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58958A - 一种强化污染物去除的海绵城市建设用人工雨水湿地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强化污染物去除的海绵城市建设用人工雨水湿地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58958A
CN112158958A CN202011041699.8A CN202011041699A CN112158958A CN 112158958 A CN112158958 A CN 112158958A CN 202011041699 A CN202011041699 A CN 202011041699A CN 112158958 A CN112158958 A CN 1121589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rea
overflow
pipe
rain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416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58958B (zh
Inventor
王进
车生泉
谢长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104169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589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589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89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589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89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 C02F3/327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characterised by animals and pl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01Runoff or storm wate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otan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 Treatment Of Biological Wast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化污染物去除的海绵城市建设用人工雨水湿地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水区、表流人工湿地和出水区;进水区包括进水管、导流筒和沉泥区,表流人工湿地包括配水石笼和由多个深沼泽区和浅沼泽区间隔设置构成的多级沼泽区,出水区包括出水装置和溢流装置,其中,出水装置包括出水池、放空管和阀门,溢流装置包括格栅、溢流竖管、溢流支管和出水管,溢流竖管通过管道与溢流支管相通,两者构成“H”型结构,溢流竖管下端开口连通出水管,溢流竖管的上端开口处以及溢流支管上下两端的开口处均设有格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避免杂物堵塞,系统透水性强,污染物去除能力强。

Description

一种强化污染物去除的海绵城市建设用人工雨水湿地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雨水湿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化污染物去除的海绵城市建设用人工雨水湿地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及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拥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能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再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利用。其本质是利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手段措施对城市降雨径流进行水量控制、峰值削减、污染削减和资源化利用。
人工雨水湿地是一种通过模拟天然湿地的结构和功能,以雨水沉淀、过滤、净化和调蓄以及生态景观功能为主,人工建造的、与沼泽类似的、用于径流水质控制和洪峰流量控制设施。人工湿地一般由进水口、前置塘、沼泽区、出水池、溢流出水口、护坡及驳岸、维护通道等构成,可有效削减径流污染物,并具有一定的径流总量和径流峰值控制效果。人工雨水湿地可分为雨水表流湿地和雨水潜流湿地,主要适用于具有一定空间条件的建筑小区、城市道路、城市绿地、滨江带等区域,尤其适用于对雨水排放水质要求较高或水质污染较严重的水陆交界地区。
近年来,国内外对人工雨水湿地做了大量的研究。CN108640430A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人工湿地系统,其包括蓄水池、快滤池、表流湿地、MBR膜处理池和下行潜流湿地,蓄水池里的水通过管道流向快滤池,正常运行时,快滤池里的水通过管道流向表流湿地,表流湿地里的水通过管道流向下行潜流湿地,下行潜流湿地里的水通过排水管道流到海绵体水系统中,非正常运行或者需要维修时,快滤池里的水通过管道流向MBR膜处理池,MBR膜处理池里的水通过排水管道流到海绵体水系统中。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快滤池易堵塞,且MBR膜处理运行成本较高、系统管理较复杂。
CN108975623A公开了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阶梯式河道滨水湿地渗滤系统,河道、岸边、护岸,河道设置预处理系统和漂浮湿地净化系统;阶梯式湿地净化系统由三个种植有不同植物的潜流湿地构成,每个潜流湿地均由土质层、煤渣和绿沸石的混合填料层、粘土层构成;漂浮湿地净化系统包括种植土层、浮动湿地填料层、轻型蓄积装置、固定装置。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进水预处理措施较简单,所设计的湿地系统易于堵塞。
