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35441A - 扬声器驱动电路、驱动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驱动电路、驱动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35441A
CN112235441A CN202011077987.9A CN202011077987A CN112235441A CN 112235441 A CN112235441 A CN 112235441A CN 202011077987 A CN202011077987 A CN 202011077987A CN 112235441 A CN112235441 A CN 1122354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module
linear motor
loudspeaker
module
spea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7798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35441B (zh
Inventor
陈伟得
游利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7798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354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35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54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354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54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77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6Input arrangements with force or tactile feedback as computer generated output to the u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2Interface to dedicated audio devices, e.g. audio drivers, interface to CODEC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3/12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for distributing signals to two or more 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1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or for use in hand-held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PDA's, camer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驱动电路、驱动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扬声器驱动电路包括:处理器、驱动电路、线性马达、第一控制模块、第一扬声器、第二控制模块、第二扬声器和通路切换模块;第一控制模块与通路切换模块的第一端连接,通路切换模块的第二端与线性马达连接,通路切换模块的第三端与第一扬声器连接,其中,在通路切换模块的控制下,在扬声器驱动电路处于第一状态下,第一控制模块与线性马达导通,在扬声器驱动电路处于第二状态下,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一扬声器导通,从而有效解决现有移动终端中,在实现触感反馈时对线性马达的驱动能力差,且驱动双扬声器的驱动模块使用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扬声器驱动电路、驱动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文件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驱动电路、驱动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全面屏手机已经在屏占比方面实现了极大的突破,随着工艺的成熟很可能会出现一整块屏幕,而当整个手机的正面都是屏幕时,用户与屏幕的交互仅仅只有视觉和听觉是肯定不够的,还需要有触觉,而智能手机的触感反馈主要是通过线性马达实现。
当前,在移动终端上存在两种常用的线性马达驱动方案,且它们都各自存在一些优缺点:
1、平台的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ower Management IC,PMIC)内置的马达驱动,优点是无需增加额外的电路设计,不增加成本和印刷电路板(PrintedCircuit Board,PCB)布局空间;缺点是没有升压,驱动能力弱,只能实现简单的振动,算法及可实现效果种类少,主要应用于触屏、来电、闹钟等简单场景的震动。
2、智能功放(智能功率放大器)驱动线性马达,优点是有升压,驱动能力强,有多种算法支持,可以根据实时频率变化转换为振动;缺点是成本高,在目前集成度已经很高的PCB上,智能功放集成电路(IC)及其外围器件会占用很大一块PCB布局面积,设计难度较大。
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技术中为了节省成本,主流采用第一种方案驱动线性马达,但PMIC驱动线性马达所适用的驱动场景有限,且驱动效果不佳;同时,目前主流游戏的音效体验在戴耳机状态下的效果较佳,因此体验这类主流游戏的玩家,大部分都会选择佩戴耳机进行操作,而使得双扬声器处于不工作状态,从而造成驱动双扬声器的智能功放的使用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扬声器驱动电路、驱动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移动终端中,在实现触感反馈时采用PMIC对线性马达进行驱动的驱动能力差,且驱动双扬声器的驱动模块使用率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驱动电路,包括:处理器、驱动电路、线性马达、第一控制模块、第一扬声器、第二控制模块、第二扬声器和通路切换模块;
