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63701A - 一种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63701A
CN112163701A CN202011010583.8A CN202011010583A CN112163701A CN 112163701 A CN112163701 A CN 112163701A CN 202011010583 A CN202011010583 A CN 202011010583A CN 112163701 A CN112163701 A CN 1121637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station
path
dimensional map
plan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1058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63701B (zh
Inventor
李德紘
赵康嘉
华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inke Jiadu Technology Co Ltd
PCI Sunte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inke Jiadu Technology Co Ltd
PCI Sunte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inke Jiadu Technology Co Ltd, PCI Sunte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inke Jiad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1058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637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63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37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637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37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06Q10/047Optimisation of routes or paths, e.g. travelling salesman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06F16/9537Spatial or temporal dependent retrieval, e.g. spatiotemporal que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06F16/9538Presentation of query resul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40Business processes related to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及装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确定当前用户的换乘线路和换乘站点,提取换乘站点的三维地图并输出至用户终端显示。并在检测到用户终端的位置在换乘站点的指定范围时,将用户终端的实时位置标注在三维地图中。之后,基于换乘线路、换乘站点的站内视频图像数据以及预设的换乘路径规划模型进行路径规划,确定站内换乘规划路径,输出站内换乘规划路径至用户终端显示。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地铁站内换乘路径的规划导航,提升地铁站内换乘效率,优化用户的换乘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城市地铁线路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群众选择搭乘地铁出行。由于地铁线路众多,在地铁车站运行场景中,乘客乘坐地铁经常出现需要换乘的情况。基于此,为了指示乘客换乘线路,提升换乘效率,会在站内相关位置设置指示标识,以指示前往相应换乘线路的路径。
但是,乘客在地铁站内换乘时,由于对站内路况不熟悉,寻找指示标识、换乘过程相对较为麻烦,易错。并且,站内人流分布复杂,仅仅依据指示标识进行线路换乘,其换乘效率相对偏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及装置,能够提升地铁线路换乘效率,优化用户换乘体验。
在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包括:
确定当前用户的换乘线路和换乘站点,提取所述换乘站点的三维地图并输出至用户终端显示;
检测到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在所述换乘站点的指定范围时,将所述用户终端的实时位置标注在所述三维地图中;
基于所述换乘线路、所述换乘站点的站内视频图像数据以及预设的换乘路径规划模型进行路径规划,确定站内换乘规划路径,输出所述站内换乘规划路径至所述用户终端显示。
进一步的,提取所述换乘站点的三维地图并输出至用户终端显示,包括:
根据所述换乘线路对应提取预先构建的所述换乘站点的三维地图,所述三维地图预先标示有多个对应所述换乘线路的站内换乘路径。
进一步的,提取所述换乘站点的三维地图并输出至用户终端显示,包括:
基于所述换乘线路实时在所述三维地图上标示多个站内换乘路径并输出至用户终端显示。
进一步的,在将所述用户终端的实时位置标注在所述三维地图中之后,还包括:
采集对应各个所述站内换乘路径的第一路径视频图像数据,将所述第一路径视频图像数据渲染至所述三维地图中对应的各个所述站内换乘路径。
进一步的,在将所述第一路径视频图像数据渲染至所述三维地图中对应的各个所述站内换乘路径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路径视频图像数据进行目标检测识别,确定人流数量达到设定阈值的拥堵区域,在所述三维地图中标示所述拥堵区域。
进一步的,基于所述换乘线路、所述换乘站点的站内视频图像数据以及预设的换乘路径规划模型进行路径规划,确定站内换乘规划路径,包括:
基于所述换乘线路和预设的换乘路径规划模型在所述三维地图上规划出站内换乘步行距离最短的设定数量个步行路径,所述步行路径由多个站内路段组成;
提取预先构建的第一步行时间矩阵,所述第一步行时间矩阵包含自由通行各个站内路段的实测时间数据,提取当前用户的乘客类型信息,根据所述换乘站点的站内视频图像数据并结合所述乘客类型信息修正所述第一步行时间矩阵,得到第二步行时间矩阵;
