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81209A - 防误触功能的恢复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误触功能的恢复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81209A
CN112181209A CN202011210954.7A CN202011210954A CN112181209A CN 112181209 A CN112181209 A CN 112181209A CN 202011210954 A CN202011210954 A CN 202011210954A CN 112181209 A CN112181209 A CN 1121812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lligent terminal
false touch
touch prevention
threshold
prevention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1095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永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1121095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812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81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12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01B21/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误触功能的恢复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阈值和距感数值,其中,所述第一阈值为预先为智能终端设置的防误触阈值;在根据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距感数值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发生异常的情况下,将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阈值设置为第二阈值,以恢复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防误触功能容易发生异常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防误触功能的恢复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终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误触功能的恢复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误触都是通过距离传感器检测有无遮挡来实现的,算法逻辑是在达到一定遮挡阈值后就触发防误触,而这个防误触阈值是在出厂的时候通过距离传感器校准设定死的,也就是在不受外在影响的情况下,这个触发防误触的距离是固定的,因为阈值是固定的。
但手机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跌落、磕碰或是屏幕刮花,那原本的出厂阈值可能就不再适用,从而导致手机防误触距离不准。甚至当跌落、碰撞产生较大形变或是屏幕刮花较严重的情况下,会直接被误判为遮挡情况,从而持续弹出防误触界面,影响用户正常使用。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误触功能的恢复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防误触功能容易发生异常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误触功能的恢复方法,包括:获取第一阈值和距感数值,其中,所述第一阈值为预先为智能终端设置的防误触阈值;在根据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距感数值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发生异常的情况下,将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阈值设置为第二阈值,以恢复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
可选地,在根据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距感数值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是否发生异常时,在所述距感数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未发生异常;在所述距感数值不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传感器的遮挡情况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是否发生异常。
可选地,在根据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传感器的遮挡情况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是否发生异常时,在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传感器前存在遮挡物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未发生异常;在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传感器前未存在遮挡物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发生异常。
可选地,在根据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距感数值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发生异常的情况下,在所述智能终端上展示第一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擦拭所述智能终端上距离传感器所在的区域。
可选地,在所述智能终端上展示第一提示信息之后,在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未恢复正常的情况下,在所述智能终端上展示第二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进行复位操作。
可选地,在所述智能终端上展示第一提示信息之后,在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恢复正常的情况下,取消执行将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阈值设置为第二阈值的操作。
可选地,在所述智能终端上展示第二提示信息之后,在检测到复位操作的情况下,执行将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阈值设置为第二阈值的步骤。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防误触功能的恢复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阈值和距感数值,其中,所述第一阈值为预先为智能终端设置的防误触阈值;处理单元,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距感数值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发生异常的情况下,将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阈值设置为第二阈值,以恢复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
可选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距感数值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是否发生异常时,在所述距感数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未发生异常;在所述距感数值不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传感器的遮挡情况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是否发生异常。
可选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根据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传感器的遮挡情况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是否发生异常时,在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传感器前存在遮挡物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未发生异常;在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传感器前未存在遮挡物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发生异常。
可选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距感数值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发生异常的情况下,在所述智能终端上展示第一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擦拭所述智能终端上距离传感器所在的区域。
可选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智能终端上展示第一提示信息之后,在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未恢复正常的情况下,在所述智能终端上展示第二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进行复位操作。
可选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智能终端上展示第一提示信息之后,在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恢复正常的情况下,取消执行将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阈值设置为第二阈值的操作。