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驱动电路、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和所述通路切换模块连接,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线性马达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通路切换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通路切换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线性马达连接,所述通路切换模块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扬声器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扬声器连接;
其中,在所述通路切换模块的控制下,所述扬声器驱动电路可在多种状态间切换,在所述扬声器驱动电路处于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线性马达导通,在所述扬声器驱动电路处于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扬声器导通。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扬声器驱动电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方法,适用于第二方面所述的移动终端,包括: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耳机模式;
在处于耳机模式的情况下,控制第一控制模块与线性马达导通;在未处于耳机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一扬声器导通;
将控制线性马达动作的控制信号,发送至与所述线性马达导通连接的驱动电路或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以驱动所述线性马达动作。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移动终端是否处于耳机模式;
控制模块,用于在处于耳机模式的情况下,控制第一控制模块与线性马达导通;在未处于耳机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一扬声器导通;
处理模块,用于将控制线性马达动作的控制信号,发送至与所述线性马达导通连接的驱动电路或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以驱动所述线性马达动作。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驱动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驱动方法的步骤。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驱动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扬声器驱动电路包括:处理器、驱动电路、线性马达、第一控制模块、第一扬声器、第二控制模块、第二扬声器和通路切换模块;处理器分别与驱动电路、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和通路切换模块连接,驱动电路与线性马达连接,第一控制模块与通路切换模块的第一端连接,通路切换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线性马达连接,通路切换模块的第三端与第一扬声器连接,第二控制模块与第二扬声器连接;其中,在通路切换模块的控制下,扬声器驱动电路可在多种状态间切换,在扬声器驱动电路处于第一状态下,第一控制模块与线性马达导通,在扬声器驱动电路处于第二状态下,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一扬声器导通,从而利用通路切换模块控制第一控制模块的状态,使原本驱动第一扬声器的第一控制模块在指定状态下切换驱动线性马达,从而增强对线性马达的驱动力,提高触感反馈效果,并且利用驱动第一扬声器的第一控制模块来驱动线性马达可以提高第一控制模块的使用率,减少为提高线性马达的驱动力而对终端设备进行改造的设计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移动终端中触感反馈驱动的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双扬声器的触感反馈驱动切换流程一;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双扬声器的触感反馈驱动切换流程二;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装置的模块组成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文件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随着智能手机技术的发展,现有的智能手机可以给用户带来立体声、触感等更为丰富的操作体验。其中立体声是由双扬声器方案实现,需要两个智能功放对应驱动上下两个扬声器,用户在听音乐及看视频时,可以享受到立体声的听感体验。触感反馈是利用线性马达来实现的。基于双扬声器方案的智能手机,目前常用的线性马达设计方案有两种:
1、如图1所示,为手机平台的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ower Management IC,PMIC)内置的马达驱动。
该驱动场景包括:处理器1(如智能手机中的中央处理单元(CPU))、驱动电路2(如PMIC)、线性马达3、第一控制模块4、第一扬声器5、第二控制模块6、第二扬声器7。其中,线性马达3受驱动电路2驱动用于实现触感反馈;第一控制模块4和第二控制模块6可分别具体为基于智能功放构建的驱动模块,用于驱动与其导通连接的第一扬声器5、第二扬声器7进行声音播放;第一扬声器5、第二扬声器7可构成智能手机中的双扬声器,其中,第一扬声器5可为智能手机的上扬声器、第二扬声器7可为智能手机的下扬声器。
智能手机中的中央处理单元(CPU)可以通过控制PMIC来驱动线性马达3动作,从而实现触感反馈。其优点是无需增加额外的电路设计,不增加成本和印刷电路板(PrintedCircuit Board,PCB)布局空间;缺点是没有升压,驱动能力弱,只能实现简单的振动,算法及可实现效果种类少,主要应用于触屏、来电、闹钟等简单场景的震动。