现有的人工雨水湿地技术还存在着以下不足:对雨水,尤其是初期雨水地表径流进行严格预处理的不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地面上的一些轻质杂物或者沙石、固体杂物,很容易随着雨水流到湿地基质内,在渗透过程中易造成透水面层堵塞,从而导致透水性能下降,需要进行及时的冲洗,维护难度较大;且人工雨水湿地总体结构渗透性不高,去除污染物能力有限,雨水中含有的有机污染物及氮磷等的去除能力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强化污染物去除的海绵城市建设用人工雨水湿地系统,可避免杂物堵塞,系统透水性强,污染物去除能力强。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强化污染物去除的海绵城市建设用人工雨水湿地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水区、表流人工湿地和出水区。
所述的进水区包括进水管、导流筒和沉泥区,进水从进水管进入,经导流筒进入沉泥区;导流筒上端开口,构成雨水口,雨水口用于导流筒与大气相通,有利于雨水从进水管顺畅进入,且暴雨时,部分雨水也会从雨水口进入沉泥区。
所述的表流人工湿地包括由多个深沼泽区和浅沼泽区间隔设置的多级沼泽区,该多级沼泽区与沉泥区连接处设有配水石笼,沉泥区出水经配水石笼分配水流均匀进入深沼泽区。
所述的出水区包括出水装置和溢流装置,其中,出水装置包括出水池、放空管和阀门,出水池连通沼泽区,放空管位于出水池底部,放空管上设有阀门,溢流装置包括格栅、溢流竖管、溢流支管和出水管,溢流竖管通过管道与溢流支管相通,两者构成“H”型结构,溢流竖管下端开口连通出水管,溢流支管下端开口位于出水池,溢流竖管的上端开口处以及溢流支管上下两端的开口处均设有格栅。
进一步地,所述的沉泥区斜壁与水平角度不低于55°,进水管距沉泥区底部的水深2~3m,沉泥区表面水力负荷为1.5~3m3/(m2·h),沉泥区的池壁为素土夯实后上面铺设100~20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垫层而成;所述的沉泥区设有排泥管,在排泥泵的作用下,沉泥区所积污泥从排泥管排出,污泥可自然堆肥后用于草地使用,或自然干化后作为固体废物处置,排泥管上设置排泥阀,通过排泥阀控制排泥频率,一般15~30天排泥一次。
场地有限时,可以在沉泥区内加设斜管或斜板提高沉淀效率,地面上的一些轻质杂物或者沙石、固体杂物会随着雨水流到沉泥区内,雨水地表径流经沉泥区沉淀预处理后,可去除绝大部分悬浮物等易造成后续单元透水面层堵塞的物质,保证后续透水性能不下降。
本发明人工雨水湿地系统底部均以素土夯实为基础,在素土夯实上铺设厚度不小于1.2mm的防水膜,除沉泥区外,其它区域均投放有适量的鱼和虾,增加湿地系统的食物链,改善水质净化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的深沼泽区和浅沼泽区为两级连续设置,通过缺氧和好氧的轮流作用,提高脱氮除磷的效果;所述的深沼泽区水深范围0.3~0.5m,防水膜上铺有15~30cm的石料及种植土的混合物,石料为体积分数各占50%的碎石和沸石,在深沼泽区种植沉水植物,包括金鱼藻、眼子菜、黑藻。
所述的浅沼泽区水深范围0~0.3m,防水膜上铺有0~30cm的石料及种植土的混合物,石料为各占50%体积分数的膨胀多孔蛭石和沸石,膨胀多孔蛭石的粒径为2.5~5mm,在浅沼泽区种植挺水植物,包括芦苇、茭白、水葱、荷花、菖蒲。
所述的配水石笼为生态网格石笼,厚度为15~20cm,内部装填碎石、沸石及破碎的加气砖,碎石的体积百分比为30~50%,沸石的体积百分比为15~30%,破碎的加气砖的体积百分比为30~40%,其中,碎石俗称“瓜子片”;加气砖为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以粉煤灰、石膏、磷石膏、水泥、铝粉以及水为原料,通过高温蒸压设备加工而成,具有较好的除磷的作用;沸石对于氨氮的离子交换和吸附作用效果较好,具有较好的脱氮作用。碎石和沸石的粒径为15~30mm,破碎加气砖的粒径为3~5cm。
所述的表流人工湿地还设有多个人工浮岛,单个人工浮岛的面积为2~9m2;所述的人工浮岛以聚氨酯、泡沫、木头等轻质材料为载体,载体上铺设种植土层,厚度为80~100mm,使用土壤渗透系数大于1×10-5m/s的表土,如不能满足要求,可对原状土进行改良或直接换土。种植土层下为填料层,填料层的厚度为80~100mm,为沸石、颗粒活性炭和破碎的加气砖的混合物,该混合物中,沸石的体积百分比为30~50%,颗粒活性炭的体积百分比为15~30%,破碎的加气砖的体积百分比为30~40%,填料有较好的去除污染物的作用,同时可通过调整沸石、颗粒活性炭和破碎的加气砖的体积百分比调整浮床高度使填料层浸于水中;所述的沸石、颗粒活性炭和破碎的加气砖粒径均小于3cm。
进一步地,所述的人工浮岛固定方式为在载体下挂重物、拉铁丝或拉船锚;所述的种植土层种植不同类型浮水和挺水植物,为了提高种人工浮岛种植土层土壤的渗透性,可加入国内广泛人工饲养的食杂性、耐湿和易繁殖的蚯蚓品种,如赤子爱胜蚓等具良好抗逆性的蚯蚓,蚯蚓以腐败的植物落叶等的土壤腐植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等以及这些物质的分解产物为食,在土壤内可疏通土壤,蚯蚓的投加密度为50~80条/m2,由于人工浮岛浮于水面干湿度合适,蚯蚓在土壤内掘穴及蚯蚓产生的粪便具有类似活性炭的多孔状结构,都间接提高了土壤的渗透性,同时蚯蚓可以富集重金属等污染物,对水体中氮、磷及有机物的有去除作用,利于净化水质。人工浮岛下悬挂弹性填料或碳素纤维生态草,利用微生物接触氧化作用去除水中污染物。
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水管所在水平面为常水位,溢流竖管与溢流支管之间的连通管道所在的水平面为第一调节水位,溢流竖管与溢流支管顶部所在的水平面为第二调节水位;常水位与第一调节水位间的池容为储水区,第一调节水位与第二调节水位间的池容为调节区;所述的出水池、储水区和调节区的池容占比为1:2:4,总水力停留时间为7~10天。
进一步地,所述的出水池水深为0.8~1.2m,防水膜上铺有15~30cm的石料,石料为各占50%体积分数的碎石和沸石。打开放空管上的阀门,出水池内经本雨水湿地系统处理后雨水可经放空管和出水管排出。雨量较大时水位上升至第一调节水位与第二调节水位时,经格栅去除较大杂物后,通过出水池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的溢流装置还包括溢洪道、堤岸和碎石,溢洪道位于堤岸顶部,碎石位于堤岸底部;暴雨时雨水经位于溢流竖管顶部的格栅过滤后流过堤岸,经碎石消能后排出;更高水位时,雨水直接经溢洪道排出。
