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34635B - 一种新能源储能系统及其功率调节方法和功率分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储能系统及其功率调节方法和功率分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34635B
CN112234635B CN202011183868.1A CN202011183868A CN112234635B CN 112234635 B CN112234635 B CN 112234635B CN 202011183868 A CN202011183868 A CN 202011183868A CN 112234635 B CN112234635 B CN 1122346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storage system
new energy
power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8386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34635A (zh
Inventor
高强
周辉
张彦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Renewables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Renewables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Renewables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Renewables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8386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346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346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46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346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46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6Schedul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generators, e.g.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generators to meet a given deman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8Controlling the sharing of the in-phase compon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2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8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wind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储能系统及其功率调节方法和功率分配方法,该方法在限电状态下接收到增加总有功功率的目标指令时,若满足预设快速调节条件,以及储能系统能够满足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则控制储能系统和新能源系统同时增加出力,以使新能源储能系统最大限度的满足目标指令;然后在新能源系统满足新能源调节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新能源系统增加出力,以在相同总有功功率下减少储能系统的出力;也即,本申请能够根据储能系统的当前情况,及时确定增加出力的系统,以尽快且最大限度的满足目标指令,相较于现有的调节方式,提高了系统调节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并且在实现了及时调节之后,还能转移储能系统的出力,提高了系统的经济效应。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储能系统及其功率调节方法和功率分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储能系统及其功率调节方法和功率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在可再生能源系统中一般将储能系统与发电系统结合,例如将储能系统与光伏发电系统结合,或者将储能系统与风能发电系统结合,以通过储能系统实现发电系统对电网供电的合理调节。比如,在发电系统产生电能过剩时,通过储能系统进行电能存储;而在电能不足或不稳定时,通过储能系统进行供电或者调节,以实现电能的灵活应用。
现有的光伏储能系统,在面对电能调节需求时,主要是通过储能优先调节,然后在储能调节不能满足调节需求时,再通过光伏调节的方式实现对系统的调节;但是,此种方式无法满足系统调节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发明内容
对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新能源储能系统及其功率调节方法和功率分配方法,以解决现有调节方式无法满足系统调节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方法,包括:
在限电状态下接收到增加总有功功率的目标指令时,若满足预设快速调节条件,则判断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中的储能系统是否能够满足所述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
若所述储能系统能够满足所述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则控制所述储能系统增加出力至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满足所述目标指令;若所述储能系统不能够满足所述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则控制所述储能系统和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的新能源系统同时增加出力,以使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最大限度的满足所述目标指令;
在所述新能源系统满足新能源调节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新能源系统增加出力,以在相同总有功功率下减少所述储能系统的出力。
可选地,在上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方法中,所述预设快速调节条件为:总有功功率的目标值大于限电值时,系统需要执行输出优先模式和储能优先调节模式;或者,总有功功率的目标值小于等于限电值时,系统需要执行所述储能优先调节模式;
所述目标值为总有功功率的当前值与所述目标指令的功率变化取值之和。
可选地,在上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方法中,所述预设快速调节条件为: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需要实现一次调频业务,或者,所述新能源系统为光伏系统且总有功功率的目标值小于等于限电值时,系统需要实现光功率偏差补偿业务。
可选地,在上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方法中,判断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中的储能系统是否能够满足所述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包括:
判断是否满足Pb+△P≤Pdismax;
其中,Pb表示所述储能有功功率,△P表示所述目标指令的功率变化取值,Pdismax表示所述储能系统的最大可放电功率。
可选地,在上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方法中,所述新能源调节条件为: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出力变化值小于预设差值。
可选地,在上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方法中,控制所述新能源系统增加出力,包括:
控制所述新能源系统以λ*Pc为调节速度,逐渐增加出力;
其中,λ表示调节系数,Pc表示步进调节量。
可选地,在上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方法中,控制所述新能源系统增加出力,以在相同总有功功率下减少所述储能系统的出力,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达到稳态后,控制所述储能系统的出力跟踪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出力变化。