以所述第二步行时间矩阵计算各个所述步行路径的步行耗时,选择步行耗时最短的所述步行路径作为站内换乘规划路径。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换乘站点的站内视频图像数据并结合所述乘客类型信息修正所述第一步行时间矩阵,包括:
基于所述换乘站点的站内视频图像数据进行检测识别,确定各个站内路段的实时人流量和通行能力,并根据各个站内路段的实时人流量和通行能力确定所述第一步行时间矩阵的拥堵影响因子;
根据所述乘客类型信息选取对应的阻碍因子,所述阻碍因子预先根据不同的乘客类型定义;
基于对应的所述阻碍因子和拥堵影响因子修正所述第一步行时间矩阵。
进一步的,根据各个站内路段的实时人流量和通行能力确定所述第一步行时间矩阵的拥堵影响因子,包括:
基于预先构建的实时人流量、通行能力、自由通行实测时间数据与拥堵影响因子的回归函数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步行时间矩阵的拥堵影响因子。
进一步的,所述换乘路径规划模型使用最短路径Dijkstra算法进行路径规划。
进一步的,输出所述站内换乘规划路径至所述用户终端显示,包括:
将所述站内换乘规划路径标示于所述三维地图中,并沿所述站内换乘规划路径添加方向导航标识。
进一步的,在输出所述站内换乘规划路径至所述用户终端显示之后,包括:
提取对应所述站内换乘规划路径的第二路径视频图像数据,将所述第二路径视频图像数据渲染至所述三维地图中的所述站内换乘规划路径。
在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站枢纽换乘管理装置,包括:
输出模块,用于确定当前用户的换乘线路和换乘站点,提取所述换乘站点的三维地图并输出至用户终端显示;
标注模块,用于检测到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在所述换乘站点的指定范围时,将所述用户终端的实时位置标注在所述三维地图中;
规划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换乘线路、所述换乘站点的站内视频图像数据以及预设的换乘路径规划模型进行路径规划,确定站内换乘规划路径,输出所述站内换乘规划路径至所述用户终端显示。
在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
在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确定当前用户的换乘线路和换乘站点,提取换乘站点的三维地图并输出至用户终端显示。并在检测到用户终端的位置在换乘站点的指定范围时,将用户终端的实时位置标注在三维地图中。之后,基于换乘线路、换乘站点的站内视频图像数据以及预设的换乘路径规划模型进行路径规划,确定站内换乘规划路径,输出站内换乘规划路径至用户终端显示。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地铁站内换乘路径的规划导航,方便用户通过终端查看站内换乘规划路径,提升地铁站内换乘效率,优化用户的换乘体验。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三维地图进行站内换乘规划路径的显示,可以提供更直观、清晰的路径导航效果,更进一步优化用户的换乘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站内换乘规划路径的确定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第一步行时间矩阵修正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车站枢纽换乘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或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旨在通过在地铁车站三维地图上进行站内换乘路径的规划导航,以便于用户根据站内换乘规划路径前往换乘,提升地铁换乘效率。而目前在地铁车站运行场景中,通常只是在站内相关位置设置指示标识,以指示前往相应换乘线路的路径。但由于乘客对站内路况不熟悉,寻找指示标识较为麻烦,导致站内换乘效率相对偏低。并且,对于站内人流相对复杂的情况,会进一步降低换乘效率。基于此,提供本申请实施例的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以解决现有地铁车站运行场景中,站内换乘麻烦,换乘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一:
图1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提供的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可以由车站枢纽换乘管理设备执行,该车站枢纽换乘管理设备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该车站枢纽换乘管理设备可以是两个或多个物理实体构成,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实体构成。一般而言,该车站枢纽换乘管理设备可以是服务器主机、车站枢纽换乘管理平台等。
下述以车站枢纽换乘管理设备为执行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的主体为例,进行描述。参照图1,该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具体包括:
S110、确定当前用户的换乘线路和换乘站点,提取所述换乘站点的三维地图并输出至用户终端显示。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确定当前用户的换乘线路和换乘站点,以便于根据换乘线路和换乘站点进行站内换乘路径规划。其中,根据换乘站点可以确定当前用户需要进行站内换乘的地铁车站的站点名称信息。由于同一地铁车站可能包含了多条地铁线路,因此根据换乘线路可以确定当前用户需要从哪条地铁线路换乘至哪条地铁线路。
示例性的,在确定当前用户的换乘线路和换乘站点时,可以由当前用户通过用户终端登录相关应用程序,上传包含换乘线路和换乘站点的换乘信息至车站枢纽换乘管理设备,以此来确定当前用户的换乘线路和换乘站点。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还可以通过用户终端进行出行路径规划,当需要在某一个换乘站点进行站内换乘路径规划时,用户通过用户终端上传整个出行规划路径至该车站枢纽换乘管理设备。车站枢纽换乘管理设备根据用户的出行规划路径即可确定对应的换乘线路和换乘站点。
