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03236A -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03236A
CN112203236A CN201910611278.5A CN201910611278A CN112203236A CN 112203236 A CN112203236 A CN 112203236A CN 201910611278 A CN201910611278 A CN 201910611278A CN 112203236 A CN112203236 A CN 1122032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broadcasting
terminal device
cts
cts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1127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03236B (zh
Inventor
林俊如
杨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1127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03236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00897 priority patent/WO202100448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2032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32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032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32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4Scheduled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6Resource reserv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主动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以通过该CTS消息指示其它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无线接入点的地址,在所述资源预留时间段内为终端设备和无线接入点预留网络资源;这样终端设备就可以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向无线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和/或,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接收无线接入点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终端设备(也可包括终端设备上运行的第一应用)被影响的概率,从而有助于降低第一应用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传输时延。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部署在终端设备上的某类应用程序而言,该类应用程序对数据传输的实时性要求较高,例如,这类应用可以是实时语音类应用,或者游戏类应用。在该类应用程序在运行过程中,若其接入的同一无线网络中的其它设备也在进行大数据量传输,则会影响该类应用程序的数据传输,从而导致该类应用程序数据传输的时延较大。
为了避免其它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对该类应用程序的数据传输产生影响,现有技术中,可以采用点协调(point coordination function,PCF)原理集中控制介质的访问。例如,将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作为中心协调控制器,根据其内部的轮询表(pollinglist)依次轮询与之连接的终端设备。目标终端设备在执行数据传输过程中,以超帧为周期进行数据传输,每个超帧周期包括一个无竞争阶段和一个竞争阶段,目标终端设备在无竞争阶段进行数据传输,而其它设备不能主动执行数据传输的操作,相当于为该类应用程序预留资源,并通过预留的资源进行数据传输,从而降低了该类应用程序的数据传输时延。
然而,采用上述PCF的方式,终端中的硬件需要具备PCF能力,但目前很多终端并不具备PCF能力,因此,在实时类应用程序运行过程中,如何降低其它设备对实时类应用程序影响的概率且不依赖特殊的硬件能力(如PCF)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在实时类应用程序运行过程中,降低了其它设备对实施类应用程序影响的概率且无需终端的硬件具备PCF能力,从而有助于降低实时类应用程序的时延,适用面更广,更方便。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终端设备运行有第一应用程序,该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包括:
根据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其中,CTS消息包括资源预留时间段和接收端地址,其中,接收端地址为无线接入点的地址。
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向无线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和/或,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接收无线接入点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
示例的,终端设备在根据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主动广播CTS消息时,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可以为终端的缓存中是否存在待发送的第一应用的数据包,也可以为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也可以为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接收间隔等。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应用可以为数据量较小,但对数据传输时延要求较高的应用程序,例如第一应用可以为在线游戏应用程序和/或实时语音应用程序等。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时延,可以为请求-响应时延,或者,也可以为应用基于一系列上下行报文计算的表征网络传输质量的数值。
由此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主动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以通过该CTS消息指示其它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无线接入点的地址,在所述资源预留时间段内为终端设备和无线接入点预留网络资源;这样终端设备就可以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向无线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和/或,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接收无线接入点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终端设备(也可包括终端设备上运行的第一应用)被影响的概率,从而有助于降低第一应用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传输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向无线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则根据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可以包括:
在终端设备的发送缓存中存在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情况下,广播CTS消息。
由此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检测发送缓存中存在第一应用的数据包,若终端设备的发送缓存中存在待发送的第一应用的数据包,为了避免其它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对当前该第一应用的运行产生影响,终端设备可以广播CTS消息,以通过该CTS指示其它终端设备根据无线接入点的地址,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为终端设备和无线接入点预留网络资源。这样终端设备就可以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向无线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终端设备(也可包括终端设备上运行的第一应用)被影响的概率,从而有助于降低第一应用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传输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向无线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则根据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可以包括:
在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大于第一阈值,且终端设备的发送缓存中存在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情况下,广播CTS消息。
由此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检测第一应用的应用实践是否大于第一阈值,且通过检测检测发送缓存中存在第一应用的数据包,使得在在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大于第一阈值,且终端设备的发送缓存中存在第一应用的数据包时,为了避免其它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对当前该第一应用的运行产生影响,终端设备可以广播CTS消息,以通过该CTS指示其它终端设备根据无线接入点的地址,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为终端设备和无线接入点预留网络资源。这样终端设备就可以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向无线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终端设备(也可包括终端设备上运行的第一应用)被影响的概率,从而有助于降低第一应用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传输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接收无线接入点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则根据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可以包括:
接收第一应用的第一数据包。
在终端设备未在预定时间接收到第一数据包之后的第二数据包的情况下,广播CTS消息,预定时间为预测的第二数据包的接收时间。
由此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预测第二数据包的接收时间,若终端设备未在预定时间接收到第一数据包之后的第二数据包,则说明当前第一应用的数据传输时延较大,其它设备的数据传输可能对该当前第一应用产生了影响,此时终端设备可以广播CTS消息,以通过该CTS指示其它终端设备根据无线接入点的地址,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为终端设备和无线接入点预留网络资源。这样终端设备就可以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接收无线接入点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终端设备(也可包括终端设备上运行的第一应用)被影响的概率,从而有助于降低第一应用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传输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接收无线接入点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则根据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可以包括:
在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周期性广播CTS消息。
由此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检测第一应用的应用实现,若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大于第二阈值,则说明当前第一应用的数据传输时延较大,其它设备的数据传输可能对该当前第一应用的运行产生了影响,此时终端设备可以周期性广播CTS消息,以通过该CTS指示其它终端设备根据无线接入点的地址,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为终端设备和无线接入点预留网络资源。这样终端设备就可以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接收无线接入点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终端设备(也可包括终端设备上运行的第一应用)被影响的概率,从而有助于降低第一应用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传输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接收无线接入点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则根据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可以包括:
周期性广播CTS消息;其中,广播周期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间隔有关。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CTS消息在预设时间段内被广播,该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
预设时间段结束后停止广播CTS消息,预设时间段大于至少一个广播周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停止广播CTS消息后,该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增大的情况下,继续广播CTS消息;在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减小的情况下,终止广播CTS消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时间段结束后停止广播CTS消息,并在停止广播CTS消息之后,通过检测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并将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与广播CTS消息时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进行比较,若检测到停止广播CTS消息之后,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增大,即在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增大的情况下,说明其它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对该第一应用的运行产生了影响,导致该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较大,此时,为了避免其它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继续对该第一应用的运行产生影响,终端设备可以继续广播该CTS消息,以通过该CTS指示其它终端设备根据无线接入点的地址,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为终端设备和无线接入点预留网络资源。这样终端设备就可以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接收无线接入点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第一应用被影响的概率,从而有助于降低第一应用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传输时延。相反的,若检测到停止广播CTS消息之后,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减小或者不变,即在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减小的情况下,说明该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不是其它终端设备传输数据引起的,可能是网络信号不好或者其它因素引起的,即使终端设备继续广播该CTS消息,也不会降低该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因此,为了避免由于广播该CTS消息造成的资源浪费,终端设备可以停止广播该CTS消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终端设备运行有第一应用程序,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包括:
广播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其中,CTS消息包括资源预留时间段和接收端地址,其中,接收端地址为无线接入点的地址。
发送单元,用于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向无线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和/或,接收单元,用于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接收无线接入点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向无线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则广播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可以包括:
广播单元,具体用于在终端设备的发送缓存中存在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情况下,广播CTS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向无线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则广播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可以包括:
广播单元,具体用于在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大于第一阈值,且终端设备的发送缓存中存在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情况下,广播CTS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接收无线接入点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则广播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应用的第一数据包。
广播单元,具体用于在终端设备未在预定时间接收到第一数据包之后的第二数据包的情况下,广播CTS消息,预定时间为预测的第二数据包的接收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接收无线接入点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则广播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可以包括:
广播单元,具体用于在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周期性广播CTS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接收无线接入点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则广播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可以包括:
广播单元,具体用于周期性广播CTS消息;其中,广播周期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间隔有关。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CTS消息在预设时间段内被广播,广播单元,还用于在预设时间段结束后停止广播CTS消息,预设时间段大于至少一个广播周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停止广播CTS消息后,广播单元,还用于在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增大的情况下,继续广播CTS消息;在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减小的情况下,终止广播CTS消息。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广播单元和发送单元可以为一个模块,即通过同一个模块实现广播单元和发送单元的功能,例如,该同一个模块可以为使用相同的通信端口的模块。
