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67015B - 一种园林浇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园林浇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67015B
CN112167015B CN202010984328.7A CN202010984328A CN112167015B CN 112167015 B CN112167015 B CN 112167015B CN 202010984328 A CN202010984328 A CN 202010984328A CN 112167015 B CN112167015 B CN 1121670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joint
pipe
irrigation pipe
sprinkling irrig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8432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67015A (zh
Inventor
赵东波
杜景明
张伟丽
李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anqing Landscap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anqing Landscap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anqing Landscap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anqing Landscap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8432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670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67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70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670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70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5/00Watering gardens, fiel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 A01G25/02Watering arrangements located above the soil which make use of perforated pipe-lines or pipe-lines with dispensing fittings, e.g. for drip irrig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5/00Watering gardens, fiel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2Improving land use; Improving water use or availability; Controlling eros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园林浇灌系统,涉及园林建设的技术领域,其包括设置于绿化场地中的管道,管道与供水总管连通,绿化场地的地面上开设有沿竖向设置的沉槽,管道上连通有用于与喷灌管连通且与沉槽一一对应的接头,接头背向管道的一端位于沉槽中,沉槽中嵌设有与其相适配的保护外壳,保护外壳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将其封严的封盖;保护外壳的内腔中分别通过两个铰接轴铰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铰接板,两个铰接板相对的两端相互抵接,铰接轴上套设有扭簧,接头顶端穿过保护外壳的底壁伸入于保护外壳的内腔中。本申请具有防止污泥等其他杂质进入于保护外壳内腔中,防止接头被污泥堵塞,便于喷灌管与接头的再次连接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园林浇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园林建设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园林浇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园林建设也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而园林绿化作为园林建设的重点工程,对园林的建设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灌溉是弥补自然降水在数量上的不足与时空上的不均、保证适时适量地满足草坪生长所需水分的重要措施,是园林绿化建设中重要的措施之一。
现有的园林浇灌系统通常是在绿化场地中埋设用于浇灌的管道,管道上连接有用于与喷灌管连通的接头,并在绿化场地的表面上开设用于使接头暴露的沉槽,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在秋冬季节需要将喷灌管拆除,而将喷灌管拆除后,接头暴露于沉槽中,容易被污泥堵塞,不便于喷灌管与接头的再次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园林浇灌系统,其具有防止污泥等其他杂质进入于保护外壳内腔中,防止接头被污泥堵塞,便于喷灌管与接头的再次连接的效果。