本发明人工雨水湿地系统整体面积一般不大于4000m2,为减少初期雨水地表径流污染物对人工雨水湿地系统的负担,所述的进水管前还设有弃流井,初期雨水地表径流进入弃流井,进行单独处理或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或雨污合流管网)由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后期雨水通过进水管进入所述人工雨水湿地系统去除污染物。所述的弃流井为一种改进型容积法弃流井,包括初期雨水进水管、雨水出水管、弃流井主体、排空管和2个液位浮球开关,初期雨水进水管和雨水出水管连通,弃流井主体设置在初期雨水进水管、雨水出水管之间,且与雨水进水管和雨水出水管连通,三者构成“T”型结构,弃流井主体按6~8mm径流厚度计算降雨初期径流量设计容积,初期雨水进水管连接雨水进水口,初期雨水进水管与弃流井主体之间设有进水口阀门,该进水口阀门通过液位浮球开关控制,弃流井主体满井后进水口阀门关闭,雨水从雨水出水管直接流出,弃流井主体底部连接排空管,弃流井内雨水通过排空管在18~24小时内缓慢流出,当弃流井主体内液位低于10%时,排空管上的阀门自动关闭,进水口阀门打开,雨水再次通过初期雨水进水管进入弃流井主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设置了沉泥区对进水进行预处理,雨水地表径流经沉泥区沉淀预处理后,可去除绝大部分悬浮物等易造成后续单元透水面层堵塞的物质,保证后续透水性能不下降。设置深沼泽区和浅沼泽区,通过缺氧、好氧、再缺氧、好氧的轮流作用,提高脱氮除磷及生化处理效果,强化污染物的去除;
2、本发明中的配水石笼、深沼泽区、浅沼泽区、人工浮岛、出水池都添加了对污染物有较好去除效果的填料如沸石和加气砖等,尤其是对氨氮及总磷的去除作用更明显,强化了系统净化水质的效果;
3、本发明通过弃流井、溢流管、溢洪道、堤岸和碎石等结构设计,能高效拦截地表径流污染,抗水力冲击能力强,使用、维护和施工方便,适用于需要更高效去除雨水等地表径流污染控制的情况,尤其是需要同步脱氮除磷净化水质时;
4、本发明除沉泥区外,在其它区域投放适量的鱼和虾,增加湿地系统的食物链,改善水质净化效果,并在沼泽区和人工浮岛种植植物,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5、本发明人工浮岛土壤内引入国内广泛人工饲养的食杂性、耐湿和易繁殖的蚯蚓品种,如赤子爱胜蚓等具良好抗逆性的蚯蚓,蚯蚓以腐败的植物落叶等的土壤腐植质及分解产物为食,在疏通土壤提高土壤的透水性的同时,可以富集重金属等污染物并对水体中氮、磷及有机物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利于水质净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强化污染物去除的海绵城市建设用人工雨水湿地系统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1-进水管,2-雨水口,3-导流筒,4-沉泥区,5-排泥管,6-排泥阀,7-配水石笼,8-常水位,9-第一调节水位,10-储水区,11-第二调节水位,12-调节区,13-深沼泽区,14-浅沼泽区,15-人工浮岛,16-出水池,17-格栅,18-溢流竖管,19-溢洪道,20-堤岸,21-阀门,22-放空管,23-出水管,24-碎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强化污染物去除的海绵城市建设用人工雨水湿地系统,按照以下结构参数设计:
初期雨水地表径流弃流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或雨污合流管网)由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改进型容积法弃流井按6mm径流厚度计算降雨初期径流量设计容积。井内设液位浮球开关控制进水口阀门,弃流井满井后进水口阀门关闭,雨水从出水管直接流出。弃流井内初期雨水通过排空管在18小时内缓慢流出,当弃流井内液位低于10%时雨水出水管阀门关闭,新一轮初期雨水再次进入弃流井开始新的循环。
本人工雨水湿地系统整体表面积为1500m2。所有区域底部为素土夯实,之上铺设厚度1.2mm的防水膜。沉泥区4的池壁为素土夯实后上面铺设100-15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垫层。
进水从进水管1进入、经导流筒3进入沉泥区4,该沉泥区斜壁与水平角度为55°,从进水管1距沉泥区4底部的水深2米,表面水力负荷宜为1.5m3/(m2·h)。雨水口2用于导流筒3与大气相通,暴雨时,部分雨水也会从雨水口2进入。因场地有限时,在沉泥区4内加设斜板提高沉淀效率,其所积污泥从排泥管5排出,自然堆肥15天后用于草地使用。排泥阀6排泥频率为15天排泥一次。除沉泥区4,在其它区域投放适量的鱼和虾,增加湿地系统的食物链,改善水质净化效果。
沉泥区4出水经配水石笼7分配水流均匀进入深沼泽区13。配水石笼7为生态网格石笼,厚15cm,内部装填碎石、沸石及破碎的加气砖。碎石、沸石的粒径一般为15~30mm,破碎加气砖的粒径为3~5cm。碎石、沸石和加气砖比例为:50%:20%:30%。
深沼泽区13水深范围0.3-0.4米,防水膜上铺有15cm的石料及种植土的混合物,石料为各50%的碎石和沸石。浅沼泽区14水深范围0-0.3米,防水膜上铺有30cm的石料及种植土的混合物,石料为各50%膨胀多孔蛭石(粒径2.5-5mm)和沸石。深沼泽区13和浅沼泽区14为两级连续设置,通过缺氧和好氧的轮流作用,提高脱氮除磷的效果。深沼泽区13将种植沉水植物如金鱼藻、眼子菜,浅沼泽区14将种植挺水植物,如芦苇、茭白等。
人工浮岛15的单个浮岛面积为4m2。聚氨酯人工浮床上铺设80mm种植土层,种植土为土壤渗透系数为1×10-5m/s的表土。种植土层下为厚度为80mm的填料层,含沸石、颗粒活性炭、加气砖,占比为30%:30%:40%。粒径均小于3cm。采取载体下挂重物的固定浮床方式。种植土层种植有不同类型浮水和挺水植物。人工浮岛15下悬挂弹性填料。
为了提高人工浮岛15中土壤的渗透性,在土壤内投加蚯蚓,投加密度为50条/m2。常水位8与第一调节水位9间的池容为储水区10,第一调节水位9与第二调节水位11间的池容为调节区12。出水池16、储水区10和调节区12的池容占比约为1:2:4。总水力停留时间约7天。出水池16水深为0.8-1.0米,以素土夯实层为基础,防水膜上铺有15-30cm的各50%的碎石和沸石。阀门21打开,出水池16内经本雨水湿地系统处理后雨水可经放空管22和出水管23排出。雨量较大时水位上升至第一调节水位9与第二调节水位11时,经格栅17去除较大杂物后,通过出水池16排出,暴雨时经溢流竖管18流过堤岸20,经碎石24等消能设施后排出。更高水位时,直接经溢洪道19排出。
