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54021B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54021B
CN107454021B CN201710571242.XA CN201710571242A CN107454021B CN 107454021 B CN107454021 B CN 107454021B CN 201710571242 A CN201710571242 A CN 201710571242A CN 107454021 B CN107454021 B CN 1074540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message
packet
identifier
port ident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7124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54021A (zh
Inventor
赵跃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sfocus Technologies Inc
Nsfocus Technologie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sfocus Technologies Inc
Beijing NSFocus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sfocus Technologies Inc, Beijing NSFocus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sfocus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71057124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540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540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540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540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540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25Routing or path finding in a switch fabric
    • H04L49/253Routing or path finding in a switch fabric using establishment or release of connections between 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1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witching fabric 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服务器通过第一网络交换接口卡中的第一物理端口接收第一报文,并在所述第一报文中添加第一端口标识,所述第一端口标识为根据预设映射关系确定的,所述预设映射关系为网络交换接口卡中物理端口、系统逻辑端口与端口标识的映射关系;所述服务器的处理器获取添加第一端口标识的所述第一报文,并根据所述预设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端口标识映射的第一系统逻辑端口。所述服务器生成第二报文,并将第二端口标识添加至所述第二报文,所述第二端口标识为根据预设映射关系确定的;所述服务器确定与所述第二端口标识映射的第二物理端口,并通过所述第二物理端口发送所述第二报文。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通信的发展和移动通信的普及,人们对网络带宽的需求越来越高,网络设备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多,导致接入网和主网带宽不断的升级,业务服务器等网络设备需要不断的扩容升级。
在服务器升级中,除了常规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内存升级需求外,还需要对网口进行升级,例如,将带宽为10G的网口升级到40G等。现有技术中,大部分服务器都是通过升级主板及网卡硬件来实现的。而服务器直接升级硬件,不能平滑过度硬件,带来严重的成本增加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交换芯片扩展系统物理接口的方法,和一种用以实现服务器识别扩展网口的方法,方便服务器系统识别扩展的物理端口为映射后的逻辑端口,满足用户灵活扩展网口和带宽的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服务器通过第一网络交换接口卡中的第一物理端口接收第一报文,并在所述第一报文中添加第一端口标识,所述第一端口标识为根据预设映射关系确定的,所述预设映射关系为网络交换接口卡中物理端口、系统逻辑端口与端口标识的映射关系;
所述服务器的处理器获取添加第一端口标识的所述第一报文,并根据所述预设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端口标识映射的第一系统逻辑端口。
可选的,所述第一报文为以太网报文,所述第一端口标识位于所述第一报文的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标签字段。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生成第二报文,并将第二端口标识添加至所述第二报文,所述第二端口标识为根据预设映射关系确定的;
