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12731A - 一种热交换智能温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交换智能温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12731A
CN112212731A CN202011175379.1A CN202011175379A CN112212731A CN 112212731 A CN112212731 A CN 112212731A CN 202011175379 A CN202011175379 A CN 202011175379A CN 112212731 A CN112212731 A CN 1122127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fixedly arranged
wall
sliding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7537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珊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yang Purun Heat Preservation Contain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yang Purun Heat Preservation Contain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yang Purun Heat Preservation Contain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yang Purun Heat Preservation Contain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7537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127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12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273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7/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05Other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e.g. internal filling means or seal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50/00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the flow of the heat exchange media, e.g. flow guiding means; Particular flow patterns
    • F28F2250/08Fluid driving means, e.g. pumps, f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热交换智能温控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上下贯通的过液孔,所述过液孔下侧为进水口、上侧为出水口,所述箱体内设有热交换腔,所述热交换腔左侧内壁与所述过液孔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七条第一导热片,本发明利用热介质液体的温度变化,改变冷介质液体的流动速度,从而改变冷介质液体与热介质液体之间的热交换效率,且在对一定量的冷介质液体进行控温加热后,自动排出已加热的液体并重新补充冷介质液体,实现了热交换过程中的连续性,提高了热介质液体的热量利用率,本装置自动化程度较高,热交换效率以及热交换效果良好,有利于能源的智能化、可控性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热交换智能温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领域,具体为一种热交换智能温控装置。
背景技术
热交换器是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一种工业应用。
冷介质在热交换过程中往往一次交换无法获得足够的热量,所以无法满足冷介质的出口预期温度,造成热交换效果不佳,而且热交换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热介质的温度往往不是恒定的,这造成了热交换效率的不稳定,现有热交换装置无法根据热介质温度智能调整热交换效率。