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38321B - 一种消防救援真火训练设施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消防救援真火训练设施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38321B
CN112138321B CN202011031159.1A CN202011031159A CN112138321B CN 112138321 B CN112138321 B CN 112138321B CN 202011031159 A CN202011031159 A CN 202011031159A CN 112138321 B CN112138321 B CN 1121383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s
lifting
partition plate
container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3115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38321A (zh
Inventor
林普飞
陈文�
陈文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ua'an Fire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ua'an Fire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ua'an Fire Pro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ua'an Fire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3115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383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383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83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383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83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62C99/0081Training methods or equipment for fire-fight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9/00Simulators for teaching or training purposes
    • G09B9/02Simulators for teaching or training purposes for teaching control of vehicles or other craft
    • G09B9/04Simulators for teaching or training purposes for teaching control of vehicles or other craft for teaching control of land vehicles
    • G09B9/042Simulators for teaching or training purposes for teaching control of vehicles or other craft for teaching control of land vehicles providing simulation in a real veh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消防救援真火训练设施及其使用方法,其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集装箱,两个所述集装箱之间存在间隙,两个所述集装箱相互靠近的一侧开口设置,两个所述集装箱之间设置有同时封闭两个集装箱开口的隔挡组件;所述集装箱上端面设置有起吊装置,所述起吊装置驱使所述隔挡组件上下移动,当所述隔挡组件移动至所述集装箱上方时,两个所述集装箱连通。本申请具有便于改变集装箱内的空间大小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消防救援真火训练设施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消防演练设施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消防救援真火训练设施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消防员对于建筑室内火灾的火场经验,降低消防员在执行灭火救援任务时的伤亡率,消防救援真火训练作为一种新的训练方式得到广泛应用,而消防救援真火训练实施是真火训练开展的关键性道具,为了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训练场景布置相似度十分重要。
