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81139A - 一种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的协作控制交互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的协作控制交互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81139A
CN112181139A CN202010979578.1A CN202010979578A CN112181139A CN 112181139 A CN112181139 A CN 112181139A CN 202010979578 A CN202010979578 A CN 202010979578A CN 112181139 A CN112181139 A CN 1121811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ed reality
reality
virtual reality
virtual
inte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7957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81139B (zh
Inventor
王斌
杨晓春
刘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hina filed Critical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hina
Priority to CN20201097957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811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811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11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811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11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006Mixed re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的协作控制交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通过Unity3D开发平台搭建虚拟乒乓球对打环境模型,实现控制交互的可视化;步骤二:将虚拟现实设备HTC Vive与高性能计算机进行连接;步骤三:进行虚拟现实与混合现实的交互;步骤四:对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坐标系进行统一;步骤五:实现混合现实和混合现实的交互。本发明中,以在全息图中进行虚拟乒乓球对打游戏为例,保留了每个用户非对称模式下的可操作性,以虚拟现实设备作为输入设备代替手部的直接操作,避免了系统中有限的手部姿势识别的局限;在混合现实设备之间的协作交互的基础上,实现了混合现实、虚拟现实两种设备的控制交互。

Description

一种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的协作控制交互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机交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的协作控制交互方法。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新的人机交互形式,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对实体行为进行系统仿真,并通过提高感官的分辨率、质量和有效性,从多感官角度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在虚拟现实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两种技术。增强现实将虚拟出的世界和补充信息叠加到现实世界中,即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混合现实技术定义为现实、增强现实、增强虚拟和虚拟现实的组合,是将由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叠加到数字化的现实世界中,生成新的可视化环境。其中环境里物理和数字对象共存,并实时互动。该技术具有将虚拟环境叠加在数字化的真实环境之上并且以交互方式实时运行的特点。。
三种技术都需相应的组件设备来达到沉浸式、高质量的体验效果。目前虚拟现实输入设备为允许用户与虚拟环境交互的设备,比如鼠标、键盘、复杂的跟踪器、姿态识别的相关技术产品等等,而输出设备主要让用户通过感官来感受虚拟环境的变化。主流设备有HTC Vive和Oculus Rift。混合现实设备关键组件有:一、跟踪技术,提供用户地理空间数据;二、视觉显示器,用户可以在其中看到虚拟物体与真实世界相结合;三、具有足够的图形、动画和图像处理能力的电脑或显示器。主流设备有微软的Hololens眼镜和谷歌的Google Glass眼镜。
目前,虚拟现实系统和混合现实系统一般都面对的是单用户场景,且无法实现两个或多个用户共同在混合现实系统中交互,并协同操作虚拟对象。并且针对于协作交互系统的研究大多数只专注于多个VR/MR用户进行多个单种类设备输入。同时在现存的交互系统,可以被识别的手势是固定且有限的,设备虽然可以跟踪手部的位置变化,但是无法获得具体的手部的坐标。
因而本发明以在全息图中进行虚拟乒乓球对打游戏为例,保留了每个用户非对称模式下的可操作性,以虚拟现实设备作为输入设备代替手部的直接操作,避免了系统中有限的手部姿势识别的局限。在混合现实设备之间的协作交互的基础上,实现了混合现实、虚拟现实两种设备的控制交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虚拟现实系统和混合现实系统一般都面对的是单用户场景,且无法实现两个或多个用户共同在混合现实系统中交互,并协同操作虚拟对象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的协作控制交互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Unity3D开发平台搭建虚拟乒乓球对打环境模型,包括球台和两个乒乓球拍,以作为混合现实的场景,并可以实现控制交互的可视化;
步骤二:将虚拟现实设备HTC Vive与高性能计算机进行连接,使用高性能计算机作为工作站,在Unity3D开发平台进行调试;
步骤三:在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项目中分别编写核心脚本,进行虚拟现实与混合现实的交互,两个脚本通过socket端口进行数据传输;
