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98293A - 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 - Google Patents

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98293A
CN112198293A CN202011081236.4A CN202011081236A CN112198293A CN 112198293 A CN112198293 A CN 112198293A CN 202011081236 A CN202011081236 A CN 202011081236A CN 112198293 A CN112198293 A CN 1121982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ease
box
ammonia nitrogen
water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812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98293B (zh
Inventor
王希欢
廖海清
杨芳
贾世琪
柏杨巍
卫毅梅
刘丹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01108123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982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982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982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982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982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18Wat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 G01N1/10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liquid or fluent state
    • G01N1/14Suction devices, e.g. pumps; Ejector dev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 G01N1/10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liquid or fluent state
    • G01N1/14Suction devices, e.g. pumps; Ejector devices
    • G01N2001/1418Depression, aspira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Non-Biological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Mean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环境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用于检测底泥的氨氮,检测时将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设置于底泥上,第一释放箱和第二释放箱内均存放超纯水,底泥中的氨氮依次向第一释放箱和第二释放箱内的超纯水扩散,且氨氮从第一释放箱移动至第二释放箱中形成了逐渐扩散、稀释的过程,即第一释放箱中的氨氮浓度会高于第二释放箱中的氨氮浓度,第一动力组件分别将第二释放箱和第一释放箱中的含有氨氮的水样抽入检测箱内利用氨氮探头进行氨氮浓度检测,可以得到不同的氨氮浓度数据;如此,不将底泥采集出来,即可实现底泥中的氨氮含量的释放检测,进而改善底泥运输过程中的不良影响,改善底泥运输造成的检测误差。

Description

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环境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
背景技术
水环境检测中,底泥中的氨氮含量也是十分重要的检测指标,水污染严重的地区,污染物的含量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水体产生黑臭现象。
相关技术中检测底泥中的氨氮含量时,通常需要将湖泊河底的底泥采集上来之后,再进行氨氮含量测定,将底泥采集出来再运输到实验室进行氨氮检测的过程中,容易对底泥中氨氮的实际含量造成不良影响,容易形成检测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其能够放置于湖泊河流中直接对底泥中释放的氨氮量进行检测,而不需要将底泥采集后进行运输,进而可以改善底泥运输过程中造成的不良影响,改善底泥运输造成的检测误差。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用于设置于湖泊河流的底泥并检测底泥释放的氨氮,包括氨氮释放箱、检测箱和第一动力组件,氨氮释放箱包括第一释放箱和第二释放箱,沿上下方向,第一释放箱设置于第二释放箱的下方,第一释放箱和第二释放箱之间连通,且第一释放箱和第二释放箱之间设置有滤纸,第一释放箱和第二释放箱均用于存放超纯水,第一释放箱的底部具有底板,底板开设有进水口,底泥中释放的氨氮能够通过进水口移动至第一释放箱和第二释放箱内的超纯水中,以形成水样;检测箱设置于第二释放箱的上方,检测箱内设置有氨氮探头,第一动力组件设置于检测箱,用于将第二释放箱和第一释放箱内的水样分别抽入检测箱内利用氨氮探头进行氨氮浓度检测,并将检测后的水样送回第二释放箱或第一释放箱。