2、将图1中驱动电路2替换为基于智能功放构建的驱动模块,如替换为第一控制模块4或第二控制模块6,即为智能功放驱动线性马达,其优点是有升压,驱动能力强,有多种算法支持,可以根据实时频率变化转换为振动;缺点是成本高,在目前集成度已经很高的PCB上,智能功放集成电路(IC)及其外围器件会占用很大一块PCB布局面积,设计难度较大。
申请人在对目前基于双扬声器方案的智能手机中,常用的线性马达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后发现,主流游戏的音效体验在戴耳机状态下的效果较佳,如游戏里的脚步声、声音的方位等,而通过双扬声器的外放效果是无法真实的表现出来的,体验这类主流游戏的玩家,大部分都会选择佩戴耳机进行操作。这种情况下,双扬声器是不工作的。因此,如果将驱动双扬声器的任一控制模块,如图1中的第一控制模块4来取代驱动电路2驱动线性马达,可以明显提升游戏触感体验,同时,耳机模式下其他应用场景的震感也可以由第一控制模块4驱动。而通过第二控制模块6驱动第二扬声器7仍可实现声音播放,不会对智能手机的正常音频播放造成太大影响,还可以提高第一控制模块4的使用率。
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双扬声器的触感反馈驱动方案,旨在利用已有扬声器对应的驱动模块在指定状态下切换驱动线性马达,这样既可以提高线性马达的驱动力,提高触感反馈体验,同时还可以提高智能终端中已有扬声器的驱动模块的使用率,减少为提高线性马达的驱动力而对终端设备进行改造的设计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扬声器驱动电路,包括:处理器1、驱动电路2、线性马达3、第一控制模块4、第一扬声器5、第二控制模块6、第二扬声器7和通路切换模块8;
处理器1分别与驱动电路2、第一控制模块4、第二控制模块6和通路切换模块8连接,驱动电路2与线性马达3连接,第一控制模块4与通路切换模块8的第一端连接,通路切换模块8的第二端与线性马达3连接,通路切换模块8的第三端与第一扬声器5连接,第二控制模块6与第二扬声器7连接;
其中,在通路切换模块8的控制下,本扬声器驱动电路可在多种状态间切换,在扬声器驱动电路处于第一状态下,第一控制模块4与线性马达3导通,在扬声器驱动电路处于第二状态下,第一控制模块4与第一扬声器5导通。
具体地,参照图1所示的现有扬声器驱动方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1可以是本扬声器驱动电路所在的移动终端中的CPU,驱动电路2可以为移动终端中的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第一控制模块4和第二控制模块6可以为基于智能功放构件的驱动模块。
本申请提出的扬声器驱动电路,是在现有基于双扬声器方案的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中增加一个布局面积小且成本低的通路切换模块8,该通路切换模块8对外提供三个连接端,其中第一控制模块4与通路切换模块8的第一端连接,通路切换模块8的第二端与线性马达3连接,通路切换模块8的第三端与第一扬声器5连接。通路切换模块8根据处理器1下发的切换指令,切换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三端的连接状态,从而使得整个扬声器驱动电路处于至少两种状态:在第一状态下,第一端与第二端导通,使得第一控制模块4与线性马达3导通;在第二状态下,第一端与第三端导通,使得第一控制模块4与第一扬声器5导通。通过控制这两种状态之间的切换,可使第一控制模块4与线性马达3、第一扬声器5之间灵活切换导通关系,使线性马达3可以在指定情况下,由第一控制模块4进行驱动控制,从而提高驱动效果。
例如,在移动终端上电工作后,在默认状态下,扬声器驱动电路处于第二状态,此时,驱动电路2受控处理器1,驱动线性马达3动作;同时,第一控制模块4受控处理器1而驱动第一扬声器5,第二控制模块6受控处理器1而驱动第二扬声器7,移动终端通过第一扬声器5、第二扬声器7共同输出声音。当移动终端被触发需要利用第一控制模块4来驱动线性马达3时,扬声器驱动电路受控处于第一状态,此时,第一控制模块4受控处理器1而驱动线性马达3,第二控制模块6受控处理器1而驱动第二扬声器7,第一扬声器5因失去第一控制模块4的驱动作用而无法输出声音,移动终端只通过第二扬声器7输出声音。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谓的线路导通(例如驱动电路2与线性马达3之间,第一控制模块4与线性马达3、第一扬声器5之间,第二控制模块6与第二扬声器7之间),只是硬件电路上的连接导通,而并不涉及具体的控制信号的传输和控制。因此,第一控制模块4与线性马达3导通后,并不意味着线性马达3会立即产生任何具体操作,而是只有在处理器1向第一控制模块4发出控制线性马达3的控制信号发出时,线性马达3才会按照第一控制模块4发出的驱动信号进行相应动作。因此,此时虽然驱动电路2仍与线性马达3处于导通状态,但只要处理器1不将控制线性马达3的控制信号发送至驱动电路2,则驱动电路2即无法驱动线性马达3动作。
在成功切换至第一控制模块4与线性马达导通后,处理器1会将原本发给驱动电路2的用于控制线性马达3动作的控制信号,切换发送至第一控制模块4,以基于第一控制模块4驱动线性马达3执行相应动作。由于第一控制模块4通常采用基于智能功放构建的驱动模块,较默认采用PMIC构建的驱动电路2具有信号升压能力,且有多种算法支持,可以根据实时频率变化转换为振动,具有更强的驱动能力,可以大大提高线性马达3的触感反馈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驱动电路包括:处理器、驱动电路、线性马达、第一控制模块、第一扬声器、第二控制模块、第二扬声器和通路切换模块;处理器分别与驱动电路、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和通路切换模块连接,驱动电路与线性马达连接,第一控制模块与通路切换模块的第一端连接,通路切换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线性马达连接,通路切换模块的第三端与第一扬声器连接,第二控制模块与第二扬声器连接;其中,在通路切换模块的控制下,扬声器驱动电路可在多种状态间切换,在扬声器驱动电路处于第一状态下,第一控制模块与线性马达导通,在扬声器驱动电路处于第二状态下,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一扬声器导通,从而利用通路切换模块控制第一控制模块的状态,使原本驱动第一扬声器的第一控制模块在指定状态下切换驱动线性马达,从而增强对线性马达的驱动力,提高触感反馈效果,并且利用驱动第一扬声器的第一控制模块来驱动线性马达可以提高第一控制模块的使用率,减少为提高线性马达的驱动力而对终端设备进行改造的设计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2中所示,上述通路切换模块8具体为单刀双掷开关,且该单刀双掷开关的动端(S端)与第一控制模块4连接,两个不动端(如1、2)分别与线性马达3和第一扬声器5连接。
