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99061A - 一种显示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99061A
CN112199061A CN202011063758.1A CN202011063758A CN112199061A CN 112199061 A CN112199061 A CN 112199061A CN 202011063758 A CN202011063758 A CN 202011063758A CN 112199061 A CN112199061 A CN 1121990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image
display signal
mode
image 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6375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99061B (zh
Inventor
覃辉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6375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990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99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99061A/zh
Priority to US17/467,169 priority patent/US11610285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990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990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3/00Geometric image transformations in the plane of the image
    • G06T3/60Rotation of whole images or parts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 single or a set of motion sensors for pointer control or gesture input obtained by sensing movements of the portable compu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40Filling a planar surface by adding surface attributes, e.g. colour or textu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60Editing figures and text; Combining figures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3/00Geometric image transformations in the plane of the image
    • G06T3/40Scaling of whole images or parts thereof, e.g. expanding or contrac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04 - G06F1/32
    • G06F2200/16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16 - G06F1/18
    • G06F2200/16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monitor
    • G06F2200/1614Image rotation following screen orientation, e.g. switching from landscape to portrait m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04 - G06F1/32
    • G06F2200/16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16 - G06F1/18
    • G06F2200/16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computer
    • G06F2200/1637Sensing arrangement for detection of housing movement or orientation, e.g. for controlling scrolling or cursor movement on the display of an handheld comput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4Changes in size, position or resolution of an image
    • G09G2340/0442Handling or displaying different aspect ratios, or changing the aspect ratio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4Changes in size, position or resolution of an image
    • G09G2340/0464Position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4Changes in size, position or resolution of an image
    • G09G2340/0492Change of orientation of the displayed image, e.g. upside-down, mirror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6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more than one display un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方法和设备,其中,所述显示方法包括:显示设备获得来自连接的数据设备的第一显示信号;以第一方式处理所述第一显示信号获得第一图像集合,输出所述第一图像集合;检测用于表征姿态的姿态信息;如果所述姿态信息表征所述显示设备的姿态满足改变条件,以第二方式处理来自所述数据设备的第二显示信号获得第二图像集合,输出所述第二图像集合;其中,所述第一方式与所述第二方式不同,或者第一图像集合与所述第二图像集合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不同。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但不限于一种显示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多样化显示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例如,现今大部分智能终端自带办公模式,将智能终端连接显示器,实现移动办公。
相关技术中,将智能终端连接显示器后,显示器的姿态发生改变后,例如显示器的姿态由横屏姿态调整为竖屏姿态,显示器中显示的内容无法自适应地从横屏的显示方式调整为适应竖屏姿态的显示方式,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方法、设备、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方法,包括:
显示设备获得来自连接的数据设备的第一显示信号;
以第一方式处理所述第一显示信号获得第一图像集合,输出所述第一图像集合;
检测用于表征姿态的姿态信息;
如果所述姿态信息表征所述显示设备的姿态满足改变条件,以第二方式处理来自所述数据设备的第二显示信号获得第二图像集合,输出所述第二图像集合;
其中,所述第一方式与所述第二方式不同,或者第一图像集合与所述第二图像集合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接口装置,用于获得来自连接的数据设备的显示信号;
显示装置,用于输出显示信号对应的图像集合;
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表征姿态的姿态信息;
处理装置,用于在以第一方式处理第一显示信号获得第一图像集合,且所述姿态信息表征所述显示设备的姿态满足改变条件后,以第二方式处理第二显示信号获得第二图像集合;
其中,所述第一方式与所述第二方式不同,或者第一图像集合与所述第二图像集合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显示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配置为执行上述显示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方法、设备、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显示设备以第一方式处理来自数据设备的第一显示信号获得并输出第一图像集合,检测用于表征姿态的姿态信息,如果显示设备的姿态发生改变,则检测到的姿态信息满足改变条件,此时,以第二方式处理来自数据设备的第二显示信号获得并输出第二图像集合,其中,第一方式与第二方式不同,或者第一图像集合与第二图像集合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不同,如此,使得姿态发生改变时,显示设备能够自适应地将图像调整为适应自身姿态的显示方式。
附图说明
在附图(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可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附图以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大体示出了本文中所讨论的各个实施例。
图1为不同数据设备传输的传输信号中的输出画面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方法的一种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方法的另一种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a为第一显示信号中单位显示信号的显示数据对应的第一单位图像的一种示意图;