相关技术中,消防救援真火训练设施包括简易燃烧训练装置,简易燃烧训练装置是用集装箱改造拼装而成的单间、套间训练建筑类型,集装箱内安装有红外摄像头,实时监测参训人员的工作状态好所处位置,集装箱内设置有燃烧道具,可模拟建筑室内火灾发展变化过程,也可模拟轰然、回燃等特殊火灾现象,让消防员亲身感受室内火灾现象,让消防员亲身感受室内火灾发生发展的过程,加强消防员对建筑室内火灾危险征兆的辨识,实际体验灭火剂的作用效果。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由于训练场景的空间大小不同,对燃烧道具的分布也有所不同,利于消防员适应在窄小或者空间较大的房间进行对应的救援战术运用,而集装箱大小是固定的,不同的训练项目需要配备不同大小的集装箱,当训练场地大小受限时而无法配备多个集装箱时,使得训练人员难以开展不同的真火训练项目,因此仍有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便于改变集装箱内的空间大小,本申请提供一种消防救援真火训练设施及其使用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消防救援真火训练设施及其使用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消防救援真火训练设施,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集装箱,两个所述集装箱之间存在间隙,两个所述集装箱相互靠近的一侧开口设置,两个所述集装箱之间设置有同时封闭两个集装箱开口的隔挡组件;所述集装箱上端面设置有起吊装置,所述起吊装置驱使所述隔挡组件上下移动,当所述隔挡组件移动至所述集装箱上方时,两个所述集装箱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集装箱开口相互正对,并用同一组隔挡组件封闭两个集装箱的开口,从而将两个集装箱形成独立的训练场地,消防员可通过训练来提高的灭火速度和自身的救援能力,有利于适应对相邻的窄小房间的火灾情况,通过起吊装置将隔挡组件往上吊,从而连通两个集装箱,使得集装箱的空间变大,从而使得真火训练项目可对空间较大的模拟场景进行设计,以达在模拟空间广的火灾现场,从而在训练场地有限的情况,有利于通过改变集装箱空间大小来配合训练人员开展不同的真火训练项目。
优选的,两个所述集装箱之间设置有两条竖直设置的滑槽,两条所述滑槽开口正对且两条所述滑槽分置隔挡组件两端,所述隔挡组件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相邻所述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隔挡组件与集装箱之间通过滑块和滑槽实现滑动,降低隔挡组件在滑动过程中脱离的概率,有利于隔挡组件的稳定滑动。
优选的,所述隔挡组件包括隔板、两根分置于隔板两端的竖框以及固定在两根竖框之间且位于隔板上方的横框;两根所述竖框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隔板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相邻导向槽滑动连接的连接块;所述滑槽设置有驱使滑块沿滑槽长度方向移动的升降装置;所述起吊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集装箱上端面的起吊电机、与所述起吊电机输出轴同轴连接的卷筒、缠绑固定于所述卷筒外周面的起吊绳,所述起吊绳远离卷筒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隔板朝向横框的一侧,所述横框贯穿有供起吊绳穿过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挡组件由两个竖框和横框组成的凹型框架以及隔板组成,在起吊隔挡组件时,先将凹型框架通过升降装置上提,并以凹型框架作为支点,并在起吊电机的驱动下,卷筒对起吊绳进行收卷,从而将重量较大的隔板提高,有利于将两个集装箱的连通。
优选的,所述滑块转动连接于竖框朝向滑槽的一侧,所述集装箱设置有挡件,所述挡件位于隔板靠近起吊电机的一侧,当所述隔挡组件处于竖直状态时,所述挡件与所述竖框抵接;所述集装箱上端面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支撑板,当所述隔板抽离于两个集装箱之间的间隙时,所述气缸驱使支撑板移动至隔板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隔挡组件若长时间在集装箱上端面保持竖直状态,容易受到强风干扰发生晃动,存在弯折甚至折断的风险。将滑块转动连接于竖框朝向滑槽的一侧,使得隔挡组件可往一侧翻转,由于竖框与隔板之间不存在连接关系,因此,通过在气缸的推动下,支撑板移动至隔板下方,支撑板其支撑作用,并将隔板限制在竖框和横框形成的凹型框架内,通过起吊电机的反转,而释放升降绳,由于挡件对竖框的限制,从而使得隔挡组件只能往远离挡件一侧倾斜,有利于降低强风对隔挡组件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集装箱上端面设置有用于放置隔挡组件的斜撑座,所述斜撑座位于隔挡组件背离挡件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撑座可为倾斜的隔挡组件提供支撑力,同时使隔挡组件处在倾斜状态,降低因隔挡组件平放于集装箱上端面而出现起吊绳与水平面平行的情况,有利于改善升降过程中出现死角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固定于滑槽上端的升降电机以及与所述升降电机输出轴同轴连接的丝杆,所述丝杆螺纹贯穿滑块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通过升降电机转动驱使丝杆转动,又由于丝杆与滑块螺纹连接,从而在滑槽的导向作用下,滑块实现了上下移动的功能,进而驱使竖框在竖直方向上进行上下移动,有利于实现竖框与横框组成的凹型框架的升降功能。
优选的,所述横框背离隔板的一侧设置有定滑轮,所述起吊绳与定滑轮外周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起吊绳在对隔板进行升降时,定滑轮也跟随转动,有利于减少起吊绳的磨损程度。
一种消防救援真火训练设施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 提升竖框和横框:升降电机正转,升降电机驱动丝杆转动,丝杆驱动滑块向上移动,竖框以及横框跟随滑动块向上移动;
