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40601B - 一种区域能量移位的冷、热、水联供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区域能量移位的冷、热、水联供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40601B
CN112240601B CN201910786881.7A CN201910786881A CN112240601B CN 112240601 B CN112240601 B CN 112240601B CN 201910786881 A CN201910786881 A CN 201910786881A CN 112240601 B CN112240601 B CN 1122406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line
source pipeline
electromagnetic valve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8688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40601A (zh
Inventor
孙强
秦佳贺
原书瑶
何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78688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406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406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406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406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406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7/00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 F24D17/02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using heat pump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7/00Water main or service pipe systems
    • E03B7/02Public or like main pipe syste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7/00Water main or service pipe systems
    • E03B7/07Arrangement of devices, e.g. filters, flow controls, measuring devices, siphons or valves, in the pipe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5/00Other 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 F24D15/04Other 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03Exclusively-fluid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能量移位的冷、热、水联供系统,包括给水管道,所述给水管道通过两组管道Ⅰ分别连接有热源管道和冷源管道,所述热源管道和冷源管道通过管道Ⅱ、管道Ⅲ和管道Ⅳ分别连接有第一空调水源热泵机组、第二空调水源热泵机组和第三空调水源热泵机组进行供冷、供热和供生活热水,所述给水管道通过管道Ⅴ连接于净水处理装置供直饮水,所述热源管道和冷源管道上设有压差控制系统控制进出水量,通过储能水箱进行蓄水和泄水,并通过管道Ⅵ供生活用水。本发明是一种新型区域供能供水系统,实现区域内能量的移位互补利用,提高用能效率,实现用户侧分级分质供水,充分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提升用户生活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区域能量移位的冷、热、水联供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域能源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区域能量移位的冷、热、水联供系统。