图4b为第二显示信号中单位显示信号的显示数据对应的第二单位图像的一种示意图;
图5a为显示设备根据图4a所示的第一单位图像输出的第一图像;
图5b为显示设备根据图4b所示的第二单位图像输出的第二图像;
图6a为第二显示信号中单位显示信号的显示数据对应的第二单位图像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6b为第二显示信号中单位显示信号的显示数据对应的第二单位图像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7为显示设备采用第一子方式对图6a所示的第二单位图像处理得到的第三图像;
图8为显示设备根据图7所示的第三图像处理得到的第二图像;
图9为显示设备采用第二子方式对图6b所示的第二单位图像处理得到的第三图像;
图10为显示设备根据图9所示的第三图像处理得到的第二图像;
图11为显示设备采用第二子方式对第二显示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的第二图像;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的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显示器连接不同源端,在不同旋转角度下的输出画面的显示效果;
图15为显示器旋转90°/270°时截取有效画面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如果申请文件中出现“第一\第二\第三”的类似描述则增加以下的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首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进行说明。
在相关技术中,将电脑和手机与显示器连接用于拓展屏显示越来越受广大用户欢迎,尤其是现在大部分手机自带办公模式,连接便携式显示器使用在移动办公领域有巨大的潜在应用性,将会替代部分电脑办公。显示器的竖屏使用,在很多用户场景,如电脑中的word、onenote等软件工具的应用,手机竖屏画面的放大等方面,有巨大的应用性。
不同的数据设备如电脑、手机,其输出画面不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输出画面并非数据设备的显示屏显示的画面,而是传输至显示器的传输信号中的显示数据对应的图像。电脑、手机传输至显示器的传输信号中,电脑的输出画面没有黑边,而手机竖屏使用时输出画面带有大面积黑边。图1为不同数据设备传输的传输信号中的输出画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数据设备可以为计算机11,手机12。计算机11传输信号中的输出画面为画面21,手机12在竖屏使用时,传输信号中的输出画面为画面22,手机12在横屏使用时,传输信号中的输出画面为画面23。如图1所示,不同数据设备的输出画面有所差异,尤其是手机12竖屏时输出的画面22,画面22投放到显示器后两边会出现大面积黑边等问题,严重影响用户体验。例如手机屏幕宽(wide)高(height)的比例为9:18,显示器屏幕的比例是16:9,将画面22投放到显示器上时,只会在显示器中间约1/3的区域显示有效画面,很大程度上浪费了显示器屏幕的显示面积,且手机画面投放并没有的得到画面放大的效果。
相关技术中没有能够兼顾电脑、手机画面旋转的显示器,如果要画面旋转的显示器,需要在数据设备上安装驱动,这在很大程度上给用户带来不便。
基于相关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显示设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的时候,完成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方法中各个步骤。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由显示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方法的一种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201,显示设备获得来自连接的数据设备的第一显示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设备可以是支持旋转的显示器。数据设备可以是输出显示信号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电视机(TV,television)、台式计算机等固定终端。
显示设备与数据设备之间建立有连接关系。该连接关系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连接,例如蓝牙、无线保真(WiFi,Wireless Fidelity)等,也可以为无线连接关系,例如通过视频图形阵列(VGA,Video Graphics Array)、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High DefinitionMultimedia Interface)、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等接口和传输线实现有线网络连接。
显示设备与数据设备连接后,数据设备将需要在显示设备上显示的数据,通过第一显示信号发送给显示设备,显示设备根据第一显示信号输出图像。当显示设备的模式为复制屏时,显示设备输出的图像是数据设备输出图像的复制画面,当显示设备的模式为扩展屏时,显示设备输出的图像是数据设备输出图像的扩展画面。可见,显示设备与数据设备输出的图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步骤S202,以第一方式处理所述第一显示信号获得第一图像集合,输出所述第一图像集合。
显示设备接收到第一显示信号后,以符合显示设备当前姿态的第一方式处理第一显示信号,该第一显示信号中包括至少一个单位显示信号,一个单位显示信号中的显示数据为同一个图像的数据。以第一方式处理第一显示信号中包括的各个单位显示信号的显示数据,得到各个单位显示信号对应的各个第一图像,获得第一图像集合,然后,显示设备按照各个第一图像的传输顺序,输出各个第一图像,实现对数据设备显示图像的复制或扩展。
步骤S203,检测用于表征姿态的姿态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设备支持旋转功能,显示设备检测自身用于表征姿态的姿态信息,根据检测到的姿态信息确定自身的姿态是否发生改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可以利用角度旋转感应器来检测姿态信息,该角度旋转感应器可以安装在显示设备的屏幕的侧边或任一角,也可以安装在显示设备的内侧。角度旋转感应器能够感应屏幕的旋转角度,即显示设备的旋转角度。在实现时,角度旋转感应器可以包括重力感应器和角度感应器中至少一个。
步骤S204,如果所述姿态信息表征所述显示设备的姿态满足改变条件,以第二方式处理来自所述数据设备的第二显示信号获得第二图像集合,输出所述第二图像集合。
其中,所述第一方式与所述第二方式不同,或者第一图像集合与所述第二图像集合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不同。这里,所述内容显示属性信息可以为图像分辨率。
显示设备检测到姿态信息后,根据该姿态信息判断其姿态是否发生改变,若角度旋转感应器感应到角度发生了改变,表明姿态发生了改变,进一步确定姿态信息表征显示设备的姿态是否满足改变条件,若满足改变条件时,基于发生改变的姿态信息调整显示设备显示的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角度旋转感应器感应到角度旋转设定角度时,确定满足改变条件,该设定角度可以为固定值,例如90°、180°、270°,也可以为区间值,例如85°~95°,175°~185°,265°~275°,当然,也可以为其他预设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角度旋转感应器感应到角度旋转的参考基准,可以以显示设备当前角度为基准旋转,也可以以显示设备的默认角度即0°为基准。下文在未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旋转角度均是指顺时针旋转的角度。
当旋转角度以默认角度为基准时,若显示设备被旋转之前,即以第一方式处理第一显示信号获得第一图像集合时,显示设备的角度为0°。当检测到显示设备旋转180°,此时显示设备的旋转角度为180°,第二方式为旋转180°时对应的处理方式;若再次检测到显示设备旋转90°,此时显示设备的旋转角度为270°,第二方式为旋转270°时对应的处理方式;若又一次检测到显示设备旋转90°,此时显示设备的旋转角度为360°,即恢复到初始的0°,此时第二方式即为0°时对应的处理方式,也就是第一方式。这种情况下,第二方式始终以相对于默认角度的旋转角度对应的处理方式处理第二显示信号。
当旋转角度以当前角度为基准时,若显示设备被旋转之前的角度为90°,以90°对应的处理方式处理第一显示信号;当检测到显示设备旋转180°,此时虽然显示设备的旋转角度为270°,但第二方式为当前旋转的角度即180°对应的处理方式;当再次检测到显示设备旋转90°,此时虽然显示的旋转角度为360°,即恢复到初始的0°,但第二方式为当前旋转的角度即90°对应的处理方式。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第二方式始终以当前旋转角度对应的处理方式处理第二显示信号。
当数据设备无法根据显示设备的不同姿态传输不同的显示信息,即姿态发生改变前数据设备输出的第一显示信号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与姿态发生改变后数据设备输出的第二显示信号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是相同的。显示设备处理第一显示信号的第一方式,与显示设备处理第二显示信号的第二方式不同,从而得到不同的图像,实现显示设备输出的图像能够根据姿态的改变而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此时,显示设备姿态发生改变前输出的第一图像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与姿态发生改变后输出的第二图像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当数据设备能够根据显示设备的不同姿态传输不同的显示信号,即姿态发生改变前数据设备输出的第一显示信号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与姿态发生改变后数据设备输出的第二显示信号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是不同的。显示设备处理第一显示信号的第一方式,与显示设备处理第二显示信号的第二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即使第一方式和第二方式相同,但显示设备姿态发生改变前输出的第一图像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不同于姿态发生改变后输出的第二图像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使得显示设备输出的图像能够根据姿态的改变而进行适应性的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方法,显示设备以第一方式处理来自数据设备的第一显示信号获得并输出第一图像集合,检测用于表征姿态的姿态信息,如果显示设备的姿态发生改变,则检测到的姿态信息满足改变条件,此时,以第二方式处理来自数据设备的第二显示信号获得并输出第二图像集合,其中,第一方式与第二方式不同,或者第一图像集合与第二图像集合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不同,如此,使得姿态发生改变时,显示设备能够自适应地将图像调整为适应自身姿态的显示方式。
