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85324A - 调音方法、装置、存储介质、智能设备及调音系统 - Google Patents

调音方法、装置、存储介质、智能设备及调音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85324A
CN112185324A CN202011086106.XA CN202011086106A CN112185324A CN 112185324 A CN112185324 A CN 112185324A CN 202011086106 A CN202011086106 A CN 202011086106A CN 112185324 A CN112185324 A CN 1121853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response
response curve
tuning
target
audio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8610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85324B (zh
Inventor
吴彦云
黄顺明
廖家伟
陈宇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8610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853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853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53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853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53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1/00Details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1/0091Means for obtaining special acoustic effect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1/00Details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1/02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tone frequencies, e.g. attack or decay; Means for producing special musical effects, e.g. vibratos or glissando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调音方法、装置、存储介质、智能设备及调音系统。该方法包括:将当前播放目标音频文件的第一音频信号发送给对端智能设备,以使所述对端智能设备将对应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进行比对;若获取到的第一比对结果为不匹配,则对调音参数进行调整,调整后得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将当前播放所述目标音频文件的第二音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对端智能设备,以使所述对端智能设备将对应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第三频率响应曲线与所述目标频率响应曲线进行比对;若获取到的第二比对结果为匹配,则写入并储存所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本申请可以提高智能设备在调音时的智能性。

Description

调音方法、装置、存储介质、智能设备及调音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音方法、装置、存储介质、智能设备及调音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设备的语音处理功能越来越强大。基于此,用户经常使用遥控器等设备对智能设备的声音品质(Acoustic Quality,AQ)进行控制。在进入校正模式后,对初始频率响应曲线(Frequency response curve,FRC)进行校正和调整后,写入到智能设备中,从而实现在不同用户环境下,输出与原厂状态相同的声音品质。然而,相关技术中,当控制智能设备进行调音时,其智能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调音方法、装置、存储介质、智能设备及调音系统,可以提高智能设备在调音时的智能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调音方法,包括:
将当前播放目标音频文件的第一音频信号发送给对端智能设备,以使所述对端智能设备将对应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进行比对;
若获取到的第一比对结果为不匹配,则对调音参数进行调整,调整后得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
将当前播放所述目标音频文件的第二音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对端智能设备,以使所述对端智能设备将对应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第三频率响应曲线与所述目标频率响应曲线进行比对;
若获取到的第二比对结果为匹配,则写入并储存所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调音装置,包括:
第一比对模块,用于将当前播放目标音频文件的第一音频信号发送给智能设备,以使所述智能设备将对应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进行比对;
调整模块,用于若获取到的第一比对结果为不匹配,则对调音参数进行调整,调整后得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
第二比对模块,用于将当前播放所述目标音频文件的第二音频信号发送给所述智能设备,以使所述智能设备将对应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第三频率响应曲线与所述目标频率响应曲线进行比对;
写入模块,用于若获取到的第二比对结果为匹配,则写入并储存所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音方法中的流程。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音频模组,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音方法中的流程。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调音系统,包括第一智能设备和第二智能设备,所述第一智能设备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拾取音频信号,当所述音频信号对应的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不匹配时,则向所述第一智能设备发送调音指令,所述第一智能设备根据所述调音指令进行调音。
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设备可以将当前播放目标音频文件的第一音频信号发送给对端智能设备,以使对端智能设备将对应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进行比对;若获取到的第一比对结果为不匹配,则对调音参数进行调整,调整后得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然后,将当前播放目标音频文件的第二音频信号发送给对端智能设备,以使对端智能设备将对应第二音频信号的第三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进行比对。之后,若获取到的第二比对结果为匹配,则写入并储存第二频率响应曲线。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由对端智能设备进行频率响应曲线比对,智能设备根据对端智能设备中的比对结果进行智能调音。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高智能设备在调音时的智能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音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音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对端智能设备的APP应用软件中开启调音界面的场景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端智能设备选择界面的场景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置界面的场景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音界面的场景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6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音结束界面的场景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音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示,其中相同的组件符号代表相同的组件,本申请的原理是以实施在一适当的运算环境中来举例说明。以下的说明是基于所例示的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申请未在此详述的其它具体实施例。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是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智能音箱、智能音响、耳机等具有音频模组的智能设备。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音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流程可以包括:
101、将当前播放目标音频文件的第一音频信号发送给对端智能设备,以使对端智能设备将对应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进行比对。
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设备的语音处理功能越来越强大。基于此,用户经常使用诸如遥控器等设备对智能设备的声音品质进行控制。声音品质是指用户主观听音的声学品质感受,常用音质好坏来描述。
在出厂状态下,使用特定的音频文件调教智能设备的初始频率响应曲线,并写入智能设备。其中,频率响应曲线用于指示通过麦克风(Micro-phone,MIC)录得的数字音频信号在各频段信号的响应情况。频率响应曲线也可以理解为伴音曲线(Sound Curve,SC),伴音曲线烧写在数据库内,用于管理功放对不同电信号的响应,从而推动扬声器发出不同特性的声音。麦克风用于采集音频信号。
在使用智能设备时,进入校正模式,智能设备播放一段特定的音频文件,使用诸如遥控器等设备的麦克风拾音,并返回拾音结果到智能设备。智能设备通过校正算法对初始频率响应曲线进行校正和调整后,将新的频率响应曲线写入到智能设备中,从而实现在不同用户环境下,输出与原厂状态相同的声音品质。然而,相关技术中,当控制智能设备进行调音时,其智能性较差。在调音时中,调音过程不可见,很难辨识是否达到较好的调音效果,部分用户无法区分调教前与调教后的效果。另外,遥控器需要支持语音功能,并通过蓝牙配对到智能设备,使用门槛较高。此外,智能设备在对对初始频率响应曲线进行校正和调整时,校正算法只能保证频率响应曲线符合原厂调校,但无法保证主观听感,调校过程中用户无法介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比如,对端智能设备可以获取目标频率响应曲线,还可以根据需要显示出该目标频率响应曲线,出厂状态下,使用特定的音频文件调校智能设备的频率响应曲线,并写入智能设备,该写入智能设备的频率响应曲线即为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例如,可以通过对端智能设备中安装的APP应用软件获取目标频率响应曲线并进行显示,可以通过对端智能设备自带的操作系统获取目标频率响应曲线并进行显示,还可以通过操作系统内置的应用程序获取目标频率响应曲线并进行显示。由此可知,用户可以通过对端智能设备直观的观看出厂状态对应的频率响应曲线,将该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作为基准频率响应曲线,以便后续调音时,将实时获取到的频率响应曲线调整到与该目标频率响应曲线接近或重合。
比如,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智能设备时,开始进入校正模式,此时智能设备中储存有目标频率响应曲线,智能设备播放一段特定的音频文件,该特定的音频文件为目标音频文件,然后使用对端智能设备的麦克风对智能设备播放的第一音频信号进行拾音。
例如,若智能设备为智能电视,对端智能设备为智能手机,当使用智能电视时,开始进入校正模式,智能电视播放目标音频文件,然后使用智能手机的麦克风对智能电视播放的第一音频信号进行拾音。
又如,若智能设备为智能音箱,对端智能设备为智能手机,当使用智能音箱时,开始进入校正模式,智能音箱播放目标音频文件,然后使用智能手机的麦克风对智能音箱播放的第一音频信号进行拾音。
再如,若智能设备为智能音响,对端智能设备为智能手机,当使用智能音响时,开始进入校正模式,智能音响播放目标音频文件,然后使用智能手机的麦克风对智能音响播放的第一音频信号进行拾音。
例如,若智能设备为耳机,对端智能设备为智能手机,当使用耳机时,开始进入校正模式,耳机播放目标音频文件,然后使用智能手机的麦克风对耳机播放的第一音频信号进行拾音。
比如,对端智能设备将获取的拾音结果实时转换成第一频率响应曲线,即对端智能设备将获取的第一音频信号可以转换成第一频率响应曲线。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根据需要将第一频率响应曲线在对端智能设备上进行显示。
例如,对端智能设备的麦克风将获取的第一音频信号传送给APP应用软件,APP应用软件将获取的第一音频信号转换成第一频率响应曲线。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根据需要将第一频率响应曲线通过APP应用软件进行显示。
又如,对端智能设备的麦克风将获取的第一音频信号传送给自带的操作系统,对端智能设备自带的操作系统获取第一音频信号,将该第一音频信号转换成第一频率响应曲线。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根据需要将第一频率响应曲线通过对端智能设备自带的操作系统进行显示。
再如,对端智能设备的麦克风将获取的第一音频信号传送给自带操作系统内置的应用程序,自带操作系统内置的应用程序获取第一音频信号,将该第一音频信号转换成第一频率响应曲线。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根据需要将第一频率响应曲线通过对端智能设备自带操作系统内置的应用程序进行显示。
比如,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可以在对端智能设备上同时显示,用户通过对端智能设备可以直观的观看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的差别,对端智能设备可以判断出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是否匹配。
例如,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同时在对端智能设备的APP应用软件中显示,用户通过APP应用软件可以直观的观看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的差别,对端智能设备通过将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进行比对,APP应用软件可以判断出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是否匹配,若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匹配,则证明输出的是与出厂状态接近或相同的声音品质。
102、若获取到的第一比对结果为不匹配,则对调音参数进行调整,调整后得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
比如,若获取到的第一对比结果为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不匹配,则APP应用软件计算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之间的偏差,根据偏差可以得到调音参数的调整量。然后,APP应用软件向智能设备发送第一调音指令,该第一调音指令用于指示智能设备调整调音参数。该第一调音指令中包含第一频率响应曲线和调音参数的调整量。智能设备收到该第一调音指令后,会按照第一调音指令中的调整量对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的调音参数进行相应调整,经过调整后,得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并将该第二频率响应曲线写入缓存中。
例如,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同时在对端智能设备自带的操作系统显示,用户通过对端智能设备自带的操作系统可以直观的观看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的差别,通过将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进行对比,对端智能设备自带的操作系统可以判断出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是否匹配,若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匹配,则证明输出的是与出厂状态接近或相同的声音品质。
若获取到的第一对比结果为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不匹配,则对端智能设备自带的操作系统计算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之间的偏差,根据偏差可以得到调音参数的调整量。然后,对端智能设备自带的操作系统向智能设备发送第一调音指令,该第一调音指令用于指示智能设备调整调音参数。该第一调音指令中包含第一频率响应曲线和调音参数的调整量。智能设备收到该第一调音指令后,会按照第一调音指令中的调整量对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的调音参数进行相应调整,经过调整后,得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并将该第二频率响应曲线写入缓存中。
例如,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同时在对端智能设备自带操作系统内置的应用程序中显示,用户通过该内置应用程序可以直观的观看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的差别,通过将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进行对比,该内置应用程序可以判断出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是否匹配,若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匹配,则证明输出的是与出厂状态接近或相同的声音品质。
若获取到的第一对比结果为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不匹配,则该内置应用程序计算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之间的偏差,根据偏差可以得到调音参数的调整量。然后,该内置应用程序向智能设备发送第一调音指令,该第一调音指令用于指示智能设备调整调音参数。该第一调音指令中包含第一频率响应曲线和调音参数的调整量。智能设备收到该第一调音指令后,会按照第一调音指令中的调整量对第一频率响应曲线进行相应调整,经过调整后,得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并将该第二频率响应曲线写入缓存中。
103、将当前播放目标音频文件的第二音频信号发送给对端智能设备,以使对端智能设备将对应第二音频信号的第三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进行比对。
