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66637A - 信道状态信息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道状态信息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66637A
CN112166637A CN201980033263.3A CN201980033263A CN112166637A CN 112166637 A CN112166637 A CN 112166637A CN 201980033263 A CN201980033263 A CN 201980033263A CN 112166637 A CN112166637 A CN 1121666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si
channel state
state information
group
rsrp measur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3326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66637B (zh
Inventor
金善禹
郑旻洙
金成真
姜定完
宋容旼
李忠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Motor Co
Ki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y University Cooperation Foundation IUCF HY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y University Cooperation Foundation IUCF HYU filed Critical Industry University Cooperation Foundation IUCF HYU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19/00591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9221542A1/ko
Publication of CN1121666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66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666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66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04W52/365Power headroom repor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04B17/327Received signal code power [RSC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4Rate requirement of the data, e.g. scalable bandwidth, data pri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04W52/362Aspects of the step siz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73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transmission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Abstract

本实施例能够提供终端向基站传输关于一个以上的波束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技术。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传输关于一个以上的波束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从基站接收CSI报告配置信息的步骤、根据CSI报告配置信息确定基于组的波束报告与否的步骤、测定对于通过一个以上的CSI‑RS资源接收的CSI‑RS的RSRP的步骤及根据基于组的波束报告与否及CSI‑RS RSRP测定结果,将包括预先设置的表上的值的信道状态信息传输到基站的步骤。

Description

信道状态信息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收发信道状态信息的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系统的发展,商业机构及个人等消费者使用多种无线终端设备。
当前3GPP系列的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LTE进阶(LTE-Advanced)、5G等移动通信系统除了以语音为主的服务之外还需要能够收发影像、无线数据等多种数据的高速大容量的通信系统。
为此,LTE进阶(LTE-Advanced)之后开发出了容纳更多终端的数据收发、提供更高的QoS的下一代无线接入网络技术。例如,以3GPP为中心的暂定名为5G网络的开发工作正在进行中。
尤其,为了使用高频带进行通信且向更多终端提供快速的数据收发服务,5G网络采用模拟波束赋形技术。在模拟波束赋形的情况下,需要波束操作相关技术,该技术通过基站/终端波束扫描传输和波束重复传输等在基站和终端之间形成最佳波束对。
该情况下,终端需要测定以多个波束形态传输的信道并将关于其的测定结果信息传输到基站以供基站对波束的信道状态进行确认。但在操作多个波束的形态下,由于增加了用于将波束测定结果传输到基站的信号,因此系统开销可能会增加。
因此,需要研究用于终端将关于一个以上波束的信道状态信息传输到基站的新方法。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实施例能够提供终端向基站传输关于一个以上波束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技术。
技术方案
根据一个方面,本实施例可提供一种终端传输关于一个以上的波束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基站接收CSI报告配置信息的步骤、根据CSI报告配置信息确定基于组的波束报告与否的步骤、测定通过一个以上的CSI-RS资源接收的CSI-RS的RSRP的步骤及根据基于组的波束报告与否及CSI-RS RSRP测定结果,将包括预先设置的表上的值的信道状态信息传输到基站的步骤。
根据另一方面,本实施例可提供一种基站接收关于一个以上的波束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终端传输CSI报告配置信息的步骤;以及根据CSI报告配置信息确定基于组的波束报告的情况下,接收包括两个以上的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信道状态信息,CSI-RS RSRP作为预先设置在终端的表上的值包含于信道状态信息,预先设置的表包括用于指示一个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表与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差分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表。
根据又一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关于一个以上的波束的信道状态信息的终端,所述终端包括:从基站接收CSI报告配置信息的接收部、根据CSI报告配置信息确定基于组的波束报告与否,测定通过一个以上的CSI-RS资源接收的CSI-RS的RSRP的控制部;以及根据基于组的波束报告与否及CSI-RS RSRP的测定结果,向基站传输包括预先设置的表上的值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发送部。
技术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能够提供减小系统负荷的同时传输信道状态信息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简要示出能够适用本实施例的NR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用于说明能够适用本实施例的NR系统中帧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用于说明能够适用本实施例的无线接入技术所支持的资源网格的示意图;
图4为用于说明能够适用本实施例的无线接入技术所支持的带宽部分的示意图;
图5为例示能够适用本实施例的无线接入技术中的同步信号块的示意图;
图6为用于说明能够适用本实施例的无线接入技术中的随机访问过程的示意图;
图7为用于说明CORESET的示意图;
图8为用于说明一个实施例的终端动作的示意图;
图9为用于说明一个实施例的CSI报告配置信息的信息要素的示意图;
图10至图13为用于说明一个实施例的预设置RSRP表的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4及图15为用于说明对多个波束的基于组的波束报告动作的示意图;
图16及图17为用于说明一个实施例的差分RSRP表的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8为用于说明一个实施例的基站动作的示意图;
图19及图20为用于说明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功率余量报告的MAC CE的示意图;
图21为示出又一实施例的终端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22为示出又一实施例的基站的构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见例示性附图对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对各附图的构成要素标注附图标记方面,对于同一构成要素,即使示于不同的附图也尽可能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在说明本实施例方面,当判断认为对相关公知构成或功能的具体说明能够混淆本技术思想的主旨的情况下省略其具体说明。本说明书中使用记载的“包括”、“具有”、“构成”等的情况下,除非使用“仅~”,否则还可以附加其他部分。以单数描述了构成要素的情况下,在无特殊明确记载的前提下可包含包括多个的情况。
并且,在说明本公开的构成要素方面可使用第一、第二、A、B、(a)、(b)等术语。这些术语只是用于区分该构成要素与其他构成要素,该术语不限定该构成要素的本质、次序、顺序或个数等。
在关于构成要素的位置关系的说明中,当记载了两个以上的构成要素“连接”、“结合”或“接入”等的情况下,尽管可能两个以上的构成要素直接“连接”、“结合”或“接入”,但应理解为还可能介入不同于两个以上的其他构成要素的构成要素“连接”、“结合”或“接入”。其中,其他构成要素也可以包含于彼此“连接”、“结合”或“接入”的两个以上构成要素中一个以上。
在说明与构成要素、工作方法、制造方法等相关的时间流关系时,例如通过“~后”、“~后接着”、“~之后”、“~前”等说明时间上前后关系或流的先后关系的情况下,除非用到“立即”或“直接”,否则还可以包括不连续的情况。
另外,描述了构成要素的数值或其对应信息(例:电平等)的情况下,即使没有另外明确记载,也可以将数值或其对应信息解释为包括由于各种因素(例:工程上的因素、内部或外部冲击、噪声等)而可能发生的误差范围。
本说明书中的无线通信系统是指用于利用无线资源提供语音、数据包等多种通信服务的系统,可包括终端与基站或核心网等。
以下公开的本实施例能够适用于使用多种无线接入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本实施例能够适用于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频分多址(FDMA:fre 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多址(TDMA:timedivision multipleaccess)、正交频分多址(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 timedivision multipleaccess ion multiple access)或非正交多址(NOMA: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等多种无线接入技术。并且,无线接入技术不只是表示特定接入技术,能够表示3GPP、3GPP2、WiFi、蓝牙(Bluetooth)、IEEE、ITU等多种通信协议机构制定的各代通信技术。例如,CDMA可通过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或CDMA2000之类的无线技术实现。TDMA可通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DGE:enhanced dat arates for GSM evolution)之类的无线技术实现。OFDMA可通过电气和电子工程协会(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electronicsengineers)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演进UTRA(E-UTRA:evolved UTRA)等之类的无线技术实现。IEEE 802.16m为IEEE 802.16e的演进,提供与基于IEEE 802.16e的系统的向后兼容性(backward compatibility)。UTRA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的一部分。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使用演进地面无线接入(E-UTRA:evolved-UMTSterrestrial radio access)的演进UMTS(E-UMTS:evolved UMTS)的一部分,在下行链路采用OFDMA且在上行链路采用SC-FDMA。如上,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当前公开或商业化的无线接入技术,还能够适用于当前正在开发或今后将开发出来的无线接入技术。
