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82886B - 工程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工程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82886B
CN112182886B CN202011055100.6A CN202011055100A CN112182886B CN 112182886 B CN112182886 B CN 112182886B CN 202011055100 A CN202011055100 A CN 202011055100A CN 112182886 B CN112182886 B CN 1121828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parameters
model
generation
ic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5510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82886A (zh
Inventor
勾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5510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828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828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28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828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28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工程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接收工程模型生成请求,工程模型生成请求携带有工程模型标识;获取与工程模型标识对应的构件图标,以及各构件图标对应的图标优先级;根据图标优先级依次获取与构件图标对应的构件基本参数,并根据构件基本参数确定构件生成参数;确定与各构件生成参数对应的构件模型,并根据各构件模型生成工程模型。采用本方法能够工程模型的生成效率。

Description

工程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程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工程场景中如和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工程模型的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传统技术中,工程设计人员在设计工程模型时,工程设计参数的确定与工程模型的生成是分离的过程,也就是说首先需要工程设计人员手动确定工程设计参数,然后再根据确定的工程设计参数绘制工程模型,当绘制的工程模型不合格时,需要工程人员手动对工程设计参数进行调整,并根据调整后的参数再次重新生成工程模型。
然而,上述设计方法中设计人员不能及时对工程设计参数的合理性进行评估,需要人工重复对设计参数进行调整,并重复修正工程模型,导致工程模型生成的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工程模型生成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工程模型生成效率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工程模型生成方法,方法包括:
接收工程模型生成请求,工程模型生成请求携带有工程模型标识;
获取与工程模型标识对应的构件图标,以及各构件图标对应的图标优先级;
根据图标优先级依次获取与构件图标对应的构件基本参数,并根据构件基本参数确定构件生成参数;
确定与各构件生成参数对应的构件模型,并根据各构件模型生成工程模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图标优先级依次获取与构件图标对应的构件基本参数,并根据构件基本参数确定构件生成参数,包括:
根据图标优先级依次获取对应的构件图标,并根据获取到的构件图标确定对应的构件参数输入界面;
通过构件参数输入界面接收构件基本参数;
根据预设公式对构件基本参数进行处理,得到构件生成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与各构件生成参数对应的构件模型,包括:
根据图标优先级获取当前构件图标;
基于前序构件模型获取当前构件图标对应的当前构件生成参数,前序构件模型的图标优先级大于当前构件图标的优先级;
根据获取到的当前构件生成参数确定对应的当前构件模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与各构件生成参数对应的构件模型,包括:
从前序构件模型中获取预设部件对应的部件参数;
根据部件参数判断预设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根据位置关系触发对应的预设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位置关系触发对应的预设动作,包括:
当位置关系对应为相交位置关系,且楼板部件厚度满足预设厚度需求时,触发为楼板部件布置套管部件的预设动作;
当位置关系对应为相交位置关系,且楼板部件不满足预设厚度需求时,触发在楼板部件位置处开孔的预设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构件基本参数确定构件生成参数之后,还包括:
获取构件标准参数;
将构件生成参数与构件标准参数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当比对结果对应为合格结果时,执行根据各构件生成参数确定对应的构件模型的步骤。
一种构件图标生成方法,方法包括:
获取构件模型对应的构件基本参数字段;
根据构件基本参数字段设计构件参数输入界面,并通过构件参数输入界面接收构件基本参数字段对应的构件基本参数;
根据预设公式对构件基本参数进行处理,得到构件生成参数;
调用模型软件,在模型软件中根据构件生成参数生成构件模型,并根据构件模型生成对应的中间文件,将中间文件作为模型软件中的构件图标,通过触发构件图标实现上述任意一项的工程模型生成方法。
一种工程模型生成装置,装置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工程模型生成请求,工程模型生成请求携带有工程模型标识;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工程模型标识对应的构件图标,以及各构件图标对应的图标优先级;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图标优先级依次获取与构件图标对应的构件基本参数,并根据构件基本参数确定构件生成参数;
