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32961B - 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32961B
CN112232961B CN202011217673.4A CN202011217673A CN112232961B CN 112232961 B CN112232961 B CN 112232961B CN 202011217673 A CN202011217673 A CN 202011217673A CN 112232961 B CN112232961 B CN 1122329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act
resource
data processing
settlement
service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1767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32961A (zh
Inventor
刘长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1767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329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329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29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329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29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4Trading; Exchange, e.g. stocks, commodities, derivatives or currency exch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085Payment architectures involving remote charge determination or related payment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085Payment architectures involving remote charge determination or related payment systems
    • G06Q20/0855Payment architectures involving remote charge determination or related payment systems involving a third par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2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shopp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22Payment schemes or models
    • G06Q20/223Payment schemes or models based on the use of peer-to-peer networ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9Keeping log of transactions for guaranteeing non-repudiation of a transaction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区块链领域。该区块链系统包括业务节点子网络和记账节点子网络,业务节点子网络包括业务节点,记账节点子网络包括记账节点,数据处理方法由记账节点执行,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接收业务节点发送的数据处理请求;对数据处理请求进行解析,以获取数据处理请求的类型;根据数据处理请求的类型从记账节点子网络存储的智能合约中调用目标逻辑模块,通过目标逻辑模块对与数据处理请求对应的有效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返回至业务节点。本公开通过简化和规范化的智能合约进行数据处理,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和精准度。

Description

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资源结算在现代商业合作中非常普遍,比如在电商、在线旅游、在线票务等领域中,通常涉及到平台方与商家之间的资源结算。
传统的资源结算是通过结算方集中进行的,结算方收集平台方的交易数据,按商家对交易数据分类,并按商家合同规定的计算方式生成结算单;再将结算单发给平台方和商家进行对账确认,平台和商家通过人工或程序自动化方法进行复核,如果账单有争议再人工协商处理;最后平台方和商家都确认无误后,结算方发起结算付款。该结算方式的结算流程长,需人工参与,效率低,并且结算结果还会因数据遗漏等原因而不精确。另外,在中心化的结算系统中,若结算方遭到恶意攻击,会导致大量结算记录泄露、被篡改等,使平台方和商家遭受重大经济损失。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结算效率和精准度。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所述区块链系统包括业务节点子网络和记账节点子网络,所述业务节点子网络包括业务节点,所述记账节点子网络包括记账节点,所述数据处理方法由所述记账节点执行,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接收所述业务节点发送的数据处理请求;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进行解析,以获取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类型;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类型从所述记账节点子网络存储的智能合约中调用目标逻辑模块,通过所述目标逻辑模块对与所述数据处理请求对应的有效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返回至所述业务节点。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装置,所述区块链系统包括业务节点子网络和记账节点子网络,所述业务节点子网络包括业务节点,所述记账节点子网络包括记账节点,所述记账节点包括所述数据处理装置,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业务节点发送的数据处理请求;解析模块,用于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进行解析,以获取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类型;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类型从所述记账节点子网络存储的智能合约中调用目标逻辑模块,通过所述目标逻辑模块对与所述数据处理请求对应的有效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返回至所述业务节点。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智能合约包括合约框架和业务自定义接口,其中所述合约框架是根据资源结算的公共逻辑形成的,且包含多个与所述公共逻辑中的子逻辑对应的逻辑模块;所述业务自定义接口是根据与所述子逻辑对应的数据类构建的。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合约框架包括调度器;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一接收模块配置为:通过所述调度器接收由所述区块链系统中的区块链应用程序接口发送的所述数据处理请求。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逻辑包括资源逻辑、合同逻辑和结算逻辑;所述逻辑模块包括资源逻辑模块、合同逻辑模块和结算逻辑模块;所述数据类包括资源类、合同类和结算类;所述业务自定义接口包括资源类自定义接口、合同类自定义接口和结算类自定义接口。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数据处理装置配置为:通过所述资源类自定义接口、所述合同类自定义接口和所述结算类自定义接口中的一个或多个定义所述智能合约中的业务逻辑;其中,与所述资源类自定义接口对应的业务逻辑包括:资源标识的生成方法、资源合法性的校验方法、资源的存储与读取方法和资源所关联合同的查询方法;与所述合同类自定义接口对应的业务逻辑包括:合同标识的生成方法、合同合法性的校验方法、合同的存储与读取方法和合同的结算方法;与所述结算类自定义接口对应的业务逻辑包括:结算单标识的生成方法和结算单的存储与读取方法。