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27392A - 一种降低地下水位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低地下水位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27392A
CN112227392A CN202010971169.7A CN202010971169A CN112227392A CN 112227392 A CN112227392 A CN 112227392A CN 202010971169 A CN202010971169 A CN 202010971169A CN 112227392 A CN112227392 A CN 1122273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leeve
pipe
drinking
centrifugal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711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一樑
白洋
马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ongji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ongji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ongji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ongji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7116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273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273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273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9/00Keeping dry foundation sites or other areas in the ground
    • E02D19/06Restraining of underground 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9/00Keeping dry foundation sites or other areas in the ground
    • E02D19/06Restraining of underground water
    • E02D19/10Restraining of underground water by lowering level of ground wa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降低地下水位的装置,其包括集水井,所述集水井上方设置有用于将集水井内的集水抽出的抽排组件,抽排组件包括离心泵、抽水管和排水管,抽水管远离离心泵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防止泥沙进入抽水管内的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初级过滤套筒、终级过滤套筒和连接套筒,初级过滤套筒周向外壁开设有初级滤孔,终级过滤套筒的周向外壁开设有终级滤孔,连接套筒与抽水管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抽水管和连接套筒进行连接的锁紧组件,本申请具有保证抽水管和离心泵使用的稳定性,及时将集水井内积水排出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降低地下水位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降低地下水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降低地下水位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地下水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狭义上是指地下水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的水。在国家标准《水文地质术语》中,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各种形式的重力水,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地下水造成建筑的地基松软,一般采用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降低地下水位,从而保证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
