作为判断标准,减弱或消除不同运行环境对判断结果的影响,从而更准确的预测冷媒量的剩余状态。也就是说,本申请的控制方法通过在冷媒量检测模式运行过程中控制空调器在标准检测条件下运行,同时结合室内环境温度、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这些参数对冷媒量的剩余状态进行判断,能够有效地减小判断误差,提升判断精度。
同时,本申请通过仅获取室内环境温度、蒸发器的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来判断冷媒量的剩余情况,这种控制方式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采用其他参数进行判断的技术方案来说,由于蒸发器是空调器室内侧的主要换热装置,其运行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室内的换热效果,因此本申请的控制方法能够更加直观、准确地反映室内换热器的冷媒量剩余情况。而蒸发器一般分多个流路,盘管一般布置在某一路分流上,很容易受分流不均的影响,导致检测偏差,而本申请通过在蒸发器的进、出口设置温度传感器,就能很好地降低检测偏差,有效反映蒸发器的真实换热效果。
下面参照图1和图2,对本申请的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其中,图2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中基于室内环境温度、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判断冷媒量的剩余状态的流程图。
在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空调器以设定的运行参数运行预设的运行模式”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控制四通阀断电、控制压缩机以预设频率运行、控制室外风机以第一预设转速运行、控制室内风机以第二预设转速运行、以及控制膨胀阀调整至预设开度。其中,四通阀在断电时,对应空调器制冷模式或除湿模式,此时压缩机排气口排出的冷媒先经过室外冷凝器进行换热,然后在通过膨胀阀节流后进入室内蒸发器进行换热,最终换热后的冷媒流回压缩机。其中,预设频率可以为50-65Hz中的任意值,第一预设转速和第二预设转速均可以为900-1300r/min中的任意值,膨胀阀的预设开度可以为120-300P中的任意值。
通过控制空调器以上述设定的运行参数运行制冷模式或除湿模式,使得冷媒量检测模式在运行过程中空调器始终运行在一个标准的检测条件下,消除了由于运行工况的不同而导致的检测偏差,提高了冷媒量的剩余情况的判断精度。
当然,上述设定的运行参数的个数和具体数值仅为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参数的个数和数值进行调整,这种调整并未偏离本申请的原理。例如,可以删除上述参数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再如在空调器为单冷或单热式空调时,无需控制四通阀的通断电状态,在空调器的节流元件为毛细管时,无需对膨胀阀的开度进行控制等。
如图2所示,在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室内环境温度、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判断空调器的冷媒量的剩余状态”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S201、比较室内环境温度与出口温度的大小;例如,在获取到室内环境温度、蒸发器的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后,通过计算室内环境内温度与出口温度之间的差值、比值等方式判断室内环境温度与出口温度的大小,以便对空调器的运行效果进行初步判断。
S203、判断室内环境温度大于出口温度是否成立,如果室内环境温度大于出口温度成立,即室内环境温度大于出口温度,则执行步骤S205,计算出口温度与进口温度的温差;否则,如果室内环境温度大于出口温度不成立,即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等于出口温度,则执行步骤S209,判定冷媒量处于严重不足状态。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蒸发器的出口温度表示冷媒与室内空气换热后的温度,当室内环境温度大于出口温度时,证明流过蒸发器冷媒量具备一定的换热效果,因此可以进一步判定冷媒量的剩余情况;反之,如果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等于出口温度时,证明流过蒸发器的冷媒量很少或无冷媒流过,导致换热效果较差或无冷媒参与换热,此时可以直接判定冷媒量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
S205、计算出口温度与进口温度的温差;当室内环境温度大于出口温度成立时,进一步计算出口温度与进口温度之间的温差,以便基于温差来判断冷媒量的剩余状态。
申请人发现,如果在蒸发器分流均匀、冷媒充足的情况下,空调器稳定运行时的蒸发器两端的温度、即进口温度与出口温度几乎没有差异,基本上是恒定的。相对地,如果冷媒量不足时,蒸发器两端的温度会出现一定的温差。因此可以通过蒸发器的进出口温差的大小来判断冷媒量的剩余状态。
S207、基于室内环境温度所处的区间以及温差的大小,判断空调器的冷媒量的剩余状态;例如,根据室内环境温度所处的区间确定温差的阈值,然后根据温差与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判定冷媒量的剩余状态,下述实施例将对此进行详细展开。
S209、判定冷媒量处于严重不足状态。
作为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使用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将室内温度划分为三个区间,其中第一温度阈值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如第一温度阈值为23℃,第二温度阈值为32℃。冷媒量的剩余状态优选地可以包括充足状态、欠缺状态和严重不足状态。冷媒量处于充足状态时,空调器中的冷媒量充足、换热效果良好;冷媒量处于欠缺状态时,空调器中的冷媒量相比于充足状态有所减少,对空调器的换热有一定影响,但是空调器仍然可以正常使用;冷媒量处于严重不足状态时,空调器中的冷媒量不足、换热效果差,需要添加冷媒,否则将影空调器的响正常使用。
在上述设置方式的前提下,判断空调器的冷媒量的剩余状态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i)当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时:如果温差小于等于第一温差阈值,则判定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充足状态;如果温差大于第一温差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温差阈值,则判定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欠缺状态;如果温差大于第二温差阈值,则判定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严重不足状态。
举例而言,当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等于23℃时,室内环境温度相对较低,冷媒与室内空气之间的换热量较小,换热前后温差相对较小。此时可以基于室内环境温度与温差阈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将第一温差阈值设置为3℃,第二温差阈值设置为6℃。当计算出的出口温度与进口温度之间的温差小于等于3℃,证明冷媒与室内空气换热后波动较小,空调器的换热效果良好,因此可以判定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充足状态。当出口温度与进口温度之间的温差大于6℃时,证明冷媒与室内空气换热后波动较大,严重影响了空调的换热效果,因此可以判定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严重不足状态。而当出口温度与进口温度之间的温差大于3℃且小于等于6℃时,证明冷媒与室内空气换热后具备一定的波动,空调器的换热效果有一定影响但仍可以正常使用,因此可以判定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欠缺状态。