生成模块,用于确定与各构件生成参数对应的构件模型,并根据各构件模型生成工程模型。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的工程模型生成方法。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的工程模型生成方法。
上述工程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接收工程模型生成请求,工程模型生成请求携带有工程模型标识;进而可以根据工程模型标识,获取与之预先关联对应的构件图标,以及各构件图标对应的图标优先级。可以根据图标优先级依次获取与构件图标对应的构件基本参数,并根据构件基本参数确定构件生成参数,确定与各构件生成参数对应的构件模型,并根据各构件模型生成工程模型,实现了通过工程模型生成请求自动获取对应的构件图标,并根据构件图标自动生成构件模型,以及根据各构件模型自动组装对应的工程模型的技术目的,提高了工程模型生成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工程模型生成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工程模型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构件图标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构件参数输入界面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在楼板部件中布置套管部件的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在楼板部件位置处开孔的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构件图标生成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生成池体工程模型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工程模型生成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工程模型生成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终端102通过网络与服务器104进行通信。其中服务器104中存储有库文件,终端102触发图标以生成工程模型生成请求,并将工程模型生成请求发送至服务器104,服务器104在接收到工程模型生成请求时调用对应的库文件,并根据库文件中预先封装的算法对对接收到的工程模型生成请求进行处理,自动生成对应的工程模型,极大地提高了工程模型的建模效率。例如,服务器104接收工程模型生成请求,工程模型生成请求携带有工程模型标识;获取与工程模型标识对应的构件图标,以及各构件图标对应的图标优先级;根据图标优先级依次获取与构件图标对应的构件基本参数,并根据构件基本参数确定构件生成参数;确定与各构件生成参数对应的构件模型,并根据各构件模型生成工程模型。其中,终端102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服务器104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工程模型生成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计算机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其中计算机设备具体可以是图1中的服务器104,也可以是终端10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2,接收工程模型生成请求,工程模型生成请求携带有工程模型标识。
其中,工程模型标识用于唯一标识待处理的工程模型类型的标识,工程模型标识具体可以是池体模型标识,并且具体还可以是方形池体模型标识或者其他形状的池体模型生成标识等,在此不做限制。
具体地,终端用户可以根据具体业务需求向计算机设备发送工程模型生成请求,当计算机设备接收到终端用户发送的工程模型生成请求时,从工程模型生成请求中提取携带的工程模型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用户通过触发界面中的图标,以通过图标发送工程模型生成请求,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还可以是通过终端用户发送的语音指令,根据语音指令生成工程模型生成请求。
步骤S204,获取与工程模型标识对应的构件图标,以及各构件图标对应的图标优先级。
具体的,工程模型中可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构件,以根据一个或者多个构件按照预设关系组装成为工程模型。并且,每一个构件可对应一个构件图标,以根据构件图像实现对工程构件的建模处理,得到构件模型,然后根据一个或者多个构件模型组成工程模型。可以理解,构件图标中预先封装了实现构建对应构件模型的算法,以使得可以通过直接触发对应的构件图标就可以实现对构建模型的自动建模,极大地提高了构建模型的效率。
具体的,预先在计算机设备中关联了不同工程模型标识对应的构件,进而计算机设备在接收到工程模型生成请求时,可以根据工程模型生成请求中携带的工程模型标识查找与之对应的构件,以及构件图标。在一个实施例中,工程模型标识对应的构件为多于一个,并且不同的构件之间具有图标优先级,也就是说,在生成工程模型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构件优先级顺序生成对应的构件,最后根据各构件组成工程模型。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各构件的优先级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当构件的优先级相同时,说明这些构件在组成工程模板的过程,对优先级相同的构件之间的顺序不做要求,可以任取其中一个构件图标生成构件模型。当构件之间的优先级不同时,说明根据不同构件组成工程模型时,需要按照各构件的优先级顺序组成对应的工程,在该过程中说明后一个构件模型(优先级低)的生成必须依托前一个构件模型(优先级高),也就是在优先级级别较高的构件模型的基础上才能生成优先级级别较低的构件模型,比如当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存在先后位置关系时,可以为不同的构件设置不同的优先级。
