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16380A - 控制传染病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控制传染病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16380A
CN112216380A CN202010458195.XA CN202010458195A CN112216380A CN 112216380 A CN112216380 A CN 112216380A CN 202010458195 A CN202010458195 A CN 202010458195A CN 112216380 A CN112216380 A CN 1122163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risk
risk level
client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5819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玉平
武鸣
何楚
梁皓
刘潇
朱立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jiangsu Institute Of Public Health)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jiangsu Institute Of Public Healt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jiangsu Institute Of Public Health)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jiangsu Institute Of Public Health)
Priority to CN20201045819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163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16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63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omputer-aided diagnosis, e.g. based on medical expert system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8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e.g. flu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传染病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结合了大数据和传统的人工作业方式,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与传染病控制密切相关的地区风险、症状风险和密切接触风险等三个维度的信息,使得对庞杂的人群进行有效监控成为可能;并且将上述信息进行合理利用,为形成对不同情况的人员进行不同管控的控制机制提供数据参考,极大地提高了管理的透明度,能够准确地进行分级管控,能够兼顾管控的高效与合理,极大地减轻管理者在面对庞杂人群进行管理的作业难度,极大地提高普通群众的对于传染病控制的参与度以及知晓度,有利于形成全员抗疫,从而快速高效对传染病进行控制。

