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97448B - 地热开发系统 - Google Patents

地热开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97448B
CN112197448B CN202010928870.0A CN202010928870A CN112197448B CN 112197448 B CN112197448 B CN 112197448B CN 202010928870 A CN202010928870 A CN 202010928870A CN 112197448 B CN112197448 B CN 1121974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water
pipe
recharging
pu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288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97448A (zh
Inventor
张聚斌
邢晓森
李予红
金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er Of Hebei Province Land And Resources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Original Assignee
Center Of Hebei Province Land And Resources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er Of Hebei Province Land And Resources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filed Critical Center Of Hebei Province Land And Resources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Priority to CN20201092887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974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974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974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974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974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TGEOTHERMAL COLLECTORS; GEOTHERMAL SYSTEMS
    • F24T10/00Geothermal collectors
    • F24T10/20Geothermal collectors using underground water as working fluid; using working fluid injected directly into the ground, e.g. using injection wells and recovery w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10Geothermal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热开发系统,包括:抽水井和回灌井,二者均具有二开井段和三开井段,二开井段对应第二热储层,三开井段对应第一热储层,抽水井的二开井段和三开井段间设置有第一封隔器,回灌井的二开井段和三开井段间设置有第二封隔器;第一抽水管,第一抽水管对应抽水井的三开井段设置;第一回灌管,第一回灌管对应回灌井的三开井段设置,第一抽水管抽取的第一热储层的地热水经过换热后通过第一回灌管流回第一热储层;第二抽水管,第二抽水管对应抽水井的二开井段设置;第二回灌管,第二回灌管对应回灌井的二开井段设置,第二抽水管抽取的第二热储层的地热水经过换热后通过第二回灌管流回第二热储层,地热开发更加高效环保。

Description

地热开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而言涉及中深层地热开发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热开发系统。
背景技术
地热水是宝贵的自然财富,目前,地热水开采一般为单层开采或多层混合开采,然而,一个地热井仅对一层热储进行开采的单层开采存在单井利用率低、开采成本很高等问题,而一个地热井多层热储混合开采则存在地热水串层污染的问题,尤其当各热储层水质差别较大时,串层污染的情况尤为严重。
因此,业界亟需一种更加高效环保的地热开发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更加高效环保的地热开发系统。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地热开发系统,包括:
抽水井和回灌井,所述抽水井和所述回灌井均具有二开井段和三开井段,所述二开井段对应第二热储层,所述三开井段对应第一热储层,所述抽水井的二开井段和三开井段之间设置有第一封隔器,所述回灌井的二开井段和三开井段之间设置有第二封隔器;
第一抽水管,所述第一抽水管对应所述抽水井的三开井段设置;
第一回灌管,所述第一回灌管对应所述回灌井的三开井段设置,所述第一抽水管抽取的第一热储层的地热水经过换热后通过所述第一回灌管流回第一热储层;
第二抽水管,所述第二抽水管对应所述抽水井的二开井段设置;
第二回灌管,所述第二回灌管对应所述回灌井的二开井段设置,所述第二抽水管抽取的第二热储层的地热水经过换热后通过所述第二回灌管流回第二热储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封隔器与所述第一抽水管外壁以及所述抽水井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封隔器与所述第一回灌管外壁以及所述回灌井内壁密封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系统包括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为潜水泵,用于为所述第一抽水管和/或所述第二抽水管抽取地热水提供动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系统包括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为空气压缩机,用于为所述第一抽水管和/或所述第二抽水管抽取地热水提供动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抽水管内同心设置有第二风管,所述第一抽水管内同心设置有第一风管,所述第一风管与所述空气压缩机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抽水管通过第一汽水分离器和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一回灌管连通,所述第一汽水分离器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二风管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抽水管通过第二汽水分离器和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第二回灌管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换热器用于对第一热储层的地热水进行换热,所述第二换热器用于对第二热储层的地热水进行换热。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回灌井与所述抽水井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抽水井的影响半径。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第二热储层为第三系热储层,第一热储层为基岩热储层。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地热开发系统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发明中,第一抽水管抽取的第一热储层的地热水经过换热后通过第一回灌管流回第一热储层,第二抽水管抽取的第二热储层的地热水经过换热后通过第二回灌管流回第二热储层,能够对同一井中两个热储层进行同时开发利用,提高了地热能的利用率,且实现了百分之百各自同层回灌,避免了不同水质的水串层污染和地面排放污染,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高效性和环保性得以显著提高,极为适合在业界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地热开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抽水井;11、井口段;111、井口表层套管;112、井口固井结构;12、一开井段;121、一开井表层套管;122、一开固井结构;13、二开井段;131、二开井技术套管;132、二开固井结构;133、射孔段;14、三开井段;2、回灌井;3、第一封隔器;4、第一抽水管;41、第一回灌管;42、过滤器;43、第一风管;44、空气压缩机;45、第一汽水分离器;46、第一水处理装置;47、第一换热器;5、第二封隔器;6、第二抽水管;61、第二回灌管;62、第二风管;63、第二汽水分离器;64、第二水处理装置;65、第二换热器;7、用户;8、第一热储层;9、第二热储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在对本发明的不同示例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所述附图形成本发明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发明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顶部”、“底部”、“前部”、“后部”、“侧部”等来描述本发明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如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地热开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地热开发系统,包括:
抽水井1和回灌井2,抽水井1和回灌井2均具有二开井段13和三开井段14,二开井段13对应第二热储层9,三开井段14对应第一热储层8,抽水井1的二开井段13和三开井段14之间设置有第一封隔器3,回灌井2的二开井段13和三开井段14之间设置有第二封隔器5;本实施例中,第二热储层9为第三系热储层,第一热储层8为基岩热储层,第三系热储层与基岩热储层的水质差异很大,其开发利用亟需本申请的地热开发系统;
第一抽水管4,第一抽水管4对应抽水井1的三开井段14设置;
第一回灌管41,第一回灌管41对应回灌井2的三开井段14设置,第一抽水管4抽取的第一热储层8的地热水经过换热后通过第一回灌管41流回第一热储层8;
第二抽水管6,第二抽水管6对应抽水井1的二开井段13设置;
第二回灌管61,第二回灌管61对应回灌井2的二开井段13设置,第二抽水管6抽取的第二热储层9的地热水经过换热后通过第二回灌管61流回第二热储层9。
该实施例中,地面上回灌井2与抽水井1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抽水井1的影响半径,以使抽水井1与回灌井2之间水力联系密切,从而抽水井1与回灌井2之间能够形成水力循环,抽水井1的影响半径即抽水井1的降落漏斗的周边在地面上的投影;抽水井1和回灌井2的结构尺寸相同,抽水井1和回灌井2可采用相同钻井工艺和流程,本实施例中以抽水井1为例展开说明,抽水井1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如下:
首先,使用钻井设备在经过勘测选定的抽水井1井位处开孔,并钻至A点形成井口段11,即从地表至A点为井口段11,在井口段11下入井口表层套管111,并用水泥或其他适宜材料在井口表层套管111外侧面进行井口固井形成井口固井结构112,图中斜剖线所示即水泥固井结构,图中斜剖线内侧粗实线所示即套管结构,井口表层套管111用于封隔地表部分易塌、易漏的地层和水层;
进一步,更换规格比井口表层套管111内径小一级的钻头继续钻进至第二热储层9的起始处B点,形成从地面至B点的一开井段12,在一开井段12中下入直径不小于340毫米的一开井表层套管121,并用水泥或其他适宜材料进行一开井全段固井形成一开固井结构122,一开井表层套管121用于隔离上部含水层,不使地面水和表层地下水渗入井筒内,并保护井口,加固表土层井段的井壁;
进一步,更换规格比一开井表层套管121内径小一级的钻头在一开井段12底部继续钻进进行二开,直至钻至第二热储层9与第一热储层8的分界处C点,形成从B点到C点的穿设于第二热储层9的二开井段13,在二开井段13中下入直径不小于219毫米的二开井技术套管131,并用水泥或其他适宜材料进行二开井全段固井形成二开固井结构132,二开井技术套管131用于在井深较大的井段,对井段的易塌、易漏、高压、含盐等地层起到隔离地层和保护井身的作用;
进一步,更换规格比二开井技术套管131内径小一级的钻头在二开井段13底部继续钻进进行三开,直至钻入第一热储层8中的D点,形成从C点到D点的穿设于第一热储层8的三开井段14,可视三开井段14井壁的破碎情况确定是否在三开井段14中下入滤水管,滤水管用于透水并防止井壁周围土或岩石的颗粒流入井内淤塞井段,同时支撑并保护井壁;
进一步,采用洗井装置对三开井段14进行洗井;
进一步,在二开井段13的预定位置处进行射孔形成射孔段133,预定位置可以是二开井段13的中部偏下处,射孔即采用特殊聚能器材例如射孔枪发射射孔弹射穿二开井技术套管131及固井水泥,形成若干个第二热储层9地层至井筒内的连通孔道,以便于第二热储层9的地热水的开采和回灌。本实施例中的方位描述以地面为水平参考面。
该实施例中,抽水井1的二开井段13和三开井段14之间设置有第一封隔器3,第一封隔器3位于抽水井1的二开井段13的射孔段133下方,前述抽水井1的二开井段13和三开井段14之间是指抽水井1二开井段13的射孔段133和三开井段14之间,第一抽水管4竖直设置于抽水井1内,第一抽水管4的下端口穿过第一封隔器3后伸入抽水井1的三开井段14内,第一封隔器3与第一抽水管4外壁密封连接,第一封隔器3与抽水井1内壁即抽水井1的二开井技术套管131内壁密封连接,从而第一封隔器3将第一热储层换热前的地热水和第二热储层换热前的地热水严密分隔开;回灌井2的二开井段13和三开井段14之间设置有第二封隔器5,第二封隔器5位于回灌井2的二开井段13的射孔段133下方,前述回灌井2的二开井段13和三开井段14之间是指回灌井2二开井段13的射孔段133和三开井段14之间,第一回灌管41竖直设置于回灌井2内,第一回灌管41的下端口穿过第二封隔器5后伸入回灌井2的三开井段14内,第二封隔器5与第一回灌管41的外壁密封连接,第二封隔器5与回灌井2内壁即回灌井2的二开井技术套管131内壁密封连接,从而第二封隔器5将第一热储层换热后的地热水和第二热储层换热后的地热水严密分隔开。