本申请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包括:
实时获取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储能有功功率、新能源有功功率及总有功功率,并获取所述新能源系统的目标指令;
确定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是否处于限电状态,且所述目标指令是否为增加总有功功率的指令;
根据确定后的结果,控制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储能系统和新能源系统的功率变化,或者,执行如第一方面公开的任一项所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方法。
可选地,在上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中,根据确定后的结果,控制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储能系统和新能源系统的功率变化,或者,执行如第一方面公开的任一项所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方法,包括:
若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不处于限电状态,且所述目标指令为增加总有功功率的指令,则执行储能优先调节模式,控制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增加出力,以使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最大限度的满足所述目标指令;
若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处于或不处于限电状态,且所述目标指令不为增加总有功功率的指令,则执行所述储能优先调节模式,控制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减少出力,以使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最大限度的满足所述目标指令;
若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处于限电状态,且所述目标指令为增加总有功功率的指令,则判断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的总有功功率的目标值是否大于限电值;
若所述目标值大于所述限电值,且系统需要执行限电优先模式,则舍弃所述目标指令,维持限电状态;
若所述目标值小于等于所述限电值,且系统需要执行新能源优先调节模式,则执行所述新能源优先调节模式,控制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增加出力,以使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最大限度的满足所述目标指令;
若所述目标值大于所述限电值且系统需要执行输出优先模式和所述储能优先调节模式,或者,所述目标值小于等于所述限电值且系统需要执行所述储能优先调节模式,则执行如第一方面公开的任一项所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方法。
可选地,在上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中,执行储能优先调节模式,控制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增加出力,以使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最大限度的满足所述目标指令,包括:
若所述储能系统能够满足所述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则控制所述储能系统增加出力至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满足所述目标指令;
若所述储能系统不能够满足所述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则控制所述储能系统和所述新能源系统同时增加出力,以使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最大限度的满足所述目标指令。
可选地,在上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中,在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不处于限电状态,且所述目标指令不为增加总有功功率的指令时,执行所述储能优先调节模式,控制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减少出力,以使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最大限度的满足所述目标指令,包括:
控制所述储能系统减少出力;
判断所述储能系统是否能够满足所述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
若所述储能系统能够满足所述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则控制所述储能系统减少出力至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满足所述目标指令;
若所述储能系统不能够满足所述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则控制所述储能系统以储能最大可充电功率进行充电,并控制所述新能源系统减少出力,以使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最大限度的满足所述目标指令;再在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达到稳态后,控制所述储能系统的出力跟踪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出力变化。
可选地,在上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中,判断所述储能系统是否能够满足所述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包括:
判断是否满足Pb+△P≥Pcmax;
其中,Pb表示所述储能有功功率,△P表示所述目标指令的功率变化取值,Pcmax表示所述储能系统的最大可充电电功率。
可选地,在上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中,在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处于限电状态,且所述目标指令不为增加总有功功率的指令时,执行所述储能优先调节模式,控制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减少出力,以使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最大限度的满足所述目标指令,包括:
判断所述储能系统是否能够满足所述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
若所述储能系统能够满足所述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则控制所述储能系统充电至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满足所述目标指令;若所述储能系统不能够满足所述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则控制所述储能系统以储能最大可充电功率进行充电,并控制所述新能源系统减少出力,以使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最大限度的满足所述目标指令;
在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达到稳态后,控制所述储能系统的出力跟踪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出力变化。
可选地,在上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中,判断所述储能系统是否能够满足所述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包括:
判断是否满足Pb+△P≥Pcmax;
其中,Pb表示所述储能有功功率,△P表示所述目标指令的功率变化取值,Pcmax表示所述储能系统的最大可充电功率。
可选地,在上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中,执行所述新能源优先调节模式,控制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增加出力,以使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最大限度的满足所述目标指令,包括:
控制所述新能源系统以满足所述目标指令为目标增加出力;
预设时长之后,确定新能源有功功率的变化值以及所述储能系统的储能目标功率;所述储能目标功率为所述目标指令的功率变化取值减去所述新能源有功功率的变化值之差;
判断所述储能系统是否能够实现所述储能目标功率;
若所述储能系统能够实现所述储能目标功率,则控制所述储能系统充电至实现所述储能目标功率;若所述储能系统不能够实现所述储能目标功率,则控制所述储能系统以储能最大可充电功率进行充电,以最大限度的接近所述储能目标功率;