所述服务器确定与所述第二端口标识映射的第二物理端口,并通过所述第二物理端口发送所述第二报文。
可选的,所述第二报文为以太网报文,所述第二端口标识位于所述第二报文的VLAN标签字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通过第一网络交换接口卡中的第一物理端口接收第一报文;
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报文中添加第一端口标识,所述第一端口标识为根据预设映射关系确定的,所述预设映射关系为网络交换接口卡中物理端口、系统逻辑端口与端口标识的映射关系;获取添加第一端口标识的所述第一报文,并根据所述预设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端口标识映射的第一系统逻辑端口。
可选的,所述第一报文为以太网报文,第一端口标识位于所述第一报文的VLAN标签字段。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包括: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生成第二报文;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将第二端口标识添加至所述第二报文,所述第二端口标识为根据预设映射关系确定的;确定与所述第二端口标识映射的第二物理端口;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物理端口发送所述第二报文。
可选的,所述第二报文为以太网报文,第二端口标识位于所述第二报文的VLAN标签字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通过网络交换芯片扩展网口,预设网络交换接口卡中的物理端口、系统逻辑端口与端口标识的映射关系,每次接收第一报文时,将第一报文的端口标识添加至第一报文中,从而服务器可以根据端口标识识别接收第一报文的扩展物理端口,实现服务器的系统逻辑端口与物理端口的无缝对接,解决了服务器在每次接收报文时都只能识别到接收第一报文的背板总线的PCIE(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 express,外部设备互连扩展)端口,不能识别接收第一报文的扩展物理端口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扩展网口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扩展网口架构示意图。该服务器100中包括处理器101,至少一个网络交换接口卡102和至少一个物理端口104。服务器中的网络交换接口卡位于网口扩展槽(图中未示出)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网口扩展槽对网络交换接口卡进行扩展。图中示例性地示出了第一网络交换接口卡102和第二网络交换接口卡103。处理器101通过PCIE总线109与第一网络交换接口卡102相连,第一网络交换接口卡102包括物理端口104和物理端口105。第一网络交换接口卡102的总带宽由第一PCIE总线109决定。物理端口104和物理端口105的带宽由第一网络交换接口卡102预先设置。处理器101通过PCIE总线110与第二网络交换接口卡103相连,第二网络交换接口卡103包括物理端口106、物理端口107和物理端口108。第二网络交换接口卡103的总带宽由第二PCIE总线110决定。物理端口106、物理端口107和物理端口108的带宽由第二网络交换接口卡103预先设置。
结合前面的描述,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流程示意图,其具体实现步骤包括:
步骤200:服务器通过第一网络交换接口卡中的第一物理端口接收第一报文,并在所述第一报文中添加第一端口标识,所述第一端口标识为根据预设映射关系确定的,所述预设映射关系为网络交换接口卡中物理端口、系统逻辑端口与端口标识的映射关系。
在步骤200中,所述预设映射关系中每个物理端口与一个系统逻辑端口唯一映射、每个物理端口与一个端口标识唯一映射、每个系统逻辑端口与一个端口标识唯一映射。
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映射关系是可以是预先设置的,举例来说,预设映射关系可以如表1所示:
表1预设映射关系
网络接口卡 物理端口 系统逻辑端口 端口标识
1 1 1 a
1 2 2 a+1
2 1 3 a+2
2 2 4 a+3
2 3 5 a+4
n a<sub>n</sub> a<sub>1</sub>+a<sub>2</sub>+……a<sub>n</sub> a+a<sub>1</sub>+a<sub>2</sub>+……a<sub>n</sub>-1
表1中,服务器中的网口扩展槽可以扩展n个网络交换接口卡,分别为网络交换接口卡1···网络交换接口卡n,网络交换接口卡1包括a1个扩展网口的物理端口,网络交换接口卡2包括a2个扩展网口的物理端口,网络交换接口卡1的a1个物理端口的编号为1,2……a1,映射的系统逻辑逻辑端口的编号为1,2,……,a1;网络交换接口卡2的a2个物理端口的编号为1,2……a2,映射的系统逻辑逻辑端口的编号为a1+1,a1+2,……,a1+a2;网络交换接口卡n的an个物理端口的编号为1,2……an,映射的系统逻辑逻辑端口的编号为a1+a2+…+an-1,……,a1+a2+……an
表1中,若报文中的VLAN标签字段的取值为a至b,b大于a,则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设置端口标识:编号为1的系统逻辑端口映射的端口标识为a,编号为2的系统逻辑端口映射到端口标识为a+1,以此类推,建立网络交换接口卡中物理端口、系统逻辑端口与端口标识的映射关系。
服务器在从第一物理端口接收到第一报文之后,从而可以通过预设映射关系确定与第一物理端口映射的第一端口标识,从而在所述第一报文中添加所述第一端口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服务器通过第一物理端口所在的第一网络交换接口卡接收到所述第一报文之前,所述服务器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网络交换接口卡将所述第一端口标识添加至第一报文中。
