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88019A - 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88019A
CN112188019A CN202011066404.2A CN202011066404A CN112188019A CN 112188019 A CN112188019 A CN 112188019A CN 202011066404 A CN202011066404 A CN 202011066404A CN 112188019 A CN112188019 A CN 1121880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dio data
mode
processing
target
aud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6640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88019B (zh
Inventor
高小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6640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880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88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80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880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80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several subscribers to a common circuit, i.e. affording conference facilitie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7/00Speaker identification or verification technique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21/00Speech or voice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to produce another audible or non-audible signal, e.g. visual or tactile, in order to modify its quality or its intelligibility
    • G10L21/02Speech enhancement, e.g. noise reduction or echo cancellation
    • G10L21/0208Noise filt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8Mouthpieces; Microphon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83Reduction of ambient noi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Details of 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earphones or monophonic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10/00Micro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60/00Details of hearing devices, i.e. of ear- or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or H04R5/033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their subgroups, or of hearing aids covered by H04R25/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460/01Hearing devices using 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处理方法,应用于具有音频处理能力的电子设备,包括:如果目标应用处于运行状态,获得参数信息;其中,处于运行状态的所述目标应用至少具有音频数据采集功能;如果所述参数信息满足目标条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模式,其中,所述第一模式下,以第一方式处理第一音频数据,以获得第二音频数据;如果所述参数信息未满足所述目标条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模式,其中,所述第二模式下,不以所述第一方式处理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其中,所述第一音频数据是采集的对应电子设备所在环境的音频数据;所述第二音频数据是用于输出的音频数据,以第一方式处理包括减少所述第一音频数据中的部分音频数据。同时,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设备都具有降噪功能,但是由于不同电子设备所使用的硬件不同,所以芯片厂商在出厂降噪芯片时,不会去适配所有电子设备的硬件,从而导致电子设备的麦克风无论是处于使用状态还是静音状态,都会开启降噪功能,这样则导致电子设备的耗电量增加,影响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处理方法,应用于具有音频处理能力的电子设备,包括:
如果目标应用处于运行状态,获得参数信息;其中,处于所述运行状态的所述目标应用至少具有音频数据采集功能;
如果所述参数信息满足目标条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模式,其中,所述第一模式下,以第一方式处理第一音频数据,以获得第二音频数据;
如果所述参数信息未满足所述目标条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模式,其中,所述第二模式下,不以所述第一方式处理所述第一音频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音频数据是采集的对应电子设备所在环境的音频数据;所述第二音频数据是用于输出的音频数据,以第一方式处理包括减少所述第一音频数据中的部分音频数据。
上述方案中,所述获得参数信息,包括:
获得表征所述采集音频数据是否使能的参数;
如果所述参数表征使能,则满足目标条件;
如果所述参数表征未使能,则未满足所述目标条件。
上述方案中,在获得参数信息之前,还包括:
