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51931A - 一种龙伯透镜阵列及卫星天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龙伯透镜阵列及卫星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51931A
CN112151931A CN201910567745.9A CN201910567745A CN112151931A CN 112151931 A CN112151931 A CN 112151931A CN 201910567745 A CN201910567745 A CN 201910567745A CN 112151931 A CN112151931 A CN 1121519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neberg
fixed
feed
luneberg lens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6774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庆勇
桂万如
季文涛
叶喜红
孙松林
王立
杨如意
刘培帅
黄金梅
仇恩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Rhoso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Rhoso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Rhoso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Rhoso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6774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51931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19500 priority patent/WO202025869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151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19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5/00Devices for reflection, refraction, diffraction or polarisation of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e.g. quasi-optical devices
    • H01Q15/02Refracting or diffracting devices, e.g. lens, prism
    • H01Q15/08Refracting or diffracting devices, e.g. lens, prism formed of solid dielectr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2Housings not intimately mechanically associated with radiating elements, e.g. radom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9/0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01Q19/06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racting or diffracting devices, e.g. le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02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using mechanical movement of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as a whole
    • H01Q3/08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using mechanical movement of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as a whole for varying two co-ordinates of the orientation

Landscapes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龙伯透镜阵列及卫星天线,包括多个龙伯透镜子阵,每个所述龙伯透镜子阵包括多个龙伯球和多合一馈源;所述多合一馈源与TR组件通信;所述多合一馈源包括辐射天线层基板、馈电网络层基板、多个辐射贴片,所述辐射天线层基板与馈电网络层基板粘合固定,多个辐射贴片固定在辐射天线层基板上,所述馈电网络基板上写有功分器馈电网络。与现有技术相比,将微带功分器和馈源集成在一起,通过设计降低插损,同时设计走线长度一致,能够保证各个通道间的相位一致;如此设计,无需在每个球下面设置一个TR组件,可大幅度降低TR组件的使用数量,又能实现机械+相控阵电子扫描实现对准卫星。

Description

一种龙伯透镜阵列及卫星天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龙伯透镜阵列及卫星天线。
背景技术
卫星技术及其应用是一个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行业,但是目前限制其应用的主要问题是地面接收天线重量尺寸功耗太大。传统的卫星通信动中通天线系统多采用两轴、三轴或者四轴跟踪技术稳定的寻星和跟踪卫星的功能,但是这种结构剖面较高,重量过重不适宜用在车载中通中。特别是在车载应用场景下,汽车载体的动态性能较高,系统惯性较大,极大的降低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可用度大大降低。
