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31814A - 一种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31814A
CN112231814A CN202011115915.9A CN202011115915A CN112231814A CN 112231814 A CN112231814 A CN 112231814A CN 202011115915 A CN202011115915 A CN 202011115915A CN 112231814 A CN112231814 A CN 1122318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isting
tube bank
mode
hoisting mode
heating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1591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文革
蒋志武
徐丽杰
王士伟
韩学鹏
王晓强
孙卫东
魏国莲
赵国忱
江珊
王佳卉
杨春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Northeast No1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Northeast No1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Northeast No1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Northeast No1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1591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318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318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18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7Mechanical parametric or variational desig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3/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ield
    • G06F2113/14Pip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2Reliability analysis or reliability optimisation; Failure analysis, e.g. worst case scenario performanc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FME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8Thermal analysis or thermal optimi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管排参数,所述管排参数包括管排外径、管排内径、管排长度、管排钢材许用应力以及管排钢材密度;根据预设吊装模式以及所述管排参数确定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点位置以及目标吊装模式;基于所述目标吊点位置以及所述目标吊装模式对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进行柔性吊装;所述预设吊装模式包括第一吊装模式、第二吊装模式、第三吊装模式、第四吊装模式、第五吊装模式、第六吊装模式、第七吊装模式、第八吊装模式、第九吊装模式以及第十吊装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能够使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施工安全可靠、经济科学。

Description

一种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电建设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火电建设锅炉安装中,受热面常常采用尽可能扩大地面组合的方法,以减少高空作业工作量,但管排组件吊装时,尤其在扳立过程中,管排处于最不利的受力状态,如果吊装方法或吊点选择不当,管排极易发生塑性变形或折断现象,造成严重后果,直接影响锅炉安装的安全、质量和进度。
在现场施工中管排吊装方法及吊点的确定往往采用经验型的试算或试吊的方法,而为保证吊装安全往往加强过度,浪费大量材料、机械和人力资源,普遍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和非合理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能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管排参数,所述管排参数包括管排外径、管排内径、管排长度、管排钢材许用应力以及管排钢材密度;
根据预设吊装模式以及所述管排参数确定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点位置以及目标吊装模式;
基于所述目标吊点位置以及所述目标吊装模式对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进行柔性吊装;
所述预设吊装模式包括第一吊装模式、第二吊装模式、第三吊装模式、第四吊装模式、第五吊装模式、第六吊装模式、第七吊装模式、第八吊装模式、第九吊装模式以及第十吊装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当所述预设吊装模式包括第一吊装模式,所述根据所述柔性吊装模型确定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排管参数计算采用所述第一吊装模式时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第一最大安全距离;
判断所述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最大安全距离;
若所述管排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最大安全距离,则确定所述第一吊装模式为目标吊装模式,并计算对应的目标吊点位置。
可选的,当所述预设吊装模式还包括第二吊装模式,在所述判断所述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最大安全距离的步骤之后,所述根据所述柔性吊装模型确定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的步骤还包括:
若所述管排长度不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最大安全距离,则根据所述排管参数计算采用所述第二吊装模式时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第二最大安全距离;