另外,本说明书中的终端是表示包括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与基站执行通信的无线通信模块的装置的整体性概念,应解释为不仅包括WCDMA、LTE、NR、HSPA及IMT-2020(5G或新无线(New Radio))等中的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而且包括GSM中的移动台(MS:Mobile Station)、用户终端(UT:User Terminal)、用户站(SS:Subscriber Station)、无线设备(wireless device)等的概念。并且,根据使用形态,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之类的用户便携设备,在V2X通信系统中还可以表示车辆、车辆内的包括无线通信模块的装置等。并且,机械形态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系统的情况下也可以表示搭载执行机械形态通信的通信模块的MTC终端、M2M终端、URLLC终端等。
本说明书的基站或小区在网络方面表示与终端通信的终端,是包括节点B(Node-B)、演进型节点B(eNB:evolved Node-B)、gNB(gNode-B)、低功率节点(LPN:Low PowerNode)、扇区(Sector)、站点(Site)、多种形态的天线、基站收发系统(BTS:BaseTransceiver System)、接入点(Access Point)、点(例如,发送点、接收点、收发点)、中继节点(Relay Node)、大型小区(mega-cell)、宏小区(macro cell)、微型小区(micro cell)、微微小区(Picocell)、毫微微小区(Femtocell)、远程无线电头(RRH:Remote Radio Head)、无线电单元(RU:Radio Unit)、小型小区(small cell)等多种覆盖区域的含义。并且,小区可以是包括频域上的带宽部分(BWP:Bandwidth Part)的意思。例如,服务小区可表示终端的激活带宽部分(Activation BWP)。
以上罗列的多种小区由于存在控制一个以上的小区的基站,从而可将基站解释为两种意思。可指示1)与无线区域相关地提供大型小区、宏小区、微型小区、微微小区、毫微微小区、小型小区(small cell)的装置本身,或者2)无线区域本身。将1)中相互作用使得提供预定的无线区域的装置被同一客体控制或协作构成无线区域的所有装置均指示为基站。根据无线区域的构成方式,点、收发点、传输点、接收点等为基站的一个实施例。也可以将在2)中从用户终端的角度或相邻的基站的立场接收或发送信号的无线区域其本身指示为基站。
在本说明书中,小区(Cell)可表示具有从收发点传输的信号的覆盖或具有从收发点(transmission point或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传输的信号的覆盖的分量载波(component carrier)、其收发点本身。
上行链路(Uplink,UL,或上行线路)表示通过终端向基站收发数据的方式,下行链路(Downlink,DL,或下行线路)表示通过基站向终端收发数据的方式。下行链路(downlink)可表示从多收发点向终端的通信或通信路径,上行链路(uplink)可表示从终端到多收发点的通信或通信路径。在此,在下行链路中发送器可以是多收发点的一部分,接收器可以是终端的一部分。并且,在上行链路中发送器可以是终端的一部分,接收器可以是多收发点的一部分。
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等之类的控制信道收发控制信息,构成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等之类的数据信道收发数据。以下有时将通过PUCCH、PUSCH、PDCCH及PDSCH等之类的信道收发信号的状况标记为‘传输、接收PUCCH、PUSCH、PDCCH及PDSCH’的形态。
为了明确说明,以下以3GPP LTE/LTE-A/NR(New RAT)通信系统为主记载本技术思想,但本技术特征不限于该通信系统。
研究了4G(4th-Generation)通信技术后,3GPP开发5G(5th-Generation)通信技术以满足ITU-R下一代无线接入技术的要求事项。具体来讲,3GPP正在开发按ITU-R的要求事项改进LTE进阶(LTE-Advanced)技术的LTE-A pro及独立于4G通信技术的新的NR通信技术作为5G通信技术。LTE-A pro与NR均表示5G通信技术,以下不是指定为特定通信技术的情况下以NR为中心对特定通信技术进行说明。
关于NR运营场景,在现有4G LTE场景中进一步考虑卫星、汽车、新垂直行业等以定义了多种工作场景,在服务方面支持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场景、具有高终端密度且展开到大范围而要求低数据速率(data rate)与非同步接入的大规模机器通信(mMTC:Massive Machine Communication)场景、要求高响应性及可靠性且能够支持高速移动性的超可靠低延时(URLLC:Ultra Reliability and Low Latency)场景。
为了满足这种场景,NR公开适用新波形(waveform)及帧结构技术、低延迟速度(Low latency)技术、超高频段(mmWave)支持技术、前向兼容(Forward compatible)提供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尤其,在NR系统中为了提供前向(Forard)兼容性而在灵活性方面提供多种技术变化。后续参见附图对NR的主要技术特征进行说明。
<一般NR系统>
图1为简要示出能够适用本实施例的NR系统的结构的示意图。
参见图1,NR系统区分为5G核心网络(5GC:5G core Network)与NR-RAN部分,NG-RAN由提供用户平面(SDAP/PDCP/RLC/MAC/PHY)及对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的控制平面(RRC)协议终止的gNB与ng-eNB构成。gNB之间或gNB与ng-eNB通过Xn接口相互连接。gNB与ng-eNB分别通过NG接口连接到5GC。5GC可构成为包括负责终端接入及移动性控制功能等控制平面的访问移动管理功能(AMF:Access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与负责用户数据控制功能的用户平面功能(UPF:User Plane Function)。在NR中包括对6GHz以下频带(FR1,Frequency Range 1)与6GHz以上频带(FR2,Frequency Range 2)的支持。
gNB是指向终端提供NR用户平面及控制平面协议终止的基站,ng-eNB是指向终端提供E-UTRA用户平面及控制平面协议终止的基站。应将在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基站理解为涵盖gNB及ng-eNB的意思,也可能根据需要用作区分称呼gNB或ng-eNB的意思。
<NR波形、参数集及帧结构>
在NR中为了传输下行链路而使用采用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的CP-OFDM波形,为了上行链路传输而使用CP-OFDM或DFT-s-OFDM。OFDM技术具有容易与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结合,能够使用频率效率高且复杂度低的接收器的优点。
另外,在NR中上述三种场景对数据速度、延迟速度、覆盖等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通过构成任意NR系统的频带有效满足各场景的要求事项。为此,提出了用于有效地多路复用(multiplexing)基于不同的多个参数集(numerology)的无线资源的技术。
具体来讲,NR传输参数集是根据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ing)与循环前缀(CP:Cyclic prefix)确定的,如以下表1所示,以15kHz为基准μ的值用作2的指数值,并且指数性地变更。
[表1]
Figure BDA0002783572810000061
如以上表1所示,NR的参数集可根据子载波间隔划分为五种。这与作为4G通信技术之一的LTE的子载波间隔固定为15kHz存在差异。具体来讲,NR中用于传输数据的子载波间隔为15、30、60、120kHz,用于传输同步信号的子载波间隔为15、30、12、240kHz。并且,扩张CP仅适用于60kHz子载波间隔。另外,NR中的帧结构(frame structure)定义由具有相同的长度1ms的10个子帧(subframe)构成的长度为10ms的帧(frame)。一个帧可分为5ms的半帧,各半帧包括5个子帧。15kHz子载波间隔的情况下,一个子帧由1个时隙(slot)构成,各时隙由14个OFDM符号(symbol)构成。图2为用于说明能够适用本实施例的NR系统中的帧结构的示意图。参见图2,在正常CP的情况下时隙固定地由14个OFDM符号构成,而时隙在时域的长度可随子载波间隔而异。例如,具有15kHz子载波间隔的参数集的情况下时隙长度为1ms,以与子帧相同的长度构成。或者,具有30kHz子载波间隔的参数集的情况下,时隙由14个OFDM符号构成,但可以以0.5ms长度在一个子帧含有两个时隙。即,以固定的时间长度定义子帧与帧,时隙是用符号的个数定义的,时间长度可随子载波间隔而异。
另外,NR将时隙定义为调度的基本单位,为了减小无线区间的传输延迟还导入了迷你时隙(或子时隙或非基于时隙时间表(non-slot based schedule))。使用宽子载波间隔的情况下一个时隙的长度成反比地缩短,因此能够减小在无线区间的传输延迟。迷你时隙(或子时隙)用于有效地支持URLLC场景,能够以2、4、7个符号单位调度。
并且,不同于LTE,NR基于一个时隙内符号等级定义上行链路及下行链路资源分配。为了减少HARQ延迟而定义了能够在传输时隙内直接发送HARQ ACK/NACK的时隙结构,将这种时隙结构命名为自包含(self-contained)结构进行说明。
NR被设计为能够支持共256个时隙格式,其中62个时隙格式用于3GPP Rel-15。并且,通过多种时隙的组合支持构成FDD或TDD帧的公共帧结构。例如,支持时隙的符号均被设置为下行链路的时隙结构与符号均被设置为上行链路的时隙结构及下行链路符号与上行链路符号结合的时隙结构。并且,NR支持将数据传输分散在一个以上的时隙进行调度。因此,基站能够利用时隙格式指示符(SFI:Slot Format Indicator)向终端告知时隙为下行链路时隙、上行链路时隙还是灵活时隙。基站可利用SFI指示通过终端特定(UE-specific)RRC信令构成的表的索引以指示时隙格式,也可以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Dow nlinkControl Information)动态指示或通过RRC静态或半静态指示。
<NR物理资源>
关于NR中的物理资源(physical resource),考虑天线端口(antenna port)、资源网格(resource grid)、资源要素(resource element)、资源块(resource block)、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等。
定义天线端口使得用于承载天线端口上的符号的信道能够从用于承载同一天线端口上的其他符号的信道推断出来。用于承载一个天线端口上的符号的信道的大规模特性(large-scale property)能够从用于承载其他天线端口上的符号的信道推断出来的情况下,可视为两个天线端口处于QC/QCL(quasi co-located或quasi co-location)关系。其中,大规模特性包括延迟扩展(Delay spread)、多普勒扩展(Doppler spread)、频移(Frequency shift)、平均接收功率(Average received power)及接收时间(ReceivedTiming)中一个以上。
图3为用于说明能够适用本实施例的无线接入技术所支持的资源网格的示意图。
参见图3,对于资源网格(Resource Grid)来讲,由于NR在同一载波支持多个参数集,因此可根据各参数集存在资源网格。并且,资源网格可根据天线端口、子载波间隔、传输方向存在。
资源块(resource block)由12个子载波构成,仅定义于频域上。并且,资源要素(reso urce element)由一个OFDM符号与一个子载波构成。因此,如图3所示,一个资源块的大小可根据子载波间隔而异。并且,NR中定义起到用于资源块网格的公共参照点作用的“Point A”与公共资源块、虚拟资源块等。
图4为用于说明能够适用本实施例的无线接入技术所支持的带宽部分的示意图。
在NR中,不同于载波带宽固定为20Mhz的LTE,对于每个子载波间隔,最大载波带宽设置为50Mhz至400Mhz。因此,不假设所有终端均使用这种载波带宽。因此在NR中可以如图4所示,在载波带宽内指定带宽部分(BWP)并由终端使用。并且,带宽部分与一个参数集相关,并且由连续的公共资源块的子集构成,能够随时间动态激活。终端在上行链路及下行链路中的每一个最多配置有四个带宽部分,在给定时间利用激活的带宽部分收发数据。
成对频谱(paired spectrum)的情况下上行链路及下行链路带宽部分是独立设置的,而非成对频谱(unpaired spectrum)的情况下为了防止下行链路与上行链路工作之间不必要的频率重调(re-tunning)而成对设置使得下行链路与上行链路的带宽部分能够共享中心频率。
<NR初始接入>
在NR中,终端为了接入到基站执行通信而执行小区搜索及随机访问过程。
小区搜索是终端利用基站传输的同步信号块(SSB,Synchronization SignalBlock)与该基站的小区同步,获取物理层小区ID且获取系统信息的过程。