国际上研究机构均在寻找一种更加小型化且更加智能的解决方式,以相控阵技术为基础的电调动中通天线系统是一个重要方向。采用相控阵动中通体制天线,将会降低动中通天线的高度和重量,大幅度降低汽车载体的要求和改造成本,同时汽车载体可以携带更大口径的天线提高动中通天线的性能,降低功率消耗。电调波束指向比机械调整方式快几个数量级,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
但是相控阵天线有一些固有问题,首先,相控阵的覆盖角度受单个馈源的覆盖角度限制,导致扫描角度有限;其次满阵布阵的相控阵要求阵元之间间隔1/2波长,对于Ku频段波长较小,导致系统的通道数较多,较传统天线增加成本较多。最后,满阵布阵的相控阵天线,发射通道的功耗损失会导致系统过热,从而系统功耗过大,热量也会导致系统TR组件性能降低。
龙伯透镜是一种球梯度折射率透镜,具有将沿任意方向入射的平面波聚焦于其表面一点,或使其表面馈源实现高定向性辐射的特性。将阵列天线单元置于龙伯透镜表面,可用于发射或接收来自各个方向的平面波束,且可以保证各个方向的波束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增益,因此可用于实现大角度波束扫描。
采用大直径的龙伯作为阵元,使得通道数大幅度变少,降低了TR组件的使用,极大降低成本。但是扫描覆盖范围有限。
将原有的大球改小球,可以增大扫描角度,而且选择小球也会降低系统剖面,减小系统重量,这对车载动中通系统来说至关重要。
由于采用小球实现,要达到同样的天线口径,需要的龙伯球个数就要求多,这将导致系统使用的TR组件通道数增加,大幅增加系统成本。同时整机设计采用机械扫描和电子扫描结合方式实现,机械负责水平方向的旋转(机扫),俯仰向通过相控阵电子波束扫描(电扫)实现,实现相控阵扫描的核心子系统是微波TR组件。但是系统设计时水平方向采用电机旋转对准卫星,水平方向不需要相控阵电子波束扫描,如果每个球下面都放上TR组件,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龙伯透镜阵列,实现低成本、低重量、低功耗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龙伯透镜阵列,包括多个龙伯透镜子阵,每个所述龙伯透镜子阵包括多个龙伯球和多合一馈源;所述多合一馈源与TR组件通信;所述多合一馈源包括辐射天线层基板、馈电网络层基板、多个辐射贴片,所述辐射天线层基板与馈电网络层基板粘合固定,多个辐射贴片固定在辐射天线层基板上,所述馈电网络基板上写有功分器馈电网络。
优选的,所述多合一馈源为四合一馈源,四个辐射贴片,四个辐射贴片的接收信号通过馈电网络合成一路接收信号,或一路发射信号通过馈电网络分成4路经四个辐射贴片发射。
优选的,所述龙伯球直径为120mm。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龙伯透镜的Ku波段车载动中通低轮廓卫星天线,实现低剖面、大的俯仰角覆盖的目的;包括上述的龙伯透镜阵列、龙伯球支撑板、角度调节装置、天线上罩、天线罩底座、旋转托盘;
天线罩与天线罩底座固定配合后形成容纳旋转托盘、角度调节装置、龙伯球支撑板、龙伯球的空腔;所述旋转托盘水平转动固定在天线罩底座上,角度调节装置固定在旋转托盘上,龙伯球支撑板固定在旋转托盘上;
所述龙伯球支撑板上开设有多个卡孔,每个龙伯球放置在卡孔内固定;
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板、调节轨道组,所述多合一馈源固定在固定板上,固定板的两端通过滑块与调节轨道组配合,调节多合一馈源的俯仰角在0°-75°之间调节,且多合一馈源的多个馈电中心均指向相应的龙伯球球心。
优选的,所述馈电中心距相应龙伯球球面的适配距离为15-30mm。
优选的,所述馈电中心距相应龙伯球球面的适配距离为25mm。
优选的,所述卡孔内圈设置有向卡孔中心延伸的多个卡爪,多个卡爪围成的圆形腔体直径小于龙伯球直径。
优选的,所述调节轨道组包括两个分别固定在固定板两端的第一滑块和与第一滑块滑动配合的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包括水平板和竖直板,水平板与竖直板形成截面为L形的结构,水平板固定在旋转托盘上,竖直板上水平开设有滑道;所述第一滑块包括一端固定在固定板的端部,另一端穿过滑道的螺杆,和与螺杆穿出端配合的螺帽;通过螺帽拧紧,将竖直板限位在固定板端部和螺母之间;所述贴片中心点的运动轨迹为与龙伯球同心的弧线。
优选的,在所述竖直板上设置有标尺。
优选的,所述调节轨道组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轨道和与第二轨道数量对应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轨道固定在两个第一轨道之间,第二滑块固定在两个第一滑块之间;所述第二滑块固定在固定板的下表面,第二滑块上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轨道固定在旋转托盘上,并设置有与滑槽滑动配合的滑键。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将微带功分器和馈源集成在一起,通过设计降低插损,同时设计走线长度一致,能够保证各个通道间的相位一致;如此设计,无需在每个球下面设置一个TR组件,可大幅度降低TR组件的使用数量,又能实现机械+相控阵电子扫描实现对准卫星;
设计采用龙伯球直径120mm。使用该尺寸的龙伯球,单馈源的扫描角度就能达到+/-15度,相较于160mm龙伯球的+/-7度,覆盖范围提升一倍多。而且选择小球也会降低系统剖面,减小系统重量,这对车载动中通系统来说至关重要;本发明提供的卫星天线,为了进一步降低系统的剖面高度,将所有的龙伯球水平放置,旋转托盘和龙伯球支撑板均水平设置,这样减小系统的剖面的同时,也大幅度降低系统的复杂程度,利用大批量工业生产和组装;考虑更广泛的俯仰向角度的覆盖,在结构上做一个角度调节装置,同滑轨,实现多合一馈源的俯仰角调整,利用龙伯球的中心对称性质,可以实现覆盖角度的选择,相当于增加了俯仰向扫描角度的覆盖范围;结构上滑轨滑动过程中,要实现馈源到球心的距离不变,这样才能保证改变扫描角度时候增益不降低。
