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35314B - 一种基于网络连接的5g客户感知评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网络连接的5g客户感知评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35314B
CN112135314B CN202011009908.0A CN202011009908A CN112135314B CN 112135314 B CN112135314 B CN 112135314B CN 202011009908 A CN202011009908 A CN 202011009908A CN 112135314 B CN112135314 B CN 1121353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perception
rate
client
inter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0990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35314A (zh
Inventor
苏如春
周浩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ante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ante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ante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ante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0990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353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35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53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353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53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4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 G06F18/241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relat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model, e.g. parametric or non-parametric approach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网络连接的5G客户感知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5G网络的下载速率,获取5G网络的响应时延和业务时延;下载类业务客户感知评估系统根据下载速率得到下载类业务的感知率;实时类业务客户感知评估系统根据响应时延得到实时类业务的感知率;物联网业务客户感知评估系统根据业务时延得到物联网业务的感知率;本发明统计5G网络中各类业务的速率、时延等信息,通过连接的分类器进行分类,然后进行5G各类客户和业务客户感知的评估;实时地体现客户感知,得知客户及业务的真实感受;同时5G网络的传输速率更高,时延更短,可靠性更高、功耗更低。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网络连接的5G客户感知评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评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网络连接的5G客户感知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网络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市场演变得越来越复杂的环境下,电商在关心自身网络稳定运行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如何提高用户满意度,降低离网率,挖掘用户的潜在价值和利润增长点。
目前移动通信网络对于客户感知的评估方法主要采用指标评估法和客户反馈法。指标评估法主要是从网管系统中选取几个关键的网络指标来反映客户感知情况。客户反馈法主要通过回访客户的形式来体现客户感知情况。随着5G业务种类和其他影响因素的增加,比如5G网络中出现的以海量机器为主的应用,但目前的评估方法无法体现客户感知,不能实时地得知客户及业务的真实感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网络连接的5G客户感知评估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的评估方法无法体现客户感知,不能实时地得知客户及业务的真实感受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网络连接的5G客户感知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5G网络的下载速率,获取5G网络的响应时延和业务时延;
通过分类器将5G网络中下载类业务、实时类业务、物联网业务的统计信息分到相应的感知评估系统,分别得到下载类业务客户感知评估系统、实时类业务客户感知评估系统、物联网业务客户感知评估系统;
下载类业务客户感知评估系统根据下载速率得到下载类业务的感知率;
实时类业务客户感知评估系统根据响应时延得到实时类业务的感知率;
物联网业务客户感知评估系统根据业务时延得到物联网业务的感知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载类业务客户感知评估系统根据下载速率得到下载类业务的感知率具体为:
下载类业务客户感知评估系统根据下载类业务的单次下载速率x1,单次下载速率x1=单次下载数据量/单次业务时间;设置下载类业务的感知速率的上限为Ar、下限为Br,则得到下载类业务的感知率为:
Figure BDA000269722908000002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下载类业务的感知率的数值越大,则感知效果越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果下载类业务的感知速率大于Ar,则感知效果为好的;如果感知速率小于或等于Br,则感知效果为差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实时类业务客户感知评估系统根据响应时延得到实时类业务的感知率具体为:
实时类业务客户感知评估系统根据实时类业务的单次响应时延x2,单次响应时延x2=实时类单次业务申请到单次业务结束时间;设置实时类业务的感知速率的上限为Ad、下限为Bd,则得到实时类业务的感知率为:
Figure BDA000269722908000003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实时类业务的感知率的数值越大,则感知效果越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果实时类业务的响应时延大于或等于Ad,则感知效果为差的;如果响应时延小于Bd,则感知效果为好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物联网业务客户感知评估系统根据业务时延得到物联网业务的感知率具体为:
物联网业务客户感知评估系统根据物联网业务的单次业务时延x3,单次业务时延=物联网单次业务申请到单次业务结束时间;设置物联网业务的感知速率的上限为Aiot、下限为Biot,则得到物联网业务的感知率为:
Figure BDA000269722908000003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物联网业务的感知率的数值越大,则感知效果越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果物联网业务的业务时延大于或等于Aiot,则感知效果为差的;如果业务时延小于Biot,则感知效果为好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统计5G网络中各类业务的速率、时延等信息,通过连接的分类器进行分类,然后进行5G各类客户和业务客户感知的评估;实时地体现客户感知,得知客户及业务的真实感受;同时5G网络的传输速率更高,时延更短,可靠性更高、功耗更低。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一种基于网络连接的5G客户感知评估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请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网络连接的5G客户感知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0、获取5G网络的下载速率,获取5G网络的响应时延和业务时延。
具体地,通过计时器获取下载类业务的业务时间并进行统计;通过计时器获取实时类业务的响应时延;通过计数器获取物联网业务的业务时延。
200、通过分类器将5G网络中下载类业务、实时类业务、物联网业务的统计信息分到相应的感知评估系统,分别得到下载类业务客户感知评估系统、实时类业务客户感知评估系统、物联网业务客户感知评估系统。
300、下载类业务客户感知评估系统根据下载速率得到下载类业务的感知率。
具体地,下载类业务客户感知评估系统根据下载类业务的单次下载速率x1,单次下载速率x1=单次下载数据量/单次业务时间;设置下载类业务的感知速率的上限为Ar、下限为Br,则得到下载类业务的感知率为:
Figure BDA000269722908000005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下载类业务的感知率的数值越大,则感知效果越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下载类业务的感知速率大于Ar,则感知效果为好的;如果感知速率小于或等于Br,则感知效果为差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下载类业务的感知速率的上限Ar、下限Br的取值数据范围(0,1Gbps)。
其中,如果下载类业务的单次下载速率x1为0Gbps时,下载类业务的感知率H(x1)为20,此时感知效果差;如果下载类业务的单次下载速率x1为1Gbps时,下载类业务的感知率H(x1)为100,此时感知效果好;如果下载类业务的单次下载速率x1为0Gbps-1Gbps之间时,此时下载类业务的单次下载速率x1越大,下载类业务的感知率H(x1)越大,感知效果越好。
400、实时类业务客户感知评估系统根据响应时延得到实时类业务的感知率。
具体地,实时类业务客户感知评估系统根据实时类业务的单次响应时延x2,单次响应时延x2=实时类单次业务申请到单次业务结束时间;设置实时类业务的感知速率的上限为Ad、下限为Bd,则得到实时类业务的感知率为:
Figure BDA000269722908000005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实时类业务的感知率的数值越大,则感知效果越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实时类业务的响应时延大于或等于Ad,则感知效果为差的;如果响应时延小于Bd,则感知效果为好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实时类业务的感知速率的上限Ad、下限Bd的取值数据范围(0,10ms)。
其中,如果实时类业务的单次响应时延x2的数值为0ms时,实时类业务的感知率H(x2)的数值为100,此时感知效果好;如果实时类业务的单次响应时延x2的数值为10ms时,实时类业务的感知率H(x2)的数值为20,此时感知效果差;如果实时类业务的单次响应时延x2的数值为0ms-10ms之间时,此时如果实时类业务的单次响应时延x2的数值越大,实时类业务的感知率H(x2)的数值越小,感知效果越差。
500、物联网业务客户感知评估系统根据业务时延得到物联网业务的感知率。
具体地,物联网业务客户感知评估系统根据物联网业务的单次业务时延x3,单次业务时延=物联网单次业务申请到单次业务结束时间;设置物联网业务的感知速率的上限为Aiot、下限为Biot,则得到物联网业务的感知率为:
Figure BDA000269722908000006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物联网业务的感知率的数值越大,则感知效果越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物联网业务的业务时延大于或等于Aiot,则感知效果为差的;如果业务时延小于Biot,则感知效果为好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物联网业务的感知速率的上限为Aiot、下限为Biot的取值数据范围(0,10ms)。
其中,如果物联网业务的单次响应时延x3的数值为0ms时,物联网业务的感知率H(x3)的数值为100,此时感知效果好;如果物联网业务的单次响应时延x3的数值为10ms时,物联网业务的感知率H(x3)的数值为20,此时感知效果差;如果物联网业务的单次响应时延x3的数值为0ms-10ms之间时,此时如果物联网业务的单次响应时延x3的数值越大,物联网业务的感知率H(x3)的数值越小,感知效果越差。
本发明统计5G网络中各类业务的速率、时延等信息,通过连接的分类器进行分类,然后进行5G各类客户和业务客户感知的评估;实时地体现客户感知,得知客户及业务的真实感受;同时5G网络的传输速率更高,时延更短,可靠性更高、功耗更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5G网络传统方法与本发明的基于5G网络评估方法的性能对比如下表:
指标 传统方法 基于连接方法 改善幅度
连接数 654 3997- 6012.39%
数据量/(MB/小区) 293.96 485.34 65.10%
用户覆盖率/(用户数/小区) 280 3045 987.50%
客户感知 84.23 98.25 16.64%
从上表可以看出,基于连接的方法连接数、用户覆盖率明显提升,数据量和客户感知也有一定的提升。
本发明统计5G网络中各类业务的速率、时延等信息,通过连接的分类器进行分类,然后进行5G各类客户和业务客户感知的评估;实时地体现客户感知,可以准确掌握所有客户及业务的真实感受,可以提供实时的客户感知监控能力;同时5G网络的传输速率更高,时延更短,可靠性更高、功耗更低;可以对重要客户和业务进行统计和监测。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基于网络连接的5G客户感知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5G网络的下载速率,获取5G网络的响应时延和业务时延;
通过分类器将5G网络中下载类业务、实时类业务、物联网业务的统计信息分到相应的感知评估系统,分别得到下载类业务客户感知评估系统、实时类业务客户感知评估系统、物联网业务客户感知评估系统;
下载类业务客户感知评估系统根据下载速率得到下载类业务的感知率;
其中,下载类业务客户感知评估系统根据下载类业务的单次下载速率x1,单次下载速率x1=单次下载数据量/单次业务时间;设置下载类业务的感知速率的上限为Ar、下限为Br,则得到下载类业务的感知率为:
Figure FDA0004143940210000011
实时类业务客户感知评估系统根据响应时延得到实时类业务的感知率;
其中,实时类业务客户感知评估系统根据实时类业务的单次响应时延x2,单次响应时延x2=实时类单次业务申请到单次业务结束时间;设置实时类业务的感知速率的上限为Ad、下限为Bd,则得到实时类业务的感知率为:
Figure FDA0004143940210000012
物联网业务客户感知评估系统根据业务时延得到物联网业务的感知率;
其中,物联网业务客户感知评估系统根据物联网业务的单次业务时延x3,单次业务时延=物联网单次业务申请到单次业务结束时间;设置物联网业务的感知速率的上限为Aiot、下限为Biot,则得到物联网业务的感知率为:
Figure FDA00041439402100000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网络连接的5G客户感知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下载类业务的感知率的数值越大,则感知效果越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网络连接的5G客户感知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下载类业务的感知速率大于Ar,则感知效果为好的;如果感知速率小于或等于Br,则感知效果为差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网络连接的5G客户感知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实时类业务的感知率的数值越大,则感知效果越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网络连接的5G客户感知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实时类业务的响应时延大于或等于Ad,则感知效果为差的;如果响应时延小于Bd,则感知效果为好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网络连接的5G客户感知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物联网业务的感知率的数值越大,则感知效果越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网络连接的5G客户感知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物联网业务的业务时延大于或等于Aiot,则感知效果为差的;如果业务时延小于Biot,则感知效果为好的。
CN202011009908.0A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基于网络连接的5g客户感知评估方法 Active CN1121353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09908.0A CN112135314B (zh)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基于网络连接的5g客户感知评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09908.0A CN112135314B (zh)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基于网络连接的5g客户感知评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5314A CN112135314A (zh) 2020-12-25
CN112135314B true CN112135314B (zh) 2023-06-06

Family

ID=73842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09908.0A Active CN112135314B (zh)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基于网络连接的5g客户感知评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3531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1851A (zh) * 2014-01-15 2014-04-1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陕西有限公司 网络性能测评的方法和装置
CN104348651A (zh) * 2013-08-06 2015-02-11 李洪雷 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的互联网用户感知网络指标综合评定方法
CN104684000A (zh) * 2013-12-03 2015-06-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对象业务的处理方法和处理装置
CN109347726A (zh) * 2018-11-06 2019-02-15 西安海润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手机上网网络感知质量评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47595A2 (en) * 2004-10-25 2006-05-04 Whydata,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service performan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8651A (zh) * 2013-08-06 2015-02-11 李洪雷 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的互联网用户感知网络指标综合评定方法
CN104684000A (zh) * 2013-12-03 2015-06-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对象业务的处理方法和处理装置
CN103731851A (zh) * 2014-01-15 2014-04-1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陕西有限公司 网络性能测评的方法和装置
CN109347726A (zh) * 2018-11-06 2019-02-15 西安海润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手机上网网络感知质量评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用户感知度模型的新型客户业务型态应用;邹保平;《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80415(第04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5314A (zh) 2020-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91513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网络感知智能预警与提升方法
CN108629045A (zh) 一种消息推送方法、存储介质和服务器
CN105577431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应用的用户信息识别分类方法和系统
CN104573109A (zh) 一种基于群组关系的自动推荐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2142990A (zh) 业务用量监控方法及设备
CN102158541B (zh) 一种共享信息的获取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CN101399630A (zh) 一种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11787570B (zh) 物联网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CN102457937B (zh) 一种异构网络中的接入方法和设备
CN108901058A (zh) 一种物联网节点接入通道优化选择方法
CN115632939A (zh) 一种实现算力网络多目标达成的自动选网选路的方法
US10834610B2 (en) Managing LTE network capacity
CN112272393A (zh) 一种移动物联网平台智能切换网络的方法
CN112135314B (zh) 一种基于网络连接的5g客户感知评估方法
CN113676362A (zh) 一种基于数据处理的物联网设备绑定方法及系统
CN106341339A (zh) 一种端到端网络流量控制方法
CN113452576A (zh) 网络环境的监控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04486769A (zh) 一种价值小区的选取方法及装置
CN105516636A (zh) 一种基于视频通信的异构网络多接入资源分配方法
Hussein et al. Data aggregation algorithms with multiple sensors in clustered-based WSN/IoT
CN115396955A (zh) 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4734898B (zh) 一种基于社交网络分析的业务推荐方法和系统
CN109361530B (zh) 远距离低功耗无线网络系统的网络质量分析模型实现方法
CN116723339B (zh) 内容数据的分发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hai et al. Dynamic Control Model Based on State Percep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