Description

控制传染病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疾病预防与控制领域,特别是传染病的控制。
背景技术
传染病是一种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并广泛流行的疾病,经过各种途径传染给另一个人或物种的感染病。通常这种疾病可借由直接接触已感染之个体、感染者之体液及排泄物、感染者所污染到的物体,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土壤传播、垂直传播(母婴传播)、体液传播、粪口传播等。
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
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许多症状是可以处理的,因此需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治疗。普通群众做好自我保护的方式包括: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卫生,坚持安全饮食习惯,并尽可能避免与任何表现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咳嗽和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鉴于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可知,该病毒具有极高的传染性,基本传染数 RO值达到3~4。控制疾病传播的有效途径是将高风险的人员进行隔离,待高风险因素消除后再解除隔离。高风险人员除确定的感染者外,还包括有疫区旅居史、与感染者有密切接触史以及有相关症状的人员。
但是由于前期人们对病毒的认识不足,使得病毒已经在人群中进行了较长时间的传播,导致高风险的人员数量多,加之现代公共交通、社交活动的广泛性,导致传染病的控制难度极大。如何及时有效地对广泛人群进行风险识别并基于风险进行后续对应的处置是传染病控制中极为关键的环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标识控制传染病的方法,用于解决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广泛人群进行风险识别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控制传染病的方法,用于服务器端,
接收第一客户端发来的第一请求信息,所述第一请求信息至少包含身份信息,所述第一请求信息用于指示获得第一风险结果的需求,所述第一风险结果用于指示身份信息所属人员感染传染病的风险;
获得第一地区风险等级信息,所述第一地区风险等级信息为第一地区对应的地区风险等级,所述第一地区通过与上述身份信息相关的通信管理信息和/或交通管理信息和/或公安技侦信息和/或手机GPS定位信息获得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对应身份的人员所在的地区;
获得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信息,所述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信息为根据症状、诊断结果、治疗结果中的一种或几种判断得到的感染传染病的风险,所述第一症状为传染病的典型症状,所述诊断结果依据诊断标准获得;
获得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所述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用于指示密切接触史;
根据上述第一地区风险等级信息、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信息以及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获得第一风险结果;
发送第一风险结果供第一客户端显示。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症状来自第一客户端,所述诊断结果、治疗结果来自第二客户端;所述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来自第一客户端和/或第二客户端和/或第三客户端;
所述第一客户端为社会公众持有;
所述第二客户端为医疗系统、疾控系统持有;
所述第三客户端为管理者持有。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若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对应身份的人员所在地区为一个,则所述第一地区风险等级信息为对应身份的人员位于该地区期间该地区的地区风险等级中的最高级别;否则,所述第一地区风险等级信息为对应身份的人员所在的所有地区中地区风险等级中的最高级别。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的方式获得。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通过以下方式获得:
获得第一轨迹信息,所述第一轨迹信息为通过第一客户端在对应位置扫描对应位置处的码后获得的包含身份、位置和时间的信息;
计算第一轨迹信息中的潜在接触点,所述潜在接触点为任意两两第一轨迹信息中位置相同的点,且该位置对应的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小于预设的区间;
获得第一身份信息,所述第一身份信息所属人员为重点关注人员,所述重点关注人员至少包括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病例;
计算第二身份信息,所述第二身份信息为第一身份信息的第一轨迹中的潜在接触点处对应的除第一身份信息以外的其他人员的身份信息;
生成潜在密切接触提示信息,所述潜在密切接触提示信息包括第一身份信息、第二身份信息以及二者的潜在接触点信息;
发送潜在密切接触提示信息给第三客户端,以使第三客户端呈现用以供管理者对第二身份信息对应的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后确认其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潜在密切接触提示信息请求,所述潜在密切接触提示信息请求用于指示获得该请求关联的人员的潜在密切接触提示信息;
获得该请求关联的人员的第一轨迹信息;
计算第一轨迹信息中的潜在接触点以及与潜在接触点相关的第一身份信息;发送潜在密切接触提示信息至该请求关联的人员的第一客户端上。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计算各第二身份信息对应的密切接触点的数量,根据密切接触点的数量多少排序获得密切接触序列。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客户端发来的第三身份信息,所述第三身份信息包括相关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相关人员与第一客户端对应的身份信息所属人员的关系信息;
设定相关人员的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与第一客户端对应的身份信息所属人员的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相同;
所述第一风险结果还用于指示上述相关人员感染传染病的风险。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地区风险等级的升降方法如下:
若地区风险等级升高,升高第一地区风险等级;若地区风险等级降低,降低第一地区风险等级。
所述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的升高方法如下:
若第一症状/诊断信息所代表的情况指示感染传染病的可能性升高,升高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
所述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的降低方法包括如下方式一和方式二:
方式一、
若来自第二客户端提供的所述第一症状/诊断信息所代表的情况指示不符合传染病诊断标准,生成降低风险请求;
发送降低风险请求给第三客户端用于请求降低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
接收第三客户端发来的第一审批信息,所述第一审批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同意降低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
根据第一审批信息改变第一风险结果;
方式二
获得第一出院信息,所述第一出院信息来自第一症状/诊断信息,所述第一出院信息代表对应身份的人员康复出院;
降低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计算第一出院时间,所述第一出院时间代表距离出院起始日的时间;
当第一出院时间满足大于预设标准隔离时间,且第一症状/诊断信息所代表的情况排除感染传染病的可能,降低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地区风险等级和/或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的降低的方法还包括:
获得第一医学观察信息,所述第一医学观察信息代表对应身份的人员需要被医学观察;
计算第一医学观察时间,所述第一医学观察时间代表距离医学观察起始日的时间;
当第一医学观察时间满足大于预设标准医学观察时间,且第一症状/诊断信息所代表的情况排除感染传染病的可能,降低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和/或设定第一地区风险等级信息为隔离地所对应的地区风险等级。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第一调整风险请求信息,所述第一调整风险请求信息代表对对应身份的人员进行第一风险结果调整的需求;
获得第一批准调整风险信息,调整对应身份的人员的第一风险结果为目标第一风险结果。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接收第二客户端发来的第一请求信息,所述第一请求信息为第一客户端扫描第二客户端上的请求码生成,所述第一请求信息用于指示向第二客户端提供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人员身份及其第一风险结果;
获得第一客户端对应人员的身份信息及其第一风险结果;
将上述身份信息和第一风险结果发送至第二客户端供第二客户端呈现。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需要被医学观察的对象至少包括
地区风险等级非正常且第一症状/诊断信息所代表的情况指示无感染传染病的典型症状的人员;
以及
第二身份信息对应的人员;
以及
医疗系统或疾控系统出具的第一症状/诊断信息所代表的情况具有感染传染病的典型症状的人员。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获得第一进入信息,所述第一进入信息用于指示相关人员进入预设区域内,所述第一进入信息通过电子围栏技术获得;
获得相关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第一风险等级;
若第一风险等级为非正常,发送第一报警信息。
有益效果: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控制传染病的方法,该方法结合了大数据和传统的人工作业方式,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与传染病控制密切相关的地区风险、症状风险和密切接触风险等三个维度的信息,使得对庞杂的人群进行有效监控成为可能;并且将上述信息进行合理利用,为形成对不同情况的人员进行不同管控的控制机制提供数据参考,极大地提高了管理的透明度,能够准确地进行分级管控,能够兼顾管控的高效与合理,极大地减轻管理者在面对庞杂人群进行管理的作业难度,极大地提高普通群众的对于传染病控制的参与度以及知晓度,有利于形成全员抗疫,从而快速高效对传染病进行控制。
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发明主题的一部分。
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发明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发明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发明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注册发码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管通修正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确诊/密接修正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症状/出差修正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地区/隔离/医学观察/医疗诊断/强制转码修正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意在包括本发明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发明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发明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控制传染病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拟通过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方式来科学监控影响传染病传播的因素,同时兼顾传统的人工方式,将二者有机结合,使得在具有庞杂的人群中出现传染病的情况下进行合理高效地控制成为可能。
虽然每种传染病的症状、传染系数、传染途径不完全相同,但地区风险、症状风险和密切接触风险均是反映感染传染病的风险密切相关的因素。具体的,以 2019年底开始流行的新冠肺炎为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基于新冠肺炎的强传染性和隐秘性,当各地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并开始进行管控时,受感染人群的数量已相当庞大,如何进行有效和精准管控,成为棘手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管控者以及参与者提供一种高效有机的运转体系,该体系将管控者、普通群众、公安系统、医疗卫生系统、通信管理系统、公共场所、公交系统等全方位调动参与到传染病的控制中,各司其职,实现多重监控,查漏补缺、透明度高、即时性强,能够提供准确的数据作为决策的参考,从而快速有效地遏制传染病的进一步发展。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一种控制新冠肺炎的方法,主要考虑了地区风险、症状风险和密切接触风险三个维度,从而得知每个人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有利于实现对不同情况人员的准确管控。
本发明方法本质为一种管理软件,使用者需要利用客户端进行,针对不同的参与角色配备多种客户端,不同的客户端可以上传不同的信息,信息集中到服务器中,在服务器中建立用户的账号,并根据该用户的各种信息计算出该用户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从而将风险情况及时反馈给管理者以及相关的用户。从直观而言,以不同颜色的码进行风险等级显示,红码代表高风险、黄码代表中风险、绿码代表低风险。
具体的,如图1所示,为普通群众注册发码的过程。也是保证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实现的最大的数据基础。
普通群众需要在客户端上进行注册,在江苏地区推行的苏康码常见的入口包括支付宝、江苏政务服务、微信等软件。
用户注册苏康码时,需要以实名认证为前提,通常认证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信息,该工作已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广泛推广。用户将本人的地区信息、症状信息、密切接触信息进行填报,从而完成注册并在客户端上获得苏康码。
如图1所示,为苏康码在推出之初的注册流程。通常人员从外地进入江苏时被要求强制注册,为了便于统一管理以及实时监控,在江苏境内的人员也被要求注册苏康码。
具体的,注册时,服务器端的任务在于根据注册信息提供用户关于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因此上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接收第一客户端发来的第一请求信息,所述第一请求信息至少包含身份信息,所述第一请求信息用于指示获得第一风险结果的需求,所述第一风险结果用于指示身份信息所属人员感染传染病的风险。
这里的第一客户端即为普通群众所持的客户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电脑、可移动穿戴设备等。
S102、获得第一地区风险等级信息,所述第一地区风险等级信息为第一地区对应的地区风险等级,所述第一地区通过与上述身份信息相关的通信管理信息和/或交通管理信息和/或公安技侦信息和/或手机GPS定位信息获得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对应身份的人员所在的地区。
每个地区风险等级是由国家卫生系统根据全国疫情情况进行确定和更新,更新频率通常与疫情的发展速度成正比,例如每日更新,如图5所示的风险地区修正示意图。地区风险等级除了申报人员主动申报的地区,还进一步通过通信管理信息和/或交通管理信息和/或公安技侦信息和/或手机GPS定位信息进行校正,如图2所示,以获得真实的地区数据。由于地区风险的变化性,因此,在考虑地区风险时需要考虑时间因素,选择窗口范围内的(例如最近14天内)对应区域来判断地区风险。
S103、获得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信息,所述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信息为根据症状、诊断结果、治疗结果中的一种或几种判断得到的感染传染病的风险,所述第一症状为传染病的典型症状,所述诊断结果依据诊断标准获得。
