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02758B - 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02758B
CN112202758B CN202011037245.3A CN202011037245A CN112202758B CN 112202758 B CN112202758 B CN 112202758B CN 202011037245 A CN202011037245 A CN 202011037245A CN 112202758 B CN112202758 B CN 1122027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net
equipment
object model
things
things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3724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02758A (zh
Inventor
胡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Jinyun 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Kingsoft Clou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ingsoft Clou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ingsoft Clou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ingsoft Clou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3724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027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027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27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027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27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4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 H04L41/145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involving simulating, designing, planning or modelling of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40/00IoT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G16Y40/20Analytics; Diagnos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接收待接入的物联网设备的产品配置文件;根据所述产品配置文件确定与所述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物模型;为所述物联网设备分配授权账户,并将所述授权账户的授权账户信息发送至所述物联网设备,所述授权账户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物模型的物模型编码;当接收到所述物联网设备的接入请求时,所述接入请求至少携带接入账户信息,根据所述授权账户信息对所述接入账户信息进行验证,以及在验证通过时,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接入。由此,可以提高物联网设备接入物联网的效率。

Description

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以及所有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物联网设备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前,将物联网设备接入物联网的主要实现方式为:物联网设备所属的硬件厂商自主开发程序与平台,以将物联网设备和物联网建立通讯关系,实现物联网设备接入物联网。
然而,并非所有的硬件厂商都具备开发能力,这就导致物联网设备的应用十分受限,进一步,即使硬件厂商具备开发能力,从硬件厂商开始开发到物联网设备接入的周期也很长,接入效率很低。
发明内容
鉴于此,为解决上述将物联网设备接入物联网周期长、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待接入的物联网设备的产品配置文件,所述产品配置文件至少包括:所述物联网设备的设备类型、用于描述所述物联网设备运行时状态的属性信息、用于描述所述物联网设备运行时事件的事件信息,以及用于描述所述物联网设备可对外提供服务的服务信息;
根据所述产品配置文件确定与所述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物模型;
为所述物联网设备分配授权账户,并将所述授权账户的授权账户信息发送至所述物联网设备,所述授权账户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物模型的物模型编码;
当接收到所述物联网设备的接入请求时,所述接入请求至少携带接入账户信息,根据所述授权账户信息对所述接入账户信息进行验证,以及在验证通过时,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接入。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产品配置文件确定与所述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物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产品配置文件包括的所述设备类型查找已有的物模型;
若查找到物模型编码与所述设备类型相匹配的物模型,则将查找到的物模型确定为与所述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物模型;
若未查找到物模型编码与所述设备类型相匹配的物模型,则根据所述产品配置文件构建与所述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物模型。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根据产品配置文件确定与所述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物模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与所述物模型关联的映射文件,所述映射文件至少包括所述物模型中定义的设备属性与预设的标准属性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允许物联网设备接入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物联网设备发送的设备数据,所述设备数据至少包括目标物模型编码;
根据所述目标物模型编码在已有的物模型中查找到与所述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目标物模型;
根据所述目标物模型中定义的设备通讯协议对所述设备数据进行解码;
根据与所述目标物模型关联的映射文件,将解码后的所述设备数据中的设备属性映射为所述标准属性。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允许物联网设备接入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针对所述物联网设备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至少携带所述物联网设备的设备类型;
根据所述设备类型在已有的物模型中查找到与所述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目标物模型;