步骤四:对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坐标系进行统一;
步骤五:实现混合现实和混合现实的交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步骤一中,场景中要加入粒子效果、贴图、光影增强三维场景真实感的辅助素材,其中球台、球拍大小按真实物体的大小确定;同时实现相应的球落地拾起、发球位置的自由选择等操作逻辑,完成Hololens在场景中的控制作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步骤二中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建立一个项目文件,添加HTC Vive的官方开发库SteamVR库文件,用于提高虚拟现实程序的开发效率;
2)安装HTC Vive的定位器,将定位器安装在高性能计算机的两侧,两个定位器之间距离为2.9m-3.1m,距离地面1.9m-2.1m,分别中心倾斜30°-45°,对HTC Vive的两个控制器进行感知覆盖;
3)将HTC Vive的两个控制器与计算机进行配对,确保计算机可以获得控制器的三维空间下坐标信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步骤三具体步骤如下:
1)将虚拟现实作为客户端,混合现实作为服务端;
2)对两个控制器分别设定不同的端口,将两个控制器的三维坐标和旋转角度进行传输,完成用定位器代替真实球拍,以模拟球拍的挥拍、击球动作。
3)通过获取HTC VIVE控制器的运动速度,通过实验选择合适的参数与运动速度相乘,当球与球拍碰撞时,触发拍的碰撞行为,将获取的调整后数据作为击球时力量大小和方向,完成击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步骤四具体步骤如下:
1)把Hololens的球拍位置作为基准点,每次开始运行交互系统时,需要将虚拟现实的控制器与球拍位置对齐,记录此时控制器的位置为Ps,旋转为rv,即为虚拟现实的基准位置;
2)此后设实时虚拟现实的坐标Pv,旋转角度rm,则传递给混合现实的坐标Pm,旋转角度rm为:
om=ov-ps
rm=rv-rs
3)按下trigger键表示校准操作完成,可以将传递的坐标信息直接作为混合现实中球拍的位置,开启协作控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步骤五具体步骤如下:
1)在混合现实项目添加微软的官方开发库—MixedRealityToolkit-Unity,使用其中的Sharing预制件;
2)将项目从Unity3D一式两份,移植到两个Hololens中;
3)Hololens不仅作为成像设备,同时还是一个外设输入设备,用于对周边环境的扫描;
4)以计算机作为服务器,从Hololens中打开该项目,扫描空间,并上传自己的坐标锚点,然后打开另一个Hololens的项目,进行锚点同步,实现两个混合现实之间交互。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首先在Unity3D开发平台中,分别搭建一个HTC VIVE开发项目和一个对乒乓球对打环境进行建模的混合现实项目;然后将虚拟现实设备HTC Vive接入计算机并完成Unity3D开发平台和HTC Vive的连接调试,将混合现实项目移植到两台Hololens设备中;其中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共同协作交互的关键核心是虚拟现实与混合现实的坐标交互过程;因此利用HTC Vive的定位控制器来记录坐标,将两个定位器用于分别控制两个混合现实项目中的乒乓球拍的位置变化,初步实现VR和MR的交互;之后对VR中的控制器位置和MR的虚拟球拍位置进行校准对齐;最后在两台Hololens中,我们通过其开发平台提供的Sharing插件实现跨设备锚点共享,将二者统一成一个通用的坐标系统,使用户可以同时查看同一位置的全息影像;
以在全息图中进行虚拟乒乓球对打游戏为例,保留了每个用户非对称模式下的可操作性,以虚拟现实设备作为输入设备代替手部的直接操作,避免了系统中有限的手部姿势识别的局限;在混合现实设备之间的协作交互的基础上,实现了混合现实、虚拟现实两种设备的控制交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一种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的协作控制交互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系统环境配置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一种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的协作控制交互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协同控制交互中的单人视角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一种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的协作控制交互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协同控制交互中第一单人控制效果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一种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的协作控制交互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协同控制交互中第二单人控制效果图;
图5为本发明中一种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的协作控制交互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协同控制交互中第三单人控制效果图;
图6为本发明中一种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的协作控制交互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协同控制交互中第四单人控制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6,一种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的协作控制交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Unity3D开发平台搭建虚拟乒乓球对打环境模型,包括球台和两个乒乓球拍,以作为混合现实的场景,并可以实现控制交互的可视化,场景中要加入粒子效果、贴图、光影增强三维场景真实感的辅助素材,其中球台、球拍大小按真实物体的大小确定;同时实现相应的球落地拾起、发球位置的自由选择等操作逻辑,完成Hololens在场景中的控制作用;
