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96768A - 空压机 - Google Patents

空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96768A
CN112196768A CN202011246972.0A CN202011246972A CN112196768A CN 112196768 A CN112196768 A CN 112196768A CN 202011246972 A CN202011246972 A CN 202011246972A CN 112196768 A CN112196768 A CN 1121967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ump body
air inlet
cavity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4697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俊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radin Shangha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tradin Shangh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radin Shangha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tradin Shangh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4697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9676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96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96768A/zh
Priority to US17/516,939 priority patent/US20220112903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41/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B41/0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5/00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4B35/04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e means being electr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5/00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4B35/06Mobile combin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6Cooling; Heating; Prevention of freezing
    • F04B39/066Cooling by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2Casings; 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Fluid connections
    • F04B39/121Ca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2Casings; 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Fluid connections
    • F04B39/122Cylinder block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41/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B41/02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reservoi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49/00Control, e.g. of pump delivery, or pump pressure of, or safety measure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47/00
    • F04B49/06Control using electricity
    • F04B49/065Control using electricity and making use of compu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ressor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空压机包括控制器、泵体及储气罐,泵体与储气罐连通,泵体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泵体用于将外部的空气抽注至储气罐内,控制器设置于泵体的第一进风口处,并与泵体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泵体的运行,外部的空气能够接触控制器并经第一进风口进入泵体内,然后经第一出风口流出泵体,以实现对泵体和控制器的散热,本申请中,由于将控制器设置于第一进风口处,外部的空气经第一进风口进入泵体时,同时对控制器散热。

Description

空压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压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压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空压机在工作时会导致其控制器温度上升,由于控制器不能在高温下长时间工作,因此在控制器的温度超过预设数值时,控制器需要即刻停止工作进行冷却降温,直至控制器的温度恢复至预设数值以内时才能重新开始工作。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工作时对控制器进行冷却降温的空压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空压机,包括:
储气罐;
泵体,与所述储气罐连通,所述泵体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泵体用于将外部的空气抽注至所述储气罐内;及
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泵体的第一进风口处,并与所述泵体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泵体的运行,外部的空气能够接触所述控制器并经所述第一进风口进入所述泵体内,然后经所述第一出风口流出所述泵体,以实现对所述泵体和所述控制器的散热。
优选地,所述泵体包括第一壳体、驱动组件及推杆,所述推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将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分割为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腔内,并与所述推杆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推杆沿第一方向或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且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容腔相连通,外部的空气能够接触所述控制器并经所述第一进风口进入所述第一容腔内,然后经所述第一出风口流出所述第一容腔,以实现对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控制器的散热,所述第一壳体上还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容腔连通,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容腔和所述储气罐,当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推杆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可增大所述第二容腔的体积,以减小所述第二容腔内的气压,从而使得外部的空气经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第二容腔,当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推杆沿第二方向移动时,可减小所述第二容腔的体积,以增大所述第二容腔内的气压,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容腔内的空气经所述出气口进入所述储气罐。
优选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驱动轴及偏心套,所述驱动轴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偏心套套设于所述驱动轴上,所述推杆背离所述第二容腔的一端套设在所述偏心套的外周上,所述驱动轴的轴线到所述偏心套的外周各点的距离不同,且所述偏心套能够相对于所述推杆转动,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轴转动以带动所述偏心套绕所述驱动轴的轴线偏心转动,使得所述偏心套相对于所述推杆转动,以带动套设在所述偏心套的外周上的所述推杆在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偏心套、所述推杆及所述第一壳体均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偏心套间隔套设于所述驱动轴上,多个所述偏心套、多个所述推杆及多个所述第一壳体一一对应。
优选地,所述泵体还包括泵盖,所述泵盖盖设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推杆、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泵盖形成所述第二容腔,所述泵盖上设置有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
优选地,所述泵体还包括第一风叶,所述第一风叶与所述驱动组件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还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风叶转动,以将外部的空气经所述第一进风口吸入至所述第一容腔内,然后将所述第一容腔内的空气经所述第一出风口吹出至所述第一容腔外。
优选地,所述泵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风口间隔设置的第二进风口,外部的空气还能够经所述第二进风口进入所述泵体内,然后经所述第一出风口流出所述泵体,以实现对所述泵体的散热。
优选地,所述空压机还包括接头组件,所述接头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储气罐连通,所述接头组件的另一端用于与外部的气动工具连通,所述接头组件用于将所述储气罐内的空气输出至外部的气动工具。
优选地,所述空压机还包括第二壳体,所述泵体和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储气罐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三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外部的空气能够经所述第三进风口进入所述第二壳体内,再经所述第一进风口进入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空气能够经所述第一出风口排出所述第一壳体,再经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所述第二壳体。
优选地,所述空压机还包括挡风件,所述挡风件设置于所述第三进风口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一侧,以围罩所述第一进风口,从而以阻挡经所述第一出风口排出所述第一壳体的空气再经所述第一进风口进入所述第一壳体内。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控制器控制泵体运行,以将外部的空气抽注至储气罐内。外部的空气能够经第一进风口进入泵体内,然后经第一出风口流出泵体,以实现对泵体的散热,本申请中,由于控制器设置于第一进风口处,外部的空气经第一进风口进入泵体内时,能够同时对控制器进行散热,加速了控制器的冷却降温,从而延长了控制器的工作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的隐藏第二壳体的空压机的轴测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泵体的剖视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泵体的轴测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空压机的轴测图;
