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35212B -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可编程框式交换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可编程框式交换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35212B
CN112235212B CN202010954155.4A CN202010954155A CN112235212B CN 112235212 B CN112235212 B CN 112235212B CN 202010954155 A CN202010954155 A CN 202010954155A CN 112235212 B CN112235212 B CN 1122352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header
target
programmabl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5415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35212A (zh
Inventor
王明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Security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H3C Securit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H3C Security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H3C Securit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5415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352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352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52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352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52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1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witching fabric construction
    • H04L49/109Integrated on microchip, e.g. switch-on-ch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1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witching fabric 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30Peripheral units, e.g. input or output ports
    • H04L49/3009Header conversion, routing tables or routing ta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可编程框式交换设备,该方法包括:对于跨芯片转发报文,源可编程交换芯片将目的转发信息封装为第一报文头,将目标信息封装为第二报文头,并将第一报文头和第二报文头插入以太格式的原始报文的报文头,得到第一报文,并将第一报文发送给目标网片;目标网片获取第一报文中的第一报文头,对第一报文头进行解析,得到目的转发信息,将第一报文中的第一报文头去除,得到第二报文,并基于目的转发信息将第二报文转发给目的可编程交换芯片;目的可编程交换芯片获取第二报文中的第二报文头,对第二报文进行解析,得到目标信息,并基于目标信息对第二报文进行转发处理。应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可编程交换芯片的分布式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可编程框式交换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可编程框式交换设备。
背景技术
在传统交换芯片构成的网络中,只能使用固定的处理逻辑来应对不同的需求,但是,在以可编程交换芯片为核心的交换系统中,业务与控制软件不再受限于底层芯片的能力,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开发与定制。通过为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场景定制不同的报文处理和转发逻辑,可编程交换芯片的各条流水线能够协同工作,在不损失系统整体性能前提下,将这些场景的需求在可编程交换芯片的报文转发层面实现,从而使得系统整体的效率大幅提升。
然而实践发现,目前的可编程交换芯片应用方案中,可编程交换芯片主要用于单机的盒式设备,尚未有分布式的设计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可编程框式交换设备,以解决可编程交换芯片无法实现分布式应用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应用于可编程框式交换设备,所述可编程框式交换设备包括多个线卡板以及多个网板,所述多个线卡板中各线卡板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编程交换芯片,各可编程交换芯片之间互不相连,所述多个网板中各网板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片,各网片之间互不相连,各网片均与全部可编程交换芯片相连,且网片与可编程交换芯片之间的互联端口设置为以太模式,所述方法包括:
对于跨芯片转发报文,源可编程交换芯片将目的转发信息封装为第一报文头,将目标信息封装为第二报文头,并将所述第一报文头和所述第二报文头插入以太格式的原始报文的报文头,得到第一报文,并将所述第一报文发送给目标网片,所述目标信息用于目的可编程交换芯片进行报文转发处理;
