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18345A - 策略控制方法、网元、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策略控制方法、网元、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18345A
CN112218345A CN202010578930.0A CN202010578930A CN112218345A CN 112218345 A CN112218345 A CN 112218345A CN 202010578930 A CN202010578930 A CN 202010578930A CN 112218345 A CN112218345 A CN 1122183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lement
policy
plane network
connection
forwa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7893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18345B (zh
Inventor
李永翠
倪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7893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183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18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83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183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83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7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a plurality of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s, e.g. multi-call or multi-bearer end-to-end data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3Assignment of logical groups to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4Policy-based network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5Configuration of virtualised networks or elements, e.g. virtualised network function or OpenFlow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16Hand-off prepa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end-to-end data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2Reselecting a serving backbone network switching or routing n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4Accounting or b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2Manipulation of transport tu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策略控制方法、网元、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控制面网元为UE建立了以第一转发面网元为锚点的第一数据网络DN连接;当控制面网元接收到UE的切换通知消息,确定由第二转发面网元为UE服务时,或当控制面网元为UE建立以第二转发面网元为锚点的第二DN连接时,控制面网元更新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使更新后的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经过第二转发面网元,由第二转发面网元对第一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由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实现需要跨PDN连接控制的策略。

Description

策略控制方法、网元、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策略控制方法、网元、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演进分组系统(Evolved Packet System,EPS)分为接入网和核心网两部分,在非漫 游场景下的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它的无线接入网是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用于实现无线接入有关的功 能。演进的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关键逻辑网元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分组数据网 络网关(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P-GW)、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Server, HSS)。
MME主要完成信令面功能的处理,如用户的鉴权、切换、空闲状态终端的移动性管理、 用户上下文以及承载管理等。HSS存储用户签约信息。S-GW既是一个用户面功能实体,完 成分组数据的路由和转发,并作为3GPP系统内的一个数据锚点,终止E-UTRAN的接口,同时在一定地理区域下也是E-UTRAN切换场景下本地移动性管理的锚点。P-GW是连接外部数据网的网关,是3GPP接入网络和非3GPP接入网络之间的用户面锚点。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可以通过连接到P-GW创建分组数据网络(Packet Data Network,PDN)连 接来访问外部PDN。这些PDN可以是Internet、虚拟私有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IP多媒体业务(IP Multi-media Service,IMS)网络,或者由运营商提供的无线应 用协议(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WAP)网络等。
在实际的网络部署中,逻辑网元S-GW和P-GW可以分离也可以合一。除个别情况(如漫游)外,逻辑网元S-GW和P-GW都是合一部署的。
在EPC架构下,由于用户设备的网络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是由P-GW对外提供路由功能。因此当UE发生移动后,UE业务流的IP地址及上下行路径需要锚定在 P-GW处,以保证IP的连续性。如图2所示。
这样就造成移动后UE的业务流的上行链路(Uplink,UL)及下行链路(Downlink,DL)路径较长,时延较长,导致用户体验质量不高。
现有的EPS系统支持多PDN接入,即UE可以通过多个P-GW或者一个P-GW同时接入到多个PDN,并且EPS支持UE可以通过多个P-GW同时接入同一个PDN。
图2a为UE发生移动后,多PDN连接的示意图。图中,转发面网元可以是EPC网络 中的PGW或其它IP锚点。PDN连接1和PDN连接2为UE移动后的PDN连接,即UE移动之 后,通过PDN连接1访问PDN网络,或者通过PDN连接2访问PDN网络。PDN连接3为新 建的PDN连接。UE通过新建的PDN连接3来实现新业务的上下行路径的优化。
在转发面网元分布式部署的场景中,分布式移动性管理(Distributed mobilitymanagement,DMM)提出可以就近建立多个IP连接,也就是说建立多个PDN连接,从而就 近选择不同的转发面网元,连接到同一个PDN网络中,实现路由路径的优化。
根据现有DMM技术方案,UE在建立多PDN连接后,由于每个PDN连接的锚点网关位置不同,而策略和计费功能执行点(policy and charging enforcement function,PCEF)位于锚点网关上,从而导致同一个UE具有多个策略和计费功能执行点,这会导致某些需 要跨PDN连接控制的策略,如APN-AMBR、UE粒度计费策略无法实现。也就是说,UE与PDN 之间建立多个PDN连接且这多个PDN连接通过不同的转发面网元接入PDN时,如何对用户 报文进行多PDN连接粒度的策略控制,现有技术未给出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策略控制方法、网元、系统及存储介质,以实现某些需要跨PDN连接控制的策略。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策略控制方法,控制面网元为UE建立了以第一转发面网元为 锚点的第一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连接;当控制面网元接收到UE的切换通知消息, 确定由第二转发面网元为UE服务时,或当控制面网元为UE建立以第二转发面网元为锚点 的第二DN连接时,控制面网元更新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使更新后的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经过第二转发面网元,由第二转发面网元对第一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转发路径迁移,控制面网元更新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使更新后的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经过第二转发面网元,由第二转发面网元对第一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以实现对UE的报文进行多PDN连接粒度的策略控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面网元更新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使更新后的第 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经过第二转发面网元之后,控制面网元向第二转发面网元发送会话 建立请求消息或重定向响应消息,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或重定向响应消息用于指示第二转发 面网元从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更新后的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根据第一业 务策略规则对更新后的第一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或者,控制面网元从策略决策 网元获取更新后的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控制面网元将第一业务策略规 则发送给第二转发面网元,第一业务策略规则用于对更新后的第一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 略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通过转发路径迁移使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经过第二转发面网 元之后,还要使第二转发面网元获取更新后的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以便根据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对更新后的第一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即策略执行点位于距离UE较近的转发面网元上,当UE发起新的DN连接时,使得UE的所有DN连接经同 一个转发面网元,从而对UE进行多DN连接粒度的策略控制。当策略控制会话存在于转发 面网元和策略决策网元之间时,由控制面网元指示第二转发面网元从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更 新后的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当策略控制会话存在于控制面网元和策略 决策网元之间时,由控制面网元从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更新后的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 务策略规则,将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发送给第二转发面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面网元向第二转发面网元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或 重定向响应消息,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或重定向响应消息用于指示第二转发面网元从策略决 策网元获取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根据第二业务策略规则对第二DN连接 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或者控制面网元从策略决策网元获取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 策略规则;控制面网元将第二业务策略规则发送给第二转发面网元,第二业务策略规则用 于对第二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建立第二DN连接的过程中,还要使第二转发面网元获取第二DN 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以便根据第二业务策略规则对第二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 略控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面网元建立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一个策略控制会 话,通过一个策略控制会话从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更新后的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 略规则以及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或者,控制面网元建立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两个策略控制会话,通过两个策略控制会话其中一个策略控制会话从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更新后的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以及通过两个策略控制会话中的另一个策略控制会话获取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
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面网元通过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一个策略控制会话获取多 个连接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可以减少维护策略控制会话引起的信令开销,节省信道传输 资源。控制面网元通过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一个策略控制会话获取一个连接对应的业务 策略规则,可以灵活获取业务策略规则。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面网元向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 请求消息,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DN连接的连接标识和第二DN连接 的连接标识;接收策略决策网元根据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的与更新后的第 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和与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一个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多个DN连接的连接 标识,从而通过一个策略控制会话获取多个连接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可以减少维护策略 控制会话引起的信令开销,节省信道传输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面网元向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第二策略控制会话建立 请求消息,第二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二DN连接的连接标识;接收策略决策网元根据第二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的与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向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请求消息,策略控制会话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DN 连接的连接标识;接收策略决策网元根据策略控制会话请求消息发送的与更新后的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
本发明实施例中,先通过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一个DN连接的连接标识, 然后通过策略控制会话请求消息中携带另一个DN连接的连接标识,从而通过一个策略控 制会话获取多个连接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可以减少维护策略控制会话引起的信令开销, 节省信道传输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面网元向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第三策略控制会话建立 请求消息,第三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DN连接的连接标识;接收策略决策网元根据第三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的与更新后的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向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第四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第四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二DN连接的连接标识;接收策略决策网元根据第四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的与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
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面网面通过在一个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一个DN 连接的连接标识,在另一个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另一个DN连接的连接标识, 从而实现控制面网元通过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一个策略控制会话获取一个连接对应的 业务策略规则,可以灵活获取业务策略规则。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业务策略规则中包含指示标识或隧道信息,指示标 识或隧道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转发面网元对于从第一转发面网元接收到的下行报文按照隧 道内IP五元组进行流检测。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一业务策略规则为更新后的第一DN连接对应的业务策略规 则,而更新后的第一DN连接经过第一转发面网元和第二转发面网元,因此通过第一业务策略规则中包含指示标识或隧道信息,指示第二转发面网元对于从第一转发面网元接收到的下行报文按照隧道内IP五元组进行流检测,从而正确的对下行报文进行策略控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面网元向第二转发面网元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 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第二转发面网元建立与第一转发面网元之间的与第一DN连接 对应的报文转发路径,以及,指示第二转发面网元通过控制面网元建立与为UE提供服务 的基站之间的与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报文转发路径。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控制面网元向第二转发面网元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的方式, 指示第二转发面网元更新所述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使更新后的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 径经过第二转发面网元,这种方式使得UE的DN连接经过距离UE较近的转发面网元,当UE发起新的DN连接时,使得UE的所有DN连接经同一个转发面网元,从而对UE进行多 DN连接粒度的策略控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面网元向第一转发面网元发送第一报文转发策略, 向第二转发网元发送第二报文转发策略,向为UE提供服务的基站发送第三报文转发策略, 第一报文转发策略、第二报文转发策略及第三报文转发策略用于建立与第一DN连接对应 的第一转发面网元与第二转发面网元之间的报文转发路径及第二转发面网元与基站之间 的报文转发路径。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控制面网元向第一转发面网元、第二转发面网元、为UE提供服务的基站发送报文转发策略的方式,更新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使更新后的第一DN 连接的转发路径经过第二转发面网元,这种方式使得UE的DN连接经过距离UE较近的转 发面网元,当UE发起新的DN连接时,使得UE的所有DN连接经同一个转发面网元,从而 对UE进行多DN连接粒度的策略控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面网元接收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的策略控制会话删除 请求消息,策略控制会话删除请求消息用于删除控制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策略控 制会话;控制面网元根据接收到的策略控制会话删除请求消息向第一转发面网元发送业务 策略规则删除请求消息,业务策略规则删除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第一转发面网元删除第一DN 连接对应的第三业务策略规则。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策略控制会话存在于控制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情形, 控制面网元从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更新后的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之后,还 要删除控制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针对更新前的第一DN连接的策略控制会话;控 制面网元根据接收到的策略控制会话删除请求消息向第一转发面网元发送业务策略规则 删除请求消息,指示第一转发面网元删除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三业务策略规则,从而使得一个DN连接只有一个策略执行点,并通过该策略执行点实现多DN连接粒度的策略控制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策略控制方法,UE具有以第一转发面网元为锚点的第一DN连 接,第二转发面网元更新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使更新后的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经过第二转发面网元;第二转发面网元对更新后的第一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转发路径迁移,第二转发面网元更新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 使更新后的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经过第二转发面网元,由第二转发面网元对第一DN连 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以实现对UE的报文进行多PDN连接粒度的策略控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转发面网元接收控制面网元发送的会话建立请求消 息或重定向响应消息,根据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或重定向响应消息从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更新 后的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根据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对更新后的第一DN连 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策略控制会话存在于转发面网元和策略决策网元之间时,第二 转发面网元根据控制面网元的指示从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更新后的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 业务策略规则,根据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对更新后的第一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即策略执行点位于距离UE较近的转发面网元上,当UE发起新的DN连接时,使得UE的所有 DN连接经同一个转发面网元,从而对UE进行多DN连接粒度的策略控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转发面网元接收控制面网元发送的更新后的第一DN 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第二转发面网元根据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对更新后的第一DN 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策略控制会话存在于控制面网元和策略决策网元之间时,第二 转发面网元接收控制面网元发送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该第一业务策略规则为控制面网元 从策略决策网元获取的更新后的第一DN连接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第二转发面网元根据 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对更新后的第一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即策略执行点位于距离 UE较近的转发面网元上,当UE发起新的DN连接时,使得UE的所有DN连接经同一个转发面网元,从而对UE进行多DN连接粒度的策略控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UE还具有以第二转发面网元为锚点的第二DN连接, 第二转发面网元接收控制面网元发送的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或重定向响应消息,根据会话建 立请求消息或重定向响应消息从策略决策网元获取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 根据第二业务策略规则对第二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策略控制会话存在于转发面网元和策略决策网元之间时,第二 转发面网元根据控制面网元的指示,从策略决策网元获取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 略规则,以便根据第二业务策略规则对第二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转发面网元接收控制面网元发送的第二DN连接对应 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第二转发面网元根据第二业务策略规则对第二DN连接的报文进行 策略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策略控制会话存在于控制面网元和策略决策网元之间时,第二 转发面网元接收控制面网元发送的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该第二业务策 略规则为控制面网元从策略决策网元获取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以便根 据第二业务策略规则对第二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转发面网元建立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一个策略控 制会话,通过一个策略控制会话从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更新后的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 务策略规则以及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