按照以上结构参数设计,该海绵城市建设用人工雨水湿地可以有效净化处理年降水量为1500~2000毫米的东南沿海及浙江大部等地区(以1750毫米计算)日均降雨径流约350m3,或有效净化处理年降水量约为1000毫米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均降雨径流约200m3,对TSS、COD、TP和TN的削减率分别达到约80%、75%、85%、和70%。
实施例2
一种强化污染物去除的海绵城市建设用人工雨水湿地系统,按照以下结构参数设计:
初期雨水地表径流弃流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或雨污合流管网)由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改进型容积法弃流井按7mm径流厚度计算降雨初期径流量设计容积。井内设液位浮球开关控制进水口阀门,弃流井满井后进水口阀门关闭,雨水从出水管直接流出。弃流井内初期雨水通过排空管在20小时内缓慢流出,当弃流井内液位低于10%时雨水出水管阀门关闭,新一轮初期雨水再次进入弃流井开始新的循环。
本人工雨水湿地系统整体表面积为2500m2。所有区域底部为素土夯实,之上铺设厚度1.3mm的防水膜。沉泥区4的池壁为素土夯实后上面铺设120-16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垫层。
进水从进水管1进入、经导流筒3进入沉泥区4,该沉泥区斜壁与水平角度为58°,从进水管1距沉泥区4底部的水深2.5米,表面水力负荷宜为2.0m3/(m2·h)。雨水口2用于导流筒3与大气相通,暴雨时,部分雨水也会从雨水口2进入。因场地有限时,在沉泥区4内加设斜板提高沉淀效率,其所积污泥从排泥管5排出,自然堆肥20天后用于草地使用。排泥阀6排泥频率为20天排泥一次。除沉泥区4,在其它区域投放适量的鱼和虾,增加湿地系统的食物链,改善水质净化效果。
沉泥区4出水经配水石笼7分配水流均匀进入深沼泽区13。配水石笼7为生态网格石笼,厚20cm,内部装填碎石、沸石及破碎的加气砖。碎石、沸石的粒径一般为15~30mm,破碎加气砖的粒径为3~5cm。碎石、沸石和加气砖比例为:40%:25%:35%。
深沼泽区13水深范围0.35-0.45米,防水膜上铺有25cm的石料及种植土的混合物,石料为各50%的碎石和沸石。浅沼泽区14水深范围0-0.3米,防水膜上铺有30cm的石料及种植土的混合物,石料为各50%膨胀多孔蛭石(粒径2.5-5mm)和沸石。深沼泽区13和浅沼泽区14为两级连续设置,通过缺氧和好氧的轮流作用,提高脱氮除磷的效果。深沼泽区13将种植沉水植物如黑藻、金鱼藻,浅沼泽区14将种植挺水植物,如水葱、荷花等。
人工浮岛15的单个浮岛面积为6m2。聚氨酯人工浮床上铺设90mm种植土层,种植土为土壤渗透系数为1×10-5m/s的表土。种植土层下为厚度为90mm的填料层,含沸石、颗粒活性炭、加气砖,占比为40%:25%:35%。粒径均小于3cm。采取船锚的固定浮床方式。种植土层种植有不同类型浮水和挺水植物。人工浮床下悬挂弹性填料。
为了提高人工浮岛15土壤的渗透性,在土壤内投加蚯蚓,投加密度为60条/m2。常水位8与第一调节水位9间的池容为储水区10,第一调节水位与第二调节水位11间的池容为调节区12。出水池16、储水区10和调节区12的池容占比约为1:2:4。总水力停留时间约8天。出水池16水深为0.9-1.1米,以素土夯实层为基础,防水膜上铺有20-30cm的各50%的碎石和沸石。阀门21打开,出水池16内经本雨水湿地系统处理后雨水可经放空管22和出水管23排出。雨量较大时水位上升至第一调节水位9与第二调节水位11时,经格栅17去除较大杂物后,通过出水池16排出,暴雨时经溢流竖管18流过堤岸20,经碎石24等消能设施后排出。更高水位时,直接经溢洪道19排出。
按照以上结构参数设计,该海绵城市建设用人工雨水湿地可以有效净化处理年降水量为1500~2000毫米的东南沿海及浙江大部等地区(以1750毫米计算)日均降雨径流约550m3,或有效净化处理年降水量约为1000毫米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均降雨径流约330m3,对TSS、COD、TP和TN的削减率分别达到约85%、80%、90%、和75%。
实施例3
一种强化污染物去除的海绵城市建设用人工雨水湿地系统,按照以下结构参数设计:
初期雨水地表径流弃流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或雨污合流管网)由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改进型容积法弃流井按8mm径流厚度计算降雨初期径流量设计容积。井内设液位浮球开关控制进水口阀门,弃流井满井后进水口阀门关闭,雨水从出水管直接流出。弃流井内初期雨水通过排空管在24小时内缓慢流出,当弃流井内液位低于10%时雨水出水管阀门关闭,新一轮初期雨水再次进入弃流井开始新的循环。
本人工雨水湿地系统整体表面积为2500m2。所有区域底部为素土夯实,之上铺设厚度1.4mm的防水膜。沉泥区4的池壁为素土夯实后上面铺设150-20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垫层。
进水从进水管1进入,经导流筒3进入沉泥区4,该沉泥区斜壁与水平角度为60°,从进水管1距沉泥区4底部的水深2.5米,表面水力负荷宜为2.5m3/(m2·h)以下。雨水口2用于导流筒3与大气相通,暴雨时,部分雨水也会从雨水口2进入。因场地有限时,在沉泥区4内加设斜板提高沉淀效率,其所积污泥从排泥管5排出自然堆肥25天后用于草地使用。排泥阀6排泥频率为25天排泥一次。除沉泥区4,在其它区域投放适量的鱼和虾,增加湿地系统的食物链,改善水质净化效果。
沉泥区4出水经配水石笼7分配水流均匀进入深沼泽区13。配水石笼7为生态网格石笼,厚18cm,内部装填碎石、沸石及破碎的加气砖。碎石、沸石的粒径一般为20~30mm,破碎加气砖的粒径为3~5cm。碎石、沸石和加气砖比例为:30%:30%:40%。
深沼泽区13水深范围0.4-0.5米,防水膜上铺有30cm的石料及种植土的混合物,石料为各50%的碎石和沸石。浅沼泽区14水深范围0-0.3米,防水膜上铺有20cm的石料及种植土的混合物,石料为各50%膨胀多孔蛭石(粒径2.5-5mm)和沸石。深沼泽区13和浅沼泽区14为两级连续设置,通过缺氧和好氧的轮流作用,提高脱氮除磷的效果。深沼泽区13将种植沉水植物如金鱼藻、眼子菜,浅沼泽区14将种植挺水植物,如芦苇、菖蒲等。
人工浮岛15的单个浮岛面积为9m2。聚氨酯人工浮床上铺设100mm种植土层,种植土为土壤渗透系数为1.2×10-5m/s的表土。种植土层下为厚度为100mm的填料层,含沸石、颗粒活性炭、加气砖,占比为50%:20%:30%。粒径均小于3cm。采取拉铁丝的固定浮床方式。种植土层种植有不同类型浮水和挺水植物。人工浮床下悬挂碳素纤维生态草。
