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05010A - 用于基于智能地址牌的辅助定位和导航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基于智能地址牌的辅助定位和导航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05010A
CN112205010A CN201880093700.6A CN201880093700A CN112205010A CN 112205010 A CN112205010 A CN 112205010A CN 201880093700 A CN201880093700 A CN 201880093700A CN 112205010 A CN112205010 A CN 1122050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m
address
space
mobile device
sm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370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05010B (zh
Inventor
叶嘉安
仲腾
石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ersitech Ltd
Original Assignee
Versi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ersitech Ltd filed Critical Versitech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2050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50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050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50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23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the record carrier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rcuits on transponder cards, non-contact smart cards or RFI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0Services signaling; Auxiliary data signalling, i.e. transmitting data via a non-traffic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33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indoor environments, e.g. building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27/00Combined visual and audible advertising or displaying, e.g. for public address
    • G09F27/005Signs associated with a sens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avig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用于基于智能地址牌辅助定位和导航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要定位的移动装置基于由与一个房间/空间相关联的智能地址牌广播的地址标识从服务器检索所述房间/空间的地址相关信息,并基于所述地址相关信息、以及所述移动装置和与所述房间/空间相关联的智能地址牌之间的距离,来确认所述移动装置到达所述房间/空间。在所述智能地址牌的帮助下,系统可以自动地并且准确地确认用户到达目的地。

Description

用于基于智能地址牌的辅助定位和导航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一般涉及定位和导航技术。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用于基于智能地址牌的辅助定位和导航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消费者级定位和导航系统总是给予用户(例如人或机器人)对于建筑物或房间的位置的粗略估计,并然后将用户引导到建筑物或房间的附近。但是,这些系统无法精确确认用户到达建筑物或房间/空间。当用户被导航到房间/空间附近时,通常需要用户她/他自己找到目的地的标识(例如,徽标或门牌)。如果目的地的标识被隐藏或找不到,用户将对到达感到困惑。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这一点,本发明被设计用于精确地确认用户到达房间/空间,并检索与该房间/空间相关的基于地址的最新信息。它可以与现有的室内定位和导航系统协同工作,以自动引导用户到他想去的房间/空间,并还向用户提供房间/空间的地址相关信息和服务。
