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17499A - 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控制设备、方法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控制设备、方法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17499A
CN112217499A CN202011232460.9A CN202011232460A CN112217499A CN 112217499 A CN112217499 A CN 112217499A CN 202011232460 A CN202011232460 A CN 202011232460A CN 112217499 A CN112217499 A CN 1122174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echanical
module
drive control
resistor
contro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3246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海岛
李智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Twist Interne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Twist Intern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Twist Interne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Twist Intern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3246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174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17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74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16Modifications for eliminating interference voltages or currents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控制设备、方法和存储介质,所述驱动控制设备包括控制器和与多个机电联锁装置中的每个机电联锁装置一一对应的多个驱动电路,每个驱动电路包括:开关模块,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到控制器的输出端,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连接到对应的机电联锁装置,以基于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驱动机电联锁装置,采样模块,述采样模块的第一端连接到开关模块的第三端,采样模块的第二端连接到直流电源的负极,从采样模块的第一端与开关模块的第三端之间引出第一检测节点,第一检测节点连接到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根据所述驱动控制设备和方法,能够同时控制多个机电联锁装置安全开启而无需考虑驱动电流的大小。

Description

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控制设备、方法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电联锁装置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控制设备、方法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机电联锁装置是一种在电器成套开关设备系统中被大量使用的联锁装置,基本原理是通过带电线圈产生磁场吸合部件,带动其他机械结构实现闭锁。由于其具有监控信号反馈输出、防外界破坏、无噪音及具有消防与防盗特性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本申请提出之前,现有的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控制方式是采用达林顿管驱动器驱动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电路,但是这种电路无法同时驱动多个机电联锁装置。例如,在达林顿晶体管为ULN2803型号时,驱动每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电流需要400毫安左右,由于ULN2803型号的达林顿管驱动器的总拉入电流上限是500毫安,因此,虽然ULN2803型号的达林顿管驱动器接入了多个机电联锁装置,但是ULN2803型号的达林顿管驱动器每次只能驱动一个机电联锁装置而无法同时驱动所有的机电联锁装置,这种方式导致在业务量饱和时,驱动机电联锁装置的效率将会降低。如果ULN2803型号的达林顿管驱动器强行同时驱动多个机电联锁装置,极有可能造成电路被烧毁。
此外,在采用达林顿管驱动器驱动多个机电联锁装置时,基于该电路的局限性(例如,采用达林顿管驱动器驱动多个机电联锁装置是将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线路封装在一个芯片中),无法及时了解机电联锁装置的工作状态,给机电联锁装置的使用安全埋下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控制设备、方法和存储介质,能够同时控制多个机电联锁装置安全开启而无需考虑驱动电流的大小,并且能够在机电联锁装置的工作电流异常时,及时锁定故障的机电联锁装置,避免了反复开启故障的机电联锁装置,从而保护电路,减少损失。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控制设备,所述驱动控制设备包括控制器和与所述多个机电联锁装置中的每个机电联锁装置一一对应的多个驱动电路,每个机电联锁装置连接到相应的直流电源的正极,每个驱动电路包括:
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连接到对应的机电联锁装置,以基于所述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驱动所述机电联锁装置,
采样模块,所述采样模块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三端,所述采样模块的第二端连接到直流电源的负极,从所述采样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三端之间引出第一检测节点,所述第一检测节点连接到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检测节点处的采样电压确定所述机电联锁装置的工作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驱动电路还包括分压模块,