为了提高人工浮岛15土壤的渗透性,在土壤内投加蚯蚓,投加密度为80条/m2。常水位8与第一调节水位9间的池容为储水区10,第一调节水位9与第二调节水位11间的池容为调节区12。出水池16、储水区10和调节区12的池容占比约为1:2:4。总水力停留时间约10天。出水池16水深为1.0-1.2米,以素土夯实层为基础,防水膜上铺有25-30cm的各50%的碎石和沸石。阀门21打开,出水池16内经本雨水湿地系统处理后雨水可经放空管22和出水管23排出。雨量较大时水位上升至第一调节水位9与第二调节水位11时,经格栅17去除较大杂物后,通过出水池16排出,暴雨时经溢流竖管18流过堤岸20,经碎石24等消能设施后排出。更高水位时,直接经溢洪道19排出。
按照以上结构参数设计,该海绵城市建设用人工雨水湿地可以有效净化处理年降水量为1500~2000毫米的东南沿海及浙江大部等地区(以1750毫米计算)日均降雨径流约800m3,或有效净化处理年降水量约为1000毫米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均降雨径流约450m3,对TSS、COD、TP和TN的削减率分别达到约90%、85%、95%、和80%。
实施例4
一种强化污染物去除的海绵城市建设用人工雨水湿地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水区、表流人工湿地和出水区,其中,进水区包括进水管1、导流筒3和沉泥区4,进水从进水管1进入,经导流筒3进入沉泥区4,导流筒3上端开口,构成雨水口2,雨水口2用于导流筒3与大气相通,有利于雨水从进水管1顺畅进入,且暴雨时,部分雨水也会从雨水口2进入沉泥区4。
表流人工湿地包括由多个深沼泽区13和浅沼泽区14间隔设置的多级沼泽区,该多级沼泽区与沉泥区4连接处设有配水石笼7;出水区包括出水装置和溢流装置,其中,出水装置包括出水池16、放空管22和阀门21,出水池16连通沼泽区,放空管22位于出水池16底部,放空管22上设有阀门21,溢流装置包括格栅17、溢流竖管18、溢流支管和出水管23,溢流竖管18通过管道与溢流支管相通,两者构成“H”型结构,溢流竖管18下端开口连通出水管23,溢流竖管18的上端开口处以及溢流支管上下两端的开口处均设有格栅17。
沉泥区4斜壁与水平角度为55°,进水管1距沉泥区4底部的水深3m,沉泥区4表面水力负荷为3m3/(m2·h),沉泥区4的池壁为素土夯实后上面铺设100~20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垫层而成;沉泥区4还设有排泥管5,排泥管5上设置排泥阀6。在排泥泵的作用下,沉泥区4所积污泥从排泥管5排出,污泥可自然堆肥后用于草地使用,或自然干化后作为固体废物处置,通过排泥阀6控制排泥频率,20天排泥一次。
在沉泥区4内加设斜管提高沉淀效率,地面上的一些轻质杂物或者沙石、固体杂物会随着雨水流到沉泥区4内,雨水地表径流经沉泥区4沉淀预处理后,可去除绝大部分悬浮物等易造成后续单元透水面层堵塞的物质,保证后续透水性能不下降。
本实施例人工雨水湿地系统底部均以素土夯实为基础,在素土夯实上铺设厚度为1.4mm的防水膜,除沉泥区外,其它区域均投放有适量的鱼和虾,增加湿地系统的食物链,改善水质净化效果。
深沼泽区13和浅沼泽区14为两级连续设置,深沼泽区13水深范围0.3~0.5m,防水膜上铺有30cm的石料及种植土的混合物,石料为体积分数各占50%的碎石和沸石,在深沼泽区13种植沉水植物,包括金鱼藻、眼子菜、黑藻;浅沼泽区14水深范围0~0.3m,防水膜上铺有0~30cm的石料及种植土的混合物,石料为各占50%体积分数的膨胀多孔蛭石和沸石,膨胀多孔蛭石的粒径为2.5~5mm,在浅沼泽区14种植挺水植物,包括芦苇、茭白、水葱、荷花。
配水石笼7为生态网格石笼,厚度为20cm,内部装填碎石、沸石及破碎的加气砖,碎石的体积百分比为50%,沸石的体积百分比为15%,破碎的加气砖的体积百分比为35%;碎石和沸石的粒径为15~30mm,破碎加气砖的粒径为3~5cm。
表流人工湿地还设有多个人工浮岛15,单个人工浮岛15的面积为2m2;人工浮岛15以轻质材料泡沫为载体,载体上铺设厚度为80mm的种植土层,种植土为土壤渗透系数大于1×10-5m/s的表土,种植土层下为填料层,填料层的厚度为80mm,为沸石、颗粒活性炭和破碎的加气砖的混合物,该混合物中,沸石的体积百分比为50%,颗粒活性炭的体积百分比为15%,破碎的加气砖的体积百分比为35%,通过调整沸石、颗粒活性炭和破碎的加气砖的体积百分比调整浮床高度使填料层浸于水中;所述的沸石、颗粒活性炭和破碎的加气砖粒径均小于3cm。人工浮岛15固定方式为在载体下挂重物;种植土层种植不同类型浮水和挺水植物,种植土层内投加赤子爱胜蚓,投加密度为50条/m2,人工浮岛15下悬挂弹性填料,利用微生物接触氧化作用去除水中污染物。
进水管1所在水平面为常水位8,溢流竖管18与溢流支管之间的连通管道所在的水平面为第一调节水位9,溢流竖管18与溢流支管顶部所在的水平面为第二调节水位11,常水位8与第一调节水位9间的池容为储水区10,第一调节水位9与第二调节水位11间的池容为调节区12;出水池16、储水区10和调节区12的池容占比为1:2:4,总水力停留时间为8天。
出水池16水深为0.8~1.2m,防水膜上铺有15~30cm的石料,石料为各占50%体积分数的碎石和沸石。打开放空管22上的阀门21,出水池16内经本雨水湿地系统处理后雨水可经放空管22和出水管23排出。雨量较大时水位上升至第一调节水位9与第二调节水位11时,经格栅17去除较大杂物后,通过出水池16排出。
溢流装置还包括溢洪道19、堤岸20和碎石24,溢洪道19位于堤岸20顶部,碎石24位于堤岸20底部;暴雨时雨水经位于溢流竖管18顶部的格栅17过滤后流过堤岸20,经碎石24消能后排出;更高水位时,雨水直接经溢洪道19排出。
进水管1前还设有弃流井,初期雨水地表径流进入弃流井,进行单独处理或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后期雨水进入所述人工雨水湿地系统去除污染物。所述的弃流井为一种改进型容积法弃流井,包括初期雨水进水管、雨水出水管、弃流井主体、排空管和2个液位浮球开关,初期雨水进水管和雨水出水管连通,弃流井主体设置在初期雨水进水管、雨水出水管之间,且与雨水进水管和雨水出水管连通,三者构成“T”型结构,弃流井主体按8mm径流厚度计算降雨初期径流量设计容积,初期雨水进水管连接雨水进水口,初期雨水进水管与弃流井主体之间设有进水口阀门,该进水口阀门通过液位浮球开关控制,弃流井主体满井后进水口阀门关闭,雨水从雨水出水管直接流出,弃流井主体底部连接排空管,弃流井内雨水通过排空管在18小时内缓慢流出,当弃流井主体内液位低于10%时,排空管上的阀门自动关闭,进水口阀门打开,雨水再次通过初期雨水进水管进入弃流井主体。