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类型包括资源查询请求、资源更新请求、合同查询请求、合同更新请求或资源结算请求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所述有效数据包括有效资源和有效合同;基于前述方案,所述处理模块包括: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类型为资源查询请求和/或资源更新请求时,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的资源逻辑模块,并基于所述资源逻辑模块中的资源逻辑对所述有效资源进行查询和/或更新;或者,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类型为合同查询请求和/或合同更新请求时,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逻辑模块,并基于所述合约逻辑模块中的合约逻辑对所述有效合约进行查询和/或更新;或者,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类型为资源结算请求时,根据所述合约框架中的公共逻辑、所述有效资源和所述有效合同进行结算。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三处理单元包括:合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有效资源确定与所述有效资源对应的合同;资源结算单元,用于根据与所述有效资源对应的合同中的结算规则对所述有效资源进行结算,并根据所述有效资源和与所述有效资源对应的结算结果生成结算单。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合同确定单元配置为:获取与所述有效资源对应的资源标识;根据所述资源标识和所述记账节点中的资源合同标识关系表确定与所述资源标识对应的合同标识;根据所述合同标识确定与所述有效资源对应的合同。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还配置为:对所述有效资源添加标签或者将所述有效资源删除。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还配置为:获取待查询结算单标识,根据所述待查询结算单标识从所述记账节点中获取目标结算单。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业务节点子网络包括第一业务节点和与所述第一业务节点相关联的第二业务节点;所述有效数据包括有效资源和有效合同;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业务节点上传的第一资源和第一合同,并接收所述第二业务节点上传的第二资源和第二合同;核对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智能合约对所述第一资源和所述第二资源进行核对以获取所述有效资源,并对所述第一合同和所述第二合同进行核对以获取所述有效合同。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核对模块配置为:将所述第一资源的资源标识与所述第二资源的资源标识进行匹配;若匹配,则判定所述第一资源和所述第二资源为所述有效资源;同时,将所述第一合同的合同标识与所述第二合同的合同标识进行匹配;若匹配,则判定所述第一合同和所述第二合同为所述有效合同。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业务节点和所述第二业务节点上传的有效资源和有效合同,以形成所述有效数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区块链系统分为记账节点子网络和业务节点子网络,记账节点子网络包括记账节点,业务节点子网络包括业务节点。在通过记账节点进行数据处理时,首先接收业务节点发送的数据处理请求;接着对数据处理请求进行解析,以获取对应的数据处理类型;最后根据数据处理类型从记账节点子网络中存储的智能合约中调用目标逻辑模块,通过目标逻辑模块对于数据处理请求对应的有效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返回至业务节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能够基于区块链系统进行数据处理,一方面避免了人工参与数据处理,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另一方面避免了因数据遗漏或程序错误引起的数据处理结果的精确度,提高了数据处理的精准度。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至图3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所应用的区块链系统的体系构架示意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智能合约的架构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智能合约的架构图;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对资源和合同进行有效性检验的流程示意图;
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资源结算的流程示意图;
图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确定与有效资源对应的合同的流程示意图;
图10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资金结算的流程示意图;
图1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12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应用的一种区块链系统的体系构架。区块链系统包括记账节点子网络2和业务节点子网络1。记账节点子网络2包括对数据区块进行共识并将数据区块记录到区块链上的记账节点21。业务节点子网络1包括业务节点11,业务节点11可以对记账节点记录到区块链上的数据区块进行验证,或者可以向记账节点请求相应的结算数据。
具体的,业务节点11对记账节点记录到区块链上的数据区块进行验证可以包括以下步骤:记账节点子网络中的一个记账节点21利用特定于该记账节点的密钥,基于要添加到区块链上的一个数据区块中所要包括的待上链信息,生成签名;记账节点21将待上链信息和生成的签名加入该数据区块,添加到区块链上;记账节点21将该签名发往业务节点子网络中的业务节点,业务节点根据特定于该记账节点的密钥对该签名进行签名验证,以实现业务节点11对记账节点记录到区块链上的数据区块进行验证。记账节点子网络中的记账节点负责向区块链记录数据区块,业务节点子网络中的业务节点负责见证记账节点记录的结果。具体地,记账节点基于要添加到区块链上的一个数据区块中所要包括的待上链信息,生成签名,然后将待上链信息和生成的签名加入数据区块,进行上链。该签名发往业务节点子网络中的业务节点,使业务节点根据特定于该记账节点的密钥对该签名进行签名验证。业务节点子网络中的业务节点通过验证区块上记账节点签名可以对全网的数据进行见证。记账网络虽然拥有垄断的记账权,但是因为数据区块有了代表记账者身份的数字签名,所以一切行为都是公开可追溯的。如果记账节点集体作恶,那么见证网络中的全部节点都将保留有具体记账节点作恶的证据。相比传统中心化系统和私有链,这个方案中,系统的运转是更加透明的;而相比传统的去中心化公链方案,本方案是更可控也更便于可监管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记账节点子网络2和业务节点子网络1之间可以通过代理节点12连接,代理节点12可以是业务节点子网络1的一个业务节点,其负责将记账节点21要向业务节点11传递的信息传递给业务节点11。业务节点11是产生各种需上链的数据的终端,也可以是从记账节点子网络2中查询结算数据的终端。业务节点11产生的待上链数据通过代理节点12传输至记账节点21,然后经过共识后记录到区块链上,有利于数据的统一处理和监管,而业务节点11也可以通过记账节点21经由代理节点12发送来的信息进行待上链数据上链的监督和见证,这在某些既需要统一监管、但又怕监管的节点集体作弊因而需要监督的场景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业务节点子网络1采用P2P网络模式。P2P网络是一种在对等者(Peer)之间分配任务和工作负载的分布式应用架构,是对等计算模型在应用层形成的一种组网或网络形式,即“点对点”或者“端对端”网络。其可以定义为:网络的参与者共享它们所拥有的一部分硬件资源(处理能力、存储能力、网络连接能力、打印机等),这些共享资源通过网络提供服务和内容,能被其它对等节点直接访问而无需经过中间实体。在此网络中的参与者既是资源、服务和内容的提供者,又是资源、服务和内容的获取者。因此,在业务节点子网络1中,当代理节点12接收到从记账节点21传递过来的消息后,向周围的业务节点11进行传播,周围的业务节点11接收到该消息,再向其周围的业务节点11传递,达到了该消息在业务节点子网络1的每个业务节点11之间的传播。