图5为一实施例的接头组件的轴测图;
图6为一实施例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的空压机的又一轴测图;
图8为一实施例的隐藏第二壳体的空压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控制器;200.泵体;210.第一壳体;211.第一进风口;212.第一出风口;213.第一容腔;214.第二容腔;220.驱动组件;221.驱动件;222.驱动轴;223.偏心套;230.推杆;240.第一轴承;250.风叶盖;251.开口;260.网状结构;270.泵盖;271.进气口;272.出气口;280.第二轴承;290.第一风叶;2100. 第二进风口;2110.第二风叶;300.储气罐;310.排气阀;400.气管;500.消声器;510.开孔;600.接头组件;610.调压阀主体;620.第一接头;630.第二接头; 640.第三接头;650.第一压力传感器;660.第二压力传感器;670.安全阀;700. 第二壳体;710.第三进风口;720.第二出风口;730.提手;740.电源开关;750. 切换开关;800.挡风件;900.电池;1000.底板;1100.支撑件;1200.减震件; 1300.控制面板。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的“和/或”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 为例,包括A技术方案、B技术方案,以及A和B同时满足的技术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下将主要描述空压机的具体结构。
如图1-2所示,一种空压机包括控制器100、泵体200及储气罐300,泵体200与储气罐300连通,泵体200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211和第一出风口 212;泵体200用于将外部的空气抽注至储气罐300内,控制器100设置于泵体200的第一进风口211处,并与泵体200电连接,控制器100用于控制泵体200的运行,外部的空气能够接触控制器100并经第一进风口211进入泵体200内,然后经第一出风口212流出泵体200,以实现对泵体200和控制器 100的散热。
控制器100控制泵体200运行,以将外部的空气抽注至储气罐300内。此外,外部的空气能够经第一进风口211进入泵体200内,然后经第一出风口212流出泵体200,以实现对泵体200和控制器100的散热,本申请中,由于控制器100设置于第一进风口211处,外部的空气经第一进风口211进入泵体200内时,能够同时对控制器100进行散热,加速了控制器100的冷却降温,从而延长了控制器100的工作时间。
如图2所示,泵体200包括第一壳体210、驱动组件220及推杆230,推杆230设置于第一壳体210内,并将第一壳体210的内部分割为第一容腔213 和第二容腔214,驱动组件220设置于第一容腔213内,并与推杆230连接,控制器100与驱动组件220电连接,控制器100用于控制驱动组件220驱动推杆230沿第一方向或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第一壳体210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211和第一出风口212,且第一进风口211和第一出风口212与第一容腔213相连通,外部的空气能够接触控制器100并经第一进风口211进入第一容腔213内,然后经第一出风口212流出第一容腔213,以实现对驱动组件220和控制器100的散热,第一壳体210上还设置有进气口271和出气口272,进气口271与第二容腔214连通,出气口272连通第二容腔214和储气罐300,当驱动组件220驱动推杆230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可增大第二容腔214的体积,以减小第二容腔214内的气压,从而使得外部的空气经进气口271进入第二容腔214,当驱动组件220驱动推杆230沿第二方向移动时,可减小第二容腔214的体积,以增大第二容腔214内的气压,从而使得第二容腔214内的空气经出气口272进入储气罐300,具体地,第一方向为图4中X轴的箭头所指的方向,第二方向为图4中X轴的箭头所指方向的反方向。
如图1-2所示,驱动组件220包括驱动件221、驱动轴222及偏心套223,驱动轴222与驱动件221连接,偏心套223套设于驱动轴222上,驱动轴222 的轴线到偏心套223的外周各点的距离不同,推杆230背离第二容腔214的一端套设在偏心套223的外周上,且偏心套223能够相对于推杆230转动,驱动件221用于驱动驱动轴222转动以带动偏心套223绕驱动轴222的轴线偏心转动,使得偏心套223相对于推杆230转动,以带动套设在偏心套223 的外周上的推杆230在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具体地,偏心套 223绕驱动轴222的轴线偏心转动,使得偏心套223的外周的上端与驱动轴 222的轴线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套设在偏心套223的外周的推杆230与偏心套223的外周的上端接触的位置与驱动轴222的轴线的距离发生改变,以实现推杆230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
如图2所示,泵体200还包括第一轴承240,第一轴承240套设于驱动轴 222上,且第一轴承240限位于第一容腔213内,具体地,第一轴承240用于提高驱动轴222转动时的回转精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轴承240包括两个,两个第一轴承240 均套设于驱动轴222上,且两个第一轴承240位于驱动件221主体的两侧,具体地,两个第一轴承240配合能够更可靠地提高驱动轴222转动时的回转精度。
如图2-3所示,泵体200还包括风叶盖250,风叶盖250设置于第一进风口211处,风叶盖250具有开口251,外部的空气能够经开口251进入第一容腔213内,同时,风叶盖250还能够将的大体积污物阻挡在第一容腔213外。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控制器100设置于风叶盖250背离驱动件 221的一侧,以实现将控制器100设置于第一进风口211处,具体地,控制器 100设置于风叶盖250背离驱动件221的一侧,即控制器100设置于风叶盖 250朝向外部空气的一侧,如此设置,外部的空气能够经开口251进入第一容腔213内时能够更充分的与控制器100接触,从而能够带走控制器100更多的热量,以加快控制器100的冷却降温。