ii)当室内环境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时:如果温差小于等于第三温差阈值,则判定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充足状态;如果温差大于第三温差阈值且小于等于第四温差阈值,则判定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欠缺状态;如果温差大于第四温差阈值,则判定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严重不足状态。
举例而言,举例而言,当室内环境温度大于23℃且小于等于32℃时,室内环境温度相对于情况i)升高,冷媒与室内空气之间的换热量变大,换热前后温差相对变大。此时可以基于室内环境温度与温差阈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将第三温差阈值设置为5℃,第四温差阈值设置为8℃。当计算出的出口温度与进口温度之间的温差小于等于5℃,证明冷媒与室内空气换热后波动较小,空调器的换热效果良好,因此可以判定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充足状态。当出口温度与进口温度之间的温差大于8℃时,证明冷媒与室内空气换热后波动较大,严重影响了空调的换热效果,因此可以判定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严重不足状态。而当出口温度与进口温度之间的温差大于5℃且小于等于8℃时,证明冷媒与室内空气换热后具备一定的波动,空调器的换热效果有一定影响但仍可以正常使用,因此可以判定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欠缺状态。
iii)当室内环境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时:如果温差小于等于第五温差阈值,则判定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充足状态;如果温差大于第五温差阈值且小于等于第六温差阈值,则判定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欠缺状态;如果温差大于第六温差阈值,则判定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严重不足状态。
举例而言,当室内环境温度大于32℃时,室内环境温度相对情况ii)进一步升高,冷媒与室内空气之间的换热量很大,换热前后温差进一步变大。此时可以基于室内环境温度与温差阈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将第五温差阈值设置为7℃,第六温差阈值设置为10℃。当计算出的出口温度与进口温度之间的温差小于等于7℃,证明冷媒与室内空气换热后波动较小,空调器的换热效果良好,因此可以判定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充足状态。当出口温度与进口温度之间的温差大于10℃时,证明冷媒与室内空气换热后波动较大,严重影响了空调的换热效果,因此可以判定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严重不足状态。而当出口温度与进口温度之间的温差大于7℃且小于等于10℃时,证明冷媒与室内空气换热后具备一定的波动,空调器的换热效果有一定影响但仍可以正常使用,因此可以判定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欠缺状态。
通过结合室内环境温度温度与蒸发器的进出口温差联合判断冷媒量的剩余状态,使得本控制方法还能够在判定过程中引入室内环境温度作为判断标准,针对不同室内环境温度区间设置不同的温差阈值,从而更快速地针对每个区间进行冷媒量剩余情况的检测,消除不同温度区间的温度偏差对判断结果的影响,减小检测误差,更准确地预测冷媒量的剩余状态。
当然,温度区间的划分方式、冷媒量的剩余状态以及温差阈值的设置等仅仅是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设置方式进行调整,以使得本申请能够适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例如,温度区间还可以划分为两个、四个或更多,温度阈值的数值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上下调整,并不限于上述具体数值;冷媒的剩余状态可以仅包括充足状态和不足状态、也可以在上述三种状态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在冷媒量的剩余状态调整的前提下,温差阈值的个数也可以相应地调整,只要该调整与冷媒量的剩余状态的个数相匹配即可,当然温差阈值不限于上述具体数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进行调整。
在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空调器上还设置有指示灯,在判断出冷媒量的剩余状态后,基于判断结果,选择性地发出提示信息。具体地,当判断结果为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充足状态时,控制指示灯显示第一颜色;当判断结果为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欠缺状态时,控制指示灯显示第二颜色;当判断结果为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严重不足状态时,控制指示灯显示第三颜色。
举例而言,第一颜色可以为绿色,第二颜色可以为黄色,第三颜色可以为红色,指示灯可一次显示上述三种颜色的一种,具体显示原理为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在此不再赘述。无论室内环境温度处于上述i)-iii)中的哪种区间,当判断结果为冷媒量处于充足状态时,控制指示灯显示绿色灯光,以表明空调器的冷媒量充足,换热效果良好,不需添加冷媒;当判断结果为冷媒量处于欠缺状态时,控制指示灯显示黄色灯光,以表明空调器的冷媒量有所减少,换热效果相对较差,但仍可以正常使用,用户可以选择添加冷媒,也可以选择继续使用;当判断结果为冷媒量处于严重不足状态时,控制指示灯显示红色灯光,以表明空调器的冷媒量不足,换热效果很差,此时需要加注冷媒。
通过基于判断结果,控制指示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来提示用户冷媒量的剩余状态,一方面能够告知用户当前空调器的换热效果是否良好,另一方面还可以告知用户冷媒量的剩余情况,让用户更直观地了解空调器的运行情况和冷媒量剩余情况,从而在冷媒量不足时及时添加冷媒,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
当然,上述通过指示灯的灯光颜色变化来发出提示信息的控制方式仅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提示音、文字等方式来提示用户冷媒量的剩余状态。例如,空调器上安装扬声器,通过扬声器播报冷媒量剩余状态,当冷媒量不足时,提示用户及时添加冷媒。再如,空调器通过无线连接模块等与手机直接或间接连接,通过手机APP以文字或提示音的方式来提示用户冷媒量的剩余状态。当然,提示信息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不发出或只某些剩余状态时发出,如只在冷媒量处于严重不足状态时才发出等。此外,上述灯光颜色是以红、黄、绿三种颜色进行举例的,但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可以对其进行调整。
下面结合图3,对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控制过程进行描述。其中,图3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逻辑图。
如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控制过程中,在空调器运行一段时间后,用户通过遥控器上的按键启动冷媒量检测模式。
(1)首先,执行步骤S301,空调器接收到冷媒量检测模式的启动指令后,控制四通阀断电并运行制冷模式、压缩机以60Hz的频率运行、室外风机以1000r/min的转速运行、室内风机以1000r/min的转速运行,膨胀阀调整至开度200P。
(2)接下来执行步骤S302,判断空调器以上述参数和模式运行的持续时间t≥2min是否成立;如果t≥2min成立,则执行步骤S303,获取室内环境温度Ti、蒸发器的进口温度Tq以及蒸发器的出口温度Tp;否则,当t≥2min不成立时,则返回重新判断,直至t≥2min成立。