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氨氮释放箱包括多个第二释放箱,多个第二释放箱沿上下方向依次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二释放箱连通,且相邻的两个第二释放箱之间设置有滤纸,最底层的第二释放箱与第一释放箱连通,最上层的第二释放箱设置于检测箱的下方。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底板上设置有滤纸以遮挡进水口。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还包括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第一进水管用于连接第一释放箱和第一动力组件,第一动力组件通过第一进水管将第一释放箱内的水样抽入检测箱;第二进水管用于连接第二释放箱和第一动力组件,第一动力组件通过第二进水管将第二释放箱内的水样抽入检测箱。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进水管与第一释放箱通过第一电磁阀连接,第一电磁阀用于控制第一进水管的开闭;第二进水管与第二释放箱通过第二电磁阀连接,第二电磁阀用于控制第二进水管的开闭。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还包括主进水管,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均通过主进水管与第一动力组件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还包括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第一出水管用于连接第一释放箱和第一动力组件,第一动力组件用于通过第一出水管将检测箱内的水样送回第一释放箱;第二出水管用于连接第二释放箱和第一动力组件,第一动力组件用于通过第二出水管将检测箱内的水样送回第二释放箱。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出水管与第一释放箱通过第三电磁阀连接,第三电磁阀用于控制第一出水管的开闭;第二出水管与第二释放箱通过第四电磁阀连接,第四电磁阀用于控制第二出水管的开闭。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还包括主出水管,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均通过主出水管与第一动力组件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还包括用于存放探头保护液的存放箱和设置于存放箱第二动力组件,第二动力组件用于将存放箱内存放的探头保护液送入检测箱,用于保护氨氮探头,或者,用于将通入检测箱的保护液抽回存放箱内。
本发明实施例的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能够设置于湖泊河流的底泥上,用于检测底泥释放的氨氮,检测时,可以将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设置于湖泊河流底部的底泥上,并在第一释放箱和第二释放箱内均存放超纯水,利用氨氮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的原理,底泥中的氨氮会向第一释放箱中存放的超纯水内扩散,并依次向第二释放箱扩散,即底泥中释放的氨氮会经过进水口进入第一释放箱,之后会再经过第一释放箱和第二释放箱之间的滤纸进入第二释放箱,由于氨氮从底泥逐渐向上扩散,氨氮从第一释放箱移动至第二释放箱中形成了逐渐扩散、稀释的过程,即第一释放箱中的氨氮浓度会高于第二释放箱中的氨氮浓度,第一动力组件分别将第二释放箱和第一释放箱中的含有氨氮的水样抽入检测箱内利用氨氮探头进行氨氮浓度检测,可以得到不同的氨氮浓度数据,这样一来,可以在不将底泥采集起来的情况下,实现底泥中的氨氮含量的释放检测,不需要将底泥采集后进行运输,进而可以改善底泥运输过程中造成的不良影响,改善底泥运输造成的检测误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010-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100-氨氮释放箱;110-第一释放箱;111-底板;120-第二释放箱;200-检测箱;300-主进水管;310-第一进水管;320-第二进水管;400-主出水管;410-第一出水管;420-第二出水管;500-存放箱;510-供电组件;520-控制器;530-数据处理装置;540-浮漂;550-牵引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其能够设置于湖泊河流的底泥上并检测底泥释放的氨氮。用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检测湖泊河流底部的累积的底泥中的氨氮量,不需要将底泥采集出来,也不需要对底泥进行运输即可直接进行检测,能够改善底泥的采集、运输环节造成的不良影响。
请参照图1,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010包括氨氮释放箱100、检测箱200和第一动力组件(图未示出),氨氮释放箱100包括第一释放箱110和第二释放箱120,沿上下方向,第一释放箱110设置于第二释放箱120的下方,第一释放箱110和第二释放箱120之间连通,且第一释放箱110和第二释放箱120之间设置有滤纸,第一释放箱110和第二释放箱120均用于存放超纯水,第一释放箱110的底部具有底板111,底板111开设有进水口,底泥中释放的氨氮能够通过进水口移动至第一释放箱110和第二释放箱120内的超纯水中,以形成水样;检测箱200设置于第二释放箱120的上方,检测箱200内设置氨氮探头,第一动力组件设置于检测箱200,用于检测第二释放箱120和第一释放箱110内的水样分别抽入检测箱200内利用氨氮探头进行氨氮浓度检测,并将检测后的水样对应的送回第二释放箱120或第一释放箱110。
