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55419B - 一种防烫伤的水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烫伤的水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55419B
CN112155419B CN202011088293.5A CN202011088293A CN112155419B CN 112155419 B CN112155419 B CN 112155419B CN 202011088293 A CN202011088293 A CN 202011088293A CN 112155419 B CN112155419 B CN 1121554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kettle body
groove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8829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55419A (zh
Inventor
冯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dmond (Shenzhen) R & D Center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edmond Innov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edmond Innov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edmond Innov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8829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554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554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54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554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54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21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19/00Table service
    • A47G19/12Vessels or pots for table u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21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 A47J27/2116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防烫伤的水壶,包括水壶本体,所述水壶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握把,所述水壶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凹槽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水壶本体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限位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烫伤的水壶,属于手冲水壶技术领域,在倒水的过程中,一只手可以握住第一握把,另一只握住固定杆,通过双手提起水壶本体,增加了拿着水壶本体时的稳定性,减少手触碰到水壶本体上的可能,提高了盖板和水壶本体连接处的稳定性,避免人们在进行倒水的过程中限位环从通孔上脱落下来,方便实际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防烫伤的水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冲水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烫伤的水壶。
背景技术
手冲水壶是一种盛水的容器,有各种材质的,可以指烧水用的金属壶,也可以指便于携带的饮用水壶。水壶有各种材质的,不锈钢的、塑料的、玻璃的、树脂材料的等,也有特殊材质的如:桦树皮外表,高科技塑料内胆。一般手冲水壶的外壁都是由薄薄的不锈钢片制成,导热比较快,手冲水壶在水烧开后倒水时,手臂可能会接触到水冲水壶外壳,由于刚烧开水时,水的温度比较高,而且外壳上的温度也比较高,可能会使皮肤烫伤,给人带来刺痛,而人们在进行倒水的过程中壶盖也容易从壶口上脱落下来,进而使得水壶内的水洒落下来,不便于实际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烫伤的水壶,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一般手冲水壶的外壁都是由薄薄的不锈钢片制成,导热比较快,手冲水壶在水烧开后倒水时,手臂可能会接触到水冲水壶外壳,由于刚烧开水时,水的温度比较高,而且外壳上的温度也比较高,可能会使皮肤烫伤,给人带来刺痛,而人们在进行倒水的过程中壶盖也容易从壶口上脱落下来,进而使得水壶内的水洒落下来,不便于实际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烫伤的水壶,包括水壶本体,所述水壶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握把,所述水壶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凹槽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水壶本体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限位环,所述水壶本体的顶部设有盖板,所述限位环的顶部与盖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盖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水壶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贯穿限位孔,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水壶本体通过限位组件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板的顶部通过第二固定板连接,所述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贯穿第二固定板,所述连接柱的顶部与位于第二固定板顶部的第三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与第一固定板相配合的支撑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固定板一侧的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的底部与水壶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板的顶部设有挡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与挡板的底部相接触,所述第三固定板的一侧与挡板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所述挡板和第一限位板通过固定组件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开设于挡板