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34644A - 一种用于控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再并网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控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再并网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34644A
CN112234644A CN202010885338.5A CN202010885338A CN112234644A CN 112234644 A CN112234644 A CN 112234644A CN 202010885338 A CN202010885338 A CN 202010885338A CN 112234644 A CN112234644 A CN 1122346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d
power generation
photovoltaic
inverter
photovoltaic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8533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34644B (zh
Inventor
蒋帅
李仲青
王强
袁毅峰
梁英
杨国生
任江波
耿少博
薛志英
窦雪薇
张�浩
药韬
王晓阳
欧阳金鑫
张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88533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346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346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46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346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46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0Synchronising a generator for connection to a network or to another genera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0Synchronising a generator for connection to a network or to another generator
    • H02J3/42Synchronising a generator for connection to a network or to another generator with automatic parallel connection when synchronisation is achieve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2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 H02J2300/24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of photovoltaic origi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再并网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监测到所述光伏发电并网开关为打开状态时,保持光伏发电并网系统锁相环控制,使光伏发电并网系统逆变器交流侧电压与电网电压保持同步;将冲击抑制电路投入至光伏发电并网系统逆变器直流侧,控制抑制冲击电路通过开关管控制耗能电阻的投入和退出抑制所述逆变器直流侧的电压变化;将光伏发电并网系统逆变器的d轴电流控制参考值设置为光伏发电并网系统脱网前的d轴电流控制参考值,完成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再并网;本发明减小了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再并网时间,加快了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响应速度,有利于发挥光伏对电网的紧急控制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控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再并网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控制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再并网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为应对能源危机,可再生能源发电得到快速发展。其中,光伏并网发电技术是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焦点。随着光伏发电接入电网的比例越来越高,电力系统的电力电子化特征凸显,系统旋转惯量减小,抗扰动能力、过载能力不断降低,电网扰动、故障可能引发大范围功率波动,造成系统电压和频率的崩溃,依赖于电力电子变流器的调控技术,光伏电源具有快速功率调节能力,因此光伏电源参与电网的紧急控制,成为保障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途径。
光伏参与电网的频率、电压紧急控制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在频率控制方面,当电网发生故障导致严重的失负荷现象时,光伏可通过有功瞬时削减来减小负荷变化带来的频率冲击,在调压方面,光伏可通过有功削减及无功控制两种手段来降低电压越限的风险,在电网发生故障导致电压跌落时,光伏可通过输出一定的无功来支撑电网电压,此外,在配电网的故障恢复方面,光伏还可与配电网主网协调配合,通过建立计划孤岛的方式实现配电系统最大范围的恢复供电,从而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