举例来说,第一报文为以太网报文时,服务器可以通过第一网络交换接口卡将第一端口标识添加至所述第一报文中的VLAN标签字段中。具体的,一种可能的场景中,第一报文中未携带VLAN标签字段,此时服务器可以为所述第一报文添加一个VLAN标签字段,并将第一端口标识添加至所述第一报文中添加的所述VLAN标签字段中。另一种可能的场景中,第一报文中已携带了一个VLAN标签字段,此时服务器可以为所述第一报文再添加一个VLAN标签字段,并将第一端口标识添加至所述第一报文中添加的所述VLAN标签字段中。
步骤201:所述服务器的处理器获取添加第一端口标识的所述第一报文,并根据所述预设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端口标识映射的第一系统逻辑端口。
在步骤201中,所述服务器可以通过与所述第一网络交换接口卡连接的PCIE总线,将所述第一报文发送至所述服务器的处理器。
所述服务器的处理器接收到添加第一端口标识的所述第一报文之后,需要确定第一报文的第一系统逻辑端口,以便操作系统或路由协议等可以识别出第一报文的接收端口。
所述服务器中的处理器根据所述预设映射关系确定第一端口标识映射的第一系统逻辑端口之后,所述服务器中的处理器可以将所述第一报文中的第一端口标识删除。
举例来说,第一报文为以太网报文时,服务器可以将所述第一报文中的VLAN标签字段中的第一端口标识删除。具体的,一种可能的场景中,第一报文中只携带一个VLAN标签字段,并且第一端口标识处于所述VLAN标签字段中,此时服务器可以将所述第一报文的所述VLAN标签字段删除。另一种可能的场景中,第一报文中携带了两个VLAN标签字段,并且第一端口标识处于其中一个VLAN标签字段中,此时服务器可以将所述第一报文中包含第一端口标识的VLAN标签字段删除。
所述服务器的处理器确定第一报文的第一系统逻辑端口之后,具体如何处理所述第一报文,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还可以生成第二报文,若所述服务器将第二报文通过第二网络交换接口卡中的第二物理端口发送出去,需要根据第二报文的第二系统逻辑端口确定与第二系统逻辑端映射的第二物理端口。
具体的,服务器可以从预设映射关系中确定出与所述第二报文的第二系统逻辑端口映射的第二端口标识。
所述服务器确定出第二端口标识之后,将所述第二端口标识添加至第二报文中。
举例来说,第二报文为以太网报文时,服务器将第二端口标识添加至所述第二报文中的VLAN标签字段中。具体的,一种可能的场景中,第二报文中未携带VLAN标签字段,此时服务器可以为所述第二报文添加一个VLAN标签字段,并将第二端口标识添加至所述第二报文中添加的所述VLAN标签字段中。另一种可能的场景中,第二报文中已携带了一个VLAN标签字段,此时服务器可以为所述第二报文再添加一个VLAN标签字段,并将第二端口标识添加至所述第二报文中添加的VLAN标签字段中。
所述服务器从所述预设预设关系中,确定与所述第二端口标识映射的第二物理端口,并通过所述第二物理端口发送所述第二报文。
所述服务器的处理器根据所述预设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端口标识映射的所述第二物理端口之后,所述服务器将添加第二端口标识的所述第二报文发送至所述服务器的第二网络交换接口卡。例如,所述服务器可以通过与所述第二网络交换接口卡连接的PCIE总线,将所述第二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二网络交换接口卡。
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二物理端口发送所述第二报文之前,可以先将所述第二报文中的第二端口标识删除。
举例来说,第二报文为以太网报文时,服务器可以通过第二网络交换接口卡将所述第二报文中的VLAN标签字段中的第二端口标识删除。具体的,一种可能的场景中,第二报文中只携带一个VLAN标签字段,并且第二端口标识处于所述VLAN标签字段中,此时所述第二网络交换接口卡可以将所述第二报文的所述VLAN标签字段删除。另一种可能的场景中,第二报文中携带了两个VLAN标签字段,并且第二端口标识处于其中一个VLAN标签字段中,此时所述第二网络交换接口卡可以将所述第二报文中包含第二端口标识的VLAN标签字段删除。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
在建立网络交换接口卡中物理端口、系统逻辑端口与端口标识的预设映射关系后,服务器保存已生成的所述预设映射关系,并在下次收发报文时,调用已保存的所述预设映射关系,无需重新生成所述预设映射关系,从而可以节省处理时间。
可选地,在建立网络交换接口卡中物理端口、系统逻辑端口与端口标识的预设映射关系前,服务器识别网络交换接口卡中物理端口的使用情况,如果所述物理端口处于使用状态,则所述服务器建立所述物理端口与所述系统逻辑端口的预设映射关系,如果所述物理端口没有处于使用状态,则删除所述物理端口与所述系统逻辑端口的预设映射关系,从而可以节省存储空间。
上述方法处理流程可以用软件程序实现,该软件程序可以存储在服务器的处理器中,当存储的软件程序被调用时,执行上述方法步骤。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通过网络交换芯片扩展网口,预设网络交换接口卡中的物理端口、系统逻辑端口与端口标识的映射关系,每次接收第一报文时,将第一报文的端口标识添加至第一报文中,从而服务器可以根据端口标识识别接收第一报文的扩展物理端口,实现服务器的系统逻辑端口与物理端口的无缝对接,解决了服务器在每次接收报文时都只能识别到接收第一报文的背板总线的PCIE端口,不能识别接收第一报文的扩展物理端口的问题。
下面以两个具体实施例说明上述通信方法。
实施例一
实施例一中,第一报文为以太网报文。
结合图1,服务器100接收第一报文时,执行步骤如下:
步骤一:服务器100通过第一网络交换接口卡102中的物理端口104接收第一报文,所述预设映射关系如表2预设映射关系所示,服务器100是通过物理端口104所在的第一网络交换接口卡102接收到所述第一报文之后,第一网络交换接口卡102根据预设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报文的端口标识为2,若第一报文中未携带VLAN标签字段,此时服务器100可以为所述第一报文添加一个VLAN标签字段,并将端口标识2添加至所述第一报文中添加的所述VLAN标签字段中。若第一报文中已携带了一个VLAN标签字段,此时服务器100可以为所述第一报文再添加一个VLAN标签字段,并将端口标识2添加至所述第一报文中添加的所述VLAN标签字段中。
表2预设映射关系
网络接口卡 物理端口 系统逻辑端口 端口标识
102 104 1 2
102 105 2 3
103 106 3 4
103 107 4 5
103 108 5 6
步骤二:服务器100可以通过与第一网络交换接口卡102连接的第一PCIE总线109,将所述第一报文发送至服务器100的处理器101。
服务器100的处理器101根据所述预设映射关系确定端口标识2映射的系统逻辑端口1之后,服务器可以将所述第一报文中的VLAN标签字段中的端口标识2删除。具体的,若第一报文中只携带一个VLAN标签字段,并且端口标识2处于所述VLAN标签字段中,此时服务器可以将所述第一报文的所述VLAN标签字段删除。若第一报文中携带了两个VLAN标签字段,并且端口标识2处于其中一个VLAN标签字段中,此时服务器可以将所述第一报文中包含端口标识2的VLAN标签字段删除。
服务器100中的处理器101将所述第一报文中的端口标识2删除后,将所述第一报文发送至服务器100的系统逻辑端口1。
可选的,根据所述预设映射关系确定与端口标识2映射的系统逻辑端口1可以通过服务器100的处理器101中的网络交换接口识别驱动确定,并通过所述网络交换接口识别驱动删除所述第一报文中的端口标识2。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中,第二报文为以太网报文。
结合图1,服务器100发送第二报文时,执行步骤如下:
步骤一:服务器100根据所述预设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二报文的系统逻辑端口4映射的端口标识为5,将端口标识5添加至所述第二报文中的VLAN标签字段中。具体的,若第二报文中未携带VLAN标签字段,此时服务器100可以为所述第二报文添加一个VLAN标签字段,并将端口标识5添加至所述第二报文中添加的所述VLAN标签字段中。若第二报文中已携带了一个VLAN标签字段,此时服务器100可以为所述第二报文添加一个VLAN标签字段,并将端口标识5添加至所述第二报文中添加的所述VLAN标签字段中。
步骤二:服务器100的处理器101根据所述预设映射关系确定端口标识5映射的物理端口107后,服务器100可以通过与第二网络交换接口卡103连接的第二PCIE总线110,将所述第二报文发送至第二网络交换接口卡103。
服务器100中的第二网络交换接口卡103可以将所述第二报文中的端口标识5删除。具体的,若第二报文中只携带一个VLAN标签字段,并且端口标识5处于所述VLAN标签字段中,此时服务器可以将所述第一报文的所述VLAN标签字段删除。若第二报文中携带了两个VLAN标签字段,并且端口标识5处于其中一个VLAN标签字段中,此时服务器可以将所述第一报文中包含端口标识5的VLAN标签字段删除。
服务器100中的第二网络交换接口卡103将所述第二报文发送至物理端口107。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流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300:服务器生成第二报文,并在所述第二报文中添加所述第二端口标识,所述第二端口标识为根据预设映射关系确定的,所述预设映射关系为网络交换接口卡中物理端口、系统逻辑端口与端口标识的映射关系;
步骤301:所述服务器确定与所述第二端口标识映射的第二物理端口,并通过所述第二物理端口发送所述第二报文。
可选的,所述第二报文为以太网报文,第二端口标识位于所述第二报文的VLAN标签字段。
上述步骤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步骤200至步骤201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与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其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
收发模块400,用于通过第一网络交换接口卡中的第一物理端口接收第一报文;
处理模块401,用于在所述第一报文中添加第一端口标识,所述第一端口标识为根据预设映射关系确定的,所述预设映射关系为网络交换接口卡中物理端口、系统逻辑端口与端口标识的映射关系;获取添加第一端口标识的所述第一报文,并根据所述预设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端口标识映射的第一系统逻辑端口。
可选的,所述第一报文为以太网报文,第一端口标识位于所述第一报文的VLAN标签字段。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生成第二报文;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将第二端口标识添加至所述第二报文,所述第二端口标识为根据预设映射关系确定的;确定与所述第二端口标识映射的第二物理端口;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物理端口发送所述第二报文。
可选的,所述第二报文为以太网报文,第二端口标识位于所述第二报文的VLAN标签字段。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包括:
收发模块500,用于生成第二报文;
处理模块501,用于在所述第二报文中添加所述第二端口标识,所述第二端口标识为根据预设映射关系确定的,所述预设映射关系为网络交换接口卡中物理端口、系统逻辑端口与端口标识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二端口标识映射的第二物理端口;
收发模块500,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物理端口发送所述第二报文。