b. 提升隔板:起吊电机正转,起吊电机输出轴驱使卷筒正转并对起吊绳进行收卷,起吊绳绷紧并将隔板提升至与横框抵接,两个集装箱连通;
c. 推动支撑板:启动气缸,气缸的活塞杆推动支撑板,直至支撑板移动至隔板下方;
d. 放置隔挡组件:起吊电机反转,起吊电机输出轴驱使卷筒反转并对起吊绳进行释放,隔挡组件往斜撑座方向摆动,直至隔挡组件与斜撑座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电机正转,驱使丝杆转动,丝杆驱使滑块向上移动,从而将竖框和横框先移动至集装箱上端面,作为起吊装置提升隔板的支点,起吊装置的起吊电机驱使卷筒对起吊绳进行收卷,并将隔板提至集装箱上端,并使两个集装箱连通,形成更大的训练空间,有利于消防员进行不同的训练项目;通过气缸推动支撑板至隔板下方,使得起吊电机驱使卷筒反转释放升降绳时,隔板往一侧缓慢倾倒至斜撑座,从而实现了隔挡组件的妥善放置。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起吊装置将隔挡组件抽离两个集装箱之间的间隙,从而使两个集装箱连通,有利于通过改变集装箱空间大小来配合训练人员开展不同的真火训练项目;
2.通过升降装置驱使竖框的滑块上移,并通过起吊装置将隔板提起,同时气缸推动支撑板至隔板下方,从而将隔板限制在竖框和横框之间,并通过起吊电机反转,使得隔挡组件放置在斜撑座上,有利于降低强风损坏隔挡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竖框上移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隔挡组件往斜撑座方向翻转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集装箱;11、通风窗;12、门框;13、爬梯;14、斜撑座;15、滑槽;16、挡件;2、隔挡组件;21、隔板;211、连接块;22、竖框;221、导向槽;222、滑块;23、横框;231、定滑轮;3、起吊装置;31、起吊电机;32、卷筒;33、起吊绳;4、升降装置;41、升降电机;42、丝杆;5、气缸;6、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消防救援真火训练设施。参照图1,消防救援真火训练设施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集装箱1。两个集装箱1均安装有通风窗11和门框12。集装箱1内布局有真火训练所需的燃烧道具。两个集装箱1之间存在间隙。两个集装箱1之间设置有同时封闭两个集装箱1开口的隔挡组件2;集装箱1上端面安装有起吊装置3,起吊装置3驱使隔挡组件2上下移动,当隔挡组件2移动至集装箱1上方时,两个集装箱1连通,从而可通过改变集装箱1空间大小来配合训练人员开展不同的真火训练项目。
参照图1和2,两个集装箱1之间固定有两条竖直设置的滑槽15,两条滑槽15分别封闭两个集装箱1所形成的间隙的两端,滑槽15凸出集装箱1上端面设置,两条滑槽15开口正对且两条滑槽15分置隔挡组件2两端。
参照图1和2,隔挡组件2包括封闭集装箱1开口的隔板21、两根分置于隔板21两端的竖框22以及固定在两根竖框22之间且位于隔板21上方的横框23。横框23与两根竖框22形成包围隔板21边缘的凹型框架。当隔挡组件2封闭两个集装箱1开口时,横框23封闭两个集装箱1所形成的间隙上端。
参照图3和4,两根竖框22下端相互背离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滑块222,两个滑块222分别与两条滑槽15滑动连接。使得隔挡组件2可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在滑块222滑至滑槽15上端即竖框22抽离于两个集装箱1的间隙时,可进行翻转。
参照图1和2,两条竖框22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槽221,导向槽221长度方向与竖框22长度方向的一致。隔板21分别与两条竖框22贴合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块211,两个连接块211分别靠近隔板21上端面,两个连接块211分别与两条导向槽221滑动连接。有利于隔板21沿竖框22长度方向稳定滑动。
参照图3和4,两条滑槽15均安装有驱使两个滑块222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4。升降装置4包括固定在滑槽15上端的升降电机41、与升降电机41输出轴同轴连接的丝杆42,滑槽15上端开有与滑槽15内部连通的穿孔,丝杆42穿过穿孔并伸入滑槽15内,丝杆42沿滑槽15长度方向螺纹贯穿滑块222,从而通过升降电机41转动驱使丝杆42转动,滑块222在滑槽15的导向作用下实现了上下移动的功能,有利于竖框22以及横框23的升降。
参照图3和4,起吊装置3包括固定在其中一个集装箱1上端面的起吊电机31、与起吊电机31输出轴同轴连接的卷筒32、缠绑固定于卷筒32外周面的起吊绳33。起吊绳33远离卷筒3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隔板21朝向横框23的一侧。横框23中部贯穿有供起吊绳33穿过的通孔。横框23背离隔板21的一侧固定有定滑轮231,起吊绳33与定滑轮231外周面抵接。集装箱1上端面固定有两个挡件16,两个挡件16与起吊电机31位于隔挡组件2的同一侧。当隔挡组件2处于竖直状态时,两个挡件16朝向竖框22的一侧分别与两根竖框22朝向起吊电机31的一侧抵接。通过起吊电机31正转驱使卷筒32转动,卷筒32收卷起吊绳33,竖框22在挡件16的限位作用下,保持竖直状态,起吊绳33将隔板21提起,有利于实现两个集装箱1连通的目的。