步骤二:将虚拟现实设备HTC Vive与高性能计算机进行连接,使用高性能计算机作为工作站,在Unity3D开发平台进行调试;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建立一个项目文件,添加HTC Vive的官方开发库SteamVR库文件,用于提高虚拟现实程序的开发效率;
2)安装HTC Vive的定位器,将定位器安装在高性能计算机的两侧,两个定位器之间距离为2.9m,距离地面1.9m,分别中心倾斜30°,对HTC Vive的两个控制器进行感知覆盖;
3)将HTC Vive的两个控制器与计算机进行配对,确保计算机可以流畅清晰的获得控制器的三维空间下坐标信息;
步骤三:在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项目中分别编写核心脚本,进行虚拟现实与混合现实的交互,两个脚本通过socket端口进行数据传输;步骤三具体步骤如下:
1)将虚拟现实作为客户端,混合现实作为服务端;
2)对两个控制器分别设定不同的端口,将两个控制器的三维坐标和旋转角度进行传输,完成用定位器代替真实球拍,以模拟球拍的挥拍、击球动作。
3)为了实现真正的物理交互,应该实现根据用户挥动控制器的力量和方向角度来模拟真正的击球行为;但是计算机只能获得球拍位置的离散数据,通过简单修改碰撞体的材料达不到逼真的反弹效果;因此通过获取HTCVIVE控制器的运动速度,通过实验选择合适的参数与运动速度相乘,当球与球拍碰撞时,触发拍的碰撞行为,将获取的调整后数据作为击球时力量大小和方向,完成击球;
步骤四:对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坐标系进行统一;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每个场景都有对应的坐标系,从实验可知Hololens的空间坐标初始化由项目启动时Hololens在初始阶段的位置和旋转角度确定的,而虚拟现实场景的初始位置是在做HTV Vive的房间设置时确定的;步骤四具体校正步骤如下:
1)把Hololens的球拍位置作为基准点,每次开始运行交互系统时,需要将虚拟现实的控制器与球拍位置对齐,记录此时控制器的位置为Ps,旋转为rv,即为虚拟现实的基准位置;
2)此后设实时虚拟现实的坐标Pv,旋转角度rm,则传递给混合现实的坐标Pm,旋转角度rm为:
pm=pv-ps
rm=rv-rs
3)按下trigger键表示校准操作完成,可以将传递的坐标信息直接作为混合现实中球拍的位置,开启协作控制;
步骤五:实现混合现实和混合现实的交互;步骤五具体步骤如下:
1)在混合现实项目添加微软的官方开发库—MixedRealityToolkit-Unity,使用其中的Sharing预制件;
2)将项目从Unity3D一式两份,移植到两个Hololens中;
3)Hololens不仅作为成像设备,同时还是一个外设输入设备,用于对周边环境的扫描,对乒乓球的拾取、发球位置确定等操作;
4)以计算机作为服务器,从Hololens中打开该项目,扫描空间,并上传自己的坐标锚点,然后打开另一个Hololens的项目,进行锚点同步,实现两个混合现实之间交互。
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6,一种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的协作控制交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Unity3D开发平台搭建虚拟乒乓球对打环境模型,包括球台和两个乒乓球拍,以作为混合现实的场景,并可以实现控制交互的可视化;
步骤二:将虚拟现实设备HTC Vive与高性能计算机进行连接,使用高性能计算机作为工作站,在Unity3D开发平台进行调试;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建立一个项目文件,添加HTC Vive的官方开发库SteamVR库文件,用于提高虚拟现实程序的开发效率;
2)安装HTC Vive的定位器,将定位器安装在高性能计算机的两侧,两个定位器之间距离为3.1m,距离地面2.1m,分别中心倾斜45°,对HTC Vive的两个控制器进行感知覆盖;
3)将HTC Vive的两个控制器与计算机进行配对,确保计算机可以流畅清晰的获得控制器的三维空间下坐标信息;
步骤三:在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项目中分别编写核心脚本,进行虚拟现实与混合现实的交互,两个脚本通过socket端口进行数据传输;
步骤四:对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坐标系进行统一;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每个场景都有对应的坐标系,从实验可知Hololens的空间坐标初始化由项目启动时Hololens在初始阶段的位置和旋转角度确定的,而虚拟现实场景的初始位置是在做HTV Vive的房间设置时确定的;
步骤五:实现混合现实和混合现实的交互。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的协作控制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Unity3D开发平台搭建虚拟乒乓球对打环境模型,包括球台和两个乒乓球拍,以作为混合现实的场景,并可以实现控制交互的可视化;
步骤二:将虚拟现实设备HTC Vive与高性能计算机进行连接,使用高性能计算机作为工作站,在Unity3D开发平台进行调试;
步骤三:在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项目中分别编写核心脚本,进行虚拟现实与混合现实的交互,两个脚本通过socket端口进行数据传输;
步骤四:对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坐标系进行统一;
步骤五:实现混合现实和混合现实的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的协作控制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场景中要加入粒子效果、贴图、光影增强三维场景真实感的辅助素材,其中球台、球拍大小按真实物体的大小确定;同时实现相应的球落地拾起、发球位置的自由选择等操作逻辑,完成Hololens在场景中的控制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的协作控制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建立一个项目文件,添加HTC Vive的官方开发库SteamVR库文件,用于提高虚拟现实程序的开发效率;
2)安装HTC Vive的定位器,将定位器安装在高性能计算机的两侧,两个定位器之间距离为2.9m-3.1m,距离地面1.9m-2.1m,分别中心倾斜30°-45°,对HTC Vive的两个控制器进行感知覆盖;
3)将HTC Vive的两个控制器与计算机进行配对,确保计算机可以获得控制器的三维空间下坐标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的协作控制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具体步骤如下:
1)将虚拟现实作为客户端,混合现实作为服务端;
2)对两个控制器分别设定不同的端口,将两个控制器的三维坐标和旋转角度进行传输,完成用定位器代替真实球拍,以模拟球拍的挥拍、击球动作;
3)通过获取HTC VIVE控制器的运动速度,通过实验选择合适的参数与运动速度相乘,当球与球拍碰撞时,触发拍的碰撞行为,将获取的调整后数据作为击球时力量大小和方向,完成击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的协作控制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具体步骤如下:
1)把Hololens的球拍位置作为基准点,每次开始运行交互系统时,需要将虚拟现实的控制器与球拍位置对齐,记录此时控制器的位置为Ps,旋转为rv,即为虚拟现实的基准位置;
2)此后设实时虚拟现实的坐标Pv,旋转角度rm,则传递给混合现实的坐标Pm,旋转角度rm为:
pm=pv-ps
rm=rv-rs
3)按下trigger键表示校准操作完成,可以将传递的坐标信息直接作为混合现实中球拍的位置,开启协作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的协作控制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具体步骤如下:
1)在混合现实项目添加微软的官方开发库—MixedRealityToolkit-Unity,使用其中的Sharing预制件;
2)将项目从Unity3D一式两份,移植到两个Hololens中;
3)Hololens不仅作为成像设备,同时还是一个外设输入设备,用于对周边环境的扫描;
4)以计算机作为服务器,从Hololens中打开该项目,扫描空间,并上传自己的坐标锚点,然后打开另一个Hololens的项目,进行锚点同步,实现两个混合现实之间交互。
CN202010979578.1A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的协作控制交互方法 Active CN1121811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79578.1A CN112181139B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的协作控制交互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79578.1A CN112181139B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的协作控制交互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1139A true CN112181139A (zh) 2021-01-05
CN112181139B CN112181139B (zh) 2022-04-15

Family

ID=73921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79578.1A Active CN112181139B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的协作控制交互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8113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8488A (zh) * 2021-06-11 2021-09-10 西南大学 一种虚拟乒乓球拍及其力反馈方法、系统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84274A1 (en) * 2016-04-18 2017-10-26 Alpha Computing,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nd modeling user expression within a head mounted display
CN107391928A (zh) * 2017-07-20 2017-11-24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会诊的数据处理方法、计算机终端和系统
CN207115332U (zh) * 2017-08-28 2018-03-16 重庆卢浮印象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体感手套及手势捕捉系统
US20180349367A1 (en) * 2017-06-06 2018-12-06 Tsunami VR,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ssociating virtual objects with electronic documents, and searching for a virtual object or an electronic document based on the association
CN109360219A (zh) * 2018-10-23 2019-02-19 东北大学 一种增强现实辅助手术方法及系统
US20190158289A1 (en) * 2016-08-12 2019-05-23 Unity IPR ApS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gital token exchange and delivery
CN109863533A (zh) * 2016-08-22 2019-06-07 奇跃公司 虚拟、增强和混合现实系统和方法
CN110603573A (zh) * 2017-04-11 2019-12-20 株式会社马斯科图 虚拟现实提供系统、三维显示数据提供装置、虚拟空间提供系统和程序
US20200026088A1 (en) * 2018-07-20 2020-01-23 Facense Ltd. Safe head-mounted display for vehicles
CN110866978A (zh) * 2019-11-07 2020-03-06 辽宁东智威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混合现实视频拍摄中的相机同步方法
CN111467789A (zh) * 2020-04-30 2020-07-31 厦门潭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HoloLens的混合现实交互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84274A1 (en) * 2016-04-18 2017-10-26 Alpha Computing,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nd modeling user expression within a head mounted display