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发面网元通过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一个策略控制会话获取多 个连接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可以减少维护策略控制会话引起的信令开销,节省信道传输 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转发面网元建立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两个策略控 制会话,通过两个策略控制会话其中一个策略控制会话从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更新后的第一 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以及通过两个策略控制会话中的另一个策略控制会话获 取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
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发面网元通过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一个策略控制会话获取一 个连接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可以灵活获取多个连接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转发面网元向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第一策略控制会话 建立请求消息,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DN连接的连接标识和第二DN 连接的连接标识;接收策略决策网元根据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的与更新后 的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和与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一个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多个DN连接的连接 标识,从而通过一个策略控制会话获取多个连接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可以减少维护策略 控制会话引起的信令开销,节省信道传输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转发面网元向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第二策略控制会话 建立请求消息,第二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二DN连接的连接标识;接收策略决策网元根据第二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的与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向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请求消息,策略控制会话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DN连接的连接标识;接收策略决策网元根据策略控制会话请求消息发送的与更新后的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
本发明实施例中,先通过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一个DN连接的连接标识, 然后通过策略控制会话请求消息中携带另一个DN连接的连接标识,从而通过一个策略控 制会话获取多个连接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可以减少维护策略控制会话引起的信令开销, 节省信道传输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转发面网元向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第三策略控制会话 建立请求消息,第三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DN连接的连接标识;接收策略决策网元根据第三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的与更新后的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向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第四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第四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二DN连接的连接标识;接收策略决策网元根据第四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的与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
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发面网面通过在一个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一个DN 连接的连接标识,在另一个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另一个DN连接的连接标识, 从而实现转发面网元通过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一个策略控制会话获取一个连接对应的 业务策略规则,可以灵活获取多个连接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转发面网元接收控制面网元发送的会话建立请求消 息,根据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建立与第一转发面网元之间的与第一DN连接对应的报文转发 路径,以及,通过控制面网元建立与为UE提供服务的基站之间的与第一DN连接对应的报文转发路径。
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发面网元根据控制面网元的指示更新第一DN连接对应的报文转 发路径,从而实现转发路径迁移,这种方式使得UE的DN连接经过距离UE较近的转发面网元,当UE发起新的DN连接时,使得UE的所有DN连接经同一个转发面网元,从而对UE 进行多DN连接粒度的策略控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转发面网元接收控制面网元发送的第二报文转发策 略,以使第二转发面网元根据第二报文转发策略、第一转发面网元根据从控制面网元接收 的第一报文转发策略,建立与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转发面网元与第二转发面网元之间 的报文转发路径;第二转发面网元根据第二报文转发策略、为UE提供服务的基站根据从控制面网元接收的第三报文转发策略,建立与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二转发面网元与基站之间的报文转发路径。
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发面网元根据控制面网元发送的报文转发策略更新第一DN连接 对应的报文转发路径,从而实现转发路径迁移,这种方式使得UE的DN连接经过距离UE较近的转发面网元,当UE发起新的DN连接时,使得UE的所有DN连接经同一个转发面网 元,从而对UE进行多DN连接粒度的策略控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转发面网元从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更新后的第一DN连 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之后,第一转发面网元接收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的策略控制会话 删除请求消息,策略控制会话删除请求消息用于删除第一转发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 的策略控制会话,第一转发面网元根据策略控制会话删除请求消息删除第一DN连接对应 的第三业务策略规则。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策略控制会话存在于转发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时,第二 转发面网元从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更新后的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之后,第 一转发面网元根据策略决策网元的指示删除更新前的第一DN连接对应的策略控制会话以 及更新前的第一DN连接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转发面网元从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更新后的第一DN连 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之后,第一转发面网元接收控制面网元发送的业务策略规则删 除请求消息,业务策略规则删除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第一转发面网元删除第一DN连接对应 的第三业务策略规则,第一转发面网元根据业务策略规则删除请求消息删除第一DN连接 对应的第三业务策略规则。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策略控制会话存在于控制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时,第二 转发面网元从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更新后的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之后,第 一转发面网元根据控制面网元的指示删除更新前的第一DN连接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策略控制方法,UE具有以第一转发面网元为锚点的第一数据 网络DN连接,策略决策网元接收控制面网元或第二转发面网元发送的第一策略控制会话 建立请求消息,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DN连接的连接标识;策略决策网元根据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向第二转发面网元或控制面网元发送与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第一业务策略规则用于对第一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策略决策网元向第二转发面网元或控制面网元发送更新后的第一 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以便第二转发面网元根据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对更新后的 第一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还携带第二DN连接的 连接标识,第二DN连接以第二转发面网元为锚点;策略决策网元根据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向第二转发面网元或控制面网元发送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第二业务策略规则用于对第二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策略决策网元通过与控制面网元或转发面网元之间的一个策略控 制会话获取多个连接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可以减少维护策略控制会话引起的信令开销, 节省信道传输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策略决策网元接收第二转发面网元或者控制面网元发送 的策略控制会话请求消息,策略控制会话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二DN连接标识;根据策略控制会话请求消息向第二转发面网元或者控制面网元发送与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队则,第二业务策略规则用于对所第二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先通过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一个DN连接的连接标识, 然后通过策略控制会话请求消息中携带另一个DN连接的连接标识,从而通过一个策略控 制会话获取多个连接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可以减少维护策略控制会话引起的信令开销, 节省信道传输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策略决策网元接收第二转发面网元或者控制面网元发送 的第二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第二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二DN连接 的连接标识;根据第二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向第二转发面网元或者控制面网元发送 与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第二业务策略规则用于对所述第二DN连接的报 文进行策略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一个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一个DN连接的连接 标识,在另一个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另一个DN连接的连接标识,从而实现策略决策网元通过与控制面网元或转发面网元之间的一个策略控制会话获取一个连接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可以灵活获取多个连接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策略决策网元根据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向第 二转发面网元或所述控制面网元发送与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之后,策略 决策网元向第一转发面网元或者控制面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删除请求消息,策略控制会 话删除请求消息用于删除第一转发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策略控制会话或者删除 控制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策略控制会话。
本发明实施例中,策略决策网元向第一转发面网元或者控制面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 话删除请求消息,策略控制会话删除请求消息用于删除第一转发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 间的策略控制会话或者删除控制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策略控制会话,以及指示第 一转发面网元删除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三业务策略规则,从而使得一个DN连接只有一个 策略执行点,并通过该策略执行点实现多DN连接粒度的策略控制。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面网元,该控制面网元可以实现上述方法 示例中控制面网元所执行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 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述功能相应的模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控制面网元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该处理器被 配置为支持该控制面网元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该通信接口用于支持该控制面网元 与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该控制面网元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 其保存该控制面网元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发面网元,该转发面网元可以实现上述方法 实施例中转发面网元所执行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 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述功能相应的模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转发面网元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该处理器被 配置为支持该转发面网元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该通信接口用于支持该转发面网元 与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该转发面网元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 其保存该转发面网元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策略决策网元,该策略决策网元可以实现上述 方法实施例中策略决策网元所执行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 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述功能相应的模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策略决策网元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该处理器 被配置为支持该策略决策网元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该通信接口用于支持该策略决 策网元与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该策略决策网元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与处理 器耦合,其保存该策略决策网元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策略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方面所述的控 制面网元、转发面网元和策略决策网元。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控制面网元 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转发面网元 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策略决策网 元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具体提供了一种多连接场景下的策 略控制方法,在用户移动切换过程中,确定由新的转发面网元为UE服务时,控制面网元通过策略控制会话的迁移,以使用户报文经过最新的转发面网元,并通过该转发面网元对用户报文进行策略控制;或者在PDN连接建立过程中,通过策略控制会话和/或转发路径 的迁移,以使所有PDN连接上的用户报文经过相同的转发面网元,并通过该转发面网元执 行策略控制。通过本发明方案,可以避免由于用户报文路径的分散,导致无法针对UE的 所有PDN连接进行策略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EPC系统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下UE发生移动后的路径示意图;
图2a为UE发生移动后多PDN连接的示意图;
图3为实现本发明的一种可能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4为实现本发明的另一种可能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策略控制方法信号流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策略控制方法信号流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策略控制方法信号流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策略控制方法信号流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策略控制方法信号流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策略控制方法信号流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策略控制方法信号流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策略控制方法信号流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面网元结构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发面网元结构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策略决策网元结构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面网元结构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转发面网元结构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策略决策网元结构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策略控制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 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 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 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 问题,同样适用。
图3为实现本发明的一种可能的系统架构示意图。该系统中主要包括如下网元:UE、 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控制面网元、转发面网元和策略决策网元。UE指网络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网络接入终端设备、物联网终端设备等。AN指为终端设备 提供无线接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演进型基站(eNodeB)、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5G)的 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基站(Base Station,BS)、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的BS等。控制面网元,指负责移动 网络中移动性管理和/或转发路径管理的网元,如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Entity,MME)、网关控制器(GateWay controller,GW-C)、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Network,SDN)控制器(controller)或以上网元的全部或部分功能融合后形成的移动网 关控制器。转发面网元,指为用户提供业务报文转发的网元,可以为EPC网络中的PDN-GW 或PDN-GW转发面或路由器、交换机、SDN switch等物理或虚拟的转发设备。策略决策网 元,负责对移动网络进行策略控制和/或计费控制,可以是EPC网络中的PCRF。
