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37596B - 一种体征数据采集系统以及体征数据采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体征数据采集系统以及体征数据采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37596B
CN112137596B CN202010442523.7A CN202010442523A CN112137596B CN 112137596 B CN112137596 B CN 112137596B CN 202010442523 A CN202010442523 A CN 202010442523A CN 112137596 B CN112137596 B CN 1121375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 data
user
massage
neck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4252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37596A (zh
Inventor
刘杰
王储
俞华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4252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375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375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75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375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75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1Measuring temperature of body parts ; Diagnostic temperature sensing, e.g. for malignant or inflamed tissu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05Simultaneously evaluating both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body conditions, e.g. heart and respiratory cond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1Measuring movement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e.g. head or hand tremor, mobility of a limb
    • A61B5/1113Local tracking of patients, e.g. in a hospital or private home
    • A61B5/1114Tracking parts of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1Measuring movement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e.g. head or hand tremor, mobility of a limb
    • A61B5/1126Measuring movement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e.g. head or hand tremor, mobility of a limb using a particular sensing techniqu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42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for measuring blood ga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02Sensor mounted on worn items
    • A61B5/6803Head-worn items, e.g. helmets, masks, headphones or gogg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7/00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2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heated or cooled
    • A61H2201/0207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heated or cooled heat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02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kind of interface, e.g. head rest, knee support or lumbar support
    • A61H2201/1609Neck
    • A61H2201/1611Holding mean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4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neck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hysi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按摩仪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体征数据采集系统及体征数据采集方法,该系统包括:电子设备和颈部按摩仪;电子设备在运行应用程序时接收来自云端问诊平台的采集指令,并向颈部按摩仪下发采集指令,该颈部按摩仪包括:通讯电路;采集组件;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按摩组件对用户颈部按摩,以及响应通讯电路接收到的采集指令以控制采集组件实时采集体征数据,并控制通讯电路向电子设备发送体征数据;电子设备还用于接收体征数据,并将体征数据反馈至云端问诊平台,使得云端问诊平台分析体征数据且判断体征数据对应的用户是否为疑似感染者。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实时采集用户的体征数据。

Description

一种体征数据采集系统以及体征数据采集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按摩仪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体征数据采集系统以及体征数据采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工作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颈椎病的发病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为了缓解颈部疲劳,以及减少颈椎病的发生,市场上出现了颈部按摩器等按摩产品,该颈部按摩器可以通过按摩颈部的方式,缓解颈部疲劳。
