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87679B - 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87679B
CN112187679B CN202011000440.9A CN202011000440A CN112187679B CN 112187679 B CN112187679 B CN 112187679B CN 202011000440 A CN202011000440 A CN 202011000440A CN 112187679 B CN112187679 B CN 1121876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switching port
message
forwarded
fau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0044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87679A (zh
Inventor
郑文楷
刘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jie Net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jie Network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jie Networks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jie Network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0044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876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876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76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876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76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55Prevention,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errors
    • H04L49/557Error correction, e.g. fault recovery or fault tole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05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 G06F9/5027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 being a machine, e.g. CPUs, Servers, Terminals
    • G06F9/505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 being a machine, e.g. CPUs, Servers, Terminals considering the 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2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by discarding or delaying data units, e.g. packe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25Routing or path finding in a switch fabric
    • H04L49/253Routing or path finding in a switch fabric using establishment or release of connections between 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90Buffering arrangements
    • H04L49/9057Arrangements for supporting packet reassembly or resequenc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若监控到故障交换板卡,则确定故障交换端口标识,生成携带故障交换端口标识的设定报文后加入待转发队列;根据负载均衡表确定从待转发队列获取的待转发报文对应的第一交换端口标识,确定待转发报文是否是设定报文;若是,则将故障交换端口标识写入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后丢弃;若不是,则确定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是否包括第一交换端口标识,若包括,则从快速切换表中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其他交换端口标识集合中选取第二交换端口标识,通过第二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交换端口发送待转发报文;若不包括,则通过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交换端口发送待转发报文。该方案大大减少丢包的数量。

Description

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框式交换机一般采用CLOS架构,如图1所示,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至少两个交换板卡和至少两个业务板卡,CPU分别与至少两个交换板卡和至少两个业务板卡连接,CPU在图1中并未示出。每个业务板卡对外设有对外端口进行报文的收发,对内设有交换端口与所有的交换板卡连接进行报文交换,当报文需要转发至另一张业务板卡时,该报文首先会转发至根据负载均衡表选出的交换板卡,再由该交换板卡将其转发至对应的业务板卡,若该交换板卡被拔掉或者故障,该报文无法转发至该交换板卡,会出现丢包,其中,负载均衡表是当前业务板卡与正常交换板卡连接的正常交换端口的正常交换端口标识集合。
通常可以在业务板卡上部署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LogicDevice,CPLD)芯片来检测交换板卡的在位信号,若检测不到交换板卡的在位信号,会通告CPU,CPU重新配置业务板卡的负载均衡表,将连接被拔出或故障的交换板卡的交换端口的交换端口标识从负载均衡表中移除再同步给对应的业务板卡。由于业务板卡不能自主配置负载均衡表,必须由CPU进行配置,CPU接收通告、逐层判断、重新计算、再次下发的这个过程非常长,一般至少需要50ms以上,这个时间段内转发至被拔出或故障的交换板卡的报文都会被丢弃,因此,丢包严重,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丢包严重,严重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应用于交换机包括的至少两个业务板卡中,所述交换机还包括CPU、以及通过各个交换端口与所述至少两个业务板卡连接的至少两个交换板卡,所述CPU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业务板卡和所述至少两个交换板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若监控到所述至少两个交换板卡中出现故障交换板卡,则确定当前业务板卡与所述故障交换板卡连接的故障交换端口的故障交换端口标识,生成携带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的设定报文后将所述设定报文加入待转发队列;以及,
从所述待转发队列中获取待转发报文,所述待转发队列还包括通过所述当前业务板卡的对外端口接收到的报文;
根据负载均衡表确定所述待转发报文对应的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并确定所述待转发报文是否是所述设定报文,所述负载均衡表是所述当前业务板卡与所述至少两个交换板卡中的正常交换板卡连接的正常交换端口的正常交换端口标识集合;
