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65148A - 一种并联储能电源的控制方法及并联储能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并联储能电源的控制方法及并联储能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65148A
CN112165148A CN202010988913.4A CN202010988913A CN112165148A CN 112165148 A CN112165148 A CN 112165148A CN 202010988913 A CN202010988913 A CN 202010988913A CN 112165148 A CN112165148 A CN 1121651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power supply
storage power
output
parall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8891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中伟
钟志源
褚艳秋
章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ello Tech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ello Tech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ello Tech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ello Tech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8891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6514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651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51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0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01M10/441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并联储能电源的控制方法及并联储能电源,并联储能电源包括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通过并联线连接,控制方法由第一储能电源执行,控制方法包括:检测与并联储能电源电连接的负载的功率;获取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确定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比例;根据确定的剩余容量比例、负载的功率,控制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第一功率以及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第一功率和第二功率均小于相应储能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并联储能电源的控制方法及并联储能电源,能够提高储能电源并联装置的输出功率的输出时长即供电时长,保证供电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并联储能电源的控制方法及并联储能电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源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并联储能电源的控制方法及并联储能电源。
背景技术
储能电源作为一种便携的提供交流电的装置,可在紧急情况或者户外为负载供电。但某些情况下交流电难以满足负载的用电功率需求,因此出现了并联储能电源,两个或多个储能电源通过并联可增大输出功率,进而满足负载的大功率用电需求。
目前,现有的并联储能电源的控制方法,在控制并联储能电源为负载供电时,各储能电源的电量可能存在着差异,通常低电量的储能电源可能因电量提前耗尽而无法继续为负载供电,高电量的储能电源虽仍存有电能但因单台储能电源的功率过低而无法满足负载需求,影响并联储能电源的输出功率的输出时长,从而影响并联储能电源的供电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并联储能电源的控制方法及并联储能电源,以提高储能电源并联装置的输出功率的输出时长即供电时长,保证供电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并联储能电源的控制方法,并联储能电源包括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通过并联线连接,控制方法由第一储能电源执行,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与并联储能电源电连接的负载的功率;
获取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确定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比例;
根据确定的剩余容量比例、负载的功率,控制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第一功率以及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第一功率和第二功率均小于相应储能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
可选的,根据确定的剩余容量比例、负载的功率,控制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第一功率以及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包括:
根据确定的剩余容量比例,对负载的功率进行相应的比例分配,以确定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第一功率;
若确定第一功率小于或等于第一储能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则控制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第一功率以及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
可选的,根据确定的剩余容量比例、负载的功率,控制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第一功率,包括:
根据确定的剩余容量比例,对负载的功率进行相应的比例分配,以确定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第一功率;
若确定第一功率大于第一储能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则控制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的功率小于第一储能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
可选的,根据确定的剩余容量比例、负载的功率,控制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第一功率以及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之前,包括:
若并联储能电源中电池模块的最大输出功率大于并联储能电源中逆变模块的最大输出功率,则控制剩余容量较大的储能电源中的部分电能传输至剩余容量较低的储能电源,以减小剩余容量较低的储能电源的耗能。
可选的,控制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第一功率之后,还包括:
根据第一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实时调整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的功率。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并联储能电源的控制方法,并联储能电源包括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通过并联线连接,控制方法由第二储能电源执行,控制方法包括:
向第一储能电源发送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并接收第一储能电源发送的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的信息;