目前,颈部按摩器功能单一(仅按摩),不能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征数据采集系统及体征数据采集方法,能够实时采集用户的体征数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体征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包括:电子设备和颈部按摩仪;
电子设备,用于通过运行应用程序以与云端问诊平台建立通信连接,且在运行应用程序时接收来自云端问诊平台的采集指令,并向颈部按摩仪下发采集指令;
颈部按摩仪包括:
结构主体,用于套设于用户颈部;
通讯电路,设置于结构主体上,用于与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采集指令;
按摩组件,设置于结构主体上,用于对用户颈部按摩;
采集组件,设置于结构主体上;
控制电路,设置于结构主体上,电性耦接通讯电路、按摩组件以及采集组件,用于控制按摩组件对用户颈部按摩,以及响应通讯电路接收到的采集指令以控制采集组件采集体征数据,并控制通讯电路向电子设备发送体征数据;
电子设备还用于接收体征数据,并将体征数据通过电子设备反馈至云端问诊平台,使得云端问诊平台分析体征数据且判断体征数据对应的用户是否为疑似感染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体征数据采集方法,该方法包括:
颈部按摩仪通过其内设置的通讯电路建立与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电子设备通过运行应用程序以与云端问诊平台建立通信连接,且在运行应用程序时接收来自云端问诊平台的采集指令,并向颈部按摩仪下发采集指令;
颈部按摩仪通过其内设置的控制电路响应通讯电路接收到的采集指令,并控制其内设置的采集组件实时采集体征数据;
颈部按摩仪通过控制电路控制通讯电路向电子设备发送体征数据;
电子设备接收体征数据,并将体征数据通过电子设备反馈至云端问诊平台,使得云端问诊平台分析体征数据且判断体征数据对应的用户是否为疑似感染者。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的电子设备通过运行应用程序与云端问诊平台建立通信连接,并在运行应用程序时接收来自云端问诊平台的采集指令,并向颈部按摩仪下发采集指令,以使颈部按摩仪实时采集体征数据,该体征数据具有实时性。进一步地,电子设备将体征数据反馈至云端问诊平台,通过云端问诊平台线上判断体征数据对应的用户是否为疑似感染者,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避免了预约难、挂号难、交叉感染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的体征数据采集系统第一实施例的一原理框图;
图2是本申请的体征数据采集系统第一实施例的另一原理框图;
图3是图1中颈部按摩仪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结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体征数据采集系统第二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6是本申请的体征数据采集系统第三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7是本申请的体征数据采集系统第四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8是本申请的体征数据采集系统第五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9是本申请的体征数据采集系统第六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10是本申请的体征数据采集系统第七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11是本申请的体征数据采集系统第八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12是本申请的体征数据采集系统第九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13是本申请的颈部按摩仪第九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14是本申请的体征数据采集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步骤S50的流程示意图;
图16是图14中步骤S30的流程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的体征数据采集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的体征数据采集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的体征数据采集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申请提出一种体征数据采集系统100,如图1所示,该系统100包括:颈部按摩仪10以及电子设备20。电子设备20用于在运行应用程序21以与云端问诊平台30建立通信连接,且在运行应用程序21时接收来自云端问诊平台30的采集指令,并向颈部按摩仪10下发该采集指令。
具体地,用户可以通过电子设备20上的浏览器打开指定网页或者通过运行应用程序21(例如京东健康、丁香医生、平安好医生等应用程序)与云端问诊平台30建立通信连接。并且,在电子设备20运行应用程序21时接收来自云端问诊平台30的采集指令,并向颈部按摩仪10发送下发该采集指令。
如图2-3所示,该颈部按摩仪10包括结构主体11、按摩组件12、采集组件13、通讯电路14、控制电路15。结构主体11、按摩组件12、采集组件13、通讯电路14、控制电路15设置在结构主体11上,控制电路15电性耦接结构主体11、按摩组件12、采集组件13和通讯电路14。结构主体11用于套设于用户颈部,通讯电路14用于与电子设备20建立通信连接,并接收电子设备20发送的采集指令。
如图3-4所示,结构主体11包括:大体上呈“U”形的夹持部110和分别安装在夹持部110的两个末端的两个配重部120,夹持部110用于夹持用户的颈部,配重部120可以在夹持部110的末端提供向前的牵引力,使得夹持部110更好地夹持用户的颈部。通过受力分析可知,配重部120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夹持部110夹持用户颈部的夹持力,提升用户的佩戴舒适性。夹持部110设计为适于夹持用户颈部后半脖围的结构,配重部120设计为适于搭接在用户肩部处锁骨的结构。前半脖围存在颈动脉等不适于大力夹持,通过夹持部110和配重部120相配合的夹持方式可以避免对用户的颈部产生压迫,佩戴起来更为舒适。
夹持部110包括:后夹持体111和分别安装于后夹持体111两端的两个侧夹持体112、113。夹持部110分为三个部分,三个部分可以根据各自的位置分别实现不同的作用。后夹持体111主要用于夹持用户的后颈区域,两个侧夹持体112、113分别对应两侧的侧颈区域,三个部分可以相互配合,从而可以协同地夹持用户的颈部。
后夹持体111为刚性抗变形结构,侧夹持体112、113则为弹性体。夹持部110采用了两个分离布置的弹性体,而非一个整体弹性臂,这样,两个侧夹持体112、113通过摆动搭接的方式实现对用户颈部的夹持,可以更好地控制两个侧夹持体112、113的形变,从而能够避免用户操作时两个侧夹持体112、113形变幅度过大所造成的佩戴不便问题。
如图5和图6所示,后夹持体111包括:外壳11a和内壳11b,外壳11a和内壳11b形成空腔。按摩组件12用于对用户颈部按摩,其中,按摩组件12包括:支架21、电脉冲发生装置22和按摩片23,支架21安装于内壳11b远离外壳11a的一侧,电脉冲发生装置22设置于外壳11a和内壳11b所形成的空腔中,按摩片23设置于支架21上并电性耦接电脉冲发生装置22,电脉冲发生装置22电性耦接控制电路15,电脉冲发生装置22用于在控制电路15的控制下通过按摩片23产生脉冲电流,从而刺激用户颈部皮肤,达到按摩用户颈部的效果。