若确定所述待转发报文是所述设定报文,则将所述待转发报文携带的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写入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丢弃所述待转发报文;
若确定所述待转发报文不是所述设定报文,则确定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是否包括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若确定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包括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则从快速切换表中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其他交换端口标识集合中选取第二交换端口标识,通过所述第二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交换端口发送所述待转发报文,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与所述其他交换端口标识集合组成所述正常交换端口标识集合;若确定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不包括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则通过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交换端口发送所述待转发报文。
可选的,还包括:
向所述CPU通告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以使所述CPU删除所述负载均衡表中的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后得到更新负载均衡表,根据所述更新负载均衡表配置所述快速切换表得到更新快速切换表,向所述当前业务板卡同步所述更新负载均衡表和所述更新快速切换表,清空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应用于交换机包括的CPU中,所述交换机还包括至少两个业务板卡、以及通过各个交换端口与所述至少两个业务板卡连接的至少两个交换板卡,所述CPU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业务板卡和所述至少两个交换板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至少两个业务板卡中的当前业务板卡通告的故障交换端口标识,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是所述当前业务板卡监控到所述至少两个交换板卡中出现故障交换板卡、并确定所述当前业务板卡与所述故障交换板卡连接的故障交换端口后通告的;
删除所述当前业务板卡的负载均衡表中的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后得到更新负载均衡表,所述更新负载均衡表是所述当前业务板卡与所述至少两个交换板卡中的正常交换板卡连接的正常交换端口的正常交换端口标识集合;
根据所述更新负载均衡表配置所述当前业务板卡的快速切换表得到更新快速切换表;
向所述当前业务板卡同步所述更新负载均衡表和所述更新快速切换表,清空所述当前业务板卡的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以使所述当前业务板卡:
从所述待转发队列中获取待转发报文,所述待转发队列还包括通过所述当前业务板卡的对外端口接收到的报文;
根据所述更新负载均衡表确定所述待转发报文对应的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并确定所述待转发报文是否是所述设定报文;
若确定所述待转发报文是所述设定报文,则将所述待转发报文携带的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写入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丢弃所述待转发报文;
若确定所述待转发报文不是所述设定报文,则确定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是否包括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若确定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包括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则从所述更新快速切换表中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其他交换端口标识集合中选取第二交换端口标识,通过所述第二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交换端口发送所述待转发报文;若确定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不包括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则通过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交换端口发送所述待转发报文。
具体的,根据所述更新负载均衡表配置所述当前业务板卡的快速切换表得到更新快速切换表,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正常交换端口标识集合中的每个正常交换端口对应的其他交换端口标识集合,每个正常交换端口与其对应的其他交换端口集合组成所述正常交换端口标识集合;
在所述更新快速切换表中对应保存每个正常交换端口标识及其对应的其他交换端口标识集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报文处理装置,应用于交换机包括的至少两个业务板卡中,所述交换机还包括中央处理器CPU、以及通过各个交换端口与所述至少两个业务板卡连接的至少两个交换板卡,所述CPU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业务板卡和所述至少两个交换板卡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若监控到所述至少两个交换板卡中出现故障交换板卡,则确定当前业务板卡与所述故障交换板卡连接的故障交换端口的故障交换端口标识,生成携带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的设定报文后将所述设定报文加入待转发队列;以及,
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待转发队列中获取待转发报文,所述待转发队列还包括通过所述当前业务板卡的对外端口接收到的报文;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负载均衡表确定所述待转发报文对应的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并确定所述待转发报文是否是所述设定报文,所述负载均衡表是所述当前业务板卡与所述至少两个交换板卡中的正常交换板卡连接的正常交换端口的正常交换端口标识集合;
处理模块,用于若确定所述待转发报文是所述设定报文,则将所述待转发报文携带的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写入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丢弃所述待转发报文;若确定所述待转发报文不是所述设定报文,则确定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是否包括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若确定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包括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则从快速切换表中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其他交换端口标识集合中选取第二交换端口标识,通过所述第二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交换端口发送所述待转发报文,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与所述其他交换端口标识集合组成所述正常交换端口标识集合;若确定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不包括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则通过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交换端口发送所述待转发报文。