例如,当需要控制扬声器驱动电路处于第一状态,使第一控制模块4与线性马达3导通时,可控制单刀双掷开关的S端与动端2闭合;当需要控制扬声器驱动电路处于第二状态,使第一控制模块4与第一扬声器5导通时,可控制单刀双掷开关的S端与动端1闭合。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上述扬声器驱动电路中还包括插入检测模块9和接口模块10,处理器1通过插入检测模块9与接口模块10连接,在插入检测模块9检测到接口模块10有耳机插入的情况下,调节扬声器驱动电路至第一状态。
其中,插入检测模块9可以具体为用于驱动外接耳机的音频解码芯片(WCD)/高保真(HIFI),接口模块10用于插接耳机。
具体地,如图3中所示,当移动终端处于“耳机模式”时,处理器1(移动终端中的CPU)可通过音频解码芯片(WCD)/高保真(HIFI)对耳机进行驱动,同时CPU也可根据检测到的“耳机模式”,控制将扬声器驱动电路至于第一状态,使第一控制模块4与线性马达3导通,以通过第一控制模块4驱动线性马达3动作。此时,由于移动终端处于“耳机模式”不需要扬声器工作,因此无需驱动第一扬声器5或第二扬声器6外放。第一控制模块4从默认驱动第一扬声器5切换为驱动线性马达3,从而实现在“耳机模式”下,增加触感反馈的驱动能力,提升触感体验。
进一步地,第一扬声器5可为移动终端的上扬声器,第二扬声器7可为移动终端的下扬声器。通常,当双扬声器纵向布设在移动终端上时,根据扬声器的设计难度,以及人们的使用习惯,位于下方的扬声器使用频率更高、效果更好,因此优选双扬声器中的上扬声器作为本申请中的第一扬声器5、双扬声器中的下扬声器作为本申请中的第二扬声器7,以使扬声器驱动电路不论处于何种状态时,都可以确保通过下扬声器有效播放声音。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驱动电路,通过在插入检测模块检测到接口模块有耳机插入的情况下,调节扬声器驱动电路至第一状态,从而实现在移动终端处于“耳机模式”下,增加触感反馈的驱动能力,提升触感体验;同时,以移动终端的上扬声器作为第一扬声器,以移动终端的下扬声器作为第二扬声器7,可以在满足用户使用习惯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维持移动终端的扬声器功能,同时兼顾提高触感反馈的驱动能力。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中包含如图2、图3对应的任一实施例中所示的扬声器驱动电路。
具体地,该移动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便携笔记本式计算机等。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该方法适用于包含图2、图3对应的任一实施例中所示的扬声器驱动电路的移动终端。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该移动终端中的CPU,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检测移动终端是否处于耳机模式。
例如,可通过移动终端中用于驱动耳机的音频解码芯片(WCD)/高保真(HIFI)来检测耳机接口是否有耳机插入,并将检测结果上报给移动终端的CPU。如有耳机插入,则确定移动终端处于耳机模式,否则,确定移动终端处于非耳机模式。
S103,在处于耳机模式的情况下,控制第一控制模块与线性马达导通;在未处于耳机模式的情况下,控制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一扬声器导通。
当确定移动终端处于“耳机模式”的情况下,CPU可控制将扬声器驱动电路至于第一状态,使第一控制模块4与线性马达3导通,以通过第一控制模块4驱动线性马达3动作。此时,由于移动终端处于“耳机模式”,不需要扬声器工作,因此无需驱动第一扬声器5或第二扬声器6外放。第一控制模块4从默认驱动第一扬声器5切换为驱动线性马达3,从而实现在“耳机模式”下,增加触感反馈的驱动能力,提升触感体验。
当确定移动终端处于非“耳机模式”的情况下,CPU可控制将扬声器驱动电路至于第二状态,使第一控制模块4与第一扬声器5导通,以通过第一控制模块4驱动第一扬声器5外放。此时,由于移动终端处于非“耳机模式”,用户很有可能希望通过扬声器播放声音,因此可通过第一控制模块4驱动第一扬声器5,同时通过第二控制模块6驱动第二扬声器7,实现双扬声器外放,可提高声音播放效果,提升听觉体验。
S105,将控制线性马达动作的控制信号,发送至与线性马达导通连接的驱动电路或第一控制模块,以驱动线性马达动作。
具体地,当确定移动终端处于“耳机模式”的情况下,且CPU已控制扬声器驱动电路至于第一状态,使第一控制模块4与线性马达3导通时,CPU可将控制线性马达动作的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一控制模块4,以使第一控制模块4根据控制信号驱动线性马达3动作。
在通过第一控制模块4驱动线性马达3动作过程中,CPU将暂时中止将控制线性马达3动作的控制信号发送给驱动电路2,以免发生第一控制模块4与驱动电路2同时对线性马达3进行驱动而产生的冲突。
当确定移动终端处于非“耳机模式”的情况下,且CPU已控制扬声器驱动电路至于第二状态,使第一控制模块4与第一扬声器5导通时,CPU可将控制线性马达动作的控制信号发送给默认与线性马达3连接的驱动电路2,以使驱动电路2根据控制信号驱动线性马达3动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通过检测移动终端是否处于耳机模式;在处于耳机模式的情况下,控制第一控制模块与线性马达导通;在未处于耳机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一扬声器导通;将控制线性马达动作的控制信号,发送至与线性马达导通连接的驱动电路或第一控制模块,以驱动线性马达动作,以利用驱动第一扬声器的第一控制模块在耳机模式下,驱动线性马达,从而增强对线性马达的驱动力,提高触感反馈效果,并且利用驱动第一扬声器的第一控制模块来驱动线性马达可以提高第一控制模块的使用率,减少为提高线性马达的驱动力而对终端设备进行改造的设计成本。
进一步地,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可作为图4所示方法的拓展实时方式,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2,检测移动终端是否被触发执行指定操作。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当用户执行一些操作,而这些操作对于触感反馈的要求相对较高,此时移动终端可以牺牲掉一部分听觉反馈,仅利用双扬声器中的一个扬声器进行声音外放,而把另一个扬声器对应的驱动模块从驱动该扬声器的状态,切换为驱动线性马达,从而满足用户在执行指定操作时,对触感反馈的高需求。
其中,上述的指定操作可以是用户启用指定应用软件(如游戏)或执行指定系统设置(如执行将驱动第一扬声器的驱动模块驱动线性马达的操作设置)。