在使用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010检测湖泊河流的底泥氨氮量时,在第一释放箱110和第二释放箱120内存放超纯水,将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010设置于湖泊河流底部的底泥上,利用氨氮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的原理,底泥中的氨氮会向第一释放箱110中存放的超纯水内扩散,并依次向第二释放箱120扩散,即底泥中释放的氨氮会经过进水口进入第一释放箱110,之后会再经过第一释放箱110和第二释放箱120之间的滤纸进入第二释放箱120,由于氨氮从底泥逐渐向上扩散,氨氮从第一释放箱110移动至第二释放箱120中形成了逐渐扩散、稀释的过程,即第一释放箱110中的氨氮浓度会高于第二释放箱120中的氨氮浓度,第一动力组件分别将第二释放箱120和第一释放箱110中的含有氨氮的水样抽入检测箱200内利用氨氮探头进行氨氮浓度检测,可以得到不同的氨氮浓度数据,这样一来,可以在不将底泥采集起来的情况下,实现底泥中的氨氮含量的释放检测,不需要将底泥采集后进行运输,进而可以改善底泥运输过程中造成的不良影响,改善底泥运输造成的检测误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释放箱110和第二释放箱120之间连通,且第一释放箱110和第二释放箱120之间设置有滤纸,可以是指:第一释放箱110的顶壁是第二释放箱120的底壁,第一释放箱110的顶壁开设有通孔,以连通第一释放箱110和第二释放箱120,顶壁设置有滤纸,以遮挡通孔,以使进入第一释放箱110的氨氮能够穿过滤纸扩散进入第二释放箱120,且利用滤纸防止颗粒物在第一释放箱110和第二释放箱120之间移动。
可选地,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010还包括电磁阀(图未示出)和滤纸(图未示出),电磁阀和滤纸均设置于底板111,滤纸用于遮挡进水口,用于过滤大颗粒物质,避免大颗粒物质进入第一释放箱110内;电磁阀用于控制进水口的开闭,例如:在将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010向湖泊河流的底部下放的过程中,利用电磁阀关闭进水口,避免第一释放箱110、第二释放箱120内的超纯水提前泄露,以确保后续检测过程中,底泥释放的氨氮能够顺利的扩散进入第一释放箱110和第二释放箱120内的超纯水中形成含有氨氮的待检测水样。
可选地,请参照图1,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010还包括供电组件510和控制器520,供电组件510用于给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010中的各种用电元器件提供电源,供电组件510可以是锂电池等;控制器520与氨氮探头电连接,用于接收氨氮探头检测到水样中的氨氮含量后发送出来的检测信号,并能够将接收到的检测信号发送至工作终端,以使用户通过工作终端获取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010检测到的底泥释放出来的氨氮含量数据。
进一步地,供电组件510与控制器520电连接,以给控制器520提供电能;氨氮探头通过控制器520与供电组件510电连接,以获取电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控制器520可以是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520(ProgrammableLogic Controller,PLC)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上述工作终端可以是指手机、平板电脑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需要说明的是,供电组件510和控制器520可以设置于检测箱200的顶部。
可选地,请参照图1,氨氮释放箱100包括多个第二释放箱120,多个第二释放箱120沿上下方向依次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二释放箱120连通,且相邻的两个第二释放箱120之间设置有滤纸,最底层的第二释放箱120与第一释放箱110连通,最上层的第二释放箱120设置于检测箱200的下方,即沿上下方向,距离第一释放箱110最远的第二释放箱120设置于检测箱200的下方。如此设置,可以在检测底泥释放的氨氮量时,使扩散进入第一释放箱110的氨氮能够从下至上的依次扩散至多个第二释放箱120内,以从下至上的形成多个氨氮浓度水样,具体地,位于下方的释放箱内的水样的氨氮含量高于位于上方的释放箱内的水样的氨氮含量,在将第一释放箱110和多个第二释放箱120内的水样分别抽入检测箱200利用氨氮探头进行氨氮浓度的检测后,能够获取多个检测数据,以便于用于根据氨氮的释放数据(浓度数据)分析水体的污染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相邻两个第二释放箱120之间的设置方式与第一释放箱110和与其相邻的第二释放箱120之间的设置方式类似,在此不再具体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将第一释放箱110和多个第二释放箱120内的水样分别抽入检测箱200进行检测具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将第二释放箱120和第一释放箱110内的水样抽入检测箱200进行检测,然后将检测箱200内进行了检测的水样再送回对应的第二释放箱120或第一释放箱110,例如:利用第一动力组件先将检测箱200下方的第二释放箱120内的水样收入检测箱200内利用氨氮探头进行检测,然后利用第一动力组件将检测后的水样送回检测箱200下方的第二释放箱120,之后再利用第一动力组件将检测箱200下面的第二个第二释放箱120内的水样抽入检测箱200内进行检测,之后再利用第一动力组件将检测箱200内的水样送回对检测箱200下面的第二个第二释放箱120内,之后再利用第一动力组件将检测箱200下面的第三个第二释放箱120内的水样抽入检测箱200内进行检测,之后再利用第一动力组件将检测箱200内的水样送回对检测箱200下面的第三个第二释放