按照以上结构参数设计,该海绵城市建设用人工雨水湿地可以有效净化处理年降水量为1500~2000毫米的东南沿海及浙江大部等地区(以1750毫米计算)日均降雨径流约800m3,或有效净化处理年降水量约为1000毫米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均降雨径流约450m3,对TSS、COD、TP和TN的削减率分别达到约89%、86%、92%、和83%。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强化污染物去除的海绵城市建设用人工雨水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水区、表流人工湿地和出水区;
所述的进水区包括进水管(1)、导流筒(3)和沉泥区(4),进水从进水管(1)进入,经导流筒(3)进入沉泥区(4);
所述的表流人工湿地包括由多个深沼泽区(13)和浅沼泽区(14)间隔设置的多级沼泽区,该多级沼泽区与沉泥区(4)连接处设有配水石笼(7);
所述的出水区包括出水装置和溢流装置,其中,出水装置包括出水池(16)、放空管(22)和阀门(21),出水池(16)连通沼泽区,放空管(22)位于出水池(16)底部,放空管(22)上设有阀门(21),溢流装置包括格栅(17)、溢流竖管(18)、溢流支管和出水管(23),溢流竖管(18)通过管道与溢流支管相通,两者构成“H”型结构,溢流竖管(18)下端开口连通出水管(23),溢流竖管(18)的上端开口处以及溢流支管上下两端的开口处均设有格栅(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污染物去除的海绵城市建设用人工雨水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泥区(4)斜壁与水平角度不低于55°,进水管(1)距沉泥区(4)底部的水深2~3m,沉泥区(4)表面水力负荷为1.5~3m3/(m2·h),沉泥区(4)的池壁为素土夯实后上面铺设100~20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垫层而成;所述的沉泥区(4)设有排泥管(5),排泥管(5)上设置排泥阀(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污染物去除的海绵城市建设用人工雨水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深沼泽区(13)和浅沼泽区(14)为两级连续设置,均以素土夯实层为基础,其上铺设防水膜;所述的深沼泽区(13)水深范围0.3~0.5m,防水膜上铺有15~30cm的石料及种植土的混合物,石料为体积分数各占50%的碎石和沸石,在深沼泽区(13)种植沉水植物,包括金鱼藻、眼子菜、黑藻;
所述的浅沼泽区(14)水深范围0~0.3m,防水膜上铺有0~30cm的石料及种植土的混合物,石料为各占50%体积分数的膨胀多孔蛭石和沸石,膨胀多孔蛭石的粒径为2.5~5mm,在浅沼泽区(14)种植挺水植物,包括芦苇、茭白、水葱、荷花、菖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污染物去除的海绵城市建设用人工雨水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水石笼(7)为生态网格石笼,厚度为15~20cm,内部装填碎石、沸石及破碎的加气砖,碎石的体积百分比为30~50%,沸石的体积百分比为15~30%,破碎的加气砖的体积百分比为30~40%;碎石和沸石的粒径为15~30mm,破碎加气砖的粒径为3~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污染物去除的海绵城市建设用人工雨水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流人工湿地还设有多个人工浮岛(15),单个人工浮岛(15)的面积为2~9m2;所述的人工浮岛(15)以轻质材料为载体,包括聚氨酯、泡沫、木头,载体上铺设厚度为80~100mm的种植土层,种植土为土壤渗透系数大于1×10-5m/s的表土,种植土层下为填料层,填料层的厚度为80~100mm,为沸石、颗粒活性炭和破碎的加气砖的混合物,该混合物中,沸石的体积百分比为30~50%,颗粒活性炭的体积百分比为15~30%,破碎的加气砖的体积百分比为30~40%,通过调整沸石、颗粒活性炭和破碎的加气砖的体积百分比调整浮床高度使填料层浸于水中;所述的沸石、颗粒活性炭和破碎的加气砖粒径均小于3c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强化污染物去除的海绵城市建设用人工雨水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浮岛(15)固定方式为在载体下挂重物、拉铁丝或拉船锚;所述的种植土层种植不同类型浮水和挺水植物,种植土层内投加蚯蚓,包括赤子爱胜蚓,蚯蚓的投加密度为50~80条/m2,人工浮岛(15)下悬挂弹性填料或碳素纤维生态草,利用微生物接触氧化作用去除水中污染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污染物去除的海绵城市建设用人工雨水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1)所在水平面为常水位(8);
所述的溢流竖管(18)与溢流支管之间的连通管道所在的水平面为第一调节水位(9);
所述的溢流竖管(18)与溢流支管顶部所在的水平面为第二调节水位(11);
常水位(8)与第一调节水位(9)间的池容为储水区(10),第一调节水位(9)与第二调节水位(11)间的池容为调节区(12);
所述的出水池(16)、储水区(10)和调节区(12)的池容占比为1:2:4,总水力停留时间为7~10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污染物去除的海绵城市建设用人工雨水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池(16)水深为0.8~1.2m,以素土夯实层为基础,其上铺设防水膜,防水膜上铺有15~30cm的石料,石料为各占50%体积分数的碎石和沸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污染物去除的海绵城市建设用人工雨水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溢流装置还包括溢洪道(19)、堤岸(20)和碎石(24),溢洪道(19)位于堤岸(20)顶部,碎石(24)位于堤岸(20)底部;暴雨时雨水经位于溢流竖管(18)顶部的格栅(17)过滤后流过堤岸(20),经碎石(24)消能后排出;更高水位时,雨水直接经溢洪道(19)排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污染物去除的海绵城市建设用人工雨水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1)前还设有弃流井,初期雨水地表径流进入弃流井,进行单独处理或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后期雨水进入所述人工雨水湿地系统去除污染物。
