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47423B - 一种金属线栅极化隔离度的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属线栅极化隔离度的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47423B
CN112147423B CN202010859330.1A CN202010859330A CN112147423B CN 112147423 B CN112147423 B CN 112147423B CN 202010859330 A CN202010859330 A CN 202010859330A CN 112147423 B CN112147423 B CN 1121474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grid
metal wire
receiving antenna
polarization
electric f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5933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47423A (zh
Inventor
刘佳
万继响
施锦文
赵兵
成克伟
张建波
闫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Institute of Space Radio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Institute of Space Radio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Institute of Space Radio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 Institute of Space Radio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85933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474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47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474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474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474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or indicating electric quantiti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R19/00 - G01R27/00
    • G01R29/08Measur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 G01R29/10Radiation diagrams of antenna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线栅极化隔离度的测试方法:首先,将调试金属线栅放在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之间,调试金属线栅的网线方向与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极化方向正交;记录接收天线所接收的电场幅值,记为第一电场幅值E1;然后,将被测金属线栅放在调试金属线栅和接收天线之间,确保被测金属线栅的网线方向与调试金属线栅的网线方向正交,且被测金属线栅与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中心轴线的夹角等于预设的入射角;90度方向旋转接收天线,使接收天线极化方向发生度反转,记录此时接收天线所接收的电场幅值,记为第二电场幅值E2;最后,计算待测金属线栅的极化隔离度ISO。本发明测试结果准确可信,且不受测量系统中测试天线自身交叉极化水平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金属线栅极化隔离度的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线栅极化隔离度的测试方法,特别是针对测试系统标准天线交叉极化水平远远劣于线栅的极化隔离能力情况下的一种测试方法,属于天线测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属线栅是一种典型的极化滤波器件,结构是由一组等间距平行金属圆导体在同一平面内排列而成,可实现电磁波正交极化分量的有效分离,具有宽频带、低差损、高隔离度等特性,在对地观测、射电天文、以及深空探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随着空间技术飞速发展与不断扩展,毫米波亚毫米波探测类载荷逐步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其中金属线栅则是载荷天线前端的核心馈电部件,线栅的极化分离能力是载荷功能特性实现的重要保证。
其中,极化隔离度是考核金属线栅极化分离能力的一项关键指标,通常可以达到-40dB以下,要远远优于测试系统标准天线的交叉极化水平,尤其是在毫米波、亚毫米波、以及太赫兹等工作频段(交叉极化电平约-20dB左右)。该项测试指标往往容易淹没在测试系统的噪声中,导致其无法准确被测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测试系统使用传统测试方法无法准确测量金属线栅产品极化隔离度指标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金属线栅极化隔离度的测试方法,可实现该项指标的准确测量,且不受到系统噪声的影响,具有系统简单、操作便捷、结果可靠等技术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金属线栅极化隔离度的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发射天线连接至矢量网络分析仪的输出端口,接收天线连接至矢量网络分析仪的输入端口;
(s2)、将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进行共轴校准,确保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向相同;
(s3)、将调试金属线栅放在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之间,调试金属线栅的网线方向与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极化方向正交;
(s4)、开启矢量网络分析仪发射测试信号,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记录此时接收天线所接收的电场幅值,记为第一电场幅值E1
(s5)、将被测金属线栅放在调试金属线栅和接收天线之间,确保被测金属线栅的网线方向与调试金属线栅的网线方向正交,且被测金属线栅与发射天线和和接收天线的中心轴线的夹角等于预设的入射角;