在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再提供一种显示方法,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方法的另一种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显示设备获得来自连接的数据设备的第一显示信号。
步骤S302,以第一方式处理所述第一显示信号获得第一图像集合,输出所述第一图像集合。
步骤S303,检测用于表征姿态的姿态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S301至步骤S303,分别对应于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201至步骤S203,步骤S301至步骤S303的实现方式及效果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201至步骤S203的阐述。
步骤S304,如果所述姿态信息表征所述显示设备的姿态满足改变条件,向所述数据设备传输包括设备显示属性信息的标识信息。
显示设备检测到姿态信息后,根据该姿态信息判断其姿态是否发生改变,若角度旋转感应器感应到角度发生了改变,表明姿态发生了改变,进一步确定姿态信息表征显示设备的姿态是否满足改变条件,若满足改变条件时,显示设备将其姿态已发生改变的信息,例如改变后的屏幕分辨率,将其携带于标识信息中发送至数据设备,以使数据设备根据显示设备改变后的屏幕分辨率确定传输的第二显示信号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如数据设备调整输出的第二显示信号中各单位显示信号的显示数据对应的图像的分辨率,使其与显示设备的屏幕分辨率相匹配。
这里,所述设备显示属性信息可以为显示设备姿态发生改变后的屏幕分辨率。举例说明,显示设备姿态发生改变前的屏幕分辨率为1920*1080,当显示设备顺时针旋转90°,显示设备的屏幕分辨率改变为1080*1920。
除设备显示属性信息之外,标识信息还可以包括设备模式信息,当设备模式信息为复制模式时,显示设备显示的图像为数据设备显示的图像的复制图像;当设备模式信息为扩展模式时,显示设备显示的图像为数据设备显示的图像的扩展图像。
步骤S305,获得来自所述数据设备的所述第二显示信号。
数据设备接收到显示设备发送的标识信息后,当该标识信息中包括的设备模式信息与姿态发生改变前的设备模式信息不同时,若数据设备具有根据设备模式信息调整传输信号的功能,则传输与该设备模式信息对应的第二显示信号。例如,计算机能够根据显示器是复制屏模式,调整传输的第二显示信号为复制模式对应的显示信号,或者显示器是扩展屏模式,调整传输的第二显示信号为扩展模式对应的显示信号,从而使发送给显示设备的第二显示信号是与显示设备的模式对应的信号。这种情况下,由于显示设备的模式发生了改变,第二显示信号和第一显示信号具有不同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
若数据设备不具有根据设备模式信息调整传输信号的功能,例如,智能终端不能根据显示设备的模式调整其传输的第二显示信号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智能终端发送给显示设备的第二显示信号是与智能终端设定的默认模式对应的信号。这种情况下,智能终端输出的第二显示信号和第一显示信号具有相同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
步骤S306,以第二方式处理所述第二显示信号获得所述第二图像集合。
其中,所述第一方式与所述第二方式不同,或者第一图像集合与所述第二图像集合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不同。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第一图像集合与第二图像集合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不同时,第一方式可以与第二方式相同,也可以是第一方式与第二方式不同。
显示设备接收到数据设备传输的第二显示信号后,如果确定显示设备的模式为复制屏模式,且第二显示信号和第一显示信号具有相同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那么此时以不同于第一方式的第二方式处理第二显示信号获得第二图像集合。由于第一显示信号和第二显示信号的处理方式不同,即使第二显示信号和第一显示信号具有相同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得到的第一图像集合中第一图像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与第二图像集合中第二图像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也是不同的。
显示设备接收到数据设备传输的第二显示信号后,如果确定显示设备的模式为扩展屏模式,且第二显示信号和第一显示信号具有不同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那么此时以相同于第一方式的第二方式处理第二显示信号获得第二图像集合。由于第一显示信号和第二显示信号具有不同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所以即便采用相同的方式处理第一显示信号和第二显示信号,得到的第一图像集合中第一图像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与第二图像集合中第二图像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也是不同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方法,显示设备的姿态发生改变时,如果检测到的姿态信息满足改变条件,显示设备向数据设备传输包括设备显示属性信息的标识信息,以使数据设备传输第二显示信号;显示设备再以第二方式处理获得的第二显示信号,获得并输出第二图像集合,其中,第一方式与第二方式不同,或者第一图像集合与第二图像集合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不同,如此,使得姿态发生改变时,显示设备能够自适应地将图像调整为适应自身姿态的显示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306“以第二方式处理所述第二显示信号获得所述第二图像集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
步骤S306a1,如果所述第二显示信号为所述数据设备依据所述标识信息确定的信号,将所述第一方式确定为第二方式。
数据设备接收到标识信息后,若该数据设备能够依据设备模式信息和设备显示属性信息调整传输的显示信号,即第二显示信号为数据设备依据设备模式信息和设备显示属性信息确定的信号,此时,处理第一显示信号的第一方式和处理第二显示信号的第二方式没有改变,确定第一方式即为第二方式。
举例说明,能够依据设备模式信息和设备显示属性信息调整传输的显示信号的设备为个人计算机(PC,Personal Computer)。当PC根据接收到的设备模式信息和设备显示属性信息确定显示设备的模式为复制屏,屏幕分辨率为1080*1920,则确定第二显示信号中单位显示信号的显示数据对应的图像为数据设备输出图像的复制图像,其图像分辨率为1080*1920。显示设备处理第一显示信号的第一方式与处理第二显示信号的第二方式相同,都是直接输出。当PC根据接收到的设备模式信息和设备显示属性信息确定显示设备的模式为扩展屏,屏幕分辨率为1080*1920,则确定第二显示信号中单位显示信号的显示数据对应的图像为数据设备输出图像的扩展图像,其图像分辨率为1080*1920。显示设备处理第一显示信号的第一方式与处理第二显示信号的第二方式相同,都是直接输出。
步骤S306a2,以所述第二方式处理所述第二显示信号获得所述第二图像集合。
这里,所述第二显示信号与所述第一显示信号具有不同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获得的第二图像集合中的第二图像与所述第一图像集合中的第一图像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不同。
所述内容显示属性信息可以为图像分辨率。仍以上述举例说明,姿态发生改变前,屏幕分辨率为1920*1080,传输的第一显示信号的图像分辨率为1920*1080;姿态发生改变后,屏幕分辨率为1080*1920,传输的第二显示信号的图像分辨率为1080*1920。显然,第二显示信号与第一显示信号具有不同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第二图像集合中的第二图像与第一图像集合中的第一图像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306“以第二方式处理所述第二显示信号获得所述第二图像集合”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
步骤S306a3,如果所述第二显示信号为所述数据设备不依据所述标识信息确定的信号,且所述第一显示信号与所述第二显示信号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相同。
数据设备接收到标识信息后,若该数据设备不依据标识信息调整传输的显示信号,即第二显示信号为数据设备不依据标识信息确定的信号,此时,第二显示信号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是不变的,即第二显示信号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与第一显示信号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相同。