目前,光伏参与电网紧急控制均以光伏的持续并网运行为前提,但是,光伏大量采用电力电子器件,电网故障等冲击产生的过电压和过电流易导致元件损坏,因此,各国电网均要求光伏具有低电压穿越能力,但是,由于变流器的耐压耐流能力有限,现有的低电压穿越的手段不能保证在任何冲击情况下光伏能够始终持续并网运行,IEEE Std 1547-2018规定光伏在电压频率恢复正常后需经过一个不超过5min的延时后才能恢复并网,而光伏参与电网紧急控制要求需要对调度指令达到200-300ms的快速响应,因此,当光伏脱网时,电网冲击消失后应将光伏快速并入电网,从而充分发挥光伏电源的控制能力,以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不带负载的光伏脱网后一般采用停机操作,但停机后再次并网需要几秒到几分钟不等的延时,然而,电网紧急控制、故障恢复的时间尺度一般超过秒级,光伏对调度指令应具有200-300ms的响应能力。令光伏脱网不停机,即保持各元件处于待机状态,是光伏并离网灵活切换及对电网的快速响应的基础,但是,在不停机状态下,光伏阵列持续输出功率,光伏的逆变器、DC/DC变换器等元件的控制器也依旧正常工作,而逆变器则无法将功率输送至电网,若直接将光伏并入电网,由于运行模式的切换过程中控制系统的响应存在延迟,可能在并网期间产生较大的电压、电流冲击。
目前,关于光伏再并网控制还鲜有研究,尚没有针对光伏脱网后不停机再并网的控制技术,光伏再并网所产生的电流冲击对光伏设备自身安全以及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极大威胁,如何在不停机短时脱网的再并网情景下抑制光伏再并网过程产生的冲击,保障光伏设备的安全性及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控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再并网的方法,包括:
实时监测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开关的状态,当监测到所述开关为打开状态时,保持光伏发电并网系统锁相环控制,使光伏发电并网系统逆变器交流侧电压与电网电压保持同步,并记录开关为打开状态时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运行参数;
根据运行参数,确定冲击抑制电路的拓扑及参数,根据所述拓扑及参数确定冲击抑制电路,并将冲击抑制电路投入至光伏发电并网系统逆变器直流侧,控制抑制冲击电路通过开关管控制耗能电阻的投入和退出抑制所述逆变器直流侧的电压变化,并将逆变器的d轴电流控制参考值设置为0;
当光伏发电并网系统满足再并网的预设条件时,将光伏发电并网系统逆变器的d轴电流控制参考值设置为光伏发电并网系统脱网前的d轴电流控制参考值,并延时预设周波后退出冲击抑制电路,完成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再并网,使光伏发电并网系统恢复正常并网运行。
可选的,预设条件为,预设时间内校测到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并网点频率达到49.5Hz~50.2Hz,且并网点电压偏差达到标称电压的±7%内。
可选的,运行参数包括: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逆变器直流侧电压、机端交流电压、和逆变器电流控制参考值。
可选的,冲击抑制电路,包括:开关管、耗能电阻、二极管和电感;
电阻与电感的串联组合,所述串联组合与二极管反向并联后,与开关管串联;
冲击抑制电路并联于逆变器直流侧缓冲电容两端;
耗能电阻的电阻值根据运行参数确定。
可选的,控制抑制冲击电路通过开关管控制耗能电阻的投入和退出抑制所述逆变器直流侧的电压变化,具体为:
根据运行参数,生成并网开关状态控制逻辑信号及直流电压滞环比较控制逻辑信号;
根据所述并网开关状态控制逻辑信号及直流电压滞环比较控制逻辑信号,生成冲击抑制电路的开关管的触发逻辑信号;
根据触发逻辑信号控制冲击抑制电路投入或退出耗能电阻。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用于控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再并网的系统,包括:
监测模块,实时监测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开关的状态,当监测到所述开关为打开状态时,保持光伏发电并网系统锁相环控制,使光伏发电并网系统逆变器交流侧电压与电网电压保持同步,并记录开关为打开状态时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运行参数;
电压控制模块,根据运行参数,确定冲击抑制电路的拓扑及参数,根据所述拓扑及参数确定冲击抑制电路,并将冲击抑制电路投入至光伏发电并网系统逆变器直流侧,控制抑制冲击电路通过开关管控制耗能电阻的投入和退出抑制所述逆变器直流侧的电压变化,并将逆变器的d轴电流控制参考值设置为0;
再并网控制模块,当光伏发电并网系统满足再并网的预设条件时,将光伏发电并网系统逆变器的d轴电流控制参考值设置为光伏发电并网系统脱网前的d轴电流控制参考值,并延时预设周波后退出冲击抑制电路,完成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再并网,使光伏发电并网系统恢复正常并网运行。
可选的,预设条件为,预设时间内校测到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并网点频率达到49.5Hz~50.2Hz,且并网点电压偏差达到标称电压的±7%内。
可选的,运行参数包括: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逆变器直流侧电压、机端交流电压、和逆变器电流控制参考值。
可选的,冲击抑制电路,包括:开关管、耗能电阻、二极管和电感;
电阻与电感的串联组合,所述串联组合与二极管反向并联后,与开关管串联;
冲击抑制电路并联于逆变器直流侧缓冲电容两端;
耗能电阻的电阻值根据运行参数确定。
可选的,控制抑制冲击电路通过开关管控制耗能电阻的投入和退出抑制所述逆变器直流侧的电压变化,具体为:
根据运行参数,生成并网开关状态控制逻辑信号及直流电压滞环比较控制逻辑信号;
根据所述并网开关状态控制逻辑信号及直流电压滞环比较控制逻辑信号,生成冲击抑制电路的开关管的触发逻辑信号;
本发明避免了通过封锁逆变器、DC/DC转换器的驱动信号等操作将光伏退出电网,减小了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再并网时间,加快了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响应速度,有利于发挥光伏对电网的紧急控制能力;
本发明在不停机短时脱网的情景下,通过引入冲击抑制电路的投切控制对光伏直流电压进行控制,能够有效抑制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再并网所产生电流冲击,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本发明考虑到光伏发电并网系统逆变器电流控制对光伏再并网冲击的影响,在控制冲击抑制电路的同时调整逆变器d轴电流的控制参考值,能够进一步抑制光伏的再并网电流冲击;