一侧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的一端延伸至卡槽内,所述第一活动板的一侧与第二凹槽的一侧内壁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第二凹槽的顶部内壁开设有第一矩形孔,所述第一矩形孔内设有第一手柄,所述第一手柄的底端与第一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手柄的顶端延伸至挡板的上方,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对称开设于第二固定板两侧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有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二活动板的一端与位于第二固定板一侧的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二活动板下方的支撑板,所述第二活动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二矩形孔,所述第三凹槽的顶部内壁开设有第三矩形孔,所述第二矩形孔和第三矩形孔相配合,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设有活动环,所述活动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限位板,且所述第二限位板依次贯穿第三矩形孔和第二矩形孔,所述第三凹槽的底部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位于滑槽内,所述活动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手柄。
优选的,所述第三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握把。
优选的,所述第一握把上设有防滑套。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水壶本体的顶部相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针对现有存在的弊端,通过设置水壶本体、第一握把、支撑座、第一凹槽和固定杆的配合作用,在倒水的过程中,一只手可以握住第一握把,另一只握住固定杆,通过双手提起水壶本体,增加了拿着水壶本体时的稳定性,减少手触碰到水壶本体上的可能,通过设置水壶本体、通孔、盖板、限位环、第一固定板、限位孔、第一限位板、第二固定板、连接柱、第三固定板、限位组件和支撑组件的配合作用,提高了盖板和水壶本体连接处的稳定性,避免人们在进行倒水的过程中限位环从通孔上脱落下来,方便实际使用,通过设置的防滑套,便于使用者握住第一握把,通过设置的密封圈,增加了盖板和水壶本体之间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防烫伤的水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防烫伤的水壶的正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水壶本体;2、第一握把;3、支撑座;4、第一凹槽;5、固定杆;6、通孔;7、盖板;8、限位环;9、第一固定板;10、限位孔;11、第一限位板;12、第二固定板;13、连接柱;14、第三固定板;15、挡板;16、铰链;17、卡槽;18、第二凹槽;19、第一活动板;20、第一矩形孔;21、第一手柄;22、弹簧;23、第三凹槽;24、第二活动板;25、连接板;26、第二矩形孔;27、第三矩形孔;28、第二限位板;29、活动环;30、第二手柄;31、滑槽;32、滑块;33、支撑板;34、第二握把;35、防滑套;36、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5所示,一种防烫伤的水壶,包括水壶本体1,水壶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握把2,水壶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3,支撑座3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4,第一凹槽4内设有固定杆5,固定杆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凹槽4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水壶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通孔6,通孔6内设有限位环8,水壶本体1的顶部设有盖板7,限位环8的顶部与盖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盖板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9,第一固定板9的顶部开设有限位孔10,水壶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限位板11,第一限位板11贯穿限位孔10,第一固定板9与水壶本体1通过限位组件连接,两个第一限位板11的顶部通过第二固定板12连接,盖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3,连接柱13贯穿第二固定板12,连接柱13的顶部与位于第二固定板12顶部的第三固定板14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12上设有与第一固定板9相配合的支撑组件,限位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固定板9一侧的第三固定板14,第三固定板14的底部与水壶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三固定板14的顶部设有挡板15,第一固定板9的顶部与挡板15的底部相接触,第三固定板14的一侧与挡板15的一侧通过铰链16连接,挡板15和第一限位板11通过固定组件连接,固定组件包括开设于挡板15一侧的第二凹槽18,第一限位板11的一侧开设有卡槽17,第二凹槽18内设有第一活动板19,第一活动板19的一端延伸至卡槽17内,第一活动板19的一侧与第二凹槽18的一侧内壁通过弹簧22连接,第二凹槽18的顶部内壁开设有第一矩形孔20,第一矩形孔20内设有第一手柄21,第一手柄21的底端与第一活动板19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手柄21的顶端延伸至挡板15的上方,通过驱动第一手柄21移动,使得第一活动板19远离第一限位板11移动,进而使得第一活动板19的一端脱离卡槽17,增加第一活动板19位于第二凹槽18内的长度,弹簧22处于压缩状态,从而解除对挡板15位置的限定,进而转动挡板15,使得挡板15不再位于第一固定板9的顶部,同理,使得另一个挡板15不再位于第一固定板9的顶部,进而解除对第一固定板9位置的限定,支撑组件包括对称开设于第二固定板12两侧的第三凹槽23,第三凹槽23内设有第二活动板24,第二活动板24的一端与位于第二固定板12一侧的连接板25固定连接,连接板2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二活动板24下方的支撑板33,第二活动板24的顶部开设有第二矩形孔26,第三凹槽23的顶部内壁开设有第三矩形孔27,第二矩形孔26和第三矩形孔27相配合,第二固定板12的顶部设有活动环29,活动环2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限位板28,且第二限位板28依次贯穿第三矩形孔27和第二矩形孔26,通过上移活动环29,使得第二限位板28脱离第二矩形孔26和第三矩形孔27,解除对第二活动板24位置的限定,进而使得支撑板33远离第一限位板11运动,使得支撑板33不再位于第一固定板9的正上方,进而握住第二握把34,使得第三固定板14上移,进而使得连接柱13驱动盖板7上移,使得限位环8脱离通孔6,进而打开通孔6,同时第一固定板9移动至支撑板33的上方,进而驱动支撑板33朝向第一限位板11移动,使得支撑板33移动至第一固定板9的正下方,通过支撑板33对第一固定板9进行支撑,同时驱动活动环29移动,使得第二限位板28插入相对应的第三矩形孔27和第二矩形孔26内,限位第二活动板24的位置,避免支撑板33相对第一固定板9移动,进而通过通孔6往水壶本体1内倒入热水,第三凹槽23的底部内壁开设有滑槽31,第二活动板2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32,滑块32位于滑槽31内,活动环2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手柄30,通过滑槽31和滑块32的配合,避免第二活动板24脱离第三凹槽23。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固定板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握把34,通过设置的第二握把34,便于驱动第三固定板14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握把2上设有防滑套35,通过设置的防滑套35,便于使用者握住第一握把2。