该实施例中,第一抽水管4的下端口可固定连接有过滤器42,以滤除抽取的地热水中的杂质颗粒,第一抽水管4内同心设置有第一风管43,第一风管43的下端口位于第一抽水管4内的自然水位以下,图中倒三角标识处即为自然水位,第一风管43的下端具有若干气孔,第一风管43的上端口连通动力装置,本实施例中的动力装置为空气压缩机44,空气压缩机44用于通过第一风管43向第一抽水管4内的第一热储层地热水中通入压缩空气以形成密度较小的气水混合物,密度较小的汽水混合物在第一热储层地层水压力作用下从第一封隔器3下方沿第一抽水管4由下往上输送。
该实施例中,第一抽水管4的上端口连通第一汽水分离器45,第一汽水分离器45用于对第一抽水管4输送上来的第一热储层8的气水混合物进行气水分离,第一汽水分离器45的出水口连通至第一水处理装置46,第一水处理装置46用于进一步过滤第一热储层地热水中的杂质,第一水处理装置46可包括顺次相连通的旋流除砂器、自动反冲洗粗过滤器、自动反冲洗细过滤器等,自动反冲洗粗过滤器、自动反冲洗细过滤器的过滤精度可视具体需求而定,在不设置第一汽水分离器45的情况下第一水处理装置46还可包括排气设备。
该实施例中,第一水处理装置46的出水口连通至第一换热器47,第一换热器47可以是板式换热器或者其他适宜类型的换热器,第一换热器47可对应用户7的使用空间例如需供暖的房间设置以进行用户7使用空间和地热水之间的热能交换;第一换热器47的地热水出水口连通第一回灌管41的上端口,第一抽水管4从抽水井1第一封隔器3下方的三开井段14抽取的第一热储层8的地热水经过第一换热器47换热使用后沿第一回灌管41回灌至回灌井2的第二封隔器5下方三开井段14的第一热储层8。
该实施例中,第二抽水管6竖直设置于抽水井1内,第二抽水管6的下端口位于抽水井1内第一封隔器3上方的第二热储层地热水的自然水位以下,具体可伸至抽水井1的二开井段13范围内;第二回灌管61竖直设置于回灌井2内,第二回灌管61的下端口位于回灌井2内第二封隔器5上方的第二热储层地热水的自然水位以下;第二抽水管6内同心设置有第二风管62,第二风管62的下端口位于第二抽水管6内的自然水位以下,图中倒三角标识处即为自然水位,第二风管62的下端具有若干气孔,第二风管62的上端口连通第一汽水分离器45的排气口,第一汽水分离器45进行气水分离后排出的空气通过第二风管62通入第二抽水管6内的第二热储层地热水中以形成密度较小的气水混合物,密度较小的气水混合物在第二热储层地层水压力作用下从第一封隔器3上方沿第二抽水管6由下往上输送。
该实施例中,第二抽水管6的上端口连通第二汽水分离器63,第二汽水分离器63用于对第二抽水管6输送上来的第二热储层9的气水混合物进行气水分离,第二汽水分离器63的排气口置于大气中,第二汽水分离器63气水分离后形成的起始源于空气压缩机44的空气排出至大气中,第二汽水分离器63的出水口连通至第二水处理装置64,第二水处理装置64用于滤除第二热储层地热水中的杂质,第二水处理装置64可包括顺次相连通的旋流除砂器、自动反冲洗粗过滤器、自动反冲洗细过滤器等,自动反冲洗粗过滤器、自动反冲洗细过滤器的过滤精度可视具体需求而定,在不设置第二汽水分离器63的情况下第二水处理装置64还可包括排气设备。
该实施例中,第二水处理装置64的出水口连通至第二换热器65,第二换热器65可以是板式换热器或者其他适宜类型的换热器,第二换热器65可对应用户7的使用空间例如需供暖的房间设置以进行用户7使用空间和地热水之间的热能交换;第二换热器65的地热水出水口连通第二回灌管61的上端口,第二抽水管6从抽水井1第一封隔器3上方的二开井段13抽取的第二热储层的地热水经过第二换热器65换热使用后沿第二回灌管61回灌至回灌井2的第二封隔器5上方二开井段13的第二热储层9。
该实施例中,动力装置空气压缩机44启动后,空气压缩机44向第一风管43内通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在第一抽水管4内与抽水井1三开井段14第一热储层8的地热水形成密度较小的气水混合物,在第一热储层地层水压力作用下密度较小的汽水混合物从第一封隔器3下方沿第一抽水管4由下往上输送至第一汽水分离器45,经第一汽水分离器45分离形成第一热储层地热水和空气,第一汽水分离器45输出的第一热储层地热水进一步输送到第一水处理装置46,第一汽水分离器45输出的空气通入第二风管62中,第一水处理装置46对第一热储层地热水进行除杂质处理后,第一热储层地热水进一步输送到第一换热器47进行热能交换后从第一回灌管41回灌至回灌井2第二封隔器5下方的第一热储层8中。
该实施例中,第一汽水分离器45输出的空气通入第二风管62后通过第二抽水管6与第一封隔器3上方二开井段13内的第二热储层9的地热水形成密度较小的气水混合物,在第二热储层地层水压力作用下密度较小的汽水混合物从第一封隔器3上方沿第二抽水管6由下往上输送至第二汽水分离器63,经第二汽水分离器63分离形成第二热储层地热水和空气,第二汽水分离器63输出的第二热储层地热水进一步输送到第二水处理装置64,第二汽水分离器63输出的空气排至大气中;至此,空气压缩机44的设置不仅可以减小井的口径,降低钻井成本,而且且更加环保,空气压缩机44的压缩空气同时为第一抽水管4和第二抽水管6抽取地热水提供动力,有效减少系统运行能耗,降低了开采成本,同时也使系统结构更加简单,可靠性提高。
该实施例中,第二水处理装置64对第二热储层地热水进行除杂质处理后,第二热储层地热水进一步输送到第二换热器65进行热能交换后从第二回灌管61回灌至回灌井2第二封隔器5上方的第二热储层9中;由此完成对同一井内第一热储层8和第二热储层9的地热水进行同步开采,两热储层地热水分别换热使用后又分别回灌至各自原所属的热储层中。
