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45186A - 隧道泄水降压结构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隧道泄水降压结构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45186A
CN112145186A CN202011015884.XA CN202011015884A CN112145186A CN 112145186 A CN112145186 A CN 112145186A CN 202011015884 A CN202011015884 A CN 202011015884A CN 112145186 A CN112145186 A CN 1121451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drainage
working surface
excavating
slui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1588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45186B (zh
Inventor
谭忠盛
王平安
任少强
吴应明
王存宝
杨立燃
李校珂
王洪坤
王青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rp
China Railway 21st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101588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451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451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451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451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451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9/00Tunnels or galleries, with or without linings;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making thereof; Layout of tunnels or galleri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6/00Drainage
    • E21F16/02Drainage of tu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xcavating Of Shafts 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泄水降压结构及施工方法,该方法通过在隧道进口处靠近隧道的正洞的一侧初步开挖施工,以形成第一工作面;同步在靠近隧道出口处的平行导洞的侧面初步开挖施工,以形成第二工作面;自第一工作面沿隧道正洞的延伸方向向内开挖施工形成第一泄水洞,自第二工作面沿平行导洞的延伸方向向内开挖施工形成第二泄水洞的平行段,第一泄水洞与第二泄水洞同步开挖施工;在平行导洞与隧道正洞汇合处调整第二泄水洞开挖施工方向,以使第二泄水洞向隧道正洞开挖施工形成与平行段连通的连接段;继续开挖施工第二泄水洞的连接段,并斜穿过隧道正洞与第一泄水洞汇合,形成完整的泄水降压结构。本发明降低了隧道正洞施工的风险。

Description

隧道泄水降压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隧道泄水降压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地下水对工程有巨大影响,施工现场大多采用注浆加固岩体、或混凝土回填等方法对地下水进行阻断,保证作业安全。尤其是位于褶皱带地质条件内的隧道,褶皱带为地壳厚度高度变异地带,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且经历了多次构造变形,褶皱、断裂发育,存在高压富水区,当隧道在褶皱带内施工中需要穿越高压富水区时,容易发生突水风险,在隧道开挖掘进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突水不能自流排水,容易造成发生大规模突水涌泥事故,导致涌水冲毁隧道支护,填埋施工机械,施工人员被冲击、淤埋而受重伤等风险,因此施工风险极大,且由于地质条件恶劣,在隧道开通运营后仍然存在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隧道泄水降压结构及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隧道施工过程穿越褶皱带高压富水区时,施工风险大等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隧道泄水降压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
在隧道进口处靠近所述隧道的正洞的一侧初步开挖施工,以形成第一工作面;同步在靠近隧道出口处的平行导洞的侧面初步开挖施工,以形成第二工作面;