比如,当智能设备对目标响应曲线上的调音参数进行调整后,将调整后得到的第二频率响应曲线写入缓存中,此时智能设备的缓存中储存有第二频率响应曲线,智能设备播放上述目标音频文件,用户可以听到当前播放效果,同时,对端智能设备的麦克风采集智能设备当前播放的第二音频信号。
例如,当智能电视对目标响应曲线上的调音参数进行调整后,将调整后得到的第二频率响应曲线写入缓存中,此时智能电视的缓存中储存有第二频率响应曲线,智能电视播放上述目标音频文件,用户可以听到当前播放效果,同时,手机的麦克风采集智能电视当前播放的第二音频信号。
例如,当智能音箱对目标响应曲线上的调音参数进行调整后,将调整后得到的第二频率响应曲线写入缓存中,此时智能音箱的缓存中储存有第二频率响应曲线,智能音箱播放上述目标音频文件,用户可以听到当前播放效果,同时,手机的麦克风采集智能音箱当前播放的第二音频信号。
例如,当耳机对目标响应曲线上的调音参数进行调整后,将调整后得到的第二频率响应曲线写入缓存中,此时耳机的缓存中储存有第二频率响应曲线,耳机播放上述目标音频文件,用户可以听到当前播放效果,同时,手机的麦克风采集耳机当前播放的第二音频信号。
比如,对端智能设备通过麦克风采集智能设备当前播放的第二音频信号后,将该第二音频信号转换成第三频率响应曲线,可以根据需要将该第三频率响应曲线在对端智能设备上进行显示,此时第三频率响应曲线替代第一频率响应曲线在智能设备上显示,即智能设备上此时显示的是目标频率响应曲线和第三频率响应曲线。
例如,对端智能设备的麦克风获取第二音频信号后,将该第二音频信号发送给APP应用软件,该APP应用软件将其转换为第三频率响应曲线,可以根据需要将该第三频率响应曲线在对端智能设备的APP应用软件上进行显示。此时,APP应用软件中显示的是目标频率响应曲线和第三频率响应曲线。
例如,对端智能设备的麦克风获取第二音频信号后,将该第二音频信号发送对端智能设备自带的操作系统,该自带的操作系统将第二音频信号转换为第三频率响应曲线,可以根据需要将该第三频率响应曲线在自带的操作系统中显示。此时,该自带的操作系统中显示的是目标频率响应曲线和第三频率响应曲线。
例如,对端智能设备的麦克风获取第二音频信号后,将该第二音频信号发送对端智能设备自带操作系统内置的应用程序,该自带操作系统内置的应用程序将第二音频信号转换为第三频率响应曲线,可以根据需要将该第三频率响应曲线在自带操作系统内置的应用程序中显示。此时,该自带操作系统内置的应用程序中显示的是目标频率响应曲线和第二频率响应曲线。
对端智能设备可以将第三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进行比对。例如,APP应用软件可以将第三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进行比对,对端智能设备自带的操作系统可以将第三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进行比对,对端智能设备自带操作系统内置的应用程序可以将第三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进行比对,等等。
104、若获取到的第二比对结果为匹配,则写入并储存第二频率响应曲线。
比如,若获取到的第二比对结果为第三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匹配,即第三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差别很小,如第三频率响应曲线逼近目标频率响应曲线,或者第三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重合,则证明利用智能设备中存储的第二频率响应曲线,智能设备播放出来的声音品质可以达到与出厂状态相同的声音品质音。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设备可以将当前播放目标音频文件的第一音频信号发送给对端智能设备,以使对端智能设备将对应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进行比对;若获取到的第一比对结果为不匹配,则对调音参数进行调整,调整后得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然后,将当前播放目标音频文件的第二音频信号发送给对端智能设备,以使对端智能设备将对应第二音频信号的第三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进行比对。之后,若获取到的第二比对结果为匹配,则写入并储存第二频率响应曲线。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由对端智能设备进行频率响应曲线比对,智能设备根据对端智能设备中的比对结果进行智能调音。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高智能设备在调音时的智能性。
另外,在调音过程中,智能设备中可以显示目标频率响应曲线、第一频率响应曲线和第三频率响应曲线,即调音过程可以是可视化的,可以对比调教前、调教后、出厂状态,部分听音不敏感的用户更直观看到效果,从而方便用户区分调音的效果。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提升调音效果。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音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流程可以包括:
201、通过Wi-Fi、蓝牙或私有协议与对端智能设备进行配对连接。。
比如,以APP应用软件为例,通过APP应用软件搜索待调音的智能设备。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对端智能设备的APP应用软件中开启调音界面的场景示意图。图3中,显示出欢迎界面,即开始声场校正,点击开始校正后可以启动自动搜索,可以搜索出待调音的智能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搜索出的待调音的智能设备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选择界面的场景示意图。图4中,显示出了搜索出来的待调音的智能设备,如:智能电视1、智能电视2、耳机、智能音箱,等等。用户可以从中选择一个待调音的智能设备进行配对连接,例如选择智能电视1。
比如,以APP应用软件为例,选择的待调音的智能设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对端智能设备的APP应用软件进行配对连接。例如,可以通过Wi-Fi与对端智能设备进行配对连接,可以通过蓝牙与对端智能设备进行配对连接,还可以通过私有协议与对端智能设备进行配对连接。
其中,私有协议为通信协议,如,紫蜂(ZigBee)协议、超宽带(Ultra Wideband,UWB)协议、隔空播放(AirPlay)协议、OPPO配件通信框架(OPPO Accessory Framework,OAF)协议等。OAF协议基于蓝牙协议实现无缝的发现,并快速的建立高速传输通道后,提供上层业务与功能的拓展。由于智能设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APP应用软件进行配对连接,打开APP应用软件时自动搜索设备并进行连接,无须提前进行配对,可以降低使用门槛。
例如,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置界面的场景示意图。图5中提供了自动校正方式和个性化校正方式,其中自动校正方式是默认出厂的声音品质,个性化校正方式是用户选择风格,用户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自动校正方式,也可以选择个性化校正方式。
202、将当前播放目标音频文件的第一音频信号发送给对端智能设备,以使对端智能设备将对应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进行比对。
流程202的具体实施可参见流程101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203、若获取到的第一比对结果为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所提取的对应特征点的第一分贝值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则根据获取的第一调音指令,对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特征点的分贝值进行调整。
比如,调音参数可以包括分贝值。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分别从第一频率响应曲线和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中提取多个对应不同频率的特征点。请参阅图6和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音界面的场景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6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中显示出了实时采集的频率响应曲线C,图7是对图6中的频率响应曲线C的放大示意图。频率响应曲线C的横坐标是频率,纵坐标是分贝(decibel Bel,dB)值。频率响应曲线C展示出了分贝值随频率的变化曲线。频率响应曲线C中的一个横坐标和一个纵坐标构成频率响应曲线C上一个特征点的坐标。
例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分别从第一频率响应曲线和目标频率响应曲线提取对应多个不同频率的特征点,例如,提取的特征点分别为a、b、c、……、n等。第一频率响应曲线的特征点a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的特征点a对应同一个频率,同理,第一频率响应曲线的其他特征点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的其他特征点也会分别对应同一个频率。
比如,分别计算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上各个特征点的分贝值,以及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各个特征点的分贝值,比如,用SC2(a)、SC2(b)、SC2(c)、……、SC2(n)分别表示所测频率响应曲线(可以所测的任意时刻的频率响应曲线,本流程中是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上特征点a、特征点b、特征点c、……、特征点n的分贝值,用SC1(a)、SC1(b)、SC1(c)、……、SC1(n)分别表示目标频率响应曲线(即出厂频率响应曲线)上特征点a、特征点b、特征点c、……、特征点n的分贝值。
采用如下公式(校正算法)计算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对应特征点的第一分贝值差值:
SC1(a)-SC2(a)、SC1(b)-SC2(b)、SC1(c)-SC2(c)、……、SC1(n)-SC2(n)。
比如,如计算得到的第一分贝值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说明所测的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的偏差较大,需要进行校正,即需要进行调音。此时,对端智能设备向智能设备发送第一调音指令,例如,APP应用软件向智能设备发送第一调音指令,该第一调音指令用于指示智能设备根据第一分贝值差值对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的调音参数进行调整。
具体的,该第一调音指令中包含第一频率响应曲线和调音参数的调整量,智能设备收到该第一调音指令后,会按照第一调音指令中的调整量对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的调音参数进行相应调整,并将调整后得到的第二频率响应曲线写入缓存中。
例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分贝值为增益,所述若获取到的第一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所提取的对应特征点的第一分贝值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则根据获取的第一调音指令,对所述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特征点的分贝值进行调整,可以包括:
若获取到的第一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所提取的对应特征点的增益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则根据获取的第一调音指令,对所述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的特征点的增益进行调整。
例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分贝值为声强级,所述获取到的第一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所提取的对应特征点的分贝值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则根据获取的第一调音指令,对所述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特征点的分贝值进行调整,可以包括:
若获取到的第一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所提取的对应特征点的声强级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则根据获取的第一调音指令,对所述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的特征点的声强级(Sound Intensity Level,SPL)进行调整。
例如,APP应用软件中可以显示出厂状态的目标频率响应曲线,并实时显示对端智能设备的麦克风拾音的频率响应曲线(如第一频率响应曲线),在智能设备上对调音参数的校正过程中,可以在对端智能设备上实时查看第一频率响应曲线的变化。
204、经过调整后得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
比如,当智能设备对目标响应曲线上的调音参数进行调整后,得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将该第二频率响应曲线写入缓存中。如图6,完成校正后可以在对端智能设备上选择播放试听音乐,或者选择进行下一步。采用智能设备播放目标音频文件,该目标音频文件可以采用粉红噪声、白噪声或其他用于频率响应曲线的音乐文件。对端智能设备的麦克风获取智能设备当前播放的第二音频信号。该流程204的具体实施具体可参见流程102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205、将当前播放目标音频文件的第二音频信号发送给对端智能设备,以使对端智能设备将对应第二音频信号的第三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进行比对。
比如,智能设备的缓存中储存有第二频率响应曲线,智能设备播放目标音频文件,得到第二音频信号,对端智能设备获取第二音频信号,将该第二音频信号转换为第三频率响应曲线,可以根据需要将第三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显示在对端智能设备中,在对端智能设备可以将第三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进行比对。在对端智能设备中计算第三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对应特征点的第二分贝值差值,其计算过程可以参见流程203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206、若获取到的第二比对结果为第三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所提取的对应特征点的第二分贝值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阈值,则将第二频率响应曲线写入数据库并储存。
比如,若获取到的第二比对结果为第三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所提取的对应特征点的第二分贝值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阈值,则提示对端智能设备提示第三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匹配。
比如,如果计算出的第二分贝值差值小于预设差值阈值,或者等于预设差值阈值,则表明第三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的偏差在允许的范围内,则对端智能设备提示第三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匹配。当第二分贝值差值为0时,则表示第三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重合,第三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完全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分贝值差值为第二增益差值或第二声强级差值。例如,可以在APP应用软件中使用差值对照法,实时比照测得的频率响应曲线(如第三频率响应曲线)与出厂状态的目标频率响应曲线的dB值差异,动态调节功放或DSP的增益、强度等参数,从而使得两条频率响应曲线接近重合。增益或强度主要是指频率响应曲线上特征点在某个频率下分贝值的增加或降低。增益或强度增大时,分贝值也增大,增益或强度减小时,分贝值也减小。
比如,当第三频率响应曲线与出厂状态的目标频率响应曲线匹配时,智能设备将第二频率响应曲线写入到智能设备的数据库并储存。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音结束界面的场景示意图。图8中,提示校正已完成,用于可以选择完成校正,或者重新校正。
207、检测是否收到第二调音指令。
比如,当所测的频率响应曲线与出厂状态的目标频率响应曲线匹配后,询问用户是否选择目标调音流程,即是否选择个性化调教,请参阅图5中的个性化校正。如果用户在对端智能设备上选择了个性化调教,则智能设备会收到对端智能设备发送的第二调音指令。
208、若是,根据第二调音指令中的目标调音选项对第二频率响应曲线上对应特征点的分贝值进行相应调整,调整后得到第四频率响应曲线。
比如,若用户选择了目标调音流程,即选择了个性化调教,则执行个性化调教过程。对端智能设备向智能设备发送第二调音指令,该第二调音指令用于指示智能设备根据选择的目标调音选项对第二频率响应曲线上的调音参数进行相应调整。其中,目标调音选项包括环绕增强选项、人声增强选项和低音强劲选项。
例如,如果目标调音选项是环绕增强选项,对端智能设备根据环绕增强选项所对应的频率响应曲线,计算出第二频率响应曲线与环绕增强选项对应的频率响应曲线之间的偏差,根据偏差得到调音参数(增益或声强级)的调整量,然后发送第二调音指令给智能设备,该第二调音指令中包含环绕增强选项对应的频率响应曲线及调音参数的调整量,智能设备按照调音参数的调整量进行校正和调整,校正和调整后得到第四频率响应曲线,将第四频率响应曲线写入缓存中。
209、将当前播放所述目标音频文件的第三音频信号发送给对端智能设备,以使对端智能设备将第三音频信号转换成对应的第五频率响应曲线。
比如,智能设备按照调音参数的调整量进行校正和调整,将校正和调整后的第四频率响应曲线写入缓存后,可以在APP应用软件上选择播放试听音乐,然后使用智能设备播放目标音频文件,产生第三音频信号。
比如,对端智能设备获取智能设备播放的第三音频信号后,将该第三音频信号转换成第五频率响应曲线,还可以根据需要将该第五频率响应曲线在智能设备中进行显示。
例如,对端智能设备的麦克风获取智能设备播放的第三音频信号,将该第三音频信号发送给APP应用软件,APP应用软件将该第三音频信号转换为第五频率响应曲线,还可以根据需要将该第五频率响应曲线在APP应用软件中进行显示。
又如,对端智能设备的麦克风获取智能设备播放的第三音频信号,将该第三音频信号发送给智能设备自带的操作系统,该自带的操作系统将该第三音频信号转换为第五频率响应曲线,还可以根据需要将该第五频率响应曲线在自带的操作系统中进行显示。
再如,对端智能设备的麦克风获取智能设备播放的第三音频信号,将该第三音频信号发送给智能设备自带操作系统内置的应用程序,该内置的应用程序将该第三音频信号转换为第五频率响应曲线,还可以根据需要将该第五频率响应曲线在自带的操作系统中进行显示。
210、将第四频率响应曲线写入数据库并储存。
比如,当最终确定智能设备中的第四频率响应曲线不再需要校正时,则将最终确定的第四频率响应曲线写入到智能设备的数据库中并储存。