虑在大扫描角度时候,龙伯球支撑板对龙伯球性能的影响,将支撑板固定龙伯球的固定块扩大,仿真表明在角度大于40度时候,增益有明显提高(2db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龙伯透镜子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四合一馈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四合一馈源具有辐射贴片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四合一馈源另一侧的馈电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四合一馈源功分器发射端口S参数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四合一馈源功分器发射端口S参数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四合一馈源整体S参数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仿真测试中的发射方向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仿真测试中的接收方向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卫星天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龙伯球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旋转托盘与角度调节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A部细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龙伯透镜阵列,包括多个龙伯透镜子阵,本实施例中龙伯透镜阵列包括16个龙伯透镜子阵。每个龙伯透镜子阵包括多个龙伯球1和多合一馈源2;本实施例采用直径为120mm的小尺寸龙伯球1。本实施例中的多合一馈源2为四合一馈源,对应4个龙伯球1,共计采用了16个四合一馈源。
四合一馈源2包括辐射天线层基板21、馈电网络层基板22、4个辐射贴片23,辐射天线层基板21与馈电网络层基板22通过固化片24粘合,辐射天线层基板21、馈电网络层基板22介电常数均为2.2、损耗角正切0.1%,固化片24介电常数为3.52、损耗角正切0.4%。4个辐射贴片23固定在辐射天线层基板21上。在馈电网络层基板22上写有功分器的馈电网络25,从而形成四合一馈源。4个辐射贴片23接收的信号通过馈电网络25合成一路接收信号,或一路发射信号通过馈电网络25分成4路经4个辐射贴片23发射。将原有的4个馈源通过一个额外的功分器合路的结构改成本实施例中的四合一馈源的集成结构,降低插损,同时将四合一馈源与T/R组件的缆线走线长度设计一致,能够保证各个通道间的相位一致。
四个球之间采用无源的方案进行合理,进一步降低TR组件的使用量,稀疏后的天线,发热量可以有效的得到控制,从而控制系统的功耗和可靠性。本发明的基于龙伯透镜阵列的半无源合理相控阵天线,实现低成本低重量低功耗,大的俯仰角覆盖。
本实施例中,考虑在大扫描角度的时候,龙伯球1之间遮挡导致的增益下降,所以在相控阵阵元的布局上,如果在来波方向有遮挡,会造成增益性能下降,对准卫星时候,从卫星来波角度看过去,左右球之间不造成遮挡,仅仅需要考虑前后球的遮挡,故将每排之间的间隔拉开一定的距离,减小前后排的遮挡,有效提高大角度扫描的时候系统性能不降低。本实施例中的前后球心距为135mm,可实现不遮挡。
针对上述的四合一馈源进行仿真,结果如图5、图6所示,图5为发射四合一馈源功分器发射端口S参数图,图6为接收四合一馈源功分器接收端口S参数图,图中所示,接收频带内功分器的损耗0.2-0.5dB,发射频带内功分器的损耗0.2-0.5dB。
如图7所示,在12.25-12.75GHz和14.0-14.5GHz带内反射系数小于-14dB、隔离度小于-20dB。
如图8、图9所示,发射增益约24.46dBi、接收增益约23.79dBi。
实施例2
如图10所示,一种龙伯透镜的Ku波段车载动中通低轮廓卫星天线,包括实施例1中的龙伯透镜阵列3、龙伯球支撑板4、角度调节装置5、天线上罩6、天线罩底座7、旋转托盘8。
天线罩与天线罩底座7固定配合后形成容纳旋转托盘8、角度调节装置5、龙伯球支撑板4、龙伯球1的空腔;旋转托盘8水平转动固定在天线罩底座7上,角度调节装置5固定在旋转托盘8上,龙伯球支撑板4固定在旋转托盘8上。以上的固定结构均为常规结构,在此不再详细描述。为了进一步降低系统的剖面高度,将所有的龙伯球1水平放置,这样减小系统的剖面的同时,也大幅度降低系统的复杂程度,利于大批量工业生产和组装。所以本实施例中,旋转托盘8、龙伯球支撑板4平行,处于水平状态,四合一馈源的角度通过角度调节装置5来调节,从而实现俯仰角的调整。
如图11所示,龙伯球支撑板4上开设有多个卡孔41,卡孔41内圈设置有向卡孔41中心延伸的多个卡爪42,多个卡爪42围成的圆形腔体直径小于龙伯球1直径,用以卡住固定龙伯球1,由于卡爪42的设计,可以使卡孔41尺寸大于龙伯球1最大尺寸,孔的直径比球的直径大10mm以上,基本消除卡孔对增益的影响,即增益有明显提高。仿真表明四合一馈源的俯仰角度在大于40°时,增益有明显提高(2db以上)。本实施例设置有4个卡爪42,均布在卡孔41的四周。
如图12、图13所示,角度调节装置5包括固定板51、调节轨道组,四合一馈源2固定在固定板51上,固定板51的两端通过滑块与调节轨道组配合,调节四合一馈源2的俯仰角在30°-47°之间调节,且四合一馈源2的多个馈电中心均指向相应的龙伯球1球心。馈电中心距相应龙伯球1球面的适配距离为15-30mm。本实施例给出的馈电中心距相应龙伯球1球面的适配距离为25mm,增益最大。
调节轨道组包括两个分别固定在固定板51两端的第一滑块52和与第一滑块52滑动配合的第一轨道53;第一轨道53包括水平板531和竖直板532,水平板531与竖直板532形成截面为L形的结构,水平板531上开设螺孔,通过螺钉穿过螺孔固定在旋转托盘8上,竖直板532上水平开设有弧形滑道533;第一滑块52包括一端固定在固定板51端部下表面,另一端穿过滑道533的螺杆511,和与螺杆511穿出端配合的螺帽512;通过固定板51两侧的螺帽512拧紧,使固定板51位置稳定。但是,为了保证固定板51不发生水平向的位置移动,确保辐射贴片23中心对准球心,本实施例在固定板51两端的下表面分别固定一个限位块(图中未示出),两块限位块分别抵接竖直板532内侧壁,螺杆511可以焊接在限位块513朝向竖直板532的一侧上,在两块限位块的限位作用下,固定板只能做俯仰角的调整,不会发生水平向的移动,以确保贴片中心始终对着球心。贴片中心点的运动轨迹为与龙伯球1同心的弧线,以保证贴片中心点始终指向球心。为了便于精确调节角度,本实施例还在竖直板532上设置有标尺534。