在图3所示的系统架构中,策略控制会话位于转发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
图4为实现本发明的另一种可能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图4所示的系统架构和图3所示的系统架构的区别在于,图3所示的系统架构图中策略控制会话位于转发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图4所示的系统架构图中策略控制会话位于控制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
在图3和图4所示的系统架构图中,DN(Data Network,数据网络)用于为用户提 供数据传输服务,可以是Internet,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 企业网等。UE建立与DN网络之间的会话连接,称之为DN连接。所述DN连接,具体的可 以是PDN(Packet Data Network,分组数据网络)连接。
在图3和图4中,所述策略控制会话,是指控制面网元或转发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信令连接,用于控制面网元或转发面网元确定DN连接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该场景基于图3所示的系统架构。 其中,控制面网元与BS和转发面网元之间可以建立通信连接,策略决策网元和转发面网 元之间可以建立策略控制会话。图5中仅示出控制面网元与BS1之间的通信连接,以及控制面网元和转发面网元1之间的通信连接,以及策略决策网元和转发面网元1之间的策略控制会话。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该场景基于图4所示的系 统架构。其中,控制面网元与BS和转发面网元之间可以建立通信连接,策略决策网元和 控制面网元之间可以建立策略控制会话。图6中仅示出控制面网元与BS1之间的通信连接, 以及控制面网元和转发面网元1之间的通信连接。参照图5和图6,UE在移动(move)过 程中,发生切换。例如,当UE沿着图中箭头的方向移动时,从BS1切换到BS2,通过DN 连接1或DN连接2访问DN。另外,当UE发起新的业务时,UE还可以与DN之间建立新的 DN连接,以实现UE新业务路由的优化。例如,UE位于BS2时,发起新的DN连接建立过 程,通过DN连接3访问DN。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DN连接1以转发面网元1为锚点;DN连接2以转发面网元 1为锚点,转发路径经过转发面网元2和转发面网元1;DN连接3以转发面网元2为锚点。
本发明的基本思路为,在用户移动切换过程中,确定由新的转发面网元为UE服务时, 控制面网元通过策略控制会话的迁移,以使用户报文经过新的转发面网元,并通过该转发 面网元对用户报文进行策略控制;或者在DN连接建立过程中,通过策略控制会话和/或转 发路径的迁移,以使所有DN连接上的用户报文经过相同的转发面网元,并通过该转发面 网元对用户报文进行策略控制。
其中,所述策略控制会话,是指控制面网元或转发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信 令连接,用于控制面网元或转发面网元确定DN连接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所述转发路径迁移,是指更新UE的转发路径,以使UE的所有DN连接经过同一个转发面网元,并通过 该转发面网元对用户报文执行多DN连接粒度的策略控制。例如图5所示,当UE移动发生 切换后,通过DN连接1接入DN网络,而UE的新建DN连接通过DN连接3接入DN网络, 此时UE具有2个策略执行点,即转发面网元1对DN连接1上的用户报文进行策略控制, 转发面网元2对DN连接2上的用户报文进行策略控制,且DN连接1不经过转发面网元2 则通过转发路径迁移,将BS2与转发面网元1之间的转发路径进行迁移到BS2与转发面网 元2、及转发面网元2与转发面网元1之间。
首先,通过下面四个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策略控制方法进行总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策略控制方法信号流图,该方法主要涉及的执行主 体包括:UE、BS、控制面网元、第一转发面网元、第二转发面网元和策略决策网元。其中,控制面网元为UE建立了以第一转发面网元为锚点的第一DN连接,当控制面网元接收到UE的切换通知消息,确定由第二转发面网元为UE服务时,更新转发路径,并进行策略控制 会话迁移。本实施例针对图4所示的系统架构和图6所示的应用场景,即策略控制会话位 于控制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图7中的UE移动前接入的BS(源BS)即为图6中的 BS1,UE移动后接入的BS(目标BS)为图6中的BS2,第一转发面网元为图6中的转发面 网元1,第二转发面网元为图6中的转发面网元2。具体的场景描述为:UE位于源BS的覆 盖下时,控制面网元为UE建立了以第一转发面网元为锚点的第一DN连接;UE移动切换到 目标BS下时,更新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使其通过图6所示的DN连接2接入DN。由 此场景触发的策略控制会话的迁移过程,具体过程参照图7,该方法包括:
步骤400,UE发生移动,从源BS切换到目标BS下。步骤401,控制面网元接收目标 BS的切换通知消息。
步骤402,控制面网元确定由第二转发面网元为UE服务。
步骤403,控制面网元更新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使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经过第二转发面网元。
在一个示例中,步骤403具体可以包括:控制面网元向第一转发面网元发送第一报文转发策略,向第二转发网元发送第二报文转发策略,向为UE提供服务的基站发送第三 报文转发策略,所述第一报文转发策略、所述第二报文转发策略及所述第三报文转发策略 用于建立与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一转发面网元与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之间的报 文转发路径及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与所述基站之间的报文转发路径。
在步骤403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第二转发面网元确定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 略规则的过程。其中,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包含指示标识或隧道信息,所述指示标识或隧道 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转发面网元对于从第一转发面网元接收到的下行报文按照隧道内网络 协议IP五元组进行流检测。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确定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 则的过程可由如下步骤404至406实现:
步骤404,控制面网元向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第一策 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DN连接的连接标识。
其中,上述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还可以携带第二转发面网元的标识, 用于指示策略决策网元确定该第一DN连接的策略执行点位于第二转发面网元。
步骤405,策略决策网元根据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确定与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向控制面网元发送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应答消息,携带所述第一业务策略规则。所述第一业务策略规则,用于指示第二转发面网元根据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对第一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
步骤406,控制面网元将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发送给第二转发面网元。
所述第一业务策略规则用于指示第二转发面网元对第一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403与步骤404-405之间没有严格的先后执行顺序。当步骤404-405发生在步骤403之前时,步骤406所述的控制面网元向第二转发面网元发送第一 业务策略规则可以与步骤403合并,即步骤403中,控制面网元向第二转发面网元发送第 二报文转发策略时,还携带所述第一业务策略规则。
此外,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UE移动切换后还可能建立以第二转发面网元为锚点的第 二DN连接(与图6中的DN连接3对应),为方便描述,将控制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 间的多个策略控制会话中,与转发路径更新后的第一DN连接对应的信令连接称为第一策 略控制会话,所述第一策略控制会话用于确定与所述转发路径更新后的第一DN连接对应 的业务策略规则,该业务策略规则称为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将控制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 之间的多个策略控制会话中,与第二DN连接对应的信令连接称为第二策略控制会话,所 述第二策略控制会话用于确定与第二DN连接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该业务策略规则称为 第二业务策略规则;将控制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多个策略控制会话中,与转发路 径更新前的第一DN连接对应的信令连接称为第三策略控制会话,所述第三策略控制会话 用于确定与所述转发路径更新前的第一DN连接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该业务策略规则称 为第三业务策略规则。
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使第一转发面网元删除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三业务策略规则的 过程,具体可由如下步骤407和408实现:
步骤407,策略决策网元向控制面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删除请求消息,策略控制会 话删除请求消息用于删除控制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第三策略控制会话。
步骤408,控制面网元向第一转发面网元发送业务策略规则删除请求,指示第一转发 面网元删除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三业务策略规则。
可选的,第一转发面网元向控制面网元发送业务策略规则删除响应消息。
步骤409,控制面网元向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删除应答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407可以发生在步骤404之后的任一步骤。
实施例二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策略控制方法信号流图,该方法主要涉及的执行 主体包括:UE、BS、控制面网元、第一转发面网元、第二转发面网元和策略决策网元。其中,控制面网元为UE建立了以第一转发面网元为锚点的第一DN连接,当控制面网元为UE 建立以第二转发面网元为锚点的第二DN连接时,进行策略控制会话和转发路径的迁移。 本实施例针对图4所示的系统架构和图6所示的应用场景,即策略控制会话位于控制面网 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图8中的源BS即为图6中的BS1,目标BS为图6中的BS2,第 一转发面网元为图6中的转发面网元1,第二转发面网元为图6中的转发面网元2。具体 的场景描述为:UE位于源BS下时,控制面网元为UE建立了以第一转发面网元为锚点的第 一DN连接;UE移动切换到目标BS下时,更新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使其通过图6所 示的DN连接1或DN连接2接入DN。由此场景触发的策略控制会话的迁移过程和/或转发 路径的迁移过程(当UE移动切换到目标BS下,通过图6所示的DN连接1接入DN时,涉 及到转发路径的迁移过程),具体过程参照图8,该方法包括:
步骤411,UE发起第二DN连接建立过程,通过BS向控制面网元发送DN连接建立请求。
步骤412,控制面网元确定第二转发面网元为UE服务。
步骤413,控制面网元更新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使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经过第二转发面网元;
同时,控制面网元还可以建立第二DN连接的转发路径。
在一个示例中,步骤413具体可以包括:控制面网元向第一转发面网元发送第一报文转发策略,向第二转发网元发送第二报文转发策略,向为UE提供服务的基站发送第三 报文转发策略,所述第一报文转发策略、所述第二报文转发策略及所述第三报文转发策略 用于建立与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一转发面网元与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之间的报 文转发路径及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与所述基站之间的报文转发路径。同时,控制面网元还 可以向第二转发面网元发送第四报文转发策略,向为UE提供服务的基站发送第五报文转 发策略,建立与所述第二DN连接对应的所述基站与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之间的报文转发 路径。
在步骤413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第二转发面网元确定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 略规则及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的过程。其中,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包含指示标识或隧道信息,所述指示标识或隧道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转发面网元对于从第一转发面网元接收到的下行报文按照隧道内网络协议IP五元组进行流检测。该过程可由如下步骤414至418实现:
为方便描述,本实施例将控制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多个策略控制会话中, 与转发路径更新后的第一DN连接对应的信令连接称为第一策略控制会话,所述第一策略 控制会话用于确定与所述转发路径更新后的第一DN连接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该业务策 略规则称为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将控制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多个策略控制会话中, 与第二DN连接对应的信令连接称为第二策略控制会话,所述第二策略控制会话用于确定 与第二DN连接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该业务策略规则称为第二业务策略规则;将控制面 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多个策略控制会话中,与转发路径更新前的第一DN连接对应 的信令连接称为第三策略控制会话,所述第三策略控制会话用于确定与第一DN连接对应 的业务策略规则,该业务策略规则称为第三业务策略规则。
步骤414,控制面网元向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第一策 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DN连接的连接标识。
其中,上述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还可以携带第二转发面网元的标识, 用于指示策略决策网元确定该第一DN连接的策略执行点位于第二转发面网元。
步骤415,策略决策网元根据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确定与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向控制面网元发送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应答消息,携带所述第一业务策略规则。所述第一业务策略规则,用于指示第二转发面网元根据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对第一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
步骤416,控制面网元向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第二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第二策 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二DN连接的连接标识。
步骤417,策略决策网元根据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确定与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向控制面网元发送第二策略控制会话建立应答消息,携带所述第二业务策略规则。所述第二业务策略规则,用于指示第二转发面网元根据第二业务策略规则对第二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
步骤418,控制面网元将所述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及所述第二业务策略规则发送给第二 转发面网元。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414-415与步骤416-417之间没有严格的先后执行顺序。另外,步骤413与步骤414-417之间也没有严格的先后执行顺序。当步骤414-417发生在步骤413之前时,步骤418所述的控制面网元向第二转发面网元发送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及第二业务策略规则可以与步骤413合并,即步骤413中,控制面网元向第二转发面网元发送第二报 文转发策略时还携带所述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向第二转发面网元发送第四报文转发策略时还携带所述第二业务策略规则。
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第一转发面网元删除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三业务策略规则的过 程,具体可由如下步骤419至421实现:
步骤419,策略决策网元向控制面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删除请求消息,所述策略控 制会话删除请求消息用于删除控制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第三策略控制会话。
步骤420,控制面网元向第一转发面网元发送业务策略规则删除请求,指示第一转发 面网元删除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三业务策略规则。
可选的,第一转发面网元向控制面网元发送业务策略规则删除响应消息。
步骤421,控制面网元向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删除应答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419可以发生在步骤414之后的任一步骤。
步骤422,控制面网元通过BS向UE发送DN连接建立响应。
需要说明的另外一点是,所述控制面网元从策略决策网元获取与转发路径更新后的 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和与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包括2种方法:控制面网元建立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一个策略控制会话,通过该策略控制会话从策略决策网元获取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以及通过该策略控制会话获取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或者,控制面网元建立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 两个策略控制会话,通过其中一个策略控制会话从策略决策网元获取第一DN连接对应的 第一业务策略规则,以及通过另一个策略控制会话获取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 规则。
本发明实施例中,图8描述的是第二种方式,即控制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建立两个策略控制会话,通过其中一个策略控制会话获取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通过另一个策略控制会话获取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
对于第一种方式,即控制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只有一个策略控制会话时,可 将图8所述的信号流图中的步骤414-417替换为如下的处理过程:控制面网元向策略决策 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携带第一DN连接标识和第二DN连接标识。策略决策网元根据接收到的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确定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及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并向控制面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建立应答消息, 携带所述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和所述第二业务策略规则。
或者,控制面网元向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携带第二DN连接标 识。策略决策网元确定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并向控制面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建立响应消息,携带所述第二业务策略规则。
控制面网元向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请求消息,携带第一DN连接标识。
策略决策网元确定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并向控制面网元发送策略 控制会话响应消息,携带所述第一业务策略规则。
或者,控制面网元向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携带第二DN连接标 识。策略决策网元确定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并向控制面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建立响应消息,携带所述第一业务策略规则。
控制面网元向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请求消息,携带第二DN连接标识。
策略决策网元确定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并向控制面网元发送策略 控制会话响应消息,携带所述第二业务策略规则。
实施例三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策略控制方法信号流图,该方法主要涉及的执行 主体包括:UE、BS、控制面网元、第一转发面网元、第二转发面网元和策略决策网元。其中,控制面网元为UE建立了以第一转发面网元为锚点的第一DN连接,当控制面网元接收 到UE的切换通知消息,确定由第二转发面网元为UE服务时,更新转发路径,并进行策略 控制会话迁移。本实施例针对图3所示的系统架构和图5所示的应用场景,策略控制会话 位于转发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图9中的源BS即为图5中的BS1,目标BS为图5 中的BS2,第一转发面网元为图5中的转发面网元1,第二转发面网元为图5中的转发面 网元2。具体的场景描述为:UE位于源BS下时,控制面网元为UE建立了以第一转发面网 元为锚点的第一DN连接;UE移动切换到目标BS下时,更新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使 其通过图5所示的DN连接2接入DN。由此场景触发的策略控制会话的迁移过程,具体过 程参照图9,该方法包括:
步骤420,UE发生移动,从源BS切换到目标BS下。
步骤421,控制面网元接收目标BS的切换通知消息。
步骤422,控制面网元确定由第二转发面网元为UE服务。
步骤423,控制面网元更新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使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经过第二转发面网元。
在一个示例中,步骤423具体可以包括:控制面网元向第二转发面网元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第二转发面网元建立与第一转发面网元之间的与第一DN连接对应的报文转发路径,以及,指示第二转发面网元通过控制面网元建立与为 UE提供服务的基站之间的与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报文转发路径。
在步骤423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第二转发面网元确定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 略规则的过程。其中,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包含指示标识或隧道信息,所述指示标识或隧道 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转发面网元对于从第一转发面网元接收到的下行报文按照隧道内IP五 元组进行流检测。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确定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的该过 程可由如下步骤424和425实现:
步骤424,控制面网元向第二转发面网元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或重定向响应消息。
其中,步骤423和步骤424中控制面网元向第二转发面网元发送的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可以为同一个会话建立请求消息。