判断所述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最大安全距离;
若所述管排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最大安全距离,则确定所述第二吊装模式为目标吊装模式,并计算对应的目标吊点位置。
可选的,所述预设吊装模式还包括第三吊装模式,在所述判断所述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最大安全距离的步骤之后,所述根据所述柔性吊装模型确定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的步骤还包括:
若所述管排长度不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最大安全距离,则根据所述排管参数计算采用所述第三吊装模式时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第三最大安全距离;
判断所述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三最大安全距离;
若所述管排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三最大安全距离,则确定所述第三吊装模式为目标吊装模式,并计算对应的目标吊点位置。
可选的,所述预设吊装模式还包括第四吊装模式,在所述判断所述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三最大安全距离的步骤之后,所述根据所述柔性吊装模型确定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的步骤还包括:
若所述管排长度不小于等于所述第三最大安全距离,则根据所述排管参数计算采用所述第四吊装模式时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第四最大安全距离;
判断所述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四最大安全距离;
若所述管排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四最大安全距离,则确定所述第四吊装模式为目标吊装模式,并计算对应的目标吊点位置。
可选的,所述预设吊装模式还包括第五吊装模式,在所述判断所述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四最大安全距离的步骤之后,所述根据所述柔性吊装模型确定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的步骤还包括:
若所述管排长度不小于等于所述第四最大安全距离,则根据所述排管参数计算采用所述第五吊装模式时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第五最大安全距离;
判断所述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五最大安全距离;
若所述管排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五最大安全距离,则确定所述第五吊装模式为目标吊装模式,并计算对应的目标吊点位置。
可选的,在所述根据预设吊装模式以及所述管排参数确定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点位置以及目标吊装模式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基于所述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对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进行吊装强度校核;
若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满足吊装强度校核要求,则执行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吊点位置以及所述目标吊装模式对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进行柔性吊装的步骤。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管排参数,所述管排参数包括管排外径、管排内径、长度、管排钢材许用应力以及管排钢材密度;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吊装模式以及所述管排参数确定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点位置以及目标吊装模式;
吊装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吊点位置以及所述目标吊装模式对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进行柔性吊装;
所述预设吊装模式包括第一吊装模式、第二吊装模式、第三吊装模式、第四吊装模式、第五吊装模式、第六吊装模式、第七吊装模式、第八吊装模式、第九吊装模式以及第十吊装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中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中的步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管排参数,管排参数包括管排外径、管排内径、管排长度、管排钢材许用应力以及管排钢材密度;根据预设吊装模式以及管排参数确定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点位置以及目标吊装模式;基于目标吊点位置以及目标吊装模式对锅炉受热面管排进行柔性吊装;预设吊装模式包括第一吊装模式、第二吊装模式、第三吊装模式、第四吊装模式、第五吊装模式、第六吊装模式、第七吊装模式、第八吊装模式、第九吊装模式以及第十吊装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这样可以科学、合理的选择出锅炉受热面管排的最佳吊装模式以及吊点位置。使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施工安全可靠、经济科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吊装模式提供的一种吊装模式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吊装模式提供的一种吊装模式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吊装模式提供的一种吊装模式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四吊装模式提供的一种吊装模式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五吊装模式提供的一种吊装模式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六吊装模式提供的一种吊装模式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七吊装模式提供的一种吊装模式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八吊装模式提供的一种吊装模式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九吊装模式提供的一种吊装模式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十吊装模式提供的一种吊装模式示意图;