本发明阐述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冷介质在热交换过程中往往一次交换无法获得足够的热量,热介质的温度往往不是恒定的,现有热交换装置无法根据热介质温度智能调整热交换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例设计了一种热交换智能温控装置,本例的一种热交换智能温控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上下贯通的过液孔,所述过液孔下侧为进水口、上侧为出水口,所述箱体内设有热交换腔,所述热交换腔左侧内壁与所述过液孔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七条第一导热片,所述箱体内设有动力腔,所述动力腔右侧内壁山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左端动力连接设有与所述动力腔左侧内壁转动连接的动力轴,所述箱体内设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内设有循环装置,所述循环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传动腔上下侧内壁上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定设有凸轮,所述箱体内设有位于所述传动腔左侧的压力腔,所述压力腔内左右滑动设有第一活塞板,所述第一活塞板右端面上固定设有右端延伸至所述传动腔内的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右端面上固定设有右端面与所述凸轮抵触的抵触板,所述抵触板左端面与所述传动腔左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动力腔内设有变速装置,所述变速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动力腔左侧内壁上的第一感应箱,所述第一感应箱内设有第一感应腔,所述第一感应腔内左右滑动设有第二活塞板,所述第一感应腔左侧内壁与所述过液孔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第二导热片,所述第二活塞板右端面上固定设有右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感应箱右侧的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板右端面与所述第一感应腔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活塞板左侧为热涨液体,所述箱体内设有反馈腔,所述反馈腔内设有反馈装置,所述反馈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反馈腔下侧内壁上的第二感应箱,所述第二感应箱内设有第二感应腔,所述第二感应腔下侧内壁与所述压力腔上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第三导热片,所述第二感应腔内上下滑动设有第三活塞板,所述第三活塞板上端面上固定设有上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感应箱上侧的第三活塞杆,所述第三活塞板上端面与所述第二感应腔上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活塞板下侧为热涨液体。
其中,所述循环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动力腔上侧内壁上的承轴板,所述承轴板右端面与所述动力腔右侧内壁之间转动设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下端延伸至所述动力腔内且与所述第二转动轴锥齿啮合连接,所述热交换腔右侧内壁与所述压力腔左侧内壁贯通设有第一进水孔,所述第一进水孔内设有单向进水的第一进水单向阀,所述热交换腔右侧内壁与所述压力腔左侧内壁贯通设有第一出水孔,所述第一出水孔内设有单向出水的第一出水单向阀,所述热交换腔上侧内壁与所述箱体上端面贯通设有第二进水孔,所述第二进水孔内设有单向进水的第二进水单向阀,所述热交换腔上侧内壁与所述箱体上端面贯通设有第二出水孔,所述第二出水孔内设有单向出水的第二出水单向阀,所述箱体上端面与所述第二进水孔左侧内壁贯通设有预备孔,所述预备孔与所述箱体上端面贯通处螺纹连接设有开闭螺塞,有益的,所述第二进水孔与所述箱体上端面贯通处外接进水管道,所述第二出水孔与所述箱体上端面贯通处外接出水管道,当所述第一活塞板在所述压力腔内左右移动时,所述热交换腔内水通过所述第一进水单向阀、所述第一进水孔、所述压力腔、所述第一出水孔、所述第一出水单向阀实现循环热交换。
其中,所述变速装置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动力腔左右侧内壁上且与所述动力轴皮带连接的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三转动轴上固定设有位于所述第二直齿轮右侧的第三直齿轮,所述第三转动轴上固定设有位于所述第三直齿轮右侧的第四直齿轮,所述第二活塞杆上转动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感应箱右侧的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轴上固定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二直齿轮啮合的第五直齿轮,所述第四转动轴上固定设有位于所述第五直齿轮右侧且能够与所述第三直齿轮啮合的第六直齿轮,所述第四转动轴上固定设有位于所述第六直齿轮右侧且能够与所述第四直齿轮啮合的第七直齿轮,所述第四转动轴上固定设有位于所述第七直齿轮右侧且与所述第一直齿轮啮合连接的第八直齿轮,当所述过液孔内经流液体温度较高时,所述第二活塞板左侧热涨液体受热膨胀,所述第二活塞板右移带动所述第五直齿轮与所述第二直齿轮、所述第六直齿轮与所述第三直齿轮,所述第七直齿轮与所述第四直齿轮不同的啮合关系,从而实现不同的传动比,进而调节所述凸轮的转速,所述热交换腔内水循环速度加快,即热交换速率加快。