所述目标网片获取所述第一报文中的所述第一报文头,对所述第一报文头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目的转发信息,将所述第一报文中的所述第一报文头去除,得到第二报文,并基于所述目的转发信息将所述第二报文转发给所述目的可编程交换芯片;
所述目的可编程交换芯片获取所述第二报文中的所述第二报文头,对所述第二报文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目标信息,并基于所述目标信息对所述第二报文进行转发处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可编程框式交换设备,包括多个线卡板以及多个网板,所述多个线卡板中各线卡板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编程交换芯片,各可编程交换芯片之间互不相连,所述多个网板中各网板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片,各网片之间互不相连,各网片均与全部可编程交换芯片相连,且网片与可编程交换芯片之间的互联端口设置为以太模式;其中:
所述可编程交换芯片,用于对于跨芯片转发报文,当所述可编程交换芯片为源可编程交换芯片时,将目的转发信息封装为第一报文头,将目标信息封装为第二报文头,并将所述第一报文头和所述第二报文头插入以太格式的原始报文的报文头,得到第一报文,并将所述第一报文发送给目标网片,所述目标信息用于目的可编程交换芯片进行报文转发处理;
所述网片,用于当作为所述目标网片时,获取所述第一报文中的所述第一报文头,对所述第一报文头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目的转发信息,将所述第一报文中的所述第一报文头去除,得到第二报文,并基于所述目的转发信息将所述第二报文转发给所述目的可编程交换芯片;
所述可编程交换芯片,还用于当作为所述目的可编程交换芯片时,获取所述第二报文中的所述第二报文头,对所述第二报文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目标信息,并基于所述目标信息对所述第二报文进行转发处理。
应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可编程框式交换设备的各网片与各可编程交换芯片之间建立连接,并将网片与可编程交换芯片之间的互联端口设置为以太模式,对于需要跨芯片转发报文,源可编程交换芯片可以将目的转发信息封装为第一报文头,将目标信息封装为第二报文头,并将第一报文头和第二报文头插入以太格式的原始报文的报文头,得到第一报文,并将第一报文发送给目标网片,以使目标网片根据第一报文头中的目的转发信息,将去除第一报文头得到的第二报文转发给目的可编程交换芯片;目标可编程交换芯片可以基于第二报文的报文头得到目标信息,并基于目标信息对第二报文进行转发处理,实现了可编程交换芯片的分布式应用,扩展了可编程交换芯片的应用场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编程框式设备100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转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编程框式交换设备300的架构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HGoE报文的格式示意图;
图4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HGoE+PHV报文的格式示意图;
图4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HV报文的格式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编程框式交换设备300的跨芯片报文转发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编程框式设备的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先对可编程逻辑芯片的工作原理以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编程框式交换设备的架构示意图进行简单说明。
一、可编程逻辑芯片的工作原理
以Tofino芯片为例,Tofino芯片处理逻辑是采用Match-Action(匹配-动作)方式的一系列查找表(Lookup table),报文头部分内容以及一些MetaData信息为查找key,匹配上之后可以执行相应的动作,主要的动作包括添加或修改MetaData信息、报文复制、Mirror(镜像)、Copy to CPU(复制上送CPU)、报文入队列等。
Tofino芯片包括多级查找表的处理,每次查找表的处理结果均可能会添加或修改MetaData信息,这些MetaData信息以PHV的形式,伴随在报文在芯片处理的每个阶段。其中PHV最多可以包含64个8Bit,96个16Bit和64个32Bit数据,最大长度是4096Bit。
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编程框式交换设备
请参见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编程框式设备100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可编程框式设备100可以包括多个线卡板110以及多个网板120,各线卡板110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编程交换芯片111,各可编程交换芯片111之间互不相连,各网板120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片121,各网片121之间互不相连。
在图1所示可编程框式设备100中,为了实现跨芯片报文转发,各网片121均与全部可编程交换芯片111相连,跨芯片报文的转发可以通过网片进行中转。
考虑到可编程交换芯片支持的报文封装格式,以及网片支持的报文封装格式可能并不相同,为了保证跨芯片报文的正常转发,网片121与可编程交换芯片111之间的互联端口可以设置为以太模式,可编程交换芯片111可以将网片121进行报文转发需要的信息承载在以太格式的报文中发送给网片121,由网片121基于该以太格式的报文中承载的相关信息进行报文转发,将报文转发给目的可编程交换芯片。