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应用的另一种区块链系统的体系构架。该体系构架与图1中所示的体系构架不同之处在于:在业务节点子网络1中没有采取P2P网络模式,而是采取广播网络的模式。具体地,代理节点12在接收到从记账节点21传递过来的消息后,将该消息广播到业务节点子网络1中的其它业务节点11。这样,也实现了该消息在业务节点子网络1的每个业务节点11之间的传播。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应用的另一种区块链系统的体系构架。该体系构架与图1所示的体系构架不同之处在于:其记账节点子网络2分成了多个分支记账节点子网络。每个分支记账节点子网络中的记账节点可以负责某一种类型的待上链信息的共识、上链。例如,某一平台上的资源链接被用户点击,平台和商家需要根据点击量等信息进行资源结算,结算请求需要在区块链上进行上链,同时结算后的结算结果也需要在区块链上进行上链,这时为了便于对待上链信息的管理,一个分支记账节点子网络中的记账节点专门负责结算请求的共识、上链,另一个分支记账节点子网络中的记账节点专门负责结算结果的共识、上链。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至图3所示的区块链系统的体系构架中,代理节点12位于业务节点子网络1中,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代理节点12也可以位于共识节点子网络3中,或者独立于业务节点子网络1和共识节点子网络3。
在本领域的相关技术中,以资源结算为例,结算通常由平台方或独立的第三方作为结算方进行处理,处理的具体流程为:首先,结算方收集平台方的交易数据,按商家对交易数据进行分类,并按照商家合同规定的计算方式生成结算单;然后将结算单发给平台方和商家进行对账确认,平台方和商家通过人工或程序自动化方式进行复核,如果账单有争议则人工协商处理;最后平台方和商家都确认无误后,结算方发起结算付款。
上述资源结算的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1)结算规则通常比较复杂,涉及到浮动分成比例、打折促销、退款等多种行为,如果是人工计算,很容易出错;如果是由计算机程序处理,任何一方都难以信任对方的计算结果,各自都要通过程序独立复算,程序由各方独立开发,容易出现程序错误或者漏洞,导致账单不一致的情况。
(2)即使结算的自动化程序准确无误,由于程序需要运行在多方不同的环境,也会出现某一方交易数据遗漏或者重复结算的情况。
(3)结算流程长,对账过程需要结算方、平台方、商家进行多方确认,需人工参与,效率低。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该数据处理方法可用于资源结算,并且图1至3所示的区块链系统的体系架构可以应用在资源结算的应用场景中,以下详细进行阐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业务节点子网络中的各个业务节点可以是平台方终端、商家终端、个人用户终端等。记账节点子网络中的记账节点可以是各个资源结算方终端,比如由部署在多个地区的银行终端分别作为一个记账节点来构成记账节点子网络。资源结算方跟平台方还可以是同一组织机构,由平台方与商家签订合同,为商家的资源提供平台,并进行资源结算。
记账节点子网络中的智能合约存储有资源结算的控制逻辑,比如各种类型的业务节点能够访问的信息(如平台方或商家提供的资源信息、平台方或商家提供的合同信息、根据资源信息和合同信息结算得到的结算单等)、平台方或商家对资源信息的更新、平台方或商家对合同信息的更新等。当记账节点子网络中的记账节点接收到业务节点子网络中的业务节点发送的数据处理请求(如资源结算请求)后,根据记账节点子网络中存储的上述智能合约确定与该数据处理请求对应的目标逻辑模块,进而通过该目标逻辑模块对与数据处理请求对应的有效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对该数据处理请求的处理结果返回给该业务节点。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智能合约方便地管理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各种控制逻辑,有效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
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实现细节进行详细阐述:
本公开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至图3所示,该区块链系统包括记账节点子网络2和业务节点子网络1,记账节点子网络2包括记账节点21,业务节点子网络1包括业务节点11。图4所示的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由记账节点子网络2中的记账节点21来执行。参照图4所示,该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至少包括步骤S410至步骤S430,详细介绍如下:
在步骤S410中,接收业务节点发送的数据处理请求。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资金结算时,通常涉及平台方、商家和结算方三方,平台方提供平台接入多个商家,商家则在平台上提供商品或服务,结算方负责对商家与平台的收入分成进行结算,该结算方和平台方可以是同一个组织,也可以是中立的第三方机构,如银行、专业核算机构等等。例如,平台方为一大型电商平台,商家为一成衣加工厂,结算方为银行,该大型电商平台可以与成衣加工厂签订合同,为该成衣加工厂提供销售平台,成衣加工厂可以将商品照片和简介等信息上传至平台,通过用户点击平台上的商品链接实现商品的购买,在用户点击购买商品时便触发了大型电商平台与成衣加工厂之间的资金结算,在资金结算时,通过银行根据合同中记载的结算规则计算大型电商平台和成衣加工厂各自的收入。但是银行在结算后,还需要商家和平台方进行对账,可能会存在双方账单不一致的情况,所以为了保证结算过程的公开透明,可以基于区块链系统进行结算,通过共同审核的智能合约进行透明结算,保证数据不可篡改,并且结算过程可追溯。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区块链系统包括业务节点子网络1和记账节点子网络2,业务节点子网络1中的业务节点11可以直接向记账节点子网络2中的记账节点21发送数据处理请求,也可以先将数据处理请求发送至代理节点12,由代理节点12将该数据处理请求转发至记账节点21,进而通过记账节点21响应该数据处理请求,调用记账节点子网络2中存储的智能合约进行相应地处理。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业务节点子网络1具体可以包括第一业务节点和与第一业务节点相关联的第二业务节点,其中第一业务节点可以是平台方终端在区块链系统中所对应的节点,第二业务节点可以是商家终端在区块链系统中对应的节点,当然也可以互换,将平台方终端在区块链系统中所对应的节点作为第二业务节点,将商家终端在区块链系统中对应的节点作为第一业务节点,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商家在平台上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统称为资源,商家通过给平台提供资源而获得收入,为了对商家和平台方的收入分成进行结算,可以通过第一业务节点和第二业务节点将资源和合同上传到区块链上,然后通过记账节点21对资源和合同进行共识、上链,最后当用户对平台中的资源进行触发操作、商家或平台方对资源和/或合同进行更新时,业务节点11向记账节点21发送数据处理请求,记账节点21响应该数据处理请求,调用智能合约中的目标逻辑模块进行数据处理。
在步骤S420中,对数据处理请求进行解析,以获取数据处理请求的类型。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数据处理请求根据处理对象的不同,数据处理请求的类型也不同,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数据处理请求的类型包括资源查询请求、资源更新请求、合同查询请求、合同更新请求或资源结算请求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由于数据处理请求包括多种不同类型的请求,因此为了调用智能合约中与数据处理请求对应的目标逻辑模块,在接收到数据处理请求后,需要对该数据处理请求进行解析,以获取与数据处理请求对应的类型,并根据数据处理请求的类型调用智能合约中的目标逻辑模块进行相应地数据处理。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由于一个平台可以与多个商家签订合同,每个商家对应一个或多个业务,并且对应不同的业务有不同的结算规则,因此如果由商家或平台方根据业务需求去开发智能合约的话,可能导致智能合约的种类太多太杂,存在漏洞,另外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是公开的数据处理方法,需要多个参与方共同审核,而审核智能合约需要一定的计算机编程基础,这对商家甚至平台来说是比较困难的。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中根据资源结算的逻辑形成智能合约,图5示出了智能合约的架构图,如图5所示,智能合约500包括合约框架501和业务自定义接口502,合约框架501是根据资源结算的公共逻辑形成的,且包含多个逻辑模块;业务自定义接口502是根据与公共逻辑中的子逻辑对应的数据类构建的。