在本实施例中,盖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36,密封圈36与水壶本体1的顶部相接触,通过设置的密封圈36,增加了盖板7和水壶本体1之间的密封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一种防烫伤的水壶,在倒水的过程中,一只手可以握住第一握把2,另一只握住固定杆5,通过双手提起水壶本体1,增加了拿着水壶本体1时的稳定性,减少手触碰到水壶本体1上的可能,通过挡板15限位第一固定板9的位置,避免第一固定板9相对水壶本体1上下移动,进而使得盖板7相对水壶本体1固定,提高了盖板7和水壶本体1连接处的稳定性,避免人们在进行倒水的过程中限位环8从通孔6上脱落下来,方便实际使用,需要往水壶本体1内加入水时,驱动第一手柄21移动,使得第一活动板19远离第一限位板11移动,进而使得第一活动板19的一端脱离卡槽17,增加第一活动板19位于第二凹槽18内的长度,弹簧22处于压缩状态,从而解除对挡板15位置的限定,进而转动挡板15,使得挡板15不再位于第一固定板9的顶部,同理,使得另一个挡板15不再位于第一固定板9的顶部,进而解除对第一固定板9位置的限定,通过上移活动环29,使得第二限位板28脱离第二矩形孔26和第三矩形孔27,解除对第二活动板24位置的限定,进而使得支撑板33远离第一限位板11运动,使得支撑板33不再位于第一固定板9的正上方,同时滑块32在滑槽31内滑动,通过滑槽31和滑块32的配合,避免第二活动板24脱离第三凹槽23,进而握住第二握把34,使得第三固定板14上移,进而使得连接柱13驱动盖板7上移,使得限位环8脱离通孔6,进而打开通孔6,同时第一固定板9移动至支撑板33的上方,进而驱动支撑板33朝向第一限位板11移动,使得支撑板33移动至第一固定板9的正下方,通过支撑板33对第一固定板9进行支撑,同时驱动活动环29移动,使得第二限位板28插入相对应的第三矩形孔27和第二矩形孔26内,限位第二活动板24的位置,避免支撑板33相对第一固定板9移动,进而通过通孔6往水壶本体1内倒入热水,热水倒入完毕后,同理,反向操作上述步骤,即可使得限位环8插入通孔6内,盖板7再次相对水壶本体1固定,通过设置的防滑套35,便于使用者握住第一握把2,通过设置的密封圈36,增加了盖板7和水壶本体1之间的密封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4)

1.一种防烫伤的水壶,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壶本体(1),所述水壶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握把(2),所述水壶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3),所述支撑座(3)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4),所述第一凹槽(4)内设有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凹槽(4)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水壶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通孔(6),所述通孔(6)内设有限位环(8),所述水壶本体(1)的顶部设有盖板(7),所述限位环(8)的顶部与盖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盖板(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9),所述第一固定板(9)的顶部开设有限位孔(10),所述水壶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限位板(11),所述第一限位板(11)贯穿限位孔(10),所述第一固定板(9)与水壶本体(1)通过限位组件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板(11)的顶部通过第二固定板(12)连接,所述盖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3),所述连接柱(13)贯穿第二固定板(12),所述连接柱(13)的顶部与位于第二固定板(12)顶部的第三固定板(1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12)上设有与第一固定板(9)相配合的支撑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固定板(9)一侧的第三固定板(14),所述第三固定板(14)的底部与水壶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板(14)的顶部设有挡板(15),所述第一固定板(9)的顶部与挡板(15)的底部相接触,所述第三固定板(14)的一侧与挡板(15)的一侧通过铰链(16)连接,所述挡板(15)和第一限位板(11)通过固定组件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开设于挡板(15)一侧的第二凹槽(18),所述第一限位板(11)的一侧开设有卡槽(17),所述第二凹槽(18)内设有第一活动板(19),所述第一活动板(19)的一端延伸至卡槽(17)内,所述第一活动板(19)的一侧与第二凹槽(18)的一侧内壁通过弹簧(22)连接,所述第二凹槽(18)的顶部内壁开设有第一矩形孔(20),所述第一矩形孔(20)内设有第一手柄(21),所述第一手柄(21)的底端与第一活动板(19)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手柄(21)的顶端延伸至挡板(15)的上方,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对称开设于第二固定板(12)两侧的第三凹槽(23),所述第三凹槽(23)内设有第二活动板(24),所述第二活动板(24)的一端与位于第二固定板(12)一侧的连接板(2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二活动板(24)下方的支撑板(33),所述第二活动板(24)的顶部开设有第二矩形孔(26),所述第三凹槽(23)的顶部内壁开设有第三矩形孔(27),所述第二矩形孔(26)和第三矩形孔(27)相配合,所述第二固定板(12)的顶部设有活动环(29),所述活动环(2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限位板(28),且所述第二限位板(28)依次贯穿第三矩形孔(27)和第二矩形孔(26),所述第三凹槽(23)的底部内壁开设有滑槽(31),所述第二活动板(2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32),所述滑块(32)位于滑槽(31)内,所述活动环(2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手柄(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烫伤的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板(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握把(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烫伤的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握把(2)上设有防滑套(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烫伤的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36),所述密封圈(36)与水壶本体(1)的顶部相接触。