需要说明的是,可编程框式交换设备还可以包括机箱和主控板(图中未示出)。主控板负责控制平面,一般有两块,互为冗余备份,根据实际角色称为主用主控板、备用主控板。线卡板和网板负责数据平面,网板转发线卡板之间的跨板流量,线卡板有业务接口,网板一般没有任何用户接口。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见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转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该报文转发方法可以应用于可编程框式交换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可编程框式设备,如图2所示,该报文转发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步骤201、对于跨芯片转发报文,源可编程交换芯片将目的转发报文信息封装为第一报文头,将目标信息封装为第二报文头,并将该第一报文头和第二报文头插入以太格式的原始报文的报文头,得到第一报文,并将第一报文发送给目标网片。
本发明实施例中,源可编程交换芯片可以为可编程框式交换设备中的任一可编程交换芯片。
源可编程交换芯片可以通过对报文进行解析和查表,确定报文的目的转发信息,并基于该目的转发信息确定是否需要对报文进行跨芯片转发。
示例性的,对于单播报文,该目的转发信息可以包括目的设备信息(如目的可编程交换芯片的芯片ID)和目的端口信息。
对于组播报文,该目的转发信息可以包括组播索引信息。
当源可编程交换芯片基于目标转发信息确定报文为组播报文,或者,目标设备不是本芯片时,源可编程交换芯片可以确定该报文需要跨芯片转发。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跨芯片转发报文,源可编程交换芯片在对报文进行转发时,一方面,需要在报文中携带网片进行报文转发所需的信息,如上述目的转发信息;另一方面,需要在报文中携带目的可编程芯片进行报文转发需要的信息。
相应地,源可编程交换芯片可以将目的转发信息封装为第一报文头,将目的可编程交换芯片用于进行报文转发处理的信息(本文中称为目标信息)封装为第二报文头,并将该第一报文头和第二报文头插入以太格式的原始报文的报文头,得到第一报文,并将该第报文发送给网片(本文中称为目标网片)。
其中,由于各网片均与全部可编程交换芯片相连,因此,通过任一网片,均可以将报文转发给目的可编程交换芯片,即目标网片可以为可编程框式交换设备中的任一网片。
示例性的,源可编程交换芯片可以采用轮询的方式选择转发报文的网片。
步骤202、目标网片获取第一报文中的第一报文头,对第一报文头进行解析,得到目的转发信息,将第一报文中的第一报文头去除,得到第二报文,并基于目的转发信息将第二报文转发给目的可编程交换芯片。
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网片接收到第一报文时,可以获取该第一报文中的第一报文头,并通过对该第一报文头进行解析,得到目的转发信息。
当目标网片得到了目的转发信息时,可以将第一报文中的第一报文头去除,得到第二报文,并基于该目标转发信息将第二报文转发给目的可编程交换芯片。
示例性的,当目的转发信息为组播索引信息时,目标网片可以将第二报文转发给除源可编程交换芯片之外的全部可编程交换芯片,由接收到第二报文的可编程交换芯片在确定本地存在出端口时,基于第二报文头进行报文转发处理;否则,丢弃接收到的第二报文。
步骤203、目的可编程交换芯片获取第二报文中的第二报文头,对第二报文头进行解析,得到目标信息,并基于该目标信息对第二报文进行转发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目的可编程交换芯片接收到第二报文时,可以获取该第二报文中的第二报文头,对该报文头进行解析,得到目标信息,并基于该目标信息对第二报文进行转发处理。
可见,在图2所示方法流程中,通过在可编程框式交换设备的各网片与各可编程交换芯片之间建立连接,并将网片与可编程交换芯片之间的互联端口设置为以太模式,对于需要跨芯片转发报文,源可编程交换芯片可以将目的转发信息封装为第一报文头,将目标信息封装为第二报文头,并将第一报文头和第二报文头插入以太格式的原始报文的报文头,得到第一报文,并将第一报文发送给目标网片,以使目标网片根据第一报文头中的目的转发信息,将去除第一报文头得到的第二报文转发给目的可编程交换芯片;目标可编程交换芯片可以基于第二报文的报文头得到目标信息,并基于目标信息对第二报文进行转发处理,实现了可编程交换芯片的分布式应用,扩展了可编程交换芯片的应用场景。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该实施例中,以可编程交换芯片为Tofino芯片,网片为XGS网片为例。
请参见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编程框式交换设备300的架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可编程框式交换设备300可以包括线卡板310、线卡板320、网板330和网板340,线卡板310包括Tofino芯片311和Tofino芯片312,线卡板320包括Tofino芯片321、Tofino芯片322、Tofino芯片323以及Tofino芯片324,网板330包括XGS网片331和XGS网片332,网板340包括XGS网片341和XGS网片342。
XGS网片331分别与Tofino芯片311、Tofino芯片312、Tofino芯片321、Tofino芯片322、Tofino芯片323以及Tofino芯片324相连。
XGS网片332分别与Tofino芯片311、Tofino芯片312、Tofino芯片321、Tofino芯片322、Tofino芯片323以及Tofino芯片324相连。
XGS网片341分别与Tofino芯片311、Tofino芯片312、Tofino芯片321、Tofino芯片322、Tofino芯片323以及Tofino芯片324相连。
XGS网片342分别与Tofino芯片311、Tofino芯片312、Tofino芯片321、Tofino芯片322、Tofino芯片323以及Tofino芯片324相连。
Tofino芯片与XGS网片的互联端口被设置为以太模式。
基于图3所示的可编程框式交换设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报文转发流程可以如下:
1、对于跨芯片转发报文,源Tofino芯片封装HGoE头和PHV头后,转发给目标XGS网片。
示例性的,源Tofino芯片可以通过对报文进行解析和查表,确定目的设备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或者,组播索引信息,对于组播报文或者目的设备非本地的单播报文,需要跨芯片转发。
对于跨芯片转发的报文,需要经过网片,由网片转发到目的芯片作进一步处理。而由于XGS网片处理的是HG格式报文,根据HG头的信息完成对报文的转发处理,但Tofino芯片不支持HG格式,因此,Tofino芯片可以将XGS网片需要的HG头承载在以太报文中发送给XGS网片。