在一方面,本申请针对一种用于基于智能地址牌的辅助定位和导航的系统,该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智能地址牌和管理服务器;其中每个智能地址牌与一个房间/空间相关联,并广播包括其关联房间/空间的地址标识的信号;所述管理服务器,被配置为从要定位的移动装置接收查询,该查询包括由该移动装置从所述一个或多个智能地址牌之一接收的地址标识,以及向所述移动装置传送与所述地址标识相对应的房间/空间的地址相关信息,使得基于所述地址相关信息、以及所述移动装置和与所述房间/空间相关联的智能地址牌之间的距离,来确认所述移动装置到达所述房间/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系统还可以包括在用户的移动装置上运行的客户端软件,该客户端软件具有示出用户位置的指示符和移动装置位于的房间/空间的地图的地图界面。客户端软件可以响应于从智能地址牌接收到信号,而生成对地址相关信息的查询并将其传送到管理服务器。该查询可以包括由移动装置从一个或多个智能地址牌之一接收到的地址标识。在接收到来自客户端软件的查询时,管理服务器返回与地址标识相对应的房间/空间的地址相关信息。客户端软件可以基于接收到的地址相关信息来估计用户的地点,并且在其地图界面上呈现所估计的(多个)用户的地点信息。
在另一实施例中,客户端软件可以进一步从管理服务器预取用户感兴趣的地点的一些地址相关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存储在移动装置的存储器中。当地址相关信息不可从管理服务器获得时或当移动网络中断(down)时,这种预取的地址相关信息可用于与由和房间/空间相关联的一个智能地址牌所广播的一个房间/空间的地址标识组合,来估计移动装置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智能地址牌可包括射频装置。所述射频装置可以是蓝牙低能耗装置、WiFi装置、ZigBee装置、NFC装置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基于由所述移动装置接收到的所述智能地址牌的信号的强度,来确定所述移动装置和与所述房间/空间相关联的所述智能地址牌之间的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智能地址牌可配置为经由网关与管理服务器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地址牌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来自所述管理服务器的关于其关联房间/空间的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中的每一个与一个房间/空间相关联,并用于显示关于其关联房间/空间的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地址牌中的每一个可以被配置有置信范围;并且当所述移动装置位于与所述房间/空间相关联的智能地址牌的置信范围内时,确认所述移动装置到达所述房间/空间。一个智能地址牌的置信范围可以设置为智能地址牌周围1米。
在另一方面,本申请针对一种用于基于智能地址牌的辅助定位和导航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要定位的移动装置接收由与一个房间/空间相关联的一个智能地址牌所广播的房间/空间的地址标识;由所述移动装置从所述管理服务器基于所述地址标识获得所述房间/空间的地址相关信息;和基于所述房间/空间的地址相关信息、以及所述移动装置和与所述房间/空间相关联的智能地址牌之间的距离,来确认所述移动装置到达所述房间/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基于由所述移动装置接收到的所述智能地址牌的信号的强度,来确定所述移动装置、和与所述房间/空间相关联的智能地址牌之间的距离。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基于从所述管理服务器接收到的房间/空间的地址相关信息、以及移动装置和与房间/空间相关联的智能地址牌之间的距离,来估计所述移动装置的位置。
在另一方面,本申请涉及一种智能地址牌,包括:用于广播信号的射频装置,所述信号包括与智能地址牌相关联的一个房间/空间的地址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地址牌中的每一个可以进一步包括显示装置,用于显示关于其关联房间/空间的信息。射频装置可以进一步被配置为通过网络与服务器通信。
应当理解,本文所描述的各个实施例的特征不是相互排斥的,并且可以以各种组合和排列存在。在整个描述中对“一个示例”、“示例”、“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的指代意味着结合该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括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示例中。因此,短语“在一个示例中”、“在示例中”、“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在整个描述中的各个地方的出现不一定都指代同一示例。此外,特定特征、结构、例程、步骤、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在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文提供的标题仅为方便起见,并不意欲限制或解释所要求保护的技术的范围或含义。