本申请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园林浇灌系统,包括设置于绿化场地中的管道,所述管道与供水总管连通,所述绿化场地的地面上开设有沿竖向设置的沉槽,所述沉槽沿管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管道上连通有用于与喷灌管连通且与沉槽一一对应的接头,所述接头与沉槽一一对应,所述接头背向管道的一端位于沉槽中,所述沉槽中嵌设有与其相适配的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的顶端开口,所述保护外壳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将其封严的封盖;
所述保护外壳的内腔中分别通过两个铰接轴铰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铰接板,所述铰接轴沿水平方向设置,两个所述铰接板相对的两端相互抵接,所述铰接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能对铰接板施加朝向保护外壳开口端一侧的作用力,所述接头顶端穿过保护外壳的底壁伸入于保护外壳的内腔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将喷灌管与接头连接时,打开封盖,将喷灌管底端对准两个铰接板的抵接处并沿竖向向下插入于保护外壳内腔中,两个铰接板在喷灌管的作用力下向下翻转,对喷灌管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将喷灌管底端插入至与接头顶端连通,即可使喷灌管正常使用;秋冬季节或其他无需使用喷灌管的场景中,将喷灌管拆除后,盖上封盖,实现对保护外壳开口处的封闭,防止污泥等其他杂质进入于保护外壳内腔中,防止接头被污泥堵塞,便于喷灌管与接头的再次连接。
优选的,所述接头顶端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喷灌管底端的内周面上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喷灌管向下插入至喷灌管底端与接头顶端对接时,转动喷灌管使其底端与接头顶端螺纹配合,实现喷灌管与接头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优选的,所述铰接板通过弹性件弹性连接有抵接板,两个所述抵接板相对的两端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始终相互抵接,两个所述抵接板相对的两端面上分别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内周面能与喷灌管的外周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抵接板在浇灌管的作用下向下翻转时,两个抵接板随铰接板一同向下翻转,同时,两个抵接板相对的两端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始终保持相互抵接的状态,弧形槽内周面抵接于浇灌管的外周面上,对喷灌管与接头的连接处起到了保护作用,减少了污泥进入于保护外壳内腔中对喷灌管与接头的连接处造成污染的情况的发生。
优选的,所述抵接板开设有弧形槽的端面上固设有橡胶垫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弧形槽的内周面与喷灌管的外周面之间以及两个抵接板相对的两端面之间贴合的紧密性。
优选的,所述保护外壳的内侧壁上固设有弹片,所述弹片沿保护外壳的周向间隔均布有多个,不同的所述弹片相互靠近的一端为弹片的自由端,所述弹片的自由端能在喷灌管的作用下向下弯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片的设置对喷灌管向下插入时起到了进一步的导向作用,便于喷灌管底端与接头顶端对齐。
优选的,所述管道上固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与接头一一对应,所述支撑管背向管道的一端同轴转动有转动管,所述接头底端螺纹连接于转动管中,所述接头顶端与保护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管、转动管与接头的内腔均相互连通,所述沉槽的横截面形状为方形,所述管道外侧固设有用于驱动接头升降的动力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动力组件实现接头与保护外壳的升降,进而便于工作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对喷灌管的高度进行调整。
优选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同轴固设于转动管外侧的蜗轮,所述管道外侧固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固设有长连杆,所述长连杆上固设有与蜗轮一一对应的蜗杆,所述蜗杆和与其相对应的蜗轮相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蜗杆随电机一同转动,蜗轮在蜗杆的作用下转动,由于沉槽限制了保护外壳及接头的转动,从而使保护外壳及接头以及喷灌管在蜗轮及转动管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移动,实现了对接头的驱动。