此外,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UE还可能建立以第二转发面网元为锚点的第二DN连接, 为方便描述,将第二转发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多个策略控制会话中,与第一DN 连接对应的信令连接称为第一策略控制会话,所述第一策略控制会话用于确定与第一DN 连接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该业务策略规则称为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将第二转发面网元与 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多个策略控制会话中,与第二DN连接对应的信令连接称为第二策略 控制会话,所述第二策略控制会话用于确定与第二DN连接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该业务策略规则称为第二业务策略规则;将第二转发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多个策略控制会话中,与第一DN连接对应的信令连接称为第三策略控制会话,所述第三策略控制会话 用于确定与第一DN连接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该业务策略规则称为第三业务策略规则。
步骤425,第二转发面网元根据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或重定向响应消息从策略决策网元 获取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
具体的过程为,第二转发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建立第一策略控制会话,第二 转发面网元通过第一策略控制会话获取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
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第一转发面网元删除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三业务策略规则的过 程,具体可由如下步骤426和427实现:
步骤426,策略决策网元向第一转发面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删除请求消息,策略控 制会话删除请求消息用于删除第一转发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第三策略控制会话。
步骤427,第一转发面网元删除第三策略控制会话相关的业务策略规则,并向策略决 策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删除应答消息。
实施例四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策略控制方法信号流图,该方法主要涉及的执行 主体包括:UE、BS、控制面网元、第一转发面网元、第二转发面网元和策略决策网元。其中,控制面网元为UE建立了以第一转发面网元为锚点的第一DN连接,当控制面网元为UE 建立以第二转发面网元为锚点的第二DN连接时,进行策略控制会话和转发路径的迁移。 本实施例针对图3所示的系统架构和图5所示的应用场景,即策略控制会话位于转发面网 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图10中的源BS即为图5中的BS1,目标BS为图5中的BS2,第 一转发面网元为图5中的转发面网元1,第二转发面网元为图5中的转发面网元2。具体 的场景描述为:UE位于源BS下时,控制面网元为UE建立了以第一转发面网元为锚点的第 一DN连接;UE移动切换到目标BS下时,更新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使其通过图5所 示的DN连接1或DN连接2接入DN。由此场景触发的策略控制会话的迁移过程和/或转发 路径的迁移过程(当UE移动切换到目标BS下,通过图5所示的DN连接1接入DN时,涉 及到转发路径的迁移过程),具体过程参照图10,该方法包括:
步骤431,UE发起第二DN连接建立过程,通过BS向控制面网元发送DN连接建立请求。
步骤432,控制面网元确定第二转发面网元为UE服务。
步骤433,控制面网元更新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使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经过第二转发面网元;
同时,控制面网元还可以建立第二DN连接的转发路径。
在一个示例中,步骤433具体可以包括:控制面网元向第二转发面网元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第二转发面网元建立与第一转发面网元之间的与第一DN连接对应的报文转发路径,以及,指示第二转发面网元通过控制面网元建立与为 UE提供服务的基站之间的与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报文转发路径。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 息还可以指示第二转发面网元建立与为UE提供服务的基站之间的与所述第二DN连接对应 的报文转发路径。
在步骤433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第二转发面网元确定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 略规则及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的过程。其中,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包含指示标识或隧道信息,该指示标识或隧道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转发面网元对于从第一转发面网元接收到的下行报文按照隧道内IP五元组进行流检测。该过程可由如下步骤434和435 实现:
为方便描述,本实施例将第二转发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多个策略控制会话 中,与第一DN连接对应的信令连接称为第一策略控制会话,所述第一策略控制会话用于确定与第一DN连接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该业务策略规则称为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将第 二转发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多个策略控制会话中,与第二DN连接对应的信令连 接称为第二策略控制会话,所述第二策略控制会话用于确定与第二DN连接对应的业务策 略规则,该业务策略规则称为第二业务策略规则;将第一转发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 的多个策略控制会话中,与第一DN连接对应的信令连接称为第三策略控制会话,所述第 三策略控制会话用于确定与第一DN连接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该业务策略规则称为第三 业务策略规则。
步骤434,控制面网元向第二转发面网元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或重定向响应消息。
其中,步骤433和步骤434中控制面网元向第二转发面网元发送的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可以为同一个会话建立请求消息。
步骤435,第二转发面网元根据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或重定向响应消息从策略决策网元 获取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以及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
具体的实现方式有两种:第二转发面网元建立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一个策略控制 会话,通过该策略控制会话从策略决策网元获取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以及通过该策略控制会话获取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或者,第二转发面 网元建立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两个策略控制会话,通过其中一个策略控制会话从策略决策网元获取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以及通过另一个策略控制会话获取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
图10所示的信号流图给出的是第二种实现方式,即第二转发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 之间具体的描述为:
步骤435a,第二转发面网元通过建立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第一策略控制会话以获 取与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
步骤435b,第二转发面网元通过建立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第二策略控制会话以获 取与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435a与步骤435b之间没有严格的先后执行顺序。
对于第一种实现方式,即第二转发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只有一个策略控制会 话时,可将图10所述的信号流图中的步骤435a-435b改为如下的处理过程:第二转发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建立策略控制会话,通过所述策略控制会话确定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以及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
具体的过程描述为:
第二转发面网元向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携带第一DN连接标识 和第二DN连接标识;
策略决策网元确定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以及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 二业务策略规则,并向第二转发面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建立响应消息,携带所述第一业 务策略规则及所述第二业务策略规则。
对于第一种实现方式,即第二转发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只有一个策略控制会 话时,还可将图10所述的信号流图中的步骤435a-435b改为如下的处理过程:第二转发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建立策略控制会话,通过所述策略控制会话确定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具体的过程描述为:第二转发面网元向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携带第一DN连接标识;策略决策网元确定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 务策略规则,并向第二转发面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建立响应消息,携带所述第一业务策 略规则。第二转发面网元向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请求消息,携带第二DN连接 标识。策略决策网元确定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并向第二转发面网元发 送策略控制会话请求相应消息,携带所述第二业务策略规则。
对于第一种实现方式,即第二转发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只有一个策略控制会 话时,还可将图10所述的信号流图中的步骤435a-435b改为如下的处理过程:第二转发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建立策略控制会话,通过所述策略控制会话确定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具体的过程描述为:第二转发面网元向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携带第二DN连接标识;策略决策网元确定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 务策略规则,并向第二转发面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建立响应消息,携带所述第二业务策 略规则。第二转发面网元向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请求消息,携带第一DN连接 标识。策略决策网元确定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并向第二转发面网元发 送策略控制会话请求相应消息,携带所述第一业务策略规则。
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第一转发面网元删除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三业务策略规则的过 程,具体可由如下步骤436-437实现:
步骤436,策略决策网元向第一转发面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删除请求消息,策略控 制会话删除请求消息用于删除第一转发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第三策略控制会话。
步骤437,第一转发面网元向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删除应答消息。
步骤438,控制面网元通过BS向UE发送DN连接建立响应。
下面通过4个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发明提供的策略控制方法进行说明,首先结合图3 和图4的系统架构及图5和图6的应用场景对这4个实施例进行概括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进行具体说明时,仅以PDN网络为例进行说明,而不用于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策略控制方法对于其他的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网络也适用。
需要说明的是,这4个实施例中,UE与转发面网元之间的转发面路径以承载粒度为例进行说明。所述转发面路径还可以是设备粒度、或者会话粒度,本发明不详细阐述。另外,在这4个实施例中,策略控制会话具体的以Gx会话为例进行描;DN连接具体的以PDN 连接为例进行描述。
需要说明的另一点是,这4个实施例中,多个PDN连接可以通过同一个策略控制会话确定相应的业务策略规则,或者,每个PDN连接还可以通过各自对应的策略控制会话确定相应的业务策略规则。
实施例五:场景:如图5所示,UE移动切换后,通过PDN连接1连接到PDN网络, 此时转发面网元1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存在Gx会话1。方案:在UE建立新的PDN连接3 的过程中,进行Gx会话迁移以及转发路径更新。所述PDN连接3,通过转发面网元2连接 到PDN网络。所述Gx会话迁移,指的是将Gx会话1迁移到Gx会话2,即将转发面网元1 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策略控制会话迁移到转发网元2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所述转发路 径更新,指的是将目标BS与转发面网元1之间的转发路径更新为目标BS与转发面网元2、 转发面网元2与转发面网元1之间的转发路径。上述目标BS具体可以为图5中的BS2。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Gx会话1迁移到Gx会话2;将目标BS与转发面网元1之间的承载迁 移到目标BS与转发面网元2之间、转发面网元2与转发面网元1之间。Gx会话3表示的 是建立PDN连接3时,转发面网元2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策略控制会话。Gx会话2与 Gx会话3可以是不同的策略控制会话,也可以是同一个策略控制会话。
实施例六:场景:如图5所示,UE发生移动切换后,通过PDN连接2连接到PDN网 络,此时转发面网元1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存在Gx会话1。方案:在UE建立新的PDN连 接3过程中,进行Gx会话迁移。所述Gx会话迁移,指的是将Gx会话1迁移到Gx会话2, 即将转发面网元1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策略控制会话迁移到转发网元2与策略决策网元 之间。Gx会话3表示的是建立PDN连接3时,转发面网元2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策略控 制会话。
实施例六与实施例五的区别在于场景不同,实施例六中,由于UE发生移动切换后,通过PDN连接2连接到PDN网络,PDN连接2经过转发面网元2,因此只需进行会话迁移, 无需进行承载迁移。
实施例七:场景:如图5所示,UE移动切换后,通过PDN连接2连接到PDN网络, 在切换过程中,UE通过转发面网元2及转发面网元1接入PDN网络。方案:在UE切换过 程中,进行Gx会话迁移。所述Gx会话迁移,指的是将Gx会话1迁移到Gx会话2,即将 转发面网元1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策略控制会话迁移到转发网元2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
实施例七与实施例五、六的区别在于解决方案不同,实施例五、六的解决方案是在UE新建PDN连接过程中进行Gx会话的迁移;实施例七的解决方案是在UE切换过程中进行 Gx会话的迁移。
实施例八:场景:如图6所示,Gx会话位于控制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以UE发生移动切换后,通过PDN连接2访问PDN网络情形为例,进行说明。方案:在UE新建 PDN连接3的过程中,发起Gx会话的修改流程。
其中,实施例五至七,以每个PDN连接通过各自对应的Gx会话确定业务策略规则为例进行说明;实施例八,以多个PDN连接通过同一个Gx会话确定相应的业务策略规则为 例进行说明。
下面结合信号流图来对本发明实施例五至八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五
参照图3所示的系统架构和图5所示的应用场景,如图5中所示,UE移动切换后, 通过PDN连接1访问PDN网络,本实施例将其称为原PDN连接,对应的锚点为转发面网元 1称为原锚点;PDN连接3为UE新建立的PDN连接,对应的锚点为转发面网元2,称为目 标锚点。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在UE新建PDN连接的过程中,若控制面网元确定新PDN 连接对应的锚点与原PDN连接对应的锚点不同,则触发Gx会话迁移及承载迁移过程。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策略控制方法信号流图,参照图11,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UE决定发起新PDN连接建立流程。
所述UE决定发起新的PDN连接建立的依据,可以是根据UE保存的PDN连接与位置区域信息的对应关系,即当UE的当前位置不包含在对应关系中的任一位置区域中时,满 足新PDN连接建立条件。
所述位置区域信息可以是小区列表,或跟踪区域列表(TAI list)、或位置区域标识、或基站标识组、或物理位置范围等。
步骤502,UE通过基站向控制面网元发送PDN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步骤503,控制面网元确定转发面网元2为UE服务。
控制面网元确定转发面网元的依据,可以是根据UE的当前位置信息或者BS ID,以及转发面网元的服务范围。
步骤504,控制面网元向转发面网元2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
当控制面网元确定该UE新建PDN连接所对应的锚点与原PDN连接所对应的锚点不同 时,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还携带原锚点的地址和PDN连接1的标识,即转发面网元1的地址和PDN连接1的标识,以指示转发面网元2进行原PDN连接的Gx会话迁移和承载迁 移,避免UE具有多个策略决策执行点。
步骤505,转发面网元2发起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策略控制会话的建立流程,即与 PDN连接3对应的Gx会话3的建立流程。
在Gx会话3的建立流程中,策略决策网元确定PDN连接3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并将所述业务策略规则发送给转发面网元2。具体的流程描述为,转发面网元2向策略决策 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携带PDN连接3的连接标识;策略决策网元确定PDN 连接3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并向转发面网元2发送策略控制会话建立响应消息携带PDN 连接3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所述PDN连接3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用于指示转发面网元 2对PDN连接3的报文进行处理。
步骤506,转发面网元2根据步骤504中接收到的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向转发面网元1发送承载修改请求消息。
所述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携带转发面网元2的隧道端点标识(TEID,TunnelEndpoint Identity)、及PDN连接1的连接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506与步骤505,并无先后执行顺序,步骤505、506也可以同 时发生,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步骤506a,转发面网元1向转发面网元2发送承载修改响应消息,携带转发面网元1的隧道端点标识、及PDN连接1的连接标识。
步骤507-508,转发面网元2经控制面网元向BS发送转发面网元重定向通知消息,携带转发面网元2的隧道端点标识、PDN连接1的连接标识;
步骤509-5010,BS经控制面网元向转发面网元2发送重定向响应消息,携带BS的隧道端点标识、PDN连接1的连接标识;
步骤5011,转发面网元2接收到重定向响应消息后,发起转发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策略控制会话的建立流程,即与PDN连接1对应的Gx会话2的建立流程。具体 的为,转发面网元2向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携带PDN连接1的 连接标识;
步骤5012-5013,策略决策网元确定PDN连接1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向转发面网元2发送策略控制会话建立响应消息,携带PDN连接1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所述PDN连接 1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用于指示转发面网元2对PDN连接1的报文进行处理。
所述PDN连接1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包含指示标识或隧道信息,用于指示转发面网元2对来自转发面网元1的下行报文按照隧道内IP五元组进行流检测。
所述隧道信息可以是转发面网元2的隧道端点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每个PDN连接通过各自对应的策略控制会话确定相应的 业务策略规则,即步骤505确定PDN连接3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步骤5011-5013确定PDN连接1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当多个PDN连接通过同一个策略控制会话确定相应的业务策略规则时,即Gx会话2和Gx会话3为同一个Gx会话时,步骤5011-5013所示的策略控 制会话建立过程,应改为业务策略规则获取过程,具体的过程描述为:
转发面网元2向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请求消息,携带PDN连接1的连接标识,可选的携带PDN连接3的连接标识;
策略决策网元确定PDN连接1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向转发面网元2发送策略控制会话响应消息,携带PDN连接1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所述PDN连接1对应的业务策略规 则,包含指示标识或隧道信息,用于指示转发面网元2对来自转发面网元1的下行报文按 照隧道内IP五元组进行流检测。可选的,策略决策网元还确定PDN连接对应的业务策略 规则,此时,所述策略控制会话相应消息,还携带PDN连接3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
步骤5014,策略决策网元发起转发面网元1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策略控制会话的 删除流程,即Gx会话1的删除流程。
所述Gx会话1删除流程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5014a,策略控制网元向转发面网元1发送策略控制会话删除请求消息,携带PDN连接1的连接标识。
步骤5014b-5014c,转发面网元1删除PDN连接1相关的业务策略规则,并向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删除响应消息。
其中,Gx会话1删除流程,可以发生在步骤5011之后的任一步骤,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步骤5015,转发面网元2、控制面网元、BS、UE之间进行信令交互,完成PDN连接 3的无线资源重配置,以及BS与转发面网元2之间的承载建立。
步骤5015具体的流程描述可以为:
步骤5015a,转发面网元2向控制面网元发送会话建立响应消息,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中包含转发面网元2的隧道端点标识。
该步骤5015a为步骤504的响应。
步骤5015b,控制面网元向BS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消息,承载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转发面网元2的隧道端点标识。
步骤5015c-5015d,BS发起其与UE之间的无线资源重配置过程。
步骤5015e,BS向控制面网元发送承载建立响应消息,承载建立响应消息中携带BSTEID。
步骤5015f-5015g,UE通过BS向控制面网元发送PDN连接建立完成消息。
步骤5015h-5015i,控制面网元向转发面网元2发送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承载修改请 求消息中包含参数BS TEID;转发面网元2向控制面网元发送承载修改响应消息。
