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65502B - 服务发现系统、方法及第二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服务发现系统、方法及第二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65502B
CN112165502B CN202010785357.0A CN202010785357A CN112165502B CN 112165502 B CN112165502 B CN 112165502B CN 202010785357 A CN202010785357 A CN 202010785357A CN 112165502 B CN112165502 B CN 1121655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er
application
address
preset
port n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8535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65502A (zh
Inventor
白志民
邓琼
刘汝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itic Bank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itic Bank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itic Bank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itic Bank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8535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655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65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55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655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55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5014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using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HCP] or bootstrap protocol [BOOTP]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发现系统、方法及第二服务器,涉及容器编排技术领域。该服务发现系统包括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和第三服务器,其中,第一服务器中预设有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第二服务器中预设有第二应用和流量通道;所述第二应用在第一服务器中分配有第一入口地址,所述第二应用在第二服务器中分配有第二入口地址;第一服务器,用于在第一应用通过预设域名访问第二应用时,检测第一服务器中预设的第二应用是否异常;若异常,则通过所述第二入口地址访问所述第二服务器中预设的第二应用。

Description

服务发现系统、方法及第二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容器编排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服务发现系统、方法及第二服务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容器编排领域技术的发展,以及业务对灾备的需求日益强烈和对多集群管理的便捷性要求,以联邦的方式进行应用部署,被越来越多的云提供商所推荐,跨集群的服务发现需求愈发强烈,但目前尚未有成熟的跨集群的服务发现方法。
当前私有云Kubernetes联邦集群模式中,缺乏可灵活自动的跨集群服务发现机制。一般将联邦集群分开管理,内部部署的服务作为独立应用对外提供服务,系统内部信息参照系统间信息交互方式进行,调用联邦兄弟集群或者是自身集群的权限由请求发起方决定,应用与基础架构耦合紧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服务发现系统、方法及第二服务器,以实现跨集群的服务发现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发现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和第三服务器,其中,第一服务器中预设有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第二服务器中预设有第二应用和流量通道;第二应用在第一服务器中分配有第一入口地址,第二应用在第二服务器中分配有第二入口地址;第一服务器,用于在第一应用通过预设域名访问第二应用时,检测第一服务器中预设的第二应用是否异常;若异常,则通过第二入口地址访问第二服务器中预设的第二应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还用于,若非异常,则通过统一入口地址访问第一服务器中预设的第二应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中预设的第二应用和第二服务器中预设的第二应用均启动至少两个副本,每个副本对应不同的IP地址,第一服务器中预设的第二应用的每个副本不同的IP地址通过第一入口地址访问,第二服务器中预设的第二应用的每个副本不同的IP地址通过统二入口地址访问。
在一个实施例中,流量通道用于:向第三服务器申请第二入口地址,将第二入口地址和第二应用的端口号绑定,并将第二入口地址、第二应用的端口号、第二服务器中预设的每个第二应用副本的IP地址和转发策略存储到对应关系表。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入口地址访问第二服务器中预设的第二应用包括:
第一服务器向第二服务器发送数据请求,数据请求中携带有第二应用的端口号和第二入口地址;