举例说明,不依据标识信息调整传输的显示信号的设备为手机,手机根据接收到的标识信息获知显示设备的模式为复制屏,屏幕分辨率为1080*1920,确定第二显示信号时是依据手机的默认设置确定的,确定第二显示信号中单位显示信号的显示数据对应的图像为数据设备输出图像的复制图像,其图像分辨率为1920*1080;数据设备传输的第一显示信号中单位显示信号的显示数据对应的图像为数据设备输出图像的复制图像,其图像分辨率为1920*1080。可见手机不依据标识信息调整其传输的显示信号,第一显示信号与第二显示信号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相同。
步骤S306a4,以第二方式处理所述第二显示信号获得所述第二图像集合。
这里,所述第二方式与所述第一方式不同,获得的第二图像集合中的第二图像与所述第一图像集合中的第一图像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相同或不同。
仍以上述举例说明,姿态发生改变前,显示设备为横屏显示方式,屏幕分辨率为1920*1080,传输的第一显示信号的图像分辨率为1920*1080,第一显示信号中单位显示信号的显示数据对应的图像与显示设备的屏幕分辨率相匹配,直接输出第一显示信号即可得到第一图像集合。姿态发生改变后,显示设备旋转为竖屏显示方式,屏幕分辨率为1080*1920,传输的第二显示信号的图像分辨率为1920*1080,需要对第二显示信号中单位显示信号的显示数据进行调整,使其由横屏的显示方式旋转为适应显示设备屏幕分辨率的竖屏显示方式。可见,第一方式与第二方式不同。并且,第一图像集合中第一图像的图像分辨率为1920*1080,第二图像集合中第二图像的图像分辨率调整为适应屏幕的竖屏图像,例如第二图像的图像分辨率为1080*1920,此时,第二图像集合中的第二图像与第一图像集合中的第一图像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不同。
当姿态发生改变前,显示设备为横屏显示方式,屏幕分辨率为1920*1080,传输的第一显示信号的图像分辨率为1920*1080,输出第一图像集合中第一图像的图像分辨率为1920*1080;将显示设备旋转180°后,显示设备仍为横屏显示方式,屏幕分辨率为1920*1080,传输的第二显示信号的图像分辨率为1920*1080,输出第二图像集合中第二图像的图像分辨率为1920*1080;此时,第二图像集合中的第二图像与第一图像集合中的第一图像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306“以第二方式处理所述第二显示信号获得所述第二图像集合”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
步骤S306b1,如果所述姿态信息表征所述显示设备的姿态满足第一条件,且所述第一显示信号与所述第二显示信号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相同。
当确定姿态信息表征显示设备的姿态满足改变条件后,进一步判断是否满足第一条件,这里,所述第一条件包括角度旋转感应器感应姿态旋转角度为180°。例如,若显示设备姿态改变前角度为0°,姿态改变后角度为180°,则确定满足第一条件;或者若显示设备姿态改变前角度为270°,姿态改变后角度为90°,则确定满足第一条件。本申请实施例中,未特别强调时,旋转时均是顺时针旋转,即旋转角度是以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角度。
显示设备旋转180°时,其屏幕分辨率不变,第一显示信号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和第二显示信号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相同。
步骤S306b2,以第二方式处理所述第二显示信号获得所述第二图像集合,所述第二方式与所述第一方式不同。
其中,所述第一方式包括:按照第一顺序排列所述第一显示信号的单位显示信号中的显示数据以获得第一图像集合。所述第二方式包括:按照第二顺序排列所述第二显示信号的单位显示信号中的显示数据以获得第二图像集合;所述第一顺序和所述第二顺序相反。
图4a为第一显示信号中单位显示信号的显示数据对应的第一单位图像的一种示意图,显示设备在输出第一单位图像时,按照由左至右,由上至下的第一顺序排列第一显示信号的单位显示信号中的显示数据,得到图5a对应的第一图像。
图4b为第二显示信号中单位显示信号的显示数据对应的第二单位图像的一种示意图,显示设备在输出第二单位图像时,为了使输出的第二图像与显示设备相匹配,需要对第二单位图像进行颠倒重排,按照由右至左,由下至上的第二顺序排列第二显示信号的单位显示信号中的显示数据,得到图5b对应的第二图像。对比图5a和图5b可知,显示设备旋转了180°,显示的第二图像与第一图像相同,没有被旋转,实现显示设备能够自适应地将图像调整为适应自身姿态的显示方式。
步骤S306b3,如果所述姿态信息表征所述显示设备的姿态满足第二条件,且所述第二显示信号的单位显示信号的显示数据对应的单位图像满足第三条件,采用第一子方式处理所述第二显示信号,获得第二图像集合。
当确定姿态信息表征显示设备的姿态不满足第一条件后,进一步判断是否满足第二条件,这里,所述第二条件包括角度旋转感应器感应姿态旋转角度为90°或270°。例如,若显示设备姿态改变前角度为0°,姿态改变后角度为90°,则确定满足第二条件;或者若显示设备姿态改变前角度为0°,姿态改变后角度为270°,则确定满足第二条件。本申请实施例中,未特别强调时,旋转时均是顺时针旋转,即旋转角度是以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角度。
显示设备旋转90°或270°时,其屏幕分辨率发生了改变,例如由1920*1080改变为1080*1920。第一显示信号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和第二显示信号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不同。
若数据设备为手机12,且手机12为竖屏使用,显示设备旋转90°后,手机传输的第二显示信号中单位显示信号的显示数据对应的第二单位图像的图像分辨率为1080*1920,参见图6a,图6a为第二显示信号中单位显示信号的显示数据对应的第二单位图像的另一种示意图,数据设备需要为目标内容601填充填充数据602得到第二单位图像60。此时,确定第二单位图像存在黑边。
其中,所述第一子方式为所述第二方式中的一种。
步骤S306b4,如果所述姿态信息表征所述显示设备的姿态满足第二条件,且所述单位图像未满足第三条件,采用不同于第一子方式的方式处理所述第二显示信号,获得第二图像集合。
若数据设备为计算机11,第二显示信号的单位显示信号的显示数据对应的第二单位图像的图像分辨率为1080*1920,数据设备无需为第二单位图像填充填充数据,图6b为第二显示信号中单位显示信号的显示数据对应的第二单位图像的又一种示意图,如图6b所示,第二单位图像61其中不存在填充数据,此时,确定第二单位图像不存在黑边。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确定第二单元图像为如6a所示图像的图像时,步骤S306b3中“如果所述第二显示信号的单位显示信号的显示数据对应的单位图像满足第三条件,采用第一子方式处理所述第二显示信号,获得第二图像集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
步骤S6b31,如果所述单位图像的预定边缘存在大于第一阈值的填充数据,则满足第三条件。
其中,所述填充数据是所述数据设备生成所述第二显示信号时填充的,即为图6a中的填充数据602。判断该单位图像的边缘存在的黑边占整个图像的比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当黑边大于第一阈值时,确定第二显示信号的单位显示信号的显示数据对应的单位图像满足第三条件;当黑边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确定第二显示信号的单位显示信号的显示数据对应的单位图像不满足第三条件。
这里,结合常见手机屏幕分辨率,可预设第一阈值取值28%至33%之间任意值。预定边缘可以为第二单元图像的左右两侧边缘,也可以为第二单元图像的上下两侧边缘。
步骤S6b32,采用所述第一子方式处理所述第二显示信号,获得第三图像集合。
这里,第一子方式包括:对所述第二显示信号的单位显示信号中的显示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得第三图像,所述第三图像与所述单位图像满足第二条件。
如图6a所示,由于第二单位图像旋转了90°,为了使其输出的第二图像适应显示设备,采用第一子方式对第二显示信号进行处理,具体为将第二单元图像逆时针旋转90°,得到第三图像集合。图7为显示设备采用第一子方式对图6a所示的第二单位图像处理得到的第三图像,显示设备对第二显示信号中的各个单位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第三图像集合。
步骤S6b33,确定所述第三图像集合中第三图像的目标内容。
这里,所述目标内容为非填充数据,且与所述数据设备输出的显示内容匹配。
参见图6a和图7,在采用第一子方式旋转单位图像得到第三图像,不会改变图像内的显示数据,得到填充数据702、目标内容701。
步骤S6b34,根据所述设备显示属性信息对所述目标内容进行放大,获得第二图像集合。
设备显示属性信息即为显示设备的屏幕分辨率1080*1920,根据该分辨率对图7所示的目标内容701进行放大,得到的第二图像如图8所示,第三图像集合中各个第三图像经过步骤S6b33和步骤S6b34,得到第二图像集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存在填充数据时,步骤S306b4中“采用不同于第一子方式的方式处理所述第二显示信号,获得第二图像集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
步骤S6b41,如果所述单位图像满足第四条件,采用第二子方式处理所述第二显示信号,获得第二图像集合。
这里,如果所述单位图像的横向像素数量与纵向像素数量的比值大于第二阈值,则满足第四条件。
如图6b所示,当第二单位图像不存在黑边时,进一步判断该第二单位图像是否满足第四条件,即该第二单位图像的横向像素数量与纵向像素数据的比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这里,第二阈值可以取值为1,也就是判断第二单位图像的宽高比是否大于1,当第二单位图像的宽高比大于1时,采用第二子方式对第二显示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二图像集合。
其中,第二子方式包括:对所述第二显示信号的单位显示信号中的显示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得第三图像,所述第三图像与所述单位图像满足第二条件;根据所述设备显示属性信息对所述第三图像进行缩小,获得第二图像。