根据所述目标物模型中定义的设备通讯协议对所述控制指令进行编码;
将编码后的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物联网设备。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物联网设备接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文件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待接入的物联网设备的产品配置文件,所述产品配置文件至少包括:所述物联网设备的设备类型、用于描述所述物联网设备运行时状态的属性信息、用于描述所述物联网设备运行时事件的事件信息,以及用于描述所述物联网设备可对外提供服务的服务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产品配置文件确定与所述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物模型;
账户分配模块,用于为所述物联网设备分配授权账户,并将所述授权账户的授权账户信息发送至所述物联网设备,所述授权账户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物模型的物模型编码;
接入认证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物联网设备的接入请求时,所述接入请求至少携带接入账户信息,根据所述授权账户信息对所述接入账户信息进行验证,以及在验证通过时,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接入。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产品配置文件包括的所述设备类型查找已有的物模型;
若查找到物模型编码与所述设备类型相匹配的物模型,则将查找到的物模型确定为与所述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物模型;
若未查找到物模型编码与所述设备类型相匹配的物模型,则根据所述产品配置文件构建与所述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物模型。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文件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与所述物模型关联的映射文件,所述映射文件至少包括所述物模型中定义的设备属性与预设的标准属性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物联网设备发送的设备数据,所述设备数据至少包括目标物模型编码;
第一查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物模型编码在已有的物模型中查找到与所述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目标物模型;
解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物模型中定义的设备通讯协议对所述设备数据进行解码;
映射模块,用于根据与所述目标物模型关联的映射文件,将解码后的所述设备数据中的设备属性映射为所述标准属性。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针对所述物联网设备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至少携带所述物联网设备的设备类型;
第二查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备类型在已有的物模型中查找到与所述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目标物模型;
编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物模型中定义的设备通讯协议对所述控制指令进行编码;
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将编码后的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物联网设备。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物联网设备接入程序,以实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物联网平台上定义物模型实现物联网设备接入,进一步,根据物联网设备的产品配置文件确定与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物模型,实现了由物联网平台方按照统一的标准为不同厂商的物联网设备定义物模型,即由物联网平台方提供统一的设备接入标准,这也就能够减小物联网设备厂商的开发压力,还能够提高物联网设备的接入效率。
进一步地,在物联网设备接入后,可以通过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物模型实现物联网平台与物联网设备之间的通讯,做到物联网设备接入即可用。
再进一步地,当物联网平台方需要调整业务逻辑时,也无需重复进行设备接入,只需根据自身需求变换物模型格式参数即可,这也就提高了物模型的可维护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
图2为物联网设备与物联网平台之间进行上行通信过程的实施例流程图;
图3为物联网设备与物联网平台之间进行下行通信过程的实施例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设备接入装置的实施例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下面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到的概念名词作出解释说明:
1、物联网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规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简单的来理解,就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将用户端延伸扩展到物品与物品之间,而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
2、物联网设备
上述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可称为物联网设备。在应用中,基于物联网实现的智能家居领域中,智能家居设备也可称为物联网设备。
3、物模型
物模型是物理空间中实体,比如物联网设备的数字化表示,其从属性、服务以及事件三个维度定义了实体的产品功能。其中,属性维度描述实体是什么,服务维度描述实体能做什么,事件维度描述实体对外提供哪些信息。
物模型还包括物模型编码,可唯一表示一种设备类型。作为一个实施例,物模型编码的格式为:品牌标识.品类标识.模型版本,其中,品牌标识和品类标识能够唯一地表示一种设备类型。举例来说,某款空调对应的物模型编码为:***.air conditioning.v1。
在计算机中,通常采用JSON格式的文件表示物模型,为便于理解,在下述图1所示流程中,通过具体实例示出物模型,这里先不做详示。
至此,完成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到的概念名词的解释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参见图1,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流程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接收待接入的物联网设备的产品配置文件。
作为一个实施例,在应用中,可由物联网平台方从市场上选择一些优质的物联网设备作为待接入的物联网设备,并提供统一的接入标准协助物联网设备厂商进行设备接入。基于此,可由物联网平台方制定产品配置文件的规范格式,并提供给物联网设备厂商,以由物联网设备厂商结合实际的物联网设备,按照规定的规范格式填写其对应的产品配置文件,以及将填写好的产品配置文件发送至物联网平台。如此,在本步骤101中则可接收待接入的物联网设备的产品配置文件。
上述产品配置文件至少包括:物联网设备的设备类型、用于描述物联网设备运行时状态的属性信息、用于描述物联网设备运行时事件的事件信息,以及用于描述物联网设备可对外提供服务的服务信息。