具体地,移动终端在上电工作后,可实时检测是否存在被触发执行的指定操作。例如,当用户打开移动终端上的游戏应用时,CPU可根据检测到的游戏软件开启的状态,确定移动终端存在被触发执行的指定操作。
S104,在被触发执行指定操作的情况下,控制第一控制模块与线性马达导通;在未被触发执行指定操作的情况下,控制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一扬声器导通。
当确定移动终端被触发执行指定操作的情况下,CPU可控制将扬声器驱动电路至于第一状态,使第一控制模块4与线性马达3导通,以通过第一控制模块4驱动线性马达3动作。此时,由于被触发执行的指定操作需要通过第一控制模块4驱动线性马达3动作来实现效果更佳的触感反馈体验,因此,该情况下,可适当牺牲双扬声器的外放效果,仅通过第二控制模块6驱动第二扬声器7实现声音外放,而控制第一控制模块4驱动线性马达3,从而在移动终端执行指定操作,如在游戏模式下,增加触感反馈的驱动能力,提升触感体验。
当确定移动终端未被触发执行指定操作的情况下,CPU可控制将扬声器驱动电路至于第二状态,使第一控制模块4与第一扬声器5导通,以通过第一控制模块4驱动第一扬声器5外放。此时,由于移动终端未执行指定操作,不需要增强触感反馈体验,且用户很有可能希望通过扬声器播放声音,因此通过第一控制模块4驱动第一扬声器5,同时通过第二控制模块6驱动第二扬声器7,实现双扬声器外放,可提高声音播放效果,提升听觉体验。
S105,将控制线性马达动作的控制信号,发送至与线性马达导通连接的驱动电路或第一控制模块,以驱动线性马达动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通过检测移动终端是否被触发执行指定操作;在被触发执行指定操作的情况下,控制第一控制模块与线性马达导通;在未被触发执行指定操作的情况下,控制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一扬声器导通;将控制线性马达动作的控制信号,发送至与线性马达导通连接的驱动电路或第一控制模块,以驱动线性马达动作,以利用驱动第一扬声器的第一控制模块在移动终端执行指定操作的情况下,驱动线性马达,从而增强对线性马达的驱动力,提高触感反馈效果,并且利用驱动第一扬声器的第一控制模块来驱动线性马达可以提高第一控制模块的使用率,减少为提高线性马达的驱动力而对终端设备进行改造的设计成本。
进一步地,结合图3以及以上实施例中所示的驱动方法,本实施例给出如下两个应用与上述扬声器驱动电路的具体驱动切换流程:
如图6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驱动切换流程,包括:
1、初始状态:通路切换模块4里的S端默认置于1端,即S端与1端导通、与2端断开;此时,驱动电路2驱动线性马达3、第一控制模块4驱动第一扬声器5、第二控制模块6驱动第二扬声器7。
2、系统检测是否进入耳机模式(通过耳机插入检测实现),如果进入耳机模式,则通路切换模块里的S切换置于2端,即S端与1端断开,与2端导通;此时,控制驱动电路2关闭驱动,由第一控制模块4驱动线性马达3,同时第二控制模块6驱动第二扬声器7。
3、系统检测是否退出耳机模式,如果退出耳机模式,则通路切换模块里的S端切换回置于1端,即S端与1端导通、与2端断开;此时,驱动电路2驱动线性马达3,第一控制模块4驱动第一扬声器5、第二控制模块6驱动第二扬声器7,恢复初始状态。
如图7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驱动切换流程,包括:
1、初始状态:通路切换模块4里的S端默认置于1端,即S端与1端导通、与2端断开;此时,驱动电路2驱动线性马达3、第一控制模块4驱动第一扬声器5、第二控制模块6驱动第二扬声器7。
2、系统检测是否进入游戏状态(通过用户打开游戏app即可实现检测),如果进入游戏状态,则通路切换模块里的S切换置于2端,即S端与1端断开,与2端导通;此时,控制驱动电路2关闭驱动,由第一控制模块4驱动线性马达3,以实现更佳的游戏触感体验,而声音外放由第二控制模块6驱动第二扬声器7实现。
3、系统检测是否退出游戏状态,如果退出游戏状态,则通路切换模块里的S端切换回置于1端,即S端与1端导通、与2端断开;此时,驱动电路2驱动线性马达3,第一控制模块4驱动第一扬声器5、第二控制模块6驱动第二扬声器7,恢复初始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通过检测移动终端是否处于耳机模式,或者是否被触发执行指定操作;在处于耳机模式或者在被触发执行指定操作的情况下,控制第一控制模块与线性马达导通;在未处于耳机模式或未被触发执行指定操作的情况下,控制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一扬声器导通;将控制线性马达动作的控制信号,发送至与线性马达导通连接的驱动电路或第一控制模块,以驱动线性马达动作,以利用驱动第一扬声器的第一控制模块在移动终端处于耳机模式或者执行指定操作的情况下,驱动线性马达,从而增强对线性马达的驱动力,提高触感反馈效果,并且利用驱动第一扬声器的第一控制模块来驱动线性马达可以提高第一控制模块的使用率,减少为提高线性马达的驱动力而对终端设备进行改造的设计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驱动装置,或者该驱动装置中的用于执行上述驱动方法的控制模块。本申请实施例中以驱动装置执行驱动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装置。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装置,该装置适用于图2或图3所述的移动终端,包括:
检测模块201,用于检测移动终端是否处于耳机模式;
控制模块202,用于在处于耳机模式的情况下,控制第一控制模块与线性马达导通;在未处于耳机模式的情况下,控制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一扬声器导通;
处理模块203,用于将控制线性马达动作的控制信号,发送至与线性马达导通连接的驱动电路或第一控制模块,以驱动线性马达动作。
进一步地,上述检测模块201还用于,检测移动终端是否被触发执行指定操作;
相应地,控制模块202,还用于在被触发执行指定操作的情况下,控制第一控制模块与线性马达导通;在未被触发执行指定操作的情况下,控制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一扬声器导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装置,通过检测移动终端是否处于耳机模式;在处于耳机模式的情况下,控制第一控制模块与线性马达导通;在未处于耳机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一扬声器导通;将控制线性马达动作的控制信号,发送至与线性马达导通连接的驱动电路或第一控制模块,以驱动线性马达动作,以利用驱动第一扬声器的第一控制模块在耳机模式下,驱动线性马达,从而增强对线性马达的驱动力,提高触感反馈效果,并且利用驱动第一扬声器的第一控制模块来驱动线性马达可以提高第一控制模块的使用率,减少为提高线性马达的驱动力而对终端设备进行改造的设计成本。