症状/诊断数据来源包括普通群众通过第一客户端填报的症状信息,以及医疗系统、疾控系统持有的第二客户端根据诊断、治疗、检验检疫后通过第二客户端填报的诊断结果、治疗结果。
S104、获得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所述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用于指示密切接触史。
控制传染病需要严格追踪密切接触者,因此,密切接触信息显得尤为重要,具有密切接触史的人员通常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很高,对于这类人员需要归为高风险人员。
由于密切接触风险来源于人与人的接触,传统的密切接触的判断需要严格按照流行病学调查获得,但是传统的流行病学调查需要耗费极大的人力,在面对庞杂感染基数的情况下,单纯依靠人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效率极低。因此,通过将申报密切接触风险的渠道同时开放给各个参与者,即通过第一客户端和/或第二客户端和/或第三客户端提供密切接触信息,这里的第三客户端为管理者持有,以期最大限度地寻找出可能的密切接触者。
如对于普通群众,可以通过第一客户端自行申报密切接触信息,或者服务器根据第一客户端提供的用户信息进行主动估计。
对于医疗或疾控系统,可以通过在问诊中了解诊疗对象的密切接触史或根据诊疗对象的症状等判断其密切接触史,例如,对于有相关症状前往医院检查后不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需要对其留置观察且通过第二客户端申报为密切接触者。
对于管理者,可通过调查确认相关用户的密切接触史,通过第三客户端为其申报为密切接触者。
S105、根据上述第一地区风险等级信息、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信息以及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获得第一风险结果。
如附图所示,苏康码具体包括G1低风险不发热、Y2低风险发热、Y1中风险不发热、R5密切接触、R4确诊、R3中风险发热、R2高风险不发热、R1高风险发热共7种等级。如图3所示,其中由于密切接触和确诊有明确的判断方式,因此单独划分出对应的等级,其中R5密切接触更侧重于反映有密切接触史, R4确诊更侧重于反映确诊信息,一旦满足相应的判断方法,则直接升级为确诊或密切接触。其余等级侧重兼顾地区风险和症状/诊断风险。
上述等级中,以G代表绿色,Y代表黄色、R代表红色,以直观展示风险等级。
S106、发送第一风险结果供第一客户端显示。
由此普通群众获得自己的注册时的苏康码,用于在从外地进入江苏区域以及进入公共场所时出示。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中,若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对应身份的人员所在地区为一个,则所述第一地区风险等级信息为对应身份的人员位于该地区期间该地区的地区风险等级中的最高级别;否则,所述第一地区风险等级信息为对应身份的人员所在的所有地区中地区风险等级中的最高级别。
这里的预设时间范围即为窗口期,该时间是为了考虑地区风险所设置的。由于人员的流动,在该时间范围内可能到达过多个不同的地区,那么需要考虑所有这些地区对该人员的地区风险的影响,选其中级别最高的风险得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低估地区风险。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中,流行病学调查为判断密切接触的传统方式,因此,所述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可以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的方式获得。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流行病学调查的方式需要依赖较大的人力,因此,基于本发明在数据收集方面的优势,可以通过服务器实时计算各个用户的密切接触风险。
具体的,服务器通过用户扫码打卡报到后获得用户曾经到过的地点,一旦确定有感染风险较高的人员,若该人员参与打卡,即可通过然后可以通过打卡的时间、地点,判断前后一段时间范围内位于同一地点的人员,这些人为潜在密切接触者。
因此,所述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通过以下方式获得:
S201、获得第一轨迹信息,所述第一轨迹信息为通过第一客户端在对应位置扫描对应位置处的码后获得的包含身份、位置和时间的信息。
S202、计算第一轨迹信息中的潜在接触点,所述潜在接触点为任意两两第一轨迹信息中位置相同的点,且该位置对应的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小于预设的区间。
S203、获得第一身份信息,所述第一身份信息所属人员为重点关注人员,所述重点关注人员至少包括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病例。
S204、计算第二身份信息,所述第二身份信息为第一身份信息的第一轨迹中的潜在接触点处对应的除第一身份信息以外的其他人员的身份信息。
S205、生成潜在密切接触提示信息,所述潜在密切接触提示信息包括第一身份信息、第二身份信息以及二者的潜在接触点信息。
S206、发送潜在密切接触提示信息给第三客户端,以使第三客户端呈现用以供管理者对第二身份信息对应的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后确认其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
除了服务器主动计算潜在密切接触者,对于普通群众而言,若希望实时知晓自己是否有可能接触到重点关注人员,也可以想服务器提出请求,所述服务器具体执行以下过程:
S301、获得潜在密切接触提示信息请求,所述潜在密切接触提示信息请求用于指示获得该请求关联的人员的潜在密切接触提示信息。
S302、获得该请求关联的人员的第一轨迹信息。
S303、计算第一轨迹信息中的潜在接触点以及与潜在接触点相关的第一身份信息;发送潜在密切接触提示信息至该请求关联的人员的第一客户端上。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中,计算各第二身份信息对应的密切接触点的数量,根据密切接触点的数量多少排序获得密切接触序列。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部分人员例如老人、儿童不具备持有第一客户端的条件,那么需要对这类人员进行有效监控。考虑到这类人员的活动通常是跟随持有第一客户端的人员一起,因此,认为这类人员作为持有第一客户端的人员的同行人,所以这类人员的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以及第一风险结果设定为与持有第一客户端的人员相同,所以需要通过持有第一客户端的人员为这类人员进行登记,具体包括如下方法:
S401、接收第一客户端发来的第三身份信息,所述第三身份信息包括相关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相关人员与第一客户端对应的身份信息所属人员的关系信息。
S402、设定相关人员的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与第一客户端对应的身份信息所属人员的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相同。
所述持有第一客户端的人员的第一风险结果还用于指示上述相关同行人员感染传染病的风险。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除了在给出第一风险结果时提供一种较为智能化的方法,还提供当第一风险结果相关的因素发生变化时实时调整服务器端的相对应的风险等级,以确保获得正确的第一风险结果,适应性强。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地区风险等级的升降方法如下:
如图4所示,若地区风险等级升高,升高第一地区风险等级;若地区风险等级降低,降低第一地区风险等级。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的升高方法如下:
若第一症状/诊断信息所代表的情况指示感染传染病的可能性升高,升高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例如,有相关症状但不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而转而留观后,首先升高其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若此后发现其发展出感染新冠的表现,则再次升高其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
相反地,所述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的降低方法包括如下方式一和方式二:
方式一、留观后排除感染,可降低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具体包括:
S401、若来自第二客户端提供的所述第一症状/诊断信息所代表的情况指示不符合传染病诊断标准,生成降低风险请求,但此时还未排除感染可能。