自所述第一工作面沿所述隧道正洞的延伸方向向内开挖施工形成第一泄水洞,自所述第二工作面沿所述平行导洞的延伸方向向内开挖施工形成第二泄水洞的平行段,所述第一泄水洞与所述第二泄水洞同步开挖施工;
在所述平行导洞与所述隧道正洞汇合处调整第二泄水洞开挖施工方向,以使所述第二泄水洞向所述隧道正洞开挖施工形成与所述平行段连通的连接段;
继续开挖施工所述第二泄水洞的连接段,并斜穿过所述隧道正洞与所述第一泄水洞汇合,形成完整的泄水降压结构。
优选地,所述自所述第一工作面沿所述隧道正洞的延伸方向向内开挖施工形成第一泄水洞,自所述第二工作面沿所述平行导洞的延伸方向向内开挖施工形成第二泄水洞的平行段,所述第一泄水洞与所述第二泄水洞同步开挖施工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泄水洞的中部开挖形成第三工作面,所述第三工作面与所述第一工作面同步开挖;
自所述第三工作面向所述第一工作面开挖所述第一泄水洞,以使所述第一工作面和所述第三工作面贯通。
优选地,所述自所述第三工作面向所述第一工作面开挖所述第一泄水洞,以使所述第一工作面和所述第三工作面贯通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自所述第一泄水洞与所述第二泄水洞的汇合处开挖形成第四工作面,所述第四工作面与所述第三工作面同步开挖;
自所述第四工作面向所述第三工作面开挖第一泄水洞,以使所述第四工作面与所述第三工作面贯通。
优选地,所述自所述第三工作面向所述第一工作面开挖第一泄水洞,以使所述第一工作面和所述第三工作面贯通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三工作面和所述第一工作面之间向所述隧道正洞开挖有多个排水洞;
开挖所述排水洞穿过所述隧道正洞至富水岩层,以使所述排水洞连通所述第一泄水洞和富水岩层。
优选地,所述开挖所述排水洞穿过所述隧道正洞至富水岩层,以使所述排水洞连通所述第一泄水洞和富水岩层的步骤之后包括:
在所述第三工作面开挖所述排水洞;
在所述排水洞与所述第一泄水洞的连通处向远离所述排水洞的一侧开挖有第一迂回导坑的起点;
自所述第一迂回导坑的起点沿所述第一泄水洞的延伸方向向所述第一工作面开挖施工所述迂回导坑至所述第一迂回导坑的终点;
自所述第一迂回导坑的终点向所述第一泄水洞开挖施工,以使所述第一迂回导坑与所述第一泄水洞连通。
优选地,所述自所述第一泄水洞与所述第二泄水洞的汇合处开挖形成第四工作面,所述第四工作面与所述第三工作面同步开挖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自所述第四工作面向远离所述第三工作面的方向沿所述隧道正洞开挖施工至所述隧道的迂回斜井处,以形成连接导洞;
在所述隧道的迂回斜井朝向所述连接导洞的侧壁开口,以使所述迂回斜井与所述连接导洞连通。
优选地,所述在所述隧道的迂回斜井朝向所述连接导洞的侧壁开口,以使所述迂回斜井与所述连接导洞连通的步骤之后包括;
在所述第四工作面向远离所述连接导洞的一侧开挖有第二迂回导坑的起点;
自所述第二迂回导坑的起点沿所述第一泄水洞的延伸方向向所述第三工作面开挖施工至所述第二迂回导坑的终点;
自所述第二迂回导坑的终点向所述第一泄水洞开挖施工,以使所述第二迂回导坑与所述第一泄水洞连通。
优选地,所述自所述第四工作面向所述第三工作面开挖第一泄水洞,以使所述第四工作面与所述第三工作面贯通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四工作面和所述第三工作面之间向所述隧道正洞开挖有多个排水洞;
开挖所述排水洞穿过所述隧道正洞至富水岩层,以使所述排水洞连通所述第一泄水洞和富水岩层。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隧道泄水降压结构,采用如上所述的隧道泄水降压施工方法制作,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泄水降压结构包括:
第一泄水洞,所述第一泄水洞设置在所述隧道正洞的一侧;
第二泄水洞,所述第二泄水洞包括平行段和连接段,所述平行段设置在所述隧道正洞远离所述第一泄水洞的一侧,所述平行段与所述隧道的平行导洞平行,所述连接段斜穿过所述隧道正洞与所述平行导洞的汇合处并与所述第一泄水洞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泄水洞上设置有第一迂回导坑、第二迂回导坑以及多个排水洞,所述第一迂回导坑和所述第二迂回导坑设置在所述第一泄水洞远离所述隧道正洞的一侧,所述第一迂回导坑与所述第二迂回导坑均与所述第一泄水洞连通,多个所述排水洞连通所述第一泄水洞和富水岩层。
本发明隧道泄水降压施工方法在隧道正式开挖掘进施工之前,进行泄水降压施工,采用两头同步并进施工,形成两端夹击处理,第二泄水洞的平行段设置在隧道正洞上方,连接段呈陡坡状下斜与第一泄水洞连通,形成泄水降压结构,泄水降压结构与隧道正洞分离,排水与施工互不干扰,不影响隧道正洞施工的效率。本发明的泄水降压结构与隧道平行导洞配合对隧道施工段进行提前泄水降压,排至洞外,完成泄水后,隧道正洞施工过程中水量明显减少,对隧道施工起到了积极作用,降低了隧道正洞施工的风险。且泄水降压结构提高了隧道开通正式运营后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隧道泄水降压施工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隧道泄水降压施工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隧道泄水降压施工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隧道泄水降压施工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隧道泄水降压施工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隧道泄水降压结构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6中B区域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隧道正洞 22 连接段