背景技术
现阶段全球化石能源的过度开采和利用,已经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破坏,全球变暖以及雾霾问题等已经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针对上述问题,节能减排以及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能源开发和利用的必然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在社会发展中对能源的消耗逐年增加,尤其是在建筑行业,每年建筑能耗占我国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左右,在建筑能耗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建筑内采暖和空调能耗。因此,合理且有效地降低建筑采暖和空调能耗,并且在建筑供能中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必然能大大缓解逐年增加的建筑能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现阶段我国的区域供能和供水一般采用粗放供应的方式,对于现有的建筑采暖和空调技术,大部分只针对单体建筑的供能系统进行设计,区域供能也仅是对区域内的建筑进行独立供热和供冷,未针对区域内建筑的用能特点进行综合考虑。对于区域供水方面,我国尚未进行分级分质供应,未全面实现区域建筑的热水和直饮水供应,大大影响用户的生活舒适度,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未充分合理地利用水资源,进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区域能量移位的冷、热、水联供系统,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区域内建筑用能移位互补利用,实现区域建筑同时供热和供冷,并实现区域建筑分级分质供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区域能量移位的冷、热、水联供系统,包括给水管道,所述给水管道通过两组管道Ⅰ分别连接有热源管道和冷源管道,所述冷源管道和热源管道通过管道Ⅱ、管道Ⅲ和管道Ⅳ分别连接有第一空调水源热泵机组、第二空调水源热泵机组和第三空调水源热泵机组,所述第一空调水源热泵机组的冷水出口管连接于供冷管道,所述第二空调水源热泵机组的热水出口管连接于供热管道,所述第三空调水源热泵机组的热水出口管连接于生活热水管道,所述给水管道通过管道Ⅴ连接于净水处理装置,所述净水处理装置连接于直饮水管道,所述热源管道和冷源管道上设有压差控制系统控制进出水量,并通过两组管道Ⅵ连接于生活用水管,所述热源管道通过两组管道Ⅶ分别连接于第一储能水箱,所述冷源管道通过两组管道Ⅷ分别连接于第二储能水箱,所述第一储能水箱包括箱体、设置于箱体上端左侧的进水处理装置以及设置于箱体右端下部的出水处理装置,所述第二储能水箱与第一储能水箱结构相同,此外,所述热源管道还连接有辅助热源装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空调水源热泵机组与冷源管道相连接的管道Ⅱ上安装有水泵Ⅰ,所述第二空调水源热泵机组与热源管道相连接的管道Ⅲ上安装有水泵Ⅱ,当建筑物需要供冷时,利用水泵Ⅰ通过管道Ⅱ从冷源管道中取水,送入第一空调水源热泵机组进行热交换,并把带走建筑物热量的水注入到热源管道中,当建筑物需要供热时,利用水泵Ⅱ通过管道Ⅲ从热源管道中取水,送入第二空调水源热泵机组进行热交换,并把释放能量后的低温水注入到冷源管道中,从而实现区域能量的移位利用,所述低温水的温度范围在5摄氏度到25摄氏度之间。
优选的,所述压差控制系统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热源管道和冷源管道中的压力传感器Ⅰ和压力传感器Ⅱ以及控制器Ⅰ,所述热源管道与给水管道相连接的管道Ⅰ上安装有水泵Ⅲ和电磁阀Ⅰ,所述冷源管道与给水管道相连接的管道Ⅰ上还安装有水泵Ⅳ和电磁阀Ⅱ,所述控制器Ⅰ分别电性连接于压力传感器Ⅰ、压力传感器Ⅱ、水泵Ⅲ、水泵Ⅳ、电磁阀Ⅰ和电磁阀Ⅱ。