优选的,所述绿化场地的地面上开设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中固设有与供水总管连通的连通管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泥土等杂质进入保护外壳中污染接头的同时,蓄水槽的设置对雨水进行收集,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优选的,所述蓄水槽顶端设置有用于防止大块的泥土等杂质进入于蓄水槽中的挡泥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大块的泥土等杂质进入于蓄水槽中,减少了杂质将蓄水管堵塞的情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将喷灌管与接头连接时,打开封盖,将喷灌管底端对准两个铰接板的抵接处并沿竖向向下插入于保护外壳内腔中,两个铰接板在喷灌管的作用力下向下翻转,对喷灌管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将喷灌管底端插入至与接头顶端连通,即可使喷灌管正常使用;秋冬季节或其他无需使用喷灌管的场景中,将喷灌管拆除后,盖上封盖,实现对保护外壳开口处的封闭,防止污泥等其他杂质进入于保护外壳内腔中,防止接头被污泥堵塞,便于喷灌管与接头的再次连接;
2.两个抵接板在浇灌管的作用下向下翻转时,两个抵接板随铰接板一同向下翻转,同时,两个抵接板相对的两端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始终保持相互抵接的状态,弧形槽内周面抵接于浇灌管的外周面上,对喷灌管与接头的连接处起到了保护作用,减少了污泥进入于保护外壳内腔中对喷灌管与接头的连接处造成污染的情况的发生;
3.弹片的设置对喷灌管向下插入时起到了进一步的导向作用,便于喷灌管底端与接头顶端对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中显示第一内护壁内腔中的结构以及保护外壳内腔中的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中显示蓄水槽、第二埋设槽以及蓄水槽与蓄水管之间的连接关系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4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第一埋设槽;11、第一内护壁;12、管道;121、支撑管;122、转动管;13、接头;14、喷灌管;2、沉槽;21、第二内护壁;3、保护外壳;31、封盖;311、内凸部;32、铰接板;321、铰接轴;322、连接支耳;323、导向杆;3231、限位块;324、滑移板;325、抵接板;3251、弧形槽;3252、橡胶垫层;326、压簧;33、扭簧;34、弹片;4、动力组件;41、电机支架;42、电机;43、长连杆;431、蜗杆;44、支板;45、蜗轮;5、蓄水槽;51、顶盖;511、连通槽;52、挡泥板;521、落水槽;6、第二埋设槽;61、第三内护壁;62、蓄水管;63、连通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园林浇灌系统,包括开设于绿化场地中地面以下的第一埋设槽1,第一埋设槽1的内周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内护壁11。第一内护壁11的内腔底壁上固定连接有管道12,管道12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供水总管连通(供水总管于附图中未示出)。
绿化场地的地面上开设有沿竖向设置的沉槽2,沉槽2的横截面形状为方形,沉槽2与第一埋设槽1连通,沉槽2的内周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内护壁21,第二内护壁21的顶端端面低于沉槽2的顶端边缘,沉槽2沿第一埋设槽1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布有多个。
第二内护壁21中嵌设有与其相适配的保护外壳3,保护外壳3的顶端开口,保护外壳3开口端的端面与第二内护壁21的顶端端面平齐。保护外壳3的开口端扣盖有用于将其封严的封盖31,封盖31的下表面抵接于第二内护壁21和保护外壳3的顶端端面上,封盖31的下表面向下延伸有内凸部311,内凸部311的外周壁伸入于保护外壳3内腔中,内凸部311的外周壁与保护外壳3的内周壁接触,将保护外壳3的开口端封严。
管道12上连通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接头13,接头13的轴线与保护外壳3的中轴线重合,接头13用于与喷灌管14连通,接头13顶端穿过保护外壳3的底壁伸入于保护外壳3的内腔中。
接头13顶端的内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喷灌管14底端的内周面上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取下封盖31,将喷灌管14向下插入至喷灌管14底端与接头13顶端对接时,转动喷灌管14使其底端与接头13顶端螺纹配合,实现喷灌管14与接头13之间的连接。
结合图1、图2和图3,保护外壳3的内腔中对称设置有两个铰接板32,两个铰接板32相背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铰接轴321铰接于保护外壳3内腔相对的两侧壁上,铰接轴321沿水平方向设置,两个铰接板32相对的两端相互抵接。铰接轴321上套设有扭簧33,扭簧33能对铰接板32施加朝向保护外壳3开口端的一侧的作用力。喷灌管14未插入于保护外壳3中时,铰接板32呈水平状态,喷灌管14插入于保护外壳3中时,铰接板32在喷灌管14的作用力下向下翻转,对喷灌管14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将喷灌管14再次取出时,铰接板32在扭簧33的作用下自动复位。