图5为例示能够适用本实施例的无线接入技术中的同步信号块的示意图。
参见图5,SSB由分别占据1个符号及127个子载波的主同步信号(PSS:primarysync hronization signal)及辅同步信号(SSS: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及跨越三个OFDM符号及240个子载波的PBCH构成。
终端在时域及频域监控SSB来接收SSB。
SSB在5ms内可传输至多64次。多个SSB在5ms时间内通过不同的传输波束被传输,并且终端在以用于传输的特定的一个波束为基准每20ms周期传输SSB的假设下进行检测。5ms时间内可用于SSB传输的波束个数可随着频带增高而增大。例如,在3GHz以下可传输至多四个SSB波束,在3~6GHz频带可使用至多8个、在6GHz以上频带使用至多64个不同的波束传输SSB。
一个时隙中包括两个SSB,根据子载波间隔如下确定时隙内的起始符号与重复次数。
另外,SSB不同于现有LTE的SS,不在载波带宽的中心频率传输。即,SSB在系统带域的中心以外处也能够传输,支持宽带操作的情况下可在频域上传输多个SSB。因此,终端利用作为监控SSB的候补频率位置的同步栅格(synchronization raster)监控SSB。在NR中,新定义了作为用于初始接入的信道的中心频率位置信息的载波栅格(carrier raster)与同步栅格,相比于载波栅格,同步栅格的频率间隔设置得更宽,因此能够支持终端快速搜索SSB。
终端能够通过SSB的PBCH获取MIB。主信息块(MIB:Master Information Block)包括用于终端接收网络广播的剩余系统信息(RMSI,Remaining Minimum SystemInformation)的最少信息。并且,PBCH可包括第一个DM-RS符号在时域上的位置的信息、用于终端监控SIB1的信息(例如,SIB1参数集信息、与SIB1 CORESET相关的信息、搜索空间信息、PDCCH相关参数信息等)、公共资源块与SSB之间的偏移信息(在载波内的绝对SSB的位置通过SIB1传输)等。其中,SIB1参数集信息同样地适用于在终端结束小区搜索过程后在用于接入基站的随机访问过程中使用的一些消息。例如,SIB1的参数集信息能够适用于用于随机访问过程的消息1至4中至少一个。
上述RMSI可表示SIB1(System Information Block1),SIB1在小区中被周期性地(如,160ms)广播。SIB1包括终端执行初始随机访问过程所需的信息,通过PDSCH被周期性地传输。为了接收SIB1,终端需要通过PBCH接收用于SIB1传输的参数集信息、用于SIB1调度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Control Resource Set)信息。终端在CORESET内利用SI-RNTI确认关于SIB1的调度信息,根据调度信息在PDSCH上获取SIB1。SIB1以外的其余SIB可以被周期性地传输,也可以根据终端的要求被传输。
图6为用于说明能够适用本实施例的无线接入技术中的随机访问过程的示意图。
参见图6,小区搜索结束后终端向基站传输用于随机访问的随机访问前导码。随机访问前导码通过PRACH传输。具体来讲,随机访问前导码通过周期性地重复的特定时隙中连续的无线资源构成的PRACH传输到基站。通常,终端初始接入到小区的情况下执行基于竞争的随机访问过程,为了波束故障恢复(BFR,Beam Failure Recovery)而执行随机访问的情况下执行非竞争随机访问步骤。
终端接收对所传输的随机访问前导码的随机访问响应。随机访问响应中可包括随机访问前导码标识(ID)、UL Grant(上行链路无线资源)、临时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Temporary 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及时间对准命令(TAC:Time Alignment Command)。一个随机访问响应中可包括用于一个以上终端的随机访问响应信息,因此为了告知包括的UL Grant、临时C-RNTI及TAC对于哪个终端有效而可包括随机访问前导码标识。随机访问前导码标识可以是关于基站接收的随机访问前导码的标识。TAC可作为用于终端调整上行链路同步的信息包含在其中。可通过PDCCH上的随机访问标识,即随机访问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RNTI:Random Access-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fier)指示随机访问响应。
接收到有效的随机访问响应的终端处理包含于随机访问响应的信息,执行通过基站的调度传输。例如,终端适用TAC且存储临时C-RNTI。并且,利用UL Grant将存储于终端的缓冲器的数据或新生成的数据传输到基站。该情况下应含有能够识别终端的信息。
最后,终端接收用于解除竞争的下行链路消息。
<NRCORESET>
NR中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在具有1~3符号长度的资源控制集(CORESET:ControlResource Set)被传输,传输上/下行调度信息、时隙格式指示符(SFI:Slot formatIndex)、发射功率控制(TPC:Transmit Power Control)信息等。
如上,在NR中为了确保系统灵活性而导入了CORESET概念。CORESET(ControlResource Set)表示用于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时间-频率资源。终端能够在CORESET时间-频率资源使用一个以上的搜索空间解码控制信道候补。为每个CORESET设置准共址(QCL:Quasi CoLocation)假设,其除了作为现有QCL假设的特性的延迟扩展、多普勒扩展、多普勒频移、平均延迟以外,还用于通知模拟波束方向的特性。
图7为用于说明CORESET的示意图。
参见图7,CORESET可以在一个时隙内的载波带宽内以多种形态存在,CORESET在时域上可以由至多三个OFDM符号构成。并且,CORESET在频域上定义为六个资源块的倍数,直至载波带宽为止。
通过MIB指示第一个CORESET为初始带宽部分构成的一部分,使得能够从网络接收附加配置信息及系统信息。设置完与基站的连接后,终端可通过RRC信令接收、配置一个以上的CORESET信息。
在本说明书中与NR(New Radio)相关的频率、帧、子帧、资源、资源块、区域(region)、带、子带、控制信道、数据信道、同步信号、各种参照信号、各种信号或各种消息可被解释为过去或当前使用的含义或将来将使用的多种含义。
终端能够接收CSI-RS测定与基站的通信信道的品质。CSI-RS是基站传输的用于推定信道状态的基准信号,本说明书以CSI-RS为中心记载说明,同步信号块(SSB)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样地适用。并且,以下作为信道测定方法以基准信号接收功率RSRP为中心进行说明,而RSRQ等多种测定方法也可以同等地适用。
终端测定CSI-RS的情况下,将测定结果包含在信道状态信息传输到基站。测定结果信息可以由PMI、RI等多种信息构成,对此无限制。信道状态信息是周期性、非周期性地传输的,能够通过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或上行链路数据信道传输。
另外,在适用5G通信技术的NR(New-RAT)中导入了波束赋形技术。这通过利用模拟波束赋形技术与终端进行波束配对,能够为每个终端提供各种服务。为此,基站扫描并传输多个波束,与终端执行波束配对过程。
当基站通过波束扫描传输多个波束时,需要测定各波束的信道状态信息。终端可测定基站指示的多个波束的信道状态,并将其报告给基站。为了测定信道状态而利用各波束中CSI-RS或SSB,基站可向终端指示作为测定对象的信号的资源信息及测定对象。
但是当终端将各波束的信道测定结果传输给基站时,将每个波束的测定结果全部传输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系统负荷过大。因此,在将多个波束的信道测定结果报告给基站方面,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来最小化系统负荷的增加。
图8是用于说明一个实施例的终端动作的示意图。
参见图8,终端传输一个以上波束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可以包括从基站接收CSI报告配置信息的步骤(S800)。
例如,终端可通过RRC消息从基站接收CSI报告配置信息(CSI Report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CSI报告配置信息可包括终端需要测定的对象的资源信息。另外,CSI报告配置信息可包括关于终端测定的测定方式的信息。并且,CSI报告配置信息可包括用于指示终端的信道状态信息传输周期或触发条件或非周期性传输等的参数。
图9为用于说明一个实施例的CSI报告配置信息的信息要素的示意图。
参见图9,CSI报告配置信息可包括指示基于组的波束报告与否的基于组的波束报告参数。例如,基于组的波束报告(group Based Beam Reporting)参数可包括指示启用或禁用的值。
作为另一例,当基于组的波束报告参数的值被设置为启用的情况下,可判断为被设置成基于组的波束报告。或者,当未指定基于组的波束报告参数值的情况下,终端可识别为启用。
作为又一例,基于组的波束报告参数的值被设置为禁用的情况下,可判断为基于组的波束报告未被设置。基于组的波束报告参数的值被设置为禁用的情况下,可包括指示将包含在信道状态信息的测定到的CSI-RS资源的个数的值。基于组的波束报告参数的值指示禁用的情况下,可设置有将包含在四种信道状态信息的测定到的CSI-RS资源的个数的值中任意一个。四种值可被设置为1、2、4、8等,但不限于此。
例如,在基于组的波束报告参数中值被设置为2的情况下,终端可识别为基于组的波束报告被禁用,指示传输两个CSI-RS测定结果。即,终端传输一个CSI-RS测定结果的情况是基于组的波束报告参数中的值被设置1的情况。
信道状态信息传输方法可包括根据CSI报告配置信息确定基于组的波束报告与否的步骤(S810)。
作为一例,在基于组的波束报告参数被设置为启用(enable)的情况下或指示将包含在信道状态信息的测定到的CSI-RS资源个数的值被设置为超过1的值的情况下,终端可确定为基于组的波束报告。这表示终端传输的信道状态信息中包括多个CSI-RS RSRP测定结果。
作为另一例,在基于组的波束报告参数被设置为禁用(enable),并且指示将包含在信道状态信息的测定到的CSI-RS资源个数的值被设置为1的情况下,终端可确定为不使用基于组的波束报告。这可表示终端传输的信道状态信息中仅包括一个CSI-RS RSRP测定结果。
终端能够以此确定将包含在信道状态信息的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个数。
信道状态信息传输方法可包括通过一个以上的CSI-RS资源测定关于接收到的CSI-RS的RSRP的步骤(S820)。终端可根据基站传输的CSI-RS测定RSRP。可针对每个波束标识测定RSRP。S810步骤及S820步骤的顺序可相互变更。
另外,信道状态信息传输方法可包括包括根据基于组的波束报告与否及CSI-RSRSRP测定结果,向基站传输包括预先设置的表上的值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步骤的方法(S830)。
例如,预先设置的表可包括用于指示一个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表与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差分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表。即,终端可预先配置用于指示多个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表。预先设置的表可从基站通过RRC消息接收,也可以预先配置于终端。
终端根据基于组的波束报告与否配置信道状态信息。为此,终端可确定根据预先设置的表中哪个表选择指数(index)值。
首先,参见附图说明预先设置的表的例示。
图10至图13为用于说明一个实施例的预先设置的RSRP表的各实施例的示意图。
参见图10,用于指示一个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表可以由7比特构成,可以以1dB间隔划分设置以配置[-140,-44]dBm范围的值。
参见图11,用于指示一个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表可以由6比特构成,还可以以2dB间隔划分设置以配置[-140,-44]dBm范围的值。
参见图12,用于指示一个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表可以由7比特构成,还可以以1dB间隔或0.5dB间隔划分设置以配置[-140,-44]dBm范围的值。例如,可以在特定区间以1dB间隔配置,而在其余区间则以0.5dB配置。此外,可以以多个dB间隔配置表,各dB间隔不受限制。
参见图13,用于指示一个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表可以以7比特构成,可以以1dB间隔划分设置以配置[-140,-44]dBm范围的值。但该情况下为了与L3SS-RSRP表一起指示,CSI-RSRP可配置为映射到7比特值的中间部分进行识别。即,可配置为RSRP_16至RSRP_113用作指示CSI-RS RSRP的标识。
上述表是举例说明,可不同地设置间隔、范围等。
再次参见图8,终端确定不使用基于组的波束报告的情况下,可以将以1dB间隔划分设置[-140,-44]dBm范围的值以预先配置的表(如,图10或图13)中与包括一个CSI-RSRSRP测定结果的区间对应的7比特值包含在信道状态信息进行传输。
另外,确定使用基于组的波束报告的情况下,若针对各测定结果包括上述7比特值的情况下导致信道状态信息的数据量过多。
图14及图15为用于说明对多个波束的基于组的波束报告工作的示意图。
参见图14,存在L个包括Q个波束ID的波束组的情况下,若终端按各波束ID测定RSRP,则终端需要在信道状态信息分别以7比特包含多达L X Q个RSRP值进行传输。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可以针对各波束组利用差分CSI-RS RSRP表值传输信道状态信息。