如本文所使用,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否则术语“包括”和该术语的变体,例如“包含”、“含有”和“包涵”,并不意欲排除进一步的特征、组件或步骤。
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阐述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细节。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前述和其他目的、方面、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和更好理解,其中:
图1是利用智能地址牌在建筑物中导航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房间/空间的地理编码地址id和相关信息的示例;
图3是在智能地址牌的帮助下确认到达房间/空间的图示。
图4是用于基于智能地址牌的辅助定位和导航的系统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用于基于智能地址牌的辅助定位和导航的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地区智能建筑物地址管理系统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根据当结合附图时在下面阐述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标识对应的元件。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通常指示相同、功能相似、和/或结构相似的元件。而且,附图不一定按比例,而是通常侧重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解释。
现有的定位和导航系统总是给予用户对于建筑物或房间的位置的粗略估计,并然后将用户引导到建筑物或房间的附近。但是,这些系统无法精确确认用户到达建筑物或房间。当用户被导航到房间/空间附近时,通常需要用户她/他自己找到目的地的标识(例如,徽标或门牌)。如果目的地的标识被隐藏或找不到,用户将对到达感到困惑。
在实施例中,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基于智能地址牌的辅助定位和导航的系统,该系统能够精确地确认用户到达房间/空间,并检索与该房间/空间相关的基于地址的最新信息。它可以与现有的室内定位和导航系统协同工作,以自动引导用户到他想去的房间/空间,并还向用户提供房间/空间的地址相关信息和服务。该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智能地址牌,可放置在建筑物不同楼层/场所的房间门或开放空间(如展厅或停车场)的墙壁/地板上或附近;以及管理服务器,用于管理部署在系统中的智能地址牌,并向用户提供地址相关信息和服务。为了便于描述,以跨越位于建筑物中的楼层之一上的多个房间的导航作为示例来描述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中所述的原理可以应用于部署了智能地址牌的任何室内和/或室外环境中的导航。
与传统的地址牌类似,智能地址牌可以是房间/空间的标识或标志;例如,放置在建筑物中的房间门上或附近的铭牌,以显示房间编号(如801室)和/或占用者的姓名(如901室,X先生,总经理)或房间的功能(如1103室,XX公司;1202室,YY商店/餐厅;1203室,会议室,当天的(多个)功能),是的用户能够找到房间/空间并了解有关房间/空间的信息。但除此之外,智能地址牌可以将其所代表的房间/空间的标识信息传送到附近用户携带的移动装置(例如,智能电话),使得用户可以利用从智能地址牌接收到的标识信息,来确认在导航中到达目的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智能地址牌可以包括射频(RF)模块,其可以向附近的移动装置传送信息。并且所述移动装置可集成或配备有一个或多个RF接收器并从附近的RF装置接收信号。RF模块可以是蓝牙低能耗(BLE)装置、WiFi装置、ZigBee装置、NFC装置、或可以将信息传送到附近移动装置的任何其他RF装置。为了便于描述,以BLE装置作为智能地址牌的RF模块的示例来说明以下实施例。在另一实施例中,智能地址牌还可以经由网关与网络中的服务器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地址牌可以包括显示装置,其能够根据从服务器接收到的信息或指令来显示与房间/空间相关的实时信息。