1 第一泄水洞 10 第一工作面
11 排水洞 20 第二工作面
12 第一迂回导坑 30 第三工作面
13 第二迂回导坑 40 第四工作面
14 连接导洞 200 平行导洞
2 第二泄水洞 300 迂回斜井
21 平行段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中对“上”、“下”等方位的描述以图6中所示的方位为基准,仅用于解释在图6所示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本发明提出一种隧道泄水降压施工方法。
参照图1,为本发明隧道泄水降压施工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在隧道进口处靠近隧道的正洞的一侧初步开挖施工,以形成第一工作面10;同步在靠近隧道出口处的平行导洞200的侧面初步开挖施工,以形成第二工作面20;
本实施例在隧道进口处开挖第一工作面10,在靠近隧道出口的平行导洞200开挖第二工作面20,同时形成两个工作面进行施工,提高施工效率。
步骤S200,自第一工作面10沿隧道正洞100的延伸方向向内开挖施工形成第一泄水洞1,自第二工作面20沿平行导洞200的延伸方向向内开挖施工形成第二泄水洞的平行段21,第一泄水洞1与第二泄水洞同步开挖施工;
如图2所示,第一泄水洞1设置在隧道正洞100的上方,第一泄水洞1自第一工作面10沿隧道正洞100的方向向内延伸,即第一泄水洞1平行于隧道正洞100,第一泄水洞1与隧道下侧壁间距为5米,为安全距离范围,不会影响隧道正洞100的正常施工,且避免第一泄水洞1影响隧道的正洞强度,平行导洞200设置在隧道上方,第二泄水洞与平行导洞200平行,第二泄水洞设置在平行导洞200上方,第二泄水洞距离平行导洞200上侧壁10米,为安全距离范围,不会对隧道正洞100的强度产生影响。
步骤S300,在平行导洞200与隧道正洞100汇合处调整第二泄水洞开挖施工方向,以使第二泄水洞向隧道正洞100开挖施工形成与平行段21连通的连接段22;
第二泄水洞在靠近平行导洞200与隧道正洞100的汇合处改变开挖方向,斜向下掘进形成连接段22,连接段22呈陡坡状,使得水流自动向下流动,实现排水功能。
步骤S400,继续开挖施工第二泄水洞的连接段22,并斜穿过隧道正洞100与第一泄水洞1汇合,形成完整的泄水降压结构。
连接段22横穿隧道正洞100与位于隧道正洞100下方的第一泄水洞1连通,使得第一泄水洞1和第二泄水洞连通,形成完整的泄水降压结构,将褶皱带富水岩层的水流排出,避免在隧道施工时产生涌水风险。
本实施例隧道泄水降压施工方法在隧道正式开挖掘进施工之前,进行泄水降压施工,采用两头同步并进施工,形成两端夹击处理,第二泄水洞的平行段21设置在隧道正洞100上方,连接段22呈陡坡状下斜与第一泄水洞1连通,形成泄水降压结构,泄水降压结构与隧道正洞100分离,排水与施工互不干扰,不影响隧道正洞100施工的效率。本实施例的泄水降压结构与隧道平行导洞200配合对隧道施工段进行提前泄水降压,排至洞外,完成泄水后,隧道正洞100施工过程中水量明显减少,对隧道施工起到了积极作用,降低了隧道正洞100施工的风险。且泄水降压结构提高了隧道开通正式运营后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2,为本发明隧道泄水降压施工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步骤S200之后包括:
步骤S210,在第一泄水洞1的中部开挖形成第三工作面30,第三工作面30与第一工作面10同步开挖;
步骤S220,自第三工作面30向第一工作面10开挖第一泄水洞1,以使第一工作面10和第三工作面30贯通。
如图6至图8所示,在第一泄水洞1中部增设第三工作面30,由第三工作面30与第一工作面10和第二工作面20配合同步开挖施工,加快施工进度,进一步提升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
更进一步地,参照图3,为本发明隧道泄水降压施工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步骤S220之后还包括:
步骤S230,自第一泄水洞1与第二泄水洞的汇合处开挖形成第四工作面40,第四工作面40与第三工作面30同步开挖;
步骤S240,自第四工作面40向第三工作面30开挖第一泄水洞1,以使第四工作面40与第三工作面30贯通。
如图6至图8所示,再在第一泄水洞1与第二泄水洞的连接段22汇合处开设第四工作面40,由第四工作面40配合第三工作面30、第二工作面20和第一工作面10同步开挖施工,加快施工进度,更进一步地提升了施工效率,确保施工工期。
参照图4,为本发明隧道泄水降压施工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第二实施例,步骤S220包括:
步骤S221,在第三工作面30和第一工作面10之间向隧道正洞100开挖有多个排水洞11;
步骤S222,开挖排水洞11穿过隧道正洞100至富水岩层,以使排水洞11连通第一泄水洞1和富水岩层。