其中,所述反馈装置还包括上下滑动设置在所述热交换腔内的第四活塞板,所述第四活塞板下端面上固定设有下端延伸至所述动力腔内的第四活塞杆,所述第四活塞杆下端面上固定设有齿箱,所述齿箱内设有左右贯通的齿腔,所述动力腔左侧内壁与所述承轴板左端面之间转动设有第五转动轴,所述第五转动轴上固定设有能够与所述齿腔前侧或后侧内壁啮合的半齿轮,所述箱体内设有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上下侧内壁与所述第二进水孔以及所述第二出水孔贯通,所述第一滑腔内左右滑动设有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内上下贯通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二进水孔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滑板内上下贯通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二出水孔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滑板右端面与所述第一滑腔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第四弹簧,所述第一滑板右端面上固定设有右端延伸至所述反馈腔内的滑杆,所述滑杆下端面上固定设有位于所述反馈腔内的第一斜面块,所述滑杆右端面上固定设有齿板,所述反馈腔上下侧内壁之间关于所述齿板前后对称且转动设有两个第六转动轴,所述第六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九直齿轮,有益的,前侧所述第九直齿轮与所述齿板前端面啮合连接,后侧所述第九直齿轮与所述齿板后端面啮合连接,所述第三活塞杆上端面上固定设有能够与后侧所述第九直齿轮啮合的过渡直齿轮,所述反馈腔上下侧内壁之间转动设有与所述第一转动轴皮带连接的第七转动轴,所述第七转动轴上固定设有能够与所述过渡直齿轮啮合的主动直齿轮,所述箱体内设有第二滑腔,所述第二滑腔左右侧内壁与所述第一进水孔、所述第一出水孔贯通,所述第一出水孔内上下滑动设有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内左右贯通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一进水孔重合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滑板内左右贯通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出水孔重合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二滑板上端面上固定设有上端延伸至所述反馈腔内的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上端面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二出水单向阀抵触的第二斜面块,所述第二滑板下端面与所述第二滑腔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第五弹簧,所述第二滑板下端面上固定设有下端延伸至所述动力腔内的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下端面上固定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前端面上设有四个开口向前的滑孔,所述滑孔内前后滑动设有齿块,所述齿块后端面与所述滑孔后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第六弹簧,所述第五转动轴上固定设有能够与所述齿块啮合的从动直齿轮,当所述过渡直齿轮上移与所述第九直齿轮、所述主动直齿轮啮合时,所述第九直齿轮转动带动所述齿板右移,从而所述第一滑板右移使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进水孔、所述第二出水孔与所述第二通孔重合,从而所述第二进水孔、所述第二出水孔打开,与此同时所述第一斜面块右移带动所述第二斜面块下移,从而所述第二滑板下移使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进水孔、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一出水孔脱离重合,即所述第一进水孔、所述第一出水孔关闭防止所述热交换腔内的水倒流进所述第七转动轴内,在第二滑板下移时带动固定块下移,所述齿块与所述从动直齿轮啮合并刚好带动所述从动直齿轮转动一周,即所述半齿轮转动一周带动所述齿箱完成一个上下往返周期,进而通过所述第四活塞板在所述热交换腔内上下滑动实现所述热交换腔内水的交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热介质液体的温度变化,改变冷介质液体的流动速度,从而改变冷介质液体与热介质液体之间的热交换效率,且在对一定量的冷介质液体进行控温加热后,自动排出已加热的液体并重新补充冷介质液体,实现了热交换过程中的连续性,提高了热介质液体的热量利用率,本装置自动化程度较高,热交换效率以及热交换效果良好,有利于能源的智能化、可控性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C-C”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4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智能温控装置,主要应用于热交换智能温控的过程中,下面将结合本发明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热交换智能温控装置,包括箱体11,所述箱体11内设有上下贯通的过液孔68,所述过液孔68下侧为进水口、上侧为出水口,所述箱体11内设有热交换腔24,所述热交换腔24左侧内壁与所述过液孔68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七条第一导热片23,所述箱体11内设有动力腔57,所述动力腔57右侧内壁山固定设有电机56,所述电机56左端动力连接设有与所述动力腔57左侧