可选的,所述第二报文为以太网报文,第二端口标识位于所述第二报文的VLAN标签字段。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器通过第一网络交换接口卡中的第一物理端口接收第一报文,并在所述第一报文中添加第一端口标识,所述第一端口标识为根据预设映射关系确定的,所述预设映射关系为网络交换接口卡、物理端口、系统逻辑端口与端口标识的映射关系;
所述服务器的处理器获取添加第一端口标识的所述第一报文,并根据所述预设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端口标识映射的第一系统逻辑端口;
所述服务器生成第二报文,并将第二端口标识添加至所述第二报文,所述第二端口标识为根据预设映射关系确定的;
所述服务器确定与所述第二端口标识映射的第二物理端口,并通过所述第二物理端口发送所述第二报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报文为以太网报文,第一端口标识位于所述第一报文的虚拟局域网标签字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报文为以太网报文,第二端口标识位于所述第二报文的虚拟局域网标签字段。
4.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服务器生成第二报文,并在所述第二报文中添加第二端口标识,所述第二端口标识为根据预设映射关系确定的,所述预设映射关系为网络交换接口卡、物理端口、系统逻辑端口与端口标识的映射关系;
所述服务器确定与所述第二端口标识映射的第二物理端口,并通过所述第二物理端口发送所述第二报文。
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通过第一网络交换接口卡中的第一物理端口接收第一报文;
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报文中添加第一端口标识,所述第一端口标识为根据预设映射关系确定的,所述预设映射关系为网络交换接口卡、物理端口、系统逻辑端口与端口标识的映射关系;获取添加第一端口标识的所述第一报文,并根据所述预设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端口标识映射的第一系统逻辑端口;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生成第二报文;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第二端口标识添加至所述第二报文,所述第二端口标识为根据预设映射关系确定的;确定与所述第二端口标识映射的第二物理端口;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物理端口发送所述第二报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报文为以太网报文,第一端口标识位于所述第一报文的虚拟局域网标签字段。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报文为以太网报文,第二端口标识位于所述第二报文的虚拟局域网标签字段。
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生成第二报文;
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报文中添加所述第二端口标识,所述第二端口标识为根据预设映射关系确定的,所述预设映射关系为网络交换接口卡、物理端口、系统逻辑端口与端口标识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二端口标识映射的第二物理端口;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物理端口发送所述第二报文。
CN201710571242.XA 2017-07-13 2017-07-13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4540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71242.XA CN107454021B (zh) 2017-07-13 2017-07-13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71242.XA CN107454021B (zh) 2017-07-13 2017-07-13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54021A CN107454021A (zh) 2017-12-08
CN107454021B true CN107454021B (zh) 2020-09-22

Family

ID=60488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71242.XA Active CN107454021B (zh) 2017-07-13 2017-07-13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540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7961B (zh) * 2020-12-31 2022-08-16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物理端口的拆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0262A (zh) * 2005-11-02 2007-05-09 盛科网络有限公司 具有端口扩展能力的交换机系统及实现端口扩展的方法
CN101577711A (zh) * 2009-06-17 2009-11-11 上海吉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利用vlan技术实现ip软件路由的网络安全平台的方法