利用所述目标应用采集第一音频数据;
以第二方式处理所述第一音频数据;
如果处理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包括目标音频数据,则满足目标条件;
如果处理结果标明,所述第一音频数据未包括所述目标音频数据,则未满足所述目标条件。
上述方案中,所述获得参数信息,包括:
获得表征所述采集音频数据是否使能的参数;
如果所述参数表征使能,利用所述目标应用采集第一音频数据;并以第二方式处理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如果处理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包括目标音频数据,则满足目标条件;如果处理结果标明,第一音频数据未包括目标音频数据,则未满足所述目标条件;
如果参数表征未使能,则未满足所述目标条件。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
如果所述目标应用在所述运行状态下具有音频数据通信功能,向所述电子设备的对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音频数据;
或者,如果所述目标应用在所述运行状态下具有音频录制功能,存储所述第二音频数据。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音频采集装置集合,用于采集音频数据;
处理装置集合,至少用于运行目标应用及以第一方式处理所述音频数据;其中,如果所述目标应用处于运行状态,获得参数信息;其中,处于所述运行状态的所述目标应用至少具有音频数据采集功能;如果所述参数信息满足目标条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模式,其中,所述第一模式下,以第一方式处理第一音频数据,以获得第二音频数据;如果所述参数信息未满足目标条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模式,其中,所述第二模式下,不以所述第一方式处理所述第一音频数据;
音频输出装置,用于输出音频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音频数据是采集的对应电子设备所在环境的音频数据;所述第二音频数据是用于输出的音频数据;
以所述第一方式处理第一音频数据,包括:减少所述第一音频数据中的部分音频数据。
上述方案中,处理装置集合,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模式以所述第一方式处理所述第一音频数据的第一功耗高于在所述第二模式不以所述第一方式处理所述第一音频数据的第二功耗。
上述方案中,所述处理装置集合至少包括:第一处理装置;
所述处理装置集合,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模式下,不处理所述第一音频数据,以使得对应所述第一方式处理的所述第一处理装置切换至非工作状态,以降低功耗。
上述方案中,所述音频采集装置包括:
第一采集装置,用于采集第一音频数据;
第二采集装置,用于采集第三音频数据,所述第三音频数据中包括有所述第一音频数据中的所述部分音频数据。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
所述目标应用包括音频数据通信功能,用于在电子设备之间传输对应各自所在环境的音频数据;
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包括:
通信装置,用于向所述通信装置连接的通信对端输出所述第二音频数据;
音频播放装置,用于播放来自所述通信装置连接的通信对端的音频数据。
或,所述目标应用包括音频数据采集、存储功能的应用,用于采集所述电子设备所在环境的第一音频数据、以及用于存储以第一方式处理所述第一音频数据所得到的第二音频数据;
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包括:
音频播放装置,用于播放所述目标应用中存储的所述第二音频数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通过确定麦克风的使用状态;如果所述使用状态表征所述麦克风处于静音状态,触发所述麦克风所在终端的降噪程序,以关闭降噪功能。如此,通过麦克风的使用状态来触发降噪功能的开启和关闭,可以降低电子设备的电能消耗,从而提高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中处理方法的流程实现示意图;
图2为电话会议场景下实现本申请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3为电话会议场景下实现本申请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4为本申请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一;
图5为本申请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图1为本申请中处理方法的流程实现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1,如果目标应用处于运行状态,获得参数信息;其中,处于所述运行状态的所述目标应用至少具有音频数据采集功能;
本申请中,该方法主要应用于具有音频处理能力的电子设备,例如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手机、耳机、录音机等等。在该电子设备中具有目标应用,通过该目标应用能够触发电子设备上的音频采集单元(如麦克风)采集音频数据,并利用该目标应用在电子设备之间传输音频数据,或者,通过该目标应用能够触发电子设备上的音频采集单元采集音频数据,并且存储音频数据。
例如,该目标应用可以是通话应用,该通话应用可以是包括通话功能的会议应用,或视频会议应用、即时通信应用等等。当该通话应用处于运行状态下,该通话应用能够触发电子设备上的麦克风采集音频数据,并利用该通话应用与该电子设备的对端设备传输音频数据;
这里,传输的音频数据可以是经降噪处理后的音频数据,也可以是未经降噪处理后的音频数据。
再例如,该目标应用是录音应用,当该录音应用处于运行状态下,该录音应用能够触发电子设备上的麦克风采集音频数据,并存储音频数据。
这里,存储的音频数据可以是经降噪处理后的音频数据,也可以是未经降噪处理后的音频数据。并且该存储的音频数据可以在用户需要播放时,根据用户触发播放指令在本地播放该音频数据;或者,还可以根据用户触发的发送指令,将该音频数据发送给指定用户,以使指定用户播放该音频数据。
本申请,如果该目标应用处于运行状态,并且处于运行状态的该目标应用至少具有音频数据采集、音频通信功能和音频录制功能,则该目标应用可以使能该电子设备上的音频采集模块(如麦克风)进行音频采集,又能保存音频数据,还可以与电子设备的对端设备进行音频数据的传输。
这里,保存的音频数据和传输的音频数据可以是经降噪处理后的数据。
本申请中,该电子设备还能够在目标应用处于运行状态下,获得表征采集音频数据是否使能的参数信息。
这里,采集音频数据是否使能具体是指该目标应用具有的音频数据采集功能是否使能,或者说是否能采集到音频数据。如果该目标应用上的音频采集功能或者电子设备上的音频采集单元(如麦克风)处于静音模式,则表征该采集音频数据不能使能,说明当前不能采集到音频数据;相反,如果该目标应用上的音频采集功能或电子设备上的音频采集单元处于非静音模式,则表征采集音频数据使能,说明当前能够采集到音频数据。