可选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智能终端上展示第二提示信息之后,在检测到复位操作的情况下,执行将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阈值设置为第二阈值的步骤。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反馈校准算法去修复手机因人为或者意外破坏导致的距离传感器数据变动,从而不断调整防误触阈值的基准值来实现防误触距离的自适配,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防误触功能容易发生异常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防误触功能的恢复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防误触功能的恢复方案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防误触功能的恢复装置的示意图;
以及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在手机因跌落、碰撞产生较大形变或是刮花较严重的情况下,仍能恢复防误触功能。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误触功能的恢复方法的方法实施例,在因跌落、碰撞、屏幕刮花等导致出厂校准参数不适用的情况下,通过反馈校准算法恢复防误触的功能。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防误触功能的恢复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第一阈值和距感数值,所述第一阈值为预先为智能终端设置的防误触阈值,可通过读距离传感器获得距感数值。
步骤S2,在根据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距感数值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发生异常的情况下,将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阈值设置为第二阈值,以恢复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
可选地,在根据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距感数值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是否发生异常时,在所述距感数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未发生异常;在所述距感数值不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传感器的遮挡情况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是否发生异常。
可选地,在根据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传感器的遮挡情况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是否发生异常时,在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传感器前存在遮挡物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未发生异常;在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传感器前未存在遮挡物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发生异常。
可选地,在根据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距感数值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发生异常的情况下,在所述智能终端上展示第一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擦拭所述智能终端上距离传感器所在的区域。
可选地,在所述智能终端上展示第一提示信息之后,在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未恢复正常的情况下,在所述智能终端上展示第二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进行复位操作。
可选地,在所述智能终端上展示第一提示信息之后,在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恢复正常的情况下,取消执行将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阈值设置为第二阈值的操作。
可选地,在所述智能终端上展示第二提示信息之后,在检测到复位操作的情况下,执行将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阈值设置为第二阈值的步骤。
通过上述步骤,通过反馈校准算法去修复手机因人为或者意外破坏导致的距离传感器数据变动,从而不断调整防误触阈值的基准值来实现防误触距离的自适配,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防误触功能容易发生异常的技术问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下文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详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前置条件:工厂校准
手机出厂前会在工厂进行距离传感器校准,获得手机在完全没有遮挡的情况下的数值,即工厂无遮挡校准值(factory_ct)。
执行流程:
(1)正常流程
S11:唤醒屏幕亮屏;
S12:设置防误触的阈值为factory_ct+误触系数;
S13:通过读距离传感器获得距感数值;
S14:如果步骤S13获得的距感数值大于S12设置的防误触阈值,则认为有遮挡,否则认为无遮挡;若判断为有遮挡则进入S15的流程,否则算法流程结束;
S15:判定为遮挡后会弹出防误触界面,进而禁止触摸屏功能;
S16:步骤S14判断的遮挡有可能是真实物体遮挡,也有可能是压根没有遮挡。若是真实遮挡,算法结束;若并不是真实遮挡,即在没有遮挡的情况下却弹出S15的防误触界面,则跑S21进行异常处理。
(2)反馈校准流程
S21:如果不是真实遮挡,则需要进行异常处理,此时说明手机屏幕有被刮花或是跌落导致原整机结构发生了改变,从而使S13获得距感数值偏大,最终导致被误判为遮挡;
S22:步骤S15弹出的防误触界面有提示用户“擦拭屏幕距离传感器处油污,确保距离传感器处无遮挡”,清除遮挡物或油污后,若恢复正常,则算法流程结束,否则跑S23进入下一条提示操作;
S23:此时说明距离传感器处造成了不可逆的刮花或是形变从而导致遮挡,需要校准复位。步骤S15弹出的防误触界面有提示用户在擦拭无效的情况下“请同时按音量键+电源键”进行复位校准;
S24:步骤S23组合键按下后会强制退出防误触界面,并弹出确认提示界面,提示用户“需确保无遮挡且屏幕距离传感器处无油污的情况下进行校准”,可选择“确定校准”和“暂不校准”:若选择“确定校准”则进入步骤S25,若选择“暂不校准”则不进行校准,直接进入手机桌面;
S25:选择“确定校准”后,会重置出厂前的无遮挡校准值factory_ct,同时取当前状态距离传感器的无遮挡值当做factory_ct,即factory_ct=当前无遮挡值;
S26:在步骤S25赋值后,会进入手机桌面,同时会使防误触阈值重置,从而使下次亮屏时防误触功能恢复正常。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防误触功能的恢复方法的防误触功能的恢复装置。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防误触功能的恢复装置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获取单元31,用于获取第一阈值和距感数值,其中,所述第一阈值为预先为智能终端设置的防误触阈值;处理单元33,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距感数值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发生异常的情况下,将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阈值设置为第二阈值,以恢复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的获取单元31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S1,该实施例中的处理单元33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S2。
通过上述模块,通过反馈校准算法去修复手机因人为或者意外破坏导致的距离传感器数据变动,从而不断调整防误触阈值的基准值来实现防误触距离的自适配,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防误触功能容易发生异常的技术问题。
可选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距感数值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是否发生异常时,在所述距感数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未发生异常;在所述距感数值不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传感器的遮挡情况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是否发生异常。
可选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根据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传感器的遮挡情况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是否发生异常时,在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传感器前存在遮挡物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未发生异常;在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传感器前未存在遮挡物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发生异常。
可选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距感数值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发生异常的情况下,在所述智能终端上展示第一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擦拭所述智能终端上距离传感器所在的区域。
可选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智能终端上展示第一提示信息之后,在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未恢复正常的情况下,在所述智能终端上展示第二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进行复位操作。
可选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智能终端上展示第一提示信息之后,在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恢复正常的情况下,取消执行将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阈值设置为第二阈值的操作。