图12是图1实施例中步骤102提供的一种方法流程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102提供的一种方法流程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102提供的一种方法流程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102提供的一种方法流程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102提供的一种方法流程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102提供的另一种方法流程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的流程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校核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20实施例中确定模块提供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模块提供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模块提供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模块提供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模块提供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管排参数,管排参数包括管排外径、管排内径、管排长度、管排钢材许用应力以及管排钢材密度。
其中,上述管排参数可以预先获取得到的,比如,制作锅炉受热面管排时的管排的实际管排外径、管排内径、管排长度、管排钢材许用应力以及管排钢材密度的值。该管排外径、管排内径、管排长度、管排钢材许用应力以及管排钢材密度分别用符号D、d、L、[σ]以及r来表示。具体也可以表示为管排外径D、管排内径d、管排长度L、管排钢材许用应力[σ]以及管排钢材密度r。
具体的,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管排参数可以是用户在使用之前就已经采集设置好,并保存在数据中,直接从数据库中调用得到的。也可以是用户实时采集并实时输入得到的。或者是从其他数据链接接收得到的。
步骤102、根据预设吊装模式以及管排参数确定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点位置以及目标吊装模式。
其中,预设吊装模式包括第一吊装模式、第二吊装模式、第三吊装模式、第四吊装模式、第五吊装模式、第六吊装模式、第七吊装模式、第八吊装模式、第九吊装模式以及第十吊装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如图2所示,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吊装模式提供的一种吊装模式示意图。第一吊装模式也可以称为模式1-(1),在图2中,第一吊装模式中的管排一端A着地,另一端B为吊点。其中,M为各集中载荷处弯矩。而Mmax是弯矩最大的集中载荷处弯矩、l为管排长度、x为A点到集中载荷处之间的长度。
如图3所示,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吊装模式提供的一种吊装模式示意图。第二吊装模式也可以称为模式1-(2),在图3中,第二吊装模式中的管排一端A着地,吊点选在另一端某个位置B。
如图4所示,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吊装模式提供的一种吊装模式示意图。第三吊装模式也可以称为模式2-(1),在图4中,第三吊装模式中的管排一端A为吊点,另一端某个位置B为辅助抬吊。
如图5所示,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四吊装模式提供的一种吊装模式示意图。第四吊装模式也可以称为模式2-(2),在图5中,第四吊装模式中的吊点和抬吊点分别在管排两端某个位置。
如图6所示,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五吊装模式提供的一种吊装模式示意图。第五吊装模式也可以称为模式3-(1),在图6中,第五吊装模式中的管排一端为吊点,中部抬吊两点,另一端着地。
如图7所示,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六吊装模式提供的一种吊装模式示意图。第六吊装模式也可以称为模式3-(2),在图7中,第六吊装模式中的管排一端为吊点,另一端某两个位置作用一简单约束绳系。
如图8所示,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七吊装模式提供的一种吊装模式示意图。第七吊装模式也可以称为模式3-(3),在图8中,第七吊装模式中的管排一端某一位置为吊点,另一端某两位置作用一简单约束绳系。
如图9所示,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八吊装模式提供的一种吊装模式示意图。第八吊装模式也可以称为模式4-(1),在图9中,第八吊装模式中的管排一端为吊点,中部抬吊两点,另一端着地。
如图10所示,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九吊装模式提供的一种吊装模式示意图。第九吊装模式也可以称为模式4-(2),在图10中,第九吊装模式中的管排一端某一位置为吊点,中部抬吊两点,另一端着地。
如图11所示,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十吊装模式提供的一种吊装模式示意图。第十吊装模式也可以称为模式4-(3),在图11中,第十吊装模式中的管排一端某两位置为吊点,另一端两位置抬吊。
上述目标吊点位置为计算好的最合适也是最终吊装的吊点位置,上述目标吊点模式可以在提供的多个吊装模式中最合适以及最终采用的吊装模式。当然了,目标吊点位置以及目标吊装模式均是根据预设的多个吊装模式以及管排参数来最终确定的。
具体的,如图12所示,图12是图1实施例中步骤102提供的一种方法流程图。当预设吊装模式包括第一吊装模式时,步骤102包括:
步骤201、根据排管参数计算采用第一吊装模式时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第一最大安全距离。
步骤202、判断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一最大安全距离。
步骤203、若管排长度小于等于第一最大安全距离,则确定第一吊装模式为目标吊装模式,并计算对应的目标吊点位置。
具体的,通过计算采用第一吊装模式时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第一最大安全距离与管排长度进行比较,从而可以判断出第一吊装模式是否为目标吊装模式以及对应的吊点位置是否为目标吊点位置。若管排长度小于等于第一最大安全距离,则可以直接确定第一吊装模式为最合适锅炉受热面管排的吊装模式,并对应计算得到的吊点位置则为最适合锅炉受热面管排的吊点位置。否则,需要继续选择最适合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这样可以合理选择最适合锅炉受热面管排的吊装模式以及吊点位置。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102提供的一种方法流程图。在图12的基础上,当预设吊装模式还包括第二吊装模式,在步骤202之后,步骤102还包括:
步骤301、若管排长度不小于等于第一最大安全距离,则根据排管参数计算采用第二吊装模式时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第二最大安全距离。
步骤302、判断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二最大安全距离。
步骤303、若管排长度小于等于第二最大安全距离,则确定第二吊装模式为目标吊装模式,并计算对应的目标吊点位置。
同样的,通过计算采用第二吊装模式时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第二最大安全距离与管排长度进行比较,从而可以判断出第二吊装模式是否为目标吊装模式以及对应的吊点位置是否为目标吊点位置。若管排长度小于等于第二最大安全距离,则可以直接确定第二吊装模式为最合适锅炉受热面管排的吊装模式,并对应计算得到的吊点位置则为最适合锅炉受热面管排的吊点位置。否则,需要继续选择最适合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这样可以合理选择最适合锅炉受热面管排的吊装模式以及吊点位置。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102提供的一种方法流程图。在图13的基础上,预设吊装模式还包括第三吊装模式时,在步骤302之后,步骤102还包括:
步骤401、若管排长度不小于等于第二最大安全距离,则根据排管参数计算采用第三吊装模式时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第三最大安全距离。
步骤402、判断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三最大安全距离。
步骤403、若管排长度小于等于第三最大安全距离,则确定第三吊装模式为目标吊装模式,并计算对应的目标吊点位置。
同样的,通过计算采用第三吊装模式时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第三最大安全距离与管排长度进行比较,从而可以判断出第三吊装模式是否为目标吊装模式以及对应的吊点位置是否为目标吊点位置。若管排长度小于等于第三最大安全距离,则可以直接确定第三吊装模式为最合适锅炉受热面管排的吊装模式,并对应计算得到的吊点位置则为最适合锅炉受热面管排的吊点位置。否则,需要继续选择最适合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这样可以合理选择最适合锅炉受热面管排的吊装模式以及吊点位置。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102提供的一种方法流程图。在图14的基础上,当预设吊装模式还包括第四吊装模式时,在步骤402之后,步骤102还包括:
步骤501、若管排长度不小于等于第三最大安全距离,则根据排管参数计算采用第四吊装模式时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第四最大安全距离。
步骤502、判断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第四最大安全距离。
步骤503、若管排长度小于等于第四最大安全距离,则确定第四吊装模式为目标吊装模式,并计算对应的目标吊点位置。
同样的,通过计算采用第四吊装模式时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第四最大安全距离与管排长度进行比较,从而可以判断出第四吊装模式是否为目标吊装模式以及对应的吊点位置是否为目标吊点位置。若管排长度小于等于第四最大安全距离,则可以直接确定第四吊装模式为最合适锅炉受热面管排的吊装模式,并对应计算得到的吊点位置则为最适合锅炉受热面管排的吊点位置。否则,需要继续选择最适合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这样可以合理选择最适合锅炉受热面管排的吊装模式以及吊点位置。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102提供的一种方法流程图。在图15的基础上,当预设吊装模式还包括第五吊装模式时,在步骤502之后,步骤102还包括:
步骤601、若管排长度不小于等于第四最大安全距离,则根据排管参数计算采用第五吊装模式时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第五最大安全距离。
步骤602、判断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五最大安全距离。
步骤603、若管排长度小于等于第五最大安全距离,则确定第五吊装模式为目标吊装模式,并计算对应的目标吊点位置。
同样的,通过计算采用第五吊装模式时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第五最大安全距离与管排长度进行比较,从而可以判断出第五吊装模式是否为目标吊装模式以及对应的吊点位置是否为目标吊点位置。若管排长度小于等于第五最大安全距离,则可以直接确定第五吊装模式为最合适锅炉受热面管排的吊装模式,并对应计算得到的吊点位置则为最适合锅炉受热面管排的吊点位置。否则,需要继续选择最适合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这样可以合理选择最适合锅炉受热面管排的吊装模式以及吊点位置。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当预设吊装模式还包括第六吊装模式、第七吊装模式、第八吊装模式、第九吊装模式以及第十吊装模式中的一个或多个时。选择最适合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均可以基于上一次的选择步骤执行相应的步骤,以确定最终的目标吊装模式以及最终的吊点位置。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当预设吊装模式同时包括第一吊装模式、第二吊装模式、第三吊装模式、第四吊装模式、第五吊装模式、第六吊装模式、第七吊装模式、第八吊装模式、第九吊装模式以及第十吊装模式时,如图17所示,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102提供的另一种方法流程图。从第一吊装模式开始直到第十吊装模式结束,均需要分别计算最大安全距离并分别与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管排长度进行比较,最后确定最合适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
步骤103、基于目标吊点位置以及目标吊装模式对锅炉受热面管排进行柔性吊装。
具体的,当确定了最合适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之后,就可以直接根据目标吊点位置以及目标吊装模式对锅炉受热面管排进行柔性吊装,以完成锅炉受热面管排的柔性吊装工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管排参数,管排参数包括管排外径、管排内径、管排长度、管排钢材许用应力以及管排钢材密度;根据预设吊装模式以及管排参数确定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点位置以及目标吊装模式;基于目标吊点位置以及目标吊装模式对锅炉受热面管排进行柔性吊装;预设吊装模式包括第一吊装模式、第二吊装模式、第三吊装模式、第四吊装模式、第五吊装模式、第六吊装模式、第七吊装模式、第八吊装模式、第九吊装模式以及第十吊装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这样可以科学、合理的选择出锅炉受热面管排的最佳吊装模式以及吊点位置。使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施工安全可靠、经济科学。