内壁转动连接的动力轴63,所述箱体11内设有传动腔49,所述传动腔49内设有循环装置901,所述循环装置901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传动腔49上下侧内壁上的第一转动轴42,所述第一转动轴42上固定设有凸轮48,所述箱体11内设有位于所述传动腔49左侧的压力腔44,所述压力腔44内左右滑动设有第一活塞板45,所述第一活塞板45右端面上固定设有右端延伸至所述传动腔49内的第一活塞杆46,所述第一活塞杆46右端面上固定设有右端面与所述凸轮48抵触的抵触板47,所述抵触板47左端面与所述传动腔49左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第一弹簧50,所述动力腔57内设有变速装置902,所述变速装置902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动力腔57左侧内壁上的第一感应箱15,所述第一感应箱15内设有第一感应腔14,所述第一感应腔14内左右滑动设有第二活塞板13,所述第一感应腔14左侧内壁与所述过液孔68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第二导热片12,所述第二活塞板13右端面上固定设有右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感应箱15右侧的第二活塞杆65,所述第二活塞板13右端面与所述第一感应腔14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第二弹簧66,所述第二活塞板13左侧为热涨液体,所述箱体11内设有反馈腔43,所述反馈腔43内设有反馈装置903,所述反馈装置903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反馈腔43下侧内壁上的第二感应箱84,所述第二感应箱84内设有第二感应腔82,所述第二感应腔82下侧内壁与所述压力腔44上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第三导热片83,所述第二感应腔82内上下滑动设有第三活塞板85,所述第三活塞板85上端面上固定设有上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感应箱84上侧的第三活塞杆81,所述第三活塞板85上端面与所述第二感应腔82上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第三弹簧79,所述第三活塞板85下侧为热涨液体。
根据实施例,以下对循环装置901进行详细说明,所述循环装置901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动力腔57上侧内壁上的承轴板51,所述承轴板51右端面与所述动力腔57右侧内壁之间转动设有第二转动轴54,所述第二转动轴54上固定设有第一直齿轮55,所述第一转动轴42下端延伸至所述动力腔57内且与所述第二转动轴54锥齿啮合连接,所述热交换腔24右侧内壁与所述压力腔44左侧内壁贯通设有第一进水孔71,所述第一进水孔71内设有单向进水的第一进水单向阀70,所述热交换腔24右侧内壁与所述压力腔44左侧内壁贯通设有第一出水孔78,所述第一出水孔78内设有单向出水的第一出水单向阀69,所述热交换腔24上侧内壁与所述箱体11上端面贯通设有第二进水孔28,所述第二进水孔28内设有单向进水的第二进水单向阀25,所述热交换腔24上侧内壁与所述箱体11上端面贯通设有第二出水孔30,所述第二出水孔30内设有单向出水的第二出水单向阀33,所述箱体11上端面与所述第二进水孔28左侧内壁贯通设有预备孔93,所述预备孔93与所述箱体11上端面贯通处螺纹连接设有开闭螺塞94,有益的,所述第二进水孔28与所述箱体11上端面贯通处外接进水管道,所述第二出水孔30与所述箱体11上端面贯通处外接出水管道,当所述第一活塞板45在所述压力腔44内左右移动时,所述热交换腔24内水通过所述第一进水单向阀70、所述第一进水孔71、所述压力腔44、所述第一出水孔78、所述第一出水单向阀69实现循环热交换。
根据实施例,以下对变速装置902进行详细说明,所述变速装置902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动力腔57左右侧内壁上且与所述动力轴63皮带连接的第三转动轴64,所述第三转动轴64上固定设有第二直齿轮61,所述第三转动轴64上固定设有位于所述第二直齿轮61右侧的第三直齿轮60,所述第三转动轴64上固定设有位于所述第三直齿轮60右侧的第四直齿轮59,所述第二活塞杆65上转动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感应箱15右侧的第四转动轴62,所述第四转动轴62上固定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二直齿轮61啮合的第五直齿轮18,所述第四转动轴62上固定设有位于所述第五直齿轮18右侧且能够与所述第三直齿轮60啮合的第六直齿轮52,所述第四转动轴62上固定设有位于所述第六直齿轮52右侧且能够与所述第四直齿轮59啮合的第七直齿轮53,所述第四转动轴62上固定设有位于所述第七直齿轮53右侧且与所述第一直齿轮55啮合连接的第八直齿轮58,当所述过液孔68内经流液体温度较高时,所述第二活塞板13左侧热涨液体受热膨胀,所述第二活塞板13右移带动所述第五直齿轮18与所述第二直齿轮61、所述第六直齿轮52与所述第三直齿轮60,所述第七直齿轮53与所述第四直齿轮59不同的啮合关系,从而实现不同的传动比,进而调节所述凸轮48的转速,所述热交换腔24内水循环速度加快,即热交换速率加快。