在实际场景中,当工程模型生成请求对应为池体模型生成请求时,计算机设备从池体模型生成请求中提取其携带的池体模型生成标识,并查找与池体模型生成标识关联的构件。如构件可包括阀门井构件、垫层构件、楼梯构件、栏杆构件等。并且计算机设备获取各构件对应的构件图标,以及各构件图标对应的图标优先级,根据图标优先级对应的顺序依次选择对应的构件图标,并根据构件图标执行生成构件模型的步骤,最终根据各构件模型得到工程模型。
步骤S206,根据图标优先级依次获取与构件图标对应的构件基本参数,并根据构件基本参数确定构件生成参数。
构件生成参数可以是根据构件基本参数确定的,具体可以是可以根据数学公式对构件基本参数进行数学计算得到构件生成参数,以根据构件生成参数直接生成构件模型。具体的,可以在计算机设备中根据图标优先级依次获取与构件图标对应的构件基本参数,也可以是目标对象根据图标优先级依次点击对应的构件图标,并获取与构件图标对应的构件基本参数。
步骤S208,确定与各构件生成参数对应的构件模型,并根据各构件模型生成工程模型。
具体的,在软件模型中根据构件基本参数生成对应得构件模型,并根据各构件模型进行组装得到工程模型。
如图3所示,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构件图标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接收到的工程模型生成请求具体可以是池体设计工程模型生成请求,此时可以获取与该池体设计工程模型生成请求对应的构件图标,具体的构件图标可以为创建池体柱体图标、创建阀门井图标、创建集水坑图标、创建垫层图标。并根据各构件图标对应的优先级顺序依次触发对应的构件图标,生成与各构件图标对应的构件模型,进而根据各构件模型得到池体设计工程模型。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接收到的工程模型生成请求具体可以是管线设计工程模型生成请求,此时可以获取与该管线设计工程模型生成请求对应的构件图标,具体的构件图标可以为计算管径图标、楼板布置套管图标、楼板自动开孔图标、墙体布置套管图标以及布置盖板图标。并根据各构件图标对应的优先级顺序依次触发对应的构件图标,生成与各构件图标对应的构件模型,进而根据各构件模型得到管线设计工程模型。
上述实施例中,接收工程模型生成请求,工程模型生成请求携带有工程模型标识;进而可以根据工程模型标识,获取与之预先关联对应的构件图标,以及各构件图标对应的图标优先级。进而可以根据图标优先级依次获取与构件图标对应的构件基本参数,并根据构件基本参数确定构件生成参数,确定与各构件生成参数对应的构件模型,并根据各构件模型生成工程模型,实现了通过工程模型生成请求自动获取对应的构件图标,并根据构件图标自动生成构件模型,以及根据各构件模型自动组装对应的工程模型的技术目的,提高了工程模型生成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图标优先级依次获取与构件图标对应的构件基本参数,并根据构件基本参数确定构件生成参数,包括:根据图标优先级依次获取对应的构件图标,并根据获取到的构件图标确定对应的构件参数输入界面;通过构件参数输入界面接收构件基本参数;根据预设公式对构件基本参数进行处理,得到构件生成参数。
构件参数输入界面用于接收构件基本参数,用于根据构件基本参数构建对应的构件模型。具体的,构件基本参数可以是目标用户根据业务需求手动输入的,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从业务系统中调取的数据,或者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按照预设规则计算得到的参数数据,如具体可以是计算机设备根据其他构件模型中的各构件数据计算得到的参数数据等。
如图4所示,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构件参数输入界面示意图,在图4中,包括池体设计构件对应的构件基本参数,具体可包括设计水量、池体格数、停留时间、时变化系数、平面长度、平面宽度、池底标高、超高、池外壁厚等。以及在图4中还包括阀门井设计构件对应的构件参数以及集水坑参数设定构件对应的构件参数等。在具体实施例中,目标对象如用户可以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在对应的构件参数输入界面中输入各构件基本参数对应的参数数值,并将各参数数值最为构建构件模型的构建基本参数。
当计算机设备接收到构件基本参数后,根据计算机设备中预设的计算逻辑,对构件基本参数进行数值计算得到构件生成参数。如可以具体在Visual Studio中创建池体主体构件对应的构件参数输入界面,并通过构件参数输入界面读取输入的构件基本参数如设计水量、池体格数、时变化系数、平面长度、平面宽度等基本参数。通过在代码中预设的公式计算得出池体主体各定位点的空间坐标值,并利用该坐标值生成池体墙体定位线,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池体高度,并将该值赋予墙体,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池体顶板轮廓线及标高、底板轮廓线及标高等构件生成参数,进而根据确定的构件生成参数生成构件模型。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计参数输入界面接收对应的构件基本参数,使得可以快速地指引用户输入对应的基本参数数据,防止用户在不知道需要何种基本参数的时候,可以直接根据设计参数输入界面中所指引的参数执行参数输入,进而提高了构件模型的生成下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与各构件生成参数对应的构件模型,包括:根据图标优先级获取当前构件图标;基于前序构件模型获取当前构件图标对应的当前构件生成参数,前序构件模型的图标优先级大于当前构件图标的优先级;根据获取到的当前构件生成参数确定对应的当前构件模型。
具体地,根据各构件图标对应的图标优先级对各构件图标进行排序,并根据顺序依次点击各构件图标,在软件模型中生成对应的构件模型。并且优先级较低的构件图标对应的构件生成参数的获取可能会依赖于优先级较高的构件模型。故而,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生成各构件模型所需要的构件生成参数确定各构件图标的优先级,如当第一构件模型的构件生成参数来源于第二构件模型时,此时可设置第二构件模型的构件图标优先级大于第一构件模型的构件图标优先级,因为只有先生成对应的第二构件模型之后,此时才能从第二构件模型中获取与生成第一构件模型对应的第一构件生成参数。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软件模型如Revit中生成池体构件模型之后,还可以在Visual Studio中调用Revit API接口,以读取池体构件模型中的池体底板数据,并获得其轮廓线,以及通过公式计算变换得到垫层轮廓线并在Visual Studio中生成,并根据垫层轮廓线生成垫层构件模型。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不同构件模型配合生成工程模型,并且不同构件模型之间具有优先级顺序,进而可以互相配合协作,共同完成工程模型得自动构建,提高了工程模型构建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与各构件生成参数对应的构件模型,包括:从前序构件模型中获取预设部件对应的部件参数;根据部件参数判断预设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根据位置关系触发对应的预设动作。