调节轨道组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轨道54和与第二轨道54数量对应的第二滑块55,第二轨道54固定在两个第一轨道53之间,第二滑块55固定在两个第一滑块52之间;第二滑块55固定在固定板51的下表面,第二滑块55为截面为L型板,一侧板固定在固定板51的下表面,另一侧板的侧面开设弧形滑槽551;第二轨道54为一立板,其底部具有安装裙边,通过螺钉固定在旋转托盘8上,顶部与弧形滑槽551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与弧形滑槽551滑动配合的弧形滑键541。
本实施例将TR组件放置到旋转托盘8下面,有利于降低系统的剖面高度同时,旋转托盘8也有利于T组件散热,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通过高频滑环将高频信号线引出,将卫星通信调制解调器放置到天线罩外面,降低天线重量,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可以适配不同的卫星通信调制解调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龙伯透镜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龙伯透镜子阵,每个所述龙伯透镜子阵包括多个龙伯球和多合一馈源;所述多合一馈源与TR组件通信;所述多合一馈源包括辐射天线层基板、馈电网络层基板、多个辐射贴片,所述辐射天线层基板与馈电网络层基板粘合固定,多个辐射贴片固定在辐射天线层基板上,所述馈电网络基板上写有功分器馈电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伯透镜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合一馈源为四合一馈源,四个辐射贴片,四个辐射贴片的接收信号通过馈电网络合成一路接收信号,或一路发射信号通过馈电网络分成4路经四个辐射贴片发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龙伯透镜的Ku波段车载动中通低轮廓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龙伯球直径为120mm。
4.一种龙伯透镜的Ku波段车载动中通低轮廓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龙伯透镜阵列、龙伯球支撑板、角度调节装置、天线上罩、天线罩底座、旋转托盘;
天线罩与天线罩底座固定配合后形成容纳旋转托盘、角度调节装置、龙伯球支撑板、龙伯球的空腔;所述旋转托盘水平转动固定在天线罩底座上,角度调节装置固定在旋转托盘上,龙伯球支撑板固定在旋转托盘上;
所述龙伯球支撑板上开设有多个卡孔,每个龙伯球放置在卡孔内固定;
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板、调节轨道组,所述多合一馈源固定在固定板上,固定板的两端通过滑块与调节轨道组配合,调节多合一馈源的俯仰角在0°-75°之间调节,且多合一馈源的多个馈电中心均指向相应的龙伯球球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龙伯透镜的Ku波段车载动中通低轮廓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中心距相应龙伯球球面的适配距离为15-30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龙伯透镜的Ku波段车载动中通低轮廓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中心距相应龙伯球球面的适配距离为25m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龙伯透镜的Ku波段车载动中通低轮廓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孔内圈设置有向卡孔中心延伸的多个卡爪,多个卡爪围成的圆形腔体直径小于龙伯球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任一所述的一种龙伯透镜的Ku波段车载动中通低轮廓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轨道组包括两个分别固定在固定板两端的第一滑块和与第一滑块滑动配合的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包括水平板和竖直板,水平板与竖直板形成截面为L形的结构,水平板固定在旋转托盘上,竖直板上水平开设有滑道;所述第一滑块包括一端固定在固定板的端部,另一端穿过滑道的螺杆,和与螺杆穿出端配合的螺帽;通过螺帽拧紧,将竖直板限位在固定板端部和螺母之间;所述贴片中心点的运动轨迹为与龙伯球同心的弧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龙伯透镜的Ku波段车载动中通低轮廓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竖直板上设置有标尺。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龙伯透镜的Ku波段车载动中通低轮廓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轨道组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轨道和与第二轨道数量对应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轨道固定在两个第一轨道之间,第二滑块固定在两个第一滑块之间;所述第二滑块固定在固定板的下表面,第二滑块上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轨道固定在旋转托盘上,并设置有与滑槽滑动配合的滑键。