可选的,还包括通告模块,用于:
向所述CPU通告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以使所述CPU删除所述负载均衡表中的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后得到更新负载均衡表,根据所述更新负载均衡表配置所述快速切换表得到更新快速切换表,向所述当前业务板卡同步所述更新负载均衡表和所述更新快速切换表,清空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报文处理装置,应用于交换机包括的CPU中,所述交换机还包括至少两个业务板卡、以及通过各个交换端口与所述至少两个业务板卡连接的至少两个交换板卡,所述CPU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业务板卡和所述至少两个交换板卡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两个业务板卡中的当前业务板卡通告的故障交换端口标识,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是所述当前业务板卡监控到所述至少两个交换板卡中出现故障交换板卡、并确定所述当前业务板卡与所述故障交换板卡连接的故障交换端口后通告的;
删除模块,用于删除所述当前业务板卡的负载均衡表中的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后得到更新负载均衡表,所述更新负载均衡表是所述当前业务板卡与所述至少两个交换板卡中的正常交换板卡连接的正常交换端口的正常交换端口标识集合;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更新负载均衡表配置所述当前业务板卡的快速切换表得到更新快速切换表;
同步模块,用于向所述当前业务板卡同步所述更新负载均衡表和所述更新快速切换表,清空所述当前业务板卡的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以使所述当前业务板卡:
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待转发队列中获取待转发报文,所述待转发队列还包括通过所述当前业务板卡的对外端口接收到的报文;
确定模块,根据所述更新负载均衡表确定所述待转发报文对应的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并确定所述待转发报文是否是所述设定报文;
处理模块,用于若确定所述待转发报文是所述设定报文,则将所述待转发报文携带的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写入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丢弃所述待转发报文;若确定所述待转发报文不是所述设定报文,则确定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是否包括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若确定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包括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则从所述更新快速切换表中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其他交换端口标识集合中选取第二交换端口标识,通过所述第二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交换端口发送所述待转发报文;若确定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不包括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则通过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交换端口发送所述待转发报文。
具体的,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更新负载均衡表配置所述当前业务板卡的快速切换表得到更新快速切换表,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正常交换端口标识集合中的每个正常交换端口对应的其他交换端口标识集合,每个正常交换端口与其对应的其他交换端口集合组成所述正常交换端口标识集合;
在所述更新快速切换表中对应保存每个正常交换端口标识及其对应的其他交换端口标识集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储的程序时,实现上述的方法步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步骤。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业务板卡若监控到所述至少两个交换板卡中出现故障交换板卡,则确定当前业务板卡与所述故障交换板卡连接的故障交换端口的故障交换端口标识,生成携带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的设定报文后将所述设定报文加入待转发队列;以及,从所述待转发队列中获取待转发报文,所述待转发队列还包括通过所述当前业务板卡的对外端口接收到的报文;根据负载均衡表确定所述待转发报文对应的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并确定所述待转发报文是否是所述设定报文,所述负载均衡表是所述当前业务板卡与所述至少两个交换板卡中的正常交换板卡连接的正常交换端口的正常交换端口标识集合;若确定所述待转发报文是所述设定报文,则将所述待转发报文携带的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写入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丢弃所述待转发报文;若确定所述待转发报文不是所述设定报文,则确定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是否包括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若确定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包括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则从快速切换表中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其他交换端口标识集合中选取第二交换端口标识,通过所述第二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交换端口发送所述待转发报文,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与所述其他交换端口标识集合组成所述正常交换端口标识集合;若确定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不包括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则通过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交换端口发送所述待转发报文。该方案中,业务板卡在监控到故障交换板卡后,通过设定报文将故障交换板卡对应的故障交换端口标识添加到故障交换端口记录表中,后续对于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包括在故障交换端口记录表中的待转发报文通过快速切换表重新选取第二交换端口来转发待转发报文,不再通过故障交换端口转发待转发报文,从而可以确保待转发报文不会丢包,由于业务板卡是硬件,硬件处理速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CPU要快很多,因此,可以大大减少丢包的数量,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框式交换机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以业务板卡为执行主体的报文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以CPU为执行主体的报文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与图2对应的报文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与图3对应的报文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丢包严重,严重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框式交换机包括的至少两个业务板卡和CPU中,下面分别以至少两个业务板卡和CPU为执行主体介绍该方法。