步骤102,如果所述参数信息满足目标条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模式,其中,所述第一模式下,以第一方式处理第一音频数据,以获得第二音频数据;
本申请中,当电子设备在目标应用处于运行状态下,如果获得参数信息,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判断该参数信息是否满足目标条件,如果该参数信息满足目标条件,可以确定该电子设备处于第一模式。
具体地,当该参数信息是表征采集音频数据是否使能的参数时,如果该参数表征使能,则确定该参数信息满足目标条件;相反,如果该参数表征未使能,则确定该参数信息未满足该目标条件。
另一方面,当该参数信息是表征输出音频数据是否使能的参数时,如果该参数表征使能,说明能够输出音频数据,确定该参数信息满足目标条件;相反,如果该参数表征未使能,说明不能够输出音频数据,确定该参数信息不满足目标条件。
比如,当电子设备电能耗尽或者网络连接异常时,该参数表征输出音频数据未使能。
这里,目标条件包括但不限于:目标应用的音频采集功能处于静音模式、或利用目标应用采集的音频数据中的声纹数据为有效声纹数据(例如用户本身录入的声纹或通过大数据学习所得到的指定用户声纹)。
本申请中,在该电子设备处于第一模式下,该电子设备还可以以第一方式处理第一音频数据,以获得第二音频数据。
这里,第一模式可以是表征电子设备处于高功耗的模式,也可以是表征电子设备开启降噪算法这一程序的模式。该第一音频数据是利用该目标应用采集的对应电子设备所在环境的音频数据;第二音频数据是用于利用该目标应用输出的音频数据;而以第一方式处理第一音频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减少第一音频数据中的部分音频数据。
例如,第一方式是启用电子设备中的降噪算法,利用降噪算法对第一音频数据进行降噪,以减少第一音频数据中的环境噪音数据。
这里,不包含环境噪音的数据则为第二音频数据。
步骤103,如果所述参数信息未满足所述目标条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模式,其中,所述第二模式下,不以所述第一方式处理所述第一音频数据;
这里,第二模式可以表征电子设备处于低功耗模式,或者,也可以表征电子设备关闭降噪算法这一程序的模式。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二模式下,该电子设备则不启用降噪算法对第一音频数据进行降噪处理。
本申请中,该电子设备在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下,如果目标应用处于运行状态,则可以继续获得参数信息,并继续确定该参数信息是否满足目标条件,以提高降噪功能的触发精准度,一旦确定参数信息未满足目标条件,则关闭降噪功能,以降低电子设备的电能功耗。
本申请通过电子设备的音频采集单元是否处于静音模式来启用降噪功能,如果音频采集单元(麦克风)处于静音模式,则关闭降噪功能,如果电子设备的音频采集单元(麦克风)处于非静音模式,则启用降噪功能,从而能够降低电子设备的电能功耗,使电子设备达到智能省电的效果。这对于支持环境噪声消除(ENC,Environmental Noise Cancellation)功能的电子设备,至少能够提高20%-30%的电能续航时长。这是因为这些电子设备在使用或不使用的情况下,都会启用内置的CVC算法以实现噪声消除功能,这样无疑会导致电子设备的耗电量会增加2-3mA,从而降低了电子设备至少20%-30%的使用时间。而对于轻薄化的笔记本电脑,或者耳机、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具有音频采集或音频通信功能的小型电子设备,由于其内置电池的容量更小,所以减少电池的功耗就更是关键。
图2为电话会议场景下实现本申请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201,启用目标应用,电话会议拨入;
这里,目标应用可以安装在电子设备上,比如手机、电脑等等终端。
步骤202,利用目标应用,接听电话会议;
步骤203,通过耳机MIC进行讲话;
这里,该耳机与安装有该目标应用的该电子设备能够通信,以向该目标应用传输音频数据。
例如,耳机与电脑进行信息匹配,如果匹配成功,用户通过耳机可以进行讲话,此时,耳机的MIC可以采集到当前环境中的音频数据(包括用户声音和环境声音)
步骤204,启用软件降噪技术(CVC,Clear Voice Capture)实现的降噪功能;
这里,CVC降噪技术实现的降噪功能是为了使电子设备的对端用户受益,也就是说是为了使对方听到清楚的声音。当耳机MIC采集到用户声音时,可以通过启用降噪功能对采集的第一音频数据进行降噪,以得到第二音频数据,然后再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将第二音频数据发送给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上的目标应用接收到该第二音频数据后,可以将接收到的第二音频数据发送给该电子设备的对端设备,以使对端设备的用户能够清楚的听到本端设备的用户声音。
步骤205,将耳机MIC进行静音;
这里,用户可以通过敲击耳机外壳(比如敲击两下)来触发耳机的MIC静音功能,当然,用户也可以通过与耳机匹配成功的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上的热键来触发耳机的MIC静音功能,还可以通过点击电子设备上显示界面(如目标应用的显示界面)的静音按钮来触发耳机上MIC的静音功能等等。
步骤206,接收静音指令,关闭CVC降噪算法及MIC功能;
这里,当耳机的MIC静音功能被触发时,电子设备会接收到音频指令,同时,该电子设备会向耳机反馈一个静音信号,以告知耳机该电子设备已收到静音指令,此时,该耳机会关闭耳机上的CVC降噪功能,而该电子设备通过电话会议也不会再向对端设备发送音频数据,对端设备的用户也不能听到本端设备的用户声音。
如此,通过耳机的MIC是否静音来触发降噪算法的启用和关闭,能够大大降低耳机的电能功耗,以延长耳机的使用时间,从而达到省电效果。
本申请中,电子设备在利用目标应用采集到第一音频数据时,还可以以第二方式处理该第一音频数据;如果处理结果表明,该第一音频数据中包括有目标音频数据,则确定该电子设备获得的参数信息满足目标条件;相反,如果处理结果标明,该第一音频数据中未包括有目标音频数据,则确定该电子设备获得的参数信息未满足目标条件。
这里,以第二方式处理第一音频数据,具体可以是在电子设备采集到第一音频数据时,提取第一音频数据中的声纹数据,将提取的该声纹数据与该电子设备的用户预先录入的声纹数据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说明第一音频数据中包括有目标音频数据,此时确定电子设备获得的参数信息满足目标条件;如果匹配失败,说明第一音频数据中未包括目标音频数据,此时确定电子设备获得的参数信息未满足目标条件。
本申请中,如果电子设备采集的第一音频数据中包括有用户的声纹数据,则启用CVC降噪算法对第一音频数据进行音频降噪,以得到第二音频数据,这里,第二音频数据表征经降噪处理后的清楚的音频数据。相反,如果电子设备采集的第一音频数据中未包括有用户的声纹数据,则关闭CVC降噪算法,电子设备不对第一音频数据进行任何处理,同时,目标应用也不会向电子设备的对端设备发送任何音频数据。如此,通过用户的声纹识别来触发CVC降噪算法的开启和关闭,可以降低电子设备的电能功耗,延长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长。