优选的,所述压差控制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热源管道和冷源管道之间的压差传感器Ⅰ和控制器Ⅱ,以及生活用水管与热源管道相连接的管道Ⅵ中安装的水泵Ⅴ和电磁阀Ⅲ,以及生活用水管与冷源管道相连接的管道Ⅵ中安装的水泵Ⅵ和电磁阀Ⅳ,所述控制器Ⅱ分别电性连接于压差传感器Ⅰ、水泵Ⅴ、水泵Ⅵ、电磁阀Ⅲ和电磁阀Ⅳ。
优选的,所述压差控制系统还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储能水箱和第二储能水箱的液位控制器Ⅰ和液位控制器Ⅱ,所述热源管道和冷源管道上分别安装压力传感器Ⅲ和压力传感器Ⅳ以及控制器Ⅲ和控制器Ⅳ,第一储能水箱与热源管道相连接的两组管道Ⅶ中分别安装的水泵Ⅶ、水泵Ⅷ、电磁阀Ⅴ和电磁阀Ⅵ,以及第二储能水箱与冷源管道相连接的两组管道Ⅷ中分别安装的水泵Ⅸ、水泵Ⅹ、电磁阀Ⅶ和电磁阀Ⅷ,所述控制器Ⅲ分别电性连接于压力传感器Ⅲ、液位控制器Ⅰ、水泵Ⅶ、水泵Ⅷ、电磁阀Ⅴ、电磁阀Ⅵ,所述控制器Ⅳ分别电性连接于压力传感器Ⅳ、液位控制器Ⅱ、水泵Ⅸ、水泵Ⅹ、电磁阀Ⅶ和电磁阀Ⅷ。
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Ⅰ和压力传感器Ⅱ分别测出热源管道和冷源管道中某些点处的压力;当热源管道某些点处的压力小于某限定值Ⅰ时,控制器Ⅰ控制水泵Ⅲ和电磁阀Ⅰ开启,当某些点处的压力达到某限定值Ⅱ时,控制器Ⅰ控制水泵Ⅲ和电磁阀Ⅰ关闭;当冷源管道某些点处的压力小于某限定值Ⅲ时,控制器Ⅰ控制水泵Ⅳ和电磁阀Ⅱ开启,当某些点处的压力达到某限定值Ⅳ时,控制器Ⅰ控制水泵Ⅳ和电磁阀Ⅱ关闭。
优选的,所述压差传感器Ⅰ测出热源管道和冷源管道中某些点之间的压力差值;当所测某些点处的压差大于某限定值Ⅴ时,控制器Ⅱ控制水泵Ⅴ和电磁阀Ⅲ开启,水泵Ⅵ和电磁阀Ⅳ关闭;当压差小于某限定值Ⅵ时,控制器Ⅱ控制水泵Ⅵ和电磁阀Ⅳ开启,水泵Ⅴ和电磁阀Ⅲ关闭。
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Ⅲ和压力传感器Ⅳ分别测出热源管道和冷源管道中某些点处的压力,所述液位控制器Ⅰ和液位控制器Ⅱ分别测出第一储能水箱和第二储能水箱的液位高度;当热源管道某些点处的压力大于某限定值Ⅶ时,控制器Ⅲ控制水泵Ⅶ和电磁阀Ⅴ开启,从而向第一储能水箱内充水,当第一储能水箱的液位高度达到某设定最高液位值Ⅰ时,控制器Ⅲ控制水泵Ⅶ和电磁阀Ⅴ关闭;当热源管道某些点处的压力小于某限定值Ⅷ时,控制器Ⅲ控制水泵Ⅷ和电磁阀Ⅵ开启,从而向热源管道内注水,当热源管道某些点处的压力达到某限定值Ⅸ或第一储能水箱的液位高度低于某设定最低液位值Ⅱ时,水泵Ⅷ和电磁阀Ⅵ关闭;当冷源管道某些点处的压力大于某限定值Ⅹ时,控制器Ⅳ控制水泵Ⅸ和电磁阀Ⅶ开启,从而向第二储能水箱内充水,当第二储能水箱的液位高度达到某设定最高液位值Ⅲ时,控制器Ⅳ控制水泵Ⅸ和电磁阀Ⅶ关闭;当冷源管道某些点处的压力小于某限定值Ⅺ时,控制器Ⅳ控制水泵Ⅹ和电磁阀Ⅷ开启,从而向冷源管道内注水,当冷源管道某些点处的压力达到某限定值Ⅻ或第二储能水箱的液位高度低于某设定最低液位值Ⅳ时,水泵Ⅹ和电磁阀Ⅷ关闭。
优选的,经由所述第三空调水源热泵机组的热水出口管出来的热水可用于生活热水,经由所述净水处理装置的出水管出来的水可用于直接饮用。
优选的,所述热源管道中的水温较低时,可通过开启辅助热源装置提升管道内部水温,所述辅助热源装置包括太阳能热水系统、空气源热泵系统和污水源热泵系统,所述水温较低是指水温低于7摄氏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储能水箱和第二储能水箱的进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箱,所述第一过滤箱的上端设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端设有与热源管道连接的进水弯管,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端设有密封圈,所述第一安装板通过第一螺钉固定在箱体上端左侧开口槽内的支撑板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箱内设有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包括框架箱体,所述框架箱体内设有用于插接第一过滤板的水平设置的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一过滤箱的右端还设有用于密封过滤结构的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通过第二螺钉固定于第一过滤箱的