图1是利用智能地址牌在建筑物中导航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建筑物的每个房间/空间都配有智能地址牌。智能地址牌可以放置在房间(例如房间的门)或空间(例如空间的墙壁/地板)附近,并且智能地址牌的蓝牙低能耗装置将其所代表的房间/空间的标识信息广播到附近的移动装置(例如,智能电话)。用户(人或机器人)正在使用能够接收智能地址牌传送的信息的移动装置进行导航。当用户在房间/空间的智能地址牌的信号范围内时,用户的移动装置从智能地址牌接收关于该房间/空间的标识信息,并然后将接收到的标识信息发送到用于管理智能地址牌的管理服务器(也称为智能地址牌管理服务器(SAP-MS)),以获得与房间相关的信息,如坐标或其他基于地址的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标识信息可以是一种地理编码地址ID。如图2所示,建筑物的每个房间/空间被分配将其定位在数字平面图/地图上的唯一地理编码地址ID。每个房间/空间的所有地址相关信息可存储在SAP-MS中,并通过地理编码的地址ID编索引,包括用于导航的地理x、y坐标(例如房间/空间的质心坐标)、建筑物代码、楼层代码、房间/空间代码、房间/空间信息、房间/空间访问权限信息,以及其他信息(例如,从房间/空间质心到放置智能地址牌的房间/空间的墙壁/边缘的距离)。房间/空间的地理编码地址ID也存储在房间的智能地址牌中。唯一地理编码地址ID可以是全球地理参考的x-y坐标或分配的ID,例如参考文献1(Yeh,A.G.O.and Jiasong Zhu(2013),“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s of Postal Building Geocoding for Smart Cities”,Geomatics World,Vol.20,No.4,pp.1-7)中阐述的具有向其添加的关于楼层或房间编号的附加信息的邮政大楼代码。在一个示例中,地理编码地址ID可以与经由管理服务器的数楼层字平面图/地图手动或自动获得的房间/空间的质心的x-y坐标相关联并由其生成。在另一示例中,可以基于室内环境中的房间/空间的相对位置来生成地理编码地址ID。例如,将房间/空间的质心的平面位置(x,y)坐标与室内房间/空间的最小边界框的左下角进行比较。它们的X轴位置差将用多个数字表示;而Y轴位置差也将用相同数量的数字表示。此外,还将使用一些数字来指示房间/空间的楼层号。地理编码地址ID将是这些数字的组合。
利用接收到的房间/空间的地理编码地址ID,用户的移动装置或导航系统可以从管理服务器解码和检索该房间/空间的坐标和相关信息。该房间/空间的坐标和信息可用于确认在导航中到达房间/空间。此外,利用从附近智能地址牌接收到的信号,可以基于智能地址牌的信号强度,来确定用户的移动装置与其对应的智能地址牌之间的距离;例如借助于RSSI(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器)。智能地址牌的较强信号强度意味着用户与智能地址牌之间的较短距离。这将帮助用户实时定位其室内位置并导航到其目的地。根据所确定的用户移动装置与智能地址牌之间的距离、以及从管理服务器检索到的房间的坐标和相关信息,可以估计用户的大致地点。在一个示例中,可以通过基于用户的移动装置和智能地址牌之间的距离、以及智能地址牌与房间质心之间的距离进行三角测量,来确定用户的大致地点。在另一示例中,移动装置可以提供或配置有查找表,该查找表给出智能地址牌的信号强度、和用户与智能地址牌之间的距离之间的关系。因此,可以基于用户的移动装置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来估计用户位置的可能范围。
但是基于智能地址牌的信号强度确定的距离并不总是精确的。如果用户的位置远离智能地址牌,则距离估计将不精确。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智能地址牌配置有置信范围,该置信范围被定义为确保在智能地址牌的置信范围内的每个移动装置能够具有与智能地址牌的高精度估计距离。对于BLE装置,如果用户的移动装置与BLE装置的距离在4米之内,则估计的距离可以具有1米的精度,但是如果用户的移动装置与BLE装置的距离在1米之内,则估计的距离可以具有0.1米的精度。因此,配备有BLE装置的智能地址牌的置信范围可以被设置为距智能地址牌1米左右。当用户在他想去的房间/空间的智能地址牌的置信范围内时,他/她可以精确地确认到达目的地。
如图1所示,每个智能地址牌存在两个范围:信号范围和置信范围。智能地址牌的信号范围是指可以接收到智能地址牌的信号的范围,这取决于智能地址牌中包含的BLE装置的能力,并且通常距离智能地址牌约4-5米。置信范围X是指能够确认到达智能地址牌所代表的房间/空间的范围;例如其可在智能地址牌周围1米左右,即0≤X≤1米。当用户进入智能地址牌的信号范围时,用户的移动装置将从智能地址牌接收房间/空间的唯一地理编码地址ID。使用房间/空间的唯一地理编码地址ID,用户或导航系统可以从管理服务器检索该房间/空间的地理坐标和基于地址的信息,以用于导航。因此,用户可以知道他已接近哪个房间。例如,在智能地址牌1和智能地址牌9的信号范围内的图1中位置A处的用户可以知道他/她在房间1和房间7附近。移动装置可以进一步例如借助于RSSI来测量与智能地址牌的距离,并且基于所测量的距离和该房间/空间的地理坐标,移动装置可以得到用户的大致地点的估计。通过比较用户的大致地点和最终目的地(如房间3),系统可以帮助用户导航到他的目的地。当用户进入智能地址牌3的信号范围时,用户可以基于接收到的智能地址牌3的信号知道他在房间3附近,并且可以借助于RSSI测量移动装置与智能地址牌3之间的距离。如果测量的距离小于智能地址牌3的置信范围,则可以确认用户到达他的目的地(房间3)。
上面讨论的移动装置的功能(例如地点估计和距离测量)可以通过在移动装置上运行的应用或客户端软件来实现。应用或客户端软件还可以向用户提供地图界面,示出用户地点的指示器和用户当前环境的地图。当如上所述获得用户的大致地点的估计时,应用或客户端软件可以在其地图界面上呈现所估计的用户的地点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移动装置上运行的应用或客户端软件可以从管理服务器进一步预取用户感兴趣的地点的一些地址相关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存储在移动装置的存储器中。当地址相关信息不可从管理服务器获得时或当移动网络中断时,这种预取的地址相关信息可用于与由和房间/空间相关联的一个智能地址牌所广播的一个房间/空间的地址标识组合,来估计移动装置的位置。