请参见图18,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的流程图。在图1、图12-图16中的任一基础上,该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还包括步骤:
步骤701、基于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对锅炉受热面管排进行吊装强度校核。
步骤702、若锅炉受热面管排满足吊装强度校核要求,则执行基于目标吊点位置以及目标吊装模式对锅炉受热面管排进行柔性吊装的步骤。
具体的,当确定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之后,需要根据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对锅炉受热面管排进行强度校核。强度校核的内容可以是对锅炉受热面管排的受均布载荷、集中载荷作用的校核。具体的校核模型如图19所示,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校核示意图。在图19中,1、方法计算数据输入时按图19所示进行,没有的计算数据输入“0”,此方法最多可以计算10个集中载荷、1个均布载荷、两套平衡吊点的柔性受热面组件的吊装。2、计算单位如下:重量单位为kgf,长度单位为cm。3、组件吊点之间的弯矩最大值均为近似值,做为校核时的参考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对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进行吊装强度校核,且校核的方法更加简单、准确,更进一步的使得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施工安全可靠以及经济科学。
参见图20,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0所示,该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装置800包括:
获取模块801,用于获取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管排参数,管排参数包括管排外径、管排内径、长度、管排钢材许用应力以及管排钢材密度。
确定模块802,用于根据预设吊装模式以及管排参数确定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点位置以及目标吊装模式。
吊装模块803,用于基于目标吊点位置以及目标吊装模式对锅炉受热面管排进行柔性吊装。
预设吊装模式包括第一吊装模式、第二吊装模式、第三吊装模式、第四吊装模式、第五吊装模式、第六吊装模式、第七吊装模式、第八吊装模式、第九吊装模式以及第十吊装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图21所示,图21是图20实施例中确定模块提供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预设吊装模式包括第一吊装模式,确定模块802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8021,用于第一吊装模式时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第一最大安全距离。
第一判断单元8022,用于否小于等于第一最大安全距离。
第一确定单元8023,用于等于第一最大安全距离,则确定第一吊装模式为目标吊装模式,并计算对应的目标吊点位置。
可选的,图22所示,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模块提供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当预设吊装模式还包括第二吊装模式,在第一判断单元8022之后,确定模块802还包括:
第二计算单元8024,用于若管排长度不小于等于第一最大安全距离,则根据排管参数计算采用第二吊装模式时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第二最大安全距离。
第二判断单元8025,用于判断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二最大安全距离。
第二确定单元8026,用于若管排长度小于等于第二最大安全距离,则确定第二吊装模式为目标吊装模式,并计算对应的目标吊点位置。
可选的,图23所示,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模块提供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预设吊装模式还包括第三吊装模式,在第二判断单元8025之后,确定模块802还包括:
第三计算单元8027,用于若管排长度不小于等于第二最大安全距离,则根据排管参数计算采用第三吊装模式时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第三最大安全距离。
第三判断单元8028,用于判断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三最大安全距离。
第三确定单元8029,用于若管排长度小于等于第三最大安全距离,则确定第三吊装模式为目标吊装模式,并计算对应的目标吊点位置。
可选的,图24所示,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模块提供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预设吊装模式还包括第四吊装模式,在第三判断单元之后,确定模块还包括:
第四计算单元80210,用于若管排长度不小于等于第三最大安全距离,则根据排管参数计算采用第四吊装模式时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第四最大安全距离。
第四判断单元80211,用于判断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第四最大安全距离。
第四确定单元80212,用于若管排长度小于等于第四最大安全距离,则确定第四吊装模式为目标吊装模式,并计算对应的目标吊点位置。
可选的,图25所示,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模块提供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预设吊装模式还包括第五吊装模式,在第四判断单元80211之后,确定模块802还包括:
第五计算单元80213,用于若管排长度不小于等于第四最大安全距离,则根据排管参数计算采用第五吊装模式时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第五最大安全距离。
第五判断单元80214,用于判断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五最大安全距离。
第五确定单元80215,用于若管排长度小于等于第五最大安全距离,则确定第五吊装模式为目标吊装模式,并计算对应的目标吊点位置。