该实施例中,系统中还装有括地热水温度测量仪、压力监测仪、流量测量仪、热能测量仪、水位监测仪,温度测量仪、压力监测仪、流量测量仪、热能测量仪、水位监测仪可设置多个,分别安装在管路中的各水处理装置、汽水分离器、换热器等设备的进出口处,用于监测各设备的运行状况,水位监测仪安装在两井内用于测量第二热储层地热水的水位。
该实施例中,系统还包括洗井装置,洗井装置包括洗井出水管、洗井风管和洗井空压机,洗井装置可用于在抽水井1或回灌井2钻井完成后对三开井段14进行洗井,也可以用于在地热水开采过程中回灌井2发生堵塞时进行洗井。例如,在抽水井1的三开井段14钻井完成后对该三开井段14进行洗井,若第一封隔器3设置完毕后洗井,则洗井出水管可由第一抽水管4代替,将洗井出水管下置于三开井段14范围内,将洗井风管同心设置于洗井出水管内且其端口位于第一热储层地热水自然水位以下,洗井风管与洗井空压机连通,洗井空压机启动抽水井1或回灌井2三开井段14内的泥沙杂质则沿着洗井出水管输出从而完成三开井段14洗井。
该实施例中,压力监测仪可设置于第一换热器47到第一回灌管41的管路上,用于监测回灌井2第一热储层地热水的压力,水位监测仪可对应回灌井2的一开井段12和/或二开井段13的套管内壁设置,用于监测回灌井2第二热储层地热水的水位;当压力监测仪的压力值超出预定值时,则判断回灌井2第一热储层8对应的三开井段14发生堵塞,此时需将第一回灌管41作为洗井出水管,将洗井风管同心设置于洗井出水管中,洗井风管与洗井空压机连通,洗井空压机启动回灌井2三开井段14内的泥沙杂质则沿着洗井出水管输出从而完成回灌井2三开井段14洗井。
该实施例中,当水位监测仪的水位值超出预定值时,则判断回灌井2第二热储层地热水回灌的通道即射孔段133发生堵塞,此时需将洗井出水管下入回灌井2直至洗井出水管的下端口到达回灌井2射孔段133的顶部,进而在洗井出水管中同心设置洗井风管,并使洗井风管的下端口位于第二热储层地热水水位以下,优选使其位于射孔段133顶部,将洗井风管与洗井空压机连通并开启洗井空压机开始洗井,逐渐将洗井出水管向下延入,以使洗井出水管的下端口从射孔段133的顶部逐渐下移至射孔段133底部进而下移至第二封隔器5上表面,从而将回灌井2射孔段133解除堵塞完成回灌井2二开井段13射孔段133洗井。本洗井装置及其洗井工艺的洗净效果好,且对洗井空压机的设备要求低,无需高压空压机,采用常用的中低压力的空压机即可达到很好的洗净效果。
在另一实施例中,动力装置空气压缩机44也可以变换为与第二风管62上端口连通,第二汽水分离器63的排气口连通至第一风管43,而第一汽水分离器45的排气口置于大气中,其余设置均与前述第一个实施例相同。
在另一实施例中,用于为第一抽水管4和/或第二抽水管6抽取地热水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可以是潜水泵,该潜水泵可以是通用潜水泵或者深井泵,在此实施例中取消第一风管43、第一汽水分离器45、第二风管62、第二汽水分离器63等装置的设置,由两个潜水泵分别通过第一抽水管4和第二抽水管6抽取不同热储层的地热水,再分别经过水处理装置和换热器后,分别通过第一回灌管41和第二回灌管61分别回灌至回灌井2的不同热储层中。
在另一实例中,当场地条件受到限制时,抽水井1和/或回灌井2可以改为斜井方案,以增加两井在各个热储层的水平间距,此斜井方案下的抽水井1和回灌井2在地表的投影可在一条直线上,即是抽水井1和回灌井2的中心线可在同一纵截面上。抽水井1和回灌井2可以均为斜井,此方案下,以地表为基准抽水井1和回灌井2的井道相互呈八字形,即抽水井1和回灌井2在地面上的井口可相距很近,随着深度增加即距离地表越远,抽水井1和回灌井2的井孔相距越远;或者,抽水井1和回灌井2也可以其中一个为斜井,另一个为直井,此方案下,以地表为基准抽水井1和回灌井2的井道相互概呈八字形,即抽水井1和回灌井2在地面上的井口可相距很近,随着深度增加即距离地表越远,抽水井1和回灌井2的井孔相距越远,同时斜井的倾斜的角度尽可能的大;前述斜井设置最大限度增加两井在各个热储层的水平间距,减少地表占地的同时确保了地热能的高效开采和利用。
本发明中,第一抽水管4抽取的第一热储层8的地热水经过换热后通过第一回灌管41流回第一热储层8,第二抽水管6抽取的第二热储层9的地热水经过换热后通过第二回灌管61流回第二热储层9,能够对同一井中两个热储层进行同时开发利用,提高了地热能的利用率,且实现了百分之百各自同层回灌,避免了不同水质的水串层污染和地面排放污染,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高效性和环保性得以显著提高,极为适合在业界推广使用。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所示出的具体结构和工艺过程仅仅为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而且,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对以上所述所示的各种技术特征按照各种可能的方式进行组合以构成新的技术方案,或者进行其它改动,而都属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地热开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抽水井和回灌井,所述抽水井和所述回灌井均具有二开井段和三开井段,所述二开井段对应第二热储层,所述三开井段对应第一热储层,所述抽水井的二开井段和三开井段之间设置有第一封隔器,所述回灌井的二开井段和三开井段之间设置有第二封隔器;