参见图15,终端可以按各波束组将针对一个波束ID的RSRP值确定为基准RSRP值,用与基准RSRP值的差表示针对包含于同一波束组的其他波束ID的RSRP值。能够以此减少以7比特包括针对所有波束ID的RSRP值并传输的情况下发生的数据量过负荷问题。
例如,终端确定使用基于组的波束报告的情况下,可以将以1dB间隔划分设置[-140,-44]dBm范围的值的预先配置的表中,与包括多个所述CSI-RS RSRP测定结果中具有最大值的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区间对应的7比特值包含在信道状态信息。并且,终端可利用用于指示差分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表,将多个CSI-RS RSRP测定结果中具有最大值的CSI-RS RSRP测定结果以外的其余CSI-RS RSRP测定结果包含在信道状态信息。在此,确定了基准RSRP值为最大值,但也可以是最小值。
用于指示差分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表由指示与多个CSI-RS RSRP测定结果中具有最大值的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差的以2dB间隔划分的16个区间构成。因此,其余CSI-RS RSRP测定结果可以以4比特值包含于信道状态信息。虽然说明了用于指示差分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表为4比特,但只要是比7比特小的值则对此并无限制。
图16及图17为用于说明一个实施例的差分RSRP表的各实施例的示意图。
参见图16,差分RSRP表可以以4比特构成。即,4比特RSRP表1600可以以1dB间隔构成。或者,5比特差分RSRP表1610可以以1dB间隔构成。
此外,差分RSRP表还可以以2dB间隔构成,还可以由3、4、5、6比特等多种比特构成。或者可以按各比特差分构成区间间隔。例如,3比特的情况下以3dB间隔构成,4比特的情况下以2dB间隔构成,5比特的情况下可以1dB间隔构成。
参见图17,差分RSRP表以4比特构成且以2dB间隔设置,从而可以由16个区间构成。
如以上说明,确定使用基于组的波束报告的情况下,信道状态信息可包括指示多个CSI-RS RSRP测定结果中最大值的一个7比特值、指示与最大值的差的一个以上的4比特值。并且,只能在同一波束组内适用差分RSRP测定结果。
借助于此,终端能够减少分别以7比特指示RSRP值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的信道状态信息数据量过负荷。
以下参见附图简要说明能够执行上述所有本公开的基站的动作。
图18为用于说明一个实施例的基站动作的示意图。
参见图18,基站接收关于一个以上的波束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可包括从终端传输CSI报告配置信息的步骤(S1800)。
如上所述,CSI报告配置信息包括指示基于组的波束报告与否的基于组的波束报告参数。例如,基于组的波束报告参数被设置为禁用(disable)的情况下,基于组的波束报告参数还可以包括指示将包含在信道状态信息的测定到的所述CSI-RS资源的个数的值。此外CSI报告配置信息可包括参见图9说明的多种参数。
信道状态信息接收方法可包括根据CSI报告配置信息确定了基于组的波束报告的情况下,接收包括两个以上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步骤(S1810)。
该情况下,CSI-RS RSRP为预先设置于终端的表上的值,可包含于信道状态信息。预先设置的表可包括用于指示一个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表与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差分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表。
例如,信道状态信息可包括以1dB间隔划分设置[-140,-44]dBm范围的值的用于指示一个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表中,与包括两个以上CSI-RS RSRP测定结果中具有最大值的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区间对应的7比特值。并且,对于两个以上CSI-RS RSRP测定结果中具有最大值的CSI-RS RSRP测定结果以外的其余CSI-RS RSRP测定结果,信道状态信息可包括利用用于指示差分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表选择的4比特值。
用于指示差分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表可以由指示与多个CSI-RS RSRP测定结果中具有最大值的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差的以2dB间隔划分的16个区间构成。
此外,基站还能够执行用于控制上述参见图8至图17说明的终端的信道状态信息传输方法的所有动作。
通过以上说明的终端及基站动作,能够提供基于组的波束传输信道状态信息的情况下也防止数据量过度增加的效果。
以下对适用相近方案的终端的功率余量报告技术进行说明。
<功率余量报告>
功率余量报告过程用于向基站发送关于终端最大发送功率与每个激活的服务小区的UL-SCH或提供关于SRS发送的推定功率之间的差的信息。并且,用于提供关于终端最大功率及SpCell及PUCCHSCell中的UL-SCH及PUCCH传输的推定功率的信息。
用于功率余量报告的周期、延迟及映射信息可以由基站指示,RRC层根据两个定时器控制功率余量报告。其中,两个定时器为dl-PathlossChange及禁用PHR定时器(prohibitPHR-Timer)。
功率余量报告是由以下情况中至少一个情况触发的。
-prohibitPHR-Timer到期,或者prohibitPHR-Timer到期且dl-PathlossChange参数异常路径损失信息变更的情况
-dl-PathlossChange到期的情况
-上层配置或重配置功率余量报告功能的情况
-激活或增加SCell的情况
-分配上行链路资源的情况等
图19及图20为用于说明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功率余量报告的MAC CE的示意图。
参见图19,在功率余量报告中,MAC控制要素可通过存在LCID的MAC PDU子报头识别。
R表示保留位,被设置为0。PH表示功率余量字段且包括关于功率余量水平的值。PH由6比特构成,功率余量水平被确定为通过预先设置的表映射的值。
作为一例,用于功率余量水平的表可设置成以下表2所示。
[表2]
PH 功率余量水平
0 功率余量0
1 功率余量1
2 功率余量2
3 功率余量_3
60 功率余量_60
61 功率余量_61
62 功率余量62
63 功率余量_63
另外,功率余量报告可设置在-23到+40dB范围,并且可根据以下表3与功率余量水平映射。
[表3]
报告值 测定值(dB)
功率余量0 -23≤PH<-22
功率余量1 -22≤PH<-21
功率余量2 -21≤PH<-20
功率余量3 -20≤PH<-19
功率余量4 -19≤PH<-18
功率余量5 -18≤PH<-17
功率余量57 34≤PH<35
功率余量58 35≤PH<36
功率余量59 36≤PH<37
功率余量60 37≤PH<38
功率余量61 38≤PH<39
功率余量62 39≤PH<40
功率余量63 PH≥40
参见图20,可通过LCID与MAC PDU子报头识别单项功率余量报告(Entry powerheadroom)MAC CE。
其中,R表示保留位,被设置为0。PH表示指示功率余量水平的字段,由6比特构成。Pcmax,c表示用于上述PH字段的计算的终端最大传输功率的值,可以由6比特构成。
PH字段中包括的值可利用以下表4的表,Pcmax,c可利用表5的表。
[表4]
PH 功率余量水平
0 功率余量0
1 功率余量1
2 功率余量2
3 功率余量_3
60 功率余量_60
61 功率余量_61
62 功率余量62
63 功率余量_63
[表5]
P<sub>CMAXC</sub> 标定UE传输功率水平
0 PCMAX C 00
1 PCMAX C 01
2 PCMAX_C 02
61 PCMAX C 61
62 PCMAX_C 62
63 PCMAX C 63
本公开提出一种向基站报告功率余量信息时使用的功率余量级别区分方法。如上所述,现有的4G LTE将功率余量用从0~63的-23dB~40dB,用6比特以1dB为单位划分为64级别。在LTE中,一个基站覆盖半径达数百m到数km。但在5G中可能使用小小区从而各基站仅覆盖数十m到数百m。由于比小区大小比以往减小,功率余量报告数值也需要变化。因此,提出将PH级别分别划分为5比特32级别、6比特48级别、6比特64级别、7比特128级别等后,将对应于各级别的测定功率值分配为任意的范围、数值的功率余量报告方法。
第一实施例
功率余量信息被设置为5比特,可通过分为32个区间的以下表6包含于MAC CE。
例如,以下表6为一个实施例,将功率余量级别分为5比特、32级别。与报告的功率余量(PH)相对应的测定功率值以1dB或2dB单位以不同的间隔划分-23~23dB范围,实际测定功率值可以是与之不同的任意范围、数值。
[表6]
报告值 测定值(dB) 间隔
功率余量_0 -23≤PH<-21 2dB
功率余量_1 -21≤PH<-19 2dB
功率余量_2 -19≤PH<-17 2dB
功率余量_3 -17≤PH<-15 2dB
功率余量_4 -15≤PH<-13 2dB
功率余量_5 -13≤PH<-11 2dB
功率余量_6 -11≤PH<-9 2dB
功率余量_7 -9≤PH<-7 2dB
功率余量_8 -7≤PH<-6 2dB
功率余量_22 7≤PH<8 1dB
功率余量_23 8≤PH<9 2dB
功率余量_24 9≤PH<11 2dB
功率余量_25 11≤PH<13 2dB
功率余量_26 13≤PH<15 2dB
功率余量_27 15≤PH<17 2dB
功率余量_28 17≤PH<19 2dB
功率余量_29 19≤PH<21 2dB
功率余量_30 21≤PH<23 2dB
功率余量_31 PH≥23 2dB
即,用于报告功率余量的功率余量水平可以由多个间隔而不是相同的间隔构成。
第二实施例
作为另一实施例,还可以将功率余量级别分为6比特、64级别。可以将与报告的PH相对应的测定功率值以2dB、0.5dB单位以不同的间隔划分-23~40dB范围,实际测定功率值可以是与之不同的任意范围、数值。
[表7]
报告值 测定值(dB) 间隔
功率余量_0 -23≤PH<-21 2dB
功率余量_1 -21≤PH<-19 2dB
功率余量_2 -19≤PH<-17 2dB
功率余量_9 -5≤PH<-3 2dB
功率余量_10 -3≤PH<-1 2dB
功率余量_11 -1≤PH<-0.5 0.5dB
功率余量_12 -0.5≤PH<0 0.5dB
功率余量_13 0≤PH<0.5 0.5dB
功率余量_14 0.5≤PH<1 0.5dB
功率余量_50 18.5≤PH<19 0.5dB
功率余量_51 19≤PH<19.5 0.5dB
功率余量_52 19.5≤PH<20 0.5dB
功率余量_53 20≤PH<22 2dB
功率余量_54 22≤PH<24 2dB
功率余量_60 34≤PH<36 2dB
功率余量_61 36≤PH<38 2dB
功率余量_62 38≤PH<40 2dB
功率余量_63 PH≥40 2dB
即,可以将包含于功率余量水平的PH值的间隔设置为多个,可以以中间值为主设置成更窄的间隔。
第三实施例
作为又一实施例,还可以将功率余量级别分为6比特、64级别。可以将与报告的PH相对应的测定功率值以0.5dB单位划分-10~21dB范围,实际测定功率值可以是与之不同的任意的范围、数值。
[表8]
报告值 测定值(dB)
功率余量_0 -10≤PH<-9.5
功率余量_1 -9.5≤PH<-9
功率余量_2 -9≤PH<-8.5
功率余量_3 -8.5≤PH<-8
功率余量_61 20≤PH<20.5
功率余量_62 20.5≤PH<21
功率余量63 PH≥21
在此构成为保持均匀的0.5dB间隔。
第四实施例
根据又一实施例,可以将功率余量级别分为6比特、48级别。可以将与报告的PH相对应的测定功率值以1dB单位划分-17~90dB范围,实际测定功率值可以是与之不同的任意的范围、数值。
[表9]
报告值 测定值(dB)
功率余量_0 -17≤PH<-16
功率余量_1 -16≤PH<-15
功率余量_2 -15≤PH<-14
功率余量_46 28≤PH<29
功率余量_47 PH≥30
功率余量_48 保留
功率余量_62 保留
功率余量_63 保留
第五实施例
作为又一实施例,可以将功率余量级别分为7比特、128级别。可以将与报告的PH相对应的测定功率值以0.5dB单位划分-23~40dB范围,实际测定功率值可以是与之不同的任意的范围、数值。
[表10]
报告值 测定值(dB)
功率余量_0 -23≤PH<-22.5
功率余量_1 -22.5≤PH<-22
功率余量_2 -22≤PH<-21.5
功率余量_3 -21.5≤PH<-21
功率余量_125 39≤PH<39.5
功率余量_126 39.5≤PH<40
功率余量_127 PH≥40
此外,上述用于功率余量报告的表可以构成为第一至第五实施例中至少两个以上组合的形态。
<CSI报告规则>
CSI报告的情况下,可根据多种因素确定优先级。例如,周期性CSI报告与非周期性CSI报告等以多种方式传输的情况下,可根据特定规则设置CSI报告的优先级,能够由此利用有限的资源平滑地传输CSI报告。
现有的确定CSI优先级的数学式如下。
PriiCSI(y,k,c,s)=2·16·Ms·y+16·Ms·k+Ms·c+s
其中,可根据各CSI报告的类型确定y,k,c,s与M_s值。例如,可根据CSI报告的种类分类c值。c=1时表示CSI报告,c=31时表示波束报告。
而遵照这种现有CSI规则的情况下,可能会随着c值增大出现优先级本身不易设置。例如,与CSI报告相比,在波束报告的情况下优先级低,但是升到c=31,因此出现的优先级值更高。
并且,不仅是这种状况,在将来版本(future release)中c、s及M_s值增大,因此现有的优先级值(priority value)方程式可能会发生问题。
为解决这种问题,公开以下多种优先级算出数学式。
第一实施例
PriCSI(y,k,c,s)=2*32*Ms*y+32*Ms*k+Ms*c+s
c为0~31之间的数字。因此将上述系数从16换到32的情况下总是满足优先级规则(priority rules)。