进一步地,通过检测移动终端是否被触发执行指定操作;在被触发执行指定操作的情况下,控制第一控制模块与线性马达导通;在未被触发执行指定操作的情况下,控制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一扬声器导通;将控制线性马达动作的控制信号,发送至与线性马达导通连接的驱动电路或第一控制模块,以驱动线性马达动作,以利用驱动第一扬声器的第一控制模块在移动终端执行指定操作的情况下,驱动线性马达,从而增强对线性马达的驱动力,提高触感反馈效果,并且利用驱动第一扬声器的第一控制模块来驱动线性马达可以提高第一控制模块的使用率,减少为提高线性马达的驱动力而对终端设备进行改造的设计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可以是装置,也可以是终端中的部件、集成电路、或芯片。该装置可以是移动电子设备,也可以为非移动电子设备。示例性的,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等,非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装置能够实现图4至图7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300,包括处理器301,存储器302,存储在存储器30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301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301执行时实现上述驱动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和非移动电子设备。
图10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4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401、网络模块402、音频输出单元403、输入单元404、传感器405、显示单元406、用户输入单元407、接口单元408、存储器409、以及处理器410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子设备4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4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10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处理器410,用于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耳机模式;
在处于耳机模式的情况下,控制第一控制模块与线性马达导通;在未处于耳机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一扬声器导通;
将控制线性马达动作的控制信号,发送至与所述线性马达导通连接的驱动电路或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以驱动所述线性马达动作。
可选的,处理器410,还用于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被触发执行指定操作;
在被触发执行指定操作的情况下,控制第一控制模块与线性马达导通;在未被触发执行指定操作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一扬声器导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检测移动终端是否处于耳机模式;在处于耳机模式的情况下,控制第一控制模块与线性马达导通;在未处于耳机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一扬声器导通;将控制线性马达动作的控制信号,发送至与线性马达导通连接的驱动电路或第一控制模块,以驱动线性马达动作,以利用驱动第一扬声器的第一控制模块在耳机模式下,驱动线性马达,从而增强对线性马达的驱动力,提高触感反馈效果,并且利用驱动第一扬声器的第一控制模块来驱动线性马达可以提高第一控制模块的使用率,减少为提高线性马达的驱动力而对终端设备进行改造的设计成本。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4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4041和麦克风4042,图形处理器4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406可包括显示面板4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4061。用户输入单元407包括触控面板4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4072。触控面板4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4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4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存储器4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处理器4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410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驱动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驱动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扬声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驱动电路、线性马达、第一控制模块、第一扬声器、第二控制模块、第二扬声器和通路切换模块;
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驱动电路、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和所述通路切换模块连接,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线性马达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通路切换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通路切换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线性马达连接,所述通路切换模块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扬声器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扬声器连接;