根据信息控制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并联储能电源,包括: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通过并联线连接;第一储能电源用于检测与并联储能电源电连接的负载的功率;获取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确定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比例;根据确定的剩余容量比例、负载的功率,控制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第一功率以及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第一功率和第二功率均小于相应储能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
可选的,第二储能电源用于向第一储能电源发送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并接收第一储能电源发送的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的信息根据信息控制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
可选的,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均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电池模块、逆变模块、输出模块、检测模块、处理器模块和通信模块,处理器模块还与电池模块以及逆变模块电连接。
可选的,通信模块的通信方式为有线通信方式或无线通信方式,无线通信方式包括WIFI、Zigbee、蓝牙、红外线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并联储能电源的控制方法及并联储能电源,并联储能电源包括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通过并联线连接,控制方法由第一储能电源执行,通过检测与并联储能电源电连接的负载的功率,并获取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确定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比例,从而根据确定的剩余容量比例、负载的功率,控制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第一功率以及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第一功率和第二功率均小于相应储能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并联储能电源的控制方法及并联储能电源,根据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比例、负载的功率,控制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第一功率以及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使第一储能电源的电能和第二储能电源的电能均得到充分利用,防止低电量的储能电源因电量提前耗尽而无法继续为负载供电,高电量的储能电源虽仍存有电能但因单台储能电源的功率过低而无法满足负载需求,影响并联储能电源的供电时长,从而保证并联储能电源输出功率的时长较长,提高并联储能电源的供电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并联储能电源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并联储能电源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并联储能电源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并联储能电源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并联储能电源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储能电源并联工作等情况,并联储能电源包括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通过并联线连接,该方法可以由第一储能电源来执行,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检测与并联储能电源电连接的负载的功率。
其中,并联储能电源为负载供电,当负载需要供电时,并联储能电源与负载电连接以将电能传输至负载,第一储能电源可通过自身设置的检测模块检测与并联储能电源电连接的负载的功率,以对负载的功率进行比例分配。
步骤120、获取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确定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比例。
具体的,第一储能电源可通过自身设置的通信模块获取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如获取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为600WH,第一储能电源自身的剩余容量为900WH,则确定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比例为900WH比600WH即3比2。
步骤130、根据确定的剩余容量比例、负载的功率,控制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第一功率以及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
其中,第一功率和第二功率均小于相应储能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若第一储能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和第二储能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均为1000W,最大容量均为1000WH,当检测的负载的功率为1500W,确定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比例为3比2时,将负载的功率按照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比例分配,即将1500W按照3比2的比例分为900W和600W,其中900W和600W分别为第一功率和第二功率,从而控制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第一功率以及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以此并联储能电源中的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均可为负载提供工作1小时的电能,第一储能电源的电能和第二储能电源的电能均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保证并联储能电源输出功率的时长较长,提高并联储能电源的供电效果。
另外,若检测的负载的功率为1500W,当获取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为300WH,第一储能电源自身的剩余容量为900WH时,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比例为3比1,此时若按照剩余容量比例分配负载功率,可确定第一功率为1125W,第二功率为375W,而1125W超出了第一储能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1000W,则此时需控制第一功率小于1000W,如控制第一功率为900W,第二功率为600W,此种情况下,也可以保证并联储能电源的供电时长较长,在剩余容量较小的储能电源的电能耗尽后,剩余容量较大的储能电源仍将有剩余电量。
本实施例提供的并联储能电源的控制方法,通过检测与并联储能电源电连接的负载的功率,并获取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确定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比例,从而根据确定的剩余容量比例、负载的功率,控制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第一功率以及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第一功率和第二功率均小于相应储能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本实施例提供的并联储能电源的控制方法,根据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比例、负载的功率,控制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第一功率以及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使第一储能电源的电能和第二储能电源的电能均得到充分利用,防止低电量的储能电源因电量提前耗尽而无法继续为负载供电,高电量的储能电源虽仍存有电能但因单台储能电源的功率过低而无法满足负载需求,影响并联储能电源的供电时长,从而保证并联储能电源输出功率的时长较长,提高并联储能电源的供电效果。