CN201910567745.9A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龙伯透镜阵列及卫星天线 Pending CN1121519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67745.9A CN112151931A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龙伯透镜阵列及卫星天线
PCT/CN2019/119500 WO2020258693A1 (zh) 2019-06-27 2019-11-19 一种龙伯透镜阵列及卫星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67745.9A CN112151931A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龙伯透镜阵列及卫星天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51931A true CN112151931A (zh) 2020-12-29

Family

ID=73868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67745.9A Pending CN112151931A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龙伯透镜阵列及卫星天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51931A (zh)
WO (1) WO202025869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88263B1 (en) * 2008-12-07 2010-03-30 Roger Dale Oxley Volumetric direction-finding system using a Luneberg Lens
CN104362435B (zh) * 2014-11-07 2017-06-23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平面高增益微带反射阵列天线
CN108808260B (zh) * 2018-06-06 2021-07-06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相控阵馈电的变型柱面/球面龙伯透镜天线
CN109841956B (zh) * 2018-10-08 2021-02-09 合肥若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龙伯透镜阵列的低剖面阵列天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258693A1 (zh) 2020-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40509U (zh) 一种龙伯透镜阵列及卫星天线
US10256551B2 (en) High gain, multi-beam antenna for 5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743004B2 (en) Integrated waveguide cavity antenna and reflector dish
US7420525B2 (en) Multi-beam antenna with shared dielectric lens
US6839039B2 (en) Antenna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adio waves to and from a satellite
JP5786244B2 (ja) 車載指向性平板アンテナ、かかるアンテナを含む車両、およびかかる車両を含む衛星通信システム
US20230231324A1 (en) Multi-band lens antenna system
CN111052507B (zh) 一种天线及无线设备
TW201411935A (zh) 陣列天線及其圓極化天線
CN207852911U (zh) 一种基于连续波相控阵的带状线天线阵
CN214254731U (zh) 一种应用于s波段的龙伯透镜天线
US20220247067A1 (en) Base station antenna
US20220344835A1 (en) Antenna units, radiation and beam shape of antenna units, and methods thereof
CN112151931A (zh) 一种龙伯透镜阵列及卫星天线
CN110988870B (zh) 一种毫米波成像系统
EP3840118A1 (en) Multibeam antenna
CN113193364A (zh) 一种双层扇形旋转结构的低副瓣扫描天线及卫星通信系统
CN114361783B (zh) 一种透镜加载的宽角波束扫描透射阵列天线
CN117855864A (zh) 基于低剖面的ka波段圆极化选择性超表面单元的波束扫描天线及其波束扫描方法
KR102293354B1 (ko) 이동통신 서비스용 옴니 안테나
CN115020964B (zh) 一种基于bcb传输结构的层叠式天线
Manzillo et al. Multibeam antenna with a passive beamforming system in LTCC technology for mm-wave systems-in-package
CN215497096U (zh) 一种车载卫星通信天线阵列
US20230299469A1 (en) Base station antennas having multi-column sub-arrays of radiating elements
CN107919536B (zh) 用于卫星通信的双线极化天线馈源阵列及卫星通信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