首先介绍以至少两个业务板卡为执行主体的报文处理方法,该方法的流程如图2所示,具体执行步骤如下:
S21:若监控到至少两个交换板卡中出现故障交换板卡,则确定当前业务板卡与故障交换板卡连接的故障交换端口的故障交换端口标识,生成携带故障交换端口标识的设定报文后将设定报文加入待转发队列。
当前业务板卡可以实时监控至少两个交换板卡是否故障,可以但不限于通过当前业务板卡与交换板卡的端口状态、交换板卡的硬件通路等信号来判断各个交换板卡是否故障,若监控到故障交换板卡,则确定当前业务板卡与故障交换板卡连接的交换端口,该交换端口可以定义为故障交换端口,故障交换端口的标识可以定义为故障交换端口标识,然后生成携带故障交换端口标识的设定报文后将设定报文加入待转发队列,可以通过P4语言生成设定报文,若当前业务板卡支持P4语言,则当前业务板卡可以自主生成设定报文,若当前业务板卡不支持P4语言,可以外接FPGA来监控至少两个交换板卡是否出现故障交换板卡并生成设定报文。
S22:从待转发队列中获取待转发报文。
其中,待转发队列还包括通过当前业务板卡的对外端口接收到的报文。
S23:根据负载均衡表确定待转发报文对应的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并确定待转发报文是否是设定报文,若确定待转发报文是设定报文,则执行S24;若确定待转发报文不是设定报文,则执行S25。
其中,负载均衡表是当前业务板卡与至少两个交换板卡中的正常交换板卡连接的正常交换端口的正常交换端口标识集合。
由于待转发队列包括设定报文和通过对外端口接收到的报文,因此,获取到待转发报文后,需要确定待转发报文是否是设定报文。
S24:将待转发报文携带的故障交换端口标识写入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丢弃待转发报文。
若确定待转发报文是设定报文,则将待转发报文携带的故障交换端口标识写入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后,还需要丢弃待转发报文,也就是说设定报文就是为了更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而存在的,不能转发到其他的交换板卡。
S25:确定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是否包括第一交换端口标识,若确定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包括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则执行S26;若确定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不包括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则执行S27。
若确定待转发报文不是设定报文,说明待转发报文是通过当前业务板卡的对外端口接收到的报文,这些报文是需要转发到交换板卡的,此时还需要进一步确定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是否包括第一交换端口标识。
S26:从快速切换表中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其他交换端口标识集合中选取第二交换端口标识,通过第二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交换端口发送待转发报文。
若确定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包括第一交换端口标识,说明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交换端口是故障交换端口,不能再通过故障交换端口转发待转发报文,则需要从快速切换表中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其他交换端口标识集合中再次选取一个交换端口标识,该交换端口标识可以定义为第二交换端口标识,然后通过第二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交换端口发送待转发报文,其中,第一交换端口标识与其他交换端口标识集合组成正常交换端口标识集合,也就是说第二交换端口标识是正常交换端口标识集合中除第一交换端口标识之外的其他交换端口标识集合中的任意一个交换端口标识,也就是正常交换端口的标识。
假设,负载均衡表为(1、2、3),1、2、3为正常交换端口标识,那么快速切换表可以包括三个表项,第一个表项是正常交换端口标识1及其对应的其他交换端口标识集合(2、3),第二个表项是正常交换端口标识2及其对应的其他交换端口标识集合(1、3),第三个表项是正常交换端口标识3及其对应的其他交换端口标识集合(1、2)。
S27:通过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交换端口发送待转发报文。
若确定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不包括第一交换端口标识,说明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交换端口是正常交换端口,可以通过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交换端口发送待转发报文。
该方案中,业务板卡在监控到故障交换板卡后,通过设定报文将故障交换板卡对应的故障交换端口标识添加到故障交换端口记录表中,后续对于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包括在故障交换端口记录表中的待转发报文通过快速切换表重新选取第二交换端口来转发待转发报文,不再通过故障交换端口转发待转发报文,从而可以确保待转发报文不会丢包,由于业务板卡是硬件,硬件处理速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CPU要快很多,因此,可以大大减少丢包的数量,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的,还包括:
向CPU通告故障交换端口标识,以使CPU删除负载均衡表中的故障交换端口标识后得到更新负载均衡表,根据更新负载均衡表配置快速切换表得到更新快速切换表,向当前业务板卡同步更新负载均衡表和更新快速切换表,清空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
S21-S27可以通过硬件干预的方式减少丢包,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CPU参与重新配置负载均衡表、快速切换表和故障端口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以确保负载均衡表、快速切换表和故障端口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这三个表的准确性,以便于快速转发报文。
以上介绍了以至少两个业务板卡为执行主体的报文处理方法,下面介绍以CPU为执行主体的报文处理方法,该方法的流程如图3所示,具体执行步骤如下:
S31:接收至少两个业务板卡中的当前业务板卡通告的故障交换端口标识。
其中,故障交换端口标识是当前业务板卡监控到至少两个交换板卡中出现故障交换板卡、并确定当前业务板卡与故障交换板卡连接的故障交换端口后通告的。
S32:删除当前业务板卡的负载均衡表中的故障交换端口标识后得到更新负载均衡表。
其中,更新负载均衡表是当前业务板卡与至少两个交换板卡中的正常交换板卡连接的正常交换端口的正常交换端口标识集合。
S33:根据更新负载均衡表配置当前业务板卡的快速切换表得到更新快速切换表。
由于负载均衡表更新了,因此,还需要基于更新负载均衡表重新配置快速切换表,重新配置后的切换更新表可以定义为更新快速切换表。