实施例二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并联储能电源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储能电源并联工作等情况,并联储能电源包括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通过并联线连接,该方法可以由第一储能电源来执行,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0、检测与并联储能电源电连接的负载的功率。
其中,并联储能电源为负载供电,当负载需要供电时,并联储能电源与负载电连接以将电能传输至负载,第一储能电源可通过自身设置的检测模块检测与并联储能电源电连接的负载的功率,以对负载的功率进行比例分配。
步骤220、获取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确定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比例。
具体的,第一储能电源可通过自身设置的通信模块获取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如获取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为600WH,第一储能电源自身的剩余容量为900WH,则确定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比例为900WH比600WH即3比2。
步骤230、根据确定的剩余容量比例,对负载的功率进行相应的比例分配,以确定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第一功率,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
其中,第一功率和第二功率均小于相应储能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若第一储能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和第二储能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均为1000W,最大容量均为1000WH,当检测的负载的功率为1500W,确定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比例为3比2时,将负载的功率按照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比例分配,即将1500W按照3比2的比例分为900W和600W,其中900W和600W分别为第一功率和第二功率,从而控制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第一功率以及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以此并联储能电源中的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均可为负载提供工作1小时的电能,第一储能电源的电能和第二储能电源的电能均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保证并联储能电源输出功率的时长较长,提高并联储能电源的供电效果。
另外,若并联储能电源中电池模块的最大输出功率大于并联储能电源中逆变模块的最大输出功率,则可控制剩余容量较大的储能电源中的部分电能传输至剩余容量较低的储能电源,以减小剩余容量较低的储能电源的耗能。如逆变模块最大的输出功率为1000W,电池模块的输出功率大于1000W,此时可以考虑将剩余容量较高的储能电源的电能导向剩余容量较低的储能电源,使得剩余容量较高储能电源同时为两个储能电源提供电能。当检测到的负载的功率为1500W,而第一储能电源剩余容量为900WH,第二储能电源剩余容量为300WH时,此时若按照剩余容量比例分配负载功率,可确定第一功率为1125W,第二功率为375W,而1125W超出了第一储能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1000W,由于第一储能电源输出功率不能超出第一储能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1000W,则第一储能电源可输出不高于1000W的功率,第二储能电源可输出不低于500W的功率,第一储能电源可向第二储能电源提供125W功率,即第二储能电源自身仅需输出不低于375W的功率,减小了第二储能电源的电能损耗。
步骤240、判断第一功率是否大于第一阈值或第二功率是否大于第二阈值;如果是,执行步骤250;如果否,执行步骤270。
其中,第一阈值为第一储能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第二阈值为第二储能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在并联储能电源正常工作时,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的功率需不高于第一储能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的功率需不高于第二储能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
步骤250、控制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的功率小于第一阈值或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的功率小于第二阈值。
具体的,若第一功率大于第一阈值则控制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的功率小于第一阈值,若第二功率大于第二阈值则控制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的功率小于第二阈值,以使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的功率小于第一储能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且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的功率小于第二储能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保证并联储能电源正常工作。如检测的负载的功率为1500W,当获取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为300WH,第一储能电源自身的剩余容量为900WH时,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比例为3比1,此时若按照剩余容量比例分配负载功率,可确定第一功率为1125W,第二功率为375W,而1125W超出了第一储能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1000W,则此时需控制第一功率小于1000W,可控制第一功率为900W,第二功率为600W,此种情况下,也可以保证并联储能电源的供电时长较长,在剩余容量较小的储能电源的电能耗尽后,剩余容量较大的储能电源仍将有剩余电量。
步骤260、根据第一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实时调整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的功率。
具体的,第一储能电源可根据第一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实时调整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的功率,并可实时按照上述步骤对输出功率进行调整,以保证并联储能电源有较长的供电时长。
步骤270、控制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第一功率以及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