第二实施例
PriCSI(y,k,c,s)=2*64*Ms*y+64*Ms*k+Ms*c+s
后续c值可增大,因此考虑到发生c值增大到0~63的情况,也可以将系数设置为64。
第三实施例
PriCSI(y,k,c,s)=2*length(c)*Ms*y+length(c)*Ms*k+Ms*c+s
还可以如上根据c的长度设置系数使得包括第一及第二实施例。
第四实施例
PriCSI(y,k,c,s)=2*16*Ms*y+16*Ms*k+Ms*log2(c)+log2(s)
C小于65536且s值小于2^Ms的情况下通过该方程式总是满足优先级规则(priorityrules)。
第五实施例
Figure BDA0002783572810000181
可通过最小化现有优先级方程式中其他值的变化,用2除以c与s以将影响最小化。
第六实施例
Figure BDA0002783572810000182
可通过最小化现有优先级方程式中其他值的变化,用4除以c与s以将影响最小化。
第七实施例
Figure BDA0002783572810000183
可通过最小化现有优先级方程式中其他值的变化,用2的m方除以c与s以将影响最小化。其中,m为任意实数。
通过上述多种实施例能够解决优先级值与实际优先级不同的问题,能够设置c的个数增加的情况下也能够通用的优先级方程式。
<SSB及PDCCH功率偏移设置方法>
SSB与PDCCH的指定功率偏移使得能够实现终端的Rx-AGC。与之相反,无限制的功率偏移导致终端的不必要的性能下降。因此,需要确定SSB与PDCCH的功率偏移的限制范围。
同步化信号包含于如上由PSS、SSS及PBCH构成的SSB。
在LTE中PSS序列在小区的各组内使用指示物理层标识的三个序列。PSS由长度63的频域ZC序列构成。传输到以DC中心为中心的72个副载波中各无线帧的时隙0与时隙10的第六个符号。
对于SSS序列,LTE中SSC1与SSC2是作为单个长度-31M的序列的两种不同循环移位的两个代码。通过在频率区域中交织两个长度为-31BPSK调制的第二同步代码构成各SSS序列。在各无线帧中在第一个及第二个SSS传输之间交替表示两个代码。这使得终端能够通过对SSS的单一观察确定10ms无线帧时间。传输到以DC中心为中心的72个副载波中各无线帧的时隙0与时隙10的第五个符号。
通过同步化信号获得的物理层小区标识分为1008个,通过以下数学式确定得到。
Figure BDA0002783572810000191
其中,
Figure BDA0002783572810000192
另外,SSB与PDCCH之间功率偏移需要被限制在特定水准。以此帮助接收AGC平滑。
为此,终端可从基站接收SSB与PDCCH之间的功率偏移指示信息。可通过系统信息或RRC信息接收该指示信息。
作为一例,终端可从基站接收在3dB以内具有动态范围(range)的值。
作为另一例,终端还可以接收在3dB以内具有多个值的指示信息。
又作为一例,终端可接收指示0或3dB中任意一个值的指示信息。
或者,功率偏移值可以是固定的。
例如,功率偏移可被固定为3dB,可预先设置。
作为另一例,功率偏移值被固定为0到3dB以内的任意值,可预先设置。
<PDCCH搜索空间设置方法>
以下说明的实施例是确定在无线通信系统映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的搜索空间(search space)的过程中丢掉(drop)的候补(candidates)的方法。
PDCCH传递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例如,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可包括调度信息、功率控制命令信息等,可包括传输端口格式、HARQ信息等。
终端为了接收PDCCH而执行PDCCH监控。为此,终端监控用于执行PDCCH的搜索空间。
在CCE(控制信道要素)的观点发生PDCCH的资源分配。一个CCE由九个REG(资源要素组)构成,一个REG由四个RE(资源要素)构成。即,单个CCE由36RE构成。一个PDCCH通过多个连续的CCE承载。对PDCCH的CCE的数量取决于PDCCH的格式。PDCCH格式与承载PDCCH所需的CCE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如下:
-PDCCH格式0:要求1CCE=聚合等级1(2^PDCCH格式=2^0=1)
-PDCCH格式1:要求2CCE=聚合等级2(2^PDCCH格式=2^1=2)
-PDCCH格式2:要求4CCE=聚合等级4(2^PDCCH格式=2^2=4)
-PDCCH格式3:要求8CCE=聚合等级8(2^PDCCH格式=2^3=8)
将承载一个PDCCH所需的连续的CCE的数量称为“聚合等级(AggregationLevel)”。表11表示上述PDCCH格式、CCE个数、REG个数及PDCCH比特数。
[表11]
Figure BDA0002783572810000201
终端为了在PDCCH资源上监控PDCCH而搜索多个空间。传输PDCCH的可能的位置因PDCCH为终端特定还是公共而异,取决于使用哪个聚合等级。将对PDCCH的所有可能的位置称为‘搜索空间’,将可能的各位置称为‘PDCCH候补’。
搜索空间表示终端能够找到其PDCCH的CCE位置的组。各PDCCH传递一个DCI且通过RNTI识别。RNTI在DCI的CRC附件中隐式编码。
搜索空间有公共搜索空间与终端特定搜索空间这两种类型。终端需要对公共及终端特定搜索空间都进行监控。针对终端的公共及终端特定搜索空间之间可能会有重叠。
-公共搜索空间向所有终端传递公共的DCI。例如,传递系统信息(使用SI-RNTI)、寻呼(P-RNTI)、PRACH响应(RA-RNTI)或UL TPC命令(TPC-PUCCH/PUSCH-RNTI)。使用终端聚合等级4及8监控公共搜索空间。公共搜索空间中存在的CCE的最大数量为16。
-终端特定搜索空间可使用分配于终端的C-RNTI、半永久调度(SPSC-RNTI)或初始分配(临时C-RNTI)传递终端特定的DCI。终端在所有聚合等级(1、2、4及8)监控终端特定搜索空间。
以下表12示出搜索空间与PDCCH候补监控关系。
[表12]
Figure BDA0002783572810000202
这种状况下,基站为了向终端传输PDCCH而可适用PDCCH候补映射规则。从终端角度来讲,可以将其识别为PDCCH候补丢掉规则。因此,为了在终端与基站均相同的条件下识别相同的PDCCH候补映射规则或丢掉规则,需要导入PDCCH候补优先级规则。
例如,CSS(公共搜索空间)相比于USS(终端特定搜索空间)优先级更高,PDCCH候补比USS先映射到CSS。由于盲解码及CCE限制而与USS一起在时隙传输CSS的情况下,终端比USS先监控CSS。即,终端在CSS之前在USS丢掉PDCCH候补。并且,还需要确定搜索空间组/类型内的PDCCH候补优先级规则。
终端可根据PDCCH候补优先级规则,先对具有更高优先级的PDCCH候补执行盲解码。盲解码的数量或不重叠的CCE的数量超过的情况下,终端丢掉其余PDCCH候补。
如上,在5G NR中随着UE数量增加,需要传输更多PDCCH。因此为PDCCH分配的CCE也会增加,发生在对此映射(mapping)方面需要过滤候补(candidates)的情况。这种情况下需要丢掉(candidates)的方式。
以下说明关于该PDCCH候补丢掉方式的实施例。
1.优先于公共搜索空间(CSS)丢掉(drop)终端-特定搜索空间(USS)。
公共搜索空间(Common search space)上承载对所有终端的公共的DCI。与之相反,终端特定搜索空间(User specific search space)上承载对各终端的DCI。因此优选传递承载公共的DCI信息的公共搜索空间(Common search space)。
2.优先丢掉(drop)低聚合等级(Lower aggregation level)。
高聚合等级(High aggregation level)被分配许多CCE。因此丢掉高聚合等级(High ag gregation level)的情况下无法一次将更多量的CCE指定为候补。这可能会导致丢掉过多CCE,因此优先丢掉低聚合等级(lower aggregation level)。
3.均匀地丢掉(drop)而不是优先丢掉(drop)高搜索空间指数(Higher SSindex)。
与搜索空间(Search space)的指数(index)无关地丢掉后补使得取得均匀的分布。例如,可以如下丢掉。
①#SS≠n(mod 4)的情况下全部丢掉(drop)。(n=0~3)
②#SS≠n(mod 8)的情况下全部丢掉(drop)。(n=0~7)
③#SS≠n(mod 16)的情况下全部丢掉(drop)。(n=0~15)
4.同时考虑1号及3号
尽量保留CSS的候补且均匀地分布。例如在CSS以2的倍数单位选择候补(candidate),在USS以16的倍数单位选择候补(candidate)。
具体来讲,可如下选择后补:
①在公共搜索空间(Common search space)仅选择2的倍数作为候补,在终端特定搜索空间(User specific search space)仅选择8的倍数作为候补。
②在公共搜索空间(Common search space)仅选择2的倍数作为候补,在终端特定搜索空间(User specific search space)仅选择16的倍数作为候补。
此外,还可以相互结合适用上述1至4的规则中至少两个以上的规则。
如以上说明,关于PDCCH候补的优先级可通过上述多种方式确定。
以下参见附图再简要说明能够执行上述各实施例的终端与基站的构成。
图21为示出又一实施例的终端的构成的示意图。
参见图21,终端2100在传输关于一个以上的波束的信道状态信息方面,可包括:从基站接收CSI报告配置信息的接收部2130、根据CSI报告配置信息确定基于组的波束报告与否,通过一个以上的CSI-RS资源测定接收到的CSI-RS的RSRP的控制部2110及根据基于组的波束报告与否及CSI-RS RSRP测定结果,将包括预先设置的表上的值的信道状态信息传输到基站的发送部2120。
当基于组的波束报告参数被设置为启用(enable)的情况或指示将包含在信道状态信息的测定到的所述CSI-RS资源的个数的值被设置为超过1的值的情况下,控制部2110可确定使用基于组的波束报告。
当确定为不使用基于组的波束报告的情况下,发送部2120可以将以1dB间隔划分设置[-140,-44]dBm范围的值的预先设置的表中与包括一个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区间对应的7比特值包含在信道状态信息传输。
或者,确定使用基于组的波束报告的情况下,发送部2120将以1dB间隔划分设置[-140,-44]dBm范围的值的预先设置的表中,与包括多个CSI-RS RSRP测定结果中具有最大值的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区间对应的7比特值包含在信道状态信息。并且,发送部2120可利用用于指示差分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表将多个CSI-RS RSRP测定结果中具有最大值的CSI-RS RSRP测定结果以外的其余CSI-RS RSRP测定结果包含在信道状态信息。
用于指示差分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表可以由指示与多个CSI-RS RSRP测定结果中具有最大值的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差的以2dB间隔划分设置的16个区间构成。其余CSI-RS RSRP测定结果可以以4比特值包含于信道状态信息。
CSI报告配置信息包括指示基于组的波束报告与否的基于组的波束报告参数。基于组的波束报告参数被设置为禁用(disable)的情况下,基于组的波束报告参数还可以包括指示将包含在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测定的所述CSI-RS资源的个数的值。
此外,控制部2110控制执行上述本公开的全部或一部分所需的与基于组的波束报告与否的信道状态信息传输工作相对应的所有用户终端2100的动作。
并且,控制部2100可执行上述功率余量报告、信道状态信息传输优先级设置、SSB与PDCCH的功率偏移设置及PDCCH搜索空间设置相关的本公开所需的所有终端2100的动作。
发送部2120与接收部2130用于与基站收发执行上述本公开所需的信号、消息、数据。
图22为示出又一实施例的基站的构成的示意图。
参见图22,基站2200可包括从终端传输CSI报告配置信息的发送部2220及根据CSI报告配置信息确定基于组的波束报告的情况下,接收包括两个以上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接收部2230。
CSI-RS RSRP作为预先设置在终端的表上的值包含于信道状态信息,预先设置的表可包括用于指示一个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表与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差分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表。
确定不使用基于组的波束报告的情况下,接收部2230可接收信道状态信息,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以1dB间隔划分设置[-140,-44]dBm范围的值的预先设置的表中与包括一个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区间对应的7比特值。
或者,确定使用基于组的波束报告的情况下,接收部2230接收信道状态信息,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以1dB间隔划分设置[-140,-44]dBm范围的值的预先设置的表中,与包括多个CSI-RS RSRP测定结果中具有最大值的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区间对应的7比特值。并且,接收部2230接收信道状态信息,多个CSI-RS RSRP测定结果中具有最大值的CSI-RSRSRP测定结果以外的其余CSI-RS RSRP测定结果利用用于指示差分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表包含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用于指示差分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表可以由指示与多个CSI-RS RSRP测定结果中具有最大值的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差的以2dB间隔划分的16个区间构成。其余CSI-RS RSRP测定结果可以以4比特值包含于信道状态信息。
