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88416A - 公专网融合集群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公专网融合集群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88416A
CN112188416A CN201910603744.5A CN201910603744A CN112188416A CN 112188416 A CN112188416 A CN 112188416A CN 201910603744 A CN201910603744 A CN 201910603744A CN 112188416 A CN112188416 A CN 1121884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blic
cluster
network
private network
access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0374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童树鸿
万开
杨占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tevi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tevi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tevi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tevi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0374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884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884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84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10Push-to-Talk [PTT] or Push-On-Call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公专网融合集群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集群核心网、专网接入终端和公网接入终端,其中:所述集群核心网包括公网集群功能PTF,所述公网集群功能PTF与集群控制功能TCF相连;所述公网集群功能PTF用于处理公网接入终端的接入及集群业务;所述公网接入终端包括公网终端和公专网双模终端,用于通过公网接入到所述集群核心网;所述专网接入终端包括专网终端和公专网双模终端,用于通过集群专网接入到所述集群核心网。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对公专网用户进行统一集群业务管理,实现公网集群和专网集群系统间的融合统一。

Description

公专网融合集群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专网融合集群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集群通信系统是面向特定行业应用的专用无线通信系统,在政府部门、公共安全、应急通信、电力、民航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市场。
B-TrunC(Broadband Trunking Communication,宽带集群通信)系统以TD-LTE为核心技术,将TD-LTE的高速率、大带宽与数字集群技术中的资源共享、快速呼叫建立、指挥调度等特点进行融合,是一种能够提供高速数据传输的通信系统。B-TrunC专网集群具备无线频谱利用率高、传输速度快、时延小、可靠可控、安全性高等优点,但由于初期网络建设成本、建设周期,以及频率资源申请等因素,网络覆盖主要是热点区域、用户活动频繁区域。
而目前国内三大运营商对4G网络的覆盖建设已经完成,具有成本低、覆盖广等明显优势,也具备众多公网对讲系统,例如,天翼对讲、Wo-Chat对讲、“和”对讲,以及各种企业级对讲平台。但公网对讲系统和专网集群相比,也有呼叫建立时间长、语音时延长、以及和公众用户共享资源可能出现的网络拥堵等弱点。
如果利用公网IP传输通道资源,部署公网集群系统,并将公网集群作为B-TrunC集群的补充,同时利用专网集群、公网集群,组成公专网融合集群通信系统,则可达到集群业务全网连续覆盖、用户任意移动的效果,保证行业指挥调度随时随地送达。
然而目前公网集群、专网集群仍是两张独立网络,分别进行指挥调度。公网集群、专网集群系统间如果互联互通,需要两系统间自定义接口,且只能业务互通,不能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当前B-TrunC专网标准已将公专网融合列入标准计划,但尚未开展讨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公专网融合集群通信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公专网融合集群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集群核心网、专网接入终端和公网接入终端,其中:
所述集群核心网包括公网集群功能PTF,所述公网集群功能PTF与集群控制功能TCF相连;
所述公网集群功能PTF用于处理公网接入终端的接入及集群业务;
所述公网接入终端包括公网终端和公专网双模终端,用于通过公网接入到所述集群核心网;
所述专网接入终端包括专网终端和公专网双模终端,用于通过集群专网接入到所述集群核心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公专网融合集群通信系统,通过在集群核心网增设一个公网集群功能PTF,处理公网集群系统的业务,并与集群控制功能TCF共同完成公专网集群控制功能,能够对公专网用户进行统一集群业务管理,实现公网集群、专网集群系统间的融合统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公专网融合集群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公专网融合集群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公专网融合集群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包括:集群核心网11、专网接入终端12和公网接入终端13,其中:
所述集群核心网11包括公网集群功能PTF,所述公网集群功能PTF与集群控制功能TCF相连;
具体地,专网B-TrunC系统的集群核心网包括eMME(Evolved MobilityManagement Entity,增强型移动性管理实体)、xGW(x Gateway,合设网关)、eHSS(EvolvedHome Subscriber Server,增强型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TCF(Trunking ControlFunction,集群控制功能)、TMF(Trunking Media Function,集群媒体功能)五个逻辑实体,这些逻辑实体根据实际部署可合设形成实际网元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为将B-TrunC专网与公网集群系统进行融合,在集群核心网原有功能实体TCF、TMF基础上,新增一个逻辑功能实体PTF(Public Trunking Function,称为公网集群功能),公网集群功能PTF为公网用户接入及业务处理模块,处理公网集群系统的业务功能,与集群控制功能TCF相连,并和TCF、TMF共同完成公专网集群控制功能,其中TCF仍为集群控制中心实体,PTF在实际部署时可与其他逻辑实体合设形成实际网元设备。