第二服务器根据第二入口地址和端口号查询对应关系表,确定第二服务器中每个第二应用备份的转发策略,并基于转发策略进行相应的转发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均为Kubernetes联邦集群服务器,第三服务器为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服务发现方法,应用于第二服务器,该第二服务器中预设有第二应用;第二应用在第二服务器中分配有第二入口地址,该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第一服务器的数据请求,数据请求中携带有第二应用的端口号和第二入口地址;
根据第二入口地址和端口号查询对应关系表,确定第二服务器中每个第二应用备份对应IP地址的转发策略,并基于转发策略进行相应的转发处理;其中,对应关系表存储有第二入口地址、端口号、第二应用对应IP地址和转发策略的对应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向第三服务器申请第二入口地址,将第二入口地址和第二应用的端口号绑定,并将第二入口地址、第二应用的端口号、第二服务器中预设的每个第二应用副本的IP地址和转发策略存储到对应关系表。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第二服务器,该第二服务器中预设有第二应用;第二应用在第二服务器中分配有第二入口地址,该第二服务器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服务器的数据请求,数据请求中携带有第二应用的端口号和第二入口地址;
查询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入口地址和端口号查询对应关系表,确定第二服务器中每个第二应用备份对应IP地址的转发策略;
处理模块,用于基于转发策略进行相应的转发处理;其中,对应关系表存储有第二入口地址、端口号、第二应用对应IP地址和转发策略的对应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二服务器还包括:
绑定模块,用于向第三服务器申请第二入口地址,将第二入口地址和第二应用的端口号绑定,并将第二入口地址、第二应用的端口号、第二服务器中预设的每个第二应用副本的IP地址和转发策略存储到对应关系表。
第四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第二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和总线,存储介质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第一服务器运行时,处理器与存储介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处理器执行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的服务发现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描述的服务发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主要解决当前在私有云环境下,自主建设的Kubernetes联邦集群,兄弟集群之间的服务注册与发现问题。目前,各个云厂商将联邦集群服务,作为独立应用提供服务,即使用联邦方式进行应用统一部署和管理,但在对外提供服务方面又相对独立。
使用本发明集群服务发现方法,可在用户无感知的情况完成Kubernetes联邦集群的服务发现、注册工作,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便利性;同时极大的节省了Kubernetes集群的配置、运维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说明书实施例。
此外,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任一实施例并不需要达到上述的全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发现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发现系统的结构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发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服务器的结构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服务器的结构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服务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发现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的服务发现系统包括,第一服务器(图1中的cluster2)、第二服务器(图1中的cluster1)和第三服务器(5图1中的DHCP服务),其中,由cluster1和cluster2组成K8S联邦集群,其中Fed controller(联邦集群管理控制面板)和Fed IPAM(联邦集群服务发现IP控制器)部署在cluster1集群,Fed Channel(联邦集群服务发现流量通道)和DNS服务两个集群同时部署(本文仅用cluster1的Fed Channel和cluster的DNS举例说明);
应用B是在cluster1集群和cluster2集群同时部署的联邦应用,暴露服务端口80,并且在cluster1集群和cluster2集群同时启动两个副本,在cluster1集群分配IP地址为172.127.0.6和172.127.0.8,在cluster2集群分配IP地址为172.128.0.6和172.128.0.8,应用A是在cluster2集群部署的调用应用B的请求方应用,分配IP地址为172.128.1.10,所在宿主机地址为192.126.6.10;
示例性的,可以在集群cluster1和集群cluster2同时启动两个副本,在集群cluster1和集群cluster2分别分配IP地址,具体启动一个或多个副本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cluster2集群中Kube controller检测到本集群的应用B已分配IP,则为此集群内应用B分配统一入口地址10.97.12.12,并配置此集群内DNS服务,将serverB.nsB域名解析为10.97.12.12,此时10.97.12.12的后端服务地址为:172.128.0.6和172.128.0.8;
cluster1集群中Fed IPAM检测到本集群应用B已经分配IP地址,则在Fed Channel所在主机,新建虚拟网卡,并向DHCP服务申请动态IP地址192.168.88.82,并绑定该地址为应用B统一入口地址;IPAM读取应用B的IP地址为172.127.0.6和172.127.0.8,并同应用B提供的端口号80,建立或者更新《IP对应关系表》;