进一步的,在确定当前用户的换乘站点之后,通过提取该换乘站点的三维地图,将三维地图输出至用户终端进行显示。用户通过用户终端即可查看这一三维地图,了解换乘站点的站内路况,以便于进行站内线路换乘。在此之前,该车站枢纽换乘管理设备需要预先采集各个地铁站点的站内点云数据,基于点云数据构建各个站点的三维地图,以便于后续根据当前用户的换乘站点提取相应的三维地图并输出至用户终端进行显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进行三维地图构建时,还进一步对三维地图上的相关目标进行标示,以便于更直观地显示这些目标。例如,在构建三维地图时,对三维地图中的站台、扶梯、楼梯和闸机等目标进行文字标示。以此,用户即可根据文字标示更直观地确定三维地图上的相关目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车站枢纽换乘管理设备还根据所述换乘线路对应提取预先构建的所述换乘站点的三维地图,所述三维地图预先标示有多个对应所述换乘线路的站内换乘路径。具体的,车站枢纽换乘管理设备在对应换乘站点预先构建三维地图时,先基于点云数据构建初始三维地图。进一步在初始三维地图上进行站内换乘路径标示。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一个地铁站点可能包含了多条地铁线路,不同地铁线路之间的站内换乘路径不同。此外,两个地铁线路之间起讫点的不同其站内换乘路径也不同。举例而言,A、B两条地铁线路,A到B的站内换乘路径与B到A的站内换乘路径不同。基于此,车站枢纽换乘管理设备预先在对应换乘站点的初始三维地图上标示出不同的站内换乘路径,并保存为最终的换乘站点的三维地图。其中,对应两条地铁线路之间一个方向的站内换乘路径保存为一个三维地图。每个三维地图中标示的站内换乘路径可以为多个,但需要保证站内换乘路径的起讫点相同。后续在提取换乘站点的三维地图并输出至用户终端显示时,根据当前用户的换乘线路确定站内换乘路径的起讫点,以此即可选择标示有对应站内换乘路径的三维地图,将这一三维地图输出至用户终端进行显示。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车站枢纽换乘管理设备还可以基于所述换乘线路实时在所述三维地图上标示多个站内换乘路径并输出至用户终端显示。不同于上述基于初始三维地图预先构建多个三维地图(对应不同起讫点站内换乘路径)的方式,该车站枢纽换乘管理设备在此仅构建一个对应换乘站点的三维地图,并采用实时标示的方式在三维地图上标示站内换乘路径。即在确定当前用户的换乘站点之后,该车站枢纽换乘管理设备提取对应换乘站点的三维地图,进一步根据当前用户的换乘线路确定站内换乘路径的起讫点,在三维地图上标示出对应起讫点的多个站内换乘路径。
更具体的,上述在三维地图上实时或者预先标示站内换乘路径时,需要预先对应换乘站点的三维地图构建站内步行网络。站内步行网络包括多个站内节点(即各个站内路段的汇聚点),不同的站内节点构成一个站内路段。举例而言,扶梯的两端是两个节点,扶梯即为一个站内路段。没有分岔口的通道两端是两个节点,通道即为一个站内路段。具体的,基于已知的起讫点、站内步行网络的各个站内路段,即可使用相应的站内换乘路径规划模型进行站内换乘路径规划,确定多个对应的站内换乘路径,并将站内换乘路径标示于三维地图上。基于路径规划模型进行路径规划的实施方式有很多,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固定限制。需要说明的是,站内换乘路径规划模型如果简单地根据已知的起讫点将站内步行网络的各个站内路段连接构成站内换乘路径的话,会有相对大量的站内路段连接方式,而不同的站内路段连接组合会生成数量较多的站内换乘路径。因此,在站内换乘路径标示时,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标示数量,仅标示出距离最短的设定数量个站内换乘路径。站内换乘路径规划模型可以采用最短路径Dijkstra算法进行站内换乘路径规划,以确定出设定标示数量的多个站内换乘路径。
进一步的,该车站枢纽换乘管理设备在三维地图上标示站内换乘路径之后,还通过采集对应各个所述站内换乘路径的第一路径视频图像数据,将所述第一路径视频图像数据渲染至所述三维地图中对应的各个所述站内换乘路径。通过设置在换乘站点内各个站内路段的摄像头进行视频图像数据的采集,并根据站内换乘路径提取对应站内路段的视频图像数据,定义这些视频图像数据为第一路径视频图像数据,将所述第一路径视频图像数据渲染至所述三维地图中对应站内换乘路径的位置。通过在换乘站点的虚拟三维地图上渲染显示实时拍摄的视频图像,可以增强三维地图的显示效果,实现更好的站内换乘路径导航。其中,在将第一路径视频图像数据渲染至三维地图中时,包括以下步骤:
(1)使三维地图的空间位置和各个目标模型的相对位置、朝向、大小与现实场景保持一致;
(2)获取第一路径视频图像数据并记录对应进行拍摄的摄像机的位姿信息;
(3)将对应摄像机所处地球表面的经纬度坐标转换为三维地图中使用笛卡尔坐标表示的世界坐标,并对应在三维地图中加入虚拟投影机模型以及虚拟投影机模型相对应的视见体,虚拟投影机模型在三维地图中与现实场景中的摄像机对应设置,用于在三维地图中投影视频纹理,同时根据摄像机位姿信息设定三维地图中虚拟投影机模型的初始位姿值;
(4)对真实拍摄的第一路径视频图像数据的图像进行视频帧预处理得到动态视频纹理,利用投影纹理技术将预处理后的视频数据投影到三维地图中;
(5)将三维地图中目标模型的静态纹理和/或地表原有的遥感影像纹理与动态视频纹理进行融合;
(6)对虚拟投影机模型中不同投影机有相交覆盖区域采用纹理融合。
通过上述视频渲染步骤,即可将第一路径视频图像数据渲染至三维地图中。通过在三维地图上显示第一路径视频图像数据,即可更细致、真实地显示当前各个站内换乘路径的路况(如人流拥堵、限流等),以此来实现更好的站内换乘路径导航效果。
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车站枢纽换乘管理设备还基于所述第一路径视频图像数据进行目标检测识别,确定人流数量达到设定阈值的拥堵区域,在所述三维地图中标示所述拥堵区域。在此之前,预先构建一个目标检测模型,通过这一目标检测模型对第一路径视频图像数据进行目标检测识别,确定其中包含的人流数量。可以理解的是,若某一站内路段检测到实时的人流数量达到设定阈值时,则认为当前人流数量过大,判定这一站内路段为拥堵区域。进一步在三维地图显示第一路径视频图像数据的对应位置上标示出这一拥堵区域。以此,用户根据三维地图上标示出的拥堵区域,可以适应性避开拥堵区域,选择相对畅通的其它站内换乘路径通行,避免拥堵区域影响换乘时效。
S120、检测到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在所述换乘站点的指定范围时,将所述用户终端的实时位置标注在所述三维地图中。
在提取换乘站点的三维地图并输出至用户终端显示后,该车站枢纽换乘管理设备还通过实时采集用户终端的定位信息,根据这一定位信息,当检测到用户终端的位置在换乘站点的指定范围时,将用户终端的实时位置标注在三维地图中。
示例性的,用户在通过用户终端登录相应应用程序上传换乘线路和换乘站点时,同时授权车站枢纽换乘管理设备获取用户终端的实时定位信息,以此来确定用户终端的实时位置。当检测到用户终端进入换乘站点内时(即在换乘站点的指定范围时),将用户终端这一实时位置标注在三维地图中。并且,随着用户在换乘站点内移动,用户终端在三维地图上的实时位置也跟随着变化。以此可便于用户了解自身当前在换乘站点内的实时位置,更进一步优化站内换乘路径导航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通过检测当前用户终端的实时位置,当确定当前用户终端的实时位置偏离上述步骤S110标示的站内换乘路径时,则通过在三维地图上添加一个方向指示标识,通过该方向指示标识以指示当前用户前往对应的站内换乘路径。以此可避免用户在换乘过程中过分偏离站内换乘路径而影响换乘效率。