按摩片23和支架21选用弹性材质,可以更好地贴合用户的颈部,提升按摩效果。例如,按摩片23可以为导电硅胶片,支架21可以为非导电硅胶架。
控制电路15用于控制按摩组件12对用户颈部按摩,以及响应通讯电路14接收到的采集指令以控制采集组件13实时采集体征数据,并控制通讯电路14将体征数据同步发送给电子设备20。其中,如图7所示,采集组件13可以包括体温采集器131、心率血压测量器132、血氧饱和度测量器133中的至少一种。体温采集器131用于采集用户的体温数据,心率血压测量器132用于测量用户颈动脉处的心率和血压,血氧饱和度测量器133用于检测用户的血氧饱和度。
图1中的电子设备20还用于接收体征数据,并将体征数据通过电子设备20反馈至云端问诊平台30,使得云端问诊平台30分析体征数据且判断体征数据对应的用户是否为疑似感染者。
云端问诊平台30可以接入医疗数据,云端问诊平台30通过对比医疗数据和用户体征数据,从而判断用户是否为疑似感染者。例如,可以将用户的体征数据中的数值与医疗数据中的未患病时的正常值范围进行对比,若体征数据超出正常值范围,则判断用户为疑似感染者,若体征数据在正常值范围内,则判断用户身体健康。例如,可以将用户的体征数据与医疗数据中患病时的异常数据进行对比,若体征数据落入了异常数据的范围内,则判断用户为疑似感染者,若体征数据不在异常数据的范围内,则判断用户身体健康。具体地,以颈部的温度在36摄氏度到37摄氏度正常为例进行说明,当用户体征数据中的体温为36摄氏度、36.5摄氏度、或37摄氏度时,云端问诊平台判断用户身体健康,当用户体征数据中的体温为37.5摄氏度、或35摄氏度时,则判断用户为疑似感染者。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的电子设备20通过运行应用程序与云端问诊平台30建立通信连接,并在运行应用程序时接收来自云端问诊平台30的采集指令,并向颈部按摩仪10下发采集指令,以使颈部按摩仪10实时采集体征数据,该体征数据具有实时性。进一步地,电子设备20将体征数据反馈至云端问诊平台30,通过云端问诊平台30线上判断体征数据对应的用户是否为疑似感染者,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避免了预约难、挂号难、交叉感染的现象。
在一实施例中,由于从病毒携带者身上脱离的病毒,例如新型冠状病毒,无法在空气中长久存活,其在空气中的扩散的距离有限,只能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扩散,为了表述方便,将这一定的距离范围称为风险区域。在其他实施例中,人流密集的办公场所、购物场所、娱乐场所或健身场所也为风险区域。若用户在上述风险区域内活动,会增加用户被感染的风险。
因此,为了及时判断用户是否为疑似感染者,电子设备20或颈部按摩仪10还用于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将位置信息发送至云端问诊平台30,以使得云端问诊平台30判断位置信息是否在风险区域内。
本实施例中,通过开启电子设备20或颈部按摩仪10的定位功能,并从位置服务平台实时获取当前电子设备20的地理位置信息,云端问诊平台30根据病毒携带者的地理位置信息和电子设备20的地理位置信息,分析用户是否处于风险区域内。或者,通过开启电子设备20上的定位功能,并从位置服务平台获取当前电子设备20的地理位置信息,云端问诊平台30判断电子设备20的地理位置信息是否与办公场所、购物场所、娱乐场所或健身场所等人流密集场所重合,从而分析用户是否处于风险区域内。
若是,则电子设备20发送一多次采集指令给通讯电路14,控制电路15具体用于响应通讯电路14接收的多次采集指令,控制采集组件13以第一预设时间为间隔地采集相应的多个体征数据。
通过上述方式,可根据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与病毒携带者的地理位置信息,判断用户是否处于风险区域内,并根据判断结果,对用户进行多次间断地体征数据采集,以提高用户初步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若云端问诊平台30分析体征数据后确定用户为疑似感染者,云端问诊平台30将向电子设备20发送活动范围限制指令。
电子设备20还用于接收来自云端问诊平台30分析体征数据后得出的活动范围限制指令,并判断用户的位置信息是否在活动范围限制指令限制的活动范围内。若不在,则发出警示或上报云端问诊平台,以使得云端问诊平台30通知第三方执行机构对用户采取限制措施。其中,第三方执行机构可以为公安局或安全部门,限制措施包括:限制用户活动范围。
通过对疑似感染者的出行进行干预,本实施例从根本上切断了输入性风险的来源,对于控制流行性疾病的传播有明显的防控效果。
电子设备20还用于接收云端问诊平台的初步判断结果,若初步判断结果为“用户为疑似感染者”,则电子设备20开启定位功能,并将电子设备20的当前位置信息上报给云端问诊平台,以使得云端问诊平台30通知第三方执行机构对用户采取防疫措施。其中,防疫措施包括:上门排查登记、对用户住处进行消毒杀菌或将用户转运到医院。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颈部按摩仪10还包括供电模块16,供电模块16内部安装有电量监测单元161,电量监测单元161与控制电路15电性连接。当电量监测单元161监测到供电模块16的剩余电量低于阈值时,电量监测单元161可以反馈供电模块16的电量信息给控制电路15。控制电路15具体用于在响应通讯电路14接收的来自电子设备20的采集指令时,判断颈部按摩仪10的内部电量是否低于阈值,若颈部按摩仪10的内部电量低于阈值,则丢弃采集指令且不通过采集组件13向电子设备20采集体征数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颈部按摩仪10的控制电路15可以在响应通讯电路14接收的来自电子设备20的采集指令时,判断颈部按摩仪10的内部电量是否低于阈值,在颈部按摩仪10的内部电量低于阈值,则丢弃采集指令且不通过采集组件13向电子设备20采集体征数据,能够避免体征数据采集失败。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颈部按摩仪10还包括提示模组17和运动传感器18,控制电路15分别与提示模组17、运动传感器18电连接。控制电路15具体用于在响应通讯电路14接收的来自电子设备20的采集指令时,判断按摩组件12是否正在进行按摩,若按摩组件12正在进行按摩,则控制按摩组件12停止按摩。控制电路15在控制按摩组件12停止按摩后,进一步控制提示模组17自动启动语音提示,以提示用户保持静止状态。语音提示可以包括:用户保持静止的持续时间和用户保持静止的姿势,例如,提示用户身体坐立,保持静止若干分钟。具体地,提示模组17可以包括提示器和提示灯,提示器可以用于进行声音提示,提示灯可以用于进行闪灯提示。
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使采集组件13在用户静止状态下,采集用户的静息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及脉搏等。
控制电路15通过接收运动传感器18的感测信号来判断用户是否在第二预设时间范围内剧烈运动,若是,则丢弃采集指令且不通过采集指令采集体征数据。其中,运动传感器18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感测颈部按摩仪10的加速度大小并产生相应的感测信号,陀螺仪可以感测颈部按摩仪10的转动幅度并产生相应的感测信号。控制电路15可与运动传感器18连接,控制电路15通过接收运动传感器18的感测信号来检测颈部按摩仪10的加速度大小和转动幅度,若颈部按摩仪10的加速度大小和转动幅度在第二预设时间范围内的变化值大于预设阈值,则判断用户剧烈运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体温采集器131包括:用于与用户颈部皮肤接触的探测端311、温度感测单元312和第一集成电路313,温度感测单元312包括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的感温薄膜3121、第一电极3122以及第二电极3123,其中,感温薄膜3121贴合探测端311。