CSI报告配置信息包括指示基于组的波束报告与否的基于组的波束报告参数。基于组的波束报告参数被设置为禁用(disable)的情况下,基于组的波束报告参数还可以包括指示将包含在信道状态信息的测定的所述CSI-RS资源的个数的值。
此外,控制部2210控制执行上述本公开的全部或一部分所需的与基于组的波束报告与否的信道状态信息接收工作相对应的基站2200的动作。
并且,控制部2210可执行上述功率余量报告、信道状态信息传输优先级设置、SSB与PDCCH的功率偏移设置及PDCCH搜索空间设置相关的本公开所需的所有基站2200的动作。
发送部2220与接收部2230用于与基站收发执行上述本公开所需的信号、消息、数据。
上述实施例可得到无线连接系统IEEE 802、3GPP及3GPP2中至少一个中公开的标准文件的支持。即,本实施例中为了明确示出本技术思想而未说明的步骤、构成、部分可得到上述标准文件的支持。并且,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术语可通过以上公开的标准文件说明。
上述本实施例可通过多种方式实施。例如,本实施例可通过硬件、固件(firmware)、软件或其组合等实现。
通过硬件实现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方法可通过一个以上的专用集成电路芯片(ASICs: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数字信号处理器(DSPs:DigitalSignal Processors)、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s: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s)、可编程逻辑器件(PLDs: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s)、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s: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s)、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微处理器等实现。
通过固件或软件实现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方法可通过执行以上说明的功能或工作的装置、步骤或函数等形态实现。软件代码可存储于存储器单元且通过处理器被驱动。所述存储器单元位于所述处理器内部或外部,可与公知的多种手段、所述处理器收发数据。
并且,以上说明的“系统”、“处理器”、“控制器”、“组件”、“模块”、“接口”、“模型”或“单元”等术语通常可表示计算机相关实体硬件、硬件与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正在运行的软件。例如,上述构成要素可以是被处理器驱动的过程、处理器、控制器、控制处理器、个体、执行线程、程序及/或计算机,但不限于此。例如,在控制器或处理器中运行中的应用程序及控制器或处理器都可成为构成要素。过程及/或运行线程内可有一个以上的构成要素,构成要素可位于一个装置(例:系统、计算设备等)或分散配置于两个以上的装置。
以上说明只是例示本公开的技术思想而已,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超出本技术思想的本质特性的范围内可进行多种修正及变形。并且,本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而是用于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思想,因此本技术思想的范围不受限于这种实施例。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通过所附权利范围解释,应解释为与之等同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思想包含于本公开的权利范围。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根据美国专利法119(a)条(35 U.S.C§119(a))对2018年05月17日向韩国申请的专利申请号第10-2018-0056360号、2018年05月17日向韩国申请的专利申请号第10-2018-0056363号、2018年05月17日向韩国申请的专利申请号第10-2018-0056370号、2018年05月17日向韩国申请的专利申请号第10-2018-0056371号、2018年05月17日向韩国申请的专利申请号第10-2018-0056366号及2019年05月16日向韩国申请的专利申请号第10-2019-0057396号主张优先权,其所有内容作为参考文献合并到本专利申请。并且,本专利申请对美国以外的国家也基于相同的理由主张优先权的情况下其所有内容作为参考文献合并到本专利申请。

Claims (20)

1.一种终端传输关于一个以上的波束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其中,包括:
从基站接收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报告配置信息的步骤;
根据所述CSI报告配置信息确定基于组的波束报告与否的步骤;
测定通过一个以上的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资源接收到的CSI-RS的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的步骤;以及
根据所述基于组的波束报告与否及所述CSI-RS的RSRP测定结果,向所述基站传输包括预先设置的表上的值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先设置的表包括用于指示一个所述CSI-RS的RSRP测定结果的表与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差分CSI-RS的RSRP测定结果的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CSI报告配置信息包括指示所述基于组的波束报告与否的基于组的波束报告参数,
所述基于组的波束报告参数被设置为禁用(disable)的情况下,所述基于组的波束报告参数还包括指示将包含在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测定到的所述CSI-RS资源的个数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确定所述基于组的波束报告与否的步骤中,
所述基于组的波束报告参数被设置为启用(enable)的情况下,或者指示将包含在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测定到的所述CSI-RS资源的个数的值被设为超过1的值的情况下,确定为基于组的波束报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确定所述基于组的波束报告与否的步骤中,
所述基于组的波束报告参数被设置为禁用(enable),并且指示将包含在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测定到的所述CSI-RS资源的个数的值被设为1的情况下,确定为不使用所述基于组的波束报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传输到所述基站的步骤中,
确定不使用所述基于组的波束报告的情况下,使得传输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包括以1dB间隔划分设置[-140,-44]dBm范围的值的所述预先设置的表中与包括一个CSI-RS的RSRP测定结果的区间对应的7比特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传输到所述基站的步骤中,
确定使用所述基于组的波束报告的情况下,使得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包括以1dB间隔划分设置[-140,-44]dBm范围的值的所述预先设置的表中与包括多个所述CSI-RS的RSRP测定结果中具有最大值的CSI-RS的RSRP测定结果的区间对应的7比特值,
利用用于指示差分CSI-RS的RSRP测定结果的表将所述多个CSI-RS的RSRP测定结果中具有所述最大值的CSI-RS的RSRP测定结果以外的其余CSI-RS的RSRP测定结果包含在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于指示差分CSI-RS的RSRP测定结果的表由指示与所述多个CSI-RS的RSRP测定结果中具有最大值的CSI-RS的RSRP测定结果的差的以2dB间隔划分的16个区间构成,所述其余CSI-RS的RSRP测定结果以4比特值包含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确定使用所述基于组的波束报告的情况下,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指示多个CSI-RS的RSRP测定结果中最大值的一个7比特值及指示与所述最大值的差的一个以上的4比特值。
10.一种基站接收关于一个以上的波束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其中,包括:
从终端传输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报告配置信息的步骤;以及
根据所述CSI报告配置信息确定基于组的波束报告的情况下,接收包括两个以上的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RSRP(Reference SignalReceived Power)测定结果的信道状态信息,
所述CSI-RS RSRP作为预先设置在终端的表上的值包含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所述预先设置的表包括用于指示一个所述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表与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差分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CSI报告配置信息包括指示所述基于组的波束报告与否的基于组的波束报告参数,
所述基于组的波束报告参数被设置为禁用(disable)的情况下,所述基于组的波束报告参数还包括指示将包含在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测定到的所述CSI-RS资源的个数的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以1dB间隔划分设置[-140,-44]dBm范围的值的用于指示所述一个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表中,与包括所述两个以上的CSI-RS RSRP测定结果中具有最大值的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区间对应的7比特值,
对于所述两个以上的CSI-RS RSRP测定结果中具有所述最大值的CSI-RS RSRP测定结果以外的其余CSI-RS RSRP测定结果,包括利用用于指示所述差分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表选择的4比特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
用于指示所述差分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表由用于指示与所述多个CSI-RS RSRP测定结果中具有最大值的CSI-RS RSRP测定结果的差的以2dB间隔划分的16个区间构成。
14.一种传输关于一个以上的波束的信道状态信息的终端,其中,包括:
接收部,其从基站接收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报告配置信息;
控制部,其根据所述CSI报告配置信息确定基于组的波束报告与否,测定通过一个以上的CSI-RS资源接收的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的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以及
发送部,其根据所述基于组的波束报告与否及所述CSI-RS的RSRP测定结果,向所述基站传输包括预先设置的表上的值的信道状态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CSI报告配置信息包括指示所述基于组的波束报告与否的基于组的波束报告参数,
所述基于组的波束报告参数被设置为禁用(disable)的情况下,所述基于组的波束报告参数还包括指示将包含在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测定到的所述CSI-RS资源的个数的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基于组的波束报告参数被设置为启用(enable)的情况下,或者指示将包含在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测定到的所述CSI-RS资源的个数的值被设为超过1的值的情况下,确定为使用基于组的波束报告。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确定不使用所述基于组的波束报告的情况下,所述发送部传输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包括以1dB间隔划分设置[-140,-44]dBm范围的值的所述预先设置的表中与包括一个CSI-RS的RSRP测定结果的区间对应的7比特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确定使用所述基于组的波束报告的情况下,所述发送部传输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中包括以1dB间隔划分设置[-140,-44]dBm范围的值的所述预先设置的表中与包括多个所述CSI-RS的RSRP测定结果中具有最大值的CSI-RS的RSRP测定结果的区间对应的7比特值,