S402、发送降低风险请求给第三客户端用于请求降低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
S403、接收第三客户端发来的第一审批信息,所述第一审批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同意降低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
S404、根据第一审批信息改变第一风险结果。
方式二、出院后满足隔离观察时间后能够排除感染传染病的可能,可降低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具体包括:
S501、获得第一出院信息,所述第一出院信息来自第一症状/诊断信息,所述第一出院信息代表对应身份的人员康复出院。
S502、降低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计算第一出院时间,所述第一出院时间代表距离出院起始日的时间。
S503、当第一出院时间满足大于预设标准隔离时间,且第一症状/诊断信息所代表的情况排除感染传染病的可能,降低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
在新冠的管理中,部分人员需要进行医学观察,所述需要被医学观察的对象至少包括:
地区风险等级非正常且第一症状/诊断信息所代表的情况指示无感染传染病的典型症状的人员,需要被隔离进行医学观察,如图5所示;
以及
第二身份信息对应的人员,被列为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以及
医疗系统或疾控系统出具的第一症状/诊断信息所代表的情况具有感染传染病的典型症状的人员,需要留观。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中,解除医学观察后,可以降低地区风险等级和/或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具体包括:
S601、获得第一医学观察信息,所述第一医学观察信息代表对应身份的人员需要被医学观察。
S602、计算第一医学观察时间,所述第一医学观察时间代表距离医学观察起始日的时间。
S603、当第一医学观察时间满足大于预设标准医学观察时间,且第一症状 /诊断信息所代表的情况排除感染传染病的可能,降低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和 /或设定第一地区风险等级信息为隔离地所对应的地区风险等级。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中,系统中还留有最高级别的人工管理入口,可以进行强制转码。具体包括:
S701、获得第一调整风险请求信息,所述第一调整风险请求信息代表对对应身份的人员进行第一风险结果调整的需求.
S702、获得第一批准调整风险信息,调整对应身份的人员的第一风险结果为目标第一风险结果。
为了有效保护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及时记录患者的就医信息,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感染风险并将其就诊情况与患者进行绑定,以提高监控数据的透明度。具体的,上述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时包括如下步骤:
S801、在医生接诊时,医生通过第二客户端发送第一请求信息,服务器接收第二客户端发来的第一请求信息,所述第一请求信息为第一客户端扫描第二客户端上的请求码生成,所述第一请求信息用于指示向第二客户端提供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人员身份及其第一风险结果。
S802、获得第一客户端对应人员的身份信息及其第一风险结果。
S803、将上述身份信息和第一风险结果发送至第二客户端供第二客户端呈现。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具有上述庞大数据的前提下,可以进一步在公共场所通过电子围栏技术获得第一进入信息,所述第一进入信息用于指示相关人员进入预设区域内;进而获得相关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第一风险等级;若第一风险等级为非正常,发送第一报警信息。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公共场所内的可疑人员,将聚集感染的风险降低。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公开一种装置,所述装置用于执行上述控制传染病的方法,所述装置至少包括:
第一接收部,用于接收第一客户端发来的第一请求信息,所述第一请求信息至少包含身份信息,所述第一请求信息用于指示获得第一风险结果的需求,所述第一风险结果用于指示身份信息所属人员感染传染病的风险。
第一地区风险等级获得部,用于获得第一地区风险等级信息,所述第一地区风险等级信息为第一地区对应的地区风险等级,所述第一地区通过与上述身份信息相关的通信管理信息和/或交通管理信息和/或公安技侦信息和/或手机GPS 定位信息获得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对应身份的人员所在的地区。
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获得部,用于获得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信息,所述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信息为根据症状、诊断结果、治疗结果中的一种或几种判断得到的感染传染病的风险,所述第一症状为传染病的典型症状,所述诊断结果依据诊断标准获得。
第一密切接触风险等级获得部,用于获得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所述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用于指示密切接触史。
第一风险结果获得部,用于根据上述第一地区风险等级信息、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信息以及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获得第一风险结果。
第一发送部,用于发送第一风险结果供第一客户端显示。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之间互相通信连接,例如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从而执行所述一种控制传染病的方法。
处理器优选但不限于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例如,处理器还可以为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芯片,或者上述各类芯片的组合。
存储器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非暂态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控制传染病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的非暂态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处理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一种控制传染病的方法。
存储器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处理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优选但不限于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还可以是非暂态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还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处理器。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 (Hard Disk Drive,缩写: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Drive,SSD)等;存储介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本发明的方案将上述三种风险进行多来源的信息收集、进行综合判断,并且结果实时更新,联合了各部门、各类人员的数据,数据广泛且真实性高、实时性强、透明度高,有利于快速高效的控制疫情,减少人力投入,且有利于参与者实时知晓感染的风险、及时采取措施降低进一步传播的可能。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如下方案:
A1、控制传染病的方法,用于服务器端,
接收第一客户端发来的第一请求信息,所述第一请求信息至少包含身份信息,所述第一请求信息用于指示获得第一风险结果的需求,所述第一风险结果用于指示身份信息所属人员感染传染病的风险;