其中,所述分压模块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机电联锁装置,所述分压模块的第二端连接到直流电源的负极,从所述分压模块引出第二检测节点,所述第二检测节点连接到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二检测节点处的分压电压确定所述机电联锁装置的接入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电阻和一个开关器件,
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作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一端,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二端作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机电联锁装置的第一端,所述机电联锁装置的第二端连接到直流电源的正极,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三端作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三端连接到所述采样模块的第一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采样模块包括第二电阻,
其中,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作为所述采样模块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三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作为所述采样模块的第二端连接到直流电源的负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压模块包括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
其中,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作为所述分压模块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机电联锁装置的第一端,电磁锁的第二端连接到直流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分压模块的第二端连接到直流电源的负极,
其中,从所述第三电阻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所述一端之间引出所述第二检测节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驱动电路还包括保护模块,
其中,所述保护模块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机电联锁装置的第一端,所述保护模块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机电联锁装置的第二端,所述机电联锁装置的第一端还连接到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所述机电联锁装置的第二端连接到直流电源的正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模块包括二极管,
其中,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作为所述保护模块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机电联锁装置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作为所述保护模块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机电联锁装置的第二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关器件包括以下项中的任意一项:三极管、场效应管和继电器。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所述驱动控制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控制设备所包括的控制器,所述驱动控制方法包括:
基于驱动控制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控制信号所指示的开关模块动作,以驱动与动作的开关模块连接的机电联锁装置;
采集每个驱动电路中在采样模块与开关模块之间引出的第一检测节点处的采样电压;
基于每个驱动电路中的第一检测节点处的采样电压,分别确定每个机电联锁装置的工作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驱动电路还包括:分压模块,所述分压模块的第一端连接到对应的机电联锁装置,所述分压模块的第二端连接到直流电源的负极,从所述分压模块引出第二检测节点,
其中,所述驱动控制方法还包括:
采集每个驱动电路中从所述分压模块引出的第二检测节点处的分压电压;
基于每个驱动电路中的第二检测节点处的分压电压,分别确定每个机电联锁装置的接入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控制信号包括机电联锁装置通电控制信号,基于驱动控制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控制信号所指示的开关模块动作,以驱动与动作的开关模块连接的机电联锁装置的步骤包括:
基于机电联锁装置通电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机电联锁装置通电控制信号所指示的开关模块导通,以使与导通的开关模块连接的机电联锁装置通电,
和/或,每个驱动电路还包括:保护模块,所述保护模块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机电联锁装置的第一端,所述保护模块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机电联锁装置的第二端,所述机电联锁装置的第一端还连接到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所述机电联锁装置的第二端连接到直流电源的正极,
其中,所述驱动控制信号还包括机电联锁装置断电控制信号,基于驱动控制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控制信号所指示的开关模块动作,以驱动与动作的开关模块连接的机电联锁装置的步骤包括:
基于机电联锁装置断电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机电联锁装置断电控制信号所指示的开关模块断开,以使与断开的开关模块连接的机电联锁装置断电,并通过保护模块来消耗所连接的机电联锁装置在断电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能量。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控制设备、方法和存储介质,能够同时控制多个机电联锁装置安全开启而无需考虑驱动电流的大小,并且能够在机电联锁装置的工作电流异常时,及时锁定故障的机电联锁装置,避免了反复开启故障机电联锁装置,从而保护电路,减少损失。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每个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提出之前,现有的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控制方式是采用达林顿管驱动器驱动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电路,但是这种电路无法同时驱动多个机电联锁装置。例如,在达林顿晶体管为ULN2803型号时,驱动每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电流需要400毫安左右,由于ULN2803型号的达林顿管驱动器的总拉入电流上限是500毫安,因此,虽然ULN2803型号的达林顿管驱动器接入了多个机电联锁装置,但是ULN2803型号的达林顿管驱动器每次只能驱动一个机电联锁装置而无法同时驱动所有的机电联锁装置,这种方式导致在业务量饱和时,驱动机电联锁装置的效率将会降低。如果ULN2803型号的达林顿管驱动器强行同时驱动多个机电联锁装置,极有可能造成电路被烧毁。
此外,在采用达林顿管驱动器驱动多个机电联锁装置时,基于该电路的局限性(采用达林顿管驱动器驱动多个机电联锁装是将多个机电联锁的驱动线路封装在一个芯片中),无法及时了解机电联锁装置的工作状态,给机电联锁装置的使用安全埋下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控制装置、方法和介质,下面将通过实施例进行描述。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多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控制装置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照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这里,机电联锁装置可以包括电磁锁、接闪器等。
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110和与所述多个机电联锁装置L1、L2···Ln···Lm中的每个机电联锁装置一一对应的多个驱动电路D1、D2···Dn···Dm,每个机电联锁装置连接到相应的直流电源的正极,例如,机电联锁装置L1连接到直流电源U1的正极,机电联锁装置L2连接到直流电源U2的正极,机电联锁装置Ln连接到直流电源Un的正极,机电联锁装置Lm连接到直流电源Um的正极。这里,n和m为大于零的正整数且m大于n。
下面,将结合图1以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控制设备所包括的任意一个驱动电路Dn为例详细描述驱动电路的结构,这里,应理解,由于每个驱动电路的组成结构相同且每个驱动电路之间相互独立,因此,本申请中以驱动电路Dn为例来说明每个驱动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驱动电路Dn包括开关模块10和采样模块20。
开关模块10的第一端连接到控制器110的输出端output,开关模块10的第二端连接到对应的机电联锁装置Ln,以基于控制器110发出的控制信号驱动机电联锁装置Ln。
采样模块20的第一端连接到开关模块10的第三端,采样模块20的第二端连接到直流电源的负极,从采样模块20的第一端与开关模块10的第三端之间引出第一检测节点A,第一检测节点A连接到控制器110的第一输入端input1,以使机电联锁装置Ln的工作电压(即,采样电压)被控制器110采集,控制器110基于所述第一检测节点A处的采样电压确定机电联锁装置Ln的工作状态。这里,机电联锁装置的工作状态是指机电联锁装置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或者处于异常工作状态。
以下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对驱动电路的各个模块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的举例说明。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以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控制设备所包括的任意一个驱动电路Dn为例,开关模块10包括第一电阻R1和一个开关器件Q。作为示例,开关器件Q可包括以下项中的任意一项:三极管、场效应管和继电器。在图2的示例中,开关器件Q为NPN型三极管。
具体说来,第一电阻R1的一端作为开关模块10的第一端连接到控制器110的输出端output,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到开关器件Q的第一端,开关器件Q的第二端作为开关模块10的第二端连接到机电联锁装置Ln的第一端,机电联锁装置Ln的第二端连接到直流电源的正极V_LOCK,开关器件Q的第三端作为开关模块10的第三端连接到采样模块20的第一端。
采样模块20包括第二电阻R2,其中,第二电阻R2的一端作为采样模块20的第一端连接到开关模块10的第三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作为采样模块20的第二端连接到直流电源的负极PGND。
具体说来,作为示例,控制器110通过输出端口output输出的驱动控制信号可包括机电联锁装置通电控制信号和机电联锁装置断电控制信号,基于开关器件Q的自身属性,开关器件Q可以响应于控制器110发出的驱动控制信号而动作,从而驱动机电联锁装置Ln工作或者停止工作。
例如,当开关器件Q为NPN型三极管时,当控制器110发出高电平信号(机电联锁装置通电控制信号)后,电流通过第一电阻R1、开关器件Q和第二电阻R2,在开关器件Q的基极形成电流,该电流将开关器件Q的集电极和发射极通路打开,开关器件Q被驱动导通,使得直流电源的正极V_LOCK、机电联锁装置Ln、开关器件Q、第二电阻R2和直流电源的负极PGND串联,直流电源的正极V_LOCK向机电联锁装置Ln提供工作电流从而驱动机电联锁装置Ln,以使机电联锁装置开启。
相应地,当控制器110发出低电平信号(机电联锁装置断电控制信号)后,开关器件Q可基于控制器110发出的机电联锁装置断电控制信号而断开,使得直流电源的正极V_LOCK、机电联锁装置Ln、开关器件Q、第二电阻R2和直流电源的负极PGND不串联,直流电源无法向机电联锁装置Ln提供工作电流从而驱动机电联锁装置Ln断开。
由于每个驱动电路彼此之间互相独立,因此,通过上述这种方式,控制器110可以单独控制任意一个机电联锁装置安全开启或者同时控制多个机电联锁装置安全开启而无需考虑驱动电流的大小。
此外,在现有技术中,异常电流大多出现在机电联锁装置被卡住或者机电联锁装置内部线圈短路时,如果出现异常电流,则机电联锁装置的工作电流会急剧增加,如果处理不及时,则将在短时间内烧毁驱动机电联锁装置以及其所连接的驱动电路。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发生,本申请提出一种可通过在极短时间内直接测量机电联锁装置的工作电流的方式,来保护驱动机电联锁装置以及其所连接的驱动电路免受损害。