可选的,上述第二方面的数据传输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本身,也可以是可配置于终端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包括处理电路、接口电路和存储介质,其中,
所述接口电路用于通过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与其他设备收发信息;
所述处理电路用于运行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控制所述接口电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并根据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数据传输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芯片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主动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以通过该CTS消息指示其它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无线接入点的地址,在所述资源预留时间段内为终端设备和无线接入点预留网络资源;这样终端设备就可以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向无线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和/或,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接收无线接入点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终端设备(也可包括终端设备上运行的第一应用)被影响的概率,从而有助于降低第一应用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传输时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TS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广播CTS消息之后,各终端设备和AP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应用于通信系统,例如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network,PLMN)系统,甚至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统或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系统,以下对本申请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需要说明的是,当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应用于5G系统或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系统时,网络设备和终端的名称可能发生变化,但这并不影响本申请实施例方案的实施。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AP和至少两个终端设备。示例的,可参见图1所示,以通信系统包括两个AP和四个终端设备为例,两个AP分别为AP1和AP2,四个终端设备分别为终端设备1、终端设备2、终端设备3及终端设备4。其中,AP1和AP2为同一个网络中的两个相邻的AP,终端设备1和终端设备2通过AP1接入网络,终端设备3和终端设备4通过AP2接入网络。以终端设备1的前台正在运行第一应用为例,若此时其它三个终端设备也在进行大数据量传输,则会对该第一应用的数据传输产生影响,从而导致该第一应用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传输时延较大。
为了避免其它三个终端设备对当前第一应用产生影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1可以根据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主动广播清除发送(Clear ToSend,CTS)消息;其中,CTS消息包括资源预留时间段和接收端地址,其中,接收端地址为无线接入点的地址,以通过该CTS消息指示其它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无线接入点的地址,在所述资源预留时间段内为终端设备1和无线接入点1预留网络资源;这样终端设备1就可以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向无线接入点1发送上行数据;和/或,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接收无线接入点1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终端设备(也可包括终端设备上运行的第一应用)被影响的概率,从而有助于降低第一应用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传输时延。
其中,1)终端设备,又称为终端、用户设备,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具有无线连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常见的终端设备例如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其中,可穿戴设备例如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计步器等。
2)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在本申请的文字描述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现有的通信系统中,当前标准通常采用请求发送(request to send,RTS)-CTS机制提升通信的可靠性,通信系统中的节点设备在发送数据之前,先广播RTS报文,周围其它的节点设备接收到RTS后进入静默状态,并回复CTS报文,周围其它节点设备接收到CTS报文后也进入静默状态,只有广播RTS报文的节点设备才能发送数据,从而保证了通信的可靠性。但是采用现有的RTS-CTS机制,在面向实时要求高吞吐小的场景中,由于实时类数据报文的数据量较小,且每发一次数据,均需要广播RTS报文,从而使得网络资源的开销较大。
示例的,请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运行有一个应用程序,该方法可以包括:
S201、根据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
其中,CTS消息包括资源预留时间段和接收端地址,其中,接收端地址为无线接入点的地址。
示例的,终端设备在根据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主动广播CTS消息时,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可以为终端的缓存中是否存在待发送的第一应用的数据包,也可以为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也可以为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接收间隔等。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应用可以为数据量较小,但对数据传输时延要求较高的应用程序,例如第一应用可以为在线游戏应用程序和/或实时语音应用程序等。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应用时延,可以为应用请求-响应时延,或者,也可以为应用基于一系列上下行报文计算的表征网络延迟的数值。
终端设备在主动广播CTS消息之前,可以先构造CTS帧。示例的,请参见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TS帧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3所示,可以看出,预先构造的CTS帧可以包括帧控制(frame control)和帧校验序列(frame check sequence,FCS)域。其中,帧控制主要用于区分帧类型,及携带一些帧控制信息,该帧控制部分与现有技术中的CTS帧相同。FCS域主要用于错误校验,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CTS帧中的接收端地址设置为无线接入点AP的地址,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广播CTS报文的终端设备和AP都可接入信道,且在进行上行数据传输过程中,其它终端设备接收到RTS后在所述资源预留时间段内进入静默状态,不会与该终端设备竞争网络资源,只有该终端设备可以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向AP发送上行数据,相当于在所述资源预留时间段内为该终端设备预留了网络资源,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终端设备(也可包括该终端设备上运行的第一应用)被影响的概率,从而有助于降低第一应用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传输时延。另一方面,当AP有下行数据发送给其它终端设备时,即使其它终端设备在所述资源预留时间段进入静默状态,不再向AP发送上行数据,但是由于接收端的地址为AP的地址,使得在该预留时间段内,不会限制AP的数据传输,即并不影响AP向进入静默状态的其它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这样进入静默状态的其它终端设备仍然可以接收AP发送的下行数据,从而降低了对其它终端设备的业务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在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时,与现有技术中不同的是,现有技术广播CTS消息是在终端设备接收到RTS请求(该请求通常是AP发送)之后,被动地广播CTS消息,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是根据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主动广播CTS消息,这样可以在降低数据传输时延的情况下,减少由于发送RTS造成的资源浪费。
S202、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向无线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和/或,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接收无线接入点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