本申请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在目标应用处于运行状态下,获得表征采集音频数据是否使能的参数,通过获得的该参数可以确定电子设备的MIC是处于静音模式还是非静音模式。如果该参数表征使能,说明电子设备的MIC处于非静音模式,此时,可以利用目标应用触发电子设备上的MIC,以采集第一音频数据,并以第二方式处理第一音频数据;如果处理结果表明第一音频数据中包括有目标音频数据,则确定电子设备获得的参数满足目标条件;相反,如果处理结果表明第一音频数据中未包括有目标音频数据,则确定电子设备获得的参数不满足目标条件;或者,如果该参数表征未使能,说明电子设备的MIC处于静音模式,则确定电子设备获得的参数不满足目标条件。
这里,以第二方式处理第一音频数据,具体可以是在电子设备采集到第一音频数据时,提取第一音频数据中的声纹数据,将提取的该声纹数据与该电子设备的用户预先录入的声纹数据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说明第一音频数据中包括有目标音频数据,此时确定电子设备获得的参数信息满足目标条件;如果匹配失败,说明第一音频数据中未包括目标音频数据,此时确定电子设备获得的参数信息未满足目标条件。如此,通过用户的声纹识别和MIC是否静音来触发CVC降噪算法的开启和关闭,不仅可以降低电子设备的电能功耗,延长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长,而且还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音频处理精度,以免对CVC降噪算法的误启用和误关闭。
图3为电话会议场景下实现本申请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301,首次使用耳机;
步骤302,用户使用耳机进行讲话,耳机的MIC采集用户声音,并在采集的音频数据中提取用户的声纹数据,并保存该声纹数据;
这里,用户在使用耳机时,该耳机可以不断的接收用户的声音进行声纹训练,以便提高耳机中存储的用户声纹的精确度。
步骤303,电话会议拨入;
步骤304,接听电话会议;
步骤305,用户再次使用耳机进行讲话,耳机的MIC采集用户声音;
步骤306,开启耳机上的CVC降噪算法,以对MIC采集的音频数据进行降噪;
步骤307,判断MIC是否处于静音模式,若是,执行步骤308;若否,执行步骤309;
步骤308,电子设备向耳机发送接收到静音指令的静音信号,耳机收到电子设备的反馈后,关闭耳机上的CVC降噪功能及MIC功能。
这里,耳机在关闭CVC降噪功能时,具体是将与CVC降噪相关的所有功能都关闭。
步骤309,判断是否有用户的声纹数据录入;若是,执行步骤306,若否,执行步骤310;
步骤310,确定耳机的MIC未采集到音频数据,关闭CVC降噪功能。
如此,当耳机采集的音频数据是用户输入的声音就开启降噪功能,不是用户输入的声音就关闭降噪功能,可以降低电子设备的耗电功能,以提高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长。
图4为本申请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一,如图4所示,包括:
音频采集装置集合401,用于采集音频数据;
处理装置集合402,至少用于运行目标应用以及以第一方式处理所述音频数据;其中,如果所述目标应用处于运行状态,获得参数信息;其中,处于所述运行状态的所述目标应用至少具有音频数据采集功能;如果所述参数信息满足目标条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模式,其中,所述第一模式下,以第一方式处理第一音频数据,以获得第二音频数据;如果所述参数信息未满足目标条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模式,其中,所述第二模式下,不以所述第一方式处理所述第一音频数据;
音频输出装置403,用于输出音频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音频数据是采集的对应电子设备所在环境的音频数据;所述第二音频数据是用于输出的音频数据。
这里,以所述第一方式处理第一音频数据,包括:减少所述第一音频数据中的部分音频数据。
例如,第一音频数据中即包括有用户声音又包括有环境声音,通过第一方式处理第一音频数据后,可以将第一音频数据中的环境声音剥离出来,以得到清楚的用户声音(即第二音频数据)。
本申请中,音频采集装置集合401具体可以是一个双麦克风,例如包括:
第一采集装置4011,用于采集第一音频数据;
第二采集装置4012,用于采集第三音频数据。
这里,该第三音频数据中包括所述第一音频数据中的所述部分音频数据。
比如:电子设备是耳机,第一采集装置4011安装于耳机外壳内侧靠近用户嘴巴的位置,第二采集装置4012安装于耳机外壳外侧远离用户嘴巴的位置,当用户说话时,第一采集装置4011可以采集到少量的环境噪音和大量的用户声音(以用户声音为主的第一音频数据),第二采集装置4012可以采集到少量的用户声音和大量的环境噪音(以环境声音为主的第三音频数据)。由于第三音频数据中包含有第一音频数据中的环境噪音数据,通过抵消原理,可以将第一音频数据中的环境噪音剥离出来,以得到清楚的用户声音。
本申请中,处理装置集合402具体可以包括:一个判断是否启用或关闭降噪功能、以及使能降噪功能或使能不降噪功能的第一处理芯片;和一个判断MIC是否静音、以及使能MIC静音或不使能MIC静音的第二处理芯片;也可以只包括一个判断是否启用或关闭降噪功能、以及使能降噪功能或使能不降噪功能的第一处理芯片;也可以只包括一个判断MIC是否静音、以及使能MIC静音或不使能MIC静音的第二处理芯片。
本申请中,处理装置集合402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模式以所述第一方式处理所述第一音频数据的第一功耗高于在所述第二模式不以所述第一方式处理所述第一音频数据的第二功耗。
例如,第一模式可以是开启降噪功能的模式,第二模式可以是关闭降噪功能的模式。第一方式可以是指利用降噪算法对采集的第一音频数据进行降噪。基于此,开启降噪功能的电能功耗显然要高于关闭降噪功能的电能功耗。
本申请中,处理装置集合402至少包括:第一处理装置4021;
所述处理装置集合402,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模式下,不处理所述第一音频数据,以使得对应所述第一方式处理的所述第一处理装置4021切换至非工作状态,以降低功耗。
这里,对应第一方式处理的第一处理装置4021具体可以是降噪芯片。
本申请中,处理装置集合402还可以包括:第二处理装置4022;
所述第二处理装置4022,用于以第二方式处理第一音频数据。
这里,第二方式可以是在第一音频数据中提取声纹数据,以将该声纹数据与存储的用户声纹数据进地匹配,如果匹配成功,确定参数信息满足目标条件,如果匹配失败,确定参数不满足目标条件。
本申请中,如果该目标应用包括有音频数据通信功能,则利用该目标应用可以在电子设备之间传输对应各自环境的音频数据。
在这种情况下,音频输出装置403可以包括:通信装置4031和音频播放装置4032;