S34:向当前业务板卡同步更新负载均衡表和更新快速切换表,清空当前业务板卡的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以使当前业务板卡从待转发队列中获取待转发报文,待转发队列还包括通过当前业务板卡的对外端口接收到的报文,根据更新负载均衡表确定待转发报文对应的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并确定待转发报文是否是设定报文,若确定待转发报文是设定报文,则将待转发报文携带的故障交换端口标识写入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丢弃待转发报文,若确定待转发报文不是设定报文,则确定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是否包括第一交换端口标识,若确定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包括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则从更新快速切换表中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其他交换端口标识集合中选取第二交换端口标识,通过第二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交换端口发送待转发报文;若确定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不包括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则通过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交换端口发送待转发报文。
该方案中,业务板卡在监控到故障交换板卡后,通过设定报文将故障交换板卡对应的故障交换端口标识添加到故障交换端口记录表中,后续对于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包括在故障交换端口记录表中的待转发报文通过快速切换表重新选取第二交换端口来转发待转发报文,不再通过故障交换端口转发待转发报文,从而可以确保待转发报文不会丢包,由于业务板卡是硬件,硬件处理速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CPU要快很多,因此,可以大大减少丢包的数量,提升用户体验。
具体的,上述S33中的根据更新负载均衡表配置当前业务板卡的快速切换表得到更新快速切换表,实现过程具体包括:
确定正常交换端口标识集合中的每个正常交换端口对应的其他交换端口标识集合,每个正常交换端口与其对应的其他交换端口集合组成正常交换端口标识集合;
在更新快速切换表中对应保存每个正常交换端口标识及其对应的其他交换端口标识集合。
每个交换端口标识与其他交换端口标识集合组成正常交换端口标识集合,也就是说每个交换端口标识是正常交换端口标识集合中除该交换端口标识之外的其他交换端口标识集合。至此,可以完成快速切换表的重新配置。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报文处理装置,与如图2所示的方法相对应,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交换机包括的至少两个业务板卡中,交换机还包括中央处理器CPU、以及通过各个交换端口与至少两个业务板卡连接的至少两个交换板卡,CPU分别与至少两个业务板卡和至少两个交换板卡连接,该装置的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
生成模块41,用于若监控到至少两个交换板卡中出现故障交换板卡,则确定当前业务板卡与故障交换板卡连接的故障交换端口的故障交换端口标识,生成携带故障交换端口标识的设定报文后将设定报文加入待转发队列;以及,
获取模块42,用于从待转发队列中获取待转发报文,待转发队列还包括通过当前业务板卡的对外端口接收到的报文;
确定模块43,用于根据负载均衡表确定待转发报文对应的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并确定待转发报文是否是设定报文,负载均衡表是当前业务板卡与至少两个交换板卡中的正常交换板卡连接的正常交换端口的正常交换端口标识集合;
处理模块44,用于若确定待转发报文是设定报文,则将待转发报文携带的故障交换端口标识写入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丢弃待转发报文;若确定待转发报文不是设定报文,则确定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是否包括第一交换端口标识,若确定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包括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则从快速切换表中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其他交换端口标识集合中选取第二交换端口标识,通过第二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交换端口发送待转发报文,第一交换端口标识与其他交换端口标识集合组成正常交换端口标识集合;若确定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不包括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则通过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交换端口发送待转发报文。
该方案中,业务板卡在监控到故障交换板卡后,通过设定报文将故障交换板卡对应的故障交换端口标识添加到故障交换端口记录表中,后续对于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包括在故障交换端口记录表中的待转发报文通过快速切换表重新选取第二交换端口来转发待转发报文,不再通过故障交换端口转发待转发报文,从而可以确保待转发报文不会丢包,由于业务板卡是硬件,硬件处理速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CPU要快很多,因此,可以大大减少丢包的数量,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的,还包括通告模块,用于:
向CPU通告故障交换端口标识,以使CPU删除负载均衡表中的故障交换端口标识后得到更新负载均衡表,根据更新负载均衡表配置快速切换表得到更新快速切换表,向当前业务板卡同步更新负载均衡表和更新快速切换表,清空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报文处理装置,与如图3所示的方法相对应,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交换机包括的CPU中,交换机还包括至少两个业务板卡、以及通过各个交换端口与至少两个业务板卡连接的至少两个交换板卡,CPU分别与至少两个业务板卡和至少两个交换板卡连接,该装置的结构如图5所示,包括:
接收模块51,用于接收至少两个业务板卡中的当前业务板卡通告的故障交换端口标识,故障交换端口标识是当前业务板卡监控到至少两个交换板卡中出现故障交换板卡、并确定当前业务板卡与故障交换板卡连接的故障交换端口后通告的;
删除模块52,用于删除当前业务板卡的负载均衡表中的故障交换端口标识后得到更新负载均衡表,更新负载均衡表是当前业务板卡与至少两个交换板卡中的正常交换板卡连接的正常交换端口的正常交换端口标识集合;
配置模块53,用于根据更新负载均衡表配置当前业务板卡的快速切换表得到更新快速切换表;
同步模块54,用于向当前业务板卡同步更新负载均衡表和更新快速切换表,清空当前业务板卡的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以使当前业务板卡:
获取模块55,用于从待转发队列中获取待转发报文,待转发队列还包括通过当前业务板卡的对外端口接收到的报文;
确定模块56,根据更新负载均衡表确定待转发报文对应的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并确定待转发报文是否是设定报文;
处理模块57,用于若确定待转发报文是设定报文,则将待转发报文携带的故障交换端口标识写入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丢弃待转发报文;若确定待转发报文不是设定报文,则确定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是否包括第一交换端口标识,若确定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包括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则从更新快速切换表中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其他交换端口标识集合中选取第二交换端口标识,通过第二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交换端口发送待转发报文;若确定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不包括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则通过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交换端口发送待转发报文。