铰接板32的下表面靠近铰接轴321的一端垂直固定有连接支耳322,连接支耳322沿铰接轴321的轴向间隔设置有两个。连接支耳322背向铰接轴321的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杆323,导向杆323为平行于铰接板32且垂直于铰接轴321设置的长圆杆,导向杆323背向连接支耳3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231。两个导向杆323上共同滑移连接有同一滑移板324,滑移板324的两端分别套设于两个导向杆323上实现与两个导向杆323之间的滑移连接。滑移板324上一体成型有平行于铰接板32设置的抵接板325,抵接板325的上表面与铰接板32的下表面接触。导向杆323上同轴套设有压簧326,压簧326的两端分别抵接于连接支耳322和滑移板324相对的两侧壁上。
两个抵接板325相对的两端的两端面上分别开设有弧形槽3251,喷灌管14插入于保护外壳3中时,弧形槽3251的内周面能与喷灌管14的外周面抵接,且两个抵接板325相对的两端未开设弧形槽3251的部分始终在压簧326的作用下保持相互抵接的状态。抵接板325的设置实现了在将封盖31取出且喷灌管14正常使用时对喷灌管14与接头13的连接处的保护作用,减少了污泥进入于保护外壳3内腔中对喷灌管14与接头13的连接处造成污染的情况的发生。
为增加两个抵接板325相对两端面之间以及抵接板325与喷灌管14外周面之间的贴合的紧密性,抵接板325开设有弧形槽3251的端面上胶接固定有橡胶垫层3252,橡胶垫层3252覆盖抵接板325的端面和弧形槽3251的内周面。
结合图1和图2,保护外壳3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片34,弹片34位于抵接板325下方,弹片34于保护外壳3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四个。弹片34设置为三角型,不同弹片34相互靠近的一端为弹片34的自由端,喷灌管14自上而下插入于保护外壳3中时,弹片34的自由端能在喷灌管14的作用下向下弯折。弹片34的设置对喷灌管14向下插入时起到了进一步的导向作用,便于喷灌管14底端与接头13顶端对齐。
管道12的外周面上固定连接有与接头13同轴设置的支撑管121,支撑管121沿竖直方向设置,支撑管121的内腔与管道12的内腔连通。支撑管121背向管道1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管122,转动管122与支撑管121同轴设置,接头13底端螺纹连接于转动管122背向支撑管121的一端的内腔中,接头13顶端与保护外壳3固定连接。
参照图1,管道12外侧固设有用于驱动接头13升降的动力组件4,动力组件4包括焊接固定于管道12外周面上的电机支架41,电机支架41上使用螺栓压紧连接有电机42,电机42的输出轴的轴向沿平行于管道12的轴向设置。电机42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与其同轴设置的长连杆43,管道12的外周面上焊接固定有用于支撑长连杆43的支板44,长连杆43穿设于支板44上且与支板44转动连接,支板44沿长连杆4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转动管122的外周面上同轴固定有蜗轮45,长连杆43上固定连接有与蜗轮45一一对应的蜗杆431,蜗杆431和与其对应的蜗轮45相啮合。启动电机42,蜗杆431随电机42一同转动,蜗轮45在蜗杆431的作用下转动,接头13及保护外壳3在第二内护壁21的限位下仅能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进而实现了对接头13的驱动,便于工作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对喷灌管14的高度进行调整。
结合图4和图5,绿化场地的地面上开设有蓄水槽5,蓄水槽5位于沉槽2的一侧,蓄水槽5与沉槽2一一对应,蓄水槽5顶端扣盖有用于将其顶端开口封闭的顶盖51,蓄水槽5的底端端面设置为斜面。顶盖51的一端开设有贯穿顶盖51的连通槽511,连通槽511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挡泥板52,挡泥板52上间隔开设有若干贯穿挡泥板52的落水槽521。
绿化场地中地面以下开设有与第一埋设槽1沿同一方向设置的第二埋设槽6,第二埋设槽6的内周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内护壁61,第三内护壁61中固定连接有蓄水管62,蓄水管62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供水总管相连通。蓄水槽5底端的较低端与第二埋设槽6相连通,蓄水管62上连通有连通管路63,连通管路63背向蓄水管62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且连通管路63的进水口位于蓄水槽5底端的较低端。蓄水槽5、连通管路63及蓄水管62的设置实现了对雨水的收集,进而实现了水资源的回收利用。挡泥板52的设置防止了大块的泥土等杂质进入于蓄水槽5中,减少了杂质将连通管路63及蓄水管62堵塞的情况的发生。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将喷灌管14与接头13连接时,取下封盖31,将喷灌管14底端对准两个铰接板32的抵接处并沿竖直方向向下插入于保护外壳3内腔中,两个铰接板32在喷灌管14的作用力下向下翻转,对喷灌管14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两个抵接板325随铰接板32一同向下翻转,同时,两个抵接板325相对的两端之间的橡胶垫层3252始终在压簧326的作用下保持相互抵接的状态,弧形槽3251内周面的橡胶垫层3252抵接于浇灌管的外周面上,对喷灌管14与接头13的连接处起到了保护作用,减少了污泥进入于保护外壳3内腔中对喷灌管14与接头13的连接处造成污染的情况的发生;继续向下插入于喷灌管14,弹片34的自由端能在喷灌管14的作用下向下弯折,对喷灌管14向下插入时起到了进一步的导向作用,便于喷灌管14底端与接头13顶端对齐;将喷灌管14沿竖直方向向下插入至喷灌管14底端与接头13顶端对接时,转动喷灌管14使其底端与接头13顶端螺纹配合,实现喷灌管14与接头13之间的连接,即可使喷灌管14正常使用;