(s6)、90度方向旋转接收天线,使接收天线极化方向发生90度反转,开启矢量网络分析仪发射测试信号,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记录此时接收天线所接收的电场幅值,记为第二电场幅值E2
(s7)、根据第一电场幅值E1和第二电场幅值E2计算待测金属线栅的极化隔离度ISO。
所述待测金属线栅的极化隔离度ISO为:
所述发射天线的极化方式为线极化,工作带宽小于被测金属线栅的截止频率f0,天线半张角投影区域小于被测金属线栅的有效工作面积。
所述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式为线极化,工作带宽小于被测金属线栅的截止频率f0,天线半张角投影区域小于被测金属线栅的有效工作面积。
所述调试金属线栅截止频率不小于被测金属线栅的截止频率f0
测试信号到达接收天线口面的信号电平不得低于-60dB。
所述调试金属线栅的传输损耗不大于0.3dB。
所述调试金属线栅与发射天线和和接收天线的中心轴线的夹角小于45°。
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记录接收天线所接收的电场幅值时,先将矢量网络分析仪设置为时域扫描模式,获得时域波形;随后,将时域波形中的第一个反射峰起始与终止时间间隔宽度设置为“时域门”时间区间,保存设置后将矢量网络分析仪切换为频域扫描模式,在频域扫描模式下记录接收天线所接收的电场幅值。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引入了一个调试金属线栅,通过设计特定的测试步骤与分析计算,可有效测量待测金属线栅的极化隔离度,测试结果准确可信。
(2)本发明创造性的引入“时域门”的控制,可有效降低测试系统的噪声抖动和多径影响,有效提高测试结果的精度和准确度。
(3)本发明的测试阈值要远远高于传统测试方案,可有效避免标准测试天线交叉极化水平对于测试结果的影响,尤其适用于毫米波亚毫米波,以及太赫兹波测试频段。
(4)本发明对于测试系统的性能要求更低,具有较强的通用性与适应性,可实现性强。
(5)本发明测试方法具有系统简单、操作便捷、高可靠性等特点,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金属线栅的标准测试系统;
图2为本发明测试方法调试金属线栅位置;
图3为本发明测试方法测试待测金属线栅位置;
图4为金属线栅样品的测试系统实物照片;
图5为使用传统测试方法进行待测金属线栅样品极化隔离度测试结果;
图6为使用本发明测试方法进行待测金属线栅样品极化隔离度测试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金属线栅的工作原理:当一束电磁波入射到金属线栅表面时,若电场矢量平行于线栅网线方向,则在表面产生感应电流,这一感应电流激发出新的电磁场,其电场矢量位于金属线所在平面,大小与入射场强相等,方向相反,因此沿金属线方向的净电场为0,则金属线栅等效于金属反射镜,即对平行于网线的电场矢量起全反射作用;而当电场矢量垂直于线栅网线方向时,由于金属线栅每个圆柱导体的直径很小,任何沿导体界面移动的电荷在其两边产生电势差以阻止电荷的进一步流动,因此垂直于线栅的电场矢量不能在载体内建立起合适的电流,此时导体和入射电场无相互作用,相对于垂直电场矢量而言,金属栅网几乎是透明的,即对垂直于网线的电场矢量完全透过。
极化隔离度的定义:同等功率水平极化(QH)和垂直极化(QV)分量的输入信号,经过线栅传输或者反射后同频段输出端的QH(或QV)分量信号与泄漏至该输出端的同频段的QV(或QH)信号的功率之比。
金属线栅隔离度测试系统如附图2所示,测试中将待测金属线栅置于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之间,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传输信号幅度信息进行采集并计算,可以直接获得线栅的极化隔离度指标。传统测试方法大致如下:
第一步:利用校准设备对测试系统中的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进行共轴校准,同时确保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向相同;所述校准设备为如激光标尺、调整支架等。
第二步:将待测金属线栅固定于附图1中的图示位置,利用安装支架调整待测金属线栅的俯仰角度与方位位置,满足测试入射角要求,且确保线栅网线方向与发射/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向正交,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记录接收天线所接收的电场幅值E1;入射角根据测试任务要求确定,如正入射(0度)、斜入射(<90度)。
第三步:顺时针90度方向顺时针旋转接收天线,使其极化方向发生90度反转,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记录接收天线所接收的电场幅值E2
第四步:计算线栅的极化隔离度ISO
利用上述测试方法,即可获得金属线栅的极化隔离度指标。但是,第三部中记录的电场幅度E2中主要包含两部分能量,一部分是经金属线栅本应该被反射却所漏射过来的的电场分量(待测值),另一部分是接收天线自身的交叉极化分量(叠加值)。因此,如果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交叉极化水平较差或者远远劣于线栅自身的极化隔离度,E2中的叠加值所占权重将远远高于待测值,不可忽略,则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无法真实反映线栅的极化隔离特性。
本发明方法创造性的在标准测试系统中引入一个调试金属线栅,通过设计特定的测试步骤与分析计算,可有效测量待测金属线栅的极化隔离度,测试结果准确可信,且不受测量系统中测试天线交叉极化水平的影响。
本发明的测试方法大致如下:
(s1)、将发射天线连接至矢量网络分析仪的输出端口,接收天线连接至矢量网络分析仪的输入端口;
(s2)、将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进行共轴校准,确保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向相同;
(s3)、将调试金属线栅4放在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之间,如附图2中的图示位置,利用安装支架调整待测金属线栅的俯仰角度与方位位置,入射角度通常不大于45度,并确保调试金属线栅4的网线方向与发射天线1和接收天线2极化方向正交;
(s4)、开启矢量网络分析仪3发射测试信号,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3记录此时接收天线所接收的电场幅值,记为第一电场幅值E1
(s5)、将被测金属线栅5放在调试金属线栅4和接收天线之间,确保被测金属线栅5的网线方向与调试金属线栅4的网线方向正交,且被测金属线栅5与发射天线和和接收天线的中心轴线的夹角等于预设的入射角;
(s6)、90度方向旋转接收天线,使接收天线极化方向发生90度反转(如水平→垂直),开启矢量网络分析仪3发射测试信号,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记录此时接收天线所接收的电场幅值,记为第二电场幅值E2
(s7)、计算待测金属线栅5的极化隔离度ISO:
优选地,所述发射天线1的极化方式为线极化,工作带宽小于被测金属线栅5的截止频率f0,天线半张角投影区域小于被测金属线栅5的有效工作面积。