该方案中,业务板卡在监控到故障交换板卡后,通过设定报文将故障交换板卡对应的故障交换端口标识添加到故障交换端口记录表中,后续对于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包括在故障交换端口记录表中的待转发报文通过快速切换表重新选取第二交换端口来转发待转发报文,不再通过故障交换端口转发待转发报文,从而可以确保待转发报文不会丢包,由于业务板卡是硬件,硬件处理速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CPU要快很多,因此,可以大大减少丢包的数量,提升用户体验。
具体的,确定模块56,用于根据更新负载均衡表配置当前业务板卡的快速切换表得到更新快速切换表,具体用于:
确定正常交换端口标识集合中的每个正常交换端口对应的其他交换端口标识集合,每个正常交换端口与其对应的其他交换端口集合组成正常交换端口标识集合;
在更新快速切换表中对应保存每个正常交换端口标识及其对应的其他交换端口标识集合。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请参见图6所示,包括处理器610、通信接口620、存储器630和通信总线640,其中,处理器610,通信接口620,存储器630通过通信总线6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630,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610,用于执行存储器630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报文处理方法。
通信接口620用于上述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该方案中,业务板卡在监控到故障交换板卡后,通过设定报文将故障交换板卡对应的故障交换端口标识添加到故障交换端口记录表中,后续对于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包括在故障交换端口记录表中的待转发报文通过快速切换表重新选取第二交换端口来转发待转发报文,不再通过故障交换端口转发待转发报文,从而可以确保待转发报文不会丢包,由于业务板卡是硬件,硬件处理速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CPU要快很多,因此,可以大大减少丢包的数量,提升用户体验。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报文处理方法。
该方案中,业务板卡在监控到故障交换板卡后,通过设定报文将故障交换板卡对应的故障交换端口标识添加到故障交换端口记录表中,后续对于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包括在故障交换端口记录表中的待转发报文通过快速切换表重新选取第二交换端口来转发待转发报文,不再通过故障交换端口转发待转发报文,从而可以确保待转发报文不会丢包,由于业务板卡是硬件,硬件处理速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CPU要快很多,因此,可以大大减少丢包的数量,提升用户体验。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可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应用于交换机包括的至少两个业务板卡中,所述交换机还包括中央处理器CPU、以及通过各个交换端口与所述至少两个业务板卡连接的至少两个交换板卡,所述CPU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业务板卡和所述至少两个交换板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若监控到所述至少两个交换板卡中出现故障交换板卡,则确定当前业务板卡与所述故障交换板卡连接的故障交换端口的故障交换端口标识,生成携带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的设定报文后将所述设定报文加入待转发队列;以及,
从所述待转发队列中获取待转发报文,所述待转发队列还包括通过所述当前业务板卡的对外端口接收到的报文;
根据负载均衡表确定所述待转发报文对应的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并确定所述待转发报文是否是所述设定报文,所述负载均衡表是所述当前业务板卡与所述至少两个交换板卡中的正常交换板卡连接的正常交换端口的正常交换端口标识集合;
若确定所述待转发报文是所述设定报文,则将所述待转发报文携带的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写入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丢弃所述待转发报文;
若确定所述待转发报文不是所述设定报文,则确定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是否包括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若确定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包括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则从快速切换表中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其他交换端口标识集合中选取第二交换端口标识,通过所述第二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交换端口发送所述待转发报文,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与所述其他交换端口标识集合组成所述正常交换端口标识集合;若确定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不包括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则通过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交换端口发送所述待转发报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所述CPU通告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以使所述CPU删除所述负载均衡表中的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后得到更新负载均衡表,根据所述更新负载均衡表配置所述快速切换表得到更新快速切换表,向所述当前业务板卡同步所述更新负载均衡表和所述更新快速切换表,清空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
3.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应用于交换机包括的CPU中,所述交换机还包括至少两个业务板卡、以及通过各个交换端口与所述至少两个业务板卡连接的至少两个交换板卡,所述CPU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业务板卡和所述至少两个交换板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至少两个业务板卡中的当前业务板卡通告的故障交换端口标识,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是所述当前业务板卡监控到所述至少两个交换板卡中出现故障交换板卡、并确定所述当前业务板卡与所述故障交换板卡连接的故障交换端口后通告的;
删除所述当前业务板卡的负载均衡表中的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后得到更新负载均衡表,所述更新负载均衡表是所述当前业务板卡与所述至少两个交换板卡中的正常交换板卡连接的正常交换端口的正常交换端口标识集合;
根据所述更新负载均衡表配置所述当前业务板卡的快速切换表得到更新快速切换表;