秋冬季节或其他无需使用喷灌管14的场景中,转动喷灌管14使其底端脱离与接头13的连接并向上提起喷灌管14,将喷灌管14自保护外壳3的内腔取出后,盖上封盖31,实现对保护外壳3开口处的封闭,防止污泥等其他杂质进入于保护外壳3内腔中,防止接头13被污泥堵塞,便于喷灌管14与接头13的再次连接;
需要对喷灌管14的高度进行调整时,启动电机42,蜗杆431随电机42一同转动,蜗轮45在蜗杆431的作用下转动,接头13及保护外壳3在第二内护壁21的限位下仅能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进而实现了对接头13的驱动,便于工作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对喷灌管14的高度进行调整;
另外,雨水能依次经由蓄水槽5、连通管路63进入于蓄水总管中,进而进入于供水管路中,大块的泥土等杂质无法通过挡泥板52上的落水槽521而停留在挡泥板52表面,实现了对雨水的收集,进而实现了水资源的回收利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园林浇灌系统,包括设置于绿化场地中的管道(12),所述管道(12)与供水总管连通,所述绿化场地的地面上开设有沿竖向设置的沉槽(2),所述沉槽(2)沿管道(1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管道(12)上连通有用于与喷灌管(14)连通且与沉槽(2)一一对应的接头(13),所述接头(13)背向管道(12)的一端位于沉槽(2)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槽(2)中嵌设有与其相适配的保护外壳(3),所述保护外壳(3)的顶端开口,所述保护外壳(3)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将其封严的封盖(31);
所述保护外壳(3)的内腔中分别通过两个铰接轴(321)铰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铰接板(32),所述铰接轴(321)沿水平方向设置,两个所述铰接板(32)相对的两端相互抵接,所述铰接轴(321)上套设有扭簧(33),所述扭簧(33)能对铰接板(32)施加朝向保护外壳(3)开口端一侧的作用力,所述接头(13)顶端穿过保护外壳(3)的底壁伸入于保护外壳(3)的内腔中;
所述铰接板(32)通过弹性件弹性连接有抵接板(325),两个所述抵接板(325)相对的两端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始终相互抵接,两个所述抵接板(325)相对的两端面上分别开设有弧形槽(3251),所述弧形槽(3251)的内周面能与喷灌管(14)的外周面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浇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13)顶端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喷灌管(14)底端的内周面上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浇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板(325)开设有弧形槽(3251)的端面上固设有橡胶垫层(32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浇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壳(3)的内侧壁上固设有弹片(34),所述弹片(34)沿保护外壳(3)的周向间隔均布有多个,不同的所述弹片(34)相互靠近的一端为弹片(34)的自由端,所述弹片(34)的自由端能在喷灌管(14)的作用下向下弯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浇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2)上固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支撑管(121),所述支撑管(121)与接头(13)一一对应,所述支撑管(121)背向管道(12)的一端同轴转动有转动管(122),所述接头(13)底端螺纹连接于转动管(122)中,所述接头(13)顶端与保护外壳(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管(121)、转动管(122)与接头(13)的内腔均相互连通,所述沉槽(2)的横截面形状为方形,所述管道(12)外侧固设有用于驱动接头(13)升降的动力组件(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园林浇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4)包括同轴固设于转动管(122)外侧的蜗轮(45),所述管道(12)外侧固设有电机(42),所述电机(42)的输出轴上同轴固设有长连杆(43),所述长连杆(43)上固设有与蜗轮(45)一一对应的蜗杆(431),所述蜗杆(431)和与其相对应的蜗轮(45)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浇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场地的地面上开设有蓄水槽(5),所述蓄水槽(5)中固设有与供水总管连通的连通管路(6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园林浇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槽(5)顶端设置有用于防止大块的泥土杂质进入蓄水槽(5)中的挡泥板(52)。