所述公网集群功能PTF用于处理公网接入终端的接入及集群业务;
具体地,公网集群功能PTF处理公网集群系统的业务,包括公网用户的接入到宽带集群核心网以及公网用户的集群业务,集群业务包括单呼、组呼、短消息、广播、动态重组等。
所述公网接入终端12包括公网终端和公专网双模终端,用于通过公网接入到所述集群核心网;
所述专网接入终端13包括专网终端和公专网双模终端,用于通过集群专网接入到所述集群核心网。
具体地,专网接入终端通过专网接入到TCF;公网终端通过公网接入到PTF和TCF;公专网双模终端既可通过专网接入,又可通过公网接入融合系统。其中所述专网可以为宽带集群专网网络,公网即国际互联网(Internet),包括3G/4G移动蜂窝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对公网终端、公网接入的双模终端统称为公网接入终端,专网终端、专网接入的双模终端统称为专网接入终端。
公专网双模终端根据双模终端所在位置的网络覆盖情况,对于有专网覆盖的地域,优先通过专网接入,对于无专网覆盖的地域,则通过公网接入系统,以尽可能使用业务质量更快、更安全、更有带宽保证的集群专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公专网融合集群通信系统,通过在集群核心网增设一个公网集群功能PTF,处理公网集群系统的业务,并与集群控制功能TCF共同完成公专网集群控制功能,能够对公专网用户进行统一集群业务管理,实现公网集群、专网集群系统间的融合统一。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公网接入终端与所述公网集群功能PTF之间通信的信令采用SIP协议,用户面数据采用RTP协议,数据媒体格式采用与专网集群通信系统相同的格式。
具体地,公网接入终端新增公网集群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处理公网集群业务功能,可部署在公网终端上、双模终端上、以及PC电脑上均可。在实际部署时,要求和公网集群功能PTF之间IP互通;
公网集群APP和PTF之间通信协议定义为:控制面信令采用SIP协议,用户面业务数据采用RTP协议,数据媒体格式采用与B-TrunC系统相同的格式,避免公专网用户之间音视频进行编解码转换。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集群核心网包括增强型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eHSS,用于存储所述专网接入终端和公网接入终端的用户和组信息;
所述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eHSS,用于对所述专网接入终端和公网接入终端的用户号码进行统一编号;
其中,所述专网接入终端和公网接入终端的用户号码采用UDN进行识别;
所述公专网双模终端,用于使用同一个UDN从公网或从集群专网接入到所述集群核心网。
具体地,公专网用户统一规划码号和编组:eHSS统一对专网终端和公网终端的用户信息、组信息进行存储管理,达到统一编号、编组、开户管理的目的。即公网用户同B-TrunC专网用户一样,也采用UDN(Unique Device Name,单一设备名)进行识别;另外,一个公专网双模终端无论从公网接入,还是专网接入融合网络,使用的UDN是相同的,即号码UDN和用户对应。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终端号码统一规划,统一编组,主叫用户无需关心被叫用户是公网终端、专网终端、或者公专网双模终端的接入方式,一键直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公专网双模终端,用于通过专网注册到所述集群控制功能TCF;或者通过公网注册到所述公网集群功能PTF和所述集群控制功能TCF;当有专网覆盖时,优先通过专网注册到所述集群控制功能TCF。
还用于在模式切换时,在使用新的模式进行注册前,将之前模式进行去注册;
所述集群控制功能TCF,用于在接收到新模式的注册请求之后,无论是否收到之前模式的去注册请求,均将之前模式设为失效。
具体地,B-TrunC专网终端仍通过B-TrunC专网接入,注册到TCF;公网终端,安装集群APP,通过公网接入,注册到PTF和TCF;公专网双模终端既可通过专网接入,又可通过公网接入融合系统,双模终端只从一个模式接入融合系统,且优先从专网接入。
公专网双模终端模式的切换过程为:当终端移动出专网覆盖范围时,则切换到公网集群模式。此时终端先向TCF发起专网注销过程,然后向PTF&TCF发起公网集群注册过程。如TFC在收到公网集群注册前,并未收到专网注销消息,仍认为原专网注册失效。双模终端只从一个模式接入融合系统,且优先从专网接入,TCF收到最新的注册请求,无论是否收到之前模式的去注册请求,均认为之前模式的注册失效。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公专网融合集群通信系统包括调度台,用于通过所述集群控制功能TCF和所述公网集群功能PTF管理公网接入终端的用户和组信息,对公网接入终端和专网接入终端进行统一管理。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公专网融合集群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公专网融合集群通信系统包括统一应用调度平台DC(DispatchConsole,调度台),调度台DC通过D接口控制TCF、PDF管理公网用户和组,由于具有唯一的集群控制中心TCF,因此可对公专网用户进行统一集群业务管理,公网用户、专网用户、调度台、组(公网组、专网组、混合组)之间任意集群呼叫,无需关注用户/组类型。
调度台DC还用于对公网用户、专网用户进行统一管理,包括呈现用户注册、呼叫状态,集群呼叫调度,视频调度等。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公专网融合集群通信系统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服务器和彩信服务SMS服务器,所述地理信息系统GIS服务器和彩信服务SMS服务器与所述公网接入终端之间的接口协议采用专网集群通信系统标准中的协议。
如图2所示,公专网融合集群通信系统还包括统一应用平台:RES(Record Server,录音录像服务器)、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器、SMS(Short Messaging Service,短信服务)服务器等。
本发明实施例公网用户GIS服务器、SMS服务器之间的接口采用B-TrunC标准中接口协议,以便公专网用户统一定位和彩信业务。且原有B-TrunC系统中接口保持不变,不影响原有标准和功能。
由于该融合系统只有一个集群控制中心,因此与之相对的RES,可以对该融合系统内中所有呼叫音视频进行录音录像;而对于GIS位置服务、SMS彩信服务,终端和服务器之间是基于IP的应用层协议,公网集群用户采用同B-TrunC标准中的协议,即可实现公专网用户统一GIS,统一彩信服务。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宽带公专网融合集群通信系统达到对用户、管理员呈现为一张网,一个管理平台,一个指挥调度系统,可达到统一指挥调度和管理,包括统一集群业务、统一码号管理、统一调度、统一业务(定位、彩信、录音录像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公专网融合集群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集群核心网、专网接入终端和公网接入终端,其中:
所述集群核心网包括公网集群功能PTF,所述公网集群功能PTF与集群控制功能TCF相连;
所述公网集群功能PTF用于处理公网接入终端的接入及集群业务;
所述公网接入终端包括公网终端和公专网双模终端,用于通过公网接入到所述集群核心网;
所述专网接入终端包括专网终端和公专网双模终端,用于通过集群专网接入到所述集群核心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专网融合集群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网接入终端与所述公网集群功能PTF之间通信的信令采用SIP协议,用户面数据采用RTP协议,数据媒体格式采用与专网集群通信系统相同的格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专网融合集群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群核心网包括增强型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eHSS,用于存储所述专网接入终端和公网接入终端的用户和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专网融合集群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eHSS,用于对所述专网接入终端和公网接入终端的用户号码进行统一编号;
其中,所述专网接入终端和公网接入终端的用户号码采用UDN进行识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公专网融合集群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专网双模终端,用于使用同一个UDN从公网或从集群专网接入到所述集群核心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专网融合集群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公专网双模终端,用于通过专网注册到所述集群控制功能TCF,或者通过公网注册到所述公网集群功能PTF和所述集群控制功能TCF;当有专网覆盖时,优先通过专网注册到所述集群控制功能TCF;
还用于在模式切换时,在使用新的模式进行注册前,将之前模式进行去注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公专网融合集群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群控制功能TCF,用于在接收到新模式的注册请求之后,无论是否收到之前模式的去注册请求,均将之前模式设为失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专网融合集群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公专网融合集群通信系统包括调度台,用于通过所述集群控制功能TCF和所述公网集群功能PTF管理公网接入终端的用户和组信息,对公网接入终端和专网接入终端进行统一管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专网融合集群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公专网融合集群通信系统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服务器和彩信服务SMS服务器,所述地理信息系统GIS服务器和彩信服务SMS服务器与所述公网接入终端之间的接口协议采用专网集群通信系统标准中的协议。
CN201910603744.5A 2019-07-05 2019-07-05 公专网融合集群通信系统 Pending CN1121884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03744.5A CN112188416A (zh) 2019-07-05 2019-07-05 公专网融合集群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03744.5A CN112188416A (zh) 2019-07-05 2019-07-05 公专网融合集群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8416A true CN112188416A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14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03744.5A Pending CN112188416A (zh) 2019-07-05 2019-07-05 公专网融合集群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8841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5326A (zh) * 2022-02-25 2022-03-25 南京北路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煤矿专网与运营商lte核心网互通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5515082A (zh) * 2021-06-21 2022-12-23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4g、5g公专网融合集群通信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39485A1 (en) * 2002-05-24 2005-10-27 Gorachund Kundu Dispatch service architecture framework
CN102036187A (zh) * 2009-09-24 2011-04-27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宽带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中监控视频实时传送的方法
CN105025396A (zh) * 2014-04-30 2015-11-04 杭州优能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实现专网与公网对讲机通信的方法、系统及集群云基站
CN205883371U (zh) * 2016-07-22 2017-01-11 上海三吉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有线无线融合语音调度设备
CN106506463A (zh) * 2016-10-18 2017-03-15 南京大学 基于专网集群和3g/4g公网的公/专网互连互通系统及方法
CN108990115A (zh) * 2018-07-16 2018-12-11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集群通信系统多核心网组网下保证QoS的方法