如图6至图8所示,排水洞11将隧道正洞100区域的富水岩层与第一泄水洞1连通,富水岩层中的水流通过排水洞11流入第一泄水洞1内,再通过第一泄水洞1排出,多个排水洞11间隔设置,均匀将富水岩层的水流排出,减少隧道正洞100施工时的水量,降低了隧道正洞100施工时出现突水涌泥的风险。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基于上述第二实施例;步骤S222之后包括:
步骤S223,在第三工作面30开挖排水洞11;
步骤S224,在排水洞11与第一泄水洞1的连通处向远离排水洞11的一侧开挖有第一迂回导坑12的起点;
步骤S225,自第一迂回导坑12的起点沿第一泄水洞1的延伸方向向第一工作面10开挖施工迂回导坑至第一迂回导坑12的终点;
步骤S226,自第一迂回导坑12的终点向第一泄水洞1开挖施工,以使第一迂回导坑12与第一泄水洞1连通。
如图6至图8所示,在第三工作面30处开挖第一迂回导坑12,第一迂回导坑12设置在第一泄水洞1下方,第一迂回导坑12两端与第一泄水洞1连通,当水量过大时,第一迂回导坑12起到了分流缓冲作用,避免第一泄水洞1泄水压力过大而导致第一泄水洞1损毁,提高了第一泄水的泄水稳定性。
参照图5,为本发明隧道泄水降压施工方法的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第三实施例,步骤S230之后包括:
步骤S231,自第四工作面40向远离第三工作面30的方向沿隧道正洞100开挖施工至隧道的迂回斜井300处,以形成连接导洞14;
步骤S232,在隧道的迂回斜井300朝向连接导洞14的侧壁开口,以使迂回斜井300与连接导洞14连通。
如图6至图8所示,通过连接导洞14将第一泄水洞1与迂回斜井300连通,有利于排出迂回斜井300内的水流,保证了迂回斜井300施工的安全性,减小了斜井施工涌水的风险。
进一步地,参照图5,基于上述第三实施例,步骤S232之后还包括:
步骤S233,在第四工作面40向远离连接导洞14的一侧开挖有第二迂回导坑13的起点;
步骤S234,自第二迂回导坑13的起点沿第一泄水洞1的延伸方向向第三工作面30开挖施工至第二迂回导坑13的终点;
步骤S235,自第二迂回导坑13的终点向第一泄水洞1开挖施工,以使第二迂回导坑13与第一泄水洞1连通。
如图6至图8所示,在第四工作面40处开挖第二迂回导坑13,第二迂回导坑13设置在第一泄水洞1下方,第二迂回导坑13两端与第一泄水洞1连通,当水量过大时,第二迂回导坑13起到了分流缓冲作用,避免第一泄水洞1泄水压力过大而导致第一泄水洞1损毁,提高了第一泄水的泄水稳定性。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第三实施例,步骤S240包括:
步骤S241,在第四工作面40和第三工作面30之间向隧道正洞100开挖有多个排水洞11;
步骤S242,开挖排水洞11穿过隧道正洞100至富水岩层,以使排水洞11连通第一泄水洞1和富水岩层。
如图6至图8所示,排水洞11将隧道正洞100区域的富水岩层与第一泄水洞1连通,富水岩层中的水流通过排水洞11流入第一泄水洞1内,再通过第一泄水洞1排出,多个排水洞11间隔设置,均匀将富水岩层的水流排出,减少隧道正洞100施工时的水量,降低了隧道正洞100施工时出现突水涌泥的风险。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隧道泄水降压结构,采用如上隧道泄水降压施工方法制作,隧道泄水降压结构包括第一泄水洞1和第二泄水洞,第一泄水洞1设置在隧道正洞100的一侧;第二泄水洞包括平行段21和连接段22,平行段21设置在隧道正洞100远离第一泄水洞1的一侧,平行段21与隧道的平行导洞200平行,连接段22斜穿过隧道正洞100与平行导洞200的汇合处并与第一泄水洞1连通。
具体地,本实施例隧道泄水降压施工方法在隧道正式开挖掘进施工之前,进行泄水降压施工,采用两头同步并进施工,形成两端夹击处理,第二泄水洞的平行段21设置在隧道正洞100上方,连接段22呈陡坡状下斜与第一泄水洞1连通,形成泄水降压结构,泄水降压结构与隧道正洞100分离,排水与施工互不干扰,不影响隧道正洞100施工的效率。本实施例的泄水降压结构与隧道平行导洞200配合对隧道施工段进行提前泄水降压,排至洞外,完成泄水后,隧道正洞100施工过程中水量明显减少,对隧道施工起到了积极作用,降低了隧道正洞100施工的风险,且泄水降压结构提高了隧道开通正式运营后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如图6至图8所示,第一泄水洞1上设置有第一迂回导坑12、第二迂回导坑13以及多个排水洞11,第一迂回导坑12和第二迂回导坑13设置在第一泄水洞1远离隧道正洞100的一侧,第一迂回导坑12与第二迂回导坑13均与第一泄水洞1连通,多个排水洞11连通第一泄水洞1和富水岩层。排水洞11将隧道正洞100区域的富水岩层与第一泄水洞1连通,富水岩层中的水流通过排水洞11流入第一泄水洞1内,再通过第一泄水洞1排出,多个排水洞11间隔设置,均匀将富水岩层的水流排出,减少隧道正洞100施工时的水量,降低了隧道正洞100施工时出现突水涌泥的风险,在第一泄水洞1下方开设第一迂回导坑12和第二迂回导坑13,当水量过大时,第一迂回导坑12和第二迂回导坑13起到了分流缓冲作用,避免第一泄水洞1泄水压力过大而导致第一泄水洞1损毁,提高了第一泄水的泄水稳定性。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隧道泄水降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步骤:
在隧道进口处靠近所述隧道的正洞的一侧初步开挖施工,以形成第一工作面;同步在靠近隧道出口处的平行导洞的侧面初步开挖施工,以形成第二工作面;