参照图3和4,集装箱1上端面设置有气缸5,气缸5与起吊电机31位于隔挡组件2的同一侧。集装箱1上端面设置有用于放置隔挡组件2的斜撑座14,斜撑座14倾斜面朝向隔挡组件2。斜撑座14位于隔挡组件2背离挡件16的一侧。气缸5的活塞杆端部朝向隔挡组件2,气缸5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有与集装箱1上端面抵接的支撑板6,当隔板21抽离于两个集装箱1之间的间隙时,气缸5驱使支撑板6移动至隔板21下方。当起吊电机31反转并驱动卷筒32释放起吊绳33,支撑板6为隔板21提供支撑力,往远离起吊电机31的一侧轻推隔板21,隔板21自身重力作用下翻转,有利于将隔挡组件2妥善放置在斜撑座14的倾斜面上。
一种消防救援真火训练设施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 提升竖框和横框:升降电机41正转,升降电机41驱动丝杆42转动,丝杆42驱动滑块222向上移动,竖框22以及横框23跟随滑动块向上移动;
b. 提升隔板:起吊电机31正转,起吊电机31输出轴驱使卷筒32正转并对起吊绳33进行收卷,起吊绳33绷紧并将隔板21提升至与横框23抵接,两个集装箱1连通;
c. 推动支撑板:启动气缸5,气缸5的活塞杆推动支撑板6,直至支撑板6移动至隔板21下方;
d. 放置隔挡组件:起吊电机31反转,起吊电机31输出轴驱使卷筒32反转并对起吊绳33进行释放,隔挡组件2往斜撑座14方向摆动,直至隔挡组件2与斜撑座14抵接。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消防救援真火训练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集装箱(1),两个所述集装箱(1)之间存在间隙,两个所述集装箱(1)相互靠近的一侧开口设置,两个所述集装箱(1)之间设置有同时封闭两个集装箱(1)开口的隔挡组件(2);所述集装箱(1)上端面设置有起吊装置(3),所述起吊装置(3)驱使所述隔挡组件(2)上下移动,当所述隔挡组件(2)移动至所述集装箱(1)上方时,两个所述集装箱(1)连通;两个所述集装箱(1)之间设置有两条竖直设置的滑槽(15),两条所述滑槽(15)开口正对且两条所述滑槽(15)分置隔挡组件(2)两端,所述隔挡组件(2)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相邻所述滑槽(15)滑动连接的滑块(222);所述隔挡组件(2)包括隔板(21)、两根分置于隔板(21)两端的竖框(22)以及固定在两根竖框(22)之间且位于隔板(21)上方的横框(23);两根所述竖框(2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导向槽(221),所述隔板(21)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相邻导向槽(221)滑动连接的连接块(211);所述滑槽(15)设置有驱使滑块(222)沿滑槽(15)长度方向移动的升降装置(4);所述起吊装置(3)包括固定在所述集装箱(1)上端面的起吊电机(31)、与所述起吊电机(31)输出轴同轴连接的卷筒(32)、缠绑固定于所述卷筒(32)外周面的起吊绳(33),所述起吊绳(33)远离卷筒(3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隔板(21)朝向横框(23)的一侧,所述横框(23)贯穿有供起吊绳(33)穿过的通孔;所述滑块(222)转动连接于竖框(22)朝向滑槽(15)的一侧,所述集装箱(1)设置有挡件(16),所述挡件(16)位于隔板(21)靠近起吊电机(31)的一侧,当所述隔挡组件(2)处于竖直状态时,所述挡件(16)与所述竖框(22)抵接;所述集装箱(1)上端面设置有气缸(5),所述气缸(5)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支撑板(6),当所述隔板(21)抽离于两个集装箱(1)之间的间隙时,所述气缸(5)驱使支撑板(6)移动至隔板(21)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救援真火训练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1)上端面设置有用于放置隔挡组件(2)的斜撑座(14),所述斜撑座(14)位于隔挡组件(2)背离挡件(16)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救援真火训练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4)包括固定于滑槽(15)上端的升降电机(41)以及与所述升降电机(41)输出轴同轴连接的丝杆(42),所述丝杆(42)螺纹贯穿滑块(222)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救援真火训练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框(23)背离隔板(21)的一侧设置有定滑轮(231),所述起吊绳(33)与定滑轮(231)外周面抵接。
5.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消防救援真火训练设施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a. 提升竖框和横框:升降电机(41)正转,升降电机(41)驱动丝杆(42)转动,丝杆(42)驱动滑块(222)向上移动,竖框(22)以及横框(23)跟随滑块(222)向上移动;
b. 提升隔板:起吊电机(31)正转,起吊电机(31)输出轴驱使卷筒(32)正转并对起吊绳(33)进行收卷,起吊绳(33)绷紧并将隔板(21)提升至与横框(23)抵接,两个集装箱(1)连通;
c. 推动支撑板:启动气缸(5),气缸(5)的活塞杆推动支撑板(6),直至支撑板(6)移动至隔板(21)下方;
d. 放置隔挡组件:起吊电机(31)反转,起吊电机(31)输出轴驱使卷筒(32)反转并对起吊绳(33)进行释放,隔挡组件(2)往斜撑座(14)方向摆动,直至隔挡组件(2)与斜撑座(14)抵接。