公共逻辑为资源结算流程中的通用流程,比如在计算商家和平台方各自的应得收入时,公共逻辑为根据资源和合同进行结算生成结算单,那么根据公共逻辑可以确定与公共逻辑对应的子逻辑包括资源逻辑、合同逻辑和结算逻辑,相应地,可以在合约框架中设置资源逻辑模块、合同逻辑模块和结算逻辑模块,但是不同的业务,对应的资源和合同不同,因此可以由不同的业务开发人员针对不同的逻辑模块定义不同的业务逻辑。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智能合约由合约框架和业务自定义接口组成,使得智能合约更简化、更规范,采用该智能合约进行结算能够提高结算效率和精准度,避免了不同商家或平台开发的智能合约太多太杂,且存在漏洞而导致的结算结果误差太大的情况。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便于不同业务的开发人员定义不同的业务逻辑,可以根据合约框架501中的逻辑模块抽象出相应的数据类,并根据该数据类在合约框架501的基础上构建业务自定义接口502,以使合约框架501能够完成对业务自定义接口502的调用和执行。其中,根据逻辑模块抽象出的数据类分别为资源类、合同类和结算类,相应地,根据数据类构建的业务自定义接口502分别为资源类自定义接口、合同类自定义接口和结算类自定义接口,通过资源类自定义接口、合同类自定义接口和结算类自定义接口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各个业务的开发人员可以实现自定义的业务逻辑。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图6示出了智能合约的架构图,如图6所示,合约框架501包括调度器601、资源逻辑模块602、合同逻辑模块603、结算逻辑模块604和存储模块605,业务自定义接口502包括资源类自定义接口606、合同类自定义接口607和结算类自定义接口608。其中,调度器601能够接收区块链系统的区块链应用程序接口发送的数据处理请求,该数据处理请求也是对智能合约的调用请求,接收到数据处理请求后,可以通过调度器对数据处理请求进行解析,获取数据处理请求的类型,进而可以根据数据处理请求的类型调用合约框架501中相应的逻辑模块,通过逻辑模块以预设业务逻辑进行数据处理。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业务自定义接口502可以定义相应地业务逻辑,具体地:
与资源类自定义接口606对应的业务逻辑可以包括:(1)资源标识的生成方法;通过资源标识的生成方法可以生成资源的唯一标识,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任意方式生成资源标识,例如可以将资源的类型、资源上链序号、商家代码、平台代码根据预设组合方式生成,如一资源标识为F00356AK456TB001,其中,F代表资源为食品类,00356为该资源上链序号,AK456为商家代码,TB001为平台代码。(2)资源合法性的校验方法;校验资源是否合法可以根据与数据处理请求对应的资源的具体属性信息进行检验,例如检验资源标识的长度、组成是否符合预设规则,等等。(3)资源的存储与读取方法;在合约框架501中设置有存储模块606,通过存储模块605可以将新增的资源、待更新的资源添加或更新到存储介质中,同时也可以从存储介质中读取所存储的资源。在添加或更新资源时,可以通过序列化的方法将资源持久化到存储介质中,序列化是将资源的信息转换为可以存储或传输的字节流的过程,该存储介质可以是网络、内存、磁盘等;在查询资源时,可以通过反序列化的方法从存储介质中读取,反序列化是将字节流转换为资源的过程。(4)资源所关联合同的查询方法;在结算时,必须根据资源和对应该资源的合同中的结算规则进行结算,因此在对某个资源进行结算时,可以根据资源查询与其对应的合同,例如根据资源对应的资源标识查询与其对应的合同。
与合同类自定义接口607对应的业务逻辑可以包括:(1)合同标识的生成方法;通过合同标识的生成方法可以生成合同的唯一标识,该合同标识的生成方法也可以采用任意的生成方法,该生成方法与生成资源标识的方法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可以将合同类型、合同上链序号、商家代码、平台代码根据预设组合方式组合生成,如一合同标识为B01215AK456TB001,其中,B为合同类型,01215为合同上链序号,AK456为商家代码,TB001为平台代码。值得说明的是,合同类型可以是平台方根据商家性质自定义的类型标识,例如A代表与国有企业签订的合同、B代表与民营企业签订的合同、C代表与个人商户签订的合同,等等。(2)合同合法性的校验方法;根据合同合法性的校验方法可以校验合同是否合法,例如对合同中的资源标识、资源供给条件、结算规则等进行校验,若存在不合法的对象,则判定合同不合法。(3)合同的存储与读取方法;与资源相同,业务节点将合同上传至记账节点后,调用记账节点子网络中存储的智能合约,通过智能合约的合约框架中的存储模块605将合同存储在磁盘等存储介质中,为了便于后期读取合同,可以采用序列化的方法将合同持久化到磁盘等存储介质中,读取时,只需通过反序列化的方法从磁盘等存储介质中读取即可。(4)合同的结算方法;该结算方法用于描述资源的结算规则,具体涉及商家及平台方的资金分配比例及计算方法。
结算类自定义接口608对应的业务逻辑包括:(1)结算单标识的生成方法;结算单表示资源按合同结算后的结果,其可以继承自资源类,并扩展成员用来保存结算结果,也就是说,结算单中包括资源及与资源对应的结算结果,在对资源进行结算生成结算单后,可以按照业务人员定义的方法生成结算单标识,结算单标识的生成方法也可以是任意的生成方法,例如可以是根据资源标识和与资源对应的合同标识生成的,也可以是根据资源标识生成的,等等。(2)结算单的存储与读取方法;与资源和合同的存储与读取类似,可以通过存储模块605以序列化方法将结算单持久化到磁盘等存储介质,并以反序列化的方法从磁盘等存储介质中读取结算单。
在步骤S430中,根据数据处理请求的类型从记账节点子网络存储的智能合约中调用目标逻辑模块,通过目标逻辑模块对与数据处理请求对应的有效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返回至业务节点。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的与各业务自定义接口对应的业务逻辑,可以实现对资源或合同的查询或更新,也可以实现对资源的结算。当数据处理请求为资源查询和/或资源更新时,可以调用资源逻辑模块,基于资源逻辑模块中的资源逻辑对资源进行查询和/或更新;当数据处理请求为合同查询和/或合同更新时,可以调用合同逻辑模块,基于合同逻辑模块中的合同逻辑对合同进行查询和/或更新;当数据处理请求为资源结算请求时,则可以根据合约框架中的公共逻辑、资源和合同进行结算。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处理请求中可以包含数据处理请求的类型及所需处理的数据,或者可以包含数据处理请求的类型和所需处理的数据的标识信息,亦或者可以包含数据处理请求的类型、所需处理的数据、该数据的标识信息,当然还可以是其它的组成形式,例如可以包含数据处理请求的类型和一个或多个哈希值,该哈希值可以是记账节点接收到资源/合同后,对资源/合同进行哈希处理所形成的,也可以是对根据智能合约中的业务逻辑对资源/合同进行处理后生成的资源标识/合同标识进行哈希处理所形成的,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由于第一业务节点和第二业务节点都会将各自的资源和合同上传至记账节点,通过记账节点对资源和合同进行共识、上链,为了保证最终结算结果的可靠性,记账节点需要调用智能合约对资源和合同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并通过目标逻辑模块对有效资源或有效合同进行处理。图7示出了对资源和合同进行有效性检验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步骤S701中,接收第一业务节点上传的第一资源和第一合同,并接收第二业务节点上传的第二资源和第二合同;在步骤S702中,通过智能合约对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进行核对以获取有效资源,并对第一合同和第二合同进行核对以获取有效合同。在对资源和合同进行有效性验证时,可以根据资源标识和合同标识进行匹配验证,具体地,将第一资源的资源标识与第二资源的资源标识进行匹配,若匹配,则判定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为有效资源,同时将第一合同的合同标识与第二合同的合同标识进行匹配,若匹配,则判定第一合同和第二合同为有效合同。确定有效资源和有效合同后,根据有效资源和有效合同可以形成有效数据,并对有效数据进行处理,具体可以是对有效资源、有效合同进行查询或更新,或者是根据有效资源和有效合同进行资源结算。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业务节点和第二业务节点在上传资源和合同的同时,还可以将各自的数字签名也上传至区块链系统,该数字签名是通过对资源和合同进行非对称加密所形成的,该数字签名可用于防止资源或合同被篡改,同时可以追溯资源和合同的来源,提高了数据安全性。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对有效资源或有效合同进行查询时,可以根据有效资源的资源标识或有效合同的合同标识从磁盘等存储介质中通过反序列化的方法读取;在对有效资源或有效合同进行更新时,可以根据资源逻辑模块中的资源标识生成方法或合同逻辑模块中的合同标识生成方法生成与有效资源对应的资源标识或与有效合同对应的合同标识,然后通过序列化的方法将有效资源或有效合同持久化到磁盘等存储介质中。