可选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智能终端上展示第二提示信息之后,在检测到复位操作的情况下,执行将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阈值设置为第二阈值的步骤。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示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模块作为装置的一部分可以运行在相应的硬件环境中,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其中,硬件环境包括网络环境。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防误触功能的恢复方法的服务器或终端。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仅示出一个)处理器201、存储器203、以及传输装置205,如图4所示,该终端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207。
其中,存储器203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防误触功能的恢复方法和装置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2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03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防误触功能的恢复方法。存储器203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203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20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终端。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上述的传输装置205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还可以用于处理器与存储器之间的数据传输。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有线网络及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205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其可通过网线与其他网络设备与路由器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或局域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205为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其中,具体地,存储器203用于存储应用程序。
处理器201可以通过传输装置205调用存储器203存储的应用程序,以执行下述步骤:
获取第一阈值和距感数值,其中,所述第一阈值为预先为智能终端设置的防误触阈值;
在根据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距感数值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发生异常的情况下,将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阈值设置为第二阈值,以恢复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
处理器201还用于执行下述步骤:
在所述距感数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未发生异常;
在所述距感数值不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传感器的遮挡情况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是否发生异常。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获取第一阈值和距感数值,其中,所述第一阈值为预先为智能终端设置的防误触阈值;在根据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距感数值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发生异常的情况下,将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阈值设置为第二阈值,以恢复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的方案。通过反馈校准算法去修复手机因人为或者意外破坏导致的距离传感器数据变动,从而不断调整防误触阈值的基准值来实现防误触距离的自适配,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防误触功能容易发生异常的技术问题。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Devices,MID)、PAD等终端设备。图4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终端还可包括比图4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如网络接口、显示装置等),或者具有与图4所示不同的配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终端设备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磁盘或光盘等。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用于执行防误触功能的恢复方法的程序代码。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上述实施例所示的网络中的多个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上。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获取第一阈值和距感数值,其中,所述第一阈值为预先为智能终端设置的防误触阈值;
在根据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距感数值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发生异常的情况下,将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阈值设置为第二阈值,以恢复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在所述距感数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未发生异常;
在所述距感数值不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传感器的遮挡情况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是否发生异常。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上述实施例中的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上述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或多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客户端,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误触功能的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阈值和距感数值,其中,所述第一阈值为预先为智能终端设置的防误触阈值;
在根据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距感数值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发生异常的情况下,将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阈值设置为第二阈值,以恢复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距感数值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是否发生异常包括:
在所述距感数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未发生异常;
在所述距感数值不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传感器的遮挡情况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是否发生异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传感器的遮挡情况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是否发生异常包括:
在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传感器前存在遮挡物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未发生异常;
在所述智能终端的距离传感器前未存在遮挡物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发生异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距感数值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发生异常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智能终端上展示第一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擦拭所述智能终端上距离传感器所在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智能终端上展示第一提示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未恢复正常的情况下,在所述智能终端上展示第二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进行复位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智能终端上展示第一提示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恢复正常的情况下,取消执行将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阈值设置为第二阈值的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智能终端上展示第二提示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复位操作的情况下,执行将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阈值设置为第二阈值的步骤。