可以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制作感温薄膜3121和第一电极3122、第二电极3123,从而得到薄膜形式的温度感测单元312。薄膜形式的温度感测单元312,柔韧性好,可以避免温度感测单元312在探测端311弯折过程中开裂。
第一电极3122和第二电极3123分别与感温薄膜3121两端连接,且第一电极3122和第二电极3123分别通过导线与第一集成电路313电连接,第一集成电路313与控制电路15电连接。感温薄膜3121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使得温度感测单元312输出的电信号变化,温度感测单元312输出的电信号与人体体温存在对应关系,所以,第一集成电路313通过实时检测温度感测单元312的电信号,便可以实时获得人体体温。
第一集成电路313用于实时检测感温薄膜3121两端的电压值和通过感温薄膜3121的电流值,根据电压值和电流值计算得到电阻值,并获得电阻值对应的体温数据。
具体地,控制电路15控制第一集成电路313检测感温薄膜3121两端的电压U以及感温薄膜3121的电流I,并对电压U以及电流I进行处理,获得感温薄膜3121的电阻值R,并根据电阻值R获得对应的体温。体温采集器131中可以预存感温薄膜3121的温度-电阻关系表,通过查询体温-电阻关系表获得电阻值对应的体温。
为了提高感温薄膜3121的柔韧性以及温度感测单元312的感温性能,在本实施例中,感温薄膜3121的材质为具有良好热效应的柔性热阻型材料,例如石墨烯、镍、金属氧化物、热敏电阻合金等。第一电极3122和第二电极3123的材质包括导电性优良的碳纳米管或金属纳米线。石墨烯、碳纳米管和金属纳米线为同质材料,从而使得感温薄膜3121和第一电极3122、第二电极3123能够紧密结合在一起不脱离,保证了温度感测单元312的电气性能。进一步,温度感测单元312与集成电路模块之间的连接导线的材质包括银纳米线,集成电路模块为柔性电路板。这样就进一步提高了感温薄膜3121的柔韧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颈部按摩仪10增设了体温采集器131,可准确测量用户的体温数据,该颈部按摩仪10便于携带、操作简单。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除按摩片23外,按摩组件12还包括加热模块122以及用于感测加热模块122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23,温度传感器123和按摩片23均贴合加热模块122,加热模块122和温度传感器123电连接控制电路15。可以理解的是,加热模块122可以保证按摩片23处于一定的温度范围,这个温度范围大致为35℃到42℃,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适应温度调整范围。温度传感器123可以感测加热模块122的温度,并将加热模块122的温度反馈给控制电路15。
加热模块122包括有一发热片(未标示),发热片有一缺口(未标示),温度传感器123设置在缺口内,这样既方便感应温度也能够节省安装空间。
具体地,发热片背离按摩片23一面垫设有发热垫,温度传感器123背离按摩片23一面垫设有传感器垫;发热垫和传感器垫能够让发热片和温度传感器123都与按摩片23更好的贴合,发热片贴合按摩片23能够在加热时让按摩片23快速变热,而温度传感器123与按摩片23的贴合也能更快更准确的反应按摩片23的温度信息到控制电路15,控制电路15从而控制加热电路的开关。
具体地,颈部按摩仪10不仅可以在使用前预热也能够在使用过程中一直保持按摩片23的温度的稳定。通过控制电路15的程序设定可以选择恒温加热模式,恒温加热模式使用的电路为独立电路,在使用过程中,温度传感器123及时传送温度信息给控制电路15,当温度低于某一设定值时发热片加热,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发热片不加热,从而保证按摩片23的温度稳定,让用户更加舒适。
当探测端311与按摩片23为一体结构时,加热模块122对按摩片23加热将会使体温采集器131所采集的体温数据不准确。为了避免体温数据不准确,控制电路15还用于在体温采集器131采集体温数据时,控制温度传感器123感测加热模块122的温度,以判断加热模块122是否处于加热状态。若加热模块122处于加热状态,控制电路15还用于控制加热模块122处于不加热状态且控制体温采集器131停止采集体温数据,直至加热模块122的温度低于阈值时,控制体温采集器131重新采集体温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心率血压测量器132包括:用于与用户颈部皮肤接触的探测端321、心率血压传感器322,心率血压传感器322分别与探测端321、控制电路15电连接,用于测量用户的颈动脉血压以获得血压数据,以及测量用户的颈动脉脉搏频率以获得心率数据。
在使用时,将探测端321相抵于颈动脉搏动处的皮肤表面,控制电路15控制探测端321对用户颈部施加一个轻微的力,使探测端321与皮肤紧密接触。控制电路15控制心率血压传感器322采集用户的心率数据和血压数据,其中,心率血压传感器322是由心率传感单元与血压传感单元集成在一起的集成传感器,心率血压测量器132用于与用户的颈部相接触时测量用户的颈动脉血压得到用户的血压数据,以及测量用户的颈动脉脉搏频率得到用户的心率数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颈部按摩仪10增设了心率血压测量器132,可准确测量用户的心率和血压数据,该颈部按摩仪10便于携带、操作简单。
上述实施例中的探测端311、321与按摩片23为一体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血氧饱和度测量器133包括:至少一个发光部件332至少一个光敏传感器333和第二集成电路334。
至少一个发光部件332至少一个光敏传感器333均安装于所述结构主体11的同一侧,发光部件332用于发出至少一种光波段的光,光敏传感器333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发光部件332发出的光,产生感应信号。
第二集成电路334与光敏传感器333电连接,控制电路15电性耦接发光部件332和第二集成电路334。控制电路15控制至少一个发光部件332发出至少一种光波段的光,并控制第二集成电路334接收和处理至少一个光敏传感器333所产生的感应信号,以得到血氧饱和度。
具体地,结构主体11套设于用户颈部时,发光部件332可以向结构主体11靠近用户颈部一侧发射至少一种光波段的光。由于结构主体11与人体接触,从而使得在发光部件332发射至少一种光波段的光时,该至少一种光波段的光能够进入到人体内。光敏传感器333接收到上述至少一种光波段的光进入人体内经人体血液和组织吸收后的反射光,并产生相应的感应信号。第二集成电路334接收和处理至少一个光敏传感器333所产生的感应信号,并基于光电检测血液容积随脉搏搏动发生变化的原理,根据反射光的强度变化计算出血氧饱和度。
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具体用于将体征数据与预设标准值进行比照,判断各个体征数据是否在合理范围内,若体征数据在合理范围之外,则整合异常的体征数据以及体征数据的采集时间,以生成预定格式的体征数据集合。电子设备20还用于将体征数据集合和用户个人信息反馈至云端问诊平台30。
具体地,电子设备20可以将体温、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数值与医疗数据中的未患病时的正常值范围进行对比,进而确定用户的体征数据是否处于异常。当用户的体征数据被判断为符合心率异常、血压异常、血氧饱和度异常或体温异常时,则整合异常的体征数据以及体征数据的采集时间,生成预定格式的体征数据集合。其中,心率异常指心率超出常规人体正常范围、血压异常指血压超出常规人体正常范围、体温异常指体温超出常规人体正常范围。
颈部按摩仪10还包括:定位单元(图未示出),定位单元与控制电路16电连接,定位单元用于采集颈部按摩仪10的当前位置信息。控制电路16用于控制通讯电路将颈部按摩仪10的当前位置信息发送至电子设备20。电子设备20通过分析颈部按摩仪10的位置信息和感染源区域信息,判断颈部按摩仪10的当前位置信息是否超出预设的安全范围,并根据判断结果生成警示信息,以警示用户做好个人防护。其中,电子设备20可以从云端服务器获取感染源区域信息,该感染源区域信息包括发病区域、感染者去过的区域、确诊区域和病例数。