右端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储能水箱和第二储能水箱的出水处理装置包括左端和上端呈开口设置的第二过滤箱,所述第二过滤箱的右端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右端中部设有与箱体内腔连通的引水管,所述第二过滤箱插入至箱体右端下部的安装槽内并通过第二安装板上的第三螺钉安装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滤箱内设有用于插接第二过滤板的竖直设置的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二过滤箱的上端通过第四螺钉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一种新型的区域供能供水系统,实现区域内能量的移位互补利用,提高用能效率,实现用户侧分级分质供水,充分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提升用户生活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原理及功能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系统各组成部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储能水箱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过滤箱与过滤结构安装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过滤箱、第二过滤板和第二密封板安装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给水管道、2辅助热源装置、21箱体、22开口槽、23支撑板、24密封圈、25第一过滤箱、26进水弯管、27第一螺钉、28第一安装板、29框架箱体、290第一插接槽、30第一过滤板、31第一密封板、32第二螺钉、33安装槽、34第二过滤箱、340第二插接槽、35引水管、36第二过滤板、37第二密封板、38第四螺钉、39第三螺钉、40第二安装板、3热源管道、4冷源管道、5第一空调水源热泵机组、6第二空调水源热泵机组、7第三空调水源热泵机组、8净水处理装置、9生活用水管、10第一储能水箱、11第二储能水箱、12生活热水管、13直饮水管道、14供热管道、15供冷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区域能量移位的冷、热、水联供系统,包括给水管道,所述给水管道通过两组管道Ⅰ分别连接有热源管道和冷源管道,所述冷源管道和热源管道通过管道Ⅱ、管道Ⅲ和管道Ⅳ分别连接第一空调水源热泵机组、第二空调水源热泵机组和第三空调水源热泵机组,所述第一空调水源热泵机组的冷水出口管连接于供冷管道,所述第二空调水源热泵机组的热水出口管连接于供热管道,所述第三空调水源热泵机组的热水出口管连接于生活热水管道,所述给水管道通过管道Ⅴ连接于净水处理装置,所述净水处理装置连接于直饮水管道,所述热源管道和冷源管道上设有压差控制系统控制进出水量,并通过两组管道Ⅵ连接于生活用水管,所述热源管道通过两组管道Ⅶ分别连接于第一储能水箱,此外,所述热源管道还连接有太阳能热水系统以及空气源热泵系统。
具体的,所述第一空调水源热泵机组与冷源管道相连接的管道Ⅱ上安装有水泵Ⅰ,所述第二空调水源热泵机组与热源管道相连接的管道Ⅲ上安装有水泵Ⅱ,当建筑物需要供冷时,利用水泵Ⅰ通过管道Ⅱ从冷源管道中取水,送入第一空调水源热泵机组进行热交换,并把带走建筑物热量的水注入到热源管道中,当建筑物需要供热时,利用水泵Ⅱ通过管道Ⅲ从热源管道中取水,送入第二空调水源热泵机组进行热交换,并把释放能量后的低温水注入到冷源管道中,从而实现区域能量的移位利用。
具体的,经由所述第三空调水源热泵机组的热水出口管出来的水可用于生活热水,经由所述净水处理装置的出水管出来的水可用于直接饮用。
具体的,所述热源管道中的水温低于某水温设定值Ⅰ时,太阳能热水系统将温度相对较高的水注入热源管道,当太阳能热水系统无法满足水温升高要求时,可通过开启空气源热泵系统,进一步提升热源管道的水温。