具体地,前序构件模型是指已经生成的构建模型,预设部件可以是预先设定的部件,并且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的。具体地,计算机设备根据预先设定的预设部件,从已经生成的构件模型中获取预设部件对应的部件参数,并根据各部件参数之间的关系判断各预设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然后根据判定得到的位置关系触发对应的预设动作。其中位置关系与预设动作是预先关联设定的。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Visual Studio中调用Revit API,并读取Revit项目中选中的关于构件模型的楼板定位信息和所有管道定位信息,并根据楼板定位信息和所有管道定位信息判断楼板与管道的位置关系,如位置关系可对应判断管道与楼板是否为相交的位置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位置关系触发对应的预设动作,包括:当位置关系对应为相交位置关系,且楼板部件厚度满足预设厚度需求时,触发为楼板部件布置套管部件的预设动作;当位置关系对应为相交位置关系,且楼板部件不满足预设厚度需求时,触发在楼板部件位置处开孔的预设动作。
如图5所示,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在楼板部件中布置套管部件的示意图。在图5中,若判定管道与楼板之间存在交点,则读取该段管道管径,并在该点布置防水套管,将防水套管管径修改为该段管道管径。其中,通过在该位置处设置防水套管可以让管道能够顺利通过墙而且不会漏水,并且在施工结束以后空的部分都会封堵起来。
如图6所示,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在楼板部件位置处开孔的示意图。在图6中,若楼板不适合布置防水套管,则在该点自动开孔,并将孔直径修改为该段管道管径。具体地,首先判断是否相交,若相交则再判断楼板的厚度是否适合,若厚度大于预设值就布置防水套管,否则不设置防水套管。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构件基本参数确定构件生成参数之后,还包括:获取构件标准参数;将构件生成参数与构件标准参数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当比对结果对应为合格结果时,执行根据各构件生成参数确定对应的构件模型的步骤。
其中,构件标准参数可以预先设定的工程标准参数,具体地,计算机设备还可以将构件生成参数与构件标准参数进行比对。当比对通过时,说明构件生成参数是符合标准需求的,故而执行根据各构件生成参数生成构件模型的步骤。否则,比对不通过时,说明构件生成参数不满足工程需求,此时不能根据构件生成参数生成构件模型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Visual Studio中创建管道计算器输入参数界面。在VisualStudio中读取界面输入的构件基本参数可以为设计水量、时变化系数、管径,通过公式计算得出该条件下(构件基本参数)构件生成参数,如构件生成参数具体可以为流速,并获取规范要求的标准流速以及常用经济流速,并将构件生成参数对应的流速与标准流速以及常用以及流速进行对比,进而根据比对结果判断管道管径是否合理。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若构件生成参数不符合工程标准需求时,还可以对构件基本参数进行调整,以使得根据构件基本参数确定得到的构件生成参数满足工程需求为止。
上述实施例中,在计算机设备中根据预设公式通过对构件基本参数进行计算,得到构件生成参数,并对构件生成参数进行标准化校验,只有标准化校验通过时,才执行构件模型的生成步骤,进而保证了生成的构件模型的合理、准确性,如在具体实施例中可以实现根据计算得出合理的管径后利用该参数在Revit中创建标准的管道。
如图7所示,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构件图标生成方法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702,获取构件模型对应的构件基本参数字段。
具体地,计算机设备获取构建每一个构件模型所需的基本参数,并根据基本参数对应的字段设计构件参数输入界面。
步骤704,根据构件基本参数字段设计构件参数输入界面,并通过构件参数输入界面接收构件基本参数字段对应的构件基本参数。
具体地,通过设计的构件参数输入界面,接收每一个构件基本参数对应的参数数值。
步骤706,根据预设公式对构件基本参数进行处理,得到构件生成参数。
通过在计算机设备中预先嵌入计算公式,进而根据预设的计算公式对构件基本参数进行计算处理,得到用于生成构件模型的构件生成参数。
步骤708,调用模型软件,在模型软件中根据构件生成参数生成构件模型,并根据构件模型生成对应的中间文件,将中间文件作为模型软件中的构件图标,通过触发构件图标实现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中的工程模型生成方法。
在计算机设备中调用模型软件,具体可以为在计算机设备中调用Revit模型软件的接口,进而根据计算得到的构件生成参数,在调用得到的Revit模型软件中绘制对应的构件模型,以及在计算机设备中运行对应的程序并生成中间文件。具体地,中间文件可以为.dll格式文件,进而可以在Revit软件中加载.dll文件,以及通过输入界面参数化建立池体模型并在Revit中展示出来。如图7所示,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生成的池体模型示意图。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应用场景,该应用场景应用上述的工程模型生成方法,用于生成方形池体模型。具体地,该工程模型生成方法在该应用场景的应用如下:
如图8所示,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生成池体工程模型的流程示意图。具体的,在Revit软件模型中创建项目样板文件,该样板文件中包含预设好的视图样板、常用族等。在Visual Studio中创建方形池体主体参数输入界面,并通过参数输入界面接收构件模型基本参数,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构件模型基本参数对应的模型生成参数。在VisualStudio中调用Revit API,利用计算所得的构件生成参数,创建出池体主体的墙、底板、顶板,并将这些单个构件连接成为完整工程模型,具体可以为方形池体模型。