结合图1所描述的,终端设备1在广播CTS消息之后,若终端设备2、终端设备3、终端设备4及AP2均接收到该CTS消息,则终端设备2、终端设备3、终端设备4及AP2均根据该CTS消息在资源预留时间段进入静默状态,在进入静默状态之后,不再与该终端设备1竞争信道。示例的,请参见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广播CTS消息之后,各终端设备和AP的状态示意图。结合图4可以看出,终端设备1和AP1的数据传输不受限制,继续进行数据传输,而终端设备2、终端设备3、终端设备4及AP2均根据该CTS消息在资源预留时间段进入静默状态,不再与该终端设备1竞争信道,避免了对该终端设备1(也可包括该终端设备1上运行的第一应用)产生影响,从而有助于降低第一应用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传输时延。
由此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主动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以通过该CTS消息指示其它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无线接入点的地址,在所述资源预留时间段内为终端设备和无线接入点预留网络资源;这样终端设备就可以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向无线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和/或,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接收无线接入点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终端设备(也可包括终端设备上运行的第一应用)被影响的概率,从而有助于降低第一应用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传输时延。
基于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广播CTS消息之后,在描述有益效果时,之所以描述为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第一应用被影响的概率,是因为终端广播CTS消息之后存在两种可能的场景。在一种可能的场景中,终端设备1在广播CTS消息之后,其它三个终端设备均未接收到该CTS消息,进而均不会根据该CTS消息中包括的资源预留时间段和接收端地址,在所述资源预留时间段进入静默状态,而是继续进行数据传输,在该种场景下,无法降低其它三个终端设备对该第一应用的影响。显然,这种场景是比较极端也比较少见的。在另一种更常见,可能性更大的场景下,终端设备1在广播CTS消息之后,其它三个终端设备中存在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2和终端设备3)接收到该CTS消息,则终端设备2和终端设备3会根据该CTS消息中包括的资源预留时间段和接收端地址,在所述资源预留时间段进入静默状态,不再向无线接入点1发送上行数据,在该种场景下,可以降低终端设备2和终端设备3对该终端设备1(也可包括终端设备1上运行的第一应用)的影响,从而降低了第一应用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传输时延。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传输过程中,对于终端设备2而言,在所述资源预留时间段进入静默状态,终端设备2不再向AP1发送上行数据。由于终端设备1广播的CTS消息中的接收端地址为无线接入点AP1的地址,即该CTS消息不会限制AP1的数据传输,换言之,若AP1有下行数据发送给终端设备2,即使终端设备2在所述资源预留时间段进入静默状态,不再向AP1发送上行数据,但并不影响其接收AP1发送的下行数据。但对于终端设备3,由于终端设备1广播的CTS消息中的接收端地址为无线接入点AP1的地址,而不是其所属的AP2的地址,该CTS消息会限制AP2的数据传输,因此,终端设备3在所述资源预留时间段进入静默状态,不再向AP2发送上行数据,也不会接收AP2发送的下行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只是以通信系统包括相邻的两个AP为例进行说明,该通信系统也可以相邻的三个AP或者更多的AP,当然,该通信系统也可以只包括一个AP。当通信系统只包括一个AP时,示例的,该AP可以为一个家庭网络中的AP,该AP覆盖至少一个手机、智能电视、智能音箱、笔记本电脑、或者平板电脑中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即至少一个手机、智能电视、智能音箱、笔记本电脑、或者平板电脑中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通过该AP接入网络。或者,该AP可以为公共场所中的AP,例如医院或者商场中的AP,该AP可以覆盖至少一个手机和/或平板电脑,即该至少一个手机和/或平板电脑通过该AP接入网络。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该通信系统也可以相邻的三个AP或者更多的AP,或者只包括一个AP时,其具体实现过程与通信系统包括两个AP的具体实现过程类似,可参见两个AP的具体实现过程,在此,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进行赘述。
基于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中不同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是根据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主动广播CTS消息,不但减少了由于发送RTS造成的资源浪费,而且通过该CTS消息指示其它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无线接入点的地址,在所述资源预留时间段内为终端设备和无线接入点预留网络资源;这样终端设备就可以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向无线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和/或,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接收无线接入点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终端设备(也可包括终端设备上运行的第一应用)被影响的概率,从而有助于降低第一应用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传输时延。
下面,将通过详细的实施例描述终端设备如何根据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在描述时,可以分别描述终端设备在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向无线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时,即在上行数据传输过程中,如何根据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及终端设备在接收无线接入点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时,即在下行数据传输过程中,如何根据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
在上行数据传输过程中,在根据第一应用程序的运行情况,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时,可以通过下述至少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广播CTS消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在终端设备的发送缓存中存在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情况下,广播CTS消息。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在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大于第一阈值,且终端设备的发送缓存中存在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情况下,广播CTS消息。下面,将分别对这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进行详细地描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终端设备的发送缓存中存在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情况下,广播CTS消息。示例的,请参见图5所示,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
S501、检测终端设备的发送缓存中是否存在第一应用的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可以通过终端设备中的检测模块检测终端设备的发送缓存中是否存在待发送的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示例的,该检测模块可以为内核中的检测模块,且该检测模块是一个软件模块。
S502、若存在待发送的第一应用的数据包,则广播CTS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终端设备在广播CTS消息时,可以通过终端设备的WiFi模块向其它终端设备广播CTS消息。示例的,在广播CTS消息时,可以通过WiFi驱动提供的接口驱动WiFi模块向其它终端设备广播CTS消息,从而实现CTS消息的广播。
检测模块在检测之后,若终端设备的发送缓存中存在待发送的第一应用的数据包,为了避免其它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对当前该第一应用的运行产生影响,终端设备可以广播CTS消息,以通过该CTS指示其它终端设备根据无线接入点的地址,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为终端设备和无线接入点预留网络资源。这样终端设备就可以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向无线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终端设备(也可包括终端设备上运行的第一应用)被影响的概率,从而有助于降低第一应用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传输时延。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在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大于第一阈值,且终端设备的发送缓存中存在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情况下,广播CTS消息。示例的,请参见图6所示,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