举例来说,以源Tofino芯片为Tofino芯片311为例,Tofino芯片311可以将目的设备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或,组播索引信息等目的转发信息封装为HGoE(HG overEthernet,基于以太网的HG)头,然后将Tofino芯片的metadata(元数据)信息(即上述目标信息,包括源Tofino芯片的metadata信息和目的Tofino芯片的metadata信息)封装为PHV头,并将该HGoE头和PHV头插入到原始报文400的报文头中,得到HGoE+PHV报文(即上述第一报文,在该实施例中称为报文410),示意图可以如图4A和图4B所示。
其中,可以通过预先定义的EType标志来标识报文410中的HGoE头和PHV头。
Tofino芯片311得到报文410时,可以将该报文410发送给目标XGS网片(以XGS网片331为例)。
2、目标XGS网片接收到源Tofino芯片发送的HGoE+PHV报文,基于HGoE头中的目的转发信息,将报文转发给目的Tofino芯片。
示例性的,XGS网片331接收到报文410时,将报文410中的HGoE头转换为芯片内部的HG头,并通过对HG头进行解析,得到目的转发信息,基于目的转发信息,将去除HGoE头的报文410(即上述第二报文,本文中称为报文420,报文格式可以如图4C所示)转发到目的Tofino芯片(以Tofino芯片321为例)。
3、目的Tofino芯片接收到目标网片发送的PHV报文,基于PHV头对报文进行转发处理。
示例性的,Tofino芯片321接收到报文420时,可以对报文420中的PHV头进行解析,得到Tofino芯片的metadata信息,并基于得到的metadata信息完成后续转发处理。
其中,报文转发流程示意图可以如图5所示。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对于跨芯片转发报文,源可编程交换芯片将目的转发信息封装为第一报文头,将目标信息封装为第二报文头,并将第一报文头和第二报文头插入以太格式的原始报文的报文头,得到第一报文,并将第一报文发送给目标网片;目标网片获取第一报文中的第一报文头,对第一报文头进行解析,得到目的转发信息,将第一报文中的第一报文头去除,得到第二报文,并基于目的转发信息将第二报文转发给目的可编程交换芯片;目的可编程交换芯片获取第二报文中的第二报文头,对第二报文进行解析,得到目标信息,并基于该目标信息对第二报文进行转发处理,实现了可编程交换芯片的分布式应用,扩展了可编程交换芯片的应用场景。
请参见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编程框式交换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可编程框式交换设备可以包括多个线卡板610以及多个网板620,所述多个线卡板610中各线卡板610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编程交换芯片611,各可编程交换芯片611之间互不相连,所述多个网板620中各网板620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片621,各网片621之间互不相连,各网片621均与全部可编程交换芯片611相连,且网片621与可编程交换芯片611之间的互联端口设置为以太模式;其中:
所述可编程交换芯片611,用于对于跨芯片转发报文,当所述可编程交换芯片为源可编程交换芯片时,将目的转发信息封装为第一报文头,将目标信息封装为第二报文头,并将所述第一报文头和所述第二报文头插入以太格式的原始报文的报文头,得到第一报文,并将所述第一报文发送给目标网片,所述目标信息用于目的可编程交换芯片进行报文转发处理;
所述网片621,用于当作为所述目标网片时,获取所述第一报文中的所述第一报文头,对所述第一报文头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目的转发信息,将所述第一报文中的所述第一报文头去除,得到第二报文,并基于所述目的转发信息将所述第二报文转发给所述目的可编程交换芯片;
所述可编程交换芯片611,还用于当作为所述目的可编程交换芯片时,获取所述第二报文中的所述第二报文头,对所述第二报文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目标信息,并基于所述目标信息对所述第二报文进行转发处理。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报文头和所述第二报文头依次位于所述以太格式的原始报文的报文头中的源MAC地址之后。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报文头和所述第二报文头之前分别包括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报文头和所述第二报文头的以太网标志。
在可选实施例中,对于单播报文,所述目的转发信息包括目的设备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
对于组播报文,所述目的转发信息包括组播索引信息。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可编程交换芯片为Tofino芯片,所述网片为XGS网片,所述第一报文头为基于以太网的HG头,所述第二报文头为HPV头;
所述目标信息为所述源可编程交换芯片和所述目的可编程交换芯片的元数据信息。
上述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发明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通过在可编程框式交换设备的各网片与各可编程交换芯片之间建立连接,并将网片与可编程交换芯片之间的互联端口设置为以太模式,对于需要跨芯片转发报文,源可编程交换芯片可以将目的转发信息封装为第一报文头,将目标信息封装为第二报文头,并将第一报文头和第二报文头插入以太格式的原始报文的报文头,得到第一报文,并将第一报文发送给目标网片,以使目标网片根据第一报文头中的目的转发信息,将去除第一报文头得到的第二报文转发给目的可编程交换芯片;目标可编程交换芯片可以基于第二报文的报文头得到目标信息,并基于目标信息对第二报文进行转发处理,实现了可编程交换芯片的分布式应用,扩展了可编程交换芯片的应用场景。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可编程框式交换设备,所述可编程框式交换设备包括多个线卡板以及多个网板,所述多个线卡板中各线卡板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编程交换芯片,各可编程交换芯片之间互不相连,所述多个网板中各网板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片,各网片之间互不相连,各网片均与全部可编程交换芯片相连,且网片与可编程交换芯片之间的互联端口设置为以太模式,所述方法包括:
对于跨芯片转发报文,源可编程交换芯片将目的转发信息封装为第一报文头,将目标信息封装为第二报文头,并将所述第一报文头和所述第二报文头插入以太格式的原始报文的报文头,得到第一报文,并将所述第一报文发送给目标网片,所述目标信息用于目的可编程交换芯片进行报文转发处理;
所述目标网片获取所述第一报文中的所述第一报文头,对所述第一报文头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目的转发信息,将所述第一报文中的所述第一报文头去除,得到第二报文,并基于所述目的转发信息将所述第二报文转发给所述目的可编程交换芯片;
所述目的可编程交换芯片获取所述第二报文中的所述第二报文头,对所述第二报文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目标信息,并基于所述目标信息对所述第二报文进行转发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报文头和所述第二报文头依次位于所述以太格式的原始报文的报文头中的源MAC地址之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报文头和所述第二报文头之前分别包括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报文头和所述第二报文头的以太网标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单播报文,所述目的转发信息包括目的设备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
对于组播报文,所述目的转发信息包括组播索引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编程交换芯片为Tofino芯片,所述网片为XGS网片,所述第一报文头为基于以太网的HG头,所述第二报文头为HPV头;
所述目标信息为所述源可编程交换芯片和所述目的可编程交换芯片的元数据信息。
6.一种可编程框式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线卡板以及多个网板,所述多个线卡板中各线卡板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编程交换芯片,各可编程交换芯片之间互不相连,所述多个网板中各网板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片,各网片之间互不相连,各网片均与全部可编程交换芯片相连,且网片与可编程交换芯片之间的互联端口设置为以太模式;其中:
所述可编程交换芯片,用于对于跨芯片转发报文,当所述可编程交换芯片为源可编程交换芯片时,将目的转发信息封装为第一报文头,将目标信息封装为第二报文头,并将所述第一报文头和所述第二报文头插入以太格式的原始报文的报文头,得到第一报文,并将所述第一报文发送给目标网片,所述目标信息用于目的可编程交换芯片进行报文转发处理;
所述网片,用于当作为所述目标网片时,获取所述第一报文中的所述第一报文头,对所述第一报文头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目的转发信息,将所述第一报文中的所述第一报文头去除,得到第二报文,并基于所述目的转发信息将所述第二报文转发给所述目的可编程交换芯片;
所述可编程交换芯片,还用于当作为所述目的可编程交换芯片时,获取所述第二报文中的所述第二报文头,对所述第二报文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目标信息,并基于所述目标信息对所述第二报文进行转发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编程框式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报文头和所述第二报文头依次位于所述以太格式的原始报文的报文头中的源MAC地址之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编程框式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报文头和所述第二报文头之前分别包括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报文头和所述第二报文头的以太网标志。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编程框式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对于单播报文,所述目的转发信息包括目的设备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
对于组播报文,所述目的转发信息包括组播索引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可编程框式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编程交换芯片为Tofino芯片,所述网片为XGS网片,所述第一报文头为基于以太网的HG头,所述第二报文头为HPV头;
所述目标信息为所述源可编程交换芯片和所述目的可编程交换芯片的元数据信息。
CN202010954155.4A 2020-09-11 2020-09-11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可编程框式交换设备 Active CN1122352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54155.4A CN112235212B (zh) 2020-09-11 2020-09-11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可编程框式交换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54155.4A CN112235212B (zh) 2020-09-11 2020-09-11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可编程框式交换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5212A CN112235212A (zh) 2021-01-15
CN112235212B true CN112235212B (zh) 2022-04-26

Family