Figure BDA0002621743510000071
转发策略包括:随机、轮询、权重、最小连接数;
此时192.168.88.82:80的后端地址为:172.127.0.6:80和172.127.0.8:80;
cluster1集群中Fed Channel检测到,《IP对应关系表》已更新,则根据已更新规则,绑定192.168.88.82IP绑定自身服务,并向全网广播自身的MAC地址和IP地址,保证192.168.88.82地址网络三层通信可达;
cluster1集群中Fed Channel IP配置完成后,配置cluster2集群的DNS,将serverB.nsB域名解析为10.97.12.12和192.168.88.82;
cluster2中应用A,通过域名serverB.nsB访问cluster1中应用B,根据DNS配置策略(此处解析联邦兄弟集群地址),解析地址为192.168.88.82,应用A所发送的IP数据包原地址是172.128.1.10,目的地址是192.168.88.82,经过宿主机网卡NAT地址转换,将请求IP数据包原地址172.128.1.10修改为192.126.6.10,目的地址192.168.88.82不变,经过多层网络设备,IP数据包到达则流量到达cluster1中的Fed channel;
Fed channel利用端口复用机制和目标地址转换机制进行请求转发:Fed channel接受到请求,解析IP数据包,获取IP数据包中目的地址为192.168.88.82,并根据目的地址检索《IP对应关系表》,查询到转发策略为权重,然后依次查询172.127.0.6的权重为10,则将数据包中的目的IP地址192.168.88.82修改为172.127.0.6,原地址192.126.6.10修改为192.168.88.82,然后进行转发。
cluster1中应用B接受并处理完成请求,响应IP数据包的原地址是172.127.0.6,目的地址是192.168.88.82,cluster1中Fed channel接受响应IP数据包,将原地址172.127.0.6修改为192.168.88.82,目的地址192.168.88.82修改为192.126.6.10,进行转发;
cluster2中IP为192.126.6.10的宿主机,接受到影响IP数据包,原地192.168.88.82不变,目的地址192.126.6.10修改为172.128.1.10,并将IP数据包进行转发;
cluster1中成功收到cluster2中应用B的响应信息;
DNS服务优先解析serverB.nsB地址为同集群地址10.97.12.12,在cluster2中应用B异常或者请求应用B的请求处于阻塞状态,DNS解析serverB.nsB地址为cluster1的应用B的统一入口地址,即cluster1的Fed Channel地址192.168.88.82。该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可以处在不同的地点,从属于不同的数据中心,比如第一服务器位于上海数据中心,第二服务器位于北京数据中心,每个数据中心内部使用SDN网络,可学习集群cluster1和集群cluster2内Calico路由表,因此集群cluster1与集群cluster2中POD可以直接通过POD IP直接通信。
Calico网络方案可以使用flannel网络方案代替,本公开不作限制。
SDN网络方案可以通过使用手动配置三层网络设备的方案替换。
Calico的主要组件有:
Felix:Calico agent,运行在每台workload节点,主要负责配置路由及ACLs等信息,确保endpoint的连通状态;
Etcd:分布式kv存储,主要负责网络元数据一致性,确保Calico网络状态的准确性;
BGP Client(BIRD):主要负责把Felix写入kernel的路由信息分发到当前Calico网络,确保workload间的通信的有效性;
BGP Route Reflector(BIRD):一般在大规模部署时采用,与所有节点互联的mesh模式不同,通过一个或多个BGP Route Reflector来完成集中式的路由分发
Kubernetes(通常称为K8s)是来自Google云平台的开源容器集群管理系统,用于自动部署、扩展和管理容器化(containerized)应用程序。该系统基于Docker构建一个容器的调度服务,Kubernetes可以自动在一个容器集群中选择一个工作容器供使用,本文不再赘述。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的一种服务发现系统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的服务处理系统20包括第一服务器201、第二服务器202和第三服务器203,其中,第一服务器201中预设有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第二服务器202中预设有第二应用和流量通道;第二应用在第一服务器201中分配有第一入口地址,第二应用在第二服务器202中分配有第二入口地址;第一服务器201,用于在第一应用通过预设域名访问第二应用时,检测第一服务器中预设的第二应用是否异常;若异常,则通过第二入口地址访问第二服务器202中预设的第二应用。
可选的,第一服务器201还用于,若非异常,则通过统一入口地址访问第一服务器201中预设的第二应用。
可选的,第一服务器201中预设的第二应用和第二服务器202中预设的第二应用均启动至少两个副本,每个副本对应不同的IP地址,第一服务器201中预设的第二应用的每个副本不同的IP地址通过第一入口地址访问,第二服务器202中预设的第二应用的每个副本不同的IP地址通过统二入口地址访问。
可选的,流量通道用于:向第三服务器203申请第二入口地址,将第二入口地址和第二应用的端口号绑定,并将第二入口地址、第二应用的端口号、第二服务器202中预设的每个第二应用副本的IP地址和转发策略存储到对应关系表。
可选的,通过第二入口地址访问第二服务器202中预设的第二应用包括:
第一服务器201向第二服务器发送数据请求,数据请求中携带有第二应用的端口号和第二入口地址;
第二服务器202根据第二入口地址和端口号查询对应关系表,确定第二服务器202中每个第二应用备份的转发策略,并基于转发策略进行相应的转发处理。
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中第二应用对应的副本数量当然也可以是一个副本或多个副本,本公开只是示例性展示,并不对副本数量做限制。
可选的,第一服务器201和第二服务器202之间通过软件自定义网络SDN通信。
可选的,第一服务器201和第二服务器202均为Kubernetes联邦集群服务器,第三服务器203为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