请参阅图14,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体征数据采集方法,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10为上述实施例中的颈部按摩仪10,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20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20,相关内容的详细说明请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叙。
该方法包括:
S10:颈部按摩仪10通过其内设置的通讯电路14建立与电子设备20之间的通信连接。
具体地,通讯电路14包括无线通讯电路14或有线通讯电路14,颈部按摩仪10通过其内设置的通讯电路14建立颈部按摩仪10与电子设备20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或有线通信连接。
S20:电子设备20运行应用程序21,以与云端问诊平台30建立通信连接,且在运行应用程序21时接收来自云端问诊平台30的采集指令,并向颈部按摩仪10下发采集指令。
具体地,用户可以通过电子设备20上的浏览器打开指定网页或者通过运行应用程序21(例如京东健康、丁香医生、平安好医生等应用程序)与云端问诊平台30建立通信连接。并且,在运行应用程序21时,电子设备20向颈部按摩仪10发送一采集指令。
S30:颈部按摩仪10通过其内设置的控制电路15响应通讯电路14接收到的采集指令,并控制其内设置的采集组件13实时采集体征数据。
具体地,控制电路15控制按摩组件12对用户颈部按摩,以及响应通讯电路14接收到的采集指令以控制采集组件13实时采集体征数据其中,采集组件13可以包括体温采集器131、心率血压测量器132或血氧饱和度测量器133中的至少一种。体温采集器131用于采集用户的体温数据,心率血压测量器132用于测量用户颈动脉处的心率和血压,血氧饱和度测量器133用于检测用户的血氧饱和度。
S40:颈部按摩仪10通过控制电路15控制通讯电路14向电子设备20发送体征数据。
具体地,颈部按摩仪10控制通讯电路14将体征数据同步发送给电子设备20。
S50:电子设备20接收体征数据,并将体征数据通过电子设备20反馈至云端问诊平台30,使得云端问诊平台30分析体征数据且判断体征数据对应的用户是否为疑似感染者。
具体地,电子设备20还用于接收体征数据,并将体征数据反馈至云端问诊平台30,使得云端问诊平台30分析体征数据且判断体征数据对应的用户是否为疑似感染者。
云端问诊平台30可以接入医疗数据,云端问诊平台30通过对比医疗数据和用户体征数据,从而判断用户是否为疑似感染者。例如,可以将用户的体征数据中的数值与医疗数据中的未患病时的正常值范围进行对比,若体征数据超出正常值范围,则判断用户为疑似感染者,若体征数据在正常值范围内,则判断用户身体健康。例如,可以将用户的体征数据与医疗数据中患病时的异常数据进行对比,若体征数据落入了异常数据的范围内,则判断用户为疑似感染者,若体征数据不在异常数据的范围内,则判断用户身体健康。具体地,以颈部的温度在36摄氏度到37摄氏度正常为例进行说明,当用户体征数据中的体温为36摄氏度、36.5摄氏度或37摄氏度时,云端问诊平台30判断用户身体健康,当用户体征数据中的体温为37.5摄氏度或35摄氏度时,则判断用户为疑似感染者。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的电子设备20通过运行应用程序与云端问诊平台30建立通信连接,并在运行应用程序时接收来自云端问诊平台30的采集指令,并向颈部按摩仪10下发采集指令,以使颈部按摩仪10实时采集体征数据,该体征数据具有实时性。进一步地,电子设备20将体征数据反馈至云端问诊平台30,通过云端问诊平台30线上判断体征数据对应的用户是否为疑似感染者,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避免了预约难、挂号难、交叉感染的现象。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5,步骤S50包括:
S51:电子设备20在接收到体征数据后,对体征数据进行整合,生成预定格式的体征数据集合。
具体地,电子设备20可以将体温、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数值与医疗数据中的未患病时的正常值范围进行对比,进而确定用户的体征数据是否处于异常。当用户的体征数据被判断为符合心率异常、血压异常、血氧饱和度异常或体温异常时,则整合异常的体征数据以及体征数据的采集时间,生成预定格式的体征数据集合。其中,心率异常指心率超出常规人体正常范围、血压异常指血压超出常规人体正常范围、体温异常指体温超出常规人体正常范围。
S52:电子设备20将体征数据集合和用户个人信息反馈至云端问诊平台30。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6,步骤S30包括:
S31:颈部按摩仪10通过控制电路15在响应通讯电路14接收的来自电子设备20的采集指令时,判断按摩组件12是否正在进行按摩。
若是,即按摩组件12正在进行按摩,则进入S32。
S32:通过控制电路15控制按摩组件12停止按摩。
S33:在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后,控制采集指令采集体征数据。
本申请的实施例考虑到颈部按摩仪10的按摩组件12输出的电极信号会对采集的数据造成误差,因此,控制电路15具体用于在响应通讯电路14接收的来自电子设备20的采集指令时,判断按摩组件12是否正在进行按摩,能够避免按摩组件12输出的电极信号会对采集的数据造成误差。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7,在步骤S32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S34:颈部按摩仪10通过其内设置的提示模组17发出提示音,以提示用户保持静止状态。
具体地,控制电路15在控制按摩组件12停止按摩后,进一步控制提示模组17自动启动语音提示,以提示用户保持静止状态。语音提示可以包括:用户保持静止的持续时间和用户保持静止的姿势,例如,提示用户身体坐立,保持静止若干分钟。具体地,提示模组17可以包括提示器和提示灯,提示器可以用于进行声音提示,提示灯可以用于进行闪灯提示。
S35:颈部按摩仪10通过控制电路15接收其内设置的运动传感器18的感测信号来判断用户是否在第二预设时间范围内剧烈运动。
具体地,运动传感器18可以是陀螺仪,陀螺仪可以感测颈部按摩仪10的转动幅度并产生相应的感测信号,控制电路15可与运动传感器18连接,控制电路15通过接收运动传感器18的感测信号来检测颈部按摩仪10的加速度大小和转动幅度。其中,运动传感器18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感测颈部按摩仪10的加速度大小并产生相应的感测信号,陀螺仪可以感测颈部按摩仪10的转动幅度并产生相应的感测信号。控制电路15可与运动传感器18连接,控制电路15通过接收运动传感器18的感测信号来检测颈部按摩仪10的加速度大小和转动幅度,若颈部按摩仪10的加速度大小和转动幅度在第二预设时间范围内的变化值大于预设阈值,则判断用户剧烈运动。。
若是,即用户在第二预设时间范围内剧烈运动,则进入S36。
S36:颈部按摩仪10丢弃采集指令且不通过采集指令采集体征数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颈部按摩仪10能够避免在采集时受外界干扰较大,保证采集的体征数据的有效性。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8,在步骤S10之后,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60:电子设备20或颈部按摩仪10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将位置信息发送至云端问诊平台30,以使得云端问诊平台30判断位置信息是否在风险区域内。