其中,步骤5015描述的流程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场景是UE发生移动切换后,通过目标BS与原转发面网元1相连,从而连接到PDN网络。当UE发起新的PDN连接建立时,若控制面网元确定新PDN连 接对应的锚点与原PDN连接对应的锚点不同时,为避免该UE具有多个策略执行点,则通 过承载迁移和Gx会话迁移,使得所有PDN连接通过同一个转发面网元,并通过该转发面 网元进行策略控制。
对于UE具有多个策略执行点这种场景,如何解决由于业务流路径的分散导致无法执 行UE粒度、APN粒度的策略控制,现有技术并没有给出具体方案。本发明实施例在新建PDN连接的过程中,通过策略控制会话的迁移以及转发路径的迁移,使得所有PDN连接通 过同一个转发面网元,并通过该转发面网元对UE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
实施例六
参照图3所示的系统架构和图5所示的应用场景,UE移动切换后,通过PDN连接2 访问PDN网络,本发明实施例将PDN连接2称为原PDN连接,对应的锚点为转发面网元1 称为原锚点;PDN连接3为UE新建立的PDN连接,对应的锚点为转发面网元2,称为目标 锚点。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在UE新建PDN连接的过程中,若控制面网元确定新建PDN连接对应的锚点与原PDN连接对应的锚点不同且原PDN连接经过新建PDN连接对应的锚点,则触发策略控制会话迁移,将转发面网元1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策略控制会话迁移到转发面网元2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
图3中,Gx会话1为原PDN连接(即PDN连接2)对应的策略控制会话,即转发面 网元1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策略控制会话;Gx会话2为Gx会话迁移后,原PDN连接对 应的策略控制会话;Gx会话3为新建PDN连接(即PDN连接3)对应的策略控制会话,即 转发面网元2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策略控制会话。
本实施例的具体流程如图12所示。参照图12,该策略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601,UE发起新的PDN连接建立流程。
所述UE决定发起新的PDN连接建立的依据,可以是根据UE保存的PDN连接与位置区域信息的对应关系,即当UE当前位置不包含在对应关系中的任一位置区域中时,满足 新PDN连接建立的条件。所述位置区域信息可以是小区列表,或跟踪区域列表、或位置区 域标识、或基站标识组、或物理位置范围等。
步骤602,UE通过基站向控制面网元发送PDN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步骤603,控制面网元确定转发面网元2为UE服务。
控制面网元确定转发面网元的依据,可以是根据UE的当前位置信息或者BS ID,以及转发面网元的服务范围。
步骤604,控制面网元向转发面网元2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
当控制面网元确定新PDN连接对应的锚点与原PDN连接对应的锚点不同时,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含原PDN连接的连接标识,用于指示转发面网元2发起与原PDN连接对 应的策略控制会话建立流程。
本实施例同样适用于具有多条PDN连接的情形,本实施例仅以2条PDN连接(其中一条是原PDN连接)为例进行说明。
当每个PDN连接通过各自对应的策略控制会话确定相应的业务策略规则时,转发面 网元2接收到控制面网元的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后,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发起两个策略控制 会话的建立流程,所述两个策略控制会话分别为PDN连接3对应的策略控制会话(即Gx会话3)、及PDN连接2对应的策略控制会话(即Gx会话2),具体的流程如步骤605-607 所述:
步骤605,转发面网元2发起Gx会话3的建立流程。
转发面网元2向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携带PDN连接3的连接标识;策略决策网元确定PDN连接3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并向转发面网元2发送策 略控制会话会话建立响应消息,携带PDN连接3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
步骤606,转发面网元2发起Gx会话2的建立过程,向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携带PDN连接1的连接标识。
步骤607,策略决策网元确定PDN连接1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并向转发面网元2发送策略控制话建立响应消息,携带与PDN连接1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
所述与PDN连接1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包含指示标识或隧道信息,用于指示转发面网元2对来自转发面网元1的下行报文按照隧道内IP五元组进行流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Gx会话3和Gx会话2的建立过程不分先后,即步骤605与步骤606-步骤607之间的执行顺序不分先后。
可选的,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8,转发面网元2向转发面网元1发送承载修改请求消息。
所述承载修改请求消息,用于指示转发面网元1已完成Gx会话1的迁移;所述Gx 会话1指的是转发面网元1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策略控制会话。
步骤609,转发面网元1发起Gx会话1的释放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609所描述的Gx会话1释放流程,也可以由策略决策网元发起。当由策略决策网元发起时,该步骤可以发生在步骤606之后的任一步骤,本发明不做 限定。
可选的,作为步骤608的响应,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10,转发面网元1向转发面网元2发送承载修改响应消息。
步骤6011,完成新建PDN连接3的无线资源的重配置,以及BS与转发面网元2之间承载的建立。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多个PDN连接通过同一个策略控制会话确定相应的业务策略规 则时,步骤605-607由如下处理过程代替:
转发面网元2发起Gx会话3建立流程,具体流程描述为:
转发面网元2向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携带PDN连接2的连接标识、以及PDN连接3的连接标识;
策略决策网元确定PDN连接2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以及PDN连接3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并向转发面网元2发送策略控制会话建立响应消息,携带PDN连接2对应的业务 策略规则、以及PDN连接3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所述PDN连接2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 用于指示转发面网元2对PDN连接2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所述PDN连接3对应的业务策 略规则,用于指示转发面网元2对PDN连接诶3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所述PDN连接1对 应的业务策略规则携带指示标识或隧道信息,用于指示转发面网元2对来自转发面网元1 的下行报文按照隧道内IP五元组进行流检测。所述隧道信息可以是转发面网元2的TEID。
本实施例描述的是UE移动切换后,通过目标BS、目标转发面网元2与原转发面网元1相连,从而连接到PDN网络的场景。当UE发起新的PDN连接建立时,若控制面网元确定 新PDN连接对应的锚点与原PDN连接对应的锚点不时,为避免该UE具有多个策略执行点, 则通过Gx会话的迁移,保证所有PDN连接通过同一个转发面网元,并通过该转发面网元 进行策略控制,避免由于业务流路径的分散,导致无法执行UE粒度或APN粒度的策略控 制。
发明方案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在于,UE在新建PDN连接的过程中,进行Gx会话的迁移。
实施例七
参照图3所示的系统架构和图5所示的应用场景,UE在切换过程中,如果控制面网元确定由新的转发面网元为UE服务时,则触发Gx会话的迁移过程。
本实施例的具体流程如图13所示。参照图13,该策略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701,源BS发起切换,UE同步到目标BS。
步骤702,UE向目标BS发送切换确认消息。
所述切换确认消息,用于表明UE成功同步到目标BS。
步骤703,目标BS向控制面网元发送切换通知消息。
步骤704,控制面网元确定由位置较优的转发面网元2为UE服务,并向转发面网元2发送承载修改请求消息。
所述承载修改请求消息包含目标BS的IP地址,以及目标BS的TEID。
步骤705,转发面网元2发起Gx会话2建立流程。
具体地,转发面网元2向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
策略决策网元确定PDN连接2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并向转发面网元2发送策略控制会话建立响应消息,携带与PDN连接2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
所述PDN连接2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包含指示标识或隧道信息,用于指示转发面网元2对来自转发面网元1的下行报文按照隧道内IP五元组进行流检测。
步骤706,转发面网元2向转发面网元1发送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携带转发面网元2的TEID。
其中,步骤705、步骤706并无严格的执行先后顺序,也可以同时发生,本发明不做限定。
步骤707,转发面网元1接收到来自转发面网元2的承载修改请求消息之后,发起Gx会话1的删除过程。
具体的流程描述可以为:
步骤707a,转发面网元1向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修改请求消息。
步骤708,策略决策网元向转发面网元1发送策略控制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步骤709,转发面网元1根据接收到策略控制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删除与Gx会话1相关的业务策略规则。
步骤7010,转发面网元1向转发面网元2发送承载修改响应消息。
所述承载修改响应消息为步骤706的响应消息。
步骤7011,转发面网元2向控制面网元发送承载修改响应消息。
所述承载修改响应消息为步骤704的响应消息,包含转发面网元2的IP地址,以及转发面网元2的TEID。
步骤7012,当跟踪区更新TAU条件满足时,UE发起TAU流程。
可选的,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013,UE发起新PDN连接3的建立流程。
在PDN连接3的建立流程中,控制面网元确定转发面网元2为UE服务,转发面网元 2发起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Gx会话3的建立过程,策略决策网元进行策略决策,将与新 建PDN连接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下发给转发面网元2。
其中,当多个PDN连接通过同一个策略控制会话确定相应的业务策略规则时,则在UE发起的新PDN连接3的建立过程(步骤7013)中,转发面网元2通过向策略决策网元 发起业务策略规则获取过程来确定PDN连接3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
本实施例描述的场景是UE移动切换时,通过目标BS、目标转发面网元2与原转发面网元1相连,从而连接到PDN网络的场景。在UE切换时,当控制面网元确定由位置较优 的新转发面网元为UE服务时,由新的转发面网元发起策略控制会话的迁移过程,使得PDN 连接的策略控制执行点位于位置较优的转发面网元上。
发明方案实施例七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在于,UE在切换过程中,通过策略控 制会话的迁移过程,将策略执行点迁移到位置较优的转发面网元上。
实施例八
参照图4所示的系统架构和图6所示的应用场景,本实施例以UE发生移动切换后,通过PDN连接2接入PDN网络为例进行说明。另外,本实施例中策略控制会话位于控制面 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且多个PDN连接通过同一个策略控制会话确定相应的业务策略 规则。
如图6所示,PDN连接2为UE移动切换后的PDN连接,本实施例将其称为原PDN连 接,对应的锚点为转发面网元1,称为原锚点;PDN连接3为UE新建立的PDN连接,对应 的锚点为转发面网元2,称为目标锚点。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UE在新建PDN连接的过程中,若控制面网元确定该UE的新建PDN连接对应的锚点与原锚点不同时,为避免UE具有多个策略执行点,则通过策略控 制会话的迁移过程,将策略执行点迁移到新建PDN连接对应的锚点上。
本实施例的具体流程如图14所示。参照图14,该策略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801,UE发起新的PDN连接建立流程。
所述UE决定发起新的PDN连接建立的依据,可以是根据UE保存的PDN连接与位置区域信息的对应关系,即当UE当前位置不包含在对应关系中的任一位置区域中时,满足 新PDN连接建立条件。所述位置区域信息可以是小区列表,或跟踪区域列表、或位置区域 标识、或基站标识组、或物理位置范围等。
步骤802,UE通过基站向控制面网元发送PDN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所述PDN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UE当前位置信息。
步骤803,控制面网元确定由转发面网元2为UE服务。
所述确定转发面网元的依据,可以是根据UE的当前位置信息或者BS ID,以及转发面网元的服务范围。
步骤804,控制面网元确定UE新建PDN连接对应的锚点与原锚点不同,则发起业务策略规则获取流程,向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请求消息。
所述策略控制会话请求消息携带PDN连接3的连接标识、以及PDN连接2的连接标识。可选的,还携带新PDN连接对应的锚点的标识,即转发面网元2的标识,用于指示策 略决策网元PDN连接的策略执行点位于转发面网元2。
步骤805-806,策略决策网确定PDN连接3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以及PDN连接2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并向控制面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响应消息,携带PDN连接3对应的 业务策略规则、以及PDN连接2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
所述PDN连接2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用于指示转发面网元2对PDN连接2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所述PDN连接3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用于指示转发面网元2对PDN连接3对 应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其中,所述PDN连接2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包含指示标识或隧道 信息,用于指示转发面网元2对来自转发面网元1的下行报文按照隧道内IP五元组进行 流检测。
步骤807,控制面网元向转发面网元1发送业务策略规则删除请求消息。
所述策略规则删除请求消息用于删除转发面网元1上的关于PDN连接2的业务策略规则,携带业务策略规则的标识。所述业务策略规则标识,用于表示所要删除的业务策略规则,可以是PDN连接标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业务策略规则标识为PDN连接2的连接 标识。
步骤808-809,转发面网元1删除PDN连接2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并向控制面网元发送业务策略规则删除响应消息。
步骤807、809中所述的业务策略规则删除请求/响应消息,可以采用现有EPC网络中多PDN连接建立时的消息,如承载修改请求/响应消息。
步骤8010,完成UE与BS之间的无线资源的重配置,以及控制面网元向转发面网元2下发报文转发策略。
所述报文转发策略携带步骤806中的业务策略规则。
步骤8010可以发生在步骤806之后的任一步骤,具体执行顺序本发明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当每个PDN连接通过各自对应的策略控制会话确定相应的业务策略 规则时,步骤804-809可由如下处理过程代替:
控制面网元向策略决策网元发起业务策略规则获取流程、以及策略控制会话建立流 程。
其中,所述业务策略规则获取流程指的是控制面网元向策略决策网元获取与PDN连 接2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所述策略控制会话建立流程指的是与新PDN连接3对应的控制面网元与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策略控制会话,通过该策略控制会话确定PDN连接3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
在业务策略规则获取过程中,控制面网元向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请求, 携带PDN连接2标识及转发面网元2标识;策略决策网元重新为PDN连接2确定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并向控制面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响应消息,携带所述PDN连接2对应的业 务策略规则。所述PDN连接2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包含指示标识或隧道信息,用于指示 转发面网元2对来自转发面网元1的下行报文按照隧道内IP五元组进行流检测。
在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过程中,控制面网元向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 求,携带PDN连接3标识及转发面网元2标识。策略决策网元为新建PDN连接3确定相应 的业务策略规则,并将PDN连接3对应的业务策略规则发送给控制面网元。
本实施例描述的是当UE发起新的PDN连接建立时,如果控制面网元确新建PDN连接所对应的锚点与原锚点不同,则通过策略执行点的迁移过程使得策略执行点位于新建PDN连接对应的锚点处。
发明方案实施例八与现有技术相比,改进之处在于,UE在新建PDN连接的过程中,通过策略执行点的迁移过程使得策略执行点位于新建PDN连接对应的锚点处。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仅以2个PDN连接为例进行说明,其中一个PDN连接为原PDN连接,另一个PDN连接为新建立的PDN连接。当存在2个以上的PDN连接时,处理过程类 似,例如,原有10个PDN连接,这10个PDN连接均为原PDN连接,新建立了一个PDN连 接,该PDN连接为新建立的PDN连接,对于存在多个原PDN连接的情况,可以对这多个原 PDN连接的承载迁移过程和Gx会话迁移过程合并处理,在此不做赘述。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面网元结构图,该控制面网元用于实现本发明 实施例提供的策略控制方法中控制面网元的功能,该控制面网元为UE建立了以第一转发 面网元为锚点的第一DN连接;该控制面网元包括:
存储器1501、处理器1502和通信接口1503;
所述存储器1501,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1502,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1501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操作:
当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503接收到所述UE的切换通知消息,确定由第二转发面网元为所述UE服务时,或当为所述UE建立以第二转发面网元为锚点的第二DN连接时,更新 所述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使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经过所述第二转发 面网元,由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对所述第一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处理器1502执行所述更新所述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使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经过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的操作之后,所述处理器1502还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1501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503向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或重定向响应 消息,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或重定向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从策略决策 网元获取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根据所述第一业务策略规 则对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或者,
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503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 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将所述第一业务策略规则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503发送给所述第二转 发面网元,所述第一业务策略规则用于对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处理器1502执行所述为所述UE建立以第二转发面网元为锚点的第二DN连接的操作,包括:
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503向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或重定向响应 消息,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或重定向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从所述策略 决策网元获取所述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根据所述第二业务策略规则对 所述第二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或者
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503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所述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 策略规则;将所述第二业务策略规则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503发送给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 所述第二业务策略规则用于对所述第二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处理器1502执行所述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503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和所述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的操作,包括:
建立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一个策略控制会话,通过所述一个策略控制会话通 过所述通信接口1503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 策略规则以及所述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或者,
建立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两个策略控制会话,通过所述两个策略控制会话其 中一个策略控制会话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503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更新后的所述第一 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以及通过所述两个策略控制会话中的另一个策略控制会 话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503获取所述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处理器1502执行所述建立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一个策略 控制会话,通过所述一个策略控制会话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503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获取 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以及所述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 策略规则的操作,包括:
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503向所述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 所述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DN连接的连接标识和所述第二DN连 接的连接标识;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503接收所述策略决策网元根据所述第一策略控制会 话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的与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和与所述第 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或者,