(3)在步骤S303获取到室内环境温度Ti、进口温度Tq以及出口温度Tp后,执行步骤S304,判断Ti≤Tp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则执行S308,判定冷媒量处于严重不足状态,控制指示灯显示红色;否则,如果Ti≤Tp不成立,则执行步骤S305,进一步计算出口温度与进口温度之间的温差△T=Tp-Tq。
(4)在步骤S305计算出温差△T后,执行步骤S306,判断室内环境温度Ti≤23℃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则执行步骤S309,进一步判断温差△T≤3℃是否成立;否则,如果Ti≤23℃不成立,则执行步骤S307,进一步判断Ti>32℃是否成立。
(5)当执行步骤S309时,如果△T≤3℃成立,则判定冷媒量处于充足状态,此时执行步骤S311,控制指示灯显示绿色灯光;否则,如果△T≤3℃不成立,则执行步骤S310,进一步判断温差△T>6℃是否成立。
(6)当执行步骤S310时,如果△T>6℃不成立,则判定冷媒量处于欠缺状态,此时执行步骤S312,控制指示灯显示黄色灯光;否则,如果△T>6℃成立,则判定冷媒量处于严重不足状态,此时执行步骤S313,控制指示灯显示红色灯光。
(7)当执行步骤S307时,如果Ti>32℃不成立,则执行步骤S314,进一步判断△T≤5℃是否成立;否则如果Ti>32℃成立,则执行步骤S319,进一步判断△T≤7℃是否成立。
(8)当执行步骤S314时,如果△T≤5℃成立,则判定冷媒量处于充足状态,此时执行步骤S316,控制指示灯显示绿色灯光;否则,如果△T≤5℃不成立,则执行步骤S315,进一步判断△T>8℃是否成立。
(9)当执行步骤S315时,如果△T>8℃不成立,则判定冷媒量处于欠缺状态,此时执行步骤S317,控制指示灯显示黄色灯光;否则,如果△T>8℃成立,则判定冷媒量处于严重不足状态,此时执行步骤S318,控制指示灯显示红色灯光。
(10)当执行步骤S319时,如果△T≤7℃成立,则判定冷媒量处于充足状态,此时执行步骤S321,控制指示灯显示绿色灯光;否则,如果△T≤7℃不成立,则执行步骤S320,进一步判断△T>10℃是否成立。
(11)当执行步骤S320时,如果△T>10℃不成立,则判定冷媒量处于欠缺状态,此时执行步骤S322,控制指示灯显示黄色灯光;否则,如果△T>10℃成立,则判定冷媒量处于严重不足状态,此时执行步骤S323,控制指示灯显示红色灯光。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文详细描述了本发明方法的一种可能控制过程的详细步骤,但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步骤进行组合、拆分及调换顺序,如此修改后的技术方案并没有改变本发明的基本构思,因此也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例如,上述步骤S305中计算△T的步骤可以在步骤S304之前执行,也可以与步骤S304同时执行等。
进一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空调器的实施例中,空调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可以被配置成存储有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可以被配置成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发明实施例方法部分。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当空调器运行冷媒量检测模式时,控制所述空调器以设定的运行参数运行预设的运行模式;
当所述空调器运行稳定时,获取室内环境温度、蒸发器的进口温度和所述蒸发器的出口温度;
基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述进口温度和所述出口温度,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的剩余状态;
“基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述进口温度和所述出口温度,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的剩余状态”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比较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出口温度的大小;
当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所述出口温度时,计算所述出口温度与所述进口温度的温差;
基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处的区间以及所述温差的大小,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的剩余状态;
“基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处的区间以及所述温差的大小,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的剩余状态”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时:
如果所述温差小于等于第一温差阈值,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充足状态;
如果所述温差大于所述第一温差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温差阈值,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欠缺状态;
如果所述温差大于所述第二温差阈值,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严重不足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空调器以设定的运行参数运行预设的运行模式”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控制四通阀断电;以及
控制压缩机以预设频率运行;并且/或者
控制室外风机以第一预设转速运行;并且/或者
控制室内风机以第二预设转速运行;并且/或者
控制膨胀阀调整至预设开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处的区间以及所述温差的大小,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的剩余状态”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时:
如果所述温差小于等于第三温差阈值,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充足状态;
如果所述温差大于所述第三温差阈值且小于等于第四温差阈值,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欠缺状态;
如果所述温差大于所述第四温差阈值,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严重不足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处的区间以及所述温差的大小,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的剩余状态”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时:
如果所述温差小于等于第五温差阈值,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充足状态;
如果所述温差大于所述第五温差阈值且小于等于第六温差阈值,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欠缺状态;