可选的,如图26所示,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确定模块802之后,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装800还包括:
校核模块804,用于对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进行吊装强度校核;
吊装执行模块805,用于若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均满足吊装强度校核要求,则执行基于目标吊点位置以及目标吊装模式对锅炉受热面管排进行柔性吊装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装置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实施方式,以及相应有益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参见图27,图2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900包括:存储器902、处理器901及存储在存储器902上并可在处理器9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901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中的步骤,处理器901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管排参数,管排参数包括管排外径、管排内径、管排长度、管排钢材许用应力以及管排钢材密度。
根据预设吊装模式以及管排参数确定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点位置以及目标吊装模式。
基于目标吊点位置以及目标吊装模式对锅炉受热面管排进行柔性吊装。
预设吊装模式包括第一吊装模式、第二吊装模式、第三吊装模式、第四吊装模式、第五吊装模式、第六吊装模式、第七吊装模式、第八吊装模式、第九吊装模式以及第十吊装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当预设吊装模式包括第一吊装模式,处理器901执行的根据柔性吊装模型确定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的步骤包括:
根据排管参数计算采用第一吊装模式时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第一最大安全距离。
判断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一最大安全距离。
若管排长度小于等于第一最大安全距离,则确定第一吊装模式为目标吊装模式,并计算对应的目标吊点位置。
可选的,当预设吊装模式还包括第二吊装模式,处理器901执行的判断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一最大安全距离的步骤之后,处理器901执行的根据柔性吊装模型确定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的步骤还包括:
若管排长度不小于等于第一最大安全距离,则根据排管参数计算采用第二吊装模式时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第二最大安全距离。
判断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二最大安全距离。
若管排长度小于等于第二最大安全距离,则确定第二吊装模式为目标吊装模式,并计算对应的目标吊点位置。
可选的,预设吊装模式还包括第三吊装模式,处理器901执行的判断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二最大安全距离的步骤之后,处理器901执行的根据柔性吊装模型确定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的步骤还包括:
若管排长度不小于等于第二最大安全距离,则根据排管参数计算采用第三吊装模式时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第三最大安全距离。
判断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三最大安全距离。
若管排长度小于等于第三最大安全距离,则确定第三吊装模式为目标吊装模式,并计算对应的目标吊点位置。
可选的,预设吊装模式还包括第四吊装模式,处理器901执行的判断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三最大安全距离的步骤之后,处理器901执行的根据柔性吊装模型确定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的步骤还包括:
若管排长度不小于等于第三最大安全距离,则根据排管参数计算采用第四吊装模式时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第四最大安全距离。
判断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第四最大安全距离。
若管排长度小于等于第四最大安全距离,则确定第四吊装模式为目标吊装模式,并计算对应的目标吊点位置。
可选的,预设吊装模式还包括第五吊装模式,处理器901执行的判断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第四最大安全距离的步骤之后,处理器901执行的根据柔性吊装模型确定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的步骤还包括:
若管排长度不小于等于第四最大安全距离,则根据排管参数计算采用第五吊装模式时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第五最大安全距离。
判断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五最大安全距离。
若管排长度小于等于第五最大安全距离,则确定第五吊装模式为目标吊装模式,并计算对应的目标吊点位置。
可选的,处理器901执行的根据预设吊装模式以及管排参数确定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点位置以及目标吊装模式的步骤之后,处理器901还执行以下步骤:
基于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对锅炉受热面管排进行吊装强度校核。
若锅炉受热面管排满足吊装强度校核要求,则执行基于目标吊点位置以及目标吊装模式对锅炉受热面管排进行柔性吊装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900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实施方式,以及相应有益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管排参数,所述管排参数包括管排外径、管排内径、管排长度、管排钢材许用应力以及管排钢材密度;
根据预设吊装模式以及所述管排参数确定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点位置以及目标吊装模式;
基于所述目标吊点位置以及所述目标吊装模式对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进行柔性吊装;