向所述当前业务板卡同步所述更新负载均衡表和所述更新快速切换表,清空所述当前业务板卡的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以使所述当前业务板卡:
从待转发队列中获取待转发报文,所述待转发队列还包括通过所述当前业务板卡的对外端口接收到的报文;
根据所述更新负载均衡表确定所述待转发报文对应的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并确定所述待转发报文是否是设定报文;
若确定所述待转发报文是所述设定报文,则将所述待转发报文携带的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写入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丢弃所述待转发报文;
若确定所述待转发报文不是所述设定报文,则确定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是否包括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若确定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包括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则从所述更新快速切换表中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其他交换端口标识集合中选取第二交换端口标识,通过所述第二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交换端口发送所述待转发报文;若确定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不包括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则通过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交换端口发送所述待转发报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更新负载均衡表配置所述当前业务板卡的快速切换表得到更新快速切换表,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正常交换端口标识集合中的每个正常交换端口对应的其他交换端口标识集合,每个正常交换端口与其对应的其他交换端口集合组成所述正常交换端口标识集合;
在所述更新快速切换表中对应保存每个正常交换端口标识及其对应的其他交换端口标识集合。
5.一种报文处理装置,应用于交换机包括的至少两个业务板卡中,所述交换机还包括中央处理器CPU、以及通过各个交换端口与所述至少两个业务板卡连接的至少两个交换板卡,所述CPU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业务板卡和所述至少两个交换板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若监控到所述至少两个交换板卡中出现故障交换板卡,则确定当前业务板卡与所述故障交换板卡连接的故障交换端口的故障交换端口标识,生成携带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的设定报文后将所述设定报文加入待转发队列;以及,
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待转发队列中获取待转发报文,所述待转发队列还包括通过所述当前业务板卡的对外端口接收到的报文;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负载均衡表确定所述待转发报文对应的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并确定所述待转发报文是否是所述设定报文,所述负载均衡表是所述当前业务板卡与所述至少两个交换板卡中的正常交换板卡连接的正常交换端口的正常交换端口标识集合;
处理模块,用于若确定所述待转发报文是所述设定报文,则将所述待转发报文携带的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写入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丢弃所述待转发报文;若确定所述待转发报文不是所述设定报文,则确定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是否包括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若确定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包括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则从快速切换表中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其他交换端口标识集合中选取第二交换端口标识,通过所述第二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交换端口发送所述待转发报文,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与所述其他交换端口标识集合组成所述正常交换端口标识集合;若确定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不包括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则通过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交换端口发送所述待转发报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告模块,用于:
向所述CPU通告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以使所述CPU删除所述负载均衡表中的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后得到更新负载均衡表,根据所述更新负载均衡表配置所述快速切换表得到更新快速切换表,向所述当前业务板卡同步所述更新负载均衡表和所述更新快速切换表,清空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
7.一种报文处理装置,应用于交换机包括的CPU中,所述交换机还包括至少两个业务板卡、以及通过各个交换端口与所述至少两个业务板卡连接的至少两个交换板卡,所述CPU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业务板卡和所述至少两个交换板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两个业务板卡中的当前业务板卡通告的故障交换端口标识,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是所述当前业务板卡监控到所述至少两个交换板卡中出现故障交换板卡、并确定所述当前业务板卡与所述故障交换板卡连接的故障交换端口后通告的;
删除模块,用于删除所述当前业务板卡的负载均衡表中的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后得到更新负载均衡表,所述更新负载均衡表是所述当前业务板卡与所述至少两个交换板卡中的正常交换板卡连接的正常交换端口的正常交换端口标识集合;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更新负载均衡表配置所述当前业务板卡的快速切换表得到更新快速切换表;
同步模块,用于向所述当前业务板卡同步所述更新负载均衡表和所述更新快速切换表,清空所述当前业务板卡的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以使所述当前业务板卡:
获取模块,用于从待转发队列中获取待转发报文,所述待转发队列还包括通过所述当前业务板卡的对外端口接收到的报文;
确定模块,根据所述更新负载均衡表确定所述待转发报文对应的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并确定所述待转发报文是否是设定报文;