如果所述温差大于所述第六温差阈值,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严重不足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述进口温度和所述出口温度,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的剩余状态”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如果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等于所述出口温度,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严重不足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的剩余状态”的步骤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基于判断结果,选择性地发出提示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指示灯,“基于判断结果,选择性地发出提示信息”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充足状态时,控制所述指示灯显示第一颜色;
当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欠缺状态时,控制所述指示灯显示第二颜色;
当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空调器的冷媒量处于严重不足状态时,控制所述指示灯显示第三颜色。
8.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
存储器;
处理器;以及
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CN202011062148.XA 2020-09-30 2020-09-30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Active CN1122406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2148.XA CN112240623B (zh) 2020-09-30 2020-09-30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2148.XA CN112240623B (zh) 2020-09-30 2020-09-30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40623A CN112240623A (zh) 2021-01-19
CN112240623B true CN112240623B (zh) 2022-05-31

Family

ID=74168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62148.XA Active CN112240623B (zh) 2020-09-30 2020-09-30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406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80126A (zh) * 2021-01-26 2021-06-0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制冷系统的冷媒量检测的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12747433A (zh) * 2021-03-03 2021-05-04 郑州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控制装置
CN114963522B (zh) * 2021-06-29 2023-08-18 青岛海尔新能源电器有限公司 热水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热水器
CN113432212B (zh) * 2021-06-30 2022-09-16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控制除湿机的方法、除湿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164379B (zh) * 2022-06-09 2023-11-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冷媒量预测方法、系统和空调器
CN114992776A (zh) * 2022-07-13 2022-09-0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的冷媒泄漏检测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14995556B (zh) * 2022-07-27 2022-10-21 山东齐能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电热锅运行用智能控制系统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3357A (zh) * 2010-04-01 2010-08-25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压缩机的保护方法
CN102788403A (zh) * 2012-07-30 2012-11-21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空调器缺冷媒的方法及空调器
CN104949278A (zh) * 2015-06-25 2015-09-30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制冷剂泄漏的检测方法、装置和空调设备
CN106196420A (zh) * 2016-06-24 2016-12-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空调系统的冷媒检测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
CN106839326A (zh) * 2017-02-28 2017-06-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故障提示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7477791A (zh) * 2017-08-23 2017-12-15 绵阳美菱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漏氟检测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
JP2018091550A (ja) * 2016-12-02 2018-06-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8397876A (zh) * 2018-02-27 2018-08-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冷媒状态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0857803A (zh) * 2018-08-23 2020-03-03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媒泄露的检测方法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0895024A (zh) * 2018-09-12 2020-03-20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及空调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61661B2 (en) * 2014-11-04 2018-12-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and abnormality detection system for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AU2017418267B2 (en) * 2017-06-15 2020-10-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10878985B (zh) * 2018-09-06 2021-05-18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冷媒泄漏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CN109323363B (zh) * 2018-09-30 2021-02-2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冷媒泄露故障检测方法、检测系统和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3357A (zh) * 2010-04-01 2010-08-25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压缩机的保护方法