箱120内……最后利用第一动力组件将第一释放箱110内的水样抽入检测箱200内进行检测,之后再利用第一动力组件将检测箱200内的水样送回第一释放箱110,如此,即可得到多个氨氮扩散的数据,以便于用户根据多个氨氮扩散数据分析水体的污染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释放箱110和第二释放箱120的高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中,第一释放箱110和第二释放箱120的高度均可以是1cm;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释放箱110和第二释放箱120的高度还可以是0.8cm,1.2cm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滤纸均可以是0.45μm滤纸,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0.55μm,0.65μm等规格的滤纸,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010还包括第一进水管310和第二进水管320,第一进水管310用于连接第一释放箱110和第一动力组件,第一动力组件通过第一进水管310将第一释放箱110内的水样抽入检测箱200;第二进水管320用于连接第二释放箱120和第一动力组件,第一动力组件通过第二进水管320将第二释放箱120内的水样抽入检测箱200。
进一步地,第一进水管310与第一释放箱110通过第一电磁阀连接,第一电磁阀用于控制第一进水管310的开闭;第二进水管320与第二释放箱120通过第二电磁阀连接,第二电磁阀用于控制第二进水管320的开闭。如此设置,可以通过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分别控制第一进水管310和第二进水管320的开闭,以便于利用第一动力组件单独抽排水样于第一释放箱110和第二释放箱120,例如:需要检测第二释放箱120内的水样中的氨氮含量时,第二电磁阀打开第二进水管320,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一进水管310,则可以利用第一动力组件仅将第二释放箱120内的水样抽入检测箱200进行检测。
再进一步地,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010还包括主进水管300,第一进水管310和第二进水管320均通过主进水管300与第一动力组件连接;具体地,主进水管300的第一端与第一动力组件连接,主进水管300的第二端与第一进水管310连接,且第二进水管320与主进水管30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任意部位连接;如此设置,则可以只设置一个主进水管300与第一动力组件连接,就可以根据需要将第一释放箱110或第二释放箱120内的水样抽入检测箱200内,以简化装置结构。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010还包括第一出水管410和第二出水管420,第一出水管410用于连接第一释放箱110和第一动力组件,第一动力组件用于通过第一出水管410将检测箱200内的水样送回第一释放箱110;第二出水管420用于连接第二释放箱120和第一动力组件,第一动力组件用于通过第二出水管420将检测箱200内的水样送回第二释放箱120。
进一步地,第一出水管410与第一释放箱110通过第三电磁阀连接,第三电磁阀用于控制第一出水管410的开闭;第二出水管420与第二释放箱120通过第四电磁阀连接,第四电磁阀用于控制第二出水管420的开闭。如此设置,可以通过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分别控制第一出水管410和第四出水管的开闭,以便于利用第一动力组件将检测箱200内完成了检测的水样送回对应的释放箱内,例如:检测箱200内检测的水样是从第一释放箱110抽入检测箱200的,则可以利用第三电磁阀打开第一出水管410,并利用第四电磁阀关闭第二出水管420,进而可以确保第一动力组件将检测箱200内检测后的水样准确的被送回第一释放箱110内。
再进一步地,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010还包括主出水管400,第一出水管410和第二出水管420均通过主出水管400与第一动力组件连接;具体地,主出水管400的第一端与第一动力组件连接,主出水管400的第二端与第一出水管410连接,第二出水管420连接于主出水管40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任意位置;如此设置,则可以只设置一个主出水管400与第一动力组件连接,就可以根据需要将检测箱200内检测后的水样送回对应的第一释放箱110或第二释放箱120内,以简化装置结构。
可选地,第一电磁阀设置于第一进水管310邻近第一释放箱110的位置,第二电磁阀设置于第二进水管320邻近第二释放箱120的位置,第三电磁阀设置于第一出水管410邻近第一释放箱110的位置,第四电磁阀设置于第二出水管420邻近第二释放箱120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进水管320和第二出水管420的数量与第二释放箱120的数量相同且均一一对应地设置,例如:第二释放箱120的数量为19个,则可以对应的设置19根第二出水管420和第二进水管320;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释放箱120的数量还可以是1个、2个、10个、16个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于底板111的电磁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均可以与控制器520电连接,以便于利用控制器520分别控制设置于底板111的电磁阀打开或关闭进水口、控制第一电磁阀打开或封闭第一进水管310、控制第二电磁阀打开或封闭第二进水管320、控制第三电磁阀打开或封闭第一出水管410或控制第四电磁阀打开或封闭第四出水管。