在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达到稳态后,控制所述储能系统的出力跟踪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出力变化。
本申请第三方面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储能系统,包括:新能源系统、储能系统以及通信管理机;其中:
所述储能系统与所述新能源系统的直流母线相连、共用同一逆变系统;或者,所述储能系统与所述新能源系统分别具有各自的逆变系统;
所述通信管理机与所述新能源系统中的新能源控制器以及所述储能系统中的储能控制器相连,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公开的任一项所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方法或者如第二方面公开的任一项所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
可选地,在上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中,所述新能源系统为光伏发电系统或者风能发电系统。
基于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方法,该方法在限电状态下接收到增加总有功功率的目标指令时,若满足预设快速调节条件,则判断新能源储能系统中的储能系统是否能够满足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若储能系统能够满足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则控制储能系统增加出力至新能源储能系统满足目标指令;若储能系统不能够满足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则控制储能系统和新能源储能系统的新能源系统同时增加出力,以使新能源储能系统最大限度的满足目标指令;然后在新能源系统满足新能源调节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新能源系统增加出力,以在相同总有功功率下减少储能系统的出力。也即,本申请能够根据储能系统的当前情况,及时确定增加出力的系统,以尽快且最大限度的满足目标指令,相较于现有的调节方式,提高了系统调节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并且,在实现了及时调节之后,还通过新能源系统转移储能系统的出力,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经济效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4至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四种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又另一种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新能源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方法,以解决现有调节方式无法满足系统调节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参见图9,该新能源储能系统包括:新能源系统801、储能系统802以及通信管理机803。其中,新能源系统801可以为光伏发电系统或者风能发电系统。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通信管理机803来执行如图1所示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方法。
请参见图1,该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限电状态下接收到增加总有功功率的目标指令时,若满足预设快速调节条件,则判断新能源储能系统中的储能系统是否能够满足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
其中,限电状态是指新能源系统的MPPT功率超过了新能源储能系统的总有功功率的限电值Px。目标指令的功率变化取值记为△P,其值可正可负,在取正值时,说明需要新能源储能系统增加总有功功率;在总有功功率的当前值Pt基础之上叠加△P,即为总有功功率的目标值Pt+△P,也即总有功功率的目标值等于总有功功率的当前值与目标指令的功率变化取值之和。
若Pt+△P>Px,说明该目标指令会使得新能源储能系统的总有功功率越限;若Pt+△P≤Px,说明该目标指令不会使新能源储能系统的总有功功率越限。
正常情况下,在接收到目标指令后,说明需要调节新能源储能系统的总有功功率。但是新能源储能系统在面对限电值和目标功率这两个输出要求时,会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按照限电值进行输出,即执行限电优先模式;另一种是按照目标指令进行输出,即执行输出优先模式;尤其是在目标指令会使得新能源储能系统的总有功功率越限时,这种选择尤为重要,因此,通信管理机803中可以预存有相应的模式,或者,根据当前执行的业务目标进行判断后确定需要执行的模式。
另外,新能源储能系统在面对功率调节的目标时,可以选择储能优先动作,即执行储能优先调节模式;或者,也可以选择新能源优先动作,即执行新能源优先调节模式;具体的选择结果视其业务目标而定即可。
比如,一次调频业务对应的是执行输出优先模式、储能优先调节模式;光功率偏差补偿对应的是限电优先模式、储能优先调节模式;其他业务可视其具体业务需求而定,不再一一赘述。
该预设快速调节条件为:总有功功率的目标值大于限电值时,系统需要执行输出优先模式和储能优先调节模式;或者,总有功功率的目标值小于等于限电值时,系统需要执行储能优先调节模式。
在实际应用中,该预设快速调节条件为:新能源储能系统需要实现一次调频业务,或者,新能源系统为光伏系统且总有功功率的目标值小于等于限电值时,新能源储能系统需要实现光功率偏差补偿业务。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判断是否满足Pb+△P≤Pdismax,实现判断新能源储能系统中的储能系统是否能够满足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
其中,Pb表示储能有功功率,也即储能系统的有功功率,△P表示目标指令的功率变化取值,Pdismax表示储能系统的最大可放电功率。
当判断出满足Pb+△P≤Pdismax时,可视为判断出新能源储能系统中的储能系统能够满足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反之,可视为判断出新能源储能系统中的储能系统不能够满足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
若储能系统能够满足该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则执行步骤S102;若储能系统不能够满足该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则执行步骤S103。
S102、控制储能系统增加出力至新能源储能系统满足目标指令。
当新能源储能系统中的储能系统能够满足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时,无需新能源系统动作,仅储能系统动作,即可使储能系统的输出功率实现新能源储能系统的目标指令,能够快速及时的达到调节目的。
S103、控制储能系统和新能源储能系统的新能源系统同时增加出力,以使新能源储能系统最大限度的满足目标指令。
当新能源储能系统中的储能系统不能够满足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时,以控制储能系统和新能源系统同时增加出力;若新能源系统的出力能力足够,两者同时增加出力能够满足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则可以实现新能源储能系统的目标指令;而若新能源系统的出力能力较低,两者同时增加出力也不能满足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则也使得新能源储能系统最大限度的满足目标指令;进而相比现有技术提高了调节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执行步骤S102、控制储能系统增加出力至新能源储能系统满足目标指令之后,或者,执行步骤S103、控制储能系统和新能源储能系统的新能源系统同时增加出力,以使新能源储能系统最大限度的满足目标指令之后,表示该新能源储能系统已经通过储能系统实现了快速及时的调节,后续即可考虑系统的经济性,因此,可以将储能系统增加的出力调整为由新能源系统来实现。
实际应用中,若想由新能源储能系统来实现上述调整,还需满足其自身的新能源调节条件,比如该新能源系统的出力变化值小于预设差值,则可执行步骤S104。
还需要说明的是,该新能源系统的出力变化值可以是在执行步骤S102或者步骤S103后,该新能源系统间隔某一预设时长的出力变化值。具体的,该预设时长可以是几分钟,也可以是几十分钟小时,或者是几小时,本申请对其的具体取值不作限定,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实际应用中,预设差值也可视其应用环境和用户需求自行确定,比如,该预设差值可以是几瓦,也可以是几十瓦,甚至是几百瓦等,本申请对其不作限定,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S104、控制新能源系统增加出力,以在相同总有功功率下减少储能系统的出力。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控制新能源系统以λ*Pc为调节速度,逐渐增加出力。其中,λ表示调节系数,Pc表示步进调节量。