具体的,若第一功率不大于第一储能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且第二功率不大于第二储能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则控制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第一功率以及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如第一储能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和第二储能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均为1000W,最大容量均为1000WH,当检测的负载的功率为1500W,确定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比例为3比2时,将负载的功率按照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比例分配,即将1500W按照3比2的比例分为900W和600W,其中900W和600W分别为第一功率和第二功率,从而控制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第一功率以及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以此并联储能电源中的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均可为负载提供工作1小时的电能,第一储能电源的电能和第二储能电源的电能均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保证并联储能电源输出功率的时长较长,提高并联储能电源的供电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并联储能电源的控制方法,通过检测与并联储能电源电连接的负载的功率,并获取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确定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比例,从而根据确定的剩余容量比例,对负载的功率进行相应的比例分配,以确定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第一功率,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并控制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的功率小于第一储能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的功率小于第二储能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本实施例提供的并联储能电源的控制方法,根据确定的剩余容量比例,对负载的功率进行相应的比例分配,以确定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第一功率,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使第一储能电源的电能和第二储能电源的电能均得到充分利用,防止低电量的储能电源因电量提前耗尽而无法继续为负载供电,高电量的储能电源虽仍存有电能但因单台储能电源的功率过低而无法满足负载需求,影响并联储能电源的供电时长,从而保证并联储能电源输出功率的时长较长,提高并联储能电源的供电效果。
实施例三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并联储能电源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储能电源并联工作等情况,并联储能电源包括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通过并联线连接,该方法可以由第二储能电源来执行,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0、向第一储能电源发送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并接收第一储能电源发送的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的信息。
其中,第二储能电源可通过自身设置的通信模块向第一储能电源发送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并可通过通信模块接收第一储能电源发送的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的信息。第一储能电源发送的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的信息,对应第一储能电源根据剩余容量比例、负载的功率,确定的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具体执行过程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相应的实施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20、根据接收的信息控制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
具体的,若第一储能电源根据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比例、负载的功率,确定第二储能电源输出600W,则第二储能电源根据接收的信息控制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的功率为600W,第二储能电源还可根据接收的信息实时调整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的功率。由于第二储能电源接收的信息是第一储能电源基于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比例,确定的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的信息,从而使第二储能电源控制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以保证第二储能电源的电能得到充分利用,防止低电量的储能电源因电量提前耗尽而无法继续为负载供电,高电量的储能电源虽仍存有电能但因单台储能电源的功率过低而无法满足负载需求。
本实施例提供的并联储能电源的控制方法,通过向第一储能电源发送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并接收第一储能电源发送的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的信息,从而根据接收的信息控制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使第二储能电源的电能得到充分利用,防止低电量的储能电源因电量提前耗尽而无法继续为负载供电,高电量的储能电源虽仍存有电能但因单台储能电源的功率过低而无法满足负载需求,影响并联储能电源的供电时长,从而保证并联储能电源输出功率的时长较长,提高并联储能电源的供电效果。
实施例四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并联储能电源的结构框图,并联储能电源包括:第一储能电源100和第二储能电源200,第一储能电源100和第二储能电源200通过并联线300连接;第一储能电源100用于检测与并联储能电源电连接的负载的功率;获取第二储能电源200的剩余容量,确定第一储能电源100和第二储能电源200的剩余容量比例;根据确定的剩余容量比例、负载的功率,控制第一储能电源100输出第一功率以及第二储能电源200输出第二功率。
其中,第一功率和第二功率均小于相应储能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并联线300上可设置有供电的输出插座,以使并联储能电源为负载供电。第一储能电源100可通过自身设置的检测模块检测与并联储能电源电连接的负载的功率,以对负载的功率进行比例分配;第一储能电源100可通过自身设置的通信模块获取第二储能电源200的剩余容量,如获取第二储能电源200的剩余容量为600WH,第一储能电源100自身的剩余容量为900WH,则确定第一储能电源100和第二储能电源200的剩余容量比例为900WH比600WH即3比2。若第一储能电源100的最大输出功率和第二储能电源200的最大输出功率均为1000W,最大容量均为1000WH,当检测的负载的功率为1500W,确定第一储能电源100和第二储能电源200的剩余容量比例为3比2时,将负载的功率按照第一储能电源100和第二储能电源200的剩余容量比例分配,即将1500W按照3比2的比例分为900W和600W,其中900W和600W分别为第一功率和第二功率,从而控制第一储能电源100输出第一功率以及第二储能电源200输出第二功率,以此并联储能电源中的第一储能电源100和第二储能电源200均可为负载提供工作1小时的电能,第一储能电源100的电能和第二储能电源200的电能均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保证并联储能电源输出功率的时长较长,提高并联储能电源的供电效果。
另外,若检测的负载的功率为1500W,当获取第二储能电源200的剩余容量为300WH,第一储能电源100自身的剩余容量为900WH时,第一储能电源100和第二储能电源200的剩余容量比例为3比1,此时若按照剩余容量比例分配负载功率,可确定第一功率为1125W,第二功率为375W,而1125W超出了第一储能电源100的最大输出功率1000W,则此时需控制第一功率小于1000W,如控制第一功率为900W,第二功率为600W,此种情况下,也可以保证并联储能电源的供电时长较长,在剩余容量较小的储能电源的电能耗尽后,剩余容量较大的储能电源仍将有剩余电量。