再次参照图2,在图2所示的器件的连接关系下,控制器110可基于第一检测节点A处的采样电压确定所述机电联锁装置的工作状态。
例如,开关器件Q为NPN型三极管时,当控制器110发出高电平信号(机电联锁装置通电控制信号)后,开关器件Q被驱动导通,使得直流电源的正极V_LOCK、机电联锁装置Ln、开关器件Q、第二电阻R2和直流电源的负极PGND串联,直流电源向机电联锁装置Ln提供工作电流从而驱动机电联锁装置Ln,以使机电联锁装置Ln工作,此时,第一检测节点A处会存在一个电压降,相当于机电联锁装置Ln的工作电压,控制器110采集第一检测节点A处的工作电压(即,采样电压)将采样电压进行模数转换并经过计算后还原为机电联锁装置Ln的工作电流,如果还原后得到的工作电流大于预设的工作电流,则确定机电联锁装置Ln处于异常工作状态,例如,机电联锁装置的异常工作状态可以是机电联锁装置被卡住或者机电联锁装置内部线圈短路等状态,可通过控制器110发出低电平信号(机电联锁装置断电控制信号),使开关器件Q断开,使得直流电源的正极V_LOCK、机电联锁装置Ln、开关器件Q、第二电阻R2和流电源的负极PGND不串联,直流电源无法向机电联锁装置Ln提供工作电流从而驱动机电联锁装置Ln断开,并及时切断驱动电路,以保护机电联锁装置Ln和驱动电路免于烧毁。
上述对机电联锁装置的工作电流的检测可发生在需要机电联锁装置开启时或者控制器110开机时,控制器110开机时对机电联锁装置的工作电流进行检测与需要机电联锁装置开启时对机电联锁装置的工作电流进行检测区别主要在于,开机时进行工作电流检测通常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机电联锁装置实际上不会造成机械位移而开启其它联动的装置。
无论是开机主动自检时还是在驱动机电联锁装置开启时探测到机电联锁装置处于异常工作状态,此故障的机电联锁装置均会将被标记并上报要求检修,在断电检修前不再开启此机电联锁装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反复开启故障的机电联锁装置对驱动电路造成的损害。
此外,可选地,本申请中的控制器110的端口内部均设置有钳位二极管,用于限制控制器110的端口的电压不会超过控制器110的工作电压以保护控制器110。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本申请中控制器测量工作电流的过程仅需微秒级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如此短的时间,即便有故障电流形成,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会对保护电路造成损坏的。因为要烧毁电路和电磁锁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来积累因为大电流造成的温度增加,只有当温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对器件造成损坏。
图3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此外,附加地,每个驱动电路还可包括分压模块30(如图3所示),其中,分压模块30的第一端连接到机电联锁装置(图3中为机电联锁装置Ln),分压模块30的第二端连接到直流电源的负极,从分压模块30引出第二检测节点B,第二检测节点B连接到控制器110的第二输入端input2,控制器110基于第二检测节点B处的分压电压确定机电联锁装置的接入状态。
以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控制装置所包括的任意一个驱动电路Dn为例,在一个示例中,在图2的基础上,驱动电路还包括分压模块30,如图3所示,分压模块30包括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其中,第三电阻R3的一端作为分压模块30的第一端连接到机电联锁装置Ln的第一端,机电联锁装置Ln的第二端连接到直流电源的正极V_LOCK,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到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作为分压模块30的第二端连接到直流电源的负极PGND,其中,从第三电阻R3的所述另一端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之间引出第二检测节点B。
具体说来,在不驱动机电联锁装置Ln时,开关器件Q断开,如果机电联锁装置Ln正常接入或者机电联锁装置Ln的线圈没有断路,则直流电源的电压经由机电联锁装置Ln内部的线圈接入到R2和R3组成的分压线路形成微弱电流,在第二检测节点B处将会有一个能够被控制器110检测到的分压电压,如果控制器110检测到分压电压,则控制器110确定机电联锁装置Ln被正常接入或者机电联锁装置Ln的线圈没有断路,反之,如果控制器110未在第二检测节点B处检测到分压电压,即,分压电压为0伏,则控制器110确定机电联锁装置Ln未被正常接入或者机电联锁装置Ln的线圈断路,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器110不会发出开启机电联锁装置Ln的驱动控制信号。另外,由于R2和R3的阻值足够大,因此,R2和R3与机电联锁装置Ln所形成的电流回路中的电流极小,不会导致机电联锁装置Ln开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机电联锁装置未被驱动之前,检测机电联锁装置是否被正常接入或者线圈是否断开,从而防止驱动处于异常接入状态的机电联锁装置的情况发生。
图4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此外,附加地,每个驱动电路还可包括保护模块40(如图4所示),其中,保护模块40的第一端连接到机电联锁装置(图3中为机电联锁装置Ln)的第一端,保护模块的第二端连接到机电联锁装置的第二端,机电联锁装置的第一端还连接到开关模块10的第二端,机电联锁装置的第二端连接到直流电源的正极。
以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控制装置所包括的任意一个驱动电路Dn为例,在一个示例中,在图3的基础上,驱动电路还包括保护模块40,如图4所示,保护模块包括二极管d,其中,二极管d的阳极作为保护模块40的第一端连接到机电联锁装置Ln的第一端,二极管d的阴极作为保护模块40的第二端连接到机电联锁装置Ln的第二端。
具体说来,在开关器件Q被驱动导通,使得机电联锁装置Ln开锁后,若控制器110发出低电平信号(机电联锁装置断电控制信号),则开关器件Q可基于控制器110发出的机电联锁装置断电控制信号而断开,此时,机电联锁装置Ln会在断电时产生感应电动势的能量,而本申请中可通过保护模块40消耗机电联锁装置Ln在断电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能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保证开关模块不被烧毁,从而提高了如本申请所述的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控制设备的安全性。