获得第一地区风险等级信息,所述第一地区风险等级信息为第一地区对应的地区风险等级,所述第一地区通过与上述身份信息相关的通信管理信息和/或交通管理信息和/或公安技侦信息和/或手机GPS定位信息获得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对应身份的人员所在的地区;
获得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信息,所述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信息为根据症状、诊断结果、治疗结果中的一种或几种判断得到的感染传染病的风险,所述第一症状为传染病的典型症状,所述诊断结果依据诊断标准获得;
获得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所述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用于指示密切接触史;
根据上述第一地区风险等级信息、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信息以及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获得第一风险结果;
发送第一风险结果供第一客户端显示。
A2、根据A1所述的控制传染病的方法,所述第一症状来自第一客户端,所述诊断结果、治疗结果来自第二客户端;所述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来自第一客户端和/或第二客户端和/或第三客户端;
所述第一客户端为社会公众持有;
所述第二客户端为医疗系统、疾控系统持有;
所述第三客户端为管理者持有。
A3、根据A1所述的控制传染病的方法,若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对应身份的人员所在地区为一个,则所述第一地区风险等级信息为对应身份的人员位于该地区期间该地区的地区风险等级中的最高级别;否则,所述第一地区风险等级信息为对应身份的人员所在的所有地区中地区风险等级中的最高级别。
A4、根据A1所述的控制传染病的方法,所述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的方式获得。
A5、根据A1所述的控制传染病的方法,所述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通过以下方式获得:
获得第一轨迹信息,所述第一轨迹信息为通过第一客户端在对应位置扫描对应位置处的码后获得的包含身份、位置和时间的信息;
计算第一轨迹信息中的潜在接触点,所述潜在接触点为任意两两第一轨迹信息中位置相同的点,且该位置对应的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小于预设的区间;
获得第一身份信息,所述第一身份信息所属人员为重点关注人员,所述重点关注人员至少包括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病例;
计算第二身份信息,所述第二身份信息为第一身份信息的第一轨迹中的潜在接触点处对应的除第一身份信息以外的其他人员的身份信息;
生成潜在密切接触提示信息,所述潜在密切接触提示信息包括第一身份信息、第二身份信息以及二者的潜在接触点信息;
发送潜在密切接触提示信息给第三客户端,以使第三客户端呈现用以供管理者对第二身份信息对应的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后确认其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
A6、根据A5所述的控制传染病的方法,上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潜在密切接触提示信息请求,所述潜在密切接触提示信息请求用于指示获得该请求关联的人员的潜在密切接触提示信息;
获得该请求关联的人员的第一轨迹信息;
计算第一轨迹信息中的潜在接触点以及与潜在接触点相关的第一身份信息;发送潜在密切接触提示信息至该请求关联的人员的第一客户端上。
A7、根据A5所述的控制传染病的方法,计算各第二身份信息对应的密切接触点的数量,根据密切接触点的数量多少排序获得密切接触序列。
A8、根据A4或A5所述的控制传染病的方法,上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客户端发来的第三身份信息,所述第三身份信息包括相关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相关人员与第一客户端对应的身份信息所属人员的关系信息;
设定相关人员的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与第一客户端对应的身份信息所属人员的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相同;
所述第一风险结果还用于指示上述相关人员感染传染病的风险。
A9、根据A3所述的控制传染病的方法,所述地区风险等级的升降方法如下:
若地区风险等级升高,升高第一地区风险等级;若地区风险等级降低,降低第一地区风险等级。
A10、根据A1所述的控制传染病的方法,所述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的升高方法如下:
若第一症状/诊断信息所代表的情况指示感染传染病的可能性升高,升高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
所述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的降低方法包括如下方式一和方式二:
方式一、
若来自第二客户端提供的所述第一症状/诊断信息所代表的情况指示不符合传染病诊断标准,生成降低风险请求;
发送降低风险请求给第三客户端用于请求降低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
接收第三客户端发来的第一审批信息,所述第一审批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同意降低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
根据第一审批信息改变第一风险结果;
方式二
获得第一出院信息,所述第一出院信息来自第一症状/诊断信息,所述第一出院信息代表对应身份的人员康复出院;
降低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计算第一出院时间,所述第一出院时间代表距离出院起始日的时间;
当第一出院时间满足大于预设标准隔离时间,且第一症状/诊断信息所代表的情况排除感染传染病的可能,降低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
A11、根据A9或A10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传染病的方法,地区风险等级和/或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的降低的方法还包括:
获得第一医学观察信息,所述第一医学观察信息代表对应身份的人员需要被医学观察;
计算第一医学观察时间,所述第一医学观察时间代表距离医学观察起始日的时间;
当第一医学观察时间满足大于预设标准医学观察时间,且第一症状/诊断信息所代表的情况排除感染传染病的可能,降低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和/或设定第一地区风险等级信息为隔离地所对应的地区风险等级。
A12、根据A1所述的控制传染病的方法,上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第一调整风险请求信息,所述第一调整风险请求信息代表对对应身份的人员进行第一风险结果调整的需求;
获得第一批准调整风险信息,调整对应身份的人员的第一风险结果为目标第一风险结果。
A13、根据A2所述的控制传染病的方法,接收第二客户端发来的第一请求信息,所述第一请求信息为第一客户端扫描第二客户端上的请求码生成,所述第一请求信息用于指示向第二客户端提供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人员身份及其第一风险结果;
获得第一客户端对应人员的身份信息及其第一风险结果;
将上述身份信息和第一风险结果发送至第二客户端供第二客户端呈现。
A14、根据A11所述的控制传染病的方法,所述需要被医学观察的对象至少包括
地区风险等级非正常且第一症状/诊断信息所代表的情况指示无感染传染病的典型症状的人员;
以及
第二身份信息对应的人员;
以及
医疗系统或疾控系统出具的第一症状/诊断信息所代表的情况具有感染传染病的典型症状的人员。
A15、根据A1所述的控制传染病的方法,获得第一进入信息,所述第一进入信息用于指示相关人员进入预设区域内,所述第一进入信息通过电子围栏技术获得;
获得相关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第一风险等级;
若第一风险等级为非正常,发送第一报警信息。
B16、一种控制传染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部,用于接收第一客户端发来的第一请求信息,所述第一请求信息至少包含身份信息,所述第一请求信息用于指示获得第一风险结果的需求,所述第一风险结果用于指示身份信息所属人员感染传染病的风险;
第一地区风险等级获得部,用于获得第一地区风险等级信息,所述第一地区风险等级信息为第一地区对应的地区风险等级,所述第一地区通过与上述身份信息相关的通信管理信息和/或交通管理信息和/或公安技侦信息和/或手机GPS 定位信息获得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对应身份的人员所在的地区;