本发明通过实施光伏直流电压及逆变器电流参考值的控制,可有效抑制不停机短时脱网的光伏再并网瞬间产生的电流冲击,保障光伏设备的安全及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控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再并网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控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再并网的方法冲击抑制电路的控制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控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再并网的方法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快速再并网控制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控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再并网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介绍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局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详尽地且完全地公开本发明,并且向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发明的范围。对于表示在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相同的单元/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除非另有说明,此处使用的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具有通常的理解含义。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以通常使用的词典限定的术语,应当被理解为与其相关领域的语境具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该被理解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义。
本发明一种用于控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再并网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实时监测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开关的状态,当监测到所述开关为打开状态时,保持光伏发电并网系统锁相环控制,使光伏发电并网系统逆变器交流侧电压与电网电压保持同步,并记录开关为打开状态时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运行参数;
根据运行参数,确定冲击抑制电路的拓扑及参数,根据所述拓扑及参数确定冲击抑制电路,并将冲击抑制电路投入至光伏发电并网系统逆变器直流侧,控制抑制冲击电路通过开关管控制耗能电阻的投入和退出抑制所述逆变器直流侧的电压变化,并将逆变器的d轴电流控制参考值设置为0;
当光伏发电并网系统满足再并网的预设条件时,将光伏发电并网系统逆变器的d轴电流控制参考值设置为光伏发电并网系统脱网前的d轴电流控制参考值,并延时预设周波后退出冲击抑制电路,完成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再并网,使光伏发电并网系统恢复正常并网运行。
其中,预设条件为,预设时间内校测到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并网点频率达到49.5Hz~50.2Hz,且并网点电压偏差达到标称电压的±7%内。
运行参数包括: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逆变器直流侧电压、机端交流电压、和逆变器电流控制参考值。
冲击抑制电路,包括:开关管、耗能电阻、二极管和电感;
电阻与电感的串联组合,所述串联组合与二极管反向并联后,与开关管串联;
冲击抑制电路并联于逆变器直流侧缓冲电容两端;
耗能电阻的电阻值根据运行参数确定。
控制抑制冲击电路通过开关管控制耗能电阻的投入和退出抑制所述逆变器直流侧的电压变化,具体为:
根据运行参数,生成并网开关状态控制逻辑信号及直流电压滞环比较控制逻辑信号;
根据所述并网开关状态控制逻辑信号及直流电压滞环比较控制逻辑信号,生成冲击抑制电路的开关管的触发逻辑信号;
根据触发逻辑信号控制冲击抑制电路投入或退出耗能电阻。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S101:实时检测光伏并网开关状态K、光伏直流侧电压Udc、光伏机端交流电压upv、光伏并网逆变器电流控制参考值Id,ref和Iq,ref
S102:当检测光伏并网开关打开时,保持锁相环控制,使光伏并网逆变器交流侧电压与电网电压保持同步,随后实施S103,否则实施S101;
S103:在光伏并网逆变器直流侧投入冲击抑制电路,抑制电路通过开关管控制耗能电阻的投切来抑制光伏直流侧电压变化,同时将光伏并网逆变器的d轴电流控制参考值设置为0;
S104:当在tal时间内检测到光伏并网点频率达到49.5Hz~50.2Hz范围内且并网点电压偏差达到标称电压的±7%内,则满足光伏再并网条件,闭合光伏并网开关,并实施S105,否则,在tal时间后封锁光伏DC/DC转换器器和逆变器的驱动信号,使光伏停机,其中tal为光伏接入电网中最大的后备保护动作时间;
S105:将光伏并网逆变器的d轴电流控制参考值设置为脱网前的d轴电流控制参考值Id0,ref,并延时半个周波后退出冲击抑制电路,使光伏恢复正常并网运行。
本发明在光伏不停机短时脱网的前提下,通过冲击抑制电路的投切控制来稳定直流电压,并对光伏并网逆变器的d轴电流参考值进行调整,以抑制光伏再并网瞬间电流冲击的产生,本发明易于实现,能够充分保障光伏设备的安全及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且有利于发挥光伏对电网的紧急控制能力。
以如图2所示的三相光伏发电并网系统为例进行描述,包括:
(1)获取光伏固定参数:光伏阵列额定输出功率Ppv,n和额定直流电压udc,n
(2)根据光伏固定参数计算冲击抑制电路的耗能电阻值,并根据耗能电阻值选取开关管,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655390950000081
开关管的最大允许电流Isw,max按以下方法选取:
Figure BDA0002655390950000082
(3)实时检测光伏运行参数:并网开关状态K、光伏直流电压Udc以及光伏机端电压upv
(4)当检测光伏并网开关打开时,保持锁相环控制,使光伏并网逆变器交流侧的电压与电网电压保持同步,随后实施步骤(5),否则实施步骤(3);