为便于理解,以下以智能空调为例,对上述属性信息、事件信息,以及服务信息进行示例性说明:
(1)属性信息:一般来说,属性分为固有属性和可变属性,其中,顾名思义,固有属性不可变。
固有属性:
颜色:白色
尺寸:600mm*300mm
额定电压:220V
额定功率:1000W
可变属性:
开关(power):[0,1]//开关属性具有两个取值:0和1
模式(mode):[AUTO,COOL,HOT,SLEEP]//模式属性具有四个取值:AUTO(自动)、COOL(制冷)、HOT(制热)、SLEEP(睡眠)
风速(fan):[1,2,3]//风速属性具有三个取值:1档、2档、3档
温度(temperature):[16~30]//温度属性的取值范围为16~30(摄氏度),且取值为整数
(2)事件信息:一般来说,事件分为离/在线事件和属性改变事件。
离/在线事件(Online-event):[ONLINE,OFFLINE]//离/在线事件具有两个取值:ONLINE(在线)、OFFLINE(离线)
属性改变事件(Property-change-event):[PROPERTY_NAME,TARGET_VALUE]//属性改变事件包括PROPERTY_NAME(被改变的属性名)和TARGET_VALUE(目标值,即改变后的属性值)两个参数。
(3)服务信息:服务也被称为物联网设备可被外部调用的能力和方法,可设置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举例来说,在执行下述方法后,如果空调当前是打开的,则执行关闭指令;如果空调当前是关闭的,则执行打开指令:
POWER-FUNC(2,0)//方法名为POWER-FUNC,输入参数为“2”,表示反转当前电源状态,输出参数为“0”,表示执行结果为电源关闭。
步骤102、根据产品配置文件确定与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物模型。
由上述描述可知,物模型从属性、服务以及事件三个维度定义了物联网设备的产品功能,并且,物模型还包括可唯一表示一种设备类型的物模型编码。为了便于理解,结合上述步骤101示例出的产品配置文件,示例出对应的物模型:
Figure BDA0002704825330000091
Figure BDA0002704825330000101
结合上述举例,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步骤102中,物联网平台可根据步骤101接收到的产品配置文件构建与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物模型。具体而言,物联网平台可按照预设的解析规则从产品配置文件中解析出构建物模型所需要的设备类型、属性信息、事件信息、服务信息等,然后,按照预设的格式将解析出的信息构建为物模型。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在应用中,有可能会出现属于同一类型的两个或多个设备接入物联网平台的情形,为避免构建出重复的物模型,占用物联网平台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根据产品配置文件确定与所述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物模型:根据步骤101接收到的产品配置文件包括的设备类型查找已有的物模型,若查找到物模型编码与该设备类型相匹配的物模型,则意味着之前已构建出该物联网设备对应的物模型,此时可不再重复构建物模型,直接将查找到的物模型确定为与该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物模型;若未查找到物模型编码与该设备类型相匹配的物模型,则意味着不存在与该设备类型对应的物模型,此时则根据接收到的产品配置文件构建与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物模型。可选的,上述相匹配是指物模型编码中包含该设备类型。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中,由物联网平台方按照统一的标准构建物模型,如此也就能够解决目前由物联网设备厂商自行定义物模型从而导致不同物联网设备厂商自定义的物模型缺乏约束、格式混乱,无法发挥物模型应有作用的问题,同时,还能够提高物模型的可维护性。
此外,在应用中,不同物联网设备厂商对于同一属性的命名很可能有所不同,基于此,为了规避不同物联网设备厂商之间的差异,作为一个实施例,可由用户为每一物模型设置一个关联的映射文件,该映射文件至少包括物模型中定义的设备属性与预设的标准属性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物模型本质上是根据物联网设备的产品配置文件生成,而产品配置文件中的属性为物联网设备厂商自定义的属性,因此,物模型中定义的设备属性为物联网设备厂商自定义的属性。由此可见,通过上述映射文件,可以将不同物联网设备厂商自定义的属性映射为统一的标准属性,从而规避不同物联网设备厂商之间的差异。进一步地,上述映射文件也为后续物联网设备接入后,物联网设备与物联网平台之间的通信提供了先决条件。至于是如何基于映射文件实现物联网设备与物联网平台之间通信的,下文中会有相关描述,这里先不做详述。
步骤103、为物联网设备分配授权账户,并将授权账户的授权账户信息发送至物联网设备,授权账户信息至少包括物模型的物模型编码。
由步骤103可以看出,物联网平台在为物联网设备分配授权账户时,通过物模型编码建立物联网设备与物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进一步,通过在授权账户信息中携带物模型编码可实现将物模型与物联网设备的关联关系告知给物联网设备,进而可为后续物联网设备接入后,物联网设备与物联网平台之间的通信提供先决条件。至于物联网设备与物联网平台之间是如何通过物模型实现通信的,下文中会有相关描述,这里先不做详述。
此外,在实践中,上述授权账户信息还包括但不限于:账户名、账户密码。作为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上述账户名可由物联网平台根据物联网设备的MAC地址,并按照设定的账户名命名规则生成。上述账户密码可由物联网平台按照设定的密码规则随机生成。本发明对账户名和账户密码的生成方式不做限定。
步骤104、当接收到物联网设备的接入请求时,该接入请求至少携带接入账户信息,根据授权账户信息对接入账户信息进行验证,以及在验证通过时,允许物联网设备接入。
作为一个实施例,在应用中,物联网设备接收到上述授权账户信息后,可将接收到的授权账户信息写入本地存储介质中。在请求接入物联网平台时,物联网设备则可从本地存储介质中获取授权账户信息作为接入账户信息,将接入账户信息携带待接入请求中发送给物联网平台。
物联网平台接收到接入请求后,则根据自身存储的授权账户信息对上述接入账户信息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可认为物联网设备具有合法身份,从而允许物联网设备接入。可以理解的是,若验证不通过,则可认为物联网设备不具有合法身份,从而拒绝物联网设备接入。
在图1所示流程中,通过在物联网平台上定义物模型实现物联网设备接入,进一步,根据物联网设备的产品配置文件确定与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物模型,实现了由物联网平台方按照统一的标准为不同厂商的物联网设备定义物模型,即由物联网平台方提供统一的设备接入标准,这也就能够减小物联网设备厂商的开发压力,还能够提高物联网设备的接入效率。
在图1所示流程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物联网设备接入物联网平台后,物联网设备与物联网平台之间进行上行通信过程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物联网设备与物联网平台之间进行上行通信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接收物联网设备发送的设备数据,设备数据至少包括目标物模型编码。
在实践中,物联网设备可将自身的设备数据上传至物联网平台,以供物联网平台管理物联网设备。上述设备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物联网设备运行时的状态信息、事件信息等。为了描述方便,将设备数据中携带的物模型编码称为目标物模型编码。
步骤202、根据目标物模型编码在已有的物模型中查找到与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目标物模型。
为了描述方便,将包含目标物模型编码的物模型称为目标物模型,该目标物模型也即与上述步骤201中的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物模型。