处理模块,用于若确定所述待转发报文是所述设定报文,则将所述待转发报文携带的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写入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丢弃所述待转发报文;若确定所述待转发报文不是所述设定报文,则确定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是否包括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若确定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包括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则从所述更新快速切换表中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其他交换端口标识集合中选取第二交换端口标识,通过所述第二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交换端口发送所述待转发报文;若确定所述故障交换端口标识记录表中不包括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则通过所述第一交换端口标识对应的交换端口发送所述待转发报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更新负载均衡表配置所述当前业务板卡的快速切换表得到更新快速切换表,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正常交换端口标识集合中的每个正常交换端口对应的其他交换端口标识集合,每个正常交换端口与其对应的其他交换端口集合组成所述正常交换端口标识集合;
在所述更新快速切换表中对应保存每个正常交换端口标识及其对应的其他交换端口标识集合。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储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CN202011000440.9A 2020-09-22 2020-09-22 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1876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00440.9A CN112187679B (zh) 2020-09-22 2020-09-22 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00440.9A CN112187679B (zh) 2020-09-22 2020-09-22 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7679A CN112187679A (zh) 2021-01-05
CN112187679B true CN112187679B (zh) 2022-11-11

Family

ID=73956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00440.9A Active CN112187679B (zh) 2020-09-22 2020-09-22 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876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6614B (zh) * 2021-10-20 2023-01-24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报文丢包的方法、装置、分布式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94633B (zh) * 2021-11-17 2022-02-01 鹏城实验室 一种零丢包的重路由方法及路由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1311A (zh) * 2019-11-12 2020-02-28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故障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2661B (zh) * 2012-03-07 2016-02-1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访问方法及装置
CN109120558B (zh) * 2017-06-26 2022-11-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板端口故障自动排除方法及系统
CN108768757B (zh) * 2018-07-26 2021-10-08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故障处理方法、装置、分布式网络设备
CN109302359A (zh) * 2018-11-27 2019-02-01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设备、链路转换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1311A (zh) * 2019-11-12 2020-02-28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故障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7679A (zh) 2021-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87679B (zh) 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254100A (zh) 一种数据容灾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070731B (zh) 一种主从仲裁方法及系统
CN110275680B (zh) 一种双控双活存储系统
CN112217658B (zh) 一种堆叠分裂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804260B (zh) 一种srio系统倒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2724093A (zh) 一种atca机框及其ipmb连接方法
CN112803998B (zh) 多总线网络跨网通信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426624B (zh) 一种图像同步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2984739A (zh) 故障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297216A (zh) 一种设备实现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CN112073319B (zh) 一种路径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11757371B (zh) 一种传输时延的统计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3414591A (zh) 一种端口故障恢复时的快速收敛方法和系统
CN114095462B (zh) 一种雷达处理机srio通信系统的容错方法及系统
US9344326B2 (en) Communication relay apparatus, active system switch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relay control board
US20190044848A1 (en) Virtual switching framework
CN110808909B (zh) 跨虚拟系统的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954388B (zh) 面向视频流数据的分布式多内存副本存储系统及方法
CN103501239A (zh) 一种端口状态同步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11314272B (zh) 一种任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395422B (zh) 一种多机框管理系统
CN111008173A (zh) 串行通信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07454021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497740A (zh) 网络转发设备、链路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