优选地,所述接收天线2的极化方式为线极化,工作带宽小于被测金属线栅5的截止频率f0,天线半张角投影区域小于被测金属线栅5的有效工作面积。
优选地,所述调试金属线栅4截止频率不小于被测金属线栅5的截止频率f0
优选地,测试信号到达接收天线口面的信号电平不得低于-60dB。
优选地,所述自身具有较好的损耗特性与极化特性,测试过程中需要配备安装支架,且支架具有一定的方位与俯仰调节能力以及较高的调节精度,靠近发射天线1进行安装固定。最好调试金属线栅4的传输损耗不大于0.3dB。所述调试金属线栅4与发射天线和和接收天线的中心轴线的夹角小于45°。
待测金属线栅5在测试过程中需要配备安装支架,且支架具有一定的方位与俯仰调节能力以及较高的调节精度,靠近接收天线2进行安装固定。
优选地,矢量网络分析仪3为标准测量仪器,具备频域和时域扫描能力。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记录接收天线所接收的电场幅值时,先将矢量网络分析仪设置为时域扫描模式,获得时域波形;随后,将时域波形中的第一个反射峰起始与终止时间间隔宽度设置为“时域门”时间区间,保存设置后将矢量网络分析仪切换为频域扫描模式,在频域扫描模式下记录接收天线所接收的电场幅值。
利用上述测试方法,即可获得金属线栅的极化隔离度真实值,此结果准确可靠。
本发明的设计原理:
首先,定义测试系统中发射天线的主极化分量和交叉极化分量分别为Tcp和Txp,接收天线主极化分量和交叉极化分量分别为Rcp和Rxp,根据附图3中的测试状态,由于调试金属线栅网线方向与发射天线的主极化方向正交,则发射天线的主极化分量经过测试线栅后所透射的极化分量幅值可定义为Pcp(Pcp≈Tcp);另一方面,发射天线的交叉极化分量经过测试线栅后所漏射的极化分量幅值可定义为Pxp。因此,接收天线端所接收到的电场幅值可表示为:
E1=Pcp·Rcp+Pxp·Rxp≈Pcp·Rcp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式(2)
由于调试金属线栅自身具有较好极化隔离特性,因此公式(2)中的Pxp·Rxp为极小量,认为可忽略。
其次,根据附图3所示,在调试金属线栅与接收天线间插入待测金属线栅,其网线方向正好与调试金属线栅正交,随后顺时针90度旋转接收天线,则其极化方向发生反转。由于待测金属线栅方向与调试金属线栅网线方向正交,经过调试金属线栅的主极化分量基本被完全反射,待测金属线栅自身产生的交叉极化分量幅度可定义为因此,接收天线端所接收到的电场幅度可表示为:
其中为极小量,认为可忽略。
最后可以得到:
其中,正好就是线栅极化隔离度的物理定义,因此可根据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两种状态下的电场幅度E1和E2,带入公式(1)即可准确计算出线栅的极化隔离度。
实施例:
为验证此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选取了两套标准金属线栅产品,工作截止频率均为500GHz,损耗指标相当(均小于0.3dB),其中一套选定为测试线栅,另一套则作为待测金属线栅。测试天线采用美国VDI公司标准角锥天线,其工作中心频率425GHz,工作带宽约40GHz,天线3dB波束宽度约为8度,交叉极化电平约为-17dB左右。测试实物状态如附图4所示,分别利用传统测试方法和本发明测试方法对待测金属线栅的极化隔离度进行了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附图5和附图6所示。
测试结果表明,本发明的测试方案具有更高的测试精度以及曲线平滑度,测试阈值远远优于传统测试方法,且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本发明说明书中其他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Claims (8)

1.一种金属线栅极化隔离度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发射天线连接至矢量网络分析仪的输出端口,接收天线连接至矢量网络分析仪的输入端口;
(s2)、将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进行共轴校准,确保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向相同;
(s3)、将调试金属线栅(4)放在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之间,调试金属线栅(4)的网线方向与发射天线(1)和接收天线(2)极化方向正交;
调试金属线栅与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中心轴线的夹角小于45°;
(s4)、开启矢量网络分析仪(3)发射测试信号,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3)记录此时接收天线所接收的电场幅值,记为第一电场幅值E1
(s5)、将被测金属线栅(5)放在调试金属线栅(4)和接收天线之间,确保被测金属线栅(5)的网线方向与调试金属线栅(4)的网线方向正交,且被测金属线栅(5)与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中心轴线的夹角等于预设的入射角;
(s6)、90度方向旋转接收天线,使接收天线极化方向发生90度反转,开启矢量网络分析仪(3)发射测试信号,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记录此时接收天线所接收的电场幅值,记为第二电场幅值E2
(s7)、根据第一电场幅值E1和第二电场幅值E2计算待测金属线栅(5)的极化隔离度ISO。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线栅极化隔离度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待测金属线栅(5)的极化隔离度ISO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线栅极化隔离度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天线(1)的极化方式为线极化,工作带宽小于被测金属线栅(5)的截止频率f0,天线半张角投影区域小于被测金属线栅(5)的有效工作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线栅极化隔离度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天线(2)的极化方式为线极化,工作带宽小于被测金属线栅(5)的截止频率f0,天线半张角投影区域小于被测金属线栅(5)的有效工作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线栅极化隔离度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试金属线栅(4)截止频率不小于被测金属线栅(5)的截止频率f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线栅极化隔离度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测试信号到达接收天线口面的信号电平不得低于-60dB。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线栅极化隔离度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试金属线栅(4)的传输损耗不大于0.3dB。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线栅极化隔离度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记录接收天线所接收的电场幅值时,先将矢量网络分析仪设置为时域扫描模式,获得时域波形;随后,将时域波形中的第一个反射峰起始与终止时间间隔宽度设置为“时域门”时间区间,保存设置后将矢量网络分析仪切换为频域扫描模式,在频域扫描模式下记录接收天线所接收的电场幅值。