现有的降低地下水位一般是在将要开挖的基坑周围钻设集水井,再使用抽水泵和排水管将排水井内的水抽出,同时保证排水井的底端低于将要开挖的基坑的坑底。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使用抽水泵抽取集水井内的积水时,为保证将集水井内的积水抽干,需要将抽水管远离抽水泵的一端与集水井的井底抵接,会导致大量的泥沙进入抽水管内,导致抽水管堵塞、抽水泵损坏进而存在有不能将集水井内的积水排出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方案存在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降低地下水位的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降低地下水位的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降低地下水位的装置,包括集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上方设置有用于将集水井内的积水抽出的抽排组件,抽排组件包括离心泵、抽水管和排水管,离心泵与集水井上方的地面固定连接,抽水管一端与离心泵连通剩余一端插接在集水井的井底,排水管与离心泵连通,抽水管远离离心泵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防止泥沙进入抽水管内的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初级过滤套筒、终级过滤套筒和连接套筒,初级过滤套筒周向外壁开设有初级滤孔,终级过滤套筒的周向外壁开设有终级滤孔,且初级滤孔的孔径大于终级滤孔的孔径,初级过滤套筒套设在终级过滤套筒的外侧,连接套筒与初级过滤套筒的端面固定连接,连接套筒与抽水管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抽水管和连接套筒进行连接的锁紧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集水井的位置较低,地下水会汇集到集水井内,汇集到集水井内之后,利用抽排组件将集水井内的水进行抽排,在抽排的过程中,使用锁紧组件将过滤组件与抽水管的进水端进行固定,经过离心泵抽出的水先经过初级过滤套筒将水中较大的石块进行过滤,经过初级过滤套筒过滤后再经过终级过滤套筒过滤进而减少水中的泥沙进而保证抽水管的通常,同时保证离心泵的实用稳定性,进而保证了抽水管和离心泵使用的稳定性,达到了及时将集水井内积水排出的效果。
优选的,锁紧组件包括弧形板、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锁紧组件设置有两组,固定螺栓与弧形板的凸面固定连接,固定螺母与固定螺栓螺纹连接,连接套筒周向侧壁远离终级过滤套筒的一端开设有滑槽和转槽,滑槽一端贯穿连接套筒的端面,且滑槽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连接套筒上表面垂直,转槽与滑槽的底端连通,且转槽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连接套筒的上表面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先将弧形板和固定螺栓放置在抽水管内,将固定螺栓穿过抽水管的外壁,并同时保证弧形板的凸面与抽水管的内壁抵接,此时将连接套筒从滑槽的一端开始滑到滑槽的末端并转动连接套筒,此时固定螺栓位于转槽内,再将固定螺栓与固定螺母螺纹连接,抽水管夹接在弧形板和连接套筒直接,进而提高了锁紧组件与连接套筒的适应性,同时提高了连接稳定性,滑槽和转槽的设置提高了连接套筒与固定螺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优选的,离心泵与抽水管之间设置有疏通组件,疏通组件包括疏通管、第一球阀、第二球阀和空气加压泵,疏通管为三通管,疏通管一端与离心泵连通,另一端与抽水管连通,剩余一端空气加压泵连通,且疏通管与离心泵和抽水管连通的两端面中心线共线,第一球阀位于离心泵与疏通管之间,第二球阀连通在空气加压泵与疏通管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抽排组件能正常使用时,第二球阀使用处于关闭状态,抽排组件对集水井内的积水进行排出时,集水井内泥沙可能会导致抽排组件堵塞,此时关闭第一球阀,打开第二球阀,同时打开空气加压泵,将空气进行压缩加压之后,通过疏通管传送向抽水管,若抽水管存在堵塞,在高气压下,将抽水管进行疏通,抽排组件的设置能减少流向离心泵的砂石,保证离心泵使用的稳定性,方便工作人员使用。
优选的,初级过滤套筒从远离抽水管的一端向靠近抽水管的一端逐渐呈缩口状,且初级过滤套筒的底板上表面不与终级过滤套筒的底板下表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初级过滤套筒的底端横截面积较大,且初级过滤套筒的底板上表面不与终级过滤套筒的底板下表面抵接,在过滤时,由于初级滤孔孔径大于终级滤孔孔径,因此初级过滤套筒与终级过滤套筒之间的空隙可以对经过终级过滤系统过滤之后的水进行缓冲,进而保证终级过滤套筒的过滤效果。
优选的,集水井的底端开设有集沙井,集沙井的内径小于集水井的内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集水井内的积水不断的流动,又由于积水的流动会导致存在较多的流沙,因此集沙井的设置能将集水井内的集沙进行储存,由于集沙井的内径小于集水井的内劲,因此抽水管的末端并不会伸入到集沙井内,保证了抽排组件使用的稳定性。
优选的,集水井内设置有支撑套筒,支撑套筒设置有多个,支撑套筒的周向外壁与集水井的周向内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集水井采用钻设的方式开设,支撑套筒的设置能实现实现支撑保护集水井的同时,还能防止集水井侧壁的泥沙掉落在井底,进而减少集水井内泥沙的含量,进而保证了抽排组件的使用稳定性,同时支撑套筒的设置能减少集水井内积水渗透,进而保证了将要开挖的基坑的稳定性。