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对有效资源进行结算时,可以根据合约框架501中的公共逻辑、有效资源和与有效资源对应的有效合同进行结算,图8示出了资源结算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步骤S801中,根据有效资源确定与有效资源对应的合同;在步骤S802中,根据与有效资源对应的合同中的结算规则对有效资源进行结算,并根据有效资源和与有效资源对应的结算结果生成结算单。其中,在步骤S801中,可以根据有效资源的资源标识确定与有效资源对应的合同,图9示出了确定与有效资源对应的合同的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在步骤S901中,获取与有效资源对应的资源标识;在步骤S902中,根据资源标识与记账节点中的资源合同标识关系表确定与资源标识对应的合同标识;在步骤S903中,根据合同标识确定与有效资源对应的合同。在数据区块中存储有多个资源和合同,各资源和与其对应的合同之间存在映射关系,根据该映射关系可以由资源标识和合同标识形成资源合同标识关系表,在获取有效资源的资源标识后,可以将该资源标识与资源合同标识关系表中的资源标识进行匹配,若存在与有效资源的资源标识匹配的资源标识,则获取与该资源标识对应的合同标识,并根据该合同标识从数据区块中获取对应的合同。例如,有效资源的资源标识为F00356AK456TB001,通过将该资源标识与资源合同标识关系表中的资源标识进行匹配,可以获取与其对应的合同标识B01215AK456TB001,那么进一步地可以从数据区块中根据该合同标识获取与有效资源对应的合同。在步骤S802中,获取与有效资源对应的合同后,可以从中获取由商家和平台共同确认的结算规则,并根据该结算规则对该有效资源进行结算,进一步地,在获取结算结果后,可以根据有效资源和结算结果形成结算单,该结算单可以理解为账单,其中至少记录了资源标识、商家的应得收入和平台方的应得收入。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对资源和合同的有效性的验证,还可以在区块链系统之外进行验证,可以通过人工方式验证,也可以通过电子方式验证,在验证通过后,再通过第一业务节点和第二业务节点将有效资源和有效合同发送至记账节点,进行共识、上链。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智能合约对资源进行结算的效率,在完成对某一资源的结算后,可以对该资源、该资源及与其对应的合同添加标签,用于标识该资源已被结算,避免重复结算,浪费时间和资源;当然除了添加标签以进行区别之外,还可以通过合约框架将该资源、该资源及与其对应的合同删掉,这样既可以避免被重复结算,还可以节省存储空间。合约框架通过区块链系统交易保证了操作的原子性,即结算单生成和资源删除必须同时成功或同时失败,确保结算单不会凭空产生,资源不会凭空消失。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根据有效资源和对应的合同进行结算生成结算单后,可以通过合约框架501中的存储模块605将结算单持久化到磁盘等存储介质中。若要对结算单进行查询,可以根据所获取的待查询结算单标识在磁盘中进行查找,在确定目标结算单后,通过反序列化的方法读取目标结算单,以获取该目标结算单的明细。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结算请求可由平台方发起,也可由商家发起,还可以在用户对平台中的资源进行触发操作时发起,例如用户进行了订阅、购买等行为,则触发第一业务节点或第二业务节点向区块链系统发送结算请求,进一步地,当结算请求为平台方或商家发起时,可以间隔预定时间段发起,例如在每个月的第一天、每个月的最后一天、或者每隔15天等时间段发起,又或者在每天的零点发起结算请求,本公开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结算请求发起时间点。
以一购物平台和与其签订合同的商家进行资源结算为例,图10示出了资金结算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0所示,在步骤S1001中,业务人员通过智能合约中的业务自定义接口定义资源逻辑、合同逻辑和结算逻辑;在步骤S1002中,购物平台将资源和合同上传至区块链系统,商家也将资源和合同上传至区块链系统;在步骤S1003中,购物平台或商家发送结算请求,区块链系统中的记账节点子网络响应该结算请求,并调用存储在其中的智能合约;在步骤S1004中,通过智能合约对购物平台、商家上传的资源和合同进行验证,以获取有效资源和有效合同;在步骤S1005中,根据资源逻辑和合同逻辑对有效资源和有效合同进行处理,并通过合约框架中的存储模块将有效资源和有效合同以序列化的方式持久到磁盘中;在步骤S1006中,获取有效资源的资源标识,根据该资源标识获取与其对应的合同标识,并根据该合同标识获取与其对应的合同;在步骤S1007中,从合同中获取结算规则,基于该结算规则对该有效资源进行结算,形成结算单;在步骤S1008中,记账节点将结算单返回至业务节点,同时通过存储模块将结算单以序列化的方式持久化到磁盘中。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首先通过业务节点向记账节点发送数据处理请求,接着对数据处理请求进行解析获取数据处理请求的类型,最后根据数据处理请求的类型从记账节点子网络存储的智能合约中调用目标逻辑模块,通过目标逻辑模块对与数据处理请求对应的有效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处理结果,并将处理结果返回至业务节点。记账节点和业务节点能够将区块链系统的记账过程与业务处理过程进行分离,进而能够通过去中心化的记账节点子网络来维护全量的数据区块,保证了数据区块的安全性,避免了中心化控制方案带来的性能、容灾受限等问题,提高了资金结算的精准性及处理效率。
同时,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智能合约包括合约框架和业务自定义接口,合约框架是根据资源结算的公共逻辑形成的,业务自定义接口是根据公共逻辑所包含的子逻辑形成的,业务人员可以通过业务自定义接口定义各逻辑模块的业务逻辑,进而通过智能合约中的逻辑模块对有效数据进行处理。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一方面,能够保证数据处理的过程透明,数据不被篡改,并且处理过程可追溯,提高了数据处理结果的精准度和可靠性;另一方面,智能合约能够对多方账单信息实时共享,提升了协同效率,使得原本离散程度高的多方结算能够有效执行,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再一方面,智能合约更为简化和规范,开发人员基于业务自定义接口能够更加轻松的编写符合结算意图的逻辑代码,降低了因出现意外漏洞而导致的资金纠纷风险,并且也避免了平台方和商家在对账过程中因不同的运行环境而出现的数据遗漏或重复结算导致的账单不一致的情况。
以下介绍本公开的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上述实施例中的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对于本公开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公开上述的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
图1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装置的框图。
参照图11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装置1100,该区块链系统包括业务节点子网络和记账节点子网络,该业务节点子网络包括业务节点,该记账节点子网络包括记账节点,该记账节点包括数据处理装置1100,数据处理装置1100包括:第一接收模块1101、解析模块1102和处理模块1103。