8.一种防误触功能的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阈值和距感数值,其中,所述第一阈值为预先为智能终端设置的防误触阈值;
处理单元,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距感数值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发生异常的情况下,将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阈值设置为第二阈值,以恢复所述智能终端的防误触功能。
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10.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CN202011210954.7A 2020-11-03 2020-11-03 防误触功能的恢复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Pending CN1121812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10954.7A CN112181209A (zh) 2020-11-03 2020-11-03 防误触功能的恢复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10954.7A CN112181209A (zh) 2020-11-03 2020-11-03 防误触功能的恢复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1209A true CN112181209A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17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10954.7A Pending CN112181209A (zh) 2020-11-03 2020-11-03 防误触功能的恢复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81209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30049A (zh) * 2016-04-12 2016-09-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避免误操作的方法及终端
CN106201296A (zh) * 2015-04-30 2016-12-0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实现防误触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91053A (zh) * 2016-12-07 2017-05-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距离传感器的感应阈值校准方法及装置
CN108829542A (zh) * 2018-06-20 2018-11-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CN108965594A (zh) * 2018-07-09 2018-12-07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的调节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542279A (zh) * 2018-10-30 2019-03-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347541A (zh) * 2019-05-20 2019-10-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误触功能的校验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11327760A (zh) * 2020-01-17 2020-06-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防误触模式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66939A (zh) * 2020-02-20 2020-07-03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距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432073A (zh) * 2020-04-01 2020-07-17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1736139A (zh) * 2020-06-22 2020-10-0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校准方法、距离检测方法、装置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1296A (zh) * 2015-04-30 2016-12-0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实现防误触的方法及装置
CN105930049A (zh) * 2016-04-12 2016-09-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避免误操作的方法及终端
CN106791053A (zh) * 2016-12-07 2017-05-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距离传感器的感应阈值校准方法及装置
CN108829542A (zh) * 2018-06-20 2018-11-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CN108965594A (zh) * 2018-07-09 2018-12-07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的调节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542279A (zh) * 2018-10-30 2019-03-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347541A (zh) * 2019-05-20 2019-10-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误触功能的校验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11327760A (zh) * 2020-01-17 2020-06-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防误触模式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66939A (zh) * 2020-02-20 2020-07-03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距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432073A (zh) * 2020-04-01 2020-07-17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1736139A (zh) * 2020-06-22 2020-10-0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校准方法、距离检测方法、装置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95877B (zh) 一种终端防误触方法及终端
CN107576346B (zh) 传感器的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09780B (zh) 数据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85391B (zh) 保护膜的检测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817987B (zh) 一种硬件配置方法、系统、终端及服务器
CN104750575A (zh) 一种移动终端操作系统的还原方法及装置
CN112181209A (zh) 防误触功能的恢复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1651769A (zh) 获取安全启动的度量方法和装置
CN107608923B (zh) 测试的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6980402B (zh) 复位校准的判断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09597728B (zh) 测试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33173B (zh) 文件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327760A (zh) 防误触模式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182274B (zh) 电子设备的维修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598797A (zh) 故障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N115527045A (zh) 一种用于雪场危险识别的图像辨别方法及装置
CN110968443B (zh) 设备异常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2905409A (zh) 自动售卖设备的异常解决方法和装置
CN112580040B (zh) 文件外壳的脱壳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08600538B (zh) 跌落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1309358A (zh) 一种cpld固件升级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04993A (zh) Sn条码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3364764B (zh)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安全防护方法及装置
CN110737411A (zh) 任务需求云端处理评估系统
CN112162913A (zh) 操作的执行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