图9为显示设备采用第二子方式对图6b所示的第二单位图像处理得到的第三图像,对比图9和图6b可见,图9所示的第三图像与图6b所示的第二单位图像满足第二条件,即将第三图像旋转90°得到第二单位图像。设备显示属性信息即为显示设备的屏幕分辨率1080*1920,根据该分辨率对图9所示的第三图像进行放大,得到如图10中所示的第二图像1001。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得第二图像之后,根据设备显示属性信息对第二图像进行填充,得到更新后的第二图像,参见图10,根据设备显示属性信息对第二图像1001进行填充得到填充数据1002,得到更新后的第二图像100。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进行填充步骤的执行主体是显示设备,显示设备接收到的第二图像中不存在填充数据。而步骤S6b31中的填充数据是由数据设备进行填充的,显示设备接收到的第二图像中是存在填充数据的。
显示设备对第二显示信号中的各个单位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第三图像集合,再对第三图像集合中各个第三图像经过步骤S6b41得到第二图像集合。
步骤S6b42,如果所述单位图像未满足第四条件,采用第三子方式处理所述第二显示信号,获得第二图像集合。
其中,所述第二子方式或所述第三子方式为所述第二方式的一种。
第三子方式包括:还原所述第二显示信号以获得第二图像集合。
当第二单位图像不存在黑边时,进一步判断该第二单位图像的宽高比是否大于1,若第二单位图像的宽高比小于或等于1,采用第三子方式对第二显示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二图像集合。
图11为显示设备采用第二子方式对第二显示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的第二图像,如图11所示,当第二单位图像的宽高比小于或等于1时,表明该第二单元图像为计算机扩展屏下传输的第二显示信号对应的第二单元图像,此时,无需对第二单元图像进行旋转、放大或缩小处理,按照第二显示信号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输出即可得到第二图像集合。
基于前述的各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带自动旋转功能的显示器,不需要用户在源端source(对应上述数据设备)装任何驱动,显示器可实现自动旋转。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的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显示器1200包括信号输入器1201、角度旋转感应器1202、计算&存储芯片1203和信号输出器1204,显示器1200依据角度旋转感应器1202感应自身改变的物理旋转角度,自动旋转其显示画面。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计算&存储芯片1203也可以是独立的计算芯片和存储芯片。
信号输入器1201包括但不限于:VGA、HDMI、USB C等接口。
角度旋转感应器1202安装在显示器1200屏幕一侧,用于感应屏幕旋转角度,包括但不限于:重力感应器、角度感应器。
本申请实施例再提供一种显示方法,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如图13所示,所述工作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301,角度旋转感应器将旋转角度传输至显示器。
角度旋转感应器,例如重力感应器G-sensor感应显示器旋转角度,将旋转角度传输至显示器。
显示器先检测自身旋转角度,根据不同旋转角度,对源端的输出画面做不同处理。
步骤S1302,检测到显示器旋转0°。
步骤S1303,显示器直接显示源端输出画面。
当角度旋转感应器感应到旋转角度为0°时,显示器直接显示源端输出画面。
图14为显示器连接不同源端,在不同旋转角度下的输出画面的显示效果,当显示器旋转0°时,输出的画面如图14中的a、e、h所示。
步骤S1304,检测到显示器旋转180°。
步骤S1305,显示器将源端输出画面的像素上下颠倒重排。
步骤S1306,显示器上下颠倒输出画面。
当角度旋转感应器感应到旋转角度为180°时,显示器将源端输出画面的像素信息以上→下、左→右颠倒重排后输出,输出的画面如图14中的b、f、i所示。
步骤S1307,检测到显示器旋转90°/270°。
步骤S1308,判断源端输出画面是否左右各有大面积黑画面。
当源端输出画面左右各有大面积黑画面,表明源端输出画面为手机竖屏时输出的画面,此时进入步骤S1309;当源端输出画面左右没有大面积黑画面,表明源端输出画面为PC或手机横屏时输出的画面,此时进入步骤S1311。
其中,显示器检测源端输出画面是否左右各有大面积黑画面的过程为:
显示器检测源端的输出画面,由画面两边向中间扫描,若画面两边向中间的28.5%区域内不是黑边,确定源端输出画面左右各有大面积黑画面。
步骤S1309,截取中间有效显示区域进行放大。
步骤S1310,显示器显示源端有效显示区域。
若画面两边向中间的28.5%区域内都为黑边,则判断此画面为手机/pad的竖屏使用,需要将此画面进行处理。
图15为显示器旋转90°/270°时截取有效画面示意图,如图15所示,显示器宽高比为H/V,源端与显示器连接后,输出画面宽高比为h/v,显示器从两边往中间检测源端的输出画面,检测到源端的输出画面有效显示区域为h’/V,若h’/V>V/H,将h’/V显示画面在V/H显示器上进行显示,然后以显示器V边为基准,将源端的显示画面保持纵横比进行放大,然后将画面的原h’边方向比例进行放大,在保证放大倍数最大不超过20%的条件下,直到源端画面显示至整个显示器画面。
若h’/V<V/H,将h’/V显示画面在V/H显示器上进行显示,然后以显示器H边为基准,将源端的显示画面保持纵横比进行放大,然后将画面的原V边方向比例进行放大,在保证放大倍数最大不超过20%的条件下,直到源端画面显示至整个显示器画面。
步骤S1311,判断源端输出画面宽高比是否大于1。
当源端输出画面宽高比大于1,表明源端输出画面为PC复制屏或手机横屏时输出的画面,此时进入步骤S1312。当源端输出画面宽高比小于或等于1,表明源端输出画面为PC扩展屏时输出的画面,此时进入步骤S1313。
步骤S1312,以显示器短边为显示区域的长边进行显示。
若检测到显示画面的宽高比大于1,此时将源端输出的画面保持纵横比,按显示器的短边为显示区域的长边进行缩放,若重排后画面未充满整个显示屏幕,则将显示器上下补充黑边后输出画面,如图14中的c、j所示。
步骤S1313,显示器直接显示源端输出画面。
若显示画面的宽高比小于或等于1,此时将源端输出的画面保持纵横比,直接在显示器上显示。最终显示效果如图14中的d所示。
以上检测源端输出画面、截取有效显示区域、画面旋转等过程中涉及的计算、存储等过程由计算&存储芯片完成。
下面举例对图13所示是工作流程进行说明:
1)以16:9显示器的FHD显示器为例,若连接的源端为平板电脑pad,pad竖屏使用,显示器旋转90°。
显示器先通过角度旋转感应器检测到自身旋转了90°,然后显示器从两边往中间扫描源端的输出画面,当扫描到输出画面两边向中间的28.5%区域内都为黑边,则判断此画面为手机或pad的竖屏使用。进一步的,获取到输出画面显示区域为1920*1080的画面,扫描确定其中有效区域为810*1080。由于810/1080>1080/1920,将810*1080显示画面在1080*1920显示器上进行显示,截取810*1080区域显示画面,以显示器短边为基准,将810*1080放大到1080*1440,将长边1440像素区放大20%成为1728像素,则在旋转后的显示器(1080*1920)上,显示画面为1080*1728区域,上下各留96像素的黑边。
2)以16:9显示器的FHD显示器为例,若连接的源端为手机,手机竖屏使用,显示器旋转90°。
手机连接显示器后输出画面分辨率为1920*1080,显示器先通过角度旋转感应器检测到自身旋转了90°,然后显示器从两边往中间扫描源端的输出画面,当扫描到输出画面两边向中间的28.5%区域内都为黑边,则判断此画面为手机或pad的竖屏使用。进一步的,扫描到输出画面有效显示区域为512*1080。由于512/1080<1080/1920,将512*1080的显示画面在1080*1920显示器上进行显示,以显示器长边为基准,将显示画面保持纵横比进行放大成912*1920画面,然后将910像素区域放大18%直到短边充满整个画面,则在旋转后的显示器(1080*1920)上,显示画面为1080*1920区域,上下无黑边。
随时将手机旋转为横屏使用,手机输出画面分辨率为1920*1080,显示器先通过角度旋转感应器检测到自身旋转了90度,然后显示器从两边往中间扫描源端的输出画面,扫描到输出画面两边向中间的28.5%区域内不是黑边时,则判断此画面为电脑或手机横屏画面。进一步的,判断显示画面的宽高比1920/1080大于1,此时将源端输出的画面保持纵横比,按显示器的短边为显示区域的长边进行缩放,在显示器中间进行显示,上下补充黑边区域。
3)以16:9显示器的FHD显示器为例,连接16:9的FHD笔记本,显示器旋转90°。
笔记本设置显示模式为复制模式,输出画面为1920*1080画面,显示器通过角度旋转感应器检测到自身旋转了90°,然后显示器从两边往中间扫描源端的输出画面,画面两边向中间的28.5%区域内不是黑边,则判断此画面为电脑或手机横屏画面。进一步的,判断显示画面的宽高比1920/1080大于1,此时将源端输出的画面保持纵横比,按显示器的短边为显示区域的长边进行缩放,在显示器中间进行显示,上下补充黑边区域。
笔记本设置显示模式为扩展模式,输出画面为1080*1920画面,显示器通过角度旋转感应器检测到自身旋转了90°,然后显示器从两边往中间扫描源端的输出画面,画面两边向中间的28.5%区域内不是黑边,则判断此画面为电脑或手机横屏画面。进一步的,判断显示画面的宽高比1080/1920小于1,此时将源端输出的画面保持纵横比,直接在显示器上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器检测自身物理旋转角度,对手机与PC的不同输出画面进行不同的处理,实现显示器画面自动旋转。硬件方面通过信号输入器、角度旋转感应器、计算&存储芯片、信号输出器之间的工作来实现。角度旋转感应器安装在显示器屏幕一侧,感应屏幕旋转角度。显示器通过计算&存储芯片从显示画面的两边往中间扫描以确定是否有大面积黑边画面,如左右两边有大面积黑边,则去掉黑边截取有效显示区域,在显示器上放大显示。若确定源端输出画面没有大面积黑边,则直接在显示器上显示源端的输出画面。实现一种带自动旋转功能的显示器,不需要用户在源端端装任何驱动,显示画面可实现自动旋转。角度旋转感应器安装在屏幕一侧,根据屏幕旋转角度来判断显示器旋转角度,反应灵敏。显示器在不同旋转角度时对不同源端画面做相应的处理,实现最大面积显示源端的有效画面,提高用户体验。显示器通过计算&存储芯片的判断过程一直处于判断的状态,若源端的输出画面一旦发生变化,显示器能立即检测到输出画面的改变,适时调整输出画面以适应源端的状态改变。