优选的,支撑套筒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支撑套筒的上表面开设有插槽,固定环与插槽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环的设置提高了相邻的支撑套筒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同时在吊装过程中环状固定环更方便插接在插槽内。
优选的,支撑套筒周向内壁固定连接有吊装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套筒内壁设置的吊装环不仅能方便工作人员将其放置在集水井内,同时吊装环的设置能方便工作人员将支撑套筒从集水井内取出,吊装环的设置能实现支撑套筒的重复利用。
优选的,集水井内设置有水位预警组件,水位预警组件包括支撑管、浮板和指示杆,支撑管与集水井固定连接,支撑管远离集水井井底的一端与基坑的坑底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浮板的下表面与支撑管上表面抵接,指示杆贯穿浮板中心并与浮板固定连接,指示杆靠近支撑管的一端滑动插接在支撑管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位预警组件的设置能及时的显示集水井内的水位,浮板带动指示杆上升时,此时表面集水井内的积水已经于将要开挖的基坑下表面平齐,此时应及时将启动抽排组件将集水井内的积水进行抽排,进而保证建筑基坑的稳定性。
优选的,集水井之间设置连通有汇水槽,汇水槽开设在集水井上方的地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阴雨天气时,汇水槽的设置能防止外界的大量雨水流向将要开挖的基坑范围内,雨水经过汇水槽进入到集水井内,并通过抽排组件进行抽排。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集水井和抽排组件的设置能实现将地下水进行抽出,同时抽排组件与过滤组件配合使用能实现保证抽排组件使用稳定性的效果;
2.锁紧组件的设置能方便工作人员将抽水管与过滤组件进行连接,疏通组件的设置能将抽水管中的泥沙及时的进行清理,从而方便;
3.水位预警组件的设置能方便工作人员查看集水井内的积水,从而及时的启动抽排组件,在保证基坑稳定性的同时水位预警组件的设置还能减少抽水组件的使用时间,进而减少了企业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为显示抽排组件的部分零件剖视图;
图3是为显示水位预警组件的部分零件剖视图;
图4是为显示过滤组件的部分零件剖视图。
图中,1、集水井;2、抽排组件;21、离心泵;22、抽水管;23、排水管;3、过滤组件;31、初级过滤套筒;311、初级滤孔;32、终级过滤套筒;321、终级滤孔;33、连接套筒;331、滑槽;332、转槽;4、锁紧组件;41、弧形板;42、固定螺栓;43、固定螺母;5、疏通组件;51、疏通管;52、第一球阀;53、第二球阀;54、空气加压泵;6、集沙井;7、支撑套筒;71、固定环;72、插槽;73、吊装环;8、水位预警组件;81、支撑管;82、浮板;83、指示杆;9、汇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降低地下水位的装置。
参考图1和图2,降低地下水位的装置包括开设在将要开挖的基坑周围的集水井1,集水井1的最低端低于将要开挖的基坑底端,本实施例中集水井1的底端与基坑底端之间的距离为1.5米,集水井1上方设置有用于将集水井1内的集水抽出的抽排组件2,抽排组件2包括离心泵21、抽水管22和排水管23,离心泵21与集水井1上表面的地面固定连接,抽水管22的一端与离心泵21的进水端连通,剩余一端插接在集水井1内,并延伸至集水井1的底端,排水管23与离心泵21的出水管连通。
参照图2和图3,抽水管22位于集水井1内的一端固定来连接有用于过滤集水井1内积水中泥沙的过滤组件3,水在沉降的过程中流向集水井1内,再使用抽排组件2将集水井1内的水进行抽出,抽出的过程中过滤组件3将积水中的泥沙进行过滤,将泥沙阻挡在抽水管22外,防止抽水管22堵塞同时防止离心泵21损坏,进而保证抽排组件2使用的稳定性。
参照图4,过滤组件3包括初级过滤套筒31、终级过滤套筒32和连接套筒33,终级过滤套筒32套设在初级过滤套筒31内,且初级过滤套筒31的唯一端面与终级过滤套筒32的唯一套筒端面平齐,连接套筒33的其中一端面与初级过滤套筒31的端面固定连接,连接套筒33为圆筒状结构,终级过滤套筒32为一端封闭的圆筒状结构,初级过滤套筒31的一端封闭,且封闭的一端向靠近开口的一端逐渐呈缩口状,初级过滤套筒31的上表面不与终级过滤套筒32的底端下表面抵接,初级过滤套筒31的外壁开设有初级滤孔311,终级过滤套筒32的外壁开设有终级滤孔321,且初级滤孔311的孔径大于终级滤孔321的孔径,连接套筒33的周向外壁对称开设有两滑槽331和两转槽332,滑槽331长度方向中心线与连接套筒33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平行,滑槽331的一端贯穿连接套筒33,剩余一端转槽332连通,转槽332开设方向中心线与连接套筒33的上表面平行。
参照图4,抽水管22位于集水井1内的一端与连接套筒33之间设置有锁紧组件4,锁紧组件4包括弧形板41、固定螺栓42和固定螺母43,锁紧组件4设置有两组,两块弧形板41的长度小于抽水管22内壁的周长,固定螺栓42与弧形板41的凸面固定连接,固定螺母43与固定螺栓42螺纹连接,使用时将弧形板41和固定板放置在抽水管22内,使用固定螺栓42贯穿抽水的外壁,此时保证弧形板41的凸面与抽水管22的内壁抵接,再将固定螺栓42沿滑槽331和转槽332的开设方向移动,再使用固定螺母43与固定螺栓42进行连接,此时抽水管22夹紧在弧形板41和连接套筒33之间,锁紧组件4的设置增加了抽水管22与连接套筒33之间的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2,离心泵21与抽水管22之间设置有疏通组件5,疏通组件5包括疏通管51、第一球阀52、第二球阀53和空气加压泵54,疏通管51为三通管,疏通管51一端与离心泵21的进水端连通,另一端与空气加压泵54连通,剩余一端与抽水管22连通,且疏通管51与离心泵21和抽水管22连通的两端面中心线共线,第一球阀52连通于第一球阀52和离心泵21之间,第二球阀53连通于空气加压泵54与疏通管51之间,在离心泵21与抽水管22能正常工作时,第二球阀53处于关闭状态,当抽水管22堵塞时,关闭第一球阀52,此时启动空气加压泵54,空气加压泵54将高压空气充入疏通管51和抽水管22内,从而实现抽水管22的疏通,疏通组件5的设置保证了抽排组件2使用的稳定性。