CN202010859330.1A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金属线栅极化隔离度的测试方法 Active CN1121474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59330.1A CN112147423B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金属线栅极化隔离度的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59330.1A CN112147423B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金属线栅极化隔离度的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47423A CN112147423A (zh) 2020-12-29
CN112147423B true CN112147423B (zh) 2024-04-09

Family

ID=73888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59330.1A Active CN112147423B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金属线栅极化隔离度的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47423B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40790A (en) * 1985-09-12 1988-04-26 Scientific-Atlanta, Inc. Antenna polarization measuring methods
CN101740873A (zh) * 2010-01-13 2010-06-16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太赫兹的同步收发无线系统中的极化隔离器
CN103067096A (zh) * 2012-10-05 2013-04-2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准确测试天线两个正交线极化分量的校准方法
CN103217589A (zh) * 2013-03-21 2013-07-24 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相控阵列天线等效隔离度测试方法
CN104459395A (zh) * 2014-12-04 2015-03-2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一种基于时频双域的校准混频器定标方法
CN106405256A (zh) * 2016-08-26 2017-02-15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平面近场暗室散射的测试与补偿方法
CN107202942A (zh) * 2017-04-26 2017-09-2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加入极化栅的自由空间法介电常数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CN107238825A (zh) * 2017-06-09 2017-10-1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 一种利用矢量网络仪实现天线发射时rcs的测试方法
CN107727946A (zh) * 2017-11-08 2018-02-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高交叉极化隔离的单反射面紧缩场装置
DE102016218891A1 (de) * 2016-09-29 2018-03-29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Antennenmessplatz
CN108663577A (zh) * 2018-03-29 2018-10-16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一种多探头球面近场交叉极化校正方法
CN109378589A (zh) * 2018-11-12 2019-02-2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适用于近场平面波模拟器的宽带双极化低散射探头及阵列
CN110244137A (zh) * 2019-06-27 2019-09-17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一种极化栅网传输、反射及交叉极化隔离度测量方法和系统
CN209400610U (zh) * 2018-12-29 2019-09-17 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隔离度测试设备
CN110346655A (zh) * 2019-07-12 2019-10-18 嘉兴诺艾迪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的极化参数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11157580A (zh) * 2020-01-10 2020-05-15 青岛兴仪电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夹具去嵌的高温材料电磁参数测量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96426A1 (en) * 2006-10-20 2008-04-24 Z-Com, Inc. Coupling device for testing antenna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40790A (en) * 1985-09-12 1988-04-26 Scientific-Atlanta, Inc. Antenna polarization measuring methods
CN101740873A (zh) * 2010-01-13 2010-06-16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太赫兹的同步收发无线系统中的极化隔离器
CN103067096A (zh) * 2012-10-05 2013-04-2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准确测试天线两个正交线极化分量的校准方法
CN103217589A (zh) * 2013-03-21 2013-07-24 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相控阵列天线等效隔离度测试方法