如图3所示,泵体200还包括网状结构260,网状结构260设置于第二进风口2100处,外部的空气能够经网状结构260进入第一容腔213内,同时,网状结构260还能够将的大体积污物阻挡在第一容腔213外
在一实施例中,偏心套223、推杆230及第一壳体210均包括多个,多个偏心套223间隔套设于驱动轴222上、多个偏心套223、多个推杆230及多个第一壳体210一一对应,在本实施例中,偏心套223、推杆230及第一壳体 210均包括两个,两个偏心套223间隔套设于驱动轴222上、两个偏心套223、两个推杆230及两个第一壳体210一一对应。驱动轴222通过两个偏心套223 同时带动两个连杆工作,能够加快外部的空气进入第二容腔214内的速度,且能够加快第二容腔214内的空气进入储气罐300内的速度。
如图2-3所示,泵体200还包括泵盖270,泵盖270盖设在第一壳体210 上,推杆230、第一壳体210及泵盖270形成第二容腔214,泵盖270上设置有进气口271和出气口272。
在一实施例中,泵盖270包括多个,多个泵盖270一一对应的盖设在多个第一壳体210上,在本实施例中,泵盖270包括两个,两个泵盖270一一对应的盖设在两个第一壳体210上。
如图2所示,泵体200还包括第二轴承280,偏心套223通过第二轴承 280套设于驱动轴222上,第二轴承280减少了偏心套223与驱动轴222之间的摩擦,从而延长偏心套223的使用寿命,同时,第二轴承280还能够提高偏心套223的回转精度。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轴承280包括多个,多个第二轴承280与多个偏心套223一一对应,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轴承280包括两个,两个第二轴承280 与两个偏心套223一一对应。
如图2所示,泵体200还包括第一风叶290,第一风叶290与驱动组件 220靠近第一进风口211的一端连接,驱动组件220还用于驱动第一风叶290 转动,以将外部的空气经第一进风口211吸入至第一容腔213内并经第一出风口212排出至第一容腔213外,具体地,第一风叶290套设于驱动轴222 靠近第一进风口211的一端,驱动件221用于驱动驱动轴222转动,以带动第一风叶290绕驱动轴222的轴线转动。
如图2所示,泵体200上还设置有与第一进风口211间隔设置的第二进风口2100,外部的空气能够经第二进风口2100进入泵体200内,然后经第一出风口212流出泵体200,以实现对泵体200的散热,具体地,第二进风口 2100与第一进风口211间隔设置于第一壳体210上,第二进风口2100与第一容腔213相连通。
如图2所示,泵体200还包括第二风叶2110,第二风叶2110与驱动组件 220靠近第二进风口2100的一端连接,驱动件221用于驱动第一风叶290和第二风叶2110同步转动,以将外部的空气经第一进风口211和第二进风口 2100吸入第一容腔213内,然后将第一容腔213内的空气经第一出风口212 吹出至第一容腔213外,具体地,第二风叶2110套设于驱动轴222靠近第二进风口2100的一端,驱动件221用于驱动驱动轴222转动,以带动第一风叶290和第二风叶2110绕驱动轴222的轴线同步转动。
如图2-3所示,空压机还包括气管400,气管400用于连接两个泵盖270,以实现两个第二容腔214的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气管400包括多个,多个气管400均用于连接两个泵盖 270,且多个气管400间隔设置,多个气管400能够加快两个第二容腔214间的空气流动,在本实施例中,气管400包括两个,且两个气管400间隔设置,两个气管400能够加快两个第二容腔214间的空气流动。
在一实施例中,泵体200还包括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设置于进气口 271处,使得外部的空气只能够经进气口271进入第二容腔214内,而第二容腔214内的空气不能经进气口271排出至外部环境。
如图1和图3所示,空压机还包括消声器500,消声器500设置于泵盖 270上,且消声器500与第二容腔214连通,消声器500上设置有开孔510,外部的空气能够经开孔510进入消声器500,再经进气口271进入第二容腔 214内,消声器500用于减小外部的空气进入第二容腔214时的声音。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消声器500内,使得外部的空气只能够经开孔510进入消声器500后,再经进气口271进入第二容腔214内,而消声器500内的空气不能经开孔510排出至消声器500外。
在一实施例中,泵体200还包括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设置于出气口 272处,使得第二容腔214内的空气只能够经出气口272进入储气罐300内,而储气罐300内的空气不能经出气口272进入第二容腔214内。
如图4所示,储气罐300上设置有排气阀310,排气阀310用于在空压机停止工作时将留在储气罐300内的空气排出,以防止储气罐300发生碰撞等意外时引起爆炸。此外,空压机长时间工作后,储气罐300内会积累出水体,能够通过排气阀310将储气罐300内的水体排出。
如图4所示,空压机还包括接头组件600,接头组件600的一端与储气罐 300连通,接头组件600的另一端与外部的气动工具连通,接头组件600用于将储气罐300内的空气输出至外部的气动工具。
如图4-5所示,接头组件600包括调压阀主体610、第一接头620及第二接头630,第一接头620与第二接头630均与调压阀主体610连接,第一接头 620与储气罐300连通,储气罐300内的空气能够经第一接头620进入调压阀主体610,第二接头630用于输出进入调压阀主体610内的空气,具体地,第二接头630用于与外部的气动工具连接,通过第二接头630能够将调压阀主体610内的空气输出至外部的气动工具,以驱动气动工具工作。
如图5所示,接头组件600还包括第三接头640,第三接头640与调压阀主体610连接,调压阀主体610能够调节进入调压阀主体610内的空气的压强,第三接头640用于输出经调压阀主体610调节压强的空气,第三接头640 与第二接头630配合能够实现不同压强空气的输出,从而能将不同压强的空气输出至需要不同压强空气驱动的外部的气动工具。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三接头640包括多个,多个第三接头640 均与调压阀主体610连接且多个第三接头640间隔设置,多个第三接头640 同时输出经调压阀主体610调节压强的空气,从而能够同时驱动多个外部的气动工具工作,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接头640包括两个,两个第三接头640 均与调压阀主体610连接且两个第三接头640间隔设置,两个第三接头640 同时输出经调压阀主体610调节压强的空气,从而能够同时驱动两个外部的气动工具工作。