一般的,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受用户环境的影响,用户环境一般可以包括房间面积、层高、墙壁材质、家具摆设等,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经过反射、阻挡等条件的影响,改变声音频率和波形,从而影响人耳主观听感。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采用个性化调教过程,用户可以基于出厂状态的基础下,通过选择偏好类型,获得更符合个人口味的音质,即用户可以基于自身喜好,介入调音过程,保证主观听感更符合个人品味,通过个性化调教过程实现在不同用户环境下,输出基于原厂状态的个性化声音品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第三频率响应曲线发生突变的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时间阈值,则对第二频率响应曲线上的调音参数进行调整,或者若第五频率响应曲线发生突变的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时间阈值,则对第四频率响应曲线上的调音参数进行调整。预设时间阈值是可以设定的,如设定为3分钟。如果在某个时间段出现了非常吵闹的声音,则对应的频率相应曲线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如果吵闹的声音持续的时间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比如持续了3秒,则不用调音,如果吵闹的声音持续的时间大于预设时间阈值,比如持续了5分钟,则需要进行调音。即在某个时间,频率响应曲线突然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而且持续的时间较长,就需要进行调音。
请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调音装置300可以包括:第一比对模块301、调整模块302、第二比对模块303和写入模块304。
第一比对模块301,用于将当前播放目标音频文件的第一音频信号发送给对端智能设备,以使所述对端智能设备将对应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进行比对;
调整模块302,用于若获取到的第一比对结果为不匹配,则对调音参数进行调整,调整后得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
第二比对模块303,用于将当前播放所述目标音频文件的第二音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对端智能设备,以使所述对端智能设备将对应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第三频率响应曲线与所述目标频率响应曲线进行比对;
写入模块304,用于若获取到的第二比对结果为匹配,则写入并储存所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调音参数包括分贝值,所述调整模块302可以用于:
若获取到的第一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所提取的对应特征点的第一分贝值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则根据获取的第一调音指令,对所述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特征点的分贝值进行调整;
经过调整后得到所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分贝值为增益,所述调整模块302可以用于:
若获取到的第一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所提取的对应特征点的增益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则根据获取的第一调音指令,对所述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的特征点的增益进行调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分贝值为声强级,所述调整模块302可以用于:
若获取到的第一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所提取的对应特征点的声强级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则根据获取的第一调音指令,对所述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的特征点的声强级进行调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写入模块304可以用于:
若获取到的第二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三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所提取的对应特征点的第二分贝值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则将所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写入数据库并储存。其中,所述第二分贝值差值可以为第二增益差值或第二声强级差值。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若获取到的第二比对结果为匹配,则写入并储存所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之后,所述写入模块304可以用于:
检测是否收到第二调音指令;
若是,根据所述第二调音指令中的目标调音选项对所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上对应特征点的分贝值进行相应调整,调整后得到第四频率响应曲线;其中,所述目标调音选项包括环绕增强选项、人声增强选项和低音强劲选项;
将当前播放所述目标音频文件的第三音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对端智能设备,以使所述对端智能设备将所述第三音频信号转换成对应的第五频率响应曲线;
将所述第四频率响应曲线写入数据库并储存。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将当前播放目标音频文件的第一音频信号发送给对端智能设备,以使所述对端智能设备将对应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进行比对之前,所述第一比对模块301可以用于:
通过Wi-Fi、蓝牙或私有协议与所述对端智能设备进行配对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比对模块303可以用于:
若所述第三频率响应曲线发生突变的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时间阈值,则对所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上的调音参数进行调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写入模块304可以用于:
若所述第五频率响应曲线发生突变的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时间阈值,则对所述第四频率响应曲线上的调音参数进行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本实施例提供的调音方法中的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音频模组,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本实施例提供的调音方法中的流程。
例如,上述智能设备可以是诸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音箱、智能音响、耳机等具有音频模组的智能设备。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该智能设备400可以包括音频模组401、存储器402、处理器403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中示出的智能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智能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音频模组401可以用于实现周围环境中的声音信号的拾取及处理等。音频模组401可以包括诸如麦克风、音频处理器等部件。
存储器402可用于存储应用程序和数据。存储器402存储的应用程序中包含有可执行代码。应用程序可以组成各种功能模块。处理器403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2的应用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处理器403是智能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智能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402内的应用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02内的数据,执行智能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智能设备进行整体监控。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设备中的处理器403会按照如下的指令,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应用程序的进程对应的可执行代码加载到存储器402中,并由处理器403来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2中的应用程序,从而执行:
将当前播放目标音频文件的第一音频信号发送给对端智能设备,以使所述对端智能设备将对应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进行比对;
若获取到的第一比对结果为不匹配,则对调音参数进行调整,调整后得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
将当前播放所述目标音频文件的第二音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对端智能设备,以使所述对端智能设备将对应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第三频率响应曲线与所述目标频率响应曲线进行比对;
若获取到的第二比对结果为匹配,则写入并储存所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
请参阅图11,智能设备400可以包括音频模组401、存储器402、处理器403、输入单元404、输出单元405、扬声器406等部件。
音频模组401可以用于实现周围环境中的声音信号的拾取及处理等。音频模组401可以包括诸如麦克风、音频处理器等部件。