S601、检测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是否大于第一阈值。
其中,第一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对于第一阈值的大小,本申请实施例不做进一步地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在检测该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是否大于第一阈值时,可以通过终端设备的监测器(Monitor)或者监测模块检测该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其中,监测模块是一个软件模块,该监测模块可以为第一应用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接口模块,或者,系统监测接口。
S602、若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则检测终端设备的发送缓存中是否存在第一应用的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可以通过终端设备中的检测模块检测终端设备的发送缓存中是否存在待发送的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示例的,该检测模块可以为内核中的检测模块,且检测模块是一个软件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只是以监测器检测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是否大于第一阈值,检测模块检测终端设备的发送缓存中是否存在待发送的第一应用的数据包为例进行说明,当然,也可以通过同一个模块检测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并且检测终端设备的发送缓存中是否存在待发送的第一应用的数据包。
若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大于第一阈值,则说明可能有其它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对该第一应用的运行产生了影响,为了避免其它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对当前该第一应用的运行产生影响,可以检测终端设备的发送缓存中是否存在第一应用的数据包,以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广播CTS消息。
S603、若存在待发送的第一应用的数据包,则广播CTS消息。
终端设备的监测器或者监测模块检测到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大于第一阈值时,通过检测模块检测终端设备的发送缓存中是否存在第一应用的数据包,若检测之后确定终端设备的发送缓存中存在待发送的第一应用的数据包,即在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大于第一阈值,且终端设备的发送缓存中存在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其它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对当前该第一应用的运行产生影响,终端设备可以广播CTS消息,以通过该CTS指示其它终端设备根据无线接入点的地址,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为终端设备和无线接入点预留网络资源。这样终端设备就可以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向无线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终端设备(也可包括终端设备上运行的第一应用)被影响的概率,从而有助于降低第一应用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传输时延。
可以理解的是,在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广播CTS消息时,只是以先检测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当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是否大于第一阈值时,再检测终端设备的发送缓存中是否存在第一应用的数据包;当然,也可以先检测终端设备的发送缓存中是否存在第一应用的数据包,当存在第一应用的数据包时,再检测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本申请实施例不做进一步地限制。
在通过上述图5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了在上行数据传输过程,如何根据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之后,下面,将详细描述在下行数据传输过程中,如何根据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在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时,可以通过至少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接收第一应用的第一数据包;并在终端设备未在预定时间接收到第一数据包之后的第二数据包的情况下,广播CTS消息。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在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周期性广播CTS消息。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周期性广播CTS消息;其中,广播周期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间隔有关。下面,将分别对这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进行详细地描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第一应用的第一数据包;并在终端设备未在预定时间接收到第一数据包之后的第二数据包的情况下,广播CTS消息。示例的,请参见图7所示,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
S701、接收第一应用的第一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可以通过终端设备物理层中的接收器接收该第一数据包,并通知接收模块接收第一应用的第一数据包。其中,接收模块是一个软件模块,可以通过接口函数实现。
S702、在终端设备未在预定时间接收到第一数据包之后的第二数据包的情况下,广播CTS消息。
其中,预定时间为预测的第二数据包的接收时间。示例的,第二数据包不能局限地理解为第一数据包之后紧跟的时间段内的下一个数据包,还可以理解为第一数据包之后的任意时间段内的数据包。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数据包的接收时间不能局限地理解为第二数据包的准确接收时间,也可以是准确接收时间之后一个延迟时间段。例如,预测第二数据包的准确接收时间为0.1s,延迟时间段为10ms,则该第二数据包的接收时间可以为0.11ms。
在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在预测第二数据包的接收时间时,可以通过终端设备中的深度报文检测(deep packet inspection,DPI)模块预测第二数据包的接收时间。示例的,第一数据包中可以直接包括第二数据包的接收时间,这样DPI模块可以直接根据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的第二数据包的接收时间预测第二数据包的接收时间。当然,该第一数据包中也可以包括数据包的下发间隔,这样DPI模块可以根据该第一数据包的接收时间和下发间隔,预测第二数据包的接收时间。当然,本申请实施例只是以这两种获取方式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代表本申请实施例仅局限于此。
在预测得到第二数据包的接收时间之后,若在接收时间接收到该第二数据包,则说明当前第一应用的数据传输正常,其它设备的数据传输没有对该当前第一应用产生影响,此时终端设备可以无需广播CTS消息。相反的,若在接收时间未接收到该第二数据包,则说明当前第一应用的数据传输时延较大,其它设备的数据传输可能对该当前第一应用产生了影响,此时终端设备可以广播CTS消息,以通过该CTS指示其它终端设备根据无线接入点的地址,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为终端设备和无线接入点预留网络资源。这样终端设备就可以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接收无线接入点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终端设备(也可包括终端设备上运行的第一应用)被影响的概率,从而有助于降低第一应用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传输时延。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周期性广播CTS消息。示例的,请参见图8所示,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
S801、检测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是否大于第二阈值。
其中,第二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对于第二阈值的大小,本申请实施例不做进一步地限制。通常情况下,第二阈值和第一阈值相同,当然,也可以不相等。
在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在检测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是否大于第二阈值时,可以通过终端设备的Monitor或者监测模块检测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是否大于第二阈值。其中,监测模块是一个软件模块,该监测模块可以为第一应用的SDK接口模块,或者,系统监测接口。第二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S802、在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则周期性广播CTS消息。
其中,周期性广播的广播周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对于广播周期具体为多久,本申请实施例不做进一步地限制。