利用用于指示差分CSI-RS的RSRP测定结果的表将所述多个CSI-RS的RSRP测定结果中具有所述最大值的CSI-RS的RSRP测定结果以外的其余CSI-RS的RSRP测定结果包含在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于指示差分CSI-RS的RSRP测定结果的表由指示与所述多个CSI-RS的RSRP测定结果中具有最大值的CSI-RS的RSRP测定结果的差的以2dB间隔划分的16个区间构成,所述其余CSI-RS的RSRP测定结果以4比特值包含于。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确定使用所述基于组的波束报告的情况下,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指示多个CSI-RS的RSRP测定结果中最大值的一个7比特值及指示与所述最大值的差的一个以上的4比特值。
CN201980033263.3A 2018-05-17 2019-05-17 信道状态信息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Active CN1121666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056366 2018-05-17
KR10-2018-0056363 2018-05-17
KR10-2018-0056360 2018-05-17
KR20180056366 2018-05-17
KR20180056360 2018-05-17
KR20180056371 2018-05-17
KR20180056363 2018-05-17
KR20180056370 2018-05-17
KR10-2018-0056370 2018-05-17
KR10-2018-0056371 2018-05-17
KR1020190057396A KR102322038B1 (ko) 2018-05-17 2019-05-16 채널상태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10-2019-0057396 2019-05-16
PCT/KR2019/005910 WO2019221542A1 (ko) 2018-05-17 2019-05-17 채널상태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6637A true CN112166637A (zh) 2021-01-01
CN112166637B CN112166637B (zh) 2024-04-02

Family

ID=68730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33263.3A Active CN112166637B (zh) 2018-05-17 2019-05-17 信道状态信息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546034B2 (zh)
KR (2) KR102322038B1 (zh)
CN (1) CN11216663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0036A (zh) * 2021-03-29 2022-10-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映射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US20220353719A1 (en) * 2021-04-30 2022-11-03 Nokia Technologies Oy Downlink channel quality report for 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 user equipment
WO2023273869A1 (zh) * 2021-06-29 2023-01-05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优先级确定方法与装置、相关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75420B2 (en) * 2019-12-10 2023-02-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ounding techniques with analog beamforming
US20210306994A1 (en) * 2020-03-30 2021-09-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timing associated with uplink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ion (tci) state
CN115380500A (zh) * 2020-04-27 2022-11-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具有大子载波间隔的系统的控制信道重叠处理
US11800488B2 (en) * 2020-12-09 2023-10-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ging transmission on sidelink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6160A (zh) * 2012-06-24 2015-03-04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5007148A (zh) * 2010-04-01 2015-10-28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接入系统中报告/接收功率上升空间值的方法和装置
CN105052048A (zh) * 2013-03-11 2015-11-11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026794A1 (ko) * 2015-08-13 2017-02-16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csi-rs와 관련된 단말의 동작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기 위한 장치
WO2017039166A1 (ko) * 2015-09-01 2017-03-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채널 상태 보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7431522A (zh) * 2015-04-10 2017-12-01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其设备
WO2017209505A1 (ko) * 2016-05-31 2017-12-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rrm 보고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WO2017222329A1 (ko) * 2016-06-23 2017-12-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보고를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7615856A (zh) * 2015-05-28 2018-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多级波束成形的非正交多址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CN107666340A (zh) * 2016-07-29 2018-02-06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中用于波束操作的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和设备
WO2018030841A1 (ko) * 2016-08-11 2018-02-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이 참조 신호 측정 정보를 보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US20180062724A1 (en) * 2016-09-01 2018-03-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ownlink and uplink csi acquisition
CN107771378A (zh) * 2015-06-17 2018-03-06 Lg 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信道状态报告的方法及其装置
US20180083680A1 (en) * 2016-09-21 2018-03-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management reference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7980209A (zh) * 2017-02-16 2018-05-01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中报告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085601A1 (en) * 2016-11-02 2018-05-11 Idac Holdings, Inc. Group-based beam manage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98887B2 (en) 2013-03-08 2017-07-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hanced MIMO operation
US11190254B2 (en) * 2017-04-28 2021-11-3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614719B1 (en) * 2017-05-14 2022-05-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measuring and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CN109152054A (zh) * 2017-06-16 2019-01-04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非授权频谱的波束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US10547368B2 (en) * 2017-08-30 2020-01-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debook subset restriction for CSI reporting in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1050478B2 (en) * 2017-12-19 2021-06-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reporting in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
US10567145B2 (en) * 2018-01-05 2020-02-18 Ofinno, Llc Beam reports with multiple cells
EP3512265B1 (en) * 2018-01-10 2022-05-11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Power control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JP7151115B2 (ja) * 2018-03-23 2022-10-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基地局、通信端末、無線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7148A (zh) * 2010-04-01 2015-10-28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接入系统中报告/接收功率上升空间值的方法和装置