根据实施例,以下对反馈装置903进行详细说明,所述反馈装置903还包括上下滑动设置在所述热交换腔24内的第四活塞板22,所述第四活塞板22下端面上固定设有下端延伸至所述动力腔57内的第四活塞杆21,所述第四活塞杆21下端面上固定设有齿箱16,所述齿箱16内设有左右贯通的齿腔17,所述动力腔57左侧内壁与所述承轴板51左端面之间转动设有第五转动轴19,所述第五转动轴19上固定设有能够与所述齿腔17前侧或后侧内壁啮合的半齿轮20,所述箱体11内设有第一滑腔31,所述第一滑腔31上下侧内壁与所述第二进水孔28以及所述第二出水孔30贯通,所述第一滑腔31内左右滑动设有第一滑板26,所述第一滑板26内上下贯通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二进水孔28重合的第一通孔27,所述第一滑板26内上下贯通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二出水孔30重合的第二通孔29,所述第一滑板26右端面与所述第一滑腔31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第四弹簧32,所述第一滑板26右端面上固定设有右端延伸至所述反馈腔43内的滑杆35,所述滑杆35下端面上固定设有位于所述反馈腔43内的第一斜面块34,所述滑杆35右端面上固定设有齿板37,所述反馈腔43上下侧内壁之间关于所述齿板37前后对称且转动设有两个第六转动轴38,所述第六转动轴38上固定设有第九直齿轮39,有益的,前侧所述第九直齿轮39与所述齿板37前端面啮合连接,后侧所述第九直齿轮39与所述齿板37后端面啮合连接,所述第三活塞杆81上端面上固定设有能够与后侧所述第九直齿轮39啮合的过渡直齿轮80,所述反馈腔43上下侧内壁之间转动设有与所述第一转动轴42皮带连接的第七转动轴40,所述第七转动轴40上固定设有能够与所述过渡直齿轮80啮合的主动直齿轮41,所述箱体11内设有第二滑腔92,所述第二滑腔92左右侧内壁与所述第一进水孔71、所述第一出水孔78贯通,所述第一出水孔78内上下滑动设有第二滑板74,所述第二滑板74内左右贯通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一进水孔71重合的第三通孔73,所述第二滑板74内左右贯通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出水孔78重合的第四通孔75,所述第二滑板74上端面上固定设有上端延伸至所述反馈腔43内的第一固定杆72,所述第一固定杆72上端面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二出水单向阀33抵触的第二斜面块36,所述第二滑板74下端面与所述第二滑腔92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第五弹簧77,所述第二滑板74下端面上固定设有下端延伸至所述动力腔57内的第二固定杆76,所述第二固定杆76下端面上固定设有固定块89,所述固定块89前端面上设有四个开口向前的滑孔86,所述滑孔86内前后滑动设有齿块88,所述齿块88后端面与所述滑孔86后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第六弹簧87,所述第五转动轴19上固定设有能够与所述齿块88啮合的从动直齿轮91,当所述过渡直齿轮80上移与所述第九直齿轮39、所述主动直齿轮41啮合时,所述第九直齿轮39转动带动所述齿板37右移,从而所述第一滑板26右移使所述第一通孔27与所述第二进水孔28、所述第二出水孔30与所述第二通孔29重合,从而所述第二进水孔28、所述第二出水孔30打开,与此同时所述第一斜面块34右移带动所述第二斜面块36下移,从而所述第二滑板74下移使所述第三通孔73与所述第一进水孔71、所述第四通孔75与所述第一出水孔78脱离重合,即所述第一进水孔71、所述第一出水孔78关闭防止所述热交换腔24内的水倒流进所述第七转动轴40内,在第二滑板74下移时带动固定块89下移,所述齿块88与所述从动直齿轮91啮合并刚好带动所述从动直齿轮91转动一周,即所述半齿轮20转动一周带动所述齿箱16完成一个上下往返周期,进而通过所述第四活塞板22在所述热交换腔24内上下滑动实现所述热交换腔24内水的交替。
下结合图1至图4对本文中的一种热交换智能温控装置的使用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初始时,第五直齿轮18与第二直齿轮61啮合,第六直齿轮52与第三直齿轮60未啮合,第七直齿轮53与第四直齿轮59未啮合,第二活塞板13左侧热涨液体未膨胀,第二活塞板13位于第一感应腔14内相对左侧,第二弹簧66未压缩,第三活塞板85下侧热涨液体未膨胀,第三活塞板85位于第二感应腔82内较下侧位置,第三弹簧79未压缩,过渡直齿轮80未与第九直齿轮39、主动直齿轮41啮合,第一滑板26左端面与第一滑腔31左侧内壁抵触,第四弹簧32未压缩,第一通孔27与第二进水孔28未重合,第二出水孔30与第二通孔29未重合,第二进水孔28、第二出水孔30处于关闭状态,第一斜面块34与第二斜面块36刚好抵触,齿板37位于第九直齿轮39较左侧,第五弹簧77未压缩,第二滑板74上端面与第二滑腔92上侧内壁抵触,第三通孔73与第一进水孔71重合,第四通孔75与第一出水孔78重合,第一进水孔71、第一出水孔78处于打开状态,固定块89位于从动直齿轮91上侧且齿块88未与从动直齿轮91抵触,第四活塞板22位于热交换腔24内最下侧,半齿轮20位于齿腔17内最上侧;预备时,热水从过液孔68下侧流入,从过液孔68上侧流出,第二进水孔28上端外接冷水水源,第二出水孔30上端外接收集装置,转动开闭螺塞94打开预备孔93,向预备孔93内灌入冷水直至热交换腔24被充满,然后拧紧开闭螺塞94,关闭预备孔93;工作时,启动电机56,动力轴63转动,动力轴63带动第三转动轴64、第二直齿轮61、第三直齿轮60、第四直齿轮59转动,第二直齿轮61转动带动第五直齿轮18、第四转动轴62、第八直齿轮58转动,第八直齿轮58转动带动第一直齿轮55、第二转动轴54转动,第二转动轴54转动带动第一转动轴42、凸轮48转动,凸轮48转动抵触抵触板47、第一活塞杆46、第一活塞板45在第一弹簧50的弹力作用下左右移动,当第一活塞板45在压力腔44内右移时,热交换腔24内的冷水通过第一进水单向阀70、第一进水孔71、第三通孔73进入压力腔44内,当第一活塞板45在压力腔44内左移时,压力腔