具体地,第一接收模块1101,用于接收所述业务节点发送的数据处理请求;解析模块1102,用于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进行解析,以获取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类型;处理模块1103,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类型从所述记账节点子网络存储的智能合约中调用目标逻辑模块,通过所述目标逻辑模块对与所述数据处理请求对应的有效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返回至所述业务节点。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合约包括合约框架和业务自定义接口,其中所述合约框架是根据资源结算的公共逻辑形成的,且包含多个与所述公共逻辑中的子逻辑对应的逻辑模块;所述业务自定义接口是根据与所述子逻辑对应的数据类构建的。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合约框架包括调度器;所述第一接收模块1101配置为:通过所述调度器接收由所述区块链系统中的区块链应用程序接口发送的所述数据处理请求。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子逻辑包括资源逻辑、合同逻辑和结算逻辑;所述逻辑模块包括资源逻辑模块、合同逻辑模块和结算逻辑模块;所述数据类包括资源类、合同类和结算类;所述业务自定义接口包括资源类自定义接口、合同类自定义接口和结算类自定义接口。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处理装置1100配置为:通过所述资源类自定义接口、所述合同类自定义接口和所述结算类自定义接口中的一个或多个定义所述智能合约中的业务逻辑;其中,与所述资源类自定义接口对应的业务逻辑包括:资源标识的生成方法、资源合法性的校验方法、资源的存储与读取方法和资源所关联合同的查询方法;与所述合同类自定义接口对应的业务逻辑包括:合同标识的生成方法、合同合法性的校验方法、合同的存储与读取方法和合同的结算方法;与所述结算类自定义接口对应的业务逻辑包括:结算单标识的生成方法和结算单的存储与读取方法。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类型包括资源查询请求、资源更新请求、合同查询请求、合同更新请求或资源结算请求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所述有效数据包括有效资源和有效合同;所述处理模块1103包括: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类型为资源查询请求和/或资源更新请求时,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的资源逻辑模块,并基于所述资源逻辑模块中的资源逻辑对所述有效资源进行查询和/或更新;或者,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类型为合同查询请求和/或合同更新请求时,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逻辑模块,并基于所述合约逻辑模块中的合约逻辑对所述有效合约进行查询和/或更新;或者,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类型为资源结算请求时,根据所述合约框架中的公共逻辑、所述有效资源和所述有效合同进行结算。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处理单元包括:合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有效资源确定与所述有效资源对应的合同;资源结算单元,用于根据与所述有效资源对应的合同中的结算规则对所述有效资源进行结算,并根据所述有效资源和与所述有效资源对应的结算结果生成结算单。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合同确定单元配置为:获取与所述有效资源对应的资源标识;根据所述资源标识和所述记账节点中的资源合同标识关系表确定与所述资源标识对应的合同标识;根据所述合同标识确定与所述有效资源对应的合同。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还配置为:对所述有效资源添加标签或者将所述有效资源删除。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处理装置1100还配置为:获取待查询结算单标识,根据所述待查询结算单标识从所述记账节点中获取目标结算单。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业务节点子网络包括第一业务节点和与所述第一业务节点相关联的第二业务节点;所述有效数据包括有效资源和有效合同;所述数据处理装置1100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业务节点上传的第一资源和第一合同,并接收所述第二业务节点上传的第二资源和第二合同;核对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智能合约对所述第一资源和所述第二资源进行核对以获取所述有效资源,并对所述第一合同和所述第二合同进行核对以获取所述有效合同。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核对模块配置为:将所述第一资源的资源标识与所述第二资源的资源标识进行匹配;若匹配,则判定所述第一资源和所述第二资源为所述有效资源;同时,将所述第一合同的合同标识与所述第二合同的合同标识进行匹配;若匹配,则判定所述第一合同和所述第二合同为所述有效合同。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处理装置1100还包括: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业务节点和所述第二业务节点上传的有效资源和有效合同,以形成所述有效数据。
图12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12示出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1200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2所示,计算机系统12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12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1202中的程序或者从储存部分12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12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图像标注方法。在RAM 1203中,还存储有系统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1201、ROM 1202以及RAM1203通过总线12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nput/Output,I/O)接口1205也连接至总线12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12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12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1207;包括硬盘等的储存部分1208;以及包括诸如LAN(Local AreaNetwork,局域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1209。通信部分12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12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1205。可拆卸介质12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12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储存部分1208。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下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12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12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12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的系统中限定的各种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作为另一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图像处理装置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触控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系统包括业务节点子网络和记账节点子网络,所述业务节点子网络包括第一业务节点和与所述第一业务节点相关联的第二业务节点,所述记账节点子网络包括记账节点,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业务节点上传的第一资源和第一合同,并接收所述第二业务节点上传的第二资源和第二合同;
将所述第一资源的资源标识与所述第二资源的资源标识进行匹配;
若匹配,则判定所述第一资源和所述第二资源为有效资源;同时,
将所述第一合同的合同标识与所述第二合同的合同标识进行匹配;
若匹配,则判定所述第一合同和所述第二合同为有效合同;
根据资源逻辑和合同逻辑对所述有效资源和所述有效合同进行处理,并通过合约框架中的存储模块将所述有效资源和所述有效合同以序列化的方式持久到磁盘中;
接收所述第一业务节点或所述第二业务节点发送的数据处理请求;
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进行解析,以获取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类型;