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设备持续检测数据设备传输的显示信号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是否发生改变,即显示器持续检测源端的输出画面的分辨率是否发生改变,当检测到源端的输出画面的分辨率发生了改变,显示器基于改变后的分辨率重新调整显示画面,以使显示器显示的画面能够适应源端的状态改变。
另外,显示设备还需要持续检测自身的姿态是否发生改变,即显示器的角度旋转感应器持续感应屏幕的角度,当感应到显示器发生旋转时,对接收到的显示信号进行处理,以使显示器显示的画面能够适应其自身的状态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在数据设备或显示设备旋转后,继续以改变后的处理方式对数据设备后续传输的显示信号进行相同的处理,直至检测到数据设备或显示设备的姿态再次被改变。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该设备包括的各模块、以及各模块包括的各单元,可以通过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来实现;当然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实现;在实施的过程中,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器(MPU,Microprocessor 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Processing)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等。
本申请实施例再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所述显示设备1600包括:
接口装置1601,用于获得来自连接的数据设备的显示信号;
显示装置1602,用于输出显示信号对应的图像集合;
检测装置1603,用于检测表征姿态的姿态信息;
处理装置1604,用于在以第一方式处理第一显示信号获得第一图像集合,且所述姿态信息表征所述显示设备的姿态满足改变条件后,以第二方式处理第二显示信号获得第二图像集合;
其中,所述第一方式与所述第二方式不同,或者第一图像集合与所述第二图像集合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装置1604可以包括:
传输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姿态信息表征所述显示设备的姿态满足改变条件,向所述数据设备传输包括设备显示属性信息的标识信息;
第一获得模块,用于获得来自所述数据设备的所述第二显示信号,所述第二显示信号与所述第一显示信号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
第二获得模块,用于以第二方式处理所述第二显示信号获得所述第二图像集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获得模块还可以包括:
确定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第二显示信号为所述数据设备依据所述标识信息确定的信号,将所述第一方式确定为第二方式;
第一获得子模块,用于以所述第二方式处理所述第二显示信号获得所述第二图像集合;
其中,所述第二显示信号与所述第一显示信号具有不同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获得的第二图像集合中的第二图像与所述第一图像集合中的第一图像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获得模块还可以包括:
第二获得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第二显示信号为所述数据设备不依据所述标识信息确定的信号,且所述第一显示信号与所述第二显示信号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相同;以第二方式处理所述第二显示信号获得所述第二图像集合;
其中,所述第二方式与所述第一方式不同,获得的第二图像集合中的第二图像与所述第一图像集合中的第一图像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相同或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获得模块还可以包括:
第三获得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姿态信息表征所述显示设备的姿态满足第一条件,且所述第一显示信号与所述第二显示信号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相同;以第二方式处理所述第二显示信号获得所述第二图像集合,所述第二方式与所述第一方式不同;
其中,所述第一方式包括:按照第一顺序排列所述第一显示信号的单位显示信号中的显示数据以获得第一图像集合;
所述第二方式包括:按照第二顺序排列所述第二显示信号的单位显示信号中的显示数据以获得第二图像集合;所述第一顺序和所述第二顺序相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获得模块还可以包括:
第四获得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姿态信息表征所述显示设备的姿态满足第二条件,且所述第二显示信号的单位显示信号的显示数据对应的单位图像满足第三条件,采用第一子方式处理所述第二显示信号,获得第二图像集合;
第五获得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单位图像未满足第三条件,采用不同于第一子方式的方式处理所述第二显示信号,获得第二图像集合;
其中,所述第一子方式为所述第二方式中的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获得子模块还可以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用于如果所述单位图像的预定边缘存在大于第一阈值的填充数据,则满足第三条件;其中,所述填充数据是所述数据设备生成所述第二显示信号时填充的;采用所述第一子方式处理所述第二显示信号,获得第三图像集合;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图像集合中第三图像的目标内容;所述目标内容为非填充数据,且与所述数据设备输出的显示内容匹配;
放大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设备显示属性信息对所述目标内容进行放大,获得第二图像集合;
第一子方式包括:对所述第二显示信号的单位显示信号中的显示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得第三图像,所述第三图像与所述单位图像满足第二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五获得子模块还可以包括:
第二获得单元,用于如果所述单位图像满足第四条件,采用第二子方式处理所述第二显示信号,获得第二图像集合;
第三获得单元,用于如果所述单位图像未满足第四条件,采用第三子方式处理所述第二显示信号,获得第二图像集合;
其中,所述第二子方式或所述第三子方式为所述第二方式的一种。
第二子方式包括:对所述第二显示信号的单位显示信号中的显示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得第三图像,所述第三图像与所述单位图像满足第二条件;根据所述设备显示属性信息对所述第三图像进行缩小,获得第二图像;第三子方式包括:还原所述第二显示信号以获得第二图像集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上述的显示方法,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应答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所述电子设备1700包括:一个处理器1701、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702、用户接口1703、至少一个外部通信接口1704和存储器1705。其中,通信总线1702配置为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用户接口1703可以包括显示屏,外部通信接口1704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和无线接口。其中,所述处理器1701配置为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显示方法的程序,以实现以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方法中的步骤。
以上显示设备、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显示设备、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申请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设备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方法,包括:
显示设备获得来自连接的数据设备的第一显示信号;
以第一方式处理所述第一显示信号获得第一图像集合,输出所述第一图像集合;
检测用于表征姿态的姿态信息;
如果所述姿态信息表征所述显示设备的姿态满足改变条件,以第二方式处理来自所述数据设备的第二显示信号获得第二图像集合,输出所述第二图像集合;
其中,所述第一方式与所述第二方式不同,或者第一图像集合与所述第二图像集合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如果所述姿态信息表征所述显示设备的姿态满足改变条件,以第二方式处理来自所述数据设备的第二显示信号获得第二图像集合,包括:
如果所述姿态信息表征所述显示设备的姿态满足改变条件,向所述数据设备传输包括设备显示属性信息的标识信息;
获得来自所述数据设备的所述第二显示信号,所述第二显示信号与所述第一显示信号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
以第二方式处理所述第二显示信号获得所述第二图像集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以第二方式处理所述第二显示信号获得所述第二图像集合,包括:
如果所述第二显示信号为所述数据设备依据所述标识信息确定的信号,将所述第一方式确定为第二方式;
以所述第二方式处理所述第二显示信号获得所述第二图像集合;