其中,在所述通路切换模块的控制下,所述扬声器驱动电路可在多种状态间切换,在所述扬声器驱动电路处于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线性马达导通,在所述扬声器驱动电路处于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扬声器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路切换模块具体为单刀双掷开关,且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动端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连接,两个不动端分别与所述线性马达和所述第一扬声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入检测模块和接口模块,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插入检测模块与接口模块连接,在所述插入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接口模块有耳机插入的情况下,调节所述扬声器驱动电路至所述第一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为所述移动终端中的电源管理集成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扬声器为所述移动终端的上扬声器,所述第二扬声器为所述移动终端的下扬声器。
6.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中任一种所述的扬声器驱动电路。
7.一种驱动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耳机模式;
在处于耳机模式的情况下,控制第一控制模块与线性马达导通;在未处于耳机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一扬声器导通;
将控制线性马达动作的控制信号,发送至与所述线性马达导通连接的驱动电路或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以驱动所述线性马达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被触发执行指定操作;
在被触发执行指定操作的情况下,控制第一控制模块与线性马达导通;在未被触发执行指定操作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一扬声器导通。
9.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移动终端是否处于耳机模式;
控制模块,用于在处于耳机模式的情况下,控制第一控制模块与线性马达导通;在未处于耳机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一扬声器导通;
处理模块,用于将控制线性马达动作的控制信号,发送至与所述线性马达导通连接的驱动电路或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以驱动所述线性马达动作。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驱动方法的步骤。
CN202011077987.9A 2020-10-10 2020-10-10 扬声器驱动电路、驱动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2354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77987.9A CN112235441B (zh) 2020-10-10 2020-10-10 扬声器驱动电路、驱动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77987.9A CN112235441B (zh) 2020-10-10 2020-10-10 扬声器驱动电路、驱动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5441A true CN112235441A (zh) 2021-01-15
CN112235441B CN112235441B (zh) 2022-12-27

Family

ID=74113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77987.9A Active CN112235441B (zh) 2020-10-10 2020-10-10 扬声器驱动电路、驱动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35441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7470A (zh) * 2009-10-30 2010-04-21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线性马达振动的方法
CN101729625A (zh) * 2010-01-05 2010-06-09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马达的驱动方法及移动设备
CN102056052A (zh) * 2010-11-28 2011-05-11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切换电路及具有所述电路的移动终端
CN104683917A (zh) * 2015-01-27 2015-06-03 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的音频控制方法
CN105120401A (zh) * 2015-08-18 2015-12-02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多功能发声器件的驱动系统及其功率放大器
CN105208494A (zh) * 2015-09-30 2015-12-3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三合一音频装置
CN105228055A (zh) * 2015-10-16 2016-01-06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低音音频补偿系统及其补偿方法