S130、基于所述换乘线路、所述换乘站点的站内视频图像数据以及预设的换乘路径规划模型进行路径规划,确定站内换乘规划路径,输出所述站内换乘规划路径至所述用户终端显示。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通过采集当前换乘站点的站内视频图像数据,结合当前用户的换乘线路,使用预设的换乘路径规划模型进行路径规划,确定一条站内换乘规划路径。不同于上述步骤S110中在三维地图上标示多条站内换乘路径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路径规划确定的站内换乘规划路径,是基于换乘路径规划模型规划出的多个步行路径中选取的换乘耗时最短的路径。其中,参照图2,站内换乘规划路径的确定流程包括:
S1301、基于所述换乘线路和预设的换乘路径规划模型在所述三维地图上规划出站内换乘步行距离最短的设定数量个步行路径,所述步行路径由多个站内路段组成;
S1302、提取预先构建的第一步行时间矩阵,所述第一步行时间矩阵包含自由通行各个站内路段的实测时间数据,提取当前用户的乘客类型信息,根据所述换乘站点的站内视频图像数据并结合所述乘客类型信息修正所述第一步行时间矩阵,得到第二步行时间矩阵;
S1303、以所述第二步行时间矩阵计算各个所述步行路径的步行耗时,选择步行耗时最短的所述步行路径作为站内换乘规划路径。
具体的,车站枢纽换乘管理设备会预先构建一个换乘路径规划模型,以使用该换乘路径规划模型在三维地图上进行当前用户站内换乘的步行路径规划。其中,通过在三维地图上构建换乘站点的步行网络,由步行网络对多个站内节点(即各个站内路段的汇聚点)以及不同的站内节点构成的站内路段进行建模。举例而言,扶梯的两端是两个节点,扶梯即为一个站内路段,没有分岔口的通道两端是两个节点,通道即为一个站内路段。另一方面,通过换乘线路即可确定当前用户进行站内换乘的起讫点(即各个步行路径的起讫点)。进一步的,基于已确定的起讫点以及预先构建的站内步行网络,即可进行步行路径规划。由于需要在三维地图上规划出站内换乘步行距离最短的设定数量个步行路径。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换乘路径规划模型采用最短路径Dijkstra算法进行步行路径规划,得到设定数量个步行路径。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选用其他相关的路径规划模型进行路径规划,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固定限制。可以理解的是,仅仅基于已知的起讫点在站内步行网络规划步行路径时,可以确定多个由不同站内路段组成的步行路径,构成一个步行路径集合。而进一步通过换乘路径规划模型进行路径规划出的各个步行路径,同样由步行网络中的多个站内路段组成。并且,通过换乘路径规划模型规划出的各个步行路径,应当是上述步行路径集合中步行距离最短的设定数量个步行路径。
进一步的,为了在多个步行路径中选取换乘耗时最短的路径。本申请实施例使用步行时间矩阵来确定各个步行路径的步行耗时。其中,通过实际测量自由通行条件下乘客在步行网络中各个步行路段的步行时间,确定乘客自由通行各个站内路段的实测时间数据。基于这些实测数据构建对应各个站内路段的自由步行时间矩阵,定义这一步行时间矩阵为第一步行时间矩阵。第一步行时间矩阵tij表示为:
Figure BDA0002697446160000101
其中,tij表示乘客自由通行各个对应的站内路段的实测时间数据,i取值[1,n],j取值[1,n]。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上述换乘路径规划模型规划出的步行路径均由各个站内路段组成。因此,在理想状态下,即当前用户在各个步行路径上均能够自由通行的情况下,基于上述第一步行时间矩阵即可确定各个步行路径的步行耗时。具体的,通过确定各个步行路径包含的站内路段,基于各个站内路段查询第一步行时间矩阵,确定对应站内路段的实测步行时间数据,并进一步将步行路径各个站内路段的实测步行时间数据叠加,得到各个步行路径的步行耗时。进而选择步行耗时最短的步行路径,定义这一步行路径作为站内换乘规划路径,将站内换乘规划路径输出至用户终端进行显示,以此通过步行耗时最短的站内换乘规划路径推介,可以更进一步缩短换乘步行时间,提升用户换乘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地铁车站实际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人流拥堵、限流的情况,人流拥堵会一定程度上影响用户的步行速度,延长对应站内路段的步行时间。另一方面,考虑到不同乘客人群的特点,在一些站内路段会对特殊乘客的行进产生阻碍影响。例如,步行楼梯对携带大件行李乘客、推婴儿车乘客、轮椅乘客产生阻碍,一定程度上延长了这部分乘客在这部分站内路段的步行时间。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确定相应的拥堵影响因子和阻碍因子,以根据当前换乘站点的实际站内人流情况和当前用户的乘客类型修正上述第一步行时间矩阵,定义修正后的步行时间矩阵为第二步行时间矩阵。以该第二步行时间矩阵计算各个步行路径的步行耗时,并确定最终的站内换乘规划路径。以此可确保最终确定的站内换乘规划路径适应当前用户和换乘站点的实际情况,更进一步提升换乘效率。
具体的,在修正第一步行时间矩阵时,通过提取当前用户的乘客类型信息,根据所述换乘站点的站内视频图像数据并结合所述乘客类型信息修正所述第一步行时间矩阵,得到第二步行时间矩阵。其中,基于用户的乘客类型信息(如是否携带大件行李、是否推婴儿车、是否座轮椅等)确定阻碍因子。基于换乘站点的站内视频图像数据确定拥堵影响因子,进一步基于已确定的阻碍因子和拥堵影响因子修正第一步行时间矩阵,得到第二步行时间矩阵。参照图3,第一步行时间矩阵修正流程包括:
S13021、基于所述换乘站点的站内视频图像数据进行检测识别,确定各个站内路段的实时人流量和通行能力,并根据各个站内路段的实时人流量和通行能力确定所述第一步行时间矩阵的拥堵影响因子;
S13022、根据所述乘客类型信息选取对应的阻碍因子,所述阻碍因子预先根据不同的乘客类型定义;
S13023、基于对应的所述阻碍因子和拥堵影响因子修正所述第一步行时间矩阵。
考虑到部分拥堵区域延缓用户步行速度的影响,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测量各个站内路段的通行能力,即单位时间各个站内路段可通过的人数。并根据历史观测,回归出拥堵影响因子与通行能力、实时人流量、各个路段自由通行的实测时间数据的函数关系公式。回归函数关系公式表示为:
δij=f(cij,hij,tij)
其中,δij为拥堵影响因子,cij为通行能力,hij为实时人流量,tij表示自由通行对应站内路段的实测时间数据。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实时通过站内视频图像数据测量各个站内路段的通行能力cij,即单位时间各个站内路段实际可通过的人数。并进一步通过站内视频图像数据检测识别各个站内路段的实时人流量hij。基于预先构建的实时人流量、通行能力、自由通行实测时间数据与拥堵影响因子的回归函数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步行时间矩阵的拥堵影响因子δij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预先对应不同乘客类型定义相对应的阻碍因子θij,将乘客类型与阻碍因子θij的映射关系预存于车站枢纽换乘管理设备上。后续根据乘客类型信息即可查询预存的乘客类型与阻碍因子θij的映射关系,确定对应的阻碍因子θij