自所述第一工作面沿所述隧道正洞的延伸方向向内开挖施工形成第一泄水洞,自所述第二工作面沿所述平行导洞的延伸方向向内开挖施工形成第二泄水洞的平行段,所述第一泄水洞与所述第二泄水洞同步开挖施工;
在所述平行导洞与所述隧道正洞汇合处调整第二泄水洞开挖施工方向,以使所述第二泄水洞向所述隧道正洞开挖施工形成与所述平行段连通的连接段;
继续开挖施工所述第二泄水洞的连接段,并斜穿过所述隧道正洞与所述第一泄水洞汇合,形成完整的泄水降压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泄水降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所述第一工作面沿所述隧道正洞的延伸方向向内开挖施工形成第一泄水洞,自所述第二工作面沿所述平行导洞的延伸方向向内开挖施工形成第二泄水洞的平行段,所述第一泄水洞与所述第二泄水洞同步开挖施工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泄水洞的中部开挖形成第三工作面,所述第三工作面与所述第一工作面同步开挖;
自所述第三工作面向所述第一工作面开挖所述第一泄水洞,以使所述第一工作面和所述第三工作面贯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泄水降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所述第三工作面向所述第一工作面开挖所述第一泄水洞,以使所述第一工作面和所述第三工作面贯通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自所述第一泄水洞与所述第二泄水洞的汇合处开挖形成第四工作面,所述第四工作面与所述第三工作面同步开挖;
自所述第四工作面向所述第三工作面开挖第一泄水洞,以使所述第四工作面与所述第三工作面贯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泄水降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所述第三工作面向所述第一工作面开挖第一泄水洞,以使所述第一工作面和所述第三工作面贯通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三工作面和所述第一工作面之间向所述隧道正洞开挖有多个排水洞;
开挖所述排水洞穿过所述隧道正洞至富水岩层,以使所述排水洞连通所述第一泄水洞和富水岩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泄水降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挖所述排水洞穿过所述隧道正洞至富水岩层,以使所述排水洞连通所述第一泄水洞和富水岩层的步骤之后包括:
在所述第三工作面开挖所述排水洞;
在所述排水洞与所述第一泄水洞的连通处向远离所述排水洞的一侧开挖有第一迂回导坑的起点;
自所述第一迂回导坑的起点沿所述第一泄水洞的延伸方向向所述第一工作面开挖施工所述迂回导坑至所述第一迂回导坑的终点;
自所述第一迂回导坑的终点向所述第一泄水洞开挖施工,以使所述第一迂回导坑与所述第一泄水洞连通。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泄水降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所述第一泄水洞与所述第二泄水洞的汇合处开挖形成第四工作面,所述第四工作面与所述第三工作面同步开挖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自所述第四工作面向远离所述第三工作面的方向沿所述隧道正洞开挖施工至所述隧道的迂回斜井处,以形成连接导洞;
在所述隧道的迂回斜井朝向所述连接导洞的侧壁开口,以使所述迂回斜井与所述连接导洞连通。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泄水降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隧道的迂回斜井朝向所述连接导洞的侧壁开口,以使所述迂回斜井与所述连接导洞连通的步骤之后包括;
在所述第四工作面向远离所述连接导洞的一侧开挖有第二迂回导坑的起点;
自所述第二迂回导坑的起点沿所述第一泄水洞的延伸方向向所述第三工作面开挖施工至所述第二迂回导坑的终点;
自所述第二迂回导坑的终点向所述第一泄水洞开挖施工,以使所述第二迂回导坑与所述第一泄水洞连通。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泄水降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所述第四工作面向所述第三工作面开挖第一泄水洞,以使所述第四工作面与所述第三工作面贯通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四工作面和所述第三工作面之间向所述隧道正洞开挖有多个排水洞;
开挖所述排水洞穿过所述隧道正洞至富水岩层,以使所述排水洞连通所述第一泄水洞和富水岩层。
9.一种隧道泄水降压结构,采用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隧道泄水降压施工方法制作,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泄水降压结构包括:
第一泄水洞,所述第一泄水洞设置在所述隧道正洞的一侧;