ID=74117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54155.4A Active CN112235212B (zh) 2020-09-11 2020-09-11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可编程框式交换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3521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5582A (zh) * 2013-03-22 2014-09-2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网关设备
CN104283817A (zh) * 2013-07-03 2015-01-1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交换线卡与逻辑线卡互通的方法及报文转发设备
WO2016197933A2 (zh) * 2015-06-08 2016-12-1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
CN110519079A (zh) * 2019-08-01 2019-11-29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装置、网板、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753010A (zh) * 2019-10-22 2020-02-04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5582A (zh) * 2013-03-22 2014-09-2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网关设备
CN104283817A (zh) * 2013-07-03 2015-01-1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交换线卡与逻辑线卡互通的方法及报文转发设备
WO2016197933A2 (zh) * 2015-06-08 2016-12-1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
CN106302264A (zh) * 2015-06-08 2017-01-0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Dune交换线卡板与灵活线卡板间的单播报文互通方法及装置
CN110519079A (zh) * 2019-08-01 2019-11-29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装置、网板、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753010A (zh) * 2019-10-22 2020-02-04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5212A (zh) 2021-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28295B2 (en) Method, device, and routing system for data transmission of network virtualization
CN108768866B (zh) 组播报文跨卡转发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55568B (zh) 报文转发方法及系统
CN110445702B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设备
US886276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acketizing data for servicing traffic end-to-end
US20230370298A1 (en) Message header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8289061B (zh) 基于sdn的业务链拓扑系统
CN107493244A (zh) 一种纵向堆叠系统的数据转发端口选择方法及装置
WO2021174943A1 (zh) 数据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1123529A (zh) 基于pcie交换网的组播实现方法、系统及设备
WO2015027738A1 (zh) 一种传输、接收元数据的方法、开放流逻辑交换机
CN106059964B (zh)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WO2021244108A1 (zh) Bier组播流量的统计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CN112235212B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可编程框式交换设备
CN110336710B (zh) 一种终端的测试方法、系统及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1787368A (zh) 一种服务器测试方法和装置
US20190158638A1 (en)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CN113285878B (zh) 负载分担的方法、第一网络设备
CN115065637A (zh) 传输算力资源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1254454A1 (zh) Bier oam检测的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WO2021232920A1 (zh) 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4117474A1 (zh) 路由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EP3913865B1 (en) Message decapsulation method and device, message encapsulation method and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740087B (zh) 报文传输方法、终端、网关设备、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98570A (zh) 一种组播数据报文转发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