进一步的,基于上述拥堵影响因子δij和阻碍因子θij修正第一步行时间矩阵,得到第二步行时间矩阵:
Figure BDA0002697446160000121
其中,tij表示乘客自由通行各个对应的站内路段的实测时间数据,δij表示拥堵影响因子,θij表示阻碍因子θij,i取值[1,n],j取值[1,n]。
基于上述修正后的第二步行时间矩阵,通过确定各个步行路径包含的站内路段,基于各个站内路段查询第二步行时间矩阵,确定对应站内路段的实际步行时间数据(即δijθijtij),并进一步将步行路径各个站内路段的实际步行时间数据叠加,得到各个步行路径的步行耗时。进而选择步行耗时最短的步行路径,定义这一步行路径作为站内换乘规划路径,将站内换乘规划路径输出至用户终端进行显示。以此来完成对应换乘站点的最短换乘路径规划。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车站枢纽换乘管理设备在输出所述站内换乘规划路径至所述用户终端显示时,将所述站内换乘规划路径标示于所述三维地图中,并沿所述站内换乘规划路径添加方向导航标识。通过对该站内换乘规划路径添加方向导航标识,可以更显眼、清晰地指引用户前往换乘,更进一步优化站内换乘效果,提升换乘效率。
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还通过提取对应所述站内换乘规划路径的第二路径视频图像数据,将所述第二路径视频图像数据渲染至所述三维地图中的所述站内换乘规划路径。该车站枢纽换乘管理设备通过设置在换乘站点内各个站内路段的摄像头进行视频图像数据的采集,并根据已确定的站内换乘规划路径提取对应站内路段的视频图像数据,定义这些视频图像数据为第二路径视频图像数据,将所述第二路径视频图像数据渲染至所述三维地图中对应站内换乘规划路径的位置。通过在换乘站点的虚拟三维地图上站内换乘规划路径的位置渲染显示实时拍摄的视频图像,可以增强三维地图的显示效果,实现更好的站内换乘规划路径的显示和导航。第二路径视频图像数据的渲染方式可参照上述第一路径视频图像数据的渲染方式,在此不多赘述。
上述,通过确定当前用户的换乘线路和换乘站点,提取换乘站点的三维地图并输出至用户终端显示。并在检测到用户终端的位置在换乘站点的指定范围时,将用户终端的实时位置标注在三维地图中。之后,基于换乘线路、换乘站点的站内视频图像数据以及预设的换乘路径规划模型进行路径规划,确定站内换乘规划路径,输出站内换乘规划路径至用户终端显示。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地铁站内换乘路径的规划导航,方便用户通过终端查看站内换乘规划路径,提升地铁站内换乘效率,优化用户的换乘体验。此外,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三维地图进行站内换乘规划路径的显示,可以提供更直观、清晰的路径导航效果,更进一步优化用户的换乘体验。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车站枢纽换乘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车站枢纽换乘管理装置具体包括:输出模块21、标注模块22和规划模块23。
其中,输出模块21用于确定当前用户的换乘线路和换乘站点,提取所述换乘站点的三维地图并输出至用户终端显示;
标注模块22用于检测到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在所述换乘站点的指定范围时,将所述用户终端的实时位置标注在所述三维地图中;
规划模块23用于基于所述换乘线路、所述换乘站点的站内视频图像数据以及预设的换乘路径规划模型进行路径规划,确定站内换乘规划路径,输出所述站内换乘规划路径至所述用户终端显示。
上述,通过确定当前用户的换乘线路和换乘站点,提取换乘站点的三维地图并输出至用户终端显示。并在检测到用户终端的位置在换乘站点的指定范围时,将用户终端的实时位置标注在三维地图中。之后,基于换乘线路、换乘站点的站内视频图像数据以及预设的换乘路径规划模型进行路径规划,确定站内换乘规划路径,输出站内换乘规划路径至用户终端显示。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地铁站内换乘路径的规划导航,方便用户通过终端查看站内换乘规划路径,提升地铁站内换乘效率,优化用户的换乘体验。此外,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三维地图进行站内换乘规划路径的显示,可以提供更直观、清晰的路径导航效果,更进一步优化用户的换乘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车站枢纽换乘管理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三:
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参照图5,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31、存储器32、通信模块33、输入装置34及输出装置35。该电子设备中处理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该电子设备中的存储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该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模块、输入装置及输出装置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
存储器32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述的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车站枢纽换乘管理装置中的输出模块、标注模块和规划模块)。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通信模块33用于进行数据传输。
处理器3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
输入装置34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35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上述提供的电子设备可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四: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该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包括:确定当前用户的换乘线路和换乘站点,提取所述换乘站点的三维地图并输出至用户终端显示;检测到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在所述换乘站点的指定范围时,将所述用户终端的实时位置标注在所述三维地图中;基于所述换乘线路、所述换乘站点的站内视频图像数据以及预设的换乘路径规划模型进行路径规划,确定站内换乘规划路径,输出所述站内换乘规划路径至所述用户终端显示。