具体地,由于从病毒携带者身上脱离的病毒,例如新型冠状病毒,无法在空气中长久存活,其在空气中的扩散的距离有限,只能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扩散,为了表述方便,将这一定的距离范围称为风险区域。在其他实施例中,人流密集的办公场所、购物场所、娱乐场所或健身场所也为风险区域。
通过开启电子设备20上的定位功能,并从位置服务平台实时获取当前电子设备20的地理位置信息和病毒携带者的地理位置信息,从而分析用户是否处于风险区域内。或者,通过开启电子设备20上的定位功能,并从位置服务平台获取当前电子设备20的地理位置信息,判断该电子设备20的地理位置信息是否与办公场所、购物场所、娱乐场所或健身场所等人流密集场所重合,从而分析用户是否处于风险区域内。
若是,即用户处于风险区域内,则进入S70。
S70:电子设备20接收来自云端问诊平台30的多次采集指令,并向颈部按摩仪10下发多次采集指令。
S80:控制电路15响应通讯电路14接收的多次采集指令,控制采集组件13每间隔第一预设时间采集体征数据,并通过电子设备20将体征数据反馈至云端问诊平台30。
通过上述方式,可根据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与病毒携带者的地理位置信息,判断用户是否处于风险区域内,并根据判断结果,对用户进行多次间断地体征数据采集,以提高用户初步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9,在步骤S80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S90:电子设备20接收来自云端问诊平台30分析体征数据后得出的活动范围限制指令,并判断用户的位置信息是否在活动范围限制指令限制的活动范围内。
具体地,若云端问诊平台30分析体征数据后确定用户为疑似感染者,云端问诊平台30将向电子设备20发送活动范围限制指令。电子设备20接收来自云端问诊平台30分析体征数据后得出的活动范围限制指令,并判断用户的位置信息是否在活动范围限制指令限制的活动范围内。
若否,即用户的位置信息不在该活动范围限制指令所限制的活动范围,则进入S100。
S100:发出警示或上报云端问诊平台30,以使得云端问诊平台30通知第三方执行机构对用户采取限制措施。
通过对疑似感染者的出行进行干预,本实施例从根本上切断了输入性风险的来源,对于控制流行性疾病的传播有明显的防控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体征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电子设备和颈部按摩仪;
所述电子设备,用于通过运行应用程序以与云端问诊平台建立通信连接,且在运行所述应用程序时接收来自所述云端问诊平台的采集指令,并向所述颈部按摩仪下发所述采集指令;
所述颈部按摩仪包括:
结构主体,用于套设于用户颈部;
通讯电路,设置于所述结构主体上,用于与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采集指令;
按摩组件,设置于所述结构主体上,用于对用户颈部按摩;
采集组件,设置于所述结构主体上;
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结构主体上,电性耦接所述通讯电路、所述按摩组件以及所述采集组件,用于控制所述按摩组件对用户颈部按摩,以及响应所述通讯电路接收到的所述采集指令以控制所述采集组件采集体征数据,并控制所述通讯电路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所述体征数据;
所述电子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体征数据,并将所述体征数据通过所述电子设备反馈至所述云端问诊平台,使得所述云端问诊平台分析所述体征数据且判断所述体征数据对应的用户是否为疑似感染者;
所述颈部按摩仪还包括提示模组和运动传感器,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提示模组、所述运动传感器电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具体用于在响应所述通讯电路接收的来自所述电子设备的采集指令时,判断所述按摩组件是否正在进行按摩,若所述按摩组件正在进行按摩,则控制所述按摩组件停止按摩,并控制所述提示模组发出提示音以提示用户保持静止状态;
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通过接收运动传感器的感测信号来判断用户是否在第二预设时间范围内剧烈运动,若是,则丢弃所述采集指令且不通过所述采集指令采集所述体征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或所述颈部按摩仪还用于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将所述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云端问诊平台,以使得所述云端问诊平台判断所述位置信息是否在风险区域内,若是,则发送一多次采集指令;
所述控制电路具体用于响应所述通讯电路接收的所述多次采集指令,控制所述采集组件每间隔第一预设时间采集所述体征数据,并通过所述电子设备将所述体征数据反馈至所述云端问诊平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云端问诊平台分析所述体征数据后得出的活动范围限制指令,并判断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是否在所述活动范围限制指令限制的活动范围内,若不在,则发出警示或上报所述云端问诊平台,以使得所述云端问诊平台通知第三方执行机构对所述用户采取限制措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集组件包括体温采集器,其中,所述体温采集器包括:用于与用户颈部皮肤接触的探测端、温度感测单元和第一集成电路,所述温度感测单元包括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的感温薄膜、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其中,所述感温薄膜贴合所述探测端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与所述感温薄膜两端连接,且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集成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
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用于实时检测所述感温薄膜两端的电压值和通过所述感温薄膜的电流值,根据所述电压值和所述电流值计算得到电阻值,并获得所述电阻值对应的体温数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摩组件包括按摩片、加热模块以及用于感测所述按摩片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按摩片均贴合所述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在所述体温采集器采集体温数据时,控制所述温度传感器感测所述加热模块的温度,以判断所述加热模块是否处于加热状态;
若所述加热模块处于加热状态,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控制所述加热模块处于不加热状态且控制所述体温采集器停止采集体温数据,直至所述加热模块的温度低于阈值时,控制所述体温采集器重新采集体温数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集组件包括心率血压测量器,其中,所述心率血压测量器包括:用于与用户颈部皮肤接触的探测端、心率血压传感器,所述心率血压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探测端、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用于测量用户的颈动脉血压以获得血压数据、以及测量用户的颈动脉脉搏频率以获得心率数据。