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503向所述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第二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 所述第二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DN连接的连接标识;通过所述通信 接口1503接收所述策略决策网元根据所述第二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的与所述 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503向所述策略决策网元发送 策略控制会话请求消息,所述策略控制会话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DN连接的连接标识; 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503接收所述策略决策网元根据所述策略控制会话请求消息发送的与 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或者,
所述处理器1502执行所述建立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两个策略控制会话,通过 所述两个策略控制会话其中一个策略控制会话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503从所述策略决策网 元获取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以及通过所述两个策略控制 会话中的另一个策略控制会话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503获取所述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 务策略规则的操作,包括:
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503向所述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第三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 所述第三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DN连接的连接标识;通过所述通信 接口1503接收所述策略决策网元根据所述第三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的与更新 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503向所述策略决策 网元发送第四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第四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所 述第二DN连接的连接标识;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503接收所述策略决策网元根据所述第四 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的与所述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业务策略规则中包含指示标识或隧道信息,所述指示标识 或隧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对于从所述第一转发面网元接收到的下行报文 按照隧道内IP五元组进行流检测。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处理器1502执行所述更新所述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使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经过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的操作,包括:
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503向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会话建 立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建立与所述第一转发面网元之间的与所述第一 DN连接对应的报文转发路径,以及,指示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通过所述控制面网元建立与 为所述UE提供服务的基站之间的与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报文转发路径;或者,
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503向所述第一转发面网元发送第一报文转发策略,向所述第二 转发网元发送第二报文转发策略,向为所述UE提供服务的基站发送第三报文转发策略,所述第一报文转发策略、所述第二报文转发策略及所述第三报文转发策略用于建立与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一转发面网元与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之间的报文转发路径及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与所述基站之间的报文转发路径。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处理器1502执行所述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503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之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503接收所述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的策略控制会话删除请求消息, 所述策略控制会话删除请求消息用于删除所述控制面网元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策 略控制会话;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策略控制会话删除请求消息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503向所述第一转 发面网元发送业务策略规则删除请求消息,所述业务策略规则删除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 第一转发面网元删除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三业务策略规则。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发面网元结构图,所述转发面网元为第二转发面 网元,UE具有以第一转发面网元为锚点的第一DN连接,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包括:存储器1601和处理器1602;
所述存储器1601,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1602,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1601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操作:
更新所述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使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经过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
对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还包括通信接口1603;
所述处理器1602执行所述对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的操作, 包括:
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603接收控制面网元发送的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或重定向响应消息, 根据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或重定向响应消息从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 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根据所述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对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 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或者,
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603接收所述控制面网元发送的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 的所述第一业务策略规则;根据所述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对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的报 文进行策略控制。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UE还具有以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为锚点的第二DN连接,所述处理器1602还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1601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603接收所述控制面网元发送的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或重定向响应 消息,根据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或重定向响应消息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603从所述策略 决策网元获取所述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根据所述第二业务策略规则对 所述第二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或者,
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603接收所述控制面网元发送的所述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 务策略规则;根据所述第二业务策略规则对所述第二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处理器1602执行所述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603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和所述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的操作,包括:
建立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一个策略控制会话,通过所述一个策略控制会话通 过所述通信接口1603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 策略规则以及所述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或者,
建立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两个策略控制会话,通过所述两个策略控制会话其 中一个策略控制会话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603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更新后的所述第一 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以及通过所述两个策略控制会话中的另一个策略控制会 话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603获取所述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处理器1602执行所述建立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一个策略 控制会话,通过所述一个策略控制会话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603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获取 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以及所述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 策略规则的操作,包括:
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603向所述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 所述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DN连接的连接标识和所述第二DN连 接的连接标识;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603接收所述策略决策网元根据所述第一策略控制会 话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的与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和与所述第 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或者,
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603向所述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第二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 所述第二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DN连接的连接标识;通过所述通信 接口1603接收所述策略决策网元根据所述第二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的与所述 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603向所述策略决策网元发送 策略控制会话请求消息,所述策略控制会话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DN连接的连接标识; 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603接收所述策略决策网元根据所述策略控制会话请求消息发送的与 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或者,
所述处理器1602执行所述建立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两个策略控制会话,通过 所述两个策略控制会话其中一个策略控制会话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603从所述策略决策网 元获取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以及通过所述两个策略控制 会话中的另一个策略控制会话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603获取所述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 务策略规则的操作,包括:
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603向所述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第三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 所述第三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DN连接的连接标识;通过所述通信 接口1603接收所述策略决策网元根据所述第三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的与更新 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603向所述策略决策 网元发送第四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第四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所 述第二DN连接的连接标识;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603接收所述策略决策网元根据所述第四 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的与所述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处理器1602执行所述更新所述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的操作, 包括:
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603接收控制面网元发送的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根据所述会话建 立请求消息建立与所述第一转发面网元之间的与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报文转发路径, 以及,通过所述控制面网元建立与为所述UE提供服务的基站之间的与所述第一DN连接对 应的报文转发路径;或者,
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603接收所述控制面网元发送的第二报文转发策略,以使所述第 二转发面网元根据所述第二报文转发策略、所述第一转发面网元根据从所述控制面网元接 收的第一报文转发策略,建立与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一转发面网元与所述第二 转发面网元之间的报文转发路径;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根据所述第二报文转发策略、为所 述UE提供服务的基站根据从所述控制面网元接收的第三报文转发策略,建立与所述第一 DN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与所述基站之间的报文转发路径。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策略决策网元结构图,UE具有以第一转发面网元为锚点的第一DN连接,所述策略决策网元包括:存储器1701、处理器1702和通信接口 1703;
所述存储器1701,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1702,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1701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703接收控制面网元或第二转发面网元发送的第一策略控制会话 建立请求消息,所述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DN连接的连接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703向所述第二转发面 网元或所述控制面网元发送与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所述第一业务策略 规则用于对所述第一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处理器1702还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1701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还携带第二DN连接的连接标识,所述第二DN 连接以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为锚点;根据所述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通过所述通 信接口1703向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或所述控制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 务策略规则,所述第二业务策略规则用于对所述第二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或者,
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703接收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或者所述控制面网元发送的策略控 制会话请求消息,所述策略控制会话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DN连接标识;根据所述策 略控制会话请求消息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703向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或者所述控制面网元 发送与所述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队则,所述第二业务策略规则用于对所第二 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或者,
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703接收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或者所述控制面网元发送的第二策 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第二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DN连接 的连接标识;根据所述第二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703向所述第 二转发面网元或者所述控制面网元发送与所述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所 述第二业务策略规则用于对所述第二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处理器1702执行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 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703向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或所述控制面网元发送与第一DN连接对应 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之后,所述处理器1702还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1701中存储的程序指 令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703向所述第一转发面网元或者所述控制面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 话删除请求消息,所述策略控制会话删除请求消息用于删除所述第一转发面网元与所述策 略决策网元之间的策略控制会话或者删除所述控制面网元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策 略控制会话。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面网元结构图,该控制面网元用于实现本发 明实施例提供的策略控制方法中控制面网元的功能,该控制面网元为UE建立了以第一转 发面网元为锚点的第一DN连接;该控制面网元包括:接收单元1801和处理单元1802;
接收单元1801,用于接收其他网元发送的消息或指令;
其中,接收单元1801具体可以通过前述通信接口1503进行接收。
处理单元1802,用于当所述接收单元1801接收到所述UE的切换通知消息,确定由第二转发面网元为所述UE服务时,或当为所述UE建立以第二转发面网元为锚点的第二DN连接时,更新所述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使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经过 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由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对所述第一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
其中,处理单元1802具体可以为前述处理器1502。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控制面网元还包括发送单元1803;
发送单元1803,用于向其他网元发送消息或指令;
其中,发送单元1803具体可以通过前述通信接口1503进行发送。
在更新所述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使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经过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之后,所述处理单元1802还用于:
指示发送单元1803向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或重定向响应消息, 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或重定向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从策略决策网元 获取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根据所述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对 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或者,
指示接收单元1801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 业务策略规则;指示发送单元1803将所述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发送给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 所述第一业务策略规则用于对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处理单元1802具体用于:
指示发送单元1803向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或重定向响应消息, 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或重定向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从所述策略决策 网元获取所述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根据所述第二业务策略规则对所述 第二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或者