若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小于第二阈值,则说明当前第一应用的数据传输正常,其它设备的数据传输没有对该当前第一应用产生影响,此时终端设备可以无需广播CTS消息。相反的,若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大于第二阈值,即在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说明当前第一应用的数据传输时延较大,其它设备的数据传输可能对该当前第一应用的运行产生了影响,此时终端设备可以周期性广播CTS消息,以通过该CTS指示其它终端设备根据无线接入点的地址,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为终端设备和无线接入点预留网络资源。这样终端设备就可以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接收无线接入点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终端设备(也可包括终端设备上运行的第一应用)被影响的概率,从而有助于降低第一应用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传输时延。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周期性广播CTS消息。示例的,终端设备的客户端可以周期性广播CTS消息,或者当前第一应用可以周期性广播CTS消息。
其中,广播周期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间隔有关。例如,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接收间隔为60ms,则对应的广播周期可以为30ms,也可以为35ms,当然,广播周期也可以为59ms,或者58ms,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由于广播CTS消息造成的资源浪费,在设置广播周期时,广播周期可以小于接收间隔,且尽可能的接近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接收间隔。例如,广播周期可以为59ms,或者58ms,使得在不影响广播CTS消息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由于广播CTS消息造成的资源浪费。
终端设备通过周期性广播CTS消息,以通过该CTS指示其它终端设备根据无线接入点的地址,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为终端设备和无线接入点预留网络资源。这样终端设备就可以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接收无线接入点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终端设备(也可包括终端设备上运行的第一应用)被影响的概率,从而有助于降低第一应用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传输时延。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即在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周期性广播CTS消息;及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即终端设备周期性广播CTS消息中,在周期性广播CTS时,不是一直周期性广播该CTS消息,而是在在预设时间段内广播CTS消息,并在预设时间段结束后停止广播该CTS消息,再根据停止广播CTS消息后,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情况,判断是否需要继续广播该CTS消息。
示例的,预设时间段大于至少一个广播周期。至少一个可以理解为一个,也可以理解为多个,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对于至少一个广播周期的数量,本申请实施例不做进一步地限制。
在预设时间段结束后停止广播该CTS消息,并在停止广播CTS消息之后,通过终端设备的Monitor检测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并将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与广播CTS消息时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进行比较,若检测到停止广播CTS消息之后,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增大,即在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增大的情况下,说明其它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对该第一应用的运行产生了影响,导致该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较大,此时,为了避免其它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继续对该第一应用的运行产生影响,终端设备可以继续广播该CTS消息,以通过该CTS指示其它终端设备根据无线接入点的地址,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为终端设备和无线接入点预留网络资源。这样终端设备就可以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接收无线接入点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第一应用被影响的概率,从而有助于降低第一应用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传输时延。相反的,若检测到停止广播CTS消息之后,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减小或者不变,即在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减小的情况下,说明该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不是其它终端设备传输数据引起的,可能是网络信号不好或者其它因素引起的,即使终端设备继续广播该CTS消息,也不会降低该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因此,为了避免由于广播该CTS消息造成的资源浪费,终端设备可以停止广播该CTS消息。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90的结构示意图,应用于终端设备,终端设备运行有第一应用程序,示例的,请参见图9所示,该数据传输装置90可以包括:
广播单元901,用于根据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其中,CTS消息包括资源预留时间段和接收端地址,其中,接收端地址为无线接入点的地址。
发送单元902,用于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向无线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和/或,接收单元903,用于在资源预留时间段内,接收无线接入点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
可选的,若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向无线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则广播单元901,用于根据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包括:
广播单元901,具体用于在终端设备的发送缓存中存在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情况下,广播CTS消息。
可选的,若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向无线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则广播单元901,用于根据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包括:
广播单元901,具体用于在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大于第一阈值,且终端设备的发送缓存中存在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情况下,广播CTS消息。
可选的,若接收无线接入点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则广播单元901,用于根据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包括:
接收单元903,还用于接收第一应用的第一数据包。
广播单元901,具体用于在终端设备未在预定时间接收到第一数据包之后的第二数据包的情况下,广播CTS消息,预定时间为预测的第二数据包的接收时间。
可选的,若接收无线接入点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则广播单元901,用于根据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包括:
广播单元901,具体用于在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周期性广播CTS消息。
可选的,若接收无线接入点通过预留的网络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则广播单元901,用于根据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包括:
广播单元901,具体用于周期性广播CTS消息;其中,广播周期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间隔有关。
可选的,CTS消息在预设时间段内被广播,广播单元901,还用于在预设时间段结束后停止广播CTS消息,预设时间段大于至少一个广播周期。
可选的,停止广播CTS消息后,广播单元901,还用于在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增大的情况下,继续广播CTS消息;在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减小的情况下,终止广播CTS消息。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广播单元和发送单元可以为一个模块,即通过同一个模块实现广播单元和发送单元的功能,例如,该同一个模块可以为使用相同的通信端口的模块。
可选的,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装置90可以是终端设备本身,也可以是可配置于终端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数据传输装置90,可以执行上述图2-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以及有益效果与数据传输方法的实现原理及有益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应用于终端设备,终端设备运行有第一应用程序,示例的,请参见图10所示,该数据传输装置100可以包括处理电路1001、接口电路1002和存储介质1003,其中,
所述接口电路1002用于通过所述存储介质1003中的指令与其他设备收发信息。