(5)在光伏并网逆变器直流侧投入冲击抑制电路,同时将光伏并网逆变器的d轴电流控制参考值设置为0;
(6)根据图3的控制策略对冲击抑制电路的开关管实施控制,即按照以下规则确定开关管的触发逻辑信号;
1)根据并网开关状态,按以下方式生成并网开关状态控制逻辑信号,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655390950000083
其中,k为控制器采样周期序数;
Figure BDA0002655390950000084
为并网开关状态经过非运算后的逻辑信号;d为半个周波对应的采样周期数。
2)根据直流电压,按照以下方式生成直流电压滞环比较控制逻辑信号;
Figure BDA0002655390950000085
其中,h为直流电压滞环比较器的环宽,一般为4V;
3)根据并网开关状态控制逻辑信号和直流电压滞环比较控制逻辑信号,按以下方式生成冲击抑制电路的开关管的触发逻辑信号,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655390950000091
4)当Dt(k)=1时,冲击抑制电路开关管导通,投入耗能电阻;当Dt(k)=0时,开关管关断,退出耗能电阻。
(7)若在tal时间内并网点频率保持在49.5Hz~50.2Hz范围内且电压偏差保持在标称电压的±7%内,则电网满足光伏并网条件,闭合光伏并网开关,并实施步骤(8);否则,在tal时间后封锁光伏DC/DC转换器器和逆变器的驱动信号,令光伏停机,其中tal为光伏接入电网中最大的后备保护动作时间;
(8)将光伏并网逆变器的d轴电流控制参考值设置为脱网前的控制参考值Id0,ref,并延时半个周波后退出冲击抑制电路,光伏恢复正常并网运行。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用于控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再并网的系统200,如图2所示,包括:
监测模块201,实时监测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开关的状态,当监测到所述开关为打开状态时,保持光伏发电并网系统锁相环控制,使光伏发电并网系统逆变器交流侧电压与电网电压保持同步,并记录开关为打开状态时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运行参数;
电压控制模块202,根据运行参数,确定冲击抑制电路的拓扑及参数,根据所述拓扑及参数确定冲击抑制电路,并将冲击抑制电路投入至光伏发电并网系统逆变器直流侧,控制抑制冲击电路通过开关管控制耗能电阻的投入和退出抑制所述逆变器直流侧的电压变化,并将逆变器的d轴电流控制参考值设置为0;
再并网控制模块203,当光伏发电并网系统满足再并网的预设条件时,将光伏发电并网系统逆变器的d轴电流控制参考值设置为光伏发电并网系统脱网前的d轴电流控制参考值,并延时预设周波后退出冲击抑制电路,完成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再并网,使光伏发电并网系统恢复正常并网运行。
其中,预设条件为,预设时间内校测到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并网点频率达到49.5Hz~50.2Hz,且并网点电压偏差达到标称电压的±7%内。
运行参数包括: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逆变器直流侧电压、机端交流电压、和逆变器电流控制参考值。
冲击抑制电路,包括:开关管、耗能电阻、二极管和电感;
电阻与电感的串联组合,所述串联组合与二极管反向并联后,与开关管串联;
冲击抑制电路并联于逆变器直流侧缓冲电容两端;
耗能电阻的电阻值根据运行参数确定。
控制抑制冲击电路通过开关管控制耗能电阻的投入和退出抑制所述逆变器直流侧的电压变化,具体为:
根据运行参数,生成并网开关状态控制逻辑信号及直流电压滞环比较控制逻辑信号;
根据所述并网开关状态控制逻辑信号及直流电压滞环比较控制逻辑信号,生成冲击抑制电路的开关管的触发逻辑信号;
本发明避免了通过封锁逆变器、DC/DC转换器的驱动信号等操作将光伏退出电网,减小了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再并网时间,加快了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响应速度,有利于发挥光伏对电网的紧急控制能力;
本发明在不停机短时脱网的情景下,通过引入冲击抑制电路的投切控制对光伏直流电压进行控制,能够有效抑制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再并网所产生电流冲击,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本发明考虑到光伏发电并网系统逆变器电流控制对光伏再并网冲击的影响,在控制冲击抑制电路的同时调整逆变器d轴电流的控制参考值,能够进一步抑制光伏的再并网电流冲击;
本发明通过实施光伏直流电压及逆变器电流参考值的控制,可有效抑制不停机短时脱网的光伏再并网瞬间产生的电流冲击,保障光伏设备的安全及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可以采用各种计算机语言实现,例如,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Java和直译式脚本语言JavaScript等。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控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再并网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实时监测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开关的状态,当监测到所述开关为打开状态时,保持光伏发电并网系统锁相环控制,使光伏发电并网系统逆变器交流侧电压与电网电压保持同步,并记录开关为打开状态时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运行参数;
根据运行参数,确定冲击抑制电路的拓扑及参数,根据所述拓扑及参数确定冲击抑制电路,并将冲击抑制电路投入至光伏发电并网系统逆变器直流侧,控制抑制冲击电路通过开关管控制耗能电阻的投入和退出抑制所述逆变器直流侧的电压变化,并将逆变器的d轴电流控制参考值设置为0;