可选的,第二储能电源200用于向第一储能电源100发送第二储能电源200的剩余容量,并接收第一储能电源100发送的第二储能电源200输出第二功率的信息,根据接收的信息控制第二储能电源200输出第二功率。
具体的,第二储能电源200可通过自身设置的通信模块向第一储能电源100发送第二储能电源200的剩余容量,并可通过通信模块接收第一储能电源100发送的第二储能电源200输出第二功率的信息。第二储能电源200可根据接收的信息控制第二储能电源200输出第二功率,第二储能电源200还可根据接收的信息实时调整第二储能电源200输出的功率。由于第二储能电源200接收的信息是第一储能电源100基于第一储能电源100和第二储能电源200的剩余容量比例,确定的第二储能电源200输出第二功率的信息,从而使第二储能电源200控制第二储能电源200输出第二功率,以保证第二储能电源200的电能得到充分利用,防止低电量的储能电源因电量提前耗尽而无法继续为负载供电,高电量的储能电源虽仍存有电能但因单台储能电源的功率过低而无法满足负载需求。
可选的,第一储能电源100和第二储能电源200均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电池模块10、逆变模块20、输出模块30、检测模块40、处理器模块50和通信模块60,处理器模块50还与电池模块10以及逆变模块20电连接。
其中,输出模块30可以是设置在储能电源上的输出插座,并联线300可连通第一储能电源100的输出模块30和第二储能电源200的输出模块30。处理器模块50可控制逆变模块20输出的功率,如第一储能电源100可通过自身的检测模块40检测与输出模块30电连接的负载的功率,第一储能电源100可通过通信模块60获取第二储能电源200的剩余容量,第一储能电源100的处理器模块50可根据获取的第二储能电源200的电池模块10的剩余容量,确定第一储能电源100和第二储能电源200的剩余容量比例,并根据确定的剩余容量比例、负载的功率,控制第一储能电源100输出第一功率,以及确定第二储能电源200输出第二功率,第二储能电源200通过通信模块60接收第一储能电源100发送的第二储能电源200输出第二功率的信息,第二储能电源200的处理器模块50根据接收的信息控制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从而对并联储能电源的控制,使并联储能电源基于各储能电源电能的高低自动调配各储能电源的输出功率,以保证并联储能电源最大的输出时长。
可选的,通信模块60的通信方式为有线通信方式或无线通信方式,无线通信方式包括WIFI、Zigbee、蓝牙、红外线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的,Zigbee通信的功耗低、成本低,WIFI通信和红外通信的速度快、通信范围较大,蓝牙通信相比Zigbee通信的速度快,在较小范围内可使用Zigbee通信或蓝牙通信,具体使用有线通信还是无线通信,以及在使用无线通信时具体的通信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并联储能电源与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并联储能电源的控制方法属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具备相应的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详尽的技术细节详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并联储能电源的控制方法。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并联储能电源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并联储能电源包括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所述第一储能电源和所述第二储能电源通过并联线连接,所述控制方法由所述第一储能电源执行,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与所述并联储能电源电连接的负载的功率;
获取所述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确定所述第一储能电源和所述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比例;
根据确定的所述剩余容量比例、所述负载的功率,控制所述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第一功率以及所述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所述第一功率和所述第二功率均小于相应储能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储能电源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确定的所述剩余容量比例、所述负载的功率,控制所述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第一功率以及所述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包括:
根据确定的所述剩余容量比例,对所述负载的功率进行相应的比例分配,以确定所述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第一功率;
若确定所述第一功率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储能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则控制所述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第一功率以及所述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储能电源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确定的所述剩余容量比例、所述负载的功率,控制所述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第一功率,包括:
根据确定的所述剩余容量比例,对所述负载的功率进行相应的比例分配,以确定所述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第一功率;
若确定所述第一功率大于所述第一储能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则控制所述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的功率小于所述第一储能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储能电源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确定的所述剩余容量比例、所述负载的功率,控制所述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第一功率以及所述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之前,包括:
若并联储能电源中电池模块的最大输出功率大于并联储能电源中逆变模块的最大输出功率,则控制剩余容量较大的储能电源中的部分电能传输至剩余容量较低的储能电源,以减小剩余容量较低的储能电源的耗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储能电源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第一功率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实时调整所述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的功率。
6.一种并联储能电源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并联储能电源包括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所述第一储能电源和所述第二储能电源通过并联线连接,所述控制方法由所述第二储能电源执行,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向所述第一储能电源发送所述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并接收所述第一储能电源发送的所述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的信息;
根据所述信息控制所述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