CN108366328A (zh) * 2018-02-11 2018-08-03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338485A (zh) * 2020-04-20 2020-06-26 张洋 利用音频产生触觉反馈的电路和设备
CN112492095A (zh) * 2019-09-11 2021-03-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控制终端的系统、终端、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7470A (zh) * 2009-10-30 2010-04-21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线性马达振动的方法
CN101729625A (zh) * 2010-01-05 2010-06-09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马达的驱动方法及移动设备
CN102056052A (zh) * 2010-11-28 2011-05-11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切换电路及具有所述电路的移动终端
CN104683917A (zh) * 2015-01-27 2015-06-03 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的音频控制方法
CN105120401A (zh) * 2015-08-18 2015-12-02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多功能发声器件的驱动系统及其功率放大器
CN105208494A (zh) * 2015-09-30 2015-12-3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三合一音频装置
CN105228055A (zh) * 2015-10-16 2016-01-06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低音音频补偿系统及其补偿方法
CN108366328A (zh) * 2018-02-11 2018-08-03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492095A (zh) * 2019-09-11 2021-03-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控制终端的系统、终端、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1338485A (zh) * 2020-04-20 2020-06-26 张洋 利用音频产生触觉反馈的电路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5441B (zh) 2022-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270897A1 (en) Earphone system for mobile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KR101792183B1 (ko) 휴대 단말기의 이어폰 시스템
US8396509B2 (en) Signal transmission path selection circuit and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employing the circuit
CN109246294A (zh) 一种终端及应用于终端的扬声器出音控制方法
KR20090043753A (ko) 터치스크린을 구비한 단말장치의 멀티태스킹 제어 방법 및장치
CN111629304A (zh) 扬声器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581320A (zh) 一种切换播放模式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WO2019076327A1 (zh) 游戏中来电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1083256A1 (zh) 触控响应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341546B (zh) 一种音频的播放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4572322A (zh) 一种终端屏幕操作的方法
KR20120068274A (ko) 휴대 단말기의 통합 커넥터 장치 및 이의 운용 방법
WO2021169869A1 (zh) 音频播放装置、音频播放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261180B (zh) 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12764710A (zh) 音频播放方式的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653965A (zh) 音频播放控制电路及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291615A (zh) 音频输出方法、音频输出装置
JP7442551B2 (ja) 移動端末及び制御方法
US20230370774A1 (en) Bluetooth speaker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storage medium,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2235441B (zh) 扬声器驱动电路、驱动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69367A1 (zh) 音频播放方法和电子设备
JP6203911B2 (ja) 音声信号再入力型スマートデバイス用イヤホン
CN110730946A (zh) 移动终端的音量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WO2023045921A1 (zh) 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115155B (zh) 无线耳机控制方法、无线耳机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