当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类型为资源结算请求时,获取与所述有效资源对应的资源标识;
根据所述资源标识和所述记账节点中的资源合同标识关系表确定与所述资源标识对应的合同标识;
根据所述合同标识确定与所述有效资源对应的合同;
根据与所述有效资源对应的合同中的结算规则对所述有效资源进行结算,并根据所述有效资源和与所述有效资源对应的结算结果生成结算单;
将所述结算单返回至所述业务节点;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待查询结算单标识,根据所述待查询结算单标识从所述记账节点中获取目标结算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智能合约包括合约框架和业务自定义接口,其中所述合约框架是根据资源结算的公共逻辑形成的,且包含多个与所述公共逻辑中的子逻辑对应的逻辑模块;所述业务自定义接口是根据与所述子逻辑对应的数据类构建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约框架包括调度器;
所述接收所述第一业务节点或所述第二业务节点发送的数据处理请求,包括:
通过所述调度器接收由所述区块链系统中的区块链应用程序接口发送的所述数据处理请求;其中,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由所述第一业务节点或所述第二业务节点发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逻辑包括资源逻辑、合同逻辑和结算逻辑;所述逻辑模块包括资源逻辑模块、合同逻辑模块和结算逻辑模块;所述数据类包括资源类、合同类和结算类;所述业务自定义接口包括资源类自定义接口、合同类自定义接口和结算类自定义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资源类自定义接口、所述合同类自定义接口和所述结算类自定义接口中的一个或多个定义所述智能合约中的业务逻辑;
其中,与所述资源类自定义接口对应的业务逻辑包括:资源标识的生成方法、资源合法性的校验方法、资源的存储与读取方法和资源所关联合同的查询方法;
与所述合同类自定义接口对应的业务逻辑包括:合同标识的生成方法、合同合法性的校验方法、合同的存储与读取方法和合同的结算方法;
与所述结算类自定义接口对应的业务逻辑包括:结算单标识的生成方法和结算单的存储与读取方法。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类型包括资源查询请求、资源更新请求、合同查询请求、合同更新请求或所述资源结算请求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类型为资源查询请求和/或资源更新请求时,调用智能合约中的资源逻辑模块,并基于所述资源逻辑模块中的资源逻辑对所述有效资源进行查询和/或更新;或者,
当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类型为合同查询请求和/或合同更新请求时,调用智能合约中的合约逻辑模块,并基于所述合约逻辑模块中的合约逻辑对所述有效合约进行查询和/或更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成所述结算单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有效资源添加标签或者将所述有效资源删除。
8.一种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系统包括业务节点子网络和记账节点子网络,所述业务节点子网络包括第一业务节点和与所述第一业务节点相关联的第二业务节点,所述记账节点子网络包括记账节点,所述记账节点包括所述数据处理装置,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业务节点上传的第一资源和第一合同,并接收所述第二业务节点上传的第二资源和第二合同;将所述第一资源的资源标识与所述第二资源的资源标识进行匹配;若匹配,则判定所述第一资源和所述第二资源为有效资源;同时,将所述第一合同的合同标识与所述第二合同的合同标识进行匹配;若匹配,则判定所述第一合同和所述第二合同为有效合同;根据资源逻辑和合同逻辑对所述有效资源和所述有效合同进行处理,并通过合约框架中的存储模块将所述有效资源和所述有效合同以序列化的方式持久到磁盘中;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业务节点或所述第二业务节点发送的数据处理请求;
解析模块,用于对所述数据处理请求进行解析,以获取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类型;
合同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类型为资源结算请求时,获取与所述有效资源对应的资源标识;根据所述资源标识和所述记账节点中的资源合同标识关系表确定与所述资源标识对应的合同标识;根据所述合同标识确定与所述有效资源对应的合同;
资源结算单元,用于根据与所述有效资源对应的合同中的结算规则对所述有效资源进行结算,并根据所述有效资源和与所述有效资源对应的结算结果生成结算单;
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结算单返回至所述业务节点;
其中,所述装置还用于获取待查询结算单标识,根据所述待查询结算单标识从所述记账节点中获取目标结算单。
9.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
CN202011217673.4A 2020-02-07 2020-02-07 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2329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17673.4A CN112232961B (zh) 2020-02-07 2020-02-07 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17673.4A CN112232961B (zh) 2020-02-07 2020-02-07 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2010082376.7A CN111311407A (zh) 2020-02-07 2020-02-07 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82376.7A Division CN111311407A (zh) 2020-02-07 2020-02-07 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2961A CN112232961A (zh) 2021-01-15
CN112232961B true CN112232961B (zh) 2021-08-20

Family

ID=7114693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17673.4A Active CN112232961B (zh) 2020-02-07 2020-02-07 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2010082376.7A Pending CN111311407A (zh) 2020-02-07 2020-02-07 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82376.7A Pending CN111311407A (zh) 2020-02-07 2020-02-07 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22329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2256A (zh) * 2020-08-14 2020-11-13 浙江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资产智能合约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11679902B (zh) * 2020-08-14 2020-11-10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调用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2070992A (zh) * 2020-09-10 2020-12-11 珠海优特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餐饮结算方法和系统
CN112235251B (zh) * 2020-09-21 2022-11-15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31415B (zh) * 2020-12-16 2021-03-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区块链网络的数据同步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79385A (zh) * 2016-12-07 2017-05-31 北京信任度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区块链固定电子证据和用户身份的方法及系统