此外,利用来自智能地址牌的房间/空间的唯一地理编码地址ID,用户或导航系统可以经由唯一的地理编码地址ID,从管理服务器获得关于离他最近的房间/空间的基于地址的实时最新信息(例如,占用其的人、其中的公司或商店的名称、该房间/空间的功能、将在其中举行的(多个)事件、和登机时间)。这种基于地址的信息可用于上下文感知导航。可以将房间/空间的最新上下文信息(如占用者的改变、功能或事件、登机闸门)传送到用户,使得他将能够在导航期间或当他在该房间/空间前面时,立刻知道占用者/功能/事件/登机闸门是否已经移到另一房间/空间。响应于房间/空间的动态操作上下文信息,导航系统可自动向用户提供重新计算的路线。
智能地址牌通过确认用户到达房间/空间,在辅助导航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的消费级室内定位系统可以给予用户(人或机器人)室内位置的粗略估计。但是,这些系统无法确认用户是否到达房间/空间。具有置信范围的包含唯一地理编码地址ID的智能地址牌可用于精确确认用户到达房间/空间,并检索与该房间/空间相关的基于地址的最新信息。它可以连同现有的室内定位和导航系统一起工作,该系统用于跟踪和定位建筑物中的行人,并将用户引导到他想去的房间/空间。例如,当导航系统(例如GPS或室内定位方法)指引用户到达目的地附近时,导航系统或用户的移动装置可进一步利用从附近智能地址牌接收到的信号来估计其实时地点,如上文所述,这比借助于GPS进行地点估计更精确。用户的实时地点可由导航系统在用户的移动装置上显示为室内地图符号。导航系统可以响应于确定用户进入目的地的智能地址牌的置信范围,而确认用户到达目的地。此外,导航系统可以基于智能地址牌发送的信息,基于从管理服务器获得的用户附近的最新上下文信息,来调整路线。
如图3所示,配备有BLE装置的智能地址牌正向附近的移动装置广播其存储的基于地址的信息。用户A、B、C的移动装置正通过室内定位和导航系统进行导航。可以基于部署在室内定位和导航系统中的室内定位装置(例如装置a、b、c)通过诸如三边测量和三角测量等一些室内定位方法,来估计移动装置A、B和C的室内位置。例如,通常基于通过测量高定向传感器之间的到达时差(TDOA)所确定的到达角(AoA),来使用三角测量。然而,室内定位导航系统只是给予用户室内位置的粗略估计。当用户处于智能地址牌的信号范围和置信范围时,本申请可以增加该精度,并确认用户到达目的地。
如图3所示,移动装置B在智能地址牌3的置信范围内(距智能地址牌1米内具有0.1米精度)。因此,可以确认移动装置B位于房间3的门区域中,其相关地理参考坐标从自具有0.1米位置精度的智能地址牌3获得的地理编码地址ID中导出,所述0.1米位置精度低于其他消费级室内定位系统的5-10米的位置精度。其间,由于移动装置A和C不在智能地址牌的任何置信范围内,所以移动装置A和C的估计位置仅是粗略的地点,并因此无法确认智能手机A和C到达任何房间。移动装置A的位置比移动装置C的位置具有更高的置信度和精度。这是因为移动装置A在具有1米精度的智能地址牌1(房间1)和智能地址牌9(房间7)的信号范围内,而移动装置C只能从具有5-10米的精度的其他消费级室内定位装置接收信息。此外,如果用户的目的地是房间3,则通过知道移动装置A与智能地址牌1(房间1)和9(房间7)的相对位置,有助于确认用户向位置A前进的正确方向。
图4是用于基于智能地址牌的辅助定位和导航的系统的实施例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智能地址牌和管理服务器。智能地址牌放置在建筑物不同楼层/场所的房间门或开放空间的墙壁/地板上或附近。对于想去房间或空间(如展厅或停车场)的用户(人或机器人),系统会给予用户具有路线地图的导航路线。通过智能地址牌和管理服务器,用户将能够经由移动装置(如智能手机)自信地找到他想去的房间/空间的确切地点。当用户到达他想去的地址时,与该地址相关的信息可以被传送到他的移动装置,或者可以显示在他前面的显示板上(如果房间/空间中有显示板的话)。这可用于查找安装了智能地址牌的商店、餐厅、办公室、房间、停车场、展览厅、建筑物大厅、登机/出发闸门。
如图4所示,管理服务器可以包括用于管理智能地址牌的智能地址牌管理模块(SAP-MM)。它还可以管理关于智能地址牌及其关联房间/空间、部署在房间/空间中的控制装置等信息的数据库。房间/空间的控制装置可包括控制房间锁的锁控制装置、控制房间中灯光的灯光控制器、用于显示与房间相关的信息的显示装置等。管理服务器可以通过网关连接到建筑物的房间/空间的智能地址牌和控制装置。因此,管理服务器可以为由SAP-MM验证的授权用户远程激活房间的控制装置,例如命令房间的显示面板显示与该房间/空间相关的最新实时信息或打开房间/空间中的门。显示面板可与智能地址牌集成或与房间的智能地址牌分离。管理服务器可以经由房间中部署的控制装置或传感器来收集关于房间的当前状态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管理服务器还可以包括导航模块和数字楼层平面图/地图。导航模块可以基于数字楼层平面图/地图和来自SAP-MM的信息,为用户生成或调整导航路线。在动态操作环境中,房间/空间的上下文经常会发生实时变化,如占用者的变化(未占用的停车位突然被另一辆车占用,反之亦然)、机场或火车/汽车站的出发/到达闸门的变化、功能或事件从一个房间/空间改变到另一新房间/空间。建筑物的房间和空间的管理员能够通过SAP-MS实时更新房间/空间的上下文,使得用户能够知道他要去的房间/空间的最新上下文信息。并且连接到智能地址牌-MM的导航模块可以相应地调整其导航路线。其示例是当用户在前往原出发/到达闸门的途中、出现出发/到达闸门的变化时,将新路线改变为新的出发/到达闸门。另一示例是,当用户在前往原始分配的停车位的路上,或者原始分配的停车位被占用,并且用户需要去新的可用停车位时,改变新的可用停车位。