7.一种并联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储能电源和第二储能电源,所述第一储能电源和所述第二储能电源通过并联线连接;所述第一储能电源用于检测与所述并联储能电源电连接的负载的功率;获取所述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确定所述第一储能电源和所述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比例;根据确定的所述剩余容量比例、所述负载的功率,控制所述第一储能电源输出第一功率以及所述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所述第一功率和所述第二功率均小于相应储能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并联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能电源用于向所述第一储能电源发送所述第二储能电源的剩余容量,并接收所述第一储能电源发送的所述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的信息根据所述信息控制所述第二储能电源输出第二功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并联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能电源和所述第二储能电源均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电池模块、逆变模块、输出模块、检测模块、处理器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处理器模块还与所述电池模块以及所述逆变模块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并联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的通信方式为有线通信方式或无线通信方式,所述无线通信方式包括WIFI、Zigbee、蓝牙、红外线中的至少一种。
CN202010988913.4A 2020-09-18 2020-09-18 一种并联储能电源的控制方法及并联储能电源 Pending CN1121651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88913.4A CN112165148A (zh) 2020-09-18 2020-09-18 一种并联储能电源的控制方法及并联储能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88913.4A CN112165148A (zh) 2020-09-18 2020-09-18 一种并联储能电源的控制方法及并联储能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5148A true CN112165148A (zh) 2021-01-01

Family

ID=73862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88913.4A Pending CN112165148A (zh) 2020-09-18 2020-09-18 一种并联储能电源的控制方法及并联储能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65148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4263A (zh) * 2013-12-20 2015-06-24 广西电网公司 一种均流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7171390A (zh) * 2017-06-13 2017-09-15 江苏吉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储能电源瞬时功率控制系统
CN108832646A (zh) * 2018-06-11 2018-11-16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一种适用于可动态重构电池储能系统的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11293759A (zh) * 2020-05-07 2020-06-16 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集成能源产生、能源存储、能源管理的卫星电源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4263A (zh) * 2013-12-20 2015-06-24 广西电网公司 一种均流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7171390A (zh) * 2017-06-13 2017-09-15 江苏吉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储能电源瞬时功率控制系统
CN108832646A (zh) * 2018-06-11 2018-11-16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一种适用于可动态重构电池储能系统的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11293759A (zh) * 2020-05-07 2020-06-16 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集成能源产生、能源存储、能源管理的卫星电源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志敏等: "主动均衡", 《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与运营》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121273A1 (ja) 電力制御装置、電力制御方法及び電力制御システム
US20140152101A1 (en) Startup control method, grid interconnection apparatus, and controller
WO2020077786A1 (zh) 能源控制方法、装置以及能源管理系统和存储介质
US20220037881A1 (en) Energy storage power supply, parallel control device for energy storage power supplies, and parallel control method for energy storage power supplies
CN111786437A (zh) 一种储能电源、储能电源并联控制装置和并联控制方法
CN103904768B (zh) 供电控制方法和供电控制装置
CN108388331A (zh) I/o端口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3915864B (zh) 具有电源控制功能的电子装置
CN212518484U (zh) 一种储能电源、储能电源并联控制装置
US11859840B2 (en) Photovoltaic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startup method, controller and photovoltaic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KR101533337B1 (ko) 듀얼 인버터를 구비한 독립형 태양광발전 시스템 및 이로 구성되는 소규모 전력망의 전력을 제어하는 중앙제어시스템
CN113923062B (zh) 供电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US20230187966A1 (en) Non-current equalization ups apparatus, current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parallel ups system
WO2013047840A1 (ja) 電力管理システム、電力管理装置及び電力管理方法
CN112165148A (zh) 一种并联储能电源的控制方法及并联储能电源
KR20160072860A (ko) 전기자동차 전력 역전송 제어박스 및 그 제어방법
US9917473B2 (en) Power system,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and program
JP2021141817A (ja) 電源管理方法及び電源管理装置
CN113852150A (zh) 一种用于在线测温装置的自取电控制系统及方法
EP3410557B1 (en)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and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CN212518485U (zh) 一种储能电源、储能电源并联控制装置
TW202005206A (zh) 插座負載管理系統及其方法
JP6453581B2 (ja) 電力供給機器、電力供給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力供給方法
CN115833210B (zh) 一种多机并联储能系统及其充放电控制方法
US11381087B2 (en) Smart grid system and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