在Visual Studio中运行程序,并生成.dll中间文件,在Revit软件中加载.dll中间文件,并通过参数输入界面接收模型基本参数,以建立池体模型,并在Revit中将池体模型展示出来。同理,利用与上述过程类似的方法在Revit中得到阀门井模型。
在Visual Studio中创建集水坑输入参数界面。具体的,在Visual Studio中读取界面输入的集水坑长、集水坑深、偏转角等构件模型基本参数,利用换算公式将输入构件模型基本参数转换为Revit数据中的常用单位,然后调用Revit API创建集水坑的模型。并在Visual Studio中将集水坑模型长度、宽度、深度、偏转角及底板厚度分别修改为计算所得集水坑长、计算所得集水坑宽、计算所得集水坑深度、计算所得偏转角及计算所得底板厚度。在Visual Studio中运行程序,生成.dll,在Revit软件中加载.dll文件,通过输入界面参数化建立集水坑模型并在Revit中展示出来。
在Revit已经生成池体模型之后,在Visual Studio中调用Revit API读取池体底板信息,获得其轮廓线,通过公式计算变换得到垫层轮廓线并在Visual Studio中生成。在Visual Studio中运行程序,生成.dll,在Revit软件中加载.dll文件,通过读取Revit中底板模型信息得到垫层模型并在Revit中展示出来。
在Visual Studio中创建管道计算器输入参数界面。在Visual Studio中读取界面输入的设计水量、时变化系数、管径,通过公式计算得出该条件下的流速,与规范要求流速和常用经济流速进行对比,判断管道管径是否合理。计算得出合理的管径后利用该参数在Revit中创建管道。
在Visual Studio中调用Revit API读取Revit项目中选中的楼板定位信息和所有管道定位信息,判断管道与楼板是否相交。若存在交点则读取该段管道管径,并在该点布置防水套管,将防水套管管径修改为该段管道管径。若楼板不适合布置防水套管,则在该点自动开孔,并将孔直径修改为该段管道管径。在Visual Studio中运行程序,生成.dll,在Revit软件中加载.dll文件,将生成的防水套管模型或者开孔模型在Revit中展示出来。
在Visual Studio中调用Revit API读取Revit项目中所有墙体定位信息和所有管道定位信息,判断管道与墙体是否相交。若存在交点则读取该段管道管径,并在该点布置防水套管,将防水套管管径修改为该段管道管径。在Visual Studio中运行程序,生成.dll,在Revit软件中加载.dll文件,将生成的防水套管模型在Revit中展示出来。
在Visual Studio中调用Revit API创建盖板族(该盖板族为吊装口、检修口及其上覆盖板)。在Visual Studio中运行程序,生成.dll,在Revit软件中加载.dll文件,将生成的盖板族模型在Revit中展示出来。
以及,在Revit中利用Revit自身功能布置需要的设备。在Revit中利用Revit自身功能布置楼梯和栏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有代码也可生成一个.dll文件后,在Revit中加载该.dll文件,通过点击具体插件实现相应功能。
上述方法,讲过目前测试,完成设计并生成简单方形池体只需要五分钟,极大地提高了方形池体的建模效率。
传统设计,模型参数的计算与CAD制图分开,容易在过程中出现遗漏或错误。BIM技术需手动根据具体情况建立模型,修改时需要先修改CAD图纸后再修改模型,效率低下,工作量大。BIM技术需要手动调整视图及线型,操作繁琐。在市政行业中,给排水场站中常用的池型之一为方形池体,在常规二维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往往利用Word或Excel进行计算,后续利用CAD软件手绘图纸。将计算与绘图过程分开,不仅会出现绘图过程中的偏差,而且绘图及改图过程过于繁琐,工作量大,产品质量难以控制。
随着BIM技术的飞速发展及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多的项目要求使用BIM技术进行设计,但目前国内尚无符合设计师习惯的成熟设计建模软件,导致BIM技术只能人工手动进行建模和修改,严重影响设计效率。
上述实施例中,涉及市政行业,提出了一种简单方形池体设计及建模方法,通过基本参数输入、程序自动计算、生成三维模型,实现了正向设计和快速建模一体化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用户计算及建模时间,提高池体设计及建模的速度和质量,有效提升效率。具体通过软件自动计算、生成三维模型,实现了正向设计和快速建模一体化操作。整个过程中无需手动建模,修改时只需要重新输入参数,再次一键生成,可直接套用设置好的视图样板和线型,无需后续再处理。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以及图8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以及图8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提供了一种工程模型生成装置,该装置可以采用软件模块或硬件模块,或者是二者的结合成为计算机设备的一部分,该装置具体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902,用于接收工程模型生成请求,工程模型生成请求携带有工程模型标识;
获取模块904,用于获取与工程模型标识对应的构件图标,以及各构件图标对应的图标优先级;
确定模块906,用于根据图标优先级依次获取与构件图标对应的构件基本参数,并根据构件基本参数确定构件生成参数;
生成模块908,用于确定与各构件生成参数对应的构件模型,并根据各构件模型生成工程模型。
关于工程模型生成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工程模型生成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工程模型生成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或者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0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工程模型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工程模型生成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接收工程模型生成请求,工程模型生成请求携带有工程模型标识;获取与工程模型标识对应的构件图标,以及各构件图标对应的图标优先级;根据图标优先级依次获取与构件图标对应的构件基本参数,并根据构件基本参数确定构件生成参数;确定与各构件生成参数对应的构件模型,并根据各构件模型生成工程模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根据图标优先级依次获取与构件图标对应的构件基本参数,并根据构件基本参数确定构件生成参数的步骤时还用于:根据图标优先级依次获取对应的构件图标,并