44内的冷水通过第四通孔75、第一出水孔78、第一出水单向阀69重新回到热交换腔24内实现热交换腔24内水流的循环,同时第一导热片23将过液孔68内流动热水的热量传导至热交换腔24内,从而实现热交换腔24内冷水的加热,有益的,当过液孔68内流动热水的温度很高时,第二活塞板13左侧的热涨液体在第二导热片12导热作用下膨胀并推动第二活塞板13、第二活塞杆65、第四转动轴62右移,第二弹簧66压缩,从而使第六直齿轮52与第三直齿轮60啮合或者第七直齿轮53与第四直齿轮59啮合以实现不同的传动比,进而调节第四转动轴62的转速,沿相同传动路线提高凸轮48的转速,即第一活塞板45的左右移动频率加快,热交换腔24内水流循环速度加快,从而提高热交换效率,当热交换腔24内的水达到设定温度后,第三活塞板85下侧的热涨液体受第三导热片83导热作用膨胀并推动第三活塞板85、第三活塞杆81、过渡直齿轮80上移,第三弹簧79压缩,过渡直齿轮80与第九直齿轮39、主动直齿轮41啮合,第一转动轴42转动带动主动直齿轮41、第七转动轴40转动,从而过渡直齿轮80、第九直齿轮39、第六转动轴38转动,第九直齿轮39转动带动齿板37右移,从而带动滑杆35、第一斜面块34、第一滑板26右移,第四弹簧32压缩,第一通孔27与第二进水孔28重合,第二通孔29与第二出水孔30重合,第二通孔29、第二出水孔30打开,当第一滑板26右端面与第一滑腔31右侧内壁抵触,第七转动轴40与第一转动轴42之间的皮带在带轮上打滑,第一斜面块34右移带动第二斜面块36、第一固定杆72、第二滑板74、第二固定杆76、固定块89下移,第五弹簧77压缩,第一进水孔71与第三通孔73脱离重合,第一出水孔78与第四通孔75脱离重合,第一进水孔71、第一出水孔78关闭,第一活塞板45移动受阻,第三转动轴64与动力轴63之间的皮带在带轮上打滑,固定块89下移从而带动齿块88与从动直齿轮91啮合并带动从动直齿轮91、第五转动轴19、半齿轮20刚好转动一周,半齿轮20转动一周带动齿箱16、第四活塞杆21、第四活塞板22完成一个上下往返周期,当第四活塞板22在热交换腔24内上移时,所述热交换腔24内的已加热水通过第二出水单向阀33、第二出水孔30、第二通孔29流出,当第四活塞板22在热交换腔24内下移时,新的冷水通过第二进水孔28、第一通孔27、第二进水单向阀25重新填充热交换腔24进行下一个周期的热交换,此时压力腔44内的水逐渐冷却,第三活塞板85下侧的热涨液体回复原位,过渡直齿轮80与第九直齿轮39、主动直齿轮41脱离啮合,第一滑板26在第四弹簧32的弹力作用下回复原位,第二滑板74在第五弹簧77的弹力作用下回复原位,固定块89上移,齿块88抵触从动直齿轮91且相对滑动,齿块88受抵触后移,第六弹簧87压缩,即在固定块89上移过程中齿块88不与从动直齿轮91啮合,从动直齿轮91未转动,此时装置各部分均沿相同传动路线回复原位,重复上述热交换工作周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热介质液体的温度变化,改变冷介质液体的流动速度,从而改变冷介质液体与热介质液体之间的热交换效率,且在对一定量的冷介质液体进行控温加热后,自动排出已加热的液体并重新补充冷介质液体,实现了热交换过程中的连续性,提高了热介质液体的热量利用率,本装置自动化程度较高,热交换效率以及热交换效果良好,有利于能源的智能化、可控性利用。
通过以上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根据工作模式做出各种改变。

Claims (4)

1.一种热交换智能温控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上下贯通的过液孔,所述过液孔下侧为进水口、上侧为出水口,所述箱体内设有热交换腔,所述热交换腔左侧内壁与所述过液孔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七条第一导热片,所述箱体内设有动力腔,所述动力腔右侧内壁山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左端动力连接设有与所述动力腔左侧内壁转动连接的动力轴,所述箱体内设有传动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腔内设有循环装置;所述循环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传动腔上下侧内壁上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定设有凸轮,所述箱体内设有位于所述传动腔左侧的压力腔,所述压力腔内左右滑动设有第一活塞板,所述第一活塞板右端面上固定设有右端延伸至所述传动腔内的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右端面上固定设有右端面与所述凸轮抵触的抵触板,所述抵触板左端面与所述传动腔左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动力腔内设有变速装置,所述变速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动力腔左侧内壁上的第一感应箱,所述第一感应箱内设有第一感应腔,所述第一感应腔内左右滑动设有第二活塞板,所述第一感应腔左侧内壁与所述过液孔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第二导热片,所述第二活塞板右端面上固定设有右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感应箱右侧的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板右端面与所述第一感应腔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活塞板左侧为热涨液体,所述箱体内设有反馈腔;所述反馈腔内设有反馈装置,所述反馈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