需要说明的是,当底泥的氨氮扩散进入第一释放箱110和第二释放箱120后,对第一释放箱110和第二释放箱120内含有氨氮的水样进行检测时,可以利用控制器520控制电磁阀关闭或者不关闭,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010还包括用于存放探头保护液的存放箱500和设置于存放箱500第二动力组件,第二动力组件用于将存放箱500内存放的探头保护液送入检测箱200,用于保护氨氮探头,或者,用于将通入检测箱200的保护液抽回存放箱500内。如此设置,可以在未将第一释放箱110或第二释放箱120内的水样抽入检测箱200进行检测时,利用第二动力组件将存放箱500内的保护液送入检测箱200内,即可使氨氮探头浸泡于保护液中,对氨氮探头进行保护,在需要将第一释放箱110或第二释放箱120内的水样抽入检测箱200内进行氨氮检测时,利用第二动力组件将检测箱200内的保护液抽回存放箱500,使得检测箱200内的氨氮探头被露出,以便于利用氨氮探头对抽入检测箱200内的水样进行氨氮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动力组件和第二动力组件均可以是水泵,且与控制器520电连接,以利用控制器520控制第一动力组件和第二动力组件的工作状态,即控制器520具体配置为控制第一动力组件将第一释放箱110或第二释放箱120内的水样抽入检测箱200,或者将检测箱200内检测后的水样送回第一释放箱110或第二释放箱120;控制器520还可以被配置为控制第二动力组件将保护液送入检测箱200或者将保护液从检测箱200抽回存放箱500。
可选地,存放箱500设置于检测箱200的上方;第二动力组件通过进出液管连通存放箱500和检测箱200,即第二动力组件可以通过进出液管将存放箱500内存放的保护液送入检测箱200,或者将检测箱200内的保护液抽回存放箱500。进一步地,进出液管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与控制器520电连接,以利用控制器520控制设置于进出液管的电磁阀的开闭,具体地,当需要利用第二动力组件将保护液送入检测箱200或抽回存放箱500时,控制器520控制设置于进出液管的电磁阀打开,以使保护液能够流经进出液管从存放箱500进入检测箱200或从检测箱200进入存放箱500,当需要使保护液保存于存放箱500或保存于检测箱200时,则可以利用控制器520控制设置于进出液管的电磁阀关闭,以使保护液不能经进出液管在存放箱500和检测箱200之间流动。
可选地,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010还包括数据处理装置530,数据处理装置530与控制器520电连接,用于将控制器520接收到的检测信号发送至工作终端,即控制器520通过数据处理装置530将检测信号发送至工作终端。上述数据处理装置530可以是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检测信号发送至工作终端的各种装置,例如可以是蓝牙模块、LoRa无线模块等。
进一步地,数据处理装置530还可以用于存储数据,待第一释放箱110和第二释放箱120内的水样全部进行了氨氮检测之后,再由数据处理装置530将全部数据一次性发送至工作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电连接可以均是指利用电缆线(数据线)实现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以控制器520和数据处理装置530进行举例说明,控制器520和数据处理装置530还可以是通信连接,例如蓝牙通信连接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请参照图1,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010还包括浮标,浮标可以与存放箱500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如此设置,可以在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010放置于湖泊河流的底泥上时,使得浮漂540漂浮在水体上,以便于用户根据浮标的位置判断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010的位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浮标还可以设置于供电组件510的壳体外部,例如连接于锂电池的外壳体,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请参照图1,存放箱500连接有牵引绳550,以便于通过牵引绳550收放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010于湖泊河流的底泥。需要说明的是,存放箱50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绳钩,牵引绳550的一端与绳钩连接,即牵引绳550的一端直接拴在绳钩上。进一步地,浮标可以与牵引绳550连接。
可选地,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010还包括定位组件,定位组件设置于第一释放箱110的底板111,定位组件能够插入底泥中,使得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010稳定地设置于底泥上,确保底泥氨氮释放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定位组件包括驱动组件(图未示出)和泥钉,驱动组件可以通过螺栓与底板111固定连接,泥钉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泥钉相对于底板111伸出或缩回,当泥钉相对于底板111伸出时,泥钉能够插入底泥,以使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010稳定地设置于底泥上,当泥钉相对于底板111缩回时,泥钉未插入底泥,使得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010容易从水底被拉出。需要说明的是,驱动组件可以驱动泥钉直接直线移动,以伸出或缩回底板111,或者,驱动组件还可以驱动泥钉旋转着相对于底板111伸出或缩回,驱动组件可以是电动推杆或电机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再进一步地,驱动组件与控制器520电连接,控制器520用于控制驱动组件驱动泥钉相对于底板111伸出或缩回。