其中,通信装置4031,用于向所述通信装置连接的通信对端输出所述第二音频数据;音频播放装置4032,用于播放来自该通信装置4031连接的通信对端的音频数据。
本申请中,如果该目标应用包括有音频数据录制功能,说明该目标应用即有音频采集功能,又有音频存储功能,则利用该目标应用可以采集电子设备所在环境的第一音频数据,以及存储以第一方式处理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后所得到的第二音频数据。
这里,以第一方式处理具体可以是指开启降噪功能以对第一音频数据进行降噪。
在这种情况下,音频输出装置403可以只包括:音频播放装置4032;
该音频播放装置4032,用于播放目标应用中存储的第二音频数据。
这里,第二音频数据是指通过降噪算法对第一音频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后得到的数据。
本申请中,该处理装置集合402还用于在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下,如果目标应用处于运行状态,则继续获得参数信息,并继续确定该参数信息是否满足目标条件,以提高降噪功能的触发精准度,一旦确定参数信息未满足目标条件,则关闭降噪功能,以降低电子设备的电能功耗。
本申请中,该电子设备具体可以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手机、耳机、录音机等等。当该电子设备支持ENC功能的情况下,通常都采用CVC算法实现噪声消除功能,但是由于现有的电子设备无论是处于使用状态还是未使用状态,都会启用CVC降噪功能,导致电子设备的电能功耗会增加2-3mA,如此会降低电子设备20%-30%的使用时长,严重影响了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尤其是对于轻薄化的笔记本电脑,或者是耳机、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支持音频功能的小型的穿戴式设备,由于其尺寸较小的原因,内置的电池容量通常较小,所以如何降低电池功耗就成关键问题。
而本申请的一方面通过电子设备上的MIC是否静音来触发CVC(或ENC)机制,如果用户触发MIC静音,则直接关闭CVC的降噪功能,如果用户触发MIC取消静音,则直接启用CVC的降噪功能,如此,能够使电子设备达到智能省点的效果,以提高电池的续航能力。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不根据MIC是否静音来触发CVC的降噪功能,而是根据采集的音频数据中的声纹识别来触发CVC的降噪功能,如果采集的音频数据中的声纹属于有效声纹(即电子设备中预先录入的声纹),则自动启用CVC降噪功能,如果属于无效声纹,则直接关闭CVC降噪功能,从而使电子设备达到更加省点的效果,提高电子设备至少20%-305的续航能力。
本申请中,当该电子设备是耳机时,该耳机可以是分体式耳机、头戴式耳机、挂耳式耳机、入耳式耳机等多种存在形式,并且耳机的左耳机和右耳机之间可以是有线连接,也可以是无线连接。比如真正的无线立体声(TWS,True Wireless Stereo)耳机,TWS耳机的左耳塞和右耳塞可以在没有电缆连接的情况下独立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在进行信息提醒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与上述提供的处理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如果目标应用处于运行状态,获得参数信息;其中,处于所述运行状态的所述目标应用至少具有音频数据采集功能;如果所述参数信息满足目标条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模式,其中,所述第一模式下,以第一方式处理第一音频数据,以获得第二音频数据;如果所述参数信息未满足所述目标条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模式,其中,所述第二模式下,不以所述第一方式处理所述第一音频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音频数据是采集的对应电子设备所在环境的音频数据;所述第二音频数据是用于输出的音频数据,以第一方式处理包括减少所述第一音频数据中的部分音频数据。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获得表征所述采集音频数据是否使能的参数;如果所述参数表征使能,则满足目标条件;如果所述参数表征未使能,则未满足所述目标条件。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利用所述目标应用采集第一音频数据;以第二方式处理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如果处理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包括目标音频数据,则满足目标条件;如果处理结果标明,所述第一音频数据未包括所述目标音频数据,则未满足所述目标条件。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获得表征所述采集音频数据是否使能的参数;如果所述参数表征使能,利用所述目标应用采集第一音频数据;并以第二方式处理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如果处理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包括目标音频数据,则满足目标条件;如果处理结果表明,第一音频数据未包括目标音频数据,则未满足所述目标条件;如果参数表征未使能,则未满足所述目标条件。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获得表征输出音频数据是否使能的参数;如果所述参数表征使能,确定所述参数信息满足目标条件,则以第一方式处理第一音频数据,并利用目标应用输出第二音频数据;如果所这参数表征未使能,确定所述参数信息未满足目标条件,则不以第一方式处理第一音频数据。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如果所述目标应用在所述运行状态下具有音频数据通信功能,向所述电子设备的对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音频数据;
或者,如果所述目标应用在所述运行状态下具有音频录制功能,存储所述第二音频数据。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在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下,如果目标应用处于运行状态,继续获得参数信息并继续确定参数信息是否满足目标条件。