反馈腔下侧内壁上的第二感应箱,所述第二感应箱内设有第二感应腔,所述第二感应腔下侧内壁与所述压力腔上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第三导热片,所述第二感应腔内上下滑动设有第三活塞板,所述第三活塞板上端面上固定设有上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感应箱上侧的第三活塞杆,所述第三活塞板上端面与所述第二感应腔上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活塞板下侧为热涨液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智能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动力腔上侧内壁上的承轴板,所述承轴板右端面与所述动力腔右侧内壁之间转动设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下端延伸至所述动力腔内且与所述第二转动轴锥齿啮合连接,所述热交换腔右侧内壁与所述压力腔左侧内壁贯通设有第一进水孔,所述第一进水孔内设有单向进水的第一进水单向阀,所述热交换腔右侧内壁与所述压力腔左侧内壁贯通设有第一出水孔,所述第一出水孔内设有单向出水的第一出水单向阀,所述热交换腔上侧内壁与所述箱体上端面贯通设有第二进水孔,所述第二进水孔内设有单向进水的第二进水单向阀,所述热交换腔上侧内壁与所述箱体上端面贯通设有第二出水孔,所述第二出水孔内设有单向出水的第二出水单向阀,所述箱体上端面与所述第二进水孔左侧内壁贯通设有预备孔,所述预备孔与所述箱体上端面贯通处螺纹连接设有开闭螺塞,有益的,所述第二进水孔与所述箱体上端面贯通处外接进水管道,所述第二出水孔与所述箱体上端面贯通处外接出水管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智能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装置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动力腔左右侧内壁上且与所述动力轴皮带连接的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三转动轴上固定设有位于所述第二直齿轮右侧的第三直齿轮,所述第三转动轴上固定设有位于所述第三直齿轮右侧的第四直齿轮,所述第二活塞杆上转动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感应箱右侧的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轴上固定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二直齿轮啮合的第五直齿轮,所述第四转动轴上固定设有位于所述第五直齿轮右侧且能够与所述第三直齿轮啮合的第六直齿轮,所述第四转动轴上固定设有位于所述第六直齿轮右侧且能够与所述第四直齿轮啮合的第七直齿轮,所述第四转动轴上固定设有位于所述第七直齿轮右侧且与所述第一直齿轮啮合连接的第八直齿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智能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装置还包括上下滑动设置在所述热交换腔内的第四活塞板,所述第四活塞板下端面上固定设有下端延伸至所述动力腔内的第四活塞杆,所述第四活塞杆下端面上固定设有齿箱,所述齿箱内设有左右贯通的齿腔,所述动力腔左侧内壁与所述承轴板左端面之间转动设有第五转动轴,所述第五转动轴上固定设有能够与所述齿腔前侧或后侧内壁啮合的半齿轮,所述箱体内设有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上下侧内壁与所述第二进水孔以及所述第二出水孔贯通,所述第一滑腔内左右滑动设有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内上下贯通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二进水孔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滑板内上下贯通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二出水孔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滑板右端面与所述第一滑腔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第四弹簧,所述第一滑板右端面上固定设有右端延伸至所述反馈腔内的滑杆,所述滑杆下端面上固定设有位于所述反馈腔内的第一斜面块,所述滑杆右端面上固定设有齿板,所述反馈腔上下侧内壁之间关于所述齿板前后对称且转动设有两个第六转动轴,所述第六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九直齿轮,有益的,前侧所述第九直齿轮与所述齿板前端面啮合连接,后侧所述第九直齿轮与所述齿板后端面啮合连接,所述第三活塞杆上端面上固定设有能够与后侧所述第九直齿轮啮合的过渡直齿轮,所述反馈腔上下侧内壁之间转动设有与所述第一转动轴皮带连接的第七转动轴,所述第七转动轴上固定设有能够与所述过渡直齿轮啮合的主动直齿轮,所述箱体内设有第二滑腔,所述第二滑腔左右侧内壁与所述第一进水孔、所述第一出水孔贯通,所述第一出水孔内上下滑动设有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内左右贯通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一进水孔重合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滑板内左右贯通