所述预设吊装模式包括第一吊装模式、第二吊装模式、第三吊装模式、第四吊装模式、第五吊装模式、第六吊装模式、第七吊装模式、第八吊装模式、第九吊装模式以及第十吊装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预设吊装模式包括第一吊装模式,所述根据所述柔性吊装模型确定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排管参数计算采用所述第一吊装模式时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第一最大安全距离;
判断所述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最大安全距离;
若所述管排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最大安全距离,则确定所述第一吊装模式为目标吊装模式,并计算对应的目标吊点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预设吊装模式还包括第二吊装模式,在所述判断所述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最大安全距离的步骤之后,所述根据所述柔性吊装模型确定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的步骤还包括:
若所述管排长度不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最大安全距离,则根据所述排管参数计算采用所述第二吊装模式时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第二最大安全距离;
判断所述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最大安全距离;
若所述管排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最大安全距离,则确定所述第二吊装模式为目标吊装模式,并计算对应的目标吊点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吊装模式还包括第三吊装模式,在所述判断所述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最大安全距离的步骤之后,所述根据所述柔性吊装模型确定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的步骤还包括:
若所述管排长度不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最大安全距离,则根据所述排管参数计算采用所述第三吊装模式时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第三最大安全距离;
判断所述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三最大安全距离;
若所述管排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三最大安全距离,则确定所述第三吊装模式为目标吊装模式,并计算对应的目标吊点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吊装模式还包括第四吊装模式,在所述判断所述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三最大安全距离的步骤之后,所述根据所述柔性吊装模型确定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的步骤还包括:
若所述管排长度不小于等于所述第三最大安全距离,则根据所述排管参数计算采用所述第四吊装模式时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第四最大安全距离;
判断所述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四最大安全距离;
若所述管排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四最大安全距离,则确定所述第四吊装模式为目标吊装模式,并计算对应的目标吊点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吊装模式还包括第五吊装模式,在所述判断所述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四最大安全距离的步骤之后,所述根据所述柔性吊装模型确定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的步骤还包括:
若所述管排长度不小于等于所述第四最大安全距离,则根据所述排管参数计算采用所述第五吊装模式时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第五最大安全距离;
判断所述管排长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五最大安全距离;
若所述管排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五最大安全距离,则确定所述第五吊装模式为目标吊装模式,并计算对应的目标吊点位置。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预设吊装模式以及所述管排参数确定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点位置以及目标吊装模式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基于所述目标吊装模式以及目标吊点位置对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进行吊装强度校核;
若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满足吊装强度校核要求,则执行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吊点位置以及所述目标吊装模式对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进行柔性吊装的步骤。
8.一种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管排参数,所述管排参数包括管排外径、管排内径、长度、管排钢材许用应力以及管排钢材密度;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吊装模式以及所述管排参数确定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目标吊点位置以及目标吊装模式;
吊装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吊点位置以及所述目标吊装模式对所述锅炉受热面管排进行柔性吊装;
所述预设吊装模式包括第一吊装模式、第二吊装模式、第三吊装模式、第四吊装模式、第五吊装模式、第六吊装模式、第七吊装模式、第八吊装模式、第九吊装模式以及第十吊装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中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中的步骤。