指示接收单元1801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所述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 规则;指示发送单元1803将所述第二业务策略规则发送给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所述第二业务策略规则用于对所述第二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处理单元1802具体用于:
建立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一个策略控制会话,通过所述一个策略控制会话从 所述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以及所述第二 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或者,
建立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两个策略控制会话,通过所述两个策略控制会话其 中一个策略控制会话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 策略规则,以及通过所述两个策略控制会话中的另一个策略控制会话获取所述第二DN连 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处理单元1802具体用于:
指示发送单元1803向所述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 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DN连接的连接标识和所述第二DN连接的 连接标识;指示接收单元1801接收所述策略决策网元根据所述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 求消息发送的与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和与所述第二DN连接 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或者,
指示发送单元1803向所述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第二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 第二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DN连接的连接标识;指示接收单元1801 接收所述策略决策网元根据所述第二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的与所述第二DN连 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指示发送单元1803向所述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 请求消息,所述策略控制会话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DN连接的连接标识;指示接收单 元1801接收所述策略决策网元根据所述策略控制会话请求消息发送的与更新后的所述第 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或者,
建立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两个策略控制会话,通过所述两个策略控制会话其 中一个策略控制会话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 策略规则,以及通过所述两个策略控制会话中的另一个策略控制会话获取所述第二DN连 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包括:
指示发送单元1803向所述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第三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 第三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DN连接的连接标识;指示接收单元1801 接收所述策略决策网元根据所述第三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的与更新后的所述 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指示发送单元1803向所述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第四 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第四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DN连 接的连接标识;指示接收单元1801接收所述策略决策网元根据所述第四策略控制会话建 立请求消息发送的与所述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业务策略规则中包含指示标识或隧道信息,所述指示标识 或隧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对于从所述第一转发面网元接收到的下行报文 按照隧道内IP五元组进行流检测。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处理单元1802具体用于:
指示发送单元1803向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会话建立请 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建立与所述第一转发面网元之间的与所述第一DN连 接对应的报文转发路径,以及,指示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通过所述控制面网元建立与为所 述UE提供服务的基站之间的与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报文转发路径;或者,
指示发送单元1803向所述第一转发面网元发送第一报文转发策略,向所述第二转发 网元发送第二报文转发策略,向为所述UE提供服务的基站发送第三报文转发策略,所述第一报文转发策略、所述第二报文转发策略及所述第三报文转发策略用于建立与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一转发面网元与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之间的报文转发路径及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与所述基站之间的报文转发路径。
在一个示例中,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 策略规则之后,所述处理单元1802还用于:
指示接收单元1801接收所述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的策略控制会话删除请求消息,所述 策略控制会话删除请求消息用于删除所述控制面网元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策略控 制会话;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策略控制会话删除请求消息指示发送单元1803向所述第一转发面 网元发送业务策略规则删除请求消息,所述业务策略规则删除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 转发面网元删除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三业务策略规则。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转发面网元结构图,该转发面网元用于实现本发 明实施例提供的策略控制方法中第二转发面网元的功能,UE具有以第一转发面网元为锚点 的第一DN连接,该转发面网元包括:
处理单元1901,用于更新所述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使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经过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对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
其中,处理单元1901具体可以为前述处理器1602。
在一个示例中,该转发面网元还包括接收单元1902;
接收单元1902,用于接收其他网元发送的消息或指令;
其中,接收单元1902具体可以通过前述通信接口1603进行接收。
处理单元1901具体用于:
指示接收单元1902接收控制面网元发送的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或重定向响应消息,根 据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或重定向响应消息从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 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根据所述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对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的 报文进行策略控制;或者,
指示接收单元1902接收所述控制面网元发送的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所 述第一业务策略规则;根据所述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对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的报文进 行策略控制。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UE还具有以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为锚点的第二DN连接,所述处理单元1901还用于:
指示接收单元1902接收所述控制面网元发送的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或重定向响应消息, 根据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或重定向响应消息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所述第二DN连接 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根据所述第二业务策略规则对所述第二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 略控制;或者,
指示接收单元1902接收所述控制面网元发送的所述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 略规则;根据所述第二业务策略规则对所述第二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处理单元1901具体用于:
建立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一个策略控制会话,通过所述一个策略控制会话从 所述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以及所述第二 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或者,
建立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两个策略控制会话,通过所述两个策略控制会话其 中一个策略控制会话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 策略规则,以及通过所述两个策略控制会话中的另一个策略控制会话获取所述第二DN连 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
在一个示例中,该转发面网元还包括发送单元1903;
发送单元1903,用于向其他网元发送消息或指令;
其中,发送单元1903具体可以通过前述通信接口1603进行发送;
所述处理单元1901具体用于:
指示发送单元1903向所述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 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DN连接的连接标识和所述第二DN连接的 连接标识;指示接收单元1902接收所述策略决策网元根据所述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 求消息发送的与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和与所述第二DN连接 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或者,
指示发送单元1903向所述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第二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 第二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DN连接的连接标识;指示接收单元1902 接收所述策略决策网元根据所述第二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的与所述第二DN连 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指示发送单元1903向所述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 请求消息,所述策略控制会话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DN连接的连接标识;指示接收单 元1902接收所述策略决策网元根据所述策略控制会话请求消息发送的与更新后的所述第 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或者,
所述处理单元1901具体用于:
指示发送单元1903向所述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第三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 第三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DN连接的连接标识;指示接收单元1902 接收所述策略决策网元根据所述第三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发送的与更新后的所述 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指示发送单元1903向所述策略决策网元发送第四 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第四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DN连 接的连接标识;指示接收单元1902接收所述策略决策网元根据所述第四策略控制会话建 立请求消息发送的与所述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处理单元1901具体用于:
指示接收单元1902接收控制面网元发送的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根据所述会话建立请 求消息建立与所述第一转发面网元之间的与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报文转发路径,以及, 通过所述控制面网元建立与为所述UE提供服务的基站之间的与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报 文转发路径;或者,
指示接收单元1902接收所述控制面网元发送的第二报文转发策略,以使所述第二转 发面网元根据所述第二报文转发策略、所述第一转发面网元根据从所述控制面网元接收的 第一报文转发策略,建立与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一转发面网元与所述第二转发 面网元之间的报文转发路径;根据所述第二报文转发策略、为所述UE提供服务的基站根 据从所述控制面网元接收的第三报文转发策略,建立与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二 转发面网元与所述基站之间的报文转发路径。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策略决策网元结构图,该策略决策网元用于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策略控制方法中策略决策网元的功能,UE具有以第一转发面网元为 锚点的第一DN连接,该策略决策网元包括:
接收单元2001,用于接收其他网元发送的消息或指令;
其中,接收单元2001具体可以通过前述通信接口1703进行接收;
发送单元2002,用于向其他网元发送消息或指令;
其中,发送单元1903具体可以通过前述通信接口1703进行发送;
处理单元2003,用于指示接收单元2001接收控制面网元或第二转发面网元发送的第 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DN 连接的连接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指示发送单元2002向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 或所述控制面网元发送与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所述第一业务策略规则 用于对所述第一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
在一个示例中,处理单元2003还用于:
所述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还携带第二DN连接的连接标识,所述第二DN 连接以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为锚点;根据所述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指示发送单 元2002向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或所述控制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 略规则,所述第二业务策略规则用于对所述第二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或者,
指示接收单元2001接收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或者所述控制面网元发送的策略控制会 话请求消息,所述策略控制会话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DN连接标识;根据所述策略控 制会话请求消息指示发送单元2002向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或者所述控制面网元发送与所 述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队则,所述第二业务策略规则用于对所第二DN连接的 报文进行策略控制;或者,
指示接收单元2001接收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或者所述控制面网元发送的第二策略控 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第二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DN连接的连 接标识;根据所述第二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指示发送单元2002向所述第二转发面 网元或者所述控制面网元发送与所述第二DN连接对应的第二业务策略规则,所述第二业 务策略规则用于对所述第二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
在一个示例中,根据所述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或 所述控制面网元发送与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之后,所述处理单元2003还 用于:
指示发送单元2002向所述第一转发面网元或者所述控制面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删 除请求消息,所述策略控制会话删除请求消息用于删除所述第一转发面网元与所述策略决 策网元之间的策略控制会话或者删除所述控制面网元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策略控 制会话。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策略控制系统结构图,所述系统包括:控制面网元 2101、转发面网元2102、策略决策网元2103,其中,控制面网元2101、转发面网元2102、策略决策网元2103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策略控制方法。
结合本发明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 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 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PROM)、 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 只读光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 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 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 该ASIC可以位于核心网接口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 于核心网接口设备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发明所描述的功能 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 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8)

1.一种策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面网元为用户设备UE建立以第一转发面网元为锚点的第一数据网络连接;
在所述UE移动的场景下,所述控制面网元为所述UE选择第二转发面网元;
所述控制面网元从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更新后的所述第一数据网络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其中,所述更新后的所述第一数据网络连接的转发路径经过所述第一转发面网元、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与为所述UE提供服务的基站;
所述控制面网元向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业务策略规则,所述第一业务策略规则用于由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对所述第一数据网络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网元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包括:
所述控制面网元建立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策略控制会话,通过所述策略控制会话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控制面网元向所述第一转发面网元发送第一报文转发策略,向所述第二转发网元发送第二报文转发策略,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三报文转发策略,所述第一报文转发策略、所述第二报文转发策略及所述第三报文转发策略用于建立与所述第一数据网络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一转发面网元与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之间的报文转发路径及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与所述基站之间的报文转发路径。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为第二数据网络连接的锚点。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业务策略规则中包含指示标识或隧道信息,所述指示标识或隧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对于从所述第一转发面网元接收到的下行报文按照隧道内网络协议IP五元组进行流检测。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面网元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接收策略控制会话删除请求消息,所述策略控制会话删除请求消息用于删除所述控制面网元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策略控制会话;
所述控制面网元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策略控制会话删除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一转发面网元发送业务策略规则删除请求消息,所述业务策略规则删除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转发面网元删除所述第一数据网络连接对应的第三业务策略规则。
7.一种策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设备UE具有以第一转发面网元为锚点的第一数据网络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转发面网元从控制面网元接收报文转发策略,所述报文转发策略用于建立与所述第一数据网络连接对应的更新后的报文转发路径,所述更新后的转发路径经过所述第一转发面网元、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与为所述UE提供服务的基站;
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从所述控制面网元接收更新后的所述第一数据网络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一业务策略规则;
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根据所述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对更新后的所述第一数据网络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更新后的所述第一数据网络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包括:
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建立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策略控制会话,通过所述策略控制会话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更新后的所述第一数据网络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为第二数据网络连接的锚点。