所述处理电路1001用于运行所述存储介质1003中的指令控制所述接口电路1002,以执行上述图2-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以及有益效果与数据传输方法的实现原理及有益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传输装置110的结构示意图,应用于终端设备,终端设备运行有第一应用程序,示例的,请参见图110所示,该数据传输装置11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1及存储器1102,其中,
所述存储器1102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1101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1102中的程序指令,并根据所述存储器1102中的程序指令执行上述图2-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以及有益效果与数据传输方法的实现原理及有益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数据传输装置执行上述图2-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以及有益效果与数据传输方法的实现原理及有益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芯片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上述图2-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以及有益效果与数据传输方法的实现原理及有益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Claims (18)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运行有第一应用程序,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其中,所述CTS消息包括资源预留时间段和接收端地址,其中,所述接收端地址为无线接入点的地址;
在所述资源预留时间段内,通过所述预留的网络资源向所述无线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和/或,在所述资源预留时间段内,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点通过所述预留的网络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通过所述预留的网络资源向所述无线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则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的发送缓存中存在所述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情况下,广播所述CTS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通过所述预留的网络资源向所述无线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则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大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终端设备的发送缓存中存在所述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情况下,广播所述CTS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点通过所述预留的网络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则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一数据包;
在所述终端设备未在预定时间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之后的第二数据包的情况下,广播所述CTS消息,所述预定时间为预测的所述第二数据包的接收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点通过所述预留的网络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则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周期性广播所述CTS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点通过所述预留的网络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则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包括:
周期性广播所述CTS消息;其中,广播周期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间隔有关。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TS消息在预设时间段内被广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预设时间段结束后停止广播所述CTS消息,所述预设时间段大于至少一个广播周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停止广播所述CTS消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增大的情况下,继续广播所述CTS消息;
在所述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减小的情况下,终止广播所述CTS消息。
9.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运行有第一应用程序,所述装置包括:
广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其中,所述CTS消息包括资源预留时间段和接收端地址,其中,所述接收端地址为无线接入点的地址;
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资源预留时间段内,通过所述预留的网络资源向所述无线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和/或,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资源预留时间段内,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点通过所述预留的网络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通过所述预留的网络资源向所述无线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则所述广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包括:
所述广播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的发送缓存中存在所述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情况下,广播所述CTS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通过所述预留的网络资源向所述无线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则所述广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包括:
所述广播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大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终端设备的发送缓存中存在所述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情况下,广播所述CTS消息。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点通过所述预留的网络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则所述广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包括: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一数据包;
所述广播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未在预定时间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之后的第二数据包的情况下,广播所述CTS消息,所述预定时间为预测的所述第二数据包的接收时间。
13.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点通过所述预留的网络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则所述广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包括:
所述广播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周期性广播所述CTS消息。
14.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点通过所述预留的网络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则所述广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情况,广播清除发送CTS消息,包括:
所述广播单元,具体用于周期性广播所述CTS消息;其中,广播周期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间隔有关。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TS消息在预设时间段内被广播,所述广播单元,还用于在所述预设时间段结束后停止广播所述CTS消息,所述预设时间段大于至少一个广播周期。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停止广播所述CTS消息后,所述广播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增大的情况下,继续广播所述CTS消息;在所述第一应用的应用时延减小的情况下,终止广播所述CTS消息。
17.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电路、接口电路和存储介质,其中,
所述接口电路用于通过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与其他设备收发信息;