步骤203、根据目标物模型中定义的设备通讯协议对设备数据进行解码。
在实践中,不同厂商的物联网设备很可能采用不同的设备通讯协议,因此,物联网平台在对设备数据进行解码时,是根据该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目标物模型中定义的通讯协议实现。
步骤204、根据与目标物模型关联的映射文件,将解码后的设备数据中的设备属性映射为标准属性。
在图2所示流程中,通过根据设备数据中的目标物模型编码在已有的物模型中查找到与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目标物模型,根据目标物模型中定义的设备通讯协议对设备数据进行解码,实现了基于物模型识别解析设备数据,进一步地,根据与目标物模型关联的映射文件,将解码后的设备数据中的设备属性映射为标准属性,实现了在物联网平台以统一的标准存储不同物联网设备的设备数据,如此可以规避不同物联网设备厂商之间的差异性,提高物联网平台的统一性和可维护性。
在图1所示流程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物联网设备接入物联网平台后,物联网设备与物联网平台之间进行下行通信过程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物联网设备与物联网平台之间进行下行通信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接收针对物联网设备的控制指令,控制指令至少携带物联网设备的设备类型。
在一些示例性应用场景中,比如智能家居控制场景中,涉及到对物联网设备的远程控制。比如用户在异地通过智能手机控制住宅中的智能空调,这也就涉及到向物联网设备发送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至少携带物联网设备的设备类型,比如品类标识和品牌标识。
上述控制指令将通过物联网平台转发至物联网设备,如此在本步骤301中,物联网平台可接收到针对物联网设备的控制指令。
步骤302、根据设备类型在已有的物模型中查找到与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目标物模型。
步骤303、根据目标物模型中定义的设备通讯协议对控制指令进行编码。
本步骤303中,根据目标物模型中定义的设备通讯协议对控制指令进行编码,可以实现将控制指令转化为物联网设备能够识别的格式,这则为物联网设备执行控制指令提供了先决条件。
步骤304、将编码后的控制指令发送至物联网设备。
在图3所示流程中,通过根据目标物模型中定义的设备通讯协议对外部发向物联网设备的控制指令进行编码,实现了将控制指令转化为物联网设备能够识别的格式,进一步地,将编码后的控制指令发送至物联网设备,以供物联网设备执行,实现了物联网设备的控制。
进一步地,通过图2和图3所示流程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为物联网设备定义物模型,可实现物联网设备接入物联网平台后即可用,如此能够扩展物联网设备的应用和发展。
参见图4,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设备接入装置的实施例框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可包括:
第一文件接收模块41,用于接收待接入的物联网设备的产品配置文件,所述产品配置文件至少包括:所述物联网设备的设备类型、用于描述所述物联网设备运行时状态的属性信息、用于描述所述物联网设备运行时事件的事件信息,以及用于描述所述物联网设备可对外提供服务的服务信息;
确定模块42,用于根据所述产品配置文件确定与所述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物模型;
账户分配模块43,用于为所述物联网设备分配授权账户,并将所述授权账户的授权账户信息发送至所述物联网设备,所述授权账户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物模型的物模型编码;
接入认证模块44,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物联网设备的接入请求时,所述接入请求至少携带接入账户信息,根据所述授权账户信息对所述接入账户信息进行验证,以及在验证通过时,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接入。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4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产品配置文件包括的所述设备类型查找已有的物模型;
若查找到物模型编码与所述设备类型相匹配的物模型,则将查找到的物模型确定为与所述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物模型;
若未查找到物模型编码与所述设备类型相匹配的物模型,则根据所述产品配置文件构建与所述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物模型。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图4中未示出):
第二文件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与所述物模型关联的映射文件,所述映射文件至少包括所述物模型中定义的设备属性与预设的标准属性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图4中未示出):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物联网设备发送的设备数据,所述设备数据至少包括目标物模型编码;
第一查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物模型编码在已有的物模型中查找到与所述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目标物模型;
解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物模型中定义的设备通讯协议对所述设备数据进行解码;
映射模块,用于根据与所述目标物模型关联的映射文件,将解码后的所述设备数据中的设备属性映射为所述标准属性。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图4中未示出):
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针对所述物联网设备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至少携带所述物联网设备的设备类型;
第二查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备类型在已有的物模型中查找到与所述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目标物模型;
编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物模型中定义的设备通讯协议对所述控制指令进行编码;
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将编码后的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物联网设备。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的电子设备5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存储器5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504和其他用户接口503。电子设备5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5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5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5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5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505。