根据获取到的构件图标确定对应的构件参数输入界面;通过构件参数输入界面接收构件基本参数;根据预设公式对构件基本参数进行处理,得到构件生成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确定与各构件生成参数对应的构件模型的步骤时还用于:根据图标优先级获取当前构件图标;基于前序构件模型获取当前构件图标对应的当前构件生成参数,前序构件模型的图标优先级大于当前构件图标的优先级;根据获取到的当前构件生成参数确定对应的当前构件模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确定与各构件生成参数对应的构件模型的步骤时还用于:从前序构件模型中获取预设部件对应的部件参数;根据部件参数判断预设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根据位置关系触发对应的预设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根据位置关系触发对应的预设动作的步骤时还用于:当位置关系对应为相交位置关系,且楼板部件厚度满足预设厚度需求时,触发为楼板部件布置套管部件的预设动作;当位置关系对应为相交位置关系,且楼板部件不满足预设厚度需求时,触发在楼板部件位置处开孔的预设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根据构件基本参数确定构件生成参数之后的步骤时还用于:获取构件标准参数;将构件生成参数与构件标准参数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当比对结果对应为合格结果时,执行根据各构件生成参数确定对应的构件模型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获取构件模型对应的构件基本参数字段;根据构件基本参数字段设计构件参数输入界面,并通过构件参数输入界面接收构件基本参数字段对应的构件基本参数;根据预设公式对构件基本参数进行处理,得到构件生成参数;调用模型软件,在模型软件中根据构件生成参数生成构件模型,并根据构件模型生成对应的中间文件,将中间文件作为模型软件中的构件图标,通过触发构件图标实现上述任意一项的工程模型生成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接收工程模型生成请求,工程模型生成请求携带有工程模型标识;获取与工程模型标识对应的构件图标,以及各构件图标对应的图标优先级;根据图标优先级依次获取与构件图标对应的构件基本参数,并根据构件基本参数确定构件生成参数;确定与各构件生成参数对应的构件模型,并根据各构件模型生成工程模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图标优先级依次获取与构件图标对应的构件基本参数,并根据构件基本参数确定构件生成参数的步骤时还用于:根据图标优先级依次获取对应的构件图标,并根据获取到的构件图标确定对应的构件参数输入界面;通过构件参数输入界面接收构件基本参数;根据预设公式对构件基本参数进行处理,得到构件生成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确定与各构件生成参数对应的构件模型的步骤时还用于:根据图标优先级获取当前构件图标;基于前序构件模型获取当前构件图标对应的当前构件生成参数,前序构件模型的图标优先级大于当前构件图标的优先级;根据获取到的当前构件生成参数确定对应的当前构件模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确定与各构件生成参数对应的构件模型的步骤时还用于:从前序构件模型中获取预设部件对应的部件参数;根据部件参数判断预设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根据位置关系触发对应的预设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位置关系触发对应的预设动作的步骤时还用于:当位置关系对应为相交位置关系,且楼板部件厚度满足预设厚度需求时,触发为楼板部件布置套管部件的预设动作;当位置关系对应为相交位置关系,且楼板部件不满足预设厚度需求时,触发在楼板部件位置处开孔的预设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构件基本参数确定构件生成参数之后的步骤时还用于:获取构件标准参数;将构件生成参数与构件标准参数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当比对结果对应为合格结果时,执行根据各构件生成参数确定对应的构件模型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获取构件模型对应的构件基本参数字段;根据构件基本参数字段设计构件参数输入界面,并通过构件参数输入界面接收构件基本参数字段对应的构件基本参数;根据预设公式对构件基本参数进行处理,得到构件生成参数;调用模型软件,在模型软件中根据构件生成参数生成构件模型,并根据构件模型生成对应的中间文件,将中间文件作为模型软件中的构件图标,通过触发构件图标实现上述任意一项的工程模型生成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工程模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工程模型生成请求,所述工程模型生成请求携带有工程模型标识;
获取与所述工程模型标识对应的构件图标,以及各所述构件图标对应的图标优先级;
根据所述图标优先级依次获取与所述构件图标对应的构件基本参数,并根据所述图标优先级和所述构件基本参数确定构件生成参数;
根据所述图标优先级依次确定与各所述构件生成参数对应的构件模型,并根据各所述构件模型生成工程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图标优先级依次获取与所述构件图标对应的构件基本参数,并根据所述构件基本参数确定构件生成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图标优先级依次获取对应的构件图标,并根据获取到的构件图标确定对应的构件参数输入界面;
通过所述构件参数输入界面接收构件基本参数;
根据预设公式对所述构件基本参数进行处理,得到构件生成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各所述构件生成参数对应的构件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图标优先级获取当前构件图标;
基于前序构件模型获取所述当前构件图标对应的当前构件生成参数,所述前序构件模型的图标优先级大于所述当前构件图标的优先级;
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当前构件生成参数确定对应的当前构件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各所述构件生成参数对应的构件模型,包括:
从所述前序构件模型中获取预设部件对应的部件参数;