第二泄水洞,所述第二泄水洞包括平行段和连接段,所述平行段设置在所述隧道正洞远离所述第一泄水洞的一侧,所述平行段与所述隧道的平行导洞平行,所述连接段斜穿过所述隧道正洞与所述平行导洞的汇合处并与所述第一泄水洞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隧道泄水降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泄水洞上设置有第一迂回导坑、第二迂回导坑以及多个排水洞,所述第一迂回导坑和所述第二迂回导坑设置在所述第一泄水洞远离所述隧道正洞的一侧,所述第一迂回导坑与所述第二迂回导坑均与所述第一泄水洞连通,多个所述排水洞连通所述第一泄水洞和富水岩层。
CN202011015884.XA 2020-09-25 2020-09-25 隧道泄水降压结构及施工方法 Active CN1121451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15884.XA CN112145186B (zh) 2020-09-25 2020-09-25 隧道泄水降压结构及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15884.XA CN112145186B (zh) 2020-09-25 2020-09-25 隧道泄水降压结构及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45186A true CN112145186A (zh) 2020-12-29
CN112145186B CN112145186B (zh) 2022-09-13

Family

ID=73896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15884.XA Active CN112145186B (zh) 2020-09-25 2020-09-25 隧道泄水降压结构及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45186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58596A1 (de) * 2001-05-17 2002-11-20 GLS Bau und Montage G.m.b.H. Verfahren zur Sanierung von Tunnelentwässerungen
CN201620915U (zh) * 2010-03-26 2010-11-03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岩溶隧道反坡排水定压受控排水装置
CN101922302A (zh) * 2010-08-30 2010-12-22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高压富水区域断层处理方法
CN102808652A (zh) * 2012-08-20 2012-12-05 刘元雪 一种既有岩溶隧道泄水防突与水文地质环境保护方法
CN204312099U (zh) * 2014-12-04 2015-05-06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于环境保护的隧道涌水防治系统
CN105484791A (zh) * 2016-01-16 2016-04-13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综合泄水、降水、减压施工方法
CN109139104A (zh) * 2018-11-16 2019-01-04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穿越碎屑岩陡倾逆冲富水断层隧道排水施工方法
CN109555528A (zh) * 2018-11-26 2019-04-02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穿越高角度逆冲富水富砂断层隧道开挖及支护方法
CN109578007A (zh) * 2018-11-26 2019-04-05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穿越高角度逆冲富水富砂断层隧道开挖及排水施工方法
CN110284890A (zh) * 2019-07-16 2019-09-27 中铁五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碎屑流地层隧道开挖施工方法及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58596A1 (de) * 2001-05-17 2002-11-20 GLS Bau und Montage G.m.b.H. Verfahren zur Sanierung von Tunnelentwässerungen
CN201620915U (zh) * 2010-03-26 2010-11-03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岩溶隧道反坡排水定压受控排水装置
CN101922302A (zh) * 2010-08-30 2010-12-22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高压富水区域断层处理方法
CN102808652A (zh) * 2012-08-20 2012-12-05 刘元雪 一种既有岩溶隧道泄水防突与水文地质环境保护方法