CN107454114A (zh) * 2017-09-29 2017-12-08 深圳市轱辘车联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竞拍方法、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64117A (zh) * 2017-08-04 2017-12-1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管理方法及区块链系统
US20190080284A1 (en) * 2017-09-11 2019-03-14 Accenture Global Solutions Limited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for freight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9565A (zh) * 2018-04-28 2018-10-09 上海京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医疗理赔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0851496B (zh) * 2018-12-07 2023-03-14 深圳市智税链科技有限公司 在区块链网络中查询交易信息的方法、装置、记账节点和介质
CN111028023B (zh) * 2018-12-07 2023-02-17 深圳市智税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系统的税务管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584093A (zh) * 2019-01-24 2019-04-05 易保互联医疗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医疗保险异地就医清算结算方法及系统
CN109961365B (zh) * 2019-02-27 2020-12-15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收账记录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0298623A (zh) * 2019-04-23 2019-10-01 上海能链众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业务数据控制系统
CN110633966A (zh) * 2019-09-24 2019-12-31 北京艾摩瑞策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合同证券化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79385A (zh) * 2016-12-07 2017-05-31 北京信任度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区块链固定电子证据和用户身份的方法及系统
CN107464117A (zh) * 2017-08-04 2017-12-1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管理方法及区块链系统
US20190080284A1 (en) * 2017-09-11 2019-03-14 Accenture Global Solutions Limited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for freight system
CN107454114A (zh) * 2017-09-29 2017-12-08 深圳市轱辘车联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竞拍方法、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ulti-Agent System for E-commerce Security Transaction with Block Chain Technology";XU Hao.etc;《2018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in Sensing and Instrumentation in IoT Era (ISSI)》;20181119;全文 *
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市场交易结算智能合约;鲁静等;《计算机系统应用》;20171215;第43-5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1407A (zh) 2020-06-19
CN112232961A (zh) 2021-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32961B (zh) 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178993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hybrid contract execution environment
CN109636492B (zh) 基于区块链系统的税务管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1869012B2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LT-based data management platforms and data products
CN109981679B (zh) 在区块链网络中执行事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65372B (zh) 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查询、储存方法和装置
CN109146490B (zh) 区块生成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506747B (zh) 一种业务进程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09745B (zh) 虚拟资源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74739A (zh) 实现高完整性、高带宽、低延迟、安全处理的分布式计算和存储网络
CN112613877B (zh) 应用于区块链网络的智能合约触发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11813441B (zh) 智能合约发布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711840B (zh) 一种交易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567643B (zh) 跨区块链的数据流转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09005208B (zh) 用于推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9255611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服务端装置和客户端装置
Viriyasitavat et al. Augmenting cryptocurrency in smart supply chain
US20220179869A1 (en) Coexistence mediator for facilitating blockchain transactions
CN113011907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KR20220071241A (ko) 컴퓨터-구현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2015826B (zh) 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安全性检测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273970B (zh) 智能合约的调用方法、装置、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
Quelhas Secure and connect smart-contracts to the outside world
US11743327B2 (en) Topological ordering of blockchain associated proposals
CN117574320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