图3是本公开提供一种服务发现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的服务发现方法,应用于第二服务器,该第二服务器中预设有第二应用;第二应用在第二服务器中分配有第二入口地址,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接收来自第一服务器的数据请求,数据请求中携带有第二应用的端口号和第二入口地址;
步骤302、根据第二入口地址和端口号查询对应关系表,确定第二服务器中每个第二应用备份对应IP地址的转发策略;
其中,对应关系表存储有第二入口地址、端口号、第二应用对应IP地址和转发策略的对应关系。
步骤303、基于转发策略进行相应的转发处理。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304、向第三服务器申请第二入口地址,将第二入口地址和第二应用的端口号绑定,并将第二入口地址、第二应用的端口号、第二服务器中预设的每个第二应用副本的IP地址和转发策略存储到对应关系表。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服务器的结构图,如图4所示的第二服务器中预设有第二应用;第二应用在第二服务器中分配有第二入口地址,该第二服务器包括:
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服务器的数据请求,数据请求中携带有第二应用的端口号和第二入口地址;
查询模块402,用于根据第二入口地址和端口号查询对应关系表,确定第二服务器中每个第二应用备份对应IP地址的转发策略;
处理模块403,用于基于转发策略进行相应的转发处理;其中,对应关系表存储有第二入口地址、端口号、第二应用对应IP地址和转发策略的对应关系。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服务器的结构图,如图5所示的第二服务器还包括:
绑定模块400,用于向第三服务器申请第二入口地址,将第二入口地址和第二应用的端口号绑定,并将第二入口地址、第二应用的端口号、第二服务器中预设的每个第二应用副本的IP地址和转发策略存储到对应关系表。
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简称SOC)的形式实现。
图6是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第二服务器的结构图,包括:处理器601、存储介质602和总线603,存储介质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第二服务器运行时,处理器与存储介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处理器执行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上述服务发现方法的步骤。
第二服务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601、总线603和存储介质602,其中,存储介质602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601通过总线603与存储介质602通信连接,处理器601调用存储介质602存储的程序,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处理器6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例如,单核处理器或多核处理器)。仅作为举例,处理器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专用指令集处理器(Application Specific Instruction-set Processor,ASIP)、图形处理单元(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物理处理单元(Physics Processing Unit,P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控制器、微控制器单元、简化指令集计算机(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RISC)、或微处理器等,或其任意组合。
存储介质602可以包括:包括大容量存储器、可移动存储器、易失性读写存储器、或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等,或其任意组合。作为举例,大容量存储器可以包括磁盘、光盘、固态驱动器等;可移动存储器可包括闪存驱动器、软盘、光盘、存储卡、zip磁盘、磁带等;易失性读写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RAM可以包括动态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RAM(Double Date-Rate Synchronous RAM,DDR SDRAM);静态RAM(Static Random-AccessMemory,SRAM),晶闸管RAM(Thyristor-Based Random Access Memory,T-RAM)和零电容器RAM(Zero-RAM)等。作为举例,ROM可以包括掩模ROM(Mask Read-Only Memory,MROM)、可编程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ROM(ProgrammableErasable Read-only Memory,PE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EPROM)、光盘ROM(CD-ROM)、以及数字通用磁盘ROM等。
为了便于说明,在第二服务器中仅描述了一个处理器601。然而,应当注意,本申请中的第二服务器还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601,因此本申请中描述的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步骤也可以由多个处理器联合执行或单独执行。例如,若第二服务器的处理器601执行步骤A和步骤B,则应该理解,步骤A和步骤B也可以由两个不同的处理器共同执行或者在一个处理器中单独执行。例如,第一处理器执行步骤A,第二处理器执行步骤B,或者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共同执行步骤A和B。
可选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述服务发现方法的步骤。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英文: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7)