CN204312099U (zh) * 2014-12-04 2015-05-06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于环境保护的隧道涌水防治系统
CN105484791A (zh) * 2016-01-16 2016-04-13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综合泄水、降水、减压施工方法
CN109139104A (zh) * 2018-11-16 2019-01-04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穿越碎屑岩陡倾逆冲富水断层隧道排水施工方法
CN109555528A (zh) * 2018-11-26 2019-04-02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穿越高角度逆冲富水富砂断层隧道开挖及支护方法
CN109578007A (zh) * 2018-11-26 2019-04-05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穿越高角度逆冲富水富砂断层隧道开挖及排水施工方法
CN110284890A (zh) * 2019-07-16 2019-09-27 中铁五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碎屑流地层隧道开挖施工方法及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照龙: "岩鹰鞍隧道逆冲强涌水断层高位泄水施工技术",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曾蔚等: "圆梁山隧道施工期间增加辅助坑道的设计与施工",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45186B (zh) 2022-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06683B (zh) 一种开挖深埋隧道时洞内综合降水的施工方法
CN108316948B (zh) 一种富水软弱地层突水突泥后的注浆处治方法
CN101775988B (zh) 软弱围岩斜井转正洞的施工方法
CN110985055B (zh) 一种用于控制地表隆起的隧道注浆与排水同步施工方法
CN109404005B (zh) 暗挖隧道小洞进大洞预加固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9578007B (zh) 穿越高角度逆冲富水富砂断层隧道开挖及排水施工方法
CN109139104A (zh) 一种穿越碎屑岩陡倾逆冲富水断层隧道排水施工方法
CN207813651U (zh) 一种用于双洞隧道的地下水排水系统
CN108547639B (zh) 隧道临近既有构筑物的超前同孔多导管分层注浆施工方法
CN108797620A (zh) 一种opt咬合桩施工方法
CN109339856A (zh) 一种工作面瓦斯治理的方法
CN109113757A (zh) 隧道交叉口快速施工方法
CN106917627A (zh) 一种富水地层暗挖施工下导洞的超前支护方法
CN108825247B (zh) 一种用于8导洞pba工法的外倾侧壁水平造底盆形冻结止水工法
CN112145227B (zh) 防止隧道突水涌泥设施及施工方法
CN106121717A (zh) 一种煤矿掘进工作面高冒区注浆处理方法
CN107964971B (zh) 一种采用pba工法施工的地铁车站的降水方法
CN211081894U (zh) 一种富水地层隧道协同降水结构
CN108150219A (zh) 一种分离式双洞隧道的地下水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15199269A (zh) 一种孤岛突出煤层强弱耦合结构多灾害一体化防控方法
CN112145186B (zh) 隧道泄水降压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2963168A (zh) 扰动敏感地层超小净距大断面群洞隧道马头门施工方法
CN108590671A (zh) 一种在超前强支护体系下的五台阶十四部开挖方法
CN213269898U (zh) 一种非常规洞径隧洞进口结构
CN207960680U (zh)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防水的闸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08

Address after: No.89 Taihua North Road, Weiyang District,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710000

Patentee after: CHINA RAILWAY 20 BUREAU Group Corp.

Patentee after: CHINA RAILWAY 21ST BUREAU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No.89 Taihua North Road, Weiyang District,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710000

Patentee before: CHINA RAILWAY 20 BUREAU Group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