具体的,所述压差控制系统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热源管道和冷源管道中的压力传感器Ⅰ和压力传感器Ⅱ以及热源管道和冷源管道之间的压差传感器Ⅰ,所述压差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器Ⅰ、控制器Ⅱ和控制器Ⅲ,所述热源管道与给水管道相连接的管道Ⅰ上安装有水泵Ⅲ和电磁阀Ⅰ,所述冷源管道与给水管道相连接的管道Ⅰ上还安装有水泵Ⅳ和电磁阀Ⅱ,用于热源管道和冷源管道的水量补给,生活用水管与热源管道相连接的管道Ⅵ中安装的水泵Ⅴ和电磁阀Ⅲ,以及生活用水管与冷源管道相连接的管道Ⅵ中安装的水泵Ⅵ和电磁阀Ⅳ,所述热源管道上安装水泵Ⅶ,所述冷源管道上安装水泵Ⅷ,从而使得热源管道和冷源管道中的水进行循环流动,所述控制器Ⅰ分别电性连接于压力传感器Ⅰ、水泵Ⅲ、水泵Ⅶ、电磁阀Ⅰ,所述控制器Ⅱ分别电性连接于压力传感器Ⅱ、水泵Ⅳ、水泵Ⅷ、电磁阀Ⅱ,所述控制器Ⅲ分别电性连接于压差传感器Ⅰ、水泵Ⅴ、水泵Ⅵ、电磁阀Ⅲ和电磁阀Ⅳ。
具体的,所述压差控制系统还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储能水箱的液位控制器Ⅰ,所述热源管道上安装压力传感器Ⅲ以及控制器Ⅳ,第一储能水箱与热源管道相连接的两组管道Ⅶ中分别安装的水泵Ⅸ、水泵Ⅹ、电磁阀Ⅴ和电磁阀Ⅵ,所述控制器Ⅳ分别电性连接于压力传感器Ⅲ、液位控制器Ⅰ、水泵Ⅸ、水泵Ⅹ、电磁阀Ⅴ和电磁阀Ⅵ。
具体的,所述压力传感器Ⅰ测出热源管道中某些点处的压力;当热源管道某些点处的压力小于某规定值Ⅰ时,控制器Ⅰ提高热源管道的循环水泵Ⅶ的频率,从而增加热源管道的流量;当热源管道某些点处的压力大于某规定值Ⅱ时,控制器Ⅰ降低热源管道的循环水泵Ⅶ的频率,从而减少热源管道的流量;当热源管道某些点处的压力小于某限定值Ⅰ时,控制器Ⅰ控制水泵Ⅲ和电磁阀Ⅰ开启,从而向热源管道中注水,当某些点处的压力达到某限定值Ⅱ时,控制器Ⅰ控制水泵Ⅲ和电磁阀Ⅰ关闭;
具体的,所述压力传感器Ⅱ测出冷源管道中某些点处的压力;当冷源管道某些点处的压力小于某规定值Ⅲ时,控制器Ⅱ提高冷源管道的循环水泵Ⅷ的频率,从而增加冷源管道的流量;当冷源管道某些点处的压力大于某规定值Ⅳ时,控制器Ⅱ降低冷源管道的循环水泵Ⅷ的频率,从而减少冷源管道的流量;当冷源管道某些点处的压力小于某限定值Ⅲ时,控制器Ⅱ控制水泵Ⅳ和电磁阀Ⅱ开启,从而向冷源管道中注水,当某些点处的压力达到某限定值Ⅳ时,控制器Ⅰ控制水泵Ⅳ和电磁阀Ⅱ关闭。
具体的,所述压差传感器Ⅰ测出热源管道和冷源管道中某些点的压力差值;当所测某些点处的压差大于某限定值Ⅳ时,控制器Ⅲ控制水泵Ⅴ和电磁阀Ⅲ开启,水泵Ⅵ和电磁阀Ⅳ关闭;当压差小于某限定值Ⅴ时,控制器Ⅲ控制水泵Ⅵ和电磁阀Ⅳ开启,水泵Ⅴ和电磁阀Ⅲ关闭。
具体的,所述压力传感器Ⅲ测出热源管道某些点处的压力,所述液位控制器Ⅰ测出储能水箱的液位高度;当热源管道某些点处的压力大于某限定值Ⅵ时,控制器Ⅳ控制水泵Ⅸ和电磁阀Ⅴ开启,从而向储能水箱内充水,当储能水箱的液位高度达到某设定最高液位值Ⅰ时,控制器Ⅳ控制水泵Ⅸ和电磁阀Ⅴ关闭;当热源管道某些点处的压力小于某限定值Ⅶ时,控制器Ⅳ控制水泵Ⅹ和电磁阀Ⅵ开启,从而向热源管道内注水,当热源管道某些点处的压力达到某限定值Ⅷ或第一储能水箱的液位高度低于某设定最低液位值Ⅱ时,水泵Ⅹ和电磁阀Ⅵ关闭;
具体的,所述储能水箱进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箱25,所述第一过滤箱25的上端设有第一安装板28,所述第一安装板28的上端设有与热源管道路3连接的进水弯管26,所述第一安装板28的下端设有密封圈24,所述第一安装板28通过第一螺钉27固定在箱体21上端左侧开口槽22内的支撑板23上。
具体的,所述第一过滤箱25内设有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包括框架箱体29,所述框架箱体29内设有用于插接第一过滤板30的水平设置的第一插接槽290,所述第一过滤箱25的右端还设有用于密封过滤结构的第一密封板31,所述第一密封板31通过第二螺钉32固定于第一过滤箱25的右端面。
具体的,所述第一储能水箱出水处理装置包括左端和上端呈开口设置的第二过滤箱34,所述第二过滤箱34的右端设有第二安装板40,所述第二安装板40的右端中部设有与箱体21内腔连通的引水管35,所述第二过滤箱34插入至箱体21右端下部的安装槽33内并通过第二安装板40上的第三螺钉39安装固定。
具体的,所述第二过滤箱34内设有用于插接第二过滤板36的竖直设置的第二插接槽340,所述第二过滤箱34的上端通过第四螺钉38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板37。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3)