US20190158289A1 (en) * 2016-08-12 2019-05-23 Unity IPR ApS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gital token exchange and delivery
CN109863533A (zh) * 2016-08-22 2019-06-07 奇跃公司 虚拟、增强和混合现实系统和方法
CN110603573A (zh) * 2017-04-11 2019-12-20 株式会社马斯科图 虚拟现实提供系统、三维显示数据提供装置、虚拟空间提供系统和程序
US20180349367A1 (en) * 2017-06-06 2018-12-06 Tsunami VR,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ssociating virtual objects with electronic documents, and searching for a virtual object or an electronic document based on the association
CN107391928A (zh) * 2017-07-20 2017-11-24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会诊的数据处理方法、计算机终端和系统
CN207115332U (zh) * 2017-08-28 2018-03-16 重庆卢浮印象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体感手套及手势捕捉系统
US20200026088A1 (en) * 2018-07-20 2020-01-23 Facense Ltd. Safe head-mounted display for vehicles
CN109360219A (zh) * 2018-10-23 2019-02-19 东北大学 一种增强现实辅助手术方法及系统
CN110866978A (zh) * 2019-11-07 2020-03-06 辽宁东智威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混合现实视频拍摄中的相机同步方法
CN111467789A (zh) * 2020-04-30 2020-07-31 厦门潭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HoloLens的混合现实交互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WANG BIN 等: "Virtual and Real-Time Synchronous Interaction for", 《SENSORS》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8488A (zh) * 2021-06-11 2021-09-10 西南大学 一种虚拟乒乓球拍及其力反馈方法、系统
CN113368488B (zh) * 2021-06-11 2022-07-05 西南大学 一种虚拟乒乓球拍及其力反馈方法、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1139B (zh) 2022-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27653B (zh) 虚拟环境中的触觉交互
CN102741885B (zh) 装饰显示环境
CN102413885B (zh) 用于对运动捕捉应用模型跟踪的系统和方法
JP5639646B2 (ja) スケルトン・データーのゲーム・アバターへのリアル・タイム・リターゲティング
Wan et al. MIVAS: a multi-modal immersive virtual assembly system
Tsai et al. Unity game engine: Interactive software design using digital glove for virtual reality baseball pitch training
CN102356373A (zh) 虚拟对象操纵
JP2006528395A (ja) リアルタイムの3次元インタラクティブ環境を提供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2596340A (zh) 用于将动画或运动应用到角色的系统和方法
CN106873767A (zh) 一种虚拟现实应用的运行控制方法和装置
JP2014531693A (ja) 動き制御されたリストスクローリング
Piumsomboon et al. Physically-based interaction for tabletop augmented reality using a depth-sensing camera for environment mapping
CN112181139B (zh) 一种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的协作控制交互方法
Lee et al. Design and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 novel near-field interaction metaphor on distant object manipulation in vr
Astheimer et al. Virtual design: A generic VR system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CN111612917A (zh) 一种基于真实场景反馈和可触道具的增强现实交互方法
Balcisoy et al. Interaction between real and virtual humans in augmented reality
JP2023122635A (ja) 記録された物理的相互作用の再生
Liu et al. COMTIS: Customizable touchless interaction system for large screen visualization
CN115624740A (zh)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互动系统
CN110363841A (zh) 一种虚拟驾驶环境中手部运动跟踪方法
CN109917907B (zh) 一种基于卡片的动态故事板交互方法
CN110597392B (zh) 一种基于vr模拟世界的交互方法
Yusof et al. Virtual Block Augmented Reality Game Using Freehand Gesture Interaction
Zhu et al. Integrated Co-Designing Using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and Mixed Reality with Erased Backgrounds for Stock Renov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