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获得部,用于获得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信息,所述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信息为根据症状、诊断结果、治疗结果中的一种或几种判断得到的感染传染病的风险,所述第一症状为传染病的典型症状,所述诊断结果依据诊断标准获得;
第一密切接触风险等级获得部,用于获得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所述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用于指示密切接触史;
第一风险结果获得部,用于根据上述第一地区风险等级信息、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信息以及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获得第一风险结果;
第一发送部,用于发送第一风险结果供第一客户端显示。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控制传染病的方法,用于服务器端,其特征在于:
接收第一客户端发来的第一请求信息,所述第一请求信息至少包含身份信息,所述第一请求信息用于指示获得第一风险结果的需求,所述第一风险结果用于指示身份信息所属人员感染传染病的风险;
获得第一地区风险等级信息,所述第一地区风险等级信息为第一地区对应的地区风险等级,所述第一地区通过与上述身份信息相关的通信管理信息和/或交通管理信息和/或公安技侦信息和/或手机GPS定位信息获得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对应身份的人员所在的地区;
获得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信息,所述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信息为根据症状、诊断结果、治疗结果中的一种或几种判断得到的感染传染病的风险,所述第一症状为传染病的典型症状,所述诊断结果依据诊断标准获得;
获得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所述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用于指示密切接触史;
根据上述第一地区风险等级信息、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信息以及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获得第一风险结果;
发送第一风险结果供第一客户端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传染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症状来自第一客户端,所述诊断结果、治疗结果来自第二客户端;所述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来自第一客户端和/或第二客户端和/或第三客户端;
所述第一客户端为社会公众持有;
所述第二客户端为医疗系统、疾控系统持有;
所述第三客户端为管理者持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传染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对应身份的人员所在地区为一个,则所述第一地区风险等级信息为对应身份的人员位于该地区期间该地区的地区风险等级中的最高级别;否则,所述第一地区风险等级信息为对应身份的人员所在的所有地区中地区风险等级中的最高级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传染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的方式获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传染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通过以下方式获得:
获得第一轨迹信息,所述第一轨迹信息为通过第一客户端在对应位置扫描对应位置处的码后获得的包含身份、位置和时间的信息;
计算第一轨迹信息中的潜在接触点,所述潜在接触点为任意两两第一轨迹信息中位置相同的点,且该位置对应的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小于预设的区间;
获得第一身份信息,所述第一身份信息所属人员为重点关注人员,所述重点关注人员至少包括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病例;
计算第二身份信息,所述第二身份信息为第一身份信息的第一轨迹中的潜在接触点处对应的除第一身份信息以外的其他人员的身份信息;
生成潜在密切接触提示信息,所述潜在密切接触提示信息包括第一身份信息、第二身份信息以及二者的潜在接触点信息;
发送潜在密切接触提示信息给第三客户端,以使第三客户端呈现用以供管理者对第二身份信息对应的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后确认其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传染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潜在密切接触提示信息请求,所述潜在密切接触提示信息请求用于指示获得该请求关联的人员的潜在密切接触提示信息;
获得该请求关联的人员的第一轨迹信息;
计算第一轨迹信息中的潜在接触点以及与潜在接触点相关的第一身份信息;发送潜在密切接触提示信息至该请求关联的人员的第一客户端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传染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各第二身份信息对应的密切接触点的数量,根据密切接触点的数量多少排序获得密切接触序列。
8.一种控制传染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部,用于接收第一客户端发来的第一请求信息,所述第一请求信息至少包含身份信息,所述第一请求信息用于指示获得第一风险结果的需求,所述第一风险结果用于指示身份信息所属人员感染传染病的风险;
第一地区风险等级获得部,用于获得第一地区风险等级信息,所述第一地区风险等级信息为第一地区对应的地区风险等级,所述第一地区通过与上述身份信息相关的通信管理信息和/或交通管理信息和/或公安技侦信息和/或手机GPS定位信息获得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对应身份的人员所在的地区;
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获得部,用于获得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信息,所述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信息为根据症状、诊断结果、治疗结果中的一种或几种判断得到的感染传染病的风险,所述第一症状为传染病的典型症状,所述诊断结果依据诊断标准获得;
第一密切接触风险等级获得部,用于获得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所述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用于指示密切接触史;
第一风险结果获得部,用于根据上述第一地区风险等级信息、第一症状/诊断风险等级信息以及密切接触风险等级信息,获得第一风险结果;
第一发送部,用于发送第一风险结果供第一客户端显示。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之间互相通信连接,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从而执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一种控制传染病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一种控制传染病的方法。
CN202010458195.XA 2020-05-26 2020-05-26 控制传染病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2163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58195.XA CN112216380A (zh) 2020-05-26 2020-05-26 控制传染病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58195.XA CN112216380A (zh) 2020-05-26 2020-05-26 控制传染病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16380A true CN112216380A (zh) 2021-01-12