存储介质——任何的各种类型的存储器设备或存储设备。术语“存储介质”旨在包括:安装介质,例如CD-ROM、软盘或磁带装置;计算机系统存储器或随机存取存储器,诸如DRAM、DDR RAM、SRAM、EDO RAM,兰巴斯(Rambus)RA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闪存、磁介质(例如硬盘或光存储);寄存器或其它相似类型的存储器元件等。存储介质可以还包括其它类型的存储器或其组合。另外,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程序在其中被执行的第一计算机系统中,或者可以位于不同的第二计算机系统中,第二计算机系统通过网络(诸如因特网)连接到第一计算机系统。第二计算机系统可以提供程序指令给第一计算机用于执行。术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驻留在不同位置中(例如在通过网络连接的不同计算机系统中)的两个或更多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可以存储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例如具体实现为计算机程序)。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还可以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车站枢纽换乘管理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可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未在上述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
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的各种明显变化、重新调整及替代均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的范围决定。

Claims (14)

1.一种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当前用户的换乘线路和换乘站点,提取所述换乘站点的三维地图并输出至用户终端显示;
检测到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在所述换乘站点的指定范围时,将所述用户终端的实时位置标注在所述三维地图中;
基于所述换乘线路、所述换乘站点的站内视频图像数据以及预设的换乘路径规划模型进行路径规划,确定站内换乘规划路径,输出所述站内换乘规划路径至所述用户终端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所述换乘站点的三维地图并输出至用户终端显示,包括:
根据所述换乘线路对应提取预先构建的所述换乘站点的三维地图,所述三维地图预先标示有多个对应所述换乘线路的站内换乘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所述换乘站点的三维地图并输出至用户终端显示,包括:
基于所述换乘线路实时在所述三维地图上标示多个站内换乘路径并输出至用户终端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所述的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用户终端的实时位置标注在所述三维地图中之后,还包括:
采集对应各个所述站内换乘路径的第一路径视频图像数据,将所述第一路径视频图像数据渲染至所述三维地图中对应的各个所述站内换乘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一路径视频图像数据渲染至所述三维地图中对应的各个所述站内换乘路径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路径视频图像数据进行目标检测识别,确定人流数量达到设定阈值的拥堵区域,在所述三维地图中标示所述拥堵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换乘线路、所述换乘站点的站内视频图像数据以及预设的换乘路径规划模型进行路径规划,确定站内换乘规划路径,包括:
基于所述换乘线路和预设的换乘路径规划模型在所述三维地图上规划出站内换乘步行距离最短的设定数量个步行路径,所述步行路径由多个站内路段组成;
提取预先构建的第一步行时间矩阵,所述第一步行时间矩阵包含自由通行各个站内路段的实测时间数据,提取当前用户的乘客类型信息,根据所述换乘站点的站内视频图像数据并结合所述乘客类型信息修正所述第一步行时间矩阵,得到第二步行时间矩阵;
以所述第二步行时间矩阵计算各个所述步行路径的步行耗时,选择步行耗时最短的所述步行路径作为站内换乘规划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换乘站点的站内视频图像数据并结合所述乘客类型信息修正所述第一步行时间矩阵,包括:
基于所述换乘站点的站内视频图像数据进行检测识别,确定各个站内路段的实时人流量和通行能力,并根据各个站内路段的实时人流量和通行能力确定所述第一步行时间矩阵的拥堵影响因子;
根据所述乘客类型信息选取对应的阻碍因子,所述阻碍因子预先根据不同的乘客类型定义;
基于对应的所述阻碍因子和拥堵影响因子修正所述第一步行时间矩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各个站内路段的实时人流量和通行能力确定所述第一步行时间矩阵的拥堵影响因子,包括:
基于预先构建的实时人流量、通行能力、自由通行实测时间数据与拥堵影响因子的回归函数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步行时间矩阵的拥堵影响因子。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乘路径规划模型使用最短路径Dijkstra算法进行路径规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输出所述站内换乘规划路径至所述用户终端显示,包括:
将所述站内换乘规划路径标示于所述三维地图中,并沿所述站内换乘规划路径添加方向导航标识。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输出所述站内换乘规划路径至所述用户终端显示之后,包括:
提取对应所述站内换乘规划路径的第二路径视频图像数据,将所述第二路径视频图像数据渲染至所述三维地图中的所述站内换乘规划路径。
12.一种车站枢纽换乘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出模块,用于确定当前用户的换乘线路和换乘站点,提取所述换乘站点的三维地图并输出至用户终端显示;
标注模块,用于检测到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在所述换乘站点的指定范围时,将所述用户终端的实时位置标注在所述三维地图中;
规划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换乘线路、所述换乘站点的站内视频图像数据以及预设的换乘路径规划模型进行路径规划,确定站内换乘规划路径,输出所述站内换乘规划路径至所述用户终端显示。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