CN202011088293.5A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防烫伤的水壶 Active CN1121554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88293.5A CN112155419B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防烫伤的水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88293.5A CN112155419B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防烫伤的水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55419A CN112155419A (zh) 2021-01-01
CN112155419B true CN112155419B (zh) 2021-08-20

Family

ID=73866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88293.5A Active CN112155419B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防烫伤的水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554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88638B (zh) * 2022-05-07 2023-10-10 江西中鼎金属工艺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铜壶及使用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82328Y (zh) * 1999-07-01 2000-06-14 詹国茂 一种握把能自由拆装的水壶
CN201048845Y (zh) * 2007-04-30 2008-04-23 徐立华 一种方便倒水的烧水壶
WO2010080053A1 (ru) * 2009-01-11 2010-07-15 Voskoboynikov Ruvim Lvovich Чайник
CN210158476U (zh) * 2019-05-09 2020-03-20 江门市蓬江区永铿五金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接水的烧水壶
CN211022228U (zh) * 2019-11-25 2020-07-17 杭州戴乐搪瓷有限公司 一种带防倾斜把手的搪烧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582170U (zh) * 2019-05-09 2020-05-22 广东强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烫伤功能的手冲水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82328Y (zh) * 1999-07-01 2000-06-14 詹国茂 一种握把能自由拆装的水壶
CN201048845Y (zh) * 2007-04-30 2008-04-23 徐立华 一种方便倒水的烧水壶
WO2010080053A1 (ru) * 2009-01-11 2010-07-15 Voskoboynikov Ruvim Lvovich Чайник
CN210158476U (zh) * 2019-05-09 2020-03-20 江门市蓬江区永铿五金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接水的烧水壶
CN211022228U (zh) * 2019-11-25 2020-07-17 杭州戴乐搪瓷有限公司 一种带防倾斜把手的搪烧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55419A (zh) 2021-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55419B (zh) 一种防烫伤的水壶
WO2011003264A1 (zh) 煮茶器
CN210581979U (zh) 一种工夫茶盖碗冲泡夹具
CN201743161U (zh) 一种自动开盖水杯
CN213046571U (zh) 一种压力锅锅盖上的开合机构
CN210870872U (zh) 一种茶水分离泡茶器
CN201384162Y (zh) 多功能饭盒
CN210008908U (zh) 一种便于快速固定锅盖的锅具
CN210748568U (zh) 一种带过滤功能的水杯
CN111839210B (zh) 一种使用常沸电水壶的常沸方法
CN110652157B (zh) 一种带有两用杯盖的保温杯
CN204106579U (zh) 煎药壶二次过滤器及具有该过滤器的防溢煎药壶
CN201595676U (zh) 水壶
CN201920326U (zh) 带水量触摸标识的盲人水杯
CN220967011U (zh) 一种多功能茶壶
CN2829586Y (zh) 一种水壶嘴盖开启装置
CN2831952Y (zh) 便携式弹簧杯
CN218922258U (zh) 一种防烫便携式陶瓷马克杯
CN217243649U (zh) 一种陶瓷凉水壶结构
CN213189169U (zh) 一种具有过滤层的电火锅
CN219601851U (zh) 一种具有耐酸碱性能的托盘
CN219090277U (zh) 一种具有防烫伤作用的中药材煮药锅
CN216822765U (zh) 一种煮粥烧水一体机
CN2882371Y (zh) 饮品携带杯
CN214905716U (zh) 一种双保温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201, building A, No. 1, Qian 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Patentee after: Redmond (Shenzhen) R & D Center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201, building A, No. 1, Qian 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Redmond HaiHa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201, building A, No. 1, Qian 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Redmond HaiHa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201, building A, No. 1, Qian 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Redmond Innov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