参照图4,集水井1的底端开设有集沙井6,集沙井6的直径小于集水井1的内径,集沙井6内套设有支撑套筒7,支撑套筒7设置有多个,支撑套筒7的周向外壁与集水井1的内壁抵接,支撑套筒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71,支撑套筒7的顶端上表面开设有插槽72,固定环71与插槽72相适配,使用时,支撑套筒7的设置提高了集水井1的稳定性,同时减少了集水井1塌落的泥沙,减少积水中的泥沙,保证了抽排组件2使用的稳定性,固定环71和插槽72的设置提高了支撑套筒7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同时环状的固定环71更容易插接在插槽72内,支撑套筒7内设置有吊装环73,吊装环73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将支撑套筒7放置在集水井1内,同时方便工作人员将支撑套筒7取出。
参照图3,集水井1内设置有水位预警组件8,水位预警组件8包括支撑管81、浮板82和指示杆83,支撑管81竖直设置一端插接在集水井1的底端并与集水井1固定连接,剩余一端与将要开挖的基坑底端平齐,浮板82位于支撑管81的上方,指示杆83贯穿浮板82中心位置并与浮板82固定连接,指示杆83靠近支撑管81的一端滑动插接在支撑管81内,且当集水井1内的积水液位高于基坑坑底时,积水带动浮板82上升,此时工作人员观察指示杆83的位置,能实现及时的开启抽排组件2进行排水,进而保证基坑的稳定性。
参照图1,集水井1上方的地面开设有汇水槽9,汇水槽9连通相邻的集水井1,在雷雨天气时,汇水槽9的设置能防止外界的雨水直接从地面流向基坑内,汇水槽9与集水井1配合使用达到了拦水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降低地下水位的装置的实施原理为:降低基坑处的地下水位时,地下水流向集水井1内,在经过抽排组件2将集水井1内的积水抽出,抽排在使用时,过滤组件3防止抽水管22和离心泵21堵塞,当抽水管22堵塞之后,疏通组件5的设置能保证抽水管22的使用稳定性,同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水位预警组件8的设置获取集水井1内积水水位,进而实现了及时将集水井1内的积水尽快排出的效果,在保证抽排组件2使用稳定性的同时,保证了基坑的稳定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降低地下水位的装置,包括集水井(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1)上方设置有用于将集水井(1)内的积水抽出的抽排组件(2),抽排组件(2)包括离心泵(21)、抽水管(22)和排水管(23),离心泵(21)与集水井(1)上方的地面固定连接,抽水管(22)一端与离心泵(21)连通,剩余一端插接在集水井(1)的井底,排水管(23)与离心泵(21)连通,抽水管(22)远离离心泵(2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防止泥沙进入抽水管(22)内的过滤组件(3),过滤组件(3)包括初级过滤套筒(31)、终级过滤套筒(32)和连接套筒(33),初级过滤套筒(31)周向外壁开设有初级滤孔(311),终级过滤套筒(32)的周向外壁开设有终级滤孔(321),且初级滤孔(311)的孔径大于终级滤孔(321)的孔径,初级过滤套筒(31)套设在终级过滤套筒(32)的外侧,连接套筒(33)与初级过滤套筒(31)的端面固定连接,连接套筒(33)与抽水管(22)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抽水管(22)和连接套筒(33)进行连接的锁紧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地下水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4)包括弧形板(41)、固定螺栓(42)和固定螺母(43),锁紧组件(4)设置有两组,固定螺栓(42)与弧形板(41)的凸面固定连接,固定螺母(43)与固定螺栓(42)螺纹连接,连接套筒(33)周向侧壁远离终级过滤套筒(32)的一端开设有滑槽(331)和转槽(332),滑槽(331)一端贯穿连接套筒(33)的端面,且滑槽(331)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连接套筒(33)上表面垂直,转槽(332)与滑槽(331)的底端连通,且转槽(332)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连接套筒(33)的上表面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地下水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泵(21)与抽水管(22)之间设置有疏通组件(5),疏通组件(5)包括疏通管(51)、第一球阀(52)、第二球阀(53)和空气加压泵(54),疏通管(51)为三通管,疏通管(51)一端与离心泵(21)连通,另一端与抽水管(22)连通,剩余一端空气加压泵(54)连通,且疏通管(51)与离心泵(21)和抽水管(