1.一种区域能量移位的冷、热、水联供系统,包括市政给水管道(1),所述市政给水管道(1)通过两组管道Ⅰ分别连接热源管道(3)和冷源管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源管道(4)和热源管道(3)通过管道Ⅱ、管道Ⅲ和管道Ⅳ分别连接第一空调水源热泵机组(5)、第二空调水源热泵机组(6)和第三空调水源热泵机组(7),所述第一空调水源热泵机组(5)的冷水出口管连接于供冷管道(15),所述第二空调水源热泵机组(6)的热水出口管连接于供热管道(14),所述第三空调水源热泵机组(7)的热水出口管连接于生活热水管道(12),所述市政给水管道(1)通过管道Ⅴ连接于净水处理装置(8),所述净水处理装置(8)连接于直饮水管道(13),所述热源管道(3)和冷源管道(4)上设有压差控制系统控制进出水量,并通过两组管道Ⅵ连接于生活用水管(9),所述热源管道(3)通过两组管道Ⅶ分别连接于第一储能水箱(10),所述冷源管道(4)通过两组管道Ⅷ分别连接于第二储能水箱(11),所述第一储能水箱(10)包括箱体(21)、设置于箱体(21)上端左侧的进水处理装置以及设置于箱体(21)右端下部的出水处理装置,所述第二储能水箱(11)与第一储能水箱(10)结构相同,此外,所述热源管道(3)还连接有辅助热源装置(2);所述第一空调水源热泵机组(5)与冷源管道(4)相连接的管道Ⅱ上安装有水泵Ⅰ,所述第二空调水源热泵机组(6)与热源管道(3)相连接的管道Ⅲ上安装有水泵Ⅱ,当建筑物需要供冷时,利用水泵Ⅰ通过管道Ⅱ从冷源管道(4)中取水,送入第一空调水源热泵机组(5)进行热交换,并把带走建筑物热量的水注入到热源管道(3)中,当建筑物需要供热时,利用水泵Ⅱ通过管道Ⅲ从热源管道(3)中取水,送入第二空调水源热泵机组(6)进行热交换,并把释放能量后的水注入到冷源管道(4)中,从而实现区域能量的移位利用;所述压差控制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热源管道(3)和冷源管道(4)之间的压差传感器Ⅰ和控制器Ⅱ,以及生活用水管(9)与热源管道(3)相连接的管道Ⅵ中安装的水泵Ⅴ和电磁阀Ⅲ,以及生活用水管(9)与冷源管道(4)相连接的管道Ⅵ中安装的水泵Ⅵ和电磁阀Ⅳ,所述控制器Ⅱ分别电性连接于压差传感器Ⅰ、水泵Ⅴ、水泵Ⅵ、电磁阀Ⅲ和电磁阀Ⅳ;所述压差控制系统还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储能水箱(10)和第二储能水箱(11)的液位控制器Ⅰ和液位控制器Ⅱ,所述热源管道(3)和冷源管道(4)上分别安装压力传感器Ⅲ和压力传感器Ⅳ以及控制器Ⅲ和控制器Ⅳ,第一储能水箱(10)与热源管道(3)相连接的两组管道Ⅶ中分别安装的水泵Ⅶ、水泵Ⅷ、电磁阀Ⅴ和电磁阀Ⅵ,以及第二储能水箱(11)与冷源管道(4)相连接的两组管道Ⅷ中分别安装的水泵Ⅸ、水泵Ⅹ、电磁阀Ⅶ和电磁阀Ⅷ,所述控制器Ⅲ分别电性连接于压力传感器Ⅲ、液位控制器Ⅰ、水泵Ⅶ、水泵Ⅷ、电磁阀Ⅴ、电磁阀Ⅵ,所述控制器Ⅳ分别电性连接于压力传感器Ⅳ、液位控制器Ⅱ、水泵Ⅸ、水泵Ⅹ、电磁阀Ⅶ和电磁阀Ⅷ;所述压差控制系统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热源管道(3)和冷源管道(4)中的压力传感器Ⅰ和压力传感器Ⅱ以及控制器Ⅰ,所述热源管道(3)与市政给水管道(1)相连接的管道Ⅰ上安装有水泵Ⅲ和电磁阀Ⅰ,所述冷源管道(4)与市政给水管道(1)相连接的管道Ⅰ上还安装有水泵Ⅳ和电磁阀Ⅱ,所述控制器Ⅰ分别电性连接于压力传感器Ⅰ、压力传感器Ⅱ、水泵Ⅲ、水泵Ⅳ、电磁阀Ⅰ和电磁阀Ⅱ;所述压力传感器Ⅰ和压力传感器Ⅱ分别测出热源管道(3)和冷源管道(4)中某些点处的压力;当热源管道(3)某些点处的压力小于某限定值Ⅰ时,控制器Ⅰ控制水泵Ⅲ和电磁阀Ⅰ开启,当某些点处的压力达到某限定值Ⅱ时,控制器Ⅰ控制水泵Ⅲ和电磁阀Ⅰ关闭;当冷源管道(4)某些点处的压力小于某限定值Ⅲ时,控制器Ⅰ控制水泵Ⅳ和电磁阀Ⅱ开启,当某些点处的压力达到某限定值Ⅳ时,控制器Ⅰ控制水泵Ⅳ和电磁阀Ⅱ关闭;所述压差传感器Ⅰ测出热源管道(3)和冷源管道(4)中某些点之间的压力差值;当所测某些点处的压差大于某限定值Ⅴ时,控制器Ⅱ控制水泵Ⅴ和电磁阀Ⅲ开启,水泵Ⅵ和电磁阀Ⅳ关闭;当压差小于某限定值Ⅵ时,控制器Ⅱ控制水泵Ⅵ和电磁阀Ⅳ开启,水泵Ⅴ和电磁阀Ⅲ关闭;所述压力传感器Ⅲ和压力传感器Ⅳ分别测出热源管道(3)和冷源管道(4)中某些点处的压力,所述液位控制器Ⅰ和液位控制器Ⅱ分别测出第一储能水箱(10)和第二储能水箱(11)的液位高度;当热源管道(3)某些点处的压力大于某限定值Ⅶ时,控制器Ⅲ控制水泵Ⅶ和电磁阀Ⅴ开启,从而向第一储能水箱(10)内充水,当第一储能水箱(10)的液位高度达到某设定最高液位值Ⅰ时,控制器Ⅲ控制水泵Ⅶ和电磁阀Ⅴ关闭;当热源管道(3)某些点处的压力小于某限定值Ⅷ时,控制器Ⅲ控制水泵Ⅷ和电磁阀Ⅵ开启,从而向热源管道(3)内注水,当热源管道(3)某些点处的压力达到某限定值Ⅸ或第一储能水箱(10)的液位高度低于某设定最低液位值Ⅱ时,水泵Ⅷ和电磁阀Ⅵ关闭;当冷源管道(4)某些点处的压力大于某限定值Ⅹ时,控制器Ⅳ控制