1.一种服务发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和第三服务器,其中,第一服务器中预设有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第二服务器中预设有第二应用和流量通道;所述第二应用在第一服务器中分配有第一入口地址,所述第二应用在第二服务器中分配有第二入口地址;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属于不同集群;所述第一服务器中预设的第二应用和第二服务器中预设的第二应用均启动至少两个副本,每个副本对应不同的IP地址,第一服务器中预设的第二应用的每个副本不同的IP地址通过第一入口地址访问,第二服务器中预设的第二应用的每个副本不同的IP地址通过第二入口地址访问;第一服务器,用于在第一应用通过预设域名访问第二应用时,检测第一服务器中预设的第二应用是否异常;
若异常,则通过所述第二入口地址访问所述第二服务器中预设的第二应用;
所述流量通道用于:向第三服务器申请第二入口地址,将所述第二入口地址和所述第二应用的端口号绑定,并将所述第二入口地址、第二应用的端口号、第二服务器中预设的每个第二应用副本的IP地址和转发策略存储到对应关系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服务器还用于,
若非异常,则通过所述第一入口地址访问所述第一服务器中预设的第二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二入口地址访问所述第二服务器中预设的第二应用包括:
第一服务器向第二服务器发送数据请求,所述数据请求中携带有第二应用的端口号和第二入口地址;
第二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入口地址和所述端口号查询所述对应关系表,确定第二服务器中每个第二应用副本的转发策略,并基于所述转发策略进行相应的转发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均为Kubernetes联邦集群服务器,所述第三服务器为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
5.一种服务发现方法,应用于第二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服务器中预设有第二应用;所述第二应用在第二服务器中分配有第二入口地址,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第一服务器的数据请求,所述数据请求中携带有第二应用的端口号和第二入口地址;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属于不同集群;
根据所述第二入口地址和所述端口号查询对应关系表,确定第二服务器中每个第二应用副本对应IP地址的转发策略;
基于所述转发策略进行相应的转发处理;其中,所述对应关系表存储有第二入口地址、所述端口号、所述第二应用对应IP地址和转发策略的对应关系;
向第三服务器申请第二入口地址,将所述第二入口地址和所述第二应用的端口号绑定,并将所述第二入口地址、第二应用的端口号、第二服务器中预设的每个第二应用副本的IP地址和转发策略存储到对应关系表。
6.一种第二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服务器中预设有第二应用;所述第二应用在第二服务器中分配有第二入口地址,所述第二服务器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服务器的数据请求,所述数据请求中携带有第二应用的端口号和第二入口地址;
查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入口地址和所述端口号查询对应关系表,确定第二服务器中每个第二应用副本对应IP地址的转发策略;
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转发策略进行相应的转发处理,向第三服务器申请第二入口地址,将所述第二入口地址和所述第二应用的端口号绑定,并将所述第二入口地址、第二应用的端口号、第二服务器中预设的每个第二应用副本的IP地址和转发策略存储到对应关系表;第二服务器中预设的第二应用的每个副本不同的IP地址通过第二入口地址访问;其中,所述对应关系表存储有第二入口地址、所述端口号、所述第二应用对应IP地址和转发策略的对应关系;
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属于不同集群。
7.一种第二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和总线,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第二服务器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介质之间通过所述总线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务发现方法的步骤。
CN202010785357.0A 2020-08-06 2020-08-06 服务发现系统、方法及第二服务器 Active CN1121655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85357.0A CN112165502B (zh) 2020-08-06 2020-08-06 服务发现系统、方法及第二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85357.0A CN112165502B (zh) 2020-08-06 2020-08-06 服务发现系统、方法及第二服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5502A CN112165502A (zh) 2021-01-01
CN112165502B true CN112165502B (zh) 2022-11-25

Family

ID=73859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85357.0A Active CN112165502B (zh) 2020-08-06 2020-08-06 服务发现系统、方法及第二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655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60452B (zh) * 2021-08-02 2023-09-26 阿里巴巴新加坡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容器调度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25021B (zh) * 2021-11-18 2023-08-08 上海道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跨Kubernetes集群的通信方法、系统、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4422492B (zh) * 2022-01-17 2023-12-12 星环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请求转发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5696A (zh) * 2013-08-23 2013-12-25 汉柏科技有限公司 云计算集群服务器状态监控系统和方法