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出水孔重合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二滑板上端面上固定设有上端延伸至所述反馈腔内的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上端面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二出水单向阀抵触的第二斜面块,所述第二滑板下端面与所述第二滑腔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第五弹簧,所述第二滑板下端面上固定设有下端延伸至所述动力腔内的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下端面上固定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前端面上设有四个开口向前的滑孔,所述滑孔内前后滑动设有齿块,所述齿块后端面与所述滑孔后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第六弹簧,所述第五转动轴上固定设有能够与所述齿块啮合的从动直齿轮。
CN202011175379.1A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热交换智能温控装置 Withdrawn CN1122127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75379.1A CN112212731A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热交换智能温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75379.1A CN112212731A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热交换智能温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12731A true CN112212731A (zh) 2021-01-12

Family

ID=74057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75379.1A Withdrawn CN112212731A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热交换智能温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1273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42333A (zh) * 2021-02-05 2021-05-04 内蒙古世杰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丙炔氟草胺生产用醚化反应装置
CN113108628A (zh) * 2021-04-01 2021-07-13 陈如岩 一种节能换热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42333A (zh) * 2021-02-05 2021-05-04 内蒙古世杰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丙炔氟草胺生产用醚化反应装置
CN113108628A (zh) * 2021-04-01 2021-07-13 陈如岩 一种节能换热器
CN113108628B (zh) * 2021-04-01 2022-08-09 无锡市华立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换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12731A (zh) 一种热交换智能温控装置
CN109773158A (zh) 一种金属铸造装置
CN112113441A (zh) 一种可调节温度的混合式热交换器
CN111880629A (zh) 一种芯片散热用自动雾化装置
CN109506000B (zh) 一种用于工程汽车换挡装置中的阀门
CN112398035A (zh) 一种能够保持低温的配电柜用液冷散热装置
CN111760753A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片上自动涂抹导热硅脂的装置
CN111092520B (zh) 一种电动机自散热外壳装置
CN109236492A (zh) 有内加热器的热气机
CN111895143B (zh) 一种自动调节水温的冷热水龙头开关
CN111238261B (zh) 一种接触式热交换设备
CN110101323B (zh) 一种地热洗浴设备
CN117722868A (zh) 一种换热储能制冷装置
CN112944961A (zh) 一种自清洁式导热面积可调节的换热器
CN221123162U (zh) 一种合压机换热降温装置
CN219222618U (zh) 一种节能型固体蓄热供暖装置
CN217465446U (zh) 一种新型热换器
CN115164402B (zh) 水浴水加热系统及其淋浴屏
CN108801029A (zh) 一种化工生产用热交换器
CN216357940U (zh) 一种机电设备用散热装置
CN214841343U (zh) 一种热纯水管水系统
CN110530020A (zh) 一种相变蓄热电锅炉
CN215412643U (zh) 一种可定形状的颗粒制冰机
CN117182237B (zh) 一种加热盘钎焊用控温机构
CN216294803U (zh) 一种化制罐用快速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