7.如权利要求4或6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摩组件具有按摩片,所述按摩片用于与用户颈部皮肤接触;
其中,所述探测端与所述按摩片为一体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集组件包括血氧饱和度测量器,所述血氧饱和度测量器包括:
安装于所述结构主体上的至少一个发光部件,用于发出至少一种光波段的光;
安装于所述结构主体上的至少一个光敏传感器,所述至少一个光敏传感器与所述至少一个发光部件安装于所述结构主体的同一侧,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发光部件发出的光,产生感应信号;
第二集成电路,与所述光敏传感器电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耦接所述发光部件、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发光部件发光,以及控制所述第二集成电路接收和处理所述至少一个光敏传感器所产生的感应信号,以得到血氧饱和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具体用于将所述体征数据与预设标准值进行比照,判断各个所述体征数据是否在合理范围内,若所述体征数据在合理范围之外,则整合异常的所述体征数据以及所述体征数据的采集时间,以生成预定格式的体征数据集合;
所述电子设备还用于将所述体征数据集合和用户个人信息反馈至所述云端问诊平台。
10.一种体征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颈部按摩仪通过其内设置的通讯电路建立与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电子设备通过运行应用程序以与云端问诊平台建立通信连接,且在运行所述应用程序时接收来自所述云端问诊平台的采集指令,并向所述颈部按摩仪下发所述采集指令;
所述颈部按摩仪通过其内设置的控制电路响应所述通讯电路接收到的所述采集指令,并控制其内设置的采集组件实时采集体征数据;其中,还判断其内设置的按摩组件是否正在进行按摩,若所述按摩组件正在进行按摩,则控制所述按摩组件停止按摩,并控制其内设置的提示模组发出提示音以提示用户保持静止状态;且判断用户是否在第二预设时间范围内剧烈运动,若是,则丢弃所述采集指令且不通过所述采集指令采集所述体征数据;
所述颈部按摩仪通过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通讯电路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所述体征数据;
所述电子设备接收所述体征数据,并将所述体征数据通过所述电子设备反馈至所述云端问诊平台,使得所述云端问诊平台分析所述体征数据且判断所述体征数据对应的用户是否为疑似感染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接收所述体征数据,并将所述体征数据反馈至所述云端问诊平台的步骤,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所述体征数据后,对所述体征数据进行整合,生成预定格式的体征数据集合;
所述电子设备将所述体征数据集合和用户个人信息反馈至所述云端问诊平台。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按摩仪通过其内设置的控制电路响应所述通讯电路接收到的所述采集指令,并控制其内设置的采集组件实时采集体征数据的步骤,包括:
所述颈部按摩仪通过所述控制电路在响应所述通讯电路接收的来自所述电子设备的采集指令时,判断所述按摩组件是否正在进行按摩;
若所述按摩组件正在进行按摩,则通过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按摩组件停止按摩;
所述颈部按摩仪通过其内设置的提示模组发出提示音,以提示用户保持静止状态;
所述颈部按摩仪通过所述控制电路接收其内设置的运动传感器的感测信号来判断用户是否在第二预设时间范围内剧烈运动;
若是,则所述颈部按摩仪丢弃所述采集指令且不通过所述采集指令采集所述体征数据。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按摩仪通过其内设置的通讯电路建立与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或所述颈部按摩仪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将所述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云端问诊平台,以使得所述云端问诊平台判断所述位置信息是否在风险区域内;
若是,则所述电子设备接收来自所述云端问诊平台的多次采集指令,并向所述颈部按摩仪下发所述多次采集指令;
所述控制电路响应所述通讯电路接收的所述多次采集指令,控制所述采集组件每间隔第一预设时间采集所述体征数据,并通过所述电子设备将所述体征数据反馈至所述云端问诊平台。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响应通讯电路接收的多次采集指令,控制采集组件每间隔第一预设时间采集体征数据,并通过电子设备将体征数据反馈至云端问诊平台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接收来自所述云端问诊平台分析体征数据后得出的活动范围限制指令,并判断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是否在所述活动范围限制指令限制的活动范围内;
若不在,则发出警示或上报所述云端问诊平台,以使得所述云端问诊平台通知第三方执行机构对所述用户采取限制措施。
CN202010442523.7A 2020-05-22 2020-05-22 一种体征数据采集系统以及体征数据采集方法 Active CN1121375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42523.7A CN112137596B (zh) 2020-05-22 2020-05-22 一种体征数据采集系统以及体征数据采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42523.7A CN112137596B (zh) 2020-05-22 2020-05-22 一种体征数据采集系统以及体征数据采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7596A CN112137596A (zh) 2020-12-29
CN112137596B true CN112137596B (zh) 2023-12-01

Family

ID=73891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42523.7A Active CN112137596B (zh) 2020-05-22 2020-05-22 一种体征数据采集系统以及体征数据采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375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5573B (zh) * 2021-05-08 2023-03-21 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按摩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218883U (zh) * 2014-09-29 2015-03-25 彭俊林 便携式医疗监护设备
CN205994491U (zh) * 2016-04-05 2017-03-08 青岛红影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健康体征指标的远程检测系统