14.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
CN202011010583.8A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1637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10583.8A CN112163701B (zh)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10583.8A CN112163701B (zh)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3701A true CN112163701A (zh) 2021-01-01
CN112163701B CN112163701B (zh) 2021-11-05

Family

ID=73863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10583.8A Active CN112163701B (zh)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63701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49211A (zh) * 2021-07-22 2021-09-28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线路导航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6012527A (zh) * 2022-12-19 2023-04-25 刘金兰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平台
WO2023138212A1 (zh) * 2022-01-19 2023-07-27 广州新科佳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地铁拥挤度的站内路径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17171578A (zh) * 2023-11-03 2023-12-05 成都方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机场智慧台站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7726049A (zh) * 2024-02-08 2024-03-19 中航信移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域步行时长确定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53198A1 (en) * 2009-12-21 2011-06-23 Navisus LLC Method for the display of navigation instructions using an augmented-reality concept
CN103043084A (zh) * 2012-12-31 2013-04-17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换乘优化方法和系统
CN105303245A (zh) * 2014-07-28 2016-02-0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交通分析系统以及交通分析方法
CN107576332A (zh) * 2016-07-04 2018-01-12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换乘导航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47221A (zh) * 2018-03-22 2018-10-12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gis的公交路径规划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53198A1 (en) * 2009-12-21 2011-06-23 Navisus LLC Method for the display of navigation instructions using an augmented-reality concept
CN103043084A (zh) * 2012-12-31 2013-04-17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换乘优化方法和系统
CN105303245A (zh) * 2014-07-28 2016-02-0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交通分析系统以及交通分析方法
CN107576332A (zh) * 2016-07-04 2018-01-12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换乘导航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47221A (zh) * 2018-03-22 2018-10-12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gis的公交路径规划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49211A (zh) * 2021-07-22 2021-09-28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线路导航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449211B (zh) * 2021-07-22 2023-09-19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线路导航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WO2023138212A1 (zh) * 2022-01-19 2023-07-27 广州新科佳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地铁拥挤度的站内路径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16012527A (zh) * 2022-12-19 2023-04-25 刘金兰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平台