水泵Ⅸ和电磁阀Ⅶ开启,从而向第二储能水箱(11)内充水,当第二储能水箱(11)的液位高度达到某设定最高液位值Ⅲ时,控制器Ⅳ控制水泵Ⅸ和电磁阀Ⅶ关闭;当冷源管道(4)某些点处的压力小于某限定值Ⅺ时,控制器Ⅳ控制水泵Ⅹ和电磁阀Ⅷ开启,从而向冷源管道(4)内注水,当冷源管道(4)某些点处的压力达到某限定值Ⅻ或第二储能水箱(11)的液位高度低于某设定最低液位值Ⅳ时,水泵Ⅹ和电磁阀Ⅷ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区域能量移位的冷、热、水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经由所述第三空调水源热泵机组(7)的热水出口管出来的热水可用于生活热水,经由所述净水处理装置(8)的出水管出来的水可用于直接饮用;所述热源管道(3)中的水温较低时,可通过开启辅助热源装置(2)提升管道内部水温,所述辅助热源装置(2)包括太阳能热水系统、空气源热泵系统和污水源热泵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区域能量移位的冷、热、水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能水箱(10)和第二储能水箱(11)的进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箱(25),所述第一过滤箱(25)的上端设有第一安装板(28),所述第一安装板(28)的上端设有与热源管道(3)连接的进水弯管(26),所述第一安装板(28)的下端设有密封圈(24),所述第一安装板(28)通过第一螺钉(27)固定在箱体(21)上端左侧开口槽(22)内的支撑板(23)上;所述第一过滤箱(25)内设有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包括框架箱体(29),所述框架箱体(29)内设有用于插接第一过滤板(30)的水平设置的第一插接槽(290),所述第一过滤箱(25)的右端还设有用于密封过滤结构的第一密封板(31),所述第一密封板(31)通过第二螺钉(32)固定于第一过滤箱(25)的右端面;所述第一储能水箱(10)和第二储能水箱(11)的出水处理装置包括左端和上端呈开口设置的第二过滤箱(34),所述第二过滤箱(34)的右端设有第二安装板(40),所述第二安装板(40)的右端中部设有与箱体(21)内腔连通的引水管(35),所述第二过滤箱(34)插入至箱体(21)右端下部的安装槽(33)内并通过第二安装板(40)上的第三螺钉(39)安装固定;所述第二过滤箱(34)内设有用于插接第二过滤板(36)的竖直设置的第二插接槽(340),所述第二过滤箱(34)的上端通过第四螺钉(38)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板(37)。
CN201910786881.7A 2019-08-24 2019-08-24 一种区域能量移位的冷、热、水联供系统 Active CN1122406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6881.7A CN112240601B (zh) 2019-08-24 2019-08-24 一种区域能量移位的冷、热、水联供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6881.7A CN112240601B (zh) 2019-08-24 2019-08-24 一种区域能量移位的冷、热、水联供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40601A CN112240601A (zh) 2021-01-19
CN112240601B true CN112240601B (zh) 2024-05-24

Family

ID=74168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86881.7A Active CN112240601B (zh) 2019-08-24 2019-08-24 一种区域能量移位的冷、热、水联供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4060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787414U (zh) * 2015-05-25 2015-11-18 北京四季通热能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空气源-水源热泵机组实现三联供的装置