具体的,在实际应用中调节系数λ的取值范围为0~1。
需要说明的是,Pc的具体取值,可视其具体应用环境和用户需求确定,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无论Pc取何值,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当新能源系统的出力变化值小于预设差值时,控制新能源系统逐渐以λ*Pc的调节速度增加出力,以在相同总有功功率下减少储能系统的出力,能够最大幅度利用新能源系统,使得新能源储能系统的经济性达到最优。
基于上述原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方法,能够根据储能系统的当前情况,及时确定增加出力的系统,以尽快且最大限度的满足目标指令,相较于现有的调节方式,提高了系统调节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并且,在实现了及时调节之后,还通过新能源系统转移储能系统的出力,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经济效应。
可选地,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在执行步骤S104、控制新能源系统增加出力,以在相同总有功功率下减少储能系统的出力,之后,还包括步骤S201。
S201、在新能源储能系统达到稳态后,控制储能系统的出力跟踪新能源系统的出力变化。
控制储能系统的出力跟踪新能源系统的出力变化时,储能有功功率Pt、总有功功率Pt及新能源有功功率Ps三者之间的关系为:Pb=Pt-Ps。
需要说明的是,若新能源系统为光伏系统,则新能源有功功率Ps为光伏有功功率。若新能源系统为风电系统,则新能源有功功率Ps为风电有功功率。
实际应用中,在新能源储能系统达到稳态之后,可以根据新能源系统的出力情况,对储能系统的出力做出适应性调节,使得储能系统的出力能够在新能源系统出力较多时减少,在新能源出力较少时增加,在保证系统调节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同时,时刻保持较高的系统经济效应。
响应国家政策要求,越来越多地区有抑制电网波动,提高电能质量的需求。例如,某一地区政策要求新能源系统需配置10%或者20%的储能系统,以增加电网的友好型。
但是,配置储能后的新能源储能系统,如何合理运用储能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对此,本申请在上述实施例示出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方法的基础之上,还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以解决合理储能这一问题。
请参见图3,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301、实时获取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储能有功功率、新能源有功功率及总有功功率,并获取新能源系统的目标指令。
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在储能计量点设置计量设备,以获得该储能有功功率;可以通过在新能源系统计量点设置计量设备,以获得该新能源有功功率;同理,也可以通过在并网计量点设置计量设备,以获得该总有功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获得储能有功功率、新能源有功功率及总有功功率的方式,还可以参见现有技术,本申请不再赘述,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实际应用中,该目标指令可以是系统中上位机根据控制逻辑下发的控制指令,也可以是操作人员视系统运行情况和需求,所做出的控制指令;该目标指令用于指示新能源系统总有功功率应调节的调节值;具体的,该目标指令可以分为增加总有功功率的指令和未增加总有功功率的指令。
S302、确定新能源储能系统是否处于限电状态,且目标指令是否为增加总有功功率的指令。
实际应用中,新能源储能系统的运行状态一般可分为限电状态和非限电状态,因此能够通过新能源储能系统的运行情况,确定出新能源储能系统处于限电状态或者非限电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若是该目标指令用于指示新能源系统总有功功率应调节的调节值为正,则将目标指令视为增加总有功功率的指令;若是该目标指令用于指示新能源系统总有功功率应调节的调节值为负,则将目标指令视为未增加总有功功率的指令。
S303、根据确定后的结果,控制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储能系统和新能源系统的功率变化,或者,执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方法的相关说明,可参见图1至图2对应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原理,本实施例能够根据新能源储能系统是否处于限电状态,且目标指令是否为增加总有功功率的指令的确定结果,控制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储能系统和新能源系统的功率变化,或者,执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方法,以实现对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无法合理运用储能的问题。
实际应用中,执行步骤S303、根据确定后的结果,控制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储能系统和新能源系统的功率变化,或者,执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方法的具体执行过程,可分为A、B、C三种情况,其中情况C具体包括了C1、C2、C3和C4,可如图6所示。
A:若新能源储能系统不处于限电状态,且目标指令为增加总有功功率的指令,则执行储能优先调节模式,控制新能源储能系统增加出力,以使新能源储能系统最大限度的满足目标指令。
其中,若储能系统能够满足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则控制储能系统增加出力至新能源储能系统满足目标指令。
若储能系统不能够满足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则控制储能系统和新能源系统同时增加出力,以使新能源储能系统最大限度的满足目标指令。
B:若新能源储能系统处于或不处于限电状态,且目标指令不为增加总有功功率的指令,则执行储能优先调节模式,控制新能源储能系统减少出力,以使新能源储能系统最大限度的满足目标指令。
其中,(1)若新能源储能系统不处于限电状态,且目标指令不为增加总有功功率的指令,则可通过如图4示出的步骤S401至S404,实现对新能源储能系统功率的分配。
S401、控制储能系统减少出力。
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减少储能系统输出的功率或者使储能系统充电的方式,减少储能系统的出力;减少出力的具体方式视其应用环境而定即可,本申请不作限定,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S402、判断储能系统是否能够满足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
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判断是否满足Pb+△P≥Pcmax的方式,判断出储能系统是否能够满足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
其中,Pb表示储能有功功率,△P表示目标指令的功率变化取值,Pcmax表示储能系统的最大可充电电功率。
当判断出满足Pb+△P≥Pcmax时,可视为储能系统不能够满足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反之,当判断出Pb+△P<Pcmax时,可视为储能系统能够满足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
若储能系统能够满足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则执行步骤S403;若储能系统不能够满足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则执行步骤S404。
S403、控制储能系统减少出力至新能源储能系统满足目标指令。
实际应用中,由于此时的新能源储能系统不处于限电状态,也即处于非限电状态,若是此时新能源储能系统中新能源系统的出力,远大于目标指令需求,则控制储能系统以充电的方式减少出力,使得新能源储能系统输出的总有功功率满足目标指令需求;若此时储能系统处于放电状态,则视新能源系统的出力情况,控制储能系统减少放电量,或者,切换至充电状态,使得新能源储能系统输出的总有功功率满足目标指令需求。
S404、控制储能系统以储能最大可充电功率进行充电,并控制新能源系统减少出力,以使新能源储能系统最大限度的满足目标指令;再在新能源储能系统达到稳态后,控制储能系统的出力跟踪新能源系统的出力变化。