22)连通的两端面中心线共线,第一球阀(52)位于离心泵(21)与疏通管(51)之间,第二球阀(53)连通在空气加压泵(54)与疏通管(5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地下水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过滤套筒(31)从远离抽水管(22)的一端向靠近抽水管(22)的一端逐渐呈缩口状,且初级过滤套筒(31)的底板上表面不与终级过滤套筒(32)的底板下表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地下水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1)的底端开设有集沙井(6),集沙井(6)的内径小于集水井(1)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地下水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1)内设置有支撑套筒(7),支撑套筒(7)设置有多个,支撑套筒(7)的周向外壁与集水井(1)的周向内壁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降低地下水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筒(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71),支撑套筒(7)的上表面开设有插槽(72),固定环(71)与插槽(72)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降低地下水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筒(7)周向内壁固定连接有吊装环(7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地下水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1)内设置有水位预警组件(8),水位预警组件(8)包括支撑管(81)、浮板(82)和指示杆(83),支撑管(81)与集水井(1)固定连接,支撑管(81)远离集水井(1)井底的一端与基坑的坑底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浮板(82)的下表面与支撑管(81)上表面抵接,指示杆(83)贯穿浮板(82)中心并与浮板(82)固定连接,指示杆(83)靠近支撑管(81)的一端滑动插接在支撑管(8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地下水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1)之间设置连通有汇水槽(9),汇水槽(9)开设在集水井(1)上方的地面上。
CN202010971169.7A 2020-09-16 2020-09-16 一种降低地下水位的装置 Pending CN1122273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71169.7A CN112227392A (zh) 2020-09-16 2020-09-16 一种降低地下水位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71169.7A CN112227392A (zh) 2020-09-16 2020-09-16 一种降低地下水位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27392A true CN112227392A (zh) 2021-01-15

Family

ID=74106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71169.7A Pending CN112227392A (zh) 2020-09-16 2020-09-16 一种降低地下水位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2739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47521A (zh) * 2021-01-21 2021-04-13 叶桂英 一种隧道施工用混凝土喷射机
CN117868188A (zh) * 2024-03-13 2024-04-12 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一种狭窄基坑地下水微型抽排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17709A1 (de) * 2004-04-07 2005-10-27 Wils, Andrea Verfahren und Anlage zur lokalen und temporären Grundwasserabsenkung mittels neuartiger Filterlanzen
CN102051886A (zh) * 2011-01-24 2011-05-11 惠州市水电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技术
CN201952806U (zh) * 2011-01-24 2011-08-31 惠州市水电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轻型井点降水施工装置
CN104328791A (zh) * 2014-10-21 2015-02-04 宏大国源(芜湖)资源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一种坡面基材喷播厚度的控制装置