CN104396160A (zh) * 2012-06-24 2015-03-04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5052048A (zh) * 2013-03-11 2015-11-11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7431522A (zh) * 2015-04-10 2017-12-01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7615856A (zh) * 2015-05-28 2018-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多级波束成形的非正交多址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CN107771378A (zh) * 2015-06-17 2018-03-06 Lg 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信道状态报告的方法及其装置
WO2017026794A1 (ko) * 2015-08-13 2017-02-16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csi-rs와 관련된 단말의 동작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기 위한 장치
WO2017039166A1 (ko) * 2015-09-01 2017-03-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채널 상태 보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7209505A1 (ko) * 2016-05-31 2017-12-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rrm 보고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WO2017222329A1 (ko) * 2016-06-23 2017-12-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보고를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7666340A (zh) * 2016-07-29 2018-02-06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中用于波束操作的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和设备
WO2018030841A1 (ko) * 2016-08-11 2018-02-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이 참조 신호 측정 정보를 보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US20180062724A1 (en) * 2016-09-01 2018-03-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ownlink and uplink csi acquisition
US20180083680A1 (en) * 2016-09-21 2018-03-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management reference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18085601A1 (en) * 2016-11-02 2018-05-11 Idac Holdings, Inc. Group-based beam management
CN107980209A (zh) * 2017-02-16 2018-05-01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中报告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1-1801006 Feature lead summary 1of beam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3GPP TSG_RAN\\WG1_RL1 *
"\"R1-1712297 Discussion on beam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3GPP TSG_RAN\\WG1_RL1 *
"\"R1-1713050_On RSRP report for beam management_final\"", 3GPP TSG_RAN\\WG1_RL1 *
"\"R1-1717472_Discussion on beam measurement, beam reporting and beam indication\"", 3GPP TSG_RAN\\WG1_RL1 *
"\"R1-1800697 Corrections for CSI reporting\"", 3GPP TSG_RAN\\WG1_RL1 *
"\"R1-1801187 Feature lead summary 3 of beam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v2\"", 3GPP TSG_RAN\\WG1_RL1 *
"\"R1-1802562\"", 3GPP TSG_RAN\\WG1_RL1, pages 2 - 3 *
"\"R1-1805777-38214\"", 3GPP TSG_RAN\\WG1_RL1 *
HUAWEI, HISILICON: "R4-1807282 "Discussion on Beam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for Beam Management"", 3GPP TSG_RAN\\WG4_RADIO, no. 4 *
NOKIA, 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 "R1-1705959 \"On beam grouping and reporting\"", 3GPP TSG_RAN\\WG1_RL1, no. 1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0036A (zh) * 2021-03-29 2022-10-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映射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2206695A1 (zh) * 2021-03-29 2022-10-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映射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5150036B (zh) * 2021-03-29 2023-09-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映射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US20220353719A1 (en) * 2021-04-30 2022-11-03 Nokia Technologies Oy Downlink channel quality report for 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 user equipment
US11889335B2 (en) * 2021-04-30 2024-01-30 Nokia Technologies Oy Downlink channel quality report for 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 user equipment
WO2023273869A1 (zh) * 2021-06-29 2023-01-05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优先级确定方法与装置、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6637B (zh) 2024-04-02
KR20210134539A (ko) 2021-11-10
KR20190132258A (ko) 2019-11-27
US11546034B2 (en) 2023-01-03
US20210258057A1 (en) 2021-08-19
KR102322038B1 (ko) 2021-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66637B (zh) 信道状态信息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US11076357B2 (en) Uplink power control on unlicensed carriers
EP268309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arching control information by terminal in multinode system
KR102326031B1 (ko) 비면허 대역에서 harq 피드백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200007686A (ko) 비면허 대역에서 무선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144554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ata in unlicensed band
KR102298009B1 (ko) 상향링크 데이터 채널을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2332313B1 (ko) 비면허 대역의 무선 통신을 위한 LBT(Listen Before Talk)를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1989958A (zh) 控制上行链路数据信道传输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KR20190127560A (ko) 차세대 무선망에서 포지셔닝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23008504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EP384657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channel access failure in unlicensed band
US2022016740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ata in unlicensed band
EP394457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channel
KR20200029356A (ko) 비면허 대역에서 무선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210090549A (ko) 페이징 메시지를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220007516A (ko) 제한된 대역폭에서 초기 접속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220003457A (ko) 주파수 호핑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220039894A (ko) 변조 및 부호화 형태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KR20200087084A (ko)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210017777A (ko) 차세대 무선망에서 주파수 영역 PRS muting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KR102434660B1 (ko) 비면허 대역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2592454B1 (ko)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220014813A (ko) 상향링크 송수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230155753A (ko) 기지국 송신전력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26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Applicant after: Hyundai Moto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Republic of Korea

Applicant after: Kia Co.,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Applicant before: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ON FOUNDATION HANYANG University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Republic of Kore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