所述处理电路用于运行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控制所述接口电路,以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指令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数据传输装置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1910611278.5A 2019-07-08 2019-07-08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22032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1278.5A CN112203236B (zh) 2019-07-08 2019-07-08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PCT/CN2020/100897 WO2021004488A1 (zh) 2019-07-08 2020-07-08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1278.5A CN112203236B (zh) 2019-07-08 2019-07-08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03236A true CN112203236A (zh) 2021-01-08
CN112203236B CN112203236B (zh) 2022-03-11

Family

ID=74004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11278.5A Active CN112203236B (zh) 2019-07-08 2019-07-08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03236B (zh)
WO (1) WO2021004488A1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2821A (zh) * 2008-12-31 2009-05-27 阿德利亚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线局域网中的上行语音传输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1695195A (zh) * 2009-09-10 2010-04-14 中国传媒大学 一种无线信道访问竞争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2130705A (zh) * 2011-04-20 2011-07-2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快速跳频的wlan mesh通信方法和设备
US8274961B2 (en) * 2003-10-24 2012-09-25 Sony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ology of adjusting a RTS/CTS transmission protocol
US20140241268A1 (en) * 2013-02-25 2014-08-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Accessing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ccess Point 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
CN104168657A (zh) * 2013-05-20 2014-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同频组网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及设备
US20150312793A1 (en) * 2014-04-28 2015-10-29 Intel IP Corporation Channel reservation for operation in an unlicensed spectrum
CN106793128A (zh) * 2017-03-23 2017-05-31 江苏中科羿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道无线Mesh网络TDMA资源分配方法
US20180035463A1 (en) * 2016-07-26 2018-0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License assisted request-to-send and clear-to-send transmission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74961B2 (en) * 2003-10-24 2012-09-25 Sony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ology of adjusting a RTS/CTS transmission protocol
CN101442821A (zh) * 2008-12-31 2009-05-27 阿德利亚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线局域网中的上行语音传输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1695195A (zh) * 2009-09-10 2010-04-14 中国传媒大学 一种无线信道访问竞争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2130705A (zh) * 2011-04-20 2011-07-2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快速跳频的wlan mesh通信方法和设备
US20140241268A1 (en) * 2013-02-25 2014-08-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Accessing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ccess Point 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
CN104168657A (zh) * 2013-05-20 2014-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同频组网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及设备
US20150312793A1 (en) * 2014-04-28 2015-10-29 Intel IP Corporation Channel reservation for operation in an unlicensed spectrum
US20180035463A1 (en) * 2016-07-26 2018-0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License assisted request-to-send and clear-to-send transmission
CN106793128A (zh) * 2017-03-23 2017-05-31 江苏中科羿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道无线Mesh网络TDMA资源分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04488A1 (zh) 2021-01-14
CN112203236B (zh) 2022-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12000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equesting system information
US20190357265A1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terminal
KR101901219B1 (ko) 전송 방법 및 통신 장치
EP395250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haring channel occupation time
US20180324834A1 (en) Scheduling UEs with Mixed TTI Length
US11240735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867017A (zh) 一种发送和接收参考信号集合的方法及装置
EP3503630B1 (en) Beam indication method, network equipment and terminal
CN114246014A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8228345A1 (zh) 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11436118A (zh) 传输资源检测方法、传输资源确定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09392060B (zh) 一种rar的监听方法、发送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US20240015711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3840303B (zh) 测量指示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KR101817449B1 (ko) 디바이스-대-디바이스 근접성 서비스에서 신호를 송신하기 위한 방법, 기지국 및 사용자 장비
JP7199551B2 (ja) リソース予約方法および関連デバイス
US885569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wireless devices
CN112203236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1132279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US20210029714A1 (en) Monitoring method and terminal apparatus in internet-of-vehicles system
CN111836382B (zh) 一种结束符号位置的指示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1031525B (zh) Beacon帧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3949492A (zh) 反馈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3232007A1 (zh) 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2194216A1 (zh) 信息确定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