CN107924716A (zh) * 2015-08-06 2018-04-17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标识健康风险地区的计算系统
CN108175685A (zh) * 2018-01-12 2018-06-19 广州聚注通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按摩仪在线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8852771A (zh) * 2018-05-18 2018-11-23 湖北淇思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按摩枕的云控制平台
CN109009014A (zh) * 2018-06-26 2018-12-18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人体心率与体温短信报警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9157320A (zh) * 2018-10-19 2019-01-08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新型的智能颈托
CN110179643A (zh) * 2019-03-21 2019-08-30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环带传感器的颈部康复训练系统和训练方法
CN209645387U (zh) * 2018-12-25 2019-11-19 湖南简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按摩仪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183474A (ja) * 2017-04-27 2018-11-22 ファミリーイナダ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装置及びマッサージ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218883U (zh) * 2014-09-29 2015-03-25 彭俊林 便携式医疗监护设备
CN107924716A (zh) * 2015-08-06 2018-04-17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标识健康风险地区的计算系统
CN205994491U (zh) * 2016-04-05 2017-03-08 青岛红影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健康体征指标的远程检测系统
CN108175685A (zh) * 2018-01-12 2018-06-19 广州聚注通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按摩仪在线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8852771A (zh) * 2018-05-18 2018-11-23 湖北淇思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按摩枕的云控制平台
CN109009014A (zh) * 2018-06-26 2018-12-18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人体心率与体温短信报警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9157320A (zh) * 2018-10-19 2019-01-08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新型的智能颈托
CN209645387U (zh) * 2018-12-25 2019-11-19 湖南简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按摩仪
CN110179643A (zh) * 2019-03-21 2019-08-30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环带传感器的颈部康复训练系统和训练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7596A (zh) 2020-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08257B2 (en) Monitoring respiration of a vehicle operator
JP4324001B2 (ja) 神経筋機能のアセスメントの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US5673692A (en) Single site, multi-variable patient monitor
CN112089969A (zh) 颈部按摩仪、体征数据采集系统及体征数据采集方法
KR20060039900A (ko) 휴대용 전자 디바이스 및 개인의 생리적인 조건을모니터하기 위해 배열된 건강 관리 시스템
KR102420853B1 (ko) 복수의 생체 신호들 각각을 측정할 수 있는 바이오-프로세서와 이를 포함하는 웨어러블 장치
EP1618842A1 (en) Medical information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 using the medical information detection apparatus
JP6620821B2 (ja) 疲労検出装置
JPH11510073A (ja) 使い捨て皮膚電気装置
CN112137596B (zh) 一种体征数据采集系统以及体征数据采集方法
KR101345640B1 (ko) 다중 건식전극을 포함하는 생체 임피던스 측정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센서 모듈, 생체 임피던스 측정 시스템, 및 생체 임피던스 측정 방법
JP2017536896A (ja) 集積ベルトセンサを含む装置におけるマルチパラメータアルゴリズムによる呼吸速度モニタリング
US20210236009A1 (en) Detection apparatus, measurement system, and monitoring system
KR20130137327A (ko) 의자를 이용한 생체정보 획득장치
KR20120118564A (ko) 귀-부착형 센서셋 및 그 동작 방법
JP2016019588A (ja) 生体信号検出装置
JP6670020B2 (ja) 生体信号検出装置
JP2003299624A (ja) 遠隔診断支援システム
KR20180059984A (ko) 일체형 마취심도 및 뇌산소포화도 감지센서
KR100949309B1 (ko) 모바일 컴퓨터를 이용한 건강 모니터링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101880819B1 (ko) 신생아 무호흡 측정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과, 신생아 무호흡 측정 시스템
KR102040700B1 (ko) 실시간 건강 진단 시스템
KR100555065B1 (ko) 경락진단장치
JPWO2016088819A1 (ja) 疲労検出装置
KR100422574B1 (ko) 양도락 측정치를 이용한 통증부위 진단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Future wear Health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