CN206919986U (zh) * 2017-04-24 2018-01-23 杭州嘉固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深基坑地下水位测度测定装置
CN209703560U (zh) * 2019-03-08 2019-11-29 刘凯荣 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地下管廊给排水设备
CN110528544A (zh) * 2019-08-28 2019-12-03 许�永 交通施工深基坑集水排水装置
CN211312569U (zh) * 2019-09-02 2020-08-21 淮阴工学院 一种基坑降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17709A1 (de) * 2004-04-07 2005-10-27 Wils, Andrea Verfahren und Anlage zur lokalen und temporären Grundwasserabsenkung mittels neuartiger Filterlanzen
CN102051886A (zh) * 2011-01-24 2011-05-11 惠州市水电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技术
CN201952806U (zh) * 2011-01-24 2011-08-31 惠州市水电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轻型井点降水施工装置
CN104328791A (zh) * 2014-10-21 2015-02-04 宏大国源(芜湖)资源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一种坡面基材喷播厚度的控制装置
CN206919986U (zh) * 2017-04-24 2018-01-23 杭州嘉固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深基坑地下水位测度测定装置
CN209703560U (zh) * 2019-03-08 2019-11-29 刘凯荣 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地下管廊给排水设备
CN110528544A (zh) * 2019-08-28 2019-12-03 许�永 交通施工深基坑集水排水装置
CN211312569U (zh) * 2019-09-02 2020-08-21 淮阴工学院 一种基坑降水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47521A (zh) * 2021-01-21 2021-04-13 叶桂英 一种隧道施工用混凝土喷射机
CN117868188A (zh) * 2024-03-13 2024-04-12 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一种狭窄基坑地下水微型抽排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7868188B (zh) * 2024-03-13 2024-05-14 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一种狭窄基坑地下水微型抽排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27392A (zh) 一种降低地下水位的装置
CN111335344A (zh) 地铁深基坑超级压吸联合井点降水施工方法
CN110777828A (zh) 一种用于基坑井管降水施工的滤水管井
CN113202122A (zh) 基于超级压吸联合抽水系统的基坑降水施工方法
CN110409420B (zh) 迎坑面兼有降水功能的地下连续墙
CN209384255U (zh) 一种隧道基坑用排水系统
CN214832823U (zh) 承压降水井
CN111733847B (zh) 一种用于基坑施工的疏水导水装置
CN101672160A (zh) 软土层快速成井装置
CN210917423U (zh) 一种基坑降排水结构
CN215105422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基坑排水装置
CN211773801U (zh) 一种用于基坑井管降水施工的滤水管井
CN108360568B (zh) 一种用于电缆井内的防倒灌装置
CN112554215A (zh) 一种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地质的双套管自流深井降水施工方法及结构
CN209741881U (zh) 一种气动降水装置
CN208395840U (zh) 一种地下室集水井预防性泄水装置
CN207878508U (zh) 一种用于电缆井内的防倒灌装置
CN115125976B (zh) 一种土建施工基坑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7460646U (zh) 一种基坑地下水局部降水位装置
CN215669615U (zh) 浇筑混凝土用抽排水装置及混凝土地基
CN219011279U (zh) 一种超深基坑集水装置
CN219315777U (zh) 基坑集中排水设备
CN217734076U (zh) 基坑地下水汇集结构
CN217923692U (zh) 基于深基坑多管井降水回灌施工装置
CN116988499B (zh) 一种场地基坑排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