智能地址牌管理服务器(SAP-MS)可由建筑物的管理员使用,以执行智能地址牌的地理编码地址ID、以及与房间和开放空间相关的基于地址的信息的实时更新,如占用者、公司/商店/餐厅的名称、功能和活动(会议时间、登机时间)。然后,可以将房间/空间的最新上下文信息(如占用者、功能或事件、登机闸门的改变)传送到用户。当用户(人或机器人)靠近安装了智能地址牌的房间/空间时,用户可以经由唯一的地理编码地址ID获得关于该房间/空间的实时最新地址信息。用户可以知道他是否在他想去的正确的房间/空间中。用户还可以知道关于该房间/空间的信息,例如正占用其的人、其中的公司或商店的名称、该房间/空间的功能、将在其中举行的(多个)事件、和登机时间。还将允许用户使用SAP-MS提供的信息访问验证功能,来检索房间/空间的基于地址的信息。该验证功能还可用于控制房间/空间的物联网(IoT)装置,例如为注册机器人或残疾人自动开门。
图5示出了用于基于地址牌的辅助定位和导航的系统的另一实施例。该系统部署在整栋建筑物内,其中智能地址牌网关放置在建筑物的每一楼层上,其可以将BLE信号转换为TCP/IP通信,并且每一楼层的房间/空间上放置的所有智能地址牌都经由智能地址牌网关与SAP-MS相连。智能地址牌网关在监控每个SAP的状态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上述SAP的状态可包括但不限于(1)SAP的电池电量和充电状态,(2)SAP缺失;(3)SAP移动到建筑物的不同楼层,(3)SAP在建筑物的同一楼层中移动。出于管理的目的,SAP-MS将经由对应的智能地址牌网关收集每一SAP的状态。例如,当SAP的电池电量低于预先定义的阈值且SAP没有充电时,SAP-MS将生成警告消息,以警告SAP-MS管理员处置此事。类似地,这将适用于SAP缺失以及未经SAP-MS管理员授权而将SAP从一个地点移动到另一地点。
地区内的每一建筑物的SAP-MS可以通过互联网或云连接,以形成地区智能建筑物地址管理系统(DSBA-MS),如图6所示。每一建筑物中的智能地址牌经由地区内的每一建筑物的SAP-MS连接到DSBA-MS。这可有助于在智能地址牌的帮助下经由导航系统,将用户从经由室外导航的室外环境引导到用户想去的建筑物的确切房间/空间。
为了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已经提供了对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各种实施例的前述描述。其并不意欲是穷举性的,也不意欲将所要求保护的主题限于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本文采用的术语和表述被用作描述的术语和表述,而不是限制,并且在使用这些术语和表述时,无意排除所示出和描述的特征或其部分的任何等效物。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最好地描述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所要求保护的主题、各种实施例以及适合于所设想的特定用途的各种修改。因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合并本文所公开的构思的其他实施例。因此,在所有方面,所描述的实施例将被视为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Claims (17)

1.一种用于基于智能地址牌的辅助定位和导航的系统,该系统包括:
一个或多个智能地址牌,每个智能地址牌与一个房间/空间相关联,并广播包括其关联房间/空间的地址标识的信号;
管理服务器,被配置为:
从要定位的移动装置接收查询,该查询包括由该移动装置从所述一个或多个智能地址牌之一接收的地址标识,以及
向所述移动装置传送与所述地址标识相对应的房间/空间的地址相关信息,使得基于所述地址相关信息、以及所述移动装置和与所述房间/空间相关联的智能地址牌之间的距离,来确认所述移动装置到达所述房间/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智能地址牌中的每一个包括射频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射频装置是以下之一:蓝牙低功耗装置、WiFi装置、ZigBee装置、或NFC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智能地址牌中的每一个进一步被配置为经由网关与所述管理服务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智能地址牌中的每一个进一步包括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来自所述管理服务器的关于其关联房间/空间的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中的每一个与一个房间/空间相关联,并用于显示关于其关联房间/空间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智能地址牌中的每一个被配置有置信范围;并且当所述移动装置位于与所述房间/空间相关联的智能地址牌的置信范围内时,确认所述移动装置到达所述房间/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一个智能地址牌的置信范围被设置为所述智能地址牌周围1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基于由所述移动装置接收到的所述智能地址牌的信号的强度,来确定所述移动装置、和与所述房间/空间相关联的所述智能地址牌之间的距离。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在移动装置上运行的客户端,其中,所述客户端被配置为:
接收智能地址牌所广播的信号;
测量所述移动装置与所述智能地址牌之间的距离;
生成查询,并向所述管理服务器传送该查询,该查询包括与所述智能地址牌相关联的房间/空间的地址标识;
从所述管理服务器接收与所述地址标识相对应的房间/空间的地址相关信息;
基于所述地址相关信息、以及所述移动装置和与所述房间/空间相关联的智能地址牌之间的距离,来确认所述移动装置到达所述房间/空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客户端还被配置为:
从所述管理服务器中预取用户感兴趣的地点的一些地址相关信息,并将预取的信息存储在所述移动装置的存储器中。
12.一种用于基于智能地址牌的辅助定位和导航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要定位的移动装置接收由与一个房间/空间相关联的一个智能地址牌所广播的所述房间/空间的地址标识;
由所述移动装置从管理服务器基于所述地址标识获得所述房间/空间的地址相关信息;
基于所述房间/空间的地址相关信息、以及所述移动装置和与所述房间/空间相关联的智能地址牌之间的距离,来确认所述移动装置到达所述房间/空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基于由所述移动装置接收到的所述智能地址牌的信号的强度,来确定所述移动装置、和与所述房间/空间相关联的智能地址牌之间的距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基于从所述管理服务器接收到的所述房间/空间的地址相关信息、以及移动装置和与房间/空间相关联的智能地址牌之间的距离,来估计所述移动装置的位置。
15.一种智能地址牌,包括:
用于广播信号的射频装置,所述信号包括与所述智能地址牌相关联的一个房间/空间的地址标识。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智能地址牌,进一步包括用于显示关于其关联房间/空间的信息的显示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智能地址牌,其中所述射频装置进一步被配置为通过网络与服务器通信。
CN201880093700.6A 2018-05-24 2018-05-24 基于智能地址牌的用于位置确定的辅助定位和导航的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122050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088171 WO2019222957A1 (en) 2018-05-24 2018-05-24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ssistant positioning and navigation based on smart address plat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05010A true CN112205010A (zh) 2021-01-08
CN112205010B CN112205010B (zh) 2023-05-12

Family

ID=68615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3700.6A Active CN112205010B (zh) 2018-05-24 2018-05-24 基于智能地址牌的用于位置确定的辅助定位和导航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05010B (zh)
WO (1) WO2019222957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1796A (zh) * 2005-09-19 2006-08-02 叶林 一种城市建筑物、道路数字编码标识技术
JP2007121136A (ja) * 2005-10-28 2007-05-17 Kyocera Corp ナビゲーションシステム、rfidタグ、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ナビゲーション方法及びナビゲ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KR20080105197A (ko) * 2007-05-30 2008-12-04 이호동 탈부착식 알에프아이디 건물번호판
KR20110011790A (ko) * 2009-07-29 2011-02-09 김창식 Rfid 문패를 이용한 전출입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20110078594A (ko) * 2009-12-31 2011-07-07 최정숙 알에프 아이디 칩을 내장한 새 주소 표지판
CN102270311A (zh) * 2011-07-18 2011-12-07 天津市易雷电子标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以gis地理虚拟坐标在实体地理空间建立电子标志的方法