图5是本申请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二,电子设备5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信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耳机、录音机等具有音频采集功能的终端。图5所示的电子设备5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存储器5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504和用户接口503。电子设备5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5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5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5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5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505。
其中,用户接口5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鼠标、轨迹球、点击轮、按键、按钮、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存储器5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 Memory)。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5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5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电子设备5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电子设备500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如操作系统5021和应用程序5022;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音频等。其中,操作系统5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5022可以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 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5022中。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501中,或者由处理器501实现。处理器5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5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5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处理器501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502,处理器501读取存储器5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子设备5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502,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电子设备500的处理器501执行,以完成前述方法所述步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FRAM、ROM、PROM、EPROM、EEPROM、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CD-ROM等存储器;也可以是包括上述存储器之一或任意组合的各种设备,如移动电话、计算机、平板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果目标应用处于运行状态,获得参数信息;其中,处于所述运行状态的所述目标应用至少具有音频数据采集功能;如果所述参数信息满足目标条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模式,其中,所述第一模式下,以第一方式处理第一音频数据,以获得第二音频数据;如果所述参数信息未满足所述目标条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模式,其中,所述第二模式下,不以所述第一方式处理所述第一音频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音频数据是采集的对应电子设备所在环境的音频数据;所述第二音频数据是用于输出的音频数据,以第一方式处理包括减少所述第一音频数据中的部分音频数据。
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还执行:获得表征所述采集音频数据是否使能的参数;如果所述参数表征使能,则满足目标条件;如果所述参数表征未使能,则未满足所述目标条件。
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还执行:利用所述目标应用采集第一音频数据;以第二方式处理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如果处理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包括目标音频数据,则满足目标条件;如果处理结果标明,所述第一音频数据未包括所述目标音频数据,则未满足所述目标条件。
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还执行:获得表征所述采集音频数据是否使能的参数;如果所述参数表征使能,利用所述目标应用采集第一音频数据;并以第二方式处理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如果处理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包括目标音频数据,则满足目标条件;如果处理结果表明,第一音频数据未包括目标音频数据,则未满足所述目标条件;如果参数表征未使能,则未满足所述目标条件。
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还执行:获得表征输出音频数据是否使能的参数;如果所述参数表征使能,确定所述参数信息满足目标条件,则以第一方式处理第一音频数据,并利用目标应用输出第二音频数据;如果所这参数表征未使能,确定所述参数信息未满足目标条件,则不以第一方式处理第一音频数据。
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还执行:如果所述目标应用在所述运行状态下具有音频数据通信功能,向所述电子设备的对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音频数据;
或者,如果所述目标应用在所述运行状态下具有音频录制功能,存储所述第二音频数据。