可选地,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010还包括传感器,传感器设置于底板111,用于检测底板111与底泥之间的间距,以确定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010是否被放置于底泥上。进一步地,传感器与控制器520电连接,将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010放置于底泥上时,传感器向控制器520发送放置到位信号,在控制器520接收到放置到位信号时,控制驱动组件驱动泥钉相对于底板111伸出,以插入底泥中。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传感器可以是距离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的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010用于检测湖泊河流底泥的氨氮的工作流程包括:在第一释放箱110和全部的第二释放箱120内存放超纯水;利用牵引绳550将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010放入湖泊河流水体的底部,当传感器将放置到位信号发送给控制器520时,控制器520控制驱动组件驱动泥钉插入底泥;控制器520控制设置于底板111的电磁阀打开进水口,底泥内的氨氮向第一释放箱110内扩散,进入第一释放箱110内的氨氮进一步向上依次扩散进入各个第二释放箱120内;一段时间后,控制器520控制第二动力组件将检测箱200内的保护液抽入存放箱500内;控制器520控制第一动力组件从上至下依次将多个第二释放箱120和第一释放箱110内的水样抽入检测箱200内利用氨氮探头进行氨氮浓度检测,并在每个释放箱内的水样被检测后,再次利用第一动力组件将检测后的水样送回对应的释放箱;控制器520通过数据处理装置530将检测到的多个数据发送至工作终端。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010可以在不将底泥从湖泊河流的底部采集起来的情况下,实现底泥中的氨氮含量的释放检测,不需要将底泥采集后进行运输,进而可以改善底泥运输过程中造成的不良影响,改善底泥运输造成的检测误差。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用于设置于湖泊河流的底泥上并检测所述底泥释放的氨氮,其特征在于,包括氨氮释放箱、检测箱和第一动力组件,所述氨氮释放箱包括第一释放箱和第二释放箱,沿上下方向,所述第一释放箱设置于所述第二释放箱的下方,所述第一释放箱和所述第二释放箱之间连通,且所述第一释放箱和所述第二释放箱之间设置有滤纸,所述第一释放箱和所述第二释放箱均用于存放超纯水,所述第一释放箱的底部具有底板,所述底板开设有进水口,底泥中释放的氨氮能够通过所述进水口移动至所述第一释放箱和所述第二释放箱内的超纯水中,以形成水样;
所述检测箱设置于所述第二释放箱的上方,所述检测箱内设置有氨氮探头,所述第一动力组件设置于所述检测箱,用于将所述第二释放箱和所述第一释放箱内的水样分别抽入所述检测箱内利用所述氨氮探头进行氨氮浓度检测,并将检测后的水样送回所述第二释放箱或所述第一释放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氮释放箱包括多个所述第二释放箱,多个所述第二释放箱沿所述上下方向依次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释放箱连通,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释放箱之间设置有滤纸,最底层的所述第二释放箱与所述第一释放箱连通,最上层的所述第二释放箱设置于所述检测箱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滤纸以遮挡所述进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还包括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释放箱和第一动力组件,所述第一动力组件通过所述第一进水管将所述第一释放箱内的水样抽入所述检测箱;所述第二进水管用于连接所述第二释放箱和所述第一动力组件,所述第一动力组件通过所述第二进水管将所述第二释放箱内的水样抽入所述检测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管与所述第一释放箱通过第一电磁阀连接,第一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开闭;所述第二进水管与所述第二释放箱通过第二电磁阀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开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还包括主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和所述第二进水管均通过所述主进水管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还包括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释放箱和所述第一动力组件,所述第一动力组件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出水管将所述检测箱内的水样送回所述第一释放箱;所述第二出水管用于连接所述第二释放箱和所述第一动力组件,所述第一动力组件