下面,将结合图5描述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示的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驱动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控制设备所包括的控制器110。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驱动控制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控制器110。
如图5所示,在步骤S101,基于驱动控制信号控制所驱动控制信号所指示的开关模块10动作,以驱动与动作的开关模块10连接的机电联锁装置。
作为示例,驱动控制信号可包括机电联锁装置通电控制信号,控制器110可基于机电联锁装置通电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机电联锁装置通电控制信号所指示的开关模块导通,以使与导通的开关模块连接的机电联锁装置通电。
相应地,驱动控制信号还可包括机电联锁装置通电控制信号,控制器110可基于机电联锁装置断电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机电联锁装置断电控制信号所指示的开关模块断开,以使与断开的开关模块连接的机电联锁装置断电。
在步骤S102,采集每个驱动电路中在采样模块20与开关模块10之间引出的第一检测节点处的采样电压。
在步骤S103,基于每个驱动电路中的第一检测节点处的采样电压,分别确定每个机电联锁装置的工作状态。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3,每个驱动电路可还包括:分压模块30,分压模块30的第一端连接到对应的机电联锁装置,分压模块30的第二端连接到直流电源的负极,从分压模块30引出第二检测节点B,优选地,所述驱动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采集每个驱动电路中从分压模块30引出的第二检测节点处的分压电压,基于每个驱动电路中的第二检测节点处的分压电压,分别确定每个机电联锁装置的接入状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机电联锁装置未被驱动之前,检测机电联锁装置是否被正常接入或者线圈是否断开,从而防止驱动处于异常接入状态的机电联锁装置的情况发生。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4,每个驱动电路可还包括:保护模块40,保护模块40的第一端连接到机电联锁装置的第一端,保护模块40的第二端连接到机电联锁装置的第二端,机电联锁装置的第一端还连接到开关模块40的第二端,机电联锁装置的第二端连接到直流电源的正极。
优选地,所述驱动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当控制器110基于机电联锁装置断电控制信号控制机电联锁装置断电控制信号所指示的开关模块断开,以使与断开的开关模块连接的机电联锁装置断电时,可通过保护模块40来消耗所连接的机电联锁装置在断电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能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保证开关模块不被烧毁,从而提高了如本申请所述的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控制设备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可以执行如上述图5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的步骤,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控制设备、方法和存储介质,能够同时控制多个机电联锁装置安全开启而无需考虑驱动电流的大小,并且能够在机电联锁装置的工作电流异常时,及时锁定故障的机电联锁装置,避免了反复开启故障机电联锁装置,从而保护电路,减少损失。
尽管已经参照其示例性实施例具体显示和描述了本申请,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Claims (12)

1.一种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控制设备包括控制器和与所述多个机电联锁装置中的每个机电联锁装置一一对应的多个驱动电路,每个机电联锁装置连接到相应的直流电源的正极,每个驱动电路包括:
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连接到对应的机电联锁装置,以基于所述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驱动所述机电联锁装置,
采样模块,所述采样模块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三端,所述采样模块的第二端连接到直流电源的负极,从所述采样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三端之间引出第一检测节点,所述第一检测节点连接到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检测节点处的采样电压确定所述机电联锁装置的工作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驱动电路还包括分压模块,
其中,所述分压模块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机电联锁装置,所述分压模块的第二端连接到直流电源的负极,从所述分压模块引出第二检测节点,所述第二检测节点连接到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二检测节点处的分压电压确定所述机电联锁装置的接入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电阻和一个开关器件,
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作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一端,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二端作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机电联锁装置的第一端,所述机电联锁装置的第二端连接到直流电源的正极,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三端作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三端连接到所述采样模块的第一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模块包括第二电阻,
其中,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作为所述采样模块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三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作为所述采样模块的第二端连接到直流电源的负极。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模块包括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