CN202011041699.8A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强化污染物去除的海绵城市建设用人工雨水湿地系统 Active CN1121589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1699.8A CN112158958B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强化污染物去除的海绵城市建设用人工雨水湿地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1699.8A CN112158958B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强化污染物去除的海绵城市建设用人工雨水湿地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58958A true CN112158958A (zh) 2021-01-01
CN112158958B CN112158958B (zh) 2022-07-26

Family

ID=73861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41699.8A Active CN112158958B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强化污染物去除的海绵城市建设用人工雨水湿地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5895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6772A (zh) * 2021-01-07 2021-04-30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湿塘系统及其净化雨水的方法
CN113121064A (zh) * 2021-04-19 2021-07-16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用于减少降雨径流污染物的高效复合湿地系统
CN114541555A (zh) * 2022-02-28 2022-05-27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雨水自动调蓄系统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12907C1 (de) * 1995-04-06 1996-06-27 Ivan Prof Dr Ing Sekoulov Verfahren zur biologischen und/oder physikalischen Elimination unerwünschter Wasserinhaltsstoffe aus Wasser
CN101007674A (zh) * 2007-01-25 2007-08-01 河北农业大学 城市沟渠污水原位生态净化处理装置
CN101007660A (zh) * 2006-01-27 2007-08-01 米利波尔公司 水净化系统及方法
CN101619932A (zh) * 2009-07-17 2010-01-06 山东泓奥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凝汽器真空提高节能控制系统
CN101693585A (zh) * 2009-10-21 2010-04-14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化粪池-人工湿地农村生活污水庭院式景观化处理装置
CN104193105A (zh) * 2014-09-15 2014-12-10 山东源宝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生物膜滤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07381978A (zh) * 2017-09-18 2017-11-24 广东益康生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内循环式微氧脱氮反应器
CN207017395U (zh) * 2017-06-27 2018-02-16 深圳市工大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湿地系统
CN207891996U (zh) * 2017-12-29 2018-09-21 上海清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初期雨水分类收集系统
CN208594095U (zh) * 2018-07-10 2019-03-12 上海佳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湿地技术和雨水调蓄结合的湿地结构
CN110697902A (zh) * 2019-11-06 2020-01-17 任秀花 一种可补充水中溶氧量的生态景观浮岛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12907C1 (de) * 1995-04-06 1996-06-27 Ivan Prof Dr Ing Sekoulov Verfahren zur biologischen und/oder physikalischen Elimination unerwünschter Wasserinhaltsstoffe aus Wasser
CN101007660A (zh) * 2006-01-27 2007-08-01 米利波尔公司 水净化系统及方法
CN101007674A (zh) * 2007-01-25 2007-08-01 河北农业大学 城市沟渠污水原位生态净化处理装置
CN101619932A (zh) * 2009-07-17 2010-01-06 山东泓奥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凝汽器真空提高节能控制系统
CN101693585A (zh) * 2009-10-21 2010-04-14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化粪池-人工湿地农村生活污水庭院式景观化处理装置