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出水管将所述检测箱内的水样送回所述第二释放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管与所述第一释放箱通过第三电磁阀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用于控制第一出水管的开闭;所述第二出水管与所述第二释放箱通过第四电磁阀连接,所述第四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开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还包括主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和所述第二出水管均通过所述主出水管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还包括用于存放探头保护液的存放箱和设置于所述存放箱第二动力组件,所述第二动力组件用于将所述存放箱内存放的探头保护液送入所述检测箱,用于保护所述氨氮探头,或者,用于将通入所述检测箱的保护液抽回所述存放箱内。
CN202011081236.4A 2020-10-09 2020-10-09 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 Active CN1121982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81236.4A CN112198293B (zh) 2020-10-09 2020-10-09 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81236.4A CN112198293B (zh) 2020-10-09 2020-10-09 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98293A true CN112198293A (zh) 2021-01-08
CN112198293B CN112198293B (zh) 2021-04-30

Family

ID=74013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81236.4A Active CN112198293B (zh) 2020-10-09 2020-10-09 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98293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81074U (zh) * 2010-03-12 2010-12-22 杭州师范大学 用于水体底泥营养盐释放机理研究的柱实验装置
CN102854221A (zh) * 2012-10-15 2013-01-0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一种底泥呼吸及氮内源释放的原位测定装置和测定方法
CN102937637A (zh) * 2012-10-22 2013-02-20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水体实验装置及方法
CN204514905U (zh) * 2015-04-16 2015-07-29 广东海洋大学 网箱海水养殖水质在线采集及传感器防腐蚀保护装置
CN106248435A (zh) * 2016-08-01 2016-12-2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养殖池塘沉积物中污染物释放原位取样方法
CN106546448A (zh) * 2015-09-17 2017-03-29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一种同步测定沉积物孔隙水无机及有机物浓度被动采样器
CN106644587A (zh) * 2017-01-17 2017-05-10 合肥工业大学 水体沉积物界面有机污染物渐升式被动采样器
CN206248393U (zh) * 2016-12-15 2017-06-13 安庆市索隆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酯化反应釜用多点取样装置
CN107091904A (zh) * 2017-06-27 2017-08-25 上海同瑞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原位测定水体底泥释放的污染物成分和浓度的装置及方法
CN107894452A (zh) * 2017-11-01 2018-04-10 河海大学 一种自动保养的在线式离子浓度传感器
CN207336142U (zh) * 2017-10-10 2018-05-08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一种土壤淋溶液采集装置
CN209894780U (zh) * 2018-10-30 2020-01-03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河道水面风动对底泥中污染物释放影响研究的装置
CN110780050A (zh) * 2019-11-06 2020-02-11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内源释放及底泥呼吸速率野外原位监测实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1157696A (zh) * 2020-03-13 2020-05-15 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水库磷释放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211555302U (zh) * 2019-12-27 2020-09-22 中持依迪亚(北京)环境检测分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自然河道条件的底泥释放试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81074U (zh) * 2010-03-12 2010-12-22 杭州师范大学 用于水体底泥营养盐释放机理研究的柱实验装置