其中,所述第二显示信号与所述第一显示信号具有不同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获得的第二图像集合中的第二图像与所述第一图像集合中的第一图像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以第二方式处理所述第二显示信号获得所述第二图像集合,包括:
如果所述第二显示信号为所述数据设备不依据所述标识信息确定的信号,且所述第一显示信号与所述第二显示信号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相同;
以第二方式处理所述第二显示信号获得所述第二图像集合;
其中,所述第二方式与所述第一方式不同,获得的第二图像集合中的第二图像与所述第一图像集合中的第一图像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相同或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以第二方式处理所述第二显示信号获得所述第二图像集合,包括:
如果所述姿态信息表征所述显示设备的姿态满足第一条件,且所述第一显示信号与所述第二显示信号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相同;
以第二方式处理所述第二显示信号获得所述第二图像集合,所述第二方式与所述第一方式不同;
其中,所述第一方式包括:按照第一顺序排列所述第一显示信号的单位显示信号中的显示数据以获得第一图像集合;
所述第二方式包括:按照第二顺序排列所述第二显示信号的单位显示信号中的显示数据以获得第二图像集合;所述第一顺序和所述第二顺序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以第二方式处理所述第二显示信号获得所述第二图像集合,包括:
如果所述姿态信息表征所述显示设备的姿态满足第二条件,且所述第二显示信号的单位显示信号的显示数据对应的单位图像满足第三条件,采用第一子方式处理所述第二显示信号,获得第二图像集合;
如果所述单位图像未满足第三条件,采用不同于第一子方式的方式处理所述第二显示信号,获得第二图像集合;
其中,所述第一子方式为所述第二方式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所述如果所述第二显示信号的单位显示信号的显示数据对应的单位图像满足第三条件,采用第一子方式处理所述第二显示信号,获得第二图像集合,包括:
如果所述单位图像的预定边缘存在大于第一阈值的填充数据,则满足第三条件;其中,所述填充数据是所述数据设备生成所述第二显示信号时填充的;
采用所述第一子方式处理所述第二显示信号,获得第三图像集合;
确定所述第三图像集合中第三图像的目标内容;所述目标内容为非填充数据,且与所述数据设备输出的显示内容匹配;
根据所述设备显示属性信息对所述目标内容进行放大,获得第二图像集合;
第一子方式包括:对所述第二显示信号的单位显示信号中的显示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得第三图像,所述第三图像与所述单位图像满足第二条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所述采用不同于第一子方式的方式处理所述第二显示信号,获得第二图像集合,包括:
如果所述单位图像满足第四条件,采用第二子方式处理所述第二显示信号,获得第二图像集合;
如果所述单位图像未满足第四条件,采用第三子方式处理所述第二显示信号,获得第二图像集合;
其中,所述第二子方式或所述第三子方式为所述第二方式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所述如果所述单位图像满足第四条件,包括:如果所述单位图像的横向像素数量与纵向像素数量的比值大于第二阈值,则满足第四条件;
第二子方式包括:对所述第二显示信号的单位显示信号中的显示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得第三图像,所述第三图像与所述单位图像满足第二条件;根据所述设备显示属性信息对所述第三图像进行缩小,获得第二图像;
第三子方式包括:还原所述第二显示信号以获得第二图像集合。
10.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接口装置,用于获得来自连接的数据设备的显示信号;
显示装置,用于输出显示信号对应的图像集合;
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表征姿态的姿态信息;
处理装置,用于在以第一方式处理第一显示信号获得第一图像集合,且所述姿态信息表征所述显示设备的姿态满足改变条件后,以第二方式处理第二显示信号获得第二图像集合;
其中,所述第一方式与所述第二方式不同,或者第一图像集合与所述第二图像集合的内容显示属性信息不同。
CN202011063758.1A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显示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121990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3758.1A CN112199061B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显示方法和设备
US17/467,169 US11610285B2 (en) 2020-09-30 2021-09-03 Display method an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3758.1A CN112199061B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显示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99061A true CN112199061A (zh) 2021-01-08
CN112199061B CN112199061B (zh) 2023-06-27

Family

ID=74013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63758.1A Active CN112199061B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显示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610285B2 (zh)
CN (1) CN11219906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5958A (zh) * 2021-12-28 2022-04-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电路、图像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6181B (zh) * 2021-09-09 2023-09-21 虹光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文件處理裝置及其影像處理方法、電腦程式產品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2464A (zh) * 2001-11-09 2005-02-16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
US20080013053A1 (en) * 2006-07-13 2008-01-17 Anson Chad R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Display Orientation Detection and Compensation
CN102479065A (zh) * 2010-11-26 2012-05-30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旋转式显示器及其显示方法
CN103558900A (zh) * 2013-09-26 2014-02-05 艾塔斯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设备与图像显示设备的显示方向切换方法
US20140300711A1 (en) * 2011-11-09 2014-10-09 Koninklijke Philips N.V.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CN104581405A (zh) * 2013-10-21 2015-04-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显示内容处理方法及设备
US20150169197A1 (en) * 2013-12-18 2015-06-18 Konica Minolta Inc. Screen generation device, remote operation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 screen generation method, and screen generation program
CN105260149A (zh) * 2015-09-17 2016-01-20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7257432A (zh) * 2017-06-12 2017-10-17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终端间传输图像的自适应显示方法及系统
CN107423010A (zh) * 2017-03-23 2017-12-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180096534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omputer program, object tracking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80246604A1 (en) * 2012-07-06 2018-08-30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user interface provision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09521872A (zh) * 2018-10-25 2019-03-26 成都中科创达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屏幕旋转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US20190155495A1 (en) * 2017-11-22 2019-05-2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ynamic device interaction adaptation based on user engagement