如图5所示,接头组件600还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650和第二压力传感器660,第一压力传感器650和第二压力传感器660均与第一接头620连接,第一压力传感器650和第二压力传感器660均与控制器100电连接,第一压力传感器650用于检测调压阀主体610内空气的压强,第二压力传感器660 用于检测储气罐300内空气的压强,具体地,当第二压力传感器660检测到储气罐300内空气的压强达到第一设定值后,泵体200停止工作不再往储气罐300内输入空气,当第一压力传感器650检测到调压阀主体610内空气的压强达到第二设定值后,第二接头630输出调压阀主体610内经调压阀主体 610调节压强的空气,第一设定值和第二设定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合适设置。
如图5所示,接头组件600还包括安全阀670,安全阀670与调压阀主体 610连接,安全阀670用于在调压阀主体610内的压力过大时泄出压力。
如图4所示,空压机还包括第二壳体700,泵体200和控制器100设置于第二壳体700内,储气罐300与第二壳体700连接,第二壳体700上设置有第三进风口710和第二出风口720,外部的空气能够经第三进风口710进入第二壳体700内,再经第一进风口211进入第一壳体210内,第一壳体210内的空气能够经第一出风口212排出第一壳体210,再经第二出风口720排出第二壳体700,具体地,外部的空气能够经第三进风口710进入第二壳体700内,再经第一进风口211进入第一容腔213内,第一容腔213内的空气能够经第一出风口212排出第一容腔213,再经第二出风口720排出第二壳体700。
在一实施例中,第三进风口710包括两个,一个第三进风口710与第一进风口211相对应,另一个第三进风口710与第二进风口2100相对应。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出风口720包括两个,两个第二出风口720能够加快空气流出第二壳体700的速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接头组件600与第二壳体700连接,以实现对接头组件600的固定。
如图6所示,空压机还包括挡风件800,挡风件800设置于第三进风口 710靠近第一进风口211的一侧,以围罩第一进风口211,从而以阻挡经第一出风口212排出第一壳体210的空气再经第一进风口211进入第一壳体210 内,具体地,经第一出风口212从第一壳体210的第一容腔213内排出的空气因为带走了控制器100和驱动件221的热量而成为热空气,如果热空气再经第一进气口271回到第一壳体210的第一容腔213内则不利于控制器100 和驱动件221的散热,即通过挡风件800将冷热空气分隔开,避免热空气被反复吸入第一壳体210的第一容腔213内,可以使控制器100和驱动件221 迅速散热,以增加空压机的工作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挡风件800包括两个,一个挡风件800设置于第三进风口710靠近第一进风口211的一侧,以围罩第一进风口211,另一个挡风件800设置于另一个第三进风口710靠近第二进风口2100的一侧,以围罩第二进风口2100。
如图7所示,第二壳体700上还设置有提手730,通过手持提手730便于实现对空压机的转移。
如图7所示,空压机还包括电池900,电池900设置于第二壳体700上,电池900与控制器100电连接,电池900用于给控制器100供电。
如图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电池900包括多个,多个电池900间隔设置于第二壳体700上,当一个电池900电量用尽后,能够使用其他电池900 继续供电,以延长空压机的工作时长,在本实施例中,电池900包括两个,两个电池900间隔设置于第二壳体700上,当一个电池900电量用尽后,能够使用另一个电池900继续供电,以延长空压机的工作时长。
如图7所示,第二壳体700上还设置有电源开关740,电源开关740与控制器100电连接,电源开关740用于控制电池900开始供电或停止供电,从而控制空压机的启停。
如图7所示,第二壳体700上还设置有切换开关750,两个电池900均与切换开关750电连接,切换开关750用于切换两个电池900的工作状态,具体地,当一个电池900电量用尽后,切换开关750使得电量用尽的电池900 停止给控制器100供电,并使另一个电池900开始工作给控制器100供电。
如图8所示,空压机还包括底板1000,泵体200设置于底板1000上,且底板1000与储气罐300连接,以使泵体200和储气罐300的安装更加稳定。
如图8所示,空压机还包括支撑件1100,支撑件1100用于支撑底板1000 和储气罐300。
如图8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支撑件1100包括多个,多个支撑件1100 同时支撑底板1000和储气罐300,提高了对底板1000和储气罐300支撑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100包括三个,一个支撑件1100用于支撑储气罐300,另外两个支撑件1100穿过第二壳体700支撑底板1000,三个支撑件1100成三角形分布,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因此三个支撑件1100对底板1000 和储气罐300的支撑更加可靠。
如图8所示,空压机还包括减震件1200,减震件1200设置于底板1000 与泵体200之间,减震件1200用于减小泵体200工作时的震动。
在一实施例中,减震件1200包括多个,多个减震件1200间隔设置于底板1000与泵体200之间,多个减震件1200能够对泵体200产生更好的减震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减震件1200包括四个,四个减震件1200间隔设置于底板1000与泵体200之间,四个减震件1200能够对泵体200产生更好的减震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减震件1200可以但不限于为橡胶材质。
如图4所示,空压机还包括控制面板1300,控制面板1300与第二壳体 700连接,控制面板1300与控制器100电连接,通过控制面板1300能够实现控制器100的控制功能。
参照图1-8,空压机各机构之间的配合和动作过程如下:
开启电源开关740,电池900给控制器100供电,控制器100控制泵体 200工作,具体地,控制器100控制驱动件221驱动驱动轴222转动,以带动偏心套223绕驱动轴222的轴线偏心转动,偏心套223相对于推杆230转动使得推杆230相对于驱动轴222的轴线的距离改变,从而实现推杆230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推杆230朝第一方向移动时能够使外部的空气经开孔510及进气口271进入第二容腔214,推杆230朝第二方向移动时能够使第二容腔214内的空气经出气口272进入储气罐300内,当第二压力传感器660 检测到储气罐300内空气的压强达到第一设定值后,泵体200停止工作不再往储气罐300内输入空气,储气罐300内压强达到第一设定值的空气进入调压阀主体610内,调压阀主体610内的空气能够经第三接头640输出至外部的气动工具,调压阀主体610能够调节调压阀主体610内空气的压强,当第一压力传感器650检测到调压阀主体610内空气的压强达到第二设定值后,调压阀主体610内经调压阀主体610调节压强的空气能够经第二接头630输出至外部的气动工具,第三接头640与第二接头630配合实现了不同压强空气的输出;
驱动件221驱动驱动轴222转动以带动偏心套223绕驱动轴222的轴线偏心转动时,驱动轴222还同时带动第一风叶290和第二风叶2110同步转动,使外部空气经第三进气口271进入第二壳体700内,再与控制器100接触后经过第一进气口271和第二进气口271进入第一容腔213内,被吸入第一容腔213内的外部空气与驱动件221接触带走控制器100和驱动件221的热量后依次经第一出风口212排出第一容腔213后,再经第二出气口272排出第二壳体700,实现了对控制器100和驱动件221的冷却降温,实现了在空压机工作时带走控制器100和驱动件221的热量,从而加快控制器100和驱动件 221的冷却降温,延长了控制器100和驱动件221的工作时间。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气罐;
泵体,与所述储气罐连通,所述泵体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泵体用于将外部的空气抽注至所述储气罐内;及
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泵体的第一进风口处,并与所述泵体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泵体的运行,外部的空气能够接触所述控制器并经所述第一进风口进入所述泵体内,然后经所述第一出风口流出所述泵体,以实现对所述泵体和所述控制器的散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包括第一壳体、驱动组件及推杆,所述推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将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分割为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腔内,并与所述推杆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推杆沿第一方向或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且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容腔相连通,外部的空气能够接触所述控制器并经所述第一进风口进入所述第一容腔内,然后经所述第一出风口流出所述第一容腔,以实现对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控制器的散热,所述第一壳体上还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容腔连通,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容腔和所述储气罐,当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推杆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可增大所述第二容腔的体积,以减小所述第二容腔内的气压,从而使得外部的空气经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第二容腔,当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推杆沿第二方向移动时,可减小所述第二容腔的体积,以增大所述第二容腔内的气压,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容腔内的空气经所述出气口进入所述储气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压机,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驱动轴及偏心套,所述驱动轴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偏心套套设于所述驱动轴上,所述驱动轴的轴线到所述偏心套的外周各点的距离不同,所述推杆背离所述第二容腔的一端套设在所述偏心套的外周上,且所述偏心套能够相对于所述推杆转动,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轴转动以带动所述偏心套绕所述驱动轴的轴线偏心转动,使得所述偏心套相对于所述推杆转动,以带动套设在所述偏心套的外周上的所述推杆在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套、所述推杆及所述第一壳体均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偏心套间隔套设于所述驱动轴上,多个所述偏心套、多个所述推杆及多个所述第一壳体一一对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还包括泵盖,所述泵盖盖设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推杆、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泵盖形成所述第二容腔,所述泵盖上设置有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还包括第一风叶,所述第一风叶与所述驱动组件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还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风叶转动,以将外部的空气经所述第一进风口吸入至所述第一容腔内并经所述第一出风口排出至所述第一容腔外。