根据所述部件参数判断所述预设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根据所述位置关系触发对应的预设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位置关系触发对应的预设动作,包括:
当所述位置关系对应为相交位置关系,且楼板部件厚度满足预设厚度需求时,触发为所述楼板部件布置套管部件的预设动作;
当所述位置关系对应为相交位置关系,且所述楼板部件不满足预设厚度需求时,触发在所述楼板部件位置处开孔的预设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构件基本参数确定构件生成参数之后,还包括:
获取构件标准参数;
将所述构件生成参数与所述构件标准参数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当所述比对结果对应为合格结果时,执行根据各所述构件生成参数确定对应的构件模型的步骤。
7.一种构件图标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构件模型对应的构件基本参数字段;
根据所述构件基本参数字段设计构件参数输入界面,并通过所述构件参数输入界面接收构件基本参数字段对应的构件基本参数;
根据预设公式和图标优先级对所述构件基本参数进行处理,得到构件生成参数;
调用模型软件,在所述模型软件中根据所述图标优先级和所述构件生成参数依次生成构件模型,并根据所述构件模型生成对应的中间文件,将所述中间文件作为所述模型软件中的构件图标,通过触发所述构件图标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工程模型生成方法。
8.一种工程模型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工程模型生成请求,所述工程模型生成请求携带有工程模型标识;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工程模型标识对应的构件图标,以及各所述构件图标对应的图标优先级;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图标优先级依次获取与所述构件图标对应的构件基本参数,并根据所述图标优先级和所述构件基本参数确定构件生成参数;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图标优先级依次确定与各所述构件生成参数对应的构件模型,并根据各所述构件模型生成工程模型。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1055100.6A 2020-09-30 2020-09-30 工程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1828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55100.6A CN112182886B (zh) 2020-09-30 2020-09-30 工程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55100.6A CN112182886B (zh) 2020-09-30 2020-09-30 工程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2886A CN112182886A (zh) 2021-01-05
CN112182886B true CN112182886B (zh) 2023-04-07

Family

ID=73945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55100.6A Active CN112182886B (zh) 2020-09-30 2020-09-30 工程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828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0966A (zh) * 2021-03-30 2021-06-22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船闸附属构件模型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3987636A (zh) * 2021-10-20 2022-01-28 珠海新势力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evit平台的高层住宅首层风井生成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80276A (zh) * 2018-01-09 2018-07-13 上海大学 基于Revit软件楼梯模型标准创建和用量统计方法
CN109002626A (zh) * 2018-07-27 2018-12-14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空间构件快速仿真布局方法
CN109118370A (zh) * 2018-08-28 2019-01-0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模型的产品构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144481A (zh) * 2018-08-21 2019-01-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面向领域的软件密集型系统的构件化软件配置方法
CN111488640A (zh) * 2020-04-10 2020-08-04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桥梁工程设计文件生成、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9183B (zh) * 2015-07-10 2017-12-26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焊接的模拟方法和装置
CN106021737A (zh) * 2016-05-20 2016-10-12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建筑模型的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8664674A (zh) * 2017-03-31 2018-10-16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工程中对bim模型中构件扣减检查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8984876B (zh) * 2018-07-02 2023-09-05 广州盛冠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预埋套管自动化建模方法和系统