CN102788403A (zh) * 2012-07-30 2012-11-21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空调器缺冷媒的方法及空调器
CN104949278A (zh) * 2015-06-25 2015-09-30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制冷剂泄漏的检测方法、装置和空调设备
CN106196420A (zh) * 2016-06-24 2016-12-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空调系统的冷媒检测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
JP2018091550A (ja) * 2016-12-02 2018-06-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6839326A (zh) * 2017-02-28 2017-06-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故障提示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7477791A (zh) * 2017-08-23 2017-12-15 绵阳美菱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漏氟检测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
CN108397876A (zh) * 2018-02-27 2018-08-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冷媒状态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0857803A (zh) * 2018-08-23 2020-03-03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媒泄露的检测方法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0895024A (zh) * 2018-09-12 2020-03-20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及空调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数据中心空调系统制冷剂泄漏故障的检测与诊断研究;黄小清;《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Ⅱ辑》;20200115(第01期);C028-41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40623A (zh) 2021-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40623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US11635222B2 (en) Damper fault detection
US6939109B2 (en) Pump control system
US20110160913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displaying energy savings from an hvac system
US20070045435A1 (en) Damper control in space heating and cooling
CN104776943B (zh) 空调器换热量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1517326A (zh) 空调控制的中间装置、空调控制系统、空调控制方法以及空调控制程序
US20030213851A1 (en) Non-inertial thermostat and non-inertial thermostat/humidistat for building climate and energy consumption control
CA2678827A1 (en) Transition temperature adjustment user interfaces
KR20150125343A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EP3324137A1 (en) Air condition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H08114347A (ja) フリークーリング管理装置
CN112747433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控制装置
EP1643193B1 (en)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9556244A (zh) 空调系统及其出风温度控制方法
KR101590353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동작방법
CN112303750B (zh) 一种空调器和控制方法
CN114061024A (zh) 空调系统化霜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控制器及空调系统
CN111397135A (zh) 空调器的缺氟检测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KR20170090837A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20030048920A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11281201B2 (en)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s of operation having a learning event
KR100309736B1 (ko) 공기조화기의실내기오접속검사장치및그제어방법
KR102106909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동작방법
KR102229871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의 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06

Address after: No.1 Gangcheng South Road, Jiangbei District, Chongqing, 400026

Applicant after: CHONGQING HAIER AIR-CONDITIONER Co.,Ltd.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ERAL Corp.,Ltd.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HAIER AIR-CONDITIONING ELECTRONIC Co.,Ltd.

Applicant after: Haier Zhijia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ERAL Corp.,Ltd.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HAIER AIR-CONDITIONING ELECTRONIC Co.,Ltd.

Applicant before: Haier Zhijia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