CN208299877U (zh) * 2018-06-21 2018-12-28 福建省应急通信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融合通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39485A1 (en) * 2002-05-24 2005-10-27 Gorachund Kundu Dispatch service architecture framework
CN102036187A (zh) * 2009-09-24 2011-04-27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宽带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中监控视频实时传送的方法
CN105025396A (zh) * 2014-04-30 2015-11-04 杭州优能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实现专网与公网对讲机通信的方法、系统及集群云基站
CN205883371U (zh) * 2016-07-22 2017-01-11 上海三吉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有线无线融合语音调度设备
CN106506463A (zh) * 2016-10-18 2017-03-15 南京大学 基于专网集群和3g/4g公网的公/专网互连互通系统及方法
CN208299877U (zh) * 2018-06-21 2018-12-28 福建省应急通信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融合通信系统
CN108990115A (zh) * 2018-07-16 2018-12-11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集群通信系统多核心网组网下保证QoS的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15082A (zh) * 2021-06-21 2022-12-23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4g、5g公专网融合集群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5515082B (zh) * 2021-06-21 2023-11-24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4g、5g公专网融合集群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4245326A (zh) * 2022-02-25 2022-03-25 南京北路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煤矿专网与运营商lte核心网互通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96190B (zh) 一种公专网集群融合系统组呼业务实现方法和系统
KR101441567B1 (ko) Ims 망을 통한 m2m 데이터 전달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m2m 서비스 플랫폼
US20170078226A1 (en) Communication adaptation
US20170181024A1 (en) Individually unique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management
CN109428854A (zh) 一种基于宽窄带融合的呼叫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622831A (zh) 用于在宽带无线接入网中提供多播广播服务的代理igmp客户机及方法
US9154911B2 (en) Selective delivery of presence messag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EP2763464B1 (en) Convergence calling method and system
US8577355B1 (en) Intelligent long term evolution peer-to-peer management
WO2009015526A1 (fr) Procédé consistant à déclencher une synchronisation d'informations de groupe en temps réel sur un côté du réseau dans un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à grappes
CN108156634B (zh)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731486A1 (en) Service-based ip multimedia network subsystem (ims) architecture
CN112188416A (zh) 公专网融合集群通信系统
CN108901067B (zh) 用于宽带集群核心网与调度台间的签约数据同步实现方法
Naik et al. Challeng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ur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
US8224334B1 (en) Calling connection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WO201304112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service settings for a mobile subscriber
CN102244848B (zh) 紧急短消息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14095615A (zh) 一种会话建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47604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US8676156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calls
CN112423244A (zh) 移动终端发起动态重组的方法及装置
US11870601B2 (en) Policy control function fallback
CN112218251B (zh) 宽带集群并发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EP3035627A1 (en) Method of providing coverage extension to an existing mobile network, and correspond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1111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