CN104459395A (zh) * 2014-12-04 2015-03-2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一种基于时频双域的校准混频器定标方法
CN106405256A (zh) * 2016-08-26 2017-02-15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平面近场暗室散射的测试与补偿方法
DE102016218891A1 (de) * 2016-09-29 2018-03-29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Antennenmessplatz
CN107202942A (zh) * 2017-04-26 2017-09-2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加入极化栅的自由空间法介电常数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CN107238825A (zh) * 2017-06-09 2017-10-1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 一种利用矢量网络仪实现天线发射时rcs的测试方法
CN107727946A (zh) * 2017-11-08 2018-02-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高交叉极化隔离的单反射面紧缩场装置
CN108663577A (zh) * 2018-03-29 2018-10-16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一种多探头球面近场交叉极化校正方法
CN109378589A (zh) * 2018-11-12 2019-02-2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适用于近场平面波模拟器的宽带双极化低散射探头及阵列
CN209400610U (zh) * 2018-12-29 2019-09-17 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隔离度测试设备
CN110244137A (zh) * 2019-06-27 2019-09-17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一种极化栅网传输、反射及交叉极化隔离度测量方法和系统
CN110346655A (zh) * 2019-07-12 2019-10-18 嘉兴诺艾迪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的极化参数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11157580A (zh) * 2020-01-10 2020-05-15 青岛兴仪电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夹具去嵌的高温材料电磁参数测量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50~445 GHz机载极化栅网的研制与测量;形晓芸;《201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中册)》;第678-68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47423A (zh) 2020-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71505A (en) Radome test systems and methods
US8502546B2 (en) Multichannel absorberless near field measurement system
KR101360280B1 (ko) 흡수재를 구비하지 않은 다중채널 근접장 측정 시스템
CN100392379C (zh) 一种微波吸收材料反射率的测量方法
CN102576044A (zh) 波导中的天线的特性确定
CN102752061B (zh) 毫米波衰减测量系统锁相放大器参考信号产生装置及方法
CN104515907A (zh) 一种散射参数测试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9884407B (zh) 电磁屏蔽效能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CN102565549A (zh) 天线测量系统和方法
CN105203562A (zh) 一种频选材料插入相位延迟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N112834830A (zh) 一种天线近场耦合测量装置及方法
CN203519730U (zh) 一种散射参数测试系统
CN112558001B (zh) 一种脉冲高功率现场校准装置和方法
Schultz et al. A comparison of material measurement accuracy of RF spot probes to a lens-based focused beam system
CN112147423B (zh) 一种金属线栅极化隔离度的测试方法
CN103605033A (zh) X波段天线的跨频段电磁特性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You et al. Free-space measurement using explicit, reference-plane and thickness-invariant method for permittivity determination of planar materials
Regmi Reflection measurement of building materials at microwaves
Koller et al. Initial measurements with WM164 (1.1–1.5 THz) VNA extenders
CN206161841U (zh) 一种6~18ghz有源相控阵功能调试系统
CN110221142B (zh) 一种基于无源互调辐射场的非线性测试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Zhang et al. In situ measurement of absorbing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based on near-field reflection method
CN109580661B (zh) 一种自由空间材料复反射系数测试方法
Bulus et al. Broadband direction-finding antenna using suspended microstrip-line hybrid coupler for handheld devices
Nikolaenko et al. Analysis of modern techniques for automatic measurements in microwav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