CN102854221A (zh) * 2012-10-15 2013-01-0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一种底泥呼吸及氮内源释放的原位测定装置和测定方法
CN102937637A (zh) * 2012-10-22 2013-02-20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水体实验装置及方法
CN204514905U (zh) * 2015-04-16 2015-07-29 广东海洋大学 网箱海水养殖水质在线采集及传感器防腐蚀保护装置
CN106546448A (zh) * 2015-09-17 2017-03-29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一种同步测定沉积物孔隙水无机及有机物浓度被动采样器
CN106248435A (zh) * 2016-08-01 2016-12-2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养殖池塘沉积物中污染物释放原位取样方法
CN206248393U (zh) * 2016-12-15 2017-06-13 安庆市索隆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酯化反应釜用多点取样装置
CN106644587A (zh) * 2017-01-17 2017-05-10 合肥工业大学 水体沉积物界面有机污染物渐升式被动采样器
CN107091904A (zh) * 2017-06-27 2017-08-25 上海同瑞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原位测定水体底泥释放的污染物成分和浓度的装置及方法
CN207336142U (zh) * 2017-10-10 2018-05-08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一种土壤淋溶液采集装置
CN107894452A (zh) * 2017-11-01 2018-04-10 河海大学 一种自动保养的在线式离子浓度传感器
CN209894780U (zh) * 2018-10-30 2020-01-03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河道水面风动对底泥中污染物释放影响研究的装置
CN110780050A (zh) * 2019-11-06 2020-02-11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内源释放及底泥呼吸速率野外原位监测实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1555302U (zh) * 2019-12-27 2020-09-22 中持依迪亚(北京)环境检测分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自然河道条件的底泥释放试验装置
CN111157696A (zh) * 2020-03-13 2020-05-15 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水库磷释放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范成新等: "《巢湖磷本底影响及其控制》", 29 February 201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98293B (zh) 2021-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52228U (zh) 一种环保技术开发的水质取样装置
CN111443180B (zh) 基于无人机的水质检测系统
CN106198294A (zh) 野外径流泥沙自动监测设备及监测方法
CN112198293B (zh) 黑臭水体氨氮释放研究装置
CN103808284B (zh) 一种原位测定废水处理生物膜内部空间结构的装置及方法
CN110389053A (zh) 海底沉积物大深度剖面孔隙水长期原位取样及分析装置
CN211741246U (zh) 一种智能化水质监测系统
CN212111387U (zh) 基于无人机的水质检测系统
CN102749226A (zh) 一种溶液取样装置
CN212363759U (zh) 湖泊底泥重金属释放自动采样装置
CN207816948U (zh) 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化工废水检测装置
CN212111386U (zh) 机载水质检测装置
CN214224657U (zh) 一种泥沙取样装置
CN112082816A (zh) 湖泊底泥重金属释放自动采样装置
CN212363775U (zh) 一种食品安全检测用液体沉淀取样装置
CN211527944U (zh) 水质监测预处理装置及水质监测系统
CN111610064A (zh) 一种地下水分层取样的负压法及装置
CN213175630U (zh) 一种适用于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气测录井系统
CN206114530U (zh) 化学发光法检测装置
CN214427420U (zh) 水质及水量自动检测装置、自动测报系统
CN211697054U (zh) 一种取样装置
CN206020209U (zh) 野外径流泥沙自动监测设备
CN214952411U (zh) 一种用于水质监测的分层取样装置
CN112557627B (zh) 城市搬迁地土壤障碍因子快速取样和检测系统及方法
CN212459091U (zh) 一种环境监测水样预处理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