同理,由于此时的新能源储能系统处于非限电状态,而又需减少储能系统出力以满足目标指令需求,则为了减少对新能源系统所发电能的浪费,在Pb+△P≥Pcmax时,控制储能系统以储能最大可充电功率进行充电,并控制新能源系统减少出力,使得新能源储能系统输出的总有功功率最大限度的满足目标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步骤S404中的在新能源储能系统达到稳态后,控制储能系统的出力跟踪新能源系统的出力变化的相关说明,可参见步骤S201,此处不再赘述,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2)若新能源储能系统处于限电状态,且目标指令不为增加总有功功率的指令时,可通过如图5示出的步骤S501至S504,实现对新能源储能系统功率的分配。
S501、判断储能系统是否能够满足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判断储能系统是否能够满足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的具体过程可参见步骤S402的相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若储能系统能够满足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则执行步骤S502;若储能系统不能够满足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则执行步骤S503。
S502、控制储能系统充电至新能源储能系统满足目标指令。
实际应用中,由于此时的Pb+△P<Pcmax,也即说明储能系统叠加目标指令后,还未超过其最大可充电功率,因此能够通过控制储能系统进行充电,从而使得新能源储能系统的总有功功率满足目标指令。
S503、控制储能系统以储能最大可充电功率进行充电,并控制新能源系统减少出力,以使新能源储能系统最大限度的满足目标指令。
实际应用中,由于此时的Pb+△P≥Pcmax,也即说明了储能系统叠加目标指令后,超过了其最大可充电功率,无法仅仅通过控制储能系统进行充电以减少的方式,使得新能源储能系统的总有功功率满足目标指令,还应该对新能源系统进行限发,也即控制新能源系统减少出力。
S504、在新能源储能系统达到稳态后,控制储能系统的出力跟踪新能源系统的出力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504、在新能源储能系统达到稳态后,控制储能系统的出力跟踪新能源系统的出力变化的相关说明,可参见上述步骤S201,此处不再赘述,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1:若新能源储能系统处于限电状态,且目标指令为增加总有功功率的指令,则判断新能源储能系统的总有功功率的目标值是否大于限电值。
若判断出新能源储能系统的总有功功率的目标值大于限电值,则执行步骤C2;若判断出新能源储能系统的总有功功率的目标值小于等于限电值,则执行步骤C3;若目标值大于限电值且系统需要执行输出优先模式和储能优先调节模式或者目标值小于等于限电值且系统需要执行储能优先调节模式,则执行步骤C4。
C2:若系统需要执行限电优先模式,则舍弃目标指令,维持限电状态。
C3:若系统需要执行新能源优先调节模式,则执行新能源优先调节模式,控制新能源储能系统增加出力,以使新能源储能系统最大限度的满足该目标指令。
实际应用中,执行步骤C3中的执行新能源优先调节模式,控制新能源储能系统增加出力,以使新能源储能系统最大限度的满足该目标指令的具体过程可如图7所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701、控制新能源系统以满足目标指令为目标增加出力。
实际应用中,可以增加新能源系统的发电量,使得其出力满足目标指令。
S702、预设时长之后,确定新能源有功功率的变化值以及储能系统的储能目标功率。
其中,储能目标功率为目标指令的功率变化取值减去新能源有功功率的变化值之差。
需要说明的是,新能源有功功率变化值为新能源系统输出功率在预设时长的开始时刻的输出功率,与预设时长的结束时刻的输出功率之间的差值。
实际应用中,该预设时长可以是几分钟,几十分钟或者是几小时;视其具体应用环境和用户需求自行确定即可,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S703、判断储能系统是否能够实现储能目标功率。
其中,若将储能目标功率记为△P2=△P-△P1,△P表示目标指令的功率变化取值,△P1表示新能源有功功率的变化值之差;则当Pcmax≤Pb+△P2≤Pdismax时,可视为判断出储能系统能够实现储能功率目标;若不满足Pcmax≤Pb+△P2≤Pdismax,且Pb+△P2>Pdismax,可视为判断出储能系统不能够实现储能目标。Pcmax表示储能系统的最大可充电功率,Pdismax表示储能系统的最大可放电功率,Pb表示储能有功功率。
若储能系统能够实现储能目标功率,则执行步骤S704;若储能系统不能够实现储能目标功率,则执行步骤S705。
S704、控制储能系统充电至实现储能目标功率。
实际应用中,由于此时优先新能源系统输出,当新能源系统出力满足目标指令时,新能源储能系统的总有功功率会超过限电值,为了防止总有功功率超过限电值,可以控制储能系统充电至实现储能目标功率。
S705、控制储能系统以储能最大可充电功率进行充电,以最大限度的接近储能目标功率。
同理,由于此时优先新能源系统输出,当新能源系统出力满足目标指令时,此时的储能系统就算以最大可充电功率进行充电,新能源的出力也会使得新能源储能系统总有功功率超过限电值,因此,为了减少超过限电值部分的电能,只能控制储能系统以储能最大可充电功率进行充电,以最大限度的接近储能目标功率。
S706、在新能源储能系统达到稳态后,控制储能系统的出力跟踪新能源系统的出力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706、在新能源储能系统达到稳态后,控制储能系统的出力跟踪新能源系统的出力变化的相关说明,可参见步骤S201,此处不再赘述,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4:执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方法的相关说明,可参见图1至图2对应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值得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还存在一种光储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其仅考虑了限电下储能的弃光问题,无法处理高级应用功能,并且未考虑储能与光伏组合功率分配的问题,而本申请提供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不仅充分考虑了限电情况下储能的弃光问题,并且还可以处理高级应用,还充分考虑了储能与光伏组合的功率分配问题。
再者,现有的光储系统中的储能分配策略一般仅针对限电情况,将多余的能量利用储能进行存储,控制总有功功率不超限电值;但是对于非限电或者限电功率高的情况,储能系统几乎不起任何作用,但是本申请提供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不仅仅针对限电时刻的处理情况,而且还可以应用一些高级功能,比如一次调频、备电自用、调峰及调频功能等,多维度增加判断因素,使得新能源储能系统中的储能系统和新能源系统更加灵活的联合为一体。
还值得说明的是,当新能源储能系统为光储系统时,现有的光储系统中光伏最大出力能量估算一般用样板机发,但是该方法在硬件部署上较为复杂,通常一个大型的电站地域分布较广,不同环境下都需要一套不参与调节的样板机,施工及软件配置较为麻烦,同时准确率还不高;但是本申请方案能够通过光储调节来间接计算光伏限电时的最大出力,直接用于光储策略分配,调节准确率高。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针对上述实施例内容提供对应的实施例,为了方便理解,假设该新能源储能系统中的新能源系统为光伏系统,结合图8,本发明具体有以下实施过程:
S1、获取光伏系统的光伏有功功率Ps,储能系统的储能有功功率Pb,光储系统的总有功功率Pt,储能系统的最大可充电功率Pcmax,储能系统的最大可放电功率Pdismax。
其中,Pt=Ps+Pb。
S2、获取目标指令△P。
其中,该目标指令△P为控制光储系统总有功功率与当前输出功率的差值。为了方便说明。将目标指令△P取值为正时,视为放电,将目标指令△P取值为负时,视为充电。
实际应用中,当前时刻对应的光储总体目标记为Pd=Pt+△P。
S3、判断是否处于限电状态。
若判断出处于限定状态,则执行步骤S4;若判断出未处于限电状态,则执行步骤S29。
S4、判断△P是否大于0。
实际应用中,判断目标指令△P是否大于0的目的是,判断出是否增加该光储系统放电。其中,若目标指令△P大于0,则判断出增加该光储系统放电;反之,则判断出不增加该光储系统放电。
若是判断出目标指令△P大于0,则执行步骤S5;若是判断出目标指令△P不大于0,则执行S25。
S5、判断Px是否满足Px≥Pt+△P。
其中,Px为光储系统的限发功率值。
若是判断出Px≥Pt+△P,也即满足,则执行步骤S6;若是判断出Px<Pt+△P,也即不满足,则执行步骤S23。
S6、判断是否执行光伏放电优先原则。
若判断出执行光伏放电优先原则,则执行步骤S7;反之,则执行步骤S14。
S7、增加光伏放电,控制光伏功率为Ps+△P。
执行步骤S7后,执行步骤S8、在时间T后,获取光伏有功功率Ps,光伏增加功率记为△P1,计算储能应当增加的功率为△P2=△P-△P1,储能系统目标功率为Pb+△P2。
在执行步骤S8后,执行步骤S9、判断Pb+△P2是否满足Pcmax≤Pb+△P2≤Pdismax。
若判断出Pcmax≤Pb+△P2≤Pdismax,也即满足,则执行步骤S10;反之,则执行步骤S12。
S10、将储能系统目标功率为Pb+△P2下发至储能系统。
执行步骤S10后,接着执行步骤S11、统稳态后进入储能自跟踪光伏模式,此时获取最新的光伏有功功率Ps,光储总有功功率Pt,控制储能功能为Pb=Pt-Ps,监控系统最新命令,目标指令不更新,则反复执行步骤S11。若目标指令更新,则返回执行步骤S1。
S12、判断Pb+△P2是否满足Pb+△P2>Pdismax。
若是Pb+△P2>Pdismax,也即满足则执行步骤S13、将储能系统目标功率Pdismax下发至储能系统,光储系统已最大出力。