其中,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作为所述分压模块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机电联锁装置的第一端,电磁锁的第二端连接到直流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分压模块的第二端连接到直流电源的负极,
其中,从所述第三电阻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所述一端之间引出所述第二检测节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驱动电路还包括保护模块,
其中,所述保护模块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机电联锁装置的第一端,所述保护模块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机电联锁装置的第二端,所述机电联锁装置的第一端还连接到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所述机电联锁装置的第二端连接到直流电源的正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模块包括二极管,
其中,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作为所述保护模块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机电联锁装置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作为所述保护模块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机电联锁装置的第二端。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器件包括以下项中的任意一项:三极管、场效应管和继电器。
9.一种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控制设备所包括的控制器,所述驱动控制方法包括:
基于驱动控制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控制信号所指示的开关模块动作,以驱动与动作的开关模块连接的机电联锁装置;
采集每个驱动电路中在采样模块与开关模块之间引出的第一检测节点处的采样电压;
基于每个驱动电路中的第一检测节点处的采样电压,分别确定每个机电联锁装置的工作状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驱动电路还包括:分压模块,所述分压模块的第一端连接到对应的机电联锁装置,所述分压模块的第二端连接到直流电源的负极,从所述分压模块引出第二检测节点,
其中,所述驱动控制方法还包括:
采集每个驱动电路中从所述分压模块引出的第二检测节点处的分压电压;
基于每个驱动电路中的第二检测节点处的分压电压,分别确定每个机电联锁装置的接入状态。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控制信号包括机电联锁装置通电控制信号,基于驱动控制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控制信号所指示的开关模块动作,以驱动与动作的开关模块连接的机电联锁装置的步骤包括:
基于机电联锁装置通电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机电联锁装置通电控制信号所指示的开关模块导通,以使与导通的开关模块连接的机电联锁装置通电,
和/或,每个驱动电路还包括:保护模块,所述保护模块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机电联锁装置的第一端,所述保护模块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机电联锁装置的第二端,所述机电联锁装置的第一端还连接到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所述机电联锁装置的第二端连接到直流电源的正极,
其中,所述驱动控制信号还包括机电联锁装置断电控制信号,基于驱动控制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控制信号所指示的开关模块动作,以驱动与动作的开关模块连接的机电联锁装置的步骤包括:
基于机电联锁装置断电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机电联锁装置断电控制信号所指示的开关模块断开,以使与断开的开关模块连接的机电联锁装置断电,并通过保护模块来消耗所连接的机电联锁装置在断电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能量。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驱动控制方法。
CN202011232460.9A 2020-11-06 2020-11-06 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控制设备、方法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2174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32460.9A CN112217499A (zh) 2020-11-06 2020-11-06 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控制设备、方法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32460.9A CN112217499A (zh) 2020-11-06 2020-11-06 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控制设备、方法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17499A true CN112217499A (zh) 2021-01-12

Family

ID=74058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32460.9A Pending CN112217499A (zh) 2020-11-06 2020-11-06 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控制设备、方法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1749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1363A (zh) * 2021-06-23 2021-09-21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锁具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智能柜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39001Y (zh) * 2007-02-28 2008-03-19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电源的待机电路