存储器402可用于存储应用程序和数据。存储器402存储的应用程序中包含有可执行代码。应用程序可以组成各种功能模块。处理器403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2的应用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处理器403是智能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智能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402内的应用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02内的数据,执行智能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智能设备进行整体监控。
输入单元404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字符信息或用户特征信息(比如指纹),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
输出单元405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智能设备的各种图形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输出单元可包括显示面板。
扬声器406可以用于播放声音信号。
此外,智能设备还可以包括诸如电池等部件。电池用于为智能设备的各个模块供应电力。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设备中的处理器403会按照如下的指令,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应用程序的进程对应的可执行代码加载到存储器402中,并由处理器403来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2中的应用程序,从而执行:
将当前播放目标音频文件的第一音频信号发送给对端智能设备,以使所述对端智能设备将对应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进行比对;
若获取到的第一比对结果为不匹配,则对调音参数进行调整,调整后得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
将当前播放所述目标音频文件的第二音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对端智能设备,以使所述对端智能设备将对应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第三频率响应曲线与所述目标频率响应曲线进行比对;
若获取到的第二比对结果为匹配,则写入并储存所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调音参数包括分贝值,处理器403执行所述若获取的第一比对结果为不匹配,则对调音参数进行调整,调整后得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时,可以执行:若获取到的第一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所提取的对应特征点的第一分贝值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则根据获取的第一调音指令,对所述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特征点的分贝值进行调整;经过调整后得到所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分贝值为增益,处理器403执行所述若获取到的第一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所提取的对应特征点的第一分贝值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则根据获取的第一调音指令,对所述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特征点的分贝值进行调整时,可以执行:若获取到的第一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所提取的对应特征点的增益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则根据获取的第一调音指令,对所述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的特征点的增益进行调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分贝值为声强级,处理器403执行所述若获取到的第一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所提取的对应特征点的第一分贝值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则根据获取的第一调音指令,对所述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特征点的分贝值进行调整时,可以执行:若获取到的第一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所提取的对应特征点的声强级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则根据获取的第一调音指令,对所述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的特征点的声强级进行调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处理器403执行所述若获取到的第二比对结果为匹配,则写入并储存所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时,处理器403还可以执行:若获取到的第二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三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所提取的对应特征点的第二分贝值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则将所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写入数据库并储存。其中,所述第二分贝值差值为第二增益差值或第二声强级差值。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处理器403执行所述若获取到的第二比对结果为匹配,则写入并储存所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之后,处理器403还可以执行:检测是否收到第二调音指令;若是,根据所述第二调音指令中的目标调音选项对所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上对应特征点的分贝值进行相应调整,调整后得到第四频率响应曲线;将当前播放所述目标音频文件的第三音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对端智能设备,以使所述对端智能设备将所述第三音频信号转换成对应的第五频率响应曲线;将所述第四频率响应曲线写入数据库并储存。其中,所述目标调音选项包括环绕增强选项、人声增强选项和低音强劲选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处理器403执行所述将当前播放目标音频文件的第一音频信号发送给对端智能设备,以使所述对端智能设备将对应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进行比对之前,处理器403还可以执行:通过Wi-Fi、蓝牙或私有协议与所述对端智能设备进行配对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处理器403可以执行:若所述第三频率响应曲线发生突变的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时间阈值,则对所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上的调音参数进行调整,或者若所述第五频率响应曲线发生突变的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时间阈值,则对所述第四频率响应曲线上的调音参数进行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调音系统,请参阅图12,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音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中,该调音系统500包括第一智能设备501和第二智能设备502,其中,第一智能设备50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智能设备,第二智能设备50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对端智能设备。
第二智能设备502从第一智能设备501拾取音频信号,当该音频信号对应的频率响应曲线与第一智能设备501中储存的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不匹配时,则第二智能设备502向第一智能设备501发送调音指令,第一智能设备501根据该调音指令进行调音,主要是对调音参数进行调整,调音参数可以是分贝值,该分贝值可以是增益或声强级等。其中,该调音系统中的目标频率响应曲线可以是第一智能设备501出时的频率响应曲线,还可以是符合用户个性化要求的频率响应曲线。
由第二智能设备502进行频率响应曲线比对,第一能设备501根据第二智能设备502中的比对结果进行智能调音。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高智能设备在调音时的智能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上文针对调音方法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调音装置与上文实施例中的调音方法属于同一构思,在所述调音装置上可以运行所述调音方法实施例中提供的任一方法,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所述调音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本申请实施例所述调音方法而言,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述调音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控制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如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可包括如所述调音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