执行步骤S13后,接着执行步骤S11。
S14、执行储能优先调节原则,获取Pb。
执行步骤S14后执行步骤S15、判断Pb+△P是否满足Pb+△P≤Pdismax。
若判断出Pb+△P≤Pdismax,也即满足,则执行步骤S16;反之,则执行步骤S20。
S16、控制储能出力Pb=Pb+△P。
执行步骤S16后执行步骤S17、超过时间Tb检测储能有效出力后,以λ*Pc调节速度增加光伏出力为Ps+λ*Pc;实时监测当前光伏出力Ps1,储能实时跟踪储能Pb=Pt-Ps1。其中,λ为调节系数,取值0~1,Pc为步进调节量。
执行步骤S17后,执行步骤S18、判断|Ps1-Ps|是否满足|Ps1-Ps|<S。其中,S表示差值范围,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上述的预设差值。
若判断出|Ps1-Ps|<S,也即满足,返回执行步骤S17;反之执行步骤S11。
S20、控制储能出力Pb=Pdismax,控制光伏出力为Ps=Pt-Pb。
执行步骤S20后,执行步骤S21、时间T后,实时监测当前光伏出力Ps1。
执行步骤S21后,执行步骤S22、判断|Ps1-Ps|是否满足|Ps1-Ps|<S。若判断出|Ps1-Ps|<S,也即满足,返回执行步骤S17;反之,执行步骤S11。
S23、此时表明,系统执行输出目标有功功率已经越限,判断此时系统是限电优先还是系统执行输出优先。
如果限电优先,则执行步骤S24;如果系统执行输出优先,则返回执行步骤S6、判断是否执行光伏放电优先原则。
S24、储系统维持上一状态不变,抛弃目标指令,限电优先。
S25、记录当前目标功率Pt=Pt+△P。
执行步骤S25后,执行步骤S26、判断Pb+△P是否满足Pb+△P≥Pcmax。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最大可充电功率Pcmax的取值小于0。
若判断出Pb+△P≥Pcmax,也即满足,则执行步骤S27;反之,则执行步骤S28。
S27、控制储能功率为:Pb=Pb+△P,光伏保持上一状态。
并且在光储系统稳定之后,进入步骤S11。
S28、控制储能按照最大充电出力Pb=Pcmax,光伏限电Pt-Pb。
并且在光储系统稳定之后,进入步骤S11。
S29、记录目标功率Pt=Pt+△P。
执行步骤S29后,执行步骤S30、判断△P是否满足△P≥0。
若判断出△P≥0,也即满足,则执行步骤S31;反之,则执行步骤S34。
S31、判断Pb+△P是否满足Pb+△P≥Pdismax。
若判断出Pb+△P≥Pdismax,也即满足,则执行步骤S32;反之,则执行步骤S33。
S32、控制储能功率为:Pb=Pdismax,光伏自由出力放电,最大限度放电。
S33、控制储能按照最大放电出力Pb=Pb+△P,光伏自由出力放电,最大限度放电。
S34、减小光储系统出力。
执行步骤S34后,执行步骤S35、判断Pb+△P是否满足Pb+△P≥Pcmax。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最大可充电功率Pcmax的取值小于0。
若判断出Pb+△P≥Pcmax,也即满足,则执行步骤S33;反之,则执行步骤S36。
S36、控制储能按照最大充电出力Pb=Pcmax,光伏限电Pt-Pb。并且在光储系统稳定之后,进入步骤S11。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在目标功率动作上给出了两种光伏优先调节和储能优先调节两种模式;而在功率执行输出上给出了限电优先和系统执行输出优先两种模式。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调节输出要求不高的场景可优先选择使用光伏优先调节模式,可以降低对储能系统的要求。而在要求调节速度较快的应用场景中,可以优先选择使用储能优先调节模式,通过储能立即调节,然后与光伏进行稳态范围内置换。当然,为了防止系统输出超限,可以优先选择限电优先模式,在限电优先模式下,不执行业务目标功率;而在执行系统执行输出优先模式时,不执行限电命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四种模式的具体选择情况主要取决于业务目标,也即上述的目标功率。比如,在一次调频业务可以是系统执行输出优先、储能优先调节;而光功率偏差补偿业务时可以是储能优先调节、限电优先;具体选择情况视其应用环境和用户需求自行确定,本申请不作限定,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可选地,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储能系统,请参见图9,该新能源储能系统包括:新能源系统801、储能系统802以及通信管理机803。其中:
储能系统802与新能源系统801的直流母线相连、共用同一逆变系统;或者,储能系统802与新能源系统801分别具有各自的逆变系统。
通信管理机803与新能源系统801中的新能源控制器以及储能系统802中的储能控制器相连,用于执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方法或者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
实际应用中,该新能源系统801可以为光伏发电系统或者风能发电系统;当然,并不仅限于此,新能源系统801还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其他系统,本申请对其不作限定,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新能源储能系统中新能源系统801和储能系统802可参见上述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实际应用中,该通信管理机803可以是新能源储能系统的站控大脑,可用于执行高级应用功能。
还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方法和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的有关描述,可参见图1至图8对应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中记载的特征可以相互替换或者组合,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或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6)

1.一种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限电状态下接收到增加总有功功率的目标指令时,若满足预设快速调节条件,则判断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中的储能系统是否能够满足所述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其中,所述预设快速调节条件为:所述总有功功率的目标值大于限电值时,系统需要执行输出优先模式和储能优先调节模式;或者,所述总有功功率的目标值小于等于限电值时,系统需要执行所述储能优先调节模式;
若所述储能系统能够满足所述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则控制所述储能系统增加出力至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满足所述目标指令;若所述储能系统不能够满足所述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则控制所述储能系统和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的新能源系统同时增加出力,以使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最大限度的满足所述目标指令;
在所述新能源系统满足新能源调节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新能源系统增加出力,以在相同总有功功率下减少所述储能系统的出力,其中,所述新能源调节条件为: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出力变化值小于预设差值;
若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处于限电状态,且所述目标指令为增加总有功功率的指令,则判断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的总有功功率的目标值是否大于限电值;
若所述目标值大于所述限电值,且系统需要执行限电优先模式,则舍弃所述目标指令,维持限电状态;
若所述目标值小于等于所述限电值,且系统需要执行新能源优先调节模式,则执行所述新能源优先调节模式,控制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增加出力,以使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最大限度的满足所述目标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值为总有功功率的当前值与所述目标指令的功率变化取值之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快速调节条件为: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需要实现一次调频业务,或者,所述新能源系统为光伏发电系统且总有功功率的目标值小于等于限电值时,系统需要实现光功率偏差补偿业务。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中的储能系统是否能够满足所述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包括:
判断是否满足Pb+△P≤Pdismax;
其中,Pb表示储能系统的有功功率,△P表示所述目标指令的功率变化取值,Pdismax表示所述储能系统的最大可放电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新能源系统增加出力,包括:
控制所述新能源系统以λ*Pc为调节速度,逐渐增加出力;
其中,λ表示调节系数,Pc表示步进调节量。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新能源系统增加出力,以在相同总有功功率下减少所述储能系统的出力,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达到稳态后,控制所述储能系统的出力跟踪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出力变化。
7.一种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实时获取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储能有功功率、新能源有功功率及总有功功率,并获取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的目标指令;
确定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是否处于限电状态,且所述目标指令是否为增加总有功功率的指令;
根据确定后的结果,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方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确定后的结果,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方法,包括:
若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不处于限电状态,且所述目标指令为增加总有功功率的指令,则执行储能优先调节模式,控制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增加出力,以使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最大限度的满足所述目标指令;
若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处于或不处于限电状态,且所述目标指令不为增加总有功功率的指令,则执行所述储能优先调节模式,控制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减少出力,以使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最大限度的满足所述目标指令;
若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处于限电状态,且所述目标指令为增加总有功功率的指令,则判断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的总有功功率的目标值是否大于限电值;
若所述目标值大于所述限电值且系统需要执行输出优先模式和所述储能优先调节模式,或者,所述目标值小于等于所述限电值且系统需要执行所述储能优先调节模式,则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方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储能优先调节模式,控制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增加出力,以使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最大限度的满足所述目标指令,包括:
若所述储能系统能够满足所述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则控制所述储能系统增加出力至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满足所述目标指令;
若所述储能系统不能够满足所述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则控制所述储能系统和所述新能源系统同时增加出力,以使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最大限度的满足所述目标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不处于限电状态,且所述目标指令不为增加总有功功率的指令时,执行所述储能优先调节模式,控制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减少出力,以使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最大限度的满足所述目标指令,包括:
控制所述储能系统减少出力;
判断所述储能系统是否能够满足所述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
若所述储能系统能够满足所述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则控制所述储能系统减少出力至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满足所述目标指令;
若所述储能系统不能够满足所述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则控制所述储能系统以储能系统的最大可充电功率进行充电,并控制所述新能源系统减少出力,以使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最大限度的满足所述目标指令;再在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达到稳态后,控制所述储能系统的出力跟踪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出力变化。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储能系统是否能够满足所述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包括:
判断是否满足Pb+△P≥Pcmax;
其中,Pb表示所述储能系统的有功功率,△P表示所述目标指令的功率变化取值,Pcmax表示所述储能系统的最大可充电功率。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处于限电状态,且所述目标指令不为增加总有功功率的指令时,执行所述储能优先调节模式,控制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减少出力,以使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最大限度的满足所述目标指令,包括:
判断所述储能系统是否能够满足所述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
若所述储能系统能够满足所述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则控制所述储能系统充电至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满足所述目标指令;若所述储能系统不能够满足所述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则控制所述储能系统以储能系统的最大可充电功率进行充电,并控制所述新能源系统减少出力,以使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最大限度的满足所述目标指令;
在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达到稳态后,控制所述储能系统的出力跟踪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出力变化。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储能系统是否能够满足所述目标指令的调节需求,包括:
判断是否满足Pb+△P≥Pcmax;
其中,Pb表示所述储能系统的有功功率,△P表示所述目标指令的功率变化取值,Pcmax表示所述储能系统的最大可充电功率。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所述新能源优先调节模式,控制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增加出力,以使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最大限度的满足所述目标指令,包括:
控制所述新能源系统以满足所述目标指令为目标增加出力;
预设时长之后,确定新能源系统有功功率的变化值以及所述储能系统的储能目标功率;所述储能目标功率为所述目标指令的功率变化取值减去所述新能源系统有功功率的变化值之差;
判断所述储能系统是否能够实现所述储能目标功率;
若所述储能系统能够实现所述储能目标功率,则控制所述储能系统充电至实现所述储能目标功率;若所述储能系统不能够实现所述储能目标功率,则控制所述储能系统以储能系统的最大可充电功率进行充电,以最大限度的接近所述储能目标功率;
在所述新能源储能系统达到稳态后,控制所述储能系统的出力跟踪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出力变化。