当光伏发电并网系统满足再并网的预设条件时,将光伏发电并网系统逆变器的d轴电流控制参考值设置为光伏发电并网系统脱网前的d轴电流控制参考值,并延时预设周波后退出冲击抑制电路,完成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再并网,使光伏发电并网系统恢复正常并网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预设条件为,预设时间内校测到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并网点频率达到49.5Hz~50.2Hz,且并网点电压偏差达到标称电压的±7%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运行参数包括: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逆变器直流侧电压、机端交流电压、和逆变器电流控制参考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冲击抑制电路,包括:开关管、耗能电阻、二极管和电感;
所述电阻与电感的串联组合,所述串联组合与二极管反向并联后,与开关管串联;
所述冲击抑制电路并联于逆变器直流侧缓冲电容两端;
所述耗能电阻的电阻值根据运行参数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控制抑制冲击电路通过开关管控制耗能电阻的投入和退出抑制所述逆变器直流侧的电压变化,具体为:
根据运行参数,生成并网开关状态控制逻辑信号及直流电压滞环比较控制逻辑信号;
根据所述并网开关状态控制逻辑信号及直流电压滞环比较控制逻辑信号,生成冲击抑制电路的开关管的触发逻辑信号;
根据触发逻辑信号控制冲击抑制电路投入或退出耗能电阻。
6.一种用于控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再并网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监测模块,实时监测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开关的状态,当监测到所述开关为打开状态时,保持光伏发电并网系统锁相环控制,使光伏发电并网系统逆变器交流侧电压与电网电压保持同步,并记录开关为打开状态时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运行参数;
电压控制模块,根据运行参数,确定冲击抑制电路的拓扑及参数,根据所述拓扑及参数确定冲击抑制电路,并将冲击抑制电路投入至光伏发电并网系统逆变器直流侧,控制抑制冲击电路通过开关管控制耗能电阻的投入和退出抑制所述逆变器直流侧的电压变化,并将逆变器的d轴电流控制参考值设置为0;
再并网控制模块,当光伏发电并网系统满足再并网的预设条件时,将光伏发电并网系统逆变器的d轴电流控制参考值设置为光伏发电并网系统脱网前的d轴电流控制参考值,并延时预设周波后退出冲击抑制电路,完成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再并网,使光伏发电并网系统恢复正常并网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预设条件为,预设时间内校测到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并网点频率达到49.5Hz~50.2Hz,且并网点电压偏差达到标称电压的±7%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运行参数包括: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逆变器直流侧电压、机端交流电压、和逆变器电流控制参考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冲击抑制电路,包括:开关管、耗能电阻、二极管和电感;
所述电阻与电感的串联组合,所述串联组合与二极管反向并联后,与开关管串联;
所述冲击抑制电路并联于逆变器直流侧缓冲电容两端;
所述耗能电阻的电阻值根据运行参数确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控制抑制冲击电路通过开关管控制耗能电阻的投入和退出抑制所述逆变器直流侧的电压变化,具体为:
根据运行参数,生成并网开关状态控制逻辑信号及直流电压滞环比较控制逻辑信号;
根据所述并网开关状态控制逻辑信号及直流电压滞环比较控制逻辑信号,生成冲击抑制电路的开关管的触发逻辑信号;
根据触发逻辑信号控制冲击抑制电路投入或退出耗能电阻。
CN202010885338.5A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用于控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再并网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22346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5338.5A CN112234644B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用于控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再并网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5338.5A CN112234644B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用于控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再并网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4644A true CN112234644A (zh) 2021-01-15
CN112234644B CN112234644B (zh) 2024-04-30

Family

ID=74116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85338.5A Active CN112234644B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用于控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再并网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3464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64863A (zh) * 2021-10-09 2022-01-21 浙江大学 一种可自动实现组件级关断的串联型光伏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70100U (zh) * 2013-10-23 2014-06-2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适用于海岛微电网供电模式的户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CN104269878A (zh) * 2014-07-29 2015-01-0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可提供无功支撑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