CN117171578A (zh) * 2023-11-03 2023-12-05 成都方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机场智慧台站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7171578B (zh) * 2023-11-03 2024-02-06 成都方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机场智慧台站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7726049A (zh) * 2024-02-08 2024-03-19 中航信移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域步行时长确定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726049B (zh) * 2024-02-08 2024-04-26 中航信移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域步行时长确定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3701B (zh) 2021-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63701B (zh) 一种车站枢纽换乘管理方法及装置
EP3673407B1 (en) Automatic occlusion detection in road network data
KR102125958B1 (ko) 포인트 클라우드 데이터를 융합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WO2015051718A1 (zh) 一种动态轨迹导航方法及云平台
CN108763558B (zh) 一种基于地图匹配的众包地图道路质量改进方法
WO2018126228A1 (en) Sign and lane creation for high definition maps used for autonomous vehicles
Zielstra et al. Using free and proprietary data to compare shortest-path lengths for effective pedestrian routing in street networks
US20210019897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real-world distance information from a monocular image
CN106611497A (zh) 交通量预测系统及预测方法、车辆用显示装置以及车辆
CN109086277A (zh) 一种重叠区构建地图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2041706A1 (zh) 一种定位方法、定位系统和车辆
US20210003683A1 (en) Interactive sensor calibration for autonomous vehicles
US11232582B2 (en) Visual localization using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and image segmentation
JP2011215975A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及び車両制御システム
CN105136160A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和增强现实技术的近距离最优公交站点导航方法
US10909714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 distance marker in an image
CN114003997B (zh) 一种BIM与Vissim融合的施工交通组织三维仿真模拟方法
CN108287872A (zh) 一种建筑物变化检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EP376097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nferential location estimation
CN114518122A (zh) 行车导航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US10429200B1 (en) Determining adjusted trip duration using route features
Flade et al. Lane detection based camera to map alignment using open-source map data
Chiang et al. Multifusion schemes of INS/GNSS/GCPs/V-SLAM applied using data from smartphone sensors for land vehicular navigation applications
CN112651991B (zh) 视觉定位方法、装置及计算机系统
Qin et al. Traffic Flow-Based Crowdsourced Mapping in Complex Urban Scenario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Room 306, zone 2, building 1, Fanshan entrepreneurship center, Panyu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park, No. 832 Yingbin Road, Donghuan street,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Jiadu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pplicant after: PCI TECHNOLOGY &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06, zone 2, building 1, Fanshan entrepreneurship center, Panyu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park, No. 832 Yingbin Road, Donghuan street,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PCI-SUNTEKTECH Co.,Ltd.

Applicant before: PCI TECHNOLOGY & SERVICE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