15.一种新能源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新能源系统、储能系统以及通信管理机;其中:
所述储能系统与所述新能源系统的直流母线相连、共用同一逆变系统;或者,所述储能系统与所述新能源系统分别具有各自的逆变系统;
所述通信管理机与所述新能源系统中的新能源控制器以及所述储能系统中的储能控制器相连,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7-14任一项所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新能源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系统为光伏发电系统或者风能发电系统。
CN202011183868.1A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新能源储能系统及其功率调节方法和功率分配方法 Active CN1122346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83868.1A CN112234635B (zh)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新能源储能系统及其功率调节方法和功率分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83868.1A CN112234635B (zh)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新能源储能系统及其功率调节方法和功率分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4635A CN112234635A (zh) 2021-01-15
CN112234635B true CN112234635B (zh) 2023-04-07

Family

ID=74121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83868.1A Active CN112234635B (zh)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新能源储能系统及其功率调节方法和功率分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346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4055B (zh) * 2021-06-01 2021-12-17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源网荷储网络化协调频率控制方法
CN113964882B (zh) * 2021-09-29 2024-05-28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风储协同参与调频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336675B (zh) * 2021-12-14 2024-04-02 阳光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光储电站的调频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5800405B (zh) * 2023-02-06 2023-04-14 北京东润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储能系统的新能源电场的功率调节方法及相关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6804B (zh) * 2017-03-24 2020-03-24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光储混合并网发电系统输出功率调控方法和能量管理系统
CN108599241B (zh) * 2018-04-28 2020-06-30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光伏虚拟同步机一次调频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10336321A (zh) * 2019-07-11 2019-10-15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乌鲁木齐供电公司 一种光伏微电网并离网无缝切换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4635A (zh) 2021-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34635B (zh) 一种新能源储能系统及其功率调节方法和功率分配方法
AU2014296613B2 (en) Microgrid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a microgrid
US10389165B2 (en) Energy management apparatus, energy management method and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CN101772873B (zh) 用于ups的可调电池充电器
JP7428759B2 (ja) 充電パイルクラスタの電力共有制御方法、電力共有制御システム及び電力共有制御装置
CN110535154B (zh) 一种基于soc管理的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786804B (zh) 光储混合并网发电系统输出功率调控方法和能量管理系统
KR101566296B1 (ko) 전력계통에서의 주파수 제어 시스템
CN113783193B (zh) 一种基于边端协同的乡村供用能系统优化调控方法及系统
EP4246751A1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of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of power system with high dynamic loads
JP2019193571A (ja) エネルギー管理システム、エネルギー管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3270937A (zh) 一种备用电池调度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系统
WO2018021151A1 (ja) 蓄電システム、制御装置、及び蓄電装置
CN112821378A (zh) 一种电压调节方法、装置及多元供电系统
CN114884049B (zh) 一种柔性直流配电网优化运行控制方法
CN105720571A (zh) 一种基于附加频率的直流微电网协调控制方法
KR101299269B1 (ko) 배터리 에너지 저장 시스템
JP7326808B2 (ja) ネガワット取引支援装置、ネガワット取引システム、およびネガワット取引方法
CN114865614B (zh) 一种直流微电网系统
CN112467804A (zh) 一种光储柴微网群两级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
Li et al. Decentralized Multiple Control for DC Microgrid with Hybrid Energy Storage
Zhang et al. Energy management for smart base stations with heterogeneous energy harvesting devices
JP2021005985A (ja) 直流電力網
US20230369889A1 (en) Power control device,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power control program
CN117728462B (zh) 一种构网型储能并网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High tech Zone of Hefei city of Anhui Province in 230088 Lake Road No. 2

Applicant after: Sunshine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High tech Zone of Hefei city of Anhui Province in 230088 Lake Road No. 2

Applicant before: Sunshine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after: High tech Zone of Hefei city of Anhui Province in 230088 Lake Road No. 2

Applicant after: Sunshine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30088 6th floor, R & D center building, no.1699 Xiyou Road, high tech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EFEI SUNGROW RENEWABLE ENERGY SCI. & TECH.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