CN104193105A (zh) * 2014-09-15 2014-12-10 山东源宝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生物膜滤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7017395U (zh) * 2017-06-27 2018-02-16 深圳市工大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湿地系统
CN107381978A (zh) * 2017-09-18 2017-11-24 广东益康生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内循环式微氧脱氮反应器
CN207891996U (zh) * 2017-12-29 2018-09-21 上海清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初期雨水分类收集系统
CN208594095U (zh) * 2018-07-10 2019-03-12 上海佳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湿地技术和雨水调蓄结合的湿地结构
CN110697902A (zh) * 2019-11-06 2020-01-17 任秀花 一种可补充水中溶氧量的生态景观浮岛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亮: "《绿色建筑设计及技术》", 31 May 2017,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洪树生,: "《建筑施工》", 31 March 2016,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董济军等: "《浮动草床与微生态制剂调控养殖池塘水环境新技术》", 31 March 2017, 北京:海洋出版社 *
车生泉等: "《海绵城市研究与应用:以上海城乡绿地建设为例》", 31 December 2015,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闫大鹏等: "《城市生态水系规划理论与实践》", 30 November 2016,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
马伟文等: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实验技术》", 31 July 2015,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6772A (zh) * 2021-01-07 2021-04-30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湿塘系统及其净化雨水的方法
CN113121064A (zh) * 2021-04-19 2021-07-16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用于减少降雨径流污染物的高效复合湿地系统
CN114541555A (zh) * 2022-02-28 2022-05-27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雨水自动调蓄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58958B (zh) 2022-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58958B (zh) 一种强化污染物去除的海绵城市建设用人工雨水湿地系统
CN101955297B (zh) 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的景观型复合人工湿地处理装置及应用
CN102101736B (zh) 一种人工强化生态滤床污水处理系统及应用
CN107935307B (zh) 一种循环复氧强化生物分解的河道水净化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1012643A (zh) 一种高效快速去除面源污染的生态岸坡构建方法
CN101284705A (zh) 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塔式蚯蚓生态滤池
CN104926032A (zh) 一种沿海城市感潮河道多级复合强化净化方法
CN109399800B (zh) 一种河流湖泊径流污染梯级控制系统
CN110862152B (zh) 农田排水的高效生态净化系统
JP6974680B1 (ja) 初期雨水および農地戻り水を処理するための農業灌漑および再利用生態システム
CN102120677A (zh) 多级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系统及制作方法和污水处理方法
CN112144633B (zh) 一种防堵塞海绵城市建设用雨水花园系统
CN212292985U (zh) 一种水体流域面源污染的景观生态净化系统
CN201770585U (zh) 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的景观型复合人工湿地处理装置
CN103195157B (zh) 一种城市降雨初期径流原位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9928573A (zh) 一种黑臭河道下沉式绿地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207175703U (zh) 一种自然驳岸净化水体结构
CN1241538A (zh) 一种河流沟渠污水生态强化自净方法
CN108951545A (zh) 多孔箱式净水护岸系统
CN219860850U (zh) 一种基于生物强化氮磷净化功能的新型生态池
CN210559648U (zh) 梯级多段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池
CN116161796A (zh) 利用河道构建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的方法
CN112144765B (zh)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绿色屋顶及雨水净化耦合系统
CN212198707U (zh) 一种双肾式潜流根系净化湿地构造
CN208830258U (zh) 多孔箱式净水护岸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