CN202010984328.7A 2020-09-18 2020-09-18 一种园林浇灌系统 Active CN1121670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84328.7A CN112167015B (zh) 2020-09-18 2020-09-18 一种园林浇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84328.7A CN112167015B (zh) 2020-09-18 2020-09-18 一种园林浇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7015A CN112167015A (zh) 2021-01-05
CN112167015B true CN112167015B (zh) 2022-04-01

Family

ID=73921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84328.7A Active CN112167015B (zh) 2020-09-18 2020-09-18 一种园林浇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6701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6017A (zh) * 2004-08-16 2007-09-12 金石允 管固定系统
CN208175622U (zh) * 2018-02-23 2018-12-04 宁波易达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园林灌溉系统
CN109601337A (zh) * 2019-02-15 2019-04-12 铜仁学院 一种林业喷灌系统
CN210143474U (zh) * 2019-04-20 2020-03-17 浙江萧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海绵城市园林喷灌装置
CN210315671U (zh) * 2019-06-28 2020-04-14 北京天维育星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足球场用填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6017A (zh) * 2004-08-16 2007-09-12 金石允 管固定系统
CN208175622U (zh) * 2018-02-23 2018-12-04 宁波易达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园林灌溉系统
CN109601337A (zh) * 2019-02-15 2019-04-12 铜仁学院 一种林业喷灌系统
CN210143474U (zh) * 2019-04-20 2020-03-17 浙江萧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海绵城市园林喷灌装置
CN210315671U (zh) * 2019-06-28 2020-04-14 北京天维育星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足球场用填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7015A (zh) 2021-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93737A (zh) 一种绿色节能雨水收集装置
CN112167015B (zh) 一种园林浇灌系统
CN114396017A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装置
CN207608911U (zh) 一种双向生态护坡砖及生态护坡
CN211006547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水利护坡网固定装置
CN219219059U (zh) 一种绿植护坡装置
CN210621385U (zh) 排水沟渠
CN216007120U (zh) 一种雨水收集装置
CN216142094U (zh) 园林绿化节水蓄水池
CN215594051U (zh) 一种基坑边坡支护结构
CN213847952U (zh) 一种矿产岩土开采地生态保护恢复结构
KR200378431Y1 (ko) 식생용 옹벽블록
GB2471327A (en) Fence panel water tank
CN219386354U (zh) 一种用于斜坡绿化植被种植的园林砖
CN219364471U (zh) 一种用于地下车库的防水挡板
CN216040989U (zh) 一种新型护坡透水植草砖
CN214282348U (zh) 一种网格化边坡防护装置
CN211818541U (zh) 一种自带喷雾除尘功能的建筑工地用围栏
CN220725135U (zh) 一种风景园林设计绿化防护坡
CN216567410U (zh) 一种新型彩色艺术树池盖板
CN218374196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消防栓
CN213572035U (zh) 一种插入式装配式挡土装置
CN214005741U (zh) 一种防渗水井盖
CN218715711U (zh) 一种组合式篱笆
CN204456000U (zh) 快速组装混凝土水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