其中,用户接口5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5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DataRate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RAM,DRRAM)。本文描述的存储器5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5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单元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5021和应用程序5022。
其中,操作系统5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5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5022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502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具体的,可以是应用程序5022中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501用于执行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步骤,例如包括:
接收待接入的物联网设备的产品配置文件,所述产品配置文件至少包括:所述物联网设备的设备类型、用于描述所述物联网设备运行时状态的属性信息、用于描述所述物联网设备运行时事件的事件信息,以及用于描述所述物联网设备可对外提供服务的服务信息;
根据所述产品配置文件确定与所述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物模型;
为所述物联网设备分配授权账户,并将所述授权账户的授权账户信息发送至所述物联网设备,所述授权账户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物模型的物模型编码;
当接收到所述物联网设备的接入请求时,所述接入请求至少携带接入账户信息,根据所述授权账户信息对所述接入账户信息进行验证,以及在验证通过时,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接入。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501中,或者由处理器501实现。处理器5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5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5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单元组合执行完成。软件单元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502,处理器501读取存储器5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单元来实现本文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是如图5中所示的电子设备,可执行如图1-3中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的所有步骤,进而实现图1-3所示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的技术效果,具体请参照图1-3相关描述,为简洁描述,在此不作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这里的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其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当存储介质中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在电子设备侧执行的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物联网设备接入程序,以实现以下在电子设备侧执行的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的步骤:
接收待接入的物联网设备的产品配置文件,所述产品配置文件至少包括:所述物联网设备的设备类型、用于描述所述物联网设备运行时状态的属性信息、用于描述所述物联网设备运行时事件的事件信息,以及用于描述所述物联网设备可对外提供服务的服务信息;
根据所述产品配置文件确定与所述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物模型;
为所述物联网设备分配授权账户,并将所述授权账户的授权账户信息发送至所述物联网设备,所述授权账户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物模型的物模型编码;
当接收到所述物联网设备的接入请求时,所述接入请求至少携带接入账户信息,根据所述授权账户信息对所述接入账户信息进行验证,以及在验证通过时,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接入。
专业人员应该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待接入的物联网设备的产品配置文件,所述产品配置文件至少包括:所述物联网设备的设备类型、用于描述所述物联网设备运行时状态的属性信息、用于描述所述物联网设备运行时事件的事件信息,以及用于描述所述物联网设备可对外提供服务的服务信息;
根据所述产品配置文件确定与所述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物模型,所述物模型包括网络设备的属性信息、服务信息以及事件信息,每一个所述物模型有一个关联的映射文件,所述映射文件至少包括所述物模型中定义的设备属性与预设的标准属性之间的映射关系;
为所述物联网设备分配授权账户,并将所述授权账户的授权账户信息发送至所述物联网设备,所述授权账户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物模型的物模型编码;
当接收到所述物联网设备的接入请求时,所述接入请求至少携带接入账户信息,根据所述授权账户信息对所述接入账户信息进行验证,以及在验证通过时,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接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产品配置文件确定与所述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物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产品配置文件包括的所述设备类型查找已有的物模型;
若查找到物模型编码与所述设备类型相匹配的物模型,则将查找到的物模型确定为与所述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物模型;
若未查找到物模型编码与所述设备类型相匹配的物模型,则根据所述产品配置文件构建与所述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物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产品配置文件确定与所述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物模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与所述物模型关联的映射文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允许物联网设备接入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物联网设备发送的设备数据,所述设备数据至少包括目标物模型编码;
根据所述目标物模型编码在已有的物模型中查找到与所述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目标物模型;
根据所述目标物模型中定义的设备通讯协议对所述设备数据进行解码;
根据与所述目标物模型关联的映射文件,将解码后的所述设备数据中的设备属性映射为所述标准属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允许物联网设备接入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针对所述物联网设备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至少携带所述物联网设备的设备类型;