CN103209141A (zh) * 2012-01-17 2013-07-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换芯片处理数据报文的方法及交换芯片
CN105791170A (zh) * 2016-03-08 2016-07-20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基于逻辑端口实现端口扩展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0262A (zh) * 2005-11-02 2007-05-09 盛科网络有限公司 具有端口扩展能力的交换机系统及实现端口扩展的方法
CN101577711A (zh) * 2009-06-17 2009-11-11 上海吉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利用vlan技术实现ip软件路由的网络安全平台的方法
CN103209141A (zh) * 2012-01-17 2013-07-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换芯片处理数据报文的方法及交换芯片
CN105791170A (zh) * 2016-03-08 2016-07-20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基于逻辑端口实现端口扩展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54021A (zh) 2017-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19125B (zh) 数据库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2316043B (zh) 端口虚拟化方法、交换机及通信系统
CN111163130B (zh) 一种网络服务系统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CN112416969B (zh) 分布式数据库中的并行任务调度系统
CN110880998B (zh) 一种基于可编程器件的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819023B (zh) 分布式事务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5102896B (zh) 数据广播方法、广播加速器、noc、soc及电子设备
CN112637371A (zh) 节点地址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361693B (zh) 虚拟设备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4092661A (zh) 虚拟机串口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7454021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EP3240251A1 (en) Line card determination, determin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line card determination system
CN103974224A (zh) 一种信用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CN112422485A (zh) 一种传输控制协议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904871B (zh) 网络切片的接入方法、pcf实体、终端和通信系统
CN105939242B (zh) 实现虚拟系统的方法及装置
CN108574587B (zh) 分布式设备的容量更新方法及装置
WO2021057150A1 (zh) 端口共享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3050978B (zh) 应用的灰度发布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3595631A (zh) 一种路径建立的方法和装置
CN115687223A (zh) 用于嵌入式设备串口通信的方法及装置、嵌入式设备、存储介质
CN109962962B (zh) 一种套接字socket连接的方法及设备
CN105187244A (zh) 一种支持多种管理模式的数字通信设备访问管理系统
CN105072047A (zh) 一种报文传输及处理方法
CN110995502A (zh) 网络配置管理方法、装置、交换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89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Road No. 4 North wa Yitai three storey building

Patentee after: NSFOCUS Technologies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NSFOCUS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100089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Road No. 4 North wa Yitai three storey building

Patentee before: NSFOCU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NSFOCUS TECHNOLOGIES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