第一抽水管,所述第一抽水管对应所述抽水井的三开井段设置;
第一回灌管,所述第一回灌管对应所述回灌井的三开井段设置,所述第一抽水管抽取的第一热储层的地热水经过换热后通过所述第一回灌管流回第一热储层;
第二抽水管,所述第二抽水管对应所述抽水井的二开井段设置;
第二回灌管,所述第二回灌管对应所述回灌井的二开井段设置,所述第二抽水管抽取的第二热储层的地热水经过换热后通过所述第二回灌管流回第二热储层;
所述系统包括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为空气压缩机,用于为所述第一抽水管和/或所述第二抽水管抽取地热水提供动力;
所述第二抽水管内同心设置有第二风管,所述第一抽水管内同心设置有第一风管,所述第一风管与所述空气压缩机连通;
所述第一抽水管通过第一汽水分离器和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一回灌管连通,所述第一汽水分离器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二风管连通;
所述第二抽水管通过第二汽水分离器和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第二回灌管连通;
所述第一换热器用于对第一热储层的地热水进行换热,所述第二换热器用于对第二热储层的地热水进行换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开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隔器与所述第一抽水管外壁以及所述抽水井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封隔器与所述第一回灌管外壁以及所述回灌井内壁密封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开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为潜水泵,用于为所述第一抽水管和/或所述第二抽水管抽取地热水提供动力。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地热开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灌井与所述抽水井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抽水井的影响半径。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地热开发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热储层为第三系热储层,第一热储层为基岩热储层。
CN202010928870.0A 2020-09-07 2020-09-07 地热开发系统 Active CN1121974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28870.0A CN112197448B (zh) 2020-09-07 2020-09-07 地热开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28870.0A CN112197448B (zh) 2020-09-07 2020-09-07 地热开发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97448A CN112197448A (zh) 2021-01-08
CN112197448B true CN112197448B (zh) 2022-03-11

Family

ID=74005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28870.0A Active CN112197448B (zh) 2020-09-07 2020-09-07 地热开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974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08508B (zh) * 2018-12-08 2024-03-22 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国土资源勘查中心(河北省矿山和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中心) 一种露天矿山治理勘查设计方法
CN113216944B (zh) * 2021-04-27 2022-10-18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研究深层基岩回灌影响因素的装置及方法
CN113686034B (zh) * 2021-08-30 2024-06-21 中能建地热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含水层用中低温地热井利用系统的操作方法