根据所述设备类型在已有的物模型中查找到与所述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目标物模型;
根据所述目标物模型中定义的设备通讯协议对所述控制指令进行编码;
将编码后的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物联网设备。
6.一种物联网设备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文件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待接入的物联网设备的产品配置文件,所述产品配置文件至少包括:所述物联网设备的设备类型、用于描述所述物联网设备运行时状态的属性信息、用于描述所述物联网设备运行时事件的事件信息,以及用于描述所述物联网设备可对外提供服务的服务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产品配置文件确定与所述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物模型,所述物模型包括网络设备的属性信息、服务信息以及事件信息,每一个所述物模型有一个关联的映射文件,所述映射文件至少包括所述物模型中定义的设备属性与预设的标准属性之间的映射关系;
账户分配模块,用于为所述物联网设备分配授权账户,并将所述授权账户的授权账户信息发送至所述物联网设备,所述授权账户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物模型的物模型编码;
接入认证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物联网设备的接入请求时,所述接入请求至少携带接入账户信息,根据所述授权账户信息对所述接入账户信息进行验证,以及在验证通过时,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接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产品配置文件包括的所述设备类型查找已有的物模型;
若查找到物模型编码与所述设备类型相匹配的物模型,则将查找到的物模型确定为与所述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物模型;
若未查找到物模型编码与所述设备类型相匹配的物模型,则根据所述产品配置文件构建与所述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物模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文件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与所述物模型关联的映射文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物联网设备发送的设备数据,所述设备数据至少包括目标物模型编码;
第一查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物模型编码在已有的物模型中查找到与所述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目标物模型;
解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物模型中定义的设备通讯协议对所述设备数据进行解码;
映射模块,用于根据与所述目标物模型关联的映射文件,将解码后的所述设备数据中的设备属性映射为所述标准属性。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针对所述物联网设备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至少携带所述物联网设备的设备类型;
第二查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备类型在已有的物模型中查找到与所述物联网设备关联的目标物模型;
编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物模型中定义的设备通讯协议对所述控制指令进行编码;
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将编码后的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物联网设备。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物联网设备接入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
12.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
CN202011037245.3A 2020-09-27 2020-09-27 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2027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37245.3A CN112202758B (zh) 2020-09-27 2020-09-27 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37245.3A CN112202758B (zh) 2020-09-27 2020-09-27 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02758A CN112202758A (zh) 2021-01-08
CN112202758B true CN112202758B (zh) 2023-01-20

Family

ID=74007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37245.3A Active CN112202758B (zh) 2020-09-27 2020-09-27 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027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5416A (zh) * 2021-01-26 2021-05-07 北京联创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数字化系统和方法
CN113015165A (zh) * 2021-03-11 2021-06-22 青岛海信智能商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物联网平台设备接入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2988270A (zh) * 2021-03-19 2021-06-18 深圳市安冠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物模型的设备信息配置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3259155B (zh) * 2021-04-21 2022-07-05 京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的接入方法、装置、网关、介质、电子设备
CN114896751A (zh) * 2021-05-26 2022-08-12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的运行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存储介质
CN113535132B (zh) * 2021-07-26 2024-05-07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接入方法、装置、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641414A (zh) * 2021-08-30 2021-11-12 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94598A (zh) * 2021-09-15 2021-12-14 云茂互联智能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配置物联网设备信息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873353B (zh) * 2021-09-28 2024-04-30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电量统计处理方法、智能模组、服务器及数据处理系统