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还执行:在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下,如果目标应用处于运行状态,继续获得参数信息并继续确定参数信息是否满足目标条件。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产品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产品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或设备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或设备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处理方法,应用于具有音频处理能力的电子设备,包括:
如果目标应用处于运行状态,获得参数信息;其中,处于所述运行状态的所述目标应用至少具有音频数据采集功能;
如果所述参数信息满足目标条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模式,其中,所述第一模式下,以第一方式处理第一音频数据,以获得第二音频数据;
如果所述参数信息未满足所述目标条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模式,其中,所述第二模式下,不以所述第一方式处理所述第一音频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音频数据是采集的对应电子设备所在环境的音频数据;所述第二音频数据是用于输出的音频数据,以第一方式处理包括减少所述第一音频数据中的部分音频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获得参数信息,包括:
获得表征所述采集音频数据是否使能的参数;
如果所述参数表征使能,则满足目标条件;
如果所述参数表征未使能,则未满足所述目标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获得参数信息之前,还包括:
利用所述目标应用采集第一音频数据;
以第二方式处理所述第一音频数据;
如果处理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包括目标音频数据,则满足目标条件;
如果处理结果标明,所述第一音频数据未包括所述目标音频数据,则未满足所述目标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获得参数信息,包括:
获得表征所述采集音频数据是否使能的参数;
如果所述参数表征使能,利用所述目标应用采集第一音频数据;并以第二方式处理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如果处理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包括目标音频数据,则满足目标条件;如果处理结果表明,第一音频数据未包括目标音频数据,则未满足所述目标条件;
如果参数表征未使能,则未满足所述目标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目标应用在所述运行状态下具有音频数据通信功能,向所述电子设备的对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音频数据;
或者,如果所述目标应用在所述运行状态下具有音频录制功能,存储所述第二音频数据。
6.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音频采集装置集合,用于采集音频数据;
处理装置集合,至少用于运行目标应用及以第一方式处理所述音频数据;其中,如果所述目标应用处于运行状态,获得参数信息;其中,处于所述运行状态的所述目标应用至少具有音频数据采集功能;如果所述参数信息满足目标条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模式,其中,所述第一模式下,以第一方式处理第一音频数据,以获得第二音频数据;如果所述参数信息未满足目标条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模式,其中,所述第二模式下,不以所述第一方式处理所述第一音频数据;
音频输出装置,用于输出音频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音频数据是采集的对应电子设备所在环境的音频数据;所述第二音频数据是用于输出的音频数据;
以所述第一方式处理第一音频数据,包括:减少所述第一音频数据中的部分音频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
处理装置集合,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模式以所述第一方式处理所述第一音频数据的第一功耗高于在所述第二模式不以所述第一方式处理所述第一音频数据的第二功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处理装置集合至少包括:第一处理装置;
所述处理装置集合,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模式下,不处理所述第一音频数据,以使得对应所述第一方式处理的所述第一处理装置切换至非工作状态,以降低功耗。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音频采集装置包括:
第一采集装置,用于采集第一音频数据;
第二采集装置,用于采集第三音频数据,所述第三音频数据中包括有所述第一音频数据中的所述部分音频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所述目标应用包括音频数据通信功能,用于在电子设备之间传输对应各自所在环境的音频数据;
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包括:
通信装置,用于向所述通信装置连接的通信对端输出所述第二音频数据;
音频播放装置,用于播放来自所述通信装置连接的通信对端的音频数据。
或,所述目标应用包括音频数据采集、存储功能的应用,用于采集所述电子设备所在环境的第一音频数据、以及用于存储以第一方式处理所述第一音频数据所得到的第二音频数据;
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包括:
音频播放装置,用于播放所述目标应用中存储的所述第二音频数据。
CN202011066404.2A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1880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6404.2A CN112188019B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6404.2A CN112188019B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8019A true CN112188019A (zh) 2021-01-05
CN112188019B CN112188019B (zh) 2021-10-22

Family