BE1030129B1 (nl) * 2021-12-28 2023-07-27 Smet Gwt Europe Verbeterde koude-warmteopslag
CN114658395B (zh) * 2022-04-14 2024-02-23 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水文工程地质大队(河北省地热资源开发研究所) 提高砂岩热储地热井回灌量的方法
CN115163011B (zh) * 2022-06-28 2023-10-13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地热资源自动控压循环除砂开采系统及开采方法
CN114922594B (zh) * 2022-07-21 2022-10-11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深层裂缝型地热分段封隔分层开采的方法
CN116537733B (zh) * 2023-07-05 2023-11-17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体化井口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17102A (ja) * 2003-04-11 2004-11-11 Hokkaido 井水熱利用ヒートポンプ
CN101762104B (zh) * 2010-01-12 2012-05-23 王心海 一种地热水单井分级回灌方法及其设备
JP5780128B2 (ja) * 2011-11-18 2015-09-16 株式会社大林組 二重管構造の地中熱交換器の製造方法
CN207065770U (zh) * 2017-08-07 2018-03-02 刘建德 一种单井多级分段供水/回水地温空调系统
CN109268985B (zh) * 2018-09-28 2020-08-21 山东福德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地热源智能家居系统
CN110986398B (zh) * 2019-12-13 2024-03-22 安徽建筑大学 具有分层结构特征的多用途地下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97448A (zh) 2021-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97448B (zh) 地热开发系统
RU2259480C2 (ru) Способ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горизонтальной системы дренажа для добычи газа, способ бурения дренажных буровых скважин и способ добычи газа из угольного пласта (варианты)
JP3377792B2 (ja) 油井内の水を減少させる方法
US1148623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xploiting natural gas hydrate from marine rock
CN110644963B (zh) 一种基于多分支井开采水合物的方法
KR101403041B1 (ko) 개방형 지열 지중 열교환기 장치
CN107304671A (zh) 孔隙砂岩热储层对井单元体大流量循环开采配套技术
CN111395995B (zh) 一种含水层储能井的二次成井方法
CN113653531B (zh) 一种疏放低渗透顶板水的方法
CN110593846A (zh) 一种气井气液分采完井管柱
RU2146759C1 (ru) Способ создания скважинного гравийного фильтра
CN113309504A (zh) 一种盐类矿产的带压开采方法
CN210033856U (zh) 一种自动清淤泥沙泵及钻机
US20240110464A1 (en) Method and systems for subsurface carbon capture
KR100719444B1 (ko) 지하 수위 저하 공법과 이에 적합한 웰 포인트 시스템
CN201110665Y (zh) 强力防堵塞自动排污护壁型回灌装置
CN100543380C (zh) 强力防堵塞自动排污护壁型回灌装置
CN203846996U (zh) 一种钻井钻进装置
CN112127844B (zh) 一种空气驱动采卤系统
JP2001226977A (ja) 水抜きボーリングの排水量増加方法
CN210134898U (zh) 自流注水完井管柱
CN111827947A (zh) 一种裸眼井鱼骨刺增产及筛管完井一体化管柱
CN213713600U (zh) 一种双层热储地热开发系统
CN102304924B (zh) 一种非资源开采型降水施工方法及降水井
CN112647907A (zh) 一种低孔隙度、低给水度、低渗透率卤水矿的采矿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