CN107508795A (zh) * 2017-07-26 2017-12-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跨容器集群的访问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11182089A (zh) * 2019-12-31 2020-05-19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容器集群系统和访问大数据组件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1459763A (zh) * 2020-04-03 2020-07-28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跨kubernetes集群监控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5696A (zh) * 2013-08-23 2013-12-25 汉柏科技有限公司 云计算集群服务器状态监控系统和方法
CN107508795A (zh) * 2017-07-26 2017-12-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跨容器集群的访问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11182089A (zh) * 2019-12-31 2020-05-19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容器集群系统和访问大数据组件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1459763A (zh) * 2020-04-03 2020-07-28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跨kubernetes集群监控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5502A (zh) 2021-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65502B (zh) 服务发现系统、方法及第二服务器
CN107947961B (zh) 基于SDN的Kubernetes网络管理系统与方法
CN109032755B (zh) 一种容器服务托管系统及提供容器服务的方法
US20190097838A1 (en) Virtual interfa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tenant cloud networking
US9104625B2 (en) Disaster recovery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failover
WO2017157156A1 (zh) 一种用户请求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US10666508B2 (en) Unified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ver multiple hosting environments
CN113572831B (zh) Kubernetes集群间的通信方法、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Liu et al. SDN-based live VM migration across datacenters
CN111131451A (zh) 业务处理系统及业务处理方法
CN114237812A (zh) 容器网络管理系统
CN110391940B (zh) 服务地址的响应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910685B (zh) 实现对容器网络统一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US11550616B2 (en) Virtual IP support for bare metal cloud infrastructures
US10237235B1 (en) System for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CN112333017B (zh) 一种服务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56399B (zh) 基于Docker的Jupyter Lab多用户远程开发方法及系统
CN112042170A (zh) 用于虚拟机的节点上dhcp实现
CN115086312A (zh) 实现kubernetes服务跨集群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CN111970337A (zh) 跨云环境下的p2p网络通信构建方法、系统、介质及终端
CN111770159B (zh) 服务发现系统、方法、第一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TW200532553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logical units
CN114489931A (zh) 一种函数实例的容器创建方法及系统
CN112583760B (zh) 一种对象存储的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0452295B1 (en) Data routing i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utilizing persistent memo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