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风口间隔设置的第二进风口,外部的空气还能够经所述第二进风口进入所述泵体内,然后经所述第一出风口流出所述泵体,以实现对所述泵体的散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还包括接头组件,所述接头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储气罐连通,所述接头组件的另一端用于与外部的气动工具连通,所述接头组件用于将所述储气罐内的空气输出至外部的气动工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还包括第二壳体,所述泵体和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储气罐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三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外部的空气能够经所述第三进风口进入所述第二壳体内,再经所述第一进风口进入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空气能够经所述第一出风口排出所述第一壳体,再经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所述第二壳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还包括挡风件,所述挡风件设置于所述第三进风口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一侧,以围罩所述第一进风口,从而以阻挡经所述第一出风口排出所述第一壳体的空气再经所述第一进风口进入所述第一壳体内。
CN202011246972.0A 2020-11-10 2020-11-10 空压机 Pending CN1121967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46972.0A CN112196768A (zh) 2020-11-10 2020-11-10 空压机
US17/516,939 US20220112903A1 (en) 2020-11-10 2021-11-02 Air compress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46972.0A CN112196768A (zh) 2020-11-10 2020-11-10 空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96768A true CN112196768A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34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46972.0A Pending CN112196768A (zh) 2020-11-10 2020-11-10 空压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12903A1 (zh)
CN (1) CN11219676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71268S1 (en) * 2020-05-27 2022-11-29 Cheng LONG Portable air compressor
JP2023163645A (ja) * 2022-04-28 2023-11-10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気体圧縮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57338B2 (en) * 2000-07-19 2002-03-19 Campbell Hausfeld/Scott Fetzer Company Air compressor assembly with tapered flywheel shaft
US20090214361A1 (en) * 2005-03-17 2009-08-27 Traian Voicu Oil-less compressor with seal-dust protection
US11204022B2 (en) * 2018-08-14 2021-12-21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Air compress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112903A1 (en) 2022-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96768A (zh) 空压机
CN1965180B (zh) 滑脂枪
US20090145621A1 (en) power tool
ES2131816T3 (es) Motor electrico sin escobillas y procedimiento para su funcionamiento.
CN213775660U (zh) 空压机
GB2425220A (en) Battery cooling device
CN106230176A (zh) 型腔内带强制风冷的汽车电机
JP2014213295A (ja) 高圧洗浄機
CN210422908U (zh) 一种水冷电机式四柱塞泵
ES2163133T3 (es) Motor electrico de marcha rapida.
CN213574729U (zh) 一种蜗壳式耐高温离心叶轮风机
CN210463340U (zh) 一种多级调节低耗型组合式新风恒温恒湿除湿机
CN212392771U (zh)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防爆电机
CN210265052U (zh) 一种空压机及具有该空压机的充气泵
CN113054821A (zh) 一种在极限位置具有缓冲功能的直线电机及动力工具
CN219500586U (zh) 一种吹风机
CN221003214U (zh) 一种微型气泵
CN214318552U (zh) 筋膜枪
CN211082177U (zh) 一种四缸真空泵
CN215521311U (zh) 一种耐高温离心风机
CN211516899U (zh) 一种数控机床通风冷却结构
CN220748627U (zh) 一种高导热散热的充气泵
CN216381874U (zh) 一种振动设备上用惯性泵
CN115263778A (zh) 一种耐高温的风机
CN214945155U (zh) 一种可调式风机外壁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