ID=73948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66404.2A Active CN112188019B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8801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1696A (zh) * 2013-01-30 2014-08-0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语音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5704321A (zh) * 2016-03-21 2016-06-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利用降噪麦克风动态调节通话音量的方法和系统
US20170103762A1 (en) * 2015-07-01 2017-04-13 Gopro, Inc. Audio Decoder for Wind and Microphone Noise Reduction in a Microphone Array System
CN106774882A (zh) * 2012-09-17 2017-05-3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166615A (zh) * 2019-05-28 2019-08-2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切换通话上行信号源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418010A (zh) * 2017-12-08 2020-07-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麦克风降噪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74882A (zh) * 2012-09-17 2017-05-3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971696A (zh) * 2013-01-30 2014-08-0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语音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US20170103762A1 (en) * 2015-07-01 2017-04-13 Gopro, Inc. Audio Decoder for Wind and Microphone Noise Reduction in a Microphone Array System
CN105704321A (zh) * 2016-03-21 2016-06-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利用降噪麦克风动态调节通话音量的方法和系统
CN111418010A (zh) * 2017-12-08 2020-07-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麦克风降噪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0166615A (zh) * 2019-05-28 2019-08-2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切换通话上行信号源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8019B (zh) 2021-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51763B2 (en) Audio signal adjustment method, storage medium, and terminal
CN107105367B (zh) 一种音频信号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12770214B (zh) 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耳机
EP3598435B1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3606015B1 (en) Method for call processing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0010579A1 (zh) 一种带具有语音交互功能耳机的智能手表
CN110493678B (zh) 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耳机和存储介质
CN111464905A (zh) 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听力增强方法、系统和穿戴设备
CN108710615B (zh) 翻译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19033987A1 (zh) 提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WO2019033986A1 (zh) 声音播放器件的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0602594A (zh) 具体环境声音提醒模式的耳机装置
CN109360549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穿戴设备和用于数据处理的装置
CN112040383A (zh) 助听装置
CN109067965B (zh) 翻译方法、翻译装置、可穿戴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650403A (zh) 具有本地通话环境模式的耳机装置
CN112291661A (zh) 蓝牙耳机
CN112383855A (zh) 蓝牙耳机充电盒、录音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88019B (zh) 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293607B (zh) 自动切换音频输出模式的方法及系统
CN111556406B (zh) 音频处理方法、音频处理装置及耳机
CN111694539B (zh) 在听筒和扬声器之间切换的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4710730A (zh) 音量提示方法、装置、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12738732B (zh) 一种音频播放方法和装置
CN112153519A (zh) 蓝牙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