CN108895710A (zh) * 2018-08-10 2018-11-27 青岛艳阳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耦合燃气加热功能的制冷加热系统
CN208671416U (zh) * 2018-08-10 2019-03-29 青岛艳阳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低温工业循环冷却水的制冷加热系统
CN210399125U (zh) * 2019-08-24 2020-04-24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区域能量移位的冷、热、水联供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32048B (en) * 1997-12-02 2002-06-26 Louis J Bailey Intergrated system for heating cooling and heat recovery ventilation
US20160281348A9 (en) * 2005-05-06 2016-09-29 Best Technologies, Inc. Modular building utilities systems and method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787414U (zh) * 2015-05-25 2015-11-18 北京四季通热能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空气源-水源热泵机组实现三联供的装置
CN108895710A (zh) * 2018-08-10 2018-11-27 青岛艳阳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耦合燃气加热功能的制冷加热系统
CN208671416U (zh) * 2018-08-10 2019-03-29 青岛艳阳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低温工业循环冷却水的制冷加热系统
CN210399125U (zh) * 2019-08-24 2020-04-24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区域能量移位的冷、热、水联供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40601A (zh) 2021-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17245B (zh) 一种多能源集成热水系统
CN203757824U (zh) 一种能够降低一次网回水温度的供热系统
CN101290146A (zh) 住宅建筑闭式供暖系统
CN101078531A (zh) 太阳能热水器和燃气壁挂炉集合联动的供热和生活水系统
CN203024251U (zh) 一种多能源集成热水系统
CN210399125U (zh) 一种区域能量移位的冷、热、水联供系统
CN201759365U (zh) 太阳能节能饮水机
CN112240601B (zh) 一种区域能量移位的冷、热、水联供系统
CN201396836Y (zh) 分户式太阳能集中供热装置
CN201152584Y (zh) 一种水—水采暖温度调节器和热水器
CN206959139U (zh) 一种膨胀水箱
CN206959317U (zh) 一种两用炉工作系统
CN202008190U (zh) 太阳能、空气源及电能互补使用的供热供暖系统
CN202008187U (zh) 太阳能、空气源及燃气互补使用的供热供暖系统
CN201909448U (zh) 一种冷水头回用装置
CN205505179U (zh) 一种浴室供热系统
CN205174553U (zh) 一种具有低谷电加热蓄能的二次换热供热系统
CN205014605U (zh) 多功能数控高频电磁热水器
CN208983651U (zh) 一种太阳能集热供水系统
CN202074725U (zh) 一种即热式太阳能热水器
CN202125984U (zh) 一种太阳能光板和空气源互补组合式供暖供热系统
CN201724298U (zh) 太阳能供暖系统
CN2384168Y (zh) 热水器
CN206055943U (zh) 快速调温式电热水器
CN204268573U (zh) 一种太阳能水、空气供热采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