Family

ID=74059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58195.XA Pending CN112216380A (zh) 2020-05-26 2020-05-26 控制传染病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1638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9706A (zh) * 2021-03-11 2021-07-23 北京联创新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大数据信息管理系统
CN113729643A (zh) * 2021-06-29 2021-12-03 暨南大学 基于健康监测和轨道监测的传染病防控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3808757A (zh) * 2021-09-09 2021-12-17 济南浪潮智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传染病登记溯源系统
WO2023273251A1 (zh) * 2021-06-30 2023-01-05 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行动轨迹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新华社客户端官方帐号: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上线新冠肺炎同行密切接触者查询服务",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8137461812505131&WFR=SPIDER&FOR=PC》 *
江苏政务服务: ""苏康码"使用说明", 《HTTPS://WWW.JSZWFW.GOV.CN/ART/2020/5/18/ART_169472_75950.HTML》 *
生活报: ""龙江健康码"又升级!黑龙江将实现进出所有公共场所扫码登记", 《HTTPS://WWW.SOHU.COM/A/378742242_172952》 *
辽沈晚报: "密接者的密接者的密接者?沈阳为何首次启用"三密"筛查?原因……",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7309057502201627&WFR=SPIDER&FOR=PC》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9706A (zh) * 2021-03-11 2021-07-23 北京联创新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大数据信息管理系统
CN113729643A (zh) * 2021-06-29 2021-12-03 暨南大学 基于健康监测和轨道监测的传染病防控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23273251A1 (zh) * 2021-06-30 2023-01-05 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行动轨迹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808757A (zh) * 2021-09-09 2021-12-17 济南浪潮智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传染病登记溯源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16380A (zh) 控制传染病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Begier et al. Undiagnosed HIV infection among New York City jail entrants, 2006: results of a blinded serosurvey
Parish et al. Determinants of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among wom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evidence from medical records
Furegato et al. Examining the role of socioeconomic deprivation in ethnic differences in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 diagnosis rates in England: evidence from surveillance data
Ramma et al. The prevalence of hearing impairment within the Cape Town Metropolitan area
Islam et al. HIV and sexual risk behaviors among recognized high-risk groups in Bangladesh: need for a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program
Huber et al. High mortality among male HIV-infected patients after prison release: ART is not enough after incarceration with HIV
Zalla et al. The burden of HIV among female sex workers,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and transgender women in Haiti: results from the 2016 Priorities for Local AIDS Control Efforts (PLACE) study
Hsieh et al. Validation of an abbreviated version of the Denver HIV risk score for prediction of HIV infection in an urban ED
Gutierrez et al. Delays in death report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racking the evolution of COVID-19
Ravlija et al. Risk behaviour of prison inmates in relation to HIV/STI
Mwango et al. Reaching transgender populations in Zambia for HIV prevention and linkage to treatment using community‐based service delivery
CN111180055B (zh) 一种医院监管系统及方法
CN113221725A (zh) 一种风险处理方法和系统
Bernstein et al. Chlamydia trachomatis and Neisseria gonorrhoeae infections among men and women entering California prisons
Nyati et al.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the pattern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from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 of Rajasthan
Fizzell et al. Blessings in disguise: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preparedness for World Youth Day 2008
Phipps et al. The public health importance of scabies in community domiciliary care settings: an exploratory cross-sectional survey of health protection teams in England
Bandara et al. Ground realities of COVID-19 in Sri Lanka: a public health experience on fear, stigma and the importance of improving professional skills among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Giambrone et al. Guillain-Barré syndrome surveillance during national influenza vaccination campaign, New York, USA, 2009
Sixsmith et al. Telephone Follow‐up for Case Finding of Domestic Violence in an Emergency Department
Wilson et al. Pandemic terminology: getting it right matters for effective risk communication and management
Allegra et al. Emergency department visits for concern regarding anthrax—New Jersey, 2001
Shimizu et al. Modelling population-wide screening of SARS-CoV-2 infection for containing COVID-19 pandemic in Okinawa, Japan
Chipalo et al. The Prevalence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and Subsequent Association with Exposure to Childhood Violence and Mental Health Outcomes for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in Zimbabw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e Chu

Inventor after: Liang Hao

Inventor after: Liu Xiao

Inventor after: Zhou Yuping

Inventor after: Wu Ming

Inventor after: Zhu Liguo

Inventor before: Zhou Yuping

Inventor before: Wu Ming

Inventor before: He Chu

Inventor before: Liang Hao

Inventor before: Liu Xiao

Inventor before: Zhu Lig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