CN114187669A (zh) * 2021-11-26 2022-03-15 河南艾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4297215A (zh) * 2021-12-31 2022-04-08 天翼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终端物模型标准化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45284A (zh) * 2022-03-07 2022-07-12 深圳渊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物联网的配置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866575A (zh) * 2022-03-31 2022-08-05 远景智能国际私人投资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963027A (zh) * 2022-04-13 2023-10-27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物联网设备的配网方法及装置
CN116170481A (zh) * 2023-02-03 2023-05-26 武汉慧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424826A (zh) * 2023-02-07 2024-01-19 广东卓维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物模型构建方法、调用方法和调用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00775B2 (en) * 2015-09-02 2018-02-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On-device authorization of devices for collaboration and association
US20170213220A1 (en) * 2016-01-25 2017-07-27 Sigue Corporation Securing transactions on an insecure network
CN110855637A (zh) * 2019-10-28 2020-02-28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属性的区块链物联网分布式访问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02758A (zh) 2021-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02758B (zh) 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72799B (zh) 设备接入控制平台的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US2022012393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egating Authority Through Coupled Devices
US9706407B2 (en) Method for configuring profile of subscriber authenticating module embedded and installed in terminal device, and apparatus using same
CN109600285B (zh) 一种智能家居中动态构建环境调节规则列表的方法及装置
US20220083327A1 (en) Facilitating use of a universal integrated circuit card (uicc) for secure device updates
US20200145415A1 (en) Subnet-based device allocation with geofenced attestation
CN104303454B (zh) 认证对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特定资源的访问授权的方法
CN107003836B (zh) 用于所连接的消费者设备的灵活设备模板
CN117170876A (zh) 用于通用互通和可扩展性的服务层资源管理
CN106302448B (zh) 远程访问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80159958A1 (en) Automatic provisioning of devices
JP2016505942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接近権限認証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11971943B (zh) 用于商用IoT在线服务的基于受信平台模块的预付费访问令牌
US20160157091A1 (en) Terminal Peripheral Control Method, M2M Gateway,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Moazzami et al. SPOT: A smartphone-based platform to tackle heterogeneity in smart-home IoT systems
CN113630246A (zh)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47564B (zh) Hive建表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765226B2 (en) Method for provisioning internet of things device and internet of things device
WO2022156694A1 (zh) 数据共享方法、装置、系统、服务器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22241976A1 (zh) 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00968A (zh) 一种访问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WO2022161284A1 (zh) 一种订阅应用的方法、设备和介质
WO2022161283A1 (zh) 由通用服务实体执行的进程控制的方法
US20240106827A1 (en) Distributed access polic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21

Address after: No.006, 6th floor, building 4, No.33 yard, middle Xierqi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5

Patentee after: BEIJING KINGSOFT CLOUD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Wuxi Jinyun Zhili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006, 6th floor, building 4, No.33 yard, middle Xierqi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5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KINGSOFT CLOUD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