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调音装置而言,其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芯片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存储介质譬如为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调音方法、装置、存储介质、智能设备以及调音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调音方法,应用于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当前播放目标音频文件的第一音频信号发送给对端智能设备,以使所述对端智能设备将对应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进行比对;
若获取到的第一比对结果为不匹配,则对调音参数进行调整,调整后得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
将当前播放所述目标音频文件的第二音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对端智能设备,以使所述对端智能设备将对应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第三频率响应曲线与所述目标频率响应曲线进行比对;
若获取到的第二比对结果为匹配,则写入并储存所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音参数包括分贝值,所述若获取的第一比对结果为不匹配,则对调音参数进行调整,调整后得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包括:
若获取到的第一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所提取的对应特征点的第一分贝值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则根据获取的第一调音指令,对所述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特征点的分贝值进行调整;
经过调整后得到所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贝值为增益,所述若获取到的第一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所提取的对应特征点的第一分贝值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则根据获取的第一调音指令,对所述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特征点的分贝值进行调整,包括:
若获取到的第一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所提取的对应特征点的增益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则根据获取的第一调音指令,对所述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的特征点的增益进行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贝值为声强级,所述若获取到的第一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所提取的对应特征点的第一分贝值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则根据获取的第一调音指令,对所述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特征点的分贝值进行调整,包括:
若获取到的第一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所提取的对应特征点的声强级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则根据获取的第一调音指令,对所述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的特征点的声强级进行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获取到的第二比对结果为匹配,则写入并储存所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包括:
若获取到的第二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三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上所提取的对应特征点的第二分贝值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则将所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写入数据库并储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贝值差值为第二增益差值或第二声强级差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音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若获取到的第二比对结果为匹配,则写入并储存所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是否收到第二调音指令;
若是,根据所述第二调音指令中的目标调音选项对所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上对应特征点的分贝值进行相应调整,调整后得到第四频率响应曲线;
将当前播放所述目标音频文件的第三音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对端智能设备,以使所述对端智能设备将所述第三音频信号转换成对应的第五频率响应曲线;
将所述第四频率响应曲线写入数据库并储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调音选项包括环绕增强选项、人声增强选项和低音强劲选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音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当前播放目标音频文件的第一音频信号发送给对端智能设备,以使所述对端智能设备将对应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进行比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Wi-Fi、蓝牙或私有协议与所述对端智能设备进行配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音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三频率响应曲线发生突变的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时间阈值,则对所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上的调音参数进行调整,或者若所述第五频率响应曲线发生突变的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时间阈值,则对所述第四频率响应曲线上的调音参数进行调整。
11.一种调音装置,应用于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比对模块,用于将当前播放目标音频文件的第一音频信号发送给对端智能设备,以使所述对端智能设备将对应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一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进行比对;
调整模块,用于若获取到的第一比对结果为不匹配,则对调音参数进行调整,调整后得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
第二比对模块,用于将当前播放所述目标音频文件的第二音频信号发送给所述对端智能设备,以使所述对端智能设备将对应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第三频率响应曲线与所述目标频率响应曲线进行比对;
写入模块,用于若获取到的第二比对结果为匹配,则写入并储存所述第二频率响应曲线。
12.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智能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音频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调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智能设备和第二智能设备,所述第一智能设备为权利要求13所述的智能设备,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拾取音频信号,当所述音频信号对应的频率响应曲线与目标频率响应曲线不匹配时,则向所述第一智能设备发送调音指令,所述第一智能设备根据所述调音指令进行调音。
CN202011086106.XA 2020-10-12 2020-10-12 调音方法、装置、存储介质、智能设备及调音系统 Active CN1121853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86106.XA CN112185324B (zh) 2020-10-12 2020-10-12 调音方法、装置、存储介质、智能设备及调音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86106.XA CN112185324B (zh) 2020-10-12 2020-10-12 调音方法、装置、存储介质、智能设备及调音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5324A true CN112185324A (zh) 2021-01-05
CN112185324B CN112185324B (zh) 2024-04-02