CN109990142B (zh) * 2019-04-16 2020-09-08 广东华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管道套管防渗漏堵方案的研究方法
CN110866712B (zh) * 2019-07-31 2024-02-23 比姆泰客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bim模型插件的构件智能物流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10849301B (zh) * 2019-11-29 2020-09-22 四川众兴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用于奥迪c8底座结构件加工的电子检测整形装置
CN111597622A (zh) * 2020-05-26 2020-08-28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三维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80276A (zh) * 2018-01-09 2018-07-13 上海大学 基于Revit软件楼梯模型标准创建和用量统计方法
CN109002626A (zh) * 2018-07-27 2018-12-14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空间构件快速仿真布局方法
CN109144481A (zh) * 2018-08-21 2019-01-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面向领域的软件密集型系统的构件化软件配置方法
CN109118370A (zh) * 2018-08-28 2019-01-0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模型的产品构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88640A (zh) * 2020-04-10 2020-08-04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桥梁工程设计文件生成、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2886A (zh) 2021-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9659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difying geometric relationships in a solid model
CN111079263B (zh) 建筑主体结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597622A (zh) 三维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182886B (zh) 工程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488640A (zh) 桥梁工程设计文件生成、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010937B (zh) 构件截面钢筋的参数化建模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010938A (zh) 实体构件的钢筋用量计算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365590A (zh) 图纸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692250A (zh) 墙身配筋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
CN108564645A (zh) 房屋模型的渲染方法、终端设备及介质
KR20210124934A (ko) 모델 트레이닝 방법, 장치, 개발 시스템, 전자장비, 컴퓨터 판독 가능 저장 매체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CN113868280B (zh) 参数化单元数据更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149227A (zh) 船舶管路敏捷设计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CN110781535B (zh) 模型的出图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595839A (zh) 一种生成结构分析模型的系统
CN112800527B (zh)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结构梁钢筋信息生成方法及相关装置
US9916400B1 (en) User defined object pusher for multi-user CAx environment
CN112632687A (zh) 一种bim正向设计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34938A (zh) Bim模型的检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46472A (zh) 模型构件信息的显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125809A (zh) 建筑钢柱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033329B (zh) 虚拟子系统的创建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661301B (zh) 图形处理单元编译方法、装置、编译加速库和存储介质
US9922140B1 (en) Named intelligent connectors for creating assemblies of 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 objects
CN110765513B (zh) 墙龙骨模型和l型顶导梁模型的连接节点放置方法和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