CN202011031159.1A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消防救援真火训练设施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21383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31159.1A CN112138321B (zh)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消防救援真火训练设施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31159.1A CN112138321B (zh)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消防救援真火训练设施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8321A CN112138321A (zh) 2020-12-29
CN112138321B true CN112138321B (zh) 2021-07-20

Family

ID=73894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31159.1A Active CN112138321B (zh)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消防救援真火训练设施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383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9705B (zh) * 2021-05-21 2021-11-12 广东文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救援真火训练设施及其安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69575B (zh) * 2013-11-30 2016-02-10 蔡毅华 扩展式集装箱模块房
CN103915006A (zh) * 2014-04-22 2014-07-09 张睿鑫 消防救援真火训练系统
CN204117391U (zh) * 2014-05-30 2015-01-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式消防训练设备
ES2567098B1 (es) * 2014-09-16 2017-01-26 Antonio MIRASOL PÉREZ-ESTUDILLO Unidad de ensayo para simular incendios
CN207110053U (zh) * 2017-08-15 2018-03-16 安科利尔(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火灾模拟训练室
CN108510821A (zh) * 2018-02-27 2018-09-07 吉林省行氏动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救援训练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9625515U (zh) * 2018-12-29 2019-11-12 中石化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体验训练箱
CN209535253U (zh) * 2019-01-10 2019-10-25 山东正泰希尔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野战给养方舱
CN210223123U (zh) * 2019-07-12 2020-03-31 张博 一种电气工程专业实训维修装置
CN111561190A (zh) * 2020-06-15 2020-08-21 上海宥隽设计中心 一种模块化消防主题应急安全培训体验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8321A (zh) 2020-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53200B (zh) 一种封闭场合人数限制装置
CN102943609B (zh) 高楼自救逃生窗
CN112138321B (zh) 一种消防救援真火训练设施及其使用方法
CN103321519A (zh) 启闭方便的升降式折叠门或窗
CN206995615U (zh) 一种逃生设备
CN203347618U (zh) 启闭方便的升降式折叠门或窗
CN203361830U (zh) 一种启闭方便的升降折叠门或窗
CN105233433A (zh) 楼房应急消防自救活动阳台
CN103321516B (zh) 一种启闭方便的升降折叠门或窗
CN203008698U (zh) 高楼自救逃生窗
CN202010376U (zh) 高楼逃生救援安全桥
CN214575853U (zh) 一种房建施工安全用升降装置
CN102000400A (zh) 高楼集体自主逃生装置
CN205400443U (zh) 悬浮式窗户
CN2769473Y (zh) 伸缩式防火防盗缓降救生窗
CN208605120U (zh) 一种使用稳定的消防云梯
CN108706500B (zh) 一种可升降式模块箱固定架
CN207048631U (zh) 一种耐高温金属百叶帘非隔热防火窗
CN111422730A (zh) 一种用于施工升降机的登承防护两用翻板门装置
CN201880230U (zh) 高楼集体自主逃生装置
CN2746928Y (zh) 救生吊桥
CN219058243U (zh) 一种矿井罐帘门
CN220656218U (zh) 一种利用无人机的消防安全设备
CN215558808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高承重升降机
CN110685579B (zh) 一种电动百叶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