CN203219223U (zh) * 2013-04-28 2013-09-25 中山华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遇阻自检测功能的电机控制电路
CN103490604A (zh) * 2013-09-27 2014-01-01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电源迟滞保护电路
CN104104065A (zh) * 2013-04-11 2014-10-15 海洋王(东莞)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电压指示及保护电路
CN107907777A (zh) * 2017-10-27 2018-04-13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短路检测电路及方法、控制电路
CN109975645A (zh) * 2019-04-03 2019-07-05 重庆倍莫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隔离宽电压范围漏电监测报警模块
CN109995103A (zh) * 2019-03-11 2019-07-09 深圳市华思旭科技有限公司 应急启动电源及应急启动方法
CN210572482U (zh) * 2019-05-07 2020-05-19 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电压检测电路
CN213125995U (zh) * 2020-11-06 2021-05-04 成都扭了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控制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39001Y (zh) * 2007-02-28 2008-03-19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电源的待机电路
CN104104065A (zh) * 2013-04-11 2014-10-15 海洋王(东莞)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电压指示及保护电路
CN203219223U (zh) * 2013-04-28 2013-09-25 中山华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遇阻自检测功能的电机控制电路
CN103490604A (zh) * 2013-09-27 2014-01-01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电源迟滞保护电路
CN107907777A (zh) * 2017-10-27 2018-04-13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短路检测电路及方法、控制电路
CN109995103A (zh) * 2019-03-11 2019-07-09 深圳市华思旭科技有限公司 应急启动电源及应急启动方法
CN109975645A (zh) * 2019-04-03 2019-07-05 重庆倍莫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隔离宽电压范围漏电监测报警模块
CN210572482U (zh) * 2019-05-07 2020-05-19 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电压检测电路
CN213125995U (zh) * 2020-11-06 2021-05-04 成都扭了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控制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1363A (zh) * 2021-06-23 2021-09-21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锁具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智能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15695B2 (en) Power controller for a door lock and method of conserving power
CN109342973B (zh) 直流电源输入状态监测电路及系统
CN102800526B (zh) 电磁接触器和电磁接触器监控系统
US20100027183A1 (en) single coil actuator for low and medium voltage applications
JP2015115173A (ja) 直流開閉装置
CN105449633A (zh) 一种电气设备的过欠压保护系统
KR101206215B1 (ko) 전자 접촉기
CN108832590B (zh) 过流保护继电器
CN213125995U (zh) 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控制设备
CN112217499A (zh) 多个机电联锁装置的驱动控制设备、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5657643A (zh) 电机抱闸控制系统自检电路、自检方法及电机抱闸系统
EP3896811A1 (en) Contactor control device and power supply system
CN109412466B (zh) 汽轮机危急直流润滑油泵复合型启停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2114251A (zh) 继电器开关状态监测电路和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
CN211579946U (zh) 断路器附件保护模块
CN212540633U (zh) 断路器附件监测模块
CN115315869A (zh) 用于柱装式自动重合器的自供电ied
CN112821347B (zh) 一种带通电流保护电路
JP2006294539A (ja) リレー制御装置
CN213544754U (zh) 继电器开关状态监测电路以及空调器
CN221058035U (zh) 一种带脱扣状态检测的断路器智能控制器
CN214626331U (zh) 过流保护电路及电磁阀控制电路
CN217159364U (zh) 供电电路、电机驱动系统和运动控制设备
CN216904268U (zh) 一种电源系统的漏电保护装置
CN210156912U (zh) 漏电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