CN110957763A (zh) * 2019-12-30 2020-04-03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安康供电公司 一种两级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030177A (zh) * 2019-12-24 2020-04-17 合肥为民电源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并网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70100U (zh) * 2013-10-23 2014-06-2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适用于海岛微电网供电模式的户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CN104269878A (zh) * 2014-07-29 2015-01-0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可提供无功支撑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
CN111030177A (zh) * 2019-12-24 2020-04-17 合肥为民电源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并网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957763A (zh) * 2019-12-30 2020-04-03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安康供电公司 一种两级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述喜 等: "并网逆变系统的复合控制技术研究", 《分布式能源》, vol. 3, no. 16, pages 20 - 24 *
王弋飞 等: "一种基于相位偏移的自抗扰孤岛检测法 在光伏并网逆变系统中的应用", 《高压电器》, vol. 51, no. 10, pages 16 - 23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64863A (zh) * 2021-10-09 2022-01-21 浙江大学 一种可自动实现组件级关断的串联型光伏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4644B (zh) 2024-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784306C (en) Control method for low voltage ride through
CN110492519B (zh) 特高压混合多端直流系统的vsc交流故障穿越方法及装置
WO2013163266A1 (en)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with open- circuit fault detection and method thereof
CN111934330B (zh) 海上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交流故障下的主动能量控制方法
CN104935006A (zh) 一种高电压穿越控制方法
CN112234644B (zh) 一种用于控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再并网的方法及系统
KR20210069223A (ko) Dc 마이크로그리드에서의 mas 기반의 분산형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2412597A (zh) 一种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和装置
WO2012134458A1 (en) Dynamic braking and low voltage ride through
CN110867895B (zh) 一种风电机组高电压穿越控制方法
CN110838724B (zh) 一种防止风电场孤岛运行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5421002B (zh) 低压直流配电网短路故障选线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217388240U (zh) 微电网的黑启动系统及供电系统
CN116544948A (zh) 一种智能软开关与并联联络开关的转供电方法和系统
BR112021005018A2 (pt) método para controlar uma usina de geração de energia renovável durante falha no aterramento da rede
CN110635499B (zh) 基于并离网暂态过程分段控制的储能变流器平滑切换方法
CN113612197A (zh) 一种柔性直流配电网直流变压器涌流抑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Xiao-qiang et al. Study on the large power shortage island self-healing method of smart distribution network based on status of protection
Li et al. An improved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DC control system to mitigate commutation failure
CN116826795B (zh) 一种储能电站非计划孤岛运行负荷分配控制设备及方法
WO2023123679A1 (zh) 微电网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区域电力系统
JP2002017042A (ja) 電力路制御方法
CN113809771B (zh) 一种统筹考虑恢复时间和成功率的黑启动子系统并列方法
CN114069699B (zh) 一种并离网小水电响应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4865776B (zh) 一种不切新能源机组与负荷的备自投装置、方法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