CN110045753A (zh) * 2019-03-28 2019-07-23 南京巨鲨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显示器屏幕跟随显示器横纵状态自动旋转的方法
CN111246266A (zh) * 2020-03-04 2020-06-05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及旋转时ui显示方法
CN111625163A (zh) * 2020-06-29 2020-09-04 海信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及应用程序界面显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60296B2 (ja) * 2013-12-10 2018-07-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送信装置、画像提示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573389B2 (ja) * 2015-10-05 2019-09-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200380935A1 (en) * 2019-05-31 2020-12-03 Apple Inc. Automatic Display Orientation Configuration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2464A (zh) * 2001-11-09 2005-02-16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
US20080013053A1 (en) * 2006-07-13 2008-01-17 Anson Chad R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Display Orientation Detection and Compensation
CN102479065A (zh) * 2010-11-26 2012-05-30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旋转式显示器及其显示方法
US20140300711A1 (en) * 2011-11-09 2014-10-09 Koninklijke Philips N.V.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US20180246604A1 (en) * 2012-07-06 2018-08-30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user interface provision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03558900A (zh) * 2013-09-26 2014-02-05 艾塔斯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设备与图像显示设备的显示方向切换方法
CN104581405A (zh) * 2013-10-21 2015-04-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显示内容处理方法及设备
US20150169197A1 (en) * 2013-12-18 2015-06-18 Konica Minolta Inc. Screen generation device, remote operation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 screen generation method, and screen generation program
CN105260149A (zh) * 2015-09-17 2016-01-20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处理方法及系统
US20180096534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omputer program, object tracking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CN107423010A (zh) * 2017-03-23 2017-12-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257432A (zh) * 2017-06-12 2017-10-17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终端间传输图像的自适应显示方法及系统
US20190155495A1 (en) * 2017-11-22 2019-05-2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ynamic device interaction adaptation based on user engagement
CN109521872A (zh) * 2018-10-25 2019-03-26 成都中科创达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屏幕旋转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CN110045753A (zh) * 2019-03-28 2019-07-23 南京巨鲨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显示器屏幕跟随显示器横纵状态自动旋转的方法
CN111246266A (zh) * 2020-03-04 2020-06-05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及旋转时ui显示方法
CN111625163A (zh) * 2020-06-29 2020-09-04 海信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及应用程序界面显示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5958A (zh) * 2021-12-28 2022-04-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电路、图像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99061B (zh) 2023-06-27
US11610285B2 (en) 2023-03-21
US20220101495A1 (en) 2022-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71734B2 (en) Multi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photographing thereof
CN108141539B (zh) 数字拍摄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US959494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tecting eyesight
CN111225150B (zh) 插帧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US10629167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9236003B2 (en) Display apparatus, user terminal apparatus, external apparatus, display method, data receiving method and data transmitting method
US10417997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JP2008058954A (ja) 表示装置、表示方法、表示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CN112199061B (zh) 一种显示方法和设备
US20110019156A1 (en) Proj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US20210335391A1 (en) Resource display method, device,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3126937A (zh) 一种显示终端调整方法及显示终端
CN214847678U (zh) 支持补偿显示器的屏幕移动的电子设备
CN212675896U (zh) 支持补偿显示器的屏幕移动的电子设备
CN107079198B (zh) 显示装置、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428597A (zh) 多路终端投屏控制方法、装置、投屏器及存储介质
US20240153051A1 (en) Tone mapp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noramic image
JP4954966B2 (ja) 表示装置、表示方法、表示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CN104866809A (zh) 画面播放方法和装置
US1059219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ple display device projection
US20120229511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object
US9824475B2 (en) Obscuring displayed information
KR101895865B1 (ko) 랜드스케이프 동영상 컨텐츠의 적응적 재생 시스템 및 재생방법
CN111417007A (zh) 图像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2183869A1 (zh) 显示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