10.一种策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设备UE具有以第一转发面网元为锚点的第一数据网络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策略决策网元从控制面网元接收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数据网络连接的连接标识;
所述策略决策网元根据所述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向所述控制面网元发送与第一数据网络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所述第一业务策略规则用于对所述第一数据网络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还携带第二数据网络连接的连接标识,所述第二数据网络连接以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为锚点。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策略决策网元向所述第一转发面网元或者所述控制面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删除请求消息,所述策略控制会话删除请求消息用于删除所述第一转发面网元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策略控制会话或者删除所述控制面网元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策略控制会话。
13.一种控制面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网元包括:
用于为用户设备UE建立以第一转发面网元为锚点的第一数据网络连接的单元;
用于在所述UE移动的场景下,为所述UE选择第二转发面网元的单元;
接收单元,用于从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更新后的所述第一数据网络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其中,所述更新后的所述第一数据网络连接的转发路径经过所述第一转发面网元、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与为所述UE提供服务的基站;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业务策略规则,所述第一业务策略规则用于由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对所述第一数据网络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面网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建立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策略控制会话;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策略控制会话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更新后的所述第一DN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控制面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转发面网元发送第一报文转发策略,向所述第二转发网元发送第二报文转发策略,向为所述基站发送第三报文转发策略,所述第一报文转发策略、所述第二报文转发策略及所述第三报文转发策略用于建立与所述第一数据网络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一转发面网元与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之间的报文转发路径及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与所述基站之间的报文转发路径。
16.如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面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为第二数据网络连接的锚点。
17.如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面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业务策略规则中包含指示标识或隧道信息,所述指示标识或隧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对于从所述第一转发面网元接收到的下行报文按照隧道内网络协议IP五元组进行流检测。
18.如权利要求13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面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接收策略控制会话删除请求消息,所述策略控制会话删除请求消息用于删除所述控制面网元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策略控制会话;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转发面网元发送业务策略规则删除请求消息,所述业务策略规则删除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转发面网元删除所述第一数据网络连接对应的第三业务策略规则。
19.一种转发面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面网元为第二转发面网元,用户设备UE具有以第一转发面网元为锚点的第一数据网络连接,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从控制面网元接收报文转发策略,所述报文转发策略用于建立与所述第一数据网络连接对应的更新后的报文转发路径,所述更新后的转发路径经过所述第一转发面网元、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与为所述UE提供服务的基站;从所述控制面网元接收更新后的所述第一数据网络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一业务策略规则;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业务策略规则对更新后的所述第一数据网络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转发面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面网元还包括:
用于建立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策略控制会话的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策略控制会话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获取更新后的所述第一数据网络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
21.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转发面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为第二数据网络连接的锚点。
22.一种策略决策网元,其特征在于,用户设备UE具有以第一转发面网元为锚点的第一数据网络连接,所述策略决策网元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从控制面网元接收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数据网络连接的连接标识;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向所述控制面网元发送与第一数据网络连接对应的第一业务策略规则,所述第一业务策略规则用于对所述第一数据网络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策略决策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策略控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还携带第二数据网络连接的连接标识,所述第二数据网络连接以所述第二转发面网元为锚点。
24.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策略决策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转发面网元或者所述控制面网元发送策略控制会话删除请求消息,所述策略控制会话删除请求消息用于删除所述第一转发面网元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策略控制会话或者删除所述控制面网元与所述策略决策网元之间的策略控制会话。
25.一种策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3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面网元、如权利要求19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发面网元、如权利要求2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策略决策网元。
26.一种存储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被控制面网元执行时,使所述控制面网元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7.一种存储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被转发面网元执行时,使所述转发面网元执行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8.一种存储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被策略决策网元执行时,使所述策略决策网元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578930.0A 2016-08-24 2016-08-24 策略控制方法、网元、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2183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78930.0A CN112218345B (zh) 2016-08-24 2016-08-24 策略控制方法、网元、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096511 WO2018035741A1 (zh) 2016-08-24 2016-08-24 策略控制方法、网元、系统及存储介质
CN202010578930.0A CN112218345B (zh) 2016-08-24 2016-08-24 策略控制方法、网元、系统及存储介质
CN201680081964.0A CN108702655B (zh) 2016-08-24 2016-08-24 策略控制方法、网元、系统及存储介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1964.0A Division CN108702655B (zh) 2016-08-24 2016-08-24 策略控制方法、网元、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18345A true CN112218345A (zh) 2021-01-12
CN112218345B CN112218345B (zh) 2022-02-25

Family

ID=6124600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1964.0A Active CN108702655B (zh) 2016-08-24 2016-08-24 策略控制方法、网元、系统及存储介质
CN202010578930.0A Active CN112218345B (zh) 2016-08-24 2016-08-24 策略控制方法、网元、系统及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1964.0A Active CN108702655B (zh) 2016-08-24 2016-08-24 策略控制方法、网元、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240711B2 (zh)
EP (2) EP3487215B1 (zh)
CN (2) CN108702655B (zh)
WO (1) WO20180357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97215B2 (en) * 2018-11-05 2021-12-07 Parallel Wireless, Inc. Locally-generated TEIDs for core high availability
US11405426B2 (en) 2019-11-04 2022-08-02 Salesforce.Com, Inc. Comparing network security specifications for a network to implement a network security policy for the network
CN114157708B (zh) * 2020-09-08 2024-05-1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会话迁移的控制方法、装置和vBRAS
CN114500276A (zh) * 2020-11-13 2022-05-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60913B (zh) * 2020-12-21 2021-04-02 广东省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 一种用于实现分布式宽带的接入方法及系统
US11832155B1 (en) * 2021-06-11 2023-11-28 T-Mobile Innovations Llc Consistent policy enforcement across networks
CN116506356A (zh) * 2022-01-19 2023-07-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8847A (zh) * 2008-01-18 2009-07-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加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40010206A1 (en) * 2011-03-30 2014-01-09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pdating tunnel information
WO2016047374A1 (ja) * 2014-09-25 2016-03-3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mmeおよび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2415B (zh) * 2008-08-29 2012-1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策略控制方法及通讯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CN101677470B (zh) * 2008-09-18 2011-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730174B (zh) * 2009-05-08 2012-10-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演进的分组系统中实现跨系统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US8693367B2 (en) * 2009-09-26 2014-04-08 Cisco Technology, Inc. Providing offload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EP2317822A1 (en) * 2009-10-29 2011-05-04 Panasonic Corporation Enhancement of the attachement procedure for re-attaching a UE to a 3GPP access network
KR101494061B1 (ko) * 2010-02-12 2015-02-16 엔이씨 유럽 리미티드 동일한 apn 에 대한 다중 동시 pdn 연결들을 지원하는 방법 및 모바일 단말기 디바이스
US8560708B2 (en) * 2010-06-29 2013-10-15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bundles of sessions in a network element
US8848516B2 (en) * 2010-09-15 2014-09-3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locating and restoring connections through a failed serving gateway and traffic offloading
US10225178B2 (en) * 2010-09-15 2019-03-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locating and restoring connections through a failed serving gateway and traffic offloading
CN102740384A (zh) * 2011-04-06 2012-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信息上报的方法和系统
CN107580335B (zh) * 2011-04-29 2021-03-1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止呼叫改进
WO2013009892A1 (en) * 2011-07-11 2013-01-1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multiple cellular connections and/or interfaces
US9332479B2 (en) * 2012-01-04 2016-05-03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Network sit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1102689B2 (en) * 2013-01-03 2021-08-24 Apple Inc. Packet data connect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TW201442527A (zh) * 2013-01-11 2014-11-0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使用者平面壅塞管理
EP2952056B1 (en) * 2013-02-01 2017-10-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obile gateway selection using a direct connection between a pcrf node and a mobility management node
US9271197B2 (en) * 2013-05-22 2016-02-23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evolved packet core architecture
CN105637905B (zh) * 2013-10-14 2019-09-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pdn连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992721B2 (en) * 2013-12-27 2018-06-0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mobility management with GPRS tunneling protocol
WO2016004119A1 (en) * 2014-06-30 2016-01-0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Network-based flow mobility for multi connectivity devices
CN105307205B (zh) * 2014-07-17 2019-04-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移动通信系统、本地接入服务器、以及网络控制器
KR102307947B1 (ko) * 2014-10-03 2021-10-05 인텔 코포레이션 핸드오버 동안 패킷 데이터 네트워크 연결 설정
US9538563B2 (en) * 2014-10-13 2017-01-0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ystem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a user data path
CN107852664B (zh) * 2015-07-30 2020-12-22 索尼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移动热点
WO2017053742A1 (en) * 2015-09-23 2017-03-30 Convida Wireless, Llc Aggregated handover in integrated small cell and wifi networks
WO2017062066A1 (en) * 2015-10-06 2017-04-13 Intel IP Corporation Bearer-less architecture for a wireless cellular network
WO2017078776A1 (en) * 2015-11-06 2017-05-11 Intel IP Corporation User plane resource allocation
ES2742181T3 (es) * 2016-03-07 2020-02-13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étodo y nodos para el manejo de portadores
WO2017181408A1 (en) * 2016-04-22 2017-10-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network element for handover of user plane traffic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8847A (zh) * 2008-01-18 2009-07-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加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40010206A1 (en) * 2011-03-30 2014-01-09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pdating tunnel information
WO2016047374A1 (ja) * 2014-09-25 2016-03-3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mmeおよび制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02655B (zh) 2020-07-14
CN108702655A (zh) 2018-10-23
EP3487215B1 (en) 2021-05-12
WO2018035741A1 (zh) 2018-03-01
US11825356B2 (en) 2023-11-21
EP3920591A1 (en) 2021-12-08
US20220124564A1 (en) 2022-04-21
EP3487215A1 (en) 2019-05-22
US20190191339A1 (en) 2019-06-20
US11240711B2 (en) 2022-02-01
EP3487215A4 (en) 2019-05-22
CN112218345B (zh) 2022-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18345B (zh) 策略控制方法、网元、系统及存储介质
RU2764259C1 (ru) Способ для активизации или деактивизации соединения плоскости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 в каждом сеансе
US10873886B2 (en) Mobile edge platform switch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8781474B2 (en) Non-3GPP to 3GPP network handover optimizations
KR101773336B1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게이트웨이 노드 재선택을 지원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8971290B2 (en) Handover method supporting terminal mobility
CN109156040B (zh) 一种通信控制的方法及相关网元
EP3735035A1 (en) Handover using dual active connections
US949767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handover of packet switched ser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286981B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40155454A1 (en) Session Creation for Wireless Device
JP2015207955A (ja) トラフィック管理サーバ及び管理プログラム
CN105101311B (zh) 一种承载切换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7926066B (zh) 一种业务流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5813111B (zh) 业务流传输路径优化方法、装置及mme
CN113170370A (zh) 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及装置
WO2012040918A1 (zh) 目标无线接入技术选择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3438665A (zh) 一种会话路径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11417167B (zh) 用户移动时支持边缘计算的方法和设备
WO2015131815A1 (zh) 一种保证ip连续性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