CN206649549U (zh) * 2017-04-26 2017-11-17 田兆峰 一种电子门楼牌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60116B (zh) * 2018-01-24 2020-10-27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门牌的定位方法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1796A (zh) * 2005-09-19 2006-08-02 叶林 一种城市建筑物、道路数字编码标识技术
JP2007121136A (ja) * 2005-10-28 2007-05-17 Kyocera Corp ナビゲーションシステム、rfidタグ、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ナビゲーション方法及びナビゲ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KR20080105197A (ko) * 2007-05-30 2008-12-04 이호동 탈부착식 알에프아이디 건물번호판
KR20110011790A (ko) * 2009-07-29 2011-02-09 김창식 Rfid 문패를 이용한 전출입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20110078594A (ko) * 2009-12-31 2011-07-07 최정숙 알에프 아이디 칩을 내장한 새 주소 표지판
CN102270311A (zh) * 2011-07-18 2011-12-07 天津市易雷电子标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以gis地理虚拟坐标在实体地理空间建立电子标志的方法
CN206649549U (zh) * 2017-04-26 2017-11-17 田兆峰 一种电子门楼牌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高燕: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导航门牌设计", 《微型机与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05010B (zh) 2023-05-12
WO2019222957A1 (en) 2019-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78637B2 (en) Directional and x-ray view techniques for navigation using a mobile device
EP3485661B1 (en) Electronic device, server,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resence or absence of user within specific space
JP6872367B2 (ja) 装置の位置を決定するための測位システム
US10699573B1 (en) Device locator
JP5905483B2 (ja) 自律移動方法および自律移動装置
JP5980122B2 (ja) 電磁信号源の位置特定
US797463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localization of a mobile WLAN client
CN106170995B (zh) 定位系统中的反馈
CN104121906A (zh) 协同局部环境进行移动设备定位
KR20020070904A (ko) 주차차량 위치안내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7404710B (zh) 用于计算移动通信装置在环境内的位置的方法和系统
KR20200025421A (ko) 실내주차장에서 증강현실기반 주차 안내시스템
US20200204949A1 (en) Micro point collection mechanism for smart addressing
CN112205010B (zh) 基于智能地址牌的用于位置确定的辅助定位和导航的系统和方法
Korbel et al. A radio network for guidance and public transport assistance of the visually impaired
Ramaneti et al. IoT based 2D indoor navigation system using BLE beacons and Dijkstra's algorithm
Retscher Ubiquitous positioning solutions for pedestrian navigation
JP2004282406A (ja) 位置依存型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サーバ及び装置
CN114234961A (zh) 一种实景与地图匹配的便携式终端多图层浏览系统
Seo et al. Indoor Location Based Systems
Wong et al. THE INNOVATIVE USED OF RFID FOR THE VISUALLY IMPAIRED IN WAY-FIND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3503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