CN202011115915.9A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22318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15915.9A CN112231814A (zh)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15915.9A CN112231814A (zh)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1814A true CN112231814A (zh) 2021-01-15

Family

ID=74118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15915.9A Pending CN112231814A (zh)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31814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4662A (zh) * 2017-11-21 2018-03-27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管道设计中自动插入逻辑支吊架的方法
CN108959820A (zh) * 2018-07-30 2018-12-07 成都建工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综合支吊架自动选型的方法及装置
CN110968946A (zh) * 2019-11-22 2020-04-07 久瓴(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铝扣板吊顶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079262A (zh) * 2019-11-22 2020-04-28 久瓴(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管路吊装结构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737877A (zh) * 2020-06-30 2020-10-02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船体分段吊装设计方法及设计平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4662A (zh) * 2017-11-21 2018-03-27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管道设计中自动插入逻辑支吊架的方法
CN108959820A (zh) * 2018-07-30 2018-12-07 成都建工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综合支吊架自动选型的方法及装置
CN110968946A (zh) * 2019-11-22 2020-04-07 久瓴(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铝扣板吊顶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079262A (zh) * 2019-11-22 2020-04-28 久瓴(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管路吊装结构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737877A (zh) * 2020-06-30 2020-10-02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船体分段吊装设计方法及设计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4089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mary frequency control of wind power generator
CN106934179B (zh) 输电铁塔角钢主节点拉伸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CN104251801B (zh) 用于测量混凝土模板侧压力的测试装置
Rotter The new method of Reference Resistance Design for shell structures
US20230022649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program product for predicting multiaxial fatigue life
CN112231814A (zh) 一种锅炉受热面管排柔性吊装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271722A (zh) 风力发电机组的塔架的壁厚的设计方法和设备
CN108444842A (zh) 一种金属材料拉伸-扭转组合变形强度条件的建立方法
US1132002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venting impact vibration of lift system
CN107750230B (zh) 定义起重机的负载曲线的定义方法、监控方法和监控装置
CN116186829B (zh) 复合式衬砌计算模型构建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Rotter Challenges and their resolution in both philosophy and process to exploit advanced computation in shell structure design
CN117252050A (zh) 一种用于随机振动的可靠度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4997030B (zh) 一种临时支撑卸载顺序及卸载量确定方法
CN104008253B (zh) 一种伸缩吊臂动态模型的集成优化方法
CN115795612A (zh) 一种基于刚度分析的公路隧道加固承载力计算方法
Starossek et al. Evaluating measures of structural robustness
CN110147643B (zh) 车钩钩体剩余寿命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6547933A (zh) 一种输电铁塔中螺栓连接滑移的模拟方法
Pan et al. Pressure deviation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in large integrated tower crane support system for super high-rise buildings
CN109902342B (zh) 一种风机基础环底法兰焊缝极限强度校核方法与装置
JP6890870B1 (ja) 評価方法、評価用プログラム、評価システム
CN108978736B (zh) 一种风电机组地基基础环设计载荷的确定方法和系统
CN112197947B (zh) 一种直升机低寿命区寿命曲线扩展计算的方法
CN108151939A (zh) 基于变形和拉力关系曲线的测试既有结构预应力值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