Family

ID=73949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86106.XA Active CN112185324B (zh) 2020-10-12 2020-10-12 调音方法、装置、存储介质、智能设备及调音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8532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5059A (zh) * 2021-02-23 2021-06-2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音频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42983A (zh) * 2021-07-09 2021-10-22 安徽聆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信号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33497A (zh) * 2022-01-11 2022-04-1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音乐陪练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O2023103503A1 (zh) * 2021-12-10 2023-06-1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频率响应一致性的校准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2384A (zh) * 2015-08-10 2017-02-22 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音频调节方法及终端设备
US20170126186A1 (en) * 2014-04-30 2017-05-04 Graham Slee Apparatus,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amplifying an audio signal
CN108269578A (zh) * 2018-02-05 2018-07-10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8462784A (zh) * 2017-02-22 2018-08-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话音量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8966084A (zh) * 2018-08-09 2018-12-07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设备及其校准方法、装置、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126186A1 (en) * 2014-04-30 2017-05-04 Graham Slee Apparatus,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amplifying an audio signal
CN106452384A (zh) * 2015-08-10 2017-02-22 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音频调节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462784A (zh) * 2017-02-22 2018-08-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话音量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8269578A (zh) * 2018-02-05 2018-07-10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8966084A (zh) * 2018-08-09 2018-12-07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设备及其校准方法、装置、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夏志立;方勇;刘华平;: "基于Android的手机扬声器频响补偿校正", 电声技术, no. 12, pages 20 - 24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5059A (zh) * 2021-02-23 2021-06-2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音频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15059B (zh) * 2021-02-23 2022-10-1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音频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42983A (zh) * 2021-07-09 2021-10-22 安徽聆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信号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42983B (zh) * 2021-07-09 2023-06-27 安徽聆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信号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03503A1 (zh) * 2021-12-10 2023-06-1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频率响应一致性的校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333497A (zh) * 2022-01-11 2022-04-1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音乐陪练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333497B (zh) * 2022-01-11 2023-08-2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音乐陪练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5324B (zh) 202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85324B (zh) 调音方法、装置、存储介质、智能设备及调音系统
US20090016540A1 (en) Auditory perception controlling device and method
EP312876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enhance speakers connected to devices with microphones
US9197971B2 (en) Personalized hearing profile generation with real-time feedback
US952539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adapting playback device volume on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10677717B (zh) 一种音频补偿方法、智能电视及存储介质
CN112954115B (zh) 一种音量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80132027A1 (en) Programmable interactive stereo headphones with tap functionality and network connectivity
US10121491B2 (en) Intelligent volume control interface
US11558697B2 (en) Method to acquire preferred dynamic range function for speech enhancement
KR20200085226A (ko) 사용자-특정 및 하드웨어-특정 오디오 정보에 기반한 커스터마이즈화된 오디오 처리
US11997471B2 (en) Dynamics processing effect architecture
TWM519370U (zh) 具有可依據聽力生理狀況調整等化器設定之電子裝置及聲音播放裝置
JP5928102B2 (ja) 音調整装置、音調整方法、及び音調整プログラム
CN115623121B (zh) 一种通话方法、电子设备、芯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5185479A (zh) 音量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197403B (zh) 一种终端音频参数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834028B (zh) 音频播放系统
US20200258493A1 (en) Binaural recording-based demonstration of wearable audio device functions
CN112532788A (zh) 音频播放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US11463809B1 (en) Binaural wind noise reduction
US11449305B2 (en) Playing sound adjustment method and sound playing system
JP7412108B2 (ja) スピーカシステム
WO2023070917A1 (zh) 降噪调整方法、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956385A (zh) 扩音器系统的校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